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医监管”30项四川最新指标及要求

“三医监管”30项四川最新指标及要求
“三医监管”30项四川最新指标及要求

“三医监管”30项四川最新指标及要求

一、2021版监管指标变化大:由2021版的26项监管指标

→2021版的30项监管指标,如应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要求,加入了中医药服务类,监管指标增多;更加强化监管结果,由监管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和医疗行为转变为监管执业资质、医疗水平质量、资源效率、中医药服务、费用监测、不合理医疗行为这六大类,由“医疗三监管”向“综合监管”发展;监管指标更加细化,如增加了病案首页,能更好地了解医疗诊治难度的分布情况,使得监管更加客观。

2、2021版监管指标分级了根据指标性质和监管要求,将以上6类监管指标分为了三个等级。一级指标为核心指标:通过数据分析,筛查疑似线索进行查处,促进医疗行为合法合规合理;二级指标为重点指标:通过统计分析和结果展示,提醒医疗机构和行政部门关注,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三级指标为一般指标:通过统计分析和结果展示,供医疗机构和行政部门决策时参考。执业资质类监管指标执业资质类指标属于一级核心指标,实时监测预警,每月分析核查。医疗水平和质量类监管指标医疗水平和质量类的7项指标属于二级重点指标,每月分析展示。资源效率类资源效率类的6项指标中,除人力资源、医师日均服务量两项属于三级一般指标外,其余4项属于二级重点指标,每月分析核查。合理行为类、费用检测类和中医类。合理行为类合理行为类的5

项指标中,不合理药品使用、不合理高值耗材使用、不合理检验检查三项属于一级核心指标,每月分析核查,大型设备检查阳性率和抗菌药物使用率属于二级重点指标,每月分析展示。费用监测类费用监测类的8项指标中,除不合理住院费用属于一级核心指标,需要每月分析核查外,其余7项属于二级重点指标,每月分析展示。中医类中医类指标专用于中医类医疗机构,其中,采用非药物门诊中医诊疗比例、开展中医医疗技术项目数、中药服务占比这三项属于二级重点指标,其余三项属于三级一般指标,,每月分析展示。从这些指标和要求,可以看出监管指标分类更加细化,更加客观。这说明我省“医疗三监管”正向“综合监管”发展,我省的医疗更加规范。据统计,截至2021年10月,已接入省级公立医院32家,市级公立医院424家,民营医院720家,基层医疗机构3124家,共计4200家。每一家医疗机构的每一个医务人员,产生的每一个医疗行为,都在被“监管”,需时时注意,牢记红线不可触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