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理化特性说明表

柴油理化特性说明表
柴油理化特性说明表

柴油理化特性说明表 Hessen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柴油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分析表[整理]

柴油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分析表[整理] 柴油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分析表 UN.1202 外观与性状:稍有粘性的淡黄色液体。 主要用途:主要用作柴油机的燃料。 凝固点(?) 0 相对密度(空气=1) 4.0 理化 沸点(?) 282—338 相对密度(水=1) 0.82—0.86 性质临界温度(?) 无资料 临界压力 (MPa) 饱和蒸汽压(kPa) 4.0 燃烧热 (MJ/?) 33 最小引燃热量(mJ) 无资料 溶解性: 中国MAC:未制定标准美国TWA:无资料接触限值 3(mg/m) 前苏联MAC:未制定标准美国STEL:无资料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皮肤接触。毒性:LD:7500?/? 50毒性皮肤接触为主要吸收途径,可致急性肾脏损害。柴油可引及起接触性皮炎、油性痤疮。吸入其雾滴或液体呛入可引起健康健康危害吸入性肺炎。能经胎盘进入胎儿血中。柴油废气可引起眼、危害鼻刺激症状、头晕及头痛。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毒性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及 冲洗皮肤。就医。健康 危害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急救措施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清新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

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 医。 食入:尽快彻底洗胃。就医。 燃烧性易燃闪点(?) 不低于55 0.7,自燃温度(?) 爆炸极限(v %) 5.0% 本品易燃。遇明火、高热或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危险特性燃烧爆炸的危险。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危险性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 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不聚合 禁忌物强氧化剂、卤素。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 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已灭火方法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采用 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等灭火剂灭火。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 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 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 泄漏应急处理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区域。小量泄漏:用活性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或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就地焚烧。大量 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理。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仓库或储罐。远离热源和火种。与可 储运注意事项燃物、有机物、氧化剂隔离储运。夏令炎热季节,早晚运防护

石油及其主要产品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能

石油及其主要产品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能 1、石油的化学组成 1.1 颜色与密度 石油(俗称原油)通常是黑色、褐色或黄色的流动或半流动的粘稠液体,由于含有硫等其它物质,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臭味。 多数原油的密度集中在750~950kg/m3之间,也有个别原油的密度在1000 kg/m3以上或在800 kg/m3以下。 1.2 元素组成 一般而言,原油由以下几种元素或化合物组成:碳——83~87%,氢——11~14%,硫——1~3%(硫化物、二硫化物和单质硫等),氮——低于1%(以带胺基的碱性化合物为主),氧——低于1%(存在于二氧化碳、苯酚、酮和羧酸等有机化合物中),金属和非金属物质——低于1%(镍、铁、钒、铜、砷等)。根据硫含量的不同,可分为低硫原油(硫含量小于0.5%)、含硫原油(硫含量0.5~2.0%)和高硫原油(硫含量大于2.0%)三类。 碳/氢原子比(有时也称氢/碳原子比)是反映原油属性的一个重要参数,与其原有的化学结构有关系。 1.3 烃类组成 原油中的烃类成分主要分为烷烃、环烷烃、芳香烃,这些烃类组成是以气态、液态、固态的化合物存在。根据烃类成分的不同,原油也可分为石蜡基原油、环烷基原油和中间基原油三类。石蜡基原油含烷烃较多;环烷基原油含环烷烃、芳香烃较多;中间基原油介于二者之间。 原油中的烃类含量因为产地种类不同差异很大,相对密度较小的轻质原油中

烃类含量可能大于90%,而相对密度较大的重质原油中的烃类含量甚至可能小于50%。 炼油厂加工的的原油通常为液态。原油中含的液体状态烃按其沸点不同,可以分为低沸点馏分、中间馏分以及高沸点馏分。低沸点馏分,如在汽油馏分中含有C5~C10的正构烷烃、异构烷烃、单环环烷烃、单环芳香烃(苯系)。中间馏分,如在煤油、柴油馏分中含有C10~C20的正异构烷烃、带侧链的单环环烷烃、双环及三环环烷烃、双环芳烃。高沸点馏分,如在润滑油馏分中含有C20~C36左右的正异构烷、环烷烃和芳香烃。 1.4 非烃化合物 原油中非烃化合物主要包括含硫、含氮、含氧化合物和胶状沥青状物质等。原油中含硫化合物包括活性硫化物和非活性硫化物。原油中氮的分布随着馏分沸点升高,其氮含量迅速增加,约有80%的氮集中在400℃以上的重油中。在原油中,氧元素都是以有机含氧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主要分为酸性含氧化合物和中性含氧化合物两大类。原油中含氧化合物化合物主要以酸性含氧化合物为主,其中主要是环氧酸,占原油酸性含氧化合物的90%。 2、石油及其主要石油产品的物理性能 2.1 标准密度和相对密度 我国规定20℃时的密度为石油产品(简称油品)的标准密度。原油的相对密度,在我国是指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20℃原油与4℃纯水单位体积的质量比,又称比重。原油相对密度一般在0.75-0.95之间,少数大于0.95或小于0.75。通常相对密度在0.9-1.0的原油称为重质原油,小于0.9的原油称为轻质原油。 分子量相近的不同烃类之间密度差异很大,芳烃>环烷烃>烷烃。

汽柴油_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汽油)一、标识 中文名汽油 英文名 gasoline;petrol 分子式 相对分子质量 CAS号 8006-61-9 危险性类别第3.1类低闪点易燃液体。 论学类缴烷烃 二、主要组成与性状 主要成分 C 4~C 12 芳烃和环烷烃。 外观与性状无色或淡黄色易挥发液体,具有特殊臭味。 主要用法主要用作汽油机的燃料。用于橡胶、制鞋、印刷、制革、颜料等行业。也可用作机械零件的去污剂。 三、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 健康危害 1、急性中毒: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木作用。轻度中毒症状有头晕、头疼、恶心、呕吐、步态不稳。高浓度吸入出现中毒性疾病。极高浓度吸入引起意识丧失、反射性呼吸停止。可伴有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及化学性肺炎。部分患者出现中毒性精神病。液体吸入呼吸道可引起吸入性肺炎。溅入眼内可致眼膜溃烂、穿孔,甚至失明。皮肤接触致急性接触性皮炎,甚至灼伤。吞咽引起急性胃溃疡,重者出现类似急性吸入中毒症状,并引起肝、肾损害。 2、慢性中毒:神经衰弱综合症、植物神经功能混乱、周围神经病。严重者出现中毒性脑病,症状类似神经分裂症。皮肤损害。 四、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皮,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出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给饮牛奶或用植物油洗胃和灌肠。就医。 五、燃爆性与消防 燃烧性易燃。 闪点(℃) -50;爆炸下限(%) 1.3 ;引燃温度(℃) 415-530; 最小点火能(MJ)无资料;最大爆炸压力(MPA) 0.813。 危险特性其蒸汽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底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爆燃。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汽油是汽油发动机的专用燃料。按其应用场合有车用汽油、航空汽油和汽油之分;按其组成特性分有含铅汽油和无铅汽油。为减少汽车污染,改善空气质量,我国已规定,从2000年1月1日起,全国所有炼油厂一律停止生产车用含铅汽油,改产无铅汽油;同年7月1日起,全国各销售网点一律停止销售车用含铅汽油,改售无铅汽油;相应地全国所有汽车一律停止使用含铅汽油,改用无铅汽油,实行汽油无铅化。 汽油无铅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目前市场上销售和使用的含铅汽油,如90号车用汽油铅含量不大于0.35g/L,93号、97号不大于0.45g/L。无铅汽油并不是汽油中一点不含铅,根据质量指标,它的铅含量不大于0.013g/l,只不过与含铅汽油相比要少得多。为什么无铅汽油铅含量不大于0.013g/L?如果铅含量超过0.013g/L,就会毒害发动机催化变换器内的摧化剂,所以国际上对无铅汽油的定义是以低于该数值为标准的。

最新汽油、柴油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汽油、柴油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见下表: ⑴油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表2-1汽油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⑵油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表2-2柴油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 凝点、密度、闪点依据GB252-2011《普通柴油》。 ⑶燃料油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理化性质 性状:暗黄色粘稠而重的液体。 经与建设单位研讨,根据多年的经营经验,该公司经营的燃料油不属于沸溢性液体。 溶解性:不溶于水;相对密度(水=1):0.9~0.96 燃烧性:可燃;燃烧热:45171KJ/kg;闪点:65℃以上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能引起燃烧爆炸,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可蓄积静电,引起电火花。分解燃烧产物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硫氧化物。 健康危害 皮肤接触重油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油性痤疮。吸入可引起吸入性肺炎。重油废气可引起眼鼻刺激症状、头晕及头痛。因杂质和添加剂(如硫化脂类等)不同毒性有差异,一般皮肤接触可发生皮炎,表现为红斑、

水疱、丘疹。皮肤接触后,个别人可能发尘肾脏损害。 初三历 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一二百万年前 B.二三百万年前 C.三四百万年前 D.四五百万年前 2.人类最初经历的社会形态是 ( ) A. 原始社会 B. 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3.当今战火不断的伊拉克位于两河流域,这里曾是哪一古代文明的发祥地 ( ) 4.右图所示,创造这个世界文明遗产的文明古国是 ( ) A.古代埃及 B.古代巴比伦 C.古代印度 D.古代中国 5.公元前18世纪,统一两河流域的王国是 ( ) A.波斯王国 B.古巴比伦王国 C.犹大王国 D.以色列王国 6.一位游客在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参观,讲解员指着一历史文物说:“石柱上的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据此可推断该法典产生于 ( ) A.两河流域 B.黄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尼罗河流域 7.在印度的种姓制度下,各等级间界限森严,其目的是 ( ) A. 保护婆罗门的地位 B. 维护吠舍的利益 C. 维护特权阶级的利益 D.维护官吏的利益 8.古代印度的种姓中,国王、武士属于的等级是 (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9.如右图,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这一时期的当政者是( ) A.斯巴达克 B.伯利克里 C.恺撒 D.屋大维 10.公元前8世纪,希腊人建立的重要城邦是 ( ) A.斯巴达和马拉松 B.斯巴达和雅典 C.奥林匹亚和雅典 D.马拉松和奥林匹亚 11.下列关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班级 姓名 考号

汽油柴油理化特性的介绍

汽油产品描述: 物化性质 油品的一大类。复杂烃类(碳原子数约4~12)的混合物。 无色至淡黄色的易流动液体。沸点范围约初馏点30℃至205℃,空气中含量为74~123g/m3时遇火爆炸。主要组分是四碳至十二碳烃类。易燃。 汽油的热值约为44000kJ/kg。燃料的热值是指1kg燃料完全燃烧后所产生 的热量。 制备 由石油分馏或重质馏分裂化制得。原油蒸馏、催化裂化、热裂化、加氢裂化、催化重整等过程都产生汽油组分。但从原油蒸馏装置直接生产的直馏汽油,不单独作为发动机燃料,而是将其精制、调配,有时还加入添加剂(如抗爆剂四乙基铅)以制得商品汽油。 分类用途 用量最大的轻质石油产品之一,是引擎的一种重要燃料。 根据制造过程可分为直馏汽油、热裂化汽油、催化裂化汽油、重整汽油、焦化汽油、叠合汽油、加氢裂化汽油、裂解汽油和烷基化汽油、合成汽油等。 根据用途可分为航空汽油、车用汽油、溶剂汽油等三大类。主要用作汽油机的燃料。 广泛用于汽车、摩托车、快艇、直升飞机、农林业用飞机等。溶剂汽油则用于橡胶、油漆、油脂、香料等工业。 汽油还可以溶解油污等水无法溶解的物质。可以起到清洁油污的作用。 汽油作为有机溶液,还可以做为萃取剂使用。 重要性能 最重要的性能为蒸发性和抗爆性。 蒸发性指汽油在汽化器中蒸发的难易程度。对发动机的起动、暖机、加速、 气阻、燃料耗量等有重要影响。汽油的蒸发性由馏程、蒸气压、气液比3个指标 综合评定。 ①馏程。指汽油馏分从初馏点到终馏点的温度范围。航空汽油的馏程范围要比车用汽油的馏程范围窄。 ②蒸气压。指在标准仪器中测定的38℃蒸气压,是反映汽油在燃料系统中 产生气阻的倾向和发动机起机难易的指标。 车用汽油要求有较高的蒸气压,航空汽油要求的蒸气压比车用汽油低。

汽油,柴油,机油成分

一.汽油 主要成分是 C 4 ~C 12 烃类,为混合烃类物品之一。是一种无色或淡黄色、易挥发和易燃液体,具有特殊臭味。汽油不溶于水,易溶于苯、二硫化碳和醇, 极易溶于脂肪。工业上主要用作汽油机的燃料,也用于橡胶、制鞋、印刷、制革、油漆、洗染等行业,也可用作机械零件的清洗剂。 汽油有一个重要的物理特性,即它非常容易气化,挥发性强。有时我们用肉眼也能看到汽油液面有一层蒸腾着的雾气。 1升汽油能挥发成 100~400升蒸气,扩散到很大的空间。有时火源离开汽油似乎很远,但与汽油蒸气接触仍会引起燃烧。 汽油的成分比较复杂,主要是烷烃,从碳四到碳十二,其中以碳五到碳九为主。各种汽油的组分有不同,所以它们的理化常数也不一样,有一定的幅度,比如:沸点为 40~200℃,闪点为-58~10℃,比重为0.67~0.71,爆炸极限约为1.3~6%。 汽油是石油加工的重要产品之一,也是汽油发动机的专用燃料,主要用作汽车、摩托车、快艇、直升飞机、农林用飞机的燃料。汽油的外观一般为水白色透明液体,密度一般在 0.70 -0.78g /cm3之间,有特殊的汽油芳香味,馏程一般为30至180~220℃。商品汽油按该油在汽缸中燃烧时抗爆震燃烧性能的优劣区分, 标记为辛烷值 90#、93#、95#、97#或更高,号俞大,性能俞好。表征汽油内在质量的主要检验项目有:汽油的抗爆性(研究法辛烷值、马达法辛烷值、抗爆指数)、硫含量、蒸汽压、烯烃、芳烃、苯含量、腐蚀、馏程等。辛烷值是衡量汽油抗暴性大小的质量指标,包括马达法辛烷值和研究法辛烷值两种;并人为规定纯异辛烷(2,2,4-三甲基戊烷)和正

庚烷的辛烷值分别为100和0。分子量相近的不同烃类,其辛烷值以正构烷烃最低,高度分支的异构烷烃、异构烯烃和芳香烃的辛烷值最高,环烷烃和分支少的异构烷烃、正构烯烃介于中间。对于同一族烃类,分子量越小,沸点越低,其抗暴性越好。 汽油按照不同来源可分为直馏汽油、催化裂化汽油、热裂化汽油、重整汽油、焦化汽油、烷基化汽油、异构化汽油、芳构化汽油、醚化汽油和叠合汽油等。直馏汽油特别是石蜡基原油的直馏汽油的辛烷值最低,一般为 40~60;催化裂化汽油含有较多的芳香烃和烯烃,辛烷值一般较高;烷基化汽油的主要组分是 高度分支的异构烷烃,其辛烷值非常高;醚化汽油的辛烷值非常高,一般用作汽油的调和组分。 汽油分为车用汽油与溶剂或洗涤汽油,车用汽油以前采用直馏汽油,即石油在常压条件下蒸馏出的汽油馏分,但直馏汽油辛烷值较低、抗爆震效果差,目前主要用来作为溶剂汽油或洗涤汽油,还可以作为石脑油的主要成分用来生产乙烯。催化裂化汽油有较高的辛烷值,目前是车用汽油的主要原料,催化重整汽油也有较高的辛烷值,与催化裂化汽油一起用来调制车用汽油。 汽油的爆震性与汽油的成分有密切的关系,以芳烃的抗震性最好(即爆震性最小),环烷烃和异构烷烃次之,烯烃再次之,烷烃中正构(直链)烷烃的抗震性小。汽油的抗震性能用辛烷值来表示。 提高汽油辛烷值的方法之一,是增加汽油中的芳烃的含量,减少正构烷烃的含量;另一种方法是加入少量的四乙基铅… Pb(C 2 H 5 ) 4 ?。一般来说,只要在汽油中加0.2%~0.5%

柴油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柴油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柴油 化学品英文名称:diesel oil 分子式:C4H100-C12H2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混合物:由各族烃类和非烃类的组成的 有害物成分: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含硫、氧、氮化合物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可燃液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煤油蒸气,常先有兴奋,后转入抑制,表现为乏力、头痛、酩酊感、神志恍惚、肌肉震颤、共济运动失调;严重者出现定向力障碍、谵妄、意识模糊等;蒸气可引起眼及呼吸道刺激症状,重者出现化学性肺炎。吸入液态煤油可引起吸入性肺炎,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摄入引起口腔、咽喉和胃肠道刺激症状,可出现与吸入中毒相同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慢性影响:神经衰弱综合征为主要表现,还有眼及呼吸道刺激症状,接触性皮炎,皮肤干燥等。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所有被污染的衣物,包括鞋类。用流动清水冲洗皮肤和头发(可用肥皂)。如果出现刺激症状,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用流动、清洁水冲洗至少15分钟。如果疼痛持续或复发,就医。眼睛受伤后,应由专业人员取出隐形眼镜。 吸入:如果吸入本品气体或其燃烧产物,脱离污染区。把病人放卧位,保暖并使其安静。开始急救前,首先取出假牙等,防止阻塞气道。如果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用活瓣气囊面罩通气或有效的袖珍面具可能效果更佳。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送医院或寻求医生帮助。 食入:禁止催吐。如果发生呕吐,让病人前倾或左侧位躺下(头部保持低位),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吸入呕吐物。仔细观察病情。禁止给有嗜睡症状或知觉降低,即正在失去知觉的病人服用液体。意识清醒者可用水漱口,然后尽量多饮水。寻求医生或医疗机构的帮助。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

加油站汽油、柴油理化特性

主要危险、有害物质 该站经营的危险、有害物质是:车用汽油、柴油。汽油是《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的通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监总管三[2011]95号)中规定的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 F3.1.1.1理化性质与危险、有害特性 (1)汽油的理化性质与危险、有害特性见表F3-1。

汽油、柴油的主要危险特性为:易燃性、易爆性、易积聚电荷性、易受热膨胀性、易蒸发、易扩散和易流淌、毒性。 (1)易燃性 汽油、柴油的主要成份是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是可燃性有机物质。尤其是汽油的闪点较低,同燃点很接近;在常温下,蒸发速度也很快。由于油品在储存收、发作业中,不可能是全封闭的,油蒸气向外挥发,可能导致在大气中大量弥散和漂移,只要有足够的点火能量,就很容易发生燃烧。汽油的燃烧速度、线速度、质量速度不仅很快,而且其水平传播速度也很快。即使在封闭的油罐内,火焰水平传播速度可达2m/s~4m/s。因此,汽油一旦发生燃烧,空气中的氧气又难以控制,很容易造成重大危险。 (2)易爆性 爆炸是物质状态变化过程中瞬间释放出巨大能量,同时产生巨大声响的物理现象,具有极大的破坏性。油品爆炸极限很低,尤其是车用汽油爆炸极限范围为1.4~7.6(V/V,%),汽油蒸气浓度在爆炸极限范围存在的可能性很大,引爆能量仅为0.2mJ,而加油站中绝大多数引爆源都具有足够的能量来引爆油气混合物。油品的易爆性还表现在爆炸温度极限越接近环境温度,越容易发生爆炸。夏天室外储存汽油,发生爆炸的危险性比冬天大。 (3)易积聚电荷性 油品的电阻率在1010Ω·m以上,是静电非导体。当油品在运输、装卸和加油作业时会产生大量的静电。油品静电的产生速度远大于疏散速度,很容易引起静电荷积聚,使静电电位迅速升高,甚至可达几万伏。而静电积聚的场所,常有大量油蒸气存在,很容易造成静电事故。油品静电积聚不仅能引起静电火灾事故,还限制了油品的作业条件。 (4)易受热膨胀性 油品受热后,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如汽油温度变化1℃,其体

液化石油气的理化特性表

液化石油气;压凝汽油的主要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标识中文名:液化石油气;压凝汽油 英文名:Liquefied petroleum ges;Compressed petroleum gas 分子式:C3H8-C3H6-C4H10-C4h8(混合物) 分子量: CAS号:68476-85-7 RTECS号:SE7545000 UN编号:1075 危险货物编号:21053 IMDG规则页码: 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气体或黄棕色油状液体,有特殊臭味。 主要用途:用作石油化工的原料,也可用作燃料。 熔点: 沸点: 相对密度(水=1): 相对密度(空气=1): 饱和蒸汽压(kPa): 溶解性:在水上漂浮并沸腾,不溶于水。可产生易燃的蒸气团。临界温度(℃):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无资料 燃烧热(kj/mol):无资料 燃烧爆炸危险性避免接触的条件: 燃烧性:易燃 建规火险分级:甲 闪点(℃):-74 自燃温度(℃):引燃温度(℃):426-537 爆炸下限(V%): 5 爆炸上限(V%):33 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氟、氯等能发生剧 烈的化学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 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易燃性(红色):4 反应活性(黄色):0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不能出现 禁忌物:强氧化剂、卤素。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 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如果该物质或被污染的 流体进入水路,通知有潜在水体污染的下游用户,通知地方卫生、消防官员和污染控 制部门。 包装危险性类别:第2.1类易燃气体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4

表-石油原油的理化性质与危险特性

表-石油原油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中文名:石油原油危险货物编号:32003 标 英文名:petroleumgrudeoilUN编号:1267,1255识 分子式:/分子量:/CAS号:8002-05-9 理外观与性状暗黄、棕色或绿黑色液体。 化 熔点(℃)/相对密度(水=1)0.78~0.97相对密度(空气=1) 性沸点(℃)/饱和蒸气压(kPa)/ 质 溶解性不溶于水。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LD50: 毒性 毒 LC50: 性 健康危害遇热分解释出有毒烟雾。吸入大量蒸气可引起神经症状。及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健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 康 分钟。就医。 危 急救方法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 害 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就医。 燃烧性易燃燃烧分解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闪点(℃)-7~32爆炸上限(v%)8.7 引燃温度(℃)/爆炸下限(v%)1.1 燃 烧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能与氧化剂反应。 爆 储运条件: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炸 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和容器损坏。泄漏危 储运条件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险 与泄漏处理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用砂 性 土吸收,倒至空旷地方掩埋;对污染地面用水冲洗清肥皂或洗涤剂刷洗, 经稀释的污水放入废水系统。

灭火方法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小面积可用雾状水扑救。

柴油MSDS-安全技术说明书

柴油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柴油 化学品英文名称:Diesel oil 英文名称2:Diesel fuel 技术说明书编码:1995 CAS No. : 分子式: 分子量: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可燃液体。 侵入途径:接触,吸入。 健康危害:皮肤接触可为主要吸收途径,可致急性肾脏损害。柴油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油性痤疮。吸入其雾滴或液体呛入可引起吸入性肺炎。能经胎盘进入胎儿血中。柴油废气可引起眼、鼻刺激症状,头晕及头痛。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尽快彻底洗胃。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 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 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

柴油MSDS安全技术说明书

柴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成分/组成信息 混合物□:由各族烃类和非烃类的组成的 化学品名称:柴油 有害物成分: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含硫、氧、氮化合物 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可燃液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 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煤油蒸气,常先有兴奋,后转入抑制,表现为乏力、头痛、酩酊感、神志恍惚、肌肉震颤、共济运动失调;严重者出现定向力障碍、谵妄、意识模糊等;蒸气可引起眼及呼吸道刺激症状,重者出现化学性肺炎。吸入液态煤油可引起吸入性肺炎,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摄入引起口腔、咽喉和胃肠道刺激症状,可出现与吸入中毒相同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慢性影响:神经衰弱综合征为主要表现,还有眼及呼吸道刺激症状,接触性皮炎,皮肤干燥等。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所有被污染的衣物,包括鞋类。用流动清水冲洗皮肤和头发(可用肥皂)。如果出现刺激症状,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用流动、清洁水冲洗至少15分钟。如果疼痛持续或复发,就医。眼睛受伤后,应由专业人员取出隐形眼镜。 吸入:如果吸入本品气体或其燃烧产物,脱离污染区。把病人放卧位,保暖并使其安静。开始急救前,首先取出假牙等,防止阻塞气道。如果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用活瓣气囊面罩通气或有效的袖珍面具可能效果更佳。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送医院或寻求医生帮助。 食入:禁止催吐。如果发生呕吐,让病人前倾或左侧位躺下(头部保持低位),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吸入呕吐物。仔细观察病情。禁止给有嗜睡症状或知觉降低,即正在失去知觉的病人服用液体。意识清醒者可用水漱口,然后尽量多饮水。寻求医生或医疗机构的帮助。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

汽油柴油发动机外特性关系曲线

汽车的效率大小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发动机的性能。在许多汽车产品介绍上,都标有“最高输出功率”和最高输出扭矩”在两项重要的发动机指标,并用曲线图来反映发动机的上述指标。那么,这些发动机指标是怎样测出来呢? 当发动机运转的时候,其功率、扭矩和耗油量这三个基本性能指标都会随着负荷的变化而变化。这些变化遵循一定的规律,将这些有规律的变化描绘成曲线,就有了反映发动机特性的曲线图。根据发动机的各种特性曲线,可以全面地判断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反映发动机运行状况常用速度特性曲线。 发动机的速度特性曲线表示有效功率N(千瓦)、扭矩M(牛顿米)、比燃料消耗量g (克/千瓦小时)随发动机转速n而连续变化的表现。发动机的速度特性是在制动试验台架上测出的。保持发动机在一定节气门开度情况下,稳定转速,测取在这一工况下的功率、比耗油等,然后调整被测机载荷(扭距变化),使发动机转速改变,再测得另一转速下的功率、比耗油。按照一定转速间隔依次进行上述步骤。就能测出在不同转速下的数值,将这些数值

点连点地组成连续曲线,就产生了功率曲线、扭矩曲线和比燃料消耗量曲线,它们与相应的转速区域对应。 当汽油机节气门完全开启(或者柴油机喷油泵在最大供油量时)的速度特性,称为发动机的外特性,它表示发动机所能得到的最大动力性能。从外特性曲线上可以看到发动机所能输出的最大功率、最大扭矩以及它们相应的转速和燃料消耗量,汽车产品介绍书上大都采用发动机外特性曲线图,但一般只标出功率和扭矩曲线。 发动机外特性曲线是在发动机最好的工作状态下能使发动机发出最大功率的情况下测出来的。它表现的曲线特征是∶功率曲线和扭矩曲线都呈现凸形曲线,但两者表现是不一样的。在汽油发动机外特性曲线中∶ 功率曲线在较低转速下数值很小,但随转速增加而迅速增长,但转速增加到一定区间后,功率增长速度变缓,直至最大值后就会下降,尽管此时转速仍会继续增长。 扭矩曲线则与功率曲线相反,它往往在较低转速下就能获得最大值,然后随转速上升而下降。 比耗油量指千瓦小时的耗油量,它随转速的增长而呈现一个凹形曲线,在中间某一转速下达到最小值,转速增大或者减少,都会使比耗油量增大。 柴油机外特性曲线表现与汽油机有所不同。它的功率N、扭矩M和比耗油量g随转速

汽油柴油馏程的意义及基础知识说课讲解

汽油柴油懈程的意义及基础知识

汽油馏程 1、什么是油品的馏程?有何意义?对于一种纯的化合物,在一定的外压条件下,都有它自己的沸点,例如纯水在1个标准大气压力,它的沸点是100C。 油品与纯化合物不同,它是复杂的混合物,因而其沸点表现为一段连续的沸点范围,简称沸程。在规定的条件下蒸馏切割出来的油品,是以初馏点到终馏点 (或干点)的温度范围,称为馏程(即“沸程”)来表示其规格的。我们可以从馏程数据来判断油品轻重馏分所占的比例及蒸发性能的好坏。初馏点和10%点馏出温度的高低将影响发动机的起动性能,过高冷车不易起动,过低易形成“气阻”中断油路(特别是夏季)。50%点?出温度的高低将影响发动机的加速性能。90%点和干点馏出温度表示油品不易蒸发和不完全燃烧的重质馏分含量多少。 2、什么是初馏点?当油品在恩氏蒸馏设备进行加热蒸馏时,馏出第一滴液时的汽相温度(HK。 3、什么是干点?当蒸馏到(恩氏蒸馏中进行)油品剩最后一滴液体时的最高温度(KK 4、什么是蒸馏?蒸馏是将一种混合物反复地使用加热汽化和去热冷凝相结合的手段使其部分或完全分离的过程。它是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沸点和蒸汽压 (即相对挥发度)的不同,在精馏塔内,轻组分不断汽化上升的提浓,重组发不断冷凝下降提浓,相互间不断地进行传热传质,在塔顶得到纯度较高的轻组分产物,在塔底得到纯度较高的重组分产物。它是实现分离目的的一种最基本也是最重要手段。 5、汽油的初馏点和10%留出温度说明了什么?汽油的初馏点和10%留出温度,说

明了汽油在发动机中的启动性能。如10%留出温度过高,在冬季严寒地区使用这种汽油时,汽车启动就有困难。 6汽油的50%留出温度说明了什么?汽油的50%留出温度说明了汽油在发动机中的加速性能。若这一馏出温度过高,当发动机由低速骤然变为高速而需要加大油门增加进油量时,燃料就会来不及完全气化,使燃烧不完全,甚至燃烧不起来,发动机就不能发出需要的功率。50%点温度对发动机的启动,预热也有较大的影响。 7、汽油的90%留出温度和干点说明了什么?90%留出温度和干点说明了汽油在发动机中蒸发完全的程度。这个温度过高,说明重质成分过多,其结果是降低发动机的功率和经济性。 柴油馏程 1、50%馏出温度越低说明柴油中的轻质馏分含量多,柴油机易于起动。但柴油中轻质馏分含量过多,会使喷入气缸的柴油蒸发太快,易引起全部柴油迅速燃烧,造成压力剧增,使得柴油机工作粗暴。90%与95%馏出温度越低,说明柴油中重质馏分含量低,这就使得柴油的燃烧更加充分,不仅可以提高柴油机的动力性,减少机械磨损?避兔发动机产生过热现象,而且还可使油耗降低。柴油的馏分过轻、过重都是不适宜的。GB252 —87规定柴油的50的馏出温度不高于300 C, 90%馏出温度不高于355 C, 95%馏出温度不高于365 C。当然,不同类型的柴油机对柴油馏分的要求也不同,预燃室式和涡流室式柴油机,可以允许使用馏分较宽、较重的柴油;而直喷式柴油机则只能使用馏分较窄、较轻的柴油。 馏程基础知识 1. 在做馏程试验时,要使冷凝管下端插入量筒中不得少于(25mm,也不得低

液化石油气物质特性分析表

液化石油气物质特性分 析表 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液化石油气物质特性分析表

1、液化石油气组成: 液化气主要成分含有丙烷、丙烯、丁烷、异丁烷、丁烯、异丁烯等低分子类,而一般经过处理的民用液化气主要成分有:丙烷、正丁烷及异丁烷等,无色气体或黄柠色油状液体、特殊臭味。 2、理化特性 液化石油气常压下为气态,具有气体性质,经过降温和加压处理后成为液态,密度增大。闪点为-74℃,引燃温度为426~537℃,爆炸极限为5%~9.65%。液态的液化气挥发性较强,在液态挥发成气体时,其体积扩大250~300倍,其热值大,最高燃烧温度可达l900。C,体积膨胀系数约为水的10~16倍,相对密度为空气的l.56倍,易在低洼处沉积。

3、液化石油气的火灾危险性 液化石油气是一种易燃易爆混合性气体,液化石油气向室内扩散,当含量达到爆炸极限(5%~9.65%)时,遇到火星或电火花就会发生爆炸。 (1)易燃易爆。比汽油等油类、天然气有更大的火灾爆炸事故的危险性。液化气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即使在寒冷地区,遇到静电或金属撞击时发出的细小火花,都能迅速引起燃烧。液化气加空气混合浓度在5—9.65%时,就会引发爆炸。 (2)气液态体积比值大、易挥发。在常温常压下,液态液化气迅速气化为250~350倍体积的液化气气体。 (3)液化石油气液态比重比水轻。气态比空气重1.56倍。由于液化石油气比空气重,因此,一旦液化石油气从容器或管道中泄漏出来,不像相对密度小的可燃气体那样容易挥发与扩散,而是像水一样往低处流动和滞存,很容易达到爆炸浓度,引起火灾。因此液化石油气泄漏,极易沉积在低洼处,引发燃烧爆炸事故。 (4)体积膨张系数大。液化石油气的体积膨胀系数大约是同温度水的体积膨胀系数的10~16倍,随着温度的升高,液态体积会不断膨胀,气态压力也不断增加,温度每升高摄氏l度,体积膨胀0.3~0.4%,气压增加0.2~0.3MPa。因此,液化石油气在充装作业中必须限制装量。否则容易造成爆炸火灾隐患。 (5)液化石油气在常温下,容器内部液化石油气的压力总比外界大气压力大得多,所以,液化石油气一定要在密闭的、具有足够强度的容器中储存。否则容易造成爆炸火灾隐患。 4、液化气的毒害性

柴油的理化特性表

柴油的主要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标识中文名:柴油 英文名:Diesel oil;Diesel fuel 分子式: 分子量: CAS号: RTECS号:HZl770000 UN编号: 危险货物编 号: IMDG规则页 码: 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稍有粘性的棕色液体。 主要用途:用作柴油机的燃料。 熔点:-18 沸点:282-338 相对密度(水 =1): 0.87-0.9 相对密度(空 气=1): 饱和蒸汽压 (kPa): 溶解性: 临界温度 (℃): 临界压力 (MPa): 燃烧热 (kj/mol): 燃烧爆炸危险避免接触的条 件: 燃烧性:易燃 建规火险分 级: 丙 闪点(℃):55 自燃温度 (℃): 引燃温度(℃):257 爆炸下限无资料

性(V%): 爆炸上限 (V%): 无资料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 的危险。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 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 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不能出现 禁忌物:强氧化剂、卤素。 灭火方法:泡沫、二氧化碳、干粉、1211灭火剂、砂土。 包装与储运危险性类别:第3.3类 鬲闪点易燃液体 危险货物包装 标志: 7 包装类别: 储运注意事 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防 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 放。桶装堆垛不可过大,应留墙距、顶距、柱距 及必要的防火检查走道。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 术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 具。充装要控制流速,注意防止静电积聚。搬运 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毒性危害接触限值:中 国 MAC:未制订标准 前苏联 MAC:未制订标准 美国TLV—TWA:未制订标准 美国TLV—STEL:未制订标准 侵入途径:吸入 食入 经皮吸收 毒性:具有刺激作用 健康危害:皮肤接触柴油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油性痤疮,吸 入可引起吸入性肺炎。能经胎盘进入胎儿血中。 柴油废气可引起眼、鼻刺激症状,头晕及头痛。 急救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和大量清水清洗污染皮 肤。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 钟。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脱去污染的衣着,至空气新鲜处,就 医。防治吸入性肺炎。 食入:误服者饮牛奶或植物油,洗胃并灌肠,就医。 防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汽油理化特性表

表2:汽油理化特性表 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汽油分子式:C5H12-C12H26 化学品英文名称:Casoline CAS号:8006-61-9 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3.1类低闪点易燃液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为麻醉性毒物 皮肤接触:可引起皮肤不适,脱脂导致皮炎。经皮吸收可引起中毒。皮肤吸收引起中毒的症状与吸入症状相同。 眼睛接触:可引起眼部不适和暂时性眼损害,可引起眼部疼痛、流泪、炎症,反复或长期接触可引起结膜炎。 吸入:吸入本品蒸气可引起上呼吸道不适感。引起咳嗽、恶心、中枢神经损害,表现为头痛、头昏、反射降低。高浓度可引起麻醉、昏迷、死亡。可引起肺炎、肺水肿和肺出血。轻汽油主要引起肾和肝脏损害。 食入:引起胃肠不适,恶心、腹痛、呕吐。刺激咽部、食管、胃和小肠,引起水肿和溃疡,症状包括口腔、喉部烧灼感,大量可引起恶心、呕吐、乏力、头昏、气短、腹胀、抽搐、昏迷。损害心肌可引起心律不齐、心房纤颤(可致死)和心电图改变。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轻汽油可引起舌刺痛感并且感觉减退。 慢性危害:长期吸入可引起神经系统和肝脏及造血系统损害。皮肤长期接触可引起脱脂、干燥、皲裂和皮炎。症状有头晕、食欲减退、乏力、贫血等。 环境危害: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燃爆危险: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若有刺激感,立即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上下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min。眼睛接触时,隐形眼睛要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取出。就医。

原油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原油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标识 中文名原油分子(结构式)无意义危规号无资料UN编号无资料危险性类别无资料毒物分类无资料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深黄棕色或墨绿色液体,无刺激气味 相对密度(水=1)(空气=1)> 熔(凝固)点:℃-60 ℃沸点:℃<0 - >1093.3 ℃溶解性不溶于水 稳定性在常温常压下稳定饱和蒸气压(kPa)无资料 禁忌物四氧化氮、强氧化剂聚合危害无资料 主要用途无资料 危险特性与消防 燃烧性易燃闪点(℃) - 32.2 ℃爆炸下限(V%)无资料爆炸上限(V%)无资料 火灾危险类别无资料 危险特性无资料 灭火方法二氧化碳、干粉、泡沫。用水无效 毒性及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皮肤 急性毒性 LC50:无资料 LD50:≥4300 mg/kg 健康危害 刺激眼睛和皮肤,导致皮肤红肿、干燥和皮炎,食入将引发恶心、 呕吐和腹泻,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兴奋,继而引发头痛、眼 花、困倦及恶心,更严重者将精神崩溃、失去意识、陷入昏迷,甚 至由于呼吸系统衰竭导致死亡。吸入高浓度蒸气将影响中枢神经系 统肺损伤,引发恶心、头痛、眼花至昏迷。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按用大量水冲洗冲洗皮肤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水冲洗眼睛,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撤离现场到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有适当的解毒剂,立即服用)。就医。 食入:立即就医。 泄漏应 急处理 切断火源,泄露物采用沙土等不活泼物质掩盖吸收,装入指定容器后处理。 操作注 意事项 全面通风。搬运时要固定牢固。空容器可能有残留,注意处置。远离热源、明火或火花。

汽柴油基本知识

(一)汽油 1. 车用汽油 A、90号车用汽油(Ⅱ)、93号车用汽油(Ⅱ)、97号车用汽油(Ⅱ) B、DB11/ 238 90号车用汽油、DB11/ 238 93号车用汽油、DB11/ 238 97号车用汽油、DB31/ 427 90号车用汽油、DB31/ 427 93号车用汽油、DB31/ 427 97号车用汽油、DB44/694 90号车用汽油、DB44/694 93号车用汽油、DB44/694 97号车用汽油。 2. 车用乙醇汽油 车用乙醇汽油(E10)90号、车用乙醇汽油(E10) 93号、车用乙醇汽油(E10) 97号 (二)柴油 1. 轻柴油 10号普通柴油、5号普通柴油、0号普通柴油、-10号普通柴油、-20号普通柴油、-35号普通柴油、-50号普通柴油 2.车用柴油 5号车用柴油、0号车用柴油、-10号车用柴油、-20号车用柴油、-35号车用柴油、-50号车用柴油 3.车用柴油 DB11/ 239 5#车用柴油、DB11/ 239 0#车用柴油、DB11/ 239 -10#车用柴油、DB11/ 239 -20#车用柴油、DB11/ 239 -35#车用柴油、DB31/ 428 5#车用柴油、DB31/ 428 0#车用柴油、DB31/ 428 -10#车用柴油、DB31/ 428 -20#车用柴油 汽油产品基本知识柴油产品基本知识 汽油是应用于点燃式发动机(即汽油发动机)的专用燃料。汽油的外观一般为水白色透明液体,密度一般在 0.71-0.75g/cm3之间,有特殊的汽油芳香味。汽油按用途分航空汽油与车用汽油之分,在加油站销售的汽油一般为车用汽油和车用乙醇汽油(E10)。车用汽油产品目前执行的标准为GB 17930 《车用汽油》标准,该标准中汽油的牌号分为90号、93号和97号,车用乙醇汽油(E10)目前执行的标准为GB 18351《车用乙醇汽油(E10)》标准,该标准中汽油的牌号分为90号、93号和97号。目前市场上所见到的98号汽油产品执行的产品标准均为企业标准。我国车用汽油和车用乙醇汽油(E10)的牌号是以研究法辛烷值作为划分依据。 汽车对车用汽油的性能要求: 1、良好的抗爆性; 2、适当的蒸发性; 3、良好的抗氧化安定性; 4、良好的抗腐蚀性及一定的环保要求。 表征汽油内在质量的检验项目 表征汽油内在质量的主要检验项目有:汽油的抗爆性(研究法辛烷值、马达法辛烷值、抗爆指数)、硫含量、蒸汽压、烯烃、芳烃、苯含量、腐蚀、馏程等。 如何选用汽油的标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