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地理复习专题十 中国的自然灾害(专项训练)Word无答案

专题十中国的自然灾害(专项训练)

家住绵阳的张明同学在2019 年暑假设计了一条“四大地理区域之旅”的考察线路(下图),目的是感受祖国山河的辽阔与壮美,各民族的团结与和谐。读图回答1~5 题。

1.图中A 是( )

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D.内蒙古高原2.从哈尔滨到呼和浩特,火车穿越了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B 山脉( )

A.长白山B.太行山C.大兴安岭D.小兴安岭

3.旅行中,张明与当地居民一起生活和劳作,体验了乙图的地方是( )

A.绵阳B.北京C.哈尔滨D.呼和浩特

4.从拉萨坐汽车回绵阳途中,要注意防范暴雨引发的山地灾害,如( )

A.地震B.台风C.寒潮D.泥石流、滑坡

5.张明同学的旅游路线跨越了几级阶梯( )

A.第一级B.第二级C.第三级D.一、二、三级均有

1-5 题图6-7 题图小明春节期间外出旅游,体验“美丽中国之旅”。读图回答6~7 题。

6.从哈尔滨到酒泉再到乌鲁木齐,小明看到的自然景观是( )

A.森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B.荒漠—荒漠草原—草原—森林

C.草原—荒漠草原—荒漠—森林D.森林—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7.丙地区的主要发展的农业是( )

A.水田种植B.河谷农业C.绿洲农业D.水产养殖

阅读有关材料,回答8~12 题。

材料一:黄岩岛,是中国三沙市管辖中沙群岛中唯一露出水面的岛礁,黄岩岛是中国固有领土。据《科技日报》报道,2020 年前我国将发射8 颗绕地球运动的海洋系列卫星,以加强对黄岩岛及西沙群岛等岛屿附近海域的监测。

材料二:我国某月等温线分布图。

8.说出图中字母A 所代表的干湿地区( )

A.湿润区B.半湿润区C.半干旱区D.干旱区9.不.属.于.C 地区主要自然灾害的是( )

A.台风B.洪涝C.暴雨D.干旱

10.图中等温线分布情况反映出我国此季节气温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

A.南北温差小B.南北温差大C.青藏高原最高温D.越往南,气温越低

11.B 处表示黄岩岛,黄岩岛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D.热带雨林气候12.据图判断黄岩岛此季节的平均气温约是( )

A.16°~20°C 之间B.0°~16°C 之间 C. -8°~0°C 之间D.大于20°C

8-12 题图13-14 题图

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们孕育了灿烂的文化,也哺育了我们华夏民族。读

图,回答13~14 题。

13.长江、黄河的共同点是( )

A.都注入东海B.航运价值高C.自东向西流D.流经三级阶梯

14.关于长江、黄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河套平原位于黄河的中游,素有“塞上江南”的美称

B.三峡水利枢纽位于长江中游,是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C.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水量丰富,汾河和渭河是重要支流

D.长江中下游航运便利,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有利支撑

读“我国旱涝灾害分布示意图”,完成15~16 题。

15.P 和Q 两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 )

A.夏季风进退快慢的影响B.海陆位置不同

C.地形差异的影响D.用水季节变化

16.旱涝灾害都严重的地区多( )

A.平原地形B.高原和盆地C.人口稀少D.经济落后下图是2018 年8 月15 日吹袭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贝碧嘉”的移动路径图。受其影响,8月15 日至18 日,广东南部、雷州半岛、海南岛北部、广西南部沿海有大暴雨,风级达8~

9级,阵风10~12 级。结合材料和图,回答17~21 题。

17.表示台风的天气符号是( )

18.“贝碧嘉”登陆我国后,向方向移动。( )

A.东南B.东C.东北D.西

19.“贝碧嘉”对我国的影响有( )

①道路瘫痪②大面积停电、停水

③通讯受影响④山体滑坡⑤农作物严重缺水

A. ①③④⑤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20.“贝碧嘉”登陆时中心风力达9 级,台风影响

期间正值天文高潮期,需警惕风暴潮叠加天文潮对沿

海港口、海堤及相关设施造成的危害。下列地区中,

受灾不算严重的是( )

A.广东南部B.广西北部

C.雷州半岛D.海南岛北部

21.下列应对“贝碧嘉”的做法,正确的是( )

A.打开家里的门窗,保持通风B.台风登陆时,要第一时间赶回家躲避

C.远离广告牌、树木等危险区域D.提前将室内的花盆、杂物等移到室外阳台

喀什地区麦盖提县气象局2018 年5 月24 日发布大风黄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12 小时内,麦盖提县将出现8 级以上西北风,平均风力为8~9 级并可能持续。据此,回答22~23 题。22.根据上述描述,接下来可能出现自然灾害。( )

A.沙尘暴B.滑坡C.水土流失D.洪涝

23.除了上述灾害外,喀什常见的灾害还有干旱,严重危及作物生长和收成。下列应对旱灾

的措施合理的是( )

①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②农田采取大水漫灌③改进灌溉技术④水龙头坏了让水长流⑤日常生活节约用水

⑥发展节水农业⑦控制用水较大的企业生产

A.①③⑤⑥⑦B.①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⑦D.②③④⑥⑦24.咸潮,主要是由旱情引起的,由于雨量少,使江河水位下降,导致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

流倒流到内陆区域。广东沿海咸潮多发生在( )

A.12、1、2 月B.3、4、5 月C.6、7、8 月D.9、10、11 月阅读图1“黄河水系图”、图2“黄河名段年平均含沙量和年平均径流量图”和材料,完成25~28 题。

材料:黄河干流以河口镇、桃花峪为界分为上、中、下游。上游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发展灌溉农业条件优越,有“塞上江南”之美称。中上游流经的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初冬或初春,黄河某些河段会发生凌汛。凌汛是由于河流南、北段封冻或解冻时间的差异,发生冰坝阻塞水流,导致河水泛滥的现象。

25.黄河上、中、下游河段中,最容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是( )

A.上游和中游B.中游和下游C.上游和下游D.上中下游

26.黄河上游的兰州至河口镇河段,年平均径流量逐渐变小,从人类活动方面分析其主要原

因( )

A.生活用水B.降水减少C.引水灌溉D.河道变窄

27.下列治理黄河的做法,最恰当的是( )

A.另辟入海通道,使黄河改道B.引长江水冲沙

C.中游造林种草,打坝淤地D.加大黄河沿岸的用水量,使黄河水减少

28.读图看出黄河干流所流经的主要地形区有( )

A.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B.青藏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华北平原

C.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D.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东北平原

29.2019 年6 月17 日22 时55 分,四川省长宁县发生6.0 级地震,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全力组织救援,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于地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震发生时,若条件允许,应及时撤到安全的空旷地带

B.在我国,地震仅发生在西南山区

C.属于气象灾害,分布在地壳运动活跃的地方

D.易诱发寒潮、台风等自然灾害

30.中央要求2022 年全国所有贫困户脱贫。下列关于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脱贫攻坚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在陡坡植树种草,因地制宜发展林果业B.实施生态移民

C.黄土高原建淤地坝,云贵高原兴修水利基础设施D.开垦荒地,山区增加载畜量材料一:输沙量是指一定时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泥沙的重量(吨)。河流输沙量大小主要取决于水量的丰枯和含沙量大小。黄河输沙量的变化与气候变化、水利工程等综合因素有关,同时人类的生态建设也功不可没。

材料二:凌汛是因河道里的冰凌对水流的阻碍而引起的涨水现象。有结冰期的河流,在河水自低纬向高纬流动的河段,冬末春初,上游方向冰块消融产生的冰凌在下游方向壅塞而形成凌汛,可造成河堤决口,洪水泛滥,形成灾害。

材料三: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分布和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近30 年输沙量变化。

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近30 年输沙量变化

(1)1989 年以前黄河干流输沙量最大的水文站是,位于黄河的游河段。

(4 分)

(2)图中①②③④河段可能有凌汛发生的是。“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现象出现在黄河干流游河段,由于该河段流经(地形类型),水流速度减慢,泥沙淤积,导致河床抬升,迫使人们不断加高堤坝形成这一景观,又称“地上河”。(6 分) (3)1989 年以来黄河干流输沙量锐减,试分析其原因。(4 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