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纪律

工艺纪律
工艺纪律

工艺纪律管理制度

1.车间主任会同检验员,工艺科长根据工艺纪律要求每月对车间工艺纪律执行情况不定期检查一次,并将检查情况报制造部,品管部,技术部

2.在副总的领导下,技术、质管、生产等部门负责人不定期对有关车间的工艺纪律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按检查结果填写《工艺纪律检查表》并进行汇总,提出处理意见。

1工艺纪律

1.1生产车间班组要严格按照制订的工艺流程、工艺规程及机修组制订的安全规程进行生产和操作,任何部门和个人均无权擅自变更生产工艺。

1.2各产品工艺技术文件的变动更改,必须经公司技术部下达的书面修改通知书,经副总签字批准后方可生效。

1.3由于产品的工艺、标准、材料和生产设备发生重大变化时,或原有工艺已不能适应产品质量要求时,应由技术部会同车间进行修订或补充,正式颁布后实行,否则必须按原工艺执行。擅自变动造成(重大)损失时,以违犯工艺纪律处理,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1.4在生产过程中,因材料或设备等原因影响生产工艺不能正常执行时,必须由生产车间写出书面申请,说明原因,经副总认可后方可改动。

1.5新进公司的员工,必须经过岗前技术培训,基本掌握本工序的工艺、设备、安全等方面技术要求后,在有经验工人指导下上岗操作生产。

1.6对不按工艺流程、工艺规程、设备规程,而随意变更生产程序和操作方法者,一律按违犯工艺纪律处理,并追究负责人的责任。

2.工艺纪律的执行

2.1工艺纪律由技术部会同制造部,品管部负责贯彻实施、监督执行,并对工艺执行部门进行抽查,填写检查记录,进行考核。

2.2工艺纪律平时由班、组长车间组织、进行检查,及时掌握工艺纪律执行情况。自动改进,不进行考核

2.3有关部门发现违犯工艺纪律的人或事时,上报制造部立即进行处理,情节严重的报副总经理处理

工艺纪律检查评分考核标准

一、总则:

强化工艺纪律的执行与检查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标准将根据公司工序质控点的检查记录和结论,对违反工艺纪律的人与事进行奖罚,旨在加强与提高员工对工艺纪律执行的重要性认识,同时找出改进之处,使企业产品质量持续提高,让用户满意。

二、检查组组成:

检查组工作由技术部牵头,品管部和制造部等相关部门组成。每次检查,各部门至少要派出一名员工参与。

三、检查项目确定与频次:

3.1检查项目为企业工序质控点(见《工艺纪律检查记录表》);

3.2一般情况,工艺纪律检查为每月一次不定期抽查,如遇特殊情况可增加检查频次,如:(1)质量严重不稳定;(2)用户有重大抱怨;(3)生产秩序较乱;(4)工艺发生重大变更;(5)使用较大量新员工;(6)新产品批产初期。

四、考核办法:

1、考核标准:每次工艺纪律检查总分设为100分,分值设置按各工序质控点来分配(详见《工艺纪律检查记录表》),由检查组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公正评分,最后由质量保证部统计汇总交由行政管理部作为考核的依据;

2、奖罚办法:

2.1相关奖励:

(1)奖励额度:

(2)奖励分配办法:

2.2相关处罚:

(1)处罚额度:

(2)处罚分配办法:

3、所有奖、罚款项全部从员工当月工资中支、扣。

4、每次工艺纪律检查结果及奖、罚决定将统一张榜公布。

5、日常工艺纪律检查由当班品管人员巡检,对违反纪律人员按情节当场开出违纪《扣款单》,处以元罚款。如日常巡检中发现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可增加每周抽检的频次

工艺纪律管理及考核办法

工艺纪律管理及考核办法 发布人:jxjchzh 积分:6170 发布日期:2008-4-12 (修订版) 第一章总则 工艺纪律是公司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为维护工艺的严肃性,保证工艺贯彻执行,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文明生产而制定的某些有约束性的规定,工艺纪律是确保公司有秩序地进行生产活动的重要法规之一。 第二章工艺纪律的主要内容 第一条现场作业管理的工艺纪律 1.工艺文件的管理 1.1工艺文件是指作业指导书、装配流程卡、工艺附图、参数对照表、样板、设备操作规程等能够及时而有效地指导员工进行正确而规范化操作的正式文件; 1.2 职能部门下发的工艺文件应达到“正确、完整、统一、清晰”,并能有效地指导生产; 1.3总装车间班组成员负责工艺文件、样板的完好性,在产品上线生产前,班组成员要把工艺文件按要求及时、准确、完整地摆放到生产现场的指定位置; 1.4工艺人员在处理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技术问题时,要坚持“三按(按设计图纸、技术标准、” 工艺文件)进行操作,发现文件不正确时,要及时反馈修改文件,总装车间班组长和一线员工有责任对其发现的文件错误及时反馈以使文件能够持续有效指导生产; 1.5一线员工要熟悉当班机型的工艺文件,生产时要严格按照工艺文件及作业要求的规范化动作要领正确地操作,要保证操作与工艺文件规定的一致性。发生工艺文件规定模糊或产生歧异时,以现场工艺指导为准。现场工艺对工艺文件拥有最终解释权。

2.技术通知等临时性工艺文件的管理 2.1职能部门下发的技术通知等临时性工艺文件必须是盖有受控章的正式文件,对于非正常渠道下发的非正式文件,总装车间有权不予执行; 2.2技术通知等临时性工艺文件与其他工艺文件一样在指导一线员工生产操作时具有严格的约束力,总装车间相关执行人员应严格按照技术通知规定的内容进行正确生产操作; 2.3现场工艺有责任对技术通知等临时性工艺文件进行必要解释或补充,并要求总装车间相关人员按文件规定贯彻执行。现场工艺对技术通知等临时性工艺文件拥有最终解释权; 2.4总装车间应对职能部门下发的技术通知等临时性工艺文件进行妥善保管,以备查询。 3.过程检验管理 3.1过程检验是指一线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自检、互检、首检以及终检等活动,目的是为了减少生产过程中的人为错误和不必要的损失,提高成品一次下线合格率; 3.2一线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检验工艺文件规定进行自检和互检等活动,一线员工要熟知当班机型当班工位自检内容和互检内容; 3.3总装车间应在每条生产线的成品下线工位或关键岗位设置不少于一人的终检工序,进行终检操作的人员要经过专业技能培训并熟知本岗位终检内容; 3.4总装车间应安排固定人员对每天开工时生产的第一台产品或发生转机型时的生产线进行首检工作,首检工作应严格按照相应的工艺文件规定进行并保留相关文字记录以备查询。 4.缺陷管理 4.1缺陷管理是指一线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异常现象时所应该采取的应对措施,对于一般意义上的或之前发生过的异常现象由当班操作人员与当班班组长自行解决,对于难以判断异常 原因或较重大的质量问题应及时反馈给现场工艺,由现场工艺协调解决; 4.2一线员工发现同一物料连续三件存在同样缺陷或缺陷物料数量比例较高时,应立即停止该工序操作并通知班组长及现场工艺协调解决。

玉米淀粉胶配方和生产工艺教学提纲

玉米淀粉胶配方和生 产工艺

玉米淀粉胶配方和生产工艺 1. 用途 本剂是以玉米淀粉为主要原料,添加氢氧化钠、焦锑酸钾、硼砂等辅料组成的玉米淀粉粘合剂。主要用于纸箱、瓦楞纸板等行业。本剂可以代替沿用已久的碱性泡花碱(即水玻璃)粘合剂,其优点是:生产设备简单,制作方便,投产快,粘合强度高,防潮性也比泡花碱好,而且涂布量和成本却比泡花碱粘合剂低。 2. 原料 (1)玉米淀粉:将玉米粒经过加工达到下列质量要求: 外观白色或微黄色粉末 水分(%)≤14 蛋白质(%)≤0.5 灰分(%)≤0.05 酸度(每100克干淀粉消耗0.1摩尔氢氧化钠)≤15 细度(通过100自筛)(%)≥99

斑点(个/厘米2) 1 气味正常 (2)氢氧化钠:亦称苛性钠、烧碱。白色固体,呈粒状、片状、棒状或块状。是强碱,对 皮肤、织物、纸张等有强腐蚀性。吸湿性较强,在空气中易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逐渐变成碳酸钠。易溶于水,同时强烈放热,广泛用于造纸、人造丝、染色、肥皂、石油和其它化学工业。用作pH值调节剂。选用工业品。 (3)硼砂:学名十水四硼酸钠、焦硼酸钠。分子式Na2B4O7·10H2O。无色半透明晶体或结晶粉末。无臭,味甜涩。在空气中风化,晶体表面常被白色粉末覆盖。16毫升冷水、0.6毫升沸水或1毫升甘油可溶解1克硼砂,不溶于乙醇。水溶液呈碱性反应。主要用于玻璃和搪瓷工业,在医疗上用作防腐剂和消毒剂。本剂中用作防腐剂。选用工业品。 (4)焦锑酸钾:白色颗粒或结晶粉末。溶于热水,微溶于冷水,不溶于乙醇。本剂中起氧化作用和稳定作用。选用工业品。 3. 配方(重量份) 玉米淀粉 50 焦锑酸钾 1

工艺纪律管理及考核办法(草案)

工艺纪律管理及考核办法 (试行) 第一章总则 工艺纪律是公司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为维护工艺的严肃性,保证工艺贯彻执行,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文明生产而制定的约束性规定。工艺纪律是确保公司有序生产的重要法规。 第二章工艺纪律的主要内容 第一条现场作业管理的工艺纪律 ?工艺文件的管理 ??工艺文件是工艺过程卡、工序卡、作业指导书、装配流程卡、工艺附图、参数对照表、样板、设备操作规程等指导员工进行正确规范操作的正式文件; ?? 职能部门下发的工艺文件应达到“正确、完整、统一、清晰”,并能有效地指导生产; ??车间班组成员负责工艺文件、样板的完好性,在产品生产前,

班组成员要把工艺文件按要求及时、准确、完整地摆放到生产现场的指定位置; ??作业人员要坚持“三按”(按设计图纸、技术标准、工艺文件)进行操作,发现文件不正确时,要及时反馈修改文件,车间班组长和操作者有责任对其发现的文件错误及时反馈技术部,以使文件能够持续有效指导生产; ??作业人员要熟悉工艺文件,要严格按照工艺文件及作业要求的规范化动作要领正确地操作,要保证操作与工艺文件规定的一致性。发生工艺文件规定模糊或产生歧意时,以现场工艺指导为准。现场工艺对工艺文件拥有最终解释权。 ?技术通知等临时性工艺文件的管理 ??职能部门下发的技术通知等临时性工艺文件必须是盖有受控章的正式文件,对于非正常渠道下发的非正式文件,车间有权不予执行; ??技术通知等临时性工艺文件与其他工艺文件一样在指导作业人员操作时具有同等约束力,作业人员应严格按照技术通知规定的内容进

行正确生产操作; ??现场工艺有责任对技术通知等临时性工艺文件进行必要解释或补充,并要求车间相关人员按文件规定贯彻执行。现场工艺对技术通知等临时性工艺文件拥有最终解释权; ??车间应对职能部门下发的技术通知等临时性工艺文件进行妥善保管,以备查询。 ?过程检验管理 ??过程检验是指一线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自检、互检、首检以及终检等活动,目的是为了减少生产过程中的人为错误和不必要的损失,提高产品一次合格率; ??作业人员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检验工艺文件规定进行自检和互检等活动,一线员工要熟知当班工位自检内容和互检内容; ??公司实行“三检制”。操作者应严格按“三检制”的要求认真做好首检、中间检和末件检;专职检验员要认真做好对操作者首件的复检、巡检和作业批的完工检验。应按要求做好检验记录。

工艺纪律管理办法

工艺纪律管理制度 一.总则 工艺纪律是公司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为维护工艺的严肃性,保证工艺贯彻执行,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文明生产而制定的某些有约束性的规定,工艺纪律是确保公司有秩序地进行生产活动的重要约束之一。 二.定义 1.职能部门:泛指开发部,工程部,品管部。 2.工艺贯彻率:工艺文件的贯彻执行指标,每月统计;工艺贯彻率不得低于90%。工艺贯彻率的计算公式: N-n 工艺贯彻率(%)= ——×100% N N:每月检查工艺贯彻的工序总次数。 n:每月未贯彻工艺的工序总次数。 3.工装夹具:简称工装,是指生产制造过程中用于检测、控制、操作等生产辅助工具,包括测试工装、夹具、刀模、刀具、专用量具(包括计量器具)以及辅具。 三.工艺纪律的管理职责 1. 生产部全面负责推行生产车间工艺纪律的贯彻执行和日常检查考核工作。 2.品管部负责生产车间日常工艺纪律执行的监督; 3.工程部对公司工艺纪律的执行和督导负有管理责任,并负责组织不定期工艺纪律检查工作。 4.班组长负责本班组的工艺纪律管理日常工作。 四.工艺纪律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现场作业管理的工艺纪律 1.工艺文件的管理 1.1工艺文件是泛指作业指导书、工艺流程卡、工艺附图、参数对照表、设备操作规程、产品图纸、检验指导书/标准、技术规范等能够及时而有效地指导员工

进行正确而规范化操作的受控正式文件,工艺文件的管理遵照《技术资料管理程序》的规定; 1.2 职能部门下发的工艺文件应达到“正确、完整、统一、清晰”的要求,并能有效地指导生产; 1.3使用部门负责保证工艺文件的完好性,在产品上线生产前,工艺文件按要求及时、准确、完整地到生产现场; 1.4工艺技术人员在处理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技术问题时,要坚持“三按”(按设计图纸、技术标准、工艺文件),发现文件不正确时,要及时向编写部门反馈修改文件,车间主管和一线员工有责任对其发现的文件错误及时反馈以使文件能够持续有效指导生产; 1.5一线员工要熟悉当班作业的工艺文件,生产时要严格按照工艺文件及作业要求的规范化动作要领正确地操作,要保证操作与工艺文件规定的一致性。发生工艺文件规定模糊或产生歧异时,以技术部门的现场工艺指导为准。技术部门对工艺文件拥有最终解释权。 1.6生产设备的操作指导书等文件应存放或悬挂于设备附近方便位置,以便日常使用; 2.技术通知等临时性工艺文件的管理 2.1职能部门下发的技术通知等临时性工艺文件必须是正常流程下发的正式文件,对于非正常渠道下发的非正式文件,生产车间有权不予执行; 2.2技术通知等临时性工艺文件与其他工艺文件一样在指导一线员工生产操作 时具有严格的约束力,生产车间相关执行人员应严格按照技术通知规定的内容、规定的时间或条件进行正确生产操作; 2.3职能部门有责任对技术通知等临时性工艺文件进行必要解释或补充,并要求车间相关人员按文件规定贯彻执行。职能部门对技术通知等临时性工艺文件拥有最终解释权; 2.4生产车间应对职能部门下发的技术通知等临时性工艺文件进行妥善保管,以备查询。 3.过程检验管理 3.1过程检验是指一线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自检、互检、首检以及终检等活动,目的是为了减少生产过程中的人为错误和不必要的损失,提高成品一次下线合格率; 3.2一线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检验工艺文件规定进行自检和互检等活动,一线员工要熟知当批作业当工位自检内容和互检内容;

工艺纪律管理制度

工艺纪律管理制度 HL.GL.823(01)-07 总则 工艺纪律是现代生产企业的一项重要规章。是维护生产秩序,加强生产过程控制的重要手段,是对工艺因素进行控制的保证。为严肃工艺纪律,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制定本制度。 一技术文件、工艺执行 1.1生产现场图纸、工艺文件应齐全,保证操作者“三按”的执行。 1.2生产部门和操作者必须爱护图纸、工艺文件等技术文件,保持技术文件的整洁、清晰。 1.3一次性使用图和来自顾客的技术文件,使用后应及时归还设计部档案室。不得丢失,失密或导致顾客财产的损失。 1.4生产部门应按工艺文件要求,编写“零件加工路线”。确保正确无误。“零件加工路线单”各道工序结束后,经检验合格后必须随工件流转,随工件入库,不得丢失。 1.5操作者必须按规定严格执行“三按”(按标准、按图纸、按工艺)生产。1.6任何人不得擅自更改工艺,如需更改,应按本公司HL.CX.423-05《文 件控制程序》规定申请制造本部工艺科更改。 二生产设施 2.1生产设备日常维护: 2.1.1在用的生产设备必须保证状态完好。确保附件如随机工具、各操纵 手柄、指示灯等齐全、完好。 2.1.2设备保养要达到:无“黄袍”、无锈蚀、润滑点符合规定要求。2.1.3机床易损件,如刮屑油毡应及时清洗、更换。 2.2生产设备使用 2.2.1设备应正确使用,不违章作业:做到机床开动时不离开,旋转机床 作业时不戴手套,机床导轨、拖板等处不摆放物件。 2.2.2按工艺要求或机床使用规定操作严禁抢工时、拼设备。

2.2.3精、大、稀、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需经过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2.2.4有安全规定的设备如锅炉、行车、铲车的操作人员须经有关权威机构的培训,持证上岗。 2.3工装的维护与使用 2.3.1使用工装必须完好,零件、附件齐全。 2.3.2工装使用后必需清洗、涂油,及时交库。 2.3.3在用工装衽上场首件检验合格投入使用、下场末件检验合格入库。否则工装库不得办理出、入库手续。 三计量器具的维护和使用 3.1在用计量器具的状态应完好,附件齐全,无失准现象。 3.2在用计量器具在规定周期检定的有效期内,并有合格标识。 3.3计量器具使用后应擦拭干净,采用适当的防锈措施,存放在量具盒中。3.4使用量具应合理。量具的量程、不确定度应符合工件加工要求。严禁将量具当作工具或作其它用途。 四人员控制 4.1操作者应严格执行“三自一控”,即自检、自分、自作标识,控制不合格品的发生。 4.2操作者应熟知所加工产品的工艺要求,并能了解上、下道工序的加工内容和加工要求。 4.3操作者应文明操作,杜绝野蛮作业。 4.4特种作业人员应经上级有关部门的培训,持证上岗。 五环境控制 5.1生产过程应注意产品的防护,采取措施防护“磕、磁、划、脏、锈、漏、响”“七害”的产生。 5.2正确使用工位器具(文明架、运转车等),做到:加工零件不落地(大件的加工面不着地,不碰撞)。 5.3在制品应按规定采用方法进行产品和检验状态的标识。 5.4工具箱应做到工、量具分开存放,工具箱内应做到“上轻下重”。

鸿茅药酒配方及生产工艺-鸿茅药酒的配方

鸿茅药酒 鸿茅药酒始创于清乾隆四年(1739年),历代传承至今已有270年历史,是一个在全国拥有广泛市场基础和消费者影响力的驰名药酒品牌。其突出之处在于它独特的67味中药组方,是中国用药最多的大复方酒剂之一,具有祛风除湿、补气通络、舒筋活血、健脾温肾的功效,对风寒湿痹、筋骨疼痛、脾胃虚寒、肾亏腰酸及妇女气虚血亏等病症功效颇佳。鸿茅药酒的祛病强身功效正符合了“四时养生、节饮食、调情志、慎医药”的中医养生之道,在品尝鸿茅药酒的同时,陈宝国也对弘扬中医文化更加情有独钟。 目录 简介 拼音名:Hongmao Yaojiu 英文名:hongmao yaojiu 书页号:z14-166 标准编号:WS3-B-2792-97 处方 制何首乌 15g 地黄 15g 白芷 15g 山药(炒) 15g 五倍子 15g 广藿香 15g 人参 30g 桑白皮 15g 海桐皮 15g 甘松 15g 独活 15g 苍术(炒) 15g 川芎 15g 菟丝子(盐炒) 15g 茯神 15g 青皮(炒) 15g 草果 15g 山茱萸(去核) 15g 附子(制) 15g 厚朴 30g 陈皮 15g 五味子 15g 牛膝 15g 枳实(炒) 30g 高良姜 15g 山柰 15g 款冬花 15g 小茴香(盐炒) 240g 桔梗 60g 熟地黄 30g 九节菖蒲 30g 白术(炒) 45g 槟榔 45g 甘草30g 当归 90g 秦艽 15g 红花 60g 莪术 15g 莲子(去心) 15g 木瓜 15g 麦冬(去心) 15g 羌活 15g 香附(炒) 15g 肉苁蓉15g 黄芪 15g 天冬 15g 桃仁 15g 栀子(炒) 15g 泽泻 15g 乌药 15g 半夏(制) 15g 天南星(制) 15g 苦杏仁(去皮、尖)15g 茯苓 30g 远志 15g 淫羊藿(炒) 15g 三棱(醋制) 15g 茜草 15g 砂仁 60g 肉桂 120g 白豆蔻 60g 红豆蔻 30g 荜茇 60g 沉香 30g 豹骨 15g 麝香 1g 红曲 900g 成分多,效果显著 制法 以上六十七味,除红曲外,麝香研细,豹骨加五倍量水煎煮10小时,至胶尽,将煎液滤

工艺纪律管理及考核办法(参考)

工艺纪律管理及考核办法 第一章总则 工艺纪律是公司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为维护工艺的严肃性,保证工艺贯彻执行,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文明生产而制定的某些有约束性的规定,工艺纪律是确保公司有秩序地进行生产活动的重要法规之一。 第二章工艺纪律的主要内容 第一条现场作业管理的工艺纪律 1.工艺文件的管理 1.1工艺文件是指作业指导书、装配流程卡、工艺附图、参数对照表、样板、设备操作规程等能够及时而有效地指导员工进行正确而规范化操作的正式文件; 1.2 职能部门下发的工艺文件应达到“正确、完整、统一、清晰”,并能有效地指导生产; 1.3总装车间班组成员负责工艺文件、样板的完好性,在产品上线生产前,班组成员要把工艺文件按要求及时、准确、完整地摆放到生产现场的指定位置; 1.4工艺人员在处理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技术问题时,要坚持“三按”(按设计图纸、技术标准、工艺文件)进行操作,发现文件不正确时,要及时反馈修改文件,总装车间班组长和一线员工有责任对其

发现的文件错误及时反馈以使文件能够持续有效指导生产; 1.5一线员工要熟悉当班机型的工艺文件,生产时要严格按照工艺文件及作业要求的规范化动作要领正确地操作,要保证操作与工艺文件规定的一致性。发生工艺文件规定模糊或产生歧异时,以现场工艺指导为准。现场工艺对工艺文件拥有最终解释权。 2.技术通知等临时性工艺文件的管理 2.1职能部门下发的技术通知等临时性工艺文件必须是盖有受控章的正式文件,对于非正常渠道下发的非正式文件,总装车间有权不予执行; 2.2技术通知等临时性工艺文件与其他工艺文件一样在指导一线员工生产操作时具有严格的约束力,总装车间相关执行人员应严格按照技术通知规定的内容进行正确生产操作; 2.3现场工艺有责任对技术通知等临时性工艺文件进行必要解释或补充,并要求总装车间相关人员按文件规定贯彻执行。现场工艺对技术通知等临时性工艺文件拥有最终解释权; 2.4总装车间应对职能部门下发的技术通知等临时性工艺文件进行妥善保管,以备查询。 3.过程检验管理 3.1过程检验是指一线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自检、互检、首检以及终检等活动,目的是为了减少生产过程中的人为错误和不必要的损失,提高成品一次下线合格率; 3.2一线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检验工艺文件规定进行自

白乳胶配方和白乳胶生产工艺

白乳胶配方和白乳胶生产工艺 白乳胶即聚醋酸乙烯酯乳液(商品名称代号:PVAC乳液),白乳胶是一种热塑性 胶粘剂,以水为分散剂,安全、无毒、无火灾爆炸危险,清洗方便,胶黏性强,胶膜无色,韧性好,乳液稳定,储存期可达6个月。 白乳胶是水溶性涂料的优良胶料,宜在10~40?之间使用。-5?左右开始冻结, 使聚醋酸乙烯酯乳液受到破坏。 普通型白乳胶的制作方法: 1、白乳胶配方: 原材料配方 (质量份数:%) 醋酸乙烯酯 46 乳化剂OP-10 0.5 聚乙烯醇粉末 2.5 过硫酸钾 0.09 碳酸氢钠 0.15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5 去离子水 45.76 消泡剂(磷酸三丁酯) 适量 (注:以上白乳胶配方仅供参考) 2、白乳胶生产工艺及过程 (1)将聚乙烯醇粉末在去离子水中溶化完全,过滤。(可选用PVA-1788 2488等) (2)将聚乙烯醇胶水投入不锈钢反应釜(也可用搪瓷反应釜,只是搪瓷釜的传热效果不及不锈钢反应釜),再加入乳化剂OP-10,开动搅拌机,使之混合均匀。

(3)将聚醋酸乙烯酯单体总量的15%(即6.9)与过硫酸钾配方量的40%(即0.036)加入不锈钢反应釜中,继续搅拌,并开始升温。当温度升到60-65?停止加热。其 中要注意,引发剂过硫酸钾应先用纯水兑成8%~10%的水溶液,分多次加完。 (4)在引发剂的作用下,虽停止加热,但温度自行升高,当温度在65?以上时,反应釜的回流装置开始出现回流。当温度升到80?以上时回流逐渐减弱。此时从反应釜的滴加斗中,进行聚醋酸乙烯酯单体的滴加,滴加速度应控制在每小时滴加总量的10%左右(即4.6左右)。在反应过程中,要密切注意反应温度,在反应釜夹套中加入冷却水来控制反应温度,不高于80?。 (5)在加醋酸乙烯酯单体的同时,也加入引发剂,每小时加入量为配方量的 4.5%左右。 (6)醋酸乙烯酯和引发剂都应控制在8h左右加完。由于引发剂的作用,反应较强烈,单体加完后,反应温度会自行上升,当上升至93?左右时,保温30min。聚合反应基本完成。 (7)打开冷却水,使不锈钢反应釜内温度降低,降到50?以下时,加入碳酸氢钠水溶液(应预先溶化10%浓度)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pH值调到6~7为止。 (8)不锈钢反应釜的搅拌机始终不能停,当冷却至室温时,得白乳胶成品,停 止搅拌,放料、包装。 (9)当白乳胶成品的黏度过大、耐水性差时,可适当减少配方中聚乙烯醇的用量。 (10)若白乳胶乳液稳定性差,可适当减少配方中一些引发剂的用量,太少时会不引发,造成单体难聚合。 (11)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用量不可过多,不要超过单体的10%,否则白乳胶成品 的胶粘性下降,且增加了成本。它主要 作用是增加乳液的韧性和降低乳液的成膜温度。 (12)如果白乳胶成品的泡沫较多,可加入适量消泡剂。

工艺纪律管理与考核办法模板

工艺纪律管理与考核办法模板

广东美的商用空调设备有限公司文件 美冷商字[ ]027号签发人: 王峰 工艺纪律管理及考核办法 ( 修订版) 第一章总则 工艺纪律是公司在产品生产过程中, 为维护工艺的严肃性, 保证工艺贯彻执行, 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文明生产而制定的某些有约束性的规定, 工艺纪律是确保公司有秩序地进行生产活动的重要法规之一。 第二章工艺纪律的主要内容 第一条现场作业管理的工艺纪律 1.工艺文件的管理

1.1工艺文件是指作业指导书、装配流程卡、工艺附图、参数对照表、样板、设备操作规程等能够及时而有效地指导员工进行正确而规范化操作的正式文件; 1.2 职能部门下发的工艺文件应达到”正确、完整、统一、清晰”, 并能有效地指导生产; 1.3总装车间班组成员负责工艺文件、样板的完好性, 在产品上线生产前, 班组成员要把工艺文件按要求及时、准确、完整地摆放到生产现场的指定位置; 1.4工艺人员在处理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技术问题时, 要坚持”三按”( 按设计图纸、技术标准、工艺文件) 进行操作, 发现文件不正确时, 要及时反馈修改文件, 总装车间班组长和一线员工有责任对其发现的文件错误及时反馈以使文件能够持续有效指导生产; 1.5一线员工要熟悉当班机型的工艺文件, 生产时要严格按照工艺文件及作业要求的规范化动作要领正确地操作, 要保证操作与工艺文

件规定的一致性。发生工艺文件规定模糊或产生歧异时, 以现场工艺指导为准。现场工艺对工艺文件拥有最终解释权。 2.技术通知等临时性工艺文件的管理 2.1职能部门下发的技术通知等临时性工艺文件必须是盖有受控章的正式文件, 对于非正常渠道下发的非正式文件, 总装车间有权不予执行; 2.2技术通知等临时性工艺文件与其它工艺文件一样在指导一线员工生产操作时具有严格的约束力, 总装车间相关执行人员应严格按照技术通知规定的内容进行正确生产操作; 2.3现场工艺有责任对技术通知等临时性工艺文件进行必要解释或补充, 并要求总装车间相关人员按文件规定贯彻执行。现场工艺对技术通知等临时性工艺文件拥有最终解释权; 2.4总装车间应对职能部门下发的技术通知等临时性工艺文件进行妥善保管, 以备查询。

工艺纪律管理规定

1.工艺纪律管理的目的 为了完善和规范工艺管理工作,加强工艺管理,严格工艺纪律,提高工艺水平,确保产品质量达到设计和用户要求,不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2.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2.1.本标准规定了工艺纪律管理的体系,工艺纪律检查的依据及各级人员的检查方法。 2.2.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的工艺纪律管理。 3.工艺纪律管理体系 3.1.工艺纪律管理体系由公司、部门、班组三级管理体系构成。 3.2.工艺纪律的检查工作由公司分管领导直接领导,由各部门负责人、技术人员、班组长等人员组成,负责日常工艺纪律的检查和整改。技术部负责公司工艺纪律检查、整改督导的归口管理工作。 3.3.各部门负责人系本部门工艺纪律管理、检查工作的直接责任人。 4.工艺纪律检查结果通报程序 4.1.在现场工艺纪律检查中一旦发现有违反工艺纪律的现象,经核实后,填写工艺纪律检查通知单,报归口管理部门审核、分管领导签字批准后,向责任部门下发该通知单。 4.2.技术部负责工艺纪律检查的归口管理,负责工艺纪律检查情况的汇总、通报及考核,负责监督,确认发现问题的整改。 4.3.技术部负责汇总每月检查考核结果,经主管领导批准,于当月末呈交公司执行考核。 5.工艺纪律检查依据 5.1.工艺纪律“十不准”

5.1.1.不准违反工艺纪律指挥生产; 5.1.2.不准违反工艺,随意调整工艺流程或无视作业标准,随意操作; 5.1.3.不准使用未经检定合格(含合格证失效)的计测器具、量具,以及使用不合格模具进行生产; 5.1.4.不准使用不合格的原材料或辅料(不包括按正常程序办理使用的); 5.1.5.不准使用无效或作废的(或未及时更换的)工艺文件指导生产操作; 5.1. 6.不准违反审批程序,随意更改工艺文件或变更标准工艺参数作业; 5.1.7.不准只为完成生产任务,而不按工艺文件生产,降低质量标准或生产有质量隐患的产品; 5.1.8.不准填写虚假的原始记录,或故意隐瞒质量事故真相; 5.1.9.不准人为损坏、丢失工艺文件以及原始记录; 5.1.10.不准人为损坏、丢失设备、工位器具、检具、半成品或成品。 6.工艺纪律检查方法 6.1.工艺纪律检查的对象:从原材料入厂到产品制造交付的全过程,被检查人员包括 生产全过程直至产品售后服务为止的所有在岗人员。 6.2.工艺纪律检查的内容 6.2.1.原材料采购是否按原材料检查标准书进行执行。 6.2.2.原材料进厂是否按标准进行检查。 6.2.3.原材料是否按要求标准分类堆放,有无明显标识,有无混料情况。 6.2.4.是否按“设备操作规程”点检使用、保养设备。 6.2.5.上岗人员是否经过培训,对本岗位工艺要求是否熟悉,是否按工艺要求进行作 业。 6.2.6.上岗人员是否按自检要求进行自检自控并记录。 6.2. 7.量具、检具有无使用周期及点检时间标识。 6.2.8.是否使用过期的量具、检具。 6.2.9.工、检、模、夹具是否按“点检标准书”要求按时点检,点记录是否有真实有 效。 6.2.10.工、检、夹具、模具,保管状态是否有明显标识,有无防护措施。 6.2.11.异常情况发生时,是否按异常情况的程序处理,是否有详细的时间、方法、责 任人的记录。

工艺纪律管理规定

工艺纪律质量监督执行制度 编制: 校对: 审核: 审定: 批准: 会签: 1总则 工艺纪律是事业部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为维护工艺的严肃性,保证工艺贯彻执行,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文明生产而制定的具有约束性的规定,工艺纪律是确保事业部有秩序地进行生产活动的重要制度之一。1.1目的 1.1.1规定工艺纪律检查考核的组织、考核要求和考核办法,确保生产工艺在受控状态下执行。 1.2范围 适用于对公司各车间和有关部门的工艺纪律考核。 1.3职责 1.3.1总经理批准设立事业部工艺纪律检查考核组,负责领导组织公

司的工艺纪律检查考核工作,考核组由下列人员组成: 生产安全副总:设备副总、技术部质量部长、 132组员:各工段段长、各班组组长、质量员、技术员、工艺员。 133工艺纪律检查考核组在技术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技术部部长担任,设专职人员负责工艺纪律检查考核的日常工作。各工段设工艺纪律检查员,各级工艺纪律检查组织的职责与权限 1.3.4事业部工艺纪律检查考核组的职责与权限是: 1.341领导各单位工艺纪律检查员开展日常工作; 1.3.4.2不定期地组织工艺纪律抽查,每月对事业部进行一次全面的工艺纪律大检查,对抽查的结果作出评定、总结、通报(批评或表扬)、罚款和奖励。 2现场作业管理工艺纪律 2.1工艺文件管理 2.1.1工艺文件是指作业指导书、 质量控制手册、工艺附图、参数对照表等能够指导员工进行正确规范操作的正式文件; 2.1.2生产安全部门班组成员负责工艺文件的完好性,在生产前,班组成员要把相关指导性的工艺文件按要求及时、准确、完整地摆放到生产现场的指定位置; 2.1.3操作人员在处理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技术问题时,要坚持按照工艺文件规定进行操作,发现文件不正确时,要及时反馈修改文件,各

工艺纪律管理规定及考核办法

XXXXX(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工艺纪律管理规定及考核办法 1、总则 工艺纪律是公司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为维护工艺的严肃性,保证工艺贯彻执行,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文明生产而制定的具有约束性的规定,工艺纪律是确保公司有秩序地进行生产活动的重要法规之一。 2、工艺纪律的内容 2.1现场作业管理的工艺纪律 2.1.1工艺文件的管理 2.1.1.1 工艺文件是指装配工艺卡、工艺附图、参数对照表、设备操作规程等能够及时而有效地指导员工进行正确而规范化操作的正式文件; 2.1.1.2 集团公司职能部门下发的工艺文件应达到“正确、完整、统一、清晰”,并能有效地指导生产; 2.1.1.3 工艺人员在处理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技术问题时,要坚持“三按”(按设计图纸、技术标准、工艺文件)进行操作,发现文件与实际生产不符时,要及时反馈给集团生产与客服管理部生产处,子公司生产车间班组长和一线员工有责任对其发现的文件错误及时反馈以使文件能够持续有效指导生产; 2.1.1.4一线员工要熟悉当班机型的工艺文件,生产时要严格按照工艺文件及作业要求进行正确地操作,要保证操作与工艺文件规定的一致性; 2.2 技术通知等临时性工艺文件(变更通知单,安装指导等)的管理 2.2.1集团下发的技术通知等临时性工艺文件必须是经过部门主管领导签字的正式文件; 2.2.2集团公司下发的技术通知等临时性工艺文件与其他工艺文件一样在指导一线员工生产操作时具有严格的约束力,子公司生产车间相关执行人员应严格按照技术通知规定的内容进行正确生产操作; 2.2.3子公司需设立与集团公司职能相似的现场工艺部门与集团公司工艺部门接口,现场工艺有责任对集团公司下发的技术通知等临时性工艺文件进行必要解释或补充,并要求总装车间相关人员按文件规定贯彻执行; 2.2.4子公司生产车间应对集团公司职能部门下发的技术通知等临时性工艺文件进行妥善保管,以备查询;

工艺纪律管理规定

工艺纪律质量监督执行制度 编制: 校对: 审核: 审定: 批准: 会签: 1总则 工艺纪律就是事业部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为维护工艺的严肃性,保证工艺贯彻执行,确保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文明生产而制定的具有约束性的规定,工艺纪律就是确保事业部有秩序地进行生产活动的重要制度之一。 1、1目的 1、1、1规定工艺纪律检查考核的组织、考核要求与考核办法,确保生产工艺在受控状态下执行。 1、2范围 适用于对公司各车间与有关部门的工艺纪律考核。 1、3职责

1、3、1总经理批准设立事业部工艺纪律检查考核组,负责领导组织公司的工艺纪律检查考核工作,考核组由下列人员组成: 生产安全副总:设备副总、技术部质量部长、 1、3、2组员:各工段段长、各班组组长、质量员、技术员、工艺员。 1、3、3工艺纪律检查考核组在技术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技术部部长担任,设专职人员负责工艺纪律检查考核的日常工作。各工段设工艺纪律检查员,各级工艺纪律检查组织的职责与权限 1、3、4事业部工艺纪律检查考核组的职责与权限就是: 1、3、4、1领导各单位工艺纪律检查员开展日常工作; 1、3、4、2不定期地组织工艺纪律抽查,每月对事业部进行一次全面的工艺纪律大检查,对抽查的结果作出评定、总结、通报(批评或表扬)、罚款与奖励。 2现场作业管理工艺纪律 2、1工艺文件管理 2、1、1工艺文件就是指作业指导书、 质量控制手册、工艺附图、参数对照表等能够指导员工进行正确规范操作的正式文件; 2、1、2生产安全部门班组成员负责工艺文件的完好性,在生产前,班组成员要把相关指导性的工艺文件按要求及时、准确、完整地摆放到生产现场的指定位置; 2、1、3操作人员在处理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技术问题时,要坚持按照工

工艺纪律管理制度

工艺纪律奖惩制度 1 目的 为规范本公司工艺纪律管理的范围、内容和程序,完善技术管理体系,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 范围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对公司生产工艺文件、企业标准、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和奖惩。 3 职责 3.1 技术工程部是本管理制度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公司级的工艺纪律检查。 3.2 生产车间负责执行工艺文件、企业标准及相关管理制度,并定期组织自检。 3.3 质检计量部负责执行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检验规程及相关制度,并负责计量器具、仪器仪表定期检定、校准。 4 工作程序 4.1 工艺纪律的控制 4.1.1 工艺纪律的定义: 将原材料或半成品加工成产品的工作、方法、技术而制定的要求操作人员遵守的规章、条文等。 4.1.2 工艺纪律的范围: 工艺技术文件(包括产品标准、成品检验、半成品检验、原材料检验、工艺规程、安全规程、产品图、包装图、工装模具图、产品说明书)执行情况及应知应会情况、生产工艺记录、质量专题会记录、半成品和成品质量抽检等。 4.1.3 工艺技术文件执行情况的检查: 对于涉及到生产安全、产品质量的操作,生产车间、辅助部门和质检计量部每月至少自检两次,公司级检查每月至少一次,并做好记录。违反工艺纪律考核细则(见表一)。 4.1.4 生产工艺记录的检查: 重点检查生产工艺记录的真实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4.1.5 质量专题会记录的检查: 生产车间、辅助部门和质检计量部,在发现安全、质量问题、用户反映存在质量问题时或组织特殊规格产品生产前,必须在两日内及时组织召开专题分析会;在正常生产情况下,每月至少召开两次技术、质量、安全专题分析会,要求做好记录备查。并适时通知技术工程部、质检计量部有关人员参加分析会。公司级技术质量工作会由技术工程部组织每月召开一次。 4.2 工艺纪律的管理 4.2.1 技术工程部每月组织不少于两次工艺纪律检查,发现违反工艺纪律的情况,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4.2.2 技术工程部对工艺纪律执行情况的检查结果和处理意见,在全公司每月一次的技术工作会上通报。 4.2.3 生产车间、辅助部门和质检计量部每月至少组织两次自检,并做好相关记录。 5 奖励与处罚 5.1 对严格、规范执行工艺纪律的部门和人员,定期进行奖励。 5.2 对于生产记录特别规范的人员,进行奖励。奖励标准为每次20元。 5.3 对于提出涉及生产安全、产品质量的有效的合理化建议并被采纳的人员,进行奖励。奖励标准为每次50元。 5.4 对于产品质量的抽查的奖励标准为:依据该检验结果确定当月的产品质量等级,具体奖励标准见《质量奖惩制度》中的4.2条。 5.5 对于违反工艺纪律的情况,按照附表进行考核、处罚。 6 相关文件 《质量奖惩制度》 《技术管理制度》 7 相关记录 工艺纪律检查问题整改通知书(反馈验证) 工艺纪律检查记录

玉米淀粉胶配方和生产工艺

玉米淀粉胶配方和生产工艺 1. 用途 本剂是以玉米淀粉为主要原料,添加氢氧化钠、焦锑酸钾、硼砂等辅料组成的玉米淀粉粘合剂。主要用于纸箱、瓦楞纸板等行业。本剂可以代替沿用已久的碱性泡花碱(即水玻璃)粘合剂,其优点是:生产设备简单,制作方便,投产快,粘合强度高,防潮性也比泡花碱好,而且涂布量和成本却比泡花碱粘合剂低。 2. 原料 (1)玉米淀粉:将玉米粒经过加工达到下列质量要求: 外观白色或微黄色粉末 水分(%)≤14 蛋白质(%)≤0.5 灰分(%)≤0.05 酸度(每100克干淀粉消耗0.1摩尔氢氧化钠)≤15 细度(通过100自筛)(%)≥99 斑点(个/厘米2)1 气味正常 (2)氢氧化钠:亦称苛性钠、烧碱。白色固体,呈粒状、片状、棒状或块状。是强碱,对皮肤、织物、纸张等有强腐蚀性。吸湿性较强,在空气中易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逐渐变成碳酸钠。易溶于水,同时强烈放热,广泛用于造纸、人造丝、染色、肥皂、石油和其它化学工业。用作pH值调节剂。选用工业品。 (3)硼砂:学名十水四硼酸钠、焦硼酸钠。分子式Na2B4O7·10H2O。无色半透明晶体或结晶粉末。无臭,味甜涩。在空气中风化,晶体表面常被白色粉末覆盖。16毫升冷水、0.6毫升沸水或1毫升甘油可溶解1克硼砂,不溶于乙醇。水溶液呈碱性反应。主要用于玻璃和

搪瓷工业,在医疗上用作防腐剂和消毒剂。本剂中用作防腐剂。选用工业品。 (4)焦锑酸钾:白色颗粒或结晶粉末。溶于热水,微溶于冷水,不溶于乙醇。本剂中起氧化作用和稳定作用。选用工业品。 3. 配方(重量份) 玉米淀粉50 焦锑酸钾1 硼砂6.5 固体氢氧化钠18 4. 制备方法 玉米经浸泡、分离、洗涤、研磨、脱水等工序制成类似于普通面粉的玉米淀粉,称取其重量50份,用133份水调制成玉米淀偻奖。用氢氧化钠水溶液(18份氢氧化钠用30份水溶解而成)进行胶化,在70℃下混合30分钟,并与300份冷水混合,搅拌均匀得液体A。 在另一容器中用40份水溶解1份焦锑酸钾,搅拌溶解,再用35℃的水1000份稀释,并同6.5份硼砂和500份玉米淀粉混合得B。在30分钟内,将A和B合并,混合搅拌15分钟即得贮存性能优良的淀粉粘合剂。 5. 注意事项 (1)淀粉与水的比例要合适。水量过多会降低粘度,过少则影响流动性。 (2)淀粉的细度应愈细愈好。如果低于99目时,淀粉不易分解氧化,造成产品不合格。(3)氢氧化钠加入量要控制好,不宜过多,否则产品粘度下降。 (4)操作中出现气泡,主要是反应用料配比不当或反应时间过短造成的,可加入适量消泡剂硅油或重新反应。 (5)氢氧化钠有强烈腐蚀性,并能灼伤皮肤,使用时必须注意。

白乳胶配方和白乳胶生产工艺

白乳胶即聚醋酸乙烯酯乳液(商品名称代号:PVAC乳液),白乳胶是一种热塑性胶粘剂,以水为分散剂,安全、无毒、无火灾爆炸危险,清洗方便,胶黏性强,胶膜无色,韧性好,乳液稳定,储存期可达6个月。 白乳胶是水溶性涂料的优良胶料,宜在10~40℃之间使用。-5℃左右开始冻结,使聚醋酸乙烯酯乳液受到破坏。 普通型白乳胶的制作方法: 1、白乳胶配方:

(注:以上白乳胶配方仅供参考) 2、白乳胶生产工艺及过程 (1)将聚乙烯醇粉末在去离子水中溶化完全,过滤。(可选用PVA-1788 2488等) (2)将聚乙烯醇胶水投入不锈钢反应釜(也可用搪瓷反应釜,只是搪瓷釜的传热效果不及不锈钢反应釜),再加入乳化剂OP-10,开动搅拌机,使之混合均匀。 (3)将聚醋酸乙烯酯单体总量的15%(即与过硫酸钾配方量的40%(即加入不锈钢反应釜中,继续搅拌,并开始升温。当温度升到60-65℃停止加热。其中要注意,引发剂过硫酸钾应先用纯水兑成8%~10%的水溶液,分多次加完。 (4)在引发剂的作用下,虽停止加热,但温度自行升高,当温度在65℃以上时,反应釜的回流装置开始出现回流。当温度升到80℃以上时回流逐渐减弱。此时从反应釜的滴加斗中,进行聚醋酸乙烯酯单体的滴加,滴加速度应控制在每小时滴加总量

的10%左右(即左右)。在反应过程中,要密切注意反应温度,在反应釜夹套中加入冷却水来控制反应温度,不高于80℃。 (5)在加醋酸乙烯酯单体的同时,也加入引发剂,每小时加入量为配方量的%左右。 (6)醋酸乙烯酯和引发剂都应控制在8h左右加完。由于引发剂的作用,反应较强烈,单体加完后,反应温度会自行上升,当上升至93℃左右时,保温30min。聚合反应基本完成。 (7)打开冷却水,使不锈钢反应釜内温度降低,降到50℃以下时,加入碳酸氢钠水溶液(应预先溶化10%浓度)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pH值调到6~7为止。 (8)不锈钢反应釜的搅拌机始终不能停,当冷却至室温时,得白乳胶成品,停止搅拌,放料、包装。 (9)当白乳胶成品的黏度过大、耐水性差时,可适当减少配方中聚乙烯醇的用量。 (10)若白乳胶乳液稳定性差,可适当减少配方中一些引发剂的用量,太少时会不引发,造成单体难聚合。 (11)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用量不可过多,不要超过单体的10%,否则白乳胶成品的胶粘性下降,且增加了成本。它主要 作用是增加乳液的韧性和降低乳液的成膜温度。 (12)如果白乳胶成品的泡沫较多,可加入适量消泡剂。

沐浴露配方及生产工艺.docx

沐浴露配方及生产工艺 序号原料名称重量(%) 天然脂肪醇硫酸铵 ①1 (K12 99%) 天然脂肪醇醚硫酸钠 ②10 (AESS 70%) 珠光浆 ( 乙二醇双硬脂酸酯 ③3 和脂肪醇醚硫酸钠混合物) 棕榈酸羟基磺酸钠 ④2 (润普 100) ⑤椰油酸单乙醇酰胺 (CMEA)2 椰油基二乙酸酰胺 (6501 ⑥2 1:1) 1,3- 二羟甲基-5,5- 二甲基 生产工艺操作简述指标要求 1:选择合适搅拌缸外观: 并清洗和消毒一切均匀、无可见生产所需用具。异物。 2:主管和 QC检查一颜色: 切生产所需用具是符合样板色否已清洗消毒。泽。 3:按配方准确称取香气: 所需物料投料量备符合样板香用;① 加入配料桶型。 中,用 100 倍消毒软耐热: 化水溶解备用,④、( 40± 1℃)⑤、⑥加入铝锅加热保持 24h,恢 ⑦己内酰脲 (DMDMHydantoin到 70~80℃熔化备复至室温后 55%水溶液 )用。无分离现象。 ⑧酸性胡兰 ;酸性艳绿 .4:消毒软化水加入耐寒: ⑨柠檬酸搅拌缸加热到 50℃;- 5 ℃~-⑩香精加入①、②、③搅拌10 ℃保持11消毒软化水二小时;加入⑦、⑧、 24h,恢复至食盐⑨、⑩搅拌一小时;室温后无分123 加入④、⑤、⑥搅拌离析水现象。

30 分钟;加入 12 搅pH值: 拌 30 分钟。~。 5:冷却至 30~40℃。粘度:(25℃) 6:取样送化验室检3000~6000 验,合格出料。。 7:静置,检验合格卫生指标: 后分装。不检出细菌。 加热温度: 50℃。 出料温度: 30~40℃。 混合时间: 四小时。 ----------------------- 工艺流程简图: 原料检 设备和用搅拌 静置 配料冷却 半成品检 包装材料 灌装内包外包消毒;设备 外观检

调味料的配方及生产工艺

五香粉 五种固体调味料的配方及生产工艺 五香粉是一种复合香味型的粉状调味料。因配料不同,有多种不同的口味和名称,如麻辣粉、鲜辣粉等,是家庭烹饪佐餐不可缺少的调味料。 1. 主要设备 粉碎机、筛网、粉料包装机。 2. 原料配方 配方1:砂仁60 g 、豆蔻12g 、山奈7 g 、丁香12 g 、肉桂7 g ; 配方2:大料20 g 、小茴香8 g 、陈皮6 g 、干姜5 g 、桂皮43 g 、花椒18 g ; 配方3:大料52 g 、山奈10 g 、砂仁4g 、甘草7 g 、桂皮7 g 、白胡椒3 g 、干姜17 g 。 3. 工艺流程 原料辛香料→粉碎→过筛→混合→计量包装→成品。 4. 操作要点 ① 原料粉碎,将各种原料、辛香料分别用粉碎机粉碎,过60目筛网。 ② 混合包装,按配方准确称量并混合拌匀。50 g 为1 袋,采用塑料袋包装,用封口机封口,谨防吸

湿。 5,注意事项 ① 各种原料必须事先检验,无霉变且符合该原料的卫生指标。 ② 如发现产品水分超过标准,必须干燥后再分袋,若原料本身含水量超标,也可先将原料烘干后再粉碎。产品的水分含量要控制在5%以下。 ③ 生产时也可将原料先按配方称量准确后混合,再进行粉碎、过筛、包装。但不论是按哪一种工艺生产,都必须准确称量、复核,使产品风味一致。 ④ 如产品卫生指标不合格,应采用微波杀菌干燥后再包装。 酱粉 酱粉以各种酱(如黄酱、面酱、蚕豆酱)为原料,配以保型剂、增稠剂、调味料等,经喷雾干燥而成。 1.主要设备 调配罐、胶体磨、喷雾干燥机组。 2.原料配方 酱80%、糖6%、麦精粉10%、羧甲基淀粉钠1%~2%、β一环状糊精1%一2%、水适量。 3.工艺流程 增稠剂→溶化→调配→过胶体磨→喷雾干燥→包装→成品。 4.操作要点 ① 糖酱融合,用适量水先将环状糊精溶化后加人酱中,边搅拌边加入,搅拌0.5h,使其反应充分。 ② 搅拌,向酱中加入溶化好的羧甲基淀粉钠等增稠剂和糖液,搅拌均匀,通过胶体磨微细化。 ③ 喷雾干燥,将酱料通过泵送人喷雾干燥塔,要求塔的进风温度为135℃~140 ℃,出口温度为80℃~85℃,掌握好进料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