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二轮复习概述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概述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概述

历史二轮复习策略

——以高三历史组备考做法为例

一、明确二轮复习的目标

一般来说,高三历史复习要安排三轮复习的滚动,才能有效的帮组学生建立完整稳固的知识体系和能力要求。在新课结束前,老师要明确三轮复习的时间安排和复习侧重。

一轮:高二期末考试—2017年2月(市二月调考前后),以教材为基点,专题下的历史通史意识的初步养成。立足教材章节,不打乱教材对历史现象描述的顺序,按照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三个模块的顺序,按照三个大的历史时期铺陈开来,初步形成古代——近代——现代的历史时空观念,把课标和教科书专题的体例初步转换为通史体例。

同时,把选修选考的相关内容(建议主要整合选修Ⅰ和选修Ⅲ的相关内容)以历史材料的形式整合到相应的历史阶段中去。

一轮复习侧重于完成的主要是课时知识整合、单元知识整合。在这种复习模式下,基本遵从了课本的编写思路,对教材打破较少,学生容易掌握,复习也有课本依据。

当然,当前武汉市有些学校一轮复习一开始就以通史为主线来推进。着重培养学生的通史意识和清晰时空观念。但整合难度大,学生在新课基础不扎实的情况下,一下难以把握。以前我校也进行过这样的尝试,但效果不理想。建议一轮复习还是依托教材章节来推进。

二轮:2017年2月—2017年4月底,打破教材顺序,打破选修与必修界限,按照通史体例,以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的顺序,针对近几年高频考点,立足于事件中心(主题中心)和年代结构,做通史性的专题串联。以夯实基础知识和提升基本能力为主旨,注重时序,突出阶段特征,注重网络构建,把握内涵拓宽外延。

同时选择适当的视角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训练学生解读材料和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史体例下的专题,以时段为模块,突出时空,整合阶段特征,融合必修选修、不同版本,分政治、经济、文化三部分主题式学习。

三轮:2017年4月底到5月底,主要任务是以考纲为基点,历史知识与能力的内化规范。主要做法是进行针对性的适应训练,结合高考阅卷评分细则,和学生一起研习高考作答时的注意事项。理顺审题思路、规范答题技巧。无论是智力因素还是非智力因素,尽量调整到高考的要求,树立必胜信心。同时穿插一些信息热点专题的整合复习,以热点为切入点、以题型为训练点、以主干知识为承载点,组合12+1+1的小试卷,训练学生的答题规范与解题技巧。在有限的备考时间里,历史知识的复习要建立在方法、建模等基础上。也就是说,以相关的历史知识为载体,训练学生的各种规范性。这一时期,如果老师感觉即使是讲述了,学生都可能不会明白的知识,应该坚决回避。

当然,学无定法,教也无定式,教学模式因人而异的。也许有的老师就是一轮复习到底。也有的老师二三轮是融合在一起的,没有这么明显的界限。轮次不是问题,关键是复习流程的计划性、有序性和逻辑性必须存在。

二、二轮复习的基本流程

经过一轮复习,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有了一定加强,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

神文明的模块框架已基本构成。但还普遍性的存在知识体系不够完整,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通史体例下的横向联系能力还欠缺,阅读理解能力薄弱,题意把握不准确,归纳概括能力差,答题没有条理等等问题。这些问题必须通过二轮复习去化解。

1、确定好通史体例下历史阶段的划分及要整合的专题

在武汉市二月调考前,我校高三备课组经过集备讨论,确立了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如下:专题一中外文明的演进——古代农业文明与西方海洋文明的交相辉映

第1讲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先秦、秦汉

第2讲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隋唐、宋元

第3讲古代中华文明的繁盛与危机并存——明清

第4讲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罗马

专题归纳总结

专题二中外近代文明的演进——近代世界工业文明的兴起与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

第5讲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的兴起

第6讲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纵深发展——工业革命时期的资本主义发展

第7讲近代中国的转型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1840——1894年)

第8讲近代中国的探索与近代化的整体发展(1894——1919年)

第9讲近代中国的新方向与近代化的曲折发展(1919——1949年)

专题归纳总结

专题三中外现代文明的演进——多极化、全球化的世界与独立探索中崛起的中国

第10讲二战前世界现代化模式的探索——社会主义建立与资本主义的调整

第11讲二战后整体世界的拓展——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存与竞争(或多极化趋势的国际格局与经济全球化趋势)

第12讲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949——1976年)

第13讲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形成与发展(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专题归纳总结

热点专题

专题一近现代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与中国外交

专题二国际贸易与经济全球化趋势

专题三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专题四科技创新与教育发展

2、构建合理的二轮复习流程

模块链接——主干知识梳理——阶段特征归纳——问题探究——训练反馈

接下来,介绍一下具体的教学流程

(1)模块链接:依据考纲,利用表格,按照古代中国、古代希腊罗马、近代世界与近代中国、现代世界、现代中国的顺序,根据必修与选修教科书的目录,进行模块链接。引导学生回忆必修、选修教材中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在三个必修模块之间寻找知识的联系性,把同一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现象联系起来,进行概括说明,建立历史知识的基本框架和经纬网络,使学生形成对某一历史时期阶段特征的基本认识。

(2)主干知识梳理:就是在专题内,以历史阶段为依托对教科书知识进行整合,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诸方面对教科书知识进行整合概括,力求使学生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对主干知识形成系统性的全面认识。

(3)阶段特征归纳:在整合主干知识的基础上,概括这个历史阶段的整体特征。一般从

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归纳。可以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一句话怎么说、四句话怎么说。

(4)问题探究:适当补充相关的经典的历史材料(或高考题目里的材料),创设各类情景,合理的有层次的设置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质疑、讨论,突破主干知识,适当进行古今贯通,中外关联,训练学生获取并正确解读有效信息,进而发现历史问题、说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的能力。

马克垚提出“没有资料就没有历史,资料的贫乏就意味着历史的贫乏”。史料教学现在已成为中学历史老师的共识。现今高考题也是无题不有史料。很多学校从高一开始就在课堂上重视学生阅读史料能力的培养,这是非常必要的。

(5)训练反馈:选择精要、典型的习题,对本专题进行检测反馈。训练题的内容突出历学科的主干知识、学科热点,形式、难度要尽量接近高考,针对薄弱环节和易错易混的知识点,进行模拟演练,逐步适应高考试题的能力要求。

在二轮复习中,除了学科内的专题复习训练卷以外,年级组安排每周一次文综训练,学科组老师轮流命题,命题老师要列出命题双向细目表。阅卷在网上完成,阅卷完后,根据阅卷结果,命题者还要写出试卷分析。然后,学科组老师根据阅卷机器的相关统计数据和命题老师写出的试卷分析对试卷进行有选择的针对性评讲。此外,还利用中自习时间进行每周二次的客观题限时训练,以及不定期的学科内客观题限时训练。

每周文综测试阅卷完成后,学科组及时进行集体备课,备课内容包括由命题者分析试题、学科组每人交流阅卷情况,尤其是学生答题中暴露的问题,并商讨试卷评讲的策略和下一次命题涉及的考点等。

三、专题举例

下面就以《近代中国的新方向与近代化的曲折发展(1919——1949年)》专题为例来说明。

【主干知识梳理】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近代化的曲折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19年~1927年(从五四运动到国民大革命失败)(大革命时期,第一次国民革命时期)

中国的近代化一度遭受挫折

(一)、政治:

1、中国人民同列强支持的北洋军阀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五四运动爆发,成为新民主革命的开端,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并逐渐成为中国革命领导阶级;马克思主义日益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共一、二大召开和中共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第一次工人运动;

2、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开展国民革命:中共三大决定和国共合作;国民党一大召开和国共合作实现;推动反帝反封的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开展。国民政府出师北伐,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政府统治。

(二)、经济:

1、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开始走向萧条。美国和日本加强对中国经济的侵略;

2、社会生活:汽车在各大城市成为权贵、富商代步工具,京津航线开通、民航业拉开序幕;20年代中国电影业迅速发展;广播事业产生

(三)、思想:

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成为党的指导思想:开始传入:1918年,李大钊在中国第一个举起了社会主义大旗,广泛传播:1919年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成为主流)。

2、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3、毛泽东思想的萌芽,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关注——《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强调农村革命,提出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主张。

第二阶段:1927年~1937年(国共十年对峙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第二次国民革命时期),中国近代化在国共两党的探索中曲折前进

(一)、政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两个政权对峙,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交织,

1、一方面,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反共反人民;国民党政府名义上统一国家,同时对红军进行了五次反革命“围剿”;另一方面,中共开始了独立领导革命的探索,并找到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并武装反抗国民党: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开辟;中共第一次工作重心转移:城市中心论——农村包围城市;土地改革;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长征和遵义会议;

2、日本为摆脱经济危机的打击,开始局部的侵华战争;政治局面从分裂对峙走向联合抗日: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2年一二八事变;1935年策划华北五省自治;1935年12,9运动;瓦窑堡会议确立抗日民主统一战线;1936年东北抗日联军;1936年西安事变;1931—1937年中国军民局部抗战;

3、华北事变之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共提出民统方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二)、经济:

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官僚资本主义产生;民族工业得到较快的发展;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反帝爱国运动;在革命根据地,毛泽东还领导群众开展土地革命、进行经济建设,努力发展生产。

2、社会生活:京津地区出现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电影成熟,1931年,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拍摄成功;1935年《渔光曲》获国际声誉;《义勇军进行曲》传唱;《红色中华》、《中央日报》针锋相对。

(三)、思想:

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重点掌握“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提出、主要内容及理论核心、历史意义。毛泽东为什么选择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

第三阶段:1937年~1945年(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时期)中国近代化遭受残酷打击

(一)、政治:中华民族同仇敌忾,同日本法西斯的斗争构成了这段历史的主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开始全面抗战:

1、日本侵华进程:九一八事变: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中国开始全面抗战(全民族抗战);1937年12月,南京沦陷,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2、侵华日军罪行: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南京大屠杀;细菌战和毒气战;以华制华政策;傀儡主权;奴化教育;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全民族抗战

(1)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两个战场、片面抗战路线和全面抗战路线两条抗战路线并存:国共合作抗战;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国民党组织的四大会战;陕北洛川会议和全面抗战路线;百团大战;少数民主抗日队伍抗战;

(2)1942年中国政府派遣远征军入缅甸作战,击败侵缅日军,开辟国外战场;

(3)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1940年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和“三三制原则”提出;国民党发动反共高潮;中共在军事上坚决回击;

(4)中共七大召开和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5)敌后抗日军民对日局部反攻;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影响;

(二)、经济:

1、四大家族官僚资本急剧膨胀;日本对沦陷区的疯狂掠夺,中国民族企业遭受空前残酷的打击。抗日根据地开展大生产运动;

2、社会生活:《新华日报》、《解放日报》创刊

(三)、思想:

1、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文章,创造性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及前景。

2、在1945年召开的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第四阶段:1945年~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第三次国民革命时期)中国近代化陷入绝境。

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反动派之间的矛盾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民主与独裁两大势力较量,国民党坚持专政独裁,中共争取和平民主;中共打退国民党进攻,并最终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

(一)、政治:

1、国共两党两个前途两种命运的斗争;国民党坚持专政独裁,中共尽力争取和平民主:重

庆谈判和政协会议;国共关系由合作走向全面破裂。

2、内战的爆发,中共最后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946年夏,国民党军队全面进攻中原解放区;1946年“国民大会”召开以宪法形式确立国民党的集权统治;1946年李闻血案;1947年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1947年中共解放区土地改革;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反攻序幕;1948年行宪国大召开实质是一党独裁;1948—1949年发动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基本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党的工作重心有乡村转移到城市;北平谈判;渡江战役推翻国民党政权的统治;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1949年9月,新政协召开和《共同纲领》通过。

(二)、经济:

1、在三座大山挤压下,民族资本主义陷入绝境;国民党征收苛捐杂税,滥发纸币,国统区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美国资本和商品的大量涌入,民族资本主义陷入绝境;

2、中共发起土地改革运动,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可靠的人力物力保证。

3、社会生活:国民政府政治腐败、民生凋敝,重工业薄弱,公路、铁路、民航业发展缓慢。40年代国统区左翼电影发达。

(三)、思想:毛泽东思想的发展,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理论基础:1949年春,中共七届二全会理论解决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提出人民民主专政思想,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为新中国成立奠定政治理论准备——《论人民民主专政》。

【阶段特征归纳】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此时,中国仍处于近代化的整体发展阶段,该时期中国近代化的领导阶级是中国无产阶级。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经历了由国内战争到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的转变,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20世纪上半期的世界是动荡、战争、革命和危机交织,是两种现代化模式的探索和调整时期。)

1、政治上,中国共产党逐渐走向成熟,与国民党合作开展了国民大革命,并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基本上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2、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在国民政府统治初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官僚资本迅速膨胀,民族资本主义遭到摧残;

3、思想上,孙中山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毛泽东思想形成,成为中国革命旳指导思想;

4、社会生活上,物质生活、交通通讯事业、影视事业在国民政府统治初期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发展迟缓。

【问题探究】

根据以上梳理的主干知识,精选典型材料来创设新情景、提出新问题,进行探究。

在专题知识的整合方面不必个个都要复习到,但选择了要讲的专题则一定要配合材料来进行探究。在梳理民国时期的经济发展时,我们选用以下材料:

中国在经历了十个春秋之后,到1936年和1937年间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尽管还普遍存在着低效率和腐败现象,但是,这个国家在政治上和领土上正日趋合一,其程度,至少从1915年以来是没有过的。中国在许多方面正呈现出现代国家的特征。例如,重新制定了新的法律条文,存在了将近一个世纪的不平等条约多数已被废除。尤其是教育制度的发展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根据官方的统计数字,在1931年至1937年间,小学生人数增长了86%,大学生人数增长了94%。在中国历史上,国家的货币第一次得到统一。

物质方面的变化——至少在城市里——给人的印象或许更加深刻。在许多大城市里,现

代风格的办公大楼拔地而起,密如织网的大道穿过人口稠密的地区,水电供应系统遍布在许多重要市区,一些中心地区的环境卫生也有了明显的改善。收音机和卷烟、电影和汽车、卡巴莱餐厅和西式服装的不断增长,也同样表明西方生活方式的影响。正如一个美国观察小组在1935年所报道的那样(尽管这篇报道有点过于热情):“中国在所有领域里,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同十年前甚至是五年以前相比,现代化将给中国带来长达几个世纪的深远影响。”

——【美】易劳逸《1927-1937年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流产的革命》

材料解读:

1927-1937年是国共对峙的十年,也是蒋介石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中国,致力于各方面发展的十年。对国民政府这十年执政历史,现在随着史学界研究角度的扩大,观点和看法也多样化起来。美国学者易劳逸在他的著作《1927-1937年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流产的革命》中对南京国民政府的一些成就作了肯定性的评述,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由此我们设计问题:如何看待材料中的观点?结合史实说明理由?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回答,只要观点明确、有史有论并能自圆其说都可相应得分。

参考答案1:

材料中的观点有一定道理。理由:政治上,蒋介石国民政府通过武力不仅消灭了北洋军阀,还逐步从国民党新军阀手中收回了对地方的控制权;同时中共的武装割据陷入低潮,被压缩在很小的范围,政治上和领土上正日趋合一。经济上,国民政府通过币制改革统一了货币发行权,稳定了金融市场;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工农业和交通运输都得到较快发展,百姓生活有了改善。教育也有很大发展。外交上,通过改定新约运动收回了一下权利。总之,这一时期被说成是近代中国发展的“黄金十年”并不为过。

参考答案2:

材料中的观点夸大了国民政府的成就。理由:地方军阀只是表面上屈从中央,中共的武装割据一直对国民政府构成威胁,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地区实际上已脱离中央的控制。经济上的成绩被国民党内部的严重的贪腐行为和四大家族的垄断冲淡了。外交上取得的成绩是有限的,领事裁判权就是因各国的不配合而不了了之,而对日本的侵略行为一再妥协退让更是让政府的威胁扫地。

再来看一个例子,在梳理民国时期宪政之路的历程专题时可选用以下材料:

材料一:自清末西方宪政思想传入中国以来,中国先后制定了多部宪法和宪法性文件。为了实现国家富强的目标,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立宪派推动清政府制定了钦定宪法大纲。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共和主义者在辛亥革命之后参照美国宪法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是中国历史上具有进步意义的事件之一,但它的内在缺陷也使得这部宪法最终沦为废纸。而北洋军阀控制下的北洋政府,动辄以各省军政长官通电的形式干预立宪活动,甚而武力威胁国会的存在,此时的宪法成为了一种“文饰工具”。

——摘编自张晋藩著:《中国宪法史》材料二:中国共产党从诞生时起,就非常关注、重视宪法制定和立宪实践。土地革命期间,在苏联宪法的影响下,中国共产党制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1949年新政协通过的《共同纲领》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1954年,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制定通过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摘编自何勤华:《论中国共产党人的宪法观念与实践历程》材料解读:

宪法是民主制度中最重要的法律制度。在中国近代史上不管是民族资产阶级向西方学习还是中国共产党的以俄为师,都非常重视宪法在民主化进程中的作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作为辛亥革命的成果之一,具有很大的历史进步性,但同时也存在缺陷,其最明显的缺陷,就是“因人立法”及由此导致的责任内阁制政体设计下总统、内阁、国会之间分权的混乱。这种分权的混乱造成了行政权与立法权之间的冲突无法通过宪法途径化解,最终使《临时约法》

成了一纸空文。

设计问题:

①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制定的意义及被废除的原因。

②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宪法制定历程中呈现的特点。

参考答案:

①意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原因:袁世凯为了独裁专制废除了临时约法;之后的北洋军阀政府拒绝恢复约法;

临时约法制定时间仓促,存在因人立法,即它的内在缺陷也使得这部宪法最终被废除。

②特点:受西方和苏联宪法理论和实践的影响,是先进的中国人借鉴外来先进文明振兴国家的集中体现;宪政的过程充满曲折,伴随着民主与专制的不断斗争;推动了中国民主进程和社会的进步。

当然,在问题探究时还可以收集到这一阶段的高考试题,对这些试题进行分析,可知道高考考什么、怎么考,从而使我们的复习有的放矢。

如(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Ⅰ)30.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属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重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

A.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

B.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

C.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

D. 试图消弱各地军阀的实力

解析:

这道题有一定难度,谈的是抗日战争之前的防御措施,时间定位在1933年到1937年,这个时期是抗日战争爆发之前,也就意味着国共十年对峙的时间。课本在讲到国共十年对峙时突出了蒋介石政府实行攘外必先安内和不抵抗政策,对内全力“围剿”红军。从这个角度分析似乎应该选C。但该题空间定位主要涉及沿海及主要的城市及交通线。这又和红色根据地没有多大关系。本试题突破了课本的思维定式,对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进行了另一个角度的解读,尊重了历史事实,体现了“求真求实的历史证据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Ⅰ)30.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

A.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矛盾 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

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 D.力图维护一党专制的局面

解析:

本题考点为中国近代史“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考查考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历史理解和史料实证等学科核心素养。题干材料中指定上述“谬误名词”及其禁止刊载的做法会激化与其他党派的矛盾,A可排除。“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应该是突显政府在抵抗日军,以军事为主,整合资源打赢战争的活动。题干材料无法体现B。抗战时期,国民党政府是合法的中央政府,中共的八路军、新四军抗战也是在其总体领导之下进行的。排除C。把“亲日派”归为“谬误名词”,有减少对国民党政府部分人抗战不力指责的考虑,把“长征时代”“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有减少共产党政治影响的考虑,把“争取民主”归为“谬误名词”有维护一党专制局面的直接考虑,D正确。

高中历史学习论文:高中历史学习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高中历史学习论文:高中历史学习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摘要:高中历史学习中,学生在阅读历史教材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为培养学生阅读能力,通过实践和研究,总结了一些阅读方法和训练方法。如框架式阅读、细节阅读、反复阅读、带着问题阅读等阅读方法以及习惯训练、示范讲解、个性培养等训练方法。 关键词:高中历史学习;阅读能力 在高中历史学习中,阅读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良好的阅读历史教材的行为,是学习历史的基本途径,是保证历史学习效率的根本方法,对于提高学习成绩有重要的帮助。不过,本校的文科学生在阅读历史教材方面存在以下几个现象:一是缺乏主动意识,不愿意阅读历史教材,在课堂学习中“听课”的比例很高,课下也很少有时间接触教材,遇到问题喜欢找参考资料,不爱研究教材。二是缺乏有效的阅读方法,阅读速度要么很慢,要么很快,或者只看教材,既不动手,也不动口,更不动脑。大多数人不能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在阅读中也不能提出问题。三是在复习时存在着一种错误倾向,即把阅读教材简单地理解为背教材。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教材的良好行为和方法以提高学生阅读历史教材能力是当务之急。通过实践和研究,我认为以下阅读方法比较适合本校学生的状况。

第一,框架式阅读。学生在阅读教材时一般是一节一节内容进行,一点知识一点知识地记。这种方法导致阅读速度缓慢,在课堂教学中影响教学的进程,更导致学生不能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内容,使学生陷入小知识的海洋不能自拔。框架式阅读是宏观上把握历史教材的阅读方法,也称粗读。它要求学生首先阅读一本书的目录,整体感知教材的内容和主题;其次,在阅读每一章(即一个单元)时,先阅读整章的引文部分,形成对一章知识的整体了解;再次,在阅读一节内容时,先读这一节所有的目,以及了解本节大致有几幅图片、注释、表格等。框架式阅读就是从大知识向小知识阅读,从宏观逐渐向微观的阅读。这样的阅读方式,能够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了解一本书的内容。 第二,细节阅读要全面。这里的细节阅读指的是每节、每目内容的具体阅读,又称细读。所谓全面,就是既要关注正文部分,也要关注小字、引文、注释、各种实物图片、人物画像、图表、练习等。①之所以需要如此细致的阅读,是因为当前的考试考察的内容很细。把粗读和细读结合起来,是阅读历史教材的基本方法。 第三,反复阅读。本校大多数学生只是在上课的时间阅读教材,再就是考试前阅读教材。这种阅读应对一次小型的考试一般没有多大的问题,但是应对大型考试、高考则完全

高中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重点

1、历史观,又称“社会历史观”,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 (两种对立的历史观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 主要历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生态史观革命史观 2、史学研究理论——唯物主义历史辩证法理论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2)阶级斗争理论 (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3、史学研究方法(1)基本方法:史料的搜集、考订和编次(考据法)(2)历史分析方法:结构分析法、阶级分析法、历史比较方法、口述史学方法、计量史学方法、心理史学方法、生态史学方法、社会史学方 4、论证方法: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中学历史教学遵循的基本原则) 包括以下内容:要学会区分史料和史实,学会区分史实和结论,要懂得鉴别史料的基本方法,孤证不立由若干证据组成证据链方可成立,常常是史无定论 5、历史表述方法:长编法(创于北宋司马光)和类叙法(始于班固《汉书》) 1、教学设计: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 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以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2、教学设计与传统备课的区别 (1)教学设计是把学习者作为它的研究对象,既要设计教,更要设计学﹔传统备课强调的是教师的教法,是为了教的流畅 (2)教学设计的基础是学生的学习起点、学习风格和学习需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促进学生的学习﹔传统备课往往从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出发以完成大纲相关内容为目标 (3)教学设计以系统论、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依据,为有效促进学生学习而进行系统规划﹔传统备课往往凭借教师的教学经验和主观愿望进行安排,其科学性有效性和合理性较低。3、教学设计的内容(教学分析阶段、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阶段、教学设计结果评价阶段) (1)分析教学对象(学生特征)和学习内容 (2)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总目标、学校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 新课程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目标的设计与编写方法:①制定历史学科教学目标前的准备,包括课程标准研究、教学内容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社会形势需要分析、资源准备等②撰写教学目标(四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 教学目标的设计原则:教学目标的整体性、灵活性、表述的恰当性 (3)教学内容设计①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与突破②不同知识类型的教学设计 (历史人物的教学设计:注意生动地讲述历史人物的活动和思想,再现历史人物的形象﹔褒贬功过,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教学设计【言为《尚书》事为《春秋》】:弄清历史事件的结构,讲好历史事件的经过。历代典章制度的教学设计历史现象的教学设计历史概念、历史文献的教学设计)③不同课型的教学设计 (综合课及其结构:组织教学;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授新知识;巩固新课;布置作业。单一课及其结构:导言课、讲授新知识课:组织教学,讲授新知识,总结巩固、总结课:组织教学,总结概括知识,布置作业、复习课:组织教学,说明复习的目的和要求,对复习的范围和具体内容进行概述或提问,作业练习、讲评课:组织教学,公布考查结果,对考查情况进行分析指出应注意的问题。) (4)教学策略设计原则:针对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多样性原则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①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是教材②组织教学内容时必修考虑学生的因素③教学内容的深广度要恰当④通过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可以确定出课程内容的基本框架⑤掌握当今的主流史学观点,运用这些观点把握教材内容,在教学中对历史给出合理恰当的解释,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进入21世纪,人类加快了向现代社会迈进的步伐,科学技术、文化思想日新月异,国际间的交流不断加强,竞争日趋激烈。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从根本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高低,而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有赖于基础教育的持续发展。基础教育改革已成为世界潮流。 新中国成立以来,普通高中历史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随着形势的发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呈现出许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课程性质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体系的构建上,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遵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历史教学评价的改进,形成以评价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全面实现历史教学评价的功能。 三、课程设计思路 在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上,根据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任务以及课程目标和基本要求,遵循时代性、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原则,规定适合高中学生学习的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为其进入社会和高一级学校奠定基础。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 普通高中历史必修课分为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学习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 通过历史必修课,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普通高中历史选修课是供学生选择的学习内容,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历史选修课分为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六个模块。在教材编写和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相关学习内容。 必修课每个模块为36学时,2学分,共108学时,6学分。选修课每个模块为36学时,2学分;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任选若干个模块;建议在人文社会科学方向发展的学生,应至少选修3个模块。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通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学习,扩大掌握历史知识的范围,深入地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所了解,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

高一历史期末学情分析

高一历史期末考试学情分析 一、存在问题: 1、思想认识有问题:有部分学生对历史学科重视不足,部分学生缺乏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意识,惰性强,对历史的投入不够,且很大一部分同学平时根本没安排学习历史的必要时间,只是在考试来临时,才翻翻书,划划知识点,突击背诵。 2、基础知识不扎实,做题是是而非: ①记忆不准确,知识混乱,学生平时学习重强记轻理解,学习方法单一。 ②概念把握不准确:历史概念区分了多个历史史实与现象,如果基本的概念模糊,势必影响对历史脉络的把握和对历史现象的理解。 ③相关学科知识掌握不牢。历史学科内容包罗万象,涉及了语数政地等多领域、多门类、多学科知识,若相关学科知识缺乏,定会对学习历史带来一定困难。 3、阅读、审题、历史思维能力、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能力、概括归纳能力差。材料分析题重点考查学生对提供的历史材料的理解程度、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基本能力、将材料知识与课本内容和现实生活进行有机结合等多方面的能力,可以说是对学生能力要求最高的题目。这类试题学生做得不够理想,学生失分较多,失就失在不能从材料中获取有用的东西,对史实分析不透。读史时,对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的获取不准确,不全面读史以偏概全,没有对史料中的信息全面概括,读原始史料的能力弱,导致判断失误失分。同时学生概括归纳能力差,在答题时出现零乱、啰嗦或不完整,缺乏历史术语。 二、措施: 1、夯实基础,把好复习的知识关,消除知识盲点,不要因为知识模糊失分。课堂教学要狠抓基础知识,落实工作不仅做在课后,更要落实在课堂中,教师在课堂中要重点强调历史概念的准确性、严谨性,需要当堂记的就要当堂记。通过引导学生学习课本中现有的历史材料,去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概括能力,而不是等到课后。 2、走进学生,通过谈话的方式提示他以后做题少犯错误,减少没必要的失分。 3、加大训练力度,尤其是加大材料题型训练的量和难度,分层训练,积累经验,逐渐提高读史、审题、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理性判断等能力,以后尽量在同类问题上少出错。

2017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word版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 (一)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概括性、专业化表述,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 值观的整合与提炼,是学生在学完本课程之后所形成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必备 品格和关键能力。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唯物史观是学习和探究历史的核心理论和指导思想;时空观念是了解和理解历史的基础,是认识历史所必备的重要观念;史料实证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所特有的思维品质,是理 解和解释历史的关键能力与方法;历史解释是在形成历史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叙述历史的能力,是检验学 生的历史观和历史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家国情怀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在思想、 观念、情感、态度等方面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历史教育育人功能的重要标志。 1.唯物史观 唯物史现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 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要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 唯物史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 认识。 2.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任何历史事 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 的理解。 3.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 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这是历史学的重要方法。 4.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 力与方法。 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区别只是在于解释的正误、深浅。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 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 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 5.家国情怀 家国情环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 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 (二)课程目标 1.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 2.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能够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并能 够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 互关联;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并据此对史事作 出合理解释。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全国教资统考高中历史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答案

2019年3月全国教资统考高中历史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答案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6.参考答案 (1)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封建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尖锐。 (2)法国出现了财政危机,政府面临大量财政赤字。 (3)法国森严的社会等级使社会矛盾异常尖锐。 (4)启蒙思想在法国不断传播,民主革命的呼声日益高涨。 27.参考答案 教师在组织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重视、熟悉、关心、理解、热爱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启发学生的思维,充分保障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人格,以平等的地位处理教学上的师生关系;要鼓励学生进行争论和探索,倡导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学习与探究等。 为了更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活动效果,教师还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始终对学生的历史学习活动进行指导。要善于引导学生围绕活动主题开展活动,使学生能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开拓学生的思路;对学生活动,教师要进行恰当、客观、全面的评价,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评价,既关注活动结果,也要关注活动的过程。 28.参考答案

(1)教师要促进学生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变学生被动式学习为积极主动的学习。在立足于初中历史教材的基础上,放眼高中历史教材,理清历史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这就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历史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善于总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教师在立足于课标的基础上,要使高中教学目标与初中教学目标衔接。教师应该在熟悉理解课标,并且对教材进行系统梳理归纳的基础上,形成一个教学目标体系。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一方面贴近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水平和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另一方面要联系实际,使得学习内容贴近时代、贴近生活。 (3)注意初高中历史教学方式的衔接,贯彻课改理念,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充分利用历史课程资源,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全方面的提高。 (4)注重初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衔接,在初中历史学习的基础上,扩大知识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注重挖掘历史事件内在的联系。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处理新旧知识的学习程度,也可以在课标的指导下,对高中历史各模块学习内容进行整合。 (5)高中历史教学要更加注重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养成史论结合的历史意识,所以需要加强对史料的运用。高中历史课堂应该精选、精用史料,让学生明白历史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在历史史料的基础上,由历史证据构建起来的。让学生在分析阅读史料的过程中,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6分,共48分) 29.参考答案 第一问:

(完整版)高中语文概括能力训练

1.记叙性语段 【典型例题】为下面的短文续写一个画龙点睛的结尾。 创造时尚的人 一天,在英国小镇莱切,一个青年人走到一家化工厂楼下时,被楼上倒下来的一桶化学物质弄脏了头发。他没钱去理,就那么留着,红红黄黄留了几天,惹得大街上许多青年人纷纷追逐,然后又去效仿。结果,有家理发店抓住时机,专门找人研制出各种染发的颜料,满足了新奇者的愿望。这一现象一直扩大到全球,成为一种典型的时尚。 在巴西,一个乡下女孩进城时,她的姥姥在她的裤子上绣了几朵花,这本来是很土很落后的手工艺,早就被淘汰了。可老太太实在没钱打扮自己的孙女,只能力所能及地绣上几朵花。但没想到,那时候城里的女人正为“没得穿”而发愁,她们看到女孩子的裤子时,不觉眼睛一亮,爱美的城里女人纷纷效仿。于是,满大街都是绣了花的裤子。这种裤子先是在欧洲流行,后来又传到了亚洲。 学生答案: A.时尚总是在不经意间创造的。 B.一个善于创造时尚的人,不一定是走在时尚浪尖的人,却一定是隐于市间的人。 C.创造时尚的人,他们普通、平凡,但也拥有着创造奇迹的才能。 D.时尚有时源自穷人的无奈之举。 【解析】做这一语段,首先要审题:“画龙点睛”指精辟的能点明主旨的语句,“结尾”表明要能概括总结上文,这几处审题基本没问题,关键是要注意语段的题目是“创造时尚的人”,中心词是人,非“时尚”,所以最后的结论最终要落实到人上,不仅仅是对时尚发表看法,此处最容易错,所以做题时首先要审题,不仅要审出显性要求,更要审出隐性要求。答案A错误。 然后,对两则材料的共性进行概括。这就要分别找出两则材料的内容要点。第一则讲青年人被弄脏了头发,没钱去理,结果成为时尚。第二则讲乡下女孩进城,没钱打扮,裤子上由姥姥绣上了几朵花,结果城里女人效仿,世界流行。可以看出:创造时尚的人的身份是穷人、普通人或小人物,在他们身上发生的事情对他们来讲都是无奈的、苦涩的。所以答案D最准确,B和C 共性找得不准确。

高中历史优秀教案

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A.课标: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形成的任内阁的史实,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课标解读:根据学生知识实际、课标和升学愿望,初中生学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直观、初步地了解其革命过程和政治制度。因此,我该在知识系统性和深度方面做适合学生学习就近发展区地设计,重点落在《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发展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等方面,难点放在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条件。据课标和历史教育对人情感、价值观影响特殊作用。我应充分发掘历史知识的内在精神,发挥其“读史明智”“古为今鉴”作用,培养学生接人待物,认识社会的良好态度,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健全人格。教学中不但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和精神,更要突出得到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及历史发展过程。 B.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英国革命、《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等史实。 2.熟记《权利法案》核心思想(内容)、责任内阁和首相产生、内阁与议会关系和首相权力。 3.理解君主立宪制建立条件、特点和代议制。感悟对今天社会问题的启示。 二.过程与方法 1.以史料解读历史来龙去脉,生动展现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2.引导学生解读史料,培养学生史料阅读、分析和表达能力;学生潜移默化养成“论从史出”等历史意识。 3.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思考,感悟得到知识地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学生合作意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权利法案》和责任内阁制地学习,感悟妥协和协商是血的教训,感悟传承和创新的历史智慧,培养学生法制观念、有限权利和责任意识。 2.通过历史和现实联系,学生分组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主性和合作意识 C.教学设计思想 我对课标和课本研读,围绕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突出学生感悟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发展中蕴含的法制、民主、妥协、协商、责任、有限权力等现代政治文明的精神。教学要注重知识逻辑性、开放性和历史发展脉络,激发学生兴趣和广阔思维空间。我整合了教材,直接突出主题最先讲解“议会权力的确立”,学生就能直观认识和深刻理解英国君主立宪政体,也有了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条件的制度背景,更好回答资产阶级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原因。然后随历史发展,再学英国君主立宪制逐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这也为学生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特点和影响铺垫完整的知识基础。为拓展学生知识、思维维度和照顾知识完整性,留了选作题,英国君主立宪制度建立的影响。 为培养学生研读史料能力、史学意识和理解知识等,为此,我亲自精心挑选切合的史料。为突出过程与方法,在学生史料分析和回答问题时,要点明依据。教学中设计悬疑、创设历史情境,设计分组抽签展示和“七嘴八舌”环节等多种教学手段,调到学生积极性和参与性。 D.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引入语:同学们,我们将要学习《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我有个疑问,能帮我解决吗?“君主”给你们什么印象?“宪”你们能想到什么呢?同时给出两幅图片,给学生思考启发点。

浅谈高中历史概括能力的培养

浅谈高中历史概括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17-05-02T09:18:06.96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7年5月总第227期作者:贺宝红 [导读]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山东省牟平第一中学山东烟台264100 在全国新课标历史高考中,对概括能力的考查具有执牛耳的重要地位。在2015年中占60分,在2016年占64分。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是学生高考取胜的关键。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一、概念突破,提升理论素养。概括是形成概念的一种思维过程和方法。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概括就是把不同事物的共同属性(本质的或非本质的)抽象出来后加以综合,从而形成一个日常概念或者科学概念。“概括”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两个义项,一是指“把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一是指“简明扼要”。作为一种思维方法,概括是“在思想中从某类事物个别,少数对象具有某种属性,推广到某类事物的全体对象都具有这种属性。”所以概括是形成普遍性认识的一种思维方法。 二、方法突破,实战提能。1.归纳概括法:即对大量历史材料进行处理,得出结论的过程。其做法是:先对材料分层,按句号、分号或省略号分层,再依据已有的历史知识和历史概念概括层意,再进行同类的合并。最后按设问的要求得出结论。例:2016年40题“清朝人口移民题”。由上可见,概括思维形成的条件是,要读出材料的层意,要能结合已有的知识与概念缩写出层意,要会把材料分类。因此,概括能力是建立在阅读、理解、归纳基础上的能力,其实就是处理材料的能力。又是进一步分析评价的基础。2.归类概括法:把归纳的历史信息按类别提炼出特点。例:2015年课标卷2第41题“节假日题”。这一类问题说明:概括特点是要归纳分类的;这种概括不同于前一种,前一种是逐条概括。这种对特点的提炼和概括更体现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对于多角度看问题,有的同学只能看出一个角度,有的学生可能看出多个角度,这种概括能力可以体现学生的差异性。 三、注重策略,步步为营 1.解题方法指导,解题步骤可以分为:第一步:审题,审清时间、空间、限定词(角度)、求答项(问法,答什么)。第二步:阅读材料信息,对应教材知识。第三步:整合教材知识和材料信息,依据题干设问重新组合信息关键词。第四步:概括作答,即表达时使用关键词、历史专有名词等。 2.拓展历史知识。概括思维是要把大量信息归类,简化、要点化。训练的最好方式是在教学中让学生对材料进行信息处理,缩写材料,找关键词。 3.形成正确的史观史法:唯物史观,全球化史观、近代化史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等。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第一部分前言 进入21世纪,人类加快了向现代社会迈进的步伐,科学技术、文化思想日新月异,国际间的交流不断加强,竞争日趋激烈。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从根本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高低,而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有赖于基础教育的持续发展。基础教育改革已成为世界潮流。 新中国成立以来,普通高中历史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随着形势的发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呈现出许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课程性质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体系的构建上,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遵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历史教学评价的改进,形成以评价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全面实现历史教学评价的功能。 三、课程设计思路 在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上,根据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任务以及课程目标和基本要求,遵循时代性、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原则,规定适合高中学生学习的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为其进入社会和高一级学校奠定基础。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 普通高中历史必修课分为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学习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

《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一、考试目标 1。历史学科的知识与能力。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并能够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地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及方法;掌握历史学科教学的理论和方法,了解高中历史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能够运用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导教学。 2。历史教学设计能力。能够准确地确定和表述教学目标,正确选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合理选择和运用多种教学资源;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进行合理的设计,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3。历史教学实施能力。掌握高中历史教学实施的组织形式及基本步骤,恰当地运用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能够准确地表述教学内容,有效地引导和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能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历史教学。 4。历史教学评价能力。了解历史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和具体方法,能够合理运用多种评价方式,通过教学评价改进教学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学科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总体趋势,掌握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基本史实,掌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掌握人类历史上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主要成果。 2。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能够运用正确的观点对历史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解释。 3。了解多样性的历史呈现方式,熟悉主要历史载体的特征;能够运用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并对所搜集的历史信息进行辨析和阐释,运用可靠的证据对历史进行评析;了解历史学科前沿和发展动态。 4。了解高中历史课程的地位、性质与作用;熟悉高中历史课程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理解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及要求,能够运用课程标准指导教学;了解现行高中历史教材的编排体例和内容结构,了解多种类型的历史教学材料。 5。掌握历史学科教学的理论知识,并能够用以指导历史教学及教研活动。 (二)教学设计 1。能够恰当地确定并准确、具体地表述教学目标。 2。能够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学习经验,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 3。能够准确地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以突出重点和解决难点。 4。能够对历史教材的内容进行梳理和分析,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能够设计出

2019高中历史新课标选择性必修课程

选择性必修课程 模块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本课程通过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的相关内容,揭示人类政治生活的发展。本课程由6个专题组成,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递进与拓展。 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国家的产生,国家统治依赖一系列制度建设,包括建立组织和制定规则。以权力分配、机构设罝和运行为主的政治体制,规定了国家制度的基本框架。人事管理、法律、外交、财政都是国家制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治理则是国家关注的重点。自古及今,西方各国的制度建设和社会治理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教训,不能脱离特定社会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来抽象评判。学习这些内容,加深学生运用唯物史观的阶级分析方法,对上层建筑的各领域的实质进行深入分析,认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性。 1.1政治体制 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在秦朝建立前后的巨大变化;通过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认识自秦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演变线索;了解古代至近代西方政治体制各主要类型的产生和演变过程,以及共和制在中国建立的曲折过程。 1.2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了解中国科举与西方近代文官制度渊源关系,知道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特点,以及对近现代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影响。 1.3法律与教化 知道中国先秦时期成文法的产生过程,以及这一时期思想家对于德治、法治关系的讨论;知道自西汉起历代王期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了解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和基本特征,知道宗教伦理在西方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了解当代中国的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就。 1.4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高中历史阅读 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中历史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智能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历史学科要求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中,最基础的能力是阅读能力,阅读是学生学习的基本活动,其它活动,如:归纳、分析、对比等都是在阅读过程中进行,阅读能力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载体。阅读能力对学生智能的发展起重要作用。但中学历史阅读记忆量大,特别是近年来教科书改革使课本内容更丰富,增加了大量原料资料、图片、表格等,使得教科书阅读量进一步增大,并且对教科书的阅读要求也进一步深化。如何引导学生阅读已成为提高历史课堂效率与效果的重要步骤。本人一年来对高中阶段如何培养学生阅读思维能力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探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学生阅读思维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一开学初,通过问卷、测试谈话等方式进行调查、摸底发现学生阅读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有: 1、没有自觉预习、复习历史教科书的习惯。 通过对高一年段的调查发现90%的学生没有自学预习的习惯,也不懂得如何进行预习,8 0%学生课后没有也不懂得如何结合课堂笔记进行复习。 2、阅读课本时,花费的时间长,抓不住要点,并不懂得如何做好读书笔记。 85%学生看一节课本内容要花15—20分钟,看后还不知课本要阐述的内容是什么,要记忆掌握哪些内容,96%的学生没有也不懂得如何做好读书笔记。 3、87%的学生认为历史记忆的内容太多,时间、地点、人物太难记,历史事件多,不懂得如何进行归纳、分析,记了又忘,知识混淆。 4、83%的学生考试前靠老师发的题纲,划课本知识点,然后死记硬背,突击记忆,但考后全忘记。 5、70%学生阅读课本时,没有注意课本的图表原始材料。 6、95%学生对课本原料史料无法理解,无法根据史料来回答问题。 这些问题的产生,一是由于学生对历史学科不够重视;二是老师缺乏对学生学习方法、阅读习惯能力进行培养。但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学生学习历史处于机械无意义状态,学生成为教科书的奴隶,为记忆历史知识背上沉重的包袱,逐渐失去学习历史的兴趣。因而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显得非常重要。

高二历史学科课程纲要

高二历史学科课程纲要 荥阳第二高级中学 2017-2-10

高二历史学科必修①课程纲要 日期:2017年2月10日 设计教师:荥阳二高历史学科二年级备课组 课程名称: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 课程类型:必修 使用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一 授课时间:35课时 授课教师:高二历史组 授课对象:高二年级文科学生 本模块总体目标: 1.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中外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人物等基本史实。 2.学生通过对古今中外政治制度的归纳、联系,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 3.通过探讨重要政治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及重要人物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 4.在与同伴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合作、分享、尊重和共赢带来的快乐。内容标准与课程安排: 【课时1】开学教育:与学生分享课程纲要、学案的结构以及使用方法。 第一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内容标准: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安排: 【课时2】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课时3】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课时4】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时5】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课时6】梳理单元结构体系,讲解课后作业,布置课下单元检测练习。 第二章: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内容标准: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

如何培养高中生对历史学科的阅读能力

如何培养高中生对历史学科的阅读能力 历史学科最基础的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活动,阅读是培养学习能力的载体。 一、重视导读 从中学历史教学的特点来说,加强导读应得到应有的重视。由于历史教学深度、广度的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与教学要求之间差距拉大。由于不具备阅读能力,学习中不能准确获取有效信息,识记、理解、运用都有困难,影响了学习成绩的提高。因此,积极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是促使学生由机械学习向有意义学习发展,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从而提高历史成绩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教学环节,应引起充分重视,并与高中历史教学同步进行。 二、导读首先应立足于引导学生认识并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 1.认识、掌握历史重大事件是历史阅读的一大特征。 学习历史就是要认识、记忆并掌握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

是历史阅读的基本活动内容。如何帮助学生高效、省时、牢固地掌握历史事实是导读的一项任务。记忆与表达历史事件必须牢牢抓住时、地、人、事四个基本要素。也就是历史现象或事件的发生时间、空间、重要人物、基本过程,并采用归纳法阅读,要求做到准确、精要、完整。摒弃逐字逐句、整段整章地死记硬背课文的陈旧阅读方法。 对历史事件的认识还包含原因、影响或性质、特点、地位等。这方面内容的导读,实质上就是引导学生掌握历史的思维方式,学会带着问题阅读,学会思考和解决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方向。另一方面,对历史事件的认识, 不同的阶级站在不同的立场上,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析问题,所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因此导读时,必须把阐释历史现象的钥匙交给学生。 2.认识并掌握历史的基本结构,是历史阅读的又一特征。 人类社会是一个渐变的发展过程,许多看起来孤立的事件之间却有必然的内在联系。人类社会的发展又是立体的,多方面同时进行的发展过程。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互相制约,双互相影响。因此必须把历史发展过程看作一个整体,而且是动态的整体。 历史导读的又一任务,就是教会学生认识知识的结构体系,帮助学生掌握历史发展的纵向线索和横向联系,明确每一历史事件在历史发展全过程中的特定地位。通过把握整体知

中学生历史阅读理解能力的现状分析和对策

中学生历史阅读理解能力的现状分析和对策 团山子乡第一中学孙铭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实施教学,要注重历史技能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历史教学形式及手段呈现出多样化,重在培养学生的历史阅读理解能力。本文根据对所在学校学生历史阅读能力的调查分析,发现了教学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对培养学生的历史阅读理解能力、历史思维能力的教学起到指导作用,算是抛砖引玉。 关键词:初中学生历史阅读理解调查分析对策 目前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国家还及时修订了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高效课堂已成为共识,各个学校都在践行新课改理念,而我们历史教师也应该围绕新理念、新课标实施教学,历史教学形式及手段呈现出多样化,更加注重历史技能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然而我们所在地区的许多学校的学生,包括领导,甚至历史教师只注重知识的灌输,仍然不能跟上课改步伐,教学中仍以传统的教师“教”,学生简单粗糙的背记为主,忽视历史阅读能力的培养,历史教学局限于知识目标。 新课程界定历史学科的学习目的从宏观上讲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目标包括历史事件,人物等,毋庸赘述;情感目标即培养学生爱国主义,人生观和世界观,人格教育等即所谓“学史明智,学史做人”,然而这两方面都建立在历史技能教育目标的基础之上,技能就是学习技能,包括阅读技能,历史思维能力,理解和运

用等能力,而历史阅读能力是这些方面的基础。知识的来源是多渠道,多途径的,因此新课程要求历史教学应突破单一的知识传授,重点教会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应用历史知识,体会其人文精神,形成学生成熟的历史思维能力,而这一切都建立在对历史史料的阅读能力的培养上。回顾近年来的中考,自历史学科参与到中招考试中后,由最初的客观性试题占主导,已过渡到以史料为载体的主观性试题为主导,包括选择题,几乎每一题都以非原始甚至拓展性的原始材料作为背景,减弱了对教材的依存度,着重考察学生能力。许多历史老师对此束手无策,对于学生为什么总答不好,错误给出审题不清的笼统因素,究其根源是学生历史阅读能力欠缺所致。 我调查了本校100多名学生历史阅读理解能力的状况,发现80%以上的学生对历史资料阅读感到无所谓,或者说学习历史与阅读何干?许多学生认为阅读是语文的事情,因为只有语文考试才有阅读题,历史学习只要能够记下就可以了,40%左右的学生对于课堂老师分析历史资料则没有兴趣,课外阅读更谈不上,学生对历史材料阅读缺乏兴趣,并且所谓“兴趣”的来源是被逼的;做题时,约有70%的学生看到材料题,常常忽略材料或走马观花,不能有意仔细阅读,更不能正确理解;学生平时做历史材料阅读题少,而且缺乏交流;60%的学生认为材料没有阅读的必要,它只是每天做作业的需要抄写的题目而已,做题全凭记下的知识点,很盲目;30%学生有做好历史材料阅读题的愿望,学生平时做历史材料阅读题方法不对,没有掌握材料的信息便着急做题,学生做历史材料阅读题缺乏指导。

高中历史课程纲要

高中历史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高中历史选修1和选修3 课程类型:选修课程 教学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三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1和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授课时间:36课时 授课教师: 授课对象:高二文科班 课程目标(重点):在高一年级和高二年级上学期已经学习了三门历史必修课程之后,我们需要进行更加深入和专门的学习探索,高中阶段开设六门选修课程,是必修课程的具体、丰富和延伸。我们特选《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本册教科书共九个单元31课,包括3课探究活动课。 通过学习,了解古今中外历史上九个影响较大的改革实例,其中中国4个,外国5个,这些内容基本反映了历史上改革的大致面貌和主要特色。使学生了解改革的历史背景和进程,理解改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深化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同学们在学习这些内容的同时,也能够学习改革家坚强不屈的意志,增强学生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为日后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事业做好准备。 课程内容(汇报时不必说。解释是可以说。必修1和选修1同时进行.高一已讲过必修1,现在主要讲选修1课程刚要) 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中历史选修1》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其课程内容包括: 第一单元梭伦改革(课时2) 第1课雅典城邦的兴起(共0.5课时) 第2课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共0.5课时) 第3课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共0.5课时) 第4课《梭伦改革》单元小结及练习(共0.5课时) 第二单元商鞅变法(课时2) 第1课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共0.5课时) 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共0.5课时) 第3课富国强兵的秦国(共0.5课时) 第4课《商鞅变法》单元的小结和练习(共0.5课时) 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课时2) 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共0.5课时) 第2课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共0.5课时) 第3课促进民族大融合(共0.5课时) 第4课《北魏孝文帝改革》单元的小结和练习(共0.5课时) 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课时2) 第1课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共0.5课时) 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及作用(共1课时) 探究活动课一历史上的改革与发展(共0.5课时) 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课时2) 第1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共0.5课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