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六年级科学上册 2.1《抵抗弯曲》说课稿 (新版)教科版

2019春六年级科学上册 2.1《抵抗弯曲》说课稿 (新版)教科版
2019春六年级科学上册 2.1《抵抗弯曲》说课稿 (新版)教科版

2019春六年级科学上册 2.1《抵抗弯曲》说课稿(新版)教科版

一、说教材内容

《抵抗弯曲》是教科版教材六年级上册<<形状与结构>>单元的第一课,本课指导学生探究宽度和厚度对纸抗弯曲性能的影响。

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大小的探究活动。通过在不同宽度的纸上放垫圈,比较不同宽度的纸抗弯曲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纸的宽度增加,抗弯曲的能力会增加。

第二部分: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大小的探究活动。通过在不同厚度的纸上放垫圈,比较不同厚度的纸抗弯曲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纸的厚度增加,抗弯曲的能力会显著增加。

第三部分:讨论长方形截面的横梁是平着放好还是立着放好。这个活动是前两个活动结论的应用。通过观察,学生会发现承重的横梁都是立着放的,启发学生思考这样安放的理由,并用实验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本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入,自然引出“宽度和厚度增加,纸的抗弯曲能力会怎样”的问题,由此展开本单元条形、拱形、圆顶形、球形、框架形结构的研究。所以,作为本单元的起始课,《抵抗弯曲》的学习在知识和探究技能方面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说学情和学法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可以使物体拉伸、压缩、弯曲。通过前三年的学习,学生基本了解了科学课的学习方法,具备了初步的思维能力、实验操作能力、采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特别是贯穿在科学课中的对比实验思想,学生从三年级开始陆续接触,大多数同学已经领悟了,这对本节课的学习大有帮助。

弯曲是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在三年级时,学生已做过纸条承受拉伸力和弯曲力的实验,他们还记得,纸条可以承受较大的拉力,却只能承受一点点弯曲力。同时,还积累了较丰富的生活经验。如:厚的物体承受的力大,钢比木头抗弯曲能力强等等,但是又存在许多疑问,如为什么用几十根柱子就能支撑起高楼大厦?本节课就将利用学生的这些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次探究活动由于材料容易获取,操作比较简单,实验现象直观,所以课前让学生自己准备好实验所需的材料;课堂上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分组合作,讨论实验方案,收集数据和分析数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在研究方法方面作适当的点拔,引导学生运用认知解释现象。通过实验操作和合作研究,使“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得到真正的体现。

三、说目标确定

1.科学知识

(1) 知道“房屋、桥梁结构中有“柱”和“梁”,梁比柱容易弯曲。”

(2) 理解“增加梁的宽度可以增加抗弯曲的能力,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弯曲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 识别和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

(2) 用简单实验说明横截面是长方形的横梁为什么都是立着安放的。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在探究中既能大胆假设,又能小心求证。

(2) 发展乐于合作、善于合作、不怕困难的品质,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形状与结构的兴趣。

4.教学重点

纸的宽度、厚度与抗弯曲能力关系的研究。

5.教学难点

“对比实验”中不变量和改变量的识别与控制。

6.教学准备

学生4人一组,共15组,每组准备:

(1) 长25厘米、厚0.5毫米、宽分别是3厘米、6厘米、12厘米的三个纸横梁。

(2) 长25厘、宽3厘米、厚分别是0.5毫米、1毫米、2毫米的三个纸横梁。(注:课前指导学生做1毫米、2毫米的纸横梁时,是把0.5毫米厚的卡纸分两张、四张分别粘在一起压平。粘纸条时,最好把纸头错开一点,可明显看出是由几张纸粘成的。)

(3)10毫米左右的垫圈50个及塑料尺一把。

教师准备:三个课件

四、说教学策略、方法及过程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法的体现必须在启发性原则和主体性原则的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本课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力图体现以活动组织教学,通过营造有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并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全过程。对于本课的教学,我主要安排了以下6个环节。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课堂伊始,(出示课件)“知道这是谁吗”,然后请同学们说一说。接着我会讲,这就是被网友称为“史上最牛校长”的绵阳安县桑枣中学校长---叶志平,他所在的学校在5.12大地震中2300多名师生无一伤亡。原因之一就是他从1999年,陆续对学校不牢固的大楼动了大手术,其中将整栋实验楼的22根承重柱子,按正规的要求,把直径从37厘米加粗到52厘米,每根柱子加粗了15厘米。这栋实验教学楼,建筑时才花了17万元,光加固就花了40多万元。其中的道理就与本课要学习的

附送:

2019春六年级科学上册 2.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学设计(新版)教科版教材分析

增强材料抗弯曲能力的另一种方法是改变材料的形状,这种方法的道理根源于改变材料的宽度和厚度。而这一方法完全紧密地延续了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改变材料的形状,很大程度上就是改变了材料的厚度。本课来研究材料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可以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为什么改变形状就可以改变抗弯曲能力了。本课分为两个活动。

第一,研究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这个活动又可以分成两个活动来运作。一是让学生来做一做纸梁。即把纸做成像条形钢材那样的各种形状的纸梁,并认识我们所说的材料的形状就指的是材料的横截面。二是测量纸梁的抗弯曲能力。这里采用让纸梁承受垫片个数的办法,来得出相应数据,并与平展的纸片比较,认识改变材料形状可以改变其抗弯曲能力。

第二,研究瓦楞纸板的形状结构。瓦楞纸板有三层或五层,中间有一层或两层是波浪形的,这几层薄纸板黏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这种结构使瓦楞纸板的抵抗弯曲能力大大增加。研究瓦楞纸板不但可以加强对第一个活动的认识,而且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身边的许多“视而不见”的科学现象,从而激励学生去认识更多的、较复杂的形状结构。

一、教学目标

1、会做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关系的实验。通过观察瓦楞纸板的结构,能作出解释和提出问题。

2、通过实验了解到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形状不同,抗弯曲能力也不同。

3、培养学生根据现象提出问题并实验研究。能够边实验边思考,不断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自主开放的探究、设计、交流表达过程,着力培养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

4、明白节约资源的重要性。体会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力,从而形成热爱科学,积极探索创新的动力。

二、教学重点:学生分组探究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的实验。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改变形状能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三、教学准备:

1、每组1盒垫片,1个固体胶,5张同样大小的纸、瓦楞纸(5层)每组一份、架纸梁的实验盒两个。

2、每组实验记录单一份。

3、制作配合教学用的ppt课件一份。

教学过程

一、引入,复习,疑问,揭题

1、复习上一课的知识点:

横梁抗弯曲能力与材料、长短、厚度、宽度有关。

同等条件下:宽度越大,抗弯曲能力越强。

厚度越厚,抗弯曲能力越强。

横梁立着放抗弯曲能力更强。因为立着放是增加了它的厚度,而厚度增加抗弯曲能力要比宽度增加抗弯曲能力更强。

小结:增加材料的宽度与厚度,材料抗弯曲能力增强。

2、出示杭州湾跨海大桥。

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一座横跨中国杭州湾海域的跨海大桥,总投资118亿元,大桥全长36公里,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时速100公里,设计使用寿

命100年以上。是世界上已建成的第二长跨海大桥。其牢固程度当然用不着我们去怀疑,它的抗弯曲能力当然绝对够强。

板书:“抗弯曲能力”

然而,它不用实心,而用空心的形状,非常值得我们去研究。

板书:“形状与”完整揭题。

二、实验探究

(一)实验活动一:不同形状的纸梁的抗弯曲能力

(1)研究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

1、让学生观察课室的窗。

2、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找一下一些不锈钢片和不锈钢管去观察。

说明:我们这里指的形状主要是看它的横截面。

3、为什么有的钢材或铝材做成T”“U”“L”“工”字或“口”字等形状?

4、这些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有关吗?

(2)用实验来验证

我们在课堂上不能很快用不锈钢作出各种形状,但我们可以用纸来代替。我们分别来测试平板的纸和折成各种形状的纸在承受重量时的区别,以便观察不同的形状对与材料的抗弯曲能力的区别。

1、制作纸梁。请学生做一回“桥梁”建筑师。

A、把一张纸放好,用以测试平板形状。另外四张纸分别做成其他的四种形状。

B、注意:每张纸只折一次,只用一次,不要反复使用。

C、要求:不能改变纸的厚度、长度和大小。

做好形状之后不能再去碰它,要保持它的性能。

D、学生开始制作纸梁,巡视指导。

E、展示部分纸梁的形状。让学生了解各种形状的不同之处。

2、测量纸梁的抗弯曲能力。

(1)怎样才能比较不同纸梁的抗弯曲能力的大小呢?

我们采用的是让纸梁承受垫片的方法,承受垫片个数越多,就说明什么?(抗弯曲能力越大)

(2)实验时,我们应注意:

A、纸梁放在两个桥墩的中间。

B、只改变纸梁的形状。

C、桥墩的距离和高度不变。

D、放垫片,轻轻放,放中间,直至完全弯曲触到桌面。

E、每种形状的纸梁都测试一次,数据记录在表中。

(3)各小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纸梁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测试记录

C、瓦楞纸板的结构为什么能使柔软的纸变坚硬了?

瓦楞纸板中间的波浪形增加了厚度,能使柔软的纸变坚硬,从而增强了纸的抗弯曲能力。

3、为什么不做成几层纸全部是波浪型呢?

三、课堂总结:

1、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抗弯曲能力。(出示图片)

2、结合现在的绿色低碳的号召,迫切需要节约资源。改变材料的形状,即节省了材料,又能增强抗弯曲

能力,这真是一个好办法!

3、开头讲的杭州湾跨海大桥是否偷工减料?如果做成实心桥梁的话行吗?

4、谁能说说,通过今天的学习,有些什么收获?

四、课外拓展

1、出示建筑工地空心砖块。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空心材料?它们的形状是怎样的?

2、瓦楞纸板中间层的波浪形就好像一个连续的拱形,拱形有什么特点?我们下一节课继续研究。

3、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需要大家多观察多思考。

板书设计: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横截面的形状:一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不同形状的抗弯曲能力不同。

瓦楞纸板的研究:

最新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二O一四学年度第一学期 小学美术第5册教学计划及课时设计 学校:柯岩街道阮社小学 班级:三年级 教师:陆海燕

小学美术第 5 册学期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结构分析 本册教材体现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精神;立足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教师,充分考虑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师教学的需要和教师自身提高的需要。 2、教学内容分析 以促进人格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以公民必备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为基础,注意贴近同学们的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力图做到富有情趣和启发性。 3、教学重难点分析 同学们应自主、主动、合作、探究、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培养创新精神和美术实践能力,通过学习美术提高生活质量。 二、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飞行器、宇航服等有关太空的知识。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设计创作能力。 3.让学生在设计创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太空、向往未来的情感。 三、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的造型能力、表现能力已经有了一定的训练,所以他们已具备了一些基本的美术素养。能够欣赏美术,进行一些简单的评述。但是,这只是初步的,并没有达到一个高的层次,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需要更进一步的提高。这一阶段的学生想象力比较丰富,画画有了自己的观点,有了一些个性化的东西,这是一个提高。 四、主要教学措施 1、严格教学要求。认真上好每一节。认真完成每一次作业。规范作业评讲。 2、充分应用网络资源,不断丰富教学资源。 3、加强课前准备工作,努力按教材上好每个教学内容。 4、建立作业过关制度,加强学生作业质量管理。 5、分层教学,对学有所长的学生进行兴趣培养。发现和培养美术特长生。 6、组织年级作业比赛,组织优秀习作展览。 7、开展校外美术活动,引导学生开阔美术视野。 五、教学进度安排

小学六年级美术说课稿优秀范文精选汇总

小学六年级美术说课稿优秀范文精 选汇总 姓名:————————————————— 时间:—————————————————

小学六年级美术说课稿优秀范文精选汇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尝试不同工具,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以下是整理的小学六年级美术说课稿,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小学六年级美术说课稿范文一:远近的奥秘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的透视变化规律。 2、学习、了解视平线和消失点的透视概念。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能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将透视知识应用于绘画中,使描绘的物象更贴近真实。 2、在绘画实践中应用所掌握的透视原理和规律,提高儿童绘画的基本技能,逐步发展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具学具:范图、作业纸、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欣赏图片,观察投影片中路的宽窄、栏杆的密疏、树木的大小等,你观察到了什么规律? 生:近大远小。 2、新授: (1)师:是的,近大远小,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远近的奥秘》的基本规律。(出示课题:远近的奥秘) 在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中,除了近大远小的现象外,还有什么现象? 近高远低、近宽远窄、近长远短、近清晰远模糊、近鲜明远灰暗(色彩) (2)什么是透视呢? 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同样的物体,在不同的位置上,会产生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远宽远窄的变化,这就是透视现象。 你们的在一望无垠的田野里,在大海上,我们向远处眺望,天与地、天与水面之间产生了一条长长的水平线,这就是视平线。 当两边的树木向远处延伸时,就慢慢地消失在视平线的一点上,这点就是消失点。 (3)说说周围环境中的透视现象? (4)欣赏课本上的范图,让学生找图中的消失点。 (5)师示范 ①先找到消失点。

冀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冀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授课时间:年月日 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围绕着建筑物,从学生熟悉的房屋入手,按照分析、观察和实验的顺序,设计了3个活动,利用图文形式交代了活动的过程和方法。教学时,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活动,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设法收集不同历史时期关于房屋的资料。 2.能分析出一座砖结构房屋的结构、层次与构成。 3.能设定标准对建筑物进行分类。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大胆进行推测,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2.能与其他同学一起分析研究各种问题。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有根据地说明从古到今人类房屋发展变化的原因。 2.能具体说出某一个建筑物所用的建筑材料有哪些特点和功能。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1.能分析出建筑材料和技术的发展进步对房屋变化的作用。 2.能通过推理解释不同地区民居具有不同风格的原因。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的重点是活动2“不同风格的房屋”。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设备,各种建筑物的图片。 课时建议: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谈话:房屋是人类居住、生存的地方。有了房屋,人类才结束了露宿旷野的历史;有了房屋,人类才有了稳定的生活。房屋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那大家知不知道古代的房屋是什么样子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房屋的变化。 (二)新课教学 ◆活动1:房屋的变化 1.教师出示不同时期的房屋组图。 提问:刚才你们看到的这组图片都是什么? 学生回答。(房屋) 教师:你们能给这几幅图片中的房屋按照出现年代的早晚给它们排序吗? 小组讨论,排序,说说排序的理由。 讲述:早在55万年前,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开始寻找能够遮风、避雨、御寒的“房屋”,后来他们终于找到了能够当房子的山洞。从山洞到现在的高楼大厦,人类的房屋发生了很大变化。 提问:引起房屋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人类为了生存,为了更好的适应自然环境,抗御自然灾害和野生动物的伤害,发明了房屋。) 2.房屋的发展过程。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一课 老师您好教学目标: 以教师节为契机,深化学生对老师的感情,同时,学生以自己最熟悉的老师为对象,通过记忆画的形式完成“老师您好”的命题画。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找到熟悉人物的特点,画一张半身人物像。 2、能掌握某一位老师的长相特征并表现出来。 教学准备: 教具:课 学具:任何一种作画工具、白纸、课本 第一课时: 导学: 一、激趣: 1、同学们,你们知道9月10日是个什么节日吗? 2、中国有一句古话:“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你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如果大家还不能太理解,老师这里有一个小故事说给大家听。 老师讲述毛泽东与自己恩师的故事。

3、你们每个人的生命中至少有12年的时光是在学校,老师成了与你相处最多,最熟悉的人。你有没有自己喜欢的老师呢? 4、学生自由回答,并说说喜欢的理由,进一步加深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感情,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德育教育。 5、教师节快到了,你想用什么方式表达你对老师的感情呢? (1)学生自由回答。 (2)同学们的想法真多,老师这里就有一位可爱的同学送给了我一份教师节的礼物,想不想知道是什么?课出示:学生画的老师画像。 6、今天我们一起拿起手中的画笔将心中最敬爱的老师画下来,好不好? 7、板书课题。 二、体验、探索: 1、能不能向其他同学描述一下你喜欢的老师的样子?最好说出你印象最深刻的一点。 学生自由描述,老师加以引导。 2、现在你能不能用最快的速度勾画出自己心目中老师的形象? (1)学生尝试作画。 (2)老师选择几幅作品到讲台上进行观察和分析。 (3)为什么他们画得不那么好呢? 3、让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难题。

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六年级上册 1、远近的奥秘 授课班级:六年级 课业类型: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的透视变化规律。 2、学习、了解视平线和消失点的透视概念。 教学中难点: 重点: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能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将透视知识应用于绘画中,使描绘的物象更贴近真实。 难点:在绘画实践中应用所掌握的透视原理和规律,提高儿童绘画的基本技能,逐步发展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具准备: 师:范图、教学VCD、学生作业用纸 生: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按常规进行。

二、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 欣赏图片,观察投影片中路的宽窄、栏杆的密疏、树木的大小等你能用简单的图形在纸上表现这些事物吗? 讨论学生们的简易画,从中发现了什么问题? 生:近大远小。 2、讲授新课 ⑴师:是的,近大远小,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远近的奥秘》的基本规律。(出示课题:远近的奥秘) 在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中,除了近大远小的现象外,还有什么现象?近高远低、近宽远窄、近长远短、近清晰远模糊、近鲜明远灰暗(色彩) ⑵什么是透视呢? 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同样的物体,在不同的位置上,会产生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远宽远窄的变化,这就是透视现象。 你们的在一望无垠的田野里,在大海上,我们向远处眺望,天与地、天与水面之间产生了一条长长的水平线,这就是视平线。 当两边的树木向远处延伸时,就慢慢地消失在视平线的一点上,这点就是消失点。 ⑶说说周围环境中的透视现象? ⑷欣赏课本上的范图,让生找图中的消失点。 ⑸师示范

①先找到消失点。 ②画出主要的的透视线,如马路。 ③按近疏远密、近粗远细的规律,处理好各条竖线、斜线。 ④将物体的外轮廓简略表现出来。 3、本课练习临摹课本上范图 4生作业,师巡视辅导 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5、作业展示

小学六年级美术教学最新说课稿3篇

小学六年级美术教学最新说课稿3篇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师生转化角色,淡化课堂环境,以两人一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在欣赏与联想的基础上,对各种不同造型,不同材料的鞋子进行图形和色彩的分析,讨论。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的学习方法。以下是我整理的小学六年级美术说课稿3篇,希望分享给大家提供参考和借鉴。 小学六年级美术说课稿一远近的奥秘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的透视变化规律。 2、学习、了解视平线和消失点的透视概念。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能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将透视知识应用于绘画中,使描绘的物象更贴近真实。 2、在绘画实践中应用所掌握的透视原理和规律,提高儿童绘画的基本技能,逐步发展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具学具:范图、作业纸、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欣赏图片,观察投影片中路的宽窄、栏杆的密疏、树木的大小等,你观察到了什么规律? 生:近大远小。 2、新授: (1)师:是的,近大远小,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远近的奥秘》的基本规律。(出示课题:远近的奥秘) 在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中,除了近大远小的现象外,还有什么现象? 近高远低、近宽远窄、近长远短、近清晰远模糊、近鲜明远灰暗(色彩) (2)什么是透视呢? 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同样的物体,在不同的位置上,会产生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远宽远窄的变化,这就是透视现象。 你们的在一望无垠的田野里,在大海上,我们向远处眺望,天与地、天与水面之间产生了一条长长的水平线,这就是视平线。 当两边的树木向远处延伸时,就慢慢地消失在视平线的一点上,这点就是消失点。 (3)说说周围环境中的透视现象? (4)欣赏课本上的范图,让学生找图中的消失点。 (5)师示范 ①先找到消失点。 ②画出主要的透视线,如马路。 ③按近疏远密、近粗远细的规律,处理好各条竖线、斜线。

六年级上册科学说课稿

六年级上册科学《建立地球档案》说课稿各位教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六年级科学上册《建立地球档案》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本课教学是让学生知道地球的构造,了解相关地球的过去经历了原始森林、恐龙时代等几个时代,初步了解地球上的一些奇特的地貌,了解地球的现在,坏境受到严重的污染和破坏,探索地球的一些秘密,使学生懂得保护地球、保护坏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感。 教学目标: 这篇课文的三维目标是:知道地球的构造,了解相关地球的过去和现在的知识,培养学生保护地球的意识和责任感。学会整理搜集到的资料,制作一份“地球档案”。 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地球的构造与地球的过去和现在。 教学难点:搜集资料、制作“地球档案”。 二.说教法 科学课重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水平和思维水平,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即科学的兴趣和热情,所以,在教学中我采用电子课件播放影像资料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地球的构造和地球的过去和现在的一些秘密,使学生在探秘中学习,在探究中获得知识。 三.说学情 科学这门功课,涉及的知识面广,有些内容学生又难以理解,所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为此,教师应善于诱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说教学过程 为优化教学过程,体现学科教学特点,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安排设计教学过程的: 一、新课导入 1.谈话:到当前为止,地球是我们人类生息繁衍的惟一场所,人类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几百完年,地球有很多的秘密,你知道它哪些秘密? 2.学生交流相关地球的知识 二、探究新知 1.研究地球的构造。 (1)提问:关于地球的构造,你们知道些什么呢? (2)学生讨论交流 (3)教师出示地球构造示意图,教师讲述:地球的构造分为地壳、地幔、地核,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地球的半径平均约6371千米,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2.了解地球的过去与现在。 (1)谈话: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以前发生过很多事情和千奇百怪的变化,关于地球的过去,你们都了解些什么呢? (2)学生交流搜集到的资料。 (3)播放影像资料,讲述:同学们你们收集的资料很丰富,我们用更直观的方法来了解一些地球过去的事情。 (4)谈话:刚刚我们一起经历了地球的过去,那我们再来注重一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人教版美术教案第十一册(全册) 目录: 1、远近的奥秘 2、风景写生 3、心中的风景 4、会动的剪影5 、水墨画—动物 6、形体切挖8、宇宙之旅 7、我们做乐器9、保护文物缺 缺 10、爱护古建筑 11、电脑美术12、中国画和油画 远近的奥秘 课时:2-3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透视的基本变化规律。 2、学习、了解平行线和消失点概念。 3、欣赏名家作品,品味透视在美术中的魅力。 4、联系生活,感受生活中的透视变化。

教学重点: 1、了解和掌握透视变化的基本规律。 2、透视基本规律的运用。教学难点:透视规律的理解和在实践中的运用教学工具:名家美术作品、建筑风景照片等 教学过程: 第1 节课感知透视(基础知识) 一、组织教学: 二、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欣赏图片,观察投影片中路的宽窄、栏杆的密疏、树木的大小等你能用简单的图形在纸上表现这些事物吗? 讨论学生们的简易画,从中发现了什么问题? 生:近大远小。 2、讲授新课 ⑴师:是的,近大远小,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远近的奥秘》的基本规律。(出示课题:远近的奥秘) 在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中,除了近大远小的现象外,还有什么现象?近高远低、近宽 远窄、近长远短、近清晰远模糊、近鲜明远灰暗(色彩) ⑵什么是透视呢?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同样的物体,在不同的位置上,会产生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远宽远窄的变化,这就是透视现象。 你们的在一望无垠的田野里,在大海上,我们向远处眺望,天与地、天与水面之间产生了一条长长的水平线,这就是视平线。 当两边的树木向远处延伸时,就慢慢地消失在视平线的一点上,这点就是消失点。⑶说说周围环境中的透视现象? ⑷欣赏课本上的范图,让生找图中的消失点。 ⑸师示范 ①先找到消失点。 ②画出主要的的透视线,如马路。 ③按近疏远密、近粗远细的规律,处理好各条竖线、斜线。 ④将物体的外轮廓简略表现出来。

六年级美术下册城市雕塑说课稿

六年级美术《城市雕塑》说课稿 一、说教材:《城市雕塑》是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中的第6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该学段该领域的目标中指出:“从形态与功能的关系,认识设计和工艺的造型、色彩、媒材。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形式原理以及各种材料、制作方法,设计和装饰各种图形与物品,改善环境与生活,并与他人交流设计意图。” 二、说学生:六年级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已经得到一定的发展。他们受所处生活环境的影响,对城市雕塑并不是特别的熟悉,尤其是抽象雕塑接触也少,增大了学习的难度。 三、说教法:为了使学生对城市雕塑由陌生变得熟悉,教师就得在欣赏上下功夫。先整体感受不同风格不同城市的雕塑,再具体观察、分析几个抽象雕塑在造型、色彩、主题方面展现出来的美。学生情感得以激发,再为他们寻找宣泄的途径,就是学习纸造型抽象雕塑的表现方法。学生的创作欲望被调动起来,在体验中深化所学。 四、说学法:本课内容多、时间紧,所以合作学习的方式才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在课堂上要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不同抽象雕塑的美需要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自己感悟,才能产生情感共鸣。 五、目标:知识与技能方面是初步了解城市雕塑,并感受其艺术魅力和多元化的艺术风格。通过制作立体纸造型抽象雕塑作品,发展

学生的立体空间思维能力和抽象表达能力。过程与方法方面是通过欣赏、合作探究、体验等方法,设计制作一件造型新颖并有主题的抽象纸造型雕塑作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是利用传统文化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重点:是设计制作一件抽象雕塑作品。 难点:是造型新颖并有主题。 六、说教学过程: (一)、旧知引出新知。利用传统文化由雕塑这一话题自然引出城市雕塑,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 (二)、感性到理性的升华,接受到创造的飞越,传统文化发挥作用。 1、由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欣赏不同城市的雕塑,开拓学生视野。 2、由传统文化引领学生确定欣赏角度,进行合作探究,理性认识抽象雕塑,学会欣赏、评价美。 3、由传统文化引发学生思考纸造型抽象雕塑的制作步骤,为后面的创造奠定基础。 4、由传统文化指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形成创作思路,发展学生的立体空间思维能力。 5、了解纸造型基本元素的制作方法,树立局部决定整体的创造意识。 6、出示范作,简要介绍,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最新精选小学科学说课稿(精心整理)

最新精选教科版小学科学最全说课稿 (精心整理) 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各位老师: 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下面我分析下本节课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8节的内容,本节教学内容是这个单元的一个综合活动,让学生学过热传导的原理等知识之后的一次运用,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本课利用观察三个不同杯子的散热的不同情况,让学生明白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的性质,再利用这个概念由学生做猜测并亲自动手制作一个保温杯,以及对自己的成果进行一场保藏冰块的比赛。同时本课也与“穿衣服是否能给身体增加热量”的教学活动产生联系。 根据上述教材与内容的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从新课程三维目标出发我设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科学概念: 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 空气是不良热导体 <2>过程与方法: 根据热传递的原理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研究那种保温方法保温效果好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节教学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待知识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探索生活中的科学的浓厚兴趣 由以上的科学目标,可以确定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亲身经历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因此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抽象概括能力低下,意志和情绪的不稳定是学生的不足之处,其思维往往需要感性的具体的材料支持,所以我确定本节课的难点是让学生了解保温的原理。 下面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能达到本节所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谈谈教法和学法; 正所谓教无定法应,应以学定法,教学过程必须以主体性和启发性的原则为指导,在满足学生发展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以及本节课的特点,在教法上,我主要采用观察法和实验法相结合的手段为学生提供直接的感性的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积

科学六年级下册说课稿

科学六年级下册《垃圾的处理》说课稿 三堡寄宿制小学项秀兰 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垃圾的处理》,这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级科学教科书(科教版)下册的第四单元第二课。 一、说教材 首先说教材,这是一篇与我们小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课,主要让小学生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垃圾,垃圾可分为哪几类,分类后该怎样处理,如何尽可能地减少垃圾的排放和污染。让小学生明白环保小卫士从我做起的道理。 根据六年级学生已有的认知规律,以及新课程理念提出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让学生在宽松的学习氛围中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目的。 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生活中你们所见到的垃圾有哪些。 2.学生通过调查讨论,初步写出生活中你对垃圾的处理方法。 3.情感态度目标;让学生总结出垃圾的分类,并谈谈怎样尽可能第减少垃圾的污染,提高环保意识,养成环保习惯。 4.预设目标:让学生了解垃圾对我们的危害。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引发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关注。教学难点:如何对垃圾进行处理和落实环保行为。 教具:精心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矿泉水瓶、透明杯子一个、小石子半杯、洗净的细沙半杯、浸过墨水的纸团两个等。 二.说教法 1.激趣引入法 在这次的实践活动中,我只充当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尽可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自主调查。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结合教材特点,我用

多媒体图画再现情境,用语言描绘多媒体情境,唤起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学习的目的。 2.实验法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要重视学生个人的观点和行为,强调让学生亲历亲为自己动手去做,自主选择,独立完成。所以我们教师应尽可能把课堂的大部分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合作、探究精神。教师只充当引导者、点拨者的角色。根据综合实践这门学科的教学理念,我在教学中采用这种教学方式,主要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去实践,去获取知识与体验。 三.说学法 1.动手实践,自主探究《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们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这堂课中,我事先让学生进行对自己身边垃圾的调查,并填好调查表,通过定论交流,自主探究,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学习的小主人。 2.小组合作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合作学习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智力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形成和养成团队精神,学会与别人沟通交流。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去亲自参与实践,得出自己的调查结论。 四、说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六个环节 一、导入:师:同学们,我们每天的生活,都会产生大量的垃圾。那这么多垃圾我们平时怎么处理的呢?最终是到哪里去了?(可以回收就回收,不能回收的由垃圾清运工人运到垃圾场) 二、关于垃圾的讨论 1.师:垃圾是我们日常生活不可避免的,请看一组数据。

三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第16课 新颖

《新颖的电脑》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上册第16课,属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有关电脑的知识,欣赏各种富有创造性的电脑,利用身边可以找到的材料,设计制作一个新颖的电脑模型。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这阶段的学生是想象力与创造力非常丰富和活跃的时期,学生对电脑非常喜爱,合理使用电脑对学生有很大帮助。电脑的推陈出新能激发学生关于想象、创造的动力。但设计制作一台电脑模型是一个难点,欣赏示范作业或其他资料,会拓宽学生的创作思路,但有时无形中也会产生一定局限,如何启发学生想象,设计造型是教师要把握的一个要点。结合学生的学情、学龄特点,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电脑的组成,尝试运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设计和制作。 能力目标:发挥想象设计制作一个新颖的电脑模型,体会设计的意义,形成对美的感受和认知。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生活情感的表达能力,发展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 教学重点是:学生动脑大胆想象并采用与别人不同的创意与造型。难点是:能够将绘画与其它造型方法结合,共同运用于电脑模型的装饰美化。 二、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小学三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三、教学过程

新浙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新浙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课题:徐悲鸿与奔马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有关马的资料,培养幼儿细心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像力。 2、激发学生对美的整体感受,学习用体态、动作表现奔马的激昂情绪; 3、欣赏徐悲鸿用灰、浓、焦墨色和线条画出的奔马,感受奔马的气势和力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徐悲鸿奔马作品的表现方法和艺术特色。 难点:感悟徐悲鸿奔马作品的精神内涵。 三、教学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有关马的图片、图书及其他; 2、录像带《群马奔腾》; 3、徐悲鸿图片《奔马》、《群马》; 4、水墨、毛笔、纸等。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认识马,丰富知识。 1、看录像《群马奔腾》,激发兴趣 提问:①你们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这些马是什么样的?(引导幼儿仔细观察马的外形特征,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马的具体结构) 2、设置悬念,引起学生思考 ①你们知道马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千里识途的马吗?人们为什么这样叫马呢? ②你们知道吗,为什么马是善奔快跑的呢? ③你还在哪里看见过马?它是什么样的? 3、鼓励学生在成人的帮助下,从图书、图片、电视、广播、电脑网络中查找,收集马的各种资料,了解有关的知识与信息。 活动二:欣赏徐悲鸿的《奔马》,培养审美情趣。 1、组织幼儿将收集到的马的信息、知识进行交流(图片、图书等) 2 、提问:你喜欢马吗?为什么? (不仅同学们喜欢马,有一位叫徐悲鸿的先生也爱马,他不但喜欢观察马,还喜欢画马。下面,老师就给你们讲讲他的故事) 3、以故事的形式简述徐悲鸿先生爱马,观察马,画马的故事: 4、出示作品:《奔马》 (1)提问: ①画面上的马在干什么? ②从什么地方看出马在奔跑呢(注意观察马的身体动作) ③你觉得这匹马的体魄怎样?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④这匹狂奔的马心情会是怎样呢?(引出激昂、奔放等心情) ⑤如果你是这匹狂奔的马,在大草原上奔驰,你的心情会是怎样呢? (2)配上《群马奔腾》音乐,整体感受作品的气势和力度。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完整)

《科学》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 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 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过两极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 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敢,随着年级的升高,课 程难度值增加,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内容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1)“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 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 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2) “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 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3)“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希望他们能认识 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人类通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4) “环境和我们”单元,从垃圾和水两个主题出 发,学生将探究垃圾的来源、成分和处理方法;将探究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等,从而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真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 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通过以上不同视角对 周围世界的探究,学生将会对小学阶段所学的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等内容有一 个概括性的认识:世界是变化着的,多样的;世界是物质构成的,人无时不刻不在与之进行 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我们应当保护地球环境。学生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将得到进 一步的提高。 三、教学目标:

最新小学三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三篇)

小学三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三篇) 【导语】美术是艺术的种类之一,它和人类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美术创造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而鲜明的标志之一。在现代社会,美术更是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满足着人们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以下是整理的《小学三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三篇)》,希望帮助到您。【《怪兽》】一、说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在儿童的世界里怪兽是他们比较喜欢表现的对象,通过动画片、想一想、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尝试用彩色笔等多种材料绘制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怪兽;鼓励学生大胆表现与众不同的怪兽造型,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2、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怪兽》是一节集欣赏性、合作性、互动性等特点于一体的美术课,在本节课前面安排了《面具》、《机器人》、《民间面塑》等课,已经让学生接触到了用颜料彩笔等工具进行绘画,用彩泥、彩纸等手工材料来表现画面,而《怪兽》这节课是在此基础用彩笔绘画来表现画面,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让学生在观察欣赏中感受美、体验美;在实践操作中表现美、创造美。 说教学重点:通过多种怪兽的分析,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感受它的艺术特点。 说教学难点:怪兽的设计和表现。 说教学准备:有关怪兽的资料,彩纸,教师范画、作品。 二、说本课的指导思想: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想法。 三、说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美术工具和材料,对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掌握,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来表现他们所知道的东西。现在的孩子接受信息的途径很广,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联想奇特,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的表现画面;好奇心重,爱表现自己,但动手能力较差,只能用简单的工具和绘画材料来稚拙地表现自己的想法。而《怪兽》这节课就是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想法,符合学生发展的特点。 三、说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分析多种不同的怪兽,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感受它的艺术特点,能用多种材料表现出特点突出的怪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合作学习和综合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四、说教学法分析: 1、观察范作激发学习兴趣。 2、创设情境激发创作潜能。 五、说教学过程: 1、出示几种动物图片:鹿、马、鱼、鳄鱼、蛇、老鹰等,着重观察它们的一个重要部位,最后出示龙的图片。并提问:①、这是什么? ②、它是由谁创造出来的?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吗?龙是我们中国古代

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六年级上册 1、远近的奥秘 2、授课班级:六年级 3、课业类型:造型?表现 4、课时:1课时 5、目的: 6、1、了解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的透视变化规律。 7、2、学习、了解视平线和消失点的透视概念。 8、中难点: 9、重点: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能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将透视知识应用于绘画中,使描绘的物象更贴近真实。 10、难点:在绘画实践中应用所掌握的透视原理和规律,提高儿童绘画的基本技能,逐步发展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11、教学具准备: 12、师:范图、教学VCD、学生作业用纸 13、生:绘画工具 14、教学过程 15、第一课时 16、一、组织教学: 17、按常规进行。

18、二、过程设计: 19、1、导入新课 20、欣赏图片,观察投影片中路的宽窄、栏杆的密疏、树木的大小等你能用简单的图形在纸上表现这些事物吗? 21、讨论学生们的简易画,从中发现了什么问题? 22、生:近大远小。 23、2、讲授新课 24、⑴师:是的,近大远小,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远近的奥秘》的基本规律。(出示课题:远近的奥秘) 25、在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中,除了近大远小的现象外,还有什么现象?近高远低、近宽远窄、近长远短、近清晰远模糊、近鲜明远灰暗(色彩) 26、⑵什么是透视呢? 27、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同样的物体,在不同的位置上,会产生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远宽远窄的变化,这就是透视现象。 28、你们的在一望无垠的田野里,在大海上,我们向远处眺望,天与地、天与水面之间产生了一条长长的水平线,这就是视平线。 29、当两边的树木向远处延伸时,就慢慢地消失在视平线的一点上,这点就是消失点。 30、⑶说说周围环境中的透视现象? 31、⑷欣赏课本上的范图,让生找图中的消失点。 32、⑸师示范

六年级美术下册 第11课 《画故事》 说课稿

《画故事》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六年组美术下册第11课《画故事》,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法运用、学法指导和教学程序等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中国画方面知识的最后一课.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如何用中国画的表现形式对文学作品进行描绘,检验一下学生们对中国画的材料及工具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能力,同时还力图在表现故事情节场景中,丰富学生的知识层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作激情,引导他们能够在生活中吸取素材,在搜集和查找相关资料及创作过程中,逐渐意识到艺术创作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要提高自己的修养,和审美能力,必须勤于思考,勇于实践,深入生活的道理。 二、说学生:六年级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已经得到一定的发展。他们受所处生活环境的影响,在春节的时候经常接触到年画,对岩画所表达的民俗情感等有一定自己的思维, 所以,在设计绘制,一对门神似的,能够融入自己的情感。 三、教学目标 1.刘姐用中国画形式进行故事情节描绘的基本步骤有多种方法。 2.能在作品中表现故事情节突出主要形象的动作与表情. 3.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情感,提高个人的艺术修养与审美情趣。

1、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画故事情节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角色造型、场景设计、构思构图的表现方法。 学习材料:中国画颜料、生宣纸、毛笔、调色盘墨汁,画毡相材料。 四、说教法 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强调师生的互动,在课堂教学中我主要起到引导者的作用,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观察、探究、创造,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让学生保持高度的探索欲、尝试欲,并通过实际的操作,让学生更多地体验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主要采用的教法和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观察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和创造作业法。 五、说学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欣赏引导学生找出故事表现情景的一些主要要素,然后尝试画一幅故事情境画。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者学生比较棘手的问题,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最后同学生一起总结归纳。这一环节中,教师应充分强化自己的角色意识,始终以学生的朋友身份出现,让学生时刻感受到与教师处于平等的地位,使学习活动成为一种享受。 六、说教学过程 本课的基本教学程序如下:

新版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新版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注:所有的教案集都是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大洋路学校陈建秋老师(科学课教师)召集各地老师编写并整理出来的,让我们在参考这些教案时心存感激! 编写人员: 第一单元:浙江宁波奉化市居敬小学张素珊 第二单元:江苏徐州铜山茅村实验小学王芳 第三单元: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新兴学校董茂娉 第四单元:湖北省武汉市光谷第一小学曾小红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站前学校方靓

目录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 1、放大镜 (1) 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2) 3、放大镜下的晶体 (4) 4、怎样放得更大 (5) 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7) 6、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8) 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9) 8、微小世界和我们(作为单元考核) (11)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12) 1、我们身边的物质 (12) 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13) 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15) 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16) 5、铁生锈了 (17) 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18) 7、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19) 8、物质变化与我们 (20) 第三单元宇宙 (21) 1、地球的卫星——月球 (21) 2、月相变化 (23) 3、我们来造“环形山” (25) 4、日食和月食 (26) 5、太阳系 (29) 6、在星空中(一) (31) 7、在星空中(二) (32) 8、探索宇宙 (34)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36) 1、一天的垃圾 (36) 2、垃圾的处理 (37) 3、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 (38) 4、分类和回收利用 (40) 5、一天的生活用水 (42) 6 污水和污水处理 (46) 7、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48) 8、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49)

部编版美术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目录 第1课魔幻的颜色 (2) 第2课万花筒 (5) 第3课大人国与小人国 (7) 第4课前前后后 (9) 第5课登山游戏 (11) 第6课黑与白 (13) 第7课快乐的回忆 (15) 第8课星空的联想 (17) 第9课天然的纹理 (19) 第10课美丽的花 (21) 第11课各式各样的鞋 (22) 第12课团包纸工 (24) 第13课化平凡为神奇 (26) 第14课梦幻的城堡 (28) 第15课我设计的自行车 (30) 第16课新颖的电脑 (32) 第17课会响的玩具 (34) 第18课电脑美术——画“花布” (36) 第19课美术小记者 (38) 第20课迷人的动画片 (40)

第1课魔幻的颜色 教学目标: 1、认识三原色。 2、观察两个原色调和之后产生的色彩变化,说出由两原色调出的第三个颜色(间色) 3、能够调出预想的色彩,并用它们涂抹成一幅绘画作品。 重点难点: 1、能否用三原色调出三个间色 2、能否分别说出三个间色分别是由那两个原色调出来的。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因为三年级的学生对水彩颜色接触的不是很多,所以有必要指导一下如何使用水彩颜色。 1、师:同学们。你们用过水彩吗?谁能说说水彩颜料有什作用? 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回答 2、师:水彩不但能帮我们画画,还能帮我们和更多的颜色交朋友呢! 二、发展阶段 1、认识三原色: a. 出示定义。 问:在这么多颜色当申,怎么样的颜色称为原色?哪几种颜色是原色?请大家先记住这么一句话:不能由其他颜色调合成的颜色叫原色。(师贴出定义)。 b.观看电脑课件。 师:哪几种颜色不能由其他颜色调合成?下面大家来看一组画面。听听颜色自己的声音。(师击键,播放设计制作好的电脑课件,一段拟人卡通画面)。师:看了动画镜头,知道几种什么色在说话?

浙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1课徐悲鸿与奔马 教学目标: 1、了解徐悲鸿的生平与艺术成就,感受徐悲鸿笔下的奔马艺术特点与精神内涵。 2、通过比较分析的方式,了解徐悲鸿笔下的奔马与现实中的马不同的特点。以临摹或创作的方式画一画奔马,体会徐悲鸿笔下的奔马体现出来的强烈的思想情感。 3、提高美术观察与欣赏能力,加深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徐悲鸿奔马作品的表现方法和艺术特色。 难点:感悟徐悲鸿奔马作品的精神内涵。 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北京荣宝拍卖公司荣获2010秋季艺术品《奔马图》,让学生竞猜成交价。作者是谁? (2)教师总结板书课题:《徐悲鸿与奔马》 2、了解画家的艺术人生。 (1)自幼习画,艰难求索。 (2)旅欧深造,孜孜不倦。 (3)技融中西,名垂画史。 3、欣赏分析,共同探究。 (1)通过视频播放,欣赏马奔跑的动态,感受马的文化,了解马的造型结构。 (2)欣赏徐悲鸿奔马系列图,感受徐悲鸿结构严谨,用笔众放淋漓的画面中,把马的形体表现的十分强健而丰腴,纵横驰骋,气势磅礴,观用笔众放淋漓的画面中,把马的形体表现的十分强健而丰腴,纵横驰骋,气势磅礴,观之使人倍感精神振奋。

学生交流,徐悲鸿笔下的奔马与自然界中的奔马有什么异同点? (3)欣赏雕塑《铜奔马》,感知无比高超的技艺将马踏飞燕这一惊心动魄的刹那表现的淋漓尽致。以烘云托月的手法,反衬出奔马的神骏,设想奇绝,堪称现实主意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千古绝唱。 学生探讨,徐悲鸿笔下奔马的姿态与雕塑《铜奔马》中马的姿态有什么不同? (4)欣赏郎世宁《八骏图》局部,马的形体结构、皮毛质感、体积空间都画得细腻逼真。感受中西绘画手法的融合。 学生分析,徐悲鸿笔下的奔马与郎世宁笔下的马在表现技法上有什么不同? (5)概括徐悲鸿奔马作品的表现方法与艺术特点。 (6)感悟徐悲鸿的艺术思想,他曾说:“我画马,其实也牵着思想的马。只要出笔,便会情动于衷。” 4、掌握方法,尝试体验。 (1)出示徐悲鸿画马步骤图,分步骤讲解怎样用笔用墨。欣赏同龄人的作品,感知用笔用墨。 (2)鼓励学生展开联想,大胆表现,画出自己心中的奔马。 5、展示评价,拓展延伸。 (1)教师设想多种形式展示学生的作品。 (2)让学生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学生互评与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方式来加强对作品的理解。 (3)课后收集奔马作品进行欣赏与临摹,体验用不同表现方法进行表现。 第2课戏曲人物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 2、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和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3、通过学习,了解我国传统京剧人物服饰、造型、表演的相关知识,学习水墨戏曲人物的表现方法。 教学重难点: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二单元

-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第一课我们身边的物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一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一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过程与方法: 用举例、分析、综合、概括的方法,对物质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分类。 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可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着的。 【教学重点】:能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 【教学难点】:间接感受抽象物质的存在性以及物质的变化。 【教学准备】: 师:塑料袋、易拉罐、水结冰图片 生:蜡烛、火柴、铁绣钉、纸 【教学过程】: 一、理解世界是物质构成的 1、切身环境导入:观察我们的周围,由哪些物质构成了我们的教室? 2、学生自由发言,(预计大多为可视性的具体物体)教师指出:我们能直接观察到的物体都可以叫做物质。 3、深入探讨:我们的教室其实不仅存在这些可以看的见摸的着的物质,还有我们不能直接感触到的空气、火、声音、电、光,它们是物质么? 4、建议作出讨论,要求学生列出证据和理由。 5、教师介入抽象物质的界定:对学生见解适当点评,必要情况下以空气做示例,塑料袋实验证明。引申教室以外的世界物质构成。 6、小结:无论是实际存在的物质还是我们的感觉器官能感触的到的物质,都说明了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二、过渡物质在变化: 以教室为例,教室里同学们所列举的物质都是一成不变,没有任何变化的么? 学生会列举许多变化,教师给予肯定。 1、师引入演示:在我们的教室里还有老师带来的两种物质——易拉罐和水结冰的图片。讨论:捏扁易拉罐和水结冰也同样是物质发生了变化,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呢?(物质本身没有变,形状改变,变化速度不同) 我们生活里还有没有这样的例子? 2、分组实验发现:实验盒里有火柴和铁钉,它们会发生变化么?它们的变化又会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 实验讨论:火柴燃烧过以后变成了什么物质?和之前一样么?铁和铁锈是同一种物质么?(除变化速度不同以外,都产生了新的物质) 我们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么? 3、比较前后两种实验:这两组实验有什么相同和异同点? (前者没有产生新的物体,后者产生新的物体) 三、让物质发生变化: 1、在教师提供的铁丝、热水、纸张、蜡烛、火柴中,它们都会产生在怎样的变化呢?(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