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对教学对象的分析涉及教学系统为谁设计的问题。教学作为促进学习者学习一系列活动,就应当更充分考虑学习者的能力、潜能、背景和要求等,这些特征对教师选择适当的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媒体等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了有关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供大家参考。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1

学习目标

①认识本课8个生字。

②通过课文的研读,体会父亲做事认真,做人实在。

课前准备

做事认真,讲诚信的故事。

A案

●揭示课题:《万年牢》

看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万年牢是什么意思?万年牢指什么?)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①读通课文,读准生字。

②检查字词:多音字:把(bà)、闷(mēn)、削(xiāo)

词语:走街串巷、掉皮损伤、晾晒、竹签、耽误、甩糖风、掺假、赚钱

(能认读,并结合句子理解词义)

③课文三处写了万年牢,分别指什么?找出有关语段读一读。

●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①第一处的万年牢指什么?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出示句子:“我的糖葫芦糖蘸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

a.为什么叫万年牢?

b.这种糖葫芦,父亲是怎么做出来的?

(读第二小节,体会父亲十分讲究选料;读第三、四小节,体会父亲在制作糖葫芦中对蘸糖、甩糖风等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

c.小结:正是因为父亲做糖葫芦认真仔细,所以他的糖葫芦才能经久不衰。

②第二处的万年牢指什么?

“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

a.什么叫正道?(凭着良心做买卖)

b.父亲是怎么走正道的?(抓住“不满意、看不下去、不听、嫌、辞去工作”体会父亲做生意认真实在)

③第三处的万年牢又指什么呢?

“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个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

体会父亲教导我做人要做可靠实在的人。

④这三处的万年牢之间有什么联系?启发学生懂得:产品质量好才赢得顾客,做事讲认真、讲实在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重。

●深入体验

你是怎么理解父亲说的做人的道理的?结合具体的生活事例来说明。

●交流“做事认真,讲诚信”的故事

B案

●自学

①通读课文,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查阅工具书解决。

②质疑问难,师生共同讲座解决。

③理清文章脉络。(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列出一个写作提纲)

●默读思考

①故事围绕着哪一件事展开?

②课文中三处出现“万年牢”这个词语,想想分别是什么意思?

●讨论交流上述问题

●动笔写一写人物评价

①对“父亲”的赞美(办事认真、实实在在、讲究商业道德……)

②老板的生意经(这种生意经好不好,这样做会带来什么结果……)

学生完成这一书面作业后交流,相互评价。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2

学习目标

①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字词卡片。

A案

●揭示课题

哈默用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的尊严,同时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今天,我们学习《将心比心》,能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吗?课文写了哪些将心比心的事情呢?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①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可以查查字典。

②前后四个同学按段轮流读课文,互相纠正读不好的句子。

③课文写了哪两件将心比心的事?

●细读课文,探究情感

①自学第一节,想想哪些地方让你感动?在自学基础上小组互相交流,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自由读课文第二节,想想哪些地方让你特别感动?在书上做些批注。

③学生交流读后感受,教师引导重点探究以下问题:读母亲平静的活,思考:母亲的“宽容”体现在哪里?母亲又是怎么鼓励护士的?她为什么能这么做?

④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节。

⑤学习第三:你能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这一节的理解吗?

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⑦课堂练习:写一段话,以生活中的一个事例来说明“将心比心”。

B案

●自学课文

①自由朗读全文。

②同桌之间相互进行朗读检查。

③提出疑难,师生共同解决。

●感知内容

①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

②指名复述课文叙述的两个生活“小镜头”。

●交流体会

①你对课文中的那位阿姨和“我”的母亲想说些什么?

②你平时生活中有否遇到过这样的事?(或者正好相反的事例)

●创设情境,补充对话

①在公共汽车上,一位红领巾给老人让座。

②一位年纪很大的老人忙着在山上种树。

●课外作业

读名言,写一段话,说说自己的感受。

台湾作家罗兰曾经这样说:“如果每一个人与别人相处的时候,都能先想到别人,后想到自己,多想到别人,少想到自己,那么世界上可以增加很多欢乐与和气,而且可以减少很多悲剧和恨事。”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3

●出示“资料”,引出课题

①出示小黑板,指名重点读“保护母亲河行动”。

②听了“资料袋”的介绍,你最想说什么?最想问什么?

③为什么要“行动起来,拯救黄河”呢?我们阅读《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这篇课文,就一定会明白的,而且也一定会发出同样的呼吁。(板书课题,指名读题,突出“怎样变化”)

●围绕提示,自读自学

①请大家谈一谈,你准备采用什么方法来读懂这篇课文呢?

师生确定:先读熟课文,再围绕课前“阅读提下”读懂课文。

②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通读顺,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在学生充分朗读基础上,教师检查:指名逐段读课文,开火车读生字词,并正音正句;教师结合图示简要讲解“流域、河道、河床、悬河”的意思;指名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什么?

③围绕提示,默读自学,圈点批画,教师巡回指导。

阅读提示要求:说说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足什么?课文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围绕重点,全班研讨

引导学生围绕提示的思考问题,在全班进行交流发言。

①了解黄河的变化,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感悟重点语句,并有感情朗读重点语段,如:“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联系第三自然段,边听范读边想象,感悟“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联系第一和第四自然段中的数字并与“摇篮”对比,感悟“忧患”。

③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要重点理解“社会原因”,即人的原因,通过图示、图片或课件,感受“恶性循环”之理和“水土严重流失”之害。再通过有感情朗读,激起学生的痛惜之情和社会责任感。

③畅谈启示可结合最后一段及“资料袋”内容。先放开让学生谈出自己受到的启示,再引导读科学家“数管齐下”的治黄方案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心声,教师适当补充党和国家治理黄河的情况。

●朗读全文,升华情感

教师小结:通过自学与交流,我们读懂了课文。同学们,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可如今却成了一条祸河,成了一把悬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头上的利剑。让我们把我们对黄河母亲的关心,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对人类活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深刻认识,对“行动起来,拯救黄河”的强烈愿望,融入到课文的每一句话中,通过我们的深情朗读表现出来吧!

学生自由地有感情朗读全文。

●模拟情境,延伸拓展

①师:同学们,我们明白了“行动起来,拯救黄河”的道理,你准备怎样去响应“保护母亲河行动”呢?对想捐款的同学,可引导他们节约零花钱捐献给有关部门;对想向社会、亲友宣传的同学,可即兴模拟宣讲,如教师扮演家长

或社会人士,学生向“家长”或“社会人士”宣讲;对想调查家乡河流污染情况或想植树造林的同学,可与班会结合起来,精心组织好实践活动。

⑤有兴趣有条件的同学,课后收集有关黄河的资料,为治理黄河出出主意。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1古诗词三首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背诵这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二)过程与方法:能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 重点难点 品位诗句,指导朗诵,积累语言。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整体诵读古诗三首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3、借助诗文注释,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⑴敬亭山:你能说说古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吗? ⑵作者是唐代的李白:那你能背一首李白写的古诗吗? ⑶景物描写:众鸟、孤云、敬亭山 二、分步解读,感悟诗情 1、学习“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⑴、画一画这两句。 ⑵、理解“众鸟”:说一说为什么画好多只鸟? ⑶、理解“孤云”:说一说为什么只画一片云? ⑷、理解“尽”和“去”:看一看老师的画面(空白的画面)。 ⑸、品析: 并不是同学们画错了,而是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动态的画面,而我们所画的是静止的画面,可见作者用字的精妙。 过渡:众鸟飞走了,孤云离去了,现在只剩下诗人李白一个人了,难怪题目里是──“独”坐敬亭山。 2、品读“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⑴、悟:原本陪伴在李白身边的景物都离李白远去了,李白看起来非常?(板书:独) ⑵、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出孤独的味道: 过渡:前两句看起来李白很孤独,后两句还是写孤独吗?难道李白心里真的很孤独吗?读后两句。 三、学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⑴、理解“相看”:李白眼里“只有敬亭山”,可见这里的“相看两不厌”是谁和谁互相看不满足呢? ⑵、理解“看不厌”: ①看敬亭山为什么看不满足?──景美 ②李白仅仅把敬亭山当作一个景物来看吗?

小学语文人教版下册四年级教案5篇

小学语文人教版下册四年级教案5篇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人教版下册四年级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人教版下册四年级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感受美感。 4、感受北国天山的美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三、教学过程 预习探究 (一)引入新课 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云:“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诗人笔下的“天山”令人神往。那就让我们随同《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碧野一同走进天山里去看一看、游一游吧! (二)出示课题,明确学习任务 1、读课题,学生利用资料介绍天山 2、解题,了解作者:《七月的天山》是一篇以描写山川景物为主要内容的游记散文,选自于《山景物记》,作者碧野。(简介作者) 阅读课文,想想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把自己喜欢的优美语句摘抄下来。” 合作交流 (三)根据“阅读提示”速读全文,理清全文所记叙的游览顺序,引

导理解内容 1、学生根据提示自读课文; 2、引导阅读: (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让学生找出地点变换的句子。这些句子表示空间的转换,顺序从山的外围写到山的深处。 (2)学生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主要采用什么方法写的?(让学生议论,然后交流) (明确:写了雪峰、云影、雪水、溪流、森林、野花等美景。描绘方法: A、衬托,如:以蓝天和云影衬托雪峰之高大、静美;以溪流、游鱼的活跃衬托天山的寂静。 B、比喻,如:说白云在雪峰上留下一朵朵“暗花”;溪流的浪花似盛开的“白莲”。) (3)第三段集中写天山的原始森林。 引导学生思考交流:这段抓住森林的哪些特点来写的? (4)朗读四自然段。(或放配乐朗诵) 自读交流:作者抓住野花的哪些特点进行描绘的?(学生用笔在书本上做出标记) 品读体验 (四)细品语言文字,小结学习内容 1、课文主要是由外到里,由高到低。表现方法主要运用衬托和比喻。 2、引导学生从描写景物形态、描绘声音、描绘动态、描绘色彩、描绘感觉上去找比喻句、体会精妙之处。 3、积累自己喜欢的字词和句子 巩固延伸 (五)小练笔:练习写景状物作文,要求写一段特定环境下的景色,如校园的早晨、公园的景物、节日的夜晚等,能抓住景物的特征。 小学语文人教版下册四年级教案2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1《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2.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 3. 会认读本课中“螺” “谙”等生字,会写“亭” 解 “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4.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 5. 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二、重难点: 1. 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 2.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 1. 自学生字,读熟三首诗。 2. 借助注释试讲诗意,画出有疑问的地方。 3. 搜集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三、教学过程: 1. 谈话引入: 2. 读课题,指名读三首古诗。 (检查通过预习对课文熟悉的情况) 3. 指名认读生字,提示应注意的地方。 4. 分组学习 读熟三首诗,借助注释在组内试讲每首诗大意。 交流预习中的疑问,组内解疑。 5. 指导朗读。 四、教学反思: 我在黑板上给孩子们抄了一首刘禹锡的《望洞庭》 ,指导学生朗读并初步理解,然后指导背 诵。一节课,不仅学会了教材上的古诗,还积累了课外书上的古诗一首。这样的课堂拓展, 教一带一,既充实了教学内容,又丰富了学生的积累。 课后,我进行了教学反思认为, “课堂拓展,教一带一”的方法,符合《语文课程标准》 所倡导的“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学习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 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培养学生广 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等基本理念。 我在教学古诗《独坐敬亭山》时,为了让学生体会诗的意境, 我布置了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 的理解画一幅彩色画的家庭作业。 当时学生们的热情特别高涨, 情绪也很激动, 一副跃跃欲 试的样子。第二天,大大小小的画交上来了,看着这一幅幅流露真情的画,对我而言,与其 说是在批改作业,不如说是在欣赏作品。 在这堂课上, 在一些细节上出现了问题, 比如在一个环节上媒体没有同步, 比如板书当中的 一些失误, 以及在随机问答中的不够严密等, 都是因为准备的不够充分, 或者说是设想的不 够严密,因此渴望完美的我课后充满懊恼,并一次次告诫自己:今后上课务必要认真、 真,做到百密 而无一疏。 2. 桂林山水 庭”“潭”“螺”“谙” 5 个生字,理 《望洞庭》。 望洞庭》。预习: 再认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对教学对象的分析涉及教学系统为谁设计的问题。教学作为促进学习者学习一系列活动,就应当更充分考虑学习者的能力、潜能、背景和要求等,这些特征对教师选择适当的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媒体等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了有关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供大家参考。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1 学习目标 ①认识本课8个生字。 ②通过课文的研读,体会父亲做事认真,做人实在。 课前准备 做事认真,讲诚信的故事。 A案 ●揭示课题:《万年牢》 看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万年牢是什么意思?万年牢指什么?)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①读通课文,读准生字。 ②检查字词:多音字:把(bà)、闷(mēn)、削(xiāo) 词语:走街串巷、掉皮损伤、晾晒、竹签、耽误、甩糖风、掺假、赚钱 (能认读,并结合句子理解词义) ③课文三处写了万年牢,分别指什么?找出有关语段读一读。 ●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①第一处的万年牢指什么?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出示句子:“我的糖葫芦糖蘸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 a.为什么叫万年牢? b.这种糖葫芦,父亲是怎么做出来的? (读第二小节,体会父亲十分讲究选料;读第三、四小节,体会父亲在制作糖葫芦中对蘸糖、甩糖风等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

c.小结:正是因为父亲做糖葫芦认真仔细,所以他的糖葫芦才能经久不衰。 ②第二处的万年牢指什么? “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 a.什么叫正道?(凭着良心做买卖) b.父亲是怎么走正道的?(抓住“不满意、看不下去、不听、嫌、辞去工作”体会父亲做生意认真实在) ③第三处的万年牢又指什么呢? “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个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 体会父亲教导我做人要做可靠实在的人。 ④这三处的万年牢之间有什么联系?启发学生懂得:产品质量好才赢得顾客,做事讲认真、讲实在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重。 ●深入体验 你是怎么理解父亲说的做人的道理的?结合具体的生活事例来说明。 ●交流“做事认真,讲诚信”的故事 B案 ●自学 ①通读课文,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查阅工具书解决。 ②质疑问难,师生共同讲座解决。 ③理清文章脉络。(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列出一个写作提纲) ●默读思考 ①故事围绕着哪一件事展开? ②课文中三处出现“万年牢”这个词语,想想分别是什么意思? ●讨论交流上述问题 ●动笔写一写人物评价 ①对“父亲”的赞美(办事认真、实实在在、讲究商业道德……)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案5篇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案5篇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案1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学目标: 1、研究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引导学生通过朗读、理解重点词句、展开想象、资料补充等多种阅读方法,揣摩人物内心世界,进而体会文章内容。 2、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祖国繁荣民族振兴而努力学习的志向。 3、厚积薄发,进行说话训练。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多种阅读方法,体会人物思想感情,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 难点——了解当时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_导入,抓主线 1、诗人流沙河曾说过:“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 少年周恩来从小立志——生齐读课题 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5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研究下少年周恩来为什么立下这样的志向! 3、指读课文,回答问题,师板书:中华不振。 二、精读课文,知因果 (一)组内合作自学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你从哪里感受到中华不振的? (出示阅读方法:读书时要一想二画三批注) 2、组内交流 (二)研读课文全班交流(学生找到哪里,老师相机处理哪里) 1、品读词句,初步感受中华不振 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

人则得意洋洋地站在一旁。 ●通过哭诉着、得意洋洋的对比描写体会中华不振。 ●从洋人欺侮__人后趾高气扬的神情中感受到了中华不振。 ●从当时妇女的穿着“衣衫褴褛”体会__当时的落后、人民生活的困难,体会中华不振。 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__的巡警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__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 ●通过“不但不……反而……”这组词语体会__巡警仗势欺人、欺压百姓,对__人的生命漠不关心,感受中华不振。 ●体会这是在__的地盘上,国人当时得不到最起码的公道,没有地方说理、没有地方申诉,感受中华不振。 训练: (1)展开想象:当时那位妇女是怎样哭诉的,那个警察又是怎样训斥她的,站在一旁的洋人会说些什么? (2)谈谈感受:作为一名__人,你看到同胞在自己的土地受到这样的欺凌是一种什么感受? 围观的__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的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从“紧握着”这个词语体会国人敢怒不敢言。只能把愤怒压抑在心中,想象他们当时是什么心情呢? ●从“只能”、“谁又敢怎么样呢?”看出在__的土地上,__人都没有能力去反抗,也不敢去反抗,体会国人的无奈和懦弱,以便感受中华不振。 训练: (1)修改句子 “谁又敢怎么样呢?”这是什么句子?改成陈述句。 (2)比较句子 ①围观的__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的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②微观的__人读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的租界里,谁都不能怎么样,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7篇)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7篇)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1 教学目的: 1理解古井给人们的启迪,体会故乡人民对别人无所求,无私地贡献自己全部力量的高尚品格。 2继续学习边读边想的读书方法。 3理解最后一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用“哺育”“络绎不绝”造句。 教学重难点: 学习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 深入理解结尾一段话的意思,学习古井默默奉献的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你们见过井吗?喝过井水吗?今天我们来学习第5课《古井》。 二范读课文,谈感受 下面听老师把课文朗读一遍,听后回答:你们过去对井怎么看?听了课文你们觉得并怎样? 三,读通课文,指导分段 1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两遍。 2出示容易读错的生字词练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检查能否读正确。 4默读课丈,思考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讨论并归纳: ①村东头有一口古井,村里人都到这儿取水。 ②每天到古井取水的人络绎不绝。 ③村里的人长牢给一对挑不动水的老人送水。 ④者两口对乡亲们送水不肯要报酬深表歉意。

⑤乡亲们以井作比劝说老人。 ⑥说说古井的作用。 四讲读第一段 1默读第一自然段,看看这一段共有几句活,每句话讲了什么? 讨论归纳: 共4句话。第1句交待古并位置,第2句讲井水清凉可口,第3句说乡亲都来取水,第4句赞美古井哺育之恩,句子之间一环扣一环,联系紧密。 2这一段中哪句话含义最深刻?(第4句)在这一句中作者把古井和井水比作什么? (把古井比作温情的母亲,把井水比作甜美的乳汁。) 3“温情”是什么意思?(指温柔的性格,温和的态度,)作者把古井比作温情的母亲,把井水比作甜美的乳什,好在哪里?(母亲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高尚的伟大的,为培育儿女可以献出自己毕生的精力,古并就像慈爱的母亲,敞开胸怀无私地用生命的泉水养育着人们,而对人们却毫无所求。这种品格与母亲的高尚品德是多么相似,〕 4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提醒学生注意突出“温情”“甜美”等词。 五识记抄写哺育”温情” 甜美等词语。 六作业 抄写词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齐读第一段 二讲读第二段 1.作者把古井比作母亲,那么这位“母亲堤怎样哺育儿女的呢,请同学们轻声地读第二自然段。 2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取水的人多)在这一段有没有用一个“多”字呢?(没有)请你们将这一段中表示取水人多的有关词句找出来。 3.结合学生的回答解释下列词语。 “熹微”形容清晨阳光不强。“络绎不绝”在这里指取水的人连续不断。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7篇)

尊严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 价的能力。”《尊严》是一篇蕴意深刻的叙事类文章,文章主要讲述了石油大王哈 默年轻时的故事,他在小镇上逃难时,面对善良朴实的人们的盛情款待,他没有立即接受,而是先付出劳动,然后再品尝劳动果实,正是由于他有着“不能不劳而获”,“只有付出,才有回报”的坚定信念,最后终于成为了石油大王。教学本课,一要让 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描写哈默外貌、动作和语言的词句,理解“尊严”的真正含义; 二要让学生对课文中的主人公哈默和杰克逊大叔作出评价,说说自己对他们的看法,提高学生初步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复述这个故事,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明白尊严是一个人最大的财富。 教学重点: 从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里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懂得按劳取酬的道理,从中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 教学难点: 理解杰克逊对女儿说的话:”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 为他有尊严。“ 教学过程: 一、话题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有没有听过“嗟来之食”的故事?有一年齐国发生了大饥荒,一个名叫默敷的 齐国人在路边摆设了食物,准备送给那些饥饿的灾民,有一个饥饿的人始终不肯吃人家施舍、恩赐的食物,最后饿死了。你觉得这个人为什么不愿意接受别人施舍给他的食物?(因为他有尊严)。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和“尊严”有关的文章。揭示课题:尊严 (由一个历史小故事导入,激发学生急于学习的欲望,让他们对“尊严”有一个大致 的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人教版下册四年级的语文教案5篇

人教版下册四年级的语文教案5篇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下册四年级语文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有所帮助。 人教版下册四年级的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深入体会乡村生活的美好及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2.学习作者通过描写最普通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好词佳句。 教具准备: 优美轻柔的乐曲。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随着作者来到了乡村人家,谁能说说乡人家的哪处景物给你印象最深? 依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瓜藤攀檐鲜花轮绽雨后春笋 鸡鸭觅食院落晚餐织娘催眠 二、研读品味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选你喜欢的一处乡村风景美美地读读,并说说喜欢理由。 2、读时划出你认为最能体现乡下人家迷人。独特的语句并做上记号,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在脑海勾画美丽的画面。 3、全班交流 (生交流过程中,师适时点拨,提示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美,并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他学生通过“评读”的方式来参与学习。)

4、请用心去朗读,把乡村的可爱美景读出来。 (再请学生读一读,其它学生评读:他读得怎么样?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你还能比他读得更好吗? (说明:以上教学环节的设计只是一个预设,实际教学中,应以学生的发言为主线,教师的点拨、指导适当地穿插其中,不可越俎代庖,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三、整理回顾 1.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发现无论在屋前、院子里还是小河里,无论在春天,夏天还是秋天,乡下人家的确具有它独特、自然的美,现在我们再来齐读课文的最后一节,现在,你一定会有更深刻的感受。 2、师生齐读最后一节。 (齐读。指名读。配乐) 3、讨论探究:“独特,迷人”什么意思?那怎么理解?它在文中什么作用? 4、请选自己喜欢的一处景象配乐朗诵,在次感受乡村生活的美。 四、激发兴趣 1.读了这篇课文,你是否感觉到了农村生活的诗情画意?让我们开展一次“走进田园”的综合活动吧! 2.读一读书上的提示,然后分组商量一下自己的小组准备怎样开展这次活动(如乡村图片展、收集国内外农村生活资料、乡村诗歌朗诵比赛等等) 3.各组交流,汇报自己小组开展活动的计划。 4.教师统筹安排,确定活动日程。 人教版下册四年级的语文教案2 蝙蝠和雷达 一、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蝙蝠、清朗、捕捉、飞蛾、蚊子等词语。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与要点,理解飞机夜间飞行与蝙

2023年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人教版2023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六篇)

2023年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人教版2023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六篇) 2023年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人教版 2023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一 一、习作要求: 1、本次习作,安排了写“我鄙视的一个人”的内容,要求我们进展习作指导。 2、可以写的人物的范围没有限定 3、通过详细事例夸夸人物的精神品质。要把事情说清晰,表达出自己的鄙视之情。 二、教学目标 1、深刻体会写人物要抓住人物突出的性格特征,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进展描写。 2、学会在描写时表达人物的思想情感,参加自己的思想以及情感。 3、内容详细,语句通顺,仔细修改。学会评改写人的作文。 三、习作备课预备 1、关于习作学问点的了解: ·描写人物的方法·生活细节描写·什么是人物特点 2、关于口语交际课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值得鄙视的人。他可能每天利用业余时间刻苦学习外语的妈妈,也可能是苦练书法的小伙伴;可能是不畏寒暑、悄悄工作的清洁工人,也可能是自强不息、努力拼搏的叔叔、阿姨……选择其中一位,通过详细事例,夸夸他们执著追求的精神。假如你觉得他的其他品质令你鄙视,也可以说一说。要把事情说清晰,表达出自己的鄙视之情。 3、关于习作素材的搜集 1、访问自己身边最值得鄙视的人,进展观看或记录,为习作做好预备。 2、搜集相关的作文,阅读体会写作方法 4、本次习作指导从以下三个方面进展:第一,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要求,把事情说详细,表达出自己的鄙视之情;其次,分组,每个同学都说一说自己身边最值得鄙视的人,并进展组内评比;第三,教师要引导全班同学就所写的人物的品质和事例是否详细进展评价。通过详细事例,把自己所鄙视的人物的精神风貌写出来。 让学生明确: 第一要通过详细事情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表达自己的鄙视之情; 其次,内容要详细,语句要通顺; 第三,写完后要仔细修改。一、前作文:未成曲调先有情 (一)话题沟通,真情融汇:吹面不寒杨柳风 1、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家庭、学校、社会这个大千世界里,熟悉了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1《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2.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 3. 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4.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5. 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二、重难点: 1. 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 2.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预习: 1. 自学生字,读熟三首诗。 2. 借助注释试讲诗意,画出有疑问的地方。

3. 搜集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三、教学过程: 1. 谈话引入: 2. 读课题,指名读三首古诗。(检查通过预习对课文熟悉的情况) 3. 指名认读生字,提示应注意的地方。 4. 分组学习 读熟三首诗,借助注释在组内试讲每首诗大意。 交流预习中的疑问,组内解疑。 5. 指导朗读。 四、教学反思: 我在黑板上给孩子们抄了一首刘禹锡的《望洞庭》,指导学生朗读并初步理解,然后指导背诵。一节课,不仅学会了教材上的古诗,还积累了课外书上的古诗一首。这样的课堂拓展,教一带一,既充实了教学内容,又丰富了学生的积累。 课后,我进行了教学反思认为,“课堂拓展,教一带一”的方法,符合《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学习

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等基本理念。 我在教学古诗《独坐敬亭山》时,为了让学生体会诗的意境,我布置了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画一幅彩色画的家庭作业。当时学生们的热情特别高涨,情绪也很激动,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第二天,大大小小的画交上来了,看着这一幅幅流露真情的画,对我而言,与其说是在批改作业,不如说是在欣赏作品。 在这堂课上,在一些细节上出现了问题,比如在一个环节上媒体没有同步,比如板书当中的一些失误,以及在随机问答中的不够严密等,都是因为准备的不够充分,或者说是设想的不够严密,因此渴望完美的我课后充满懊恼,并一次次告诫自己:今后上课务必要认真、再认真,做到百密而无一疏。

部编版(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1、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徐、篱”等6个生字,会写“宿、徐”等1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结合注释,理解诗词大意,抓关键语句,想象诗词描绘的画面,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哪位同学能来背一背?(《春晓》《咏柳》……) 2.引出诗题:这些古诗都写了春天的景致,接下来让我们再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板书诗题,齐读诗题。读写“宿”字。“宿”书写时宝盖头不能写得太宽,适当提醒。) 3.解释诗题:根据诗题,你觉得作者在哪里住宿?(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点拨:新市,地名,在今湖南攸县北;徐公店,是姓徐的人开的店。诗题意思:在新市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再齐读诗题。 4.导入新课: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因为他长期居住在乡村,对乡村的田园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写的乡村自然风光也特别有趣。你想知道这是怎样有趣的一首诗吗?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自主交流:小组内交流你觉得这首诗中应该提醒大家注意的字音,互相学习。在相应的字下面做上记号(加点),朗读时注意。 3.朗读节奏。(出示朗读的节奏)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4.自主练习:这次你一定能更有节奏地朗读好这首诗了,赶紧自己试试吧。 5.多种形式朗读整首诗:指名读、同桌读、小组比赛读、集体读。

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设计

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设计 目录 第一单元 1 古诗词三首 (3) 2乡下人家 (17) 3天窗 (23) 4三月桃花水 (27) 口语交际:转述 (32) 第二单元 5琥珀 (37) 6飞向蓝天的恐龙 (41) 7新奇的纳米技术 (44) 口语交际说新闻 (48) 习作我的奇思妙想 (52) 第三单元 8组诗三首繁星 (56) 9绿 (67) 10白桦 (70) 11在天晴了的时候 (74)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 (81) 第四单元 12猫 (91) 13母鸡 (97) 14白鹅 (100)

习作:我的动物朋友 (108) 第五单元 15海上日出 (113) 16记金华的双龙洞 (118) 习作例文:颐和园七月的天山 (130) 习作:游 (133) 第六单元 17小英雄雨来 (135) 18我们家的男子汉 (137) 19冰雕 (148) 习作:我学会了 (151) 第七单元 20古诗三首 (160) 21文言文二则 (174) 22“诺曼底”号遇难记 (177) 23记张自忠将军 (179) 口语交际:自我介绍 (181) 习作:我的“自画像” (185) 第八单元 24宝葫芦的秘密 (192) 25巨人的花园 (195) 26海的女儿 (199) 习作:故事新编 (203)

第一单元 1 古诗词三首 《宿新市徐公店》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诗中意象,感受春天的美景,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 3、初步体味创作诗文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借助诗中意象,感受春天的美景,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语境导入 同学们,这些日子老师看到许多小朋友在操场上放风筝,不禁使我想起了一首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春天是美好的,春天是喜悦的,此时你脑海中有哪些关于春天的诗? 生吟诵古诗。 2、让我们带着春天的气息,一起走进南宋诗人杨万里的——(生齐读)《宿新市徐公店》 3、释题:齐读课题,在这儿新市是地名,现今湖南省攸县北;徐公店,姓徐的人开的店。那么“宿”在这儿是什么意思呢? 二、初读古诗,读通诗句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备课的力气花在哪里?细读文本,找寻这篇文章和别的文章不同之处,思索教学的目的,支配教学板块。脑子里,想好几个环节,想好几个主问题。至于教学语言,随机生成。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供大家参考。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1:蝙蝠和雷达 教学目标: 1、相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蝙蝠、清朗、捕获、飞蛾、蚊子、避开、敏锐、铃铛、苍蝇、揭开、推动、障碍物、荧光屏、横七竖八”等词语。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与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平安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酷爱科学、乐于视察与探究的爱好。 教学重、难点: 1、能大致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知道蝙蝠夜间飞行时不会遇到障碍物的缘由。 3、明白蝙蝠和雷达在夜间探路的原理。 课前打算: 1、布置学生查找有关仿生学的资料 2、课文朗读录音、写有生字词语的小黑板、CAI课件 课时支配: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以图为媒,引入新课 (依次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同学们,你们相识它们吗?请说一说你对它们的了解。蝙蝠是一种动物,雷达是一种探测装置,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今日,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蝙蝠和雷达》。(板书课题)指导写“蝙蝠”两字。 二、朗读课文,学习生字 1、听课文朗读,留意生字的读音,标出自然段。 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同桌轮番读课文,相互评价,相互指导。 4、出示写有生字词的小黑板,指名开火车从读生字词,提示学生留意形声字和“蝙、荧”等字的读音。 三、默读课文,归纳大意 1、课文主要讲什么?请大家默读全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同桌沟通课文的主要内容 3、指名讲,师生共同归纳。你现在知道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了吧? 四、学习前三个自然段 (一)默读前三个自然段,找出过渡句 (二)出示过渡句,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设问)读了这个句子,你心中产生了什么疑问?

2021年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1古诗词三首 学习目的 (一)知识与技能:学会诗词中浮现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背诵这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二)过程与办法:能结合插图,用自己话说出诗句意思。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诵读中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韵律美,语言美。 重点难点 品位诗句,指引朗读,积累语言。在学习语言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特点,激发爱美情趣。 教学时间3学时 第一学时 一、整体诵读古诗三首 1、自由读古诗,规定读对的,读通顺。 2、指名朗读古诗,听听与否读得既对的又通顺。 3、借助诗文注释,说说你懂得了什么? ⑴敬亭山:你能说说古诗题目是什么意思吗? ⑵作者是唐代李白:那你能背一首李白写古诗吗? ⑶景物描写:众鸟、孤云、敬亭山 二、分步解读,感悟诗情 1、学习“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⑴、画一画这两句。 ⑵、理解“众鸟”:说一说为什么画好多只鸟? ⑶、理解“孤云”:说一说为什么只画一片云?

⑷、理解“尽”和“去”:看一看教师画面(空白画面)。 ⑸、品析: 并不是同窗们画错了,而是作者所要体现是动态画面,而咱们所画是静止画面,可见作者用字精妙。 过渡:众鸟飞走了,孤云拜别了,当前只剩余诗人李白一种人了,难怪题目里是──“独”坐敬亭山。 2、品读“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⑴、悟:原本陪伴在李白身边景物都离李白远去了,李白看起来非常?(板书:独) ⑵、引导学生重复诵读,读出孤单味道: 过渡:前两句看起来李白很孤单,后两句还是写孤单吗?难道李白心里真很孤单吗?读后两句。 三、学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⑴、理解“相看”:李白眼里“只有敬亭山”,可见这里“相看两不厌”是谁和谁互相看不满足呢? ⑵、理解“看不厌”: ①看敬亭山为什么看不满足?──景美 ②李白仅仅把敬亭山当作一种景物来看吗? ⑶、品析: 李白把敬亭山当作了──神,因此看不厌,而敬亭山看李白看不厌,这又是为什么呢?敬亭山也把李白当作了──神。而神总是“超凡”,神总是“脱俗”。 ⑷联系《夜宿山寺》和《望庐山瀑布》更深地体会超凡脱俗、寄情山水。

【完整打印版】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1、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每的熏陶。 教学重点: 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独坐敬亭山 一、激趣导入 1、导语:我们先进行课外知识抢答:唐朝是我国古诗创作最旺盛的时期,在众多诗人中有两个最有名的诗人,他们是谁?(诗圣、诗仙) 2、揭题。谁来背背李白的诗,会几首就背几首。 二、释题,简介背景 1、读题,看注释,结合插图,介绍背景。 2、过渡:李白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

三、学生自学,初步理解 1、自读古诗,做到“五不”。 2、自读古诗,思考问题,并根据注释,结合插图,逐句说说诗意。 四、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1、互读古诗,检查是否做到“五不”。 2、交流诗意。 五、全班交流 1、指名回答,评议交流。 2、老师点拨:“闲”是悠闲的意思,在说句意时,要作词序的调整。即“一片白云悠闲地飘去”。“厌”的注释是“满足”。在说句意时要进行适当的变通。 3、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答。 4、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想象一下“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可以用语言描述,也可以用画面表现。 六、指导朗读 1、《独坐敬亭山》围绕着“静”来写,朗读时注意语调轻缓,节奏要缓慢;通过朗读,表达诗人如找到了知己似的一种轻松感。 2、多种形式读诗:指名读—同位读—小组读—齐读等。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目录 第一单元 1 古诗三首 (3) 2 乡下人家 (13) 3 天窗 (13) 4 三月桃花水 (23) 口语交际:转述 (27) 习作我的乐园 (31) 语文园地一 (35) 第二单元 5 琥珀 (39) 6 飞向蓝天的恐龙 (43) 7 纳米技术就在身边 (47) 8*千年梦圆在今朝 (50) 口语交际说新闻 (53) 习作变我的奇思妙想 (56) 语文园地二 (60) 快乐读书吧十万个为什么 (66) 第三单元 9 短诗三首 (69) 10 绿 (72) 11 白桦 (75) 12*在天晴了的时候 (78)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 (81) 语文园地三 (84) 第四单元 13 猫 (86)

15 白鹅 (96) 习作我的动物朋友 (101) 语文园地四 (104) 第五单元 16 海上日出 (107) 17 记金华的双龙洞 (112) 习作例文 (115) 习作游____ (118) 第六单元 18 小英雄雨来 (121) 19*我们家的男子汉 (126) 20 芦花鞋 (129) 口语交际朋友相处的秘诀 (131) 习作我学会了 (134) 语文园地六 (137) 第七单元 21 古诗三首 (140) 22 文言文二则 (148) 23 “诺曼底号”遇难记 (154) 24*黄继光 (160) 口语交际自我介绍 (164) 习作:我的“自画像” (167) 语文园地七 (170) 第八单元 25 宝葫芦的秘密 (173) 26巨人的花园 (177) 27*海的女儿 (182) 习作故事新编 (185)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1、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每的熏陶。 教学重点: 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独坐敬亭山 一、激趣导入 1、导语:我们先进行课外知识抢答:唐朝是我国古诗创作最旺盛的时期,在众多诗人中有两个 最有名的诗人,他们是谁?(诗圣、诗仙) 2、揭题。谁来背背李白的诗,会几首就背几首。 二、释题,简介背景 1、读题,看注释,结合插图,介绍背景。 2、过渡:李白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

三、学生自学,初步理解 自读古诗,思考问题,并根据注释,结合插图,逐句说说诗意。 四、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1、互读古诗。 2、交流诗意。 五、全班交流 1、指名回答,评议交流。 2、老师点拨:“闲”是悠闲的意思,在说句意时,要作词序的调整。即“一片白云悠闲地飘去”。“厌”的注释是“满足”。在说句意时要进行适当的变通。 3、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答。 4、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想象一下“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六、指导朗读 1、《独坐敬亭山》围绕着“静”来写,朗读时注意语调轻缓,节奏要缓慢;通过朗读,表达诗人如找到了知己似的一种轻松感。 2、多种形式读诗:指名读—同位读—小组读—齐读等。 七、吟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1、自由吟读。 2、讨论:诗句表明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你最欣赏哪一句? 望洞庭 一、形象感知,揭示诗题 看主题出图。你知道洞庭湖吗?谁来介绍一下?我们来欣赏诗人刘禺锡是怎样描写的。 二、自由诵读 1、学生边读边参阅课文注释,试着理解诗句意思,不懂的随时发问。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1古诗词三首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背诵这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二)过程与方法:能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 重点难点 品位诗句,指导朗诵,积累语言。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整体诵读古诗三首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3、借助诗文注释,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⑴敬亭山:你能说说古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吗? ⑵作者是唐代的李白:那你能背一首李白写的古诗吗? ⑶景物描写:众鸟、孤云、敬亭山 二、分步解读,感悟诗情 1、学习“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⑴、画一画这两句。 ⑵、理解“众鸟”:说一说为什么画好多只鸟? ⑶、理解“孤云”:说一说为什么只画一片云? ⑷、理解“尽”和“去”:看一看老师的画面(空白的画面)。 ⑸、品析: 并不是同学们画错了,而是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动态的画面,而我们所画的是静止的画面,可见作者用字的精妙。 过渡:众鸟飞走了,孤云离去了,现在只剩下诗人李白一个人了,难怪题目里是──“独”坐敬亭山。 2、品读“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⑴、悟:原本陪伴在李白身边的景物都离李白远去了,李白看起来非常?(板书:独) ⑵、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出孤独的味道: 过渡:前两句看起来李白很孤独,后两句还是写孤独吗?难道李白心里真的很孤独吗?读后两句。 三、学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