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管理整理资料

色彩管理整理资料
色彩管理整理资料

色彩管理

第一章:绪论

1. 什么是设备相关色空间?说明设备相关色空间为颜色复制带来的影响。

A.用RGB和CMYK等色空间来表示的颜色时,其颜色的视觉效果是基于设备和材料的。当设备和材料改变时,其对应的颜色效果就会发生变化。因此,将RGB和CMYK颜色称为设备相关颜色,RGB和CMYK颜色空间则称为设备相关的颜色空间。

B.设备相关色空间为颜色复制带来的问题:颜色数值相同时,在不同的设备中颜色感觉不同;在不同的设备中颜色效果相同时,颜色数值不同。

2. 什么是设备的色域?说明设备色域为颜色复制带来的影响

A. 每种设备硬件所采用的技术限制了它可处理的色彩范围,这个色彩范围是设备能实现的最亮白色,最黑黑色和最饱和颜色构成的范围,称之为设备的色域。

B.设备色域为颜色复制带来的影响:由于设备色域和密度动态范围的差别,在进行色彩复制时也需要进行色彩转换,故在颜色转换时会可能造成某些颜色的不正确复制。

4. 简述基于计算机色彩转换程序的传统色彩管理模式

传统的色彩管理模式是基于用专门的色彩转换程序完成不同设备间的色彩转换的基本原理上的。当有多个源设备存在时,由于设备的软硬件互相不兼容,必须为每一对设备建立专门的色彩转换关系,这种色彩管理方式需要建立m*n种色彩转换连接关系,其过程繁复。当新的设备出现或设备发生更换时,需要重新建立色彩转换连接关系。这就是基于计算机色彩转换程序的传统色彩管理模式。

5. 简述开放的印前系统和封闭的印前系统的差异

A. 开放的印前系统可以连接各种输入设备和各种输出设备。这个系统并不是专门为某一输出设备而工作,或是只为某一种印刷方式做印前处理。因此,它只需要m+n种色彩转换关系。

B. 两系统之间最根本的差异:在开放系统中,印前、印刷的设备和环境都是异构的,而传统的印前系统是封闭的。因此,传统的色彩管理模式难以消除或者屏蔽设备和环境的异构,实现色彩的一致输出,故基于标准的、完全开放的现代色彩管理模式应运而生。

6. 简述现代印刷对色彩管理的需求,思考现代色彩管理应采用什么模式

要实现异构印刷系统之间的色彩交流和交换、异构的印前色彩在异构的印刷环境中一致地输出,需要一种基于标准的、完全开放的现代色彩管理模式。

第二章:ICC色彩管理概述

1. 什么是设备无关颜色空间?

CIE XYZ和CIE LAB等色空间直接用一组数值来模拟人类的颜色视觉,而不是使用一组所需要的数值去驱动一个特定设备来生成颜色,其色彩数值与设备无关,这些数据代表的颜色称为设备无关色,它们的色空间称为设备无关空间。

2. 什么是特性文件连接色空间?

ICC提出用与设备无关的颜色空间作为设备间色彩转换的中间颜色空间,即不直接将用一个设备的色空间表达的颜色转换为另一个设备的,而是先转换为设备无关色空间表达的颜色,再将设备无关色空间表达的颜色转换为用另一个设备的色空间表达的颜色,这个中间的颜色空间起连接设备色彩转换的作用,称为特性文件连接色空间。

3. 简述ICC色彩管理的基本原理

现代色彩管理模式中,每对源设备和目的设备没有建立直接的色彩转换关系。由源设备表达的颜色先经过色彩转换程序转换到设备无关色空间对应的颜色,由设备无关色空间表达的颜色可以通过色彩转换程序转换为多个目的设备表达的颜色。中间的设备无关色空间屏蔽了源设备和目的设备的异构,这样可以满足开放式印刷生产的需求;另外,原来复杂的m*n 个色彩转换被简化到m+n个色彩转换,降低了色彩管理的复杂度。

ICC色彩管理模式需要完成两个任务:定义颜色的含义、设法保持颜色的含义。

4. 特定设备再现的色彩样本的PCS值如何得到?

ICC定义了PCS是采用CIE 1931标准色度2度观察者,D50标准光源,对于反射介质采用0度/45度或者45度/0度的照明/观察条件而得到的CIE XYZ(或CIE LAB)值。

5. 什么是再现意图?感知意图,饱和度意图,相对色度意图和绝对色度意图各自是如何处理白点映射,阶调映射和色域映射的?

ICC特性文件规范定义了四种异色域色彩转换的色彩再现模式,称为再现意图。四种再

现意图分别指感知意图,饱和度意图,相对色度意图和绝对色度意图。

感知意图:强调保留颜色之间的现存关系。在进行颜色转换时,感知意图把源设备色空间中的所有颜色压缩到目的色空间,且保持颜色间关系不变。源色空间的白点映射到目的色空间的白点(除了需要特殊的再现效果外);源设备色空间的最大亮度映射到目的色空间的最大亮度,其它亮度动态调节,均匀压缩;感知意图改变了源设备色空间的所有颜色。

饱和度意图:是基于强调保留颜色的饱和度而对源设备色空间进行的颜色压缩。方法:把源设备色空间高饱和度的颜色映射到目的色空间高饱和度的颜色,这样处理的颜色效果导致与原稿差别很大。

相对色度意图:相对色度意图将源色空间的白点映射到目的色空间的白点,然后根据变化后的白点对所有颜色进行计算以保持这些颜色相对于白点的关系,位于色域之内的颜色不改变,位于色域之外的颜色由最近的颜色代替,即位于色域之外的颜色被裁掉。

绝对色度意图:绝对色度意图是在目的设备上对源设备色空间的白点进行模拟,将不能在目的色空间再现的颜色裁剪掉,并以目的色空间与之最接近的颜色来代替。

6. 什么是设备特性文件?设备特性文件中描述设备的哪些基本信息?

特性文件是用来描述设备的RGB或CMYK控制信号与这些信号所实际产生的颜色之间的关系,明确定义了RGB或CMYK数值所对应的CIE XYZ和 CIE LAB数值。

设备特性文件包含了描述设备运转状况的色域,密度动态范围和呈色剂的阶调复制特性三个主要变量信息。

12.特性文件的结构是什么?在特性文件文件头记录的信息有哪些?

ICC特性文件可分为三部分:文件头,标记列表和标记对应的数据。

记录在特性文件文件头的信息包括描述该设备和Profile文件本身的一些信息,包括特性文件的类别、颜色空间类型、所使用的特性文件连接色空间、创建PRPFILE的操作平台、设备制造商和设备型号等等。

14.什么是基于矩阵和基于查找表的设备相关色彩值的PCS值的转换方式,用两种方式建立的特性文件有哪些差别?

矩阵法使用一个3*3矩阵实现设备色空间与设备无关色空间的相互转换。

查找表是用多维查找表实现设备色空间与设备无关色空间的相互转换。

在矩阵处理模式中,矩阵变换是可逆的,同一矩阵可以将数据转换到正反两个方向。但是基于矩阵的特性文件只能用于阶调复制曲线非常简单的设备。矩阵法只需存储9个数值,所占存储空间很小。基于矩阵的特性文件总是使用CIE XYZ作为特性文件链接颜色空间。矩阵法只能实现相对色度和绝对色度的再现意图。

查找表将三维关键分割成若干独立网格,并建立每个网格对应的PCS色彩空间的色彩数据参照表,通过查对应来完成设备色空间与设备无关色空间的相互转换。查找表需要存储的数据往往大于3*3的矩阵。查找表只能满足单向的色彩转换,所以必须为每个方向单独制作一个查找表。但相对矩阵,查找表可以不受设备通道数量限制,可以描述四通道的设备的色彩转换。基于查找表的特性文件总是使用CIE LAB作为特性文件链接颜色空间。输出设备特性文件必须是基于查找表的,而且必须为每个再现意图存储两个查找表,满足不同方向的色彩转换需要。查找表法可以实现四种再现意图。

15.什么是色彩管理模块?它所做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色彩管理模块(CMM)是一个包含色彩管理引擎的软件。它的作用是使用特性文件中的颜色数据进行颜色转换。当使用CMM来计算各颜色数值与对应的PCS颜色数值时,其根据特性文件中已有的颜色点来计算出其他颜色点的过程叫做插值。

16.ICC色彩管理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设备校准,设备特性化,色彩转换。

17.ICC色彩管理中设备校准的目的是什么?

调整设备的工作状态,使它能够准确稳定,对相同的输入数值产生相同的颜色,即对给定的刺激产生相同的响应,输入给设备相同的RGB值或CMYK产生相同的颜色。校准是为设备建立特性文件、使特性文件准确反映设备行为的前提。校准的目标有三个:保证设备的稳定性、优化设备、用一个设备模拟另一个设备。

18.ICC设备特性化参数有哪些?(填空题)

着色剂(原色)的色彩和亮度,白点与黑点的色彩和亮度,着色剂的阶调复制特性。

20.什么是色彩转换?色彩转换如何实现?

色彩转换指根据需要将颜色从一个设备色空间转换到另一个设备色空间,色彩转换由色彩管理模块完成,其过程实际上是改变颜色的RGB或CMYK值。

具体过程:首先应指定源设备特性文件和目的设备特性文件,源设备特性文件说明图像文件中数据来自哪里,指出图像中的颜色所表示的真实颜色感觉是什么,目的设备特性文件说明图像文件中的颜色数值传递到哪里,以便用新的颜色数值在目的设备上再先同样的颜色感觉。然后,选择执行色彩转换工作的CMM模块,并指定需要采用的再现意图,执行颜色的转换。

第三章:输入设备的校准及特性化

4. 平板扫描仪和滚筒扫描仪的扫描结果差异?

A.平板扫描仪扫描的暗调效果没有滚筒扫描仪的扫描效果好;平板扫描仪的扫描精度比滚筒扫面仪的扫描精度低。

B.扫描仪的颜色位深是指:用多少位来存储扫描得到的颜色数值,位深越大表示可扫描的颜色数量越多,但是位深的设置并不是越多越好,因为会加大图像的数据量和处理难度。

5. 什么是扫描标准色标描述文件?其作用是什么?

A. 扫描仪用的色标IT8.7/2由两个部分组成:可供扫描用的物理原稿和保存该物理原稿各颜色信息的电子文件。保存色标版物理原稿中各色块颜色值的电子文件称为标准色标文件(TDF),这个文件给出了每个色块XYZ,LAB值。

B. 为设备建立特性化文件,需要三分要素:色标版、颜色测量仪、特性化专用软件。(因为有TDF的存在,所以一般情况下无需颜色测量仪)

C.TDF的作用:特性化软件对TDF和TIF文件中所存储的颜色信息比较计算,生成设备特性化文件。

6. 扫描仪校准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基本过程:1、扫描仪开机半小时稳定后,将标准色标置于扫描区域内,启动扫描软件。

2、扫描完成后,在Photoshop中打开扫描图像,测量灰梯尺的颜色数据。根据需要,在扫描软件中调节高光值和暗调值,即黑白场定标,使得灰梯尺第1级的RGB值在250~255之间,

第22级的RGB值在0~5之间。3、调节中间调Gramma值,以使灰梯尺第11级数据在125左右。4、根据每一级灰梯尺RGB数值的大小关系,单通道调节三者的数据,以使每级RGB 的数值大致相等。5、在PS中打开图像色阶,检查图像的阶调,看图像是否出现阶调损失;打开PS中的信息板,查看相应色块的数据,检查颜色数值。

7. 扫描仪特性化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如何制作扫描仪特性文件?

A. 扫描仪特性化的基本过程:1、在扫描仪稳定工作状态下,扫描标准色标物理原稿;

2、检查处理扫描后的色标图像;

3、用特性化软件将扫描后色标中的各色块的色彩值与TDF 中对应的标准值进行比较,得出两者之间的的对应关系,形成该扫描仪的设备特性文件。

B.扫描仪的特性化基本原理:在扫描仪正常工作的状态下(已校准),通过对标准色标卡的扫描测量得到了一组RGB颜色数值,再根据特性化软件,将通过扫描得到的RGB颜色数值一一与TDF文档中保存的LAB或者XYZ值相对应,并计算出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从而得到了扫描仪的特性化文件。该文件包含了设备色空间颜色值到设备无关色空间的转换关系,从而保证不同设备之间在进行颜色传递的准确一致性。

8. 扫描标准色标时如何设置扫描参数?注意什么问题?

设置扫描参数时,注意扫描过程中不能进行放大或者缩小处理,以100%等大方式扫描,扫描要正确设置原稿类型,扫描模式选择RGB模式,且不进行任何颜色校正和调整;扫描分辨率不必设置太高,一般300dpi即可满足,同时要注意将扫描软件中色彩管理功能关闭。

11.数码相机的白平衡和数码相机常用的标准色标?

数码相机的白平衡是指:调整数码相机的红绿蓝三色通道CCD的最大输出工作电压,并使三通道的信号等量合成后产生中性色信号。数码相机的校准是通过调整白平衡来实现的,通常包括手动白平衡和自动白平衡。

常用的两种数码相机的标准色标是:GretagMecbeth ColorChecker 和 GretagMecbeth ColorChecker SG。

12.什么是数码相机标准色标描述文件?其作用是什么?(同第五题)

13.数码相机校准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数码相校准的主要内容就是调整相机的白平衡。

手动调整白平衡:找一个白色参照物;把相机变焦镜头调到广角端,将白色参照物盖在镜头上;将白色平衡调到手动位置,把镜头对准天空或光源,注意不要直接对着太阳,然后拉近镜头直到整个屏幕变成白色;按下白平衡调整按钮直到取景器中手动白平衡标志停止闪烁,完成白平衡。

自动调整白平衡无须赘述。

14.数码相机特性化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如何制作数码相机特性化文件?

拍摄数码相机用的标准色标;在特性化软件中打开标准色标的参考数据文件TDF和色标拍摄图,通过软件计算相机采集到每个色块的数据与参考数据文件TDF中的数据,为数码相机建立特性文件。

制作数码相机特性化文件的步骤:1、调整数码相机的白平衡以校准其工作性能;2、拍摄标准色标原稿;利用特性化软件计算并生成特性化文件。

15.输入设备特性化文件的运用方法?

A.将输入设备特性化文件嵌入到图像的特性文件中,这种方式常用于扫描仪。

B.将输入设备特性化文件和得到的图像保存到一起,并在图像处理软件中将输入设备特性化文件指定给图像,这种方式对扫描仪和数码相机都可以用。

第四章:显示设备的校准及特性化

4.什么是显示器的刷新频率?

刷新频率指的是图像在屏幕上的更新速度,即屏幕上的图像每秒钟出现的次数。刷新频率越高,屏幕上图像闪烁感就越小,稳定性也就越高,对视力保护也就越好。

5. 什么是显示器的白点?调整白点对输出图像有什么影响?

影响显示器成色的主要因素有:白点、亮度、对比度、GAMMA值。

显示器的白点是红,绿,蓝三个通道都以最大数字驱动时得到的色度值。是显示器能够显示的最亮点。

可以用色温,标准照明体和色度坐标来描述显示器的白点。不同色温的白点会产生不同的色彩现实效果,色温越高,画面整体越偏冷色调。

6. 调整显示器亮度时对输出图像有什么影响?

增加亮度时,图像亮度整体增加,但是出现暗调层次损失;减少亮度时,图像亮度整体减少,但出现亮调层次损失。

7. 调整显示器对比度时对输出图像有什么影响?

降低对比度可以避免层次损失,但是会使显示器不能获得最亮和最暗的显示数值,使图像整体暗淡,不鲜明。当增加对比度时,图像的阶调范围随之减少,图像层次会出现损失。

8. 调整显示器伽马值对输出图像有什么影响?

伽马值小,亮调的级差比较大,对表现较亮的颜色有力;伽马值大时,暗调的级差拉开较大,对表现较暗的颜色有利。

9. 调整显示器亮度,对比度和伽马值的方法有哪些?

一种是调整显示器本身的一些控制旋钮或按键;另一种是调整显卡查找表(或称视频查找表)的值来调整输送给显示器的信号。通常是直接调整显示器本身,但调整γ值需要在显示查找表中进行修改。

11.显示器校准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a.确定显示器需要校准,如果校准都没用就不需要去校准了;

b.校准前先要清洁显示器屏幕;

c.显示器需要在中性灰的环境中,没有直射光,周边没有高亮度和彩度的物品,环境照明最好采用标准光源D50或D65,且照度控制在屏幕亮度的10%以内。

d.校准前需要预热30min,最好是1小时。

e.校准前要确定好显示器的参数设置,如分辨率、刷新率、几何尺寸、几何形状等。

12.显示器的校准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显示器的校准是调整显示器的白场亮度,黑场亮度,白场颜色和伽马值,并使其达到目标值的过程。整个过程通过显示器校准和特性化软件与屏幕测量仪器的配合来完成,软件接受测量仪器所测得的数据,不断调整显示数据使之达到目标值。

13.显示器的目标白场颜色,白场亮度,黑场亮度和伽马值一般如何选择?

一般把D65作为显示器的目标白场值,如果印刷品所用的印刷观察箱是D50标准观察箱,则采用5000K的白场。对于CRT显示器,白场亮度一般设置为85-95cd每平方米或者24-28朗伯乘英尺之间的某个值;LCD的目标白场亮度一般推荐为120cd每平方米。黑场亮度一般是通过反复测量,指导用户反复调节显示器控制面板(OSD)中的亮度控制来得到黑场平衡一般而言伽马值能够最好的模拟目标介质的中间调特性。一般情况下,windows操作系统的GAMMA值为2.2,而苹果机操作系统的GAMMAA值为1.8。

(理解内容)

19.显示器特性化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如何创建显示器的特性文件?

其基本原理是校准和特性化软件在进行校准完伽马值后会显示出更多的色块,由这些已知的RGB数值(一般包含构建RGB色空间色域所需要的特征色),完成这些色块校准后直接创建显示器特性文件。其过程是把已知的色块数据和测量值进行计算,根据标准色块参考数据中的RGB数值和经显示后测量得到的CIE XYZ值,建立两者之间的转换方式。通常是得到一个3乘3的矩阵,结合校准得到的白场亮度,伽马曲线,建立显示器特性文件

20.如何应用所创建的显示器特性文件

在创建完特性文件之后将其保存在系统目录文件下——>在显示属性的高级面板中选色彩管理——>打开特性文件并将其设置成为系统默认的配置文件。

信息管理学教程期末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管理: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基本管理功能,有效地利用人力、财力、设备、技术、信息诸种因素,促使它们密切配合,发挥它们最高的效率,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2、信息管理:是在管理科学的一般原理指导下,对信息活动中的各种要素,包括信息、人员、资金、设备、技术等,进行科学地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信息资源,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信息需求。 3、MIS:管理信息系统。 4、IRM:信息资源管理。 5、SCM:供应链管理。 6、BPR:企业过程再工程。 7、ERP:企业资源计划。 8、CRM:客户关系管理。 9、信息:是事物的状态、特征及其变化的客观反映,是客观事物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传递。 10、信息资源:是信息与资源两个概念整合衍生出来的新概念,只有满足一定条件的信息才能称之为信息资源,作为资源的信息,也就是所谓“有用的信息”或“可以利用的信息”。也就是可以利用的信息的集合。 11、狭义的信息资源:是指信息本身或信息内容,即是经过加工处理的,对决策者有用数据。 12、广义的信息资源:信息资源是信息活动中各种要素的总称(包括信息、技术、设备、资金和人等要素),是将信息资源作为系统概念看待。 13.信源:发出信息的来源

信道:信息传递的通道 信宿:信息接收者 14、信息资源管理:狭义的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对信息本身即信息内容实施管理的过程。广义的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对信息内容及与信息内容相关的资源如设备、设施、技术、投资、信息人员等进行管理的过程。 15、信息高速公路:从技术上的角度看,实际上是软件、硬件、通信网络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不断发展与集成的结果。 16、信息系统:输入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输出信息的系统。 17、EDPS: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18、DSS:决策支持系统 19、ES:专家系统 20、EIS:主管信息系统 21、OAS:办公自动化系统 22、SIS:战略信息系统 23、信息采集:是信息资源能够得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的基础。 24、信息组织:是对所采集的信息实施有序化的过程,是信息管理过程的核心内容之一。 25、内源信息流:是指来源于经营系统内部的或经营企业内部的信息流动。27、外源信息流:是指来自经营部门之外,但与经营部门的经营活动有着密切联系的,外部社会环境和经营内部的信息流。 28、信息流:人类管理和控制下的信息的有序流动。 29、信息处理:一切为更好地利用信息而对信息所实施的处理工作过程。

运营管理的内容

运营管理的内容 ?生产系统设计 –产品和服务设计 –厂址选择 –设施布置 –生产流程选择 –生产能力规划 –工作设计 ?生产系统运行管理 –生产计划 –物料需求计划 –生产作业计划 –库存管理 –物流管理 –项目管理 –质量控制 运营战略的竞争要素1 ?基于顾客满意的竞争战略 –使产品达到订单赢得要素的标准?基于质量的竞争战略 –以高质量取得优势 ?基于成本的竞争战略

–以低成本取得优势 ?基于柔性的竞争战略 –以快速转产取得优势 ?基于核心业务的竞争战略 –非核心业务外包 ?基于生产集成化的竞争战略 –纵向集成 –横向集成 ?基于产品错位的竞争战略 –如佳能和尼康数码单反相机?基于时间的竞争 –产品开发时间 –计划时间 –加工时间 –转换时间 –交付时间 –响应顾客抱怨时间 运营战略的制定步骤 1.细分市场 2.确定生产系统与生产方式 3.自制还是外购 4.建立有效的供应链

5.执行与评价 流程设计 a)对物料在整个企业中的特定流动过程的整体映射、计划与 优化 b)制造业的流程一般是原材料→零件→部件→产品的加工装 配过程 c)服务业的流程就是完成一项服务的整个过程 d)制造业流程的复杂程度远远高于服务业 生产流程分类 ?按产品组建的流程 –围绕着加工对象组建,加工步骤和方法固定不变,形成流水般的连续生产,称为对象专业化形式 ?按加工路线组建的流程 –多品种生产时,每种产品的工艺路线都可能不同,只能按不同的工艺组建不同的生产单元,各种零部件在这些单元 中曲折往返,称为工艺专业化形式 ?按项目组建的流程 –按每次的生产任务组建,每次任务都没有重复,流程也没有重复 ?工艺专业化形式(Process Focused) –按照工艺特征组织设备和工人等制造资源,为每一个工序

档案管理理论与档案整理

档案管理学 档案的分类: 1按照来源标准,即按其形成的性质可分为国家机关档案、党派团体档案、企业档案、事业单位档案、名人档案等。 2按照内容标准有两种划分方法: 3按照载体的形式标准,有金石档案、甲骨档案、泥板档案、简牍档案、锦帛档案、纸质档案等; 记录信息的方式可分为:文字档案、图形档案、音像档案、电子文件;音像档案:照片、录音、录像、影片档案。 4按照时间标准划分:古代档案、近代档案、现代档案 5按照所有权标准:国家所有档案、集体所有档案、个人所有档案【国外分为:公共档案、私人档案】 6在中国常见的档案种类: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专门档案 档案管理理论分析 1环节论:(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六环节论:收集→分析→鉴定→保管(保护)→统计→利用; 八环节论:收集→分析→鉴定→保管(保护)→统计→利用→检索→编研 2信息论:(《档案管理信息论》)输入→加工→输出→反馈 3三阶段论:形成→管理→利用 档案的起源 1文字产生前的档案: ①结绳记事②书契③岩画 2文字产生后的档案 ①文字 ②载体国外:纸莎草—泥板—贝叶—羊皮(蜡版) 国内:甲骨—金石—简牍—绵帛—纸 档案的定义: 复杂定义:档案是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保存完备的各种形式和载体的数据、信息和知识的记录。 简化定义:档案是原始数据、信息和知识的记录。 1 直接分为党务档案、行政档案、诉讼档案、军事档案、外交档案、科学技术档案等 2 先分为普通档案【如:党务档案、国家政务档案等】和专门档案【如;公安档案、诉讼档案、会计档案、科学技术档案等

1法语国家:档案是文件 三个方面:2英语国家:档案是进入到档案馆的文件 3苏中国家:文件经归档后即为档案—文件中心 档案的属性: 1本质属性:原始性 2一般属性:知识性:储存传播知识 信息性:①扩充性②可压缩性③可替代性④可传输性 文化性:表现为①民主和开放的环境②档案机构性质的转变③为公众为社会服务 档案的价值和作用 1价值:凭证、参考→【行政凭据、法律信任、史料共计】 2作用:机关工作的直考依据、政治斗争的必要手段、生产建设的参考依据、科学研究的可靠资料、宣传教育的优秀材料(以上都是国家作用)国家、组织、个人维权的重要(个人作用) 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 1我国档案事业管理体制——集中制 国家所有(立档单位) 集中管理 分级设馆 馆网庞大 2基本原则(基本原则建立在管理体制上) ①统一领导,分设管理:A分设按行政级别来分级B按专业来分设 ②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A数量要求完整,质量保证B安全性:实体安全、内容安全 3便于社会各方面利用: (1)以档案原件提供利用 (2)以档案复制品提供利用 (3)综合档案内容编写书面资料提供利用 收集的定义: 档案的收集工作,就是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通过例行的接收制度和专门征集的办法,把分散在各组织、个人手中和散失在其他地方的档案,分别集中到各级档案保管机构。

奥鹏东财网考2020年3月课程考试《信息管理学》复习资料参考答案

单选题 1.()与信息系统相结合,产生了专家系统。 A.信息技术 B.计算机技术 C.专家技术 D.人工智能 【参考答案】: D 2.信息管理活动的首要任务是()。 A.信息分类 B.信息分析 C.信息采集 D.信息存储 【参考答案】: C 3.信息调查的要求是准确性和()。 A.完整性 B.及时性 C.真实性 D.科学性 【参考答案】: B 4.按照控制来源划分,控制可以分为()、群体控制和自我控制三种类型。 A.正式组织控制 B.非组织控制 C.专家控制 D.自动控制 【参考答案】: A 5.按照信息源传播形式来划分,信息源分为口传信息源、()和实物信息源。

A.网络信息源 B.多媒体信息源 C.超文本信息源 D.文献信息源 【参考答案】: D 6.为开发网络上的电子商务提供了关键的安全环境的是()协议。 A.HTTP B.TCP/IP C.SET D.FTP 【参考答案】: C 7.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提出了“企业再造理论”。 A.霍顿 B.哈默 C.马钱德 D.莫尔斯 【参考答案】: B 8.按时间性分类,信息可分为历史信息、()和预测信息。 A.自然信息 B.现实信息 C.社会信息 D.有用信息 【参考答案】: B 9.信息检索的概念最早是由()在1950年首次提出。 A.莫尔斯 B.霍顿 C.马钱德 D.香农 【参考答案】: A 10.按管理层次分类,信息管理分为宏观、()和微观信息管理。

A.战略 B.中观 C.战术 D.决策 【参考答案】: B 11.战略规划强调分析、选择和制定方案,而战略管理强调()。 A.战略方案选择 B.战略实施 C..战略规划 D.技术系统构建 【参考答案】: B 12.信息动机形成后可能会产生()和指向作用两种作用。 A.刺激作用 B.凝聚作用 C.激励作用 D.约束作用 【参考答案】: C 13.按社会性分类,信息可分为()和自然信息。 A.科学信息 B.现实信息 C.社会信息 D.有用信息 【参考答案】: C 14.我国目前最常用的文献信息分类标准是()。 A.《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B.《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C.《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D.《国家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参考答案】: A 15.软件维护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维护,重点是()的维护。

印刷色彩管理与实施

印刷色彩管理与实施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印刷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色彩管理技术也应运而生。色彩管理技术不仅用于印刷行业,在其他与颜色信息复制和传递相关的领域都是必不可少的。 所谓色彩管理,是指运用软、硬件结合的方法,在生产系统中自动统一地管理和调整颜色,以保证在整个过程中颜色的一致性。 一、色彩管理的意义 色彩是光刺激人眼的视觉特性。因此,对色彩进行定量的描述和控制是一个重要而艰难的工作。就彩色复制技术而言,色彩管理是在整个图像复制工艺流程中包装安全,对色彩信息进行正确解释和处理的应用技术。 色彩管理的目标是:在整个印刷过程中对色彩传递进行精确的控制与管理,真正做到色彩再现与所使用的设备无关,即相同的色彩数据,用任何系统输出,都会获得理想的色彩复制效果。 色彩管理的意义是:将色彩处理、控制技术和相应的软、硬件结合起来,简化控制与操作,让经验不足的操作者能轻松、准确、迅速地完成彩色复制。色彩管理系统还能在完成生产任务的同时,减少工作时间和支出量。它可让操作者在不同的输入、输出设备上进行色彩搭配。所以,要想获得“所见即所得”的印刷效果,就必须利用色彩管理系统对整个印刷流程进行控制。 二、色彩管理的应用 目前色彩管理技术在彩色印刷复制工艺中主要应用在印前三个方面: 1.分色技术 首先出版印刷,对于一幅有正常色彩的原稿,先用扫描仪对其进行扫描输入,由于扫描仪的特性文件,提供了扫描仪上的色彩(即红、绿、蓝)与CIE1976Lab色度空间的对应关系,因而应用软件系统可以按照这一关系获得原稿颜色的色度值Lab。 由于系统已经掌握了Lab色度值与显示器上的红、绿、蓝驱动信号的对应关系,因此按照显示器的特性文件给出的转换关系,在屏幕上能正确显示原稿色彩。这样就确保了显示器上显示的色彩与原稿颜色相匹配。 操作者观察到准确的图像色彩显示后,可根据客户要求,依照屏幕色进行图像调节处理,又由于含有印刷设备的特性文件,在图像分色以后,可以在显示器上观察到印刷以后的正确颜色。当操作者对图像的颜色满意后,对图像进行分色并存储。分色时,按照印刷设备的特性文件携带的颜色转换关系,得到正确的网点百分比。 2、屏幕软打样 所谓屏幕软打样柔印,是在屏幕上仿真显示印刷输出效果的打样方法,这种打样技术是除在纸张上打样以外的另一种打样技术。 屏幕软打样通过专用软件,结合设备特性文件,通过显示设备校正,完成图像色彩在显示器上的模拟。 屏幕软打样技术要求操作者熟练地应用色彩管理技术纸品包装,进行色彩匹配,从而实现印刷样张的模拟。 3、数码打样 数码打样的工作原理与传统打样工作原理不同,数码打样是以数字出版印刷系统为基础,利用同一页面图文信息,由计算机及其相关设备来再现彩色图文的效果。 三、色彩管理的实施 1、印刷工艺的标准化管理 标准化:根据客户要求的质量标准,制定承印物,油墨等原辅材料的标准北人股份,还有设备、环境光源、检测的标准并制定标准化管理文件。 规范化: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特别关注控制点及控制要素。 数据化:在标准和规范化的基础上进行量化,凡是可用数据表示的方方面面,都要通过测试手段,尽可能用数据表示数码印刷,三者相辅相承,从而达到稳定的质量标准 2、显示器校正 显示器是人和计算机对话的窗口,是印前色彩管理的软打样工具。是色彩控制中最重要的关键环节之一。校正步骤﹙使用专业软件﹚:

关于公司多项目管理资料的整理学习

多项目管控的学习 公司确定了提高总部管理和资源配置能力,加强总部对公司各项目的管控力度的发展战略。公司通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包括参股控股的项目现在正在开发的项目共有四个,随着公司不断地发展公司旗下的项目会越来越多。采用多项目管控模式能够有力的保障公司持续、快速、稳健发展,同时也可以实现最大可能地提高各项目附加值和利润率。 根据2006年10月的市场调查结果,在随机选取的300家各类典型房地产开发企业中有84%的企业在同时进行多项目开发,有15%的企业同时开发的项目数量在5个(含)以上;其中,73家房地产上市全部进行多项目开发,资质一、二级企业中90%进行多项目开发。可以说,多项目开发是当前房地产市场的最主要特征,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 一、“多项目开发综合症” 多项目开发下,特别是多项目开发初期,许多企业都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公司与项目部(项目公司)之间职权分工不明确,工作接口关系不清晰; ◎公司本部的支持和管理职能不能有效发挥,难以对项目部实施有效考核; ◎项目部(项目公司)受项目经理的“人治”影响较大,或者过于依赖公司,或者不愿服从公司管理; ◎项目部(项目公司)的执行力较差,计划、方案、指令等的执行结果往往有较大偏差; ◎与股东、供方等合作单位的公共关系不融洽; ◎人力资源、资金供应紧张,既有资源又不能实现共享; ◎对企业品牌建设贡献不大,等等。 这些问题是“多项目开发综合症”的主要特征,所导致的结果往往是:工作效率低,目标偏差率大(特别是成本控制、开发节奏、利润目标)。 一家上海著名开发企业的董事长说:“公司正在运作的项目有八个,其中六个在外地,即使是每月每个项目去一趟,二十天就没了,公司一大堆事也要处理,还要跑地、跑钱、跑关系,一个月四十天也不够用,都成铁人、飞人了。”想必像这位董事长一样的在业界企业中不在少数。 出现“多项目开发综合症”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业务发展战略不清晰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业务发展战略一般包括市场发展规划、区域发展规划、

信息管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信息管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信息:香农概念——信息是二次不定性之差,不定性就是对事物认识不清楚,不知道,信息就是消除人们认识上的不定性。 哲学概念——信息时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特征或运动状态在人脑中的 反映,它体现出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管理: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基本功能,有效地利用人力、财力、物力、设备、技术、信息诸种因素,促使它们密切配合,并发挥最高效率, 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信息管理:狭义上认为信息管理师对信息本身的管理,即采用各种技术方法和手段对信息进行组织,控制,存储,检索和规划的等,并将其引向预定 目标。 广义上认为信息管理是对信息活动诸要素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控制,以 实现信息及有关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有效地满足社会的信息要求。信息资源:信息是普遍存在的,但信息并非全部是资源,只有满足一定条件的信息才能称之为信息资源。 狭义的信息资源:指信息本身或信息内容,即经过加工处理的,对决策者有用的数据 广义的信息资源:是信息活动中各种要素的总称(包括信息、技术、设备、资金和人等要素) 信息资源管理:是为了确保信息资源的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以现代信息技术等为手段,对信息资源实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的一种 人类管理活动。 信息经济学:把信息和信息活动当做普遍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来加以研究的学科。信息源:信息的来源 内部信息:来自组织内部,一般比较可靠,容易掌握 外部信息:从其他地方收集或买来的,要注意其正确性,需要花大力气去搜集 一次信息源:由现场直接采集的信息 二次信息源:各种文件或数据库中存储的信息 静态信息:具有相对稳定性,在一定时期内不发生根本变化的信息 动态信息:反映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实际进程和实际状态的信息。 信息采集:是信息资源能够得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的基础。指一切信息工作的信息采集,不只是指信息服务部门为用户的需求所进行的信息采集。信息组织:是对所采集的信息实施有序化的过程,是信息管理过程的核心内容之一 信息流:具有动态含义,它是一种定向运动着的信息所形成的流 信息处理:一切为更好地利用信息而对信息所实施的处理工作过程,都称为信息处理。信息处理过程要经过几个环节:收集、加工、传递、存储、检 索、使用、反馈等 内源信息流:指来源于经营系统内部的或经营企业内部的信息流动 外源信息流:来自经营部门之外,但与经营部门的经营活动有着密切联系的,外部社会环境和经营环境流入经营内部的信息流。

运营管理复习材料

运营管理 第一章 一、运营管理(名词解释) 运营管理可定义为对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运营系统进行规划、设计、组织与控制。 二、运营管理的目标(填空、简答)运营管理的直接目标是增值。运营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达到或超过顾客满意,在此基础上实现经济效益。顾客满意是前提,只有达到或超过顾客满意才能实现可持续的经济效益。 三、运营管理的实质(填空、简答)运营管理的实质可概括为三句话:通过有效管理实现增值,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基础上的资源高度集成,满足顾客对产品或服务特定的需求。 四、运营管理的特征(填空、简答) (1)集合性运营管理由多个可以识别的子系统所组成,如物资管理系统由计划管理子系统、库存管 理子系统、质量检验子系统等组成。 (2)关联性若干个体集中在一起,只能算一个“群” ,只有当个体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或相互作用时,才能成为一个系统。 (3)目的性一个现实的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实现一定的功能且有一个或多个目的,如果这些目的达 到它们的最大等级,就说实现了系统的最优化。 (4)环境适应性运营系统必须适应周围或外界环境的变化。 五、质量控制、费用控制、进度控制(名词解释) 1、质量控制: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称为质量控制。 2、费用控制:费用控制就是保证产品的价格既为顾客所接受,同时又为企业带来一定的利润。 3、进度控制:就是把运营中涉及的人员、物料设备、资金等资源在需要的时候组织起来、筹措到位,以保证适时适量地将产品投放到市场。 第二章 一、运营战略、运营策略、实际运营(名词解释、填空) 1、运营战略:运营战略是组织在组织系统的规划与设计、组织系统的运行与控制以及组织系统的维护与更新方面所做出的中长期谋划。 2、运营策略:运营战略是针对某一运营战略而形成运营模式。 3、实际运营:主要涉及组织内的产品、工序、方法、使用的资源、质量、成本、生产准备时间及进度安排等。 二、生产率(名词解释、填空)生产率:即投入产出比。生产率反映了产出(产品和服务)与生产过程中的投入(劳动、材料、能量及其他资源)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相对指标。 三、影响生产率的因素(论述、多选、简答)影响生产率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管理、资本、质量和技术等,其他影响因素,如标准化、工作场所的设计与布置、激励制度等。 四、例题计算(P25 某机械加工厂,一周内生产出10000单位的产品,产品售价为5元/单位。为生产这些产品投入了500个工时,工时费用为8元/小时。此外,还投入折合价值为5000元的原材料和1000元的管理费用。试计算劳动生产率和多要素(劳动、原材料和管理费用)生产率。 解:

管理学整理资料

一.基本知识点 1.管理者和管理机构是管理的主体。(第一章) 2.组织的各类资源(事物)是管理的对象。(第一章) 3.管理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表现在复杂性、边缘性。(p10) 4.管理人员按所处的组织层次可分为高层、中层、基层管理者。(p12) 5.管理者对复杂情况进行抽象和概念化的技能,对事物的洞察、分析、判断、抽象和概括 的能力是指概念技能。(p15第一章) 6.管理者从事自己管理范围内的工作所需要的技术和方法是指专业技能。(第一章) 7.现代管理中,最一般的和最基本的管理手段主要有: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法律方法、 技术方法和教育方法。(补充) 8.行政方法具有强制性。(补充) 9.科学管理之父是泰勒。(p39第二章) 10.科学管理的阶段特点是对工厂的管理问题形成完善的体系和框架。(p40) 1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二章) 12.行为科学的最大特色是更为全面地发现和认识了组织构成的基本单元和管理的主要对 象——人的本质。(p42) 13.非正式组织是指人们在共同工作或活动中,具有共同兴趣和爱好,以共同利益和需要为 基础而自发形成的团体。(p173)(p42) 14.学习型组织之父是彼得·圣吉。(p48) 15.学习型组织的是在,《第五项修炼》中提出的。(p48) 16.学习型组织的修炼是指:(1)第一项修炼:自我超越。(2)第二项修炼:改善心智模式。 (3)第三项修炼:建立共同愿景。(4)第四项修炼:团体学习。(5)第五项修炼:系统思考。(p49) 17.竞争者是指与本组织竞争外部资源的其他组织。(p82) 18.企业的社会责任分为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慈善责任。(p88) 19.国家的政治制度、政党和政党制度、政治团体、国家的政策方针和政治形势等因素是指 政治环境。(第四章) 20.影响组织生存与发展的社会经济状况及国家经济政策是指政治法律环境。(第四章) 21.管理的内部物质环境是人力、物力、财力、信息资源。(补充) 22.管理的道德观主要有功利主义、权利至上、公正主义的道德观。(p90) 23.管理者向新来的员工支付比最低工资高一些的工资,在他看来最低工资不足以维持员工 的基本生活。这种道德观是道德的公正观。(p90) 24.管理者事先对未来应采取的行动所作的谋划和安排是指狭义的计划职能。(第五章p105) 25.对企业而言,一般可把五年以上的计划成为长期计划。(p110) 26.计划按完成的时间,可将计划分为长期、中期、短期计划。(p110) 27.计划按明确性程度可分为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p110) 28.决策是计划工作的核心部分,在计划工作中的环境分析、资源选择、战略确定等计划工 作的主要内容都需要决策才能落实。(p134) 29.管理者必须具备的最基本,又是最重要的能力是决策能力。(p134) 30.经常重复发生,能按照原来已规定的程序、处理方法和标准进行的决策是指程序化决策。 (p144) 31.程序化决策解决的问题是重复出现的、常规的问题。(p144) 32.群体决策不仅受个体心理的影响,还受群体心理的影响。(p146) 33.群体决策通常比个人决策花费的时间多。(p146)

信息管理学复习提纲简要

信息管理学基础复习提纲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管理 1.1信息的含义 本体论层次: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 认识论层次: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 1.2数据、信息、知识及关系P10 1.3信息的特征(基本属性)P6(理解,选择题其中选择解释) 1.4信息管理的定义(广义)P19(基本管理对象:信息资源、信息活动) 第二章信息交流 2.1信息交流含义 信息交流的含义:信息交流是指不同时间或不同空间上的认知主体(人或由人组成的机构、组织)之间借助于相应的符号系统所进行的知识、消息、数据和事实等信息的传递与交流的过程。 ……信息交流分为共时信息交流和历时信息交流。(理解) 2.2信息交流的条件和要素 信息发送者、信息接收者、交流通道、符号体系、知识信息库、支持条件 2.3信息交流的模式(理解+重点理解个别第一模型里的含义)P48 2.4信息交流和传播中的栈 有信息栈参与的社会信息传播过程,我们可以称之为“栈交流”(间接交流,社会代理交流),而S与R的直接交流则可称为“零栈交流”(直接交流)。 2.5信息传递模式(四种) 2.6论述Web2.0环境下有哪些常用信息交流工具及其对你生活学习的影响。(论述) 第三章信息分布 3.1马太效应的表现和作用形式 在用户信息需求中的表现 3.2信息离散分布规律 1.布拉德福定律:“如果将科学期刊按其刊载某个学科主题的论文数量,以递减顺序排列起来,就可以在所有这些期刊中区分出载文率最高的‘核心’部分和包含着与核心部分同等数量论文的随后几区,这时核心区和后继各区中所含的期刊数成1:a:a2的关系”这就是布拉德福定律的区域表述形式。 2.齐夫定律:如果将一篇较长文章(约5000字以上)中每个词按其出现频次递减排列起来(高频词在前,低频词在后),并用自然数给这些词编上等级序号,出现频次最高的为1级,其次为2级……这样一直到D级,如果用f表示词在文章中出现的频次,用r表示词的等级序号,则有:fr = c (齐夫定律)式中c为常数。 3.3信息生产者的分布规律 1.洛特卡定律:在论文数X和作者数Y x之间,存在着下列一种关系:X n Y x = C (此式中,Y x是发表了论文X篇的作者数,n和c是对应于这一典型数据集合而估计出来的两个常数,n的数值在2上下波动。指数n近似为2。则上式可改为:Y x = C / X2 2.普赖斯定律:即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全部论文的半数系由该领域中全部作者的平方根的那些人撰写的。“那些人”无疑是核心或高产作者。 3.4 信息对时间的分布规律 1.指数增长率:

运营管理整理资料

运营管理复习 .生产、生产运作系统、生产运作管理,对现代生产的概念应建立的观念 答:()生产—是一切社会组织将它的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过程 ()生产运作系统—由人和机器构成的、能将一定输入转化为特定输出的有机整体 ()生产运作管理—对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与维护过程的管理 ()对生产概念应建立的观念:系统观、集成观、信息观、服务观 .企业竞争力和运作竞争力的来源,企业战略与运作战略的区别与联系 答:来源:企业的竞争力主要来自于四个方面:时间、成本、质量、服务 企业的运作竞争力支持企业综合竞争力。运作竞争力来源于四个方面:时间、质量、成本、柔性 区别:企业战略就是一个企业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为实现其总目标所确定的一个总纲(或者说总计划)。这个总纲包括一个企业的发展方向、行动方针,以及资源配置的方针和方案。 运作战略是在企业经营战略的总体框架下,决定如何通过运作活动来达到企业总体经营目 标。运作战略是企业经营战略的一个职能战略,是企业经营战略在生产系统中的分解。 联系:企业的整体经营目标通常是由企业经营战略所决定的。在企业整体经营目标之下, 企业的不同职能部门分别建立自己的职能部门战略和自己力图达到的目标。因此包括生产运作战略在内的各个职能级战略的制定,都受企业整体目标的制约和影响。 .流程式生产(连续性生产)、加工装配式生产(离散性生产)、订货型生产、备货型生产、 纯劳务生产与一般劳务生产、制造性生产与服务性生产运作的区别 答:制造业与服务业 连续性生产:指物料均匀、连续地按一定工艺顺序运动,在运动中不断改变形态和性能, 最后形成产品的生产(流程式生产) 离散性生产:指物料离散地按一定工艺顺序运动,在运动中不断改变形态和性能,最后 形成产品的生产(加工装配式生产) 备货型生产:指在没有接到用户订单时,按已有的标准产品或产品系列进行的生产() 订货型生产:指按用户订单进行的生产(——,) 纯劳务生产:不提供任何有形产品,如咨询、法庭辩护、指导和讲课 一般劳务生产:提供有形产品,如批发、零售、邮政、运输、图书馆书刊借阅 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运作区别: ()服务运作与顾客的接触程度要高于制造业 ()服务运作的投入比制造运作的投入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即生产能力有更大的弹性 ()由于需求的强度与工作要求的多变性,使服务业的生产率相对难以测量 ()服务业对质量要求更高,同时质量控制的难度也大 ()服务不能用库存来调节 .产品生命周期、产品战略的三维结构及一般模式、产品开发的驱动模式 答:产品生命周期:、引入期:() 对产品进行创新设计,确定最有竞争力的型号; () 消除设计中的缺陷;() 缩短生产周期;() 完善性能。、成长期:() 产品工艺改进; () 降低成本;() 产品结构标准化与合理化;() 稳定质量。、成熟期:() 产品系列化与标准化;() 提高工艺稳定性;() 创新服务与质量创新;() 产品局部改革。、衰退期:()很少进行产品细分;() 精简产品系列;() 决定淘汰旧产品。 产品战略的三维结构及一般模式:

《安全资料》安全生产管理资料的分类和整理

第十一章安全生产管理资料的分类和整理 为进一步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管理工作,不断总结和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管理经验,施工现场应有专人对本工程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资料进行及时的收集、分类和整理。有装订要求的,应按规定的要求,装订成册。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资料,按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中对检查项目检查评分的顺序,共分为以下十九种: 1、安全生产责任制; 2、目标管理; 3、施工组织设计; 4、安全技术书面交底; 5、安全检查记录; 6、安全教育; 7、班前安全活动; 8、特种作业人员名册; 9、工伤事故档案; 10、安全标志; 11、文明施工; 12、脚手架; 13、基坑支护和模板工程; 14、“三宝”“四口”; 15、施工用电; 16、物料提升机和外用电梯; 17、塔吊; 18、起重吊装; 19、施工机具。 以上每种资料均应装入资料盒中,资料盒面上应标明资料的序号和名称。资料盒内应有资料目录的编排和资料的分类、整理及存放的顺序等,可参照各章节中的“资料整理要求”和“本节资料目录”的内容。当某一序号的资料一个资料盒装不下时,可以分装两个资料盒,但同一类资料不应分开存放,并需在资料盒封面上的序号、名称后标明“之一”、“之二”等,

以示它们之间的联系;序号相连的资料,当它们的内容较少时,可以合装一个资料盒,但应 在资料盒封面上按顺序注明序号及资料名称,资料盒内的资料目录也应按顺序分别编排,每种资料应用封面隔开,序号在前的放在上面。同类资料,要按资料成档的时间先后顺序整理,时间在后的应放在前面。 当施工现场有两个以上的单位工程时,各个单位工程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资料应单独整理,不能分开的(如序号为1、2、3、6、8中的部分资料),允许缺项,但必须在相应资料顺序后注明。 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内业管理资料,应当及时收集、整理和入档。当施工现 场受检时,资料盒应按照资料序号的顺序摆放整齐。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管理,具有极强的动态特点,既要严格遵守国家和行业主管部门的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等,又要根据各个施工现场不同的具体情况来实施管理,因此,各地(市)、县(市)建设业安全监督站制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资料的范本,只能供各企业在编制安全生产管理资料时参考之用。不得在上面填写单位名称和添加几条简单的内容后,作为安全生产管理资料收集入档。 我始终相信,时光会证明每天不管多晚多累都坚持在自己脸上涂抹半小时是正确的!

信息管理学基础知识点(马费成、宋恩梅)说课材料

信息管理学基础知识点(马费成、宋恩梅)

一、信息与信息管理 1、信息 信息(本体论):信息是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 信息(认识论):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 全信息:我们把同时考虑到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外在形式、内在含义和效用价值的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称为“全信息”。 而把仅仅考虑其中形式因素的信息称为“语法信息”,把考虑其中内容(含义)因素的信息称为“语义信息”,把其中效用因素的信息称为“语用信息”。 2、信息的特征: (1)信息存在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2)信息产生的广延性和无限性 (3)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传递性 (4)信息对物质载体的独立性 (5)信息对认识主体的相对性 (6)信息对利用者的共享性 (7)信息的不可变换性和不可组合性 (8)信息产生和利用的时效性 3、信息链、数据、信息与知识 由事实-数据-信息-知识-智能五个要素构成“信息链”。

“事实”是人类思想和社会活动的客观映射;“数据”是事实的数字化、编码化、序列化、结构化;“信息”是数据在信息媒介上的映射;“知识”是对信息的加工、吸收、提取和评价的结果;“智能”则是运用知识的能力。 4、信息流 当信息生产出来后(产生)之后,便要流向特定的利用者,于是在信息生产者和利用者之间形成源源不断的“流”,即信息流。 5、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的实质就是人类采用技术的、经济的、政策的、法律的、人文的方法和手段对信息流进行控制,以提高信息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效用价值为目的的一种活动。 6、信息管理的视角

(1)从技术视角,信息管理主要研究用手工方式和计算机方式对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处理,使之有序化存储、便于快速检索并传递给特定的利用者。这一直是信息管理研究的重点和目标。(2)从经济视角,主要研究以信息的生产、流通和利用为基础的信息市场,包括信息产业、信息经济的形成、发展、特征和运行模式,信息资源和优化配置,信息技术的评价选择以及信息经济效益评价等方面的问题。信息经济学是该视角下信息管理与经济学相互交叉的研究领域。 (3)从行政和法律视角,立足于政府职能,运用行政手段(政策、计划、规划)和法律手段,对信息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着眼于协调和解决社会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新矛盾、新冲突、新的利害关系,促进社会更充分地利用信息,更好地发挥信息的社会功能,为实现某种发展目标服务。信息政策与信息法律是该视角下的典型研究领域。 (4)从人文角度,立足于研究信息流控制中道德、伦理、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建设。尤其是在网络环境下,人们的信息行为仅仅依靠行政和法律手段是难以有效约束的,必须通过人文精神的培养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对信息活动进行管理。在此视角下,信息伦理、网络伦理的研究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7、信息生命周期管理

运营管理复习资料

运营管理 绪论 1.什么是运营管理?P2+P5 按照企业内部职能部门的分工观点,运营管理可以从以下两点来定义:一是运营管理对于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全面作用和贡献;二是运营管理在其职责范围内需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日常业务上。 从组织观来看,运营管理可以定义为对企业产品的制造和服务的提供及其交付所需要的直接资源的有效利用进行管理 从运营观来看,企业运营管理职能的日常活动主要是通过将投入资源装换为有形产品和无形服务的产出的过程实现附加价值的增加。 第二章 2.运营战略是一项长期的规划,以最有效的利用企业的关键资源,支持企业的长期竞争战 略和企业的总体战略名解 3.运营战略可以分为两大类:P21 结构性战略----包括设施选址、运营能力、纵向一体化和过程选择(这些都是长期的战略决策问题) 基础性战略----包括劳动力问题(数量和技能水平),质量问题、计划和控制以及企业的组织结构(这些也常被认为是战术决策问题,因为其时间跨度相对较短) 4.运营职能中管理决策的三个层次:战略规划、战术计划、运营计划与控制。P21名解战略规划:运营战略支持了SBU的长期竞争战略。运营战略与SBU层次上的战略决策一样注重的是有效性,即“做正确的事”。长期 战术计划:影响中期的决策,注重的是效率,即“正确的做事”,主要关注何时发送原材料、何时生产产品以更好的满足顾客的需求、以及劳动力的规模等决策问题。中期 运营计划与控制:是用来处理日常工作管理的,包括日常工作计划、库存日常管理以及工艺日常管理。短期 5.竞争优势要素:低成本、高质量、快速交货、柔性、服务。P21 6.竞争优势要素如何构建运营战略P27-28 聚焦(集中经营)和权衡---→以客户需求为目标,新竞争优势曲线---→订单赢得要素和订单资格要素 第三章 7.新产品的分类:(以创新程度来分)派生产品、换代产品、创新产品。P39 名解可能小 8.新产品开发过程?P40 (1)不断的推出新产品概念 (2)把这些产品概念转换成为顾客需要的可靠的功能设计 (3)保证这些功能设计的可生产性 (4)选择与客户需求相匹配的流程 企业还必须尽可能的缩短新产品开发的完成时间。

补完《信息管理学》复习大纲

《信息管理学》复习大纲 1.哈特莱、香农、维纳和钟义信对信息的定义。P2~3 哈特来:信息是他从通信符号表中选择符号的具体形式 香农:信息被看作是消除信宿对信源发出何种消息不确定性的东西。 维纳:信息是我们对外界进行调节并使我们的调节为外界所了解时而与外界叫唤来的东西。 钟义信:信息是食物存在的方式或运动的形态,以及这种方式或状态的直接或简介的表述。2.简述信息与物质、能量的关系。P3 信息与物质的关系:物质是信息存在的基础。 信息与能量的关系:能量是信息运动的动力。 3.按照信息的表现形式和主体的认识层次,信息如何分类?P4 按照信息的表现形式分类:消息,资料,知识。 按照信息的认识层次分类:语法信息,语义信息,语用信息 4.简述信息的层次如何划分?哲学层次、认识论层次和社会层次。 5.信息的特征。P5 6.普遍性。表征性。动态性。相对性。依存性。可传递性。可干扰性。可加工性。 7.简述信息的功能。(注意各要点的细节)P8~10 认知客体的中介。人类思维的材料。科学决策的依据。有效控制的灵魂。系统秩序的保证。 社会发展的资源。 8.广义与狭义信息管理概念。 9.信息管理发展各阶段的主要任务和特征。P28~29 古代信息管理时期:信息交流是自发的无组织的,信息记载材料是天然的,信息记录方法是手工的。信息活动几种在个体层次上,社会信息量不大,信息管理活动零星、片段,对信息载体进行封闭式的物理管理。 近代信息管理时期:以文献信息为中心,以图书馆为主要阵地,以解决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保存与传播报道问题为主要任务,管理手段基本上是以人力和手工为主并辅之以部分机械化作业,主要管理者是图书管理员。 现代信息管理时期:面向技术的信息管理阶段: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以管理信息系统为主要阵地。以解决大数据量信息的处理和检索问题为主要任务,管理手段计算机化,主要管理者是mis经理。面向竞争的信息管理阶段:以信息资源为中心,以战略信息系统为主要真滴,以解决信息资源对竞争战略决策的支持问题为主要任务,管理手段网络化,主要管理者是信息主管(cio) 10.广义的信息资源包括哪几个方面?P30信息,信息技术,信息人员。 11.人类社会的信息活动都包括哪几个层次?P30个人的,组织的,社会的。 12.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上分析信息管理包括哪些内容?信息管理学主要研究哪些内容?P31 微观:狭义信息资源管理。中观:广义信息资源管理。宏观:广义信息资源管理的基础上再加上信息产业管理。信息管理主要研究内容:信息管理的基础理论。信息产品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产业管理。

公司运营管理流程

公司运营管理流程 公司管理工作,简言之,是“管好人,管好财,管好事”。在此,就公司人 资管理、财务管理及项目运行管理流程作如下规定: 第一条 人资管理流程 人资管理工作的三大重点控制是: ①岗位的设置及岗位职责确定。 ②人员的选聘和淘汰工作。 ③人员考评及培训工作。 ①岗位设置:根据公司的经营目标,明确公司的组织设计和岗位定编工作。 经总经理起草报董事会审批后,严格按定编定岗要求执行。 ②人员选聘: 部门负责人提出要求→公司分管负责人签批→总经理签批→人资部负责人落实→人资部组织配合专业部门面试 填表格及签→订试用合同→专业部门培训后上岗 →人资部和专业部门考核合格后签正式合同 ③人员离岗:本人申请或部门劝辞→人资部谈话并审议劳动合同终了事宜→隶属专业部门谈话→隶属专业部门工作交接→行政管理部办公用品交接人资部离职协议财务部门接算

离职 ④人员考评: 行政管理部日常管理制度考评 隶属专业部门综合素质考评 ⑤培训工作: a、人资部公司基本情况及日常管理制度培训 b、专业部门岗位培训 c、国家要求的培训及学习 第二条 财务管理流程 财务人员由总经理选聘,财务部直接对总经理负责。公司的财务运作,严格按预算执行。预算内资金由总经理负责并经各分管负责人审批。预算外资金统一报董事长审批。 ①预算程序:公司各部负责人制定预算 公司总经理审议并记录 财务部审议董事长审批审批后预算分发各部财务部按预 算审核 ②预算内费用核销程序:公司各部负责人同意经办人办理并按财务要求制单公司负责人审批财务部审批核销。另公司总办费用 报公司总经理审批,总经理费用报总办成员审批。 ③预算外费用。

档案的管理

档案的管理、整理方法、档案号编制及目录格式 档案管理制度 档案建设是全面建设和长远发展的最基础性的、不容缺失的重要内容。全体工作人员都要树立强烈的档案管理意识,从每个人员、从每项工作、每个环节做起,认真加强档案建设。 (一)档案收存的范围 1、行政档案: ①上级下发的各类文件 ②发出的各类文件 ③各种会议记录及会议要 2、人事档案 ①在编人员的档案材料 ②人员招聘的相关材料 ③各类工作人员的登记表、请假条、迟到、旷工等资料。 ④工作人员聘用合同、工资待遇审批表及相关资料。 ⑤工作人员年度考评资料 3、财务档案 ①日常支出的财务凭证、账目、审批手续及报表。 ②各种税费、社保金交纳的相关资料。 ③年度、季度及专项财务分析报告。 4、技术部门 ①各个型号机械设备的图纸。 ②每次出差的售后服务回馈单归档。 (二)档案管理体制: 档案实行统一管理。部门分类管理的二级管理体制。

1、建立档案室,对及各部门档案资料正本统一管理。办公室分工专人管理档案。 2、人事、行政档案由办公室助理和办公室主任直接管理。 3、技术部门档案直接汇总到档案室; 4、根据工作需要,主管会计可在财务室保留当年和前一年的财务档案,尔后逐年建档移送档案室保管。 (三)归档 归档要求:①档案必须具有真实性。所有资料应为原始资料。②档案必须具有完整性。每个案卷力求资料齐全。③档案必须具有价值性。立卷要避免杂乱无章,做到分类、分项、分目清晰;要避免重复立卷,同一事件只立一个卷目;要准确分类,不同类型的资料,不能混合立卷。 (四)档案保管和使用 1、档案管理人员要对档案卷宗分类编号、类别,分类存放,做到分类清晰、放置有序,便于查阅。 2、在人员变动时,要认真做好移交。 3、档案借阅必须填写申请表,经分管领导批准后方可借出,并按申请使用时限及时收回。 文书档案的整理方法 一、概念 文书档案主要是指各单位从事社会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即法规性文件和行政性文件。法规性文件是本单位制定和颁发的。具有法律性和强制性的文件。行政性文件是本单位为贯彻执行法规、在日常政务活动中形成的文件材料。目前我国党政军机关、部门使用和形成的文件主要由:命令(令)、指令、决议、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