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报告

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报告
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报告

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报告内容

城镇污水处理厂COD减排量核算涉及的主要参数有日污水处理量,污水处理厂运行天数,进、出水COD浓度等。这些参数要通过对现场水量核查、水质核查和运行状况核查3个方面来确认。水量核查包括进水水量核查和出水水量核查;水质核查包括进水水质核查和出水水质核查;运行状况核查包括活性污泥核查、溶解氧核查、气水比核查、氧化还原电位核查、电耗量核查等。核查要点分别如下:

一、水量核查

水量核查包括对进水水量和出水水量的核查。国家《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算细则(试行)》(以下简称《细则》)中对污水处理厂COD 减排量核算并未规定使用进水水量还是出水水量,但在实际核算时建议按出水水量进行计算。除重点核查出水水量外,还应对进水水量进行核查(核查进水水量的目的一是对出水水量进行校核,二是对是否存在非正常超越偷排等情况进行判定)。

(一)进水水量核查

1.查台账资料

(1)查设计文件

城镇污水处理厂均有其明确的设计进水水量。通常情况下,污水处理厂实际进水水量应不大于最大设计进水水量(设计规模乘以变化系数K,一般K取1.1~1.3;如设计规模为3万吨/日、设计变化系数K为1.2,则实际进水水量通常不会超过3.6万吨/日),如果进水量长期超过设计规模甚至最大设计进水水量,那么数据就很可能不真实。

(2)查验收材料

验收材料包括污水处理厂验收材料和污水收集管网验收材料两部分。污水处理厂验收材料要重点查阅进水水量、污水构成(即纳管的工业污水情况及所占比例)等。管网验收材料要重点核查管网长度、收水范围、服务人口(《细则》规定,按照服务人口计算污水水量时人均综合排水量取80升/日~180升/日,由于各地区这一系数有一定的差距,因此现场核查时需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取用)和提升泵站等。

2.查流量计

流量计的计量包括对瞬时流量和对累计流量的计量。核查时一是根据瞬时流量计显示流量,同时查阅中控室进水水量历史曲线,对照近期每天进水量变化规律,估算日进水量;二是根据累计流量计显示流量除以对应的时间计算得出日平均进水水量。用累计流量核查进水水量要与中控室进水水量历史曲线进行校核。

3.查超越管溢流

多数污水处理厂设置有超越管,要根据超越管位置进一步核查确认进水水量。超越管设置有的位于进水提升泵的集水井中,有的位于生化池前的分配井中,个别污水处理厂在这两个位置都设置了超越管。如流量计位于超越管前,且超越管阀门开启,核算时要扣除溢流部分的水量;如流量计位于超越管后,则流量计读数就是实际进水水量。

4.查其他重复计算的水量

个别污水处理厂为了增加进水水量将处理后的部分废水通过管

道重新输入进水流量计前,重复计算进水水量(此项要重点核查,特别是对于以进水水量作为COD减排核算依据的污水处理厂)。另外,污水处理厂污泥压滤废水会重新进入污水处理系统,部分污水处理厂这部分废水经过进水流量计重新计入进水水量(此项数量很少,目前核查核算时都没有核减,但在考虑水量平衡时,要把此项纳入计算)。

5.查中控室相关设备运行记录

(1)查水泵运行时间和水泵流量,用运行时间乘以水泵流量计算得出进水水量。(2)查集水井液位、进水提升泵电流和扬程,并将之和进水量曲线对照,判定进水水量记录是否准确。

核查方法一是对照提升泵电流曲线和进水量曲线,两条曲线应该有同步同向变化,即同时增大或减小(对于带变频调速的提升泵,则比较其运行频率和进水量是否同步同向变化)。二是对照集水井液位曲线、提升泵扬程曲线、瞬时流量变化曲线逻辑走势,推算水泵流量。一般规律是集水井液位增加,提升泵扬程减少,流量增大。如集水井中液位明显上升,而进水量没有明显变化则推断可能存在超越偷排;当集水井液位降低时,提升泵实际扬程增大,流量减少。现场可以检查开几台泵、流量是多少(泵的流量用总流量除以泵运行台数),再调阅历史数据,对照流量和设备运行台时进行核对。

(二)出水水量核查

1.查流量计

参考进水水量核查办法,核算出水水量。需要注意的是,有的污水处理厂出水流量计前还有其他废水(如超越废水等)排入,在现场要

详细核查,对未经处理的废水根据实际情况核减。

2.查在线监控数据

根据环保部门在线监控数据核算出水水量(相关在线监控数据可能存在的问题在下面内容里介绍)。

3.查监督性监测报告

根据环保部门监督性监测报告核算出水水量。

4.核查对照进、出水水量

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水量应非常接近,如没有超越排放,出水水量加上剩余污泥含水量应等于进水水量。进、出水水量差距较大时需进一步对照核实。

5.其他方法验证

(1)用产泥量验证处理水量:查阅污水处理设施的生产运行台账,通过干泥或湿泥(一般含水率为80%)产生量来反算处理水量。一般处理水量和干泥产生量比例为1∶0.0001~0.00012;湿泥产生量比例要根据污泥含水率计算(如污泥含水率为80%,则这一比例为1∶0.0005~0.0006)。(2)用电量验证处理水量:查阅污水处理设施的生产运行台账,通过用电量来反算污水处理设施处理水量。一般处理1吨污水耗电量为0.2度~0.35度。(3)用管网服务人口验证处理水量:通过核查管网验收材料、管网覆盖人口情况验证处理水量。处理水量为管网覆盖人口与人均综合排水量之积(如某管网覆盖区域有50000人,人均综合排水量为180升/日,则处理水量为9000m3/日)。

二、水质核查

(一)进水水质核查

相对于出水水质,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往往变化较大,并且多数污水处理厂在进口不设水质在线监控设备,同时由于采样的偶然性和监测的功用性等多种因素影响,污水处理厂提供的进水水质报告有时难以反映实际进水水质状况。因此,现场核查还需要通过多种手段来检验、校核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

1.查台账资料

查阅污水处理厂设计文件和验收材料,了解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浓度上限。查阅污水处理厂运行台账及日常监管记录,实际进水浓度一般不应大于其设计进水浓度。通常南方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进水COD浓度不超过350mg/L,北方不超过500mg/L。

2.查进水水质指标

一般生活污水水质各指标间存在下述关系:6.520,BOD5/TN>3.5,BOD5/COD≥0.3,查阅污水处理厂每日监测记录或环保部门监督监测报告,可根据各进水水质指标间的逻辑关系判断上报的进水COD浓度是否正常。

3.查进水表观特征

一般颜色较深和气味较重的水有机质成分较多,COD浓度也较高。

4.查设备运行参数

用曝气机等设备运行参数可推断进水水质情况。通常进水COD 浓度较高,需要的气水比高、曝气量大,曝气电机电流或功率也大。

一般二级污水处理厂气水比为处理每吨污水需3m3~12m3空气(一般取5m3~12m3)。如运行正常但实际曝气量明显低于上述标准,则推断进水浓度明显低于设计标准,进一步查阅中控室曝气设备相关运行参数历史曲线或运行记录可初步推断实际进水水质情况。

5.查污泥浓度(MLSS)

生化反应池污泥浓度一般在2000mg/L~5000mg/L之间。污泥浓度长期偏低且运行正常,则进水浓度可能较低。如设计污泥浓度为4000mg/L、设计进水COD浓度为350mg/L,若运行正常的污水处理厂实际污泥浓度仅1000mg/L~2000mg/L,则推断实际进水浓度会明显低于设计的350mg/L。

(二)出水水质核查

1.查在线监测数据

符合规范要求的在线监测数据是判断污水处理厂设施运行状况及出水水质情况的重要依据,是核算污水处理厂COD减排量优先选用的数据。现场核查中应特别注意核查导致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测数据不真实的各种因素:

一是仪器设备存在问题导致数据不真实。主要包括:(1)仪器设备选型不当,如出水SS浓度较高的污水处理厂若选用分光光度法的COD分析仪,由于较高的SS浓度会影响分光光度计的吸光度,导致数据不真实。水质变化较大的污水处理厂若选用TOC监测仪,会因水质变化大造成TOC-COD换算出现系统误差,导致数据不真实;

(2)仪器管路或其他部位老化,局部因水的浸湿、结露等影响自动分

析仪运行的性能,导致数据不真实;(3)仪器量程过高(如实际出水COD浓度不高于60mg/L,而量程设置为1000mg/L),导致测量值和实际值偏差较大(仪器零点漂移和量程漂移与量程有关,量程越大,在规定的±5%漂移范围内,绝对误差越大;部分仪器的测量线性误差和量程成正比关系,在允许范围内,量程越大测量的绝对误差可能越大;上述情况,在测量的实际样品为低浓度时,影响尤为明显);

(4)仪器安装次序的影响,部分数据采集传输系统使用工控机采集数据,工控机安装在数采仪之前,由于工控机可能存在人为对数据的过滤修饰,导致远程监控中心获得的数据失真;(5)大部分COD监测仪采用模拟信号输出数据,与之连接的数采仪的电流、量程与COD监测仪的电流、量程不对应,导致数据不真实;(6)在线监测采样探头安装以及采样频次设置不符合规范,导致采集的样品浓度不能代表真实浓度。

3.查污泥沉降性能

污泥沉降性能可通过污泥沉降比(SV)或污泥容积指数(SVI)来反映。受多种因素影响,SV值或SVI值会偏离正常值,此时不能单纯用某个运行参数来断定出水是否达标,但现场核查可根据SV值或SVI值的异常情况有针对性地查找问题。

SV值一般在20%~30%之间。SV值过低(原因主要有进水COD 浓度过低,长期过度曝气等),如低于5%,则污泥生化性较差,出水COD和氨氮都有可能超标。SV值过高(一般源于供氧不足),如高于50%,则污泥性状不佳或有膨胀的趋势;如高于80%,则污泥已经

膨胀了,出水SS、COD和TP均有可能超标。

SVI值[SVI=(SV×10)/MLSS]一般在80mL/g~150mL/g之间。如SVI值大于150,污泥中丝状菌较多,出水SS和TP均有可能超标(此时,污泥颜色浅黄。原因主要有污泥龄长,曝气过量,污泥负荷低等)。如SVI值小于80mL/g时,出水TN和氨氮可能超标(有两种可能的原因,一是进水COD浓度低、污泥无机化;二是污泥负荷太高);如果SVI过低,出水水质多数指标均有可能超标。

4.查剩余污泥

剩余污泥的排放是废水中有机物转移的重要途径,也是去除废水中总磷的唯一途径。对剩余污泥应重点关注污泥量、污泥性状和污泥去向。

(1)污泥量。一般情况下,污水处理厂污泥产量为每处理10000吨废水产生1吨~1.2吨干污泥,每处理1吨COD产生0.2吨~1吨干污泥(一般取0.4吨)。值得注意的是,现在一些污水处理厂为了节省污泥处理处置费用,通常减少排泥。另外,由于污泥龄、污泥回流比以及设计工艺的不同,实际产泥量可能高于或低于上述比例,如同样的氧化沟工艺,污泥龄分别为10天和15天的污水处理厂,前者污泥理论产量比后者多20%~50%。当然如果产泥量严重偏离前述指标,现场要结合运行情况和生化反应池中污泥的浓度、颜色、沉降性能等进行判断。因此,对于不同的污水处理厂,污泥产量存在一定差异,核查这一指标是否正常需要结合设计文件、生化池污泥性状、单位电耗、实际运行效果等综合评价。

(2)污泥性状。运行正常的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呈黄褐色,有泥土气味,不沾手,结成块状;运行不正常的腐败污泥或无机化污泥,颜色发黑,沾手,呈松散状。

(3)污泥去向。核查污泥去向可以进一步确认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并可通过对污泥去向的核查确定污泥是否得到了安全处置。现场核查可调阅污泥处置合同和污泥运输记录,检查记录中的污泥数量、处置方式、处置场所,必要时可到污泥处置场所核实污泥处理量和处置方式。如污泥数量和处置方式符合合同要求和运输记录,则可进一步判断污水处理厂运行正常;否则,应反推污泥量是否真实、污水处理厂运行是否正常、污水处理量是否达到报告数量。

(二)溶解氧(DO)核查

1.参照数值

一般生化反应池厌氧段溶解氧浓度在0mg/L~0.2mg/L之间,缺氧段溶解氧浓度在0.2mg/L~0.5mg/L之间,好氧段溶解氧浓度在1.5mg/L~3mg/L之间。

对于生化反应池好氧段来说,如果溶解氧过量,会出现污泥发黄、无机质成分增多、氨氮硝化过度、总磷吸附量下降等情况,可导致出水段泥水分离快、总磷偏高;同时,由于好氧段溶解氧过量,又可能导致缺氧段和厌氧段溶解氧浓度升高,不利于反硝化脱氮。如果生化反应池好氧段溶解氧过低,会出现污泥颜色发黑、生化不充分、氨氮硝化不足等情况,可导致废水处理效果降低,出水COD和总氮超标。

2.核查方法

了解溶解氧浓度可查阅现场在线监测仪表,也可查阅中控室相关数据。一般生化反应池溶解氧浓度和曝气设备曝气量呈同向变化的关系,因此可通过核查设备曝气量来核查溶解氧浓度。

核查时,查阅正常运行时的设备曝气量(或曝气设备运行电流),此时如果生化池溶解氧正常,则把这一曝气量(或曝气设备运行电流)作为标准值,对照历史记录,如果历史记录长时间明显低于上述曝气量(或曝气设备运行电流)标准值,则历史曝气量可能不足。

需要注意的是,进水浓度低、污泥浓度低等都可能要求降低曝气量,此时如果增加曝气量,反而不利于正常的生化反应。另外,由于曝气头损坏常会导致大量气体逃逸(可能有30%以上的空气未发挥作用),水面呈现“开锅”现象,此时曝气量(或曝气设备运行电流)虽然符合要求,但生化反应池溶解氧浓度会明显低于正常标准,难以保障出水COD等指标稳定达标。

(三)气水比核查

1.参照数值

气水比是生化反应池每小时的曝气气体量和污水量的体积比,是保障生化反应池一定溶解氧浓度的过程控制指标。一般情况下污水处理厂气水比为处理每吨污水需空气3m3~12m3

(一般取5m3~12m3)。

2.核查方法

进水量稳定时,主要通过核查曝气设备的曝气量确定气水比是否正常。曝气量核查办法和前述溶解氧核查办法相同。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气水比长时间明显低于标准值,现场核查就需进一步查找原因。如果进水量、进水水质、生化池污泥浓度和曝气量同步下降,且生化池各检测点溶解氧满足设计要求,出水水质稳定达标,则应认可该曝气量正常。

(四)氧化还原电位(ORP)核查

1.参照数值

氧化还原电位是判断缺氧和厌氧段反硝化情况的一项指标。通常氧化还原电位在厌氧段小于-250mV,在缺氧段小于-100mV。需要注意的是,一般微生物代谢需要的营养物组成碳(C)、氮(N)、磷(P)的比例是C∶N∶P=100∶5∶1,如果进水COD浓度低,则碳源不足,此时ORP将增大,甚至为正值。

2.核查方法

核查氧化还原电位可查阅现场在线监测仪表,也可查阅中控室相关数据。

(五)电耗量核查

1.影响因素

处理单位污水电耗量(以下简称电耗量)是判断污水处理厂是否正常运行的重要参数。影响电耗量的因素较多,主要有:(1)设计处理规模和实际处理水量。同一工艺,设计处理规模和实际处理水量越大,电耗量越低。(2)进水水质和水温。进水有机物浓度越高,电耗量越大;水温越高,电耗量越低。(3)曝气方式。采用微孔曝气方式的污水处理厂电耗量较低,采用表曝机、转碟、转刷等机械曝气方式的污

水处理厂电耗量较高。(4)污泥脱水方式。采用离心脱水机的污水处理厂电耗量较高,采用带式脱水机的污水处理厂电耗量较低。(5)出水消毒方式。采用紫外消毒的污水处理厂电耗量较高,采用加氯消毒的污水处理厂电耗量较低。(6)设备效率。进水泵、回流泵、鼓风机等主要设备若采用先进的进口设备且带变频调速装置,电耗量较低。

(7)季节性变化和昼夜变化。对于污水收集系统为雨污合流制的污水处理厂来说,雨季水量较大,进水浓度较低,电耗量较低。污水处理厂一般白天水量较大,晚上特别是下半夜水量较少,电耗量也有相应变化。

2.参照数值

污水处理厂电耗量一般为0.2度/吨~0.35度/吨污水。受处理工艺、规模和运行状况等因素影响,实际也可出现电耗量较低(如低于0.15度/吨污水)的情况,特别是近几年新建的污水处理厂,大多数都采用较成熟的工艺和效率较高的进口设备,电耗量会较低。

3.核查方法

现场核查,一般方法是根据某一时间段内污水处理量、耗电量计算污水处理厂实际平均电耗量,并与上述经验电耗量比较,判断污水处理厂运行是否正常。

现场核查也可用瞬时电耗量来判定污水处理厂运行状况。核查时,如污水处理厂的生产状况正常,这时候的瞬时电耗量可视为正常运行的电耗量,作为验证历史电耗量是否正常的参考依据(对于稳定运行的污水处理厂,瞬时电耗量与实际平均电耗量的误差一般不超过

10%)。瞬时电耗量根据污水处理厂处理水量、电表参数按下式计算:瞬时电耗量=功率/流量=1.732×电压×电流×功率因数/进水流量。如进水瞬时流量8000m3/h,电压10KV,电流95A,功率因数0.92,则瞬时电耗量=1.732×10×95×0.92/8000=0.189(kwh/m3)。可用此数据验证历史电耗量是否正常(也可反算实际处理水量)。

另外,污水处理厂运行时各主要设备的电耗量有确定的比例关系,如污水提升泵电量计入污水处理厂总用电量的氧化沟工艺,一般曝气设备电耗量占全厂用电量的50%~70%,进水提升泵电耗量占全厂用电量的20%,剩余电量主要用于污泥回流设备(包括内回流和外回流)、污泥处理设备和消毒设备等的运行。根据污水处理厂的总电耗量和各设备的电耗量比例,可进一步分析各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污水处理厂调试 试运行 方案

XXX污水处理厂调试(试运行)方案 二〇一〇年八月 目录 一、工程的施工组织 二、人员配置计划 三、单机调试技术措施 四、生物污泥培养驯化 五、安全管理措施

一、工程的施工组织 XXX污水厂工程是XXX污水治理的重点工程。我公司将其列为本公司在建施工项目的重中之重,全力以赴地投入本工程的调试工作。本项目管理实行技术骨干人员定岗定责,专家动态指导相结合。安全以“预防为主,安全第一”为指导,常抓不懈。整个项目以“高效优质求企业发展,安全文明树行业样板”为指导思想,做好有关各方面的协调工作,优质、安全、文明、按期完成本工程的调试工作。 二、人员配置计划 为了建设市民满意的工程,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我公司挑选一批有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经验、年富力强、责任心强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骨干,成立“XXX污水处理厂项目设备调试工作组”,直接对现场进行统一管理,实施本工程的施工和调试,我公司将在人、机、物、料及资金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XXX污水处理厂项目设备调试工作组设置组长一名,由项目经理担任。下设后勤保障组、技术支持组等,分别配备电气工程师、工艺工程师、设备工程师等。 三、单机调试技术措施 1、目的 (1)检验各个构筑物中的细部结构尺寸、闭水情况、熟悉各部位功能,测定构筑物及其设备性能;

(2)检查各设备机组运转情况,并做好详细的检测记录。 (3)对试车过程发现的存在问题逐一分析解决。 2、范围 电气工程师一名,机械工程师一名,电气技术员一名,机械技术员一名,电气技工两名,机械技工两名。 4、空载试车 (1)严格按照其设备说明及运行手册进行; (2)检查格栅安装尺寸、角度,开启格栅除污机进行空载试验,检查格栅空载运行情况;

污水处理厂调试和试运行方案

污水处理厂调试和试运行方案 目录 1、主要内容 2、调试条件 3、调试准备 4、试水方式 5、单机调试 6、管道试压、冲洗和单元调试 7、分段调试 8、接种菌种 9、驯化培养 10、全线连调 11、抓住重点检测分析 12、改进缺陷、补充完善 13、试运行 14、自行运行 15、提交检验 16、竣工验收 进入商业运行阶段

1、主要内容 本方案包含四大部分,其中主要有:调试条件、调试准备、试水方式、单机调试、单元调试、分段调试、接种菌种、驯化培养、全线连调、监测分析、改进缺陷、补充完善、正式运行、常规水质指标监测的主要内容。 2、调试条件 2.1.土建构筑物全部施工完成; 2.2.设备安装完成; 2.3.电气安装完成; 2.4.管道安装完成; 2.5.相关配套项目,含人员、仪器,污水及进排管线,安全措施均已完善。 3、调试准备 3.1.组成调试运行专门小组,含土建、设备、电气、管线、施工人员以及设计与建设方代表共同参与; 3.2拟定调试及试运行计划安排; 3.3准备好试验需要的所有有关的操作及维护手册、备件和专用工具,进行相应的物质准备,如水(含污水、自来水),气(压缩空气、蒸汽),电,药剂的购置、准备;检查和清洁设备,清除管道和构筑物中的杂物。 3.4准备必要的排水及抽水设备;赌塞管道的沙袋等; 3.5必须的检测设备、装置(PH计、试纸、COD检测仪、SS); 2.6制定相应的试验、试车计划,准备相应的测试表格。并报请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厂商代表的批准。 3.7建立调试记录、检测档案。 4、功能试验(空载试验)和试水(充水)方式 4.1功能试验(空载试验) 4.1.1、在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厂商代表的同意的时间开始试验。 4.1.2、在供货商指导下给设备加注润滑油脂。在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都出席的情况下进行功能试验,直到每个独立的系统都能按有关方面规定的时间连续正常运行,达到生产厂商关于设备安装及调节的要求为止。并以书面形式表明所有的设备系统都可以正常运转使用,系统及子系统都能实现其预定的功能。 4.1.3、空载试验首先保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并对设备的振动、响声、工作电流、电压、转速、温度、润滑冷却系统进行监视和测量,作好记录。 4.1.4、试验直到每个独立的系统都能按有关方面规定的时间连续正常运行,达到生产厂商关于设备安装及调节的要求为止。并以书面形式表明所有的设备系统都可以正常运转使用,系统及子系统都能实现其预定的功能。 4.2试水(充水)方式 4.2.1、按设计工艺顺序向各单元进行充水试验;中小型工程可完全使用洁净水或轻度污染水(积水、雨水);大型工程考虑到水资源节约,可用50%净水或轻污染水或生活污水,一半

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报告

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报告内容 城镇污水处理厂COD减排量核算涉及的主要参数有日污水处理量,污水处理厂运行天数,进、出水COD浓度等。这些参数要通过对现场水量核查、水质核查和运行状况核查3个方面来确认。水量核查包括进水水量核查和出水水量核查;水质核查包括进水水质核查和出水水质核查;运行状况核查包括活性污泥核查、溶解氧核查、气水比核查、氧化还原电位核查、电耗量核查等。核查要点分别如下: 一、水量核查 水量核查包括对进水水量和出水水量的核查。国家《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算细则(试行)》(以下简称《细则》)中对污水处理厂COD减排量核算并未规定使用进水水量还是出水水量,但在实际核算时建议按出水水量进行计算。除重点核查出水水量外,还应对进水水量进行核查(核查进水水量的目的一是对出水水量进行校核,二是对是否存在非正常超越偷排等情况进行判定)。 (一)进水水量核查 1.查台账资料 (1)查设计文件 城镇污水处理厂均有其明确的设计进水水量。通常情况下,污水处理厂实际进水水量应不大于最大设计进水水量(设计规模乘以变化系数K,一般K取1.1~1.3;如设计规模为3万吨/日、设计变化系数K为1.2,则实际进水水量通常不会超过3.6万吨/日),如果进水量长期超过设计规模甚至最大设计进水水量,那么数据就很可能不真实。 (2)查验收材料 验收材料包括污水处理厂验收材料和污水收集管网验收材料两部分。污水处理厂验收材料要重点查阅进水水量、污水构成(即纳管的工业污水情况及所占比例)等。管网验收材料要重点核查管网长度、收水范围、服务人口(《细则》规定,按照服务人口计算污水水量时人均综合排水量取80升/日~180升/日,由于各地区这一系数有一定的差距,因此现场核查时需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取用)和提升泵站等。 2.查流量计 流量计的计量包括对瞬时流量和对累计流量的计量。核查时一是根据瞬时流量计显示流量,同时查阅中控室进水水量历史曲线,对照近期每天进水量变化规律,估算日进水量;二是根据累计流量计显示流量除以对应的时间计算得出日平均进水水量。用累计流量核查进水水量要与中控室进水水量历史曲线进行校核。 3.查超越管溢流 多数污水处理厂设置有超越管,要根据超越管位置进一步核查确认进水水量。超越管设置有的位于进水提升泵的集水井中,有的位于生化池前的分配井中,个别污水处理厂在这两个位置都设置了超越管。如流量计位于超越管前,且超越管阀门开启,核算时要扣除溢流部分的水量;如流量计位于超越管后,则流量计读数就是实际进水水量。 4.查其他重复计算的水量 个别污水处理厂为了增加进水水量将处理后的部分废水通过管道重新输入进水流量计前,重复计算进水水量(此项要重点核查,特别是对于以进水水量作为COD减排核算依据的污水处理厂)。另外,污水处理厂污泥压滤废水会重新进入污水处理系统,部分污水处理厂这部分废水经过进水流量计重新计入进水水量(此项数量很少,目前核查核算时都没有核减,但在考虑水量平衡时,要把此项纳入计算)。 5.查中控室相关设备运行记录 (1)查水泵运行时间和水泵流量,用运行时间乘以水泵流量计算得出进水水量。(2)查集水井液位、进水提升泵电流和扬程,并将之和进水量曲线对照,判定进水水量记录是否准确。 核查方法一是对照提升泵电流曲线和进水量曲线,两条曲线应该有同步同向变化,即同时增大或减小(对于带变频调速的提升泵,则比较其运行频率和进水量是否同步同向变化)。二是对照集水井液位曲线、提升泵扬程曲线、瞬时流量变化曲线逻辑走势,推算水泵流量。一般规律是集水井液位增加,提升泵扬程

广州市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办法

广州市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1·1条为规范本市城市污水处理厂(以下简称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促进污水处理事业发展,根据国家、省、市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制定本办法。 第1·2条本市区域内污水处理厂的运营及对其实施的监督和考核,适用本办法。 第1·3条积极推进污水处理厂实行市场化运营,通过公开招标等方式公平、公正地选择污水处理厂运营企业(以下简称运营企业),并依据国家、省、市有关规定签订运营服务合同, 第1·4条运营企业应切实做好污水处理厂的运营,确保处理的污水达标排放,并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 第1·5条鼓励污水处理中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等技术的研究、推广和使用。 第1·6条鼓励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或进行深度处理后的污水再生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第1·7条市水务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市主管部门)是本市排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污水处理厂运营的监督和考核;白云区、番禺区、花都区、南沙区、萝岗区、从化市和增城市等区(县级市)水务行政主管部门在市主管部门指导下,具体实施对本区域内污水处理厂运营的监督和考核。 第1·8条市主管部门(或其委托机构)每月考核全市污水处理厂运营工作,具体考核办法详见《广州市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营考核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 第二章运营资质管理 第2.1 条运营企业应具备国家规定的相关资质,并满足本办法规定的条件时、方可承担相应规模的污水处理厂运营, 第2.2 条污水处理厂按建设规模分为五类: 一类:50~100万吨/日; 二类:20~50万吨/日; 三类:10~20万吨/日; 四类:5~10万吨/日; 五类:1~5万吨/日。 注:以上规模分类含下限值,不含上限值 运营企业运营各类污水处理厂应具备表1 列出的基本条件。 第2.3 条运营企业应在本市工商行政部门登记。委托运营企业应提供运营项目履约保函,金额不少于该项目一个月运营收入,BOT、TOT 等项目由相关合同另行约定。 第2.4 条运营企业应具有良好的信誉,无严重违法、违规、不良市场行

污水处理厂运行报表管理制度

运行报表管理制度 修订日期修订 单号 修订内容摘要页次版次修订审核批准 2011/03/30 / 系统文件新制定 4 A/0 / / / 批准:审核:编制:

运行报表管理制度 一、每日运行状况报表 本报表由各部值班人员填写。 1、本报表各项指标统计时间为每日上午八点至次日上午八点。 2、本报表逐日填写,每日一份。 3、报表须准确填写记录当日日期、天气、运行状况,各统计项 目不得遗漏不填,指标异常须加以说明。 4、本报表必须由值班人员填写、签字,经本部门负责人审核、 签字后,次日上午8:30前上报调度室,周五至周日的报表必须在次周周一上午8:30之前上报调度室。 5、报表必须用黑色笔填写,字迹必须工整,不得涂改。 二、运行数据月统计总表 1、本报表由各部门组织填写。 2、本报表根据基本运行数据日报表汇总而得,每月一张。 3、各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所有相关内容,指标异常须加以说明。 4、报表由值班人员填写,经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字后于次月5日前上报调度室及厂长。 三、水质化验日报表 1、本报表由化验室填写,上报调度室。

2、本报表必须逐日填写,每日一份。 3、本报表必须准确记录当日污水、活性污泥化验数据,各统计项目不得有遗漏,有关项目异常或超标必须注明。 4、本报表必须由化验人员填写和签字,由化验室负责人审核签字后于当日下午化验数据齐全后上报调度室。 5、报表必须用黑色笔填写,字迹必须工整,不得涂改。 四、出水水质分析月报表、进水水质分析月报表 1、本报表由化验室制作,上报厂长。 2、本报表根据基本化验分析数据日报表汇总而得,每月一张。 3、本报表中各项必须填写,不得少报或漏报。 4、对于本表中数据异常、超标或同项指标波动较大的,必须加以说明。 5、报表由专人填写签字后,经化验室负责人审核签字后于次月5日前上报厂长。

污水处理厂试运行报告

武汉市中汇污水处理厂项目 试运行报告 武汉中汇六里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2010年8月

武汉市中汇污水处理厂项目自2010年5月进入试运行,已连续稳定运行3个多月,现将试运行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1设计处理规模 中汇污水处理厂服务于中汇城关镇,包括中汇街、新农的部分地区,工程服务范围为北接汉江,南抵高湖水系,东临后官湖,西至柏林,服务面积23.8km2。设计规模近期旱季为5万m3/d,总变化系数:Kz=1.40;雨季为9万m3/d,处理水排往汉江。 2设计水质及工艺流程 (1)主要设计进、出水水质 (2)工艺流程及说明 污水经收集管网汇流进入厂区粗格栅间,粗格栅拦截污水中较大直径的悬浮物和漂浮物,保证污水提升泵安全正常的运行。污水经过粗格栅后,经泵提升,进入细格栅间,细格栅与涡流沉砂池合建,经过细格栅,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细小杂物后,进入涡流沉砂池。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污水中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0.2mm)被甩向池壁,掉入砂斗,有机物则被留在污水中,砂粒经砂泵提升后通过砂水分离器排除。 沉砂池出水自流进入改良型氧化沟,其中小部分污水流入选择区,与回流污泥充分混合,以改善污泥活性,有效防止污泥膨胀,大部分污水则进入厌氧区,活性污泥在此完成释磷反应,为后续生物除磷做好准备,随后污水依次进入缺氧区和好氧区,在不同微生物菌群作用下,依次完成有机物去除、反硝化、硝化、吸磷等反应,使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得到有效去除,并通过适当的调整池内DO状态、泥水混合物回流比、污泥回流比等措施加以控制。 改良型氧化沟的泥水混合物经过配水井均匀分配到二沉池,在重力作用下实现泥

水分离,上清液从上部排除,污泥沉淀到池底部,在水压作用下,通过刮吸泥机回流到污泥泵房,大部分污泥经回流泵提升后进入氧化沟,剩余污泥通过泵输送到污泥处理系统。 二沉池出水进入消毒池,通过紫外消毒后排入现状排水渠道,当汛期出水无法自排时,由出水泵房提升后排出。 二沉池剩余污泥进入储泥池,经泵提升并与高分子助凝剂混合后进入带式浓缩脱水机脱水,使污泥含水率降至80%以下,集中外运处置。 工艺流程图如下: 中汇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示意图 3试运行情况 武汉中汇污水处理厂从2010年5月开始试运行,至今已安全稳定运行3个多月。在商业试运行期间,我厂严格按照《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CJJ60-94)进行生产运行,实现了安全稳定生产,各项出水水质指标均达到了连续稳定排放要求。各建(构)筑物结构完整坚固、满足设计功能要求。设备技术性能完好,运行工况稳定,且与运行条件相适应,达到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有关规范、标准要求。

污水处理厂运行报表管理规定完整版

污水处理厂运行报表管 理规定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运行报表管理制度 运行报表管理制度 一、每日运行状况报表 本报表由各部值班人员填写。 1、本报表各项指标统计时间为每日上午八点至次日上午八点。 2、本报表逐日填写,每日一份。

3、报表须准确填写记录当日日期、天气、运行状况,各统计项目不得遗漏不填,指标异常须加以说明。 4、本报表必须由值班人员填写、签字,经本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字后,次日上午8:30前上报调度室,周五至周日的报表必须在次周周一上午8:30之前上报调度室。 5、报表必须用黑色笔填写,字迹必须工整,不得涂改。 二、运行数据月统计总表 1、本报表由各部门组织填写。 2、本报表根据基本运行数据日报表汇总而得,每月一张。 3、各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所有相关内容,指标异常须加以说明。 4、报表由值班人员填写,经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字后于次月5日前上报调度室及厂长。 三、水质化验日报表 1、本报表由化验室填写,上报调度室。 2、本报表必须逐日填写,每日一份。 3、本报表必须准确记录当日污水、活性污泥化验数据,各统计项目不得有遗漏,有关项目异常或超标必须注明。 4、本报表必须由化验人员填写和签字,由化验室负责人审核签字后于当日下午化验数据齐全后上报调度室。 5、报表必须用黑色笔填写,字迹必须工整,不得涂改。 四、出水水质分析月报表、进水水质分析月报表 1、本报表由化验室制作,上报厂长。 2、本报表根据基本化验分析数据日报表汇总而得,每月一张。

3、本报表中各项必须填写,不得少报或漏报。 4、对于本表中数据异常、超标或同项指标波动较大的,必须加以说明。 5、报表由专人填写签字后,经化验室负责人审核签字后于次月5日前上报厂长。

城市污水处理厂设备安装及调试运行方案

某城市污水处理厂设备安装及调试运行方案 1.施工准备工作 1.1 施工条件 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 设备安装前组织有关施工技术管理人员认真熟悉设计施工图纸,技术规范,生产厂家的安装技术资料和产品说明书、装配图。邀请设计单位及有关管理单位到施工现场进行设计交底,充分领会设计意图和全部技术要求,对重点安装工程事先制定相应的符合现行有关安全技术标准和产品技术文件规定的安全技术措施及安装方案。 现场勘察: 设备安装前组织有关施工技术管理人员进行现场勘察,配合土建施工人员清出预埋管、预埋件,核测其位置高程并作详细记录。为组织施工做好准备。 材料、安装机具、劳动力准备: 工程施工前,对水源、电源、照明、主要材料、机具、劳动力等做充分准备,作出合理安排。备齐安装施工中使用的符合计量法规规定的计量器具和检测器具、仪器仪表,精度不低于要求的精度等级。 根据安装的需要备齐专用工具,如:公斤扳手、尼龙吊带、套胶管钢丝绳、抬镐、框架水平、专用辅助胎具。 施工招标设备材料的准备、到货:

凡标书中规定由承包方采购的设备及材料,一经中标后,立即着手开始对设备及材料生产厂家的调研工作,以质优价廉的原则确定生产厂家,并根据各分项工程进度安排,制定设备材料进厂计划,报业主和监理工程师批准。 计划安排: 根据总体工期要求及现场条件制订总进度计划,根据总进度计划作出本工程的总材料需求计划,分别报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核准、审定。 1.2 设备开箱检查及保管 设备的开箱、清点和交接按有关协议,由承包方组织,建设单位、代理厂商和监理方等有关人员参加。在设备进厂后,根据设备装箱单逐箱及时进行数量清点,对设备的外观逐一进行检查拍照并作好登记记录,办好交接手续。对运输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协商解决。在清点过程中,发现不能互换的零、部件,按安装位置和次序作好标记,为顺利安装创造条件。设备开箱检查记录包括以下内容: ⑴.箱号、箱数以及包装情况; ⑵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和数量; ⑶装箱清单、设备技术文件、资料及专用工具; ⑷设备有无缺损件,表面有无损坏和锈蚀等; ⑸其他需要记录的情况。

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月报

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月报天津市水务局发布日期:2018年09月11日 8月份天津市城镇污水处理厂 运行情况月报 一、基本情况 本月全市已运行城镇污水处理厂94座,总处理规模为333.50万立方米/日。本月日均处理污水325.99万立方米,比上月增加14.57万立方米,平均运行负荷率为97.75%,出水水质主要指标达标率94.62% 目前,已运行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共74座,处理规模1.219万立方米/日,日均处理污水0.65万立方米,平均运行负荷率为53.62%。 二、污泥处置情况 全市已运行污水处理厂94座,其中停运1座(东马圈污水处理厂),本月全市污泥产生量共43784.74吨,平均日产生量1412.41吨/日,污水厂输送泥量共42969.57吨,平均日输送泥量1386.12吨/日。本月污泥处置厂接收泥量48614.87吨,污泥处置厂处置泥量48614.87吨,本月的无害化污泥处置率为111.03%,其中中心城区污泥产生量共

26234.88吨,平均日产生量846.29吨/日,占全市产生总量的59.92%,污泥处置量共26136.16吨,平均日处置量843.10吨/日,占全市处理总量的60.82%。 目前全市主要处理污泥工艺包括干化焚烧,耗氧堆肥,厌氧消化、制建材、陶粒等。 三、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情况 全市95座污水处理厂平均运行负荷率为97.75%。其中,中心城区最高,为108.65%,东丽区最低,为50.00%。运行负荷率低于60%的厂32座(武清区13座、宁河区2座、静海区5座、东丽区1座、滨海新区8座、北辰区1座、宝坻区2座)。造甲镇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最低,仅为10.00%。(见附件2) 四、监督性监测结果 全市94座已运行污水处理厂中(除1座停运外),主要指标(COD、BOD、氨氮和总磷四项指标)未达标的污水处理厂共5座。(见附件3) 出水水质主要超标项为总磷、CODcr,共计2项。 本月全市各区县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达标率排名 情况如下: 第一名:中心城区、西青区、津南区、蓟州区、东丽区、滨海新区、北辰区、宝坻区 第九名:武清区

污水处理厂试运行:水质与水质监测

污水处理厂试运行:水质与水质监测 进水水质、水量与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 城市污水一般由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市政污水和部分雨水等形成。尽管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水量很大,但进入污水厂的水量与水质总是随时间不断变化的。这种水量和水质的变化,必然导致污水处理系统的水量负荷、无机污染负荷、有机污染负荷的变化,污泥处理系统泥量负荷和有机质负荷的变化。相应地,污水厂各处理单元应采取措施适应这种变化。保证污水厂的正常运行,例如:进厂污水流量过大时,应在入厂时分流部分污水,或从初沉池后分流部分污水,以避免过大负荷对曝气池的不良影响;曝气池的有机货荷变化时。应及时调整爆气系统的供氧量;曝气池混合液污泥浓度和性能发生变化,应及时调整二沉池污泥回流量;污水原水悬浮物含量或剩余污泥量发生变化时,应调整污泥消化加热介质的用量和脱水设备的处理量等等。污水进水水量水质,及各处理单元水质水量的监测,是保证污水厂运行正常的基础,是污水厂进行技术经济核算与比较的基础,是污水厂实行岗位责任管理的基础。必须采取自动或人工方法,定时定点对污水的水量水质进行准确的监测。 污水处理厂运行监测项目 (一)感官指标 在活性污泥法污水厂的运行过程中,操作管理人员通过对处理过程中的现象观测可以直接感觉到进水是否正常,各构筑物运转是否正常,处理效果是合稳定一个有经验的操作管理者,往往能根据观测

做出粗略的判断,从而能较快地调整一些运转状态。但是正确的判断需要长期的积累经验,因此污水厂管理操作人员要对现象作认真的观测,对各类数据作科学的分析,不断地积累经验,从中找出规律。内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颜色 以生活污水为主的污水厂,进水颜色通堂为粪黄色,这种污水比较新鲜。如果进水呈黑色且臭味特别严重,则污水比较陈腐。可能在管道内存积太久。如果进水中混有明显可辨的其他颜色如红、绿、黄等。则说明有工业废水进入。对于一个已建成的污水厂来说,只要它的服务范围与服务对象不发生大的变化。则进厂的污水颜色一般变化不大。 要按流程逐个观测各构筑物里的污水,活性污泥的颜色也有助于判断构筑物运转状态,活性污泥正常的颜色应为黄褐色,正常气味应为土腥味,运行人员在现场巡视中应有意识地观察与嗅闻。如果颜色变黑或闻到腐败性气味,则说明供氧不足,或污泥已发生腐败。(2) 气味 污水厂的进水除了正常的粪臭外,有时在集水井咐近有臭鸡蛋味。这是管逍内因污水腐化而产生的少量硫化氢气体所致。活性污泥混合液也有一定的气味,当操作工人在曝气池旁嗅到一股霉香味或土腥味时,则就能断定曝气池运转良好,处理效果达到标准。 (3)泡沫与气泡 曝气池内往往出现少量的泡沫,类似肥皂泡,较轻,一吹即散。

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督管理办法

台州市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督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我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监督管理,提高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确保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促进城市水污染防治及节能减排工作,根据《建设部关于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管的意见》(建城〔2004〕153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浙政办发〔2006〕148号)等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台州市行政区域内已建成并投入运行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监督管理。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城市污水处理厂(以下简称污水处理厂),是指通过城市排水管网,接纳生产经营废水(工业、服务性行业等排放的废水)、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的单位。第四条本办法所称污水处理厂运营单位(以下简称运营单位),是指依法取得城市污水处理运营资格,并对污水处理厂进行生产运营管理的法人单位。 第五条台州市建设规划局是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管的行业主管部门,具体负责全市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行业监管工作。县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对辖区内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进行监督管理。

第六条推行特许经营制度,当地建设规划局(分局)与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营单位签订城市污水处理厂特许经营协议,明确协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对于暂不具备条件实行特许经营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可在核定实际污水处理量及处理成本的基础上,由当地建设规划局(分局)与运营单位签订委托经营协议及污水处理厂服务合同。 第七条污水处理厂应按照国家规定取得运营资质证书,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实际操作人员必须经培训后持证上岗。 第八条运营单位要对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处理设施和出水水质负责,按照《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的要求,加强管理。要严格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对于因进水水质超标而导致出水达不到排放标准的,运营单位应于第二天向台州市建设规划局和当地建设规划局(分局)和环保主管部门报告,提供当日运行报表。 第九条台州市建设规划局委托有资质的检测单位,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定期(季)监测,并监督污水厂的实际运行情况,定期监测结果全市通报。

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营成本构成及控制

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营成本构成及控制 【内容摘要】:城市污水处理厂是能耗大户,本文通过对其各项费用的描述及分析,说明了节能降耗对污水处理厂的重要意义,并给出了详细的费用控制措施。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成本,控制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环保的重视,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我国污水处理事业蓬勃发展。截止2009年10月,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已达到1817座,总处理能力9958万m3/d[1],这个发展速度在世界发展史上也是位于前列的,污水处理工艺也由单一的传统活性污泥法演变为多种工艺或者多种工艺的组合。不同的处理工艺会产生不同的运行效果,运行成本也会有差别。大型污水处理厂多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及其变形工艺,而小型污水处理厂采用氧化沟工艺的居多。氧化沟工艺基建费用要低于传统活性污泥法,但其运营成本要比后者高。规模越小的污水处理厂采用氧化沟工艺的优越性越明显。 1、污水处理厂成本构成 1.1直接费用 a、能源费用:包括电费、水费,其中电费为主要费用,约占总费用的40~50%。 b、材料费用:包括絮凝剂费、化验费、低值易耗品等。 c、直接人工及福利费:所有生产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 1.2、制造费用:包括维修费、原材料费、备品备件费等 1.3、期间费用: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行政管理、部门各种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设备折旧费及其他间接费用。 2、污水处理成本组成分析 2.1、生产成本中电耗、药剂消耗是生产过程中必须发生的费用,且所占比例较大,必须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才能有效降低成本。 2.2、生产成本中人员工资及福利是提高员工积极性,增强企业活力及凝聚力,进一步搞好节能降耗的动力,也是企业及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志。在正常生产运行情况下,其所占比例越高,说明企业发展越好。 2.3、制造成本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应尽量减少维修、大修和固定资产投入等,使企业利润最大化。 2.4、管理费是企业运行成本的组成部分,应加以控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支出,降低成本。 3、污水处理厂的成本控制 费用控制,是一项内容繁杂的工作,涉及到单位每一位职工。关键是要树立一种节俭观念,其次要有严格的制度及行之有效的措施。污水处理是公益事业,其本身不产生任何经济效益(除非有中水回用、污泥利用项目,但绝大部分厂都没有),纯粹是社会环境效益,而且耗费高,所以做好成本控制是保持污水处理厂良性运行、长足发展的关键。在日常运行管理中,笔者认为主要应做好以下几点。 3.1电耗控制 目前,污水处理厂的电耗已达到70多亿Kw.h/a,且呈增加的趋势,做好电耗控制是重中之重,而潜水泵和鼓风机是其中的控制重点。 a、一个10万吨的污水处理厂,使用的潜水泵都在10台以上,所以做好泵类的控制对节能降耗意义重大。潜水泵要采用软启动开启,可有效降低启动时过大的电流所消耗的电力。另外,潜水泵要高液位开启,可降低潜水泵的扬程,节省能源。 b、使用变频可调鼓风机。鼓风机的消耗可以说占整个电耗的40%~62%左右,因此在鼓风曝气上节能至关重要。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时刻都在改变,水质差时需要较多的溶解氧,而水质好时则不需要过高的溶解氧值,如果溶解氧值一直保持不变(即鼓风机开启量不变),

污水处理厂运行报表管理制度模板

污水处理厂运行报表管理制度

运行报表管理制度 运行报表管理制度 一、每日运行状况报表 本报表由各部值班人员填写。

1、本报表各项指标统计时间为每日上午八点至次日上午八点。 2、本报表逐日填写, 每日一份。 3、报表须准确填写记录当日日期、天气、运行状况, 各统计项目不得遗漏不填, 指标异常须加以说明。 4、本报表必须由值班人员填写、签字, 经本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字后, 次日上午8: 30 前上报调度室, 周五至周日的报表必须在次周周一上午8: 30 之前上报调度室。 5、报表必须用黑色笔填写, 字迹必须工整, 不得涂改。 二、运行数据月统计总表 1、本报表由各部门组织填写。 2、本报表根据基本运行数据日报表汇总而得, 每月一张。 3、各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所有相关内容, 指标异常须加以说明。 4、报表由值班人员填写, 经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字后于次月5 日前上报调度室及厂长。 三、水质化验日报表 1、本报表由化验室填写, 上报调度室。 2、本报表必须逐日填写, 每日一份。 3、本报表必须准确记录当日污水、活性污泥化验数据, 各统计项目不得有遗漏, 有关项目异常或超标必须注明。

4、本报表必须由化验人员填写和签字, 由化验室负责人审核签字后于当日下午化验数据齐全后上报调度室。 5、报表必须用黑色笔填写, 字迹必须工整, 不得涂改。 四、出水水质分析月报表、进水水质分析月报表 1、本报表由化验室制作, 上报厂长。 2、本报表根据基本化验分析数据日报表汇总而得, 每月一 张。 3、本报表中各项必须填写, 不得少报或漏报。 4、对于本表中数据异常、超标或同项指标波动较大的, 必须加以说明。 5、报表由专人填写签字后, 经化验室负责人审核签字后于次月5 日前上报厂长。

污水处理厂试运行方案

污水处理厂 试 运 行 方 案 (17000吨/天) 目录 1 概述 ----------------------------------------------------------------------------------------------------------- 3 2 编制依据及参考资料文献 -------------------------------------------------------------------------------- 4 3 华新污水厂技术参数简介 -------------------------------------------------------------------------------- 5 3.1 设计进、出水水质--------------------------------------------------------------------------------- 5 3.2 设计水量--------------------------------------------------------------------------------------------- 5 3.3 华新污水厂工艺流程方框图及工艺说明 ----------------------------------------------------- 6

3.4 主要构筑物及工艺设备规格参数--------------------------------------------------------------- 8 4 试运行方案 ------------------------------------------------------------------------------------------------ 13 4.1 试运行目的---------------------------------------------------------------------------------------- 13 4.2 前提条件及准备工作---------------------------------------------------------------------------- 13 4.2.1 前提条件 ---------------------------------------------------------------------------------- 13 4.2.2 准备工作 ---------------------------------------------------------------------------------- 13 4.3试运行进度计划安排 ---------------------------------------------------------------------------- 15 4.4 培养方法------------------------------------------------------------------------------------------- 15 4.5 污泥培养及驯化操作步骤---------------------------------------------------------------------- 16 4.5.1 污泥培养 ---------------------------------------------------------------------------------- 16 4.5.2 污泥驯化 ---------------------------------------------------------------------------------- 16 4.6试运行管理----------------------------------------------------------------------------------------- 17 4.6.1 进水工段 ---------------------------------------------------------------------------------- 17 4.6.2 预处理工段 ------------------------------------------------------------------------------- 17 4.6.3 生化处理工段 ---------------------------------------------------------------------------- 17 4.6.4 消毒工段 ---------------------------------------------------------------------------------- 18 4.6.5 污泥脱水工段 ---------------------------------------------------------------------------- 18 4.6.6 出水工段 ---------------------------------------------------------------------------------- 19 4.7 试运行异常对策---------------------------------------------------------------------------------- 19 5 水质监测项目及频次 ------------------------------------------------------------------------------------ 20 6 记录表格 --------------------------------------------------------------------------------------------------- 21

污水处理厂运营常见问题

污水处理厂运营常见问题——篇1 1、设计水量和设计水质与实际差异很大 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水量不足,导致运而不足的现象普遍存在,主要是有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滞后问题,也有设计能力超前的问题。这两方面原因导致许多地方的污水处理厂已经建成几年仍不能满负荷运行,有些污水处理厂甚至只能抽取厂区周边的河水进行处理,使得污水处理工艺控制增加了难度,也增加了工程投资的成本,造成资产的闲置与浪费,无谓地过多消耗本来就已非常紧张的污水处理资金。相反,有的污水处理厂存在长期超负荷运行状态,为此,合理确定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与分期,高效使用治污资金,以及尽量提高污水收集率,是实现污水减排的前提。 2、中小型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选择的不合理 目前污水处理厂使用的工艺有很多,有些处理工艺十分依赖于自控,如果没有优质的自控系统设备作为保障,这些工艺在运行阶段必然就会出问题,污水厂就不得不停止运行。有些中小城市不考虑自身的技术实力和经济实力,盲目建设,被动选择或者主动选用复杂的工艺,但因资金问题设备质量不过关,同时由于技术人员水平较低,出了问题自己不能马上解决,这样的污水厂很难说能够正常运行。 3、缺少专业运行管理人员,独立操作运行十分困难 在很多中小城市技术相对落后,污水厂找不到合适的专业人员,有的工人文化程度较低,或者所谓响应国家政策,提高当地就业率,更甚至是由一些官僚后代进入。但是这些人绝大数连起码的基本概念

都不能理解,不能独立管理好污水厂。在这种情况下,人员培训应立足于运行调试期间的现场培训。设计单位和运行主管单位就需全面指导运行调试的技术指导工作,对运行管理人员进行现场培训,对工艺的每一环节、各构筑物及设备的功能、运行调试过程中的每一个现象以及对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或者进行污水厂之间的互相交流、聘请专家讲学等方式。 4、运行资金不落实,无法保证正常运行 在我国已建好污水厂的中心城市中,有相当的污水厂运行并不是很正常,有些更是为了应付上级或者有关部门检查才运行。主要原因就是缺少运行费。尽管有征收的污水处理费,但是支付完污水厂职工工资,水厂耗电以及各种设备的维修等费用,结余还有多少,况且有的甚至根本收不上来。由于运行费用缺乏,建成的污水厂变成摆设,对水污染控制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虽然,针对这一问题国家有关部门相继出台制定新的收费标准等,但是从水厂的用电考虑可以解决根本问题。节能可能就是解决污水厂高费用的最有效最根本的方法。5、关于水质本身的问题 由于城市管网不配套,雨污合流制管网较普遍,管网管理不到位,致使进入污水厂的进水中雨水、河道水和工业废水比例较大。对污水厂产生的负荷冲击,可能就会造成整个生物系统瘫痪,微生物菌种死亡,整个污水厂不得不重新培养活性污泥。 对于污水处理目标不断提高同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新问题不断 产生之间日益增长的矛盾,污水厂面临升级提标改造,以提高污水减

污水处理厂运行调试

厌氧生物处理、调试、运行指导手册 1、目的:本手册用于厌氧生物降解工艺单元的运行管理。 2、容及对象:手册包括有以下7个容:即: 厌氧生物反应概述;厌氧技术优势和不足;反应机理;厌氧反应器类型;厌氧反应器工艺控制条件;启动方式;运行管理;问题及解决措施; 手册适用于厌氧反应器操作人员、污水站技工、化验人员和管理人员,亦可供相关人员参考。 3、厌氧反应概述: 利用微生物生命过程中的代活动,将有机物分解为简单无机物,从而去除水中有机物污染的过程,称为废水的生物处理。根据代过程对氧的需求,微生物又分为好氧、厌氧和介于两者间的兼性微生物。厌氧生物处理就是利用厌氧微生物的代过程,在无需提供氧的情况下,把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和少量的细胞物质,这些无机物包括大量的生物气(即沼气)和水。 厌氧是一种低成本废水处理技术,把废水治理和能源相结合,特别适合发展中国家使用。 4、厌气处理技术的优势和不足: 优势: 4.1可作为环境保护、能源回收和生态良性循环结合系统的技术,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 4.2耗能少,运行费低,对中等以上(1500mg/L)浓度废水费用仅为好氧工艺1/3。 4.3回收能源,理论上讲1kgCOD可产生纯甲烷0.35m3,燃值(3.93×10-1J/m3),高于天然气(3.93×10-1J/m3)。以日排10t COD工厂为例,按COD去除80%,甲烷为理论值80%计算,日产沼气2240m3,相当于2500m3天然气或3.85t 煤,可发电5400Kwh. 4.4设备负荷高、占地少。 4.5剩余污泥少,仅相当于好氧工艺1/6~1/10. 4.6对N、P等营养物需求低,好氧工艺要求C:N:P=100:5:1,厌氧工艺为C:N:P=(350-500):5:1。 4.7可直接处理高浓有机废水,不需稀释。 4.8厌氧菌可在中止供水和营养条件下,保留生物活性和沉泥性一年,适合间断和季节性运行。

污水处理厂年度工艺运行情况分析报告

2007年年度生产运行情况分析报告 质量控制科 2008.1

第一章、概述 2007年生产运行稳定,无重大生产事故发生,2007年度运行时间为2006年12月16日0时到2007年12月15日0时,全年总运行时间为365天,除春季预防性试验停产半天以外,没有重大停产事故发生。全年累计处理水量24512275m3,全年累计去除COD为10578.4吨,BOD为6159.14吨,SS为5836.77吨。2007年全年共处理泥量97522 m3,平均含水率为95.9%,产生含水率为73.4%的泥饼量为14569.59 m3,折合纯干泥为3762.76 m3,年消耗絮凝剂为11.584吨,单耗为3.21Kg/M3干泥;年耗电总量为5740412KW·h,其中动力耗电为5629696 KW·h,照明耗电为188532 KW·h,年吨水单耗为0.23 KW·h /吨。以上数据均为年平均值。 2007年继续对多项设备进行了升级改造,细格栅加链条传动,主传动机构由中部改为放置一侧,避免主传动链锈蚀。刮泥机、刮吸泥机加清扫刷。鼓风机进风装置设置了滤尘装置,换滤布周期由一周延迟到二~三个月。污泥提升泵房前进泥管加污泥破碎机一台,以利污泥处置前的破碎,减小了泥泵的堵塞。初沉池刮泥机运行改连续运行为间断运行,节能且降低轨道磨损。在多个设备上加装了变频节能系统,降低了生产能耗,节约了处理成本。 2007年根据环保要求,公司新建了二氧化氯消毒系统,实现了污水消毒,根据省疾控中心和市环保监测站的检测结果,粪大肠菌群指标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 2007年污泥车间内的全部更新的污泥处置设备,虽然在不断的磨合,但是从总体来说,污泥车间实现了稳定运行,污泥产量创下了新高,大大减轻了污水处理系统的排泥压力。 安全工作在2007年也得到了继续深入的开展,加大安全管理工作力度,通过各种安全措施,采取了多种安全管理手段,最终实现了全年生产安全无事故。 2007年还进行了污泥减量化的探索试验,在曝气池内投加了生物添加剂,在某些指标上出现了一定的效果,积累了一些经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