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垂直管理工作方案

护理垂直管理工作方案
护理垂直管理工作方案

护理垂直管理体系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日益提高,为促进医院的科学发展,护理管理模式也应当顺应科学发展的的要求,以便进一步提升护理质量和护理服务,激励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全面促进护理工作持续可协调发展。

二、建立护理三级垂直管理体系

建立在分管院长领导下的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护士长三级护

理垂直管理体系,实施护理垂直管理。

三、工作内容

1、贯彻落实《护士条例》和《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临床护理实践指南》的要求,结合医院实际,以岗位职责要求为基础,实施护士岗位管理,形成有激励、有约束的内部竞争机制。

2、全院护理人员由护理部统一调配

护理部负责对全院护理人力进行弹性管理、统一调配,保障正常工作以及紧急状况下的护理人力配备,使得有限的护理人力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以保障护理工作的有效运行。

3、建立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体系

为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护理部要求各临床科室对护理人员的绩效考核从多维度去分析,包括工作质量、技术难度、劳动纪律、满意率、出勤率以及护士的职称、层级、班次等方面,增加一线岗位及夜班班次的权重,实行优劳优酬,多劳多得。

4、建立激励奖惩体制

护理管理中强化激励奖惩制度,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努力为广大护理人员提供一定的平台,以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强化护理人员执业的规范性,促进护理人员的职业发展。

5、护理部进行护理质量垂直控制

(1)成立护理质量三级质控网络

为确保医院护理质量、护理安全、护理服务更加规范、更加完善,医院成立护理质量委员会,建立护理部--科护士长--科室护士长、质控护士的护理质量三级质控网络,各级质控网络发挥着监控、指导作用,使得各环节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和持续改进。

(2)护理部主任对各科护士长,护士长对护士,自上而下层层把关,环环控制进行护理垂直控制。如:逐级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考核,护理部坚持日、夜间、节假日及各类质量检查制度等。护士长负责对每个护理人员工作质量控制,把好医嘱关、查对关、交接班关、重病人护理关、特殊检查诊疗关等。

6、建立和落实分层培训制度

按照分层培训原则将护士培训分为新进护士岗前培训、轮转护士培训、各层级护士培训、专科护士培训,形成护理部院级教学---科室带教护士---护士三级教学网络,护理部直接参与和负责护士的人才培养。

四、具体要求

1、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组织护理人员宣传和学习“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统一思想,使大家认识到护理垂直管理的重要性。

2、加强管理

(1)强化护士长的管理意识,明确对护士长的考评标准,每月现场检查护士长科室管理、业务管理、护士长查房制度的贯彻、落实等情况,查看各项检查记录及整改措施的落实。

(2)护士长每周组织护理质量检查,每周讲评,每月业务考核,及时整改。

(3)护理部要进一步加强全院护士的岗位管理、绩效考核,加大奖惩力度,科学调配护理人力,使得护理人力资源得到有效、合理的利用。

(4)护理部和科护士长定期对各项护理质量进行全面检查,不定期抽查、督导,每月召开护士长会议反馈检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督查落实情况,保证三级护理垂直管理体系得以有效运行。

护理部

2015年10月10日

中医护理方案实施方案

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实施应用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33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 规范优势病种中医护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33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发挥中医护理特色优势,提高中医护理效果,规范中医护理行为,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二、实施目标 到2015年1月医院每个病区均实施相应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全院 实施中医护理方案数达到20个以上,每个病种完成病例20-30例(不 足者按实际收治病例数实施)。 三、实施步骤 1、培训、考核阶段:2014.6—2014.12制定实施方案,组织全院培 训及科室培训,进行培训效果考核,达到相关人员熟练掌握方案的应用。 2、实施阶段:2015.1—2015.6各科室对所收治病人第一诊断为相 应病种者实施中医护理方案,同时做好数据收集工作。 3、效果评价分析阶段:2015.6.1—2015.6.15对所实施病种中医护 理方案护理效果进行总结分析。 四、重点内容 1、进行中医护理方案及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培训、考核,提高护理

人员应用中医护理方案的能力。 2、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33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结合医院实际,选择20个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分科室进行实施。 3、加强医护配合,重点落实辨证施护及中医特色技术的应用,提高中医护理效果。 4、收集数据,对实施的中医护理方案进行护理效果总结分析。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全院医护人员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发挥中医药特色,提高中医护理效果的重要性,切实提高思想认识,认真落实各项工作,确保中医护理方案落到实处。 (二)、成立医院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实施应用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杜爱书 副组长:袁法林 成员:焦雪彦武志清王会敏 职责: 1、制定医院实施中医护理方案的工作目标和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2、制定相关制度,完善工作机制。 3、对相关科室人员进行培训。 4、指导并监督各科室实施情况。 (三)、护理部成立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工作实施小组 组长:焦雪彦

优质护理服务实施方案

优质护理服务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内涵,以“提升职业素质、优化护理服务”为主题,以“二甲”为标准,提升服务水平,持续改进护理质量,在总结上一年度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经验的基础上,特制定此“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我院“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促进护理服务“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为重点,认真贯彻落实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要求,按照卫生部《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试行)》及国家中管局下发的《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试行)》的要求,紧紧围绕“改革护理模式,履行护理职责,提供优质服务,提高护理水平”的工作宗旨,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程、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保障医疗安全,提高患者及社会对医疗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二、工作目标 根据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发展规划,现将3个科室定为优质护理病房,分别为内一科、内二科、神经内科,3科室全面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护理模式,从住院病人向所有病人拓展,全院、全过程、全方位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护理按照《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试行)》、《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等的要求,积极开展辨证施护和中医特色专科护理,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康复和健康指导,充分体现中医药特色优势,进一步强化职业护理工作,突出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进一步夯实基础护理,做实专科护理,切实改善病人的体验,为人民

群众提供安全、科学、优质、满意的整体护理服务,促进医患关系更加和谐。 三、工作领导小组 (一)医院成立优质护理服务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护理部,由常亚歌负责日常工作 (二)各科室在医院优质护理服务领导小组领导下,负责各科室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开展,按照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实施方案,制定各科室措施,抓好自查、落实、改进、总结工作,完成医院各阶段工作安排及工作要求,及时上报有关资料。 四、工作重点内容 (一)进一步强化“一把手”工程,院领导班子要把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列入目标责任制管理,确保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取得实效。 (二)进一步强化全员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理念,持续推进和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工作。 (三)采取有效措施,在重点工作方面有所突破,持续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 1、进一步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由责任护士全面负责分管病人,每名责任护士平均负责8名患者。 2、全面履行护士职责。综合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治疗、沟通和健康指导等,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连续的护理服务。协助医师实施诊疗

2019优质护理实施方案

2019年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为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促进优质护理服务可持续性发展,我院将进一步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内涵,探索建立长效机制,为广大患者提供安全、专业、全程、连续、专科的护理技术服务,特制定2019年度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卫健委最新发布的《2019年关于印发健康扶贫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中,要求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努力提高县级医院服务能力为指导,以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在改革临床护理模式、履行护理职责、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基础上,以实施护士岗位管理为切入点,广泛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无缝隙、连续性、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二、工作目标 1、全院各护理单元继续巩固所取得的成绩,持续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2、护士配置数量符合卫生部要求,每名责任护士平均负责患者数量不超过8个,保障病人护理安全。 3、全面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职责。 4、实行岗位管理,将护士从按身份管理逐步转变为按岗位管理,护理管理岗位和临床护理岗位的护士占全院护士总数的95%以上 5、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和分配机制,落实绩效考核制度,体现同工同酬、多劳多得、优绩优酬,以激发护士工作积极性。 6、丰富护理服务内涵,拓展服务领域,创建护理品牌。 7、提高护理技术水平,三基培训合格率达100%,专科知识培训率100%。 8、加强患者安全管理,全面落实《中国医院协会患者安全目标(2019版)》,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患者安全。 9、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5%。 10、力争达到医生满意、护士满意、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 三、组织机构

护理垂直管理体系工作方案

护理垂直管理体系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日益提高,为促进医院的科学发展,护理管理模式也应当顺应科学发展的的要求,以便进一步提升护理质量和护理服务,全面促进护理工作持续可协调发展。 二、建立护理二级垂直管理体系 建立在分管院长领导下的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二级护理垂直管理体系,实施护理垂直管理。 三、工作内容 1.贯彻落实《护士条例》和《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临床护理实践指南》的要求,并以护士岗位管理为切入点,推动护理管理的机制创新。结合医院实际,科学界定护理岗位,并以岗位职责要求为基础,实施分级分层次的护士岗位管理,形成有激励、有约束的内部竞争机制。 2.全院护理人员由护理部统一调配 护理部负责对全院护理人力进行弹性管理、统一调配,保障正常工作以及紧急状况下的护理人力配备,使得有限的护理人力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以保障护理工作的有效运行。 3.建立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体系 为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建立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内部分配激励机制,通过薪酬分配制度改革,体现劳动与技术的价值,充分调动广大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水平。护理部要求各临床科室根据护士的工作质量和工作量制定绩效考核制度并进

行绩效考核以确定绩效工资,充分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实行优劳优酬,多劳多得。提高护士素质,调动护士的积极性,为护理人员提供平等竞争的机遇,激励和督促护士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4.建立激励奖惩体制 护理部强化激励奖惩制度,每年进行优秀护士评比和技能比武竞赛活动以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努力为广大护理人员提供一定的平台,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强化护理人员执业的规范性,促进护理人员的职业发展。 5.护理部垂直控制 护理部主任对科护士长,科护士长对护士,自上而下层层把关,环环控制、即为垂直控制。如:逐级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考核,护理部坚持日、夜间、节假日、双休日查房及各类质量检查制度等。护士长负责对每个护理人员工作质量控制,把好医嘱关、查对关、交接班关、重病人护理关、特殊检查诊疗关等。 6.成立护理质量二级质控网络 为确保医院护理质量、护理安全、护理服务更加规范、更加完善,医院成立护理质量二级质控网络,各级质控网络发挥着监控、指导作用,使得各环节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和持续改进。 四、具体要求 1.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组织对护理人员宣传和学习“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统一思想,使大家认识到护理垂直管理的重要性。 2.加强管理

护理岗位管理实施方案

护理岗位管理实施方案 篇一:护士岗位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XXX﹝2014﹞?号 XXX医院 护士岗位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试行) 各科室、社区卫生中心: 实施岗位设置管理是公立医院改革关于完善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的任务要求。为加强护士队伍科学管理,促进优质护理服务的持续深入推进,根据国务院办公厅《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安排》、《XXX关于实施医疗机构护士岗位管理的通知》等有关文件精神,结

合我院护理工作现状,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人才观。通过建立护士岗位管理制度,创新管理体制,转变用人机制,整合人力资源,凝聚优秀人才,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优质护理的深入推进和护理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工作目标 (一)建立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按岗取酬的科学管理机制,不断完善护理专业技术岗位

设置,明确 岗位职责、任职条件和聘用期限,逐步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实现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二)按照《XXX局关于实施医疗机构护士岗位管理的通知》文件精神,根据护士岗位需求、专业发展的人才结构和人才培养等要素,统筹学科建设,兼顾各类护理人员结构现状,合理确定护理专业技术岗位的总量、结构比例和等级,并建立动态化管理机制,提高用人质量与用人效益。 (三)构建适合护理工作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规范岗前培训、毕业

后教育、继续教育在内的终身教育体系。以增强护理人员临床综合能力为导向,形成分级负责、逐层管理、专家指导、全员参与、分工协作的护理培训管理体系,推动医院各层次护理人才建设工作的开展。 (四)完善以绩效考核为核心的护理人员薪酬管理体系。探索和建立科学合理、工效挂钩的薪酬体系,将绩效考核结果与护士的薪酬分配、评优、护士晋升、晋级直接挂钩,充分体现护士的工作绩效、岗位风险、工作成效,逐步形成护理人员激励的长效机制。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科学合理、按需设岗,

(推荐)关于护理垂直管理体系的工作方案

护理垂直管理体系工作方案 为健全护理工作指挥系统,进一步促进医院护理工作的发展,根据现代护理管理的要求,在分管副院长的领导下实施护理垂直管理,特制订护理垂直管理体系工作方案。 一、建立二级护理垂直管理体系 执行在分管副院长领导下的二级护理垂直管理体系,实施护理人员层级管理。 1.执行在分管副院长领导下的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二级护理垂直管理体系。 2.逐步实施科护士长→责任组长→责任护士→辅助护士的层级管理。 二、护理垂直管理体系的职能 (一)护士长的聘任 护理部根据科室工作的需要,经主管院长同意,负责护士长的聘任工作。 (二)护理人员的录入聘用 护理部根据年度内各临床科室护士退休、调离、辞职及床位使用率、床护比,核算出各科室需增补的护理人员数量,拟定计划并上报主管院长,经审核通过后由人事科组织招聘,护理部考核合格后方可录入。 (三)护理人员配置与调配

1.护理部层面的人员调配 (1)充实临床一线护士数量,根据科室临床护理工作需要、病人数量、危重病人数量,对医院护士进行合理的调配,最大限度保障临床护理岗位的配置,护士配置达到以下标准: ①临床一线护士占医院护士总数的比例≥90% ②医院护士与实际开放床位比不低于0.4:1 ③手术室护士与手术床之比不低于3:1 ④ICU护士与床位数之比达到(2.5-3):1 ⑤母婴同室、新生儿护士与床位数之比不低于1:0.6 (2)成立护理人力资源库,下设应急小组、机动护士,由护理部统一调配。 ①需大量人员应急或持续时间相对较长的应急,如遇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流行、重大伤亡事故及其他严重威胁人群健康的紧急医疗抢救和特殊急危重病人护理时,由护理部启动,确保护理质量安全。 ②各科室因病房紧急缺编、院内特殊重大事件、医疗保障等需临时增补护理人员,由护士长上报护理部,护理部在医院调配机动护士,确保护理工作顺利进行。 ⑶实施护理人员层级管理 根据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专业技术水平、工作年限、职称和学历等要素对护理人员进行全面的评价,将护理人员分为N0级护士、N1级护士、N2级护士、N3级护士、N4级护士,明确各级任职资格、

2014年度中医护理方案总结

2014年中医护理方案实施情况总结 2014年12月黔东南州中医医院护理部 一、基本情况 为了进一步贯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以病人为中心,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为主题的持续改进活动方案实施细则,更好的发挥中医护理特色优势,实施“全员培训、全面推行、动态管理”的原则,据我院实际情况,开展中医护理方案科室共9个,2014年以来共实施中医护理方案病种数20个,病例数892例;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365例、中风(脑梗死急性期)9例、中风(脑梗死恢复期)31例、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127例、尪痹(类风湿关节炎)4例、面瘫病(面神经炎)63例、胸痹心痛病25例、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40例、混合痔51例、胆胀(胆囊炎)55例、肺胀(COPD稳定期)20例、喘病(COPD急性发作期)25例、吐酸病(胃食管返流)1例、胃脘痛(慢性胃炎)21例、呕吐(急性胃炎)10例、肺癌16例、白疕3例、消渴病(2型糖尿病)22例、紫癜风(过敏性紫癜)3例、乳腺癌1例。各科室对开展的中医护理方案实施的基本情况、护理效果评价、中医护理技术效果分析及护理存在问题进行总结汇报。 二、护理方案应用情况分析: (一)中医护理方案应用情况

1、各科室开展中医护理方案病种情况 2、各科室开展中医护理技术应用情况

(二)依从性和满意度分析

各科室患者对开展的中医护理技术的依从性和满意度 (三)各科室实施中医护理方案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存在问题:1、治疗时间不定,患者有时不能及时得到治疗

2、开展中医护理技术应用单一 3、护患沟通欠缺 4、患者对护士健康指导的满意度有待提升 整改措施:1、各科室应根据科室情况同一时间为患者治疗,以免患 者不在病房耽误治疗时间,造成患者不满。 2、各科室加强护患沟通,通过加强护士培训,提高与患 者的沟通能力,提高患者满意度。 3、各科室根据情况,在临床治疗中,多沟通,结合其他 中医护理技术联合治疗。 4、由于患者文化程度不同,对宣教理解能力不同;个别科室护理人员忙于护理操作,未能充分进行健康指导;在今后护理操作中要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处于最佳治疗状态,提高患者满意度。 三、中医护理方案的效果分析 1、评价方法 对各科室开展的中医护理方案及中医护理技术(应用天数及次数),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 2、评价标准 将护理效果分为四个层次:好、较好、一般、差 3、护理效果分析

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实施方案

康复科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实施方案 一.护理理念 以病人为中心,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真正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服务,最终达到让群众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目标而努力。 二.护理目标 1.提高护理质量,让病人感受到护士的服务。 2.促进疾病的恢复,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 3.开展个性化健康教育和指导,促进患者功能康复。 4.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医患和谐。 5.提高护理专业水平,体现护士专业价值。 三.活动措施 (一)落实护士责任制 实行责任包干,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无缝隙服务。 1. 将护士分为2个护理小组,每组一名护士。 2.满足患者合理需求,耐心答询,实行首问负责制。 3.患者有一名家属亲情陪护,陪而不护。 (二)实行服务公示制 1.护士主动向新入院患者介绍住院环境,疾病相关知识,注意事项。 2.为患者每天提供费用清单。告知本科服务项目及费用,公示咨询电话。 3.公示出入院流程,投诉电话,设意见簿。每月发放满意调查表。

(三)服务项目与内涵 A.基础护理 1.保持床单元整洁。 2.视情况提供或指导患者洗漱,更衣,大小便,修剪指甲,保证两短(头发,指甲)六洁。 3.按级别护理要求做好基础护理,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4.协助患者翻身,保证体位舒适。 5.各种管道在位,通畅,局部干燥。 6.根据病情需要佩戴腕带及警示标识。 B.病情观察 1.按级别护理要求巡视患者,包括根据转科疾病护理常规要求观察:意识,精神,生命体征,舒适度,安全,用药,生理需求,环境,床单元等,及时应答呼叫并做有效处理。 2.及时准确监测生命体征,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并妥善处理。 3.护士掌握患者病情,包括诊断,治疗,饮食,阳性体征,心理,护理要点及病情变化,掌握各种报警参数的意义及处理方法。 C.专科护理 1.专科护理操作规范,熟练及规范掌握常见症状及专科护理常规,并落到实处。 2.护士掌握常用护理急救技术,熟悉抢救程序,抢救药品和仪器使用。D.护患沟通 1..护理人员言行规范,服务态度良好,实行保护性医疗制度。

医院护士岗位管理

医院护士岗位管理

医院护士岗位管理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 魁网-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网

广东省医院护士岗位管理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贯彻落实公立医院改革关于完善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的任务要求,进一步加强医院护士队伍的科学管理,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推动优质护理服务可持续发展,根据《护士条例》、《卫生部关于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卫医政发〔2012〕30号),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公立医院改革关于完善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的任务要求,稳定和发展临床护士队伍,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在改革临床护理模式、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基础上,以实施护士岗位管理为切入点,从护理岗位设置、技术专业分级、人力配置、绩效考核、岗位培训、职称晋升等方面制定和完善制度,有利于护士职业生涯发展,激励护士服务临床一线,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优质、专业、人性化、满意的护理服务。 二、基本原则 (一)以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为基础。医院应彻底改变过去“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模式,实行“以病人为中心”的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在责任护士全面履行专业照顾、病情观察、治疗处置、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等职责的基础上开展岗位管理的相关工作。 (二)以建立岗位管理制度为核心。医院逐步将护士从按身份管理转变为按岗位管理,根据功能任务、医院规模和服务量,科学设置护理岗位,合理配置护士数量。实行按需设岗、按岗聘用、竞聘上岗,逐步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激励性用人机制。通过实施护士岗位管理,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实现同工同酬、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三)以促进护士队伍健康发展为目标。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建立和完善护理岗位管理制度,稳定临床一线护士队伍,使医院护士得到充分的待遇保障、晋升空间、培训支持和职业发展,提升职业认同感,促进护士队伍健康发展。 三、工作任务 各医院可根据本单位实际,基于岗位工作性质、任务、风险和技术难度等要素,结合护士临床业务能力、技术水平、学历、专业技术职称等,细化护理岗位设置名录,制定岗位说明书,明确岗位职责、任职条件、工作任务等,体现护士不同专业能力及技术层级水平,逐步实现护士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一)科学设置护理岗位。 1.护理单元分级。各医疗机构应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根据不同护理岗位工作性质、工作量、技术难度和风险程度等因素将护理单元分为不同级别并赋予不同权重系数,并据此编配护理岗位数量和绩效考核依据。 2.护理岗位类别。医院护理岗位设置分为护理管理岗位、临床护理岗位和其他4.N3级。完成N2级岗位培训并考核合格,获得主管护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注册护士,能承担组织危重病人抢救、临床带教、临床科研、专科护理指导及病房管理等工作。专科护士原则上由N3及以上层级担任。 5.N4级。完成N3级岗位培训并考核合格,获得副主任护师及以上职称的注册护

护理垂直管理工作方案

护理垂直管理工作方案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护理垂直管理体系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日益提高,为促进医院的科学发展,护理管理模式也应当顺应科学发展的的要求,以便进一步提升护理质量和护理服务,激励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全面促进护理工作持续可协调发展。 二、建立护理三级垂直管理体系 建立在分管院长领导下的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护士长三级护理垂直管理体系,实施护理垂直管理。 三、工作内容 1、贯彻落实《护士条例》和《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临床护理实践指南》的要求,结合医院实际,以岗位职责要求为基础,实施护士岗位管理,形成有激励、有约束的内部竞争机制。 2、全院护理人员由护理部统一调配 护理部负责对全院护理人力进行弹性管理、统一调配,保障正常工作以及紧急状况下的护理人力配备,使得有限的护理人力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以保障护理工作的有效运行。 3、建立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体系 为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护理部要求各临床科室对护理人员的绩效考核从多维度去分析,包括工作质量、技术难度、劳动纪律、满意率、出勤率以及护士的职称、层级、班次等方面,增加一线岗位及夜班班次的权重,实行优劳优酬,多劳多得。

4、建立激励奖惩体制 护理管理中强化激励奖惩制度,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努力为广大护理人员提供一定的平台,以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强化护理人员执业的规范性,促进护理人员的职业发展。 5、护理部进行护理质量垂直控制 (1)成立护理质量三级质控网络 为确保医院护理质量、护理安全、护理服务更加规范、更加完善,医院成立护理质量委员会,建立护理部--科护士长--科室护士长、质控护士的护理质量三级质控网络,各级质控网络发挥着监控、指导作用,使得各环节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和持续改进。 (2)护理部主任对各科护士长,护士长对护士,自上而下层层把关,环环控制进行护理垂直控制。如:逐级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考核,护理部坚持日、夜间、节假日及各类质量检查制度等。护士长负责对每个护理人员工作质量控制,把好医嘱关、查对关、交接班关、重病人护理关、特殊检查诊疗关等。 6、建立和落实分层培训制度 按照分层培训原则将护士培训分为新进护士岗前培训、轮转护士培训、各层级护士培训、专科护士培训,形成护理部院级教学---科室带教护士---护士三级教学网络,护理部直接参与和负责护士的人才培养。 四、具体要求 1、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中医护理方案总结 (护理部)

2015年上半年中医护理方案实施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 上半年,我院在2014年开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了中医护理方案的开展。开展中医护理方案科室共2个,开展中医护方案数13个,各科室每月按时对开展的中医护理方案实施的基本情况、护理效果评价、中医护理技术效果、依从性、满意度等进行汇总上报,现总结如下: 二、护理方案应用情况分析: (一)中医护理方案应用情况 1.科室开展中医护理方案病种情况 科室开展中医护理方案病种 内儿科中风(脑梗死恢复期)、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胸痹心痛病、心衰病(心力衰竭)、喘病(慢阻肺急性发作期)、胃脘痛(慢性胃炎)、消渴病(2 型糖尿病)、肺癌、促脉证(阵发性心房颤动、呕吐(急性胃炎)、肺胀(慢阻肺稳定期)、尫痹、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外科 腰椎间盘突出症、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面瘫病(面神经炎)、混合痔、胆胀(胆囊炎)、臁疮(下肢溃疡) 2.科室开展中医护理技术应用情况

科 室 开展中医护理技术 内儿科 艾灸、耳穴埋豆、穴位贴敷、中药涂擦、中药熏洗、中药泡脚、雷火灸、穴位埋线、中药药熨、穴位注射。 外 科 中药烫疗、穴位按摩、拔罐、艾灸、贴药法、涂药法 3.护理方案的效果分析 通过开展辩证施护、实施中医护理技术和健康指导,综合治 疗对绝大多数患者的治疗有良好的效果。 4.依从性和满意度分析 科 室 方案名称 开展中医护理方案 病例数次 (人次) 护理效果(%) 好 较好 一般 差 内儿科 胃脘痛 12 7 2 3 0 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 36 24 10 2 0 中风(脑梗死恢复期) 5 3 2 0 0 喘症 1 0 0 1 0 胸痹心痛 3 0 2 0 0 消渴症 9 4 2 2 0 积聚 2 2 0 0 0 尫痹 1 1 0 0 0 外 科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 24 17 6 1 0 腰椎间盘突出症 35 25 2 7 1 面瘫病(面神经炎) 4 4 0 0 0 痔(混合痔)

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

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 篇一:XX年优质护理服务实施方案 XX年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 在总结上一年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经验的基础上,XX年将以“三级”医院为标准,发挥中医特色,提升专业水平,进一步深化服务内涵,改进护理质量。现制定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规范护理行为,提升职业素养,按照“常州市优质护理服务A类病房质量考核标准”和“中医护理工作方案”要求,围绕“改革护理模式,履行护理职责,提供优质服务,提高护理水平”的工作宗旨,为患者提供全程、全面、安全、满意的护理服务。 二、工作目标 以患者满意为总体目标,立足专业发展深化服务内涵。现全院21个护理单元全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8个常州市优质护理A类病房,今年巩固成果,夯实基础,争取年底再增加1-2个常州市优质护理A类病房。 三、工作措施 (一)实施目标管理 成立优质护理服务领导小组,把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列入目标责任制管理,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二)强化服务理念,健全规章制度,持续推进护理工作 1、定期组织护士长学习“相关政策文件”和“行业标准”,更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技巧,如XX年5月1日将正式发布实施《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等。 2、学习“输血质量标准”、“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标准”、“护理安全质量标准”和“分级护理质量标准”等常州市卫生局新增修订的临床质量考核标准。 3、修订和完善各种护理应急预案及流程、制度、常规、考核标准等。 4、改革临床质量考核办法,实行“通知预查—标准考核—限期整改”层层加码的护理质量绩效考核方式,不但给临床体提供了质量整改的机会,更是创造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空间。 5、定期召开护理质量分析讨论,解决护理质量改进的瓶颈问题。 6、继续按照三级医院个案追踪和系统追踪考核评审方法,落实督查护理工作。 (三)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深化护理服务内涵 1、对照优质护理A类病房标准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加强患者风险评估和病情观察,细化分级护理和服务项目。 2、输液室“星级护士服务站”进一步深化服务内涵,

护士岗位管理实施方案

护士岗位管理实施 方案

护士岗位管理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卫生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卫医政发[ ]30号)文件的要求,我院在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际工作,进一步加强护士队伍的科学管理,护理配置护理人力,完善绩效考核,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的深入开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公立医院改革,在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以岗位管理为切入点,按照科学管理,按需设岗,保障患者安全和临床护理质量为原则,合理设置护理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制定各岗位护理人员说明书,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二、组织管理 成立领导小组,由护理部、医务科、人事科、财务科等人员组成负责制定护士岗位管理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护理部 1.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李明岐 成员:窦淑琴、刘玉萍、刘艳丽、郭凤莲、李娟、刘泽凤、韩中云、刘春艳 三、工作内容

认真学习落实卫生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部门协作做好组织管理工作。 (一)科学设置护理岗位,实施岗位管理 医院在实行“以病人为中心”的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基础上按照“改模式、重临床、建机制”的工作原则,促进护理工作适应公立医院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保障患者安全和临床护理质量,全面提高我院临床护理水平。梳理护士岗位,明确职责、责任、任职条件等制定岗位说明书,将护士从按身份管理逐步转变为按岗位管理。 1.护理部与人事处共同研究,对全院护理岗位进行梳理,确定我院护理岗位及人员设置。 2.根据我院医疗规模、服务量、科室各岗位工作性质、工作任务、责任轻重、技术难度和工作风险等护理管理岗位、临床护士岗位,其它护理岗位三大类,护理管理岗位和护理临床岗位占全院护士总数的95%以上。按照<<护理分层管理规定>>,主要依据护理工作能力,结合职称、学历、道德本质等方面将护士分为N1--N4四个等级,合理配置人员履行相应职责。 3.完善护士岗位责任制度,进一步明确各岗位护士职责,建立各岗位护士任职条件和岗位说明书。 4.结合护士岗位责任制度实际情况给予调整,以适应护理工作岗位需求。

(推荐)护理垂直管理体系工作方案

关于建立护理垂直管理体系,落实各级护理管理 人员职责的工作方案 为健全护理工作指挥系统,进一步促进医院护理工作的发展,根据现代护理管理的要求,在分管副院长的领导下实施护理垂直管理,特制订护理垂直管理体系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为顺应现代医学管理科学的发展要求,卫生部要求“加强护理工作领导,理顺护理管理体制,改变护理管理模式”,以便进一步提升护理质量和护理服务,全面促进护理工作持续可协调发展。 二、目的 1、建立适应我院护理发展的护理管理组织体系,持续推进护理服务质量,确保护理安全。 2、有效实施护理垂直管理,落实护理管理人员的职责。 三、建立护理三级垂直管理体系 1、建立在分管院长领导下的护理部主任-护士长-护士三级护理垂直管理体系,实施护理垂直管理。 2、护理部参与护理人员的录用、使用、考核、薪酬、晋升,负责护理人员的质量监控、岗位培训、绩效考核、业务指导和专业发展。 3、实行护士的层级管理。

4、护士长全面负责病区的质量和安全管理。 四、工作内容 1.贯彻落实《安徽省医院护理岗位设置名录(试行)》的要求,并以护士岗位管理为切入点,推动护理管理的机制创新。结合医院实际,科学界定护理岗位,并以岗位职责要求为基础,实施分级分层次的护士岗位管理,形成有激励、有约束的内部竞争机制。 2.全院护理人员由护理部统一调配 护理部负责对全院护理人力进行弹性管理、统一调配,保障正常工作以及紧急状况下的护理人力,使得有限的护理人力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以保障护理工作的有效运行。 3.建立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体系 制定“护士绩效考核制度”和“优质护理服务绩效考核方案”,对护理人员的绩效考核从多维度去分析,包括工作质量、技术难度、劳动纪律、满意率、出勤率以及护士的职称、层级、班次等方面,增加一线岗位及夜班班次的权重。 4.建立激励奖惩体制 护理管理中应强化激励奖惩制度,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努力为广大护理人员提供一定的平台,以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强化护理人员执业的规范性,促进护理人员的职业发展。 5.护理部进行护理质量垂直控制 (1)成立护理质量三级质控网络

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实施方案

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实施方案 一、活动领导小组二、活动小组成员三、活动时间四、指导思想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进一步规范临床护理工作,切实加强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 一、活动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陈立旻 副组长:李平 成员:邓红梅陈妮严艳霞刘纯涛李顺涛黄艳 活动领导小组职责: 1、审查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活动计划。 2、审查“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活动工作质量的考核标准及评价细则。 3、督导“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活动工作的落实。 4、组织、协调、督促护理、人事、后勤、设备、药剂、医务、信息宣传等部门开展相关工作,确保“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活动有效、顺利开展。

二、活动小组成员 组长:陈立旻 副组长:李平 成员:邓红梅王静李露吴优黄彬王淑月 三、活动时间 2012年8月试行 四、指导思想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进一步规范临床护理工作,切实加强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五、活动目标 让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老板满意、医生满意、护士满意。 六、活动目的 1、进一步转变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理念,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2、真正做到护士床边工作制,减少陪护尽量做到无陪护,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达到六满意的各种效应 3、本着“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稳步推进,持之以恒; 4、探索民营医院基础护理、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建立长效机制。 七、活动主题 1、紧紧围绕“病人在我心中,服务在我手中”开展护理服务; 2、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

护士分层级管理实施方案

护士分层级管理实施方案(修订稿) 为加强护理队伍得科学管理,调动护理人员得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按照原卫生部《三级医院评审标准》与《卫生部关于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得指导意见》得要求,结合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发展与我院实际,实施护士得分层管理与使用,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及分层原则 根据《山东省医院护士岗位管理实施原则》及《山东省三级医院临床护士培训指导意见》,依据业务能力,结合工作年限、学历等将护士分为NON4五个层级;按照能级对应关系,将病情轻重不同得患者分配给不同能级得护士进行护理;遵循层级职责明确、能级对应、分工协作、层层指导、共同负责得工作原则。实施护士分层培训与考核。 二、总体目标 建立临床护理岗位护士分级进阶管理体系,体现能级对应,提高护理管理质量,调动临床护士得积极性;并为护士绩效考核提供依据(即绩效奖分配依据护士层级、工作量、质量、技术难度、风险程度等),为逐步实现得护士岗位管理奠定基础。 三、实施步骤与方法 (一)组织领导 1、成立护士分层级管理领导小组 组织:副院长 副组长:主任 成员:护理部干事护士长 护士分层级管理领导小组职责:

(1)制定护士分层级管理实施方案及相关培训计划; (2)组织实施护士分层级得培训及指导; (3)组织对各层级护士得考核及进阶评定; (4)指导各层级护士得薪酬及绩效分配; (5)及时反馈并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得问题; (6)对实施过程与效果进行评价及分析并提出持续改进措施; 2、制定方案、动员培训:护理部制定分层管理方案,并组织护士长进行培训,熟悉能级对应与分层管理得理念及实施目标、方法等。 (二)分层细则(各层级护士任职资格、能力要求、工作职责及考核指标) 以岗位胜任能力为主要评价指标,结合工作年限、学历等要素,将护理人员分为NON4五个层级,具体如下: 1、NO护士(助理护士) (1)任职资格(同时具备):①医学院校护理专业毕业,未取得护士执业证书得人员或已取得护士执业证书,但从事临床工作≤12个月。②通过我院40学时得岗前培训,考核合格。 (2)能力要求:基本掌握基础护理技能与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在上级护士指导下能胜任本岗位工作职责。 (3)工作职责:承担助理护士得工作。 ①助理护士在责任护士得指导下,根据病情与患者治理能力,协助完成生活照顾性基础护理及非技术护理工作。如:1)协助护士整理病历或办公用品,联系工作(接听电话,联系与预约检查、会诊、复诊等),协助办理出入院手续,派送一日清单等;2)常规性测量与记

护理垂直管理工作方案0001

护理垂直管理体系工作方案 、指导思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日益提高,为促进医院的 科学发展,护理管理模式也应当顺应科学发展的的要求,以便进一步提升护理质量和护理服务,激励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全面促进护理工作持续可协调发展。 二、建立护理三级垂直管理体系 建立在分管院长领导下的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护士长三级护理垂 直管理体系,实施护理垂直管理。 三、工作内容 1、贯彻落实《护士条例》和《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临床护理实践指南》的要求,结合医院实际,以岗位职责要求为基础,实施护士岗位管理,形成有激励、有约束的内部竞争机制。 2、全院护理人员由护理部统一调配 护理部负责对全院护理人力进行弹性管理、统一调配,保障正常工作以 及紧急状况下的护理人力配备,使得有限的护理人力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以保障护理工作的有效运行。 3、建立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体系 为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护理部要求各 临床科室对护理人员的绩效考核从多维度去分析,包括工作质量、技术难度、劳动纪律、满意率、出勤率以及护士的职称、层级、班次等方面,增加一线岗位及夜班班次的权重,实行优劳优酬,多劳多得。 4、建立激励奖惩体制 护理管理中强化激励奖惩制度,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努力为广大护理人员提供一定的平台,以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强化护理人员执业的规范性, 促进护理

人员的职业发展。 5、护理部进行护理质量垂直控制 (1)成立护理质量三级质控网络 为确保医院护理质量、护理安全、护理服务更加规范、更加完善,医院成立护理质量委员会,建立护理部--科护士长--科室护士长、质控护士的护理质量三级质控网络,各级质控网络发挥着监控、指导作用,使得各环节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和持续改进。 (2)护理部主任对各科护士长,护士长对护士,自上而下层层把关,环环控制进行护理垂直控制。如:逐级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考核,护理部坚持日、夜间、节假日及各类质量检查制度等。护士长负责对每个护理人员工作质量控制,把好医嘱关、查对关、交接班关、重病人护理关、特殊检查诊疗关等。 6、建立和落实分层培训制度 按照分层培训原则将护士培训分为新进护士岗前培训、轮转护士培训、各 层级护士培训、专科护士培训,形成护理部院级教学---科室带教护士---护士三级教学网络,护理部直接参与和负责护士的人才培养。 四、具体要求 1 、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组织护理人员宣传和学习“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统一思想,使大家 认识到护理垂直管理的重要性。 2 、加强管理(1)强化护士长的管理意识,明确对护士长的考评标准,每月现 场检查 护士长科室管理、业务管理、护士长查房制度的贯彻、落实等情况,查看各项检查记录及整改措施的落实。 (2)护士长每周组织护理质量检查,每周讲评,每月业务考核,及时整 改。

中医护理方案实施方案

中医护理方案实施方案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实施应用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33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根据我院实际情况,规范优势病种中医护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按照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医医院持续改进活动的通知精神,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33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发挥中医护理特色优势,提高中医护理效果,规范中医护理行为,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二、实施目标 到2016年底实施相应病种中医护理方案每病区至少4个,每个病种完成病例10-20例(不足者按实际收治病例数实施)。到2016年底全院实施20种中医护理方案。 三、实施步骤 1、培训、考核阶段:2016年1月制定中医护理方案培训、考核、实施方案,组织全院培训及科室培训,进行培训效果考核,达到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方案的应用。根据计划落实关于开展中医护理方案的各项措施。 2、实施阶段:—各科室对所收治病人第一诊断为相应病种者实施中医护理方案。 3、效果评价分析阶段:—对所实施病种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进行总结分析。 四、重点内容 1、进行中医护理方案及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培训、考核,提高护理人员应用中医护理方案的能力。 2、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33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结合医院实际,选择20个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分科室进行实施。 3、加强医护配合,重点落实辨证施护及中医特色技术的应用,提高中医护理效果。 4、收集数据,对实施的中医护理方案进行护理效果总结分析。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全院医护人员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发挥中医药特色,提高中医护理效果的重要性,切实提高思想认识,认真落实各项工作,

医院2020年优质护理服务实施方案

医院2020年优质护理服务实施方案(说明: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自由编辑)

为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内涵,促进优质护理服务可持续性发展,以“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为核心,牢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总结2019年优质护理服务开展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及要求,认真贯彻落实《护士条例》和护理事业“十三五”规划纲要,按照《优质护理服务评价细则》要求,优质护理服务进一步向纵深推进,不仅仅要拓面,更要及标,深化内涵,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连续、优质、专业的护理服务。 二、工作目标 以患者满意为总体目标,夯实基础,巩固成果,以病人的要求为工作起点,以病人满意度为工作终点,全面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各项护理工作。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提升服务内涵,用优质护理来提升病人与社会的满意度。以到达“患者满意、护士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目标。 (一)全院各护理单元继续巩固所取得的成绩,持续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二)护士人力资源配备与医院功能、任务及规模一致,满足护理工作需求。

(三)继续全面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切实履行护理职责。 (四)在全院范围内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门急诊、手术室等特殊科室开展符合专科特点的个性化优质护理服务。 (五)加强护理质量督查,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六)全面提升护士职业素质,加强护士人才梯队建设。 (七)有效落实绩效考核制度和分配机制,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以激发护士工作积极性,提升护士满意度,保证护理队伍的稳定性。 (八)夯实基础护理,丰富护理服务内容,拓展服务领域。 (九)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开展中医护理,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 (十)完善评优评先奖励机制,树立榜样,弘扬先进。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落实,强化“一把手”工程。 1.医院党政领导高度重视,进一步强化“一把手”工程,院领导班子把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列入目标责任制管理,确保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取得实效。 2.强化思想认识。及时下发国家卫计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相关文件、规范,传递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