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课程设计

操作系课程设计
操作系课程设计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大纲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操作系统综合实践课程设计 实习类别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李旋 专业软件工程 学号130521105 指导教师崔广才、祝勇 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二〇一六年一月

- 1 -

- 2 -

一、概述 一个目录文件是由目录项组成的。每个目录项包含16B,一个辅存磁盘块(512B)包含32个目录项。在目录项中,第1、2字节为相应文件的外存i节点号,是该文件的内部标识;后14B为文件名,是该文件的外部标识。所以,文件目录项记录了文件内、外部标识的对照关系。根据文件名可以找到辅存i节点号,由此便得到该文件的所有者、存取权、文件数据的地址健在等信息。UNIX 的存储介质以512B为单位划分为块,从0开始直到最大容量并顺序加以编号就成了一个文件卷,也叫文件系统。UNIX中的文件系统磁盘存储区分配图如下: 本次课程设计是要实现一个简单的模拟Linux文件系统。我们在内存中开辟一个虚拟磁盘空间(20MB)作为文件存储器,并将该虚拟文件系统保存到磁盘上(以一个文件的形式),以便下次可以再将它恢复到内存的虚拟磁盘空间中。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可采用位示图方法。 二、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1 设计任务 多用户、多级目录结构文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可以实现下列几条命令login 用户登录 logout 退出当前用户 dir 列文件目录 creat 创建文件 delete 删除文件 open 打开文件 close 关闭文件 - 3 -

read 读文件 write 写文件 mkdir 创建目录 ch 改变文件目录 rd 删除目录树 format 格式化文件系统 Exit 退出文件系统 2.2设计要求 1) 多用户:usr1,usr2,usr3,……,usr8 (1-8个用户) 2) 多级目录:可有多级子目录; 3) 具有login (用户登录)4) 系统初始化(建文件卷、提供登录模块) 5) 文件的创建:create (用命令行来实现)6) 文件的打开:open 7) 文件的读:read8) 文件的写:write 9) 文件关闭:close10) 删除文件:delete 11) 创建目录(建立子目录):mkdir12) 改变当前目录:cd 13) 列出文件目录:dir14) 退出:logout 新增加的功能: 15) 删除目录树:rd 16) 格式化文件系统:format 2.3算法的总体思想 - 4 -

《操作系统原理》课程设计--银行家算法程序设计

信息与计算科学 操作系统原理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银行家算法程序设计 班级: 姓名: 专业:

银行家算法程序设计 目录 1.绪论 (2) 2.需求分析 (2) 2.1功能需求 (2) 2.2数据需求 (2) 3. 总体设计 (2) 3.1功能模块设 (2) 3.2系统设计方案 (3) 3.3开发工具 (4) 4. 详细设计 (4) 4.1银行家算法中的数据结构 (4) 4.2银行家算法 (5) 4.3安全性算法 (6) 5. 调试与测试 (8) 6. 结论 (8) 结束语 (8) 参考文献 (9) 附录1-用户手册 (10) 附录2-源程序清单 (11)

1.绪论 20世纪末,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C语言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很多程序都需要使用C语言来编写。C语言使用方便快捷,它已经成为计算机编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且它也被用于各个方面。例如:政府部门,银行,学校等等。 银行家算法是判断系统是否安全,并且允许其它进程来申请这里的资源,任何一个进程来申请资源时,必须先登记该进程对资源的申请要求然后由系统检查当前资源的状况,并用银行家算法和安全性算法来检查是否允许分配资源给进程。通过课程设计,加深我们对利用银行家算法避免死锁的理解。在设计中主要的难点是用语言编写银行家算法和安全性算法,使系统资源分配能安全进行,避免系统死锁。 2.需求分析 2.1 功能需求 1.添加进程的可用资源,最大资源,已分配资源; 2.判断系统是否安全; 3.申请资源; 4.申请资源后如何分配; 5.进行安全检查。 2.2 数据需求 主要数据包括:可用资源,最大资源,已分配资源,申请资源数。 3. 总体设计 3.1 功能模块设

操作系统原理考题及答案

《操作系统原理》期末考试题 班级学号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6分) 1.操作系统是一种()。 A. 系统软件 B. 系统硬件 C. 应用软件 D. 支援软件 2.分布式操作系统与网络操作系统本质上的不同在于()。 A.实现各台计算机这间的通信 B.共享网络中的资源 C.满足较在规模的应用 D.系统中多台计算机协作完成同一任务 3.下面对进程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进程是动态的概念 B. 进程执行需要处理机 C.进程是指令的集合 D. 进程是有生命期的 4.临界区是指并发进程中访问共享变量的()段。 A.管理信息 B.信息存储 C.数据 D.程序 5.要求进程一次性申请所需的全部资源,是破坏了死锁必要条件中的哪一条()。 A.互斥 B.请求与保持 C.不剥夺 D.循环等待 6.以下哪种存储管理不可用于多道程序系统中()。 A.单一连续区存储管理 B.固定式区存储管理 D. 段式存储管理 C.可变分区存储管理7.在可变式分区存储管理

中,某作业完成后要收回其主存空间,该空间可能与 1 / 8 相邻空闲区合并,修改空闲区表,使空闲区数不变且空闲区起始地址不变的 情况是()。 A.无上邻空闲区也无下邻空闲区 B.有上邻空闲区但无下邻空闲区 C.有下邻空闲区但无上邻空闲区 D.有上邻空闲区也有下邻空闲 区 8.系统“抖动”现象的发生不是由()引起的。 A.置换算法选择不当 B.交换的信息量过大 C.主存容量不足 D.请求页式管理方案 9.在进程获得所需全部资源,唯却CPU时,进程处于()状态。 A.运行 B.阻塞 C.就绪 D.新建 10.要页式存储管理系统中,将主存等分成()。 A.块 B.页 C.段长 D.段 11.系统利用SPOOLING技术实现()。 A.对换手段 B.虚拟设备 C.系统调用 D.虚拟存储 12.设备从磁盘驱动器中读出一块数据的总时间为()。 A.等待时间+ 传输时间 B.传输时间 D.延迟时间+ 查找时间+ 传输时间 C.查找时间+ 传输时间 13.如果允许不同用户的文件可以具有相同的文件名,通常采用()

计算机操作系统原理课程设计

上海电力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操作系统原理 题目名称:采用可变分区存储管理,模拟主存空间的分配和回收 姓名: xxx 学号: xxx 班级: 2013054 同组姓名: xxx 课程设计时间: 2015.7.6~2015.7.10 评语: 成绩:

课程设计题目 一、设计内容及要求 可变分区存储管理模拟 设计内容:编写程序模拟实现可变分区存储管理。 具体要求: 编写程序模拟实现可变分区存储管理,实现存储管理的基本功能,包括内存的分配、内存的回收、地址变换等。 输入:1、输入新进程名称及使用内存的大小(可创建多个进程); 2、撤销某个指定的进程; 3、某个进程的逻辑地址; 输出:显示每次创建进程或者撤销进程后内存使用的状况,包括每一个进程占据的内存的位置和大小; 计算并输出给定逻辑地址对应的物理地址。 必须分别使用以下分配算法完成模拟: 1、首次适应算法; 2、最佳适应算法; 3、最差适应算法; 小组分工: 程序设计讨论: 程序主体设计: 程序调试及修改: 实验报告设计: 总结: (要求注明小组分工情况) 二、详细设计 1)原理概述 对于可变分区存储管理的内存分配与回收,主要为设计以下几个部分: 1、设计动态输入空闲分区表的程序 2、设计内存分配的程序 3、设计内存回收的程序 首次适应算法: FF算法要求空闲分区表或空闲分区链以地址递增的次序链接。在分配内时,从链首开始查找,直至找到一个大小能满足要求分区为止;然后再按照作业大小,从该分区中划一块内存空间分配给请求者,余下的空闲分区仍留在空闲链中。如从链首直至链尾都不能找到一个能满足要求的分区,则此次分配失败,返回 最佳适应算法: BF算法是指每次为作业分配内存,总是把满足要求、又是最小的空闲分区分配给作业,避免“大材小用”。为了加速寻找,该算法要求所有的空闲分区按其容量以从小到大的顺序形成一空闲分区链。这样,第一次找到能满足要求的空闲区,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完整版内含代码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LRU页面调度算法 学号: 姓名: 学院: 专业: 班级: 指导老师: 日期:

目录 一、实验题目 (1)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 (1) 三、设计内容 (1) 四、设计要求 (1) 五、设计思想 (1) 六、主要数据结构及其说明 (2) 七、硬件支持 (3) 八、源程序文件 (3) 九、程序运行结果 (7) 十、实验体会 (8)

一实验题目 LRU页面调度算法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是计算机专业重要的教学环节,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既动手又动脑,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有机的结合一起,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 1.进一步巩固和复习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 2. 培养学生结构化程序、模块化程序设计的方法和能力。 3.提高学生调试程序的技巧和软件设计的能力。 4.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综合利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能力。 三设计内容 程序应模拟实现LRU算法思想,对n个页面实现模拟调度。 四设计要求 1.不同的功能使用不同的函数实现(模块化),对每个函数的功能和调用接口要注释清楚。对程序其它部分也进行必要的注释。 2.对系统进行功能模块分析、画出总流程图和各模块流程图。 3.用户界面要求使用方便、简洁明了、美观大方、格式统一。所有功能可以反复使用,最好使用菜单。 4.通过命令行相应选项能直接进入某个相应菜单选项的功能模块。 5.所有程序需调试通过。 五设计思想 最近最久未使用(LRU)页调度算法是选择最近最久未使用的页面予以淘汰。 算法赋予每个页面一个访问字段,用来记录一个页面自上次被访问以来所经历的时间,当所要访问的页面在内存块中时,就不淘汰页面,否则,淘汰页面中时间最长的,即淘汰最近最久未使用的页面。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上海电力学院 计算机操作系统原理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名称:编写程序模拟虚拟存储器管理 姓名:杜志豪.学号: 班级: 2012053班 . 同组姓名:孙嘉轶 课程设计时间:—— 评语: 成绩: 目录 一、设计内容及要求 (4) 1. 1 设计题目 (4) 1.2 使用算法分析: (4)

1. FIFO算法(先进先出淘汰算法) (4) 1. LRU算法(最久未使用淘汰算法) (5) 1. OPT算法(最佳淘汰算法) (5) 分工情况 (5) 二、详细设计 (6) 原理概述 (6) 主要数据结构(主要代码) (6) 算法流程图 (9) 主流程图 (9) Optimal算法流程图 (10) FIFO算法流程图 (10) LRU算法流程图 (11) .1源程序文件名 (11) . 2执行文件名 (11)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11) Optimal页面置换算法结果与分析 (11) FIFO页面置换算法结果与分析 (16) LRU页面置换算法结果与分析 (20) 四、设计创新点 (24) 五、设计与总结 (27)

六、代码附录 (27) 课程设计题目 一、设计内容及要求 编写程序模拟虚拟存储器管理。假设以M页的进程分配了N

块内存(N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操作系统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进程管理系统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年月日

《操作系统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题目(任选一个题目) 1.模拟进程管理 2.模拟处理机调度 3.模拟存储器管理 4.模拟文件系统 5.模拟磁盘调度 二、设计目的和要求 1.设计目的 《操作系统原理》课程设计是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性环节之一,是学习完《操作系统原理》课程后进行的一次较全面的综合练习。其目的在于加深对操作系统的理论、方法和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操作系统结构、实现机理和各种典型算法,系统地了解操作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思路,培养学生的系统设计能力,并了解操作系统的发展动向和趋势。 2.基本要求: (1)选择课程设计题目中的一个课题,独立完成。 (2)良好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3)充分运用前序课所学的软件工程、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等相关知识 (4)充分运用调试和排错技术 (5)简单测试驱动模块和桩模块的编写 (6)查阅相关资料,自学具体课题中涉及到的新知识。 (7)课题完成后必须按要求提交课程设计报告,格式规范,内容详实。 三、设计内容及步骤 1.根据设计题目的要求,充分地分析和理解问题,明确问题要求做什么。

2.根据实现的功能,划分出合理的模块,明确模块间的关系。 3.编程实现所设计的模块。 4.程序调试与测试。采用自底向上,分模块进行,即先调试低层函数。能够熟练掌握调试工具的各种功能,设计测试数据确定疑点,通过修改程序来证实它或绕过它。调试正确后,认真整理源程序及其注释,形成格式和风格良好的源程序清单和结果; 5.结果分析。程序运行结果包括正确的输入及其输出结果和含有错误的输入及其输出结果。 6.编写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报告要求:A4纸,详细设计部分主要叙述本人的工作内容 设计报告的格式: (1)封面(题目、指导教师、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2)设计任务书 (3)目录 (4)需求分析 (5)概要设计 (6)详细设计(含主要代码) (7)调试分析、测试结果 (8)用户使用说明 (9)附录或参考资料 四、进度安排 设计在学期的第15、16周进行,时间安排如下: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1

操作系统原理 课程设计报告题目:采用二级目录实现文件管理 所在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2013年1月15日

目录 一、课程设计目的 (1) 二、课题内容 (1) 三、总体路线 (1) 四、概要设计 (2) 1.数据结构 (2) 2.所使用函数及其功能 (3) 五、详细设计 (4) 1.主函数流程图 (4) 2.创建文件函数流程图 (5) 3.删除文件函数流程图 (7) 4.分解命令函数流程图 (10) 六、测试、修改及运行结果 (10) 七、结束语 (13) 八、参考文献 (14)

一、课程设计目的 文件系统是现代OS用来存储和管理信息机构,具有按名存取的功能,不仅能方便用户对信息的使用,也有效提高了信息的安全性。本课题模拟文件系统的目录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文件的各种操作方法。 通过本课题,深入理解文件文件目录的作用和功能,掌握文件打开结构,熟悉与文件有关的系统调用,从而更好地掌握文件系统概念。 二、课题内容 1.文件目录采用二级目录结构,第一级为主文件目录master_file_directory;第二级为用户文件目录user_file_directory。 图1 master_file_directory 结构 图2 user_file_directory 结构 2.为加速文件存取,为每个用户建立一张用户打开表fileTable,用以记录该 3.为该系统提供6条操作命令:创建、打开、读、写、关闭、删除等。 4.在该模拟系统中,应先建立主文件目录、用户目录和用户打开文件表,然后接受合法用户,给出一个菜单,按用户选择执行相关操作。 三、总体路线 1.在内存中开辟一个虚拟磁盘空间作为文件存储器,在其上实现一个简单的单用户文件系统。在退出这个简单的文件系统时,应将该虚拟文件系统保存到磁盘上,以便下次可以再将它恢复到内存的虚拟磁盘空间中。 2.文件存储空间的分配采用显式链接分配。为了实现创建和删除文件必

操作系统原理期末试卷10套含答案7

操作系统原理期末试卷10套含答案7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以下著名的操作系统中,属于多用户、分时系统的是( B ). A.DOS系统B.UNIX系统 C.Windows NT系统D.OS/2系统 2.在操作系统中,进程的最基本的特征是( A ). A.动态性和并发性B.顺序性和可再现性 C.与程序的对应性D.执行过程的封闭性 3.操作系统中利用信号量和P、V操作,( C ). A.只能实现进程的互斥B.只能实现进程的同步 C.可实现进程的互斥和同步D.可完成进程调度 4.作业调度的关键在于( C ). A.选择恰当的进程管理程序B.用户作业准备充分 C.选择恰当的作业调度算法D.有一个较好的操作环境 5.系统抖动是指( D ). A.使用机器时,屏幕闪烁的现象 B.由于主存分配不当,偶然造成主存不够的现象 C.系统盘有问题,致使系统不稳定的现象 D.被调出的页面又立刻被调入所形成的频繁调入调出现象 6.在分页存储管理系统中,从页号到物理块号的地址映射是通过( B )实现的. A.段表B.页表 C. PCB D.JCB 7.在下述文件系统目录结构中,能够用多条路径访问同一文件(或目录)的目录结构是( D ) A.单级目录B.二级目录

C.纯树型目录D.非循环图目录 8.SPOOLing技术可以实现设备的( C )分配. A.独占B.共享 C.虚拟D.物理 9.避免死锁的一个著名的算法是( C ). A.先人先出算法B.优先级算法 C.银行家算法D.资源按序分配法 10.下列关于进程和线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A.一个进程只可拥有一个线程 B.一个线程只可拥有一个进程 C.一个进程可拥有若干个线程 D.一个线程可拥有若干个进程 二、判断题(选择你认为正确的叙述划√,认为错误的划×并说明原因.每题2分,共10分) 1.简单地说,进程是程序的执行过程.因而,进程和程序是一一对应的.( ) 2.V操作是对信号量执行加1操作,意味着释放一个单位资源,加l后如果信号量的值小于等于零,则从等待队列中唤醒一个进程,使该进程变为阻塞状态,而现进程继续进行.( ) 3.段页式存储管理汲取了页式管理和段式管理的长处,其实现原理结合了页式和段式管理的基本思想,即用分段方法来分配和管理用户地址空间,用分页方法来管理物理存储空间.( ) 4.在采用树型目录结构的文件系统中,各用户的文件名必须互不相同.( ) 5.用户程序应与实际使用的物理设备无关,这种特性就称作与设备无关性.( ) 答案:1.(×)改正为:进程和程序不是一一对应的. 2.(×)改正为:V操作是对信号量执行加1操作,意味着释放一个单位资源,加1后如果信号量的值小于等于零,则从等待队列中唤醒一个进程,现进程变为就绪状态,否则现进程继续进行. 3.(√) 4.(×)改正为:在采用树型目录结构的文件系统中,不同用户的文件名可以相同. 5.(√)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操作系统原理课程设计实践报告

操作系统原理课程设计 实践报告 题目: 仿真多进程并发环境中死锁的预防、避免、检测与解除 姓名: 学院: 信息科技学院 专业: 计算机科学技术系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20010年4月8日 仿真多进程并发环境中死锁的预防、避免、检测与解除 摘要:在多道程序系统中,多个程序并发执行时可能造成死锁。所谓死锁是指多

个进程在运行过程中因争夺资源而造成的一种僵局。当进程处于这种僵局状态时若无外力作用,它们都将无法再向前推进,造成资源的浪费。该程序将模拟多进程并发时死锁现象的产生、避免、检测与解除。死锁避免用最著名的银行家算法,用银行家安全性算法类似的死锁检测算法来检测进程状况,又用资源剥夺法来实现死锁的解除。该程序实现操作简易,表示清晰并且形象描述多进程并发环境中死锁的预防、避免、检测与解除。 关键字:死锁;避免死锁;安全状态;银行家算法 引言:在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以及网络通信中,由于进程并发和资源共享,当系统中资源分配顺序或者进程推进顺序不当就会造成系统死锁[1]。处于死锁状态的系统中,进程之间互相等待资源而永远不能继续向前推进,严重地影响了系统的可靠性。因而有时需要合理的对资源进行分配必要的时候加以限制保证系统安全、高效、稳定的运行。 1理论分析 1.1 死锁的概念 如果一个进程集合中的每个进程都在等待只能由此集合中的其他进程才能引发的事件,而无限期陷入僵持的局面称为死锁[2]。 1.2 产生死锁的条件: 1、互斥使用(资源独占):一个资源每次只能给一个进程使用。 2、不可强占(不可剥夺):资源申请者不能强行的从资源占有者手中夺取资 源,资源只能由占有者自愿释放。 3、请求和保持(部分分配,占有申请):一个进程在申请新的资源的同时保 持对原有资源的占有(只有这样才是动态申请,动态分配)。 4、循环等待:存在一个进程等待队列{P1,P2,…,Pn},其中P1等待P2占 有的资源,P2等待P3占有的资源,…,Pn等待P1占有的资源,形成一个进程等待环路[3]。 1.3死锁的预防 在系统设计时确定资源分配算法,保证不发生死锁。具体的做法是破坏产生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之一。 ①破坏“不可剥夺”条件 在允许进程动态申请资源前提下规定,一个进程在申请新的资源不能立即得到满足而变为等待状态之前,必须释放已占有的全部资源,若需要再重新申请。 ②破坏“请求和保持”条件 要求每个进程在运行前必须一次性申请它所要求的所有资源,且仅当该进程所要资源均可满足时才给予一次性分配。 ③破坏“循环等待”条件 采用资源有序分配法:把系统中所有资源编号,进程在申请资源时必须严格按资源编号的递增次序进行,否则操作系统不予分配。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 一、概述 课程设计目的、意义: 课程设计目的使学生熟悉文件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法;加深对所学各种文件操作的了解及其操作方法的特点。通过模拟文件系统的实现,深入理解操作系统中文件系统的理论知识, 加深对教材中的重要算法的理解。同时通过编程实现这些算法,更好地掌握操作系统的原理及实现方法,提高综合运用各专业课知识的能力。 主要任务: 模拟文件系统设计是设计和实现一个简单的文件系统。内容包括: 1.建立文件存储介质的管理机制 2.建立目录(采用一级目录结构) 3.文件系统功能(显示目录、创建、删除、打开、关闭、读、写) ~ 4.文件操作接口(显示目录、创建、删除、打开、关闭、读、写) 二、系统设计 课程设计的系统设计: 本系统模拟一个文件管理系统,要完成对文件的基本操作,文件的基本操作有文件、文件夹的打开、新建、删除和读取写入文件,创建更改目录,列出目录内容等信息。系统建立了文件目录树,存储文件系统中的所有文

件。对于用户名下的文件,用文件目录树的分枝来存贮。采用命令行操作界面很直观,也方便用户进行操作,用户只要按照操作界面所显示的命令来操作就行了。 整体设计框架: 系统初始化界面是由创建用户存储空间,管理文件,退出系统三个模块组成。用户创建由创建用户存储空间,进入目录,删除用户存储空间,显示所有用户存储空间,等模块组成。然后各个模块再由一些小模块组成。其中创建文件,打开关闭文件,读写文件等文件操作模块包括在进入目录模块里面。 三、系统实现 课程设计主要内容的实现程序代码: 《 #include <> #include <> #include <> typedef struct file{ char name[10]; struct file *next; }File; typedef struct content{ ! char name[10]; File *file;

操作系统(一个小型操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课程设计

南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 时间:

操作系统模拟算法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要求 将本学期三次的实验集成实现: A.处理机管理; B.存储器管理; C.虚拟存储器的缺页调度。 设计流程图 主流程图 开始的图形界面 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缺页调度 先来先服务时 间 片 轮 转 首 次 适 应 法 最 佳 适 应 法 先 进 先 出 L R U 算 法

A.处理机调度 1)先来先服务FCFS N Y 先来先服务算法流程 开始 初始化进程控制块,让进程控制块按进程到达先后顺序让进程排队 调度数组中首个进程,并让数组中的下一位移到首位 计算并打印进程的完成时刻、周转时间、带权周转时间 其中:周转时间 = 完成时间 - 到达时间 带权周转时间=周转时间/服务时间 更改计时器的当前时间,即下一刻进程的开始时间 当前时间=前一进程的完成时间+其服务时间 数组为空 结束

2)时间片轮转法 开始 输入进程总数 指针所指的进程是 否结束 输入各进程信息 输出为就绪状态的进程的信息 更改正在运行的进程的已运行时间 跳过已结束的程序 结束 N 指向下一个进程 Y 如果存在下一个进程的话 Y N 输出此时为就绪状态的进程的信息 时间片轮转算法流程图

B.存储器管理(可变式分区管理) 1)首次适应法 分配流程图 申请xkb内存 由链头找到第一个空闲区 分区大小≥xkb? 大于 分区大小=分区大小-xkb,修改下一个空闲区的后向指针内容为(后向指针)+xkb;修改上一个空闲区的前向指针为(前向指针)+xkb 将该空闲区从链中摘除:修改下一个空闲区的后向地址=该空闲区后向地址,修改上一个空闲区的前向指针为该空闲区的前向指针 等于 小于延链查找下 一个空闲区 到链尾 了? 作业等待 返回是 否 登记已分配表 返回分配给进程的内存首地址 开始

中山大学操作系统原理A卷试题答案

2008操作系统A卷参考答案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 成绩_________ 一、术语解释(5个,共20分) 1、内核:实现操作系统的最基本功能、常驻内容并要求CPU在核心态方式下运行的代码 和相关数据结构。 2、信号量:操作系统内容定义和管理的一种特殊数据结构,提供了初始化、增值和减值等操 作供进程调用,以实现进程互斥或同步。 3、临界区:两个或多个进程中,对应的程序中各存在一段访问共享数据的代码块,设 为CS1、CS2、。。。,这些代码块中,若有某个进程执行其中一个(设CSi),则其它进 程执行其它相应代码块只能在CSi完成后才能开妈执行。具有这种要求的代码块称为临界 区 4、线程:进程中的一个独立的调度执行单位。多线程技术中,同一进程中可以有多个独立的 调度执行单位,并且可以并发执行。 5、逻辑地址:程序设计员在程序中使用的地址。 二、简答题(5题,共30分) 6、系统调用的过程中,控制的转移步骤如何? 答:CPU控制权在用户态的进程中,进程执行陷入或软中断指令硬件执行中断响应动作进入内核,CPU控制权在核心态的操作系统内核代码中,执行系统调用服务程序,并可能进行进程调度,选择下一个可运行的进程恢复可运行进程的上下文CPU 控制权又交给在用户态的进程, 7、与层次结构比较,微内核结构的主要优缺点是什么? 答:优点有接口一致性、系统安全性高、功能扩展灵活性、可移植性高、适用于分布式环境。 缺点是效率较低。 8、与多进程技术相比,多线程技术有哪些优点? 答:同一进程的多个线程共享进程的资源,因此与进程相比,线程占用的资源极少;创建/撤消线程更快;同一进程的多个线程同属一个地址空间,可以使用共享变量直接通信;用户级线程还不需内核管理,减少了内核的开销。 9、用Test_And_Set指令如何实现互斥? 10、文件打开过程主要工作及步骤 答:1搜索文件目录,以获取该文件控制信息;2检查操作权限;3分配活动文件表的 表项和打开文件表的表项,填入相应的文件控制信息;分配必要的缓冲区;4返回打开文件表的表项指针(文件句柄),供进程以后读写文件。 三、应用分析题(共4题,共40分) 11、(10分)k读者-写者问题:有一个文件F被多个进程读取或修改,其中一批进程 只读取F,另一些进程只修改F。为了保证系统响应时间,规定最多只能有k个进 程同时操作F。试用信号量及P、V操作实现读者与写者的同步。 答: Semaphore wr=1;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湖南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学号: ******** 姓名:* * 班级: *** 指导老师: *** 完成时间: ****.**.** 目录 实验一 Windows进程管理 实验二 Linux进程管理 实验三互斥与同步 实验四银行家算法的模拟与实现 实验五内存管理 实验六磁盘调度 实验七进程间通信 实验一 Windows进程管理 一、实验目的 1)学会使用 VC 编写基本的 Win32 Consol Application(控制台应用程序)。 2)通过创建进程、观察正在运行的进程和终止进程的程序设计和调试操作,进一步熟悉操作系统的进程概念,理解 Windows 进程的“一生”。

3)通过阅读和分析实验程序,学习创建进程、观察进程、终止进程以及父子进程同步的基本程序设计方法。 二、实验内容和步骤 (1)编写基本的 Win32 Consol Application 步骤1:登录进入 Windows 系统,启动 VC++ 。 步骤2:在“FILE”菜单中单击“NEW”子菜单,在“projects”选项卡中选择 “Win32 ConsolApplication”,然后在“Project name”处输入工程名,在“Location” 处输入工程目录。创建一个新的控制台应用程序工程。 步骤3:在“FILE”菜单中单击“NEW”子菜单,在“Files”选项卡中选择“C++ Source File”,然后在“File” 处输入 C/C++源程序的文件名。 步骤4:将清单 1-1 所示的程序清单复制到新创建的 C/C++源程序中。编译成可执行文件。 步骤5:在“开始”菜单中单击“程序”-“附件”-“命令提示符”命令,进入Windows“命令提示符”窗口,然后进入工程目录中的 debug 子目录,执行编译好的可 (2)创建进程 本实验显示了创建子进程的基本框架。该程序只是再一次地启动自身,显示它的系统进程 ID和它在进程列表中的位置。 步骤1:创建一个“Win32 Consol Application”工程,然后拷贝清单 1-2 中的程序编译成可执行文件。 步骤2:在“命令提示符”窗口运行步骤 1 中生成的可执行文件,列出运行结果。按下ctrl+alt+del,调用 windows 的任务管理器,记录进程相关的行为属性。 步骤3:在“命令提示符”窗口加入参数重新运行生成的可执行文件,列出运行结果。按下ctrl+alt+del,调用 windows 的任务管理器,记录进程相关的行为属性。 (3)父子进程的简单通信及终止进程

苏州大学操作系统原理期中考试试卷2012软工(含答案)

苏州大学操作系统原理期中考试试卷共6页 学院专业成绩 年级学号姓名日期 考试形式:闭卷时间: 120分钟 一、填空题(10分,每空1分) 1、在有m个进程的系统中出现死锁时,死锁进程的个数k应该满足的条件是 1

(B)它的优先权变为最大 (C)其PCB移至等待队列队首 (D)进程变为就绪状态 6、对于给定的一组进程, C 算法可以获得最小的平均等待时间。(A)先到先服务调度(B)优先权调度 (C)最短作业优先调度(D)轮转法调度 7、分布式系统又被称为D。 (A)紧耦合系统(B)松耦合系统 (C)对等系统(D)网络操作系统 8、进程在就绪队列中等待调度的时间片总和称为 B 。 (A)运行时间(B)等待时间(C)响应时间(D)周转时间 9、银行家算法是一种 B 算法。 (A)死锁解除(B)死锁避免 (C)死锁预防(D)死锁检测 10、分时系统中,当用户数目为100时,为保证响应不超过1秒;此时的时间片最大应为A。 (A)10ms (B)20ms (C)50ms (D)100ms 三、(10分)CPU调度可发生在哪些情况下?哪些情况是可抢占式调度?哪些是非抢占式调度? (1)正在执行的进程执行完毕。 (2)执行中进程自己调用阻塞原语。 (3)执行中进程调用了P原语操作,从而因资源不足而被阻塞;或调用了V 原语操作激活了等待资源的进程队列。 (4)执行中进程提出I/O请求后被阻塞。 (5)在分时系统中时间片已经用完。 (6)在执行完系统调用,在系统程序返回用户进程时,可认为系统进程执行完毕,从而可调度选择一新的用户进程执行。 (7)就绪队列中的某进程的优先级变的高于当前执行进程的优先级,从而也将引发进程调度。 可抢占式调度:(7) 非抢占式调度:(1)、(2)、(3)、(4)、(5)、(6) 四、(10分)什么是用户态线程和核心态线程?它们之间的映射关系有哪些?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论文

学年论文(课程设计)题目:操作系统课程设计 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学科门类工学 专业网络工程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王煜 年月日

河北大学学年论文(课程设计)任务书 (指导教师用表) 指导教师签字: 系主任签字: 主管教学院长签字: 装 订 线

河北大学学年论文(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装 订 线

摘要 此系统实现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和进程管理。 存储管理部分主要实现主存空间的分配和回收。存储管理采用可移动的可变分区存储管理方式。采用数组来模拟主存,大小为512个字节。 设备管理主要包括设备的分配和回收。模拟系统中有A、B、C三种独占型设备,A设备3个,B设备2个,C设备1个。设备分配时采用采用先来先服务策略。设备回收时唤醒等待设备的进程。 进程管理主要包括进程调度,进程的创建和撤销、进程的阻塞和唤醒,中断作用的实现。其中硬件中的中央处理器用不断循环的函数CPU( )模拟,重要寄存器(如:程序状态寄存器PSW、指令寄存器IR)用全局变量模拟,中断的发现是在函数CPU中加检测PSW 的方式来模拟,时钟的模拟通过timer控件实现。进程控制块的模拟通过数组,本系统最多容纳10个。进程调度时采用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时间片为5。 关键词:存储管理设备管理进程管理时间片

ABSTRACT The system has storage management, equipment management and process management. The storage management has achieved the allocation and recovery of the main memory space. Variable storage management is used as storage management .We simulate the main memory by array, whose size is 512 bytes. The device management, including the distribution and recovery of devicet. We simulate three devices ,A,B,C. the numbers of them are 3,2,1. The distribution of device used to adopt first-come first-service strategy. It awakes the blocking process when the device is recycled. The process management, including scheduling ,creating revocation ,blocking and waking up the process, the realization of the interruption.We simulate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by the cycling function named CPU(),simulate the important register by global variable, simulate the recovering of interruption by checking PSW in the function of CPU(),simulate the clock by the timer control. The simulation of the process control block by array, whose number is up to 10. When the scheduling of the process happens, we use the algorithm of time piece rotation scheduling, and the time piece is 5. Key words: storage device process time

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设计

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设计 班级:计091-1 姓名: 学号: 使用语言:C++ 指导老师: 学院:

一、系统要求 1、实验目的 通过一个简单多用户文件系统的设计,加深理解文件系统的内部功能及内部实现。 2、实验内容 为linux系统设计一个简单的二级文件系统。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1)可以实现下列几条命令(至少4条); login 用户登陆 dir 列文件目录 create 创建文件 delete 删除文件 open 打开文件 close 关闭文件 read 读文件 write 写文件 (2)列目录时要列出文件名、物理地址、保护码和文件长度; (3)源文件可以进行读写保护。

二、系统分析 1、设计思想 本文件为二级文件系统,即要实现对文件的增删改查,同时又具备登陆系统、注册用户的功能,各个用户之间的文件系统互不干扰。 本文件系统采用两级目录,其中第一级对应于用户账号,第二级对应于用户帐号下的文件。另外,为了简便文件系统未考虑文件共享,文件系统安全以及管道文件与设备文件等特殊内容。 系统采用结构体来存储用户、文件目录、文件数据内容: 0 48*5 48*5+44*50 48*5+44*50+264*200 每个分区都是由结构体组成,每个个去的结构体的个数由格式化系统是决定。

整个系统的编码构成主要分为: Allstruct.h 定义了每个分区的结构体; Mysys.h 声明了对系统操作的各种方法;Myuserfile.h 声明了对文件操作的各种方法; Mymain.cpp 整个系统的主函数,操作入口; Mysys.cpp 包含了mysys.h,实现了操作系统的各种方法;Myuserfile.cpp 包含了myuserfile.h,实现了操作文件的各种方法; 2、主要数据结构 Allstruct.h文件的内容: struct s_user //用户区结构体 { long isuse; //是否使用 char name[20]; //用户名 char psd[20]; //密码 long address; //目录地址 };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题目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题目 实现一个模拟操作系统。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 通过模拟操作系统原理的实现,加深对操作系统工作原理理解,进一步了解操作系统的实现方法,并可练习合作完成系统的团队精神和提高程序设计能力。 三、小组人数 建议3~4人一组共同完成模拟系统的实现。 四、编程语言 建议使用VC、VB、C#、Java等Windows环境下的程序设计语言,以借助这些语言环境来模拟硬件的一些并行工作。 五、课程设计内容 模拟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方法的单用户操作系统,该操作系统包括进程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和用户接口四部分。 六、课程设计具体要求和内容 1.文件管理和用户接口 文件管理和用户接口部分实现的主要是单用户的磁盘文件管理部分,包括文件的逻辑结构、物理结构、目录、磁盘分配回收、文件的保护和用户接口的实现。 ⑴文件的逻辑结构 文件的逻辑结构采用流式结构; 文件的内容均采用文本文件; 系统中有两种文件,一种是存放任意字符的文件,一种是可执行文件。可执行文件的内容就是模拟系统内进程的程序体。 文件中要有一种特定命令的“可执行”文件,该文件中的命令有: x=?; 给x赋值一位数 x++; x加1 x--; x减1 !??;第一个?为A,B,C中某个设备,第二个?为一位数,表示使用设备的时间(由于没有实际设备,所以无法知道设备何时工作完成,所以假定一个数,这个数随着系统时间增加而递减,减到0时,认为是设备工作完成); end. 表示文件结束,同时将结果写入文件out,其中包括文件路径名和x的值。 ⑵磁盘模拟 用一个文件disk1模拟磁盘c,用一个文件disk2模拟磁盘d。两个磁盘一样大小,磁盘的每个盘块64字节,模拟磁盘共有128块。第0、1块存放文件分配表,第2块存放根目录,其余存放子目录和文件。 ⑶目录结构 目录结构采用树型目录结构。 ①目录项内容(8个字节): 目录名、文件名:3个字节; 扩展名:2个字节(可执行文件扩展名为ex,目录没有扩展名); 目录、文件属性:1字节(1位标识是文件还是目录,1位标识只读还是非只读,1位是隐藏属性,标识显示还是不显示); 起始盘块号:1个字节; 文件长度:1字节(目录没有长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