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原位杂交FISH

荧光原位杂交FISH操作常规

荧光原位杂交(FISH)操作常规 FISH试剂: 0.075M KCl (2月一次) 固定液(甲醇:冰醋酸=3 :1)(一周一次) 2×SSC (PH=7.0,一周一次) 2×SSC 0.1%NP40 (PH=7.0,一周一次) 0.4*SSC 0.3%NP40 (PH=7.0,一周一次) 70%、85%、100%乙醇(一周一次) 一、标本的采集 1.1 外周血不少于2ml×2(WBC计数大于20×109),EDTA抗凝,4℃保存小于3天 1.2 骨髓不少于1ml×2(BM增生明显活跃),肝素抗凝,保存时间小于3天,4℃保存 二、标本前期处理 2.1 .样本2500R离心8 min,让血细胞沉淀,去上清,留沉淀 2.2 沉淀+ 0.075M KCl混合(1ml样本+8ml KCl),吸管吹匀,水浴箱37℃低渗30 min 2.3 取出按样本:固定液=10:1比例加固定液,固定液不的超过1 ml 2.4 混匀,吹散细胞,1800R 离心8 min 2.5 去上清,留沉淀,加5~10ml 固定液(不得超过10ml),混匀,静置10 min(吸去底部絮状沉淀) 2.6 重复2.4~2.5步骤2次,(外周血2洗3次,骨髓3~4次) 2.7 去上清液,加少许固定液1~2min 4℃保存1~2月(保存样本) 三、标本玻片制备 3.1 保存样本离心,加新鲜固定液,配制适当浓度滴到载玻片上,观察标本质量(10 Cell/HP)3.2 室温(20℃~37℃)2×SSC(Ph 7.0)液中浸泡2 min(老化) 3.3 依次室温(20℃~37℃)70%、85%、100%乙醇中浸泡2 min(脱水)待干, 3.4 适当区域滴加探针液6 ul ,18×18 盖玻片封盖,封片胶密闭封片无气泡、无空隙;待干 四、变性杂交 4.1 杂交仪预订程序75℃变性1~2min,37℃杂交不小于16 h(过程中保持湿度,湿条+润湿纱布块) 五、洗片 5.1 小心去掉盖玻片和封片胶 5.2 在75℃水浴箱中,玻片浸泡在0.4×SSC、0.3%NP40(pH7.0)(72℃+/-1℃)液中2 min 5.3 晾干,在2×SSC、0.1%NP40(pH7.0)室温中浸泡30s(背景信号好坏) 5.4 晾干,加6ul DAPI antifade 到载玻片上,18×18盖玻片 5.5暗环境,荧光显微镜观察 2008-11-16

荧光原位杂交(FISH)实验步骤

仪器设备 1、医用微波炉; 2、水浴锅; 3、OLYMPUS BX51荧光显微镜; 4、OLYMPUS DP11数字显微照相机。 FISH试剂 (1)1×PBS:由10×PBS溶液稀释而成,储存于4℃; (2)20×SSC(); (3)2×SSC,由20×SSC溶液稀释而成; (4)25mg/ml蛋白酶K消化液。 (5)变性液(70%甲酰胺+2×SSC,:4ml 20×SSC;8ml蒸馏水;28ml甲酰胺。每次新鲜配制。 (6)杂交后洗涤液:20×SSC 4ml;蒸馏水16ml;甲酰胺20ml。每次新鲜配制。调节pH 前升至室温。 实验步骤 1、脱蜡: 1)二甲苯脱蜡3次,每次5min; 2)100%酒精两次,每次2min; 3)移出酒精,斜置切片,标记末段向下,空气干燥。 2、蛋白酶处理: 1)每个染色缸40ml蛋白酶K消化溶液,配制方法如下:2×SSC 40ml倒人Facal管,在水浴槽中预热。将消化酶液加入管内,摇动直到酶溶解。 2)37℃水浴槽中预热染色缸和蛋白酶K溶液。37℃孵育20min。 3)×SSC在室温下漂洗切片3次,每次1min。 4)梯度酒精脱水(-20℃预冷)。 3、变性: 1)每一个立式染色缸配制40ml变性溶液; 2)78℃水浴槽中平衡预热混合液染色缸; 3)78℃孵育8min; 4)即移入-20℃预冷70%酒精的染色缸内2min,再依次移入80%、90%和100%的-20℃预冷酒精内,每缸2min; 5)空气干燥。 4、杂交: 1)准备探针; 2)取一个较大的湿盒,交叉放置切片; 3)滴10μl探针在切片的组织上,加盖玻片; 4)盖上湿盒盖,37℃孵育12h~16h。 杂交后的水洗: 5)镊子小心去除盖玻片; 6)43℃预热杂交后水洗溶液40ml水洗切片15min; 7)2×SSC(37℃)洗两次,每次10min; 8)切片放人染色缸的1×PBS内待检测,勿使切片干燥。 检测:

荧光原位杂交 综述

荧光原位杂交(FISH)综述 摘要 本文简单介绍了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的一些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常用操作方法和步骤。 关键词:荧光原位杂交; 1.发展 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是一种细胞遗传学技术,可以用来对核酸进行检测和定位。荧光标记的核酸探针只和具有高度相似性的核酸杂交,可用于染色体上基因的定位,或在分子生态学中用来标记不同分类细菌或古菌中的核糖体RNA[1]。1969年,Pardue等和John两个研究小组发明了原位杂交技术,放射性标记的DNA 或28s RNA 被杂交到细胞制备物上,通过放射自显影技术(m icroautoradiography, MAR)检测杂交位点,这一技术可以在保持细胞形态完整性的条件下,使核酸序列在细胞内被检测[2]。 2.原理 通过特定分子的荧光标记探针在细胞内与染色体上特意的互补核酸序列原位杂交,通过激发杂交探针的荧光来检测信号。由于荧光燃料收到一定波长的(即激发波长)的光激发后会发射荧光(即发射波长),所以就滤光镜选择合适的激发波长的光,即可显示某一特定的荧光染料,于是就可以直接显示特定细胞核中或染色体上的DNA序列间相互位置关系[2]。 原位杂交的处理:染色体上杂交的位点提供了DNA探针序列的定位信息。所以应用该方法时,需打开维持染色体DNA双螺旋结构的碱基配对以使其形成单链分子(这称为DNA变性)。只有这样染色体DNA才能与探针杂交。变性染色体DNA而不破坏其形态的标准方法是将染色体干燥在玻璃载玻片上,再用甲酰胺处理[1]。

3.关于探针的发展 早期原位杂交技术中探针是放射性标记的,但这个方法并不令人满意,因为放射性标记很验证同时满足灵敏度和分辨率这两个原位杂交成功的必要条件。灵敏度要求放射性标记具有高中辐射能(例如用32P标记),当标记物能量过高时,会因为信号散射导致分辨率过低。如果使用低辐射能的放射性标记物,如 3H可以得到较高的分辨率,但由于灵敏度低而需要长时间曝光,并由此导致背景过高,难以分辨出真正的信号。20世纪80年代后期,非放射性DNA荧光标记技术的发展解决了上述问题,这些标记将高灵敏度与高分辨率结合起来,适用于原位杂交。 现已设计出具有不同发光特性的荧光标记物,因此有可能将一组不同的探针与单个染色体杂交,并分辨出每种杂交信号,从而测定出各探针序列的相对位置。为了得到最高的灵敏度,探针的标记需要尽可能大一些。在过去这就意味着探针必须是相当长的DNA分子,通常是至少40kb的克隆片段。现在已发展出将较短的DNA分子进行标记的技术,对长度的要求已不那么重要。 构建物理学图谱时,克隆的DNA片段可被简单地看作另一种类型的标记物,但在实际应用,由于克隆的DNA片段确定了DNA序列,将其作为标记应用则具有另一层含义。因此,克隆间位置关系的确定提供了基因组图谱与其DNA序列间的直接联系。如果探针是长的DNA片段,至少对于高等真核生物,就可能产生这样一个问题:探针中可能含有一些重复的DNA序列,因此探针可能与染色体上多个位点杂交,探针在使用前要与来自被研究组织的未标记DNA混合。这种DNA可以是总的核DNA(即代表了全基因组),但如果使用富集重复序列的片段更好。加入未标记DNA的目的在于与探针中的重复序列结合并将其封闭,使随后的原位杂交完全由单一序列驱动(Lichter et al.,1990)。这样非特异性杂交即可被减少或完全消除[1]。 4.荧光染料 常用的荧光染料的DAPI(在UV 光激发下发出蓝色荧光)、FITC和荧光素(蓝光 下发出绿色荧光)以及罗丹明和德克萨斯红(绿光激发下产生红色荧光)。由于FISH 的信号空间分辨率高。不同的DNA 探针可以用不同的半抗原标。再用不

荧光原位杂交仪实验报告

荧光原位杂交仪实验报告 实验者:魏兰兰 实验时间:2016/10/18—2016/10/19 一、实验目的 1.探针试剂吸液量定量—10ul; 2.观察探针试剂滴液时是否有残留; 3.观察探针试剂滴液后盖板是否能压紧,是否均匀摊开,石蜡是否能完全浸裹; 4.观察上一步试剂对探针试剂有无影响; 5.观察探针试剂对下一步试剂有无影响; 6.观察37℃恒温16小时后,探针试剂是否挥发; 二、实验器材 1.荧光原位杂交仪 2.10ul取样器 3.一次性枪头 4.探针试剂(墨水稀释液) 三、实验步骤 1.10ul定量:利用10ul取样器确定一次性枪头吸液10ul液面所在的刻度位置,经过多次调整杂交仪柱塞泵电机的吸液步数,最终确定电机的吸液步数为1920时,吸液量恰好是10ul。 2.对反应池1运行以下程序步骤以确定实验目的的2.3.4.6项: 3.对反应池2、5运行以下程序步骤以确定实验目的的2.3.5.6项: 四、实验结果 1.本实验3次吸探针试剂量均在10ul刻度线处; 2.本实验3次滴探针试剂时基本没有残留; 3.本实验3次滴探针试剂后盖板均能压紧,目测无缝隙,石蜡完全

浸裹; 4.反应池1、5的上一步试剂均排液排尽,对探针没有其他影响; 5.反应池2因上一步(二甲苯试剂)排液时恰在中间位置残留大约50ul试剂,导致探针试剂压紧后溢出到盖板外1/4-1/3的液量; 6.由于探针试剂用到石蜡覆盖,排液时石蜡不能完成排尽,故而下一步试剂上还会有部分石蜡覆盖,除此之外无其他影响; 7.反应池1、5经过37℃恒温16小时后,探针试剂基本无挥发且成均匀摊开状;反应池2经过37℃恒温16小时后,探针试剂挥发1/2左右(因有溢出)基本成均匀摊开状。 8.盖板掀开后探针试剂表面有石蜡油,一种可能是实验中扩散到盖板内覆盖探针试剂,另一种可能是盖板掀开后扩散探针试剂表面。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 1 目的 通过FISH实验检测两条Brd2基因cRNA探针的效价。 2材料与仪器 2.1材料 件为:95℃预变性3 min;95℃变性30 s;50℃退火45 s;72℃延伸45 s;循环30次; 72℃再延伸8 min。 2) 将所有PCR产物经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采用凝胶回收试剂盒回收并纯化PCR产 物,并用微量分光光度计测定其浓度。 3) 进行体外转录反应合成Brd2 cRNA探针,20 μL体外转录反应体系如下:RNase

inhibitor 1μL,10×NTP dig labeling mixture 2μL,10×transcription buffer 2μL,Template DNA 13μL,RNA polymerase 2μL。 4) 37℃水浴孵育2 h,取0.5μL于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5) 加入2μL无RNase污染的Dnase I 37℃水浴孵育15 min来消化模板DNA。 6) 加入EDTA 0.8μL,加入5.6μL NH4Oac终止反应,再加入56μL无水乙醇并混匀,于 -80℃放置20 min。 7) 15000 r/min,4℃离心15 min,弃上清,加入700μL 80%的无水乙醇混匀,15000 r/min,4℃ 离心10 min沉淀RNA。 8) 干燥后用DEPC处理的水50μL溶解RNA。合成的两条探针经1%琼脂糖凝胶电泳鉴 定并用微量分光光度计测定探针浓度,于-80℃保存备用。 3.2荧光原位杂交实验检测探针的效果 1) 正常C57BL/6小鼠用1%戊巴比妥钠深麻后,依次以30 mL 0.01 mol/L DEPC-PBS和 100 mL含4%多聚甲醛的磷酸缓冲液(PB)行左心室灌注,小心剥离脑组织,于4℃环境下用上述相同固定液进行后固定过夜,后将组织转移浸没于含30%蔗糖的PB溶液中脱水至沉底。 2) 最后取出组织用OTC包埋,冰冻切片机连续切片至需要的层面,切片厚度30 μm。 3) 选取上述脑组织切片于室温条件下经含有2%H2O2的0.1 mol/L DEPC-PB处理10 min 以阻断内源性过氧化物酶,再用0.1mol/L DEPC-PB室温漂洗10 min,接着用含 0.3%Triton X-100的0.1 mol/L DEPC-PB处理20 min,在用乙酰化液处理10 min,后 于0.1mol/L DEPC-PB中清洗2次,每次10 min,后加入预杂交液,60℃预杂交1 h 以封闭非特异结合位点。 4) 分别于两组切片中加入探针并使探针终浓度为1 μg/mL。于60℃杂交炉中恒温孵育 16-20 h,同时设立省略探针的空白对照,以上操作严格在无RNA酶环境下进行。 5) 杂交后组织切片置于wash buffer中60℃浸洗2次,每次20 min,接着切片在RNase buffer中室温孵育5 min,后加入终浓度为20 μg/mL的RNase,37℃作用30 min以消化未结合的cRNA探针。 6) 接下来恒温37℃条件下依次用2×SSC,0. 2×SSC溶液各浸洗切片2次,每次20 min, 再在TS7.5溶液中室温孵育5 min,后置于TBS溶液中室温封闭1 h,加入地高辛抗体(POD-anti-DIG,1:100)室温孵育过夜。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及其应用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及其应用 摘要: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分子细胞遗传学工具,特别是对一些染色体数目异常和复杂染色体异常的诊断,架起了染色体显带技术和分子遗传学之间的桥梁。本文主要就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发展历程、探针制备和临床应用做一简单的综述。 关键词:FISH;荧光原位杂交;临床应用;产前诊断;肿瘤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and applications SUN Jingjing,YAN Shouqing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Veterinary Medicine,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62,China) Abstract:FISH is a powerful molecular cytogenetic technique which allows rapid detection of numerical and complex chromosome aberrations on interphase cells and metaphase spreads, 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conventional chromosome banding analysis and molecular genetic DNA studies. This review gives a brief overview of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s of FISH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 in clinic genetic diagnostics. Key words:FISH;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Clinical applications; Prenatal diagnosis; Tumor DNA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是一种应用非放射性荧光物质依靠核酸探针杂交原理在核中或染色体上显示DNA序列位置的方法[1]。该技术具有快速、安全、灵敏度高以及探针可长期保存等特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细胞遗传学、肿瘤生物学、基因定位、基因作图、基因扩增,产前诊断及哺乳动物染色体进化研究等领域。 1 FISH技术的产生 1969年Gall和Pardue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DNA探针检测细胞制片上非洲爪蟾细胞核内的rDNA获得成功之后,Pardue等同年又以小鼠卫星DNA为模板,利用体外合成的含3H 的RNA为探针成功地与中期染色体标本进行了原位杂交,从而开创了RNA-DNA的同位素原位杂交技术[2],但是没有得到广泛应用。1974年Evans第一次将染色体显带技术和原位杂交技术结合起来,提高了基因定位的准确性。1981年,Langer等首次采用生物素标记的核苷酸探针(bio-dUTP)成功地进行了染色体原位杂交,建立了非放射性原位杂交技术(Nonisotopic in situ hybridization),至此,以荧光标记的探针在细胞制片上进行基因原位杂交的技术建立起来。1985年这项技术被引进到植物。1986年,Cremer与Licher等分别证实了荧光原位杂交技

荧光原位杂交(FISH)探针的制备及其应用

荧光原位杂交(FISH)探针的制备及其应用 概述 1、克隆性染色体异常是肿瘤的特征 2、染色体异常常见的类型 3、染色体异常的检测方法 二、荧光原位杂交及其探针 1、荧光原位杂交的原理 2、荧光原位杂交的探针 三、荧光原位杂交探针的制备和荧光原位杂交(按试验流程介绍) 一、概述 1、克隆性染色体异常是肿瘤的特征 1914年德国遗传学家Boveri就提出染色体畸变与肿瘤起源相关,然而这还仅仅只是一个假说;1960年Nowell和Hungerford在7例慢性髓系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的患者中发现后来被称为费城染色体(Philadelphia chromosome)的微小染色体;1973年Rowley证实了Ph染色体是9号和22号染色体易位所致,这是人们在肿瘤中认识到的第一个染色体易位;目前,已经有11,500篇文献报道了55,600多种克隆性细胞遗传学异常。这些染色体畸变,尤其是染色体易位及其相应的融合基因在肿瘤致病的起始阶段有着重要的作用,无不说明克隆性细胞遗传学异常是肿瘤的特征,在肿瘤起源中起重要作用。

下图是各种疾病报告的克隆性染色体异常病例数

2、染色体异常的常见类型 染色体异常指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两类:前者包括整条染色体数目的扩增和缺失;后者包括染色体易位、插入、倒置、区带的缺失或扩增等。 下图是染色体数目异常

染色体结构异常 3、染色体异常的检测方法 染色体异常的识别得益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发展起来的胰蛋白酶-姬姆萨染色和常规显带技术,使得常规筛查全基因组染色体异常和检测染色体核型改变成为可能。染色体显带是细胞遗传学分析技术中标准和常用的方法,但耗时且依赖于获得良好的分裂相,还难于分析复杂和隐匿的异常。

荧光原位杂交(FISH)操作方法

荧光原位杂交(FISH) 1.样品处理与固定(约4h,可提前准备) (1)用纯水清洗样品数次,加1×PBS,涡旋悬浮样品,离心(2000r/min)5min 弃去上清液; (2)在样品中加入4%多聚甲醛(终浓度4%),置于4℃固定3小时左右;(3)离心(12000r/min)5min,弃去上清液; (4)加1×PBS摇匀清洗3次,离心(10000r/min)5min弃去上清液; (5)加0.5mL1×PBS和0.5mL乙醇,重悬样品,-20℃可保存6个月。 2.载玻片涂层处理(约2.5h,可提前准备) (1)将载玻片用盐酸乙醇溶液中(1份盐酸2份乙醇)浸洗10min,然后用自来水水充分清洗,再用纯水清洗2-3遍,100%乙醇中贮存备用; (2)拿出玻片晾干后,滴一滴poly-L-lysine(0.1mg/mL)溶液于载玻片上,覆盖样品孔,室温放置10-30min分钟; (3)吸去多余的溶液,用无菌水冲洗表面数次; (4)接种前至少室温干燥1小时或过夜晾干。 3.透化与脱水(约1h) 现配proteinase k buffer:50mL 1M Tris/HCl0.5mL0.5M EDTA1mL 5M NaCl1mL10%SDS 2.5mL dd H2O to50mL pro.k(20mg/mL)25μL (1)取适量固定后样品于载玻片上(可提前超声破碎),放入46℃孵育箱中烘干10分钟; (2)将样品浸入蛋白酶k缓冲液中,37℃,20min,然后浸入灭菌水中清洗3次,每次1min。 (3)再依次浸入50%、80%、100%乙醇中脱水,每次3min,最后在空气中晾干。 4.杂交(约2h) (1)加9μL杂交缓冲液到载玻片的样品上,尽量让样品全被覆盖; (2)(此步之后,保证样品充分避光)在杂交缓冲液上加1μL探针(终浓度

荧光原位杂交(FISH)范文

FISH-荧光原位杂交实验(原位杂交) 1.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了解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在生物学、医学领域的应用。掌握原位杂交技术的操作方法,熟练掌握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 实验原理 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是一门新兴的分子细胞遗传学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原有放射性原位杂交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非放射性原位杂交技术。目前这项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动植物基因组结构研究、染色体精细结构变异分析、病毒感染分析、人类产前诊断、肿瘤遗传学和基因组进化研究等许多领域。FISH的基本原理是用已知的标记单链核酸为探针,按照碱基互补的原则,与待检材料中未知的单链核酸进行特异性结合,形成可被检测的杂交双链核酸。由于DNA分子在染色体上是沿着染色体纵轴呈线性排列,因而可以将探针直接与染色体进行杂交从而将特定的基因在染色体上定位。与传统的放射性标记原位杂交相比,荧光原位杂交具有快速、检测信号强、杂交特性高和可以多重染色等特点,因此在分子细胞遗传学领域受到普遍关注。 杂交所用的探针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染色体特异重复序列探针,例如a卫星、卫星III类的探针,其杂交靶位常大于1Mb,不含散在重复序列,与靶位结合紧密,杂交信号强,易于检测;2)全染色体或染色体区域特异性探针,其由一条染色体或染色体上某一区段上极端不同的核苷酸片段所组成,可由克隆到噬菌体和质粒中的染色体特异大片段获得;3)特异性位置探针,由一个或几个克隆序列组成。探针的荧光素标记可以采用直接和间接标记的方法。间接标记是采用生物系标记的dUTP(biotin-dUTP)经过缺口平移法进行标记,杂交之后用藕联的荧光素的抗生物系的抗体进行检测,同时还可以利用几轮抗生物素蛋白—荧光素、生物素化的抗—抗生物素蛋白、抗生物素蛋白—荧光素的处理,将荧光信号进行放大,从而可以检测500bp的片段。而直接标记法是将荧光素直接与探针核苷酸蔌磷酸戊糖骨架共价结合,或在缺口平移法标记探针时将荧光素核苷三磷酸掺入。直接标记法在检测时步骤简单,但由于不能进行信号放大,因此灵敏度不如间接标记的方法。 3. 实验用具及材料

荧光原位杂交实验(FISH)

荧光原位杂交实验(FISH) 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是一门新兴的分子细胞遗传学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原有的放射性原位杂交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非放射性原位杂交技术。目前这项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动植物基因组结构研究、染色体精细结构变异分析、病毒感染分析、人类产前诊断、肿瘤遗传学和基因组进化研究待许多领域。 1实验方法原理: 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是一门新兴的分子细胞遗传学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原有的放射性原位杂交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非放射性原位杂交技术。目前这项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动植物基因组结构研究、染色体精细结构变异分析、病毒感染分析、人类产前诊断、肿瘤遗传学和基因组进化研究待许多领域。FISH 的基本原理是用已知的标记单链核酸为探针,按照碱基互补的原则,与待检材料中未知的单链核酸进行异性结合,形成可被检测的杂交双链核酸。由于DNA分子在染色体上是沿着染色体纵轴呈线性排列,因而可以探针直接与染色体进行杂交从而将特定的基因在染色体上定位。与传统的放射性标记原位杂交相比,荧光原位杂交具有快速、检测信号强、杂交特异性高和可以多重染色等特点,因此在分子细胞遗传学领域受到普遍关注。 杂交所用的探针大致可以分类三类:1)染色体特异重复序列探针,例如α卫星、卫星III 类的探针,其杂交靶位常大于1Mb,不含散在重复序列,与靶位结合紧密,杂交信号强,易于检测;2)全染色体或染色体区域特异性探针,其由一条染色体或染色体上某一区段上极端不同的核苷酸片段所组成,可由克隆到噬菌体和质粒中的染色体特异大片段获得;3)特异性位置探针,由一个或几个克隆序列组成。 探针的荧光素标记可以采用直接和间接标记的方法。间接标记是采用生物素标记DNA探针,杂交之后用藕联有荧光素亲和素或者链霉亲和素进行检测,同时还可以利用亲和素-生物素-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原理及操作步骤

1974年Evans首次将染色体显带技术和染色体原位杂交联合应用,提高了定位的准确性。20世纪70年代后期人们开始探讨荧光标记的原位杂交,即FISH技术。1981年Harper 成功地将单拷贝的DNA序列定位到G显带标本上,标志着染色体定位技术取得了重要进展。20世纪90年代,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行,由于绘制高分辨人类基因组图谱的需要,FISH 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广泛应用。 1.原理 FISH(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技术是一种重要的非放射性原位杂交技术。它的基本原理是:如果被检测的染色体或DNA纤维切片上的靶DNA与所用的核酸探针是同源互补的,二者经变性-退火-复性,即可形成靶DNA与核酸探针的杂交体。将核酸探针的某一种核苷酸标记上报告分子如生物素、地高辛,可利用该报告分子与荧光素标记的特异亲和素之间的免疫化学反应,经荧光检测体系在镜下对待测DNA进行定性、定量或相对定位分析。2.实验流程 FISH样本的制备→探针的制备→探针标记→杂交→染色体显带→荧光显微镜检测→结果分析。 3.特点 原位杂交的探针按标记分子类型分为放射性标记和非放射性标记。用同位素标记的放射性探针优势在于对制备样品的要求不高,可以通过延长曝光时间加强信号强度,故较灵敏。缺点是探针不稳定、自显影时间长、放射线的散射使得空间分辨率不高、及同位素操作较繁琐等。采用荧光标记系统则可克服这些不足,这就是FISH技术。FISH技术作为非放射性检测体系,具有以下优点:1、荧光试剂和探针经济、安全;2、探针稳定,一次标记后可在两年内使用;3、实验周期短、能迅速得到结果、特异性好、定位准确;4、FISH可定位长度在1kb的DNA序列,其灵敏度与放射性探针相当;5、多色FISH通过在同一个核中显示不同的颜色可同时检测多种序列;6、既可以在玻片上显示中期染色体数量或结构的变化,也可以在悬液中显示间期染色体DNA的结构。 缺点:不能达到100%杂交,特别是在应用较短的cDNA探针时效率明显下降。 4.应用 该技术不但可用于已知基因或序列的染色体定位,而且也可用于未克隆基因或遗传标记及染色体畸变的研究。在基因定性、定量、整合、表达等方面的研究中颇具优势。 荧光原位杂交FISH操作规程 一、主要试剂 1变性液20SSC 4mlddH2O 8ml甲酰胺28ml 2PBD液1000ml 20SSC中加入1.25gTween20 二、操作流程 1 硅化玻片切片烤片60过夜 2 脱蜡入水斜置切片空干 3 2SSC洗涤三次每次5min下简写为35 4 0.2M HCl处理室温10接步骤3 5 0.25mg/ml 蛋白酶K处理室温1530接步骤3 6 切片入20梯度酒精脱水各2空干 7 切片入85变性液8 8 迅速入20梯度酒精脱水各2空干 9 杂交液85变性50冰浴10滴加至切片加盖玻片37过夜 10 反应体系中加入等体积的甲酰胺4510

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用引物介导的原位标记(PRINS)sop

名称: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用引物介导的原位标记(PRINS)操作规程 关键词:荧光原位杂交、引物介导的原位标记 目的:熟悉荧光原位杂交和用引物介导的原位标记的实验方法 背景知识:选填项目 原理:选填项目 主体内容: 仪器设备 1、医用微波炉; 2、水浴锅; 3、OLYMPUS BX51荧光显微镜; 4、OLYMPUS DP11数字显微照相机。 FISH试剂 (1)1×PBS:由10×PBS溶液稀释而成,储存于4℃; (2)20×SSC(pH7.0); (3)2×SSC,由20×SSC溶液稀释而成; (4)25mg/ml蛋白酶K消化液。 (5)变性液(70%甲酰胺+2×SSC,pH7.0):4ml 20×SSC;8ml蒸馏水;28ml甲酰胺。每次新鲜配制。 (6)杂交后洗涤液:20×SSC 4ml;蒸馏水16ml;甲酰胺20ml。每次新鲜配制。调节pH前升至室温。 实验步骤 1、脱蜡: 1)二甲苯脱蜡3次,每次5min; 2)100%酒精两次,每次2min; 3)移出酒精,斜置切片,标记末段向下,空气干燥。 2、蛋白酶处理: 1)每个染色缸40ml蛋白酶K消化溶液,配制方法如下:2×SSC 40ml倒人Facal管,在水浴槽中预热。将消化酶液加入管内,摇动直到酶溶解。 2)37℃水浴槽中预热染色缸和蛋白酶K溶液。37℃孵育20min。 3)×SSC在室温下漂洗切片3次,每次1min。 4)梯度酒精脱水(-20℃预冷)。 3、变性: 1)每一个立式染色缸配制40ml变性溶液; 2)78℃水浴槽中平衡预热混合液染色缸; 3)78℃孵育8min; 4)即移入-20℃预冷70%酒精的染色缸内2min,再依次移入80%、90%和100%的-20℃预冷酒精内,每缸2min; 5)空气干燥。 4、杂交: 1)准备探针; 2)取一个较大的湿盒,交叉放置切片;

ISHprotocol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实验方案

地高辛标记寡核苷酸,荧光标记二抗,ISH,冰冻切片操作过程: 1、多甲固定:应尽量在半个小时内完成。(固定时间以24-36小时为宜,避免RNA 降解或固定过度。) 2、切片:为获得高杂交信号,冰冻切片应切成10um-20um。(选用16um)(切好的片 子可以保存在-70度中)但是要注意,保存在-70度中的切片,拿出来以后,立即在4%的多甲中重新固定,避免在重新固定前切片恢复室温。(重新固定10-15min) 3、用0.1MPB洗切片3*5min 4、切片放入100%乙醇5min,空气中干燥。 杂交液:(20ml)藏于-20度 20*SSC 4ml 硫酸葡聚糖 4g 去离子甲酰胺 10ml 将他们溶解后,加入以下物质: Poly A(10mg/ml) 0.5 ml SsDNA(10mg/ml) 0.5 ml tRNA (10mg/ml) 0.5 ml DTT (1M) 2ml 50*Denhardts 0.2ml 上述溶液可以配置后长期贮藏与-20度中,用前预热到37度。 杂交溶液:将地高辛加入杂交液中,探针的浓度需要摸索(一般是100ng-1000ng/ml,一般是以200ng/ml为起点来摸索条件),所加的杂交液的体积看切片的大小来决定,对于2cm*2cm的组织,一般是加50ul,但是对于嗅球,可能30-40ul足够。 加好杂交液以后,用盖玻片盖上切片(注意中间不要留有任何的气泡),为防止杂交液从盖玻片中流走,注意使切片保持水平,并且注意切片不能干燥,(干燥的话杂交会有一个很高的背景) 在湿盒中37度杂交18小时,这个杂交时间可以延长到40小时来提高杂交的信号,但是前提是不能让切片干燥。 杂交后处理; 制备0.5*SSC和1*SSC(从20*来稀释)并且保证这两种SSC在使用的时候的温度是55度。 注意配置0.5*SSC和1*SSC中含有10mM的DTT(将1.2g的DTT加入到800ml的SSC中) 杂交后,用小镊子将盖玻片轻轻移走,然后倒掉杂交液,将切片放入洗液中,在振摇水浴中按照下面的要求来洗片: 快洗: 1*SSC(10mMDTT)室温 2*15min:1*SSC(10mMDTT)55度 2*15min 0.5*SSC(10mMDTT) 55度 1*10min 0.5*SSC(10mMDTT)室温 将切片一直放在最后一步的溶液中一直到下一步操作。 检测: 将切片转移到TBS缓冲液中(100mM tris-HCl,150mM NaCl,PH=7.5),将切片在TBS缓冲液中洗3*5min,

荧光原位杂交 FISH 实验操作步骤

荧光原位杂交(FISH)实验操作步骤 FISH(Fluorescence In-Situ Hybridization)技术问世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是在原来的同位素原位杂交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基本原理是,按照两个核酸的碱基序列互补原则,用特殊修饰的核苷酸分子标记DNA探针,然后将标记的探针直接原位杂交到染色体或DNA 纤维切片上,再与荧光素分子偶联的单克隆抗体和探针分子特异性结合,经荧光检测系统和图形分析技术对染色体或DNA纤维上的DNA序列定位、定性和相对定量。试验方法如下: 1)玻片处理 (a)玻片清洗:热肥皂水刷洗,1%盐酸浸泡24h,再在0.1%焦炭酸二乙酯(DEPC)中浸泡24h。 (b)硅化处理:玻片和盖玻片1%(质量分数)盐酸煮沸10min,烘干,锡纸包好4℃保存备用。 (c)明胶涂片制备:将烘干的玻片放入明胶中10min,然后60℃烘干过夜备用。 (d)试剂瓶、塑料器皿及组织匀浆器的处理试剂瓶、组织匀浆器先清洗干净,用1 mL/LDEPC (Diethyl Pyrocarbonate)水溶液浸泡处理(37℃、2h,室温 过夜),高压消毒去除DEPC,然后250℃烘干4h以上或200℃过夜。称 量试剂勺也要干烤。塑料器皿最好用灭菌的一次性塑料用品,使用前进 行高压消毒,为保证质量,凡使用的枪头、试管等均经0. 5mL/L DEPC 水溶液处理3h以上,然后再高压灭菌,烘干。若为进口已处理的无RNase 和DNase的枪头、试管可不必处理直接使用。 (e)各种溶液的配制:凡是水溶性液体均用1mL/L DEPC水配制。 2)样品制备及其所涉及的试剂包括: (a)缓冲溶液 1×PBS缓冲溶液:NaCl 8g,Na2HPO4 2.9g,KCl 0.2g,KH2PO4 0.2g, 溶入1000mL超纯水; 3×PBS缓冲溶液:NaCl 24g,Na2HPO4 8.7g,KCl 0.6g,KH2PO4 0.6g,

荧光原位杂交fish试剂盒说明书

荧光原位杂交(FISH)试剂盒 说明书 1 / 3 Version1.1

荧光原位杂交(FISH)试剂盒说明书 一、 检测原理 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简称为FISH,是一种重要的非放射性原位杂交技术。它的基本原理是:用已知的荧光素标记单链核酸为探针,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与待检测的染色体或DNA纤维切片上的靶DNA特异结合,二者经变性-退火-复性,即可形成靶DNA与核酸探针的杂交体。随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对待测DNA进行定性、定量或相对定位分析。 二、 组分和保存条件 成分容量(50 tests)储存 枸橼酸缓冲液10ml 室温 20×SSC 10ml 室温 蛋白酶K 20ul -20℃ 杂交缓冲液8ml 室温 去离子甲酰胺14ml 室温 DEPC水5ml -20℃ DAPI 25ul -20℃ 目的基因探针2OD -20℃ 阳性对照探针2OD -20℃ 阴性对照探针2OD -20℃ 注意: 1.20×SSC用一级纯水稀释成2×SSC使用。 2.去离子甲酰胺在通风橱使用。 3.蛋白酶K用2×SSC按照1:1000稀释。 4.探针应避光稀释并保存,且实验过程中加入探针后的操作应在避光条件下进行。 5.DAPI用PBS 按照1:1000稀释,需避光保存和使用。 三、 实验方法 1. 复水: 1)冰冻切片取出,每张切片滴加0.1mol枸橼酸缓冲液100ul,室温放置15min; 2)吸弃0.1mol枸橼酸缓冲液,滴加PBS100ul洗两次,每次5min; 2. 蛋白酶处理: 1)蛋白酶K溶液预热至37oC; 2)每张切片滴加蛋白酶K溶液100ul,37oC孵育20min; 3)每张切片滴加2×SSC100ul在室温下漂洗切片3次,每次1min; 4)梯度酒精70%、80%、90%、100%(-20 oC预冷)脱水,每次2min,空气中干燥。 2 / 3 Version1.1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常见问答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常见问答 对于FISH操作来说,那些因素比较重要? 在FISH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温度、光照、湿度和各种试剂的PH值。温度和湿度直接影响着探针和目标DNA的杂交效率;光照影响了荧光染料的强度;各种试剂pH是否符合要求直接关系到FISH的稳定性。 在夏季成功检测的同一探针和样本为什么在冬季就得不到理想的效果? 发生上述现象最大的可能是FISH操作的环境温度发生了变化导致的。在我国,冬季普遍比夏季寒冷,低的环境温度使FISH得不到良好的杂交效率。此外,探针的保存不当也容易引起荧光素的萃灭而导致效果不佳。因此保证FISH操作中的温度非常重要。 该如何保证FISH操作中的温度? 最佳的措施是使用一些FISH的专用仪器进行操作。如果是手工操作,首先要对FISH操作过程中可能使用的一些仪器进行温控能力的检查,诸如水浴锅、孵箱,对其中不符合要求的要进行更换(疾病诊断中的探针要求温控精度在1度以内)。其次,要尽可能地保持操作环境温度在20度以上,对于在冬季进行的FISH 操作尤为重要。此外对于需要预热以达到要求温度的试剂,在使用前必须使用温度计对其进行测温。同时检测的样本最好不能超过4块。操作中的行动一定要迅速。操作者还往往忽视一些小部件的温度,诸如载玻片和盖玻片。特别是在冬季,盖玻片本身温度就低,加之探针的量本就不多(10ul),因此事先没有预热的盖玻片会使得杂交液的温度急剧下降严重地影响了探针和目标DNA的杂交效率。因此对上述小部件的预热也能有效地提高FISH的杂交效果。 使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时,最初有清晰而明亮的信号。但随后信号急剧衰减。几分钟后信号就消失了。这是探针本身的质量问题吗? 在正常情况下,目前的商业化探针即使是杂交后,如果保存适当,荧光信号能保持半年以上。出现上述情况主要的原因是操作观察的过程中或是探针的保存过程中没有采取严格的避光措施。阳光或是强的灯光都会使荧光染料发生急剧的淬灭,从而造成了观察结果的不稳定。因此在操作和观察时,尽可能在暗室中操作。也可以在封片观察时加入一定的antifade(抗淬灭剂)以延缓荧光素的淬灭。 如何配制各种试剂呢? 强烈建议使用去离子水配制各种所需的试剂。此外,配制后使用pH计检测是否符合要求。配制的各种试剂都要采用超纯级的要求。每次FISH使用新的试剂,旧的试剂最好弃置不用。洗脱液和变性液当天用当天配。 直标型探针和间标型探针有何不同?为什么我们要选择直标型探针? 所谓的直标型探针是指DNA探针共价连接着荧光素基团;间标型探针则是指DNA探针先与某个半抗原连接,诸如生物素或地高辛,然后半抗原与荧光素基团连接从而形成探针-半抗原-荧光素基团,类似“三明治”的复合物。与间标型探针相比,直标型探针具有低背景、高特异性的特点。随着荧光染料和荧光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直标型探针的灵敏度也不断提高。因而在FISH检测领域,尤其是在疾病分型领域,探针大多采用直标型设计。 我能对同一样本进行多次的FISH操作吗? 在多数情况下,如果FISH操作没有得到正常的结果,我们可以将探针洗去,然后使用同样的探针进行再次的杂交。如果我们使用的是直标型探针,还可以使用不同探针对同一样本进行反复杂交。针对不同的样本,处理方法略有不同。

荧光原位杂交的染色体分析

荧光原位杂交的染色体分析(一)标本的制备 1.室温下,依次用70%、90%和100%的乙醇脱水5min。 2.空气干燥载玻片。 3.若短期使用,载玻片可在室温贮存数天。若载玻片要长期保存,应在室温下过夜使组织“老化”(aged),然后放入容器中,该容器密封于含干燥剂的塑料袋内,-70℃保存。根据作者的经验,在6个月内使用的载玻片可贮存在-20℃。在杂交实验之前解冻这些载玻片,不提倡反复冻融载玻片。 (二)缺口平移法标记探针 通过缺口平移法生物素(酰)化DNA探针 1.结合:2μg探针DNA,10μl 10×反应缓冲液,10μl β-巯基乙醇,10μl 核苷酸母液(含0.5mmol/L dATP, 0.5mmol/L dCTP, 0.5mmol/L dGTP, 0.5mmol/L生物素-16-dUTP和0.12mmol/L dTTP),20单位DNA聚合酶I和 1:1000稀释的DNase I,加双蒸水至100μl(最后加酶)。 2.在15℃温育2h。 3.置反应混合物于冰浴直至反应产物的大小被确定。 4.凝胶电泳检测探针分子的长度:取10μl反应混合物,加入凝胶上样缓冲液,水浴箱中煮沸2~3分钟使其变性,冰浴3min,上样到1~2%的琼脂糖微型凝胶中,并以适当大小的标准品做对照,以50V/cm电泳3min。用浓度为0.5μg/ml的溴化乙锭染胶,在紫外透照仪上显示DNA并拍照。 5.对于最佳的杂交条件,探针(可见一脱尾)应为100 ~500nt。根据电泳结果进行下述步骤: a.如果探针大小在期望的范围内,进行步骤6。 b.如果探针太大,可加入更多的DNase I,在15℃温育。 c.如果探针未完全消化,纯化探针并重复缺口平移法。 d.如果探针太短,用较少的DNase重复反应。 6.为使DNase失活,加入2μl 0.5mol/L EDTA和1μl SDS,在68℃加热10min。

荧光原位杂交(FISH)

荧光原位杂交(FISH ) 实验原理 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 )是一门新兴的分子细胞遗传学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原有的放射性原位杂交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非放射性原位杂交技术。目前这项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动植物基因组结构研究、染色体精细结构变异分析、病毒感染分析、人类产前诊断、肿瘤遗传学和基因组进化研究待许多领域。FISH 的基本原理是用已知的标记单链核酸为探针,按照碱基互补的原则,与待检材料中未知的单链核酸进行异性结合,形成可被检测的杂交双链核酸。由于DNA 分子在染色体上是沿着染色体纵轴呈线性排列,因而可以探针直接与染色体进行杂交从而将特定的基因在染色体上定位。与传统的放射性标记原位杂交相比,荧光原位杂交具有快速、检测信号强、杂交特异性高和可以多重染色等特点,因此在分子细胞遗传学领域受到普遍关注。 杂交所用的探针大致可以分类三类:1)染色体特异重复序列探针,例如α卫星、卫星III 类的探针,其杂交靶位常大于1Mb ,不含散在重复序列,与靶位结合紧密,杂交信号强,易于检测;2)全染色体或染色体区域特异性探针,其由一条染色体或染色体上某一区段上极端不同的核苷酸片段所组成,可由克隆到噬菌体和质粒中的染色体特异大片段获得;3)特异性位置探针,由一个或几个克隆序列组成。 探针的荧光素标记可以采用直接和间接标记的方法。间接标记是采用生物素标记DNA 探针,杂交之后用藕联有荧光素亲和素或者链霉亲和素进行检测,同时还可以利用亲和素-生物素-荧光素复合物,将荧光信号进行放大,从而可以检测500bp 的片段。而直接标记法是将荧光素直接与探针核苷酸或磷酸戊糖骨架共价结合,或在缺口平移法标记探针时将荧光素核苷三磷酸掺入。直接标记法在检测时步骤简单,但由于不能进行信号放大,因此灵敏度不如间接标记的方法。 实验用具及材料 相关溶液的配制 1)20×SSC :175.3g NaCl ,88.2g 柠檬酸钠,加水至1000mL (用10mol/L NaOH 调pH 至7.0)。 2)去离子甲酰胺(DF ):将10g 混合床离子交换树脂加入100mL 甲酰胺中。电磁搅拌30min ,用Whatman l 号滤纸滤。 3)体积分数70%甲酰胺/2×SSC :35mL 甲酰胺,5mL 20×SSC ,10mL 水。 4)体积分数50%甲酰胺/2×SSC :100mL 甲酰胺,20mL 20×SSC ,80mL 水。 5)体积分数50%硫酸葡聚糖(DS ):65o C 水浴中融化,4o C 或-20o C 保存。 6)杂交液:8μL 体积分数25%DS ,20μL 20×SSC 混合。(或40μL 体积分数50%DS ,20μL 20×SSC ,40μL 材料及试剂 人的MyoD1(MYF3)基因探针 人外周血中期染色体细胞标本 指甲油 甲酰胺 氯化钠 柠檬酸钠 氢氧化钠 吐温20 用具 恒温水浴锅 培养箱 染色缸 载玻片 Nikon E-400荧光显微镜 盖玻片 封口膜 200μL 移液器 暗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