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催化原理与应用在手性药物合成领域的进展

生物催化原理与应用在手性药物合成领域的进展
生物催化原理与应用在手性药物合成领域的进展

生物催化原理与应用在手性药物合

成领域的进展

生物催化原理与应用在手性药物合成领域的进展 1.生物催化的特点生物催化是指利用酶或者生物有机体作为催化剂进行化学转化的过程,又被称为生物转化。生物催化反应具有高度的化学、区域和立体选择性,应用生物催化不对称合成技术生产手性药物可获得的产物光学活性纯度高,产率高,有些可达100%[1] 。微生物是生物催化中常用的有机体催化剂,本质是利用微生物细胞中的酶催化非天然有机体化合物的生物转化,转化液经分离纯化可得所需产品的过程[2] 。自然界中微生物种类繁多,含酶丰富,因此利用微生物可进行多种生物转化反应。微生物生物转化反应具有选择性高,尤其是立体选择性高的特点,可顺利地完成一般化学方法难以实现的

反应;反应条件温和,尤其适用于不稳定化合物的制备。微生物生物转化既可以采用游离的细胞,也可以使用固定化细胞作为催化剂进行转化。到目前为止,微生物生物转化法已在一些有机酸、抗生素、维生素、氨基酸、核苷酸和甾体激素等方面实现了工业化生产[3] 。生物催化技术能够大大地增加衍生物的多样性,能够有效地对复杂产物进行结构修饰和从简单的分子构建新的化合物库,在此过程中,往往能够发现新的生理活性物质。利用生物催化发现先导化合物的优越性在于:①可能进行反应的范围广;②能够定向进行区域选择和立体选择;③不需基团保护和脱保护,一步实现所需的反应;④在温和和均一的条件下可容易地实现自动化和一步反应的重现性;⑤温和的反应条件保证了复杂易变的分子结构的稳定性;⑥高的催化活性可以降低催化剂的用量;⑦酶的固定化可以使催化剂反复和循环使用;⑧生物催化剂可在环境中

完全被降解。生物催化过程一般无污染或污染较少、能耗相对较低,是一种环境友好的合成方法[4]。 2.手性化合物的认识与发展手性是自然界物质的基本属性,构成生命有机体的分子都是不对称分子,生命中普遍存在的糖为 D 型、氨基酸为L 型、DNA 的螺旋构象和蛋白质都是右旋,并且生命体内许多内源性化合物,包括与药物发生药动学和药效学相互作用的天然大分子都具有手性。因此手性药物已成为国际新药研究与开发的新方向之一[5] 。2005 年世界手性药物的总销售额达到 1 720 亿美元,2010 年可望超过2500 亿美元[6] 。这一发展趋势的内在动力单一对映体手性药物巨大且仍在不断增长的市场需要。而生物催化手性化合物具有一般化学方法无可比拟的优点:反应条件温和、产物比较单一、具有很高的立体选择性、区域选择性和化学选择性,并且能完成一般化学方法难以完成的反应等,这使得生物催化合

成手性化合物的方法成为日益关注的热点[7] 。3.手性药物的概念与药物作用的特性手性药物是指分子结构中含有手性中心或者不对称中心的药物,它包括单一立体异构体、 2 个或 2 个以上立体异构体的混合物。于药物作用靶点(如受体、酶或离子通道等)结构上的高度立体特异性,手性药物的不同立体异构体与靶点的相互作用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的药理学活性,表现出立体选择性[8] 。手性药物又可以分为:(1)光学异构体,光学异构又称旋光异构,是立体异构的一种。从分子的对称性来看,分子中不存在旋转- 反映轴。当分子中一个碳原子与 4 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链接时,就可能有 2 种光学异构体。使偏振光向左旋的称左旋体或l- 体,使偏振光向右旋的称右旋体或d- 体。他们的空间结构像实物和镜像或者左手和右手的关系,彼此互为对映体。如青霉素,这种抗生素的成效取决于病菌细胞内的丙氨酸属于 D 型异构还是

L 型异构,因为青霉素必须且只能模仿细菌壁上的 D 型丙氨酸链且通过这样与细菌中的转肽酶反应并抑制起作用[9] ;(2)几何异构体,因双键或者碳原子的单键不能自旋转而引起的异构体称为几何异构体,又称顺反异构体。如二十世纪50 年代中期,“反应停” (Thalidomide,沙利度胺)作为镇静剂用于消除孕妇早期妊娠反应,但不久就发现服用此药的孕妇生出的婴儿出现畸形,经研究发现具有镇静作用的是R- 对映体,而致畸作用的是S- 对映体引起的[10] 。手性药物进入体内后与机体内具有高度立体特异性的代谢酶及血浆蛋白或转运蛋白等相互作用,手性药物的不同异构体在体内也将表现出不同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具有立体专一性。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手性化合物在体内甚至可能发生构型变化而改变其药效和毒副作用[11] 。 4.手性药物的合成手性药物的生产分为化学法和生物学法。化学方法手性拆分难度大, 试剂昂贵,

且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不利于工业化生产;生物转化法较化学合成具有明显优势。生物转化实质是酶促反应, 酶促反应具有化学选择性、区域选择性、和对映体选择性, 利用酶的这些性质可以合成手性药物。合成手性药物的生物转化反应大致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把外消旋体拆分两个光活性的对映体; 另一类是从外消旋体或前手性的前体出发, 通过催化反应得到不对称的光学活性产物。生物拆分制备手性化合物外消旋体的拆分是指将外消旋混合物中的一对对映体进行分离的方法,生物拆分即微生物或酶的选择性拆分就是利用生物酶或者是含有活性酶的微生物菌体作为生物催化剂,将其中一个对映体进行选择性转化,达到外消旋拆分的目的。酰基转移酶采用酰基转移酶I( acylase I) 拆分化学合成的消旋体N-酰基-氨基酸来制取对映体纯D-或L构型氨基酸, 在氨基酸工业生产上是非常重要的方法将化学合成的DL?氨基酸乙

酰化后, 用米曲霉的酰基酶水解拆分, 可得到L-氨基酸和D-乙酰氨基酸。D-异构体可经消旋反复利用再拆分, 理论上可得到100% 的单一异构体, 用此方法也可获得非天然的D-氨基酸。( 如D-丙氨酸, Pfizer 公司人工甜味剂alitame 的组成分) 。这是比较经典的酶法拆分方法, 这种方法几乎适用于所有合成法生产的DL-氨基酸的拆分。于合成DL-氨基酸成本低廉, 不少L-氨基酸可以用酶法拆分制备。利用氨基酰化酶进行乙酰-DL-氨基酸不对称水解反应, 然后再利用生成的L-氨基酸与N-酰化-D-氨基酸的溶解度之差进行分离,所制得的L-氨基酸光学纯度好、收率高, 而且 D 型组分很容易消旋化。1955 年这种方法就已用于工业生产, 1969 年日本制药的千一郎( Chibata I)开始采用固定化酶装置连续生产。固定化米曲霉( ) 产生的氨基酰化酶柱非常稳定, ( 酶活性下降时可补加酶溶液进行简单的再生) , 使用期达5 年以上。一个 1 000 L 酶柱

月产量10~ 32 t。此方法适用于多种L-氨基酸的生产。这种方法曾用于生产L-丙氨酸、L-蛋氨酸、L-色氨酸、L-缬氨酸等。我国最近报道筛选了高酶活的菌种, 用于L-蛋氨酸的生产, 并较好地解决了D-乙酰蛋氨酸的消旋问题。可望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12]。脂肪酶脂肪酶催化合成(s)-萘普生萘普生[(+)α一甲基一6一甲氧基一2一萘乙酸]是世界上应用最多的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临床研究表明,(s)一萘普生的生理活性是其对映体的28倍,并作为单一对映体药物用于人体。Salgin[13] 等用皱褶假丝酵母脂肪酶(CRL)在超临界二氧化碳存在下的含水缓冲溶液/异辛烷反应体系中立体选择性水解消旋萘普生甲酯。结果发现,对映体比率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对映体选择率(E)为236,转化率(z)为41.6%,产物对映体过剩值(eep)为98.2%,底物对映体过剩值(ees)为70.0%。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选择合适

的反应体系和实验条件,产物对映体过剩值、对映体比率、转化率、酶活性和稳定性均能达到较好的水平。脂肪酶催化合成(s)-酮洛芬酮洛芬(α一甲基-3-苯甲酰基一苯乙酸)的羧基口一碳是手性中心,存在(R)一和(S)一对映体。然而,(S)一酮洛芬和(R)一酮洛芬却显示了不同的药理活性。(S)一对映体可用于减缓炎症和减轻疼痛,而(R)一对映体活性很低,甚至在有些情况下,还有不必要的生理副作用和毒性。最近,Long等[14]克隆了粘质沙雷菌ECUl010的一种脂肪酶,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这种重组脂肪酶能立体选择性水解(R,S)一酮洛芬酯合成(S)一酮洛芬,eep达到91.6%,E达到63,z高达48.2%。重组脂肪酶也表现了很高的立体选择性,这为得到具有更高活性的脂肪酶提供了另外一条途径。脂肪酶催化合成(s)-布洛芬布洛芬[2一(4一异丁基苯基)丙酸]是常用的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广泛用于治疗头痛和轻微的疼痛。消旋布洛芬的

两个对映体只有(S)一对映体具有抗炎的特性|。有报道称(S)-布洛芬酸的镇痛作用是(R)一对映体的160多倍,(R)一布洛芬不仅没有活性并且还可能引起副作用。为了合成光学纯的(S)一布洛芬,很多研究者对脂肪酶催化消旋布洛芬的酯交换反应进行了研究。Wang等[15]在亲水醋酸纤维素/疏水聚四氟乙烯薄膜复合材料中设计了一种特殊的微结构作为脂肪酶的载体,手性拆分消旋布洛芬,产物对映体过剩值和对映体选择率均比自脂肪酶催化体系显著提高,这种固定化载体改善了脂肪酶的立体选择性和稳定性。脂肪酶催化合成(S)一氟比洛芬与当前使用的大多数芳基丙酸类NSAIDs相比,氟比洛芬[2一(2一氟一4一联苯)一丙酸]是以R(一)一体和S(+)一体的混合形式被人体吸收的。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R(一)一氟比洛芬和S(+)一氟比洛芬具有不同的药理学活性。Bae 等[16]用来自粘质沙雷菌ES一2的脂肪酶立体选择性水解(R,S)一氟比洛芬乙

酯合成(S)-氟比洛芬。反应24 h后,在获得较高转化率的同时,ee、z和E分别高达98.5%、45.1%和332,显示该酶在合成(S)一氟比洛芬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丝氨酸肽链内切酶内切酶是一类水解酶,能催化肽键的水解,因此也能水解蛋白质。这类酶也具有高的化学、区域和立体选择性,反应条件温和(pH 6~8)且易于处理,不需要辅因子。传统上内切酶一直应用于食品工业,于其高度立体选择性,它们已作为生物转化催化剂应用于化学工业,而且广泛应用于肽的合成和作为在动力学拆分过程中酯交换反应的催化剂。瑞士的霍夫曼拉一罗氏公司利用枯草杆菌蛋白酶催化水解2一苄基一3一(2一甲基一1一吗啉代一1一氧代丙烷一2一基磺酰基)丙酸乙酯,得到手性(S)一2一苄基一3一(2一甲基一1一吗啉代一1一氧代丙烷一2一基磺酰基)丙酸,它是合成肾素抑制剂瑞米吉仑和环丙吉仑的手性中间体。在这个过程中,枯草杆菌溶素

悬浮在水一有机溶剂两相体系(1:1),产率50%,对映体过量大于99%[17]。环氧化物水解酶环氧化物水解酶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在哺乳动物、植物、昆虫、丝状真菌、细菌以及赤酵母中均有发现。环氧化物水解酶是一组功能相似的酶系, 能够立体选择性地催化水解环氧化合物生成光学活性环氧化物和相应水溶性的邻位二醇,因此在手性催化反应中有重要作用。近年来, 环氧化物水解酶的不对称催化反应已经成为合成靶物质的重要方法。Cleij[18]等利用黑曲霉环氧化物水解酶催化α-甲基-异丁基苯乙烯环氧化物得到了光学活性的环氧化合物开环。这个开环化合物可进一步用于合成生物活性抗炎药物( S)-异丁基苯丙酸( 布洛芬)。 4. 1. 4α-酮酸脱羧酶α-酮酸脱羧酶包括丙酮酸脱羧酶、苯甲酰甲酸脱羧酶和苯基丙酮酸脱羧酶, 到现在为止, 丙酮酸脱羧酶是α-酮酸脱羧酶中了解最多的酶。后2种研究相对较少。丙酮酸脱羧酶广泛分布于小麦、玉

米、水稻、大豆等植物中。它是一种焦磷酸硫胺素( T PP) 依赖性的非氧化酶, 在T PP 和Mg 2+ 的辅助作用下能够使α-酮基羧酸脱羧, 进而与醛类发生缩合反应, 生成手性α-羟基酮类化合物。丙酮酸脱羧酶是一种底物范围广, 反应速度快, 合成效率高, 产物具有高度立体选择性的生物催化剂, 在合成制药工业上有重要用途。David[19] 等人分别利用乙醛、丙醛、2-呋喃醛、3-呋喃醛、2-噻吩甲醛和 3 -噻吩甲醛等与丙酮酸反应, 成功地得到了对应的α-羟基酮类化合物。生物转化合成手性药物生物转化合成手性药物其本质是利用微生物细胞内的酶催化非天然有机化合物的生物转化。该方法是利用氧化还原酶、羟化酶、合成酶、裂解酶、水解酶、缩醛酶等催化的不对称合成反应,将化学合成的前体转化为结构复杂的手性醇、醛、酮、胺、酸、酯、酰胺等衍生物[20] 。氧化反应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剂最初是作为降

压药研制的,近年来,其适应症扩大至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糖尿肾病的治疗[21] 。Ceranopril是一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它的合成需要苄酯基- L-羟基赖氨酸作为手性中间体。Hanson 等人首先用Provi-dencia alcalifaciens 细胞将N- ε- 苄酯基- L- 赖氨酸氧化脱氨生成相应的酮酸,酮酸再用L- 羟基异己酸脱氢酶催化生成苄酯基- L- 羟基赖氨酸,反应产率可达到95%,光学纯度高达98. 5%,反应中NADH 的再生是通过甲酸脱氢酶来完成的[22] 。. 缩合反应他汀类药物是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 CoA)还原酶抑制剂,在他汀类药物前体合成中利用来自大肠杆菌的5- 磷酸脱氧核糖醛缩酶(DEAR)可以催化一连串的醛缩合生成一种化合物,该化合物可以为不同的他汀类药物合成提供侧链的手性中间体。但来自与大肠杆菌的这种酶的催化效率不是很高,经过酶活性和序列的筛选方法,从

基因组文库中获得了一种新型DERA 使化合物5 光学纯度>99. 9% [23] 。酯解反应恩替卡韦(entecavir,Baraclude)是一种鸟嘌呤核苷类似物对乙肝病毒具有抑制作用。恩替卡韦三磷酸盐能抑制病毒多聚酶(逆转录酶) 的所有 3 种活性:(1)HBV 多聚酶的启动;(2)前基因组mRNA 逆转录负链的形成;(3)HBV 的DNA 正链合成[24] 。手性单乙酸酯是合成恩替卡韦的关键性中间体,经证实用来自于P. cepacia 的脂肪酶PS- 30 水解(1α,2β,3α)- 2-[(苄氧基)甲基]-4- 环戊烯- 1,3- 二醇二乙酸酯可以得到该中间体,产率为75%,光学纯度是98. 5%。同样利用脂肪酶PS- 30 水解(1α,2β,3α)- 2- [(苄氧基)甲基]-4- 环戊烯-1,3- 二醇可以得到相应的乙酸酯产率80%,光学纯度为98% [25] 。 5.总结两种生物催化制备手性化合物的方法:消旋体的拆分和潜手性化合物的不对称合成。微生物或酶催化不对称合成( 也

称生物催化合成) , 能高度立体选择性地制备手性化合物。选择性生物催化合成已成为合成手性化合物的最有意义方法之一,但是不对称化学合成方法也有一定难度, 反应步数较多, 要使用价昂的对映体试剂( 二磷配体与铱、铑、钌的络化物等) 。生物法拆分可以直接利用微生物(微生物法),也可将酶自微生物细胞中分离出来再利用(酶法)。可以利用一个酶或一系列酶的催化作用,在后一种情况,通常无需将几种酶分离,而是利用整体细胞,即所谓的微生物法。其实质仍是酶法拆分,因为真正起作用的是酶。酶催化发展空间巨大,未来的前景不可限量。生物拆分法的优点:①种类多,可催化的反应范围广。生物催化剂催化的反应通常具有高度的立体专一性。因此, 得到的产物旋光纯度很高, 适于作各种生物活性和药理试验; ②副反应少, 产率高, 产品分离提纯简单;③反应条件温和(常温、常压,pH值接近中性),可简化工艺,降低设备投资与生

产成本④生物催化剂无毒, 易降解, 对环境友好, 适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生物催化技术

化学化工学工业催化结课论文 生物催化技术 姓名: 指导教师: 院系:化学化工学院 专业: 10化工 提交日期: 2013-1-18

目录 摘要 (3) 英文摘要 (4) 前言 (5) 1.生物催化原理 (5) 1.1生物催化原理 (5) 2.生物催化反应的特征 (6) 3.常见的生物催化剂——酶 (6) 3.1酶的分类 (6) 3. 2 酶的功能和应用 (6) 3.2.1 酶的功能简介 (6) 3.2.2 一些酶的应用 (8) 4.生物催化剂快速定向改造新技术....................................8 4.1定向进化技术的优势 (8) 4.2定向进化目前主要研究方向 (9) 5.生物催化技术的趋势与前景.......................................9 5.1生物催化技术的趋势与前景 (9) 5.1.1国外的发展形势 (9) 5.1.2我国生物催化产业的现状 (10) 5.2前景小结 (10) 结束语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生物催化技术 郭蒙蒙 指导老师:吴斌 (黄山学院化学化工学院,黄山,安徽)

摘要 近几年,全球催化剂市场将以 4.6%的速率增长,环境用催化剂将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约27%,以下依次为聚合用催化剂(22%)、炼油用催化剂(21%)、石油化工用催化剂(20%)、精细化工用催化剂(10%),其中,精细化工用催化剂和环境用催化剂增长速率最快,均接近8%.由于生物催化剂能够减少环境污染,反应速度较快等众多特点,生物催化剂俨然已经成为化工催化的宠儿。生物催化技术在化工生产中应用十分的广泛,它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效率,也降低了生产的成本。同时生物催化也涉及了三个学科的不同部分:化学中的生物化学和有机化学;微生物学、酶学;化工工程雪中的催化、传递过程和反应工程学。人类在很早的时候就知道利用酶,利用酶或微生物细胞作为生物催化剂进行生物催化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如麦芽制曲酿酒工艺等。近代认识酶是与发酵和消化现象联系在一起的。后来创造了“酶”这一术语以表达催化活性。本文主要说明生物催化剂催化的原理类别,生物催化反应的特征及生物催化的发展和趋势等关键词生物催化技术酶生物催化技术前景 In recent years, the market of global catalyst will grow at the rate of 4.6%, environmental catalysts will occupy the largest market share, about 27%, followed by polymerization catalysts (22% ), ( 21% ) refining

生物催化不对称合成的发展

生物催化不对称合成的发展 专业: 学号: 姓名:

生物催化不对称合成的发展 ×× (××××,××××) 摘要:生物衍生物是一类富手性中心的天然手性源,易于修饰改性,可作为手性配体参与不对称反应,现在生物催化不对称反应已成为何机化学中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 关键词:不对称合成,生物催化,α-氨基酸,β-羟基酸,氨基葡萄糖衍生物,DNA催化剂 不对称合成(Asymmetric Synthesis),也称手性合成、立体选择性合成、对映选择性合成,是研究向反应物引入一个或多个具手性元素的化学反应的有机合成分支。不对称合成生成有旋光性产物的反应。在反应过程中因受分子内或分子外的手性因素的影响,试剂向反应物某对称结构的两侧进攻,进而在形成化学键时表现出不均等,结果得到不等量的立体异构体的混合物,具有旋光活性。 不对称合成目前在药物合成和天然产物全合成中都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无疑,现在最完善的不对称合成技术,要数存在于生物体内的酶。能否实现像酶一样高效的催化体系,是对人类智慧的挑战。不对称催化是当今化学发展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是开发手性药物、材料及香料等化学品的强大理论基础和学术依据。 1 不对称合成的发展历史 自19世纪Fischer开创不对称合成反应研究领域以来,不对称反应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间可分为四个阶段:(1)手性源的不对称反应;(2)手性助剂的不对称反应;(3)手性试剂的不对称反应;(4)不对称催化反应。传统的不对称合成是在对称的起始反应物中入不对称因素或与非对称试剂反应,这需要消耗化学计量的手性辅助试剂。不对称催化合成一般指利用合理设计的手性金属配合物(催化剂量)或生物酶作为手性模板控制反应物的对映面,将大量前手性底物选择性地转化成特定构型的产物,实现手性放大和手性增殖。简单地说,就是通过使用催化剂量级的手性原始物质来立体选择性地生产大量手性特征的产物。它的反应条件温和,立体选择性好,(R)异构体或(S)异构体同样易于生产,且潜手性底物来源广泛,对于生产大量手性化合物来讲是最经济和最实用的技术。因此,不对称催化反应(包括化学催化和生物催化反应)已为全世界有机化学家所高度重视,特别是不少化学公司致力于将不对称催化反应发展为手性技术和不对称合成工艺。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

酶催化技术与手性药物的研发

生物工程导论论文 题目酶催化技术与手性药物的研发Enzyme catalytic technolog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ral pharmaceutical chemicals 任课教师吴坚平 上课时间周一第11—13节 姓名XXX 学号XXXXXXXXXX 班级 作业完成时间2013年11月

酶催化技术与手性药物研发 XXXXXXXXXX XXX 摘要:酶催化手性药物的制备是利用酶对手性分子构型的识别能力进行选择性催化的新兴制备型药物的方式,有反应效率高,选择性高,反应温和,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等优势。近年来,酶催化技术迅速崛起;同时,市场对手性药物需求极大。本文就将简单论述手性药物的研发现状,并对运用于手性药物研发的酶催化技术做一些简单介绍及评述。 关键词:酶催化;手性药物;绿色制药; Enzyme catalytic technolog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ral pharmaceutical chemicals Gao Shen 3120100301 Abstract:Enzyme catalytic chiral drugs produced by the use of enzymes opponents of heterogeneous elements of the identified capacity for selective catalytic emerging prepared drug the way in which response efficiency, high selectivity, mild response. This is in line with the "Green Chemistry" requirements. In recent years, enzyme catalytic technologies rapidly rising; at the same time, market your opponent of drug needs are enormous. This document will outline the nature of dru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dru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enzyme catalytic technologies and do some simple introduction and commentary. Keywords:Enzyme catalytic converters;chiral drugs;green pharmaceutical process; 1 手性药品研发的意义 手性(Chirality)是自然界的本质属性之一,用于表达化合物分子由于原子三维排列引起的一种结构不对称现象。手性化合物(Chiral compounds)是指分子量、分子结构相同,但左右排列相反,如实物与其镜中的映体。 早在一百多年前,法国科学家巴斯德(Louis Pasteur)就发现了分子的不对称现象[1],提出了对映体(Enantiomer)存在两个旋光异构体的构想。这些对映异构体的理化性质基本相似,旋光能力也相同,但方向相反,分别被命名为 R-型(右旋)或S-型(左旋)、外消旋。手性异构体之间理化性质可以有极大的差异,与手性物质相互作用可以产生不同的产物。如天然的(-)- 尼古丁毒性比(+)- 尼古丁大得多[2];舞毒蛾的性引诱素disparlure是舞毒蛾的性信息素,其中一种对映体在极低浓度下就能对舞毒蛾起到性吸引的作用,而另一对映体即使在极高浓度下也没有性吸引的活性作用;(S)- 天冬酰胺,味甜而(R)- 天冬酰胺,味苦等。许多与生物体密切相关的生化反应中,均和物质的手性相关联,作为生命活动重要基础在体内有重要生理功能的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Protein)、多糖(polysaccharide)、核酸(nucleic acid)等几乎全是手性的[3],正是因为生命活动的生化反应与有机物的手性相关性,目前对物质的手性、物质的手性反应以及物质的手性合成和分离等,对人类来讲具有不可轻视的重大意义。 手性化学品已逐渐在材料、食品、化工、制药等领域大战雄风,且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尤为重要。由于药物的手性对生物的应答关系,如在体内的吸收、转运、组织分配、与靶点的作用以及代谢和消除等,都可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它们在

手性药物的合成与生物转化

手性药物的合成与生物转化 摘要:药物分子的立体化学决定了其生物活性,手性已成为药物研究的一个关键因素,生物技术在手性药物合成中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酶催化的相关性质,通过酶拆分外消旋体酶法不对称合成等方法合成手性药物,采用定向进化技术酶分子修饰辅酶再生等方法对手性药物合成方法进行改进。 关键词:手性药物生物转化生物合成 手性(Chirality) 是自然界的本质属性之一。构成生命有机体的分子都是不对称的手性分子,生命界中普遍存在的糖为D型,,氨基酸为L型,蛋白质和DNA的螺旋构象又都是右旋的。手性药物( Chiral drug) 是指有药理活性作用的对映纯化合物。 手性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化学制备法和生物制备法,生物转化具有一些化学方法无可比拟的优点:反应条件比较温和;产物比较单一,具有很高的立体选择性(Enantioselectivity)、区域选择性(Regioselectivity)和化学选择性(Chemoselectivity);并且能完成一些化学合成难以进行的反应。目前,生物转化已涉及羟基化、环氧化、脱氢、氢化等氧化还原反应;水解、水合、酯化、酯转移、脱水、脱羧、酰化、胺化、异构化和芳构化等各类化学反应。 生物合成手性药物法主要包括酶拆分外消旋体法、酶法不对称合成和微生物发酵法。 1 酶法拆分外消旋体合成手性药物 近年来随着酶技术的发展,利用酶的高度立体选择性进行外消旋体的拆分从而获得光活性纯的化合物是得到手性药物的重要途径。酶是由L-氨基酸组成,其活性中心构成了一个部队称环境,有利于对消旋体的识别,属于高度手性的催化剂,催化效率高,有很强的专一性,

反应产物的对映体过量百分率(ee)可达100%。因此,在售性药物合成过程中,用酶拆分消旋体是理想的选择。D-苯甘氨酸金额D-对羟基苯甘氨酸是生产半合成青霉素和头孢菌类抗生素的重要侧链。DSM公司(Geleen,荷兰)利用恶臭假单胞菌(Pseydomonas putida)和L-氨肽酶拆分DL-氨基酸酰胺获得了D-苯甘氨酸和D-对羟基苯甘氨酸。拆分过程中生成的不要的对映体可通过与苯甲醛形成的酰胺的Schiff碱性成加合物,在升高pH值时发生外消旋化,外消旋后的氨基酸酰胺可重复利用。 如果想成功地提供药物中间体和药物活性组分,就必须有供选用的大量合成平台,生物催化仅是其中的一个办法。虽然产生一种现代的药物活性组分中通常只有一步是采用生物催化的,但这常常是把手性引入到化合物中的关键一步,并且由于药物结构中,分子手性部分变得越来越重要,随着分子中手性中心的增多,生物转化方法的良好专一性和选择,就必然要比其他手性合成方法发展得更快。 2 酶法不对称合成手性药物 将具有氧化或还原作用的酶及相关微生物作的手性合成催化剂,催化前手性底物,从而构建药物的手性中心的反应,利用氧化还原酶、合成酶、裂解酶等直接从前体化合物不对称合成各种结构复杂的手性醇、酮、醛、胺、酸、酯、酰胺等衍生物以及各种含硫、磷、氮及金属的手性化合物和药物。Pfizer等采用脱氧核糖-5-磷酸醛缩酶来催化连续的醇醛缩合反应,利用1mol氨基醛和2mol乙醛反应形成氨基内酯,随后通过常规氧化、保护和酯化形成他汀侧链,这一生物催化

手性药物及手性技术

手性药物及手性技术 当前,手性药物(Chiral Drugs)的研究与开发已成为世界新药发展的方向和热点领域。作者曾发表文章,介绍了手性药物市场的增长和当前国内外手性药物发展的动向和趋势,阐述了加速手性技术开发,迎接世界制药工业挑战的必要和紧迫。本文将结合手性药物市场最新发展和手性技术的最新成就,探讨药品和精细化学品工业面临的挑战和机会。 一世界手性药物工业发展迅速 (1)手性药物市场首次超过1000亿美元: 自1992年以来,手性药物市场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1995年,其销售额为557亿美元,比1994年增长23%,占世界药品市场总额2585亿美元的22%。1999年,手性药物市场第一次超过1000亿美元,单一异构体药物销售额达到1150亿美元,比1998年的994亿美元增长16%,占世界药品市场3600亿美元的32%。从1995~1999年,5年内单一异构体药物销售额翻了一番,占世界药品市场份额从1/5到1/3,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预计今后几年仍将以年8%的速度增长,到2003年将达到1460亿美元。 (2)科学发现和药政规定推动手性药物的发展: 手性工业不断增长的首要原因在于基础生物化学的研究进展。药物化学家们试图影响的生物信使分子和细胞表面受体,即药物作用的靶分子都是手性的,因此药物分子与这些靶分子的不对称性必须相匹配。另外,分子药理学研究发现,含有手性因素的化学药物对映体,在人体内的药理活性、代谢过程和毒性存在着显著差异。在通常情况下,只有一个对映体具有药理作用,而另一个对映体不仅无药理作用,还会产生一定副作用。 手性药物市场不断增长的第二个原因是美国FDA的规定。1992年FDA发布手性药物指导原则,要求所有在美国上市的消旋体新药,生产者均需提供详细报告,说明药物中所含对映体各自的药理作用、毒性和效果。因此,制药公司对于内在的手性药物分子,必须作出适当的选择,是以其单一异构体形式开发,还是以其消旋体形式开发。显然,单一异构体的试验次数比较单纯,经济上更合算。 二手性药物正在成为制药公司谋求利益和提升地位的工具 (1)外消旋转化: 所谓外消旋转化,就是将已经批准以消旋体形式上市的药物转化成单一异构体形式批准上市。制药公司将手性(Chirality)作为一种工具,通过外消旋转化延长其“重磅炸弹”药品(年销售在10亿美元以上的药品)的专利保护期,从而控制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最近的一个突出的例子是AstraZeneca公司对其抗溃疡药物奥美拉唑(Omeprazole,Prilosec)的二次开发。该公司申请了(s)-异构体(Esomeprazole)的专利,已于2000年在欧洲和美国上市(商品名: Nexium)。 AstraZeneca是对本公司原创药物进行外消旋转化,Sepracor公司则是对其它公司的药物进行转化,该公司称之为“生命周期经营战略”。这种战略就是当发现其它公司上市的外消旋体药物的药理活性只存在于一种对映体时,该公司就将该异构体进行专利(除非原创公司已有了专利); 而后再将此单一异构体药物许可给原创公司,如果原创公司不接受许可,则转让给其它公司,或自己独立上市。一个最成功的例子是对Lilly公司的抗抑郁药氟西汀(Fluoxetine,Prozac)的转化。1998年1月,Sepracor申请了(s)-对映体的专利,并将此专利许可给原创公司Lilly。原开发商不接受许可的例子也是有的,如Sepracor对Glaxo 和Schering公司的支气管扩张药沙丁胺醇(Albuterol,Proventil)进行了转化,申请了左旋体(Levalbuterol)的专利,并进行临床试验,于1999年3月获FDA批准上市(商品名: Xopenex)。Schering不接受此专利许可,于1999年11月转让给了Abbott公司。 Sepracor在实行外消旋转化战略的同时,还对一些手性药物的放大工艺进行研究。例如,对GlaxoWellcome开发的抗抑郁药安非他酮(Amfebutamone,Wellbutrin)的(s)-异构体

手性生物催化磷霉

手性生物催化提高东北制药总厂磷霉素生产率 一、项目的目的和意义 磷霉素是一种新型广谱抗菌素,具有理化特性稳定、安全低毒、无抗原性(无需试敏)等优点,现已广泛用于临床治疗,被国际医学界和药学界称为二十一世纪的新抗生素。 东北制药总厂是我国生产磷霉素的特大型企业,2001年产磷霉素粉针1.84亿余支,销售额逾七亿元。为世界最大磷霉素生产厂,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为95%,在国际市场也占有相当份额。 东北制药总厂磷霉素生产采用的是化学合成法,即以丙炔醇为原料,经脂化、环氧化、拆分而成,工艺先进,但收率不高,约为20%。主要原因是在环氧化过程中形成的磷酸胺盐只有50%为具疗效的左旋物,另50%为无疗效的右旋物,被分离并弃之。 本项研究将应用现代生物技术,筛选、遗传构造高效菌;分离、生化修饰专性酶;科学固型化后,以最适条件用于磷霉素生产中的手性生物催化,将现工艺生产中产生的50%的右旋废弃物改型为具疗效的左旋物,实现产量、销售和税收翻番,利润翻三番。同时使废弃物排放量减至原工艺的20%。 二、课题研究的国内外发展概况及市场需求分析 磷霉素自90年代问世后即广受青睐。1997年美国FDA批准在美国市场应用,1999年欧洲药典增补版收载了该药。随其身价提高和良好的临床实践,其市场前景越来越被看好。据推测,到2010年世界粉针需求量将超过100亿支/年,口服剂型需求量则将数倍于针剂。 新建和扩建工厂是解决磷霉素巨大市场需求的一条途径,但改造传统工艺、大幅提高

收率更是一广被看好的有效途径。手性催化技术,因可将无效右旋物转化为有效左旋物,而成为重点关注技术。国内外不少科学家已先后从不同角度开展了相关研究。如:美国巴里等人采用化学法开发出用于环氧化反应和二羟基化反应的催化剂,将环氧化左旋率从58.1%提高到70%。亨利等人应用微生物将顺丙烯磷酸直接环氧化得到左旋磷霉素。上述虽因收率和周期等故,尚未在大规模生产中应用,但人们已看到:通过手性生物催化反应,将现生产工艺中产生的废弃物—右旋磷霉素定向转化为左旋磷霉素是完全可行的。通过本项攻关,东北制药总厂磷霉素生产会全面应用手性生物催化技术,产生效益翻番的喜人成果。 三、主要攻关内容及技术路线(技术可行性分析) 1.主要攻关内容 1)筛选功能性菌种(或酶),手性催化右旋物或相应衍生物。 2)基因(或生化)修饰功能菌(或酶),提高生物活性。 3)右旋物最适存在形式及制备。 4)菌(或酶)的流化固定及高效生物消旋条件。 5)不对称合成催化最适反应及生产工艺。 6)消旋催化最适反应及生产工艺。

手性催化

生物催化在手性药物合成中的应用 摘要 本文介绍了手性药物的重要性,在生物催化合成手性药物中常用的两类催化剂—酶和细胞;结合实例从酶催化的不对称水解反应、不对称还原反应和不对称环氧化反应等反应对不对称催化法合成手性药物作简要概述;展望了不对称催化反应在手性药物合成中的发展方向。 关键字:生物不对称催化、手性药物、合成、应用 1 前言 生物催化是指利用酶或有机体( 细胞、细胞器等) 作为催化剂实现化学转化的过程, 又称生物转化。生物催化反应具有高度的化学、区域和立体选择性, 适用于医药、食品和农药等精细化工产品的合成制备。生物催化过程一般无污染或污染较少、能耗相对较低, 是一种环境友好的绿色化学合成方法。 手性是由于碳原子4个化学键上连有不同基团而造成的整个分子的不对称性, 是自然界的基本属性之一;也是生命物质区别于非生命物质的重要标志。自然界中构成生命体的基础物质核苷酸、氨基酸和单糖以及由它们构成的生物大分子核酸、蛋白质和糖类都具有独特的手性特征。正是这些基础物质使得生物体能够高度地选择识别特定分子, 进行各种反应。虽然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也能够合成,但是由于化学合成法存在较多副反应、反应选择性较差、转化率小,而且反应周期长,即使合成了手性物质就目前的技术也很难将一对对映体拆分开来,这些都限制了它在工业上的应用。而利用特异的生物催化方法和生物催化剂能够很容易的合成手性药物且其分离提纯技术也相当纯熟。因此,可以用生物催化方法合成手性化合物。这种手性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又叫做不对称合成, 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 不对称(手性)生物催化技术简介

2.1 手性药物的重要性 手性直接关系到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效果、毒副作用、药效发挥及药效时间等。正是由于药物和其受体之间的这种立体选择性作用,使得药物的一对对映体不论是在作用性质还是作用强度上都会有差别。在20世纪60年代,欧洲曾以消旋体的反应停( Thalidomide) 作为抗妊娠反应的镇静剂,一些妊娠妇女服用此药后,出现多例畸变胎儿。后经研究证实( R)-构型才真正起镇静作用,而( S )-构型则有强致畸作用。其它一些手性药物的另一异构体表现不良作用的例子见表1 。在农业化学品中,手性问题同样重要,如芳氧基丙酸类除草剂fluazifop-buty ,只有( R)-异构体是有效的。 表1 手性药物的不良异构体的毒副作用 药品名称有效异构体不良异构体 多巴(Dopa) ( S)2异构体,治疗帕金森症( R)2异构体,严重副作用氯胺酮( Ketamina) ( S)2异构体,麻醉剂( R)2异构体,致幻剂 青霉素胺(Pexicillamine) ( S)2异构体,治疗关节炎( R)2异构体,突变剂心得安( Propranol) ( S)2异构体,治疗心脏病( R)2异构体,致性欲下降乙胺丁醇( Ethambutol) ( S , S )2异构体,治疗结核病( R , R)2异构体,致盲 大量的事实和惨痛的教训使人们认识到,对于手性药物,必须对它们的立体异构体进行分别考察,了解它们各自的生理活性和各自的毒性等。因此在药物(包括农药) 中,手性化合物的重要性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1) 不同立体异构体展现不同的生理活性,有的无效异构体可能是极其有害的; (2) 新医药、新农药,如各种抑制剂、阻断剂、拮抗剂等对手性的要求越来越严格; (3) 环境保护问题得到普遍重视,减少不必要异构体生产就意味着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能降低生产成本。 以前由于对此缺少认识,人类曾经有过惨痛的教训。因此,如何合成手性分子的单一光学异构体就成了化学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同

手性医药化学品生物催化合成进展与实践_郑裕国

第11卷第2期2013年3月生物加工过程 Chinese Journal of Bioprocess Engineering Vol.11No.2Mar.2013 doi :10.3969/j.issn.1672-3678.2013.02.004 收稿日期:2013-01-04 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12AA022201) 作者简介:郑裕国(1961—),男,教授,浙江象山人,研究方向:生物催化与生物转化, E-mail :zhengyg@zjut.edu.cn 手性医药化学品生物催化合成进展与实践 郑裕国,沈寅初 (浙江工业大学生物工程研究所生物转化与生物净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杭州310014) 摘要:手性生物催化是利用生物催化剂对手性分子构型的识别能力进行选择性催化的新型物质加工过程,具有 催化效率高、 选择性强和反应条件温和等优势。近十年来,生物催化技术快速崛起,树立了多个大品种原料药过程替代的成功范例,成为手性医药化学品绿色制造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笔者分析了生物催化商业和学术发展的新动向,并结合笔者在手性药物生物催化合成的产业化开发实践,指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关键词:手性药物;生物催化;酶工程;绿色制药中图分类号:TQ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3678(2013)02-0024-06 Biocatalysis and green process for chiral pharmaceutical chemicals ZHENG Yuguo ,SHEN Yinchu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Bioconversion and Biopurification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Institute of Bioengineering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14,China ) Abstract :Enantioselective biocatalysis is a modern material processing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recognition capability of biocatalyst to chiral molecular configuration ,it had major advantages of high efficiency ,high selectivity and ambient reaction conditions.In the last 10years ,rapid advances in large-scale DNA sequencing and enzyme directed evolution rendered biocatalysis as necessary synthetic tool in green pharmaceutical process.Several successful examples were given and a biocatalytic process was developed to replace existing chemical routes for blockbuster drugs.Advances in synthesis of chiral pharmaceutical chemicals by biocatalysis were analyzed combined with research experiences in recent years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s of the area were pointed out. Key words :chiral drugs ;biocatalysis ;enzyme engineering ;green pharmaceutical process 随着酶催化工艺在辉瑞、默克等多个国际制药 巨头全球畅销药物工业制造中的应用,生物催化技术在制药工业中的显示效应不断扩大,尤其在过程替代、实现更绿色的制药工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多次荣获美国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重要地位获得 广泛认可。与十年前相比, 生物催化领域出现了2个重要转变:①生物催化不再是化学家和过程工程 师无计可施之后的最后选择,而成为他们主动选择、不可或缺的工具;②生物催化应用模式由基于品种有限的生物催化剂设计合成路线转向基于低成本、低能耗和高产出的过程需求来设计理想的生物催化剂。

医药生物技术分类与详解

医药生物技术分类与详解 (一)医药生物技术 1、新型疫苗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未曾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预防重大疾病的新型高效基因工程疫苗,包括:预防流行性呼吸系统疾病、艾滋病、肝炎、出血热、大流行感冒、疟疾、狂犬病、钩虫病、血吸虫病等人类疾病和肿瘤的新型疫苗、联合疫苗等,疫苗生产用合格实验动物,培养细胞及菌种等。 2、基因工程药物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用于心脑血管疾病、肿瘤、艾滋病、血友病等重大疾病以及其他单基因遗传病治疗的基因工程药物、基因治疗药物、靶向药物,重组人血白蛋白制品等。 3、重大疾病的基因治疗 用于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神经性疾病的基因治疗及其关键技术和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疾病基因治疗类产品,包括:恶性肿瘤、遗传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的基因治疗产品;基因治疗药物输送系统等。 4、单克隆抗体系列产品与检测试剂 用于肝炎、艾滋病、血吸虫病、人禽流感、性病等传染性疾病和肿瘤、出生缺陷及吸毒等早期检测、诊断的单克隆抗体试剂,食品中微生物、生物毒素、农药兽药残留检测用单克隆抗体及试剂盒;重大动植物疫病、转基因生物检测用单克隆抗体及试剂盒,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分离、纯化和检测所需的单克隆抗体系列产品;抗肿瘤及抗表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药物;单克隆抗体药物研究关键技术和系统;先进的单克隆抗体规模化制备集成技术、工艺和成套设备;新型基因扩增(PCR)诊断试剂及检测试剂盒和人源化/性基因工程抗体。 5、蛋白质/多肽/核酸类药物 面向重大疾病——抗肿瘤蛋白药物(如肿瘤坏死因子),心脑血管系统蛋白药物(如纤溶酶原,重组溶血栓),神经系统蛋白药物尤其是抑郁药物,老年痴呆药物,肌肉关节疾病的蛋白质治疗药物,以及抗病毒等严重传染病蛋白药物的研究与产业化技术;各类细胞因子(如促红细胞生成素,促人血小板生长因子,干扰素,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趋化因子,转化生长因子,生长因子)等多肽药物的开发技术;抗病毒、抗肿瘤及治疗自身免疫病的核酸类药物及相关中间体的研究及产业化技术等。 6、生物芯片

生物催化在精细化工中的应用

生物催化在精细化工中的应用 摘要:化学工业已成为各国经济的基础支柱产业之一,但同时,化学工业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不容忽视,所以化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不断寻找新的经济生长点,而应用生物催化技术改造并逐步取代传统化工产品就是其中有前途的发展方向。生物催化具有条件温和、能源节省、转化率和选择率高、环境友好等特点,还可以进行手性化合物的合成及结构复杂,具有生物活性的大分子和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 关键词:生物催化;催化效率高;专一性;环境友好 1生物催化的简介 迄今为止,化学工业已成为各国经济的基础支柱产业之一,并继续保持高速的发展势头。而大力发展精细化工,即大幅提高精细化学品比重和大力开发专用化学品是发达国家化学工业的发展方向。但同时,化学工业的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首先,石油资源正面临枯竭的局面,其次,化学工业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不容忽视。化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不断寻找新的经济生长点,新技术新工艺在精细化工中的开发应用成为关键,而应用生物催化技术改造并逐步取代传统化工产品就是其中有前途的发展方向。尤其是今年来,生物催化技术的引入为精细化工的发展带来一个全新的亮点,成为该领域再度飞跃的关键之一,生物催化不仅具有条件温和、能源节省、转化率和选择率高、环境友好等特点,还可以进行手性化合物的合成及结构复杂,具有生物活性的大分子和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因此,生物催化已经成为国外著名医药、化学公司发展和投资的重点。 所谓生物催化是指利用某种生物材料(主要是酶或微生物)来催化某种化学反应。生物催化在我国很早就已应用,如夏商时期用发酵来酿酒等。但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上的应用则是在上世纪60年代才开始的。 2生物催化的工业化应用实例 在生物催化的工业应用中,酶作为生物催化剂比化学催化剂有许多优点:①酶催化反应一般在常温、常压和近于中性条件下进行,所以投资少、能耗低且操作安全性高;②生物催化剂具有极高的催化效率和反应速度,比化学催化反应的催化效率可高107~1013倍;③生物催化具有高度专一性,包括底物专一性和立体

手性技术

手性技术 汪朝阳 (华南师范大学化学系) 关键词 手性技术 绿色化学 不对称合成 手性催化 生物技术 手性技术不仅与我们的生活中的医药、农药等密切相关,而且对生命起源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全面地介绍了手性技术,特别是不对称合成.其中,从绿色化学的观点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各种手段较有前途;而手性催化不仅符合绿色化学潮流而且经济实惠,目前在工业上已被广泛应用,为此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该领域的三位开拓者. 2001年10月10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一半奖金授予美国科学家威廉?诺尔斯与日本科学家野依良治,以表彰他们在“手性催化氢化反应”领域所作出的贡献;奖金的另一半授予美国科学家巴里?夏普莱斯,以表彰他在“手性催化氧化反应”领域所作出的贡献[1].他们的成就,可以用一个共同的词语概括———“手性催化”.其实,手性催化只是手性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的授予,充分反应了社会对科学家们从事手性技术研究的肯定. 一、手性的重要性 手性的概念与不对称密切相关.从原子到人都是不对称的,如人左手和右手不能重叠,而是互为镜像;自然界存在的糖都是D型的,氨基酸是L型的,蛋白质和DNA是右旋的;海螺的螺纹和缠绕植物都是右旋的.因此,我们的世界是不对称的,即手性是宇宙间的普遍特征,是自然界的本质属性之一.在手性环境中,在手性化合物相互作用时,不同的对映体往往表现出不同的性质,甚至有截然不同的作用,特别是医药、农药针对蛋白质、糖、核酸等手性生物大分子的生化作用. 最典型的例子是“反应停”(Thalidomide)[1,2].20世纪50年代中期,德国Chemie G runen Thal公司以消旋体上市Thalidomide,作为镇痛剂用于预防孕妇的恶心.1961年发现,怀孕后3个月服用此药可引起胎儿的海豹畸形.据统计,由“反应停”致畸的案例,全世界达17000例以上,是20世纪最大的药害事件.1979年,德国波恩大学研究人员对该药物进行了拆分,发现是S型对映体具有致畸作用,而只有R型对映体具有镇痛作用.惨痛的教训使人们认识到,药物必须注意他们不同的构型.从此,手性药物的开发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除“反应停”外,其他一些药物也有类似的情况.例如,治疗帕金森症的药物多巴,只有S型(左旋)对映体有效,而R型有严重副作用;治疗结核病的药物Etham2 butol,只有SS型有效,而RR型对映体却会致盲.另外,有些药物不同对映体的药理作用大相径庭,如Propranol2 ol的S型对映体是一类重要的β-受体阻断剂,而R型对映体则有避孕作用.因此,美国的食品与医药管理局1992年提出的法规强调,申报手性药物时,必须对不同对映体的作用叙述清楚[2]. 同样,在农药方面,有些化合物一种对映体是高效的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和除草剂,而另一种却是低效的,甚至无效或相反.例如,芳氧基丙酸类除草剂Fluazi2 fop-butyl,只有R型是有效的;杀虫剂Asana的4个对映体中,只有一个是强力杀虫剂,另三个则对植物有毒;杀菌剂Paclobutrazol,RR型有高杀菌作用,低植物生长控制作用,而SS型有低杀菌作用、高植物生长控制作用[2]. 手性的重要性也表现在经济方面.自1992年以来,手性药物市场一直快速增长,1999年第一次超过1000亿美元,单一对映体药物销售额达到1150亿美元,比1998年增长16%,占世界药品市场3600亿美元的32%.专家预计,到2003年将达到1460亿美元,以8%的速度增长.在世界最畅销的前100、300、500种药物中,单一对映体药物都达到或超过50%.到2005年,全球上市的化学合成新药中,约有60%为单一对映体药物[3]. 目前,商品化的650种农药中,170余种属于手性农药.其中,年销售额超过1亿美元的有30余种,超过2500万美元的有60余种;高活性对映体成分的手性农药年销售额超过100亿美元,纯手性对映体手性农药年销售额接近30亿,手性农药占全球市场的35%.与手性药物相比,虽然手性农药对光学纯度没有过高的要求,但手性农药工业化规模要大得多,都是在百吨级,甚至千吨 ? 9 1 2 ?

生物催化原理与应用在手性药物合成领域的进展

生物催化原理与应用在手性药物合 成领域的进展 生物催化原理与应用在手性药物合成领域的进展 1.生物催化的特点生物催化是指利用酶或者生物有机体作为催化剂进行化学转化的过程,又被称为生物转化。生物催化反应具有高度的化学、区域和立体选择性,应用生物催化不对称合成技术生产手性药物可获得的产物光学活性纯度高,产率高,有些可达100%[1] 。微生物是生物催化中常用的有机体催化剂,本质是利用微生物细胞中的酶催化非天然有机体化合物的生物转化,转化液经分离纯化可得所需产品的过程[2] 。自然界中微生物种类繁多,含酶丰富,因此利用微生物可进行多种生物转化反应。微生物生物转化反应具有选择性高,尤其是立体选择性高的特点,可顺利地完成一般化学方法难以实现的

反应;反应条件温和,尤其适用于不稳定化合物的制备。微生物生物转化既可以采用游离的细胞,也可以使用固定化细胞作为催化剂进行转化。到目前为止,微生物生物转化法已在一些有机酸、抗生素、维生素、氨基酸、核苷酸和甾体激素等方面实现了工业化生产[3] 。生物催化技术能够大大地增加衍生物的多样性,能够有效地对复杂产物进行结构修饰和从简单的分子构建新的化合物库,在此过程中,往往能够发现新的生理活性物质。利用生物催化发现先导化合物的优越性在于:①可能进行反应的范围广;②能够定向进行区域选择和立体选择;③不需基团保护和脱保护,一步实现所需的反应;④在温和和均一的条件下可容易地实现自动化和一步反应的重现性;⑤温和的反应条件保证了复杂易变的分子结构的稳定性;⑥高的催化活性可以降低催化剂的用量;⑦酶的固定化可以使催化剂反复和循环使用;⑧生物催化剂可在环境中

生物催化合成及进展

生物催化合成及进展 进入21 世纪,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与发展危机。资源、能源和环境危机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生物催化与生物转化是以微生物或酶作为催化剂,以可再生资源取代化石资源,大规模生产人类所需的化学品、医药、能源、材料等,是解决人类目前面临的资源、能源和环境危机的有效手段。生物催化与生物转化是生物学、化学、过程科学的交叉,是学科发展的前沿技术。世界经合组织指出,以生物催化与生物转化为核心的工业生物技术是可持续工业发展最有希望的技术。由于巨大的社会需求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力地推动了新一代工业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 众所周知,自然界天然产物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多样性源自酶催化及多酶合成途径的强大威力。人类虽然只学会了大自然生物催化技能的很小一部分,就已经合成出大量丰富的天然化合物并用于医药、农药、化工中间体和生物材料。由于生物催化过程具有高效、高选择性、条件温和、环境友好等优点,因此成为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替代和拓展传统有机化学合成的重要方法。在重要化工中间体的制备中,生物转化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已经应用于常规工业化过程的反应包括酯酶/脂肪酶和蛋白酶对底物的手性拆分和水解,酮的不对称还原等;正在扩大应用的反应有腈水解酶催化的腈水解反应和醇腈酶催化的氰醇合成反应;已取得较大进展而且有较高工业化应用价值的反应有转氨基反应、烯酸还原反应、羟基化、单加氧酶催化的Baeyer Villiger反应、环氧化物水解、环氧化、卤代反应等。除此以外,生物催化在新药发现过程中也开始显示出巨大潜力。高通量合成先导化合物的衍生分子库是新药发现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而生物催化正在攻克其中大量的合成难题。比如选择性加氧反应,难以用传统化学合成方法完成,可以通过加氧酶实现。生物催化所胜任的过程,从小分子化合物的手性拆分到复杂结构如大环内酯和可生物降解多聚体的合成,有了很大扩展,因此在组合合成化学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然而,酶的筛选过程、稳定性、表达和分泌水平、在非水相反应体系中的性能、对底物的专一性和兼容性等问题限制着它的大规模应用。近年来,随着对生物代谢途径和多样性、结构生物学认识的深入以及多学科前沿的交叉渗透,酶的发现、改造、固定化和反应体系优化、组合生物催化等研究过程大大加速,研究成果日新月异。实际上,生物催化和生物转化由于其巨大的应用价值,激发了化学、生物学和工程学多种学科背景科学家的极大热情;而这一领域内迅速积累的研究成果也即将使其成为新一代工业生物技术产业的主力板块和新药发现的平台技术。 本文精选了近两年来在生物催化和生物转化领域内大量论文中最为引人注目的部分成果,分为催化剂、反应系统、应用领域和典型案例几部分进行了综述。 1 生物催化剂 当前工业生物催化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就是商品化的生物催化剂种类不够多、适用的反应类型有限、底物耐受浓度、反应速度、转化率、手性拆分效率、对有机溶剂耐受性等性质难以十全十美,这就需要更大规模地从自然界(包括微生物、植物、动物和宏基因组文库等)筛选具有特定功能的新催化剂,并加以改造。 1. 1新生物催化剂的发现 不论是从自然界筛选或是用定向进化等手段对天然酶进行改造,都需要有效的筛选或选择方法。而克服“筛选瓶颈”的关键在于微量化、高通量、自动化的操作与检测平台。克隆自动挑取仪、移液工作站、样品管理系统等自动化设备大大提高了操作效率; 相比之下,高

手性化合物

手性化合物的合成和分离方法研究进展 摘要:手性问题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涉及到生命、动植物、药物、食品、香料、农药等诸多领域,本文介绍了手性化合物的一些用途,合成和分离方法及发展方向。手性化合物的制备已成为当前国内外较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本文从非生物法和生物法两个方面较全面地综述了手性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希望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手性化合物;手性药物;制备;生物合成 1.1用途 手性化合物(chiral compounds)是指分子量、分子结构相同,但左右排列相反,如实物与其镜中的映体。人的左右手、结构相同,大姆至小指的次序也相同,但顺序不同,左手是由左向右,右手则是由右向左,所以叫做“手性”。也就是指一对分子。由于它们像人的两只手一样彼此不能重合,又称为手性化合物。判断分子有无手性的可靠方法是看有没有对称面和对称中心[1]。 手性问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天然存在的手性化合物品种很多,并且通常只含有一种对映体,手性问题还牵涉到农业化学、食品添加剂、饮料、药物、材料、催化剂等诸多领域。它的研究已经成为科学研究和很多高科技新产品开发的热点。在过去20年里,手性研究具有戏剧性的发展,已从过去的少数几个专家的学术研究发展到大面积科学研究的需要,在一些领域并已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物质的手性已经变成越来越需要考虑的问题,其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正在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手性化合物主要从天然来源、不对称合成和外消旋体拆分3个方面得到。由天然来源获得手性化合物,原料丰富,价廉易得,生产过程简单,产品的纯度一般都较高,因此很多量大的产品都是从天然物中获得。在药物工业中由于对手性药物的要求不断增加,其大大激发了不对称有机合成的发展,使一些生物技术、生物催化剂也迅速扩展到该领域产生纯的的手性中间体和手性产品[2]。 1.生物制药 在合成中引入生物转化在制药工业中已成为关键技术。如Merck公司开发的酰胺酶抑制剂西司他丁的生产就是一个实例。西司他丁是一种N-取代的(S)-2,2-二甲环丙烷羰酰胺衍生物,它可以从易得原料合成消旋2,2-二甲基环丙羰腈开始,通过不同途径合成。 2.生物农药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是70年代中期开始大量使用的新型农药,是天然除虫菊酯的模拟物,生物降解性好,对环境影响小。拟除虫菊酯具高效安全杀虫谱广等优点。在世界农药市场占有一定的地位。手性化合物在生物农药方面也有广扩的前景,此杀虫剂占全球杀虫剂市场的20%。 3.香料、添加剂和酶技术 香精香料和其他行业占手性市场总值的4.7%;如人工合成一些甜味剂癸内酯具有强烈的果香香气。 酶技术的一个新方向是美国Altus Biologics的交联酶结晶(cross - linked enzym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