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缺铁性贫血的防治

小学生缺铁性贫血的防治
小学生缺铁性贫血的防治

小学生缺铁性贫血的防治

现在小学生患缺铁性贫血的数量不断增加,那么为什么大量孩子有缺铁性贫血呢?主要原因有:

1.早餐吃得少有调查发现早餐吃饱的小学生不多,有些甚至不吃早餐,这些小学生每到第三、四节课时,便出现饥饿感、心慌。

2.有挑食、偏食、爱吃零食的不良习惯调查发现小学生不吃肉、鱼、蛋和蔬菜的任何一种者数量非常多。

3.需铁量增加小学生生长发育快,血容量增加也快,需要合成更多的血红白,需铁量多,故易发生缺铁。

小学生缺铁性贫血在临床上表现主要有:

1.多数小学生无任何不适表现。

2.少数患儿出现厌食、易疲乏、心慌、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

3.生长发育缓慢,严重者影响智力。

4.体重增加较慢,身高增长迟缓。

缺铁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反应为:

1.血象

(1)红细胞数量正常或稍减低。

(2)血红蛋白轻度减低。

(3)血涂片可见轻度红细胞大小不等,中心淡染区轻度至中度扩大。

(4)网织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均正常。

2.骨髓象

(l)各系统各阶段血细胞基本正常。

(2)少数患儿各阶段红细胞体积较小。

(3)骨髓细胞外铁轻度减少。

如何治疗呢:

l.纠正不当的饮食习惯,改善饮食结构,小学生贫血便可恢复。

2.血红蛋白中度减低者,可口服硫酸亚铁(0.3克/片,每片含元素铁60毫克)

每日4毫克~6毫克/公斤体重,分23次服用。

3.同时服维生素C可以促进铁的吸收。

预防保健——合理膳食

食物中多数含铁量较少,但如下几种食物含铁量(每100克食物含铁量)较高:动物血,含铁量最高约340毫克,吸收率也最高,为10%~76%;动物肝,如猪肝含铁25毫克,牛肝含9.0毫克,猪瘦肉中含2.4毫克,吸收率也高达7%;蛋黄含铁量亦较高,但吸收率仅3%。

其他含铁量较高的食物有:芝麻、芥菜、芹菜、紫菜、木耳、海带等,应根据不同饮食及条件混合食用。维生素C、肉类、果糖、氨基酸、脂肪可增加铁的吸收,而茶、咖啡、牛乳、蛋、植物酸、麦麸等可减少铁的吸收。

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有利于预防缺铁性贫血发生,不要偏食、节食,不过量饮浓茶甚至嚼食茶叶。高危人群应多进食含铁量丰富的食物。

缺铁性贫血的用药指导

缺铁性贫血的用药指导 【疾病简介】 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t anemia, IDA)是指缺铁引起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及相关的缺铁异常,是血红 素合成异常性贫血中的一种。 常见病因: 1.铁摄入不足多见于婴幼儿、青少年、妊娠和哺乳期妇女,这部分人需铁量较大,若不补充含铁量较高的 食物,易造成缺铁性贫血。 2.铁吸收障碍胃大部切除术后、萎缩性胃炎、慢性腹泻等均可影响铁的吸收。 3.铁丢失过多见于各种失血,如痔疮、胃十二指肠溃疡、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消化道息肉、肿瘤、 寄生虫等引起的胃肠道出血;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和肺肿瘤等引起的咯血;月经过多;血红蛋白尿等。 临床表现: 1.贫血表现乏力、易倦、头晕、耳鸣、心悸、气促、纳差等;

皮肤、粘膜苍白、心率增快。 2.组织缺铁表现烦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异食癖;体力下降;易感染;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 下;口腔炎、舌炎、舌乳头萎缩、口角炎、吞咽困难;毛发干枯、脱落、皮肤干燥、指(趾)甲缺乏光泽、脆 薄易裂,重者指(趾)甲变平,甚至呈勺状。 治疗: 1.治疗原则 治疗原发病,去除导致缺铁的病因,加强营养,补充铁剂。 2.铁剂治疗 (1)口服铁剂:最常用的制剂为硫酸亚铁,富马酸铁(富血酸)。硫酸亚铁用法:0.3 克/次,3 次/天,与 饭同时服用,如胃肠道症状明显,可先给予每天0.1 克,然后逐渐增加剂量,胃肠道症状会明显减轻。富马酸 铁:0.2 克/次,口服,3 次/天。 (2)注射铁剂:一般尽量用口服药治疗,仅在下列情况下才应用注射铁剂:①肠道对铁的吸收不良,例如

胃切除或胃肠吻合术后、慢性腹泻、脂肪痢等;②胃肠道疾病可由于口服铁剂后症状加重,例如消化性溃疡, 溃疡性结肠炎、节段性结肠炎、胃切除后胃肠功能紊乱及妊娠时持续呕吐等;③口服铁剂虽经减量而仍有严重 胃肠道反应。常用的铁注射剂有右旋糖酐铁及山梨醇枸橼酸铁。 (3)辅助治疗:加强营养,增加含铁丰富的食品。 【模拟情景对话】 药师:大叔,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到您的吗? 患者:您好,我最近常感到头发晕,四肢无力。看能不能买点什么药吃。 药师:嗯,先让我了解一下您的情况好吗? 患者:好的。 药师:今年多大了? 患者:40 岁。 药师:您最近有没有量过血压,或者之前有没有高血压的病史?

儿童缺铁和缺铁性贫血防治建议

儿童缺铁和缺铁性贫血防治建议 一、前言 铁缺乏症(iron deficiency,ID)是最常见的营养素缺乏症和全球性健康问题,据估计世界1/3人口缺铁。由于健康教育和广泛采用铁强化食品等措施,目前欧美发达国家儿童缺铁性贫血(iron ficiency anemia,IDA)患病率已显著降低。据美国1999—2000年全国流行病学调查,l~2岁儿童ID和IDA患病率分别为7%和2%,其中西班牙裔儿童ID患病率仍高达17%o。发展中国家儿童铁缺乏症情况更为严峻。据WHO资料,发展中国家5岁以下和5~14岁儿童贫血患病率分别为39%和48%,其中半数以上为IDA,而ID患病率至少为IDA患病率的2倍。 我国儿童ID患病率仍显著高于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16个省市流行病学调查表明,6个月一7岁儿童营养性贫血总患病率高达43%,其中多数为IDA。2000一2001年“中国儿童铁缺乏症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发现我国7个月一7岁儿童ID总患病率4 0.3%,IDA患病率7.8%。尽管IDA患病率已显著降低,但缺铁(不伴贫血的ID)仍很严重,其中婴儿缺铁和IDA患病率分别为44.7%和20.5%,显著高于幼儿和学龄前儿童,而农村儿童IDA总患病率12.3%,显著高于城市儿童(5.6%)。 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证据表明,缺铁可影响儿童生长发育、运动和免疫等各种功能。婴幼儿严重缺铁影响认知、学习能力和行为发育,甚至不能被补铁所逆转。因此,ID的早期诊断、及时干预对预防缺铁导致的儿童健康损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建议参考了国外有关防治指南,由《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血液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共同组织起草,广泛征求有关专家意见后修订完成,希望能对我国儿童ID及IDA防治起到积极作用。 二、基本概念和定义 ID是指机体总铁含量(total body iron,TBI)降低的状态,包括铁减少期(iron deplet ion,ID)、红细胞生成缺铁期(iron deficient erythropoiesis,IDE)和IDA 3个发展阶段,各阶段具有不同的铁代谢特点。 IDA是由于体内铁缺乏,最终导致血红蛋白(Hb)合成减少所致的一类贫血,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性改变,具有血清铁蛋白、血清铁和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总铁结合力增高等铁代谢异常的特点,是ID发展最为严重的阶段。 铁减少期仅机体储存铁水平降低,但红细胞造血并不受到影响,临床上无贫血。红细胞生成缺铁期由于储存铁进一步降低或耗竭,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血清铁转运至骨髓幼红细胞参与Hb合成减少,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ree erythrocyte protoporphorin,FEP)水平增高,但临床仍无贫血。铁减少期和红细胞生成缺铁期因此也被统称为“不伴贫血的铁缺乏症”(iron deficiency without anemia)。为简便起见,本防治建议将铁减少期和红细胞生成缺铁期统一命名为“缺铁”。 三、ID病因和高危人群

儿童缺铁性贫血的防治方案

儿童缺铁性贫血的防治方案 贫血有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几种类型。但大多数患者属于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小儿常见的营养缺乏病,多发生在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从目前我国儿童健康普查情况来看,缺铁性贫血的现象相当普遍,据调查显示该病在6个月至6岁的婴幼儿中患病率约为40%左右。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重视。 为什么小儿易患缺铁性贫血呢? 血是人的命脉,一个健康的小孩,从外表看,面色红润是应当具有的特点之一。小儿常见的贫血多是由于营养调配不当所致。供应造血的营养素不够所产生的营养性贫血,其中以缺铁性贫血最为常见。因为婴幼儿时期是小儿生长发育最快时期,血容量增加很快,铁质需要量相对地较多。出生后6个月内的婴儿老有足量的母乳喂养,一般不会发生缺铁性贫血,但若母乳量不足,以牛奶喂养为主,则因牛奶中铁的含量比母乳要低,且牛奶中铁的吸收率也较母乳低,故易发生缺铁性贫血,早产儿更易发生本病,故此时应及时添加富含铁的捕食,以防止本病的发生。婴儿山粪便及皮肤损失的铁也较儿童和成人多,所以,如果不注意添加含铁的辅助食品,就会罹息或轻或重的缺铁性贫血。较大儿童如果饮食习惯不良,如偏食、挑食、拒食或营养供应较差,均可导致本病。近年来发现,如每日以大量(大于10()毫升)未经煮沸

的鲜牛奶喂养小儿,可发生慢性肠道失血而致病。另外,钩虫病、溃疡病、鼻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少女月经过多。长期腹泻。呕吐、肠炎、脂肪痢等,均可影响营养素的吸收,急、慢性感染,食欲减退,胃肠道吸收不良,均可引起本病。 本病主要表现为烦躁不安、精神差、不爱活动。疲乏无力、食欲减退、口唇、眼结膜、指甲床和手掌苍白,血象检查可见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均低于正常值,做血清铁蛋白、血清铁等生化检验可确诊本病。缺铁性贫血的小儿血色素低于正常指标,面色发白或发黄,身体不够健壮,注意力不够集中,易乏力,爱疲倦,精神不佳,抗病能力差,容易感染其它疾病,甚至影响到智力和学习。 要预防婴幼儿的缺铁性贫血,必须选择富含铁的食物,同时还要考虑到铁的吸收和利用问题、如服硫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加取维生素C,可促进铁的吸收。一般动物性食品铁的吸收率较高,达10-20%左右,而植物性食品铁的吸收率只有百分之几。下面介绍一些铁含量高和吸收率强的食品,以供参考。 动物肝脏:肝脏富含各种营养素,是预防缺铁性贫血的首选食品。每100克猪肝含铁25毫克,而且也较易被人体吸收。肝脏可加工成各种形式的儿童食品,如肝泥就便于婴儿食用。各种瘦肉:虽然瘦肉里含铁量不太高,但铁的利用率却与猪肝差不多,而且购买加工容易,小孩也喜欢。 鸡蛋黄:每100克鸡蛋黄含铁7毫克,尽管铁吸收率只有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教案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掌握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②熟悉缺铁性贫血的定义、病因、治疗。 ③了解铁的代谢。 2.能力目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缺铁性贫血病人实施整体护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应具备的职业修养。 教学重点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 教学难点 铁的代谢——铁的吸收利用。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问题引导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教学情境 二、旧知回顾,导入新课 1.贫血的概念 2.贫血的一般表现 三、新课讲解(问题引导法) (一)概述(问题引导法) 1.概念 缺铁性贫血:是体内贮存铁缺乏,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导致红细胞生成障碍所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2.铁的代谢 (1)铁的来源 人体铁来源有两种:内源性铁来自红细胞破坏;外源性铁来自食物。 (2)铁的吸收 食物中三价铁在胃酸及还原酶作用下还原成二价铁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被吸收。肠黏膜吸收铁的量与体内贮存铁量保持动态平衡。

(3)铁的分布 正常成人体内含铁量男性50mg/kg,女性35mg/kg,其中65%的铁存在于血红蛋白中, 30%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的形式贮存于肝、脾、骨髓等器官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内,称为贮存铁,其余为组织铁。 铁的需要量增加而摄入相对不足 3.缺铁性贫血常见原因铁吸收不良 铁丢失过多 (二)护理评估(问题引导法) 1.健康史 询问病人有无慢性失血、慢性胃肠道疾病和胃肠手术病史;有无需铁增加而摄入不足的情况,幼儿及儿童病人有无偏食和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 2.身体评估 (1)贫血共有表现 疲乏困倦、软弱无力,皮肤黏膜苍白,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活动后心悸、气短。 (2)特殊表现 皮肤干燥,毛发干枯,反甲;黏膜损害;消化道症状、神经精神系统异常;少数有异食癖。 (3)缺铁原发病表现 3.心理-社会状况 长期轻度贫血病人,因缺血缺氧引起的不适和活动无耐力病人自觉工作效率低,常有自卑感。一旦贫血加重,症状明显时,病人常有焦虑和烦躁。 4.辅助检查 (1)血象: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红蛋白减少较红细胞减少更为明显。 (2)铁代谢检查:血清铁、血清铁蛋白降低。血清铁蛋白是反映贮存铁的敏感指标,可用于早期诊断。 (3)骨髓象:细胞外铁消失细胞内铁减少,红细胞内含铁颗粒减少或

缺铁性贫血补铁治疗的原则和方法

缺铁性贫血补铁治疗的原则和方法: 一、常用口服铁剂: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琥珀酸亚铁。口服铁剂后5~10天网织红细胞开始上升,1~2周后血红蛋白开始上升。待血红蛋白正常后,需继续服药3-6个月,补足体内铁贮备。 二、常用注射用铁剂为右旋糖酐铁,其指征为:①因严重消化道反应而无法耐受口服铁剂治疗;②消化道吸收障碍;③严重消化道疾病,服用铁剂后加重病情。 三、病因治疗:纠正饮食习惯,治疗慢性失血,治疗胃肠道疾患等。 注意补充含铁食物食物中的铁有两种来源,即肉类中的血红蛋白铁和蔬菜中的离子铁,即非血红蛋白铁。肉类、鱼类、家禽中的铁40%能被吸收;蛋类、谷类、硬果类、豆类和其他蔬菜中的铁能被人体吸收的不到10%,而菠菜中的铁只能吸收2%左右。因此,补铁应以富含血红蛋白铁的肉类、鸡肉、鱼类等动物性食品;并应注意如何提高铁的吸收率,如注意荤素食品的搭配可提高铁的吸收率; 经过发酵的粮食也能提高铁的吸收率,如馒头、发糕等。 增加维生素C摄入维生素C能促进蔬菜中非血红蛋白铁的吸收。若同时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柠檬汁、橘子汁和富含铁的蔬菜,就能使人体对蔬菜中铁的吸收率增加2~3倍。 如果同时补充铁制剂,也应和维生素C同时服用。

注意选用富含叶酸及维生素B12的食物绿叶蔬菜和水果中叶酸含量高,补充叶酸可以纠正叶酸缺乏性贫血,如青菜、香菜等。还有动物肝脏、肾脏,蛋类,大白菜,菠菜,菜花,芹菜,莴苣,甜菜,蚕豆,硬壳果类,大豆类,梨等。 供给高蛋白饮食高蛋白饮食一方面可促进铁的吸收,另一方面也是人体合成血红蛋白所必需的物质。 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对长期偏食和素食的人,要进行纠正,使其改变饮食习惯,以保证铁和各种营养的供给。 不宜饮茶和咖啡限制含鞣酸高的食物,如咖啡中的咖啡因,均能减少食物中铁的吸收。茶叶中的磷酸盐和鞣酸也能与铁结合成不易溶解的复合物,使铁的吸收明显减少。因此,在饮食中,特别是在食用补铁饮食时,不宜饮茶和咖啡,更不能饮浓茶。

儿童营养型缺铁性贫血的防治知识

健康教育处方——儿童营养型缺铁性贫血的防治知识 一、什么是营养型缺铁性贫血 营养型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铁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所致。临床上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蛋白减少和铁剂治疗有效为特点。缺铁性贫血是小儿最常见的一种贫血,以婴幼儿发病率最高,严重危害小儿健康,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小儿常见病之一。 二、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病因 1、先天储铁不足:胎儿从母体获得的铁以妊娠最后三个月最多,故早产、双胎或多胎、胎儿失血和孕母严重缺铁等均可使胎儿储铁减少。 2、铁摄入量不足:长期以乳类喂养不添加辅食或者辅食添加种类不足,饮食习惯不好,如挑食、吃零食等,导致铁摄入量不足。 3、铁的吸收障碍:食物搭配不合理可影响铁的吸收。长期呕吐、腹泻等慢性消化道疾病不仅铁的吸收不良,而且铁的排泄也增加。 三、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6个月至2岁最多见。发病缓慢,其临床表现随病情轻重而有不同。 1、一般表现:皮肤黏膜逐渐苍白,以唇、口腔黏膜及甲床较明显。毛发稀疏、易批发,不爱活动。年长儿可诉头晕、眼前发黑、耳鸣等。 2、髓外造血表现:由于髓外造血,肝、脾可轻度肿大;年龄愈小、病程愈久、贫血愈重,肝脾肿大愈明显。 3、消化系统症状:食欲减退,少数有异食癖(如嗜食泥土、墙皮、煤渣等);可有呕吐、腹泻;可出现口腔炎、舌炎或舌乳头猥琐;重者可出现萎缩性胃炎或吸收不良综合症。 4、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烦躁不安或萎靡不振,精神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智力多数低于同龄儿。 5、心血管系统症状:明显喷血时心率快,严重者心脏扩大甚至发生心力衰竭。 6、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常合并感染。 四、营养型缺铁性贫血的治疗 血红蛋白在110g/L以下者可用铁剂治疗,对贫血合并锌缺乏症的小儿,在补铁纠正贫血,之后再补锌纠正锌缺乏症。 1、药物治疗: 选用铁剂治疗,剂量按元素铁1-2mg/kg/d,同时服维生素 C,服用一个月进行血红蛋白检查,正常以后,应继续服药1-2个月,以补充体内的储存铁。 2、饮食治疗:药物治疗同时,对喂养不当或饮食习惯不良者,应积极采取措施,矫正不良饮食习惯,事物力求多样化,包括矢量的含铁、蛋白质多的食物(如精肉、血、内脏、鱼等) 五、主要预防措施 1、提倡母乳未央,因为母乳中铁的吸收利用率较高。 2、无论是母乳或是人工喂养的婴儿,均应及时添加含铁丰富切铁吸收率高的辅食,如精肉、血、内脏、鱼等,并注意膳食合理搭配,供给足够的动物蛋白,豆制品与绿色蔬菜。 3、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

缺铁性贫血是小儿常见的营养缺乏病(精)

缺铁性贫血是小儿常见的营养缺乏病,有的家长好给宝宝吃单一的钙,医生有时也会给宝宝开一些单一的钙,不管是否适合宝宝吃,宝宝常吃单一的钙,就会有贫血的现象,不像复合的钙,更全面的去补充,复旦大学的金钙特足可以满足宝宝的这种需求,钙铁锌促进钙吸收的营养 素更全面,这就是复合的钙. 贫血多发生于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可出现烦躁不安、精神差、不爱活动、疲乏无力、食欲减退及口唇、眼结膜、指甲、手掌苍白等。血象检查可见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偏低,做血 清铁蛋白、血清铁生化检查即可确诊。 我国儿童缺铁性贫血发病率偏高,有喂养方式、生活习惯、卫生保健乃至疾病、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更多的仍是膳食因素。食疗也为安全易行的好方法。一般动物性食品铁的吸收率较高,可达10%~20%左右。常用的含铁较多的食物有:动物肝脏、动物血、猪心、猪肚、瘦肉、鸡蛋黄、木耳、蘑菇、黑豆、黄豆及其制品、油菜、杏、桃、李子、葡萄干、红枣、橘子、柚子、无花果等。另外,橘子、广柑、酸枣、猕猴桃、番茄、红枣等干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促进铁的吸收,故应经常食用。此外,不妨选用一些味美可口的 食物.即便于吸收,患儿又易于接受。 老中医给的宝宝退烧的天然方子: 在宝宝生病发烧的时候,轻易不要给宝宝吃退烧药,也不要输液!宝宝发烧的时候有个中医告诉我只要你给孩子输了一次液,孩子大部分会 1-1.5个月就病,应为免疫功能退化的缘故。 告诉各位妈妈退烧的一个方子,是在宝宝生病的时候,一个老中医给的。 “香菜去叶子留茎和根3-4根白萝卜2-3片生姜1-2 片加冰糖加水煮15分钟。煮好后在手背上试试不烫后给宝宝喝。宝宝会出汗退热的” 各位妈妈们可以试试看,效果非常好的。。。 其他老中医的偏方: 生梨润肺化痰好,苹果止泻营养高。黄瓜减肥有成效,抑制癌症猕猴桃。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的护理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的护理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由于体内铁缺乏导致加红蛋白合成减少(hypochromia)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6个月至2岁的小儿最多见,是小儿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被卫生部列为儿童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 【病因】铁是构成血红蛋白必需的原料。任何引起体内铁缺乏的原因均可导致贫血1.先天储铁不足胎儿储存铁主要在胎儿期最后3个月从母体获得,故早产、双胎、孕母患缺铁性贫血等都可导致胎儿储存铁减少。 2.铁摄入不足食物铁供应不足是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人乳、牛乳、谷物中含铁量均低,如果不及时添加含铁较多的辅食或年长儿偏食,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3.生长发育快婴儿期和青春期小儿生长发育迅速,早产儿生长发育更快,铁的需要量相对增加,易发生缺铁。小儿由于生长发育的需要,每须摄入的铁量相对较成人为多。 4.丢失过多正常婴儿每日排铁量相对较成人多,长期慢性失血亦可致铁缺乏。正常婴儿每天排泄铁量相对比成人多。每ml血约含0.5mg,长期慢性失血可致缺铁,如肠息肉、梅克尔憩室、膈疝、钩虫病等可致慢性失血,用不经加热处理的鲜牛奶喂养的婴儿可因对牛奶过敏而致肠出血(每天失血约0.7ml)。 5.吸收减少饮食搭配不合理可影响铁的吸收,慢性腹泻、反复感

染可减少铁的吸收,增加铁消耗,影响铁利用 【发病机制】铁缺乏对造血及多种组织器官的功能均有影响。 1.对造血系统的影响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缺铁时血红素生成不足,进而血红蛋白合成也减少,导致新生的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不足,细胞质减少,细胞变小;而缺铁对细胞的分裂、增殖影响较小故红细胞数量减少程度不如血红蛋白减少明显,从而形成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缺铁的病理生理通常包括以下三个阶段:①铁减少期(iron depletion,ID):此阶段体内储存铁已减少,但供红细胞合成血红蛋白的铁尚未减少;②红细胞生成缺铁期(iron deficient erythropoiesis,IDE):此期储存铁进一步耗竭,红细胞生成所需的铁亦不足,但循环中血红蛋白的量尚未减少;③缺铁性贫血期(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此期出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还有一些非造血系统的症状 2.对其他系统的影响缺铁可影响肌红蛋白的合成,并可使多种含铁酶(如细胞色素酶单胺氧化酶、核糖核苷酸还原酶、琥珀酸脱氢酶等)的活性减低。由于这些含铁酶与生物氧化组织呼吸、神经介质分解与合成有关,故铁缺乏时造成细胞功能紊乱,尤其是单胺氧化酶的活性降低,造成重要的神经介质如5-羟色胺、去甲上腺素、肾上腺素及多巴胺发生明显变化,不能正常发挥功能,因而产生一些非造血系统的表现,如体力减弱、易疲劳、表情淡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和智力减低等。缺铁还可引起组织器官的异常,如口腔黏膜异常角化、舌炎胃酸分泌减少,脂肪吸收不良和反甲等。此外,缺铁还可

儿童缺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儿童缺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儿童缺铁的主要问题是饮食上的某种不足。或者是饮食中含铁不足,或者是不当食用缺铁食物,如消毒牛奶或未加工的牛奶。世界上许多地区,包括亚洲和发展中国家,都将谷类食品作为铁的食物来源。其实,谷类并不是很好的含铁食物源,因为它的肌醇六磷酸盐含量高且含有其它对铁的吸收具有抑制作用的成分。 2、正在发育中的儿童,如果缺铁,后果会怎样? 缺铁性贫血在正处于发育时期的儿童中很常见,尤其是在出生后第二个 6 个月一直到第三个6 个月这一阶段。因此,它会对大脑的成长发育产生重要的、也许是不可挽回的影响。这极有可能是由于髓鞘形成不充分或不足所造成的,后者可能会导致神经传递和神经传导问题。 许多研究显示,这些新生儿的神经发育及运动发育指标都很差–这种情况会从此时一直持续到至少十岁。这些缺陷大多数表现为语言能力障碍以及大体精神运动缺陷。 3、缺铁的症状是可逆的吗? 在表现出精神运动发育异常的患有缺铁性贫血的儿童中,缺铁症状似乎是不可逆的。来自智利和哥斯达黎加的Tomas Walter 和Betsy Lozoff 的研究表明,幼儿身上出现的缺乏症似乎会变得影响深远而且不可逆转,这种情况甚至会一直持续到十岁。有人将这种情况称为为永久性缺乏。 4、铁对大脑发育有何作用? 铁在神经生理学上是一种重要的微量营养素。它是一种对于髓磷脂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的营养素,如果饮食中缺少足够数量的铁,大脑中的髓鞘就不能充分形成。 髓磷脂是神经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有了它,快速神经传导以及我们所知的所有功能才能够进行。大脑中的铁主要贮存在海马状突起、锥体外束以及基底神经节中。 现已证明,缺铁与多巴胺合成出现问题有关,从而也与神经传递有关。这两者都会导致神经传导不充分,并且会不可避免地导致语言能力以及大体运动技巧发育上的缺陷。 5、除了缺铁性贫血的症状(如脸色苍白、疲劳等)之外,父母如何发现儿童缺铁呢? 缺铁的症状,如行为紊乱、疲劳和脸色苍白,非常难于发现。实际上,这些症状可能非常模糊且难以分辩。而且,这些症状也可能是由其它原因所致。 6、一些研究表明,在维生素C 的摄入量与铁的状况之间存在某种联系. 维生素C 对于铁的吸收是一种重要的辅助剂。研究结果明确显示,维生素 C 的摄入量与铁的吸收之间存在着直接联系。维生素C 可增强小肠中非血红素铁的吸收。重要的是,维生素C 要以食物的形式摄取而不是以药片的形式,因为饮食中的维生素C 要比药物中的维生素C 更有效

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和治疗

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和治疗 【项目方案】 1 立项依据 当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内贮存铁耗尽(ID),继之红细胞内铁缺乏(IDE),最终引起缺铁性贫血(IDA)。IDA是铁缺乏症(包括ID,IDE和IDA)的最终阶段,表现为缺铁引起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及其他异常。IDA是最常见的贫血。其发病率在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发达地区及婴幼儿、育龄妇女明显增高。 1缺铁原发病表现 如妇女月经量多、消化道溃疡/肿瘤/痔疮导致的黑便/血便/腹部不适、肠道寄生虫感染导致的腹痛/大便性状改变、肿瘤性疾病的消瘦、血管内溶血的血红蛋白尿等。 2.贫血表现 乏力、易倦、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心悸、气短、纳差、苍白、心率增快。 3.组织缺铁表现 精神行为异常,如烦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异食癖;体力、耐力下降;易感染;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口腔炎、舌炎、舌乳头萎缩、口角皲裂、吞咽困难;毛发干枯、脱落;皮肤干燥、皱缩;指(趾)甲缺乏光泽、脆薄易裂,重者指(趾)甲变平,甚至凹下呈勺状(反甲)。 1.治疗原则 治疗IDA的原则是:①根除病因;②补足贮铁。 2.病因治疗 婴幼儿、青少年和妊娠妇女营养不足引起的IDA,应改善饮食。月经多引起的IDA应看妇科调理月经。寄生虫感染应驱虫治疗。恶性肿瘤,应手术或放、化疗;上消化道溃疡,应抑酸治疗等。 3.补铁治疗 治疗性铁剂有无机铁和有机铁两类。无机铁以硫酸亚铁为代表,有机铁则包括右旋糖酐铁、葡萄糖酸亚铁、山梨醇铁、富马酸亚铁和多糖铁复合物等。无机铁剂的副反应较有机铁剂明显。 首选口服铁剂。如:硫酸亚铁或右旋糖酐铁。餐后服用胃肠道反应小且易耐受。进食谷类、乳类和茶抑制铁剂吸收,鱼、肉类、维生素C可加强铁剂吸收。口服铁剂有效的表现先是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增多,高峰在开始服药后5~10天,2周后血红蛋白浓度上升,一般2个月左右恢复正常。铁剂治疗应在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持续2~3个月,待铁蛋白正常后停药。

缺铁性贫血病因及治疗

缺铁性贫血病因及治疗 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主要参加血红蛋白的合成,当体内贮存铁(包括骨髓、肝、脾及其他组织内)消耗殆尽,不能满足正常人体的需要就会发生贫血。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贫血,在育龄妇女和婴幼儿中的发病率很高。在多数发展中国家约2/3的儿童和育龄妇女缺铁,其中1/3患缺铁性贫血。 正常人每天需要铁约20~25mg,大部分来自衰老的红细胞破坏后释放的铁。每天从食物中摄取1~1.5mg的铁即可维持体内铁的平衡(孕妇和哺乳的妇女需要量为2~4mg)。多数食物都含有铁,以海带、发菜、紫菜、木耳、香菇以及动物的肝、肉、血中铁的含量丰富。 人体一般不会缺铁,只有在需要增加、铁的摄入不足或慢性失血等情况下才会导致铁缺乏。其中包括: 1、育龄妇女、婴儿、和生长发育时期的儿童、青少年的需要量增加。如食物中铁的含量不足或吸收不良,就容易发生缺铁。 2、某些药物、长期大量饮浓茶或胃、十二指肠疾病可影响铁的吸收。 3、消化道慢性失血、妇女月经过多造成缺铁。 贫血一般发生较为缓慢,早期没有症状或症状很轻。常见的症状为头晕、头痛、面色苍白、乏力、易倦、心悸、活动后气短、眼花及

耳鸣等。患者常可见皮肤粘膜苍白,此外还可能出现毛发干燥,指甲扁平、失光泽、易破裂,部分患者呈勺状甲。在儿童、青少年可出现发育迟缓、体力下降、智商低、容易兴奋、注意力不集中、烦躁易怒、异食癖等。 通过外周血常规以及铁代谢检测可以确诊患者是否患有缺铁性贫血,部分患者还需要进行骨髓检查。在确诊以后还需要进一步查找铁缺乏的原因,以便尽可能除去导致缺铁的原因,使贫血得到彻底的治疗。 在去除病因的同时,应进行铁剂补充。口服铁剂为首选。治疗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餐后服用药物,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 2、忌与茶同时服用,否则不易被吸收。 3、在血红蛋白完全正常后,仍需继续补充铁剂3~6月,目的是补足体内贮存铁。 4、如果患者对口服铁剂不能耐受,可改用胃肠外给药,多为肌肉注射铁剂。 缺铁性贫血的预后取决于原发病是否能彻底治疗。治疗原发病或纠正饮食的偏食习惯及制止出血后,补充铁剂治疗可使血红蛋白较快的恢复治疗。

儿童缺铁和缺铁性贫血的防治

儿童缺铁和缺铁性贫血的防治 发表时间:2018-12-04T11:10:09.893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22期作者:曾晓丽[导读] 缺铁性贫血(IDA)是指由体内贮存铁严重缺乏,造成血红蛋白合成障碍而导致的一种贫血。 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妇幼保健院新疆喀什 844700 摘要:缺铁性贫血(IDA)是指由体内贮存铁严重缺乏,造成血红蛋白合成障碍而导致的一种贫血。在临床上贫血类型中,缺铁性贫血最为常见。该病可发生于人的任何年龄段,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尤其是儿童缺铁性贫血临床极为常见。特别高发于6个月~24个月的婴幼儿,对儿童的正常生长及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所以加强儿童缺铁和缺铁性贫血的防治的研究就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下文结合实践,对儿童缺铁和缺铁性贫血的防治展开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儿童;缺铁;缺铁性贫血;防治 在临床儿科中儿童贫血是一种常见疾病,特别是缺铁性贫血(IDA)尤为常见。据近期中国儿童铁缺乏症流行病学调查协作组报道,目前国内的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IDA的发生率达26%~57%,有个别地区儿童缺铁性发生率在65%以上。儿童发生缺铁性贫血之后,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的影响。患儿常常出现精力不济,头晕头痛,心悸气短;身体耐受力下降,抵抗力偏弱,皮肤毛发生长不佳,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与健康水平影响极大,必须要引起儿科临床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下文对儿童缺铁和缺铁性贫血的防治展开探讨,以供参考。 一、ID病因和高危人群 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铁的吸收与丢失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而导致ID的原因主要包括吸收过少和丢失增多。尤其是6-24个月的婴幼儿与青春期儿童是ID的高危人群。引发儿童ID的主要因素包括:先天储铁不足;铁摄入量不足;肠道铁吸收障碍;生长发育旺盛,铁的需求量增加;铁丢失增多。 二、儿童缺铁的诊断标准 1、具有导致缺铁的危险因素,如喂养不当、生长发育过快、胃肠疾病和慢性失血等。 2、血清铁蛋白<15ug/L,伴或不伴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15%)。 3、Hb正常,且外周血成熟红细胞形态正常。 三、儿童IDA诊断标准 1、Hb降低,符合WHO儿童贫血诊断标准,即6个月~6岁<110g/L;6~14岁<120g/L。由于海拔高度对Hb值的影响,海拔每升高1000米,Hb上升约4%。 2、外周血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性改变:平均红细胞容积(MCV)<80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27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10g/L。 3、具有明确的缺铁原因:如铁供给不足、吸收障碍、需求增多或慢性失血等。 4、铁剂治疗有效:铁剂治疗4周后Hb应上升20g/L以上。 5、铁代谢检查指标符合IDA诊断标准:下述4项中至少满足两项,但应注意血清铁和转铁蛋白饱和度易受感染和进食等因素影响,并存在一定程度的昼夜变化。 ①血清铁蛋白(SF)降低(<15ug/L),建议最好同时检测血清CRP,尽可能排除感染和炎症对血清铁蛋白水平的影响;②血清铁(SI)<10.7umol/L(60ug/d1);③总铁结合力(TIBC)>62.7umol/L/L(350ug/d1);④转铁蛋白饱和度(TS)<15%。 6、骨髓穿刺涂片和铁染色:骨髓可染色铁显著减少甚至消失、骨髓细胞外铁明显减少(0~+)(正常值:+~+++)、铁粒幼细胞比例<15%仍被认为是诊断IDA的“金标准”;但由于为侵入性检查,一般情况下不需要进行该项检查。对于诊断困难,或诊断后铁剂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患儿,有条件的单位可以考虑进行,以明确或排除诊断。 7、排除其他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尤其应与轻型地中海贫血鉴别,注意鉴别慢性病贫血、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等。凡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中的第1和第2项,即存在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者,结合病史和相关检查排除其他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可拟诊为IDA。如铁代谢检查指标同时符合IDA诊断标准,则可确诊为IDA。基层单位如无相关实验室检查条件可直接开始诊断性治疗,铁剂治疗有效可诊断为IDA。骨髓穿刺涂片和铁染色为侵入性检查,不作为IDA常规诊断手段,在诊断困难和治疗无效情况时可考虑进行。 四、缺铁和IDA的治疗 1、一般治疗:加强护理,避免感染,合理喂养,给予富含铁的食物,注意休息。 2、病因治疗:尽可能查找导致缺铁的原因和基础疾病,并采取相应措施去除病因。如纠正厌食和偏食等不良饮食行为习惯、治疗慢性失血疾病等。 3、铁剂治疗:尽量给予铁剂口服治疗 ①在不能进行铁代谢检测的基层医疗单位,如患儿符合贫血诊断标准,红细胞形态呈典型小细胞低色素性改变,并具有引起IDA的明确原因,可拟诊为IDA,开始诊断性补铁治疗。在有条件的医疗单位,应尽可能开展铁代谢指标检查明确诊断。 ②口服铁剂治疗:应采用亚铁制剂口服补铁,利于铁的吸收。多种亚铁制剂可供选择,应根据供应等情况决定采用何种制剂,但应按元素铁计算补铁剂量,即每日补充元素铁2~6mg/kg,餐间服用,每日2~3次。可同时口服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应在Hb正常后继续补铁2个月,恢复机体储存铁水平。必要时可同时补充其他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如叶酸和VitB12循证医学资料表明,间断补充元素铁1~2ms/(kg·次),每周l~2次或每日1次亦可达到补铁的效果,疗程2~3个月。 疗效标准:补铁3~4d后网织红细胞开始升高,7~10d达高峰,2~3w后降至正常。补铁2周后血红蛋白量开始上升,4周后Hb应上升20g/L以上。补铁后如未出现预期的治疗效果,应考虑诊断是否正确,患儿是否按医嘱服药,是否存在影响铁吸收或导致铁继续丢失的原因,应进一步检查或转专科诊治。

教案《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科目:临床医学概要(中册)任课老师:王媛媛 授课对象:临床医学专业授课地点:三门峡市卫生学校 授课章节:第18章第2节授课时数:2学时(80分钟) 授课内容: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授课时间:2011学年度 一、教学目的: 1.熟悉正常小儿造血和血象特点 2.熟悉小儿贫血的定义、程度与分类 3.理解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 4.掌握缺铁性贫血及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病因、发病机理、诊断及防治方法 二、教学重点: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诊断与治疗 三、教学难点: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病机理与诊断 四、课的类型: 理论课

五、教授方法: 讲授法,多媒体方式,2学时 六、教具: 电脑多媒体系统、教材 七、教学内容和步骤: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IDA, iron deficiency anemia)是由于体内缺铁致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方法:病例→引出问题→解决问题。 病案: 周×,男,10月。脸色渐苍白4月,于08年7月17日就诊。患儿4月前开始脸色渐苍白,无发热及出血现象。35周早产,单纯母乳喂养至今。体查:脸色苍白,皮肤巩膜无黄染及出血点,双颌下淋巴结0.8×0.8cm大小2个,双肺呼吸音清,心率100次/分,心前区Ⅱ/Ⅵ SM,肝右肋下4cm,脾左肋下3cm。 血常规:WBC 4.0×109/L,LYM 39.5%,MID 3.7%,GRAN 56.8%, RBC 2.18×1012/L,Hb 47g/L,HCT15.3%,MCV 70.4fl,MCH 12.4pg,MCHC 176g/L,RDW 23.7%,PLT 194 109/L,RC 0.046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健康教育告知书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健康教育告知书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所致。缺铁性贫血是小儿最常见的一种贫血,以婴幼儿发病率最高,严重危害小儿健康,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小儿常见病之一。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表现症状 轻度贫血症状虽然不容易被父母们发现,但通过仔细观察还是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的。年龄较小的孩子表现为脸色苍白、食欲不佳,稍大些的孩子表现为无精打采或烦躁不安。如果在贫血较轻的时候没有及时治疗,等进一步加重了病情,孩子会出现呼吸道和消化道反复感染,经常生病。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6个月至2岁最多见。发病缓慢,其临床表现随病情轻重而有不同。 1.一般表现 皮肤粘膜逐渐苍白,以唇、口腔粘膜及甲床较明显。易疲乏,不爱活动。年长儿可诉头晕、眼前发黑、耳鸣等。 2.髓外造血表现 由于髓外造血,肝、脾可轻度肿大;年龄愈小、病程愈久、贫血愈重,肝脾肿大愈明显。 3.非造血系统症状 (1)消化系统症状:食欲减退,少数有异食癖(如嗜食泥土、墙皮、煤渣等);可有呕吐、腹泻;可出现口腔炎、舌炎或舌乳头萎缩;重者可出现萎缩性胃炎或吸收不良综合征。 (2)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烦躁不安或萎靡不振,精神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智力多数低于同龄儿。 (3)心血管系统症状:明显贫血时心率增快,严重者心脏扩大甚至发生心力衰竭。 (4)其他:因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常合并感染。可因上皮组织异常而出现反甲。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治疗 主要原则为去除病因和补充铁剂。 1.一般治疗 加强护理,保证充足睡眠;避免感染,如伴有感染者应积极控制感染;重度贫血者注意保护心脏功能。根据患儿消化能力,适当增加含铁质丰富的食物,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以增加铁的吸收。 2.去除病因 对饮食不当者应纠正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和食物组成,有偏食习惯者应予纠正。如有慢性失血性疾病,如钩虫病、肠道畸形等,应予及时治疗。 3.铁剂治疗 4.输红细胞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预防 ①提倡母乳喂养,因母乳中铁的吸收利用率较高; ②做好喂养指导,无论是母乳或人工喂养的婴儿,均应及时添加含铁丰富且铁吸收率高的辅助食品,如精肉、血、内脏、鱼等,并注意膳食合理搭配,婴儿如以鲜牛乳喂养,必须加热处理以减少牛奶过敏所致肠道失血; ③婴幼儿食品(谷类制品、牛奶制品等)应加入适量铁剂加以强化; ④对早产儿,尤其是非常低体重的早产儿宜自2个月左右给予铁剂预防。

治疗缺铁性贫血的药物是什么

治疗缺铁性贫血的药物是什么 现在很多人包括小孩子们他们都频繁出现了缺铁性贫血,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治疗缺铁性贫血的药都有哪些,因此平时生活中他们的身体都不是太理想,其实这些知识大家应该平时都可以掌握的,现在人们身体中都会缺少什么维生素,今天我们就来讲述一下治疗缺铁性贫血的药我都有哪些,希望这些叙述会带给人们很大的帮助。 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原则是:①病因治疗:尽可能除去引起缺铁和贫血的原因;②补充足够量的铁以供机体合成血红蛋白,补充体内铁的贮存量至正常水平。 一、病因治疗: 病因治疗对纠正贫血的效果,速度及防止其复发均有重要意义。

二、铁剂治疗: (一)口服铁剂:最常用的制剂为硫酸亚铁,富马酸铁(富血酸)。服药时忌茶,以免铁被鞣酸沉淀而不能被吸收。 (二)注射铁剂:一般尽量用口服药治疗,仅在下列情况下才应用注射铁剂:①肠道对铁的吸收不良,例如胃切除或胃肠吻合术后、慢性腹泻、脂肪痢等;②胃肠道疾病可由于口服铁剂后症状加重,例如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节段性结肠炎、胃切除后胃肠功能紊乱及妊娠时持续呕吐等;③口服铁剂虽经减量而仍有严重胃肠道反应。 常用的铁注射剂有右旋糖酐铁及山梨醇枸橼酸铁。 (三)辅助治疗:加强营养,增加含铁丰富的食品。 治疗缺铁性贫血主要以口服铁剂,常用的铁剂有硫酸亚铁,富马酸铁,乳酸亚铁等,但硫酸亚铁和富马亚铁对肠胃有刺激作用,建议选用乳酸亚铁的铁剂,常用的为铁之缘片,补铁补血增加营养,无刺激作用,适合女性、孕妇和小孩补充微量元素改善贫血。

上面叙述了治疗缺铁性贫血的药物,希望这些药物大家可以尽记下来,也希望大家好好的收藏它,平时有时间的话大家还是可以多上网搜集这方面的知识,希望大家都可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有了这些知识希望你可以帮助自己的家人还有身边缺铁的朋友们恢复健康,我要让大家平时很烦恼自己的身体,要好好的学习一点关于医学之类的知识,这样会对自己的身体和家人的身体都有非常大的好处的。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 缺铁性贫血是体内贮存铁缺乏,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导致红细胞生成障碍所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铁的代谢 人体铁来源有两种:内源性铁来自红细胞破坏;外源性铁来自食物,食物中三价铁在胃酸及还原酶作用下还原成二价铁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被吸收。肠黏膜吸收铁的量与体内贮存铁量保持动态平衡。正常成人体内含铁量男性50mg/kg,女性35mg/kg,其中65%存在于血红蛋白中,30%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的形式贮存于肝、脾、骨髓等器官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内,称为贮存铁,其余为组织铁。 缺铁性贫血常见原因 铁吸收不良 铁的需要量增加而摄入相对不足 铁丢失过多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询问病人有无慢性失血病史、慢性胃肠道疾病和胃肠手术史;有无需铁增加而摄入不足的情况,儿童患者有无偏食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 二、身体评估 1.一般表现 疲乏困倦、软弱无力,皮肤黏膜苍白,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活动后心悸、气短。2.特殊表现 皮肤干燥,毛发干枯,反甲;黏膜损害;消化道症状、神经精神系统异常;少数有异食癖。 三、心理-社会状况 因缺血缺氧引起的不适和活动无耐 力病人自觉工作能力下降而感到不安 易激动和烦躁。因宗教信仰而素食、饮食结构不合理、知识缺乏、生活异常贫困是其社会因素。 四、辅助检查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红蛋白减少较红细胞减少更为明显。 血清铁降低;血清总铁结合力增高;血清铁蛋白降低。细胞外铁消失细胞内铁减少,红细胞内含铁颗粒减少或消失。 五) 治疗要点 1.改变不合理的饮食结构与方式,预防性增加含铁丰富的食物或铁强化食物;积极治疗原发病。 2.口服铁剂:硫酸亚铁 注射铁剂:对口服铁剂后胃肠反应严重而无法耐受、消化道疾病导致铁吸收障碍及病情要求迅速纠正贫血的病人可注射铁剂。常用科莫菲和右旋糖酐铁。 护理诊断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体内铁不足有关 活动无耐力与贫血致组织缺氧有关

缺铁性贫血题库

病情分析: 您好,血红蛋白低于90就是中度贫血了,贫血并不难治,只需服用铁制剂两个月左右即可,平时建议多食补,有利于预防贫血的发生。 指导意见: 中度贫血可以服用专门补铁补血的铁之缘片,含有阿胶、蛋白质、乳酸亚铁等成分,补铁补血增加营养,且服用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现象,是安全效果好的铁制剂,维生素C有利于铁的吸收,很多水果和蔬菜都含有维生素C,所以平时要多吃。 建议:HGB60-90之间属于中度贫血,你的是75,属于中度贫血。贫血多数是由于身体内的铁元素无法满足血红蛋白的合成而造成的缺铁性贫血,需要服用铁剂加强铁元素和蛋白质的补充,铁剂建议选择口感好、无肠胃刺激的铁之缘片,能够补铁生血补充蛋白质,很适合贫血患者服用,中度贫血患者建议服用铁剂补充2-3个月的时间。 缺铁性贫血主要是有什么原因引起的? 全网发布:2011-06-23 21:44 发表者:陈鹏13985人已访问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病专科陈鹏: 一,食物铁不足主要是由于长期偏食或节食造成的。 二,生长需铁量增加如生长旺盛期的少年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需铁量增加,而饮食含铁量不足。 三,铁吸收不足主要见于慢性胃炎、肠炎等影响铁吸收的疾病,或长期服用某些药物而影响铁吸收,如某些胃药(H受体阻滞剂),或嗜茶、咖啡者,铁吸收也会减少。 四,铁丢失过多,主要见于月经过多、反复胃肠道出血(消化性溃疡、胃肠道肿瘤、痔疮、钩虫感染等)以及反复血管内溶血等。 以下情形不应使用阿司匹林: 对阿司匹林(aspirin),布洛芬(ibuprofen),拿百疼(naproxen)等 有药物敏感人士有肾病,胃溃疡,糖尿病,痛风症等的患者,必须请示医生! 如阿司匹林和酒精同服增加胃出血危险儿童和青少年, 不宜使用阿斯匹林治疗伤风感冒: 因为这与Reye 氏综合症状有关了。血友病病人或其它出血倾向者不应该服用水杨酸类药物(包括阿斯匹林)。一些人建议, 有甲状腺机能亢进病人应避免阿斯匹灵,因为它提高T4 水平。常见副作用胃痛不适并伴有小量出血的患者:应饭后服用阿司匹林; 如出血而无验出可引至贫血患严重肠胃痛患者,必须停服阿司匹灵中枢神经系统受损: 头晕、头痛、视力听力下 降 (药量越高越多中央神经系统毛病出现) 出汗长期服用高药量阿司匹灵:几乎无可挽回的...展开

第二节贫血病人的护理

第二节贫血病人的护理 一、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存在于骨髓、肝、脾等组织中的贮存铁缺乏,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红细胞生成障碍所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本病是我国最常见的一种贫血,以婴幼儿和育龄妇女发病率较高。 人体铁有2种来源:外源性铁主要来自食物,内源性铁主要来自衰老和破坏的红细胞。食物中铁必须在胃的酸性环境中,或在有还原剂如维生素C存在下才能稳定在溶解状态而便于吸收。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的肠粘膜是吸收铁的主要部位。铁的吸收量由体内贮存铁量来调节,当体内铁贮存量不足时,铁的吸收就增多,反之则减少,以保证体内铁量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普通饮食每日含铁量约10~15mg,其中约10%被吸收(动物铁较易吸收)。被吸收的铁与血浆转铁蛋白相结合,形成转运铁蛋白复合体,将铁转运到全身组织中。正常人每日排铁量甚微,主要通过胆汁、粪便排泄;育龄妇女主要因月经、妊娠、哺乳而使铁的丢失增多。 临床表现包括贫血的一般表现,缺铁所致的营养障碍而出现的特异性表现,以及缺铁性贫血原发病的表现。治疗原则是去除病因和补充铁剂。病因治疗是治愈本病的关键,积极预防缺铁的有关病因可以预防本病的发生。补充铁剂包括食物和药物,口服铁剂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常用琥珀酸亚铁及富马酸亚铁等,每日服元素铁150~200mg。特殊情况下可使用注射铁剂。常用右旋糖酐铁或山梨醇铁肌内注射,在严格计算总量后,成人首量50mg,如无不良反应,第2次可增加到100mg,之后每周2~3次,直至完成总的注射剂量。 [护理评估] (一)致病因素 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原因是慢性失血,如消化性溃疡出血、月经量过多、钩虫病、痔出血等;其次是铁吸收不良,如胃肠手术、萎缩性胃炎、慢性胃肠炎等;也见于需铁量增加者如婴幼儿、孕妇和哺乳期的妇女。此外,铁补充不足如偏食、挑食等也可引起缺铁性贫血。因此应询问病人的既往健康状况、饮食习惯、进食情况等,婴幼儿要了解喂养情况。 (二)身心状况 缺铁性贫血起病缓慢,早期无症状,缺铁加重时才出现贫血表现。①贫血的一般表现如面色苍白、疲乏无力、心悸、气短、头晕、耳鸣、记忆力下降等,重度者可形成贫血性心脏病;②严重缺铁而出现的特殊表现如皮肤干燥、皱缩,毛发干枯、易脱落,指(趾)甲变平或反甲、薄脆易裂;口腔炎,舌炎,甚至吞咽困难或咽下时有梗阻感;易怒、兴奋、烦躁、头痛、多动等;少数病人有嗜异食癖,喜食泥土、石子、煤炭、生米、冰块等。 长期轻度贫血病人大多对疾病未给予足够重视,部分病人可因记忆力差、工作效率低而有自卑感。一旦贫血加重,症状明显时,又常引起病人焦虑不安、容易激动。 (三)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血象典型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红蛋白比红细胞减少更明显。血片中可见成熟红细胞体积较正常为小,形态大小不一、中心淡染区扩大。白细胞、血小板多无改变。 2.骨髓象增生活跃或明显增生,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骨髓铁染色检查示体内贮存铁减少,可见细胞外含铁血黄素消失,红细胞内含铁颗粒减少或消失。 3.其他血清铁降低(血清铁即血浆转铁蛋白复合体);血清总铁结合力增高(总铁结合力即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