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班康姆铜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老挝班康姆铜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老挝班康姆铜金矿床位于老挝南部的沙拉湾省,是老挝近年来发现的一处重要的有色金属矿床。该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复杂,与周边的芒勿岗、耶恩邦、波威空等矿床密切相关,研究其地质特征和找矿方向将有力地促进该地区的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

一、地质特征

老挝班康姆铜金矿床是一种典型的铜金多金属矿床,主要矿化体为石英-石英碳酸盐-硫化物脉体。矿体赋存于花岗岩、伟晶岩、闪长岩、二长岩等岩石中,具有典型的矿床空间分异性,石英脉主要分布在中酸性岩体中央部位,而硫化物脉体则主要分布于碱性或调节碱性岩的边缘部位。该矿床的主要矿物有黄铜矿、辉铜矿、方铅矿、菱锰矿、砷矿等,其中黄铜矿和辉铜矿是其主要产矿物。

二、成矿演化过程

老挝班康姆铜金矿床的成矿演化过程相对复杂,主要经历了岩浆期、热液期、后期变质期等几个阶段。首先,在中侏罗世到早白垩世的岩浆活动期间,形成大量的破碎断层和矿体空间,为后期的热液充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其次,在中白垩世晚期到晚白垩世时期的热液期间,通过高温、高压等作用,使岩浆中的金、银、铜等重金属元素和硫化物等物质逐渐向下浸透,与周围的岩石相互作用并逐渐形成了各种类型的矿体。最后,在扰动造山作用的影响下,矿床发生了一定的变形、变质和蚀变,为矿床的后期修饰与演化提供了充足的热量与动力。

三、找矿方向

老挝班康姆铜金矿床的找矿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地质体系学分析法:通过全面梳理矿区地质地貌等基础地质情况,从岩石构造、矿床成矿物质、成矿过程等方面,深入分析矿床形成和演化的内在机制与规律。

(二)地球物理勘测法:通过研究矿区内岩石的物理性质和规律,运用磁性、电性、重力等物理勘测手段,对矿床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勘测,为后期找矿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三)化探勘测法:通过利用化学物质在矿床成因中的作用特性及矿石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构造环境的关系,选择合适的化探方法,探测地下的矿化体,并确定其规模、性质等信息。

(四)矿物宝石定向勘探法:通过了解矿物的内部结构、成因、晶体学等方面的特点,利用现代化的精密仪器与技术手段,对矿物成分和分布规律进行分析,探寻出矿床的丰度和分布情况等。

综上所述,老挝班康姆铜金矿床具有一定的勘探价值,需要加强地质调查、物探勘测、化探等工作,以此为基础,建立起信息化、智能化探矿模式,加快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老挝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做出积极的贡献。老挝班康姆铜金矿床是老挝近年来发现的一处重要的有色金属矿床。通过相关数据的分析,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该矿床的规模、资源储量以及开采利用情况。

一、矿床规模

据了解,班康姆铜金矿床位于老挝南部的沙拉湾省,地处湄公河三角洲的中心部位,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根据矿区的官方公告,该矿床规模庞大,总共包含了40余座矿山,覆盖

面积超过900平方公里。同时,该矿床还蕴含着丰富的铜、金、银、铅、锌等有色金属矿物资源,探明矿藏储量达到了4500

万吨,其中铜矿含量超过0.7%,金矿含量高达4克/吨。

二、资源储量和开采利用情况

据老挝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5月,班康姆铜金矿床已

经完成了4个年度的生产任务,累计开采量超过660万吨,实现了销售收入近10亿美元。同时,该矿床的2019年产量达到了143.3万吨,其中铜金多金属精矿产量约为2.2万吨,黄金

产量约为5690千克。目前,该矿床的详细勘探和评估工作还

在进行之中,预计将进一步揭示该矿床的资源潜力和开发前景。

三、产业发展前景

老挝班康姆铜金矿床的发现和开发,对于老挝国家经济和对外投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该矿床的勘探和开发,一方面有助于提高老挝的矿产资源丰度和多样性,为国家的发展带来实质性的贡献,另一方面也为国际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机会和商业合作空间。目前,班康姆铜金矿床的开发已经成为老挝矿产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示范项目,也成为老挝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矿业产业发展的新亮点。

综上所述,老挝班康姆铜金矿床是老挝区域内的一处重要有色金属矿床,具有庞大的规模和丰富的资源储量,探明矿藏储量

达到了4500万吨,其中铜金多金属精矿产量约为2.2万吨,

黄金产量约为5690千克。该矿床的开采利用情况喜人,目前

已经实现了销售收入近10亿美元,成为老挝乃至东南亚地区

矿业产业发展的新亮点。在未来的发展中,班康姆铜金矿床将会进一步揭示矿床的资源潜力和开发前景,助力老挝的矿产资源丰度和多样性,为国家的发展带来实质性的贡献。班康姆铜金矿床是老挝近年来发现的一处重要的有色金属矿床。通过该案例的分析,可以深入了解矿床规模、资源储量以及开采利用情况,同时,也可以探讨其对当地经济和矿业产业发展的影响。从中可以发现,班康姆铜金矿床的成功开发和利用,不仅为老挝的经济产业带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为中国企业开拓了海外投资发展的新途径、新空间。

首先,班康姆铜金矿床的规模庞大。从相关数据的分析可知,该矿床总共包含了40余座矿山,覆盖面积超过900平方公里。同时,探明矿藏储量达到了4500万吨,其中铜矿含量超过

0.7%,金矿含量高达4克/吨。这样的规模和储量,相当于是

一项难得的财富,也为该矿床的勘探和开采带来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其次,在开采和利用方面,班康姆铜金矿床的效益让人惊叹。据老挝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5月,班康姆铜金矿床已

经完成了4个年度的生产任务,累计开采量超过660万吨,实现了销售收入近10亿美元。同时,该矿床的2019年产量达到了143.3万吨,其中铜金多金属精矿产量约为2.2万吨,黄金

产量约为5690千克。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班康姆铜金矿床

的开采利用效益非常显著,且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除此之外,班康姆铜金矿床的开发也为老挝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投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项项目的建设和开发,不仅有利于提高老挝的矿产资源丰度和多样性,还能为国家的发展带来实质性的贡献。同时,基于该项目的开发,国际投资者可以为其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和商业合作空间。此外,班康姆铜金矿床的开发也为老挝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矿业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亮点。

最后,班康姆铜金矿床的成功开发也为中国企业开拓海外投资发展提供了参考。由于中国本身的资源有限,国内的投资对象和市场则受到越来越大的限制,因此海外投资已经成为中国企业扩大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从班康姆铜金矿床的案例可以看出,海外投资不仅可以为中国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资源,更重要的是可以为其在项目开发和技术创新等方面提供机会和挑战,从而为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埋下种子。

综上所述,班康姆铜金矿床的开发,不仅为老挝的经济产业带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为中国企业开拓了海外投资发展的新途径、新空间。在未来,班康姆铜金矿床有望继续揭示其丰富的资源潜力和开发前景,并促进中国企业和海外产业的互利合作。

老挝铜矿资源与成矿预测

老挝铜矿资源与成矿预测 赵作新;王泽传;朱延浙;严城民 【摘要】老挝已发现铜矿床7处,矿点44处,矿化点13处,异常点5处.重要矿床为班纳莫(Ban Namo)铜矿、富通(Phou Thung)铜矿、福康(Phu Khan)铜金矿、班南吞(Ban Namthong)铜矿、赛奔(Sepon)铜金矿及银水山(Pha Yinshui)铜矿.矿床成因类型分属沉积改造型、夕卡岩型、热液型、斑岩型.据地层条件、岩浆岩条件、构造条件、铜矿床(点)的分布情况,老挝划分出6个成矿远景区.其中万荣(Vangviang)一级成矿远景区、丰沙里-孟赛(Phongsali-Muang Xay)二级成矿远景区、巴色-沙玛奇赛(Pakse-Samakkhixay)二级成矿远景区较为重要. 【期刊名称】《地质与资源》 【年(卷),期】2015(024)003 【总页数】5页(P237-241) 【关键词】老挝;铜矿资源;重要矿床;成矿远景区 【作者】赵作新;王泽传;朱延浙;严城民 【作者单位】云南省地质矿产勘查院,云南昆明650051;云南地矿国际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051;云南地矿国际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051;云南地矿国际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05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41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位于中南半岛北部。地理坐标(极值)为:东经100°05′~107°38′、北纬13°54′~22°05′,面积约236 800 km2. 老挝与我国山水相连.加强老挝铜矿资源研究,有利于推进我国矿业“走出去”的 开放战略,合作开发周边国家矿产资源. 老挝铜矿资源的勘查研究程度较低,资料零星.亚洲开发银行❶❶亚洲开发银行.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地质矿产图(1∶100万).1990.编制的老挝1∶100万地质矿产图,介绍了老挝铜矿资源分布情况,推断了矿床成因类型.李方夏❷❷李方夏,编.东南亚地质矿产与矿业经济.1995.、李景春[1]、何文举[2]、施俊法[3]、潘玉军[4]简要介绍了铜矿资源情况. 2002年以来,笔者多次对老挝铜矿资源进行考查,并潜心资料的收集与整理.通过矿床(点)名称、地理位置、矿种类型、矿床特征的分析对比,基本上消除了不同资料中的“同物异名、异物同名”现象. 老挝的铜矿资源分布较广,大多数省(市)均有铜矿产出.其中:万象省12处,乌多姆赛省11处,川圹省11处,占巴塞省8处,华潘省5处,阿速坡省5处,沙耶武里省4处,沙湾拿吉省3处,甘蒙省2处,色公省2处,丰沙里省、南塔省、波乔省、琅勃拉邦省、万象市、沙拉湾省各1处. 老挝已发现铜矿床(点)69处(表1、2).在7处矿床中,中型1处,小型6处. 夕卡岩型铜矿床中,有铁、铅、锌共(伴)生. 据潘玉军[4]研究,老挝的铜矿可大致划分为砂岩型、夕卡岩型、斑岩型(表3). 在李方夏(1995)和亚洲开发银行(1990)的资料中,将铜矿床成因划分为热液型、沉积型.潘玉军[4]的夕卡岩型铜矿可能包含了部分热液型铜矿. 从丰沙里省部分砂岩型铜矿勘查资料看,潘玉军[4]、李方夏(1995)的砂岩型铜矿大多数可能属沉积改造型铜矿.

铜矿地质特征、找矿前景与方向

铜矿地质特征、找矿前景与方向 摘要:铜矿资源是十分重要的金属原料,我国铜矿资源分布不均匀,在铜矿资 源开发中,要求采用适宜的勘查技术,对铜矿成矿条件进行分析,明确找矿前景。对此,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铜矿的地质特点,然后对铜矿地质勘查找矿要点进行 分析,并以某铜矿为研究对象,对该铜矿的成矿条件以及找矿前景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铜矿资源;勘查;成矿条件;找矿前景 1我国铜矿资源地质的特点分析 自然界常见的铜矿物有:自然铜、辉铜矿、铜蓝、斑铜矿、黄铜矿、黝铜矿、砷黝铜矿、赤铜矿、黑铜矿、蓝铜矿、孔雀石、硅孔雀石、胆矾、水胆矾、氯铜 矿等十几种。近年来,随着我国选矿工艺的不断创新应用,加上选矿工程技术人 员的不断扩大,以及铜矿选矿设备的升级换代,极大地促进了我国铜矿石加工的 发展。目前,我国铜资源具有以下特点:(1)小型和中型矿床占大部分,大型 的矿床很少。据统计,我国有小型矿床90%,储量10-50*104t在中型矿床56个(5.7%),大于该储量的铜矿34个(3.5%),由于矿床储量先天不足,开采规 模相对较小。(2)贫矿较多,富矿较少,工艺流程较为复杂。(3)单一铜矿物 较少,伴生铜矿物较多。据统计,我国伴生铜矿的比例为72.9%,单一铜矿的比 例仅为27%。铜储量平均品位为0.87%。在大型矿床中,品位大于1%的铜储量仅 占13.2%。我国斑岩铜矿床平均品位为0.55%。我国砂页岩铜矿床平均品位为 0.5%~1%。(4)在当前我国铜矿物资源中,主要是以矽卡岩为主,斑岩型矿物较少,因此,这也就加大了矿物开采成本和投资力度。(5)坑采矿多,露采矿少,目前,国营矿山的大中型矿床,多数是地下采矿,而露天开采的矿床很少。 2铜矿资源勘察技术要点 2.1明确矿体特征 要提高铜矿资源的勘察效率,做好铜矿资源开采工作,需要明确矿体特征, 提高资源开发的工作,才能在铜矿资源顺利开采。在铜矿资源的勘察过程中,由 于铜矿埋藏在较深的位置,及复杂地形条件的影响,受仪器设备以及技术的限制,不能准确判断铜矿资源的分布和具体形态,出现铜矿资源信息不准确的现象。因此,要加强对矿体特征的研究,以提高勘察效率。在地形条件复杂而无法准确判 断矿石资源的情况下,可根据附近矿区的物质进行研究和分析,以估算本矿区的 矿石成分。一般情况下,铜矿物质的组成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第一,自然形成 的矿石类型。对这种类型进行分析,划分其形成的区域。由于自然形成的铜矿在 自然中的储存量不多,应对其存量进行分析,明确区域后进行划分,能够减少资 源的浪费。第二,对矿石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是否属于可用铜矿。第三,要加 强对其成分的分析,判断矿石是否有益于生产,分析其益处和害处。第四,分析 铜矿的结构构造。 2.2合理选择方法 随着我国铜矿资源由依赖外国进口转向自主生产,在技术方面有很大进步, 勘察方法也取得较大进步。铜矿资源的勘察方法包括以下几种:第一,航空物理 地球勘察法;第二,数据采集法;第三,非常规找矿法。选择合适的勘察方法有 利于减少资源的消耗,提高找矿效率。航空物理地球勘察法。在地形条件较为复杂,环境恶劣,矿产资源集中程度不确定的情况下,可采用航空物理地球勘察法。这种方法利用飞机或高空卫星对铜矿资源进行探测,加快勘察施工进度,有效地 保障了勘察技术人员的人身安全,提高安全性。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成本较高,一

老挝KSaen—Oudom地区金矿成矿前景及找矿方向浅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e19220141.html, 老挝KSaen—Oudom地区金矿成矿前景及找矿方向浅析 作者:雷振东梁水养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年第09期 摘要:老挝坎丘塞沤(KSO)金矿位于老挝中东部,邻近越南边界。矿山距离拉绍镇、首都万象的公路里程分别为约22km、450km。目前由萨风集团(PHONESACKGROUP)开采。已建成月处理矿石30~40万t生产能力的氰化选冶厂。其探矿权证许可的勘查范围 1802km2,迄今仅有20%左右的地段开展了比较详细的地质工作。 关键词:KSO金矿;成矿前景;找矿方向;成矿要素 中图分类号:P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13-0115-03 1 区域地质背景 2 矿区地质特征 3 矿体地质特征 矿区中部汇科(H.K)至南班一线发育一主含金构造石英蚀变带。东西长约9km,南北宽约3km。东段呈SEE向,西段呈NWW向,矿体呈近EW走向排列,断续分布,呈长带状、透镜状及脉状等形态沿韧性剪切带产出,在靠近韧性剪切带下上盘围岩裂隙、层间破碎带中还发现多个平行小脉矿体,产于含硫化物石英脉中。矿体规模大小悬殊,形态较复杂。以南班为例,位于矿化蚀变带东部的南班东矿段控制了一大二小3个矿体,主矿体为中间的2号矿体,走向EW向、倾向南,延长约1000m,延深大于200m,平均厚5.40m,平均品位Au0.57~1.73g/t。沿倾向深部矿体有变厚趋势。如NPE069钻孔(南班东)见矿于孔深109m、岩矿心 长15m、平均Au1.13g/t;NPE76钻孔-见矿于孔深141m、岩矿心长16m、平均Au1.73g/t;以及NPE077钻孔-见矿于孔深123m、岩矿心长14m、平均Au0.57g/t。大多数钻孔见矿岩矿心长为1~10m,钻孔见矿率达90%。矿化蚀变带西部,(南班西矿段)近地表矿体为硅化、多晶洞石英-褐铁矿-少量黄铁矿矿化蚀变的氧化矿,深部揭穿为席状、细脉状和网脉状石英-黄铁矿-毒砂矿化蚀变的原生矿,主矿体沿走向长2.3km,矿带东段倾向南、西段则倾向北,整体上矿体倾角近于陡立。矿体与围岩界线较清晰,沿走向及倾向局部有弯曲、膨胀、尖灭现象。据地质填图资料,在南班北矿段,沿砂岩和含炭质粉砂岩之间的层间破碎带(北西向)中充填有厚0~3m的含黄铁矿-毒砂(砷斑)-少量硫化矿物组合的网状或透镜状石英脉体,表面具褐铁矿化和高岭土化。地表断续出露长度近1600m,经刻槽及岩石拣块分析,含金0.7~2g/t。外围的地表风化转石(来源不明)中,原岩应为含炭质粉砂岩,中等硅化、强褐铁矿化,含金最高可

老挝班康姆铜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老挝班康姆铜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老挝班康姆铜金矿床位于老挝南部的沙拉湾省,是老挝近年来发现的一处重要的有色金属矿床。该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复杂,与周边的芒勿岗、耶恩邦、波威空等矿床密切相关,研究其地质特征和找矿方向将有力地促进该地区的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 一、地质特征 老挝班康姆铜金矿床是一种典型的铜金多金属矿床,主要矿化体为石英-石英碳酸盐-硫化物脉体。矿体赋存于花岗岩、伟晶岩、闪长岩、二长岩等岩石中,具有典型的矿床空间分异性,石英脉主要分布在中酸性岩体中央部位,而硫化物脉体则主要分布于碱性或调节碱性岩的边缘部位。该矿床的主要矿物有黄铜矿、辉铜矿、方铅矿、菱锰矿、砷矿等,其中黄铜矿和辉铜矿是其主要产矿物。 二、成矿演化过程 老挝班康姆铜金矿床的成矿演化过程相对复杂,主要经历了岩浆期、热液期、后期变质期等几个阶段。首先,在中侏罗世到早白垩世的岩浆活动期间,形成大量的破碎断层和矿体空间,为后期的热液充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其次,在中白垩世晚期到晚白垩世时期的热液期间,通过高温、高压等作用,使岩浆中的金、银、铜等重金属元素和硫化物等物质逐渐向下浸透,与周围的岩石相互作用并逐渐形成了各种类型的矿体。最后,在扰动造山作用的影响下,矿床发生了一定的变形、变质和蚀变,为矿床的后期修饰与演化提供了充足的热量与动力。 三、找矿方向

老挝班康姆铜金矿床的找矿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地质体系学分析法:通过全面梳理矿区地质地貌等基础地质情况,从岩石构造、矿床成矿物质、成矿过程等方面,深入分析矿床形成和演化的内在机制与规律。 (二)地球物理勘测法:通过研究矿区内岩石的物理性质和规律,运用磁性、电性、重力等物理勘测手段,对矿床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勘测,为后期找矿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三)化探勘测法:通过利用化学物质在矿床成因中的作用特性及矿石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构造环境的关系,选择合适的化探方法,探测地下的矿化体,并确定其规模、性质等信息。 (四)矿物宝石定向勘探法:通过了解矿物的内部结构、成因、晶体学等方面的特点,利用现代化的精密仪器与技术手段,对矿物成分和分布规律进行分析,探寻出矿床的丰度和分布情况等。 综上所述,老挝班康姆铜金矿床具有一定的勘探价值,需要加强地质调查、物探勘测、化探等工作,以此为基础,建立起信息化、智能化探矿模式,加快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老挝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做出积极的贡献。老挝班康姆铜金矿床是老挝近年来发现的一处重要的有色金属矿床。通过相关数据的分析,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该矿床的规模、资源储量以及开采利用情况。

金矿地质勘查现状及找矿方向

金矿地质勘查现状及找矿方向 摘要:在金矿开发阶段,地质勘查、找矿等工作开展十分重要。矿产属于人 类生存重要基础,黄金属于稀有金属,黄金产量和国家矿产行业发展息息相关。 下文重点对金矿地质勘查现状进行分析,之后论述金矿找矿工作思路,以供参考。 关键词:金矿;地质勘查;找矿 引言:社会的发展需要依赖矿产资源的支持,金矿的开发不但关系国家经济 发展,而且还与国家安全问题息息相关,可见,金矿地质勘查、找矿等工作的重 要性。因为我国幅员辽阔,矿床规模各不相同,所以为金矿勘查、找矿等工作开 展提出挑战。为了促进金矿开采工作顺利进行,需要行业人员重点研究金矿的地 质勘查及找矿工作方法。 一、金矿地质勘查现状 经过地质勘查,我国大部分省份都存在金矿资源,储量各不相同,且金矿储 量集中,重点分布在陕西、山东与河南等省份。多个省市、地区金矿为岩金矿, 含量超过60%,特别是山东省的金矿资源储量最高,为岩金整体储量25%,是我 国主要黄金产地。云南。河南、贵州以及甘肃等省份的金矿资源储量在全国总储 量12%。部分区域存在伴生金矿床,且规模大。岩金超大矿床分布占据总量2%, 大中小型矿床分别占据10%、17%、71%。从矿床品质分析,高品质矿床数量略少,中等品质矿床数量较多。金矿大多是脉状矿床,矿体厚度小,大多需要地下开采。 部分金矿床当中含有较多的碳、砷等元素,矿石处理相对困难。目前,我国 已经勘查出的金矿资源在3000t以上,处理困难金矿资源在1000t左右,以上金 矿大多分布在西部地区。在金矿勘查工作开展过程,金矿资源的处理难度越来越大,相关人员可运用先进技术,提高金矿开采率[1]。 二、金矿找矿分析 (一)分析矿区地质特点

老挝川圹省西南部富开铜金矿矿床地质特征

老挝川圹省西南部富开铜金矿矿床地质特征 陈慕天;王吉勇;许国明 【摘要】铜金矿容矿岩系为石炭系—二叠系碳酸盐岩、火山碎屑岩系和矽卡岩及 斑岩脉,成因类型为斑岩型-矽卡岩型.成矿时代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 【期刊名称】《云南地质》 【年(卷),期】2013(032)003 【总页数】4页(P286-288,276) 【关键词】铜金矿;斑岩—矽卡岩型;晚石炭世—早二叠世;综合找矿;老挝川圹富开【作者】陈慕天;王吉勇;许国明 【作者单位】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成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中心,四川成都610081;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二地质队,四川成都611730;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二地质队,四川成都6117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41-51 富开(Phu Kham)铜金矿位于老挝中部川圹省西南部老挝—越南长山构造岩浆岩带、长山晚古生代—中生代铜金铁铅锌锡成矿带中段。已发现万象省爬立山(Pha Lek) 铁矿床、川圹省陇维(Longvi)铜金矿床、川圹省富诺安(PhouNhouan)和纳萨特(Nasat)大中型铁矿床等(何文举,2004;朱延渐等,2012)是老挝境内重要的矿集区(图1)。 富开铜金矿床所处印支地块东部长山成矿带呈北西—南东向展布,区域较老地层

为奥陶系—志留系的钙碱性火山岩(玄武岩、安山岩)和含三叶虫复理石沉积,次为晚古生代灰岩、火山—沉积岩系和中生代红层岩系(Tate,2005)。上石炭统—二 叠系以碳酸盐岩为主,夹火山岩和碎屑岩,是富开矿区铜金矿主要赋矿围岩。早古生代至新生代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以海西期和印支期最为强烈。其中,海西期侵入体大面积侵入晚古生代地层中,并以大型花岗岩基状产出,岩石类型以中酸性钙碱性系列岩性组合为主。印支期—喜马拉雅期则为中酸性小侵入体,后期热液叠 加成矿作用明显。多期次侵入花岗质岩类及火山岩浆喷发作用形成北西—南东向 展布的长山构造岩浆岩带,为铜金铁成矿作用提供了热源和成矿物质,是长山多金属矿带最重要成矿因素之一。 2.1 基础地质 (1)容矿岩系 矿区容矿岩系为石炭系—二叠系碳酸盐岩、火山碎屑岩、矽卡岩以及少量斑岩脉,位于低角度逆冲断层之上。矿化岩层几乎完全发生绢云—石英—黄铁矿化,并发 育中—强叶理和大量条带状、块状石英—绢 云母—黄铁矿组分。Tate(2005)认为此类矿化岩由钙质沉积岩经弱矽卡岩化或硫 化物交代蚀变形成。极少量镁铁质矿物蚀变成绿泥石以及缺少石英斑晶等特征表明:这些蚀变火山岩的原始成分可能属中性。低角度逆冲断裂下盘岩石为褐红—栗色 红层粉砂岩、砂泥岩,夹长石砂岩质砾岩透镜体。矿区东界为二云花岗岩体(431.2±9.5Ma,Tate,2005),与矿化无成因联系。在铜金矿体与花岗岩体之间 有较多含二叠系—石炭纪珊瑚化石的灰岩,可能是容矿岩系的一部分。 矿区东半部分布一系列花岗斑岩墙,其中长石斑晶约占30%~50%,粒径一般为 4mm~8mm,原生矿物多因蚀变而破坏,部分标本中可鉴别出约10%的绿泥石 化镁铁质矿物。基质中普遍见细粒石英,亦见介于花岗斑岩和闪长岩之间的渐变结构。斑岩岩墙周围有大量石榴石矽卡岩和磁铁矿矽卡岩。矿区内还出露数处细粒花

老挝班康姆铜金矿红土型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老挝班康姆铜金矿红土型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王晓曼;施玉娇 【摘要】老挝班康姆金矿床存在两类金矿化,即产于安山岩与大理岩接触带处并受断裂带控制的低温热液硫化物原生金矿化和产于原生金矿化附近的残坡积红土型金矿化。红土型金矿化主要呈带状或似层状产出于第四系红土层中。研究认为,本区红土型金矿化主要为原生金矿受物理风化作用而形成的残坡积再生改造型金矿,成矿过程主要受原生金矿化及红土化作用控制,并结合地质、化探特征在本区圈出7处找矿靶区。%Pangkuam Cu-Au deposit in Laos has two kinds of mineralization.One is low temperature hydro-thermal sulfide primary gold mineralization which occurs at the contact zone between andesite and marble and is controlled by fracture belt,and the other is eluvial and deluvial lateritic gold mineralization adjacent to pri-mary gold https://www.360docs.net/doc/fe19220141.html,teritic gold mineralization mainly occurs as banding or stratoid in form in the Quaternary red soil layer.The author believed that the lateritic gold mineralization were predominated by eluvial-deluvial regenerated-reworked type gold deposits which were formed by primary gold ores through physical weathering.The ore-forming process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primary gold mineralization lateritiza-tion.Based on ge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7 prospecting target areas are blocked out in this area. 【期刊名称】《矿产与地质》 【年(卷),期】2016(030)002

老挝万象省沙拉坎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老挝万象省沙拉坎金矿地质特征及找 矿方向 摘要:老挝万象省沙拉坎金矿为一产于脆-韧性剪切构造中的石英-黄铁矿脉型金矿床。矿体呈薄层状、脉状,主要受北东向“闪长岩体+脆-韧性剪切构造”控制。找矿标志主要为岩浆岩与围岩接触带、受北东向 脆-韧性剪切带控制的构造破碎带、裂隙带。矿区找矿潜力较大。 关键词:沙拉坎金矿;石英-黄铁矿脉型金矿床;找矿方向 老挝万象省沙拉坎金矿位于东南亚中南半岛北部,大地构造单元处于横断山-印支造山系(Ⅰ),黎府弧盆系(Ⅱ),黎府蛇绿混杂岩带(Ⅲ)中部,属于琅勃拉邦-大呖铜铅锌金锑铁铝钾 盐成矿带[1]。矿区地理坐标为北纬17°54′40″-17°57′51″,东经101°37′21″- 101°41′18″,地处老挝西北部山地区,湄公河北西岸,隔湄公河与泰国相邻。该区域具 优越的成矿条件,矿区北部有南坡金矿(中型)、普潘金矿(小型)、帕奔金矿(中型),西部有 孔沙湾金矿、班康姆铜金矿等。前人对该矿区的土壤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但对其地质 特征并未进行总结。对此,笔者在本区多年工作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和找矿 方向进行总结,为矿区下一步增储及外围找矿工作提供思路和方向。 1矿区地质特征 1.1矿区地层 矿区内地层由老至新可依次分为:上石炭统南坡组二段(C3n2)、上石炭统南坡组三段(C3n3),其上为第四系(Q4)断续覆盖(图1)。 (1)上石炭统南坡组二段(C3n2):分布于矿区东部,厚度大于2000m。下部岩性为灰色 粉砂质板岩夹薄至中层状大理岩、条纹状硅质大理岩、角岩化细粒长石岩屑砂岩、厚层状的 粉砂质板岩。倾向268°-315°,倾角47°-83°,厚度603m-1049m。上部岩性为浅灰色粉 砂质板岩夹少量薄层状板岩、变岩屑石英砂岩。倾向288°-332°,倾角50°-86°,厚度424m-516m。 (2)上石炭统南坡组三段(C3n3):该段主要分布于矿区西部,矿区内未见顶。岩性组合为紫红色、褐红色厚层状变质粉砂岩、粉砂质板岩、板岩、褐色薄层状角岩化细粒长石岩屑 砂岩,以泥质、铁质沿板理面充填,形成褐黄色、紫红色、灰色条纹、条带,为该段的主要

老挝旺塔金矿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探讨

老挝旺塔金矿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探讨 摘要:老挝旺塔金矿位于北西向长山(Truongson)褶皱带南延部位,是近年发现并开采的一处中型金矿床。本文对旺塔金矿区的成矿地质条件、控矿因素和矿体特征进行综合研究和评价的基础上,认为旺塔金矿是断裂控制的中温热液型金矿床,对旺塔金矿的研究及进一步找矿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长山褶皱带;旺塔金矿;成矿期次;中温热液矿床 图1 长山成矿带地质简图及典型金矿床分布图

长山成褶皱带位于东南亚印支地块北缘,是东南亚大陆重要的火山弧带及铜 金多金属成矿带(Goldfarb et al., 2014; 王宏等,2015)。该成矿带内共发现铁、铜、金、银、铅、锌、锡、钨、锑、铬等十余种金属矿产(Zaw et al., 2014; Leaman et al., 2019;陈晓锋等,2021),矿产地近50余处。矿产勘查 探明一定储量的工业矿床21处,初步统计大型矿产地8处(其中,大型铜金矿2处、铁矿2处、金银矿1处、铬矿1处、镍矿1处、锡矿1处),中型矿产地6处,小型7余处。尽管长山成矿带的规模、延伸及构造演化等方面存在不同认识,但近年以来年代学及矿床学的研究认为,该成矿带的铜金矿化与晚石炭世-早二 叠世古特提斯洋壳消减于印支地块下的弧岩浆活动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Metcalfe, 2011; 赵红娟等,2011; Kamvong et al.,2014; Guo et al.,2018; 聂飞等, 2019)。 本文对旺塔金矿区的成矿地质条件、控矿因素和矿体特征进行综合研究和评 价的基础上,认为旺塔金矿是断裂控制的中温热液型金矿床,对旺塔金矿的研 究及进一步找矿具有重要的意义。 1、区域地质 长山成矿带是华南加里东褶皱带的南西的延伸,主体构造方向为北西向,北 起老挝川圹,向东南至越南岘港。北侧为蓝江断裂、南侧为长山-岘港断裂,中 部为长山微板块(任纪舜,1999)。成矿带内地层自寒武系到侏罗系断续出露。 古生代以来,多期次岩浆活动构成了复杂的构造-岩浆岩带,为成矿作用提供了 丰富的物质来源。区域上构造方向以北西向为主,北西向深大断裂控制着成矿带 内的岩浆岩和矿床分布,次级东西向断裂发育,多为容矿构造。 成矿带内分布着一系列铜、金、铁、锡、铅等多金属矿床,金矿床主要分布 在川圹、塞奔和拉绍等地区。代表性矿床有塞奔超大型铜金矿、富开超大型铜金矿、维龙金矿、拉绍金多金属矿等,成矿类型包括冲积型砂金矿、斑岩型与铜伴 生的金矿、构造蚀变岩(石英脉)型金矿和卡林型微细粒侵染型(赵延朋等,2013,2015, 2017;孙佳等,2020)。 2、矿区地质

老挝班康姆铜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老挝班康姆铜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康铁锁;胡远档;宁庚陈;吴栋彦;潘翰 【摘要】班康姆铜金矿位于琅勃拉邦—黎府铜金多金属成矿带南段,属于火山岛弧环境,成矿受含矿侵入岩-蚀变次火山岩-断裂构造联合控制。矿体呈 NNE 向展布,倾向NW ― NNW,条带状分支复合产出,走向上大致呈等距性的赋存富矿段。主矿体主要赋存于安山岩的断裂带中,少量赋存于闪长玢岩、安山岩与碳酸盐岩的接触带部位,倾向上存在“上金-中铜金-下铜”的分带特点。矿床成矿规律典型,找矿前景较好。%Lying in the southern section of Luang Prabang – Loei Cu-Au polymetallic metallogenic belt,Pan-gkuam Cu-Au deposit occurs in the volcanic island arc environment and its mineralization is jointly controlled by ore-bearing intrusive rocks,altered subvolcanic rocks and fracture structure.The orebodies are distribu-ted along the NNE-trending strike and are dipping towards NW-NNW direction.The orebodies occur as ban-ding or branching in form,and the ore-enriched sections are generally distributed with equal intervals along the strike.The major orebodies occur predominantly in the fracture belt of andesite and subordinately in the contact zone of dioriticporphyrite,andesite and carbonatite.The orebodies are characterized by “gold on top, copper and gold in the middle,and copper at bot tom”in terms of trend.The deposit has typical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and favorable prospecting potential. 【期刊名称】《矿产与地质》 【年(卷),期】2016(030)005

老挝班康姆铜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老挝班康姆铜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史琪;赵延朋;迟占东;康铁锁;胡远档 【摘要】老挝班康姆铜金矿位于老挝西北部,受琅勃拉邦断裂带影响,在本区发育一系列次级断裂,矿体受NE― NNE向韧脆性剪切带控制,本文通过综合分析班康姆铜金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围岩蚀变特征及矿床成因等,认为班康姆铜金矿为构造热液叠加改造型矿床,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并提出了对本区该类型金矿的找矿方向。%Pangkuam Cu-Au deposit is located in northwestern Laos.Due to the effect of Luang Prabang frac-ture zone,and a series of secondary fractures are developed in this area.The orebodies are controlled by NE-NNE-trending ductile brittle shear zone.Through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ore-forming geological back-ground,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wall rock alter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deposit genesis of Pangkuam Cu-Au deposit,the authors believed that Pangkuam Au deposit was a tectonic-hydrothermal superimposition-transformation type deposit with great potential for prospecting.The authors also put forward the prospec-ting direction of the same type gold deposits in this area. 【期刊名称】《矿产与地质》 【年(卷),期】2016(030)004 【总页数】5页(P568-572) 【关键词】铜金矿;地质特征;热液叠加;班康姆;老挝 【作者】史琪;赵延朋;迟占东;康铁锁;胡远档

老挝万象 Sangthong-Bansakai 金矿找矿潜力

老挝万象 Sangthong-Bansakai 金矿找矿潜力 唐朝霞;陈艳;唐义辉;唐广明;刘枝农;蒋桂新 【摘要】Sangthong-Bansakai Au deposit is located in the zone at the west of Vientiane and at the east of Pak-Lay in Laos,which belongs to Luang Prabang (Laos)-Loei (Thailand)Au-Cu-Pb-Zn polymetallic metallo-genic belt.The deposit has favorable geological conditions,and the indicated resource has reach the size of a medium-sized deposit,and it has the potential of being rated as super-large size.This paper analyzed the prospecting potential of Sangthong-Bansakai Au deposit and its peripheral area in Vientiane of Laos.The re-sults have implications for guiding prospecting works of large-sized alterated rock type gold deposit in brittle shear zone of Laos.%Sangthong-Bansakai 金矿分布于老挝万象西部和巴莱东部一带,属于老挝拉勃拉邦―泰国黎府金、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带,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已经控制为中型矿床,具超大型矿床远景。本文通过分析老挝万象Sangthong-Bansakai 金矿及外围找矿潜力,对寻找老挝脆性剪切带中大型的蚀变岩型金矿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名称】《矿产与地质》 【年(卷),期】2016(030)003 【总页数】5页(P375-379) 【关键词】Sangthong-Bansakai;金矿;蚀变岩型;找矿潜力 【作者】唐朝霞;陈艳;唐义辉;唐广明;刘枝农;蒋桂新

金矿地质勘查现状及找矿方向分析

金矿地质勘查现状及找矿方向分析 随着全球金矿资源的逐渐枯竭和金矿开采难度的增加,金矿地质勘查成为金矿开发的 关键环节。金矿地质勘查是指利用地质原理和方法,对潜在矿床的地质特征、成因、赋存 规律等进行系统研究和评价,以确定矿床位置、规模和品位的一项工作。在金矿地质勘查中,找矿方向分析是重要的研究内容,它能够指导勘查工作的开展,并为金矿资源的合理 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一、金矿地质勘查现状 1. 传统地质勘查方法 传统的地质勘查方法主要包括地质测量、地球物理勘查、遥感勘查和岩矿实验等手段。这些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靠性,但在金矿地质勘查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勘查 成本高、勘查周期长、勘查效率低等问题,因此需要引入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2. 新技术手段 3. 国内外勘查成果 在国内,金矿地质勘查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比如在新疆、内蒙古、甘肃等地发现 了一批重要的金矿床。在国外,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等国家的金矿勘查也取得了一些 重要的进展。这些成果为金矿地质勘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 二、找矿方向分析 1. 地质构造与矿床分布 地质构造是金矿床形成的重要条件,不同的地质构造对金矿床的形成有着不同的影响。通过对勘查区的地质构造进行研究和分析,可以找出潜在的金矿床分布区域。 2. 地质化探特征 地球化学勘查和地球物理勘查是金矿地质勘查的重要手段,它们可以揭示潜在金矿床 的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通过分析地球化探的特征,可以找到潜在的金矿床分布。 3. 金矿成矿规律 金矿成矿规律是金矿地质勘查的核心内容,通过对金矿成矿规律的研究和分析,可以 找到矿床的分布特征和产状规律,为勘查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 4. 隐伏矿预测

金矿特征及找矿方向

金矿特征及找矿方向 随着不断发展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对金属矿产的需求不断增长。金矿作为一种重要的金属矿产,在矿产资源储量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金矿的资源量有限,因此,为了更好地寻找和开采金矿,我们需要了解金矿的特征和找矿的方向。 一、金矿的特征 1.金的物理特性 金是一种黄色、有光泽、柔软、延展性和韧性较好的贵重金属。金不易被氧化,也不容易被腐蚀。金的密度较大,因此往往与重矿物共生。这些物理特性对于金矿的寻找具有重要意义。 2.金的化学性质 金是一种不活泼的金属,很少与其他元素发生化学反应。金矿中的金往往以自然元素的形式存在,如金粒、自然合金等。由于金的化学不活泼,因此在地质作用的过程中往往不易被破坏,从而对寻找金矿的人来说具有较大的帮助作用。 3.金矿的地质环境 金矿的产生与地质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金矿通常形成于岩浆活动、构造变形、沉积作用等地质过程中。在这些过程中,金矿的成因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即岩浆型、热液型、沉积型和

破碎型。因此,要准确理解金矿的产生和寻找的方向,需要对金矿的地质环境进行深入研究和了解。 二、找矿方向 1.地表勘探 地表勘探是最常见的寻找金矿的方法。通过对倾斜地面的观测和采样,可以分析矿床及矿体的性质和体积。地表勘探的过程中,还可以使用各种探测工具,如地球物理探测、电磁探测、磁力探测等,以确定矿区的范围和形状。 2.地下勘探 地下勘探是一种更深入的寻找金矿的方法。在地下勘探过程中,采用地下或井下钻探技术,可以获取更为准确的矿区和矿体信息。在地下勘探的过程中,可以直接观察地质构造、岩石类型和矿物组合,从而进一步分析矿床的特征和分布规律。 3.地球化学勘查 地球化学勘查是一种较为科学的寻找金矿的方法。通过对矿区周围土壤、水、植物和大气等环境元素的分析,可以确定金的存在和分布规律。在地球化学勘查的过程中,需要依靠先进的化学分析技术和数据处理手段,对大量采集的样本进行分析处理,以获得可靠的结果。 以上是对于寻找金矿的特征和方法的简单介绍。在实际寻找和开采金矿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矿床的特征和所处的地质环境,选择合适的寻矿方法和技术,以获得最佳的效果。这是对

老挝琅勃拉邦帕奔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老挝琅勃拉邦帕奔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邵长亮 【摘要】Phabon gold deposit in Laos is located in the extension part of the southern Sanjiang metallogenic belt in Yunnan Province,which is an important concetrated area of iron,copper and gold deposits.Five gold orebodies have been found in this area,and the host rocks are mainly composed of Permian marine carbonate rocks.The ore-control structures include fractures of NNE ductile shear zone and NNW secondary structure.Carbonatization is the main alteration and it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hree types according to their occurrences: alteration-type,structural fracture zone-type and gold-bearing carbonate vein-type.Inclusion gold and fissure gold occurr in the calcites and pyrites and their fissures.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in the field,it is concluded that this deposit belongs to structural meso-epithermal hydrothermal type gold deposit,and some prospecting indicators from strata,structures and alteration aspects are proposed,which have an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Au prospecting in Sanjiang metallogenic belt in China.%老挝帕奔金矿处于云南三江成矿带南延部分,区域上是重要的铁、铜、金矿集中区。目前矿区共发现五条金矿体,其赋矿围岩为下二叠统海相碳酸盐岩,均产于北北东向的韧性剪切带裂隙和北北西向次级构造裂隙中。矿区以发育碳酸盐化为特征,按碳酸盐的产出特征可将金矿体分为蚀变岩型(碳酸盐呈微细脉或复脉)、构造破碎带型(碳酸盐呈胶结物)和含金方解石脉型(碳酸盐单脉含矿)3类。金主要呈包裹金或裂隙金分布于方解石、黄铁矿等

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对策研究

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对策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矿产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尤其是铜资源,因为铜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地应用。工作人员应该明确铜矿床地 质特征,还要掌握可靠的找矿对策,以此才能实现精准开采,满足特定情况下对 铜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文章探讨了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对策,旨在为相关工 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铜矿床;地质特征;找矿对策 铜是人类较早使用的金属之一,其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特性,例如,良好的 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1】。纯铜的断面为红色,将其与锡、锌、镍等金属 进行化合,可以生成各类合金铜,例如,白铜、青铜、黄铜等,将铜合金化,可 以极大地改善铜的强度以及耐腐蚀性。铜在工业中有着广泛地用途,例如,铜被 用来制成电线、电缆、晶体管等。我国的铜资源主要分布在江西、云南、新疆等地,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掌握铜矿床的地质特征,在此基础上应用有效的找矿策略,以此确定铜矿资源的位置,实现既定的开采目标,切实满足社会需要,为我国工 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一、铜矿床地质特征 铜矿床有着独特的地质特征,具体如下:第一,地表露头以及铁帽。相关工 作人员需要将地表露头以及铁帽作为直接的找矿标志。如果矿床含有铁帽以及少 量的含铜硫化物,是可以作为寻找地浅表铜矿体的标志,在区域找矿勘察工作中,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第二,岩性标志。一般情况下,铜矿体主要赋存在 以下两处:一处是斜长角闪片麻岩,另一处是黑云斜长片麻岩【2】。由此可见, 矿体对岩性具有较强的选择性。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将以上两种岩性作为矿 床的主要含矿层位,其是重要找矿标志之一;第三,构造标志。在有的矿床中, 矿床受花岗岩—绿岩带控制明显,而绿岩带则受控于紧密同倾向褶皱。因此,相 关工作人员可以将类似于褶皱转折端的虚脱部位作为良好的找矿部位。另外,褶

老挝南永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精品文档

老挝南永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 The Nanyong copper deposit is located in south segment of Sanjiang metallogenic belt, the area is part of important copper polymetallic metallogenic province. According to the regional setting of geology and mineralization, and the geological exploration information of the Nanyong copper deposit, the geological background,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re characteristics are analyzed, and the ore-controlling factors and the prospective indication are summarized. 0 引言 南永铜矿位于老挝丰沙里省西部,该区前人研究程度较低。本文结合矿区开展的大量地质勘查成果,对南永矿区的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进行了研究,对下一步在本区开展地质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区域地质概况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云南唐古拉-昌都-兰坪-思茅褶皱系内兰坪-思茅中生代坳陷的南延部分,属于云南“三江”铜多金属巨型成矿带的南延部分,构造上属特提斯巨型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成矿条件极为优越[1]。三江成矿带整体作南向北展布,向北延入藏东昌都地区,向南延出国境,进入老挝、越

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前寒武纪的区域变质作用形成了胶东西北部金的高背景地球化学异常区;燕山中期复杂的构造岩浆活动形成的含矿热液沿焦家主干断裂由深部向上 运移,并经侯家断裂向××断裂运移,充填交代于低压扩容的北西向成矿带中,形成了××破碎带热液蚀变岩型金矿床。3找矿标志及找矿方向3.1找矿预测准则通过研究矿床地质特征可得知地质找矿工作应着眼于如下准则: 断裂控矿构造:控矿构造产状变化部位、主断裂与分支断裂组成锐角交汇区和 北东向断裂与北西向断裂交汇的锐角区是成矿有利区。岩体接触带:两种 花岗岩的内外接触带和花岗岩与胶东群的内接触带是找矿远景区。围岩蚀变:红化蚀变岩、黄铁绢英岩和黄铁绢英岩化花岗岩是该类型金矿的找矿标志。找矿矿物学:与金相关性较强的黄铁矿具有指导找矿的标型意义。颜 色深、粒度较小、晶形不完整、晶面不洁有“污渍”的黄铁矿含金高;富硫亏铁 富含金;热电系数高、热电场为P 型有利于矿的形成。地球化学:矿区指示元素的组份分带和浓度分带明显,有一定规律性。Hg 为前缘指示元素,浓 集中心偏矿体头部;As,Sb,Mo 为矿中偏上的指示元素;Bi 为矿中偏下的指示元素;W,Ni,Co 为矿下指示元素。地球物理:矿区含矿岩石的地球物理模式为“三低一高”,即重力低、磁力低、电阻低、极化率高。3.2深部找矿方向矿床内已知的1,2,3 号矿体规模小、变化大。据矿物学、地球化学和矿床学的研究结果,1,2 号矿体在垂向上进一步扩大储量的可能性很小;3 号矿体在7 线以西与Au 呈正相关的As,Sb,Mo 浓集中心的深度逐渐变深,因此3 号矿体北西端(7 线~11 线)的深部是找矿的有利地段。在××矿体的勘探过程中,部分工程揭露到了侯家断裂控制的7,8 号矿体,在-240 m~-246 m 见矿,平均品位w(Au)9.16×10-6,根据黄铁矿热电性数值来看矿体只处于中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