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完美版

第3节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

一、教材分析

(一) 知识脉络

饮用食品不仅能为人体提供必要的营养素、调节口味、满足人体营养需要,而且其中的某些成分还是具有调节人体新陈代谢、防御疾病发生、增进人体健康的作用。本节教材从生活中学生比较熟悉的作为饮品、调味品的乙醇、乙酸这两种有机化合物入手将学生逐步带入维持生命和健康所必需的营养物质:油脂、糖类和蛋白质。即由简单有机物到复杂有机化合物、由单官能团的烃的衍生物(乙醇、乙酸、酯、油脂)到多官能团的烃的衍生物(糖类、蛋白质)、由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乙醇、乙酸、酯、油脂、葡萄糖、蔗糖、氨基酸)到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淀粉、纤维素、蛋白质)。这样编写便于学生的学习、知识的积累及迁移应用。

(二) 知识框架

(三) 新教材的主要特点:

新教材不拘泥于以往的知识体系,单一的从官能团及其衍变进行展示,而是从生活中的营养物质切入具体有机物,按“结构——性质——重要应用——回归人体中的作用”这样的明线展示,将它们之间的衍变作为暗线隐含于教材或习题之中。这样的编写,贴近学生的生活,不仅可以使他们通过本节的学习认识了一些重要的烃的衍生物的典型代表物,而且可以丰富他们的生活常识,有利于他们自觉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正确对待卫生、健康等日常生活问题,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认识教材所涉及乙醇、乙酸、酯、油脂、糖类、蛋白质等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主要性质和主要应用。

2.引导学生常识性地了解人类生命、营养、健康密切相关的知识。

(二)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联想·质疑”引导关注学生食品中的营养成分,激发他们对相关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等知识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2.通过“观察·思考”、“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设计能力。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

1.通过“迁移·应用”、“交流·研讨”、“活动·探究”活动,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知识的兴趣,让他们享受到探究未知世界的乐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2.帮助学生学习和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烃的衍生物 单官能团 多官能团 乙醇 乙酸 酯

油脂 简单低分子 天然有机高分子 葡萄糖 氨基酸 淀粉 纤维素 蛋白质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知识上重点、难点

1.乙醇、乙酸、酯、油脂、糖类、蛋白质的化学性质及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2.对酯化反应和酯的水解反应的化学反应本质的辨证认识。

(二)方法上重点、难点

使学生能从理性上探索事物变化的本质,发现事物变化的规律,强化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

(一)学生准备

1. 收集各种含有酒精的饮料和调味品(图片或实物)

2.预习

(二)教师准备

1. 教学媒体、课件;准备“活动·探究”实验用品。

2.编制“活动·探究”活动报告及评价表。

五、教学方法

问题激疑、实验探究、交流讨论、

六、课时安排

5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生活动】展示各种含有酒精的饮料和调味品(图片或实物)。

【质疑】你能从中得到酒精的哪些物理性质?引导学生得出乙醇的相关物理性质。

【讨论、交流】学生展示含有酒精的饮料和调味品,从中得到酒精的一些物理性质,如呈液态、可溶于水、有香味。

【质疑】乙醇与前面学习的有机物的物理性质有何不同?为什么?

【点评】通过接触实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使他们了解乙醇在生活中的作用。

用问题激发学生对乙醇分子结构探究的兴趣。

【展示】展示乙醇的比例模型和球棍模型。演示或动手拆插乙醇分子模型,引导学生分析乙醇分子结构:在乙醇分子中存在哪些我们熟悉的原子团?

【讨论、交流】学生分析得出:在乙醇分子中存在-C2H5和-OH。

【质疑】这些原子团还存在于哪些分子中?它们与乙醇在结构上有何不同?

【讨论、交流】学生分析得出:在C2H6中存在-C2H5,在H2O分子中存在-OH。

【讲述、板书】从乙醇的分子结构不难看出:乙醇分子既可以看成是乙烷分子中氢原子被水分子中羟基(-OH)取代;又可看成是水分子中氢原子被乙基(-C2H5)取代。因此,乙醇既具有与有机物相似的性质,又具有与无机物相似的性质。

一、乙醇

1.分子结构

化学式:C2H6O 结构式:略结构简式:CH3CH2OH或C2H5OH

【点评】加深对乙醇分子结构中既有有机碳链结构(-C2H5)又有-OH原子团的认识。

通过引导使学生关注到CH3CH2OH与CH3CH3和H2O在结构上的相似与不同。

【过渡】分析乙醇分子中存在哪些化学键?推测发生化学反应时,乙醇分子中的哪些化学键可能发生断裂?

【讨论、交流】在乙醇分子中存在:C-O键、O-H键、C-H键。

【活动、探究】实验1:无水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实验前,请学生预测实验中可能的断键位置及可能出现的现象,再动手实验、观察、记录、检验生成的气体、解释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

【讨论、交流】学生根据水与乙醇结构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及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原理,预测可能的断键位置及可能出现的现象。

【实验分析、讨论】1:你认为在上述实验中乙醇分子可能的断键位置在哪儿?

2:实验中出现了哪些现象?

3:上述现象与你的预测是否一致?你如何解释这些现象?

4:什么事实可以说明断键的位置不是C-H、C-C键呢?(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媒体播放】播放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录像。与水对比,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要缓慢得多,说明了什么?

【讨论、交流】通过与水结构的比较,使学生注意到烃基对羟基的影响。

【学生活动】根据刚才的实验现象,完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该反应的类型。

【板书】2.化学性质

⑴与Na反应(置换反应或取代反应)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乙醇钠

【媒体播放】播放动画,模拟金属钠与乙醇反应本质的微观过程。

【质疑】1:实验1说明乙醇分子中的O-H键易断裂,那么C-H、C-C键能否断裂呢?如果可以,请你举例。2:燃烧属于什么反应?

【交流、板书】⑵氧化反应

①燃烧方程式略

【过渡】现在我们改变实验条件,布置学生完成教材实验2,观察铜丝的变化并闻液体的气味。

【活动、探究】实验2

【讨论、交流】铜丝在酒精灯外焰加热后变黑,伸入乙醇中变成亮红色,乙醇液体保持沸腾,在试管口闻到刺激性气味。

【质疑】1:铜丝变黑是什么变化?又变红是什么变化?你怎样看待铜丝的作用?2:乙醇液体保持沸腾说明什么?3:CuO被还原,乙醇被氧化成什么物质呢?

【讨论、交流】学生回答:铜丝在外焰上加热后变成黑色的CuO;伸入乙醇后又变成Cu,说明铜丝在反应中充当了催化剂的作用。乙醇液体保持沸腾说明此反应是放热反应。

【讲述、板书】在这个反应中,CH3CH2OH中与-OH相连的C-H键发生断裂,插入O原子,这样在同一个C 原子上就连接了两个-OH,是一个不稳定的结构,脱去一个水分子后,形成了这样一个原子团-HC=O,称之为醛基,生成的有机物含有两个碳原子,故称之为乙醛。乙醛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我们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这个反应的过程:

②催化氧化

Cu+1/2O2=CuO

CuO+CH3CH2OH→Cu+CH3CHO+H2O

总反应为:略

【质疑】在乙醇的催化氧化生成乙醛的反应中,从乙醇到乙醛消去了H原子,碳元素的化合价有何变化?此反应与乙醇的燃烧反应有何异同?

【讨论、交流】乙醇催化氧化反应与燃烧反应的共同点:这两个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在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都升高了,故都称为氧化反应。不同点:不同的反应条件使得前者是部分氧化,后者是完全氧化。

【点评】将乙醇的燃烧与催化氧化反应放在一起,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反应的异同点,关注在有机反应中,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

【质疑】1:除了做调味品和饮料,你知道乙醇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用途吗?2:你了解工业酒精吗?

【讨论、交流】学生根据乙醇能够燃烧的性质和已有的关于工业酒精的知识,展开讨论。【作业】从以下两个题目中选择一个谈谈你的看法:

1.结合近期机动车驾驶员饮酒造成严重交通事故案例,谈谈饮酒的利弊。

2.查阅工业酒精中毒事件的相关资料,谈谈工业酒精对人体的危害。

【点评】对学生进行交通法规、健康保健及商业道德教育,同时培养他们对事物辨证认识的观点。

第二课时

【引入】乙酸是重要的有机酸,生活中我们常接触它。食醋是3%~5%乙酸的水溶液,所以乙酸又叫醋酸。下面我们先研究它的物理性质。

【板书】二、乙酸

1、乙酸的物理性质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拿起盛有乙酸的试剂瓶,观察乙酸的色、态,打开瓶盖闻一下气味,然后说给大家听。

【讨论、投影】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讲述】我这里也有一瓶乙酸(冷冻过的),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是冰状晶体)。为什么跟你们实验台上的乙酸状态不同?因为课前我把它放在冰箱里了。乙酸在温度低于它的熔点(16.6℃)时会变成冰状晶体,所以无水乙酸又叫冰醋酸。乙酸的沸点是117.9℃。当乙酸和高沸点物质混合在一起时,要想将乙酸分离出来,可以采用什么方法?

【质疑】如何从结冰的冰醋酸中取出乙酸?

【点评】此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可培养学生的实验实际操作能力。

【展示】乙酸的比例模型

【导引、板书】2.分子结构

羧基

【质疑】乙酸分子是由甲基和羧基构成的,羧基决定了乙酸的化学性质。那么,乙酸发生化学反应时可能在哪些部位断键呢?

【思考、交流并讲述】断羟基中的氢氧键,因此,羧基在水溶液中有一部分电离产生H+。CH3COOH CH3COO-+H+而具有一定的酸性,请你们根据已有的知识,选择合适的化学药品设计几个小实验证明乙酸具有酸性。

【讨论、交流】将全班同学分成小组,经过讨论确定设计实验方案并写在纸上投影。

【归纳、投影】①向紫色石蕊试液中滴入乙酸溶液

②往镁粉中加入乙酸溶液

③向CuO中加入乙酸溶液

④向Cu(OH)2悬浊液中加入乙酸溶液

⑤向Na2CO3粉末中加入乙酸溶液

【活动、探究】根据以上实验方案,指导学生实验。强调注意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推测乙酸的化学性质。

【点评】学生根据酸的通性设计出实验方案,可进一步巩固酸的通性,同时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导引、板书】2.化学性质

⑴酸性(断O-H键)(化学方程式略)

酸性强弱比较:乙酸>碳酸

【迁移、应用】用醋可除去水壶内壁上的水垢,写出化学方程式。

【学生练习】2CH3COOH+CaCO3=(CH3COO)2Ca+CO2↑+H2O

2CH 3COOH+Mg(OH)2=(CH 3COO)2Mg+2H 2O

【过渡】一般的食品和饮料,超过保鲜期就会变质,而用粮食酿造的酒却会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而变得更醇香,这是为什么呢?

【观察、思考】教师演示乙酸和乙醇的反应,边操作边讲解,同时投影下列问题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

①反应中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②为什么反应物都必须是无水液体?③反应混合液的混合顺序如何?为什么?大试管内反应混合液体积不超过多少?加入碎瓷片的目的是什么?④为什么要用饱和Na 2CO 3溶液吸收产物?⑤为什么导气管不能伸入饱和Na 2CO 3溶液? ⑥实验完成后向饱和Na 2CO 3溶液中加一滴酚酞试液,观察现象,再将所得产物充分振荡,并注意前后液层厚度及气味。

【观察、描述】Na 2CO 3液面上有一层无色透明、不溶于水、有香味的油状液体。

【讲述、板书】这种有香味的无色透明油状液体就是乙酸乙酯.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存在并加热的条件下发生了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向这种酸跟醇作用而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做酯化反应。在此条件下,生成的乙酸乙酯和水又能部分地发生水解反应,所以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如下:

⑵酯化反应:(断C -OH 键)

CH 3C-OH+HO-CH 2CH 3 CH 3 O-CH

2-CH 3 +H 2O 【质疑】酯化反应是怎样发生的?

【媒体演示】酯化反应机理

【导引、板书】羧酸脱羟基、醇脱氢.

【提问、讨论、归纳】结合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引导学生分析酯化反应的特点:

1.酯化反应在常温下进行得很慢,为了使反应加快,使用了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

2.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它会达到平衡状态,如何使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呢? 学生答: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

为了使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我们加入的乙醇、乙酸是无水的,且乙醇是过量的,以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同时将生成的产物乙酸乙酯蒸出,水可以被浓硫酸吸收,由此使生成物的浓度减少,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所以浓硫酸在反应中既是催化剂又是吸水剂.

为了使蒸发出的乙酸乙酯蒸气迅速冷凝,加长了导气管,为了防止试管受热不均匀造成碳酸钠溶液倒吸,所以导管口位于接近液面的上方。

3.为什么必须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来吸收乙酸乙酯呢?因为:

①碳酸钠能跟蒸发出的乙酸反应生成没有气味的乙酸钠,所以反应完毕后振荡试管酚酞的红色变浅,液层变薄;它还能溶解蒸发出的乙醇,由此可以提纯乙酸乙酯。

②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减小,容易分层析出.

4.反应混合液的混合顺序:先加无水乙醇,再缓慢加入浓硫酸和冰醋酸,边加边振荡。大试管内反应混合液体积不超过1/3。加入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暴沸。

【小结】乙酸的化学性质主要是这两个方面:一是有酸性,二是能发生酯化反应.乙酸之所以具有如此的化学性质,正是因为它具有羧基这个原子团。

【点评】本节课从实验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掌握乙酸的重要性质,然后上升到从结构理论去认识,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教学方法上通过精心设问,师生共同讨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从而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事实的科学态度。

【作业】1.思考:为什么酒存放时间越久越香?

2.常规训练

3.、拓展延伸(略)

第三课

【联想、质疑】很多水果和花草具有芳香气味,如草莓、香蕉等,这些芳香气味是什么物质产生的?

【交流并回答】这种物质就是我们上节课学习的乙酸乙酯。

O O

C 浓

【联想、质疑】很多食物中富含油脂。油脂是重要的营养物质,能向人体提供能量,这是为什么?什么是酯?油脂和酯之间有什么关系?

【过渡】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探究的内容。

【板书】三、酯和油脂

【复习、迁移】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将乙醇换成甲醇(CH3OH)呢?【讲述、板书】像这种有机酸和醇起反应所生成的像乙酸乙酯那样一类有机化合物叫做酯。

1.酯的结构式:R—C—O—R,(其中两个烃基R和R,可不一样,左边的烃基还可以是H)

O

【提问】根据在乙酸乙酯的实验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推测乙酸乙酯具有哪些性质?

【讨论、板书】2.酯的物理性质

⑴低级酯是具有芳香气味的液体⑵密度比水小⑶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讲述】酯可做溶剂,并用于制备食品工业的香味添加剂。

【过渡、练习】酯化反应是可逆的。根据酯化反应,写出乙酸乙酯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质疑】通过什么实验来验证该实验发生了?浓H2SO4的作用是什么?

【活动、探究】学生做乙酸乙酯的水解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实验中所用试管最好用标签贴上1、2、3,便于识别。组织交流讨论时不仅汇报最后结果即香味浓淡,还要说明酯的用量是否一致、所闻气味的顺序,然后引导现象不明显或异常的小组按加碱、加酸、水的顺序闻气味,以便获得正确结论。根据酯的水解产物分析酯在酸性、碱性、中性哪种条件易水解呢?

【交流、讨论、板书】由实验得出在有酸、碱存在和加热条件下,酯可以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对应的有机酸和醇。浓H2SO4的作用是催化剂,从化学平衡的角度考虑,在酯的水解反应中,用稀硫酸和NaOH溶液哪种做催化剂更好?

3.酯的水解酸或碱

CH3COOCH2CH3+H2O 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NaOH→CH3COONa+ CH3CH2OH

【分析】在该实验中采用水浴加热的原因是什么?水浴加热受热均匀,且易控制温度,防止高温下乙酸乙酯挥发。

【讲述】酯化和水解是相对的,是有条件的,向哪个方向进行的程度大小决定于外因,是用浓硫酸还是用NaOH作催化剂,体现了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理论。

【过渡】酯化和水解是可逆的,不同的羧酸与醇作用得到不同的酯,比如高级脂肪酸硬脂酸(C17H35COOH)和甘油[C3H5(OH)3]在浓硫酸作用下也可以生成酯。

【交流、讨论、板书】请同学们写出化学方程式,并讲述生成的硬脂酸甘油酯也成为油脂,像这种高级脂肪酸与丙三醇经酯化反应生成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称为油脂。

4.油脂

油(液态)油脂(混合物)

脂肪(固态)

【讲述】油脂在适当的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相应的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工业上根据这一反应原理,来制取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可制造肥皂。

【交流、讨论、板书】讨论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以及油脂的生理功能和用途。结合油脂的生理功能教育学生注意膳食平衡,既要避免过多食用洋快餐导致脂肪堆积,也要避免单纯最求减肥、体形,导致营养不良情况的发生。

板书:油脂水解

【迁移、应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热的纯碱水溶液(显碱性)洗涤炊具上的油污,请你分析这是利用了什么原理?

【作业】

第四课时

【引入】食物中有很多营养物质,在这些营养物质中,糖类、油脂、蛋白质是重要的营养物质。了解它们的性质和组成,对于维持生命和健康是相当重要的。接下来继续讨论糖类。【板书】四、糖类

【讲述】糖类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一大类有机化合物,葡萄糖、蔗糖、淀粉和纤维素等都属于糖类。其组成大多可以用通式C n(H2O)m表示,因此过去曾把它们成为碳水化合物。随着对糖类结构的研究,人们发现碳水化合物这个名称并不能反映糖类的结构特点,其原因有三:⑴在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并不是以结合成水的形式存在;⑵在有些分子中,H和O原子个数比并不等于2:1,例如鼠李糖C6H12O5;⑶许多符合C n(H2O)m通式的物质并不属于糖类,例如甲醛CH2O、乙酸C2H4O2。

【质疑、联想】在生物课中已学习了蔗糖、淀粉、纤维素在一定条件下可水解,请同学们完成化学方程式。

【交流、讨论、板书】

催化剂

C12H22O11+H2O C6H12O6+ C6H12O6

蔗糖葡萄糖果糖

催化剂

(C6H10O5)n+nH2O nC6H12O6

淀粉(纤维素)葡萄糖

【过渡】根据糖类是否水解以及水解产物的多少可以把糖分成单糖、二糖和多糖。

【媒体展示、讲述】教材表3-3-1

【导引】葡萄糖和果糖、蔗糖和麦芽糖化学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但淀粉和纤维素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其分子是由一定的结构单元C6H10O5重复连接而成的,因此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可用(C6H10O5)n表示,由于n值不同,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

【过渡】葡萄糖是一种重要的单糖,它存在于葡萄和其它有甜味的水果里;正常人的血液里约含0.1%的葡萄糖。它的结构和性质如何呢?

【讲述、板书】1. 葡萄糖

⑴分子结构

分子式:C6H12O6结构式:略结构简式:CH2OH(CHOH)4CHO

从葡萄糖的结构式可以看出,其分子中除-OH外还含有一个特殊的原子团,这个原子团称为醛基,醛基能被弱氧化剂氧化成羧基。

【活动、探究】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在试管中加入2mLNaOH溶液,滴加5%CuSO4溶液4~5滴,混匀,立即加入2mL 10%葡萄糖溶液,在酒精灯上加热至沸腾,观察发生的现象。

【讨论、板书】砖红色沉淀是Cu2O,可见Cu(OH)2被还原了,葡萄糖被氧化了,分子中的醛基被氧化成羧基,所以葡萄糖具有还原性。

⑵化学性质

①还原性

【思考】葡萄糖的这一性质有什么实际用途?

【讨论】在医学上的应用——尿糖、血糖的检测。

【点评】因为是试管操作,将课本中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一方面增强了实验现象的直观感,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质疑】分析葡萄糖的结构式,推测它还有什么性质?

【讨论、板书】具有与乙醇相似的性质,请学生写出葡萄糖与乙酸的酯化反应方程式。

②具有与乙醇相似的性质

催化剂

【小结】可见葡萄糖是一种多羟基醛。

【过渡】糖类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而食物中的绝大部分是多糖,接下来继续讨论淀粉和纤维素,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板书】2.淀粉

【阅读、讨论】阅读教材,分析图3-3-12,并思考我们长时间咀嚼馒头、米饭为什么会感到甜味?然后总结淀粉的化学性质。

【板书】⑴淀粉在催化剂作用下能发生水解反应

(C 6H 10O 5)n +nH 2O nC 6H 12O 6

淀粉葡萄糖

⑵淀粉溶液遇碘变蓝

【展示】棉花、滤纸、胶卷、珂罗玎、赛璐珞、人造丝、玻璃纸等实物标本等含纤维素的物品及其制品。

【讲述】棉花、滤纸虽然外观不同,但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胶卷、珂罗玎等都是由纤维素加工成的制品。

【阅读】3. 纤维素

【讨论】纤维素能不能像淀粉一样,被人体消化吸收呢?为什么我们每天必须摄入一定量富含纤维素的新鲜蔬菜呢?

【小结】由此可以看出纤维素在结构上不同于淀粉,因此在用途上也要多于淀粉。造纸是纤维素的重要用途之一。可简要指出造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作业】

第五课时

【导入】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了油脂、葡萄糖、淀粉这些人类生命活动过程中所需营养物质的有关知识。今天我们将接着来研究在人类生命活动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的,而且一切重要的生命现象和生理机能都离不开的物质?

【板书】五、蛋白质

【设问】说到蛋白质,使我想起了一位同学曾经对我说过的一句话。他说:蛋白质存在于生物体内,这一说法对不对呢,为什么?

【板书】1.蛋白质的存在

【讲述】蛋白质在希腊文中的意思是“第一”,蛋白质是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广泛存在于动物的肌肉、皮肤、血液、毛、发、蹄、角等中、植物的种子中,以及酶、某些激素、血红蛋白、细菌、病毒、抗体等。在人体中,蛋白质约占人体除水分外剩余质量的一半,是一种对健康至关重要的营养物质,它可以调节水与电解质平衡,是抗体生成所必须的物质,还是提供人体活动所需能量的物质之一,可见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生命的存在形式。

【设问】既然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那么,你知道蛋白质是由那些元素所组成的?是由什么物质构建而成的呢?

【板书】2.、蛋白质的组成

蛋白质是一类非常复杂的化合物,其分子中含有C 、H 、O 、N 、S 等元素。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从几万到几千万,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1965年我国科技工作者成功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这是科学史上的一大成就,可以说是科学史上又一“丰碑”。在认识生命现象揭开生命奥秘的伟大历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讲述】蛋白质在酸、碱、酶的作用下能发生水解,水解得到最终产物为α-氨基酸。

蛋白质+水 α—氨基酸

人体摄入的蛋白质在酶的催化下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各种α-氨基酸;各种α-氨基酸在人体内重新合成所需的各种蛋白质,由此可见α-氨基酸是构建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质的基石。

【设问】什么叫氨基酸?

概念:羧酸分子里烃基上的氢原子被氨基取代后的生成物叫氨基酸。

你能写出下面氨基酸的结构简式:

⑴α-氨基乙酸(甘氨酸)

酸、碱或酶

⑵α-氨基丙酸(丙氨酸)

⑶α-氨基戊二酸

【讲述】与羧基相连的碳原子叫α碳原子,与α碳原子相连的碳原子叫β碳原子。羧酸分子里的α碳原子上的氢原子被氨基取代的生成物叫α-氨基酸。

【过渡】蛋白质有什么样的性质呢?

【活动、探究1】学生分组实验:①取5支编号(1~5)试管,各加入2mL鸡蛋清溶液,向1号试管加入2mL蒸馏水振荡后留作对比。②向2~4号试管中分别加入0.5mL 的饱和(NH4)2SO4溶液、醋酸铅(或硫酸铜)溶液、甲醛(或75%医用酒精)溶液,第5支试管在酒精灯上加热,振荡试管并观察现象。③向2~5号试管中各加入2mL蒸馏水,振荡后再次与1号试管对照观察,填写实验记录。思考2号试管现象为什么和3、4、5不同,其实质是什么?

【活动、探究2】向盛有3mL 鸡蛋清溶液的试管里滴入几滴浓硝酸,观察发生的现象。【活动、探究3】把洗净的鸡蛋壳晾干后,取少量放在酒精灯上灼烧,闻气味。

【交流、讨论】2号试管有蛋白质析出,加蒸馏水后蛋白质又溶解在水里;2~4号试管有蛋白质凝结,加水后不溶解;鸡蛋清溶液遇浓硝酸变黄;灼烧鸡蛋壳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讲述】少量的盐(如硫酸铵、硫酸钠)能促进蛋白质的溶解,但如果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的盐溶液,反而会使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而使其从溶液中析出,这个过程叫盐析,这样析出的蛋白质在继续加水时仍能溶解,并不影响原来蛋白质的生理活性,可见盐析是可逆的。但在紫外线照射、加热或加入有机化合物、酸、碱、重金属盐(如铜盐、铅盐、汞盐等)的情况下,蛋白质会发生性质上的改变而聚沉,,这种聚沉是不可逆的,这个过程叫变性。【板书】3.蛋白质的化学性质

⑴盐析—可逆过程—可分离提纯蛋白质

⑵变性—可逆过程

⑶颜色反应—可鉴别蛋白质

⑷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可鉴别蛋白质

【点评】蛋白质的性质是教学重点,其盐析、变性、颜色反应所涉及的仪器、操作都比较简单,而实验现象又适宜在近处仔细观察,因此建议采用边讲学生边实验的教学方式进行。【过渡】由于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变性,丧失生理活性,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对这一性质的运用也是很多的。

【迁移、应用】1.误服重金属盐应立即采取什么措施?

2.教材p87的迁移应用

【阅读总结】阅读蛋白质的用途并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谈谈蛋白质的用途。

【作业】

不论何时,都要尽可能让思考与反省预见到突发的激情,这于审慎者可轻而易举做到。心烦意乱之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意识到这一点。先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下决心不再使之加剧。有了这种高明的防范,就能很快终止怒气。要懂得制怒之法,且止息于当止之时:奔跑时停下来最难;狂怒时保持头脑清醒也一样难。过分激动,不论程度高低,都会影响理智。一旦对发怒有了这种警醒,就不会使你因怒气而失控,也不会使你损害良好的辨别力。谨慎地驾驭情绪,就能很好地控制它。你将是马背上第一个理智的人。智者最没有耐性,因为学识减少了他们的耐心。知识渊博的人很难被取悦。俄庀泰特斯告诉我们,生活最重要的准则在于懂得如何忍受一切。他认为这是智慧的一半真谛。容忍愚蠢需要极大的耐心。有时最令我们痛苦的人正是我们最依赖的人,这帮助我们战胜自我。耐心能带来无可估量的内心平静;而内心平静是世间的福祉。不懂得如何容忍他人的人如果还能忍受他自己的话,就应当独处。

食品中的化学

食品中的化学 赵帅医学部2012级学号:1210307311 摘要:民以食为天,而近年来由于各种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民众对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也因为这些事件公众谈添加剂色变,甚至不敢食用任何添加剂。民众的这种认识是否正确,食品添加剂是否是危害人们生命健康的罪魁祸首。下面就让我们从化学的角度认识食品添加剂。 关键词:化学;食品添加剂;非食品添加剂;检测,摄入量。 一、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对人类发展有着重大意义,跟生活也有很大关系。众所周知,我们周围的事物都是由许许多多的化学元素组成的,包括我们人体不可缺少的许多元素。根据一些化学知识和现象还能帮人们做一些常见的有用的事。衣、食、住、行、用,化学无所不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化学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化学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各种食品,可以说化学与我们关系最紧密的应该是食品方面了。而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屡有发生,苏丹红、三聚氰胺、瘦肉精......导致现在人们谈到食品添加剂和其他一些用于食品生产方面的化学试剂就会色变。公众谈食品添加剂色变,更多的原因是混淆了非法添加物和食品添加剂的概念,把一些非法添加物的罪名扣到食品添加剂的头上显然是不公平的。因此,我们应该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了解食品中的化学。 二、食品添加剂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定义的食品添加剂是指无论有无营养价值,其本身通常不作为食品食用,也不作为食品中常见配料的任何物质,在食品中添加该物质的原因是出于生产、加工、制作、处理、包装、运输或者盛放过程中技术(包括感观上)原因,或希望其(直接或者)间接合理地成为食品的一部分,或其副产品成为食品的一部分,或影响食品的特征。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食品添加剂本身不是食品、是人为添加到食品中并且希望在食品或食品生产过程中发挥一定

营养中的化学

营养中的化学 对人体有益的营养单元可分五类: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维生素、矿物质。 碳水化合物是什么? 碳水化合物是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由于它所含的氢氧的比例为二比一,和水一样,故称为碳水化合物。它是为人体提供热能的三种主要的营养素中最廉价的营养素。 食物中碳水化合物主要是乳糖,其次为蔗糖和少许淀粉。母奶中含乳糖最多,属于双糖,最容易消化吸收。水果中含有大量果糖和葡萄糖,属于单糖,也容易吸收。谷类麦类中含有淀粉,为多糖类,在身体里经过唾液和胰液的作用,分解为麦芽糖和葡萄糖,为身体所利用。 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后,主要以葡萄糖的形式进入血液,然后直接供给能量。 碳水化合物主要的生理功能 1、构成机体的重要物质; 2、提供热能; 3、调节食品风味; 4、维持大脑功能必须的能源; 5、调节脂肪代谢; 6、提供膳食纤维; 碳水化合物和健康 膳食中缺乏碳水化合物将导致全身无力,疲乏、血糖含量降低,产生头晕、心悸、脑功能障碍等。严重者会导致低血糖昏迷。 碳水化合物的主要食物来源有:蔗糖、谷物(如水稻、小麦、玉米、大麦、燕麦、高粱等)、水果(如甘蔗、甜瓜、西瓜、香蕉、葡萄等)、坚果、蔬菜(如胡萝卜、番薯等)等。 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是另一种重要的供能物质。过量的摄入蛋白质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因此蛋白的摄入要根据营养状况、生长发育要求达到供求平衡。 蛋白质的生理作用:生长发育、新陈代谢是主要作用,也提供热量,每克4千卡路里,增加肾脏负担。 蛋白质种类:

动物蛋白:是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如肉类及禽蛋类等,这些食物在提供蛋白质的同时也会使我们食入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等对身体不利的成分。因此选用瘦肉、鱼、去皮鸡肉和蛋清最佳,它们称为“优质蛋白”。 植物蛋白:是蛋白质的另一来源,主要存在于豆类食物中,植物蛋白含饱和脂肪及胆固醇都很低,同时含有大量膳食纤维,而且物美价廉,适合糖尿病病友食用。 首先,脂肪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为身体供能量的三大营养素当中,脂肪约占能量供应的20%--30%左右。每1克脂肪在体内可产生9Kcal的能量,是碳水化合物与蛋白质的二倍多。是食物中能量密度最高的营养素。 其次,脂肪是构成人体成分的重要物质。人体内所有的生物膜,包括细胞及细胞器的各种膜以及神经膜均是由磷脂,糖脂和胆固醇等组成的类脂层。 另外,脂类也是合成身体有重要生理功能的物质。如:胆固醇是体内合成维生素D3的前体。此外,脂肪能够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所以说对于那些见脂色变的朋友,你要知道你拒绝的不单单是脂肪,在拒绝摄入脂肪的同时还严重响到维生素A,类胡萝卜素,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等脂溶性的维生素的吸收利用。 富含脂类的食物如肝、鱼类、蛋黄、黄油、大豆、玉米、羊脑、猪脑、芝麻油、花生及核桃等。脂类是构成脑组织的重要物质,其含量比身体其他器官都丰富,其中卵磷脂含量最多。服用大量卵磷脂,可使脑细胞膜变柔软,因而有利于细胞之间的联系,可增强记忆力,改善脑功能,对神经衰弱有较好的疗效。 维生素A(视黄醇) 功能:与视觉有关,并能维持粘膜正常功能,调节皮肤状态。帮助人体生长和组织修补,对眼睛保健很重要,能抵御细菌以免感染,保护上皮组织健康,促进骨骼与牙齿发育。 缺乏症:夜盲症、眼球干燥,皮肤干燥及痕痒。 主要食物来源:红萝卜、绿叶蔬菜、蛋黄及肝。 维生素B1(硫胺素) 功能:强化神经系统,保证心脏正常活动。促进碳水化合物之新陈代谢,能维护神经系统健康,稳定食欲,刺激生长以及保持良好的肌肉状况。 缺乏症:情绪低落、肠胃不适、手脚麻木、脚气病。 主要食物来源:糙米、豆类、牛奶、家禽。 维生素B2(核黄素) 功能:维持眼睛视力,防止白内瘴,维持口腔及消化道粘膜的健康。促进碳水化合物、脂肪与蛋白质之新陈代谢,并有助于形成抗体及红血球,维持细胞呼吸。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乙醇教案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乙醇教案 知识目标: 掌握乙醇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能力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类比概括、形成规律性认识总结归纳能力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使学生认识到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思想方法。 重点、难点:乙醇的化学性质及断键方式与所发生的反应的关系复习基本框架 一、乙醇的物理性质 1、色: 2、态:

3、味: 4、挥发性: 5、水溶性: 6、密度: [自主学习] 二、乙醇的组成和结构 分子式:C2H6O [思考]根据成键原理分析乙醇的结构是怎样的? 请写出你认为合理的结构式? [活动探究]《探究实验3-2》 完成以下实验,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1、向两支小烧杯中各加入5mL 钠+水钠+乙醇的水、无水乙醇;

[比较.思考] [开动脑筋想一想:] 1、煤油与乙醇的两种可能的结构中,共同的结构特点是什么? 2、乙醇和水共同的结构特点是什么? 水与钠反应方程式: 乙醇与钠反应方程式: [探究结果]

1、乙醇与钠反应断裂的是键 2、乙醇的结构式: 3、乙醇与活泼金属反应 二、乙醇的组成与结构 1、分子式: 2、结构式: 3、电子式: 4、结构简式: 5、官能团: 三、乙醇的化学性质 1、乙醇与钠反应 2、乙醇的氧化反应 (1)乙醇燃烧: (2)乙醇的催化氧化 [活动探究](课本实验3-3)

实验步骤现象 1、铜丝在火焰上加热 2、加热后铜丝插入乙醇中 思考: 1、实验中涉及到的化学反应: 2、铜在反应中起着的作用. 3、该反应断裂的是哪个部位的键? [探究结果] [拓展视野]乙二醇、和丙三醇乙醇的用途: [课堂小结](略) [跟踪训练]《历年高考试题》

饮食中的化学

饮食中的化学 摘要: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涉及到很多的化学知识,合理的运用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健康的生活。例如,煮菜的时候,不能煮的太久;不能空腹喝牛奶;水果不能多吃等。只有更好的了解到这些知识,我们才可以平衡我们的饮食,才知道如何去饮食才能够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如果我们忽略这些化学知识,我们就不可能有一个均衡的饮食环境,就相当于吃了那些食物吸收不了营养,白吃了,更甚至会损坏自己的身体,那是得不偿失的。所以,我们有必要去了解我们日常饮食中的的化学知识。 关键词:饮食营养维生素健康 一、合理的营养配比和饮食制度 不同品种的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素是不同的,所以,人们进食的食物种类要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膳食中所能供给的营养素与机能的需要才能保持平衡,才能称为合理膳食。 在平常的饮食中,我们要平衡饮食。其中粮食类为主食,占40%;富含蛋白质类,如鱼肉类的,占20%;蔬菜水果类,占30%;烹调类,占10%。一日三餐的比例为,30%、40%、30%。 我们在烹饪时,要尽量减少食物的营养流失。使用冷水淘米,淘米的次数不要太多,防止米粒表面营养的破坏;油炸食品不仅破坏营养素,还会致癌,应少吃;蔬菜要先洗后切,不要浸泡时间过长,会破坏维生素;炒菜时要急火快炒,损失的维生素会减少一些。由于蔬菜的维生素C在烹饪中损失比较严重,所以每天要食用1-2个水果,每周食用50克以上的菌藻类食品和200克以上的硬果类食品,以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① 二、蔬菜的营养作用 蔬菜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但是,对于蔬菜的营养价值,有些人却了解得不甚清楚。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糖类、膳食纤维等,其中植物激素在幼嫩芽的蔬菜中含量最为丰富。而且蔬菜不含脂肪,有少量的蛋白质。我们人体所需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C等,绝大部分都是由蔬菜提供的。此外,蔬菜中还含有B族维生素,一些绿色、黄色蔬菜中还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尤其是

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有机物乙醇教案

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之乙醇 湘机中学化学组彭智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烃的衍生物及官能团的概念。 掌握乙醇的组成、分子结构与主要化学性质,了解它的主要用途。 通过乙醇的分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学习,充分理解官能团对性质的影响,学 会由事物的表象分析事物的本质、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 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建立乙醇分子的立体结构模型,从结构角度初步认识乙醇的氧化的原理和 实质。 2.从乙醇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出发,学习由“(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研究 烃的衍生物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道醇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形成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 识。 2. 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通过学生实验,培 养学生求实、严谨的优良品质。 二、教学重点 官能团的概念、乙醇的组成、乙醇的取代反应与氧化反应。 三、教学难点 建立乙醇的立体结构模型,从结构角度初步认识乙醇的氧化的原理和实质。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方式 观察、归纳和总结乙醇的物理性质实验探究: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 归纳实验现象通过实验分析乙醇的分子结构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 式实验验证:乙醇的氧化反应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总结乙 醇的结构和性质讨论乙醇的用途,形成将知识用于实践的意识。 六、教学过程 [情景设置]中国诗歌里有许多跟酒有关的名句,例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再如:“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实际生活中,少量饮酒可以活血,有解除疲劳和振作精神之效;而过量饮酒会刺激人的神经系统,使人酒精中毒。 讲述:国酒“茅台”飘香世界的故事。1915年茅台代表中国参加了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用陶土罐盛装的茅台酒无人问津,直到展会即将结束时,一位中国代表心生一计,假装失手摔坏了一瓶茅台酒,顿时酒香四溢,使评委们一下子被吸引住,经 反复品尝后一致认定“茅台酒”是世界最好的白酒。那么,乙醇的化学名称是什么,它究竟有什么性质呢? [学生活动]观察一瓶酒精,归纳和总结乙醇的物理性质。 [边讲边板书] 一、物理性质 颜色、气味、状态、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 [过渡]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乙醇分子可能是哪种结构呢? [实验探究]在盛有少量无水乙醇的试管中,加入一粒擦干煤油的金属钠,在试管口迅速塞上配有针头的单孔塞,用小试管倒扣在针头之上,收集并验纯气体;然后点燃气

英语论文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2012届本科毕业论文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姓名: 系别: 专业: 学号: 指导教师: 2012年5月

The Differences of Dietary Cultur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Shangqiu Normal University May 2012

摘要 饮食是人们生存的根本,中西方都不例外。饮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21世纪全球化进程,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其中饮食文化成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最基本内容。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的不同,中西方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饮食文化。由于饮食文化的不同,中西方人在交流的过程中有时会产生一些误解。本文主要从中西方饮食观念、烹饪取材、饮食结构、烹饪方式以及上菜顺序等方面来论述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以促进中西方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饮食;饮食文化;差异

Abstract Diet is the base of living, with no exception in China or the West. Dietary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national culture. With the entrance of the 21st century,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frequent, among which dietary culture has been the most basic content. However,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s in living environments, customs and value concepts China and the West have formed their own different dietary cultures. As a result, there appears some misunderstandings sometimes between Chinese and the Westerners in their communication.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of dietary cultur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from dietary concepts, raw materials, dietary structures, cooking patterns and the order of serving dishes so as to facilitate the efficient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ers. Key words: diet;dietary culture; difference

食品中的化学

天津师范大学《奇妙的化学世界》结课作业食品中的化学 学院:初等教育学院 专业:小学教育专业 学号:1530140190 姓名:张学颖

1摘要:食物是人类维持生存、生活最基本的必需品,人体通过不断摄取食物,以满足机体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食品的营养和安全不仅是人体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的保证,而且关系国计民生。随着经济社会不断进步,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人们饮食文化日益多样化,食品卫生与安全成为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近年来,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食品安全的恶性事件不断发生,随着食品加工过程中化学品的新技术的广泛使用,新的食品安全问题不断涌现。 2关键词:食品安全化学物质食品添加剂农药措施 3正文:正所谓“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使人们生存的必需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新型食品层出不穷,可是由于生产厂家的黑心,为了谋取暴利,不按照国家规定,随意添加化学物质,以提高食品的参数,蒙混过关,这种不正确的行为,严重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 一、化学物质对食品的影响 1、食品添加剂对食品的影响 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有着严格的规定,要求食品添加剂应该至少满足以下要求:一是食品添加剂本身应经过充分的毒理学鉴定程序,证明在使用限量范围内对人体无害;二是食品添加剂在进入人体后,可以参加人体正常的物质代谢,或能被正常解毒过程解毒后全部排出体外,或因被不消化所吸收而全部排出全,不能在人体内分解或与食品作用形成对体有害的物质;三是食品添加剂在达到一定的工艺功效后,应能在以后的加工、烹调过程中消失、破坏或保持稳定状态;四

是食品添加剂应有严格的质量标准,严禁添加未经许可的食品添加剂,有害杂质不得检出或不能超过允许限量;五是食品添加剂对食品的营养成分不应有破坏作用,也不应影响食品的质量和风味;六是添加于食品中的食品添加剂能被有效的分析鉴定出来。非食品添加剂用于食品是违法的有害的,非食品添加剂是已经被证实对人体具有一定的或很大的危害,但是又能提高食品某一功能的物质。这些物质大部分属于某一工业所用的添加剂,是未经国家食品卫生部门批准或者已经明令禁用的添加剂品种,这些物质一旦添加到食品,进入市场销售后,将不可避免带来中毒甚至导致死亡的食品安全事故。如前几年的“苏丹红事件”等等,严重损害了整个食品添加剂行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三鹿奶中添加三聚氰胺就是典型的非食品添加剂使用于食品中的违法事件。一般食品添加剂并不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但由于食品添加剂是长期少量地随同食品摄入的,这些物质可能在体内产生积累,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危胁。毒理学评价是制订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重要依据,共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急性毒性试验,二是蓄积毒性、致突变试验及代谢试验,三是亚慢性毒性试验(包括繁殖、致畸试验),四是慢性毒性试验(包括致癌试验)。凡属新化学物质或污染物,一般要求进行上述四个阶段的试验,证明无害或低毒后方可成为食品添加剂。为确保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需制定其使用标准。物,一般要求进行上述四个阶段的试验,证明无害或低毒后方可成为食品添加剂。为确保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需制定其使用标准。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英文版)

Compere:Better compario n , better life.hello every body. Welcome to our .I’m karter. I n our prvious program.w e compared sino-us eco nomic ,price , edu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 y Today , we will talk abo ut the Differences in Ch inese and American Foo d Culture .First, let’s wa tch a short film about A

merican food culture. Okay,the short film is just a bief introducti on. We have the hon or to invite Tom from the United States an d Tony from China.we lcome! For tonday’s topic,w hat’s your opinions?

Tom: since the deff irence between Chi nese and western pilosphy,American pay morn attention to scientific diet a nd nutrition Tony:well,Chinese t hink a lot of the ta ste.

饮食中的化学

饮食中的化学 食物可以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也是与人们日常生活中关系最为密切的必需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面对日益繁多的食品种类,如何吃得健康吃得放心便显得尤为重要了起来。清代著名医家王孟英说:"颐气无玄妙,节其饮食而已。"就强调了健康饮食的重要性。每天人要进食大量食物,其实就是为了从食物中汲取大量的人体必须的营养成分。其中有些成分的摄取,是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来获得的。但如果烹饪方法不得当,则会造成非常严重的食物安全隐患,更何谈健康饮食。 铝一直被人们认为是无毒元素,因而铝制饮具、含铝蓬松剂发酵粉、净水剂等被大量使用。但近几年的研究表明,铝可扰乱人体的代谢作用,长期缓慢的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其引起的毒性缓慢且不易觉察,然而,一旦发生代谢紊乱的毒性反应则后果严重。防铝中毒,生活中应注意(1)减少铝的入口途径,如少吃油条,治疗胃的药物尽量避免氢氧化铝的药剂。(2)、少食铝制品包装的食品。(3)、有节制使用铝制品,避免食物或饮用水与铝制品之间的长时间接触。 研究发现,多吃碱性食物可保持血液呈弱碱性,使得血液中乳酸、尿素等酸性物质减少,并能防止其在血管壁上沉积,因而有软化血管的作用,故有人称碱性食物为"血液和血管的清洁剂"。一般地说,大米、面粉、肉类、鱼类、蛋类等食物几乎都是酸性食物,而蔬菜、水果、牛奶、山芋、土豆、豆制品及水产品等则都是碱性食物。注意科

学饮食,改进食结构,加强体育锻炼,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血管硬化可望得到延缓和逆转。 人体体液的酸碱度与智商水平有密切关系。在体液酸碱度允许的范围内,酸性偏高者智商较低,碱性偏高则智商较高。科学家测试了数十名6至13岁的男孩,结果表明,大脑皮层中的体液PH值大于7.0的孩子,比小于7.0的孩子的智商高出1倍之多。某些学习成绩欠佳、智力发育水平较低的孩子,往往多属酸性体质。 豆腐不可与菠菜一起煮。草酸钙是人体内不能吸收的沉淀物。菠菜、洋葱、竹笋中含有丰富的草酸、草酸钠,豆腐中含有较多的钙盐,如硫酸钙等成分。上述物质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草酸钙沉淀等物质。从医学的观点看:菠菜、洋葱、竹笋等不要和豆腐同时混合食用,会生成草酸钙的沉淀,是产生结石的诱因;从营养学的观点看,混合食用会破坏他们的营养成分。如果将菠菜、洋葱、竹笋等在水中沥过,再放入豆腐,即可消除此潜在威胁。 加碘食盐是日常使用最频繁的调味品之一。碘是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长期缺碘可导致碘缺乏症,食用加碘食盐是消除碘缺乏症的最简便、经济、有效的方法。加碘食盐中含有氯化钠和碘酸钾,人体中需要的碘就是碘酸钾提供的,而碘酸钾受热、光照时不稳定易分解,从而影响人体对碘的摄入,所以炒菜时要注意:加盐应等快出锅时,切勿长时间炖炒。自来水刚煮沸就关火对健康不利,煮沸3-5分钟再熄火,烧出来的开水亚硝酸盐和氯化物等有毒物质含量都处于最低值,最适合饮用

论中西饮食文化之差异 英语4000字

编号(No.)SFLC2013 200905210230 宁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学士学位论文 An Analysis of Different Food Cultures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作者姓名曹俊峰 论文方向英美文化 指导教师马生仓 答辩时间2013年5月25日

Abstract Food is the basic need for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but also is one of the basic forms of social life. Different countries have different food cultures. This thesis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in food culture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from several different aspects, including food perceptions, tastes and nutritions, food targets, tablewares, and manners as well as pursuit. Certainly, these differences are obvious. As long as people have a good understanding about food culture, they will be polite in communication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ers. Key Words food culture;differences;communications;China;western countries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醇

§3-3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第一课时:乙醇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乙醇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探究,学会由事物的表象解析事物的本质、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2.通过揭示问题、讨论释疑、化学实验,学习对比、推断等多种科学探究方法。 3.让学生体验实验探究的艰辛和乐趣,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化学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 乙醇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三.教学难点 乙醇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的机理 四.教学方法 采用实验探究、对比分析、诱导等方法学习乙醇有关知识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试管、酒精灯、无水乙醇、Na、火柴、铜丝。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乙醇 【导入新课】提到酒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在现今社会酒已经成为人们餐桌上一种必备的饮品之一,中国是最早酿酒的国家,中国的酒文话源远流长,有许多关于酒的脍炙人口的诗句:如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李白的“今朝有酒今朝醉,人生得意须尽欢”,杜甫的“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等。 【推进新课】那么酒真的有这么大的魔力吗?酒的成份是什么,它又有哪些主要的性质呢?今天我们就来慢慢揭开酒那神秘的面纱。 【板书】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一、乙醇 【板书】(一)乙醇的物理性质 【引导】我们学习物质的物理性质一般从哪些方面着手? 【学法指导】学习物理性质的一般方法:看——颜色、状态;闻——气味;做——溶解性实验;查——熔沸点及密度等数据 【观察】请一位同学上讲台观察乙醇样品,闻气味,做溶解性实验。 【阅读】阅读课本P73第二自然段有关知识。 【小结】物理性质:乙醇俗称酒精,是无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乙醇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并能够溶解多种有机物。熔沸点分别为—117.3℃,78.5℃。 【设问】乙醇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物质。那么它的分子结构如何呢? 【板书】(二)、乙醇的结构 【投影】乙醇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中英对照)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diet culture Can you imagin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Western diet culture and the Chinese diet culture?First of all, I will introduce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Western diet culture. Western diet history Italy cuisine is the originator of the Western diet culture, French cuisine is the Western diet culture king, American food is the Western diet culture upstart. Western food making skills In the production of the Western diet, they love the pursuit of perfection, but also attach importance to cooperation with a delicacy. Western diet varieties The famous dishes are Italy, French, American, German, Russian, etc. famous drinks include wine, coffee and black tea. Do you know,why there are so many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diet culture ?just like the menu,western diet is very tidy and serious,but the Chinese is multifarious. Now, you have known the difference of the menu,but do you know why diet has a strong regional character? Actually, western diet due to ge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environment, customs, appears in cooking methods of

营养与化学

营养与化学 梁秀巧 食物,是人类“民以食为天”生存必不可少的,不同的食物给人类带来不同的营养价值。有益或有害,都会取决于不同的食物。在家中回到学校,有许多同学都在抱怨,饭堂里的食物不好吃,浪费食物比较严重。同学们开始对食堂里的饭菜产生厌恶,于是有同学偷偷在外面买方便面或零食到学校代替饭堂里的饭菜。或者干脆不吃午、晚餐。 让我对食物中的营养有了更深一层认识。 初中时期,正是青少年身体、器官等发育较快时期,常常肌肉、骨骼并齐生长的时期,特别需要足够的维生素A、B、B2,等营养素来帮助生长发育。合理的营养是促进和保障身体健康的基础。人的脑力活动主要靠血中葡萄糖的氧化供给热能,而血中葡萄糖则是由一日三餐的饮食供给的。 我发现,学校里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吃早餐。不吃早餐导致的能量和营养素摄入的不足,很难从午餐和晚餐中得到充分补充,也容易引起能量和营养素的不足,降低上午工作、学习的效率。其实,牛奶是容易消化吸收的食品,营养丰富,含蛋白质为3%~4%,并含有人体全部的必需氨基酸。此外,牛奶中乳蛋白的吸收率很高,一般可达97%左右。牛奶中含有3.5%左右的乳脂肪,是消化吸收率很高的食用脂肪。含有的乳糖被人体消化吸收时,可转化成一个分子的葡萄糖和一个分子的半乳糖,还能促进肠道内有益乳酸菌生长,乳酸菌的生长有利于老人对钙和其他矿物质的吸收,对防治骨质疏松起到积极作用。而大豆中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而蛋白质是组成人体的主要物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豆浆中所含的脂肪酸和亚硫酸,可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这对防止血管硬化起到很好的作用。还含有钙、磷、铁等矿物质及维生素A、B1、B2、D、E等,能有效的防治贫血、骨质疏松症、心血管疾病等。面包,是一种用五谷(一般是麦类)磨粉制作并加热而制成的食品。含有丰富的淀粉,可以提供复合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族和纤维。粥、粉、面里也含有蛋白质、淀粉、维生素B等。 肉类 肉类食物具有丰富的营养,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无机盐,是人类所需要的几大营养素。动物蛋白质是优质蛋白质,因为其所含的八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和比例均接近人体需要,吸收利用率高。脂肪的含量约在10~30%之间,主要是各种脂肪酸、甘油三酯,还有少量的卵磷脂、胆固醇和脂溶性色素。同时肉类蛋白质中半胱氨酸含量较多,半胱氨酸能促进铁的吸收。因此,饮食中有牛、羊、猪、鸡、鸭和鱼时,可使铁的吸收率增加2~4 倍,可以改善缺铁性贫血。提供丰富的维生素无论是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K、维生素E还是B族维生素等水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乙醇--教师版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课时4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醇 【学习目标】 1、理解烃的衍生物及官能团的概念; 2、掌握乙醇的组成、分子结构与主要化学性质,了解它的主要用途; 3、通过乙醇的分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学习,充分理解官能团对性质的影响。 【要点梳理】 知识点一、乙醇的结构 乙醇的分子结构可以看成是乙烷分子(CH3CH3)中的氢原子被-OH取代的产物,也可以看成是水分子(H—OH) 中的氢原子被乙基(—CH2CH3)取代后的产物。其分子式为C2H6O,结构式为,结构简式为CH3CH2OH 或C2H5OH。乙醇分子中含有-OH原子团,这个原子团叫羟基,它决定着乙醇的化学性质。 1

羟基与氢氧根的比较 羟基(-OH)氢氧根(OH-) 电子式 电荷数不显电性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存在形式不能独立存在能独立存在于溶液和离子化合物中 稳定性不稳定稳定 相同点组成元素相同 知识点二、烃的衍生物和官能团的概念 1、烃的衍生物 从结构上说,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而生成的一系列化合物称为烃的衍生物。从组成上看:烃的衍生物除含碳、氢元素外,还含有氧、卤素、氮、硫等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如初中化学里学过的甲醇(CH3OH)、乙醇(CH3CH2OH)及前面学过的一氯甲烷(CH3Cl)、硝基苯(C6H5NO2)、溴苯(C6H5Br)等都属于烃的衍生物。 2、官能团 2

在烃的衍生物中,其中取代氢原子的其他原子或原子团使烃的衍生物具有不同于相应烃的特殊性质,这种决定有机物的化学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官能团。如卤素(-X)、羟基(-OH)、硝基(-NO2)等都是官能团,再如决定烯烃性质的“C=C”,所以“C=C”是烯烃的官能团。 【经典例题】 1.比较乙烷和乙醇的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 A.两个碳原子以单键相连 B.分子里都含有6个相同的氢原子 C.乙基与1个氢原子相连就是乙烷分子 D.乙基与1个羟基相连就是乙醇分子 解析:乙烷中的6个氢原子等效,乙醇中的有3种类型的氢,-CH3-CH2- -OH.故选B. 2、下列物质中含有两种官能团的烃的衍生物为() A.CH3CH2NO2B.CH2=CHBr C.CH2Cl2D. 【思路点拨】本题既考查官能团的概念,同时题目还限制含有两种官能团,因此,同学们做题时一定要仔细审题。 【答案】B 【解析】A、C项分别含有硝基、氯原子各一种官能团;D项不含官能团;B项中含有碳碳双键和溴原子两种官能团。 【总结升华】常见的官能团有:硝基(-NO2)、卤素(-X)、羟基(-OH)、羧基(-COOH)、醛基(-CHO)、碳碳双键(C=C)、碳碳三 3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导学案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第1课时乙醇 一、学习目标: 1、记住乙醇的主要物理性质。 2、明确乙醇的分子结构,了解官能团和烃的衍生物的概念。 3、学会乙醇的化学性质。 4、了解乙醇的应用。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官能团的概念、乙醇的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 难点:从乙醇的结构认识乙醇的氧化反应。 三、学习过程 (预习教材P73~ P74,找出疑惑之处) 1、烃的衍生物:。 以前学过的等就属于烃的衍生物。 2、官能团: 。常见的官能团有。 一、乙醇: 1. 乙醇的物理性质 乙醇是色,有味的液体。俗称,密度比水,沸点比水,挥发。能与水。 【思考】:为什么用完酒精灯后要盖上灯帽? 2.乙醇的分子结构 分子式为,结构式为,结构简式为或,乙醇可看作乙烷分子中被取代后的产物。 3.乙醇化学性质 ⑴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 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⑵乙醇的氧化反应 ①燃烧: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为什么乙醇被称为“绿色能源”?

②催化氧化:将光亮的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然后将其插入盛有少量乙醇的小烧杯中,反 复进行几次,可发现铜丝受热后表面因被_______而变_____色,放入乙醇中后又变为____色,同时在试管中产生_______气味的_______。 总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反应中铜丝的作用为___________。工业上就是利用上述原理制取乙醛。 ③与酸性KMnO4溶液或K2Cr2O7溶液反应: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醇最终被 ______为________。交通警察判断某驾驶员酒后驾车的依据是:驾驶员呼出的气体使检测仪中的溶液由____色变为_____色。 知识点一、基本概念 1.烃的衍生物 烃分子中的________被其他______或________所______而生成的一系列化合物称为烃的衍生物。如:乙醇可看成是______的衍生物、一氯甲烷可看成是______的衍生物。 2.官能团 决定有机化合物的__________的______或________叫做官能团。如: 物质CH3Cl CH3CH2OH CH2===CH2 所含官 能团 —Cl —OH —NO2 官能团 的名称 氯原子羟基硝基碳碳双键考考你:白日放歌须纵,青春作伴好还乡。 2.明月几时有,把问青天。3.借问 何处有,牧童摇指杏花村。 4. 何以解忧,唯有。(把相关的词语填写出)知识点二乙醇的物理性质 1.物理性质 学生实验:观察酒精灯内的酒精,观察色、态、闻气味(请一名同学总结乙醇的物理性质,其它同学补充)并完成表格 俗称气味状态 密度(与水 相比) 挥发性 溶解性(在水 中)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醇教学设计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醇》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在初中化学中,只简单地介绍了乙醇和乙酸的用途,没有从组成和结构角度认识其性质、存在和用途。乙醇和乙酸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用品,又是典型的烃的衍生物,从这两种衍生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出发,可以让学生知道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重要影响,建立“(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教学设计中,在学生初中知识的基础上,突出从烃到烃的衍生物的结构变化,强调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在学生的头脑中逐步建立烃基与官能团位置关系等立体结构模型,帮助学生打好进一步学习的方法论基础,同时鼓励学生用学习到的知识解释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1.教学模式设计 探究教学模式(乙醇为例)。 提出问题:观察乙醇的物理性质→回忆乙醇的组成→讨论乙醇分子中原子的连接情况,提出假设①CH3OCH3;假设②CH3CH2OH→讨论两种假设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必要时教师从键的类型和连接情况点拨)→实验验证: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进一步假设乙醇发生氧化反应时的断键方式→实验验证:乙醇的氧化反应→总结乙醇的结构和性质→课后活动①小论文:调查酗酒造成的社会不安定因素,你的建议,课后活动;②课本剧,酒后驾车,课后活动;③辩论赛,公款消费与中国酒文化。 2.教学策略设计 本节用到的策略主要有: (1)课时划分:乙醇1课时、乙酸1课时。 (2)问题创设:生活图片或录像、实践活动:认识酒和醋;化学史:酒和醋的历史;小实验:食物发酵、自酿米酒;调查:参观啤酒厂。 (3)内容呈现:观察样本、探究实验、图表、图片、乙醇、乙酸结构模型或多媒体动画等。 (4)方法手段:讲授、学生制作与实验、小组合作、参观、调查、实验条件控制、类比、归纳、假说、模型、讨论、科学抽象等。 (5)评价反馈:纸笔测试、班级手抄报、辩论赛、生活知识抢答赛等3.教学目标设计: (1)基础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乙醇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2.掌握乙醇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与钠的反应、氧化反应。 过程与方法: 1.采用实验探究法,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方法,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2.在教学过程中训练思维的严密性、逻辑性,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类比、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艰辛与乐趣,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2.学会由事物的表象分析事物的本质、变化,进一步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人人动手实验,规范操作,全面培养、提高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醇

说课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乙醇 化学学科有其自身特点。可以运用学科特点,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优势。化学实验是进行探究性学习中解决问题的十分重要的也是经常使用的方法。许多时候,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提出的猜想必须设计实验,通过实验进行探究。这同样要求教师精心备课,课前作好十分充足的准备,尽最大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化学仪器和药品,让学生主动进行探究实验。如在学习乙醇这一块内容时,可以这样处理: 教学过程 1.正确解决呈现的问题 这节课是从“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句诗词引入来学习乙醇的性质和用途。让学生通过预测、观察、对比、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引导学生正确解决呈现的问题,本节课的难点是乙醇氧化成醛时旧健的断裂和新健的形成。解决这个难点是让学生通过实验自己找出问题。黑色的氧化铜放入乙醇中变光亮,那么氧化铜中的氧哪去了?学生发现问题后再大胆设想最后找出最合理的断键方式,难点自然不攻而破。再运用多媒体的动画演示使这个抽象的过程更加形象化。 2.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乙醇的用途中用讨论的形式来评价乙醇的功过是非。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总结乙醇的四个用途,再从乙醇作为饮料和应用于化妆品入手讨论乙醇的“过”,激发了学生浓烈的兴趣。学生列举了酒后驾车的害处和具体的事例,又通过调查得出哪些化妆品中含乙醇,并亲自验证各品牌的化妆品中是否真的不含乙醇,从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整堂课学生都在兴致勃勃的参与。 对教材的把握和理解方面,通过这节课使我认识到在现行的教材中有许多的教学资源可以挖掘,采用探索性学习的方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是非常必要的。乙 醇对生活十分贴近这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阔视野,做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是十分有利 的。这节课从“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豪放情感过渡到对乙醇的理性认识,尽可能的挖掘学生的潜能。作为教师我们是探索者不做教材的奴隶,把教材作为范例,根据社会对未来人才的实际需要适当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价值,也就要求我们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在这方面我还做得不够,也是我应该努力的方向。 3.在探究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思维 这种学习使学生由课堂走向社会,从乙醇的性质接受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转向通过调查研究查阅资料,找出酒后驾车导致的社会问题;化妆品中是否含乙醇的生活问题;酒精对人体危害的健康问题。使学生用自己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让学生掌握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应是现阶段学校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关于中西方美食文化差异的英语

关于中西方美食文化差异的英语 关于中西方美食文化差异的英语 Eating Custom and Practice American eating is funny. They eat almost everything with a fork, and it appears that holding a knife in one's right hand longer than a few seconds is considered to be against good table manners. 饮食的风俗和习惯 美国人的饮食习惯很有趣。他们吃所有东西都用叉子。好像用右手拿刀几秒钟就被认为与好的桌上进餐礼仪相违背。 The system is that if it is absolutely necessary to use a knife, people take the fork in their left hand, and cut off a piece of meat or whatever it is in the normal manner. Then they put the knife down, transfer the fork to their right hand, and only then do they transport the food to their mouth. This is clearly ludicrous(滑稽可笑), but it is considered good manners. 这种用法就是如果绝对需要用刀的话,人们就用左手拿叉,按平常的方法切下移小块肉和者其它的东西。然后他们把刀放下,把叉转到右手,只有这时他们才把食物送入口中。这显然很滑稽,但却是被认为是好的礼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