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多糖的提取分离和应用

植物多糖的提取分离和应用
植物多糖的提取分离和应用

前言

多糖和蛋白质、基因是生命科学的三大领域,后两项的研究在20世纪已取得巨大成果,而作为能使生命焕发异彩的多糖已成为21世纪生命科学研究前沿领域,对其开发利用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多糖类又称多聚糖(Polysaccharides),分子量在数万或数百万,植物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葡聚糖(如香菇多糖)、果聚糖、树胶、粘液质、粘胶脂(如琼脂)等,其中有些免疫激活多糖是癌细胞抑制剂,但特异性

较差。20世纪80年代,德国的Franz G等研究组最为活跃,证明许多植物多糖、真菌多糖有抗肿瘤活性。这包括已用于临床的香菇多糖(Lentinan)、云芝多糖(Ps-K,Krestin)、猪苓多糖等。

多糖与免疫功能的调节、细胞与细胞的识别。细胞间物质的运输、癌症的诊断与治疗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多糖在医药上还是一种很好的佐剂。近年来又发现多糖的糖链在分子生物学中具有决定性作用。此外它还能控制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调节细胞的生长和衰老。多糖在食品工业、发酵工业及石油工业上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人类利用植物中的非淀粉多糖物质,进行食品加工生产,已有十分漫长的历史。近半个世纪

收稿日期:2004-09-05

植物多糖的提取分离和应用

严金龙,吕志敏

(盐城工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江苏 盐城 224003)

摘要:对近年来植物多糖的提取分离技术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植物多糖在食品、医药学等方面应用前景。

关键词:植物多糖;提取;分离;应用

中图分类号:O94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9-4725(2004)11-0041-04

Extraction,Isol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Polysaccharides from Plants

YAN Jin-long, LV Zhi-min

(College of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of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Yancheng 224003 China)

Abstract: The extraction isol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polysaccharides from plants in recent years was described in thispaper. Development of the study on its characteristic and application were also introduced such as on food and pharmaceuticalindustry.

Keywords: polysaccharides; extraction; isolation; application

以来,科技进步不仅完全改变了传统食品的加工模式,而且随着人们对食物原料组成分离、提取技术的逐步掌握,以及对其功效价值认识的深入,食物原料的开发和利用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局面。越来越多的植物多糖成分获得了新的开发,其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价值得到了发展和证实,为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植物多糖是由许多相同或不同的单糖以A2或B2糖苷键所组成的化合物,普遍存在于自然界植物体中,其分子量一般为数万甚至数百万,是构成生命活动的四大基本物质之一,同维持生命功能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多糖及糖结合物在生命科学中作用的认识,以及多糖研究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改进,多糖研究异军突起,国际科学界视多糖的研究为生命科学的前沿领域,甚至提出21世纪是多糖的世纪[1]。许多植物多糖具有免疫调节活性,能够增强机体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免疫系统的功能及激活或促进抗体、补体的生成和干扰素的诱生;多糖也可以用于糖尿病的防治,促进胃溃疡愈合和修复,具有抗辐射、降血脂等多种功效[2,3]。因此,多糖及其衍生物作为生物效应调节剂而成为近年来天然药物的研究热点之一。通过对草本植物有效功效部位生物活性化提取,将传统提取的多糖混合物转化成具有生物活性的多糖分子GPS。经国家权威机构药理、药效研究证明:这种活性多糖具有激活、增强和调节人体免疫能力,抵制肿瘤、抗炎、抗病毒、修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功效。

因此,开展多糖资源的开发、多糖结构的分析、多糖药理作用等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植物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研究

多糖广泛存在于植物、微生物(细菌和真菌)和海藻中,来源很广。其中研究得较早且最多的,是从细菌中得到的各种荚膜多糖,它在医药上主要用于疫苗;1984年,前苏联在荷兰召开的第十二次国际碳水化合物讨论会上报道了用全合成特定结构的荚膜多糖作疫苗,引起与会者的极大兴趣。尔后,有关真菌多糖的研究既深又广,如酵母菌多糖、食用菌多糖,特别是食用菌多糖的研究,报道的频率是相当的高,其中以香菇多糖研究得较清楚。另外,植物多糖的开发也备受人们的青睐,由于我国是中药的起源之地,而糖类是中药材中普遍存在的成分,在对各种中药材的化学成分研究的过程中,人们都少不了对其中多糖的关注。植物多糖研究得比较深入是稻草多糖、麦秸多糖、竹多糖、黄芪多糖、刺五茄多糖,海藻多糖虽然研究得不多,但其前途也是很光明的。白首乌粗多糖具有促进T细胞增殖、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且提取甾体酯苷后的白首乌药渣中仍含有大量的多糖类成分,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药源[4,5]。

海南多环保健品有限公司是国内较早进行魔芋及魔芋葡甘露聚糖开发的企业,在魔芋的应用及保健功效的研究开发方面走在了同行前列。近年,该公司致力于植物多糖的开发,又陆续推出枸杞多糖、水溶性茯苓多糖等产品。天津药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与南开大学生命科学院、天津医科大学、天津肿瘤医院的科研人员研制的天然植物多糖提取技术——从多种中草药材中提取活性多糖的纯度已达98%以上,这是我国在生命科学的重要领域“活性多糖”的分离、纯化,分子结构确定及量效关系控制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步入生命科学前沿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6]。

动植物中存在的多糖或微生物胞内多糖,因其细胞或组织外大多有脂质包围,要使多糖释放出来,第一步就是去除表面脂质,常用醇或醚回流脱脂。第二步将脱脂后的残渣以用水为主体的溶液提多糖 (即冷水,热水,热或冷的0.1~1.0mol/L NaOH,热或冷的1%醋酸或1%苯酚等),这样提取得到的多糖提取液含有许多杂质,主要是无机盐,低分子量的有机物质及高分子量的蛋白质、木质素等。第三步则要除去这些杂质,对于无机盐及低分子量的有机物质可用透析法、离子交换树脂或凝胶过滤法除去;对于大分子杂质可用酶消化(如蛋白酶、木质素酶),乙醇或丙酮等溶剂沉淀法或金属络合物法。多糖提取液中除去蛋白质是一个很重要的步骤,常用的方法有Sevag法、三氟三氯乙烷法、三氯乙酸法,后者较为剧烈,对于含呋喃糖残基的多糖由于连接键不稳定,所以不宜使用。但该法效率较高,操作简便,植物来源的多糖常采用该法。上述三种方法均不适合于糖肽,因为糖肽也会像蛋白质那样沉淀出来。除去蛋白质后,应再透析一次,选用不同规格的超滤膜和透析袋进行超滤和透析,可以将不同分子大小的多糖进行分离和纯化,该法在除去小分子物质十分实用,同

时能满足大生产的需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至此,得到的提取液基本上是没有蛋白质与小分子杂质的多糖混合物。

一般来讲,通过上述方法所得到的是多糖混合物,如果要得到单一的多糖,还必须对该混合物进行纯化。柱层析在多糖的纯化较为常用,常分为两类:一是只有分子筛作用的凝胶柱层析,它根据多糖分子的大小和形状不同而达到分离目的,常用的凝胶有葡聚糖凝胶及琼脂糖凝胶,以及性能更佳的Sephacryl等。洗脱剂为各种浓度的盐溶液及缓冲液,其离子强度不应低于0.02mol/L。二是离子交换层析,它不仅根据分子量的不同,同时也具有分子筛的作用,常用的交换剂有DEAE-纤维素、DEAE-葡聚糖和DEAE-琼脂糖等,此法适合于分离各种酸性,中性多糖和粘多糖。多糖的纯化还可用其他方法,如制备性高效液相层析、制备性区带电泳,亲和层析等,这些方法适用于制备少量纯品供分析用[7~11]。

多糖的检测可用比旋度、示差折射及紫外检测等方法,也可以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纯度的鉴定可以用超离心法、高压电泳法、凝胶过滤法、高效液相法、示差折射法、紫外检测法等。

多糖的结构描述包括分子量范围、单糖的组成、连接点类型、单糖和糖着键的构型及重复单元等。GC测定糖组分时须在进样前进行化学衍生,如硅烷化和还原、乙酸化等,以提高样品的挥发度。多糖结构的分析方法还有甲基化分析法、高碘酸氧化法、Smith降解法、酸碱部分降解法、特定酶的降解法等。近几年又将高效毛细管电泳应用于糖结构的分析。随着现代仪器的发展,物理分析方法也在多糖结构分析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如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质谱分析等。分子量测定常用渗透压法、超过滤法、粘度法、光散射法、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高效液相法、还原末端法及聚合度法。

2 植物多糖的药理作用研究[4,7]

多糖有多种多样的生物活性。目前,对多糖的化学研究以及生物功能的研究方兴未艾,不同来源多糖的潜在功能尚须进一步研究。专家预测,随着对多糖结构和功能关系的研究,将会产生生物学的新领域。 抗肿瘤 人们已从不同的生物材料中得到多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多糖,如从香菇中得到的香菇多糖具有强的抗肿瘤活性,其抑制癌症和抗肿瘤效果不是直接作用于移植性癌细胞,而是通过宿主调节发生作用。香菇多糖有高分子量(40万~80万)的葡聚糖,也有小分子蛋白的香菇多糖,二者均同样具有抗肉瘤柞用。Franz G等的实验证实,香菇多糖既能抑制移植癌,又能强烈抑制原发性自身癌的生长,且对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性生物感染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对宿主正常细胞无毒性。临床用于晚期胃癌或复发性胃癌,可改善生活质量,廷长生存期。多糖类制剂也用于肝癌、肺癌和子宫颈癌,给药方法多样,可口服,也可皮下、肌肉、静脉或腹腔内注射,可单独用药,也可配合化疗、放疗,或用于手术切除之后。多糖的化学结构与生理活性间有相关性。如真菌多糖的分子立体结构对其活性的影响很大,凡具β-螺旋结构的多糖具有较强的生物功能。结构的化学修饰可提高多糖的活性,如原茯苓多糖没有抗癌作用,当它经过碘酸氧化、脱氢还原和酸水解后的产物,却具有很高的抑瘤活性。

增强免疫作用 已证实不同的多糖具有不同的免疫促进作用。香菇多糖是理想的免疫促进刑,它作为T细胞定位的佐剂和辅助T细胞刺激参与机体免疫反应。现已发现,其具有高度特异性免疫增强作用。在带癌状态下一方面它能激活腹腔巨噬细胞的杀伤抗原能力;另一方面能恢复已降低的免疫功能,特别是能恢复T协助细胞的活性,同时近百倍地提高抗胸腺依赖性抗原的体液性抗体水平。银耳多糖能促进淋巴细胞的转化,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明显促进肝脏蛋白质核酸的合成以及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提高体液免疫力。黑木耳多糖可有效地提高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指数和百分率。药理实验证明,茶多糖具有增强免疫功能,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功能的作用。研究表明:茶多糖是一种免疫促进剂,能明显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使免疫器官脾脏重量增加,其他多糖如大蒜、萝卜等提取的多糖对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分别具有不同的增强作用,可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

降血糖、降血脂 药理实验证明,茶多糖具有明显的降血糖的作用,其中有降血糖作用的多糖为牛乳

葡聚糖。香菇多糖具有对胆固醇的溶解作用。肠膜状明串珠球菌因蔗糖发酵液中产生的右旋糖酐,其硫酸酯有阻止脂类异常引起的高血脂动脉硬化的作用。黑木耳多糖具有缓解动脉粥样硬化的功效。

抗辐射、抗氧化 黑木耳多糖具有抗放射作用,对60Co照射的动物可提高存活率。茶多糖具有明显的抗辐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螺旋藻水溶性多糖能显著增强辐射引起的DNA切除修复活性和程序外DNA合成,同时能显著减轻小鼠骨髓细胞和蚕豆根尖细胞的辐射遗传损伤,大大降低辐射引起的突变频率。银耳孢子多糖具有抗放射作用。从湖北恩施地区野生竹叶中提取得到的几种不同结构的多糖均能增强机体的抗氧化防御机制。以四氯化碳致肝损伤后,小鼠肝线粒体、微粒体含量急剧上升,给予菩叶多糖能显著抑制这种变化;从海带科植物海带中提取的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具有抗氧化、免疫调节等作用。中华猕猴桃的根中提取的多糖有较强的抗衰老的作用。从宁夏枸杞子中提取得到的多糖具有抗氧化、抗肿瘤、防衰老及增强免疫力等方面的作用,H2O2致红细胞膜损伤后,若给予枸杞多糖可抑制脂质过氧化的发生。此外还有螺旋藻多糖、褐藻多糖、海藻硫酸多糖、猴头菌丝多糖、红藻多糖、南沙参多糖[8]。

同时其他的研究还表明:黑木耳多糖具有抗血小板聚积,缓解动脉粥祥硬化的功效。九里香多糖和蛋白多糖具有抗生育,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对机体受内外因素所致的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和修复作用。 作者简介:严金龙(1971-),男,副教授,研究生学历,现

主要从事分析化学方面的教学与科研。

参考文献:

[1] 张晓静,刘会东.植物多糖提取分离及药理作用的研究 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3,14(8):495.

[2] 郑东宝,郑金贵,曾绍校.果蔬多糖的研究状态及应用前 景[J].食品科学,2003,24 (18) :152-153.

[3] 李树贵,琚羽心.植物多糖与人体免疫[J].吉林医学信 息,1997,(11):33-35.

[4] 王晨明.植物多糖的药理作用[J].中国药业,2002,11 (11) :73-74.

[5] 徐凌川,梁传东,吴明燕,等.白首乌糖类的提取及含量 测定[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3:214. [6] 中草药活性多糖提取新技术[N].人民日报,2004-06- 09.

[7] 田庚元.植物多糖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 1995,.20(7):441.

[8] 田庚元.枸杞子糖蛋白的分离、纯化、物化性质及糖肽 键特征[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1995,27(2): 201.

[9] YOU YH,LIN ZB.Protective effects of Ganoderma lucidum polysaccharides peptide on injury of macrophages induced by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J].Acta Pharmacol Sin.2002,23(9):787~791. [10] 董爱文,赵虹桥,施立毛.爬山虎多糖提取与含量的测 定[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4,23(1):55.

[11] Manal M Shehata,王璋,许时婴.不添加蛋白酶从百 合根茎中提取分离纯化水溶性非淀粉多糖[J].浙江大 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4,30(2):159.

2002,31(11):725-728.

[12] 李伟,陈凤,徐伯承.超声波采油技术的实验研究与应用[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97,16(1):53-56.

[13] 张锡波,张群正,林文兴,等.超声波防垢技术在孤岛油田的现场应用[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5(3):14-15.

(上接第34页)

治技术,1999,12(3):171-173,186.

[19] 李明玉,刘佩红,等.硫铁矿烧渣一步法生产固体复合 混凝剂及应用[J].硫酸工业,2003,(5):14-17. [20] 刘立华,郑雅杰,龚竹青.聚合铁盐絮凝剂的研究进展 与发展趋势[J].现代化工,2002,22(10).

(上接第49页)

植物多糖分离纯化

食品分离技术作业 姓名_______________ 院系_______________ 专业班级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年___月___日

摘要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植物多糖提取的两种方法:溶液提取法和部分沉淀法,对于影响多糖提取的不同因子选取不同方法;从多个方面介绍了多糖提取后的分离、纯化方法,及其分离纯化原理和主要步骤,并在最后对分离方法的可行性做出评价。 关键词:植物多糖分离纯化溶剂提取法部分沉淀法 植物多糖的分离纯化 一、多糖的物化性质 A.分子结构:多糖在溶液状态下有着高级结构,代表活性状态。不同植物提取的多糖, 一级结构上有很太差异,采用酸解、色谱、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手段,可以确定单糖的组成及取代基团。 B.溶解性:难溶于冷水,在热水或碱液中可溶。不溶于丙酮、乙醇、正丁酵、乙醚、醋 酸乙酯等有机溶剂 C.热稳定性:热不稳定,当温度大于4O℃时,分解加快。 D.酸碱稳定性:pH小于5时开始降解,小于3时有20%降解;大于7时氧化加快。 E.化学性质:与硫酸蒽酮、硫酸苯酚反应阳性,常用于定量分析;可与部分有机、无机 离子络合,如与十六烷基三溴化铵(CTAB)、氢氧化钡等结合沉淀 F. 二、植物多糖的提取 多糖不同的植物中,有着不同的含量和贮存位置,因此针对不同的植物有着不同的分离方法。 图1:不同植物中多糖的提取方法

A.溶剂提取法 a)水提法 水对植物组织的穿透力强,提取效率高,在生产上使用安全、经济。用水作溶剂来提取多糖时,可以用热水浸煮提取,也可以用冷水浸提。一般植物多糖提取采用热水浸提法,该法所得多糖提取液可直接或离心除去小溶物;或者利用多糖不溶于高浓度乙醇的性质,沉淀提纯多糖;但由于不同性质或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多糖沉淀所需乙醇浓度不同,它也可以用于样品中不同多糖组分的分级分离;还可按多糖不同性质在粗分阶段利用混合溶剂提取法对植物中不同的多糖进行分离;其中,以乙醇沉淀最为普遍。但以根茎为主的植物体,细胞壁多糖含量高,热水直接提取率不高。此时为破坏细胞壁,增加多糖的溶出,有两种处理方法:一为酶解,二为弱碱溶解。 图2:加水比对多糖提取的影响[1] b)酸碱提法[2] 有些多糖适合用稀酸提取,并且能得到更高的提取率。但酸提法只在一些特定的植物多糖提取中占有优势,目前报道的并不多。而且即使有优势,在操作上还应严格控制酸度,因为酸性条件下可能引起多糖中糖苷键的断裂。 有些多糖在碱液中有更高的提取率,尤其是提取含有糖醛酸的多糖及酸性多糖。采用的稀碱多位为0.1mol/L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为防止多糖降解,常通以氮气或加入硼氢化钠或硼氢化钾。同样,碱提优势也是因多糖类的不同而异。与酸提类似,碱提中碱的浓度也应得到有效控制,因为有些多糖在碱性较强时会水解。另外,稀酸、稀碱提取液应迅速中和或迅速透析,浓缩与醇析而获得多糖沉淀。 图3:热碱提取多糖结果[3] c)生物酶提取法[4] 酶技术是近年来广泛应用到有效成份提取中的一项生物技术,在多糖的提取过程中,使用酶可降低提取条件,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中分解植物组织,加速多糖的释放或提取。此外,使用酶还可分解提取液中淀粉、果胶、蛋白质等的产物,常用的酶有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等。 B.部分沉淀法 a)金属盐沉淀法

多糖的提取分离方法

1.多糖的提取方法 生物活性多糖主要有真菌多糖、植物多糖、动物多糖3 大类。多糖的提取首先要根据多糖的存在形式及提取部位,决定在提取之前是否做预处理。动物多糖和微生物多糖多有脂质包围,一般需要先加入丙酮、乙醚、乙醇或乙醇乙醚的混合液进行回流脱脂,释放多糖。植物多糖提取时需注意一些含脂较高的根、茎、叶、花、果及种子类,在提取前,应先用低极性的有机溶剂对原料进行脱脂预处理,目前多糖的提取方法主要有溶剂提取法、生物提取法、强化提取法等。1.1溶剂法 1.1.1水提醇沉法 水提醇沉法是提取多糖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多糖是极性大分子化合物,提取时应选择 水、醇等极性强的溶剂。用水作溶剂来提取多糖时,可以用热水浸煮提取,也可以用冷水浸提渗滤,然后将提取液浓缩后,在浓缩液中加乙醇,使其最终体积分数达到70 %左右,利用多糖不溶于乙醇的性质,使多糖从提取液中沉淀出来,室温静置 5 h,多糖的质量分数和得率均较高。影响多糖提取率的因素有:水的用量、提取温度、浸提固液比、提取时间以及提取次数等。 水提醇沉法提取多糖不需特殊设备,生产工艺成本低,安全,适合工业化大生产,是一种可取的提取方法。但由于水的极性大,容易把蛋白质、苷类等水溶性的成分浸提出来,从而使提取液存放时腐败变质,为后续的分离带来困难,且该法提取比较耗时,提取率也不高。 1.1.2酸提法 为了提高多糖的提取率,在水提醇沉法的基础上发展了酸提取法。如某些含葡萄糖醛酸等酸性基团的多糖在较低pH 值下难以溶解,可用乙酸或盐酸使提取液成酸性,再加乙醇使多糖沉淀析出,也可加入铜盐等生成不溶性络合物或盐类沉淀而析出。 由于H+的存在抑制了酸性杂质的溶出,稀酸提取法提取得到的多糖产品纯度相对较高,但在酸性条件下可能引起多糖中糖苷键的断裂,且酸会对容器造成腐蚀,除弱酸外,一般不宜采用。因此酸提法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1.1.3碱提法 多糖在碱性溶液中稳定,碱有利于酸性多糖的浸出,可提高多糖的收率,缩短提取时间,但提取液中含有其它杂质,使粘度过大,过滤困难,且浸提液有较浓的碱味,溶液颜色呈黄色,这样会影响成品的风味和色泽。 1.1.4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提取分离技术。超临界流 体是指物质处于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以上时的状态,这种流体兼有液体和气体的特点,密度大,粘稠度小,有极高的溶解,渗透到提取材料的基质中,发挥非常有效的萃取功能。而且这种溶解能力随着压力的升高而增大,提取结束后,再通过减压将其释放出来,具有保持有效成分的活性和无溶剂残留等优点。由于CO2的超临界条件(TC=304.6 ℃,Tp=7.38 MPa)容易达到,常用于超临界萃取的溶剂,在压力为8~40 MPa 时的超临界CO2足以溶解任何非极性、中极性化合物,在加入改性剂后则可溶解极性化物。 该法的缺点是设备复杂,运行成本高,提取范围有限。 1.2酶解法 1.2.1单一酶解法 单一酶解法指的是使用一种酶来提取多糖,从而提高提取率的生物技术。其中经常使 用的酶有蛋白酶、纤维素酶等。蛋白酶对植物细胞中游离的蛋白质具有分解作用,使其结构变得松散;蛋白酶还会使糖蛋白和蛋白聚糖中游离的蛋白质水解,降低它们对原料的结合力,有利于多糖的浸出。

植物多糖提取分离检测

植物多糖提取、分离及检测 实验目的 学习并掌握植物多糖提取、分离及检测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原理 植物多糖(polysaccharide)是由糖苷键结合的糖链,至少要超过10个以上的单糖组成的聚合糖高分子碳水化合物,可用通式(c6h10o5)n表示。由相同的单糖组成的多糖称为多糖,如淀粉、纤维素和糖原;以没的单糖组成的多糖称为杂多糖,如阿拉伯胶是由戊糖和半乳糖等组成。多糖不是一种纯粹的化学物质,而是聚合程度不同的物质的混合物。多糖类一般不溶于水,无甜味,不能形成结晶,无还原性和变旋现象。多糖也是糖苷,所以可以水解,在水解过程中,往往产生一系列的中间产物,最终完全水解得到单糖。多糖普遍存在于自然界植物体中,其分子量一般为数万甚至数百万,是构成生命活动的四大基本物质之一,同维持生命功能密切相关。 多糖的提取分离,含色素较高的根、茎、叶、果实类需进行脱色处理,然用水、盐或稀碱水在不同温度下提取,应避免在酸性条件下提取,以防引起糖苷键的断裂。一般植物多糖提取多采用热水浸提法,所得多糖提取液可直接或离心除去不溶物。在多糖的检测方面采用单糖衍生物的GC/ MS 分析可以对多糖中的具体结构进行定性分析。 实验材料 材料山茶叶片 仪器组织粉碎机、烘箱、超声波提取机、恒温水浴锅、索氏提取器、旋转蒸发仪、冰箱、离心机、分液漏斗、GC/ MS 分析仪 试剂活性炭、95%乙醇、Sevag 试剂、无水乙醇、丙酮、无水乙醚、2mol·L - 1的硫酸、BaCO3 粉末、盐酸羟胺、吡啶、乙酸酐、氯仿 实验步骤 1、多糖提取分离称取粉碎、干燥好的山茶叶150g ,加入1500mL 蒸馏水,超声波提取20min ,于90 ℃恒温浸泡2h ,提取两次;得棕色滤液, 用活性炭对其脱色,活性炭量为活性炭:溶液=0.5%。过滤脱色后的滤液用旋转蒸发仪浓缩至50mL ,抽滤,加入200mL 95 %乙醇沉淀多糖,于冰箱醇析24h ,得棕色絮状物,离心,收集沉淀。 Sevag 法去蛋白Sevag 试剂的配制:用氯仿与正丁醇以4∶1 混合。取上述粗多糖加水溶解,于溶液中加入溶液1/ 3 倍体积的Sevage 试剂,剧烈震荡至无白色絮状物析出,离心15min ,除去水相与有机相交界处的变性蛋白,Sevage 法脱蛋白重复3 次。剩余液体加入200mL 无水乙醇,充分振荡摇匀,于冰箱静置24h ,得棕色絮状物,离心收集沉淀。沉淀经无水乙醇、丙酮、无水乙醚洗涤两次,干燥,得棕色多糖211g。 2 、多糖的检测 (1)、多糖水解称取50mg 山茶叶多糖,加入浓度为2mol·L - 1的硫酸10mL ,封管,超声振荡3~5min 至多糖完全溶解后,在100 ℃恒温水浴振荡水解2h ,然后将试管置于烘箱中于110 ℃反应6h。反应完成后冷却至室温,加BaCO3 粉末中和至中性, 离心, 过滤, 真空干燥, 得到水解后的单糖混合物10.5mg。 (2)糖腈乙酸酯衍生物的制备称取10mg 单糖样品和10mg 盐酸羟胺,用20mL 吡啶溶解,封管,95 ℃恒温水浴振荡30min 后冷却至室温;加入016mL 乙酸酐,封管,95 ℃恒温水浴振荡30min ,反应完成后冷却至室温,得糖腈乙酸酯衍生物。加入2mL 蒸馏水破坏乙酸酐,氯仿萃取,待测。 (3)单糖衍生物的GC/ MS 分析色谱条件:RTX25 石英毛细管柱(30m ×0125mm ×0125μm) ;载气为高纯氦气。柱箱初始温度100 ℃,进样口温度240 ℃,流速0166mL·min - 1 ,分流比30∶1 ,进样量1μL 。程序升温:初始温度为100 ℃,以10 ℃·min - 1升至250 ℃,保持1min。 (4)质谱条件:离子源为EI 源,灯丝电流016mA ,离子源温度200 ℃,电离能量70eV ,接口温度250 ℃,电子倍增管电压1120kV ,扫描周期015s ,扫描范围30100~400100m/ z ,溶剂延迟3min。

多糖提取工艺流程

第一部分:野生灵芝菌种的分离、扶壮、保藏和培养 前言 采集吉林长白山野生灵芝,经过菌种分离,鉴定为GANODERMA(英文名称)多孔菌科真菌赤芝Ganoderma lucidum(Leyss.ex Fr.) Karst.的菌种。经过纯化扶壮培养,成为一支优良的灵芝菌种,为灵芝菌丝体发酵培养和灵芝多糖的提取奠定了基础。 实验室流程:(百级净化超净工作台)菌种分离菌种接种(恒温培养箱)菌种培养扶壮(恒温恒湿冷藏柜)优良菌种保藏(百级净化超净工作台)菌种分离菌种接种(摇床)发酵菌种摇瓶培养(用于接种菌种罐) 第二部分:灵芝菌丝体液体发酵培养 前言 液体发酵培养不同于灵芝子实体栽培,周期短,产量高,无污染,灵芝多糖含量高,节省木材和耕地。是一种灵芝多糖理想的工厂化现代科技生产方式。经过摇瓶培养的灵芝菌种接种于种子罐,待生长良好,在接种于扩大的发酵罐中,通过通气恒温培养,长成成年灵芝菌丝体,生长完全后,进行离心分离喷雾干燥,就得到相当于灵芝子实体的灵芝菌丝体粉,多糖含量达到15%左右。进一步提取加工得到高含量的灵芝多糖。 灵芝菌丝体发酵工艺流程:(配料罐)培养液的配制(菌种罐)菌种的发酵培养 (发酵罐)灵芝菌丝体发酵培养(离心机)灵芝菌丝体固液分离(浓缩液配制罐)灵芝菌丝体配制成浓缩液(喷雾干燥塔)浓缩液喷雾干燥,得到灵芝菌丝体粉 第三部分:灵芝菌丝体多糖的提取分离 前言 灵芝菌丝体粉,是大部分不溶解于水,食用以后象灵芝子实体一样,只有少部分成分被吸收,通过现代提取手段,将灵芝菌丝体经过提取罐的水提取,经过真空浓缩,在经过醇沉工艺,加工成可以全部被人体吸收,灵芝多糖含量提高到30-40%灵芝菌丝体提取物。极大的提高了功效,减少了服用量。 灵芝多糖提取工艺流程:(提取罐)灵芝菌丝体粉水提取(外循环真空浓缩罐)提取液真空浓缩(醇沉罐)浓缩液乙醇沉淀多糖(离心机)沉淀多糖分离 (浓缩液储罐)沉淀物配制成多糖浓缩液(喷雾干燥塔)灵芝多糖喷雾干燥 (粉碎机)灵芝多糖粉碎到100目(混合机)灵芝多糖粉批量混合(真空包装机)食品塑袋真空包装。灵芝多糖原料成品

植物多糖及其提取方法

植物多糖及其提取方法 1 前言 多糖是自然界和生物体中广泛存在的物质,它是生物体内除蛋白质和核酸以外的又一类重要的信息分子。它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与生物机能的维持密切相关,与蛋白质、脂类形成的糖蛋白、脂多糖在细胞的识别、分泌以及在蛋白质的加工、转移方面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近年来,植物、海洋生物及菌类等来源的多糖已作为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出现,各种多糖所具有的抗肿瘤、免疫、抗凝血、降血糖和抗病毒活性已相继被发现。我国对多糖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植物多糖由于它们独特的功能和低毒性,作为新药发展的方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将目光投向植物多糖。 2 植物多糖的结构 植物多糖是由许多相同或不同的单糖以a或p一糖苷键所组成的化合物,普遍存在于自然界植物体中,包括淀粉、纤维素、多聚糖、果胶等。多糖有复杂的四级结构,一级结构指糖基的组成、排列顺序、相邻糖基的连接方式、异头碳构型及糖链有无分支、分支的位置与长短等;二级结构指多糖主链以氢键为主要次级键而形成的有规则构象;三、四级结构是指以二级结构为基础,糖单位之间的非共价相互作用,导致二级结构在有序地空间产生规则构象。植物多糖的

主链与支链形成了特殊的构型一凹形槽。凹形槽是一级结构与构象的体现。凹形槽的支链与活性关系为:支链度越大,凹形槽越多,生物活性越大。近年来,人们对多糖的结构和活性的研究不断深入,进一步阐明了多糖作用机制与结构的关系,其多样性的生理活性更加受到重视。 3 植物多糖的功能 多糖与蛋白质一样,具有生物大分子的复杂结构,具有一定的生理和生物学活性,概括起来多糖的生物活性包括:免疫调节性、抗肿瘤活性、降血糖活性、降血脂活性、抗病毒活性、抗衰老活性(抗氧化活性)、抗疲劳、抗突变活性,除此之外,还具有其他生物活性,包括抗凝血、抗炎、抗菌、抗惊厥、镇静、止喘及降血压等作用。 (1)免疫调节功能。由于现代医学、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快速发展,人们对免疫系统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免疫系统紊乱,会导致人体衰老和多种疾病的发生。植物多糖是一种免疫调节剂。多糖对肌体的免疫调节作用,包括激活巨噬细胞,激活网状内皮系统,激活T和B细胞,激活补体,进干扰素的生成,促进白细胞介素的生成,诱生肿瘤坏死因子等。 2)抗肿瘤活性植物多糖主要是通过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来达到杀伤肿瘤细胞的目的,许多高等植物中都含有抗肿瘤活性的多糖,如芦荟多糖、香菇多糖提取物、人参多糖具有

多糖分离纯化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多糖分离纯化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多聚糖(polysaccharide),简称多糖,常由一百个以上甚至几千个单糖基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其性质已大不同于单糖,如甜味和强的还原性已经消失,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膜和植物、微生物的细胞壁中,是构成生命的四大基本物质之一,与生命功能的维持密切相关。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多糖除了有增强免疫功能、抗肿瘤作用、抗氧化、抗衰老、消化系统保护作用的生物学效应外,还有抗菌、抗病毒、降血糖、降血脂、抗辐射、抗凝血等作用。 1、基本原则 在不破坏多糖活性的前提下进行多糖的分离纯化。尽量不引入新的杂质,或引入的新杂志易于除去,如小分子盐类可经过透析作用除去,铵根离子可通过加热挥发除去等[1]。 2、分离纯化方法 多糖的生物活性倍受关注,但不少多糖的提取方法和工艺尚未成熟,基于效率、成本多方面的考虑,各种方法的开发、比较、分析是研究工作的焦点之一。目前多糖提取方法主要有溶剂提取法、酸提法、碱提法、酶解法、超滤法、超声法、微波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首先要根据多糖的存在形式及提取部位不同,决定在提取之前是否做预处理:提取时需注意对一些含脂较高的根、茎、叶、花、果及种子类,在用水提取前,应先加入甲醇或l:l的乙醇乙醚混合溶液或石油醚进行脱脂,而对含色素较高的根、茎、叶、果实类,需进行脱色处理。 2.1多糖的提取与分离方法 由于各类多糖的性质及来源不同,所以提取方法也各有所异,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难溶于水,可溶于稀碱液的主要是胶类,如木聚糖及半乳糖等。原料粉碎后用0.5mol/L NaOH水溶液提取,提取液经中和及浓缩等步骤,最后加入乙醇,即得粗糖沉淀物。 第二类易溶于温水,难溶于冷水的多糖,可用70~80℃热水提取,提取液用氯仿:正丁醇(4:1)混合除去蛋白质,经透析、浓缩后再加入乙醇即得粗多糖产物[2]。 第三类粘多糖的提取。在组织中,粘多糖与蛋白质以共价键结合,故提取

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生理作用

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生理作用 多糖包括植物多糖、动物多糖和微生物多糖。人们已发现多糖不仅是机体的能量来源和骨架成分,而月还具有多糖具有抗感染、抗放射、抗凝血、降血糖、降血脂、促进核酸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作用等多种生物活性。 多糖的提取和纯化 1. 多糖的提取 1.1 热水浸提法:其步骤为:原料→粉碎→脱脂→粗提(2-3次)→吸滤或离心→沉淀→洗涤→干燥 首先除去表面脂肪。原料经粉碎后加入甲醇、乙醚、乙醇、丙酮或1:1的乙醇乙醚混合液,水浴加热搅拌或回流1-3小时,脱脂后过滤得到的残渣一般用水作溶剂(也有用氢氧化钾碱性水液、氯化钠水液、1%醋酸和1%苯酚或0.1-1M氢氧化钠作为提取溶剂)提取多糖。温度控制在90-100℃,搅拌4-6小时,反复提取2-3次。得到的多糖提取液大多较粘稠,可进行吸滤。也可用离心法将不溶性杂质除去,将滤液或上清液混合(得到的多糖若为碱性则需要中和)。然后浓缩,再加入2-5倍低级醇(甲醇或乙醇)沉淀多糖;也可加入费林氏溶液或硫酸铵或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等,与多糖物质结合生成不溶性络合物或盐类沉淀。然后依次用乙醇、丙酮和乙醚洗涤。将洗干后疏松的多糖迅速转入装有五氧化二磷和氢氧化钠的真空干燥器中减压干燥(若沉淀的多糖为胶状或具粘着性时,可直接冷冻干燥),干燥后可得粉末状的粗多糖。 1.2 微波辅助提取法: 其原理为利用不同极性的介质对微波能的不同吸收程度,使基体物质中的某些区域和萃取体系中的某些组分被选择性加热,从而使萃取物质从基体或体系中分离出来,进入到介电常数小,微波吸收能力较差的萃取剂中。由于微波能极大加速细胞壁的破裂,因而应用于中草药中有效成分的提取能极大加快提取速度,增加提取产率。而且由于其选择性好,提取后基体能保持良好的性状,提取液也较一般的提取方法澄清。聂金源等在柴胡多糖和黄酮化合物的提取[18]中对微波辅助提取法、超声辅助法和索氏提取法进行比较,发现微波辅助提取法所需时间最短(10min),多糖的提取率最高(28.46%)。 1.3 超声辅助法: 其原理是利用超声波的空化作用加速植物有效成分的浸出提取,另外超声波的次级效应,如机械振动、乳化、扩散、击碎、化学效应等也能加速欲提取成分的扩散释放并充分与溶剂混合,利于提取[16]。超声波辅助法与常规提取法相比,具有提取时间短、产率高、无需加热等优点[17]。 1.4 索氏提取法: 将植物粉末置于索氏提取器中,加入石油醚,60℃-90℃条件下提取至无色(一般为6小时)。过滤,滤渣挥发干燥完溶媒后加入80%乙醇,再提取6小时,过滤,滤渣乙醇挥发干燥后加蒸馏水。回流提取2次,趁热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再除蛋白,醇沉,除色素。60℃干燥,称重。 1.5 醇提法: 先后将90%和50%乙醇加入植物粉末中,振荡充分再抽滤。滤液中加入足量无水乙醇,至于4℃冰箱中过夜。减压抽滤,再除去色素,得多糖粗品,在60℃通风干燥箱中干燥,再置干燥皿中恒重保存。 醇提法方法简单,易于操作,但提取率较低,乙醇使用量大,不宜大规模提取使用。 2.多糖的纯化方法纯化是将多糖混合物分离为单一多糖的过程,纯化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2.1 分部沉淀法根据各种多糖在不同浓度的低级醇或丙酮中具有不同溶解度的性质,逐次按比例由小到大加入甲醇或乙醇或丙酮,收集不同浓度下析出的沉淀,经反复溶解与沉淀后,直到测得的物理常数恒定(最常用的是比旋光度测定或电泳检查)。这种方法适合于分离各种溶解度相差较大的多糖。为

植物多糖的提取、分离和含量测定的研究

论文题目:植物多糖的提取、分离和含量测定的研究 姓名:刘通 班级:08级药学1班 学号:200810720071 1、利用百度搜索引擎查找相关资料 2、利用中国知网的期刊全文数据库查期刊中发表的论文的相关结果

3、利用中国知网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查找论文相关资料

4、利用读秀查图书馆收藏的与论文有关资料 5、利用图书馆OPAC查我馆收藏的印刷型图书

植物多糖的提取、分离和含量测定的研究文献综述 对多糖的研究, 最早是在20 世纪40 年代, 但其作为广谱免疫促进剂而引起人们的极大重视则是在60 年代, 经过40 余年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多糖这一类重要生命物质产生了新的认识, 使这一学科成为目前生命科学中研究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1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多糖对人体具有极大的利用价值, 按其来源可分为三类: 动物多糖、植物多糖和微生物多糖L 其中植物多糖如人参、黄芩、刺五加、红花、芦荟等所含多糖均具有显著的药用功效, 如免疫增强作用, 抗肿瘤作用, 抗辐射作用等L据文献[ 2 ]报道, 已有近100 种植物的多糖被分离提取出来L 这类多糖来源广泛且没有细胞毒性, 应用于生物体毒副作用小,因此对植物多糖的研究已成为医药界的热门领域。 1 植物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 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是指多糖研究中获取研究对象的过程L一般这一过程包括提取分离、纯化和纯度鉴定3 步L其中纯化是多糖研究的关键, 其成 功与否、效果的好坏都会直接影响后续研究的可行性与可信度[ 3 ]。

1.1 提取分离 一般植物细胞壁比较牢固, 需在提取前进行专门的破细胞操作, 包括 机械破碎(研磨法、组织捣碎法、超声波法、压榨法、冻融法)、溶胀和自胀、化学处理和生物酶降解L因此常用的提取方法有: 热水浸提法、酸浸提法、碱浸提法和酶法L 其中前3 种为化学方法, 酶法为生物方法。此外, 更有研究者[ 4, 5 ] 在细胞破壁方面进行研究, 利用超声波、微波等技术有效地提高多糖的提取率和产品质量, 并缩短了反应时间。 1.2 纯化 分离沉淀后获得的多糖提取物中, 常会有无机盐、蛋白质、色素及醇不溶的小分子有机物(如低聚糖) 等杂质, 必须分别除去L 多糖的纯化就是指将粗多糖中的杂质去除而获得单一多糖组分。一般是先脱除非多糖组分, 再对多糖组分进行分级L而脱除非多糖组分是先脱除蛋白质再去除小分子杂质。 1.2.1除蛋白天然植物中多糖与蛋白质 两种高分子成分共存, 且分子量相近, 另外糖常常与蛋白形成糖蛋白 复合物, 使蛋白质的脱除更加困难。但也许正是结合了这部分蛋白质, 多糖才具有众多独特的生理功能, 如各种蛋白质聚糖、糖蛋白具有生理功能一样L常用的除蛋白质的方法有Sevage 法、三氯乙酸法、三氟三氯乙烷法、酶法等。Sevage 法为实验室常用法, ,该法以正丁醇与氯仿混合再进行萃取; 蛋白酶法是目前认为较好的方法, 将蛋白质水解再透析去除。 1.2.2 脱色 对于植物多糖可能会有酚类化合物而颜色较深, 对其进行脱色可使其 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常用的脱色方法有: 离子交换法、氧化法、金属络合物法、吸附法(纤维素、硅藻土、活性炭等) LDEA E- 纤维素是目前最常用的脱色剂, 通过离子交换柱不仅达到脱色的目的, 而且还可以分离多糖。 1.2.3 除小分子杂质 通过逆向流水透析除去低聚糖等小分子杂质,这样得到的就是多糖的半精品。

多糖各种提取方法

一、植物多糖的提取 1 溶剂提取法 1.1 水提法 水对植物组织的穿透力强,提取效率高,在生产上使用安全、经济。用水作溶剂来提取多糖时,可以用热水浸煮提取,也可以用冷水浸提。一般植物多糖提取采用热水浸提法,该法所得多糖提取液可直接或离心除去小溶物;或者利用多糖不溶于高浓度乙醇的性质,沉淀提纯多糖;但由于不同性质或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多糖沉淀所需乙醇浓度不同,它也可以用于样品中不同多糖组分的分级分离;还可按多糖不同性质在粗分阶段利用混合溶剂提取法对植物中不同的多糖进行分离;其中,以乙醇沉淀最为普遍。但以根茎为主的植物体,细胞壁多糖含量高,热水直接提取率不高。此时为破坏细胞壁,增加多糖的溶出,有两种处理方法:一为酶解,二为弱碱溶解。 1.2酸碱提法 有些多糖适合用稀酸提取,并且能得到更高的提取率。但酸提法只在一些特定的植物多糖提取中占有优势,目前报道的并不多。而且即使有优势,在操作上还应严格控制酸度,因为酸性条件下可能引起多糖中糖苷键的断裂。 有些多糖在碱液中有更高的提取率,尤其是提取含有糖醛酸的多糖及酸性多糖。采用的稀碱多位为0.1mol/L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为防止多糖降解,常通以氮气或加入硼氢化钠或硼氢化钾。同样,碱提优势也是因多糖类的不同而异。与

酸提类似,碱提中碱的浓度也应得到有效控制,因为有些多糖在碱性较强时会水解。另外,稀酸、稀碱提取液应迅速中和或迅速透析,浓缩与醇析而获得多糖沉淀。

1.4 生物酶提取法 酶技术是近年来广泛应用到有效成份提取中的一项生物技术,在多糖的提取过程中,使用酶可降低提取条件,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中分解植物组织,加速多糖的释放或提取。此外,使用酶还可分解提取液中淀粉、果胶、蛋白质等的产物,常用的酶有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等。 1.5 超声提取法 超声波是一种高频率的机械波,其主要原理是利用超声波产生的“空化作用”对细胞膜的破坏,有利用植物有效成分的释放,而且超声波能形成强大的冲击波或高速射流,有效地减小、消除与水相之间的阻滞层,加大了传质效率,有助于溶质的扩散。另外,超声波的热效应使水温基本在57℃,对原料有水浴作用。超声波提取与传统的提取方法相比,有提取效率高、时间短、耗能低等优点。超声提取的影响因素有:超声时间、超声频率(一般低频中提取效率高,但也有例外)、料液比和温度等。 1.6 微波提取 微波是频率介于300MHz和300GHz之间的非电离电磁波,微波提取的原理是微射线辐射于溶剂并透过细胞壁到达细胞内部,由于溶剂及细胞液吸收微波能细胞内部温度升高,压力增大,当压力超过细胞壁的承受能力时,细胞壁破裂,位于细胞内部的有效成份从细胞中释放出来,传递转移到溶剂周围被溶剂溶解。微波技术应用于植物细胞破壁,有效地提高了收率。具有穿透力强、选择性高、加

植物多糖的功能..提取及纯化

植物多糖的功能 多糖与蛋白质一样,具有生物大分子的复杂结构,具有一定的生理和生物学活性,概括起来多糖的生物活性包括:免疫调节性、抗肿瘤活性、降血糖活性、降血脂活性、抗病毒活性、抗衰老活性(抗氧化活性)、抗疲劳、抗突变活性,除此之外,还具有其他生物活性,包括抗凝血、抗炎、抗菌、抗惊厥、镇静、止喘及降血压等作用。 植物多糖的提取 一、植物多糖的提取 1 溶剂提取法 1.1 水提法 水对植物组织的穿透力强,提取效率高,在生产上使用安全、经济。用水作溶剂来提取多糖时,可以用热水浸煮提取,也可以用冷水浸提。一般植物多糖提取采用热水浸提法,该法所得多糖提取液可直接或离心除去小溶物;或者利用多糖不溶于高浓度乙醇的性质,沉淀提纯多糖;但由于不同性质或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多糖沉淀所需乙醇浓度不同,它也可以用于样品中不同多糖组分的分级分离;还可按多糖不同性质在粗分阶段利用混合溶剂提取法对植物中不同的多糖进行分离;其中,以乙醇沉淀最为普遍。但以根茎为主的植物体,细胞壁多糖含量高,热水直接提取率不高。此时为破坏细胞壁,增加多糖的溶出,有两种处理方法:一为酶解,二为弱碱溶解。 1.2酸碱提法 有些多糖适合用稀酸提取,并且能得到更高的提取率。但酸提法只在一些特定的植物多糖提取中占有优势,目前报道的并不多。而且即使有优势,在操作上还应严格控制酸度,因为酸性条件下可能引起多糖中糖苷键的断裂。 有些多糖在碱液中有更高的提取率,尤其是提取含有糖醛酸的多糖及酸性多糖。采用的稀碱多位为0.1mol/L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为防止多糖降解,常通以氮气或加入硼氢化钠或硼氢化钾。同样,碱提优势也是因多糖类的不同而异。与酸提类似,碱提中碱的浓度也应得到有效控制,因为有些多糖在碱性较强时会水解。另外,稀酸、稀碱提取液应迅速中和或迅

磁珠法(多糖多酚)植物组织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

磁珠法多糖多酚植物组织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MagBeads Polysaccharide & Polyphenol Plant Genomic DNA Extraction Kit 【目录号】PTDE-6005、PTDE-6030; 【运输条件】2~25℃; 【保存条件】磁珠分散液、β-巯基乙醇2~8℃;蛋白酶K -20℃;其它组分室温保存; 【试剂盒组成】 【注意事项】 1. 使用前请检查裂解液(组分①)和结合液(组分②)是否出现结晶,如有结晶请置于 65℃温浴至重新溶解完全; 2. 初次使用全新试剂盒前,请按照结合液(组分②)标签标注量加入异丙醇,稀释备用; 3. 磁珠悬浮液(组分③)不可反复冻融或离心,使用前需充分摇匀; 4. 蛋白酶K(组分⑤)于-20℃长期保存,避免反复冻融;融化后4℃保存,并尽快使用; 5. 请仔细阅读本说明书,并按照操作指南建议操作。

【产品简介】 本试剂盒采用针对富含多糖多酚植物组织进行杂质去除的特殊磁珠,配合高性能缓冲液体系,可从各种富含多糖多酚植物组织样本中高质量的分离纯化基因组DNA。 特殊技术包埋的磁珠在特定条件下对核酸具有极强的亲和力,而当条件改变时,磁珠会释放所吸附的核酸,从而达到快速分离纯化核酸的目的。提取所得的基因组DNA产物片段大、纯度高、质量稳定可靠,尤其适合高通量仪器自动化提取,特别是本公司生产的各类型号自动化核酸提取仪或工作站。使用本试剂盒纯化所得核酸产物可适用于各种常规分子生物学下游实验,如:酶切、PCR、荧光定量PCR、文库构建、Southern杂交、芯片检测和高通量测序等。 【试剂盒说明】 【自备仪器及耗材】 研钵&研磨棒(或者研磨机、匀浆机)、水浴锅、涡旋混合仪、高速离心机、EP管(1.5mL 或2.0mL)、EP管配套用磁力架、核酸提取仪(仪器自动版操作步骤需准备)。 【自备试剂】 液氮、乙醇(80%, v/v)、异丙醇、RNase A溶液(100mg/mL,分散液10mM Tris-HCl, 1mM EDTA, pH值8.0)。 【仪器自动法版操作步骤】 该方法配合磁棒法核酸提取仪使用,以英芮诚ETP-300型全自动核酸提取仪为例,可同步完成32份植物样本提取工作。 1. 准备96孔板 注:1)每次吸取磁珠悬浮液前尽量摇晃均匀;2)为提高效率建议使用排枪。 2. 组织样本前处理和裂解 取适量(≤100mg)植物组织样本,液氮研磨至粉末状,尽量完全转移至EP管中。加入400μL 裂解液、0.8μL β-巯基乙醇和20μL蛋白酶K,涡旋振荡1~3min至混合均匀,呈云雾状。65℃温浴15min,每隔5~10min上下颠倒混匀一次。 注:1)若样本量大于100mg,但不超过400mg,需增加裂解液使用量,可按照每增加100mg组织样本增加150μL裂解液使用量,并延长裂解时间,其余试剂用量不变; 2)若样本个数较多,可预先将蛋白酶k、β-巯基乙醇和裂解液提前混合备用;

多糖的提取分离方法

1、多糖的提取方法 生物活性多糖主要有真菌多糖、植物多糖、动物多糖3 大类。多糖的提取首先要根据多糖的存在形式及提取部位,决定在提取之前就是否做预处理。动物多糖与微生物多糖多有脂质包围,一般需要先加入丙酮、乙醚、乙醇或乙醇乙醚的混合液进行回流脱脂,释放多糖。植物多糖提取时需注意一些含脂较高的根、茎、叶、花、果及种子类,在提取前,应先用低极性的有机溶剂对原料进行脱脂预处理,目前多糖的提取方法主要有溶剂提取法、生物提取法、强化提取法等。 1.1溶剂法 1.1.1水提醇沉法 水提醇沉法就是提取多糖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多糖就是极性大分子化合物,提取时应选择 水、醇等极性强的溶剂。用水作溶剂来提取多糖时,可以用热水浸煮提取,也可以用冷水浸提渗滤,然后将提取液浓缩后,在浓缩液中加乙醇,使其最终体积分数达到70 %左右,利用多糖不溶于乙醇的性质,使多糖从提取液中沉淀出来,室温静置 5 h,多糖的质量分数与得率均较高。影响多糖提取率的因素有:水的用量、提取温度、浸提固液比、提取时间以及提取次数等。 水提醇沉法提取多糖不需特殊设备,生产工艺成本低,安全,适合工业化大生产,就是一种可取的提取方法。但由于水的极性大,容易把蛋白质、苷类等水溶性的成分浸提出来,从而使提取液存放时腐败变质,为后续的分离带来困难,且该法提取比较耗时,提取率也不高。 1.1.2酸提法 为了提高多糖的提取率,在水提醇沉法的基础上发展了酸提取法。如某些含葡萄糖醛酸等酸性基团的多糖在较低pH 值下难以溶解,可用乙酸或盐酸使提取液成酸性,再加乙醇使多糖沉淀析出,也可加入铜盐等生成不溶性络合物或盐类沉淀而析出。 由于H+的存在抑制了酸性杂质的溶出,稀酸提取法提取得到的多糖产品纯度相对较高,但在酸性条件下可能引起多糖中糖苷键的断裂,且酸会对容器造成腐蚀,除弱酸外,一般不宜采用。因此酸提法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1.1.3碱提法 多糖在碱性溶液中稳定, 碱有利于酸性多糖的浸出,可提高多糖的收率,缩短提取时间,但提取液中含有其它杂质,使粘度过大,过滤困难,且浸提液有较浓的碱味,溶液颜色呈黄色,这样会影响成品的风味与色泽。 1.1.4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就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提取分离技术。超临界流 体就是指物质处于临界温度与临界压力以上时的状态,这种流体兼有液体与气体的特点,密度大,粘稠度小,有极高的溶解,渗透到提取材料的基质中,发挥非常有效的萃取功能。而且这种溶解能力随着压力的升高而增大,提取结束后,再通过减压将其释放出来,具有保持有效成分的活性与无溶剂残留等优点。由于CO2的超临界条件(TC=304.6 ℃,Tp=7.38 MPa)容易达到,常用于超临界萃取的溶剂,在压力为8~40 MPa 时的超临界CO2足以溶解任何非极性、中极性化合物,在加入改性剂后则可溶解极性化物。 该法的缺点就是设备复杂,运行成本高,提取范围有限。 1.2酶解法 1.2.1单一酶解法 单一酶解法指的就是使用一种酶来提取多糖,从而提高提取率的生物技术。其中经常使用的酶有蛋白酶、纤维素酶等。蛋白酶对植物细胞中游离的蛋白质具有分解作用,使其结构变得松散;蛋白酶还会使糖蛋白与蛋白聚糖中游离的蛋白质水解,降低它们对原料的结合力,

多糖的提取分离方法

生物活性多糖主要有真菌多糖、植物多糖、动物多糖大类. 多糖地提取首先要根据多糖地存在形式及提取部位,决定在提取之前是否做预处理. 动物多糖和微生物多糖多有脂质包围,一般需要先加入丙酮、乙醚、乙醇或乙醇乙醚地混合液进行回流脱脂,释放多糖. 植物多糖提取时需注意一些含脂较高地根、茎、叶、花、果及种子类,在提取前,应先用低极性地有机溶剂对原料进行脱脂预处理,目前多糖地提取方法主要有溶剂提取法、生物提取法、强化提取法等. .溶剂法 ..水提醇沉法 水提醇沉法是提取多糖最常用地一种方法. 多糖是极性大分子化合物,提取时应选择 水、醇等极性强地溶剂. 用水作溶剂来提取多糖时,可以用热水浸煮提取,也可以用冷水浸提渗滤,然后将提取液浓缩后,在浓缩液中加乙醇,使其最终体积分数达到左右,利用多糖不溶于乙醇地性质,使多糖从提取液中沉淀出来,室温静置,多糖地质量分数和得率均较高. 影响多糖提取率地因素有:水地用量、提取温度、浸提固液比、提取时间以及提取次数等.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水提醇沉法提取多糖不需特殊设备,生产工艺成本低,安全,适合工业化大生产,是一种可取地提取方法.但由于水地极性大,容易把蛋白质、苷类等水溶性地成分浸提出来,从而使提取液存放时腐败变质,为后续地分离带来困难,且该法提取比较耗时,提取率也不高.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酸提法 为了提高多糖地提取率,在水提醇沉法地基础上发展了酸提取法. 如某些含葡萄糖醛酸等酸性基团地多糖在较低值下难以溶解,可用乙酸或盐酸使提取液成酸性,再加乙醇使多糖沉淀析出,也可加入铜盐等生成不溶性络合物或盐类沉淀而析出.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由于+地存在抑制了酸性杂质地溶出,稀酸提取法提取得到地多糖产品纯度相对较高,但在酸性条件下可能引起多糖中糖苷键地断裂,且酸会对容器造成腐蚀,除弱酸外,一般不宜采用. 因此酸提法也存在一定地不足之处.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碱提法 多糖在碱性溶液中稳定,碱有利于酸性多糖地浸出,可提高多糖地收率,缩短提取时间,但提取液中含有其它杂质,使粘度过大,过滤困难,且浸提液有较浓地碱味,溶液颜色呈黄色,这样会影响成品地风味和色泽.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地一种新地提取分离技术. 超临界流 体是指物质处于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以上时地状态,这种流体兼有液体和气体地特点,密度大,粘稠度小,有极高地溶解,渗透到提取材料地基质中,发挥非常有效地萃取功能. 而且这种溶解能力随着压力地升高而增大,提取结束后,再通过减压将其释放出来,具有保持有效成分地活性和无溶剂残留等优点. 由于地超临界条件(=.℃,=.)容易达到,常用于超临界萃取地溶剂,在压力为~时地超临界足以溶解任何非极性、中极性化合物,在加入改性剂后则可溶解极性化物.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该法地缺点是设备复杂,运行成本高,提取范围有限. .酶解法 ..单一酶解法 单一酶解法指地是使用一种酶来提取多糖,从而提高提取率地生物技术. 其中经常使 用地酶有蛋白酶、纤维素酶等. 蛋白酶对植物细胞中游离地蛋白质具有分解作用,使其结构变得松散;蛋白酶还会使糖蛋白和蛋白聚糖中游离地蛋白质水解,降低它们对原料地结合力,

植物多糖的提取方法和工艺

植物多糖的提取方法和工艺 福建水产,2006年8月第3期 JOURNALoF'IJJIANFISHERIES NO.3 Aug.25.2006 植物多糖的提取方法和工艺 许燕燕 (厦门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福建厦门361005) 摘要:多糖的生物活性倍受关注,其提取方法及工艺已成为目前研究焦点之一.在植物多糖提取的研 究中采用了许多不同的方法,包括溶剂提取法,酸提法,碱提法,酶解法,超滤法,超声波强化法,微波 法.本文对这些方法在不同多糖提取上的运用进行综述,以期为该领域的生产和研究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植物多糖;提取 多糖是存在于自然界的醛糖和(或)酮糖 通过糖苷键连接在一起的聚合物,它是生物体内 除蛋白质和核酸以外的又一类重要的信息分子. 它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与生物机能的维持密切相 关,与蛋白质,脂类形成的糖蛋白,脂多糖在细 胞的识别,分泌以及在蛋白质的加工,转移方面 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近年来,植物,海洋生物 及菌类等来源的多糖已作为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 物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出现,各种多糖所具有的抗 肿瘤,免疫,抗凝血,降血糖和抗病毒活性已相 继被发现.而在菌多糖得到广泛研究的背景下, 越来越多研究人员将目光投向植物多糖.据文

献…报道,已有近100种植物的多糖被分离提取出来. 尽管许多研究已充分证明了大量植物多糖 具有各种活性,但有些多糖的提取方法和工艺尚未成熟,基于效率,成本多方面的考虑,各 种方法的开发,比较,分析,仍是研究工作的 焦点之一. 种类繁多的植物多糖,存在于植物中的部位 不尽相同.而且,一般植物细胞壁比较牢固,在 提取前需进行专门的破细胞操作,包括机械破碎(研磨法,组织捣碎法,超声波法,压榨法,冻 融法),溶胀和自胀,化学处理和生物酶降解. 因此,植物多糖提取的研究中采用了许多不同的方法,包括溶剂提取法,酸提法,碱提法,酶解 法,超滤法,超声波强化法,微波法.本文对这 些方法在不同多糖提取上的运用进行综述,以期为该领域的生产和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1溶剂提取法 溶剂提取法是从植物中提取多糖的常用 方法,溶剂提取法首先要考虑的因素是选择溶剂,一般都应遵循相似相溶的原则,即极性强的有效成分选择极性强的溶剂,极性弱的有效成分选择极性弱的溶剂.多糖是极性大分子化合物, 应选择水,醇等极性强的溶剂.在所有溶剂中, 水是典型的强极性溶剂,对植物组织的穿透力强,提取效率高,在生产上使用安全.它能用于 各种植物多糖,被广泛应用. 用水作溶剂来提取多糖时,可以用热水浸煮 提取,也可以用冷水浸提.水提取的多糖多数是

多糖的提取和纯化

多糖的提取和纯化 多糖的提取和纯化 摘要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多糖的提取和纯化方法,为多糖的研究和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多糖;提取;纯化;活性炭 多糖(polysacharides,PS),又称多聚糖,是由10个以上的单糖通过苷键连接而成的,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天然大分子化合物。它广泛分布于自然界高等植物、藻类、微生物(细菌和真菌)与动物体内。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逐渐发现多糖具有复杂的、多方面的生物活性和功能[1]:(1)多糖可作为广谱免疫促进剂,具有免疫调节功能,能治疗风湿病、慢性病毒性肝炎、癌症等免疫系统疾病,甚至能抗AIDS病毒[2]。如甘草多糖具有明显的抗病毒和抗肿瘤作用[10],黑木耳多糖、银杏外种皮多糖和芦荟多糖可抗肿瘤和增强人体免疫功能[3-5]。 (2)多糖具有抗感染、抗放射、抗凝血、降血糖、降血脂、促进核酸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作用。如柴胡多糖具有抗辐射,增强免疫功能等生物学作用[6],麦冬多糖具有降血糖及免疫增强作用[7-8],动物黏多糖具有抗凝血、降血脂等功能[9]。(3)多糖能控制细胞分裂和分化,调节细胞的生长与衰老。如爬山虎多糖具有抗病毒和抗衰老作用[10],银杏外种皮粗多糖具有抗衰老、抗过敏、降血脂、止咳祛痰、减肥等功能[11]。 另外,多糖作为药物,其毒性极小,因而多糖的研究已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由于多糖具有的生物活性与其结构紧密相关,而多糖的结构又是相当复杂的,所以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相对缓慢。但人们在多糖的分离提取与纯化方面已做出了不少工作。 1. 多糖的提取[12] 1.1 热水浸提法: 1.1.1多糖提取条件的优选 根据文献报道[13]:影响热水浸提多糖的因素主要有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溶剂体积、浸提温度、pH值、醇析浓度和植物颗粒大小等。在试验前对上述多种因素利用正交实验法做出优选,才能选出最佳提取方案。 1.1.2其步骤为:原料→粉碎→脱脂→粗提(2-3次)→吸滤或离心→沉淀→洗涤→干燥 首先除去表面脂肪。原料经粉碎后加入甲醇、乙醚、乙醇、丙酮或1:1的乙醇乙醚混合液,水浴加热搅拌或回流1-3小时,脱脂后过滤得到的残渣一般用水作溶剂(也有用氢氧化钾碱性水液、氯化钠水液、1%醋酸和1%苯酚或0.1-1M 氢氧化钠作为提取溶剂)提取多糖。温度控制在90-100℃,搅拌4-6小时,反复提取2-3次。得到的多糖提取液大多较粘稠,可进行吸滤。也可用离心法

植物多糖的提取方法和工艺_许燕燕

福建水产,2006年8月第3期NO.3 JOURNALOFFUJIANFISHERIESAug.25.2006 植物多糖的提取方法和工艺 许燕燕 (厦门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福建厦门361005) 摘要:多糖的生物活性倍受关注,其提取方法及工艺已成为目前研究焦点之一。在植物多糖提取的研究中采用了许多不同的方法,包括溶剂提取法、酸提法、碱提法、酶解法、超滤法、超声波强化法、微波法。本文对这些方法在不同多糖提取上的运用进行综述,以期为该领域的生产和研究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植物多糖;提取 多糖是存在于自然界的醛糖和(或)酮糖通过糖苷键连接在一起的聚合物,它是生物体内除蛋白质和核酸以外的又一类重要的信息分子。它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与生物机能的维持密切相关,与蛋白质、脂类形成的糖蛋白、脂多糖在细胞的识别、分泌以及在蛋白质的加工、转移方面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近年来,植物、海洋生物及菌类等来源的多糖已作为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出现,各种多糖所具有的抗肿瘤、免疫、抗凝血、降血糖和抗病毒活性已相继被发现。而在菌多糖得到广泛研究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研究人员将目光投向植物多糖。据文献[1]报道,已有近100种植物的多糖被分离提取出来。 尽管许多研究已充分证明了大量植物多糖具有各种活性,但有些多糖的提取方法和工艺尚未成熟,基于效率、成本多方面的考虑,各种方法的开发、比较、分析,仍是研究工作的焦点之一。 种类繁多的植物多糖,存在于植物中的部位不尽相同。而且,一般植物细胞壁比较牢固,在提取前需进行专门的破细胞操作,包括机械破碎(研磨法、组织捣碎法、超声波法、压榨法、冻融法)、溶胀和自胀、化学处理和生物酶降解。因此,植物多糖提取的研究中采用了许多不同的方法,包括溶剂提取法、酸提法、碱提法、酶解法、超滤法、超声波强化法、微波法。本文对这些方法在不同多糖提取上的运用进行综述,以期为该领域的生产和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1 溶剂提取法 溶剂提取法[2]是从植物中提取多糖的常用方法,溶剂提取法首先要考虑的因素是选择溶剂,一般都应遵循相似相溶的原则,即极性强的有效成分选择极性强的溶剂,极性弱的有效成分选择极性弱的溶剂。多糖是极性大分子化合物,应选择水、醇等极性强的溶剂。在所有溶剂中,水是典型的强极性溶剂,对植物组织的穿透力强,提取效率高,在生产上使用安全。它能用于各种植物多糖,被广泛应用。 用水作溶剂来提取多糖时,可以用热水浸煮提取,也可以用冷水浸提。水提取的多糖多数是中性多糖。一般植物多糖提取多数采用热水浸提法,该法所得多糖提取液可直接或离心除去不溶物;或者利用多糖不溶于高浓度乙醇的性质,用高浓度乙醇沉淀提纯多糖;但由于不同性质或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多糖沉淀所需乙醇浓度不同,它也可以用于样品中不同多糖组分的分级分离;还可按多糖不同性质在粗分阶段利用混合溶剂提取法对植物中不同的多糖进行分离;其中,以乙醇沉淀最为普遍[3]。 如邱宏端等[4]在提取枸杞、红枣、甘薯、淮山及花菇5种原料多糖的优化条件中,加水比例分别为:枸杞、红枣1∶10,花菇1∶15,甘薯1∶3,淮山1∶9;提取温度:80~95℃;提取时间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