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盛村-2020年壮大集体经济三年发展规划

茂盛村-2020年壮大集体经济三年发展规划
茂盛村-2020年壮大集体经济三年发展规划

三年规划方案

村级集体经济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农民共同富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为了壮大我村集体经济,能够“有钱办事”,针对我村实际,特制定如下计划:

一、本村概况

茂盛村位于银川市兴庆区掌政镇银通路以东8公里处,距银川市主城区4公里左右,东依汉延渠、北邻汉佐村、西邻燕鸽村和新水桥村、南靠杨家寨村,占地面积约7公里。现有人口2600人左右,外来人口约2000人,辖9个村民小组,9个功能党小组,共有党员86人;茂盛村地理位置优势突出,土地资源有一定规模,在册土地面积4000余亩,有蔬菜大棚1100余栋,以银通路为界:东侧为茂盛蔬菜园区,西侧为管护蔬菜园区,于2006年建成,已有20余年历史。如今茂盛村以设施温棚、花卉、采摘为特色的产业发展特色明显。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村企合作探索了“支部+企业+基地”的发展模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属于资源依托+产业带动型。

二、目标任务

通过样板工程建设,招商引资、带动周边村民改造温棚和种植品种,使全村集体经济实力明显增强,集体经济逐年增加,形成较强的经济发展后劲,建立充满活力的集体经济自我发展机制,不断满足我村基层建设、服务和管理的支出需要,力争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30万左右。

三、实现措施

1.搞特色种植,发展采摘旅游业。茂盛村地理位置位于银川市东边,毗邻杨家寨村、燕鸽村、新水桥村,兼具自然与人文风光,交通便利,现有茂盛园区、官湖园区两大蔬菜种植园区,可以掌政镇旅游特色小镇和新水桥北边新建成的国际鲜花港为依托,搞特色种植,种植花卉、精品蔬菜和草莓,发展特色采摘旅游业,借周边项目之东风发展好自己。前期进行样板区建设,进行特色种植前期示范,然后每年根据发展状况和村集体收入进行适当调节种植品种和种植面积。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茂盛村以种植业为主,水是重要资源,茂盛村两大园区,茂盛园区和官湖园区的两大主渠,砌护好之后将会大大方便菜农的淌水灌溉,因此建议投入资金进行砌护。茂盛村1-7队是蔬菜种植区,还有几条园区道路没有硬化,巷道年久破坏,车辆出入不便,因此建议投入资金进行道路硬化。既解决农民灌溉难、运输难得问题,也为外来企业收购农产品创造了便利条件。

3.建设新式温棚。茂盛村种植蔬菜年代久远,很多温棚已经破旧和老化,严重影响种植效果。旧式温棚的墙坯、棉被、卷帘机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且旧式温棚的采光、水分收集、风口等功能都有所退化,还易患病虫害、黄头病,建议投入资金建设一批新式温棚。

4.秸秆还田。一方面茂盛村近几年种植蔬菜患黄头病严重,另一方面大气污染较严重,而秸秆焚烧已成为茂盛村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尽管村委会一直在大量宣传,让村民意识到焚烧秸秆

造成大气污染的危害性。但茂盛村的村民以种植蔬菜为主,还有部分农户种植小麦,到冬天会有大量的秸秆,如果不焚烧则会严重影响来年的种植。而麦柴、玉米杆、晒干的蔬菜秧和野草等含农作物所需的养分,都可以作为种植原料,秸秆还田可以高效解决这一问题,农民的秸秆不仅不用焚烧,还有了更大的利用价值,既可以防止秸秆燃烧污染环境,同时这种种植方法还有抗病菌、增产量、长势好、预防土壤板结等效果,这样秸秆可以充分利用也减少了焚烧带来的空气污染,可谓一举两得,所以应大力推广秸秆还田,从根本上杜绝焚烧,需要场地配套机械粉碎。

5.文化大院的建设。由于我村基础薄弱、农民文化素质较低,因此,思想教育和文化建设一直以来都是难度比较大的一大难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为更好满足我村农民文化生活需要,提高村民文化素养,推动我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改善我村群众文化基础设施条件,建设文化大院应该提上日程,坚持因地制宜、就地改造的原则,充分利用我村村部现有设施进行改造和改建。茂盛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建设可以为群众提供便利的文化活动场所,改善基层群众文化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村民提供卫生、科技、法律、信息、信访、保障、教育等服务,为民免费发布致富信息、村务及财务信息、重大疫情报告等情况;一个完整的文化阵地便于召集党员集中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以丰富党员的组织生活,增强党员群众的凝聚力,更好的为群众服务,做到村务和财务透明化,让更多的老百姓监督。充分利用现有舞

蹈队进行文化宣传,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

建设内容

.室内文化活动中心。

室内文化活动中心主要包括:村民办事大厅50m2、农家书屋60 m2、党建活动室60 m2、妇女之家30m2、棋牌室20m2、小饭桌50 m2 、厨房30 m2、卫生间10 m2。

.辅助设施:院内文化墙3面、宣传栏5个、活动式舞台1个、音响设备1套、电子屏2个等。

.文化中心内部设施:

(1)为民服务大厅:柜台、电脑、打印机、办事指南等相关室内装饰设备;

(2)农家书屋:书报架、书柜、图书、电子阅览设备、书桌、椅子;

(3)党建活动室:桌椅、电脑、投影仪、电子屏、音响设备、党务宣传展示板等;

(4)妇女之家:检查床、电脑、桌椅、柜子、宣传展板、办事指南等;

(5)棋牌室:各种棋具各一套、乒乓球设备一套、篮球2个、室内健身器材2套;

(6)便民饭桌:餐桌10张、椅子40把;

(7)厨房:厨房设备1套;

(8)卫生间:卫生间设备1套。

6、利用闲置土地建设营养温棚。为增加农民收入,计划在银

通路东侧,北京路北侧,金家渠西侧茂盛村五队的50亩左右土地建双面带棉被空心棚25栋,每栋占地2亩,每栋空心棚造价约7万元,供共需资125万元,现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80万项目资金。

7、调整种植结构,改善单一种植。茂盛村村民种植西红柿多年,西红柿也给村民带来丰厚收入,但近几年黄头病的危害,有的农户种植西红柿几乎绝产;现计划引导农民种植嫁接黄瓜、嫁接茄子、嫁接辣椒、芹菜等,在全村范围内挑选种植优秀农户给予一定数量的种苗补助,以此鼓励更多农户加入种植,扩大种植范围,增加农民收入;本项措施计划投资10万元,资金来源为政府种苗补贴。

8、发展近郊高效生态农业。计划在银通路西侧,茂盛一队大拐弯处占地40亩,兴建茂盛近郊高效农业生态园,园内集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规划(1)瓜果蔬菜种植(2)旅游采摘(3)餐饮(4)蔬菜集散(5)冷链保鲜(6)休闲娱乐,设置陶艺馆、怀旧乐园、农耕体验园、磨豆腐等参与性娱乐项目。(7)建冬暖大棚5栋,空心棚5栋,整个园区按照绿色食品的生产标准进行种植。

把茂盛近郊高效农业生态园发展成高效生态观光旅游产业,带动农民增收,扩大村民就业范围,壮大集体资金。具体项目投资预算如下:

建设现代化高效温棚10栋,每栋投资万元,合计175万;

流转村民土地36亩,每亩万元,合计万元;

建设看护耳房5栋,每栋2万元,合计造价10万元;

电力配套设施、道路硬化共15万元。其中:电力配套设施5万元;道路硬化10万元。

其他费用,约万元。

项目总投资:360万元,其中申请壮大村集体经济资金260万,村民集资入股资金100万。

以上就是茂盛村2018-2020年全村经济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的三年计划,村两委将齐心协力,共谋发展大计,一如既往地扎实苦干,稳步推进党支部和村委会工作健康持续发展,使茂盛村的各项事业稳步、快速推进。

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

XX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繁荣农村经济是核心,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关键。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密切干群关系,增强集体统一服务功能的物质基础;是强化基层党建工作,增强党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有效手段;也是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村经济向更高层次和更高水平发展的现实需要。对实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以发展为主题,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强XX村村委会的经济实力和服务功能为目标,坚持因地制宜,发挥地域优势的原则,不断创新机制,强化管理,提高农业的市场化水平,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稳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力争通过努力,使XX村集体经济发展迈入健康运行轨道,全村集体经济不断有新的增强,把农村双层经营和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发展目标 大力发展地域优势,充分利用资产资源,加强村集体经营项目建设,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力争在XXXX年村级集体经营收入达X万元。 三、基本思路 1、转变村民观念,增强发展村集体经济的紧迫感。发展本村集体经济

有利于加强本村基层组织和村民自我组织建设,有利于改善村委会、村支委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促进全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只有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了,能够为村民提供比较丰富农村公共物品,才能增强集体统一服务功能,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组织在生产服务、管理、资产积累上的职能作用。只有这些要求都达到了,才谈得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才会成功。 2、理清思路,探索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新路子。把发展本村集体经济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以及发展主导产业结合起来,多渠道多形式探索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路子。 3、强化管理,提高质量。集体积累走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基础,要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管理,做到管理、效益齐抓,生财、理财并重。 4、配强班子,育好队伍。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关键在村委会、村党支部班子。要坚持把选好人、用好人当作发展XX集体经济的前提来抓。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

村级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发展程度关系整个农村经济发展大局,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促进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强支柱,是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的组织建设,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根本保障。 一、当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来源比较单一。多数村主要的收入还是依靠村集体公房的出租和村集体土地的征用。许多村集体经济的好坏是由出租集体公房和征用土地的多少来决定的,并没有广开思路,通过新方法、新途径,大力增强集体经济。 2、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空间比较狭小。除县城各村和集镇部分村外,绝大多数村集体土地、山林和公房等资产价值低,开发成本高,难以带来直接效益。 3、部分村干部观念陈旧,能力不强。有些村干部认为党的政策是鼓励发展个体经济、民营经济,发展集体经济已经过时,认为搞市场经济就是谁有本事谁致富,只要经济发展了,农民富裕了,有无集体经济无关紧要,在思想方面,由于保守和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普遍存在“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陈旧观念和“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没有大力去开拓新思路,只会抱怨没有资源、没有资金、没有政策,只会抱怨农村工作难做,村干部难当,他们对如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没有明确的思路,“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面对新形势只能束手无策。 4、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活力。一方面导致部分村干部敢管,村民对村集体资产的好坏不关心,另一方面导致管理难度加大,经常出现集体资产流失现象,使部分干部群众对发展集体经济丧失了信心。 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对策与思考 1、理清发展思路,大力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一是大力开发集体资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方案(定稿)

桂园林村发展集体经济实施方案 一、xx得基本情况 1、xx村距赤水市区约45公里,村分布在元厚集镇往习水方向得赤水河西岸,全村面积约15、76公里,地势呈西南高,东北低,海拔落差大,呈坡面分布。全村有515户,人口1785人,其中党员38名。有六个村民组,一组桂园、二组桂林、三组松林坪、四组凤凰台、五组大兴、六组红军渡。其中有贫困户254户682人,2014年低保农户165户,262人,2015低保提档减标评议后约59户96人。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779元。 2、农业产业:该村主要以发展龙眼、荔枝为主,全村龙眼种植面积约3500余亩,年产约20万斤,主要分布在二、四、六组。上环线得一、三、五组以常规农业为主。 3、基础设施:二四六组位于河沿岸,地势相对平坦,交通基础设施完善,通村公路、生产便道、小水池等建设完成;一三五组位于高速公路西南面坡上,海拔相对较高,通村公路正在硬化,有5、6公里为泥结石路,交通十分不便,且生产便道较少,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尤其就是一、三组水源少,靠天吃饭得农业现状让人堪忧。 二、存在问题 通过调查了解,xx村无集体资产,集体经济发展薄弱,仅有一个得龙眼专业合作社,且未正常运转;整村除了龙眼支撑,

其它常规农业发展不突出,2、4、6组与1、3、5组产业发展不同速,1、3、5组相对发展缓慢,基础设施落后,没有产业支撑。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支部作用发挥不明显,村办公楼年久失修,办公环境恶劣,办公设施简陋。 三、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 一就是围绕桂园林村精品水果,以“支部+协会+农户”得经营模式,打好协会牌。 首先就是建立健全协会章程,发挥专业合用社在村集体经济中得领衔导航作用;完善村级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村级资金监管,开展党组织活动,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并明确驻村工作组人员工作分工。通过龙眼专业合作社统一管理、营销及水果加工,村委会提取利润得20%作为集体经济。 其次就是村委会通过招商引资或政府投资得方式,在桂园林村开办以龙眼为主得水果加工厂,开展水果精包装、水果罐头、果脯干果等业务。可以包揽元厚镇所有龙眼、荔枝等农产品得加工。由于元厚离习水较近,可以拓宽业务范围,涵盖赤水、习水等周边城乡,逐步扩大规模。 再次依托元厚得工业园区,以项目资金入股得方式,定期收取果品加工厂得管理费,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二就是抓住今年元厚镇在桂园林村举办第二届龙眼节得大好机遇,理顺龙眼专业合作社得组织领头作用,村委会协助龙眼节搞好服务,协助完善节日举办得管理,包括对村民

村级未来三年发展规划

202021年村级未来三年发展规划【导语】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无论办什么事情,事先都应有个打算和安排。有了工作计划,工作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步骤,就可以协调大家的行动,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同时,计划本身又是对工作进度和质量的考核标准,对大家有较强的约束和督促作用。所以计划对工作既有指导作用,又有推动作用,搞好工作计划,是建立正常的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202021年村级未来三年发展规划》,供您借鉴。 【篇一】 一、目标及任务:通过三年的工作,村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得到加强,组织体系健全,班子功能逐步增强,党员素质得到提高,并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作机制,强化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得到稳步的增长,努力构建起一个和谐稳定的人居环境。

二、加强村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 按照《大竹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201x-201x年规划》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认真落实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的各项措施,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加大党员教育力度和管理。坚持党课、党员冬训等活动的开展,大力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对于全村党员,深化开展“双培双带”、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承诺、流动党员“双向带动”、为民服务全程代理等活动载体,搭建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充分发扬先锋模范作用。注重在农村致富带头人、回乡青年、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每年至少发展2-3名新党员,优化党员队伍结构。逐步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牢固树立党的领导观念。抓好党员活动室的建设的同时,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把村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一个团结、奋进、开拓的班子。 二、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发展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做好村里基础设施建设 1、发展经济及富民增收。大庙是一个以茶、林为主要

XX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方案(定稿)

桂园林村发展集体经济实施方案 一、xx的基本情况 1、xx村距赤水市区约45公里,村分布在元厚集镇往习水方向的赤水河西岸,全村面积约15.76公里,地势呈西南高,东北低,海拔落差大,呈坡面分布。全村有515户,人口1785人,其中党员38名。有六个村民组,一组桂园、二组桂林、三组松林坪、四组凤凰台、五组大兴、六组红军渡。其中有贫困户254户682人,2014年低保农户165户,262人,2015低保提档减标评议后约59户96人。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779元。 2、农业产业:该村主要以发展龙眼、荔枝为主,全村龙眼种植面积约3500余亩,年产约20万斤,主要分布在二、 四、六组。上环线的一、三、五组以常规农业为主。 3、基础设施:二四六组位于河沿岸,地势相对平坦,交通基础设施完善,通村公路、生产便道、小水池等建设完成;一三五组位于高速公路西南面坡上,海拔相对较高,通村公路正在硬化,有5.6公里为泥结石路,交通十分不便,且生产便道较少,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尤其是一、三组水源少,靠天吃饭的农业现状让人堪忧。 二、存在问题 通过调查了解,xx村无集体资产,集体经济发展薄弱,

仅有一个的龙眼专业合作社,且未正常运转;整村除了龙眼支撑,其它常规农业发展不突出,2、4、6组与1、3、5组产业发展不同速,1、3、5组相对发展缓慢,基础设施落后,没有产业支撑。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支部作用发挥不明显,村办公楼年久失修,办公环境恶劣,办公设施简陋。 三、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 一是围绕桂园林村精品水果,以“支部+协会+农户”的经营模式,打好协会牌。 首先是建立健全协会章程,发挥专业合用社在村集体经济中的领衔导航作用;完善村级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村级资金监管,开展党组织活动,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并明确驻村工作组人员工作分工。通过龙眼专业合作社统一管理、营销及水果加工,村委会提取利润的20%作为集体经济。 其次是村委会通过招商引资或政府投资的方式,在桂园林村开办以龙眼为主的水果加工厂,开展水果精包装、水果罐头、果脯干果等业务。可以包揽元厚镇所有龙眼、荔枝等农产品的加工。由于元厚离习水较近,可以拓宽业务范围,涵盖赤水、习水等周边城乡,逐步扩大规模。 再次依托元厚的工业园区,以项目资金入股的方式,定期收取果品加工厂的管理费,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二是抓住今年元厚镇在桂园林村举办第二届龙眼节的大好机遇,理顺龙眼专业合作社的组织领头作用,村委会协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方案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 实施方案 村级集体经济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农民共同富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为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县委先后下发了《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意见》、《关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关于实施“兴村计划”、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意见》、《关于推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三制”模式、促进农村科学发展的实施意见》,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不断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繁荣稳定。根据全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建设有关要求,结合全县农村实际,现就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题,紧紧围绕“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全省脱贫奔小康示范县、率先建成山区新农村建设先进县”总体目标,大力实施“兴村计划”,全面推行“三三制”,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促

进农民增收致富,推进农村科学发展,为实现“三年翻番”、“两个率先”目标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目标任务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必须站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坚持“村级主导、市场主体,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培植典型、示范带动,整体联动、部门配合”的原则,创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形式,多途径增加村级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不断加快山区新农村建设。大力实施亿千百十工程,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在全县打造集体经济年纯收入亿元村1个、千万元村5个、百万元村10个、十万元村100个,90%以上的村集体经济年纯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彻底消灭“空壳村”。 三、实现形式 1、资源开发型。要结合农村实际,坚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充分发挥矿产、山林、水能等自然资源优势,挖掘经济潜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矿产资源丰富的村,要积极兴办集体企业,合理开发矿山资源,并由卖原矿向深加工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走精细化发展路子,争取效益的最大化。山林资源丰富的村,要抓紧开发林地资源,吸引林业投资项目,特别是在林权制度改革中,既要保留少量的集体林地,也要适当提高

村级经济发展计划及规划

2008年村村级经济发展计划为了促进我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根据镇政府的要求,结合本村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结合镇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富民强村为目标,艰苦奋斗,真抓实干,努力工作,争取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经济指标任务而努力奋斗。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解放思想,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二、目标和任务 主要目标是:村级经济收入、人平纯收入年年递增,农业产业化、生态能源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外向型经济,提升经济实力。一是充分利用本村在外创业人员这笔宝贵财富,鼓励他们回乡置业,参与各个项目的开发和建设。二是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制定优惠政策。 三、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积极推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1、抓好党支部的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核心领导和战斗堡垒作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要求全村党员,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我村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作用。 2、开展好群团工作,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全村妇女、青年、民兵等把各项工作搞好。 3、强化村委会工作职能,加强村干部的组织观念和工作责任感,做到严密分工,严明纪律,严格制度,包片负责,做到外树形象,内讲风格,既分工又合作,齐心协力,全面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知面而进,在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有全村党员组长和全村人民的支持配合,一定会作出新的贡献。 4、切实加强领导班子的建设,着力推行“两推一选”制度,选好村干部,优化班子结构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推行“阳光工程”,依法执政,廉洁行政。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员教育培训活动,利用村远程教育,传授致富科学知识,增强学员的致富能力,坚持“四项制度”,积极稳妥地发展党员,把优秀的经济能人培养成党员,把优秀的党员培养成村干部,增强班子实力,加强党支部阵地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服务,创业平台。 5、强化领导地位,加强对群众的沟通和合作,充分发挥协会,村民理事会,妇联,青年团体的带动作用,鼓励参与支持村级工作,发展经济。 2009年村村级经济发展计划

xx村集体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xxx镇xx村 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序言:通过调研,切实摸清易康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状况,为县委进一步加强村级集体经济建设提供客观、科学的决策依据。 一、基本情况 xx村(社区)位于xxxx,属于山区村委会,下辖xx个自然村,xx个村民小组,2011年末总户数xx户,总人口xx人,2011年农村经济总收入xx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43元。全村国土面积xx 平方公里,海拔xx米,年平均气温xx℃,年降水量xx毫米,适合种植烤烟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xx亩,人均耕地xx亩,林地xx亩。该村属于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到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 二、集体经济概况 xx村无集体经济收入来源,总体来说该村的集体收入来源空白,村级组织活动经费主要是靠财政的村级转移支付。 三、发展集体经济的特色与做法(原因) xx村地处山区村,交通不便、信息不灵,技术落后,知识文化水平低,经济的发展空间很小,本身的资源相对缺乏,村里没有集体所有的资产用于发展。山上有林分到户,地下无矿也无地,更没有什么乡镇企业,所以集体经济就成了无水之源。 四、存在问题与思路规划 (一)存在的问题

1、发展的基础条件薄弱。xx村属山区村,各组环境条件差,不少大部分村组所处地理位置偏僻,可开发利用资源较少,而且交通不便、信息不灵,技术落后,经济的发展空间很小。 2、发展的意识不强。随着个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逐渐地被大部分村民淡忘,部分基层党员、干部和村民对于发展集体经济的意识弱化,集体意识、大局意识淡化,思路不清、办法不多,示范性不强,带动能力有限,个人意识、自我意识增强,观念陈旧,认为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就是谁有本事谁致富,只要经济发展了,村民富裕了,有没有集体经济无关紧要。 3、村集体负债大。xx村既无村办企业,又无土地资源,无自主创收能力,收不抵支。由于村集体经济发展长期徘徊不前,修建村委会、村社道路、架电、建学校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性事业只能靠贷款、借债进行,致使大部分村大量负债。 4、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扶持资金和政策较少。各级各部门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上给予了一些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但由于点多面广,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仍然有限和不足。 5、xx村大多年轻人外出打工,剩下孤寡老人儿童,农民知识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思想保守、守旧。 (二)发展思路规划 1、鼓劲加压,营造浓烈氛围。充分利用各种教育手段和宣传媒介,加大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宣传教育力度,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认识发展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性,增强发展村集体经济的紧迫感和自觉性,使广大村民要有大局意识、全局观念,树立村兴我荣,村衰我耻的思想,特别是广大党员要作出表率,敢为人先,树好榜样。其次,

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

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 一、积极稳妥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一是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衔接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30年的政策,让农民吃上“定心丸”。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 二是稳步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在依法保护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农民承包权的前提下,平等保护土地经营权,激活农民财产权。建立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加强土地经营权流转和规模经营的管理服务,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动员和引导有条件的村集体,通过开展农村土地流转,实现土地集中连续使用。 二、加快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进程,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是党中央部署的一项管全局、管长远、管根本的重大改革,对于实施乡村战略、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是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形成有效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的治理体系,航海农村集体资产,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汪产核资,集体成员身份确认、分类推进农村集体资源性、

经营性和非经营性资产改革,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探索配送地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三、加强指导服务,发展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一是引导促进合作社规范发展。围绕特色主导产业,依托市场,因地制宜,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运作水平高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打造品牌,实施品牌策略,增强市场竞争力。二是健全内部制度,搞好规范运作。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机制,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建立积累发展机制,深化监督约束机制,培育农民合作社健康运行。培养一批懂经营、会管理的队伍,推动合作社快速发展。三是建立健全合作社、家庭农场与农户之间紧密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发展订单农业,与农户形成稳定的购销关系。支持农民以资金、技术、土地承包经营权等要素入股,实行多种形式联合与合作,与龙头企业形成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确保农民持续增收。力争2020年规范化管理的农民合作社达到100家以上,覆盖全县所有农业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创建国家级示范社达2家以上,创建自治区级示范社5家以上、50%以上的农产品通过农民合作社进行初加工,60%以上农民合作社实行品牌化营销,90%以上的农民合作社实行标准化生产和规范化管理,到2022年,全县的合作社全部实现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全县80%以上的农民加入合作社,产品通过合作社销售,提高农民组织化程

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三年发展规划方案

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三年发展规划方案 三百垅村位于乃林镇东南部,全村面积10.67平方公里,辖9个村民小组,有户籍人口912户2522人,常住人口688户1733人,三百垅村有土地面积12979.25亩,其中耕地面积8507亩,林地面积4472.25亩。 为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农村工作,夯实村级基层组织的经济基础,巩固基层党的执政地位,提升村级组织为民服务的能力,结合我村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到2021年底,村集体经营性年收入达到1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 二、发展思路 结合我村实际,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途径和模式。 (一)规划三百垅村养殖小区,推进养殖业规模经营。增加村民收入。借助2019年土地规划的有利契机,争取建四个养殖小区,每个自然村一个。 (二)规范集体资源利用。对村集体林地、耕地等集体资源进行认真排查,通过自主经营或者公开竞标的方式转让、出租集体资源,充分发挥资源效益,增加集体收入。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利用率,增加集体收入。 (三)盘活集体资产。对集体所有的旧房屋、学校、公共设施和

场地等集体资产,可以通过承包、租赁等方式加以开发利用,增加集体收入。 (四)领办各种合作经济组织。鼓励推动土地的多种经营方式,推行“支部+协会”模式,大力发展林果业、中药材、种植业、养殖业,通过成立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提供服务的方式增加农民收入。 (五)其他方式。选准选优项目,争取上级资金投入或争取上级项目等其他方式增加集体公益性投入,安装路灯80盏,硬化路肩等。 三、强化管理 (一)加强村级集体资产管理。积极落实乃林镇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方案,加强对村级“三资”(资产、资源、资金)的清理、登记、管理,建立“三资”台帐。村级集体资产发包出租,必须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实现收益的最大化;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不允许随意变更,不得对外提供担保,承包、租赁等形式不得超出本届村两委班子任期。 (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建立健全村级财务收支各项制度,严格收支审批,努力控制非生产性开支。建立健全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和村务财务公开制度,及时、真实地公开相关信息。 (三)加强村级民主管理。认真落实村务公开制度、财务公开制度、党务公开制度、事务公开制度等,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规范民主理财行为,对财务收支活动实行民主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村集体经济民主决策机制,确保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

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三年规划

***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 根据区委组织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发展实际,特制定***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三年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抢抓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继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努力提高村级组织的服务能力,带动整个农村经济和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带领群众走上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的兴乡富民之路。 二、发展目标 从2017年到2019年,力争有集体经济收益的村,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新的提升,无集体经济收益的村,找到符合村级实际的发展路子,力争通过3年的努力全面消灭村集体经济空白村,使全乡行政村集体经济年收入普遍达到3万元以上。 三、发展途径 以市场为导向,创新思路,科学发展,从村级经济基础、区位特点、资源条件等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探索多种发展模式和实现形式。 1.盘活集体资产。对村集体所有的关闭企业、闲置房屋和校舍、机械设备以及水利水电工程设施、公共服务设施设备、场(土)

地等集体资产,通过发包、租赁、参股、联营、合资、合作等方式加以开发利用,增加集体收入。各级财政对村投入资金发展村级公益事业所形成的公益性设施,纳入村集体资产范围。 2.利用集体资源。对无偿占用、低价发包的村集体耕地、水面、林场、未利用土地等集体资源进行认真核查,通过自主经营或公开竞标的方式转让、出租集体资源,充分发挥资源效益,增加集体收入。充分利用荒山、荒坡、荒滩、荒水及路边、水边、田边、村边等集体“四荒四边”空闲地,发展林业、种植业、养殖业等,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利用率,增加集体收入。鼓励村集体结合美好乡村建设、农村环境卫生治理、村庄整治和河道疏浚等,开发利用集体水土资源。 3.推进土地流转。鼓励村集体成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在依法、自愿、有偿、规范的前提下,集中连片流转土地,加强服务、指导,增加集体收入。也可在改善农业基础条件的基础上引入现代农业项目,统一对外发包,实现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土地效益,增加集体收入。 4.集约经营土地。大力推进土地整治,利用“空心村”整治、旧村改造腾出的土地,通过土地复垦和综合开发利用,增加集体收入。对于土地整治出来的新增耕地,在确保群众利益的前提下,确权到村集体并进行经营。 5.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结合土地整治、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改造等农业项目,大力发展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化项目,积极兴办一批高效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

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

2018年村产业发展规划 (2018-2020) 为进一步推动我县“产业富民”活动工作,促进我村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农民收入稳步提升,按照上级要求,并结合县、乡(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特制定xx村经济发展规划。 一、基本情况 xx村有xx个屯,xx个组,人口数xx,总的耕地面积为xx 亩,其中旱地xx亩,水田xx亩,该村的主要产业有芒果、油茶及杉木,其中芒果种植xx亩,油茶xx亩,杉木的种植面积为xx 亩,养殖业以养猪、养鸡、养鸭为主,其中猪年出栏量xx头,肉鸡出栏xx羽,肉鸭出栏xx羽。 二、发展方向 努力发展xx等产业,努力打造我村的一个特色产业,在扩大产业经营的同时,我们也为农民提供相关科学xx技术,提高xx的成效。鼓励农民积极投身xx的队伍,提高农民积极性及觉悟性,鼓励农民把产业和规模做大做强。 三、打造特色品牌 根据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本村人才、土地、环境资源优势,合理引导农户改变发展思路,通过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的种植、养殖业发展,实现农业产业一村一品,规模化种植xx、完善销售渠道,加大XXX的发展力度、扩大xxx的知名度,做大、做强XXX等产业,做到有一个促进农民增收的亮点。 四、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 村党组织、村民委领办合作社,结合本村产业发展实际,本

着集体增收、农民增利的原则,领办创办专业合作社,发展“一村一品”或农家乐。一是参与经营。通过办理各项证件,提供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服务,提取利润,增加集体收入。二是入股分红。可将本村土地、资金、农业机械等入股合作社,按收入比例获取分红。三是争取项目。以合作社名义,争取上级政策扶持,资金落地后,按村集体与合作社贡献大小合理分配,再次投资,增加收入。 五、突出发展农村劳务经济 围绕市场需求和劳动者个人意愿,加大劳务输出培训的投入,统筹使用各类培训资源,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依托政府,整合各行业各部门的培训资源,实现多工种、多行业的覆盖,加大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和贫困户教育培训工程实施力度,确保贫困家庭劳动力至少掌握一门致富技能,实现靠技能脱贫。2017-2018年培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有培训需求的劳动力xx人,劳务输转xx人,创劳务收入xx万元; xxx村民委员会 2017年xx月xx日

X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计划

为进一步推动我居产业富民工作,促进我居产业多元化发展,带动农民收入稳步提升,按照上级要求,制定我居经济发展规划。 一、基本情况 有个自然庄,个村民小组,人口数,耕地面积亩,我村主要产业有蔬菜,桃园,梨园,木板厂房等。养殖业主要有温室鸡,小型猪场。 二、发展方向 努力发展扶贫厂房等,我居打算在建造一个1500平方米的扶贫厂房,努力打造我村的一个特色产业,在扩大产业经济的同时,我们也为农民提供科学的种养殖技术,提高收入成效。鼓励农民积极投身于扶贫厂房的建设队伍,提高农民积极性及觉悟性,鼓励农民把产业做大做强。 三、打造特色品牌 根据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本村人才,土地,环境地理优势,合理引导农户改变发展思路,通过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的种植,养殖业的发展,实现农业产业多元化进步,加大扶贫厂房的发展力度,扩大知名度,做大做强果林园,木板厂,扶贫厂房等产业。做到有一个促进农民增收的亮点。 四、发展村集体项口 今年,在原来的扶贫厂房建设上,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建,将扶贫厂房的墙头等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同时,我居计划今年在建造一个1500平方米的扶贫厂房,努力壮大集体经济,提升村集体经济收入。此外,争取项对于我居的环境整治和小广场建设,争取上级政策扶持。围绕市场需求和劳动者个人意愿,加大劳务技术培训输入,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依托上级领导部门,加大职业技术提升计划和贫困户教育扶持工程力度,确保贫困家庭至少掌握一种致富门路,实现靠自身脱贫致富。 为进一步壮大村级产业,提高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增强基层实力活力,提升我村为民办实事的能力,现结合我村实际,特制定20和年村集体经济发展计划。 一、基本情况 X村距离县城*公里,全村区域面积*平方公里,共有耕地*5亩,其中水田* 亩,旱土水亩。全村共有*个村小组,*户*人,党员*人。主要产业有养鱼、蔬菜、玉米、脐橙等,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8. 42万元。 二、目标任务

村集体经济发展计划

为发展壮大我镇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进而带动我镇镇域经济的发展,特制定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学习习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作为深化拓展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 一下重要工作来抓好抓落实,创新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模式和运行模式,多形式多渠道做 大做强村级集体经济和人民群众增收致富,努力实现村级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 我镇村级经济发展的目标是:实现村级经济收入有较大提高,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有较大增长,帮助村党支部实现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 反映好的“五好”目标。用3年时间努力,力争全镇9个行政村全部有集体经济收入,村集体经济收入超5万元的村比例达到50%以上;超8万元的村比例达到30%以上;超10万元的村比例达到20%以上。 三、主要思路与措施 1、扭转观念,提高认识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是减轻农民负担的一项利民工程,只有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了,能够为农民群众提供比较丰富的物质、精神和文化服务,才能增强集体统一服务功能,充分 发挥集体经济组织在生产服务、管理方面的职能作用,最大限度地挖掘家庭经营的潜力, 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为基层组织组织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全镇上下形 成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舆论氛围。 2、理清思路,合理规划 多形式多渠道探索发展路子,各村结合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具体的工作实施方案。建议新田村村级集体经济利用荒山发展茶叶、板栗、蔬菜;庙坝村发展苹果桃基地、梁子山茶叶、辣椒;田村村利用空闲土地流转和荒山荒坡发展茶叶、烤烟、黑桃、中 药材;丰乐村发展烤烟、梨子、大棚蔬菜;茶坪村发展经果林、茶叶、生姜、大蒜;牛塘 村利用投资400万元的乡村旅游发展葡萄、茶叶、大棚蔬菜、干果;新场村利用荒山发展养羊、茶叶、中药材;山江村发展茶叶、脱毒马铃薯、养羊、林下养鸡。各村充分发挥“支部+公司(协会)+农户”等优势,依托本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农村各项产业,带动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逐年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度提高。 3、加强管理,提高质量 村级集体经济积累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基础,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管理,做到发展、管理和效益并重。一是要准确界定集体积累的范畴。二是要研究探索和提取积累的办法, 如建立健全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集体非耕土地的入股联营等。三是要切实加强集体资产 的管理,建立健全一系列制度,如财产物资管理财务公开、民主理财等制度。四是要切实

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

【?节日作文】 为进一步推动我居产业富民工作,促进我居产业多元化发展,带动农民收入稳步提升,按照上级要求,制走我居经济发展规划。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供大家参考选择。 村集体经济 为逬一步推动我居产业富民工作,促进我居产业多元化发展,带动农民收入稳步提升,按照上级要求,制走我居经济发展规划。 _、M情况 有个自然庄,个村民小组,人口数”耕地面积亩,我村主要产业有蔬菜,桃园”梨园,木板厂房等。养殖业主要有温室鸡”小型猪场。 二发展方向 努力发展扶矣厂房等,我居打算在建造一个1500平方米的扶矣厂房,努力打造我村的一棉色产业,在扩大产业经济的同时,我们也为农民提供科学的种养殖技术,提高收入成效。鼓励农民积极投身于扶合厂房的建设队伍,提高农民积极性及觉悟性,鼓励农民把产业做大做强。

三、打造特色品牌 根据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本村人才,土地,环境地理优势,合理引导农户改变发展思路,通过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的种植,养殖业的发展,实现农业产业多元化讲步,加大扶钦厂房的发展力度,扩大知名度,做大做强果林园,木板厂,扶贫厂房等产业。做到有一他进农民増收的亮点。 四、发展村集体项目 今年,在原来的扶矣厂房建设上,因出设施进一步改建,将扶贫厂房的墙头等基础设施逬一步改善。同时”我居计划今年在建造一个1500平方米的扶贫厂房,努力壮大集体经济,提升村集体经济收入。此夕卜,争取项目,对于我居的环境整治和小广场建设,争取上级政策扶持。围绕市场需求和劳动者个人意愿,加大劳务技术培训输入”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依托上级领导部门,加大职业技术提升计划和贫困户教育扶持工程力度,确保矣困家庭至少掌握一种致富门路,实现靠自身脱贫致富。 村集体经济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县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推进会议精神,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升村级组织运转保障水平,从根本上解决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平

2020年村级未来三年发展规划.doc

2020年村级未来三年发展规划 【篇一】 一、目标及任务:通过三年的工作,村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得到加强,组织体系健全,班子功能逐步增强,党员素质得到提高,并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作机制,强化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得到稳步的增长,努力构建起一个和谐稳定的人居环境。 二、加强村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 按照《大竹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201x-201x年规划》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认真落实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的各项措施,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加大党员教育力度和管理。坚持党课、党员冬训等活动的开展,大力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对于全村党员,深化开展“双培双带”、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承诺、流动党员“双向带动”、为民服务全程代理等活动载体,搭建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充分发扬先锋模范作用。注重在农村致富带头人、回乡青年、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每年至少发展2-3名新党员,优化党员队伍结构。逐步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牢固树立党的领导观念。抓好党员活动室的建设的同时,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把村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一个团结、奋进、开拓的班子。

二、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发展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做好村里基础设施建设 1、发展经济及富民增收。大庙是一个以茶、林为主要收入的村,茶园面积有3428亩,山场面积20362亩。做好茶叶文章,构筑起“一村一品”的主导产业格局,改造低产、低质茶园,建立无公害、有机茶园基地,初步建立茶叶生产加工基地,提高茶叶附加值,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产销*的格局,增加农民收入。加大对林业投入,多建一些“绿色银行”,重点在于培育发展油茶,每年培育油茶300亩以上,同是做好发展与保护相协调。鼓励有文化、有技能的村民在农闲时外出务工,与有关部门合作,做好外出务工人员的“阳光培训”工程,培育农村经济人和乡土实用人才,三年完成劳务输出800余人次,通过劳务输出,增加农民收入。对于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一是对村零星分散的茶园、山场进行新的重组,改变原有经营模式,盘活存量资产;二是【村委会未来三年计划】 凭着大庙茶叶量多做工久的优势,与农户合作,搞好茶叶加工、销售,增加集体收入。 2、基础设施建设及民生工程。一是按照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建设、管理、及使用办法,积极争取落实大庙村委会组织活动的新建,全面规范,201x年内完工。二是做好我村新型合作医疗卫生室的新建,进一步提升我村卫生建设,在201x年完工。三是积极申报实施大庙河道治理工作的同时,做好我村生态环境

村集体经济发展初步方案

村集体经济发展初步方案 第一篇:村集体经济发展初步方案 经X村党支部研究,报X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形成了三个集体经济发展初步方案待定。现将方案介绍如下: 一、“茶山X寨”周末小旅游方案 以“茶山X寨”为亮点,继续将X村X族聚居点建设成为一个民族风情的旅游小景区。由村委来统一规划、管理、运营。联系旅行社将游客带到X村“茶山X寨”,体验X族民居的风情,吃“砣砣肉”,打“跑山鸡”,观看X族红色文化、火焰文化表演。建设X家乐5个,全面提升X族居点软实力,举办X族火把节,打造X族风情园,实现旅游常态化,将成品茶叶作为观光茶园的特色旅游产品进行包装,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链。建设“观茶园—看茶姑采茶—品有机茗茶—游X 族风情园”的特色“周末小旅游”产品。 集体经济收益分析:在组织和协调上由村委成立公司负责,旅行社将游客游玩资金转到公司,由公司安排具体的游玩节目和X家乐,再由公司来安排具体的收益分成,其中集体经济占利润50%。 二、X村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电商合作方案 与淘宝、阿里巴巴等大型电商的拓展部门合作,由电商将他们手中掌握的人力和市场资源注入到X村专业合作社,由专业合作社流转群众的茶园进行有机全程监控高质量生产。再由电商负责将生产出的有机高品质茶叶推向市场。

集体经济收益分析:X村专业合作社实行股份制,电商、X村村委、群众分别用资金、人力、市场资源、土地进行入股。年底分红按财务决算股份额度进行分红。 三、X村3800亩集体林七月笋管护开发方案 成立X村集体林开发公司,引进电商注资进行高品质深度开发。生产出的产品由X村集体林开发公司初加工后,由电商负责市场运营。全程实行定单制。 集体经济收益分析:X村集体林开发公司实行股份制,电商、X 村村委、群众分别用资金、人力、市场资源、土地进行入股。年底分红按财务决算股份额度进行分红。 第二篇: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工作方案 经X村党支部研究,报X族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形成了集体经济发展初步方案待定。现将方案介绍如下: 一、目的任务 现代农业方面:坚持现代农业脱贫和村集体经济发展同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以“茶叶产业发展为基础,配套养殖羊、鸡等农产业为带动”的工作总体思路,多方调研、积极引导、广泛宣传,在现有基础上继续优化工作规划、丰富工作载体,精准工作任务、工作重点和主攻方向,科学确定具体措施,切实做到了产业发展科学性和实际性。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方案

上村:办公场所面积280㎡,村级阵地1处,面积486平方米,其中可出租利用面积180平方米,村闲置河滩地面积为340亩。村级集体经济积累额为20290.69元,互助资金20万元。计划利用现有的村集体经济和互助资金发展“互助创收型”和“土地营运型”集体经济。依托村级扶贫互助资金协会,用活村级扶贫互助资金,力争每年发放互助资金贷款200万元,并按照县上的分配方案将利息的一部分列入村集体收入,增加集体经济,计划到2018年底,年终集体经济收益争取达到32480元;逐年增加,到2020年底力争集体经济积累达50000元。 水渠村:办公场所面积300㎡,村级阵地1处,面积1400平方米,其中可出租利用面积300平方米。村级集体经济积累额为600元,互助资金20万元。计划利用20万元的互助金,发展“互助创收型”和集体土地租赁的方式开展“土地营运型”集体经济。依托村级扶贫互助资金协会,用活村级扶贫互助资金,力争每年发放互助资金贷款100万元,并按照县上的分配方案将利息的一部分列入村集体收入,再租赁的基础上增加村集体经济,计划到2018年底,年终集体经济收益争取达到1000元;逐年增加,到2020年底力争集体经济积累达30000元。 张家村:办公场所面积260㎡,村级阵地2处,面积2837平方米,其中可出租利用面积130平方米,村闲置淀粉厂面积为8亩。村级集体经济积累额度为36400元,互助资金20万元。计划利用现有的集体经济和27万元的互助资金,发

展“互助创收型”和“土地营运型”集体经济。依托村级扶贫互助资金协会,用活村级扶贫互助资金,力争每年发放互助资金贷款20万元,并按照县上的分配方案将利息的一部分列入村集体收入,增加集体经济,计划到2018年底,年终集体经济收益争取达到2800元;逐年增加,到2020年底力争集体经济积累达4000元。 孙庄村:办公场所面积130㎡,占地42亩村级建材厂一处(土地为农户承包地,建材厂为村级资产)。互助资金20万元。一是发展“资产经营型”模式,有偿转让孙家大庄建材厂给胡国平,农户每年每亩按800斤粮食市场价价格进行支付(按当年9月市场交易中等价计算),村级每年收取管理费3000元,纳入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二是发展“互助创收型”模式,依托村级扶贫互助资金协会,计划利用现有的20万元的互助资金,发放互助资金贷款,按照县上分配方案将部分利息列入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计划到2018年底,集体经济收益达到3000元以上;2019年底,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500元以上;2020年底,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500元以上。 王庄村:办公场所面积300㎡,村级阵地1处,面积1660平方米。村级集体经济积累额为600元,互助资金20万元。计划利用20万元的互主金,发展“混合经营型”和集体土地租赁的方式开展“土地营运型”集体经济。依托村级扶贫互助资金协会,用活村级扶贫互助资金,力争每年发放互助资金贷款20万元,并按照县上的分配方案将利息的一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