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情况汇报》

《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情况汇报》
《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情况汇报》

《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情况汇报》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鄱阳湖东岸、鄱阳县境内,规划面积362.85平方公里,于xx年规划,当年11月被批准为国家级建设试点,xx年开始建设,xx年9月正式通过国家林业局验收,成为全国首批获得正式授牌的12家国家级湿地公园之一。景区先后荣获“江西省先进旅游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江西省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宣传基地”、“鄱阳湖区越冬候鸟和湿地保护工作先进单位”、“长江湿地保护网络自然学校”、“全国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重点建设湿地公园”、“全球生命湖泊最佳保护实践奖”等荣誉称号。目前正在举全县之力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现将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由来、发展现状、发展构想、下一步工作思路等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建设由来

鄱阳县以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为平台发展鄱阳湖生态旅游,主要是基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

(一)基于鄱阳湖世界级旅游资源。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跨鄱阳、余干、南昌、新建、进贤、都昌、湖口、九江、星子、共青城和永修等县市。在正常的水位情况下,鄱阳湖面积约3900平方公里,容积达300亿立方米。每年鄱阳湖流入长江的水量超过黄、淮、海三河水量的总和。鄱阳湖旅游资源丰富,是九省通衢的天然大湖、源远流长的人文大湖、绚丽多姿的风景大湖、天人合一的生命大湖,生态价值、人文价值、旅游价值、品牌价值十分优越。

1、品牌资源。鄱阳湖是个世界顶级品牌,它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重要生态区、世界生命湖泊网唯一中国会员,亚洲最大的湿地,在全球生态湖泊中具有重大的影响。加上鄱阳湖与鄱阳县同名,使鄱阳发展鄱阳湖旅游更具品牌优势。

2、生态资源。鄱阳湖是一个过水性、吞吐型、季节性湖泊。洪水时节,水位高涨,湖面宽阔;枯水时节,水落滩出,湖水似槽。丰水季、枯水季水位落差约7米,“洪水一片,枯水一线”的自然地理特征,使鄱阳湖成为国际重要湿地,各种各样的生物自由竞长,和谐栖息,是万类向往的绿色家园,被誉为“地球上最美的母亲”。

鄱阳湖生物种类丰富。拥有大面积的草丛沼泽、浅水植物湿地和106种底栖动物,形成了鱼类和鸟类的天然食物。拥有鱼类140种,占长江水系鱼类种数的46.7%;鄱阳湖是全球白鹤、东方白鹳主要越冬地和亚洲最重要的候鸟越冬地,每到冬季,大雁、天鹅、白鹤翩然而至,已知鸟类310种,被称为“珍禽王国”、“候鸟乐园”。

鄱阳湖的水被誉为“一湖清水”,特别是我县珠湖,水质达到可直接饮用水标准。该湖是1975年为了抵御洪水灾害,在鄱阳湖白沙洲区域人工挑起了一条长约16公里的珠湖联圩形成的,圩内珠湖面积约60平方公里,常年平均水深6—10米。珠湖这“一湖清水”是我县发展鄱阳湖休闲度假旅游的重要资源。

3、文化资源。鄱阳湖具有深厚的文化资源,就鄱阳而言,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渔俗文化。鄱阳人长期以湖为生,开湖、禁湖、祭湖是湖区渔民的捕鱼习俗,由此形成的渔歌、渔鼓、渔舞、渔号是

鄱阳原生态的渔俗文化。二是商贾文化。鄱阳湖是重要的水上交通要道,鄱阳曾是“帆樯四达,商贾辐辏”的吴楚间一大都会,是徽饶古道,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全国百余个会馆云集于此。三是戏曲文化。赣剧饶河调,被周恩来总理称赞为“美、秀、娇、甜”,鄱阳也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戏剧文化之乡”。四是移民文化。鄱阳瓦屑坝位于鄱阳湖莲湖本岛,与“山西大槐树”并列为“中华八大遗民圣地”之首,是“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集散地,更是当今近两亿江南移民后裔梦牵魂绕的地方。五是历史人文。吴芮、陶侃、洪皓、洪迈、姜、江万里、颜真卿、戴舒伦、王十朋、范仲淹等都在鄱阳、鄱阳湖留下千古佳话。

(二)基于鄱阳县与鄱阳湖的历史渊源。鄱阳湖上承赣、抚、信、饶、修五河之水,下接长江,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以南,原有彭蠡湖、彭蠡泽、彭泽湖、彭湖、扬澜湖、宫亭湖等多种称谓。为什么改名鄱阳湖,这与它们之间的历史渊源有关。

鄱阳县建县于公元前221年,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首批建立的县,至今有2238年的历史,当时称为“番(pó)”县,东汉时更名为鄱阳。公元2xx年,三国吴主孙权分豫章郡设鄱阳郡,治鄱阳县,自此历朝历代鄱阳皆为郡、州、路、府治所所在。鄱阳隋时置饶州,为州治,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又为鄱阳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复为饶州,元时为饶州路,明时为饶州府。1956年简化后为“波阳”,xx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恢复为“鄱阳”名。

鄱阳湖在古代的多种称谓中,彭蠡是很古的泽薮名,《汉书·地

理志》“豫章郡彭蠡”条载:“彭蠡泽在西”。还有另一种说法:“彭者大也,蠡者,瓠瓢也”,形容鄱阳湖如大瓢一样。经过漫长的历史年代,在地质、气象、水文等复合作用下,彭蠡泽向南扩展,湖水越过松门山直抵鄱阳县附近,因而易名鄱阳湖。在湖水南侵之前,松门山以南原本是人烟稠密的枭阳平原,随着湖水的不断南侵,鄱阳湖盆地内的枭阳县和海昏县先后被淹入水中,形成了历史上“沉枭阳起都昌、沉海昏起吴城”之说。那么,为什么要改叫鄱阳湖呢。因为当时鄱阳知名度很高,它是徽饶古道,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景德镇的瓷器、徽州的茶叶就是从鄱阳港起运,通达江海,运往国外,当时的鄱阳非常的繁荣,州府一级在鄱阳设立的办事处有72家,所以就正式更名为鄱阳湖,县名比湖名实际早800多年。

(三)基于鄱阳人对鄱阳湖的强烈使命。鄱阳人视鄱阳湖为母亲湖,鄱阳湖的点滴已渗透在鄱阳人的血脉中,保护母亲湖、开发母亲湖是新的历史时期鄱阳人努力探索的课题。为了在鄱阳湖生态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之间找到结合点,我们找到了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这一建设平台,以此为抓手,充分发挥鄱阳湖生态资源、文化、区位等综合优势,利用鄱阳湖典型的亚热带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壮美的自然景观、独特的湿地文化,提出了建设融湖泊湿地保护、科普、宣教、生态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平台,努力推动鄱阳湖从生态价值转变为旅游价值,从生态高地转化为旅游品牌高地,实现“从世界生态名湖到世界旅游名湖”的价值升级。

(四)基于鄱阳湖旅游开发的有力尝试。一直以来,鄱阳湖旅游

开发是个较大难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鄱阳湖行政管理体系复杂,没有清晰的行政界址。二是鄱阳湖较大的水位落差,投资开发特别是休闲度假项目开发难度大,使很多县市对鄱阳湖旅游望而却步。三是通达能力差,开发鄱阳湖景点必须投入大量的基础设施投入。四是血吸虫的威胁,大鄱阳湖区域血吸虫隐患至今未得到根除。针对这些难题,我们在打造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时进行了认真研究和破题,抓住了珠湖较好的水位控制功能、环湖最强的交通直达能力、环湖周边良好的丘陵地貌和已完全根除的血吸虫隐患,结合与之相连的外湖湿地自然风光,通过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进行了有效尝试,取得了初步成功。近两年,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促动下,环湖有关县市也开始尝试鄱阳湖旅游开发。其中余干县以康山为核心,定位南昌后花园,建设瑞洪旅游度假区和康山大堤观鸟长廊;永修县依托鄱阳湖国家级保护区品牌,利用吴城的独特区位和历史,打造融观鸟主题的吴城古镇旅游区;星子县依托庐山市场带动,建设南康古城区、鄱阳湖沙山、沙滩休闲游乐区等鄱阳湖主题旅游产品;南昌市依托于南矶山国家级自然湿地保护区,正在规划南矶山旅游开发;进贤县依托军山湖及军山湖大闸蟹的品牌影响,正在规划建设军山湖生态旅游区;都昌县正在规划鄱阳湖旅游开发,着力打造老爷庙、周溪古枭阳、大港(张岭)水库核心旅游区。由于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先行先试,这些地区在打造鄱阳湖核心主题产品时,已经面临着品牌推广的尴尬,加上上述四大开发瓶颈,很多项目只能代表地方特色,难以代表鄱阳湖,不具有鄱阳湖的核心吸引物,更难做到融观光、休闲、

度假、养生于一体的鄱阳湖旅游开发。

二、发展现状

在各级领导和部门的关心支持下,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取得了快速发展,呈现线路产品打造迅速、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市场认知度迅速提升的良好发展局面。

1、规划布局。根据鄱阳湖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需要,编制了《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并以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为基础,对鄱阳县鄱阳湖旅游产业发展进行总体规划,既保障了生态保护需要,又明确了旅游发展方向和布局。总体上按照“内湖重点打造湖泊休闲度假游、外湖重点打造湖泊自然体验游”的产品建设思路进行合理规划。总体功能布局为“一中心五区”。即天鹅集散中心、湿地科普功能区、亲水休闲功能区、文化体验功能区、温泉度假功能区、乡村旅游功能区,总体架构为“一镇二区一世界”,即天鹅度假小镇、鄱阳湖亲水休闲区、鄱阳文化旅游新区、湿地候鸟大世界,分别对应为四大引擎项目。配套两大重点项目,即鄱阳十二寨(环湖十二个乡村旅游项目)、暖水温泉度假村。

2、项目建设。按照“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和基础景点项目,社会资金投资休闲度假旅游项目”的思路快速推进项目建设,景区目前已完成投资3亿多元,建成了景区游客服务中心、游船码头、鄱阳湖湿地科学园、香油洲自然湿地体验区等项目,基本形成了内外湖一日游的基础线路。在政府投入的带动下,积极吸引外资,引进了总投资约20亿元的鄱阳湖国际度假村、世华城等10余个旅游投资项目,

目前鄱阳湖水上乐园已投入运营,“天鹅之恋·千禧之城”欢乐海岸商业街区已基本建成。

同时,景区正在着力谋划实施环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旅游公路、鄱阳湖湿地草原体验区等项目,努力构建景区三大集群发展区,丰富景区旅游线路,推进景区产业转型,打造鄱阳湖慢生活休闲区。一是鄱阳湖大草原体验区。以鄱阳湖湿地科学园为起点,通过爱斯尼岛、香油洲、长山岛,利用鄱阳湖独特的景观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打造最纯粹的鄱阳湖大自然体验集群区,将鄱阳湖生态游引向鄱阳湖深水区。二是鄱阳湖慢生活度假区。依托景区珠湖良好的旅游资源,实施“一带两核”:“一带”是指环湖慢生活休闲景观带,重点实施环珠湖西岸旅游公路。“两核”是天鹅度假小镇和鄱阳湖亲水度假区。天鹅度假小镇主要以景区综合服务区为基础,打造湖城一体的鄱阳湖休闲度假区。鄱阳湖亲水度假区主要以鄱阳湖蓝水湾为依托,结合鄱阳湖水战文化和现代亲水旅游休闲市场需求,运用旅游综合体建设理念,建设成为鄱阳湖慢生活休闲体验区。主要建设鄱阳湖古战场、蓝水湾亲水乐园、滨湖山地运动中心等。三是鄱阳湖乡村体验区。主要以鄱阳湖渔俗文化、农耕文化为基础,选择环湖12个村寨,建设紧密互动的“鄱阳十二寨”乡村旅游产品集群。通过努力建设三大集群发展区,全面拉开了鄱阳湖景区由观光主导向观光休闲度假转型的序幕,朝着建设中国著名湖泊休闲旅游目的地目标稳步推进。

3、市场影响。随着景区市场影响力不断增大,突出把握景区品牌价值带动要求,以创建景区品牌、开展景区活动营销为重点,加大

景区市场营销力度,使景区品牌、市场渠道得到了大力提升和拓展。一是积极推广品牌。在省旅发委、市旅游委的大力支持下,继续借助省市旅游形象推广平台,进行景区资金配套,开展品牌形象推广,使鄱阳湖品牌在央视平台及北京、港澳等各大目标市场得到了较好地推广宣传。二是丰富景区活动。积极举办各项活动,提升景区品牌影响和市场活动。

1、成功举办了中华龙舟大赛(鄱阳站)、鄱阳湖湿地帐篷观鸟季、万人舞动鄱阳湖、中外摄影大pk和鄱阳湖国际湿地公园杯国家湖泊摄影大展等大型活动。通过中央电视台及各大新闻媒体对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成功举办的活动进行现场直播报道,吸引了国内外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取得了良好市场效果。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