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推动教育

人工智能推动教育

人工智能,推动教育关注人

有人担心教育会被人工智能取代。这是对人工智能的误读而产生的错误判断。不过,人工智能的发展必然会对教育产生影响,甚至会引发全面的革命性的变革。因此,我们需要把握未来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促使教育通过变革回归本真,为人工智能的未来做好准备。

人工智能必然影响教育

“人工智能”的概念并非一夜之间才冒出的新事物,但是这十余年来的发展确实非常迅猛,尤其是人机象棋围棋大战机器胜出给人们的震动很大。同时,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也让人们比较直接地感受到了人工智能席卷而来的时代气息。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对教育的影响也显而易见。有学者认为人工智能将改变教学形态,提高教育效率、管理水平和改善教育的评价方式;有专家认为未来学习中心将会出现走向个性化、丰富化、弹性化、定制化、混合化、多元化、双轨化、过程化、开放化和幸福化十大特征;也有人认为人工智能将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校的教育体制产生冲击;等等。

而现实的学校教育已经明显地受到人工智能的巨大冲击了,比如人工智能实验室、智慧课堂、智慧校园的打造,以及在线课堂、个性化电子辅导、电子书包等,已经如潮水般涌进校园,在各个方面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教育。学生的手机,既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便利,可以随时查阅各种资料,也给课堂教学管理带来了

人工智能与学校未来教育发展变革的思考

人工智能与学校未来教育发展变革的思考 摘要:随着新时代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促进了教育教学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在社会经济的有力推动下,信息技术进入了智能化阶段,这为学校未来教育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并引领着教与学的有效变革。本文对人工智能进行阐述,对人工智能对学校未来教育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同时对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以促进学校教育的健康、全面开展,为学生的良好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人工智能;学校;未来教育;教学影响 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学生缺乏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如果缺少了教师的指导与监督,学生通常都很难将注意力集中于学习上。而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面对教育中的众多问题,许多学者都提出了在学校教育中应用人工智能,以帮助师生共同落实教学任务,特别是课下对学生学习的监督。所以对人工智能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进行思考,这是学校未来教育发展变革的重要方向。 1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就是对模拟、延伸、扩展人类智慧的理论、技术、方法、体系等进行研究与开发的新型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分支,主要是为了对智能实质进行了解,并生产出一种与人类智能相近,可以作出相应反应的智能机器,此领域所涉及的内容包括:机器人、图像识别、专家系统等。自人工智能产生后,其相关理论与技术越来越成熟,应用范围不断拓展。可以进行设想,未来人工智能所创设出

的产品将成为人类智慧的容器。人工智能能够对人类的意识、思维等信息过程进行模拟,能够与人类一样进行思考,还有可能会超越人类的智慧。 2人工智能对学校未来教育的影响 2.1育人目标的变革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其能够开展简单、重复的脑力劳动,翻译、快递员、客服等职业可能会消失,传统的职业形态以及体系会发生重大变革。而为了更好的适应此种变化和趋势,教育模式就需要进行相应变革,教育就需要回归人性本质。在人工智能变为人的记忆外存以及思维助手后,学校教育需要由开展知识、技能教学中脱离出来,需要更加重视对学生爱心、思维、创造能力、协作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以帮助学生可以在新的社会环境中对自身进行准确定位。而随着教育理念、目标的有效变革,可以有效推动教育模式、教育内容、评价体系、教育体系的不断创新与变革。 2.2校园环境的变革 随着人工智能水平的不断提升,校园环境的信息化会向着智慧校园发展,智能技术以及感知设备无处不在。在学生踏入校园就已经完成了签到,在其离开校园后家人会收到相应信息,进入教室时各项信息设施已经开启,在身体出现不适时可以报警求助,注意不集中时会得到友情提示,练习检测后会自动生成学生的学习报告……这都能够表明学校的物理环境、教室的教学环境已经与信息网络进行了充分融合,进而由环境数据化发展为数据环境化,由教学数据化发展为数据

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实 施 方 案

为了推动平罗四中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结合石嘴山市互联网+教育和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我校启动实施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为保证试点工作科学有效开展,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探索人工智能助推教师管理优化、助推教师教育改革、助推教育教学创新,助推教育教学研究精准化,实现教师队伍建设与人工智能的全面融合,逐步达到教师人人想用、人人会用、人人用好人工智能技术的新局面,为在平罗县推开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探索模式,积累经验,奠定基础。 二、组织机构 组长:王学强 副组长:杨贵勇王宏远张强 成员:王学礼朱丽娟任涛王兴华贾尚仁曹华 马成宏王敏李晶杨正国芦学玲魏美凤 三、工作内容 (一)以“三通两平台”为抓手,为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保驾护航。2019年年初,我校与中国移动合作,由移动公司承担校内网络教学环境建设,提升网速,实现校园宽带网络全覆盖、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人人通,为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以“宁夏教育资源云平台”为依托,提高教师信息化水平和自主筛选、加工、整合教学资源的能力。学校定期统计教师利用网络从事教学活动的频率、课件使用效果和教师自己制作的课件资源的数量,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及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进行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进展进行统计分析,教学资源收集、大数据分析为学校教学活动提供技术条件支撑。 (三)利用教学助手、希沃授课助手让课堂更精彩。课堂上教师要会用手机控制电脑上的ppt放映,而且会利用手机拍照功能,把学生做的题直接传输到电脑那一端,在大屏幕上显示学生的作业、作品,还有聚光灯的效果,把周围都打上黑光,只有老师想出示的部分是亮的,像一个魔幻的舞台一样,大大的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希沃授课助手软件不仅要在有网络的情况下运用,在没有网络或网络突发掉线等情况时依然会用,可以用电脑上的热点解决这个问题,在无网络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这个软件。 (四)利用思维导图,打造高效课堂,撬动课堂教学变革。全校教师认真学习思维导图的理论和实际操作,选派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关于“思维导图”方面的培训,回校后分组传帮带。校内培训抓实抓牢,利用课堂展示、教学研讨、专题讲座等活动,将思维导图与学科课程有机整合,体现思维导图在课堂教学中的高效性。 (五)实施“洋葱数学智慧课堂”,达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核心,以会学为标志。遵循以学定教,以人为本;课前推送,自主探究;实时诊断,即时补救;智能管理,学情数据统计,高效交互;资源汇聚,多样呈现。让“洋葱数学”达到课堂知识容量最大化、有效信息交互量最大化、思维活动容量最大化,追求“人人皆全面学会”,实现学校班级的群体教学与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深度融合。

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笔谈(上)

JOURNALOFEASTCHINANORMALUNIVERSITY EducationalSciences No.4,2017 DOI:10.16382/j.cnki.1000 5560.2017.04.002 “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笔谈(上)朱永新 徐子望 鲁白 褚君浩 蒲戈光 邹昊 吴晓如 人工智能正以超出人们预想的速度发展。2017年“两会”首次将人工智能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人工智能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人工智能如何引领各行各业发展趋势?在教育领域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将给未来教育带来怎样的挑战和机遇?由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联合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校友会、教育学部、学报(教科版)及“知识分子”微信公众号共同承办的“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大型公益论坛,5月13日在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区举行。在本次论坛中,海内外相关领域的学术专家、行业精英共聚一堂,跨界研讨人工智能在未来教育中的应用与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根据现场发言整理出文字稿,并经过演讲者本人的审核,现以笔谈形式分上下篇发布,以飨读者。笔谈按论坛演讲顺序排列。 朱永新(苏州大学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新教育实验发起人) 未来学习中心构想 现在的学校制度是大工业时代的产物。从它诞生开始,尤其是进入上个世纪开始,对于它的批评就从来没有中断过。早在20世纪60年代,国外就有学者提出了所谓的“学校消亡论”。我们的教育已经无法适应一个高度信息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时代。现在,商业被颠覆了,金融被颠覆了,工业也走向智能化了。教育怎么办?我认为,传统的学校正在走向消亡,替代它的将是“未来学习中心”。 未来学习中心将有十个基本特征。从学习中心的内在本质来说,它会走向个性化。从学习中心的外在形式来说,它会走向丰富化。从学习中心的时间来说,它会走向弹性化。从学习中心的内容来说,它会走向定制化。从学习中心的方式来说,它会走向混合化。从学习中心的教师来说,它会走向多元化。从学习中心的费用来说,它会走向双轨化。从学习中心的评价来说,它会走向过程化。从学习中心的机构来说,它会走向开放化。从学习中心的目标来说,它会走向幸福化。 第一,从学习中心的内在本质来看,个性化是基本方向。过去整个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是以教为中心的。所以是教师控制着整个教育的流程,控制着整个学习的过程。但是未来绝对不是如此,教师不可能再控制学习过程。谁来控制?学生自我控制。所以由“教”走向“学”,将是未来教育的基本特点。“学习中心”毫无疑问会打破传统的统一的教材等,去标准化、个性化、定制化将会成为未来的学习方向。每个人制定自己的课程、学习计划,评价也是针对个人的,同时也不会把他与其他人进行比较。国家仍然会有基本的课程与教育标准,但是未来的国家标准会进一步人性化,整体的学习难度会进一步降低;而每个个体可能会完全不一样,他会选择更适合自己的东西。 1 5

人工智能+教育的结合

人工智+教育的结合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传统领域的大数据化、智能化将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而在众多的传统领域中,教育行业的特征与人工智能的契合度非常高,所以目前人工智能与教育行业的结合正在成为人工智能应用的一个热点。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在谈论人工智能+教育之前,我们先简单的了解两个概念,一个概念是大数据,另一个概念是人工智能。大数据概念简单的理解就是数据价值化的过程,目前大数据正经历着从概念向产业过渡的阶段,目前大数据行业初步形成了一个以数据为基础的产业链,包括数据的采集、整理、传输、存储、安全、分析、呈现和应用,可以说大数据紧紧围绕数据这个中心展开各种价值化操作。 什么是人工智能呢?人工智能虽然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但是直到今天依然没有一个清晰明确的定义,因为人工智能太复杂了,涉及到的基础学科包括哲学、数学、经济学、神经科学、心理学、计算机学、控制论和语言学,可以说人工智能是一项充满挑战的综合性交叉学科。 虽然人工智能的定义并不明确,但是人工智能所研究的内容大致上可以分为六个方向,分别是自然语言处理、知识表示、自动推理、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和机器人学。目前在一些特定场景下,已经有大量的智能体(Agent)开始参与人类活动了。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之间是什么关系呢?简单的说,大数据是人工

智能的基础。随着大数据的发展,人工智能领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目前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已经逐步开始以大数据为基础进行展开,可以说大数据正在成为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力量。 人工智能与教育 在了解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之后,下面再看一下,人工智能与教育都有哪些可以结合的点呢? 首先,教育领域存在诸多与人工智能应用可以契合的点,这些点包括知识的明确性、内容的重复性等,而这些内容恰好是人工智能擅长的领域。人工智能能够解决教育领域几个固有的问题,比如因材施教,比如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比如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等问题,在人工智能时代,这些问题将有一个全新的解决方案。 其次,人工智能与老师之间的关系是配合的关系,并不是用人工智能产品来取代传统的老师。人工智能产品可以帮助老师批改作业、试卷判定、基础知识讲解等,而老师则可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培养孩子创造力、价值观等更有意义的事情上。人工智能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在问题认知上更注重分析、推理的过程,而压缩记忆、复述和再现的低层次教育的生存空间。可以说,人工智能与教育的结合能为从根本上实现素质教育提供新的思路。 最后,人工智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互动的关系。人工智能教育要改变一个思路,就是扭转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人工智能可以实现一对一的教育过程,而这在传统教育领域是很难做到的。

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_赵素琴

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如果以应试为主的教育方式不改变,智能机器取代老师几乎是必然。 更可怕的是,这样的教育培养出的人也将被智能机器淘汰 文/赵素琴 海川 几千年来,学校教育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说教灌输式教学,教 师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传统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才大多重书本,轻实践,动手能力差,创造能力差。这种落后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今我国教育发展和建设创新强国的需要。 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艺术》中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我们要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真正适应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型和国际化人才。现代教育技术是伴随现代科技的发展,特别是电子、通讯、计算机的飞速发展而产生的,也是现代教育理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代表,人工智能(AI)技术已经或正在颠覆性地改变着许多行业和领域,而教育就是其中之一。来自谷歌的世界顶尖的人工智能专家团队将AI的智能发展划分成了三级:第一级是“弱人工智能”,只能够专注在一个特定领域,如下围棋;第二级是“强人工智能”,能够达到或超过人类水准;第三级是比人类聪明1000万倍的人工智能。 目前,“弱人工智能”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搜索引擎、实时在线地图、手机语音助手、智能客服等都运用了人工智能技术。尽管人工智能要从感知、行为和认知三个维度全面模拟甚至超越人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目前的AI凭借强大的计算能力、存储能力和大数据处理能力,已经改变着传统教育模式与教育形式,在破解教育资源不均、提高教育效率和教学质量、提供个性化精准化教学、优化教育评价系统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室主任于长斌认为,人工智能下一步应用可能是远程教育、自我强 07/2017 New Economy Weekly / 新经济导刊 /23

人工智能时代的未来教育观

人工智能时代的未来教育观 作者:张江 最新版的阿尔法狗(AlphaGo Zero),与以前战胜李世石、柯洁那个阿尔法狗有什么区别呢?最大的区别在于新版的阿尔法狗没有借鉴任何人类下棋的经验,完全是自学而获得的人工智能,所以这是人类科学史上的一个创举。之所以AlphaGo Zero 能有如此强的能力,背后是一套新技术的突破,叫深度学习。粗略来讲,通常人为的人工智能是擅长逻辑思维,不擅长形象思维,比如要让机器去认张三李四,以前的人工智能做得很差,可是现在有了深度学习的新技术后,机器的形象思维也已经超越了人类的水平。 官方的数据统计是到2014年的时候,机器在人脸识别上的准确度已经超过人类,达到了99.7的准确度,人类只有97.4.配备这种深度学习技术以后,现在机器视觉不仅仅能做识别,还能够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理解。 有人说机器再厉害,无非就是翻译、识别这些东西,它是永远不会有创造性的。其实机器是可以做艺术创作的,有一款应用叫做Prisma,可以做各种各样的艺术风格迁移。所以未来艺术家都有可能失业,因为很多他们的这种艺术创作的风格是可以用算法的方式给它复现出来的。 人工智能一定会管理整个社会 但真正可怕的人工智能还不是这些东西,它仅仅是在一些日常生活点中的环节的交互,真正伟大甚至于有些恐怖的人工智能恰恰是一个面的东西,甚至是一张网。人工智能将会像电力一样,遍布世界各地,而且未来大的趋势人工智能是一定会管理整个社会的。就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现在大家去任何地方都离不开导航,而且导航软件告诉你的路径会比你凭个人经验要好得多。因为我们作为人类,视野太有限了,但是现在所有的导航软件都已经是可以实时获得流量信息,它能看到全局的东西,就是所谓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的结合。

《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大纲

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教学目标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拓展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本科生对人工智能的基本内容、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有一个比较初步的认识,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知识的表示、推理机制和智能问题求解技术。启发学生开发软件的思路,培养学生对相关的智能问题的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开发应用软件的能力和水平。 三、教学学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一章人工智能概述(3 学时) (一)教学要求 1.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 2.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状况。 3.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技术; 4.了解人工智能的研究途径与方法; 5.了解人工智能的分支领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人工智能的基本技术。教学难点:三大学派的研究途径与方法。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 1.什么是人工智能 2.强人工智能与弱人工智能 3.脑智能和群智能 4.符号智能和计算智能 第二节人工智能发展概况 1.人工智能学科的产生

2.人工智能学科的发展 3.人工智能三大学派 第三节人工智能研究途径与方法 1.人工智能的研究目标 2.人工智能的研究方法 3.人工智能的研究内容 第四节人工智能基本技术 1.推理技术 2.搜索技术 3.知识库技术 4.归纳技术 5.联想技术第五节人工智能的应用 1.难题求解 2.机器定理证明 3.自动程序设计 4.模式识别 5.机器翻译 6.智能管控 7.智能决策 8.智能人机接口 第六节人工智能的影响 1.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影响 2.人工智能对社会的影响 本章习题要点:对基本概念、技术、方法的理解。 第二章智能程序设计语言(5 学时)(一)教学要求 1.了解常见的几种人工智能程序设计语言;

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自测

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自测返回上一级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 1 .要想让机器具有智能,必须让机器具有知识。因此,在人工智能中有一个研究领域,主要研究计算机如何自动获取知识和技能,实现自我完善,这门研究分支学科叫()A.专家系统 B.机器学习 C.神经网络 D.模式识别 我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2 .人工智能诞生于哪一年?( ) A.1955 B.1956 C.1965 D.1967 我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3 .下列关于不确定性知识描述错误的是()。 A.不确定性知识是不可以精确表示的 B.专家知识通常属于不确定性知识 C.不确定性知识是经过处理过的知识 D.不确定性知识的事实与结论的关系不是简单的“是”或“不是”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4 .在公式中yxp(x,y)),存在量词是在全称量词的辖域内,我们允许所存在的x可能依赖于y值。令这种依赖关系明显地由函数所定义,它把每个y值映射到存在的那个x。这种函数叫做() A.依赖函数 B.Skolem函数 C.决定函数 D.多元函数 我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5 .下列不是知识表示法的是()。 A.计算机表示法 B.“与/或”图表示法 C.状态空间表示法 D.产生式规则表示法 我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6 .人工智能研究的一项基本内容是机器感知,以下列举中的()不属于机器感知的领域。 A.使机器具有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感知能力。 B.让机器具有理解文字的能力。 C.使机器具有能够获取新知识、学习新技巧的能力。 D.使机器具有听懂人类语言的能力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7 .(A→B)∧A => B是() A.附加律 B.拒收律 C.假言推理 D.US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8 .下列哪部分不是专家系统的组成部分() A.用户 B.综合数据库 C.推理机 D.知识库 我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9 .专家系统的推理机的最基本的方式是()。 A.直接推理和间接推理 B.正向推理和反向推理 C.逻辑推理和非逻辑推理 D.准确推理和模糊推理 我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10 .下列使用投影机的不正确操作有() A.同时切断投影机电源和投影机灯泡的电源 B.投影机灯泡上的污迹可以用透镜纸擦拭 C.较长时间不使用投影机,应切断投影机电源 D.严禁搬动处于工作状态的投影机 我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11 .确定性知识是指()知识。 A.可以精确表示的 B.正确的

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含答案)

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含答案) 一、单选题(共4题,每题5 分) 1、人工智能在技术发展中的三个阶段包括() ①计算智能 ②感知智能 ③认知智能 ④应用智能 A ①②③ 2、我们目前处于人工智能的第几次浪潮() A. 第一次浪潮 B. 第二次浪潮 C. 第三次浪潮 D. 第四次浪潮 3、人工智能在教育体系中带来的创新性变革不包括()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A.个性化学习 B. 科学监管 C. 精准教学 D.科学化就业指导 4、AI+教育的个性化教学离不开老师和()的共同努力。 A.学生 B.家长 C.学校 D.社会 二、多选题(共5题,每题6 分) 5、人工智能和教育应用结合会有哪些优点() A.为数据采集提供手段,支持从数字化到数据化。 B. 为教师减负增效,减少教师简单重复工作时间。 C. 学生行为个性化分析,以学定教,提升学习效率。 D. 为管理提供大数据决策,为科学治理提供支撑。 6、智能感知交互包括哪些技术() A、语音合成技术 B、语音识别技术 C、图像绘制技术 D、图像识别技术 7、智慧课堂产品为学生预制了哪些资源() A. 智能划词搜索 B.智能口语评测 C.智能教学工具 D.化学实验微观可视 8、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A、如何开展因材施教 B、如何解决课业负担过重 C、如何提高教学的效果 D、如何实现科学管理 9、AI+教育具有哪些优势() A、学习一流教育经验并持续迭代优化 B、提升师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服务能力 C、智能辅 助和人机协同优化教育治理D、迎合教育与时代发展前景 三、填空题(共6题,每题5 分) 10、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11.人工智能是有关“智能主体”的研究与设计的学问,而“智能主体”是指一个可以 并做出行动以达至目标的系统。 12、考试大数据的采集包括网阅和______。 13、教育改革,贯穿了人类文明的的发展史。而重大变革。的到来,正在推动教育形态发生新的

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中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中应用 学院 专业 研究方向 学生姓名 学号 任课教师姓名 任课教师职称 2013年 6 月 24日

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中应用 摘要:人工智能(AI)以及人工智能科学从诞生起,其研究和应用领域就与教育紧密相关。人工智能就是研究让计算机接受教育、提高智能的科学技术。AI的研究成果又反过来应用到应用到教育过程中,促进教育的工作效率、产生新的教学模式。用人工智能技术技术支持教学(过程)的设计、互动分析与评价,进而支持教师及其教学,这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趋势;本文阐述了教学设计自动化技术、、教学自动测评技术、专家系统、Agent等概念、重点关注的问题,以期为广大教育技术工作者提供一点借鉴. 关键词:人工智能;教学设计自动化;教学自动测评,专家系统,Agent技术 一、教学设计自动化技术 “教学设计自动化”(Automated Instructional Design或Automating Instructional Design,简称AID)是指有效利用计算机技术,为教学设计人员和其他教学产品开发人员在教学设计和教学产品开发过程中提供辅助、指导、咨询、帮助或决策的过程[1]。“教学设计自动化”更为贴切的提法应该是“计算机辅助的教学设计”(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al Design,简称CAID) 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学最核心的内容之一,教学设计理论的发展为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教学设计仍然是少数教学设计专家的“专利”,在广大教师中普及应用仍然有一定的距离。其原因主要有二,首先教学设计方法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包括教学设计的过程模式比较复杂、“通用”模式在各种教学情况下的不适应等;其次“设计”的工作量过于繁杂(如内容分析阶段的ABCD方法就是一项复杂的“机械”劳动)。因此,若能让计算机帮助教师完成一些“机械劳动”,让教师把更多的精力关注于学与教的过程和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从1984年梅瑞尔首次提出“教学设计自动化”开始,教学设计自动化吸

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自测试题与答案

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自测 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 1 .为了解决如何模拟人类的感性思维,例如视觉理解、直觉思维、悟性等,研究者找到一个重要的信 息处理的机制是()。 ?A. 专家系统 ?B. 人工神经网络 ?C. 模式识别 ?D. 智能代理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2 .专家系统是以()为基础,以推理为核心的系统。 ?A. 专家 ?B. 软件 ?C. 知识 ?D. 解决问题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3 .神经网络研究属于下列()学派 ?A. 符号主义 ?B. 连接主义 ?C. 行为主义 ?D. 都不是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4 .下列使用投影机的不正确操作有() ?A. 同时切断投影机电源和投影机灯泡的电源 ?B. 投影机灯泡上的污迹可以用透镜纸擦拭 ?C. 较长时间不使用投影机,应切断投影机电源 ?D. 严禁搬动处于工作状态的投影机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5 .人工智能的含义最早由一位科学家于1950年提出,并且同时提出一个机器智能的测试模型,请问这 个科学家是() ?A. 明斯基 ?B. 扎德 ?C. 图林 ?D. 冯.诺依曼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6 .关于概念图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A. 概念图也叫思维图 ?B. 概念图是一种评价工具 ?C. 概念图可以作为一种认知工具 ?D. 概念图的使用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帮助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7 .下列关于人工智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A. 人工智能技术它与其他科学技术相结合极大地提高了应用技术的智能化水平。?B. 人工智能是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 ?C. 因为人工智能的系统研究是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才开始的,非常新,所以十分重要。?D. 人工智能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8 .属于认知主义理论观点的是( ) ?A. 学习是刺激——反应的联结 ?B. 学习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 ?C. 学习是尝试错误的过程 ?D. 学习就是及时强化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9 .人工智能的目的是让机器能够(),以实现某些脑力劳动的机械化。 ?A. 具有智能 ?B. 和人一样工作 ?C. 完全代替人的大脑 ?D. 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10 . AI的英文缩写是

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

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 当前我国教育领域中存在诸多难题亟待解决,譬如: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教育实践应试倾向明显等,打造优质均衡教育的探索一直在进行。通过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发挥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各自优势能够为解决这些困境提供契机。 我们认为,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所追求的理想形态就是兼具人性化和智慧化特征的智慧教育2.0。 智慧教育指的是依托于教育信息技术所打造的教育信息生态系统,以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培育受教育者的智慧。智慧教育的理念对教育实践具有正面的推动作用,但是上述只是智慧教育的第一层次,可以把它称为智慧教育1.0。而智慧教育2.0 则更进一步,它依托于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深度融合,精准高效地促进受教育者的个性化成长。 智慧教育2.0的核心发展就是超越对一般信息技术的整合,直接把高级的信息技术即人工智能完美融合到教育活动中来。由于人工智能发展尚处于弱智能阶段,其发展的具体路径仍需探索,对智慧教育2.0 的现有认识还处在“盲人摸象”阶段。但是基于现有对教育实践、人类智能和人工智能的反思认识,能够勾勒出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后生成的智慧教育2.0 的初步理想形态。 一、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的智慧教育2.0 目标将侧重学生软素养培育 把个体成长需求的核心素养分为软、硬两类,只是一种粗线条的宏观区分,可以把学生的读、写、算等直观外显的素养称之为“硬素养”,相对地,把学生的自省能力、坚毅品性、人际能力、领导能力、想象力、创造力、情感力、道德力和合理价值观等称之为软素养。 对照2016 年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点”和“主要表现描述”,研究发现,在国家厘定的这些“关键的”“高级的”“共同的”素养系列中,大多数素养可以归入“软素养”范畴。由此可知,与传统工业社会重视对学生读、写、算等基本的工作领域需要的硬实力培养不同,软素养是当今社会,尤其是进入人工智能时代的当下教育目标的重点。 当前的教育太过强调知识与(考试)技能,工业社会所需的读、写、算培训遮蔽了坚毅品性、人际能力、想象力、创造力、道德价值观等“软素养”的培育,而软素养正是人类区别于人工智能的独一无二的品质。那些耗费大量时间强化的、基于读、写、算的知识记忆和重复性技能,在人工智能时代将会被人工智能轻易取代,因为人工智能不只能做到这些,且比人类更精于此,人工智能完成此类工作会更加精确、快速、稳定,且不知疲倦。

《人工智能基础》教学大纲(自考)

人工智能基础(8017)考试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人工智能”是21世纪计算机科学发展的主流,为了培养国家建设跨世纪的有用人才,在计算机专业本科开设《人工智能基础》课程是十分必要的。《人工智能基础》是计算机专业本科的一门必修课程,本课程中涉及的理论、原理、方法和技术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软件开发的“智能”观念;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提高解决“智能”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继续深造和智能系统研制,以及进行相关的工作打下人工智能方面的基础。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课程总目标) 《人工智能基础》是理论性较强,涉及知识面较广,方法和技术较复杂的一门学科。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人工智能的一个问题和三大技术,即通用问题求解和知识表示技术、搜索技术、推理技术。具体要求是:学生在较坚实打好的人工智能数学基础(数理逻辑、概率论、模糊理论、数值分析)上,能够利用这些数学手段对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知识完成推理;在理解Herbrand域概念和Horn子句的基础上,应用Robinson 归结原理进行定理证明;应掌握问题求解(GPS)的状态空间法,能应用几种主要的盲目搜索和启发式搜索算法(宽度优先、深度优先、有代价的搜索、A算法、A*算法、博弈数的极大—极小法、α―β剪枝技术)完成问题求解;并能熟悉几种重要的不确定推理方法,如确定因子法、主观Bayes方法、D—S证据理论等,利用数值分析中常用方法进行正确计算。另外,学生还应该了解专家系统的基本概念、研究历史、系统结构、系统评价和领域应用。学生还应认识机器学习对于智能软件研制的重要性,掌握机器学习的相关概念,机器学习的方法及其相应的学习机制,几个典型的机器学习系统的学习方法、功能和领域应用。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分工或区别 与本课程相关的课程有:离散数学、算法设计、数值分析、程序设计语言等。 离散数学中的命题逻辑、谓词逻辑、树/图、表等知识是本课程的数学基础之一。本课程中的知识表示需要利用矩阵、表、树/图、多元组等手段,因此学生前期的离散数学学习,对于本课程起到了基础作用。 -1-

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探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e2293772.html, 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探析 作者:罗万丽王蕊范荣 来源:《数字教育》2018年第06期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热潮的兴起,日新月异的新技术蔓延各行各业,“人工智能+教育”应运而生,教育形态也因此不断得到重塑。本文通过介绍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内涵、特征和关键技术,基于对我国人工智能在教育中应用现状的思考,从而梳理和反思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在智能时代的推进策略,以期为国内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发展提供思路。 关键词: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深度学习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69(2018)06-0079-04 一、对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解读 (一)认识人工智能教育应用 人工智能是人类体力与脑力的延伸,是涉及计算机科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个领域的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1]人工智能又叫机器智能,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是使机器能 够胜任一些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人工智能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产生了,但因为其运算能力等原因,经历了低谷期和长期的缓慢发展状态。2016年,阿尔法狗成功战 胜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引爆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热潮。接下来,人工智能以强大的智能技术的支撑,类似互联网的路径,快速渗透到各行各业的发展,引起了人们的欢呼和追捧。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是“人工智能+教育”的成果,既有着人工智能技术与其他行业融合发展的特点,也有其特殊性。它是信息时代人工智能技术和学习科学技术两者融合所产生的一个新领域,其核心是教学模型、领域知识模型和学习者模型。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旨在运用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大数据、云计算、深度学习三大核心驱动力跟踪记录学习者的所有学习过程,完成常态化数据采集、评价模型以及个性化教学和数据化管理,从微观层面深入理解学习是如何发生的,以及探索外界的各种因素对它有哪些影响,从而为学习者高效学习创造了条件。[2] (二)主要特征 1.教育服务智能化 人工智能教育应用为教学提供更多的智能工具,为教育者和学习者带来智慧教学的新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将学习环境与生活场景进行无缝衔接,提供智能化教学服务,提升教学效果,促使泛在学习、终身学习真正成为一种常态。 2.学习过程个性化

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自测

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自测返回上一级单选题(共30 题,每题 2 分) 1 .要想让机器具有智能,必须让机器具有知识。因此,在人工智能中有一个研究领域,)主要研究计算机如何自动获取知识和技能,实现自我完善,这门研究分支学科叫( .专家系统A.机器学习B .神经网络C .模式识别D B我的答案:B参考答案:答案解析:暂无人工智能诞生于哪一年? 2 .( ) 1955A. 1956B. 1965.C 1967D.B我的答案:B参考答案:答案解析:暂无)。下列关于不确定性知识描述错误的是. 3 .不确定性知识是不可以精确表示的(A .专家知识通常属于不确定性知识B .不确定性知识是经过处理过的知识C .不确定性知识的事实与结论的关系不是简单的“是”或“不是”D 我的答案:C

C参考答案: 暂无答案解析: 可能依赖在公式中yxp(x,y))x ,存在量词是在全称量词的辖域内,我们允许所存在的4 . 。这种函值。令这种依赖关系明显地由函数所定义,它把每个于y y 值映射到存在的那个x )数叫做( .依赖函数A 函数B.Skolem .决定函数C .多元函数D 我的答案:B B参考答案: 暂无答案解析: 下列不是知识表示法的是(.5 )。 .计算机表示法A 或”图表示法/ B.“与 .状态空间表示法C .产生式规则表示法D 我的答案:A A参考答案: 暂无答案解析:

6 .人工智能研究的一项基本内容是机器感知,以下列举中的()不属于机器感知的领 域。 A.使机器具有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感知能力。B.让机器具有理解文字的能力。 C.使机器具有能够获取新知识、学习新技巧的能力。 .使机器具有听懂人类语言的能力D C我的答案:C参考答案: 答案解析:暂无 )A => B是(7 .(A→B)∧ .附加律A .拒收律B .假言推理C USD.C我的答案:C参考答案: 答案解析:暂无 )下列哪部分不是专家系统的组成部分.8 .用户(A .综合数据库B .推理机C

浅谈人工智能与教育

[收稿日期]2007-09-17 [作者简介]李建锋(1977~),男,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助教。 浅谈人工智能与教育 李建锋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0) [摘 要]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同时也融入到教育教学中。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与教育有 关的人工智能的研究领域,并论述了人工智能与教育的关系和人工智能与网络教育的结合点。 [关键词]人工智能 教育 网络教育 专家系统 [中图分类号]TP 1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473( 2008)02-0067-02一、人工智能的定义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英文缩写为AI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作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一词最初是在1956年Dartmouth 学会上提出的。从那以后,研究者们发展了众多理论和原理,人工智能的概念也随之扩展。人工智能是一门极富挑战性的科学,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必须懂得计算机知识,心理学和哲学。人工智能是内容十分广泛的科学,它由不同的领域组成,如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等,总的说来,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是使机器能够胜任一些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 二、人工智能和教育的关系 1.人工智能和教育的关系。人工智能以及人工智能科学从1956年诞生起,其研究和应用领域就与教育紧密相关。人工智能就是研究让计算机接受教育、提高智能的科学技术。A I 的研究成果又反过来应用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可以改进我们的生活。比如应用到教育过程中,促进教育的工作效率(减少教师的数量和工作时间、甚至直接提高受教育者的智能)。还可以产生新的教学模式,如网上学习共同体、合作学习等。 2.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人工智能原理和技术从诞生起就应用于教育,其产品通常称作智能指导系统IT S 或者智能计算机辅助教学ICAI 。 ICA I 系统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从根本上讲,它是在保证学生和程序灵活性的方式下,应用人工智能原理和技术,组织安排教学系统的各种成分。它并不是根据预先输入的问题、预先想到的解答、预先指定的分支等进行工作,而是根据学生学习时积累的知识而工作。它的一般工作准则和标准,是依赖本身的知识结构和近期活动事件,如学生回答的历史记录。许多ICA I 系统都具有这样的重要特点,即能够实现与学生的自然语言对话。 三、人工智能与网络教育的融合 随着人工智能的理论与技术发展,其在教育中的应用日渐扩大,例如I nterne t 上的Web 站点,其网页的组织形式,就包含智能的原理。目前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特别是网络环境下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ICA I 。计算机辅助教学(CA I )是由程序教学发展而来。但是以程序教学为理论基础开发的CA I 课件,在推理机制和学生模型方面存在不足,因而不能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缺乏灵活的应变能力。 借鉴人工智能中的专家系统知识,由于专家系统中包含知识库和推理机两个基本模块,在一般专家系统中再加入一个“学生模型”模块,就构成智能计算机辅助教学(ICA I )系统的基本结构。其中推理机的作用相当于现实教学中的教师,它可以根据知识库中的内容和学生模型推断出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特点和当前知识水平,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最适当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并可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如果再把自然语言理解技术引入ICAI 系统,构成智能接口模块,从而实现人—机自然语言对话,使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真正能够与人类教师相媲美,这在师生分离的网络教育环境中将更具意义。 (下转第83页) 内蒙古电大学刊 J OU RN AL OF I N N ER MON G OLI A R ADI O &TV U N I VER SIT Y No .2,2008(Sum No .102)2008年第2期(总第102期) DOI :10.16162/j .issn .1672-3473.2008.02.037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大纲 精品

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目标和要求】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分支,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的专业限选课之一。本课程介绍如何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类智能,即如何用计算机实现诸如问题求解、规划推理、模式识别、知识工程、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等只有人类才具备的"智能",使得计算机更好得为人类服务. 作为本科生一个学期的课程,重点掌握人工智能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人工智能的一般应用.完成如下教学目标: (1)了解人工智能的概念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了解国际人工智能的主要流派和路线,了解国内人工智能研究的基本情况,熟悉人工智能的研究领域. (2)较详细地论述知识表示的各种主要方法。重点掌握状态空间法、问题归约法和谓词逻辑法,熟悉语义网络法,了解知识表示的其他方法,如框架法、剧本法、过程法等。 (3)掌握盲目搜索和启发式搜索的基本原理和算法,特别是宽度优先搜索、深度优先搜索、等代价搜索、启发式搜索、有序搜索、A*算法等.了解博弈树搜索、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的基本方法. (4) 掌握消解原理、规则演绎系统和产生式系统的技术、了解不确定性推理、非单调推理的概念. (5)概括性地介绍人工智能的主要应用领域,如专家系统、机器学习、规划系统、自然语言理解和智能控制等. (6)简介人工智能程序设计的语言和工具. (7) 掌握Visual Prolog编程环境,会使用Prolog语言编写简单的智能程序。 要求学生已修过《数据结构》、《离散数据》和《编译原理》。 【教学时间安排】 本课程计 3 学分,理论课时72 ,实验课时28。学时分配如下表所示:

【教学内容要点】 教学要求的层次 课程的教学要求大体上分为三个层次:了解、理解和认识。了解即能正确判别有关概念和方法;理解是能正确表达有关概念和方法的含义;认识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灵活应用。 第一章绪论 一、学习目的要求 1、了解人工智能的定义、起源与发展 2、了解人工智能的研究与应用领域 3、理解人工智能求解方法的特点 二、主要教学内容 1、人工智能的定义、起源与发展 2、人工智能的研究与应用领域 3、人工智能求解方法的特点 第二章知识表示方法 一、学习目的要求 1、认识状态空间法 2、理解问题归约法 3、认识谓词逻辑法 4、认识语义网络法 5、认识框架表示 6、认识剧本表示 7、理解过程表示 二、主要教学内容 1、状态空间法 2、问题归约法 3、谓词逻辑法 4、语义网络法 5、框架表示 6、剧本表示

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中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中应用-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中应用 学院 专业 研究方向 学生姓名 学号 任课教师姓名 任课教师职称 2013年 6 月 24日

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中应用 摘要:人工智能(AI)以及人工智能科学从诞生起,其研究和应用领域就与教育紧密相关。人工智能就是研究让计算机接受教育、提高智能的科学技术。AI 的研究成果又反过来应用到应用到教育过程中,促进教育的工作效率、产生新的教学模式。用人工智能技术技术支持教学(过程)的设计、互动分析与评价,进而支持教师及其教学,这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趋势;本文阐述了教学设计自动化技术、、教学自动测评技术、专家系统、Agent等概念、重点关注的问题,以期为广大教育技术工作者提供一点借鉴. 关键词:人工智能;教学设计自动化;教学自动测评,专家系统,Agent技术 一、教学设计自动化技术 “教学设计自动化”(Automated Instructional Design或 Automating Instructional Design,简称AID)是指有效利用计算机技术,为教学设计人员和其他教学产品开发人员在教学设计和教学产品开发过程中提供辅助、指导、咨询、帮助或决策的过程[1]。“教学设计自动化”更为贴切的提法应

该是“计算机辅助的教学设计”(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al Design,简称CAID) 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学最核心的内容之一,教学设计理论的发展为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教学设计仍然是少数教学设计专家的“专利”,在广大教师中普及应用仍然有一定的距离。其原因主要有二,首先教学设计方法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包括教学设计的过程模式比较复杂、“通用”模式在各种教学情况下的不适应等;其次“设计”的工作量过于繁杂(如内容分析阶段的ABCD方法就是一项复杂的“机械”劳动)。因此,若能让计算机帮助教师完成一些“机械劳动”,让教师把更多的精力关注于学与教的过程和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从1984年梅瑞尔首次提出“教学设计自动化”开始,教学设计自动化吸引了很多教育技术专家、心理学家、人工智能专家和计算机专家的参与并取得了相当多的成果[1]。目前教学设计自动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5个方面[1] [2] [3]: (1)提供集成写作工具。如WebCT、WebCL等各大网络教学支撑平台都集成了写作工具,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简化了过程。(2)提供教学设计专家系统。例如,梅瑞尔等人研究与开发的ID Expert就是基于规则的专家系统,它可以根据教学设计人员提供的信息,提出关于课程组织、内容结构、教学策略等方面的建议。 (3)提供教学设计咨询服务。专家系统开辟了教学设计的新领域,但是却抑制了教学设计开发人员创造性的发挥,咨询系统更注重发挥教学设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4)提供教学设计的信息管理系统。如学习研究协会 (Institute for Research on Learning)开发的IDE (Instructional Design Environment)系统。(5)提供电子绩效支持系统(EPSS)。如AGD绩效支持系统等。另外,教学设计自动化技术一个最直接的应用是为教师提供教学设计模板。Web Quest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提供了多套方便适用的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人员和教师只需填入相应的内容,就可生成WebQuest教学网站,大大降低了教学设计的难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