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作业题复习资料第四章

成本会计作业题复习资料第四章
成本会计作业题复习资料第四章

《成本会计》作业题答案(第四章)

习题一

一、资料

某厂某月生产甲、乙两种产品,该厂采用品种法核算产品成本。有关资料如下:

乙产品期初在产品成本6000元,其中直接材料3000元,直接人工2000元,燃料及动力400元,制造费用600元。

二、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品种法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成本。(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采用约当产量法分配)

甲、乙两种产品的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采用工时比例法分配。

三、参考答案

1. 甲、乙两种产品的直接人工采用工时比例法分配。

确定分配标准

甲产品工时=6000工时

乙产品工时=4000工时

生产工时合计=6000+4000=10000(工时)

计算直接人工费用分配率

直接人工费用分配率=20000/10000=2(元/工时)

分配直接人工费用

甲产品应分摊的直接人工费用=6000*2=12000(元)

乙产品应分摊的直接人工费用=4000*2=8000(元)

2. 甲、乙两种产品的制造费用采用工时比例法分配。确定分配标准

甲产品工时=6000工时

乙产品工时=4000工时

生产工时合计=6000+4000=10000(工时)

计算制造费用分配率

制造费用分配率=6000/10000=0.6(元/工时)

分配制造费用

甲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6000*0.6=3600(元)

乙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4000*0.6=2400(元)

制造费用分配表

3. 计算甲产品期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甲产品期末在产品原材料项目约当产量

=200*100%=200(件)

甲产品期末在产品其他项目约当产量

=200*50%=100(件)

产品成本计算单

产品成本计算单

产品:乙产品产量:200件单位:元

会计分录:

借:库存商品——甲产品 26560

——乙产品 29800

贷: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26560

——乙产品 29800

习题二

一、资料

某厂20xx年11月份有关成本核算资料如下:

3.本月(11份)各项费用归集与分配记录:

4.11月份工时记录:

901# 220工时;902# 920工时;

二、要求

分别开设901#、902#产品成本计算单,并计算11月份各批产品成本。(制造费用分配采用当月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902#乙产品的月末在产品成本采用约当产量法进行计算,在产品完工程度为50%,原材料一次投入。)

三、参考答案

1.采用当月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分配制造费用

确定分配标准:

901#当月生产工时=220(工时)

902#当月生产工时=920(工时)

生产工时合计=220+920=1140(工时)

计算制造费用分配率:

制造费用分配率=570/1140=0.5(元/工时)

分配制造费用:

901#应负担制造费用=220*0.5=110(元)

902#应负担制造费用=920*0.5=460(元)

2.产品成本计算

产品成本计算单

批号:901# 产品名称:甲产品完工数量:100件

产品成本计算单

习题三

一、资料

某企业9月份生产901#批等数个批号的产品,成本计算采用简化分批法。有关资料如下:

1.“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记录:本月累计产品生产费用131400元,其中:直接材料89400元,直接人工27000元,制造费用15000元,本月累计工时30000;

2.901#批号成本计算单列示本月累计直接材料40000元,工时6000小时;

3.901#批号本月完工4件,6件尚未完工,该批产品原材料一次投入,月末在产品的定额工时共计3480工时。

二、要求

编制901#批号产品成本计算单,并计算该批产品的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采用间接费用累计分配法进行间接费用的分配)。

三、参考答案

1.间接费用累计分配率

直接人工分配率=27000/30000=0.9(元/工时)

制造费用分配率=15000/30000=0.5(元/工时)

2.计算901#完工产品应负担直接材料费用

901#月末在产品的投料率=100%

直接材料费用分配率=40000/(4+6*100%)=4000(元/件)

901#完工产品应负担直接材料费用=4*4000=16000(元)

习题四

一、资料

某厂分两个步骤连续式大量生产甲产品,第一步骤生产甲A半成品并直接转入第二步骤,第二步骤将甲A半成品加工成甲产品。本月份有关资料如下:

二、要求

按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编制第一、第二步骤的产品成本计算单,计算完工甲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注:原材料费用一次全部投在第一步骤,各步骤月末在产品的加工程度均为50%(完工产品、半成品成本与期末在产品成本采用约当产量法分配。)

三、参考答案

第一步骤产品成本计算单

第二步骤产品成本计算单

习题五

一、资料

某企业系连续式复杂生产,有3个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产品,系一次投料。一车间生产的甲A半成品交二车间加工,二车间生产的甲B交三车间加工,三车间生产完工甲产品入库。根据其生产特点,该企业采用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计算成本。20**年7月份各步骤的有关成本资料如下:

二、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采用还原率还原法进行成本还原,编制成本还原计算表,计算还原后甲产品的总成本。

三、参考答案

产成品成本还原计算表

1第一次成本还原的还原率=31786.6/31415.6=1.0118

第一次成本还原:

自制半成品项目=1.0118*26998.6=27317.44 依此类推

2第二次成本还原的还原率=27317.44/27800=0.9826

第二次成本还原:

自制半成品项目=0.9826*24000=23583.4 依此类推

习题六

一、资料

某企业生产乙产品需要经过两个步骤连续加工制成。若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是一次投入,各步骤在产品的完工程度均为50%。有关资料如下:

二、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各步骤完工产品(半成品)成本与期末在产品成本(完工产品与在产品费用采用约当产量法分配)

三、参考答案

约当总产量计算表

第一步骤产品成本计算单

第二步骤产品成本计算单

成本会计习题答案.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成本会计专升本作业题答案 作业题(一)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成本的经济实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创造 的价值的货币表现。也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耗费的资金的总和。 2、费用要素:工业企业发生的各种费用按其经济内容划分,主要有劳动对象方面费用、劳动 手段方面费用和活劳动方面费用,这三大费用构成费用要素。(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按其经济内容所作的分类)。 3、直接分配法:不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劳务或产品的情况,而是将各辅助生产 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收益单位。 4、废品损失: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以及可修 复废品的修复费用,扣除回收的废品残料价值和应收赔款后的损失。 5、成本报表:是根据日常成本核算资料定期编制,用以反映产品成本的构成及其水平,考核 和分析成本计划执行情况的书面报告。商品产品成本表:是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全部商品产品的总成本以及各种主要商品产品的单位成本和总成本的报表。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是反映各种主要产品单位成本的构成和各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执行情况的报表。 二、判断 1.成本属于价值范畴,成本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错) 2.核算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体现了权责发生制原则。(对) 3.季节性生产企业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营业费用”账户,期末结转以后可能有余额。(错) 4.按产品生产工人工资的一定比例提取的应付福利费,可以与其工资合并计入直接人工费用成本项目。(对) 5.采用一次交互分配法,交互分配以后各辅助生产单位的待分配费用,应分配给全部受益对象。(错) 6.销售后发现的废品,包括废品的生产成本和运输费用等,都应列作废品损失。(错) 7.企业应当按照制造费用项目设置制造费用明细账。(错)

成本会计习题答案

第一、二章总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成本的经济内涵是(D )。 A 已耗费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 B 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C 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D已耗费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2、实际工作中的成本开支范围与理论成本包括的内容(A )。 A 是有一定差别的 B 是完全一致的 C 是完全不同的 D 是可以相互替代的 3、下列各项费用中,计入产品成本的是(B )。 A 管理费用 B 制造费用 C 销售费用 D 财务费用 4、成本会计的基础工作包括(D )。 A 设置会计机构 B 配备会计人员 C 制定会计制度 D 建立定额管理制度 5、成本会计的职能机构包括(C)。 A生产部门 B 销售部门 C 成本核算科 D 总务行政部门 二、多项选择题 1、产品成本开支范围包括()。 A 行政管理部门为管理和组织生产而发生的各种管理费用 B 为制造产品而消耗的材料费用 C为制造产品而消耗的动力费用 D 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废品损失 E 生产单位为管理组织生产而发生的费用 2、成本的作用是()。 A 成本是生产耗费的补偿尺度 B 成本是制定价格的重要依据 C 成本是进行经营预测的重要依据 D 成本是进行经营决策的分析的重要依据 E 成本是反映企业工作质量的一个综合指标 3、成本核算的各项基础工作主要有()。 A 建立和健全成本考核制度 B 建立和健全财产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制度 C 和健全各项原始记录制度 D 和健全成本分析制度 E建立厂内内部结算价格 4、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包括()。 A 成本会计制度 B 成本会计人员 C 成本会计机构 D 成本管理责任制 E 班组经济核算 5、成本会计制度应该包括的内容是()。 A 关于成本核算制度 B 关于成本分析制度 C 关于成本考核制度 D 关于成本岗位责任制度 E 企业内部结算制度 三、判断题 1、成本的经济内涵,就是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生产资料转移价值的货币表现。 2、生产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全部支出。

成本会计(第三、四章作业答案)

第三章要素费用的核算 【课后习题】P55—计算分析题 1、某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耗原料2000千克,单价20元。本月投产甲产品300件,乙产品200件。甲产品单位消耗定额10千克,乙产品单位消耗定额25千克。要求:采用材料定额耗用量的比例分配材料费用。 解:甲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300*10=3000(千克) 乙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200*25=5000(千克) 材料消耗量分配率=2000/(3000+5000)=0.25 甲产品分配的材料数量=3000*0.25=750(千克) 乙产品分配的材料数量=2000*0.25=1250(千克) 所以,甲产品分配的材料费用=750*20=15000(元) 乙产品分配的材料费用=1250*20=25000(元) 2、某企业生产丙、丁两种产品领用C、D两种材料,实际成本共计66480元,本月投产丙产品200件、丁产品100件。丙产品的消耗定额为:C材料5千克,D材料8千克;丁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是:C材料7千克,D材料9千克。C、D两种材料的计划单价分别是12元和14元。 要求:采用产品材料定额成本的比例分配每种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

解:丙产品材料定额成本=200*(5*12+8*14)=34400元 丁产品材料定额成本=100*(7*12+9*14)=21000(元) 材料费用分配率=66480/(34400+21000)=1.2 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34400*1.2=41280(元) 丁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21000*1.2=25200(元) 3、职工张三6月份加工甲、乙两种产品,加工甲产品300件,乙产品150件。验收时发现甲产品有废品30件,其中料废10件,工废20件;乙产品全部合格。该职工的小时工资率为5元,甲产品的定额工时为30分钟,乙产品的定额工时为2小时。要求:根据上述材料,计算张三本月份的应付计件工资。 解:甲产品计件单价=5*(30/60)=2.5元 乙产品计件单价=5*2=10元 张三本月份的应付计件工资=(300-20)*2.5+150*10=2200元 4、某企业2月份耗电600000千瓦时,每千瓦时电费的单价1.40元,该企业基本生产车间耗电430000千瓦时,其中车间照明用电80000千瓦时;企业行政管理部门耗电170000千瓦时。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生产A、B两种产品,A产品生产工时460000时,B产品生产工时140000小时。 要求:按所耗电度数分配电力费用,A、B产品按生产工时分配电费,编制分配电力费用的会计分录。

成本会计练习题及答案

《成本会计》形成性习题及答案二 一、单项选择题 1.成本会计的各项职能中,最基础的是(D) A.成本预测 B.成本核算 C.成本分析 D.成本控制 2.下列各项中,属于工业企业费用要素的是( D) A.废品损失 B.直接材料 C.直接人工 D.外购动力 3.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每月生产费用脱离定额的差异(A) A.全部计人当月完工产品成本 B. 全部计入当月在产品成本 C.当月在完工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 D.全部计入管理费用 4.适合小批单件生产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是(B) A.分步法 B.分批法 C.分类法 D.品种法 5.用盘存法计算原材料定额消耗量时,根?quot;本期投产数量= 本期完工产品数量+期末在产品数一期初在产品数量"公式计算本期的投产产品数量时,如果原材料随着生产进度连续投入,在产品需耗用原材料,则公式的期初和期末在产品数量应按原材料消耗定额计算的期初和期末在产品的(C) A.实际消耗量计算 B.实际产量计算 C.约当产量计算 D.计划产量计算 6.从成本计算方法的原理上来说,标准成本法可以取代(C) A.分步法 B.分类法 C.定额法 D.品种法 7.产品销售费用明细表属于(A) A.成本报表 B.损益报表 C.销售报表 D.资金报表 8.小型工业企业中,可将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两个总帐科目合并为一个(C) A.基本生产成本总帐科目 B.辅助生产成本总帐科目 C.生产费用总帐科目 D.制造费用总帐科目 9.下列不属于工业企业成本项目的是(D) A.燃料及动力 B.直接人工 C.制造费用 D.折旧费 10.在实际工作中,企业按生活福利人员工资和规定比例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应在(B) A.生产费用科目核算 B.管理费用科目核算 C.应付福利费科目核算 D.制造费用科目核算 11.基本生产成本按(A) A.产品品种分设明细帐 B.产品成本项目分设明细帐 C.明细分类科目分设明细帐 D.会计要素具体内容分设明细帐 12.下列项目中属于待摊费用的是(A) A.预付的保险费 B.固定资产的修理费 C.租入固定资产的租金 D.短期借款利息

成本会计第四章练习题答案

第四章习题答案 1.分类法产品成本的计算 某企业大量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这三种产品使用的原材料和工艺过程相似,因而归为一类(A类),采用分类法计算成本。类内各种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标准为:(1)原材料费用按各种产品的原材料费用系数分配,原材料费用系数按原材料费用定额确定(以乙产品为标准产品);(2)其他费用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甲、乙、丙三种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定额为:甲产品270元、乙产品300元、丙产品450元;工时消耗定额分别为:甲产品10小时、乙产品12小时、丙产品15小时;本月的产量为:甲产品1000件、乙产品1200件、丙产品500件。本月A类产品成本明细表如下: 要求:(1)编制原材料费用系数分配表 (2)采用分类法分配计算甲、乙、丙三种产品的成本,编制产品成本计算表。 解:

类内各种产成品成本计算表 原材料分配率=900600÷2850=316 人工费分配率=111650÷31900=3.5 制造费用分配率=175450÷31900=5.5 2.变动成本法的成本计算 某厂生产甲产品,产品单价为10元/件,单位产品变动生产成本为4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24000元,销售及管理费用为6000元,全部是固定性的。存货按先进先出法计价, (2)分别按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三年的营业利润。 解:(1) (2) 变动成本法:营业利润=(收入-变)-固=边际贡献-固 第一年营业利润=6000×(10-4)-(6000+24000)=6000(元) 第二年=6000×(10-4)-(6000+24000)=6000(元) 第三年=6000×(10-4)-(6000+24000)=6000(元) 完全成本法:营业利润=(收入-销售成本)-期间成本=毛利-期间成本 第一年营业利润=6000×(10-8)-6000 =6000(元) 第二年...............=6000×(10-7)-6000=12000(元) 第三年=6000×10-(2000×7+4000×10)-6000=0 产销不等时,两种方法营业利润的差异 =期初存货固定制造费用-期末存货固定制造费用

第四章成本会计作业

第四章成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工费用的是(D)。 A职工福利费 B燃计量工资费 C劳动保护费 D计件工资 2.下列不能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的是( D )。 A.燃料和动力B.车间、分厂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费C.生产工人工资及福利费D.利息费用 3.下列属于直接材料费用的是(C) A.车间耗用的机物料 B.在建工程领料 C.生产产品领料 D.福利部门领料 4.基本生产明细账应该按( B )分设专栏或专行进行登记。 A.产品名称B.成本项目C.费用要素D.费用项目 5.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借方余额反映结存材料成本( C)。 A.节约差异B.计划成本C.超支差异D.实际成本 6.生产费用按其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分类,可分为(D )两类 A.费用要素与成本项目B.直接生产费用与间接生产费用C.产品成本与期间费用D.直接计入费用与间接计入费用 7.企业在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过程中发生的职工薪酬应计入( B) A.生产成本B.固定资产的建造成本 C.管理费用D.制造费用 8.基本生产车间照明用电费应借记( C ) A.管理费用科目B.基本生产成本科目C.制造费用科目D.车间经费科目 9.在计算每月的折旧时。为了简化手续,要根据(A)计算折旧 A.月终固定资产原价 B. 月初固定资产原价 C. 月初固定资产净值 D. 月份内增加固定资产当月计提折旧,月份内减少的固定资产不提折旧 10.(C)等固定资产当月应计提折旧 A.临时租入房屋 B.正在进行大修理的机器 C.已封存的设备 D.本月新增的运输车辆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可以列在原材料总账科目的是(ABDE )。 A.原料及主要材料 B.外购半成品 C.自制半成品 D.修理备用件 E.包装材料 2.下列各项中不应计入直接人工成本项目的是(BCE )。 A.车间生产工人的工资 B.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 C.行政部门人员的工资 D.根据车间生产工人工资总额提取福利费 E.根据车间管理人员工资总额提取福利费 3.下列各项中,属于直接成本的是(AC)。 A.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 B.车间照明用电 C.车间生产工人的工资 D.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E.生产车间固定资产的折旧费 4. 下列各项中,属于职工薪酬核算范围的内容是(ABCD)。 A.社会保险费 B.企业职工生活困难补助 C.非货币性福利 D.解除与企业职工的劳动关系而给予的补偿 E.职工差旅费 5.下列各项中,应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是(BE) A.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 B.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 C土地 D.超龄使用的固定资产 E.已达到预定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6.生产经营管理费用中税金包括(ACE)

成本会计学基础习题

第一章成本的概念、作用和分类 关键名词 1、商业成本:是指商品生产过程中物化劳动和必要劳动的耗费,其价值量是c+v的等价物。 2、财务成本:也就是会计成本或账面成本,它是按照国家的政策法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要求,通过复式簿记原理和规定的成本核算程序所计算的产品或劳务的成本。 3、管理成本:是一种分析性成本,它一般以产品的账面成本或财务成本为依据,经过加工管理,按照不同需要计算并分析各种不同的成本,从而达到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的目的。 4、要素成本: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有关生产要素原始形态上的耗费,通常表现为劳动资料方面的费用、劳动对象方面的费用和劳动力方面的费用三大类。是实际工作中,形成产品成本的费用要素又进一步细分为外购材料、外购燃料、外购动力、工资及职工福利费、折旧费、利息费用、税金和其他费用等。 5、成本项目:是指为了计算产品成本的需要。将一定时期发生的应计入产品成本的那部分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作出的一种分类。工业企业的产品成本项目一般可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三项基本项目。除此之外,企业还可以根据管理的需要以及某些费用在产品成本中的重要程度考虑是否需要增设成本项目。 6、直接成本:是指与某一特定产品有直接管理的成本。某些生产费用是为某一特定产品的生产而耗费的,可以直接归集并计入该种产品,因此与该种产品有直接关系的费用就形成了该种产品的直接成本。 7、间接成本:是指与某一特定产品没有直接关系的成本。 8、可控成本:是指可以由责任单位或个人的行为加以有效控制的那部分成本。 9、不可控成本:是指不能由责任单位或个人的行为加以有效控制的那部分成本。 10、成本习性:又称成本性态,是指成本总额在相关范围(relevant range)内与业务量(生产量或销售量)之间的依存关系。成本按成本习性划分,可分为固定成本、劳动成本和混合成本三类。 11、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相关范围内,其总额不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的那部分成本。 12、变动成本:是指其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的那部分成本。 13、混合成本:是指其总额虽受业务量的变动而影响,但不一定与业务量的变动发生正比例变动的那部分成本。混合成本通常兼有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种性质,根据具体情况可将它们进一步分为半变动成本或半固定成本。 14、相关成本:是指与特定决策方案相关,因该决策方案的采用可能会发生的成本。 15、无关成本:是指与决策方案无关或不相干、在决策方案中不需考虑的成本。 思考题 1、经济成本与会计成本有何区别?P12 答:两者的区别: 第一,会计成本通常与历史成本或沉淀成本(sunk cost)有关,以为会计人员需要描述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需要按已经发生的历史交易的价格记录资产和负债,并对经济活动作出评价。而经济成本通常以机会成本的概念为基础,只关心将来成本是多少,在作出一项经济决策时,甚至可以不考虑沉淀成本的因素。 第二,经济学家的成本定义比会计成本定义通常更为广泛。经济成本不仅包括明显的从口袋里拿钱的购买和支出,如企业支付的工资、购买原材料的费用等(显性成本),而且还包括比较隐蔽的机会成本以及企业所有者拥有的并在生产中使用的各种要素的成本(隐性成本)。第二种形式的成本在企业的成本核算中常常被忽视。 第三,会计成本只包括企业实际的货币支出或耗费部分,因此强调必须加以用货币计价。然

成本会计练习题及答案65327

《成本会计》练习题 1、某企业本月生产A产品100件,B产品200件。A、B产品共同耗用材料4900千克,材料单价10元。A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为30千克,B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为20千克。 要求:根据A、B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分配共同耗用的材料费用。 2、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A种原材料,耗用量无法按产品直接划分。甲产品投产100件,单件产品的原材料消耗定额为10公斤;乙产品投产200件,单件产品的原材料消耗定额为4公斤。甲、乙两种产品本月实际消耗材料1782公斤。A种原材料计划单价为2元,材料成本差异率为-2%。 要求:(1)按照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甲、乙两种产品的原材料费用。 (2)编制材料耗用的会计分录。 3、某工业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所领管理用具采用改革后的分次摊销法摊销。3月领用管理用具一批,其计划成本为9000元,预计摊销三次;5月、8月各摊销一次,8月末报废,回收残料估价250元,已验收入库。该月低值易耗品的成本差异率为超支3%。 要求:编制低值易耗品领用、摊销、报废和调整成本差异的会计分录。 4、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生产工人的计时工资共计16620元,规定按定额工时比例在A、B两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这两种产品的工时定额为:A产品30分钟,B产品15分钟;投产的产品数量为:A产品9500件,B产品8700件;辅助生产车间(只提供一种劳务)生产工人工资4890元;基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2790元,辅助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1340元;行政管理部门人员工资4090元。应付工资总额29730元。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分配A、B两种产品工人工资并编制分配工资费用的会计分录。 5、某企业设有供电、锅炉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本月供电车间直接发生的费用为88000元,锅炉车间直接发生的费用为30000元。车间辅助生产劳务供应通知单内容如下:供电车间共提供220000度电,其中,锅炉车间耗用20000度,第一生产车间产品耗用80000度、一般耗用24000度,第二生产车间产品耗用60000度、一般耗用20000度,行政管理部门耗用16000度。锅炉车间共提供5000吨蒸气,其中,供电车间耗用1000吨,第一生产车间产品耗用1600吨、一般耗用320吨,第二生产车间产品耗用1200吨、一般耗用280吨,行政管理部门耗用600吨。另外,供电车间计划单位成本0.44元,锅炉车间计划单位成本7.80元,该企业辅助生产制造费用不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 要求:分别根据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和计划成本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并编制相应会计分录。 6、企业某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甲产品实耗生产工时2000小时,乙产品实耗

成本会计第四章课后答案

第四章生产费用核算 习题一、 定额耗用量比例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1)交互分配 借:辅助生产——供水车间1200借:辅助生产——蒸汽车间240 借:辅助生产——机修车间240贷:辅助生产——发电车间1680借:辅助生产——发电车间1600借:辅助生产——蒸汽车间11200贷:辅助生产——供水车间12800借:辅助生产——发电车间18900贷:辅助生产——蒸汽车间18900 借:辅助生产——发电车间1300借:辅助生产——供水车间1300借:辅助生产——蒸汽车间2600贷:辅助生产——机修车间5200对外分配: 借:生产成本28840制造费用2060

辅助生产成本——发电车间 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管理费用 420 贷:辅助生产——发电车间 31320 借:制造费用 4650 管理费用 1550 贷:辅助生产——供水车间 6200 借:制造费用 16140 贷:辅助生产——蒸汽车间 16140 借:制造费用 8040 贷:辅助生产——机修车间 8040 2,计划成本分配法 制造费用 2600 管理费用 520 辅助生产——供水车间 5200 辅助生产——蒸汽车间 1040 辅助生产——机修车间 1040 贷:辅助生产——发电车间 46800 借:管理费用 3900 贷:辅助生产——发电车间 3900

3200 借:制造费用3000 管理费用1000 辅助生产——发电车间2000 辅助生产——蒸汽车间14000 贷:辅助生产——供水车间20000 借:生产成本2400 借:管理费用800 贷:辅助生产——供水车间3200 辅助生产——发电车间36000 贷:辅助生产——蒸汽车间40000

成本会计复习题(含答案)

成本会计复习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成本预测和成本计划是成本会计的最基本任务。 2、在实际工作中,确定成本的开支范围应以成本的经济实质为理论依据。 3、产品成本项目中的直接材料,可以包括直接用于生产的辅助材料、燃料、动力等。 4、一般而言制造费用是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间接费用。 5、企业应根据国家有关法令制度,严格认真地划分各个方面的费用界限,为成本管理提供相 对正确的成本数据。 6、税金是生产费用要素之一。 7、生产车间耗用的材料,全部计入“直接材料”成本项目。 8、车间领用的材料在产品完工时,如有余料,应填制退料凭证及时退回仓库。对于下月需要 继续耗用的材料,为了简化领料、退料手续,可以办理“假退料”手续。 9、综合结转分步法能够提供各个生产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资料,而分项结转分步法则不能提供 半成品成本资料。 10、分配工资费用时,医务福利部门人员的工资应计入“应付福利费”科目。 11、低值易耗品摊销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小,没有专设成本项目。因此,用于生产、组织和经营活动的低值易耗品摊销均计入管理费用。 12、采用简化的分批法时,产品完工以前,应该在其成本明细账中逐月登记作为间接计入费用分配标准的生产工时。 13、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只能在大量大批单步骤的生产企业采用,不能在其它类型的企业中采用。。 14、支付外购动力费用,企业一般是通过“银行存款”科目核算。 15、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应遵循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分配方法力求简便、合理、易行。 16、机修车间提供的劳务或产品,要在各受益单位之间按照所耗数量或者其他比例进行分配。 17、生产费用按其与生产工艺的关系分,可分为直接生产费用和间接生产费用。 18、次品是指产品虽有缺陷,但仍可按原定用途使用的不合格品。次品的成本与合格品相同。 19、采用标准成本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简化成本核算的程序。 20、约当产量比例法适用于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且各月末在产品数量 变化不大的产品。 21、成本计算对象是区分产品成本计算各种方法的主要标志。 22、本期支出的费用不一定全部由本期生产的产品负担,而应由本期生产的产品负担的费用也不一定全部在本期支付。 23、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费用应计入产品成本。

成本会计作业参考

成本会计作业参考 第一章总论 作业题: 1、试述成本会计的职能和任务。 答:职能:反映职能、监督职能;任务:成本会计的任务包括成本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考核和分析。其中。进行成本核算,提供真 实、有用的核算材料,是成本会计的基本任务和中心环节。 2、试述成本会计的对象。 答:成本会计的对象:是指成本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容。把工业企业成本会计的对象概括为: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产品生产成本和期间费 用。 3、成本会计工作组织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①成本会计工作必须与技术相结合②成本会计工作必须与经济责任制相结合③成本会计工作必须建立在广泛的职工群众基础之上。 第二章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 作业题: 1.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该正确划分哪些费用的界限,防止哪些错误的做法? 2.简述费用按经济容的分类。 答:①外购材料②外购燃料③外购动力④职工薪酬⑤折旧费⑥利息支出⑦税金⑧其他支出

3.简述费用按经济用途的分类。 答:生产费用(计入产品成本):①直接材料②直接燃料和动力③直接人工④制造费用;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①销售费用②管理费用③财务费用4.何为成本项目?为什么要设置成本项目?设置成本项目应遵循什么原则?答:成本项目: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核算的项目。原因:能够准确了解产品实际发生的成本,以便控制成本原则:能直接归集产品成本而发生的费用、折旧。 5.简述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答:答:①对企业的各项支出进行严格的审核和控制,并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确定其是否应计入产品成本、期间费用,以及应计入产品成本还是期间费用②正确处理费用的跨期摊提工作③将应计入产品成本的各项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按照成本项目进行分配和归集计算出按成本项目反映的各种产品的成本④对于月末既有完工产品又有在产品的产品,将该种产品的生产费用(月初在产品生产费用与本月生产费用之和)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出该种产品的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6.什么是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其作用如何? 答:一级账就是总分类,即总账. 二级账是在一级账科目下设置的明细账. 顾名思义"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就是一级账"生产成本"下设的明细账. 作用:①按月提供企业或车间全部产品的累计生产费用②按月提供企业或车间全部产品的。 第三章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归集和分配 作业题: 1.长江公司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2018年11月甲、乙两种产品领用A材料,共计50 000元,本月投产甲产品200件,乙产品300件。甲产品和乙产品的A材料消耗定额分别为5千克、8千克,A材料的实际单价30元。

成本会计第四章作业

第四章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一、单项选择题 1.结转完工自制材料成本应借记的科目是()。 A.基本生产成本 B.制造费用 C.原材料 D.库存商品 2.产品定额管理基础比较好,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是()。 A.定额比例法 B.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 C.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D.按年初数固定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3.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产品成本中原材料费用和职工薪酬等加工费所占比重相差不多的产品,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应采用的方法是()。 A.在产品按完工产品成本计算 B.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C.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D.约当产量比例法 4.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的适用条件是()。 A.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很小 B.没有月末在产品 C.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 D.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 5.采用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月末在产品实际成本与定额成本的差异()。 A.全部由在产品负担 B.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 C.由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共同负担 D.结转给管理费用负担 6.如果原材料随着生产进度分次投入,在每道工序中则是一开始就投入。假设有两道工序,第一工序投入120公斤,第二工序投入80公斤,则第二工序投料率是()。 A.30% B.15% C.80% D.100% 7.在产品完工率的计算,可以根据各工序的累计工时定额占完工产品工时定额的比率来确定,某工序在产品完工率的计算公式应该是()。 A.(本工序工时定额/ 产品工时定额)×100% B.(本工序工时定额×本工序完工程度/ 产品工时定额)×100% C.[(前面各工序工时定额之和+本工序工时定额×本工序完工程度)/ 产品工时定额] ×100%

成本会计练习试题8答案解析.doc

成本会计练习题八 一、某企业生产的甲产品,顺序经过一、二、三等三个基本生产车间加工完成,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各车间在产品完工率均为50%,某月份有关资料如下: ①生产记录 ②生产费用记录(单位:元) 要求:(1)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甲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根据计算结果编制该月甲产品成本汇总表。(2)各步骤工时定额资料为:一步骤50小时,二步骤30小时,三步骤20小时。采用品种法计算甲产品成本。 (1)平行结转法 一车间成本计算单 产成品:200件 一车间广义在产品按投料率计算的约当产量=(60+10)+20×100%=90 一车间广义在产品按完工率计算的约当产量=(60+10)+20×50%=80 二车间成本计算单 产成品:200件 二车间广义在产品按完工率计算的约当产量=60+10×50%=65 成本项目 月初在产 品成本 本月生 产成本 合计 单位成本 应计入产成品的份额 期末广义在产 品成本 直接材料 400 5400 5800 20 4000 1800 直接工资 300 1100 1400 5 1000 400 制造费用 350 1330 1680 6 1200 480 合计 1050 7830 8880 31 6200 2680

三车间成本计算单 产成品:200件 三车间广义在产品按完工率计算的约当产量=60×50%=30 产品成本汇总表 (2)品种法 成本项目 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生产成本 合计 单位成本 应计入产成品的份额 期末广义在产品成本 直接工资 200 1390 1590 6 1200 390 制造费用 300 1820 2120 8 1600 520 合计 500 3210 3710 14 2800 910 成本项目 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生产成本 合计 单位成本 应计入产成品的份额 期末广义在产品成本 直接工资 400 1670 2070 9 1800 270 制造费用 450 1850 2300 10 2000 300 合计 850 3520 4370 19 3800 570 项目 直接材料 直接工资 制造费用 合计 一车间转入 4000 1000 1200 6200 二车间转入 - 1200 1600 2800 三车间转入 - 1800 2000 3800 总成本 4000 4000 4800 12800 单位成本 20 20 24 64

成本会计学 第四章习题答案(2012)

第四章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直接分配法顺序分配法一次交互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代数分配法 2、车间产品品种、劳务 3、受益少的辅助生产车间受益多的辅助生产车间 4、辅助生产车间直接发生费用第一步交互分配来的费用之和 5、直接分配法 二、单项选择题 CACFE 三、多选题 1、ABCDE 2、ACDE 3、BC 4、BC 5、ABC 四、判断题 1、3、4对,其它错 七、计算题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直接分配法) 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10176.6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21613.8 管理费用8809.6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12600 ——机修车间 28000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顺序分配法) 分析:辅助生产车间先排序:机修车间排前,供电车间排后机修车间费用分配率=28000/2800=10 供电车间费用分配率=(12600+3000)/(30000-4000)=0.6 会计分录: 借: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3000 基本生产成本12600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19800 管理费用82006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15600 ——机修车间 28000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一次交互分配法)

对外分配实际费用 供电: 12600+3000-1680=13920(元) 机修: 28000+1680-3000=26680(元) 交互分配 借: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3000 ——机修车间 1680 贷: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3000 ——供电车间 1680 对外分配 借:基本生产成本 11243.4 制造费用 ——基本生产车间 20815.8 管理费用 8540.8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13920 ——机修车间 26680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计划成本分配法)

成本会计第四章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P93 成本会计第四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练习1: 1、第一工序在产品完工程度:40*50%/100=20% 在产品约当产量:80*20%=16(件) 第二工序在产品完工程度:(40+40*50%)/100=60% 在产品约当产量:80*60%=48(件) 第三工序在产品完工程度:(40+40+20*50%)/100=90% 在产品约当产量:40*90%=36(件) 在产品约当产量=16+48+36=100(件) 2、 3 借:库存商品—甲产品29500 贷: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29500 ) 练习2: 由于: 月初在产品定额费用(工时)+本月投入定额费用(工时) =完工产品定额费用(工时)+月末在产品定额费用(工时) 所以: 费用分配率(公式1) =(月初在产品实际费用+本月实际生产费用)/(月初在产品定额费用(工时)+本月投入定额费用(工时))费用分配率(公式2) =(月初在产品实际费用+本月实际生产费用)/(本月完工产品定额费用(工时)+月末在产品定额费用(工时))费用分配率(公式1)=费用分配率(公式2) ` 完工产品成本=费用分配率(公式1或公式2)*本月完工产品定额费用(工时) 原材料费用的分配率=(3500+7500)/(3000+7000)=

本月完工产品的原材料费用:80*100*=8800(元) 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3500+7500-8800=2200(元)或=(3000+7000-80*100)*=2200(元) 职工薪酬的分配率=(2500+3500)/(2000+3000)=(元/工时) 本月完工产品的职工薪酬:40*100*=4800(元) 月末在产品的职工薪酬:2500+3500-4800=1200(元) . 制造费用分配率=(1500+2500)/(2000+3000)=(元/工时) 本月完工产品的制造费用:40*100*=3200(元) 月末在产品的制造费用:1500+2500-3200=800(元) 本月完工产品成本:8800+4800+3200=16800(元) 月末在产品成本:2200+1200+800=4200或=7500+=4200(元) 本月完工产品入库的会计分录: 借:库存商品—丙产品16800 贷:基本生产成本—丙产品16800

成本会计练习题1答案

成本会计练习题1答案 1、某企业有供水、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供电车间本月发生生产费用 为24000元,供水车间本月发生生产费用为64000元,两车间本期提供的劳 每度电计划价0.7元;每吨水计划价1元。要求: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并进行帐务处理。 辅助生产计划成本法成本计算表 2、某厂基本生产一车间生产A、B两种产品,本月A产品领用甲材料4500元,B产品领用乙材料3800元,A、B两种产品共耗用丙材料400公斤,每公斤单价8元,A产品本月投产100件,丙材料消耗定额50公斤;B产品本月投产150件,丙材料消耗定额20公斤。要求:用定额耗用量法分配材料费用,计算A、B两种产品各自负担的材料费。

丙材料费用分配率=400*8/(100*50+150*20)=0.4 A产品的材料费=0.4*5000+4500=6500(元) B产品的材料费=0.4*3000+3800=5000(元) 3、本月完工产品1000件,月末在产品400件(完工程度为50%),已知:月初在产品原材料成本为5000元,本月发生原材料费用为23000元,原材料于开始生产时一次投入,月初工资费用1000元,本月发生工资费用6200元。要求:采用约当产量法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和完工产品成本。 材料费分配率=(5000+23000)/(1000+400)=20 完工产品的材料费=20*1000=20000(元) 月末在产品的材料费=20*400=8000(元) 工资费分配率=(1000+6200)/(1000+400*50%)=6 完工产品的工资费=6*1000=6000(元) 月末在产品的工资费=6*200=1200(元) 完工产品总成本=20000+6000=26000(元) 月末在产品的总成本=8000+1200=9200(元) 4、某厂本月生产甲产品实际耗用1200工时,生产乙产品实际耗用1800工时,生产工人工资总额540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21000元,行政人员工资30000元。要求:分配工资并进行帐务处理。 工资费分配率=54000/(1200+1800)=18 甲产品的工资费=18*1200=21600(元) 以产品的工资费=18*1800=32400(元)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21600 —乙32400 制造费用21000 管理费用30000 贷:应付工资105000 5、资料:某企业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该企业本月生产甲产品,生产过程顺序经过第一、二、三个生产车间,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采用约当产量法。 (1)产量记录 (2)成本资料:

成本会计(周佩)第四章习题参考答案

《成本会计学》,主编:周佩,第四章习题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1-BABAA BCCDB 11-ADCDD DDBCC 21-CBADC CBCAC 31-BACCB CBACC 41-ABDCB BA 多项选择题: 1-ABCD ACD BC BC AC AB ABCD AC ABCD ABD 11-ABCD ABD CD ABC AC ABD ABCD ABCD BCE ABC 21-ABD AB AC ABCD CD AC AC CD ABC ABC 31-ABC AD ABCD AD ABCD 判断题 √×√√√√×××× 计算分析题 第一题 (1)材料费用分配 甲乙产品分配C材料:分配率=16000/10000=(元/公斤) 甲产品负担的材料费=20000+6000×=29600 乙产品负担的材料费=28000+4000×=34400 制造费用=2000 (2)人工费用分配 甲乙产品分配工资费用:分配率=24000/800=30(元/小时) 甲产品负担的工资费用=300×30=9000 乙产品负担的工资费用=24000-9000=15000

制造费用=4600 (3)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制造费用=600000×2%=12000 (4)辅助生产车间(供电车间)费用的分配 电费分配率=9600/1200=8(元/度) 甲产品负担的电费=300×8=2400 乙产品负担的电费=400×8=3200 制造费用=100×8=800 管理费用=400×8=3200 (5)分配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借方数额)=2000+4600+12000+800=19400分配率=19400/800= 甲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300*=7275 乙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19400-7275=12125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 贷:制造费用 (6)计算甲、乙产品成本 ①完成141页的表——甲产品成本计算表

《成本会计》作业题答案(第四章)

《成本会计》作业题答案(第四章) 习题一 一、资料 某厂某月生产甲、乙两种产品,该厂采用品种法核算产品成本。有关资料如下: 乙产品期初在产品成本6000元,其中直接材料3000元,直接人工2000元,燃料及动力400元,制造费用600元。 产量资料:(件) 二、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品种法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成本。(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采用约当产量法分配) 甲、乙两种产品的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采用工时比例法分配。 三、参考答案 1. 甲、乙两种产品的直接人工采用工时比例法分配。 确定分配标准 甲产品工时=6000工时 乙产品工时=4000工时 生产工时合计=6000+4000=10000(工时) 计算直接人工费用分配率 直接人工费用分配率=20000/10000=2(元/工时) 分配直接人工费用 甲产品应分摊的直接人工费用=6000*2=12000(元)

乙产品应分摊的直接人工费用=4000*2=8000(元) 2. 甲、乙两种产品的制造费用采用工时比例法分配。确定分配标准 甲产品工时=6000工时 乙产品工时=4000工时 生产工时合计=6000+4000=10000(工时) 计算制造费用分配率 制造费用分配率=6000/10000=0.6(元/工时) 分配制造费用 甲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6000*0.6=3600(元) 乙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4000*0.6=2400(元) 3. 计算甲产品期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甲产品期末在产品原材料项目约当产量 =200*100%=200(件) 甲产品期末在产品其他项目约当产量 =200*50%=100(件)

成本会计学基础-在线作业(题库答案)

成本会计学基础在线作业 1. 下列各项中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是: A 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用资产的折旧费用 B 车间厂房的折旧费用 C 车间生产用设备的折旧费用 D 车间辅助人员的工资 正确答案:A 2. 生产成本按与特定产品的关系可以分为: A 可控成本 B 不可控 C 直接 D 间接成本 正确答案:C D 3. 成本按习性进行分类可以分为: A 固定 B 变动成本 C 业务成本 D 混合成本 正确答案:A B D 4. 成本的经济实质,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资金总和。 对 错 正确答案:对 5. 从理论上讲,产品价值中的补偿部分,就是产品的理论成本。 对 错 正确答案:对6. 在实际工作中,确定成本的开支范围应以成本的经济实质为理论依据。 对错 正确答案:对 1. 下列各项中属于成本项目的是: A 外购动力 B 利息支出 C 管理费用 D 原材料 正确答案:D 2. 下列各项中属于费用要素的是: A 原材料 B 生产工人工资 C 折旧费 D 制造费用 正确答案:C 3. 计入“原材料”成本项目的有: A 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原材料费用 B 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主要材料 C 车间的机物料 D 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辅助材料费 正确答案:A B D 1. 下列各项费用中,不能直接借记“基本生产成本”科目的是: A 车间生产工人福利费 B 车间生产工人工资 C 车间管理人员

D 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费用 正确答案:C 2. 下列费用分配表中,可以直接作为基本生产车间产品成本明细账登记依据的有: A 原材料费用分配表 B 工资费用分配 C 折旧费用分配表 D 制造费用分配表 正确答案:A B D 3. 生产车间发生直接生产费用,均应单独地记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科目。 对 错 正确答案:错 4. 直接人工是指企业全体职工的工资。 对 错 正确答案:错 1. 为了简化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辅助生产成本差异一般全部记入: A “制造费用”科目 B “管理费用”科目 C “营业外支出”科目 D “基本生产成本”科目 正确答案:B 2. 在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情况下,下列各项中,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最为准确的方法是: A 按计划成本分配法 B 交互分配法 C 直接分配法 D 代数分配法 正确答案:B 3. 某车间采用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进行制造费用分配,年度计划分配率为5元。6月份“制造费用”科目贷方余额为1000元,6月份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为10000元,实际产量的定额工时为1500小时。该车间6月份分配的制造费用为: A 7500 B 9000 C 10000 D 11000 正确答案:A 4. 在辅助生产车间完工产品入库或劳务分配时,下列科目可能借记的有: A “辅助生产成本”科目 B “原材料” C “低值易耗品” D “在建工程”科目 正确答案:A B C D 1. 下列各项中应计入制造费用的: A 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 B 产品生产工人工资 C 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D 工艺用燃料费用 正确答案:C 2. “制造费用”科目年末一般应无余额。 对错 正确答案:对 3. 制造费用中既包括直接生产费用,也包括间接生产费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