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工程课程设计报告书

供电工程课程设计报告书
供电工程课程设计报告书

1 设计要求及概述

1.1 设计要求

(1) 在规定时间完成以上设计容;

(2) 用计算机画出电气主接线图;

(3) 编写设计说明书(计算书),设备选择要列出表格。

1.2 概述

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力供应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供稳固性、可靠性和持续性。然而电网的稳固性、可靠性和持续性往往取决于变电所的合理设计和配置。一个典型的变电站要求变电设备运行可靠、操作灵活、经济合理、扩建方便。

电能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一种无形的、不能大量储存的二次能源。电能的发、变、送、配和用电,几乎是在同一瞬间完成的,须随时保持功率平衡。要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电力工业必须超前发展,这是世界电力工业发展规律,因此,做好电力规划,加强电网建设,就尤为重要。

变电所作为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经济运行,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对其进行设计势在必行,合理的变电所不仅能充分地满足当地的供电需求,还能有效地减少投资和资源浪费。

本次设计根据一般变电所设计的步骤进行设计,包括负荷统计,主变选择,主接线选择,短路电流计算,设备选择和校验,进出线选择。

2 负荷计算与无功补偿

2.1计算负荷方法

取其安装最大负荷为有功功率计算负荷。

所用到的公式:

Qc

tan(arccos?

=Pc

)

?

Sc

?

=Pc

cos

÷

Ic?

Sc

=

)

/(Un

3

2.2瓷厂负荷计算

Pc

)

Qc=

tan(arccos K

=

=?

1051

?

?

733

9.

3.

)

var

82

tan(arccos

.0

1282

=1.

82

3.

cos?

÷

.0

1051

A

=

Pc

KV

=

÷

Sc?

3

1282

/(=

)

=

1.

?

=

?

10

Sc

Un

A

/(

Ic0.

74

3

)

同理可以计算出其他各点的计算负荷,整理得下表:

2.3 总负荷计算

(1)补偿前的负荷计算

∑?i

Pc =

12

25.5708.3591.24223.1051+?+++?200?3.230+6.2149.2404.1365.118++++=kw 2.7428

∑?i Qc =213.4+2 743.9+442.8+420.7+181.6+2 733.9?+

var

9.53380.1337.1807.918.858.190k =++++

取同时系数 ∑=95.0P K ∑=97.0Q K

Pc =

i c P ?∑?K ∑p =7056.8kw =0.95 7428.2 Qc =i c Q ?∑?K ∑q =5178.7kvar =0.97 5338.9

Sc=22Qc Pc +=225178.78.7056+=A 8753.1kv ?

cos Φ=Sc Pc =1.87538

.7056=0.806 Ic=u Sc

3=Sc Pc

=505.4 (2)确定无功补偿容量

在10KV 侧设置无功自动补偿,补偿后目标功率因数取0.9,无功补偿容量为:

)]'tan(arccos )s [tan(arcco ??-?=Pc Qrc )]9.0tan(arccos )806.0s [tan(arcco

8.7056-?= 7.1764=Kvar

由计算结果可确定选取4组容量为500 Kvar 的无功补偿柜。

(3) 补偿后的视在计算负荷

A KV Qrc Qc Pc Sc ?=-+=-+=7.7739)20007.5178(8.7056)(2222 9.0912.07.7739/8.7056/cos >===Sc Pc ? 满足要求。

3 主变压器选择

3.1 变压器选择原则

(1)主变容量和台数的选择,应根据《电力系统设计技术规程》SDJ161—85有关规定和审批的电力规划设计决定进行。凡有两台及以上主变的变电所,其中一台事故停运后,其余主变的容量应保证供应该所全部负荷的70%,在计及过负荷能力后的允许时间,应保证用户的一级和二级负荷。若变电所所有其他能源可保证在主变停运后用户的一级负荷,则可装设一台主变压器。 (2)与电力系统连接的35~110kV 变压器,若不受运输条件限制,应选用三相变压器。

(3)根据电力负荷的发展及潮流的变化,结合系统短路电流、系统稳定、系统继电保护、对通信线路的影响、调压和设备制造等条件允许时,应采用自耦变压器。 (4)在35~110kV 具有三种电压的变电所中,若通过主变各侧绕组的功率均达到该变压器额定容量的15%以

上,或者第三绕组需要装设无功补偿设备时,均宜采用三绕组变压器。

(5)主变调压方式的选择,应符合《电力系统设计技术规程》SDJ161的有关规定。

3.2台数选择

(1) 对大城市郊区的一次变电所在中低压侧,构成环网的情况下,变电所应装设2台主变压器为宜。

(2) 对地区性孤立的一次性变电所,或大型工业专用变电所,在设计时应考虑,装设3台主变压器的可能性。

(3) 对于规划只装设2台主变压器的变电所,其变压器基础,应按大于变压器容量的1-2级设计,以便负荷发展时,更换变压器的容量。单台容量设计应按单台额定容量的70%—85%计算。 综上所述,考虑到对负荷供电的可靠性,选择两台主变,正常时分列运行。

3.3 容量选择

(1)主变器容量一般按变电所建成5-10年的规划负荷选择,并适当考虑到远期。10-20年的负荷发展

(2)根据变电所所带负荷的性质,和电网结构,来确定主变压器的容量。

(3)同等电压的单台降压变压器容量的级别不宜太多,应从全网出发,推行系列化,标准化。

又A KV Srt ?≈?≈5418~46447.7739)7.0~6.0(

确定两台主变的容量都为6300KVA ,此时变压器的负荷率为:%43.61%100)63002/(7.7739≈?? 此时变压器的效率也较高。

3.4 型号选择

在合理选择变压器时,首先应选择低损耗,低噪音的S9,S10,S11系列的变压器,不能选用高能耗的电力变压器。应选是变压器的绕组耦合方式、相数、冷却方式,绕组数,绕组导线材质及调压方式。

考虑到干式变压器防火性较油浸式好,适合安装在华北的较干旱的地区,适合选择S9-6300/35。

3.5 变压器工作方式说明

主变压器选择两台型号为S9-6300/35的干式变压

器,联接组标号为一年多1,电压比为(%5.2335?±)、10.5,正常方式为分列运行以限制10KV 线路的短路电流。10KV 线路上所用变为SC9-100/10 KV 4.0/%55.10±,连接组别为DYN11。

4 电气主接线设计

4.1 主接线基本要求

1.可靠性

2..灵活性

3.经济性

4.2 对变电所电气主接线的具体要求

1、按变电所在电力系统的地位和作用选择。

2、考虑变电所近期和远期的发展规划。

3、按负荷性质和大小选择。

4、按变电所主变压器台数和容量选择。

5、当变电所中出现三级电压且低压侧负荷超过变压器额定容量15%时,通常采用三绕组变压器。

6、电力系统中无功功率需要分层次分地区进行平衡,变电所中常需装设无功补偿装置。

7、当母线电压变化比较大而且不能用增加无功补偿容量来调整电压时,为了保证电压质量,则采用有载调压变压器。

8、如果不受运输条件的限制,变压器采用三相式,否则选用单相变压器。

9、对220kv及以上的联络变压器通常采用自耦变。

10、各级电压的规划短路电流不能超过所采用断路器的额定开断容量。

11、各级电压的架空线包括同一级电压的架空出线应尽量避免交叉。

4.3 35KV侧接线设计

本次设计有两路电源进线和两台主变,35KV侧可采用桥接线,其特点是:电源线路投入和切除时操作方便,适用于负荷平稳电源切换极少的系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