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赴郑州、洛阳、焦作等地参观学习的考察报告

关于赴郑州、洛阳、焦作等地参观学习的考察报告
关于赴郑州、洛阳、焦作等地参观学习的考察报告

关于赴郑州、洛阳、焦作等地参观学习的考察报告关于赴郑州、洛阳、焦作等地参观学习

城市园林绿化的考察报告

为学习先进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经验,进一步提高我市绿化工作水平。2011年5月27日至29日,创建办与园林局相关技术人员共38人赴郑州、洛阳、焦作、开封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园林绿化考察,学习城市绿化先进经验。考察组所到之处五彩缤纷,绿意盎然。郑州、洛阳两地的绿化给人的总体感受是:设计的好,建设的好,管理的好。

考察组重点参观了郑东新区、绿博园,洛阳新区、洛浦公园、隋唐植物园、焦作龙源公园、开封龙亭公园、天波杨府公园。考察组一行与洛阳、焦作园林局就洛阳、焦作两市在城市园林绿化、公园的建设与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交流。当地领导分别介绍了近年来他们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和养护管理方面的基本情况。考察组人员一致认为,通过学习,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增强了打赢绿化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

一、四地园林绿化工作的特点:

洛阳的精细化管理做的非常到位。不论到那个地方,绿带内土质疏松,干湿度适中,没有杂草横生的现象。里边也没有砖头瓦块、塑料袋、纸屑等白色垃圾。每棵植株叶面干净,颜色鲜艳,株型饱满,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态势。在造型、绿篱、色带的修剪方面也做得很精细,不仅修剪得十分整齐,而且因地制宜地修剪出不同的图案和层次,体现出整洁、靓丽、大气和时尚。

焦作的龙源湖公园设计手法大气、活泼,植物配置自然。它是一个开放式的大型公园,占地1000多亩,投资上千万,打造的亮点工程及里面的园路铺设、园林小品极具地方特色。

郑州新区的绿化用“新”和“大手笔”来概括很是恰当。坐在车中看不到绿化带的边在哪里。房屋掩映在绿树丛中,露出点点屋顶,达到了城林相拥、山水相依的原生态宜居环境。郑州的另一个亮点是位于中牟区域内的绿博园。该园建成于2010年,占地3000亩,投资3个亿,园内建有不同风格的地方园,如苏园、广西园、北京园等,浓缩了各个地方的精品,做到了小、全、精。

开封龙亭公园、天波杨府公园都融入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宽阔的水面,古色古香的建筑,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典故,使人领略到古典园林的造诣。

他们的主要做法是:1、领导重视,理念创新,以城市建设带动绿化发展。2、规划先行,凸显特色,高起点编制城市园林绿化规划。3、改革体制,盘活资本,多渠道筹措城市绿化建设资金。4、政策保障,协调配合,形成城市绿化建设的强大合力。5、加大投入,建设精品,打造高品位

的园林城市。

二、这次参观考察获得的几点感受:

(一)大力推进景观带和游园绿地建设

充分利用水、城、林自然资源,科学有序地规划建绿,从挖掘当地资源、提高生态功能、营造城市景观等角度进行绿化建设,呈现出一路多景、景观成片、园路辉映、生态和谐的景观效果。城市绿化建设贴近市民生活,方便百姓休闲娱乐。

(三)锐意创新,提高绿化水平

绿化的管理养护是城市园林绿化的工作重心。转变观念、转变机制,采取建设与管理分开,凡是绿化建设项目一律实行公开招投标,并实行“建管分离”机制。城市绿化管理单位强化考核制度,实行精细化管理,确保城市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四)加大绿化投资,进一步提升城市发展空间

继续进行大规模、高水平的绿化投资建设,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推进游园绿地人性化建设服务,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三、对照先进,审视南阳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对园林绿化重视不够,工作氛围不浓,目前我市还存在前边种,后边偷,甚至肆意毁坏的现象。

(2)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十年前南阳的管理成本是每

平米几角钱,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城市框架足足扩大了一倍多,不但人员没有增加,管理资金也没有增加,现在先进城市的管护成本已增加至每平米3-12元,而我们还在维持着十年前的老标准。

(3)城市景观水系保护和利用效果较差。我们南阳只对白河进行水系保护和利用,并在白河两侧进行景观打造。而中心城区的几条内河,河床上杂草横生,河水污浊不堪,市民的生活垃圾排污口直接对准内河,致使夏季的河水散发出阵阵难闻的气味。

(4)城市公共绿地分布不均。公共绿地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心地带,西北部很少有大型公共绿地。

四、下一步的做法

(1)加大规划编制力度,严格管理,突出地方特色。

(2)加大资金筹措力度。采取授予冠名权和谁投资谁受益等方法加大社会资金筹措力度。

(3)加大项目建设力度,扩大绿量,多出精品。

(4)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明确目标,强化意识。

赴郑州、洛阳、三门峡学习考察报告标准范本

报告编号:LX-FS-A62452 赴郑州、洛阳、三门峡学习考察报 告标准范本 The Stage T asks Completed According T o The Plan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In The Work And The Lessons Learned In The Work, So As T o Obtain Further Guidance From The Superior.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赴郑州、洛阳、三门峡学习考察报 告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报告资料适用于按计划完成的阶段任务而进行的,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的汇报,以取得上级的进一步指导作用。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赴郑州、洛阳、三门峡学习考察报告 作者:王耀卿执笔发表于:2004-7-28 濮阳市赴郑洛三考察团 (20xx年4月16日) 为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加快濮阳经济发展步伐,4月6日至11日,市委组团以工业、城建、旅游为主题,赴郑州、洛阳、三门峡等地进行学习考察。学习考察团由市委书记吴灵臣同志带领,市委副书记李新杰,市委常委、秘书长侯文翰,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蒋益民,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姜新莲,副

市长王海鹰,市政协副主席张学田和6县区、市直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参加。短短6天时间,先后听取了郑州、洛阳、三门峡及新郑、巩义、偃师、义马、渑池、陕县、伊川、灵宝、湖滨区等12个市(县、区)领导的经验介绍,实地考察了40多家工业企业和一些学校、城建工程及旅游项目。所见所闻,耳目一新,震动很大,获益匪浅。真正认识到濮阳与先进地市的明显差距,也更进一步增强了加快发展的危机感、紧迫感和使命感。 一、主要感受 (一)工业经济发展快。考察途上,新建项目不断映入眼帘,大小工厂星罗棋布,和我市的空旷农田形成了鲜明对比。所到市县,工业主导思想明确、重点突出,工业经济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三门峡市“九五”期间建成投产了26个工业项目,

古建筑参观调研报告

古建筑参观调研报 告

镇江金山寺古建筑调研 -------- 前段时间总是在纠结调研对象的问题,因为听说了可能之后的调研就是要去镇江,怕写的重复了,也担心写的过于单调。 镇江,在我看来算不上一个旅游发达的城市,但如果你去让一个镇江人向你推荐一处旅游之地时,得到的答案不外乎“三山一渡”。三山,即焦山、北固山、金山,一渡,即西津渡。如同每一个旅游景点一样,“三山一渡”的背后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一个故事,而这其中,也是我印象中最有名的可能也就是北固山和金山了。唐朝诗人王湾的一首《次北固山下》让人们从此记住了北固山,而关于金山,我想你一定听过白素贞和许仙的故事吧。就调研课题而言,因为是关于古建筑方面的,因此最后还是决定了写金山寺。 金山位于镇江市的西北部,临江而立,山不高不足百米,金山寺始建于东晋,寺庙建筑把金山山体包裹住,从远处看,只见寺院,不见山,因此,也就有了“金山寺裹山”之说,寺依山而建,慈寿塔高耸山巅,蔚为壮观。远处茂密的大树将低矮的建筑遮挡,树枝间隙中,隐约可见寺庙建筑的轮廓影像。近处,碧绿的湖面让人心情舒畅,倒影出树和建筑的景色,仿佛融为一体。湖边很有情调的休息小亭吸引了了大量人群来此湖边漫步,自是一种愉快的享受。

在金山寺门口,抬头仰望“江天禅寺”匾额,据说为清代康熙皇帝随太后来金山祈祷时亲笔题写的,抬头望去,方感自身的渺小。门的正前方是一个刻有江天禅寺的铜质香鼎,可能是一种香火旺盛的象征吧。江天寺即金山寺,自古就是一座中我闻名的禅宗古刹,始建于东晋年代,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初名泽心寺,南朝、唐朝初称为金山寺。寺宇规模宏大,全盛时有和尚三千多人,僧侣数以万计。清代金山寺与普陀寺、文殊寺、大明寺并列为中国四大名庙。金山寺由于当时皇帝的信仰不同,曾两度由寺改观。一般寺庙的山门都是朝南开的,而金山寺的山门面朝正西,据史料分析,当时的建筑师建筑朝西山门是有用意的。因古代金山屹立在扬子江心,游人透过朝西山门放眼望去,便见浩渺大江奔腾而下,正合“大江东去,群山西来”之诗意。这正可谓建筑师的独具匠心所在吧。由山门入天王殿,中供弥勒佛,人

博物馆考察报告4篇.doc

博物馆考察报告4篇 本文目录博物馆考察报告上海博物馆考察报告关于贵州和内蒙 古生态博物馆的考察报告关于贵州和内蒙古生态博物馆考察报 告调查时间:XX 年 5 月 调查地点:苏州博物馆前言志愿者是指不为物质报酬,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我国志愿者行动开始于 1993 年月,并随着申奥成功渐渐地为大众所了解并熟悉。这是一项由共青团组织发起的社会事业,以青年参与为主体,以志愿服务为手段,通过志愿者为他人为社会提供服务与帮助,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其实,在国外志愿服务的历史已近百年,它起源于最初的战争救护、重建家园、安置孤儿等与战争相关的救助活动,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涵盖环境保护、维护和平、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等多领域的综合服务,在服务水平及服务内涵上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而博物馆志愿者在国外相当普遍,有医生、教师、研究人员、学生等。他们认为做志愿者的目的是无偿服务他人,同时也为自己——内心踏实的幸福感。作为苏州科技学院的大学生,我于 XX 年 5 月对苏州博物馆志愿者进行了一些调查。苏州博物馆简介苏州博物馆是中国地方历史艺术性博物馆,建于 1960 年,拥有藏品 1.5 万多件,包括五代秘色瓷莲花碗、真珠舍利宝幢等国家级文物。苏州博物馆新馆是国内首座、也是唯一由贝聿铭亲自

设计的现代化博物馆,位于苏州老城东北街和齐门路相交的东北角,占地面积约 107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19000 余平方米,XX年10月竣工开馆。苏州博物馆新馆是贝聿铭先生建筑生涯中的封刀之作,它不仅是当今苏州的一个标志性公共建筑,更是中国建筑文化从传统通向未来的一座桥梁,成为引领中国建筑发展创新的一个典范。同时,它把古城苏州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推上了一个新的平台,也为苏州博物馆翻开了全新的一页。苏州博物馆志愿者招募苏州博物馆 XX 年11月正式开展了志愿者招募工作,至今已建立起一支 0 人左右的志愿者队伍,三年来,这些志愿者为参观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志愿者们为博物馆观众提供义务讲解服务,帮助博物馆进行日文、英文翻译工作,协助博物馆出版物的编辑校对工作,还有人参与到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中走进社区做讲座……累计至今已为20 余万博物馆观众提供服务达 3 万余小时,服务受众面达到了苏博观众数量的 .5%,也就是说,十名观众中就有一名观众接受到了志愿者的服务。苏州博物馆志愿者现状概况:目前苏州博物馆有正式志愿者 150 人左右,到苏州博物馆做志愿者的人士来自社会各个阶层,有大学生、退休人员、公司职员、机关干部等,他们中年龄最小的 18 岁,最大的已经 63 岁,学历则从大专到博士不等,有学历史的,也有学计算机、中文、英文、建筑、美术、管理、园艺等的;有教师,也有公司白领、企业经理、国家公务员、自由职业者和退休人员。除了苏州本地的,

洛阳考察报告范文.doc

洛阳考察报告范文 应洛阳市旅游局的邀请,9月25日至9月28日,市旅游局庞联昌副局长带市局和秦渭两区局机关干部及行业单位负责人一行25人赴河南省洛阳市,参加河洛文化旅游节暨20xx中国洛阳旅行商采购大会。与会期间,他们根据安排,实地考察了洛阳旅游产品(小浪底、千唐志斋、白云山)和线路,参加了河洛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暨世界风情大型巡游活动,出席了旅行商推介签约大会,与部分洛阳旅游局机关干部和导游服务人员进行了对口沟通交流。 一、洛阳旅游业的基本情况 洛阳市现有旅游景区(点)60家,旅行社91家,星级饭店59家,旅游车船公司60余家,旅游定点接待单位110家,旅游从业人员5余万人。20xx 年,洛阳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802万人次,同比增长30.6%;旅游总收入136.7亿元,景区门票收入3.8亿元,分别增长30.5%和50.8%。游客在洛停留时间由过去的1.5天延长至2.5天。这次洛阳举办的河洛文化旅游节暨20xx中国洛阳旅行商采购大会,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旅游盛会之一,是河南省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旅游推介会。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153个城市,1100多个旅行社参加了会议,韩国等海外旅行商也到会采购。会议期间,共签订合作意向约11万份,达成专列(包机)合作意向50列(架),预计20xx年将向洛阳输送团队游客约600万人次。洛阳市旅游局与韩国光成航空公司、首尔旅游局四方合作,就开通首尔(韩国)—青岛—洛阳旅游包机航线达成的合作意向,成为采购大会的亮点之一。 二、洛阳旅游业的主要特点 (一)、党政主导,做大旅游。洛阳市把“以节为媒,广交朋友,宣传洛阳,发展旅游”作为发展旅游业的指导思想,积极打造具有洛阳特色的旅游品牌,目前已经形成了“春有牡丹花会节,夏有小浪底观瀑节,秋有河洛文化旅游节,冬有伏牛山滑雪节”的四季节会,并把四季节会与黄金周有机结合,即在春季把“五一”黄金周与牡丹花会结合,在秋天把“十一”黄金周和河洛文化旅游节结合,使黄金周变成“黄金月”,就此一项创造的收入占全年旅游收入的一半。这次洛阳市河洛文化旅游节暨20xx中国洛阳旅行商采购大会正值“世界旅游日”,他们以此为

古建筑调查报告

古建筑调查报告 班级: 2011级建筑学 组员:纪冰曦李建岗 杨金辉陈晋 李健荣常洪强

古建筑测绘调查报告 ★龙尾关概况 龙尾城又名龙尾关、下关,位于下关西洱河北岸,西起天生桥,东至大关邑村,由苍山斜阳峰南坡向东延伸,城南有天然护城河——西洱河。东西长约4公里,南北宽0.5公里,唐朝樊绰编写的《蛮书》有记载:“龙尾城,阁罗凤所筑。萦抱点苍南麓数里,城门临洱水下。河上桥长百余步。”初为边关哨所,唐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南诏王阁罗凤将其拓建为龙尾城,龙尾城的历史已有1200多年。是南诏都城的南大门,为南诏国的一镇边关,筑城的目的是为了拱卫南诏的首都太和城。龙尾城的地势十分险要:“倚苍山斜阳峰麓,扼洱河之尾,负山阴水,为郡南屏蔽。”范围从天生桥(江风寺)起,到泰安桥附近,“以山为壁,以水为濠,内高外下,仰攻甚难也。”因此龙尾城又称“龙尾关”,成为历来“兵家必争之地”。御敌于国门之外,是历史上著名的天宝之役的古战场。龙尾古城已列入州级重点文物保护名册,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龙阁罗凤时代所筑的龙尾城,只有南边的一道土夯城墙,到黑龙桥口临河建了一座小城,城门向南,面临西洱河,派有重兵把守。此处是从南边进入大理的唯一通道,也是茶马古道北上的要冲。明军傅友德攻破大理后,在龙尾城的原址筑了一座砖土小城,周边两里,只有三道城门,无东门。现龙尾街、中丞街是这座城的中轴线,西门现名西门巷,南城门正对黑龙桥,城楼20世纪30年代初才被拆去。清道光、咸丰年间,曾三次对龙尾城加固修缮。 龙尾城清代划归太和县,民国时期为大理县玉洱乡。 时至今日,尾古城内已有全长一公里多的龙尾街(茶马古道与博南古道的交叉口),1200多年历史的蛇骨塔,江风寺、风伯雨师庙、三清宫、文昌宫、关圣殿、武庙、文庙、玉皇阁、普济寺、财神殿、弥陀寺、白马庙、将军洞、灵瑞庵等20余处古迹,著名的三眼井、鹭鸶塘、大井、二井、小井、七蛙井等一批优质苍山矿泉水名井、名泉,菜园巷的马家花园、西门巷的李家大院、红土坡一号的一颗印进士府第、小井巷的杨家大院、龙泉巷的苏氏名医世家宅第、明代赵雪屏翰林府第、清代马恩溥翰林府第等数座名士宅院,依然散发着南诏、大理两个王国的古貌遗风。 下关发展成为滇西交通枢纽和商贸中心城市后,人口增加,市区扩大,现代建筑不断增多,但是龙尾城这一片区仍然保持着古城的轮廓和风貌。走过黑龙桥,进入龙尾街,多数铺面显得低矮、陈旧,都是百年以上的老房子。1925年大理发生大地震,大理古城内的民居几乎全部夷为平地,下关龙尾城的民房却没有倒塌,街道宽窄、房屋的布局结构仍保持原貌。龙尾街是爬坡而上,坡陡度约20度左右。以前民间俗称“豆糠坡”,因卖粮食、豆糠集中在这段街上。地方人士

南京博物院考察报告

南京博物院考察报告 篇一:南京博物馆调研报告 南京博物馆调研报告 调研时间: XX 年 5 月 2 日调研地点: 南京市中山东路 321 号 调研学生: 岳天宁 调研对象: 南京市博物馆 调研目的: 通过对博物馆的参观调研,对一些场馆的观察,并对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 增加关于陶瓷艺术等方面的知识. 简介:南京博物院是中国最早创建的博物馆之一,是一座大型综合性的省级历史与艺术类博物馆。馆内珍藏有40余万件代表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精品。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玉器、石器,商周青铜器,六朝青瓷器,隋唐宋元明清的金银器、玉器、瓷器以及历朝历代的手工业制品,无一不展示出历史文化的进步。陶艺馆与瓷器馆相邻,位于艺术馆一楼。中国古代陶瓷艺术既是一部艺术史,又是一部社会生活史,是我们认识古社会生动形象的风俗画卷。内容: 陶艺馆——陶器馆展出了从新石器时代到明代的近100件陶器珍品。如猪形陶罐、陶豆等就是当时古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馆中的汉代陶佣生动活泼,生活气息浓厚;唐代舞佣、动物

佣、唐三彩充分的反映出了盛唐高度发达的经济。 瓷器馆——在南京博物院所藏的42万件文物中,瓷器藏品占了一半,达20多万件。大多为明清时代的官窑传世品,明清瓷器陈列馆展出了近600件精选展品,展品年代从明朝洪武到清朝宣统,展品品种包括青花,五彩,釉里红等十余种精品,其中既有迄今发现最早的釉上红彩残盘,也有弥足珍贵受古玩界追捧的珐琅彩小碗,陈列的时代主线明确,陈列的展品品种丰富,让人觉得琳琅满目,流连忘返。 与陶瓷艺术课程相关的明清瓷器馆是我此次观赏研究的重点,观看之后对于以下几件陶瓷甚是感兴趣。特此去查看了有关它们的详细资料。 在瓷器中盛行于元明两朝的梅瓶,向来备受人们瞩目,而南京博物院收藏的两件梅瓶: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和“赏赐”梅瓶都是其中的珍品,前者是现存的惟一一件带盖子而且保存完整的洪武釉里红梅瓶。岁寒三友纹梅瓶高41.7厘米,造型优美,器型完整无缺,岁寒三友指松树、绿竹、梅花三种常绿植物,象征着高洁的志向,是元代文人画的常用题材。也许是追求画面对称的缘故,明代洪武朝的岁寒三友纹饰都添绘一株芭蕉,这件梅瓶也不例外。釉里红是元代景德镇新烧成的一个瓷器品种,它是在白色瓷胎上以含铜的颜料进行绘画,然后罩透明釉一次烧成,但高温铜红釉

洛阳考察报告简易版

The Short-Term Results Report By Individuals Or Institutions At Regular Or Irregular Times, Including Analysis, Synthesis, Innovation, Etc., Will Eventually Achieve Good Planning For The Future.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洛阳考察报告简易版

洛阳考察报告简易版 温馨提示:本报告文件应用在个人或机构组织在定时或不定时情况下进行的近期成果汇报,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内容包含分析,综合,新意,重点等,最终实现对未来的良好规划。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应洛阳市旅游局的邀请,9月25日至9月 28日,市旅游局庞联昌副局长带市局和秦渭两 区局机关干部及行业单位负责人一行25人赴河 南省洛阳市,参加河洛文化旅游节暨20xx中国 洛阳旅行商采购大会。与会期间,他们根据安 排,实地考察了洛阳旅游产品(小浪底、千唐 志斋、白云山)和线路,参加了河洛文化旅游 节开幕式暨世界风情大型巡游活动,出席了旅 行商推介签约大会,与部分洛阳旅游局机关干 部和导游服务人员进行了对口沟通交流。 一、洛阳旅游业的基本情况 洛阳市现有旅游景区(点)60家,旅行社

91家,星级饭店59家,旅游车船公司60余家,旅游定点接待单位110家,旅游从业人员5余万人。20xx年,洛阳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802万人次,同比增长30.6%;旅游总收入136.7亿元,景区门票收入3.8亿元,分别增长30.5%和50.8%。游客在洛停留时间由过去的1.5天延长至2.5天。这次洛阳举办的河洛文化旅游节暨20xx中国洛阳旅行商采购大会,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旅游盛会之一,是河南省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旅游推介会。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153个城市,1100多个旅行社参加了会议,韩国等海外旅行商也到会采购。会议期间,共签订合作意向约11万份,达成专列(包机)合作意向50列(架),预计20xx年将向洛阳输送团队游客约600万人次。

无锡古建筑考察总结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9073-34 无锡古建筑考察总结报告 (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无锡古建筑考察总结报告(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无锡古建筑考察总结报告 当人们还在去周庄、乌镇、同里,去寻找江南水 乡的风貌时,我们不能忘记,无锡——至今也保留了 许多令人向往的江南古建筑。 所以,我们这次研究的课题,选择了无锡古建筑。 自泰伯东迁,来到无锡,无锡的历史进程就登上 一层台阶;京杭大运河的修建,又让无锡成为繁荣的 焦点。 当人么开始忘记,忘记这些曾经的辉煌。我们开 始寻找,寻找这流淌在记忆中的美。希望通过这次的 调查,能了解水乡古宅的特点,倾听它们背后的故事。 江南水乡的古宅、古桥,因风雨侵蚀而斑驳的青 砖老墙,疏密有致的木制窗格,似乎还闻得到棠桂飘

香,听得见潇潇暮雨。 我们利用课余时间,来到清名桥——江南水弄堂。临河而居,人们将信任托付于水。虽然很难再寻到“人家尽枕河”这幅水乡风貌,但走进小巷深处,依旧能找到一些零落在时空中的老宅、古窑。散落在星海,虽然百年沧桑,在扶手、屋檐、门廊,依然能够找到些许历史的痕迹。我们更愿和老宅的主人谈谈,都是白发苍苍的老人。泰伯让贤奔吴、朱元璋大兴窑业、王萁勤建成筑墙……那些流落在岁月中的故事,一个个被唤醒。古运河水流,这就是无锡的母亲河,今天,母亲和退休了,她讲述着过去的故事。故事待续的华彩乐章就是无锡今天的繁荣! 惠山古镇、祠堂、牌坊,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通过了解参观、摄影,在欣赏古宅的同时,了解它辉煌的历史。流年消逝,曾经的钟鸣鼎食之家,离我们越来越远。她的美丽,依旧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无锡人。 最后我们采取了个人行动,队员自己去家乡老街,寻找街头古宅。这锻炼了我们的独立性,交际能力,

博物馆考察报告

展示专题设计Ⅱ --博物馆调研报告 姓名:李永生 学号:11405400312 班级:工艺1103班 指导老师:马卫华

柏林犹太纪念馆 柏林犹太博物馆,也称柏林犹太(人)纪念馆、柏林犹太(人)历史博物馆等,位于德国首都柏林第五大道和92街交界处,现在已经成为柏林的代表性建筑物。 柏林犹太博物馆是欧洲最大 的犹太人历史博物馆,其目的是 要记录与展示犹太人在德国前后 共约两千年的历史,包括德国纳 粹迫害和屠杀犹太人的历史,而 后者是展览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 分,例如包括对于大屠杀 (Holocaust)的追念,其展品 以历史文物与生活记录为主,多 达3900件,其中1600多件是 原件。博物馆多边、曲折的锯齿 造型像是建筑形式的匕首,为人 们打开了时光隧道,全面展示了德国犹太人两千年的生活历程,他们对德国艺术、政治、科学和商业作出的卓越贡献,及在20世纪经历的那段悲惨历史。 规模 该博物馆占地3000平方米,投资1.2亿马克,设计者为丹尼尔·里柏斯金(Daniel Libeskind,不同译名较多,例如被译为利伯斯基、李布斯金、里伯斯金德、利伯斯肯特等等),初建于1992年11月9日,1998年底竣工,全部设施到2000年10月才安装完毕,2001年9月9日正式开馆。 灵感来源 激发里柏斯金构思的是犹太人与柏林互相交织在一起的历史。柏林市政府给他送去了两大捆档案,里面有柏林犹太人的名字、出生日期、驱逐日期及地址。他亲自考察了这些历史遗迹,并在城市图上描绘出来,相互之间还连上线,得到了他称之为“一个非理性的原型”:一系列三角形,看上去有点像纳粹时期强迫犹太人带上的六角的大卫之星的标志。他的另一灵感来源于现代音乐史上一位著名作曲家阿·舜勒贝格。当年,由于希特勒的上台,他未能完成自己创作的唯一一部歌剧。他的前两个乐章“华丽辉煌”,第三乐章只是重复演奏,然后是持续的停顿。这部歌剧的魅力就在于它的“未完成”,里柏斯金深深地为这种“空缺”所打动。里柏斯金越来越强

西安洛阳考察报告

西安洛阳考察报告 1. 要紧思想;经过观察数几个历史博物馆,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和艺术,更加对书法的感悟 2. 考查对象;历史博物馆出图文物古建造碑刻石, 3. 关键词;历史文物陈列古建造群碑林刻石林立瓦当雕刻书法艺术审美 4. 时刻;20xx年x月x日 5. 地方;兵马俑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碑林秦砖汉瓦博物馆龙门石窟 今年因写生考察之故与本系本专业同学同去陕西,河南。其间,入住于二星级酒店,往返八天,考察博物馆,文化遗址等有着深厚中原文化的“艺术大餐”;虽有劳顿奔波之苦,上山下山之险,饮食文化和住宿环境之异,但仍被西安古都的之古之博之奇和河南的洛阳石窟之惊之伟,唯有以叹,别往此行! 首先去的是秦始皇兵马俑。兵马佣的塑造,是以现实日子为基础而制造。艺术手法细腻,明快,陶佣装束千人千态,据了解最高1.96米,具有鲜亮的个性的强烈的时代特征,为中华民族灿烂的古老文化增了色彩,也给世界艺术史补充了光辉的一页。在兵马俑的面部设计上,有一具比较特别的特征,兵马佣大多数是单眼皮的,话说秦始皇是单眼皮的,因此他认为单眼皮的人算是好看,这也体现了当时朝代审美观,基本上以皇帝为标准。侧面说明了王权的集中!1974年,在秦始皇帝陵东发觉三个大型陪葬的兵马俑坑,三坑成“品”字形,总面积22780平方米,一号坑最大,二号坑平面呈曲尺形,三号成平面凹形。1975年开始挖掘,并建筑展览大厅,每天吸引着近万名中外游人,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坑共有4个,其中佣皆仿真人、真马制成。从服饰、罗列位置能够分为将军、军吏、材官、射士、骁士、伍卒等,形象地再现了秦始皇威震四海、统一六国的宏伟军容。此外,陵旁还出土两组铜车马佣,雕镂精巧,金壁辉煌。1976年在一号坑的遗址上修筑了博物馆,馆内复原了兵马俑坑千军万马的威武阵势。1978年前法国希拉克总统参观后说:“ 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佣的发觉能够说是八大奇迹别看金字塔别算到埃及,别看秦佣别算到中国!”这些别由又让我们想到天之骄子——秦始皇。还有他为我们留下的长城。 以历史进程为线索,选取各时代典型文物进行组合陈列来揭示陕西地区古老社会文明的进展事情,与我而言,只懊悔历史知之甚少.从史前(最早的蓝天人),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精选2000余件宝贵文物,分为“历史文物陈列”、“石刻艺术”、“碑林”三个部分,反映古代先民日子情景和艺术追求的丰富的多姿多彩的彩陶器皿,反映周人兴起与鼎盛的青铜器,反映秦扫天下六国统一天下气魄的青铜剑,经机,兵马以及显示秦汉奋发崛起精神的钢建造物,大型瓦当,还有反映封建盛世繁荣景象的精美的唐式金,银器和唐三彩,并配以遗址模型,图表,照片等辅助展示,反映了陕西地区古老灿烂的文化,也反映了这几个阶段中国社会经济进展的最高水平。(从最早的石器,铜器,历代陶佣,历代陶瓷器,唐代墓葬壁画,汉代铜镜,金银玉器,历代货币)整个展馆,一路走来,假如走过时刻隧道,领会先民的精神、物质日子及追求,更惊叹他们的智慧,勤劳,对艺术的追求,这些都已成为今天历史的结晶,更亲身感觉到什么叫“流连忘返”。。。。。。碑林博物馆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是孔庙、碑林和石刻艺术。以石碑雕刻艺术为主,在石碑上我们还能够看到了历史中的很多文人骚客文章真迹的雕刻。 历千万沧桑,载古都辉煌,孔庙留青砖碧瓦,碑林聚百宝之藏。 西安碑林,佣碑林三千,溯长河一脉,书法真草隶篆,史通汉魏隋唐;读经史万卷,守文明一方,濡沫华夏精神,陶冶民族风尚;塑八方石刻,开一片圣土,萃四海名家,起一座殿堂,代有妙笔,各擅胜场,文化源远,艺术流长。它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爱护单位,天下著名,秀出东方。在这个地方,能够感知荣耀与责任,能够知道得珍爱与弘扬,孔庙旧址是西安碑林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置历史可追溯到北宋末年,保存至今的多为明清

宏村徽派建筑考察报告

宏村徽派建筑考察报告 宏村徽派建筑考察报告 现代文明的快速发展,促使人们对古代文明的回望与借鉴。而建筑作为一门艺术在从古到今扮演着重要角色。古建筑作为古代文明史中的完美篇章,它的保护和修缮是现代建筑工作者学习和研究的典范,是人人都应尽的责任。为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古建筑特色以及其周边环境,开阔视野,深刻感受生态文化和文明在古建筑中的体现。5月18号下午,我们坐上了去往安徽宏村的大巴车,经过了5多小时的颠簸,终于到达宏村,这个拥有清新空气和美丽环境的仙境。一、安徽宏村古建筑资源概况宏村古建筑位于中国东部安徽省黟县境内的黄山风景区,是安徽南部建筑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古村落,它以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保存完好的村落形态、工艺精湛的徽派民居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内涵而闻名天下。宏村始建于南宋绍兴元年(公元313年),现存明清时期建筑共137幢,主要是住宅和私家园林,也有书院和祠堂等公共设施,建筑组群比较完整。各类建筑都注重雕饰,木雕、砖雕和石雕等细腻精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村内街巷大都傍水而建,民居也都围绕着月沼布局。住宅多为二进院落,有些人家还将圳水引入宅内,形成水院,开辟了鱼池。比较典型的建筑有南湖书院、乐叙堂、承志堂、德义堂、松鹤堂、碧园等。由于这里地势较高,因此常常被云雾笼罩,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二、安徽宏村古建筑资源存在的问题随着宏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知名度逐渐的提高,使宏村的旅游业发展迅速,但是这一现象导致这里的生态和人文环境遭到了一定的破坏。所以,如何减少这一现象?保护宏村古建筑群的具体措施有哪些?如何在不伤害原始风貌的情况下修补古建筑群?如果不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我们将会失去这一宝贵的遗产。当前,古建筑资源的保护工作蛀牙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一)、古建筑的墙面剥落情况严重。(二)、旅游业过度的开发使古建筑所处环境存在问题。(三)、古建筑建成历史悠久,保护工作存在难度。(四)、预计古建筑修复的周期长。(五)、古建筑修复对原住居民的日常生活有一定的影响。(六)、古建筑修复经费来源存在一定问题。三、关于宏村古建筑资源保护和发展的建议(一)、希望尽早制订《宏村古建筑资源保护办法》,并对这一现象成立专项工作小组,由此对古建筑

参观博物馆调研报告(共2篇).doc

参观博物馆调研报告(共2篇) 第1篇:参观博物馆调研报告 参观博物馆调研报告范文 在生活中,报告十分的重要,报告中涉及到专业性术语要解释清楚。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参观博物馆调研报告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郑州市农业路中段,据有关数据显示,该馆占地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展馆面积3万余平方米,有19个展厅,是一座国家级现代化博物馆。院区中央为主展馆、东西两侧配厅及文物仓库楼,四隅分布着电教楼、临展楼、办公楼和培训楼等,整体布局结构严谨,取九鼎定中原之寓意,建筑形式新颖别致,气势雄浑,充分体现了源远流长的中原文化特色。整个院区绿草成茵,环境幽雅,馆中有园,园中有馆,展厅内部陈列精致,文物荟萃。 大多数的博物馆和展览馆常年举行诸如艺术、历史、自然、科学等等属于文化范畴的展览,并且相对长时期稳定。这一类型的展示与商业展示和专题展示都大相径庭。与商业和专题展示的区别在于这是一种提倡文化交流和保存艺术珍品的展览空间,并且展览时间较长,甚至是永久的展示。

早期的艺术馆、博物馆等大多沿用传统建筑加以改造,转而对外开放,观众群从贵族雅士慢慢扩大到普通民众。 走进博物馆,当我们要领略艺术的美丽时,往往先被展馆空间所营造的艺术气氛感染,而后才能静心品味单体展品,类似这样的艺术馆不计其数,每一种艺术流派都会有合适的展馆空间。 第一宽敞疏松的平面格局。 文化展示空间的主要表现形式,首先体现在合理的平面功能布局上。一个井然有序的参观线路会使观众在舒适安逸的心理状态下品位展品。参观线路有入口开始,保持一定量的交通线路,才用串联式与发散式结合。展区的排列方式类似于商业展示。文化展示的展板、展架多数都依靠展馆建筑本身的界面,在结构支撑和构造上相应比较简单。对于单体的艺术品或文物,根据其身的体量需要有合适的观看距离和范围,它们的陈列不能和商品或其他商业性的产品那样布置得琳琅满目,尤其对于稍大体量的'艺术品或文物,应该多留一些空间并给观众以充分的观赏时间。甚至在展品前有供休息的座椅,让人品味。 第二浓郁的文化气息和恬静的展馆气氛 从整体环境上给人以清净安逸的感觉,因为这类展品多数是艺术品、文物等,展览中心除了突出展示的展品外,尽量避免其他物品的干扰。只是为了烘托展品,需要精心设计出适宜的展具和陈设,但不能有过多渲染,以免喧宾夺主。 在展馆中为陈列出极具情调的艺术气氛,必须对每一件精美的

开封洛阳考察报告

考察报告 学号:1003611030 姓名:李倩 班级:环艺一班 辅导老师:秦吉安

开封古称东京(亦有汴梁、汴京之称),简称汴,位于河南省东部,在中国版图上处于豫东大平原的中心位置。开封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也是河南省中原城市群和沿黄“三点一线”黄金旅游线路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其中耕地面积363.4千公顷,市区面积359平方公里,市区人口80万,辖尉氏县、杞县、通许县、兰考县、开封县五县和鼓楼区、龙亭区、禹王台区、顺河回族区、金明区五区。 开封市位于河南省东部,总面积6444平方公里,总人口451万,辖尉氏、杞县、通许、兰考、开封五县和鼓楼、龙亭、南关、顺河、郊区五区,是黄淮海地区和连接陇海兰新经济带的主要商品集散地。开封是中国七大古都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北宋和金均建都于此,故有“七朝古都”之称。开封历史悠久,传统民族文化光辉灿烂,文物古迹驰名中外。开封有着与国外友好交往的历史,特别是北宋时期的东京,城郭宏伟,“人口逾百万,货物集南北”,经济繁荣,风光旖旎,物华天宝,不但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之一,有“汴京富丽天下无”的“国际都会”之称。 龙亭,其实,这不是亭,而是建筑在一座高达13米的巨大青砖台基之上的殿堂。南接宋都御街,目前,以它为中心已经形成了开封最大的风景区。 进入龙亭大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条宽阔的大道,大道两旁是浩瀚的湖泊,令人心旷神怡,豁然开朗。路的前端那做拱起的石桥叫玉带桥。玉带桥是用汉白玉和青石雕砌而成,长40米,宽18米,高17米。下有五个涵洞,把潘、杨两湖连成一体,湖水相通,可使游船穿行。占地面积83.13公顷。 站在龙亭大殿平台上往南望,两湖碧水犹如二面镜子,优美娴静,一条御道把你引入七朝古都开封的悠悠历史之中。今日的开封尽收眼底。西南方是著名主题公园——清明上河园,中国开封翰园碑林和天波杨府。往北,古城墙仿佛如一条绿色的长龙,中国历代更迭的历史仿佛就在眼前,远方开封铁塔,雄伟挺拔,仿佛在告诉您开封过去和今天的说不完的故事。再往远方望去,那便是我们母亲河——黄河了。大殿下左右两组建筑,从前是朝拜皇帝牌位时官员们等候的朝房。 整个景区建在宋、金皇宫和明代周王府遗址上。全园包括午门、玉带桥、嵩呼、朝门、照壁、朝房、龙亭、北宋皇宫宸拱门遗址、碑亭、北门及东门等清朝万寿宫建筑群体,还有潘杨二湖水色、明媚的四季同春园、典雅的盆景园、中原

山西古建筑考察报告

摘要:中国早期古建筑主要集中在山西省,该省大量的遗构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古建筑的发展历程,笔者从芮城到大同,经月余考察了山西三十余古建筑(群),在此基础上写就此报告。以学界前辈的研究成果为思路,以所考察过的建筑为实例,阐述中国从唐代到元代的古建筑发展历程,侧重分析历代建筑史略、建筑技术、时代特征,并以所考察过的建筑作例证加以分析。 关键词:山西古建筑;建筑史略;建筑技术;时代特征 引言 中国古建筑在漫长的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以木构架房屋为主,采用在平面上拓展的院落式布局的独特建筑体系,区别于世界上的其他建筑体系,其间经历了萌芽(新石器时代)、初步成型(夏商周)、基本定型(秦汉魏晋南北朝)、成熟兴盛(隋唐五代宋辽金)、持续发展后逐渐衰落(元明清)的过程。1[①]其中唐代到元代中国古建筑技术上出现了许多突破性的发展,为建筑技术史上一个较为重要的时期。 1. 唐 1.1发展史略 隋(581-618)立国之初和秦朝一样用民力过急,导致迅速覆亡,其建筑形态在短短四十余年内不可能产生大变化,故可归入唐论。 唐(618-907)是继汉以后中国建筑发展的又一个高峰。国家的统一,经济的发展,促使南北文化交融,北方吸收南方较先进的建筑技术,为历史上第一次南方建筑技术北传。1[②] 初唐时的含元殿仍用部分承重墙,次年的麟德殿只两山用墙,表现出发展的趋势,到武则天建明堂已经是全木结构。自高宗,武后(650-705)之后,唐木构基本定型,厅堂殿堂两种构架形成,斗拱与柱头枋结合形成铺作层,以材为祖的设计方法也已经基本定型。以后的盛唐、中唐、晚唐主要是踵事增华,更加完善、精密。1[③] 国内留存至今的唐木构只有四座,全部在山西,其中平顺天台庵和芮城五龙庙均有不同程度改建,只有五台佛光寺和南禅寺较好地保持了唐貌,故研究价值较大。而四座唐构中又只有南禅寺为中唐建筑,其余均为晚唐。初唐和盛唐建筑无存,只能靠其他间接材料作研究。 1.2建筑技术 唐代建筑技术的最突出成就是铺作层的形成和基于此的殿堂式构架的成型。 斗拱在前代很大程度上只是挑檐构件,到了唐代终于发展成为成熟的纵架横架的有机结合点,成为梁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横架中的梁与斗拱发生关系,梁头甚至成为斗拱的华栱或者耍头,而顺身拱同时与柱头枋、罗汉枋、阑额一齐组成纵架,横纵架通过斗拱十字相交咬合在一起。层层叠上的枋栱也组成了一个围合的木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铺作层,利于连接柱网,使之聚合,意义类似于现代的圈梁。 殿堂式建筑的三个水平层结构正是基于铺作层的形成,柱网、铺作层、屋架依次水平叠加形成整体的构架(图1)。同时在此基础出现了各种平面分槽形式。 1.3实例分析 1.3.1佛光寺东大殿 唐大中11年,公元857年,山西五台,七开间单檐庑殿

大雁塔考察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大雁塔考察报告 篇一:西安大雁塔调研报告 西安大雁塔、小雁塔(荐福寺)周边200m范围内环境的演变及建设现状 调研报告提纲 摘要:该文通过对纲领性的国内外文件中有关文化遗产周边环境建设方面的研究,以及国内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从而理解文化遗产周边环境的基本概念,明确调研方向,并对发达国家及国内相关优秀案例进行分析,和对大小雁塔周边环境的演变及建设现状的实地调研,了解文化遗产周边环境中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总结大小雁塔周边环境的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此次的调研结果将对今后文化遗产周边环境设计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提纲: 一:概述 二:西安城市规划的各种文献资料及法律法规 1:国内外基础文献资料

《威尼斯宪章》、《西安宣言》、《西安共识》等。 2:国内及西安本地法律法规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XX-2020》等。 三:总结西安历史名城保护的概况 1:保护历程 2:保护成果 四:大雁塔、小雁塔周围环境演变及建设现状实地调研1:大雁塔、小雁塔的历史渊源 1.1地理位置 1.2建造之因 1.3建筑特色 2:大雁塔、小雁塔的发展及周边环境的演变历程 3:大雁塔、小雁塔周围环境的建设现状 4:大雁塔、小雁塔周边环境未来的发展规划 5:大雁塔、小雁塔周边环境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 6:总结大雁塔在历史演变过程中的优点及存在的不足五:总结及感受 六:参考文献 杜鹏程20XX301618 梁枭20XX301629 刘敏20XX301605 篇二:西安考察报告

西安考察报告 考察目的: 为了更好的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我们环境艺术专业的实践能力也为了开拓我们环境艺术专业的视野和提升我们环境艺术专业的实践水平通过对中国地域特色浓厚的历史城镇、现代都市、各类建成的优秀建筑进行考察,学习古代、现代的建筑思想,充实和扩大了我们的知识面,让我们能够亲身体验城市,感知建筑,加深对大都市、小城镇、古建和现代建筑的感性认识,从而丰富我们的认知体系,扩大知识面。 西安是一个拥有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千年古都。从建筑方面看,雄伟古老的城市建筑风格,培养了西安浑厚的城市性格,“雄浑、厚重”可以提炼为“西安城市精神”在西安我们了解他的建筑风格,西安的大规划是“新旧分制”。旧城区和重要文物古迹周围,建筑风格要发扬民族传统和地方特点,建筑的色彩以灰颜色为基调;新城区的建筑风格要开朗,以现代建筑风格为主,但要体现地域特色,外立面色彩风格很难统一,建筑设计创作可以“百花齐放”。我们对西安的一些历史古迹、现代园林等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考察,考察前我们对将要考察的城市进行了资料的收集整理,按照既定的计划对西安市部分建筑进行了细致的考察,主要的地点有世博园,大唐芙蓉园,半坡遗址,华清池,兵马俑,陕西

古建筑调查报告

古建筑调查报告 题目:洛阳古建筑调查报告 指导老师:黄杰 专业:装饰艺术设计 学号:Z 姓名:李英飞 目录 内容摘要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2) (一)、调查的时间 (3) (二)、调查的地点、方式 (3) (三)、调查的目的 (3) (四)、调查的内容 (3) (五)调查的过程 (4)

二、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5) 三、解决问题的建议 (5) 四、结语 (6) 内容摘要 河南洛阳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老城以东12公里处,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68年),为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现存的遗址古迹为元、明、清时所留。寺内保存了大量元代夹纻干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将、十八罗汉等,弥足珍贵。1961年,白马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另外,安徽、青海、江西以及山西等地,也有“白马寺”。 在十三朝古都洛阳市东郊一片郁郁葱葱的长林古木之中,有一座被称为“中国第一古刹”的白马寺。这座一白马寺 白马寺千九百多年前建造在邙山、洛水之间的寺院,以它那巍峨的殿阁和高峭的宝塔,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游人。 洛阳白马寺[2]为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乃佛教传入我国后官办的第一座寺院,被中外佛教界誉为“释源”、“祖庭”。白马寺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史载:东汉永平七年,汉明帝刘庄因夜梦金人,遣使西域拜求佛法。公元六十七年,汉使及印度二高僧迦叶摩腾、竺法兰以白马驮载佛经、佛像抵洛,汉明帝躬亲迎奉。公元六十八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雍门外建僧院,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故名该僧院为白马寺。白马寺座北面南,总面积二百余亩,其主体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2]、接引殿、毗卢阁五层殿堂及中国第一释迦舍利塔。白马寺是一处保存完整、古色古香的古建筑群。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2001年1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4A景区。

【考察报告】博物馆考察报告4篇

三一文库(https://www.360docs.net/doc/fe9923669.html,)/工作报告/考察报告 〔博物馆考察报告4篇〕 调查时间:XX 年 5 月 调查地点:苏州博物馆前言志愿者是指不为物质报酬,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我国志愿者行动开始于 1993 年 12 月,并随着申奥成功渐渐地为大众所了解并熟悉。这是一项由共青团组织发起的社会事业,以青年参与为主体,以志愿服务为手段,通过志愿者为他人为社会提供服务与帮助,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其实,在国外志愿服务的历史已近百年,它起源于最初的战争救护、重建家园、安置孤儿等与战争相关的救助活动,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涵盖环境保护、维护和平、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等多领域的综合服务,在服务水平及服务内涵上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而博物馆志愿者在国外相当普遍,有医生、教师、研究人员、学生等。他们认为做志愿者的目的是无偿服务他人,同时也为自己——内心踏实的幸福感。作为苏州科技学院的大学生,我于 XX 年 5 月对苏州博物馆志愿者进行了一些调查。苏州博物馆简介苏州博物馆是中国地方历史艺术性博物馆,建于 1960 年,拥有藏品 1.5 万多件,包括五代秘色瓷莲花碗、真珠

舍利宝幢等国家级文物。苏州博物馆新馆是国内首座、也是唯一由贝聿铭亲自设计的现代化博物馆,位于苏州老城东北街和齐门路相交的东北角,占地面积约 107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19000 余平方米,XX年10月竣工开馆。苏州博物馆新馆是贝聿铭先生建筑生涯中的封刀之作,它不仅是当今苏州的一个标志性公共建筑,更是中国建筑文化从传统通向未来的一座桥梁,成为引领中国建筑发展创新的一个典范。同时,它把古城苏州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推上了一个新的平台,也为苏州博物馆翻开了全新的一页。苏州博物馆志愿者招募苏州博物馆 XX 年11月正式开展了志愿者招募工作,至今已建立起一支 120 人左右的志愿者队伍,三年来,这些志愿者为参观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志愿者们为博物馆观众提供义务讲解服务,帮助博物馆进行日文、英文翻译工作,协助博物馆出版物的编辑校对工作,还有人参与到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中走进社区做讲座……累计至今已为 20 余万博物馆观众提供服务达 3 万余小时,服务受众面达到了苏博观众数量的 12.5%,也就是说,十名观众中就有一名观众接受到了志愿者的服务。苏州博物馆志愿者现状概况:目前苏州博物馆有正式志愿者 150 人左右,到苏州博物馆做志愿者的人士来自社会各个阶层,有大学生、退休人员、公司职员、机关干部等,他们中年龄最小的 18 岁,最大的已经 63 岁,学历则从大专到博

洛阳博物馆考察报告

洛阳博物馆考察报告 篇一:洛阳市博物馆参观总结 洛阳市博物馆观后感洛阳古时称雒阳,在唐朝年间被称为神都。她辉煌的历史给她带来了数不尽的荣誉,洛阳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四大古都之一。是联合国命名的世界文化名城,世界“四大圣城(耶路撒冷、麦加、洛阳、雅典)”之一。她位于河南省西部的丘陵地区,属黄河流域,自古被称为“天下之中”、“九州腹地”。这里气候适宜、河流密布、山川纵横,又有“河山拱戴,形胜甲于天下”的美誉。古时人们将山南水北的地区称之为“阳”,洛阳恰是位于洛水以北、邙山以南而得名。 我在去年4月份的时候去的洛阳,正是洛阳牡丹花开的季节,鲜花相伴,在古城中游行,别有一番景致。 博物馆鸟瞰 博物馆入口 洛阳博物馆位于洛南新区隋唐遗址植物园北侧,博物馆的周边即是洛阳古里坊区的遗 址,“河出图、洛出书、圣人择之”,洛阳市中国历代王朝建都之地。博物馆的设计立意便是以“河图洛书”为出发点表达洛阳悠久的历史文化,在博物馆的正前方是一片广阔的市民活动广场,在这里远远望去,博物馆单纯的几何体谅庄严大气,气势磅礴,仿佛在诉说着洛阳

的天下兴废之事。在博物馆的大门旁处一个九龙巨鼎擎天而出,直指苍穹,意指“定鼎中原”,穿过门阙,我们便进到博物馆的大厅。 洛阳博物馆的参观流线是以中央的大厅为中心各个陈列馆环绕大厅布置,走进大厅我们仿佛走进了一座宫殿,柔和的光线从天窗打下,照射在明净的墙壁和地板上,极简的美 感瞬间净化了我们的心灵。 博物馆大厅 转入陈列室我们首先会看到陈列室的入口处有一条延伸到屏风墙的轴线坐标,上面展示出了在洛阳建都的十三个王朝,他们依次是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在洛阳建都的时间长达一千五百多年,可以说洛阳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的古代都城之一,有“十三朝古都”的美称。 博物馆展览的主题是河洛文明展,河洛,指的是黄河与洛河交汇处的的这一片区域,作为华夏文明发源地之一的河洛文明正式诞生于此。道教发源于此、佛教首传于此、儒学奠基于此、理学开创于此、玄学繁荣与此,厚重的历史给洛阳数不尽的历史文化遗产。 在轴线坐标尽头的屏风墙上,展示了洛阳这十三个朝代留下的都城遗址。沿洛河东西绵延三十公里的范围内,依次分布着夏都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它们的分布如此之密集,在世界范围内都是非常罕见的,在史学界有“五都荟洛”之称。古都洛阳用不曾间断的脉络向我们完整地展示了从公元前21世纪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