最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通关攻略 专题二 大气环流与气候学案练习试卷

最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通关攻略 专题二 大气环流与气候学案练习试卷
最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通关攻略 专题二 大气环流与气候学案练习试卷

专题二大气环流与气候

[考纲原文呈现] 大气受热过程。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考点一大气受热状况与气温(全国卷近5年4考)

[理·主干知识]

1.大气受热过程

(1)受热机理

大气的受热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热量的传输过程,该传输过程可以划分成三大主要的环节,如下图所示:

(2)原理应用

①解释昼夜温差大小的原因。

②“高处不胜寒”: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③全球变暖:温室气体增多,吸收地面辐射能力增强,气温升高;同时大气逆辐射增强,保温作用强。

④烟雾防冻:增强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增强。

⑤温室大棚: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

⑥果园铺沙石:昼夜温差增大。

2.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1)气温的分布规律

(2)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

[悟·方法技巧]

典题感悟

【典例1】(2017·课标全国Ⅰ,9~11)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该地寒冷期( )

A.最低气温高于-16 ℃

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

(3)该地可能位于( )

A.吉林省

B.河北省

C.山西省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审题指导(1)知道平均气温日变化的含义。(2)枯雪年降水少,昼夜温差较大,丰雪年降水

多,昼夜温差小。

解析第(1)题,材料中提到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效果显著,说明①②为覆盖地膜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曲线,排除③④。又根据枯雪年降水少,昼夜温差较大,丰雪年降水多,昼夜温差小,可进一步判断:①为丰雪年覆盖地膜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曲线,②为枯雪年覆盖地膜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曲线,因此答案选B。第(2)题,由图可知,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的平均气温日变化,不能确定当地最低气温,因此A错;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即平均气温变化状况和昼夜温差)大致相同,因此B错;膜内温度日变化丰雪年小于枯雪年,主要是由于丰、枯雪年积雪厚度存在较大差异,因此C正确,D错误。第(3)题,本题考查时间的估算。一般来讲,某地日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当地地方时14时,而此时北京时间是16时左右,说明该地比北京时间晚2小时左右,相对于120°E偏西30°左右,当地经度大约为90°E,结合选项只能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因此答案选D。

答案(1)B (2)C (3)D

【典例2】(2017·长沙二模)读我国某区域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图,完成(1)~(2)题。

(1)对该区域1月等温线走向影响最大的是( )

A.地形

B.纬度

C.海陆

D.洋流

(2)A地7月气温可能是( )

A.29℃

B.27℃

C.25℃

D.23℃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区域1月等温线走向大致与纬线平行,影响其走向的最大因素为纬度。第(2)题,根据河流流向可知,A地地势较高,所以夏季气温较低。由图中等温线数值信息可判断,相邻两条等温线之间相差2℃,所以A地气温应该在26℃~28℃之间。

答案(1)B (2)B

1.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小的判断及原因分析

(1)陆地与海洋:陆地上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比同纬度海洋上大。原因是陆地热容量小,白天和夏季增温快,夜晚和冬季降温快,海洋则相反。

(2)阴天与晴天:阴天气温日较差比晴天小。原因是阴天时,白天多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较晴天低;夜晚多云,大气逆辐射强,气温较晴天高。

(3)低纬与中纬:中纬地区气温年较差较大。原因是中纬地区四季变化明显,低纬地区终年高温。气温年较差最小的地区出现在赤道附近的海洋上。

2.等温线弯曲的成因分析

(1)陆地上一般考虑山脉或谷地。等温线穿过山地时一般向气温高的方向凸出;穿过谷地时,一般向气温低的方向凸出。

(2)海洋上一般考虑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3)等温线的弯曲还可能与海陆分布有关。1月份同纬度的陆地等温线向南凸,海洋上向北凸;7月份,同纬度的陆地上等温线向北凸,海洋上向南凸。(即“一陆南,七陆北;一海北,七海南”。)

[练·高考重点]

题组一大气受热过程分析

1.(2017·石家庄二模)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两部分:一是太阳以平行光线的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上的,称为太阳直接辐射;二是经过大气中的小水滴、尘埃等质点散射后,自天空投射到地面的,称为散射辐射。两者之和称为总辐射。读图,完成(1)~(2)题。

(1)以下对北京市直接辐射不产生作用的因素是( )

A.降水变化

B.太阳高度

C.大气洁净度

D.气温变化

(2)由图可知( )

A.阴天时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大,所以散射辐射的日变化也大

B.晴天时参与散射作用的质点少,散射辐射较弱

C.阴天时云层对太阳散射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散射辐射日变化大于晴天

D.散射辐射的变化,只取决于天气的变化

解析第(1)题,降水变化影响云量大小和水滴多少,进而影响直接辐射;太阳高度影响太阳光线的角度和路径,从而影响直接辐射;大气洁净度影响大气中的固体颗粒物数量,从而影响直接辐射;气温变化对直接辐射没有影响。第(2)题,太阳高度只取决于太阳和该地的相对位置,即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关系,与晴天还是阴天无关;晴天时云量少,大气中的颗粒物少,参与散射作用的质点少,散射辐射弱;阴天时云层中水汽与颗粒物多,参与散射的质点多,白天的散射辐射量大,又因为阴天和晴天的夜晚散射辐射均为零,故阴天散射辐射的日变化大于晴天;散射辐射的变化,除了受天气变化的影响,还受大气中的颗粒物多少(污染)、太阳高度等因素影响。

答案(1)D (2)B

题组二气温差异与影响因素分析

2.(2017·温州十校下学期初考)读“陕西省年平均地温和气温分布图”,完成(1)~(2)题。

(1)关于甲、乙、丙、丁四处年均地温的比较分析,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处地温较低是因为海拔最高

B.乙处是汉水谷地,其地温高于山区

C.丙处是渭河谷地,地温较高

D.丁处地温最高,其主导因素是纬度和地形

(2)下列关于该省年平均气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与甲处所在的地区相比,丙处气温的地区差异大

B.丙处年平均气温小于10℃

C.渭河谷地的等温线向北侧弯凸

D.汉水谷地的等温线向西侧弯凸

解析第(1)题,甲处地温较低是因为纬度最高;乙处为渭河谷地;丙处为秦岭,海拔高,地温低;丁处纬度最低,且为谷地地形,所以地温最高。第(2)题,甲处与丙处相比,丙处的等温线分布较密集,说明丙处气温的地区差异较大;根据气温的变化规律可知,丙处年平均气温小于10°C;渭河谷地的等温线向西侧弯凸;汉水谷地的等温线向西侧弯凸。

答案(1)D (2)C

考点二大气运动与降水(全国卷近5年2考)

[理·主干知识]

1.理解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的四个关键点

2.图解风的形成

3.把握大气环流的内在联系

4.三圈环流与气候类型分布(以北半球为例)

5.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

(1)大气环流:一般低气压带影响区域降水较多,高气压带影响区域降水较少;西风带影响区域降水较多。

(2)海陆位置:近海受暖湿气流影响的地方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3)地形: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洋流:暖流影响区域降水多,寒流影响区域降水少。

(5)下垫面状况:植被覆盖率高,地表水体面积广的区域降水较多,反之则少。(具体见下表)

[悟·方法技巧]

典题感悟

【典例1】温哥华气候温和,四季宜人,市内草地常绿、繁花似锦。结合温哥华附近等温线图,完成(1)~(3)题。

(1)夏季温哥华最有可能盛行(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2)温哥华冬季温和的主要原因是( )

A.洋流的影响

B.海陆分布的影响

C.地形的影响

D.纬度位置的影响

(3)温哥华所处纬度较高,但港口冬季一般不结冰的原因是( )

A.地形的影响

B.洋流的影响

C.大气环流的影响

D.海陆位置的影响

解析第(1)题,夏季温哥华西部海域形成高压中心,东侧陆地是低压,因此最有可能盛行西北风。选D。第(2)题,温哥华位于加拿大南部,其东北部有高大山脉,阻挡了冷空气的侵入,使温哥华成为同纬度冬季温和的城市。其他不是主要原因。选C。第(3)题,温哥华虽然纬度较高,但沿海有暖流经过,所以冬季港口一般不结冰。选B。

答案(1)D (2)C (3)B

【典例2】(2016·天津文综,3~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1)~(2)题。

在天津市南部地区发现的贝壳堤,是贝壳及碎屑物受潮水搬运,在海边经较长时期堆积而形成的垄岗,可以作为当时海岸线的标志。

(1)与天津市其他地区相比,北部地区降水较多的原因主要是( )

A.锋面过境频繁

B.地处迎风坡

C.空气对流旺盛

D.多气旋活动

(2)图2所示甲地比周边地区气温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海拔高度低

B.降水少

C.人口密度大

D.距海远

解析第(1)题,由两图中的信息可知,天津北部以山地为主,地势由东南向西北上升。北部降水较多,年降水量大于600 mm,其原因主要是北部山区地处夏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故B项正确。第(2)题,甲地位于市中心,人口密度大,生产生活中产生大量的余热、废热加热了空气,形成热岛效应,故C项正确。

答案(1)B (2)C

1.气压带、风带图示中风向的判定方法

在图中,先依据高、低气压带的分布确定风带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再根据所在半球确定偏转方向从而判定风带的具体风向。

2.运用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和性质解释实际问题

以区域图或环流模式图、气候类型图为载体来考查,该类型试题的答题思路一般为:

3.根据两地距离判断降水差异影响因素的方法

高考中经常给出两地的降水统计图表、两地降水具有差异等材料来命题,分析此类题目时可根据两地位置分析降水差异。

(1)若两地位于位置较远的南、北方向,则一般从大气环流角度去分析。

(2)若两地位于位置较远的东、西方向,则一般从海陆位置角度去分析。

(3)若两地位于纬度大致相当的大陆两岸,则一般从洋流角度去分析。

(4)若两地位置较近,且降水差异较大,则一般从地形(迎、背风坡)角度去分析。

[练·高考重点]

题组一气压带、风带位置判断

1.(2017·湖北宜昌四校4月联考)热带辐合带是指从南北两半球来的气流在赤道附近辐合而成的多雨带。下图为某月非洲盛行风向和热带辐合带的位置图。完成(1)~(2)题。

(1)该月为(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2)图中虚线框范围内热带辐合带位置较东侧明显偏北的可能原因是( )

A.沿岸寒流降温

B.地势高气压低

C.南北气流辐合

D.阳坡受热增温

解析第(1)题,图中北印度洋海域为东北季风,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则应是南半球的夏季,即1月。第(2)题,位置偏北,说明该处较东侧同纬度地区气压低;依据右图显示有地形因素,同时东侧有东非高原分布,东侧地势要高于此处平原和低矮的高原,故可能是因为阳坡的缘故。

答案(1)A (2)D

题组二祁连山地区降水状况分析

2.(2017·济南市二模)祁连山地处我国西北内陆,降水较少。东段北坡的自然带自山麓到山顶依次为荒漠带、山地草原带、山地森林草原带、山地灌丛草原带、高山亚冰雪稀疏植被带,东段南坡的自然带自山麓到山顶依次为草原带、山地森林草原带、高山灌丛草原带、高山亚冰雪稀疏植被带,西段北坡的自然带自山麓到山顶依次为荒漠带、高山草原带、高山亚冰雪稀疏植被带,西段南坡的自然带自山麓到山顶依次为荒漠带、山地草原带、高山草原带、高山亚冰雪稀疏植被带。据此完成(1)~(3)题。

(1)祁连山地区大气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 )

A.北冰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太平洋

(2)有关祁连山地区降水分布特征及其主要成因,描述正确的是( )

A.水平方向上,东北多西南少——来自大西洋及北冰洋的水汽遇西北坡山地阻挡,多地形雨

B.水平方向上,东南多西北少——来自太平洋的水汽遇东南部山地阻挡,多地形雨

C.垂直方向上,东北坡从山麓向山顶递减——随海拔升高水汽减少

D.垂直方向上,西北坡先升高后降低——水汽遇地形阻挡上升到一定高度形成地形雨,降水量达到最大,之后水汽减少,降水量降低

(3)祁连山东北坡植被与西南坡植被差异的主要原因为( )

A.东北坡降水多

B.东北坡水分蒸发少

C.西南坡海拔高,气温低

D.西南坡土壤贫瘠

解析第(1)题,祁连山降水的主要水汽来源地是太平洋。选D。第(2)题,由于祁连山地区的地理位置及地形分布的影响,对降水分布特征的判断需要从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两个维度来进行。水平方向上,受来自太平洋的水汽的影响,降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垂直方向上,水汽沿祁连山东北坡向上爬升到一定高度形成地形雨,降水量达到最大,之后水汽减少,降水量降低。选B。第(3)题,祁连山东北坡比西南坡植被茂密、自然带多,这与东北坡降水多、蒸发少、海拔低、气温高都有关系,但主要是因为东北坡降水更多。选A。

答案(1)D (2)B (3)A

考点三常见天气系统(全国卷近5年2考)

[理·主干知识]

1.锋面系统形成的天气特征

提醒:需要注意整个过程中两种锋面气温、气压的变化特点,冷暖气团交界处气温、气压变化最显著,天气现象最剧烈,因此锋面过境时往往产生云雨。同时,我国常出现的还有准静止锋。

【易误警示】冷锋天气只发生在冬、春季节

不正确。冬春季节易发生冷锋天气,但夏季也会发生冷锋天气,如华北地区夏季的强降雨一般是冷锋过境带来的天气。

2.气旋、反气旋形成的天气特征

气旋控制下,多阴雨天气;反气旋控制下,多晴朗天气。

与锋面系统不同的是,气旋和反气旋是气压中心所在处的气流运动情况。

3.锋面气旋形成的天气特征

在中高纬度地区,由于冷暖气团频繁相遇,锋面系统活跃,当与气旋系统结合时,形成锋面气旋。受气旋辐合上升气流影响,锋面上的气流上升更加强烈,往往带来云雨甚至造成暴雨、大风天气。

【温馨提示】

1.不论北半球还是南半球,锋面气旋的中心一定是低气压中心。

2.锋面的移动方向与所在半球气旋的水平气流方向一致。

3.受海陆分布的影响,锋面气旋主要形成于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

4.成熟的锋面气旋系统往往左侧为冷锋系统,右侧为暖锋系统,即“左冷右暖”判断原则。

[悟·方法技巧]

典题感悟

【典例1】安徽省某中学气象兴趣小组,根据亚欧大陆局部地区等压线分布形势图,探究该省秋末冬初天气变化状况。据此完成(1)~(2)题。

(1)根据上图,学生绘制了四幅安徽省天气要素变化图,最接近实际状况的是( )

(2)该气象兴趣小组预报了安徽省未来两天的天气状况,其预报中最可能出现的是( )

A.皖北地区滑坡、泥石流灾害危险等级较高

B.皖南地区可吸入颗粒物空气污染指数增加

C.皖北地区雨过天晴,农作物易受低温冻害影响

D.江淮地区出现狂风、暴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冷锋位于安徽省北部,受其影响,安徽省北部受冷气团控制,温度低,气压高;南部受暖气团控制,温度高,气压低;风速由北向南降低;暖气团被迫沿

锋面爬升,水汽凝结形成云雨天气,锋线北侧云量多。选B。第(2)题,未来两天,冷锋不断南移,安徽全省将陆续受冷锋影响。冷锋过境,易产生云雨天气,对空气起净化作用,可吸入颗粒物减少;皖北地区以平原地形为主,滑坡、泥石流灾害少;冷锋过境后,皖北地区将受冷气团控制,天气转晴,农作物易受低温冻害影响;强对流天气多出现在赤道附近、山区、中低纬度地区夏季午后,江淮地区冬季不会形成强对流天气。选C。

答案(1)B (2)C

【典例2】(2017·天津文综,8~9)读图文材料,回答(1)~(2)题。

(1)下列描述中,不符合

...上图所示浮尘天气形成过程的是( )

A.乙地气流下沉且低空风速小

B.高层气流带来的沙尘飘落乙地

C.上升气流将乙地的沙尘扬起

D.甲地沙源地的沙尘被大风扬起

(2)下列四幅天气图中的乙地,最可能出现上图所示浮尘天气的是( )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乙地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浮尘,根据浮尘的定义中“浮尘是沙尘天气中强度最弱的一种类型”可知,低空风速较小,故A选项符合。高层气流由甲地上空流向乙地上空,甲地带来的沙尘飘落乙地,故B选项符合。乙地高空气流是下沉,不是上

升气流,甲地扬沙通过高层气流吹向乙地高空下沉形成浮尘,故C选项不符合。扬沙的沙源地在甲地,根据图中的箭头可知,沙尘被大风扬起,带向高空,故D选项符合。故本题选C。第(2)题,由图可知,A、B两图中,乙位于两条等压线之间,C图中,乙位于低压中心,D 图中,乙位于高压中心。根据上题结论,乙地受下沉气流的影响,说明乙地受高压控制,则D图符合条件。故本题选D。

答案(1)C (2)D

判读等压线分布图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判断南北半球:通过海陆轮廓或经纬线判断南北半球。(2)判断气压中心:根据等压线的分布趋势,判断高低气压中心。(3)风向与风力:作图判断风向,依据等压线疏密判断风力大小。(4)判断天气:气旋雨、反气旋晴,冷锋后雨、暖锋前雨。(5)判断气温:依据纬度或气团性质判断气温高低。(6)判断气压:主要依据等压线的分布和数值来判断。

[练·高考重点]

题组一锋面与天气

1.(2017·江苏地理,7~8)2017年5月5~6日,我国东北部分地区在立夏之后罕降暴雪。下图为“5月6日0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1)~(2)题。

(1)最可能降暴雪的地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此时,远在我国南方戊地的天气状况为( )

A.晴,西南风

B.阴,西北风

C.晴,东南风

D.阴,东北风

解析第(1)题,图示时间控制我国东北地区的天气系统是锋面气旋,锋面气旋东侧是暖锋,西侧是冷锋,最可能降暴雪的地点应为冷锋附近冷气团一侧,即图中的甲处,冷锋过境可带来大风、降温、雨雪天气,故选A。第(2)题,此时,远在我国南方戊地受局部小高压控制,高压控制下,气流下沉,天气晴朗;戊地位于高压西侧,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下吹东南风,故选C。

答案(1)A (2)C

题组二利用等压线判断天气系统

2.(2017·湖北武汉4月调研测试)下图为2017年3月29日14时我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据此完成(1)~(2)题。

(1)此时下列地区,可能( )

A.新疆大风降温雨雪,受冷气团控制

B.云南、贵州大部阴雨,受气旋控制

C.东北大部升温明显,受暖锋控制

D.江淮流域阴雨连绵,受准静止锋控制

(2)图中P地气压值应为( )

A.1 025

B.1 020

C.1 015

D.1 030

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等压线分布图的判读。图示时刻新疆受冷高压控制,会出现大风、降温天气,但是没有形成锋面系统,故不会出现雨雪天气,A项错;图示时刻,云南、贵州大部分地区受低压系统控制,因此可能会出现阴雨天气,B项正确。东北大部分地区受冷锋控制,而不是受暖锋控制,C项错;图中没有显示江淮流域受准静止锋控制,故D项错。第(2)题,本题考查等值线数值的判断。由图可知,P地附近的等压线数值分别是1 020和1 025。

因为低压往往与锋面结合形成锋面气旋,由此判断P地等压线以内形成低压中心;再结合“大于大的、小于小的”的闭合等值线的判读方法判断,P处等压线的数值应为1 020,故B项正确。

答案(1)B (2)B

2021年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地理试题 含答案

年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地理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图1是珠江三角洲部分运输网络、机场、城巿及工业园区等地理事物分布图。表1表示香港国际机场及深圳宝安国际机场的相关资料。据此完成1~2题。 1.与香港国际机场相比,深圳宝安国际机场突出的区位优势是 A. 地面平坦开阔 B. 有铁路、高速公路连接,通达度高 C. 远离市区,土地租金低 D. 临近多个工业园区,运输量大 2.香港国际机场规划xx年兴建第三条跑道,有利于 ①强化香港成为地区内国际航运中心的角色②为香港创造更多就业机会③带 动相关行业的发展④缓解香港市区交通压力⑤应付香港日益增长的客货运输 需求 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 图2为我国某省级行政区“多年平均年雾日数分布图”。据此完成3~5题。 香港国际 机场 深圳宝安 国际机场 每年旅 客(万人 次) 4 300 2 000 航线 (条) 国际:115 内地:45 国际:10 内地:50 机场 广州 佛山 中山 珠海 东莞 深圳 澳门特别 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高速公路铁路 电子工业园区 图1 表1

3.该省级行政区面积最接近 A. 500000KM 2 B. 400000KM 2 C. 200000KM 2 D. 100000KM 2 4.关于该省级行政区雾日数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东多西少,北多南少 B .由东往西,雾日数持续减少 C .各地雾日数最多相差60天 D .P 地雾日数可能为7天 5.影响该省级行政区雾日数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 A. 地形 B. 植被 C. 河流 D. 人口 图3b 为图3a 中P 地拍摄的民居景观图。据此完成6~7题。 6.为防风采光,该地民居门窗最不可能朝 A. 西北方向 B. 东北方向 C. 西南方向 D. 东南方向 7.该地民居地板高出地面,主要目的是 A .通风防湿 B .预防海啸 C .便于冬季出入家门 D .预防冻土融化 图4示意我国某地景观。据此完成8~9题。 P 图2 图3a 图 3b

第二学期高三地理第二轮复习计划正式版

Making a comprehensive plan from the target requirements and content, and carrying out activities to complete a certain item, are the guarantee of smooth implementation.第二学期高三地理第二轮复习计划正式版

第二学期高三地理第二轮复习计划正 式版 下载提示:此计划资料适用于对某个事项从目标要求、工作内容、方式方法及工作步骤等做出全面、具体而又明确安排的计划类文书,目的为完成某事项而进行的活动而制定,是能否顺利和成功实施的重要保障和依据。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为进一步搞好XX届高三地理的教学工作,搞好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我校高三地理备课组全体老师经过充分的酝酿,特制定如下详细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高中地理教学大纲,高考大纲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为核心,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目标,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与力量,加强学法指导,坚持有效的训练,使我校学生在XX年高考中地理成绩再上新台阶。二、学生现状:本届

学生基础较差,虽然在市调研考试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与高一级学校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要想在高考中具备一定的竞争能力,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基础还需进一步加强,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 三、工作目标:通过本学期的学习,使学生对“三基”深刻的理解、系统的把握、灵活的运用,全面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答题规范化程度,力争在今年的高考中取的好的成绩。四、具体措施:1、坚持集体备课以《以《世纪金榜二轮复习》为主要素材,坚持集体备课,精心编写教学案,每周定期备课两次,时间分别是周日晚和周二下午。一备目标;二备知识体系;三备知识点定位;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哈尔滨模拟)下图为世界某一区域,该区域在较长时期内受图中气压系统控制。读图回答1~2题。 1.若某科考队从甲到乙进行横跨半岛的地质考察,该考察线路的直线距离约为() A.280千米B.550千米 C.850千米D.1 100千米 解析:从甲到乙沿40°N纬线大致跨10个经度,其距离可借助30°N纬线上10个经度的长度来推算,10×111×cos45°

C.东北地区D.内蒙古高原 解析:第3题,从9月13日图可知,b城被淹没受影响最大;一旦堰塞湖溃坝,c城受灾严重,而a城几乎没有受到影响,故选B。第4题,从9月11日图可知,城镇多沿河流分布,这与青藏高原地区的城镇分布最相似。 答案:3.B 4.A (潍坊模拟)沿甲图E-F,A-B所作出的海平面气压变化图分别为乙图和丙图,据图回答5~6题。 5.①地比②地() A.气压高,风速大B.气压高,风速小 C.气压低,风速大D.气压低,风速小 6.②地此时的风向为() A.偏西风B.偏东风 C.东北风D.东南风 解析:第5题,从丙图上可知①地气压高于②地,从丙图曲线的倾 斜趋势可推测出①地附近的等压线比②地稀疏,故①地比②地风速小。 第6题,综合乙丙两图可知图甲区域为一高压脊控制,如图所示,②地 位于脊线上,无论南半球还是北半球,其风向都是偏西风。 答案:5.B 6.A (广东高考) 读“2007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均GDP与人均CO2排放量散点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7~8题。 7.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人均GDP高、人均CO2排放量低的是() A.上海、天津B.广东、福建 C.海南、贵州D.辽宁、山东 8.山西、内蒙古人均GDP不算高,但人均CO2排放量高。其主要原因是()

2020高三地理二轮教学策略

2020高三地理二轮教学策略 2016高三地理二轮教学策略(一) 侯志坚:就职于广东省徐闻县第一中学。教授过新老教材,历经三次高考改革,连续担任过五届高三地理教学工作。教学、教研效 果显著。《大气运动》教学设计获广东省新课程改革教学论文二等奖。《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策略的探究》等教育教学论文市、县获一、二等奖。近年来,在《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地理教育》、《广东教育》、《高中地理》、《中学生学习报》、《考试报》等报纸上发表文章、试题200多篇(套),其中《浅析“宇宙中 的地球”实验与探究题的设计》等发表于中等教育核心期刊《中学 地理教学参考》,《地理信息的提取与处理典型例析》发表于全国 优秀期刊《地理教育》并收录于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历史、地 理教与学》。主编《广东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地理》、《高效备 考―2011年广东中考总复习》、《初中同步训练》中图版七年级下册、中图版八年级下册、《五年中考三年模拟》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参编《2009年高考复习地理――高效备考》等初高中教辅资料。 记:今天很高兴请到广东省徐闻县第一中学老师,谈谈如何把握好高三地理二轮复习的问题。侯老师,您好!现在我们的学生即将进 入高三二轮复习阶段,请介绍一下地理学科二轮复习的时间安排及 目标。 侯:尽管各地各学校复习内容安排不一致,但一轮复习一般3月初基本结束,开始二轮复习。时间安排一般为2个月,即到5月份 结束.一轮重知识,二轮重能力。二轮复习过程以考纲为依据,以人 地关系为主线,进行知识的横向梳理和综合,突出重点,把握主干,最终提高学生的能力。复习的主要目标有两个:一是巩固第一轮复 习成果,加强对知识薄弱环节的突破,并对知识进行重组,形成重 点知识点的知识体系,形成知识联系;二是专题的突破,形成对不同 问题的分析思路和解题方法。其目的是进一步完善知识体系,使知

如何提高高三地理第二轮复习的效率

如何提高高三地理第二轮复习的效率 摘要:准确掌握高考的新动向、科学高效的组织第二轮地理复习备考,是地理 高考成败的关键。本文依据《考试大纲》精神,结合有关考试信息及对往年各地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的分析,探究了提高高三地理第二轮复习效率的方法。 关键词:高三地理;第二轮复习;效率 一、认真钻研《考试大纲》,准确把握高考命脉 1.《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 最好的复习教材不是课本,而是《考试大纲》。高考命题的依据是《考试大纲》的有关规定,教材仅仅是教学和复习时使用的范本,不是命题的依据,因为 任何时候都是考试超前,教材滞后。高考是为了推动教学和教改的,大纲与教材 和高考的关系:“大纲有的、教材有的,高考一定考;大纲有的教材没有的,暂时不考;大纲没有的、教材有的,高考肯定不考。”,因此高考复习时,首先要吃透《考试大纲》,分析其在能力要求和考试内容等方面的变化,以及与教材内容上 的差别,这样才能在复习中做到有的放失。 2.立足基础知识,突出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 高考地理历年命题的基本原则:(1)考查地理学科主干知识(主干知识是支撑学 科的脉络,是思维方法);(2)以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主(如识记、理解、分析、 归纳与综合等能力,其中发现信息、提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非常重要);(3)用学科术语阐述、论证本学科问题的能力;(4)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5)体现地理学 科特点的原则。 高考文综地理试题命题主要围绕高中地理必修(上、下册)、地图等主干知识 进行考查。其中时间计算、天气和气候、陆地和海洋环境(河流、植被、地质作用、洋流、海水的温度和盐度)、人类的生产活动、城市化和城市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地图等是文综地理部分的主要考点,也是复习备考的重点。自然地理部分偏 重原理、规律的应用,要学会地理思维方法,掌握地理原理、规律,并用这些原 理和规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人文地理部分偏重观点、方法的应用,应结合实 际进行评价和反思,要注意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区域地理部分则偏重地理事物 的空间定位,图象图表的判读技能,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要学会运用系统地 理原理综合分析,提高解题能力。 3.突出能力考查 (1)考查考生的学习能力是高考命题的一贯追求,它体现着考试的终极目标和 价值取向。重视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纵观近几年来的高考卷,试题的命 制采用了大量的新素材,为考生提供新信息,为问题创设新情景,注重考查考生 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特色日趋明显。 (2)加强运用和调动知识的能力考查。考查考生能否将所获取的信息与相关的 知识建立联系,能否准确地运用有关知识和信息,去认识和说明问题。该项能力 在考试中尤其显重要,也是考查学生独立运用知识能力的重要手段。一般来说, 运用知识的能力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最低表现就是能定性的解释地理现象和说明 地理问题,高一层次的是能把多方面的主干知识联系起来说明问题,更高层次是 将原有的主干知识和获得的地理信息相结合加以分析运用。 (3)突出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考查。描述主要表现在观察的细致、全面,表 达的准确、简洁;而阐述事物的能力则在准确表达的同时,又表现为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等理性思维水平,这一能力明显表现就是能否使用简洁、准确的学科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计划与专题划分

高三二轮复习计划与专题划分 一、二轮复习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的起点低、内容细,一轮复习结束后,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掌握了一些基本技能,但还不能满足地理高考的要求。二轮复习应该是一轮复习的延续与深化,在继续强化对基础主干知识的复习基础之上,以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为核心,以“专题复习”、“专题训练”和“综合测试结合”为主,挖掘知识间的横向联系,透视知识间的纵向联系,构建知识体系框架,实现对地理主干知识的巩固、完善,对学科思维能力的提升、发展是二轮复习应该实现的最重要目标。 二、二轮复习专题划分的依据 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2.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 3.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4.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是高考考核的重要目标之一。二轮复习仍要重视基础知识,突出基本能力,继续强

化对基础主干知识的复习,这是由高考的要求与地理学科的性质所决定的。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地位,在于这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前提。地理高考强调对地理主干性基础知识的考查,有些知识点的复现率很高。如自然地理中的地图和等值线的判读;地球运动和时间计算;大气运动中的天气和气候;水的运动中的洋流和径流;地表形态塑造中的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等。人文地理中的五大区位因素、环境问题等。这些知识又以《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中的某些区域为载体进行测查。这些主干知识是地理学科的理论基础,对考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法的考查有很大的可操作性而成为高 考考查的重点。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是高考考核的又一重要目标。地理属于文理兼备的学科,不仅综合性强,而且逻辑思维性很强。 自然地理知识较难,但规律性强,应该讲清地理概念,讲透地理原理和规律,并通过典型例题和变式图,或者结合区域实际,强化对概念理解和原理运用的能力。 人文地理知识理解并不难,但内容分散,不容易抓住重点,需要记忆的东西较多,因此在复习方法与策略上,应抓住核心知识,即区位因素(农业的区位因素、工业的区位因素、城市的区位因素、交通的区位因素及商业的区位因素等),剖析典型案例,理清知识线索,并用于其他案例的分析。 区域性和综合性是地理学科的鲜明特色。对于区域地理,应运用系统地理的原理进行分析,提高综合思维能力。要引导学生进行跨区域比较,通过比较,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地理学区域差异的认识,有助于开阔思路,提高能力。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与“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整个复习过程的始终,在高考阅卷时发现学生答题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一步说明这两个方面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三、专题划分 二轮复习必须强化对基础知识的复习,但不必追求知识的面面俱到,不是简单的机械的重复,而应是将所学过的基础知识和已具备的基本技能结合起来用于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这样的复习,将基础知识进行纵向梳理和横向延伸,以求达到点线面相结合的知识网络的建立和完善,并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形成具有地理特点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法。根据

2019版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计划

2019版地理精品资料 2019.4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学校教学计划为依据,针对本届学情,制订本计划。 二、二轮复习工作重点: 1、认真学习和领会考纲,扎实开展考纲研究活动,优化教学方式提高二轮复习效果。 2、每周认真组织集体备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优质完成学校的任务。 3、加强练习的批阅和评讲,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三、二轮复习进度安排 起止日期教学内容安排 1、3月11日--3月17日专题一:地图、等值线、地球运动 2、3月18日--3月25日专题二: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 (大气、水) 3、3月26日---4月1日专题二: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 (地表形态、整体性与差异性) 4、4月2日----4月8日专题三:人口与城市 5、4月9日----4月15日专题四: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农业、工业、交通) 6、4月16日----4月22日专题五: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7、4月23日----4月29日专题六:区域与区域经济发展 8、4月30日----5月6日专题七:地理信息技术专题八:自然灾害 9、5月7日----5月13日专题九:区域地理(中国、世界) 四、工作措施 1、加强集体备课。在备课组活动中,认真研究2012年高考试题和考试说明,在此基础上,科学制定了详细的复习计划,认真研究复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统一复习进度、复习的方式、方法,统一训练。经常性的相互交流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2、夯实基础,推进备考复习。备课根据考纲要求,认真进行备考的二轮复习。复习中以学校所订资料为线索,以教材为依托,扎实开展课堂教学,为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精选习题,精讲多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配合章节和阶段性复习,课课有练习,章章有测试,注重讲评,较好地将复习与练习结合起来。

第二学期高三地理第二轮复习计划(完整版)

计划编号:YT-FS-6445-78 第二学期高三地理第二轮复习计划(完整版)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Through Scientific Prediction, Weighing The Objective Needs And Subjective Possibilities, The Goal To Be Achieved In A Certain Period In The Future Is Put Forward 深思远虑目营心匠 Think Far And See, Work Hard At Heart

第二学期高三地理第二轮复习计划 (完整版) 备注:该计划书文本主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地预测,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所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必要途径。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为进一步搞好XX届高三地理的教学工作,搞好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我校高三地理备课组全体老师经过充分的酝酿,特制定如下详细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高中地理教学大纲,高考大纲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为核心,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目标,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与力量,加强学法指导,坚持有效的训练,使我校学生在XX年高考中地理成绩再上新台阶。二、学生现状:本届学生基础较差,虽然在市调研考试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与高一级学校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要想在高考中具备一定的竞争能力,还有

很多事情要做,基础还需进一步加强,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三、工作目标:通过本学期的学习,使学生对“三基”深刻的理解、系统的把握、灵活的运用,全面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答题规范化程度,力争在今年的高考中取的好的成绩。四、具体措施:1、坚持集体备课以《以《世纪金榜二轮复习》为主要素材,坚持集体备课,精心编写教学案,每周定期备课两次,时间分别是周日晚和周二下午。一备目标;二备知识体系;三备知识点定位;四备精选试题习题。由一人主备一人审核,一人挑刺。强调集体备课后的再备课,交流每周的教学情况、周练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及时反馈。2、课堂教学目标突出“”课堂教学是学生高考复习的主阵地,每位老师精心策划,努力提高复习的效率,近年的高考试题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三基四能的考查,作为高三复习,应该将之贯穿与教学的始终。3、精选试题,与高考接轨精心组织练习,练习的目的是有组织的的学习活动,通过练习及时发现学生存在问题及时解决。

(完整版)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计划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计划 宿州二中南校区高三地理备课组 2018-1-16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学校教学计划为依据,针对本届学情,制订本计划。 二、二轮复习工作重点: 1、认真学习和领会考纲,扎实开展考纲研究活动,优化教学方式提高二轮复习效果。 2、每周认真组织集体备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优质完成学校的任务。 3、加强练习的批阅和评讲,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三、二轮复习进度安排 起止日期教学内容安排 1、3月11日--3月17日专题一:地图、等值线、地球运动 2、3月18日--3月25日专题二: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 (大气、水) 3、3月26日---4月1日专题二: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 (地表形态、整体性与差异性) 4、4月2日----4月8日专题三:人口与城市 5、4月9日----4月15日专题四: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农业、工业、交通) 6、4月16日----4月22日专题五: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7、4月23日----4月29日专题六:区域与区域经济发展 8、4月30日----5月6日专题七:地理信息技术专题八:自然灾害 9、5月7日----5月13日专题九:区域地理(中国、世界) 四、工作措施 1、加强集体备课。在备课组活动中,认真研究2019年高考试题和考试说明,在此基础上,科学制定了详细的复习计划,认真研究复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统一复习进度、复习的方式、方法,统一训练。经常性的相互交流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2、夯实基础,推进备考复习。备课根据考纲要求,认真进行备考的二轮复习。复习中以学校所订资料为线索,以教材为依托,扎实开展课堂教学,为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精选习题,精讲多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配合章节和阶段性复习,课课有练习,章章有测试,注重讲评,较好地将复习与练习结合起来。 4、做好尖子生和后进生的辅导工作。根据年级的统一部署,精心组织。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综合训练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2011年高考天津卷)为了引起人们对地球气候变化的关注,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地球一小时”行动,倡议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的当地时间20:30-21:30熄灯。 1.若将此行动在一年中再增加一次,仍使世界各国都能参与,建议行动日期应选在 A.2月的第一个星期六 B.7月的第二个星期六 C.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 D.12月的第四个星期六 2.根据下图中昼夜的阴晴情况,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在苏南盛夏,甲地闷热难挡 B.若在苏北冬季,丁地从此日感觉稍暖 C.丙图常见于我国西北地区 D.假设四图连续出现于某地的四天中,丁日气温日较差最小 读我国西南某地区主要铁路分布图,回答以下4题。 3.图中①②③④四条铁路线中,受地质灾害影响最小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图中铁路线⑤于1997年12月25日全线通车并投入运营,是我国首条公司化合作的铁路。 影响该铁路走向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A.自然因素 B.政治因素 C.科学技术因素 D.经济因素 5.在图中M、N两城市的商业网点,居民能买到鲜活的海产品,其主要原因是: ①交通运输技术的进步②包装技术的进步 ③冷冻、保鲜技术的进步④拥有商品经济发达的广阔腹地

⑤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需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6.我国西南交通网络的建设,正朝着水陆空三位一体、国际化的方向发展。这有利于: ①提高我国经济的对外开放水平②发展我国与西南邻国的睦邻友好关系 ③促进我国西南地区的开发和发展④维护东南亚各国的经济主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在无林地区20 cm厚的土层,只需40年就可以冲刷殆尽,而有林地区,则需75年以上,这说明了森林具有的作用是 ( ) A.净化空气 B.保持水土 C.调节大气的成分 D.含蓄水源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铁路运输的速度不断提高,我国部分铁路路段实施了列车运行调整,部分城市之间的列车运行时间大幅度缩短,大大缓解了交通运输的压力。读图回答以下2题。 8.此次调整体现了现代运输的 ( ) ①专业化②高速化③网络化④智能化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9.下列有关图示铁路客运专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形是影响客运专线建设的决定性因素 B.客运专线的开通将进一步扩大上海、北京等商业中心的经济腹地 C.客运专线主要服务于地方经济,对全国铁路网影响不大 D.客运专线都经过我国经济发达的东部经济地带 读下面湘北某城市略图,回答以下3题。

最新通用高考地理第二轮专题复习第2部分专题1工程建设经济发展及答案

工程建设经济发展 热点背景 厦门2013年8月27日讯:记者从南昌铁路局了解到,向莆铁路经过全线联调联试之后,8月26日起全线正式进入不载客试运行阶段。试运行一个月后,预计向莆铁路将在9月26日正式通车。 南方日报2013年8月29日讯:昨日,厦深铁路惠州段建设方透露,惠州段正线轨道全部铺设完毕,站线铺轨正在进行。施工人员表示,站线铺轨在今年9月底可按期交工,10月份可进行联调联试。 2013年8月28日,随着南宁至钦州高铁最后一段铁轨铺设完毕,顺利连接至南宁火车东站,南钦高铁宣告全线铺通。据悉,由中铁二十五局南宁铁路枢纽Ⅲ标第一项目部负责工程施工的该段铁轨铺通后,9月15日,将进行首次联调联试。 中新社2013年8月30日消息:8月29日上午9时,在哈密以西兰新铁路第二双线火石泉特大桥施工现场,随着两根500米长的钢轨在铺轨作业车的牵引下从运输车上缓缓滑落在无渣轨道轨枕上。标志着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开始正式铺轨。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工程是中国首条在高海拔地区修建的高速铁路,全长1 776公里,横贯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也是当今世界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建成后将增加一条大运力出疆通道,也将使既有兰新铁路货运能力得到释放。 交通运输部2013年6月20日公布《国家公路规划(2013年~2030年)》。今后十几年,我国将投入47万亿元,到2030年,建成我国公路总规模约580万公里,国家公路约40万公里,其中普通国道约265万公里,国家高速公路约136万公里(含展望线)。 命题猜想 交通运输等地域联系方式的重要性,影响交通运输线建设的区位因素,地形对交通运输线的影响,交通运输的意义。 典例体验[&&] 京广高铁北京至郑州段于2012年12月26日正式开通运营,至此,世界上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计划与策略

2020高三地理第二轮复习 高三地理备课组 高三复习是对学生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学习成果的强化与巩固,是完善素质,提升内涵,培养能力的有效手段,重点是引导学生梳理高中知识,培养分析能力,应变能力,从容应对高考的一个系统工程。我们通常所说的第二轮复习是建立在第一轮复习基础上的深入、综合和提高,是实现由知识到能力转化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实现学生由学科知识变成高考分数的一个重要阶段。其目标是重组知识、训练技能、查缺补漏、完善体系,重点是针对第一轮复习中学生的不足,构建应用性知识体系,并针对考纲中高考要求和高考题型重点复习,同时培养学生仔细、认真、严谨、专业的审题答题能力。下面就我们地理备课组后一阶段的计划及安排做一个介绍。 一、教学计划

二、典型课型 (一)专题复习课 1、基本格式 专题复习重点在课堂,关键是提高课堂复习效益。专题复习课的过程主要包括知识结构梳理、知识网络构建;例题精选精讲;习题精选精练;学生学习情况反馈等几个基本环节。不同类型的专题复习课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要求,加强对专题复习课的研究和实践是高三地理教师教学、教研的重要内容。 2、专题复习课各环节中应注意的问题 (1)课前教案的准备 ●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准备 专题知识通过梳理让学生形成知识树,教师应将分散在地理八本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整合。其中应重难点清楚,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明晰。如讲城市专题时应将必修下册城市的起源、

城市的作用及地域形态、城市的区位因素分析、城市化过程及问题,选一教材中城市的功能分区及成因分析整合在一起。 ●课堂例题和课后习题准备。 例题选题原则是紧扣考点,帮助理解和应用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以高考题为主。课后习题选题原则是少而精,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运用,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2)课堂中突破重难点 ●追求效率,注重能力培养,力图形成学科学习能力。 地理学习能力是指一般学习能力基础上而为地理学科所独有的地理学习与初步研究的能力,如对地理学工具的灵活掌握运用,包括对各种类型的地图、地理图表的判断、绘制、分析;善于观察、发现和分析地理现象;善于获得或提取地理信息;具有空间概念和物体空间运动的理性思维;对种种信息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归纳、评价并获得地理结论的综合思维方法。高考文综试题提供越来越多的地理信息,供提取和分析,不断减少对死记硬背内容的考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把握一些重点内容,帮助学生突破思维瓶颈,培养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尤其重要。如讲城市专题时,除了建构城市知识树之外,应重点将城市区位因素对城市兴起与发展的影响,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透彻分析,让学生真正明白城市为什么会兴起,为什么发展。 ●有的放矢的精讲 教师讲解的内容要少而精,要针对学生疑惑的情况进行有的放矢地讲解,要讲透重点、难点内容。如上述城市专题精讲区位因素及城市化过程。小结时注意专题的整体性,以保证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 (3)课后习题训练 必须及时反馈学生作业情况,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在课堂上集中讲解。能批改的作业要及时批改,老师进行个别辅导或者集中讲评;不能批改的作业可以由科代表在班内分小组搜集学生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老师统一讲评。 (二)讲评课 1、基本格式 二轮复习中的讲评课主要是考后试卷评讲,其基本流程应包括:课前的充分准备;讲评过程的把握;讲评之后的反馈。 2、讲评课应注意的问题 (1)讲评前充分准备 ●及时批阅,讲究时效。试卷应在学生对试题内容和答题思路没有忘记前批改完,让学生在第一时间了解自己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在讲评试卷前应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 ●讲前统计,有的放失。批阅完后,做好试卷分析是上好讲评课的基础,统计包括评价试题难易程度、各知识点的分布情况、考查类型(识记、理解、分析、综合、应用)、学生答题情况(各题得分率、学生卷面情况)等。 (2)讲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选择题的讲评应避免从头到尾的讲评,可根据情况,对统计中普遍的错题精讲、细讲,对试卷上涉及的知识和内容进行分析归类,同一类题一起讲,这样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综合题的讲评应注意统计中学生出现的问题,对不同的错误应有不同的讲评重点。如知识不够全面、扎实时,讲评时应重点讲解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学生粗心大意,审题不慎造成失分的情况应教会学生审题、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减少失误的重要措施。 ●讲评过程的关键是知识的梳理和拓展及学生审题习惯的培养。如在作答等高线图中求坡度的问题时,一般在同一幅图中,看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就可判断,但在不同比例尺、不同等

河南省郑州市2020届高三地理第二次质量预测试题

如果您喜欢这份文档,欢迎下载!祝成绩进步,学习愉快! 河南省郑州市2020届高三地理第二次质量预测试题 第I卷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制鞋业是一种漂流型产业。从一个世纪前世界制鞋业开始高度集聚发展以来,鞋业制造和出口中心已经进行了多次变换。目前,全球鞋业市场和制鞋产量平稳增长,制鞋业竞争日趋激烈,世界制鞋产业进入新一轮的调整。图1为世界制鞋产业中心分布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制鞋产业中心不断变化主要是为了 A.开辟新市场B.降低生产成本C.加强国际合作 D.利用优惠政策 2.欧洲制鞋出口比重上升是因为 A.欧洲经济出现衰退B.欧洲制鞋区内需减少 C.制鞋业向技术密集型转变D.鞋业市场消费升级 3.与我国中西部地区相比,东南亚制鞋业快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A.原材料供应更丰富B.消费市场更广阔 C.国际贸易限制更少D.制鞋产业链更完备 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显示,目前我国人口流动规模巨大,按流动方向可分为乡城流动和城城流动。近年来,城城流动人口的规模和占比均呈上升趋势。有研究表明,现阶段城城流动人口中大学及以上学历占71%,主要分布在迁入城市的居委会社区,购买住房占比较大;乡城流动人口中大学及以上学历仅22.1%,主要分布在迁入城市的村委套社区,租住私房占比较大.图2示意我四目前人口流入最多的5个省份中规模较大的城城流动人口的流动轨迹。据此完成4~6题. 4.影响我国城城人口流动轨迹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和距离B.经济和政策C.政策和环境D.政策和教育 5.与乡城人口流动相比,城城流动人口 A.租住私房数量多B.购买住房数量少C.流动空间范围小D.社会融入水平高6.针对人口流动现状,我国应 A.消除大城市的城中村现象B.抑制城城流动人口规模 C.完善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D.加快中小城市产业发晨 海水稻是在海边滩涂等盐碱地生长的特珠水稻.目前,在海南、广东、山东、湖北、黑龙江等地都有海水稻研究项目,海水稻实验产量曩高可达每亩800公斤。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于2019年3月在三亚南繁育种试验基地成功收割首批海水稻,通过南繁缩短了育种周期,加快了品种推进步伐。据此完成7—8题。 7.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选择三亚作为南繁基地来加快新品推进主要考虑的是三亚 A.滩涂面积广大B.热量充足C.海水资源丰富D.光照充足 8.大力培育和推广海水稻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水稻单产B.提高水稻品质C.减少盐碱地面积D.扩大水稻种植面积美国民航的航线设置由早期的“点对点模式”逐渐演变为现代的“枢纽模式”,航线通常为“出发地一枢纽机场一目的地”。亚特兰大机场是著名的枢纽机场.被称为世界最繁忙机场.2018年客流量达到1亿740万人次。图3为航线模式圈,图4为亚特兰大国际机场和纽约国际机场的位置及内部空间结构图。据此完成9~11题。 9.与点对点模式相比,枢纽模式 A.航行时间短B.航线效率高C.转机次数少D.直达航线多 10.与纽约机场相比.亚特兰大机场客运业务发达的优势条件是 A.便于跨大西洋航线中转B.城市等级较高 C.机场基础设施健全D.政务旅行游客较多 11.与亚特兰大机场相比,纽约机场跑道设置的优势是 A.可同时起降航班多B.起降航班吨位大 C.对风向适应能力强D.冰雪灾害影响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第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至第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3题至第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需求做答。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坦桑尼亚的奔巴岛以丁香种植著称,被称为“丁香岛”,丁香最适生长温度为23-24℃,幼树经6~7年生长后可采摘丁香花。成龄树喜光,充足的光照是产花和高产的重要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计划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计划 两江中学高三地理备课组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20XX年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为核心,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法指导,以“专题复习”、“专题训练”和“综合测试结合”为主,重在抓知识间的联系,实现对地理主干知识的巩固、完善,对学科思维能力的提升、发展。 二、具体措施 1、重视基础知识,强化主干知识,重整合提升 紧紧围绕考纲要求,既要夯实基础知识,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疏通每个知识点,又要准确把握主干知识体系,既不能有知识盲点,也不能漫天撒网,应以干代支,重在贯通。自然地理知识较难,但规律性强,应该讲清地理概念,讲透地理原理和规律,并通过典型例题和变式图,或者结合区域实际,强化对概念理解和原理的灵活运用能力。 人文地理知识理解并不难,但内容分散,不容易抓住重点,需要记忆的东西较多,因此在复习方法与策略上,应抓住核心知识,即区位因素(农业的区位因素、工业的区位因素、城市的区位因素、交通的区位因素及商业的区位因素等),剖析典型案例,理清知识线索,并用于其他案例的分析。 区域地理,应运用系统地理的原理进行分析,提高综合思维能力。区域地理的综合复习,一般包括8个方面:位置、气候、地形、河流、资源、交通、农业和工业。通过对8要素的分析,弄清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及自然地理要素对人文地理要素所产生的影响等,从而使学生对区域的整体性有完整的了解。所以区域定位非常重要,这就要求教师指导学生记忆一些重要的经线,纬线穿过的地理事物,一些典型地理事物的轮廓,一些关键性的符号和注记等能帮助学生区域定位的信息。同时要引导学生进行跨区域比较,通过比较,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地理学区域差异的认识,有助于开阔思路,提高能力。 2、抓知识结构,查漏补缺,重内在联系 对重点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形成专题,既要挖掘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又要透视知识间的纵向联系,构建知识体系框架,重在运用,力求各个击破。 地理属于文理兼备的学科,不仅综合性强,而且逻辑思维性很强。掌握知识的关键在于吃透规律和原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同时复习不能简单的机械的重复,而应是将所学过的基础知识和已具备的基本技能结合起来用于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这样的复习,将基础知识进行纵向梳理和横向延伸,以求达到点线面相结合的知识网络的建立和完善,并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形成具有地理特点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法。根据各类知识结构的差异,要突出不同的能力要求。 3、重视文字、突出地理图表,重图文转换能力 强化学生对地理图表的判读及分析处理能力,要求学生达到图文转换、图图转换,并能从图表中综合归纳出各种信息,并找出有用信息去分析解决问题。 资料、地理图表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在复习中一个常见的问题就是学生重“文”轻“图”,对文字知识机械记忆的多,对地理图表记忆、注意、理解得少。有些学生的复习过程就是背书、记答案的过程。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科的特色,学生读图、作图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地理成绩的高低。复习中要强化学生对地理图表的判读及分析处理能力,要求学生达到图文转换、图图转换,并能对图表综合归纳出各种信息,并找出有用信息去分析解决问题。 4、狠抓落实,强化规范答题,重方法技巧培养加强对于“弱点”的针对性训练。所谓“弱点”大致有两种类型:知识性弱点和非知识性弱点。知识性弱点,就是学生学习中有缺陷的

2020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五专题训练

专题训练五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恐龙是地质历史时期的爬行类动物族群,在距今大约2亿3 500万年至6 500万年曾经繁盛一时,支配全球生态系统超过1亿6千万年之久。读图,完成第1~2题。 图中数字表示距今年代(单位:亿年) 1.恐龙生活的时代主要是在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2.对于恐龙的突然灭绝,一种学说认为是小行星撞击地球所致,另一种学说认为是地球气候发生剧变所致,这些学说认为导致恐龙灭绝的共同原因是( ) A.气温变化 B.植物变化 C.降水变化 D.各自然要素都发生了变化 答案1.D 2.D (2018浙江金华十校高二期末)读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完成第3~4题。 3.图中影响土壤形成最活跃的要素是( ) A.风化基岩 B.气候 C.地形 D.生物 4.图示区域( ) ①地表径流量与植被覆盖率呈负相关②陡坡上的土壤厚度一般比较浅薄③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植被 ④地下径流量受当地气温影响大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3.D 4.A 解析第3题,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的产生与生物作用密切相关。故选D项。第4题,植被覆盖率越高,水体下渗越多,地表径流越少,因此地表径流量与植被覆盖率呈负相关,①正确;陡坡上由于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水土迁移较快,因此土壤厚

度一般比较浅薄,②正确;土壤中的矿物养分来自于成土母质,③错误;地下径流量受当地降水和植被的影响大,④错误。故选A项。 (2018浙江稽阳3月联考)下图是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降水差异示意图。读图,完成第5~6题。 5.根据图中信息推测丙地的自然带是( ) A.温带针叶林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温带荒漠带 D.温带草原带 6.甲—乙—丙三地的自然植被变化,体现了( ) A.纬度地带分异 B.干湿度地带分异 C.垂直分异 D.地方性分异 答案5.D 6.B 解析第5题,丙地年降水量为200~400毫米,植被类型为草原。第6题,据图可知,甲—乙—丙的自然植被的变化是由于降水的差异引起的,故体现了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2018浙江11月选考,15~16)下图为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东坡自然植被分布示意图。完成第7~8题。 7.山麓自然植被沿图中M方向更替,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垂直分异规律 B.地方性分异规律 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D.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8.垂直带上甲地植被为森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热量 B.光照 C.降水 D.土壤 答案7.C 8.C 解析第7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由图可知,山麓自然植被沿图中M方向更替为南北更替,故为纬度地带分异规律,故选C项。第8题,考查自然带的成因。由图可知,垂直带上甲地植被为森林,其下方自然植被为草原、荒漠,说明甲地相对其下方水分条件较好,故选C项。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在某一地质时期与近现代的植被分布情况示意图。据此完成第9~11题。

2017年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计划3

2017年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计划3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20XX年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为核心,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法指导,以"专题复习"、"专题训练"和"综合测试结合"为主,重在抓知识间的联系,实现对地理主干知识的巩固、完善,对学科思维能力的提升、发展。 二、具体措施 1、重视基础知识,强化主干知识,重整合提升 紧紧围绕考纲要求,既要夯实基础知识,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疏通每个知识点,又要准确把握主干知识体系,既不能有知识盲点,也不能漫天撒网,应以干带支,重在贯通。 自然地理,应讲透原理和规律,形成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自然地理知识较难,但规律性强,应该讲清地理概念,讲透地理原理和规律,并通过典型例题和变式图,或者结合区域实际,强化对概念理解和原理运用的能力。 人文地理知识理解并不难,但内容分散,不容易抓住重点,需要记忆的东西较多,因此在复习方法与策略上,应抓住核心知识,即区位因素(农业的区位因素、工业的区位因素、城市的区位因素、交通的区位因素及商业的区位因素等),剖析典型案例,理清知识线索,并用于其他案例的分析。如在学过了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后,我们可以借鉴美国成功的经验,从地理的角度提出我国东北发展商品粮基地的措施:以大规模经营来应对市场竞争;发展先进科技和建立一流的科技服务体系;实行农

业一体化经营、延长生产链,提高经济效益等。学习了德国鲁尔区的兴起,经济衰退,振兴后,联系我国的一些老工业区如东北老工业区的振兴,煤炭城市焦作的产业转型,宁夏煤城"石嘴山市"经济的转型等都有相同或相似的地方。 对于区域地理,应运用系统地理的原理进行分析,提高综合思维能 力 区域地理的综合复习,一般包括8个方面:位置、气候、地形、河流、资源、交通、农业和工业。通过对8要素的分析,弄清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及自然地理要素对人文地理要素所产生的影响等, 从而使学生对区域的整体性有完整的了解。所以区域定位非常重要,这就要求教师指导学生记忆一些重要的经线,纬线穿过的地理事物,一些 典型地理事物的轮廓,一些关键性的符号和注记等能帮助学生区域定位的信息。同时要引导学生进行跨区域比较,通过比较,有利于学生加深 对地理学区域差异的认识,有助于开阔思路,提高能力。 2、抓知识结构,查漏补缺,重内在联系 对重点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形成专题,既要挖掘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又要透视知识间的纵向联系,构建知识体系框架,重在运用,力求各个击破。 地理属于文理兼备的学科,不仅综合性强,而且逻辑思维性很强。 掌握知识的关键在于吃透规律和原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同时复 习不能简单的机械的重复,而应是将所学过的基础知识和已具备的基本技能结合起来用于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这样的复习,将基础知识进行纵向梳理和横向延伸,以求达到点线面相结合的知识网络的建立和完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