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情 地理

贵州省情 地理
贵州省情 地理

第一章特殊的地理环境

教学重难点:1、贵州地貌的特征和类型

2、贵州的自然资源优势

教学方法:讲授、提问、讨论、多媒体演示

教学时数:3学时

第一节自然环境

一、地貌

地貌也叫“地形”,即地表(包括陆地和海底表面)各种形态和形态组合的总称。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部高原山地,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在1000 米左右。全省地势可分为三大阶梯:西部大方、织金、普安等地以西,平均海拔1500 米以上,是最高一级阶梯;东部沿河、思南、江口、三穗、锦屏、榕江等地以东及荔波、罗甸一带,平均海拔800 米以下,为最低一级阶梯;中部广大地区为第二阶梯。从面上看,全省最高处是西部威宁,平均海拔2166 米,最低处是玉屏,平均海拔541 米。从点上看,西部赫章韭菜坪最高,海拔2901 米,最低处是东南部黎平水口河出省界处,海拔148 米。

(一)地貌特征。

(二)地貌类型。贵州地貌类型可概括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

(三)地貌区域差异。在岩石性质,地质构造和自然力的影响下,贵州地貌区域差异明显。

1. 贵州东部山地丘陵区。范围包括梵净山、雷公山以东。地势东高西低、除梵净山、雷公山以外,海拔大都在800 米以下。

2. 贵州北部中山峡谷区。范围包括大娄山以北,地势南高北低,海拔在800~1200 米之间。以中山峡谷地貌为主,丘陵、盆地、岩溶洼地也有零星分布。

3. 贵州中部山原丘陵盆地区。范围包括黔西、织金以东、黄平以西、绥阳以南和镇宁、惠水以北地区。地势自西向东和自中向南、北倾斜,海拔在800~1000 米之间。

4. 贵州南部山地河谷区。范围包括苗岭中段以南的地区。地势北高南低,北部海拔1200~1500 米,南部红水河一带海拔300~400 米。

5. 贵州西南部山原丘陵地区。范围包括普安县以南、望谟县以西、南盘江以北地区。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北部海拔1500~2000米,南部南北盘江河谷地带海拔400 米,西部海拔1400~1800 米,东部海拔800米以下。

6.贵州西北部山原山地区。范围包括盘县,晴隆县以北、黔西县、织金县以西地区。地势西高东低,海拔1400~2400 米,最高峰达2901米,相对高差一般400~600 米,最大为700 米,是全省最高地区。

二、气候

气候是指某一地区多年的天气特征,包括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贵州的气候温暖湿润,类型复杂多样、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东半部在全年湿润的东南季风区,西部处于无明显干湿季之分的东南季风和干湿季分明的西南季风过渡地带。

(一)气温。由于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因此,贵州的冬温较高,夏温较低。各地年均气温在8~20℃之间。南部、北部和东部河谷地带为高温区;西北部地势较高地带为低温区。南部红水河和南、北盘江河谷地带,年均气温在20℃左右,是省内气温最高地区。东南部的都柳江和北部的赤水河河谷地带,年均气温在18℃以上。

(二)降雨量。贵州离南海较近,处于冷暖空气经常交锋地带,降雨量多,年降雨量在850~

1600 毫米之间。有3 个多雨区和2个少雨带。3 个多雨区所降雨量均在1300 毫米以上。贵州各地年降雨量比蒸发量多,达50%以上,常年雨量充沛。

(三)日照。贵州阴雨多,日照少。日照时数在1050~1800 小时之间。日照西多东少,最少的在北部大娄山区。

(四)地域差异及类型。由于贵州地面起伏崎岖,加上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的差异,使得气候的地域差异比较大。

(五)气象灾害。贵州主要灾害有干旱、秋风、凌冻、冰雹。此外还有倒春寒、秋绵雨、暴雨和大风等。

三、河流

河流是指沿地表线形凹槽集中的经常性或周期性水流。贵州河流纵横,河网密度较大。流域面积10 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984 条。其中流域面积10000 平方千米以上的有7 条。河流多发源于西部和中部山地,顺地势向北、东、南三面分流,以苗岭为分水岭、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以北属长江流域,流域面积为万平方千米,占贵州总面积的%;以南为珠江流域,流域面积为万平方千米,占贵州总面积的%。属长江流域的水系有牛栏江横江水系,赤水河綦江水系,乌江水系及沅江水系;属珠江流域的水系有南盘江水系、红水河水系,北盘江水系及都柳江水系。除地表河流以外,贵州的地下河流也比较多,已探明的地下河流有1097 条,较大的地下河系有23 个。全省河网密度按10 千米以上河流计算,每100 平方千米河长有17.1 千米。贵州的主要水系有:

(一)牛栏江横江水系:位于贵州省西部的威宁县,省内流域面积4888 平方千米。(二)乌江水系:主要分布于云贵高原东北部,下游部分区域位于四川盆地边缘,干流乌江是长江上游右岸的最大支流,发源于贵州省威宁县盐仓镇西南面,省境内河水889 千米,流域面积66807 平方千米(含省外为69313 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是贵州

最大的河流。乌江源流称为三岔河,自西向东流经毕节地区、六盘水市、安顺市,在织金和黔西交界处与北来的六冲河汇合后称为乌江,自西向东流至思南县后转向北流,在重庆市的涪陵汇入长江。

(三)赤水河綦江水系:位于贵州省的北部,包括直接汇入长江上游段的中等河流赤水河、桐梓河和綦江上源松坎河,省内流域面积13802 平方千米,涉及毕节地区的毕节、大方、金沙和遵义市的红花岗、仁怀、赤水、习水、桐梓等8 个县(市、区)。水系内较大河流有赤水河、桐梓河、松坎河等。赤水河是长江右岸的一级支流。

(四)沅水水系:源于贵州省中部,从贵州东部出省后经湖南、湖北汇入洞庭湖;干流全长1022 千米,流域面积89163 平方千米,省境内面积30250 平方千米。

(五)南盘江水系:南盘江发源于云南省沾益县马雄山,流经滇、黔、桂交界处的三江口(即黄泥河口)后,成为黔、桂两省区的界河,至双江口与北盘江汇合后称为红水河。干流在贵州省境内长度263 千米,流域面积7651 平方千米。

(六)北盘江水系: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发源于云南省宣威市板桥乡西南,自西向东经宣威,至都格入黔境,再折向东南往茅口、盘江桥、白层至望谟之蔗香与南盘江汇合,全长450 千米(贵州境内352 千米),流域面积26538 平方千米(贵州境内20982 平方千米)。

口处多年平均流量384 立方米每秒,多年平均径流量121 亿立方米。

(七)红水河水系:南、北盘江汇合后称为红水河,自西向东在黔、桂交界处流过106 千米后折向东南进入广西境内,贵州省内流域面积15978 平方千米。

(八)都柳江水系:西江的第二大支流。省内流域面积15809 平方千米。

四、土壤

土壤是指泥土,即地球陆地表面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贵州的土壤类型复杂多样。地带性土壤、非地带性土壤和耕作土壤交错分布。地带性土壤有砖红壤性红壤、红壤、黄壤、

黄棕壤、山地灌丛草甸土;非地带性土壤有石灰土、紫色土等;耕作土壤包括水稻土壤和旱作土壤。在各类土壤中,黄壤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占贵州总面积的%;其次是石灰土,占贵州总面积的%;第三是红壤,占贵州总面积的%;第四是黄棕壤,占贵州总面积的%;第五是山地灌丛草甸土,占贵州总面积的%;第六是砖红壤性红壤,占贵州总面积的%;第七是水稻土。

(一)黄壤。

(二)石灰土。

(三)红壤。

(四)黄棕壤。

(五)山地灌丛草甸土。

(六)紫色土。

(七)水稻土。

五、植被

植被是指覆盖地面的植物及其群落的泛称。贵州植物种类繁多,并具有明显的亚热带性质。地带性植被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部地区则发育了南亚热带且具热带成分的常绿阔叶林。

(一)常绿阔叶林。

(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三)落叶阔叶林。

(四)针叶林。

(五)竹林。

(六)灌丛和灌草丛。

第二节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泛指天然存在的并有利用价值的自然物,如土地、矿藏、气候、水利、生物、海洋等资源。贵州地处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山区,

自然资源丰富。

一、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是指可以开发利用的陆地、水域等形式存在的资源。贵州土地总面积176167 平方千米,合万亩,约占全国总面积的%,在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居第16 位。贵州土地资源的特征,一是山地丘陵多、平地少,土地类型多样。在贵州土地总面积中,山地占%,丘陵占%,坝子仅占%。土地资源分布于 4 个热量带:其中处在北亚热带或暖温带高原,高中山温凉湿润条件的面积占%;处于中亚热带山原和湿润条件的占80%;处于中亚热带低山丘陵温暖湿润条件的占%;处河谷南亚热带暖热条件的面积占%。由于地势起伏大,土地资源垂直差异明显。二是喀斯特土地面积大,特征明显。喀期特山地丘陵土地最突出的特征就是生态环境脆弱、土层浅薄。三是山高坡陡,中低等土地资源比重大。贵州土地平均坡度度,坡度大于25度的土地占贵州土地面积的%,35 度以上陡坡占贵州土地面积的%;贵州土地中,一等地约占20%,二等地占43%,三等地以下约占37%。中下等耕地占耕地面积的80%。四是林牧地分布不平衡。贵州可供林牧用的土地中,一等地占17%,二等地占33%,三等地占%,四等地占%,其中林业用地主要集中在黔东南自治州,其次是铜仁和遵义,毕节和六盘水最少。草地主要集中在黔东南、黔南、遵义和毕节,其次是铜仁和安顺,六盘水和贵阳最少。

贵州的土地类型主要有:

(一)河谷河川与平地。

(二)岗台地。

(三)丘陵地。

(四)低山地。

(五)中山地。

二、水资源

水资源指可资利用、可更新恢复,供永续开发使用的水源。贵州水资源丰富,居全国第9 位。贵州水资源具有以下特点:

(一)资源丰富。贵州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035 亿立方米,另有入境客水亿立方米,居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第9 位。贵州单位面积产水量为万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760 立方米,丰水年水资源量为1201 亿立方米,一般枯水年水资源量为900 亿立方米,特枯年水资源量为735 亿立方米。

(二)时空上分布不均衡。受降雨的季节性影响,时间分布上,每年5~7 月河流水量丰富,是丰水期;冬春季节水量明显减少,出现枯水期。空间分布上,呈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趋势。流域分布上,长江流域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为668 亿立方米,占贵州水资源总量的%,其中乌江水系为376 亿立方米,为各水系最多,占贵州径流总量的%;珠江流域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为367 亿立方米,占贵州水资源总量的%,其中红水河水系和柳江水系分别为121 亿立方米、105 亿立方米,占贵州水资源总量的%、%。从行政区域的分布上,最多的是黔东南自治州,为亿立方米,占贵州水资源总量的%;其次是遵义市,为亿立方米,占贵州水资源总量的%;最少的是贵阳市,仅亿立方米,占贵州水资源总量的4%。(三)岩溶水分布广、水量丰富。

(四)贵州地表水天然水质良好。多数河流为微硬水、总硬度为140~290 毫克/升,偏碱性。东部河流为软水,总硬度在70~140 毫克/升。

三、生物资源

自然界可供开发利用的具有生命的物体,包括植物资源和动物资源。贵州处于亚热带温湿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多类型的土地资源与光雨热同季的良好气候、繁衍了多种生物资源。

(一)植物资源。贵州的植物资源可分为五大类:

1.森林资源。贵州有森林面积44212 万公顷,森林履盖率为%,加上灌木林、林灌覆盖率为%。

2.草地资源。贵州有各类草山草坡万公顷,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

3.野生植物资源。贵州野生植物种类繁多,维管束植物有近6000种,其中大部分是可供人类直接或间接利用的植物资源。

(二)动物资源。贵州的动物资源包括饲养的畜禽品种和野生动物品种。

四、能源资源

能源资源是指自然界可供开发利用能产生能量的物质。贵州能源资源主要由煤炭资源和水能资源组成,形成了煤水结合、水火互济的能源资源优势。

(一)煤炭资源。贵州成煤地质条件好,煤田分布广、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较优。全省煤炭资源总量超过2400 亿吨,其中已探明的资源储量535 亿吨,保有储量529 亿吨,在全国排名第5 位,是江南12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总和。贵州87 个县(市、区、特区)中,有74 个县(市、区、特区)产煤,含煤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40%以上。煤炭资源相对集中在六盘水市和毕节地区。煤种有气煤、肥煤、焦煤、瘦煤等炼焦用煤和无烟煤、褐煤、贫煤等非炼焦用煤。

(二)水能资源。贵州河网密度大,河流坡度陡,天然落差大,产水模数高,水能资源十分

丰富,水能总蕴藏量万千瓦,占全国总量的%,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第 6 位,按单位面积占有量计,贵州每平方米1069 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倍,排名第3位。全省水能可开发量1683 万千瓦,占全国总开发量的%。

五、矿产资源

地壳中有开采价值的物质。贵州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矿产资源丰富、分布广泛、矿种众多、门类比较齐全,是中国矿产资源丰富的大省之一。贵州已探明的矿产有123 种,发现矿床、矿点3000余处。其中76 种已探明了储量,有41 种保有储量排名全国前10 位。

(一)铝土矿。

(二)磷矿。

(三)重晶石。

(四)黄金。

(五)水泥原料。

六、自然风光资源

自然风光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具有观赏价值,可供开发利用的各种自然物质和形态。贵州环境独特,地貌类型多样,山石、水景、洞穴等自然风景秀丽,是一座迷人的天然公园。贵州的山,层峦叠嶂,峰耸岭峻,岩奇石秀。苗岭逶迤,乌蒙磅礴,大娄山耸峙,梵净山雄奇,构成一片涛翻浪卷的山海。在崇山峻岭间,流淌奔腾着大小河流上千条,山与水的奇妙组合,形成了众多的激流和壮观的瀑布,汇成世上少有的“瀑海”;江河湖泊与山川峡

谷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幅精美自然的风景画。

(一)山奇石秀,山石景观多。

(二)瀑布与峡谷景观多而壮丽。

(三)洞穴类型多、数量大、洞景美。

(四)森林美景多。贵州山多林茂,森林景观较多。

(五)湖泊与水库景观多。

第三节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是指国家对行政区域的划分。贵州的行政区划,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贵州建省前行政区划;贵州建省以后至贵州解放前的行政区划;贵州解放以后的行政区划。一、贵州建省前的行政区划

春秋以前,贵州大部分地区属于“荆楚”或“南蛮”的一部分。战国后期,夜郎国成为西南地区的大国之一。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曾在夜郎地区修筑“五尺道”和沿途设郡县、置官吏,西汉王朝建立后,汉武帝在夜郎地区继续推行郡县制。公元前28 年至公元前25 年,夜郎国灭,郡县制在夜郎地区最后确立。东汉以后,中央政权对边远地区较长时期实行羁縻与郡县并行的政策。唐代,在今贵州地区推行经制州与羁縻州并行的制度。其中乌江以北地区多属经制州,设有务州(后改思州,今印江一带)、珍州(今正安、桐梓部分)、费州(今德江一带)、夷州(今绥阳一带)、播州(今遵义一带)、奖州(今玉屏、岑巩一带)、充州(今石阡、施秉一带)等经制州,由朝庭直接派官员治理。乌江以南属羁縻州,设有矩州(今贵阳一带)、应州(今榕江、三都一带)、庄州(今平塘、独山一带)、琰州(今普安一带)、蛮州(今开阳一带)、盘州(今盘县一带)等羁縻州,由土着首领治理。宋代,大行政区称路,今贵州地区分属夔州路、荆湖北路、潼川路、广南西路、剑南西路、剑南东路等。开宝7 年(974),土着首领普贵以所领矩州归顺,土着语“矩”与“贵”同音、朝廷敕书称“惟尔贵州,远在要荒”,“贵州”名称始于文献。宣和元年(119),朝廷为奉宁军承

宣使知思州军事土着田佑恭加授贵州防御使衔,“贵州”开始成为行政区划的名称。元代,全国署11 行中书省,简称行省。贵州分属湖广、四川和云南三行省。行省下设路。今贵州地区设置八番顺元宣慰司,播州宣慰司、新添葛蛮安抚司、乌撒乌蒙宣慰司、普定路、普安路。并普遍推行土司制度。土司制度是唐宋以来羁縻政策的一种变形。所谓“土司”是指少数民族首领世袭“宣慰使”等官职。贵州土司大小有300余个,大者叫宣慰司、宣抚司、安抚司,小者叫长官司、分散的若干部落和村寨则联合成为蛮夷长官司。

二、贵州建省以后至贵州解放前的行政区划

明永乐十一年(1413),贵州正式设置布政使司,成为一个行省,下设思南、镇远、铜仁、乌罗、思州、石阡、黎平、新化八府,设置普安、永宁(今关岭)、镇宁、安顺四个州,设置普定、新添(今贵定)、平越(今福泉)、龙里、都匀、毕节、安庄(今镇宁)、清平(今凯里)、平坝、安南(今睛隆)、赤水、永宁、兴隆(今黄平)、威清(今清镇)、乌撤(今威宁)15 卫以及金筑安抚司(今长顺)。清代初期沿用明制。公元1665 年,设置黔西府、平远府(今织金)、大定府(今大方),并将乌撤府改为威宁府。将曾一度划归湖广的黎平府划归贵州。公元1727 年,将四川所属遵义府划归贵州,将毕节以北的永宁划归四川,将广西红水河、南盘江以北划归贵州设置永丰州(后改贞丰州),将广西的荔波、湖广的平溪(今玉屏)、天柱划归贵州,至此,今贵州疆域基本形成。清代后期,贵州的地方行政区划按府、州、厅、县设置。全省设置12 个府、13 个州、33 个县、11 个厅、1 个直属州、3 个直属厅。贵阳府辖贵筑县(今贵阳)、治3 个州、4 个县、1 个厅;安顺府辖普定县(今安顺以北)、治2 个州、3 个县、2 个厅;都匀府治 2 个州、3 个县、3 个厅;兴义府辖安龙城,治1 个州、3 个县;大定府辖大方城,治3 个州、1 个县、1 个厅;黎平府辖开泰县(今黎平以北)、治2 个县、2 个厅;镇远府辖镇远县,治 1 个州、3 个县,2 个厅;思州府辖思州城(今岑巩),治 2 个县;铜仁府辖铜仁城,治1 个县;石阡府辖石阡城,治1 个县;思南府辖思南城,治 3 个县;遵义府辖遵义县,治 1 个州、4 个县;平越直属州辖平越城,治3 个县;松桃直属厅辖松桃城;赤水直属厅辖赤水城;盘州(今盘县)直属厅辖盘州城。

民国时期,1913 年将以前的府、厅、州一律改为县。省行政长官改为民政长,下设三道观察使:黔中道:治贵阳、辖31 县,即贵阳、定番(今惠水)、长寨、广顺(后二县合并,称长顺)、罗斛(今罗甸)、平舟、大塘(后二县合并,称平塘)、独山、荔波、三合、都江(后二县合并,称三都)、八寨、丹江(后二县合并称丹寨)、都匀、麻哈(今麻江)、炉山(今凯里)、龙里、贵定、平越(今福泉)、修文、息烽、紫江(今开阳)、瓮安、余庆、遵义、湄谭、绥阳、桐梓、仁怀、习水、正安。黔西道:又称贵西道、治毕节、辖23 县,即毕节、大定(今大方)、黔西、赤水、威宁、水城、织金、清镇、平坝、安顺、普定、郎岱(今六枝)、兴义、南笼(今安龙)、贞丰、册亨、紫云、镇宁、关岭、普安、盘县、安南(今晴隆)、兴仁。黔东道:治镇远、辖27 县,即镇远、施秉、黄平、邛水(今三穗)、台拱(今台江)、剑河、天柱、锦屏、黎平、榕江、下江、永从(后二县合并,称从江)、清溪、思县(后二县合并,称岑巩)、玉屏、省溪(今万山)、石阡、江口、铜仁、思南、凤泉(今凤冈)、印江、德江、务川、后坪(分属沿河、务川)、沿河、松桃。1914 年,改民政长为巡按使,观察使为道尹,省城治贵阳县。1916 年废巡按使,设省长。1920 年废道。1935 年,中华民国政府势力进入贵州以后,建立了一套行政机构,设立省政府委员会,有主席一人,下设若干处、厅、局政府机构,各设厅长、处长等处理日常事务。省下设置若干督察区。1935 年设11 个行政督察专员区,分管各县,1936 年合并为8 区,1937 年再并为 6 区。各县(市)的区划名称也有改动、调整。1941 年设贵阳市,另于市西南花溪镇设贵筑县;同年改定番为惠水,改安南为晴隆,并广顺入长寨改名长顺县,撤后坪县并分别划入沿河、务川二县,划威宁东北地设赫章县,划务川西北地设道真县。此后,民国政府又根据各县土地面

积、人口、文化、交通等条件,将各县划分成一、二、三等,至1948 年,设直辖区 1 个、行政督察区6 个:直辖区(1 市10 县):一等县(市):贵阳市及贵筑、安顺、惠水;二等县:龙里、修文、开阳、贵定、平坝、清镇;三等县:息烽。第一行政督察区(12 县):一等县:镇远;二等县:黄平、天柱、台江、锦屏、余庆、炉山、雷山;三等县:施秉、岑巩、三穗、剑河。第二行政督察区(12 县):一等县:独山;二等县:榕江、黎平、罗甸、平塘、从江、荔波、都匀、三都、平越、麻江;三等县:丹寨。第三行政督察区(14 县)一等县:兴义、盘县;二等县:兴仁、安龙、郎岱、关岭、镇宁、贞丰、普定、晴隆、普安;三等县:望谟、紫云、册亨。第四行政督察区(9 县):一等县:毕节、黔西、威宁、大定;二等县:赫章、水城、金沙、纳雍、织金。第五行政督察区(12 县):一等县:遵义、桐梓、正安、仁怀、赤水;二等县:务川、绥阳、湄潭、凤冈、道真、习水、瓮安。第六行政督察区(9 县):一等县:铜仁、思南、松桃;二等县:沿河、石阡、玉屏、德江;三等县:江口、印江。国民党政府还在县(市)之下建立了乡镇保甲制。到1948 年,贵州有乡镇1397 个,保12940 个,甲128435 个。

三、贵州解放以后的行政区划

1949 年11 月15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贵州省省会贵阳市。12 月26 日成立了贵州省人民政府。全省设1 个省辖市(贵阳市)、8 个专区(贵阳、遵义、铜仁、镇远、独山、兴仁、安顺、毕节)、1个专区辖市(遵义市),改雷山设治局为雷山县,共置79 个县。1952 年,贵阳专区更名为贵定专区,专署所在地由贵筑县迁至贵定县;独山专区更名为都匀专区,专区所在地由独山迁至都匀;兴仁专区更名为兴义专区,专署所在地由兴仁迁至兴义。1953 年平越县改为福泉县。1955 年春,贵州省人民政府改为贵州省人民委员会。同年 3 月将遵义市由专区辖市改为省辖市。1956 年 4 月撤销贵定、镇远、都匀 3 个专区,设置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黔东南自治州)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黔南自治州)。黔东南自治州辖原镇远专区(除余庆县划归遵义专区外)11 县和原都匀专区的黎平、榕江、从江、麻江、丹寨5 县,共16 个县。黔南自治州辖原都匀专区的都匀、独山、荔波、三都、平塘和原贵定专区的长顺、罗甸、惠水以及安顺专区的紫云、镇宁,共14 个县。同年7 月,撤销兴义专区,将所属望谟、册亨、安龙、贞丰4 县并入黔南自治州,其余各县并入安顺专区。1957 年11 月,撤销安顺专区的贵筑县,并入贵阳市。至此,全省共辖2 个省辖市、4 个专区、2 个自治州、75 个县和3 个自治县(松桃、三都、威宁)。1958 年,全省行政区划有两个大的变动:一是增加建制市的数量,扩大市区范围———撤销安顺县,设置安顺市,由安顺专区管辖;撤销都匀县,设置都匀市,由黔南自治州管辖;撤销遵义县,并入遵义市,并改为专区辖市;将清镇、修文、开阳、惠水4 县划归贵阳市管辖。二是小县并为大县,县的数量减少,县域范围扩大,道真县并入正安县,凤冈、余庆两县并入湄潭县,福泉县并入瓮安县,龙里县并入贵定县,荔波县及平塘县的东半部并入独山县,平塘县的西半部并入罗甸县,紫云县分别并入望谟县和长顺县,册亨县并入安龙县,贞丰县并入兴仁县,关岭县并入镇宁县,晴隆县并入普安县,江口、玉屏县并入铜仁县,天柱县并入锦屏县,台江县并入剑河县,从江县并入榕江县,施秉县并入黄平县,岑巩、三穗县并入镇远县,丹寨、雷山、麻江、炉山4 县合并,设置凯里县。同年大定县更名为大方县,息烽县划归遵义专区,瓮安、福泉、龙里、贵定划归黔南自治州。全省共辖一个省辖市、4 个专区、2 个自治州、3 个专区辖市、49 个县、3 个自治县。1959 年,婺川县改为务川县,鳛水县改为习水县。1960 年,撤销郎岱县,设置六枝市。1961 年,恢复遵义、道真、凤冈、余庆、江口、玉屏、关岭、贞丰、册亨、晴隆、岑巩、天柱、从江、雷山、麻江、荔波、平塘、紫云、龙里、福泉20 个县。1962 年,恢复施秉、三穗、台江、丹寨4 县;撤销安顺市,重设安顺县;撤销六枝市,改设六枝县;撤销都匀市,重设都匀县。1963 年,恢复开阳(划归遵义专区)、修文、清镇(划归安顺专区)和惠水(划归黔南自治州)4 县。1966 年,

重新恢复兴义专区,辖兴义、兴仁、晴隆、普安、望谟、册亨、贞丰、安龙9 县,开阳、息烽县划归安顺专区。1966 年,为适应大规模开发矿产资源,加强“三线建设”的需要,全省增设六枝、盘县、水城、万山、开阳5 个特区,并复置安顺、都匀2 市。同年,六枝县改为郎岱县。1967 年,设置六盘水地区,辖六枝、盘县、水城3 个特区。1968 年,撤销开阳特区和万山特区。1970 年撤销郎岱县,并入六枝特区,撤销盘县,并入盘县特区;撤销水城县,并入水城特区,并恢复万山特区。同年,遵义专区改名遵义地区,铜仁专区改名铜仁地区,安顺专区改名安顺地区,毕节专区改名毕节地区,兴义专区改名兴义地区。1978 年12 月,撤销六盘水地区,设六盘水市,为省辖市,辖六枝、盘县、水城3 个特区。1981 年9 月,撤销兴义地区,设置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983 年8月,撤销都匀县,并入都匀市;撤销凯里县,设置凯里市。1986 年11 月,沿河、印江、道真、务川 4 县,分别改置为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1987 年,撤销水城特区,改置六盘水钟山区和水城县。同年,撤销兴义县,改置兴义市;撤销铜仁县,改置铜仁市。1990年底,撤销赤水县,改置赤水市。1992 年,撤销清镇县,设立清镇市。1993 年,撤销毕节县,设立毕节市。1995 年,安顺地区的修文县、息烽县、开阳县划归贵阳市管辖,安顺地区的清镇市由省直辖,委托贵阳市管理。同年撤销仁怀县,设立仁怀市。1996 年撤销福泉县,设立福泉市。1997 年,撤销遵义地区,设立地级遵义市,设立红花岗区,为遵义市的直辖区。遵义市辖原遵义地区的遵义县、绥阳县、桐梓县、习水县、凤冈县、正安县、余庆县、湄潭县、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新设立的红花岗区。原遵义地区的赤水市、仁怀市由省直辖,委托遵义市管理。2000 年撤销安顺专区,设地级安顺市,原县级安顺市改设西秀区,安顺市辖西秀区、普定县、平坝县、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2000 年,在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基础上,设小河区,为贵阳市辖区。2003 年12 月,在原遵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基础上,设汇川区,为遵义辖区。

四、民族自治区域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解放50 多年来,为了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逐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52 年,撤销炉山县,设置炉山县苗族自治区;撤销惠水县,设置惠水县苗族补伊族(后改为布依族)联合自治区;撤销丹寨县,设置丹寨县苗族自治区。1954年,撤销台江县,设置台江县苗族自治区;撤销威宁县,设置威宁县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区;撤销雷山县,设置雷山县苗族自治区;撤销罗甸县,设置罗甸县布依族自治区;并将惠水县苗族布依族联合自治区改为惠水县布依族苗族自治区。1955 年12 月,将威宁、罗甸、惠水、雷山、炉山、丹寨、台江7 个自治区改为自治县。1956 年4 月,撤销贵定、镇远、都匀3 个专区,设置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改两州所辖雷山、台江、炉山、丹寨、罗甸、惠水 6 个自治县为县。同年11 月,撤销松桃县,设置松桃苗族自治县;撤销三都县,设置三都水族自治县。至此,全省设置两个自治州和威宁、松桃、三都3 个自治县,民族自治区域面积72194 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41%。1958 年12 月,黔南自治州的惠水县划归贵阳市,安龙、册亨、贞丰 3 县划入安顺专区,安顺专区的瓮安、福泉、贵定、龙里 4 县划归黔南自治州。1963 年4 月,又将安龙、册亨、贞丰3县划归黔南自治州,5 月,撤销镇宁县,设置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1965 年12 月,从黔南自治州划出望谟、册亨、安龙、贞丰、紫云5县归兴义专区管辖,并分别设置望谟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册享布依族自治县、安龙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贞丰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1981 年3 月,撤销关岭县,设置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9 月,撤销兴义地区,改设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所辖各自治县改为县。1983 年9 月,撤销玉屏县,设置玉屏侗族自治县。1986 年11 月,沿河、印江、道真、务川 4 个县分别改设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务川仡佬

族苗族自治县。

五、2004 年的行政区划状况

截止2004 年12 月31 日,全省共设4 个地级市、3 个自治州、2个地区、9 个县级市、56 个县、11 个自治县、10 个市辖区、2 个特区、760 个乡、253 个民族乡、692 个镇、88 个街道办事处)。贵阳市:辖6 区3 县1 市即:南明区、云岩区、花溪区、乌当区、白云区、小河区、修文县、息烽县、开阳县。代管1 市清镇市(省直

辖县级市,委托贵阳市代管)。

六盘水市:辖1 区1 特区 2 县即:钟山区、六枝特区、盘县、水城县。

遵义市:辖2 区8 县 2 自治县即:红花岗区、汇川区、正安县、桐梓县、遵义县、凤冈县、余庆县、湄潭县、绥阳县、习水县、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代管2 市:赤水市(省直辖县级市,委托遵义市代管)、仁怀市(省直辖县级市,委托遵义市代管)。

安顺市:辖1 区 2 县 3 自治县即:西秀区、普定县、平坝县、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

铜仁地区:辖1 市1 特区 4 县 4 自治县即:铜仁市、万山特区、德江县、思南县、江口县、石阡县、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松桃苗族自治县、玉屏侗族自治县。毕节地区:辖 1 市 6 县1 自治县即:毕节市、大方县、黔西县、金沙县、纳雍县、织金县、赫章县、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辖 2 市9 县1 自治县即:都匀市、福泉市、瓮安县、贵定县、惠水县、长顺县、独山县、龙里县、荔波县、平塘县、罗甸县、三都水族自治县。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辖 1 市15 县即:凯里市、雷山县、黎平县、施秉县、麻江县、锦屏县、台江县、剑河县、三穗县、黄平县、从江县、镇远县、天柱县、榕江县、岑巩县、丹寨县。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辖 1 市7 县即:兴义市、普安县、晴隆县、贞丰县、册亨县、望谟县、安龙县、兴仁县。

贵州省情作业及答案

A 、自然生态比较脆弱 B 、喀斯特地貌发育 C 、高原山 贵州省情作业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省情是一个省自然、 ( 地理 )、 ( 政治 )、 ( 经济)、 (文化) 等方面历史、 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 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 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2、贵州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 区。 3、贵州的气候温暖湿润,属于( 4、贵州河流以苗岭为分水岭,分属( 5、贵州省土地总面积为( 176167 面积最大。 喀斯特地貌发育 )的浅内陆山 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类型。 长江 )和 ( 珠江)两大流域。 )平方千米。在各类土壤中,(黄壤 )6、贵州的史前文化是以(观音洞文化)为代表的。 7、为了扭转"大跃进 "造成的被动局面,从 1961 年开始,贵州贯彻中央的 "( 调 整 )( 巩固 )(充实 )( 提高 )" 的八字方针,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8、贵州的行政区划截止 2003年 12月31日共设了( 4 )个地级市、( 3 )个 自治州、( 2)个地区、和( 87)个县(市、自治县、区、特区) 二、单项选择题 7、( B )是贵州自然条件的基本特点 1、从面上看,全省最高处是( A A 、赫章 B 、 玉屏 2、贵州从面上看,全省最低处是:( A 、赫章 B 、玉屏 3、贵州从点上看,全省最低处是:( A 、赫章韭菜坪 C 、威宁 出省处 4、贵州最大的河流是:( B A 、綦江 B 、乌江 5、贵州省内危害最大的灾害性气候 是 ) C 、 威宁 D 、 黎平 B ) C 、威宁 D 、黎平 D ) B 、玉屏 D 、黎平水口河 ) C 、 南盘江 D 、清水江 A ) C 、凌冻 D 、冰雹 D ) C 威宁 D 铜

[训练]贵州省情考试题(271题全集含答案)

1下列哪些畜禽为贵州的优良品种(ABCD)。 第4题: 截至2011年,贵州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有下列:AD A、荔波 B、镇宁 C、遵义 D、赤水 第6题: 2011年贵州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有(D)个 A、10 B、12 C、16 D、18 第7题: 贵州森林资源丰富,2011%最多, 其次是黔南,最低是六盘水和安顺。 第8题: 贵州目前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较高、利润最大、纳税最多的工业是( D )。 A、电力工业 B、机械工业 C、国防科技工业 D、食品工业 第9题: 贵州植物种类繁多,分布错综复杂,呈现过渡变化。在高大山脉具有垂直分布特点,一般从山脚到山顶依次表现为: A A、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灌丛和灌草丛 B、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混交林 C、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落叶阔叶混交—针叶林 D、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落叶阔叶林—灌丛和灌草丛 第10题: 清代在黔北崛起了“独领中国西南文化之风骚”的(B),为中国留下了丰富的思想、道德、文化艺术遗产。

A、清明文化 B、沙滩文化 C、黔北文化 D、西南文化 第11题: 贵州目前已建立的自治州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 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第12题: 贵州国民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大关是在(D)年。 A、2005 B、2008 C、2009 D、2011 第13题: 正确答案:错误现在贵州的屯堡人仍然穿着清朝的服饰。 第14题: 贵州以长征文化、名酒文化和丹霞桫椤生态为主的黔北旅游线是(D )一线。 A、贵阳—凯里—榕江—从江—黎平以及施秉—镇远—铜仁 B、贵阳—红枫湖—安顺—龙宫—黄果树—织金洞—马岭河峡谷 C、贵阳—都匀—三都—荔波 D、贵阳—息烽—遵义—仁怀—赤水 第15题: 的桥梁和纽带,是省政府管理非 公有制经济的助手。 第16题: 的、的、充满活力的、安定有序 的贵州。 第17题: 和珠江两大流域,有八大水系。 第18题: 国务院批准的贵州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列有:ABC A、侗族大歌 B、苗族蜡染 C、茅台酒制作技艺 D、彝文习俗。第19题:

贵州省情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省情是一个省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P1 2.(欠发达)和(欠开发)是现阶段贵州的基本省情。——P11 3.(封闭)是贵州落后的真正原因。——P8 4.贵州东与( 湖南)交界,北与( 四川)和(重庆)相连,西与(云南)接壤,南与(广西)毗邻。——P14 5.贵州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的山区。——P14 6.贵州的地貌类型主要以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为主。其中92.5%的面积为(高原山地)和(丘陵)。——P15 7.贵州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类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富。——P8 8.贵州气候的地域性差异常表现在水平距离不远但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立体气候特征明显。——P20 9.贵州河流以苗岭为分水岭,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有八大水系。苗岭以北流域,包括牛栏江横江水系、赤水河綦江水系、(乌江)水系和沅江水系。苗岭以南流域,包括南盘江水系、(北盘江)水系、红水河水系和都柳江水系。——P20 10.贵州森林资源丰富,2008年,森林覆盖率达(39.93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布以(黔东南)最多,其次是黔南,最低是六盘水和安顺。——P33 11.贵州成煤地质条件好,煤田分布广、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较优。根据《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资料,贵州煤炭资源基础储量达146.76亿吨,居全国第(4 )位。煤炭资源相对集中分布在(六盘水市)和(毕节地区)。——P27~ P28 12. 截至2008年,贵州的行政区划共设有(4)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2 )个地区和(88)个县级单位。省直辖县级市,由省委托相应的地级市代管。——P41 13.随唐时期,今贵州之地属黔中道,并设黔州都督府统领各州。为了加强对该地区的统治,实行“土流并治”,表现为乌江以北实行(经制州),乌江以南实行(羁縻州),西部则接受中央王朝封号,成为(藩国)。——P49 14.贵州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是从农村推行(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P66 15.贵州是一个多民族(交错杂居)和一些民族(成片聚居)的省份。——P73 16.贵州省2008年末总人口为(4036.75 )万人,人口密度为(229.1 )人/平方千米。——P74 17.贵州民族语言基本上属于汉藏语系中的(普通话)、苗瑶、壮侗、藏缅等语族。——P77 18.贵州贯彻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在行政区划变更过程中逐步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2008年全省共有( 3 )个自治州、(11 )个自治县和(253 )个民族乡,民族区域自治地方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55.5 %)。——P83 19.在贵州目前自治州中唯一的一个自治县是(三都水族)自治县。——P44 20.目前铜仁地区管辖的4个自治县是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松桃苗族自治县和(玉屏侗族)自治县。毕节地区管辖的1个自治县是(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P42~43 21.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表现在(种植业)比例下降,(畜牧业)比例上升,形成了以(粮食种植)为基础,以(畜牧业)为重点,农林牧渔业走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格局。——P96 22.贵州正在开发的生态畜牧业,是以畜牧业为主体,以(沼气)生产为关键,通过(生态)链、生物链和食物链将农林牧渔业连接起来的一种循环农业。——P97 23.根据目前贵州的轻重工业总产值比例,贵州以(重工业)占绝对优势。——P103 24.解放后贵州工业加快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已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能源原材料)工业体系,以(国防科技)工业为主体的机械电子工业体系,以(烟酒)为特色的食品工业体系和以高科技为支撑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P102

贵州省情总结

贵州省情总结 第一章 一、贵州的基本省情:欠发达,欠开发。 封闭是贵州落后的真正原因 第二章 一、地理环境 贵州是位于云贵高原东部 四川,重庆 + 云南——贵州——湖南 + 广西 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的山区自然条件。 1.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的地貌特征。岩溶地教多。 2.地势西高东低,又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 第一、西部大方县,织金县,普安县以西平均1500米以上,最高威宁彝族回族自治县,平均海拔2166米。最低东部玉屏县,平均541米。最高峰是西部赫章县的韭菜坪,海拔2901米。 第二、大方县、织金县、普安县一线向东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思南、江口、三穗、锦屏、榕江及荔波、罗甸。800-1500米 第三、沿河、思南、江口、三穗、锦屏、榕江及荔波、罗甸北界一线的东部和南部

边缘地区。800米以下,最低东部玉屏县,平均541米。最低峰在东南部黎平县地坪乡水口河出省处,海拔148米。 一地貌特征:喀斯特地貌占61.9%广泛分布石沟、石牙、峰林、峰丛、盲谷、穿洞、竖井、凹地、天生桥、落水洞、跌水、悬挂泉、喀斯特湖。 地下溶洞、暗河、伏流、暗湖、石钟乳、石笋、石柱、石花、石幔、石瀑布、莲花盆、卷曲石。 二地貌类型:92.5%为高原山地和丘陵,山间小盆地仅占7.5% 1.北部大娄山,赤水和乌江分水岭1000-1500米 2.东北部有武陵山,乌江和沅江的分水岭,主峰为梵净山2572米,是联合国“人与生物保护区网”的成员。黔金丝猴的生存区。 3.西部有乌蒙山,山脉绵延于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赫章县、水城县、六枝特区,为北盘江、乌江、赤水河、牛栏江的分水岭。最高峰是韭菜坪2901米 4.中部有苗岭,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分水岭,主要山脉雷公山,2178米是世界十大森林旅游胜地之一“物种基因库” 大娄山 + 乌蒙山——苗岭——武陵山 三、地理差异: 1.东部山地丘陵区,包括梵净山、雷公山以东地区。 2.北部中山峡谷区,包括大娄山以北地区。 3.中部山原丘陵盆地区,包括黔西、织金以东,黄平以西,绥阳

贵州省情实践报告

贵州省情实践报告 (1)从整个贵州省来看旅游与扶贫关系,可以拉动经济发展,创办新型旅游城市: (2)贵州省经济状况,和自然资源优势 贵州省旅游局杨胜明局长率先在中国提出了“旅游扶贫”的理念,她强调旅游不应是一种谋求短期经济效益的产业,它应长期而持久地赐富于民。恰恰因其经济的欠发达,贵州迄今仍保持着大量令人叹为观止的文化与自然遗产,它是一个“活着”的民族遗产宝库,堪称“文化千岛”,其中32%的人口都属于少数民族,仍相对保持着古老的生活方式,以及各个民族的精神信仰是习俗、节日与典礼、传统工艺、音乐、语言与建筑。贵州以扶贫为目标,利用贵州省自身资源优势,脱贫致富,旅游活动给当地居民带来直接创收,使当地人意识到旅游资源的重要性。从意识主动去传承与保护自己的风俗习惯,民族特色。贵州一定会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条道路来。 (1)雷山县旅游资源状况 雷山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与凯里、台江、榕江、丹寨四县市相邻。县城距黔东南苗族自治州首府凯里42公里,距省城贵阳184公里,距雷公山主峰30公里。有很高的森林覆盖,有山有水。 (2)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雷山县全县总人口万,其中苗族万人,占总人口的83%,苗族传统的民族文化,光彩夺目,被誉为苗族文化中心,这里,有中国苗族第一寨西江千户苗寨,集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古朴的民族风情于一体。苗族历史上的五次大迁徙,其中最集中的地方就是西江,370多个苗族村寨分别分布在雷公山周围,雷山县苗族保存有八大支系,因此使得苗族的习俗得以完整的保存下来,而且苗族历史上的五次大运动,三次都发生在雷山。 (3) 自然资源 雷公山,苗岭之巅,主峰海拔米,地跨雷山、台江、剑河、榕江四县,总面积71万亩,其中雷山县辖区为7万亩,占保护区总面积的%,占雷山县总面积的%。雷公山无山不绿,有水皆清,森林覆盖率高达%以上,在已知的1780多种植物中,被列为国家濒危、珍惜植物的有20种,500多种属于药用植物,是我国中亚热带一个极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4)雷山县发展乡村旅游取得的成就 雷山县在围绕旅游,调整农业、发展工业、繁荣文化、完善交通、保护生态、建设城镇、提高素质,以雷公山、西江千户苗寨、郎德上寨、巴拉河沿岸民族村寨,县城旅游服务中心为重点,抓住州委,州政府打造“雷公山苗族文化原生态旅游经济圈”的机遇,创新旅游体制机制,狠抓工作措施落实,使旅游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XX年至XX年,接待

贵州省情题目及答案1

一、填空题 1.(封闭)是贵州落后的真正原因。 2.贵州东与湖南交界,北与四川和(重庆)相连,西与(云南)接壤,南与(广西)毗邻。 3.贵州的地貌类型主要以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为主。其中92.5%的面积为( 山地)和(丘陵)。 4.贵州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富。 6. 截至2008年,贵州的行政区划共设有(4 )个地级市、( 3 )个自治州、( 2 )个地区和(88 )个县级单位。 7、(黔东南州)的重晶石储量居全省第一,具有“中国重晶石之乡”的美称。 8、贵阳市的市树为樟树和(竹子)10、贵阳市被称为(森林之城), 12、遵义市素有(黔北粮仓)之称, 13、(娄山关)在遵义、桐梓两县的交界处,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为黔北咽喉,是兵家必争之地。

14、(乌江)是贵州第一大河。 15、六盘水市,即取(六枝)、(盘县)、(水城)三个县/特区字头而得名。16、六盘水市位于贵州西部,因其境内煤矿资源丰富,素有(西南煤海)之称。 17、六盘水夏季“凉爽舒适,滋润清新,紫外线辐射适中”,具有唯一性,可称(凉都)。 18、安顺蜡染被誉为(东方第一染); 安顺地戏被称为(中国戏剧活化石)。19、贵州省现有的四个地级市分别是(贵阳市)、(遵义市)、(六盘水)、(安顺市)。 22、安顺地处长江水系乌江流域和珠江水系北盘江流域的分水岭地带,是世界上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集中地区21、毕节地区是(乌江)、(赤水)、(北盘江)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22、(咸宁草海)是贵州最大的天然淡水湖。 23、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有亚洲最大的(磷矿肥)基地。

贵州省情论文

论贵州省总体发展 解放四十年来,我省经济的发展极不平衡,不同地区贫富差距很大。与相对发达的黔中、黔北地区相比,边远落后的民族地区则处在另一极点上。这些地区多少年来十分艰难、痛苦地挣扎在贫困的深渊之中而不能自拔,具体原因究竟何在呢?带着这个问题,笔者于1989年春节期间系统地调查了我省典型的少、边、穷县册亨县。 该县位于黔西南边缘南、北盘江夹角的崇山峻岭地带。全县土地面积2,500平方公里,人口16万9千人。主要居民为布依族,点总人口的74%。册亨县原是一 个布依族自治县,1984年取消自治,归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并列为全 省26个贫困县之一。近四年来农村人均口粮只有350—400斤,人均年纯收入130—150元,远远低于全国乃至本省的农民人均口粮和纯收入水平,大多数农 民解决不了温饱问题。 贫穷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过程,需要探索的不仅仅是贫穷的现状,而且还有贫穷的过去;需要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这个地区总是一直处于贫困的境地之中——一、工农业生产、交通等客观 条件十分落后,资源优势得不到发挥 农业基础薄弱 册亨县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县,现有耕地面积19万亩,人均1.2亩,比全 省人均占有的耕地面积0.71亩还多0.49亩。但耕地质量低劣,25度以上的陡 坡耕地差不多占现有旱作耕地的一半。全县稻田面积中,中低产农田就占了70%。没有灌溉设施的“望天田”仍占相当大的数量(约55%),水利有效灌溉面积不足耕田总量的三分之一。近几年来,由于人口不断增加和片面抓粮食生产等原因,相当一部分农民赶山吃饭,毁林毁草开荒,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加之地貌类型复杂,受地形地势的影响,天然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山多陡峭,流径量大,土地涵养水源能力差,因此水土流失严重。每年水土流失面积多达1,000多平方公里,差不多占总面积的半数。根据有关部门对南、北盘江浸蚀模数的计算,每年县境内通过大小溪沟、河流外泄泥沙约140万吨,计有5千多亩耕地的表土被冲刷流失。再加上山区农民耕作技术落后,基本上是粗放经营,施肥少、产前产后服务差,缺乏科学管理,尤其是相当一部分地方的农民习惯于刀耕火种,不用肥料,不精耕细作,使得土地肥力逐年递减。由于土地的贫瘠,基本上是广种薄收。 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每年都有程度不同的干旱、伏旱、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如1986年下半年至1987年初的干旱持续半年之久,水稻栽种面积大幅度减少,只及前一年的58%;紧接着又暴雨成灾,秧苗长势正旺的4,800多亩稻田被洪水淹没,其中1,700多亩被彻底毁坏,造成粮食减产2,700多吨。耕地质量差,自然灾害多,农民依附着瘦薄的土地,坐山吃山,抵御灾害的能力低,办法少,一遇灾害就欠收,这种“被动挨打”的局面从解放初期延续到现在,几乎没有任何改变。 该县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劳动生产率不高。截至1987年,全县农业机械动力总量仅有852.96万瓦,平均每万亩耕地只有农业机械动力0.43万瓦。而且还由于管理技术落后、操作水平低、保养差、油料缺乏等因素,十分有限的农业机械设备多数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有农活几乎全靠手工操作,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

贵州省情作业

贵州省情作业 一、填空题: 1、省情是一个省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2、贵州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浅内陆山区。 3、贵州的气候温暖湿润,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 4、贵州河流以苗岭为分水岭,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 5、贵州省土地总面积为(176167 )平方千米。在各类土壤中,(黄壤)面积最大。 6、贵州的史前文化是以(观音洞文化)为代表的。 7、为了扭转"大跃进"造成的被动局面,从1961年开始,贵州贯彻中央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8、贵州的行政区划截止2003年12月31日共设了(4 )个地级市、(3 )个自治州、(2)个地区、和(87)个县(市、自治县、区、特区)。 二、单项选择题 1、从面上看,全省最高处是(A ) A、赫章 B、玉屏 C、威宁 D、黎平 2、贵州从面上看,全省最低处是:( B ) A、赫章 B、玉屏 C、威宁 D、黎平 3、贵州从点上看,全省最低处是:(D ) A、赫章韭菜坪 B、玉屏 C、威宁 D、黎平水口河出省处 4、贵州最大的河流是:( B ) A、綦江 B、乌江 C、南盘江 D、清水江 5、贵州省内危害最大的灾害性气候是(A ) A、干旱 B、秋风 C、凌冻 D、冰雹 6、贵州的气候,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D ) A赫章 B 玉屏 C 威宁 D 铜仁 7、(B )是贵州自然条件的基本特点。 A、自然生态比较脆弱 B、喀斯特地貌发育 C、高原山地 D、盆地 8、贵州水资源丰富,居全国第( D )位 A、7 B、8 C、9 D、6 9、在贵州省总面积中耕地面积占(C )。 A、43、55% B、9.38% C、26.68% D、3.6% 10、贵州历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是在:(C)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1、( C )文化能证明很早就有人类活动在贵州高原。 A、北京周口店 B、山西西侯度 C、贵州黔西观音洞 D、旧石器文化 12、"一五"计划时期,贵州的建设主要以(D )为重点。 A、工业 B、商业 C、服务业 D、农业 三、多项选择题 1、认识贵州省情的目的意义是(ABC ) A、是实行科学决策的需要 B、是培养各级干部和教育各簇人民的需要 C、是实行对内对外开放的需要 D、是行政区划的需要 2、贵州除了(ACD )以外,均为石灰岩等酸质岩石发育的喀斯特地貌。 A、赤水 B、黄平 C、雷山 D、榕江 3、贵州省主要的气候灾害有(ABCD ) A、干旱 B、秋风 C、凌冻 D、冰雹

贵州省情简介

第一章贵州省情介绍 地理地貌 贵州省位于中国大西南东部,是一个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资源富集、民族众多的内陆山区省份,介于东经103°36′~109°35′、北纬24°37′~29°13′之间,东靠湖南,南邻广西,西毗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东西长约595千米,南北相距约509千米。全省国土总面积17.6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1.84%,居全国第十六位。省会贵阳市距重庆长江口岸300多千米,距广西北海直距约500千米。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部高原山地,通称贵州高原,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贵州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境内岩溶地貌发育非常典型,分布范围广泛,喀斯特(出露)面积10.91万平方千米,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1.9 %,且形态类型齐全,地域分异明显,构成一种特殊的岩溶生态系统,是世界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 气候 贵州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大部分地区气温在15℃左右,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出现在7月份,最低值出现在1月份。7月平均气温一般是22℃~25℃,为典型夏凉地区。1月平均气温为3~6℃,比其他同纬度地区暖和。年均降水量在1100~1300mm之间,多集中在夏季。分布趋势是南部多于北部,东部多于西部。全省有三个多雨区和三个少雨区。三个多雨区分别位于省之西南部、东北部和东南部。其中西南部的晴隆县,年均降雨量达1588mm,是全省最多雨量中心。三个少雨区分别在威宁、赫章县和毕节一带,各少雨区的年降水量在850~1100mm之间。日照时数在1200~1400小时之间,地区分布特点是西多东少,年日照时数比同纬度的我国东部地区少三分之一以上,是全国日照最少的地区之一。年相对湿度高达82%,而且不同季节之间的变幅较小,各地湿度值之大以及年内变幅之平稳,是同纬度的我国东部平原地区所少见,气候特点在垂直方向差异较大,立体气候明显,“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人口和民族 2004年末,贵州总人口3903.7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3.003%。在全省总人口中,市镇人口占24%;乡村人口占76%;农业人口约占85%;非农业人口约占15%。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全省有49个民族成份,少数民族成份个数仅次于云南和新疆,居全国第三位。世居少数民族有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瑶族、壮族、毛南族、蒙古族、仫佬族、羌族、满族等16个。人口超过10万人的少数民族有9个: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和白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8.1%。其中苗族人口占全国苗族人口的49.8%,布依族人口占全国布依族总人口的97.3%,侗族人口占全国侗族总人口的55.7%,水族人口占全国水族总人口的93.2%。贵州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数的比重为12.4%。 行政区划 全省现辖贵阳、六盘水、遵义、安顺4个地级市和黔东南、黔西南、黔南3个自治州以及毕节、铜仁2个地区,共有56个县、 11个自治县、9个县级市、10个市辖区、2个特区和697个镇、760个乡(其中含253 个民族乡)、82个街道办事处。省会为贵阳市。

贵州省情简介资料

贵州省情简介

第一章贵州省情介绍 地理地貌 贵州省位于中国大西南东部,是一个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资源富集、民族众多的内陆山区省份,介于东经103°36′~109°35′、北纬24°37′~29°13′之间,东靠湖南,南邻广西,西毗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东西长约595千米,南北相距约509千米。全省国土总面积17.6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1.84%,居全国第十六位。省会贵阳市距重庆长江口岸300多千米,距广西北海直距约500千米。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部高原山地,通称贵州高原,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贵州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境内岩溶地貌发育非常典型,分布范围广泛,喀斯特(出露)面积10.91万平方千米,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1.9 %,且形态类型齐全,地域分异明显,构成一种特殊的岩溶生态系统,是世界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 气候 贵州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大部分地区气温在15℃左右,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出现在7月份,最低值出现在1月份。7月平均气温一般是22℃~25℃,为典型夏凉地区。1月平均气温为3~6℃,比其他同纬度地区暖和。年均降水量在1100~1300mm之间,多集中在夏季。分布趋势是南部多于北部,东部多于西部。全省有三个多雨区和三个少雨区。三个多雨区分别位于省之西南部、东北部和东南部。其中西南部的晴隆县,年均降雨量达1588mm,是全省最多雨量中心。三个少雨区分别在威宁、赫章县和毕节一带,各少雨区的年降水量在850~1100mm之间。日照时数在1200~1400小时之间,地区分布特点是西多东少,年日照时数比同纬度的我国东部地区少三分之一以上,是全国日

最新地域文化贵州省情社会实践报告

最新地域文化贵州省情社会实践报告 篇一:201x年1月(地域文化)(贵州省情)复习资料 201x年1月“地域文化(贵州省情)”课程期末复习指南简介:201x年1月“地域文化”(贵州省情)课程期末复习指南“贵州省情”课程是贵州省教育厅为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所有大专院校开设的一门必修课。 201x年1月“地域文化”(贵州省情)课程期末复习指南“贵州省情”课程是贵州省教育厅为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所有大专院校开设的一门必修课。在贵州电大开放教育教学计划贵州省情课程名称为“地域文化”,成人教学计划仍然是“贵州省情”课程名称。该期末考试由全省电大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按照本期末复习指南要求执行。 期末复习是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环节。由于学生分布广泛,课程责任教师与学生之间直接面对面地交流相对较少,因而网上辅导和期末复习指导对于帮助同学们掌握课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巩固所学的专业技能,提高运用专业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一部分基本要求 对于“地域文化”(贵州省情)课程的期末复习,首先应以文字教材为主,结合网上教学资料,要求对本课程的基本

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有一个重点的把握,并注意结合国家和我省的实际情况,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掌握。同时还必须注意复习时的学习方法,在全面系统复习的基础上抓住重点。 1.以文字教材和网上教学资源为依据。 “地域文化”(贵州省情)课程文字教材采用的是中共贵州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贵州省教育厅组织编写,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贵州省高校统编通用教材《贵州省情教程》(第4版)。网上教学资源主要是由贵州广播电视大学精心制作的视频课件、电子教案、各章重点难点解析、平时作业练习以及期末复习指南等教学资源。平时面授辅导教师讲授的内容是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问题,通面授教学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通过看文字教材和网上教学资源,有助于全面系统地了解并把握本课程的科学体系和丰富内容,加深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的理解。 2.要理论联系实际。 注意灵活运用“地域文化”(贵州省情)课程的有关理论和原理,分析和解决贵州目前市场经济中的实际问题。在复习中,要能够根据贵州省情的特点,进行数据分析和全面论述有关实际问题,通过平时作业中的论述以及课程实践社会调查,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贵州省情学习心得体会

贵州省情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学习贵州省情心得体会 篇一:学习贵州省情最大的收获 学习 贵州省情最大的收获 学习贵州省情最大 的收获之一正视历史。贵州省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三大省份组成部分之一,简称“黔”和“贵。 贵州省东邻湖南省、南接广西自治区、西南毗邻云南省、西北与四川省接壤、北面与重庆市 相邻。唐为黔中道;宋属夔州路;元属湖广行省;明置贵州土司,是为贵州得名的开始,后 置贵州布政使司;清改贵州省,省名至今未变。 学习贵州省情最大 的收获之二知晓资源。土地资源:由于构成土地的要素——地貌、气候、植被、土壤以及人 类经济活动等组织方式的多样性,造成了贵州土地类型的复杂性,土地类型的数量多,分布

具有多样性。森林资源:素有“宜林山园”的美称,由于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发育了类型复 杂的森林植被。常绿落叶阔 叶林、近热带性质的沟谷季雨林、山地季雨林、常绿阔叶林中的湿润性的常绿林和半湿润的 常绿林。黔东南、遵义两地区的森林面积,占全省森林面积的%,而安顺、毕节、黔西 南、六盘水、贵阳市5个地区的森林面积合计仅占24%。水资源:全省水资源年径流总量为 1039亿立方米,年径流深590毫米,但人均占有量约3000立方米,不到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1/3,应该说贵州是一个贫水省份。贵州省河密度大,河流坡降陡,产水模数高,水能资源 十分丰富。全省水能蕴藏万千瓦,经济可开发水能资源1633万千瓦,居全国前列, 水能资源的开发具有较大的优势。矿产资源:贵州已发现矿产110种,探明有储量的矿产74 种,探明有储量的矿床1252处,其中,有28种矿产位居全国前5位。煤炭、铝土、汞矿、

锑、锰矿、磷矿、重晶石、金、水泥原料等既是贵州优势矿产,又是中国的重要矿产。野生 动植物资源:由于贵州省的自然地理具有一系列独特之处,贵州的野生植物中食用植物共有 500种。药用植物资源是贵州省的优势资源,是中国四大产药区之一,有3700种。国家重点 保护珍贵稀有植物70种,珙桐、银杉、秃杉和桫椤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有野生动物1000 余种,珍稀动物有85种(亚种),黔金丝猴仅分布于贵州省梵净山,现仅存数百只,是世界 上公认的极珍贵动物。旅游资源:贵州省旅游资源丰富,除富有特色的地域文化、民俗外, 以山石风景、河湖水景、喀斯特洞景、森林风光等为特点的自然景观众多。另外,还有国家 级风景名胜区及自然保护区10余处,如黄果树风景区、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等。 学习省情最大收获之三抓住机遇。进入新世纪后,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发2号文 件的出台,省第十一届一次、二次、三次党代会的净胜,

贵州省情心得体会

贵州省情心得体会 篇一:《贵州省情》第一章学习心得 学习了《贵州省情》 第一章绪论,知道我们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山区,在明代建省以来,曾有“天无三日晴,地 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的记载,这些说法也不无道理,都是我省的地形、地貌、气候的特 殊影响。还得感谢我们的 __总理大人的慧眼,是他对我们的鼓舞及信心。他说“贵州社 会主义建设必将后来居上,大有希望”。他用“山川秀丽”来评价“地”;用“气候宜人”来 评价“天”;用“人民勤劳”来评价“人”。也就是说贵州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资源丰富, 人民勤劳,只要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勤奋、努力,那么必将后来居上,

大有希望。果不然,我省遵循扬长避短、发辉优势的原则,充分利用我省的地理资源,在农 业、纺织、陶制、矿冶、酿造、民族文化等方面开发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直至“十一五”期 末,我省在全中国仍处于落后状态。到了“十二五”时期提出的“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 动跨越”的主基调后,我省重点实施了“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两大战略。就这样我 省变得越来越富强,人民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幸福。还真是后来居上呀!愿我省的未来变 得更加美丽富绕,变成人人向往的旅游圣地! 篇二:贵州省情地域文化完整版2 地域

文化(贵州省情) 一、填空题 1.贵州的地貌类型 主要以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为主。其中92.5%的面积为(高原山地)和(丘陵)。 2.贵州气候属于 (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富。 3.贵州森林资源丰 富,xx年,森林覆盖率达(41.5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布以(黔东南)最多,其次 是黔南,最低是六盘水和安顺。 4.随唐时期,今贵

论贵州省情

论贵州省情 省情是一个省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包括历史沿革、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科技文化、社会变迁、人口民族、政治经济状况等等...... 省情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千百年来,贵州虽山河依然,地形地貌似乎没有多大变化,但其具体的、局部的形态,尤其在行政区划、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人口民族等方面的变化较大。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贵州已从封建统治变化为民主文明的社会,从边远的蛮荒之地变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要地,从“人无三分银”变为基本过上小康生活,特别是随着基础设施的改善,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立体交通网络的形成,以及大西南出海通道和陆路交通枢纽的基本建成,缩短了贵州与经济发达地区的时间和空间距离,基本改变了贵州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状况,一个开放的、快捷的、便利的贵州已在祖国大西南崛起。由于省情是动态的、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对省情的认识也是一个永恒的课题,需要不断研究、分析,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不断深化和反复。自古以来,因人们所处的时代、环境和所站的角度不同,对省情的认识也不同,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省情的认识在不断深化。过去贵州因农业抗灾能力薄弱,山大雨水多,加上倒春寒等自然灾害频繁,成为经济发展的屏障;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贵州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技术水平有了极大提高,农业抗灾能力有了显著增强,人们

对省情基本特点的认识也有了明显改变。过去人们认为“天无三日晴”的气候不好,是贵州发展的劣势;现在随着农业实用技术的进步,认识观念有了新的转变,认为雨多是贵州发展的一大优势,丰富的雨量不仅有利于喀斯特山区农业防旱抗灾,又利于生物的多样性生长。过去因为山大坡陡,交通闭塞,认为贵州是一个边远落后的蛮荒之地,现在因交通条件改善,成为祖国西南的交通要道。过去因为开发粗犷,丰富的资源得不到有效开发利用,卖出的是“傻大黑粗”低级产品,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而今,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资源开发有了显著进步,资源优势逐步转化成了经济优势。如在水、煤资源开发上,贵州抢抓“西电东送”的机遇,实行煤电结合、水火互济发展能源产业,全省电网装机容量突破1000万千瓦,成为贵州的优势产业,为促进贵州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省情是创新发展思路、进行科学决策的基本依据。“ 十一五”是贵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富民兴黔宏伟事业的重要机遇期,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山河秀美的新贵州,必须进一步深化省情认识,把握省情发展变化的规律。当前,贵州正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抓紧研究制定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历史的、发展的观点,从贵州历史发展和有机联系中,分析省情变化的特点,正确认识经济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用全面的、辩证的观点,把握各方面的发展情况和内在关系,科学地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 毋庸讳言,与发达地区比较,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确实相对滞后,

贵州省情题目及答案

贵州省情题目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封闭)是贵州落后的真正原因。 2.贵州东与湖南交界,北与四川和(重庆)相连,西与(云南)接壤,南与(广西)毗邻。 3.贵州的地貌类型主要以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为主。其中92.5%的面积为( 山地)和(丘陵)。 4.贵州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富。 5.贵州河流以苗岭为分水岭,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有八大水系。苗岭以北流域,包括牛栏江横江水系、赤水河綦江水系、(乌江)水系和沅江水系。苗岭以南流域,包括南盘江水系、(北盘江)水系、红水河水系和都柳江水系。 6. 截至2008年,贵州的行政区划共设有(4 )个地级市、(3 )个自治州、(2 )个地区和(88 )个县级单位。 7、(黔东南州)的重晶石储量居全省第一,具有“中国重晶石之乡”的美称。 8、贵阳市的市树为樟树和(竹子) 9、(息烽集中营)与重庆白公馆、渣滓洞集中营、江西上饶集中营同为抗战期间国民党设立的四大集中营。 10、贵阳市被称为(森林之城),区域内森林覆盖率超过34%,有长70千米的环城林带,林木苍翠,成为城市的绿色生态屏障。 11、遵义市位于贵州省北部,北依(大娄山),南临(乌江),古为梁州之城,是由黔入川的咽喉,黔北重镇。 12、遵义市素有(黔北粮仓)之称,粮食产量大致占全省总量的四分之一。 13、(娄山关)在遵义、桐梓两县的交界处,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为黔北咽喉,是兵家必争之地。 14、(乌江)是贵州第一大河。 15、六盘水市,即取(六枝)、(盘县)、(水城)三个县/特区字头而得名。 16、六盘水市位于贵州西部,因其境内煤矿资源丰富,素有(西南煤海)之称。 17、气象学家对六盘水市夏季气候特点进行科学分析,认为六盘水夏季“凉爽舒适,滋润清新,紫外线辐射适中”,具有唯一性,可称(凉都)。 18、安顺蜡染被誉为(东方第一染); 安顺地戏被称为(中国戏剧活化石)。 19、贵州省现有的四个地级市分别是(贵阳市)、(遵义市)、(六盘水)、(安顺市)。 22、安顺地处长江水系乌江流域和珠江水系北盘江流域的分水岭地带,是世界上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集中地区

贵州省情(地域文化)的期末复习习题答案

贵州省情(地域文化)的期末复习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贵州同时具有“生态河”、“美酒河”、“历史河”美誉的河流是:(赤水河)。(P9) 2.在贵州的各类土壤中,面积最大的是:(黄壤)。(P11) 3.横亘贵州中南部,成为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分水岭的山脉是(苗岭)。(P3) 4.贵州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同时拥有氵舞阳河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水系是:(沅江水系)。(P10) 5.有一个山脉呈东北至西南走向斜贯贵州北部,成为赤水和乌江的分水岭。其上被称为“黔北第一险要”的川黔要隘是(娄山关)。(P3) 6.贵州的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P4) 7.位于贵州东北部,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留地网”成员,是我国亚热带生态系统保护较为完整的典型地区之一,被称为“镇黔之宝”的山是(梵净山)。(P3) 8.贵州的平均年降水量在(850~1600)毫米之间。(P6) 9.发源于云南省宣威市板桥乡西南,是珠江干流西江上游左岸的一级支流,流域内水量十分丰富,水能及矿产资源也较丰富的河流是(北盘江)。(P10) 10.贵州森林资源丰富,分布最多的地区是(黔东南)。(P15) 11.2006年贵州电力工业6000千瓦及以上发电装机容量为1366.18万千瓦,以(火电为主)为主。(P103) 12.保有储量26.7亿吨,居全国第2位,其富矿约占全国富矿总量的44%,成为华夏之冠的矿产是(磷矿)。(P19) 13.贵州名称的由来是开宝七年(974年)彝族首领普贵以所领(矩州)归顺朝廷,宋太祖敕书:“惟尔贵州,远在要荒……”,使“贵州”名称首次见于文献。(P23) 14.抗战时期贵州作为大后方,一些沿海地区的机关、学校、商号、企业纷纷迁入,使贵州的社会经济出现了短暂繁荣。学校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浙江大学,其旧址在(湄潭)。(P153)

《贵州省情》课程教学大纲

《贵州省情》课程教案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贵州省情 课程英文名称: 课程类别:通识必修 课程编号: 学时数:学时学分数: 课程归属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制定时间:年月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课程的基本类型、基本属性。《贵州省情》课程目的是贯彻中央、贵州省政府及其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把省情知识教育作为全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的必修课,使大学生全面了解贵州、认识贵州,把握贵州经济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激发贵州大学生热爱贵州、宣传贵州和建设贵州的积极性和热情。 本课校级为公共必修课,通识课。 、教案的基本要求: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省情基本理论知识,对贵州省情特征、状况和发展前景等有一个基本的、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适用专业、学时数及学分数:本教案大纲适用于全校所有本科专业。学时时数。学分。 二、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方式:考试(开卷) 其中平时成绩占,期末成绩占。 三、教材和参考资料

教材:《贵州省情教程》,贵州省教育厅组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年。 参考资料: 、《贵州读本》,钱理群等主编,贵州教育出版社, 、《龙行贵州》张晓松等著,广东旅游出版社出版 、《贵州秘境》杨正午著,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网络教案平台资源()。贵州广播电视大学网络视频教案资源。 四、各章教案内容和要求 《贵州省情》教案的基本内容:贵州特殊的地理环境;贵州悠久的发展历史和多民族的社会环境;潜力巨大的经济发展基础;贵州蓬勃发展的社会事业;贵州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 “贵州省情”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按照“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开展教案。了解:要求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知道,对其中涉及到的理论知识及人物、事件等能够清楚;掌握:要求学生对这部分内容能够理解并把握,对一些基本特点和知识要点能够识记并适当分析;重点掌握:要求学生对这部分内容能够深入理解并熟练把握,对重点问题能够深入分析,同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学会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贵州省情考试题(含答案)_历年考试必考内容

《贵州省情》考试题及答案 (考试题型为填空、单选、多选、简答、论述) 1、省情是一个省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2、贵州的地貌类型主要以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为主。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 1.贵州地貌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典型发育的山区。 2.面上最高(威宁)、最低(玉屏) 3.点上最高(赫章韭菜坪)、最低的地区(黎平水口河出省处)。 4.贵州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10-20)。年降水量(1100-1300毫米)。“避暑之都”、(贵阳)“凉都”,(六盘水)极端最高(铜仁)和最低气温(威宁)出现的地方;贵州降雨最多的地方(晴隆);流域面积超过1万平方千米的河流水系(乌江,六冲河,清水河,赤水河,北盘江,红河水,都柳江);贵州的“生态河”、“美酒河”、“历史河”。(赤水河) 5.林地多、耕地少,没有平原支撑的耕作条件。贵州土壤的耕作条件特点(类型多样,肥力不高);贵州2006年的森林覆盖率和分布情况(39.93%黔东南最多,其次黔南,六盘水,安顺最少)。贵州草地最多的地方是黔南和黔东南。 6.贵州煤炭储量(全国第4,基础储量146.76亿吨)与主要分布地区。(盘县,六枝,水城,织金,纳雍,大方) 7.春秋时期兴起的夜郎国的范围(今沿河—印江—石阡—镇远—剑河—榕江一线以西广大地区以及今广西西部、云南东部和四川南部部分地区),贵州建省的时间(1413年),贵州的疆域范围基本定型的时期(清朝)。“贵州”名称首次见于文献的时间(开宝7年,974年)。 8.贵州人口发展的快速增长期(解放后),贵州土家族、彝族主要分布地区(铜仁,毕节),3个少数民族自治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遵义所辖的2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贵州文化构成形态复杂,文化的多元并存、共同发展成了贵州文化的特殊现象。 9.贵州开展了大量的民族古籍整理工作,搜集、整理、出版的民族古籍资料有:《苗族古歌》《西南彝志》《水书》等。 10.贵州震惊全国的“三大教案”。(青岩教案,遵义教案,开州教案)。 11.遵义杂技团获奖项目(《三人技巧》《蜘蛛人--高椅》《烛影摇红--女子造型》) 12.1907年周素圆创办的贵州第一张日报(黔报);西汉时期,《尔雅注》的作者(舍人);贵州有多少种植物被列入国家保护的珍稀植物(74);贵州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是(苗);贵州的行政区划截止到2006年1月1日共有4个地级市;贵州建省是在哪一年(1413); 13.贵州的历史文化名城(遵义,镇远),1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6个国家地质公园,黄果树、龙宫为国家5A级景区,2005年遵义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贵州的特色食品(茅台酒和都匀毛尖茶)。贵州排在全国第一位的矿产资源(铝土矿)。 14.解放后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民族自治地方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排序变化情况(由213—231);20世纪90年代,贵州开始制定和实施的“三大战略”。(制定和实施科教兴黔战略,制定和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制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2006年贵州省国民生产总值(2000亿);贵州农业生产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出现明显变化;2008年与1978年相比,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总产值的比例变化情况(由79.1:3.9:16.9:0.1—55.1:4.2:34.6:4.9);2008年,贵州白酒制造业在产量(18.35万升)、销售收入、税金和利润方面在全国的排位; 贵州电力工业实施国家“西电东送”战略,主要以“黔电送粤”为主。 15.贵阳市的“三创一办”指的是什么?(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和协办2011年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16.贵州历史上第一位奥运冠军?(邹市明) 17.“天无三日晴”的气候特点对贵州发展的影响? (从有利方面:一是大气降水比较丰富。二是光、热、水基本同季。三是立体气候明显。四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温暖湿润。从不利方面来看:贵州大气降水虽然比较丰富,但由于山高坡陡,降水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