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简述《权利法案》的基本内容,初步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影响

二、教材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1课,它是早期比较典型的并取得重大成就的资产阶级革命,不仅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扫清了道路,,它还揭开了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开辟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教材主要讲述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通过“‘君权神授’下的英国”、“查理一世命丧断头台”和“《权利法案》的颁布”三目内容的介绍,让学生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原因、过程和结果有一个全面清晰的认

识。

三、学情分析本课理论性较强,学生兴趣不大。九年级学生个性鲜活,差异明显。课堂上活动相对七、八年级不太积极,教师教学中要注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我注意从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利用课文的插图和一些历史图片资料,采用问题情景法和多媒体教学法来激活课堂气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探究精

神。

四、教学目标

1、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原因、革命的经过;知道《权利法案》的颁布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等基本史实。

2、学生思考与探究英国资产阶级爆发的原因,初步认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在反复与曲折的斗争中,英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认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凡风顺的,树立起克服困难,顽强拼搏的信心和意志。

五、重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六、难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和不彻底性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英国女王出席新一届议会开幕式视频)我们看到的是英国新一届议会的开幕式,英国女王伊利莎白二世和议会上院、下院成员都出席了仪式。开幕式前,女王乘坐一辆款式古老,由四匹马拉的价值62万元英镑的镀金马车,在王室骑兵的保护下,从白金汉宫来到议会。女王的队伍由100名身强力壮的仪仗队员开路,后面是军乐队,另有卫兵在沿途站岗,女王的马车经过时,卫兵举枪致敬。所有这些仪仗队,军乐队人员都是17世纪的打份,卫兵也着古代装束。女王到达后,议会悬挂的英国国旗被降下,换上王室的旗帜,女王则到更衣室换上长袍,戴上王冠。这幅景象犹如一座活的历史博物馆,这一切与英国这个现代化的国家多么不相协调。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英国现在实行的是什么政治体制?英国的女王有没有实权?所有这些都跟英国历史上的哪场革命有关?这场革命是如何爆发?其经过和结果又是怎样?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些内

容。

(二)讲授新课

整体感知:本节课主要讲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经过、结果和影响。

1、革命的原因

(出示英国地图)提问:a 新航路的开辟对英国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b英国的阶级关系有哪些变化

c英国资本主义发展遇到的最大阻碍是什么?

通过层层探究,归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

2、革命的经过

教师出示英国议会大厦图片、苏格兰起义资料,《英国内战示意图》、“1649年查理一世被处死”图片,播放“克伦威尔”录像片和处死查理一世录像片,“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等资

料。学生根据资料阅读课文了解英国议会的历史,归纳革命爆发的导火线、开始的时间、标志、领导者,讲述战争的主要经过。再探究课文P69“动脑筋”,明确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过反复斗争,终于取得了成功,但革命并不彻底,保留了国王。

3、革命的结果和意义

(教师出示《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的内容)探究:

a《权利法案》颁布的目的是什么?

b其主要内容有哪些?英国在革命后建立起什么样的政治体制?你了解这种体制吗?

c《权利法案》的颁布有什么重要意义?

师生一起进行小结:本节课主要讲述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革命的任务是什么?任务完成了没有?英国确立了什么统治地位?这对英国有什么重要影响?对世界带来的重大意义是什么?从而得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

板书设计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1、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

2、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

1、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

2、开始:新议会的召开

3、内战:1642—1648年

4、处死查理一世:1649年

5、克抡威尔统治

6、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7、结束:宫廷政变(1688年)

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果和意义

1、《权利法案》的颁布

2、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3、历史意义

研修心得:

本教学设计我进行了三轮的教学实践。第一轮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课堂教学在落实三维目标上,效果差,学生参与度不够,课堂教学气氛不佳,特别是对于问题的探究没办法开展。主要原因:课堂教学目标定的不够具体,偏离学生的实际水平,缺乏可操作性。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关系处理不够合理,需要进行有效的调整。

根据以上存在的问题,在教学目标的具体落实和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学策略上,我重新修改教学设计。

第二轮课问题是在三维目标的落实上,比前节课有了明显的改进,效果也显著提高,但是,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方面,探究问题方面缺乏合作意识,课堂整体状态混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质量的提高。针对这方面的问题,我再次进行有效调整和做好课堂的合理有效调控的准备工作。

第三轮课,三维目标落实得非常好,学生参与课堂的气氛非常高,课堂秩序井然有序,教学效果在原基础上有了显著的提高。

这节课利用时政导入,把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方面效果比较好。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