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校财务风险成因及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浙江高校财务风险成因及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浙江高校财务风险成因及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

题目:XX高校财务风险成因及对策研究

一、前言部分

21世纪前1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竞争日趋激烈,国家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以科学技术和人才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科技和人才R益成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和最重要的资源,而科技的进步和人才的培养都离不开教育事业特别是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等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龙头,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和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全社会都应充分认识高等教育的重要地位,支持办好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发展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更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和深远影响。

为适应高校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要求,新一轮高等教育规模的扩X已经全面展开。由于各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不足,在国家经济运行状况不断趋好的宏观背景下,宽松的融资环境、相对较低的贷款利息、金融行业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良好预期、各级政府对高校负债发展的大力提倡和鼓励,加上高校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使高等学校负债发展成为必然趋势。据统计,几年来,高等学校银行贷款发展迅速,高校的融资活动已经成为高校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面对如此大规模的贷款,面对融资活动以及会计核算中的不确定性因素与造成损失的可能性,银行和高校的管理者都不可避免的面临较大的风险。我们必须着手分析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针对高校财务风险的特点,提出控制财务风险对策,从而保证高校的持续健康发展。

财务风险是一种微观X畴的经济风险,一个组织的管理经营绩效如何,必然反映在其资金运动的状况和结果上,财务风险也就是组织在活动过程中反映在财务状况和财务结果上的风险。高校财务风险管理是指高校在事业发展过程中因资金运动所导致的某种不利事件或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后果的一种控制。本文献综述将对国内外关于高校财务风险成因及对策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二、主体部分

(一)国外关于高校财务风险成因及对策的研究

19世纪工业革命时期,法国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Henri Fayol)在《一般管理和工业管理》一书中把风险管理思想正式引入企业的经营领域,但是长期以来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和制度,直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莫布雷(A.H.Mowbray)等首次提出并使用“风险管理"一词,人们才开始对企业风险管理进行系统的研究,并逐步形成一门独立学科。但对财务风险和相关研究主要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美国开始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和策略震撼管理研究。与此同时,高校财务指标分析体系自20世纪80年代起就在西方高等院校中得到了比较普遍的应用,在西方国家高校系统的管理和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对高校财务指标的分析,能够提供关于高校财务运行状况的准确信息,在防X高校财务风险的同时反映高校办学的效益和效率水平。这不仅对改进办学,调整办学规模有重要的意义,也使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决策更加科学。

Carol.Wilson(2010)认为风险管理(ERM)可以被描述成一个战略流程,影响一所大学的治理结构、经营管理活动和教员,旨在帮助识别风险可能影响的机构;在管理X围内确定本校的风险承受能力;大学提供保障,可以达到的目标。大学的风险管理提高的做法的步骤可分为三个基本阶段:第一阶段:确定和排列大学的优先风险问题;第二阶段:评价大学的能力,以管理风险;第三阶段:监督建立高校风险处理方法。

John E.Grable,Ronald A.Sages(2010)指出,财务风险承受能力是在做财务决策时愿意最多支付的量的不确定性,可以定义一个人“愿意或不愿意采取无法保证的行动过程”。财务风险程度分为:(1)采取实质性的财务风险期望赚取可观的回报;(2)以高于平均水平的财务风险期望获得高于平均水平的回报;(3)以平均财务风险期望赚取平均回报;(4)不愿意采取任何财务对策。(二)国内对于高校财务风险成因及对策的研究

1、高校发展现状及问题

国内学者经过研究发现,总的来说高校发展的现状是:近10年,高校数量迅速增加,高校举债过度,高校银行贷款加剧。高校银行贷款过度成为当前全国各地区高校生存与发展首先要面临的难题。

孙云良(2008)指出高等教育的改革, 全国大学从10年前的1000所左右发展到现在的近2000多所,此而带来的“扩招效应”却令许多高校措手不及——师资

力量不够、老师的负担加重、学校设施不能满足学生需求。

蒋业香(2010)指出,“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新的教育体制的推行,使得高校的财务管理由过去的无风险管理转变为有风险管理,如过度举债风险,据调查显示。“十五”期间我国高校负债已达3000亿元,有的高校负债多达一二十亿元。XX共有115所高校,一般负债在2亿-8亿元,已大大超出了学校的承受能力。”

韦欣(2008)认为,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大部分高校出现了经费短缺的现象,一些高校在资金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利用银行贷款来补充,许多高校将会陷入“以贷还贷”困境,这都必然引发高校的财务风险,成为制约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

曹升元(2008)认为,高校超常发展需要巨额资金作为强有力的支撑,为了解决教育经费不足与高校发展对资金强烈需求的突出矛盾,高校纷纷向银行贷款,负债办学成为高校的一种普遍现象。但随着贷款还贷期一步步地临近,部分高校已经开始面临财务紧X的窘境,甚至还有部分高校出现负债失控的现象,从而引起社会各界对高校财务风险问题的高度关注。

2、高校财务风险的原因分析

国内学者研究发现:在我国,由于高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高校管理者风险意识淡薄、银行贷款规模过大、高校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缺失等诸多原因,使得高校财务风险问题日益突出。

谷文林(2008)指出,高校财务风险的原因:(1)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是直接原因。(2)国家拨款不足且缺乏宏观指导和调控是主要原因。包括:第一,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第二,教育经费使用效率不高。第三,筹措教育经费的法规和政策难以落实。(3)银行因高校的稳定性和成长性主动放贷。

杜秀敏(2008)认为高校在发展过程中财务风险的原因有:(1)不切实际地扩太贷款规模。(2)现行会计制度存在缺陷。(3)未建立起有效的投资管理机制。(4)教育事业费与教育基建投资分离核算。

马德敏(2007)指出,高校财务风险的形成既有高校扩招等客观原因,也有高校内部管理等主观原因。国家财政投入不足是高校财务风险形成的客观原因,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的严重不足,因而举债成为高校当前及今后较长时间内唯

一的选择。银行贷款失控是高校财务风险形成的直接原因,无论是扩大学校招生规模,还是创办一流高水平大学,都需要有巨大的办学资金作支撑。高校管理者风险意识缺乏是高校财务风险形成的主观原因,高校的管理者往往缺少把高校真正作为一个法律主体的意识,而高校一旦缺失“经济人”地位,其经济行为则不会符合经济规律,而不符合经济规律的经济活动会导致高校出现财务风险。预算管理约束不力也是高校财务风险形成的深层次原因。

马小峰(2005)认为,管理者风险意识淡薄——不少高校的行政领导由有名望的、只倾心于自己学术研究的学者担任,他们往往只会注重发展而对行政和财务管理投入的精力不足,疏于财务风险控制;国家对高校投入的资金不足;激烈的社会竞争因素;没有建立一个财务预警分析体系;信息化技术带来的财务风险;在高校大规模扩X引起教育贷款强劲需求的情况下,高校的稳定性和成长性促使银行以主动姿态与高校合作,尽量满足高校的贷款需求。

杨静媛(2010)指出,高校财务风险成因主要有:(1)高校管理层风险责任意识不强,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缺失。(2)刻意追求规模效应,盲目扩招引发过度负债。(3)经费筹措渠道单一,资金成本超出学校承受能力。(4)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监督管理乏力。

成法民(2007)认为,高校财务风险主要成因是:财务风险意识淡薄;对开源重视不够,对节流控制不力;贷款规模过大;学费欠缴现象严重;经济责任不清,掩盖了潜在的财务风险等导致了高校财务风险。

阮衙,余道红(2010)认为,高校潜在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主要有:(1)现金收付实现制——现金收付实现制是高校潜在财务风险形成的制度性根源。(2)投资分离核算。(3)经济责任不清,管理人员责任不清是高校潜在财务风险形成的关键原因。

3、解决高校财务风险问题的对策

从高校财务风险原因分析可以看出,高校的财务风险既有高校自身经营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也有高校教育经费不足,银行信贷不健全等因素,阻碍高校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相关的研究也主要从高校自身、国家政府、银行各个角度提出解决对策。

李煜均(2008)指出,地方高校财务风险的防X对策主要有:(1)增加政府

投入是化解高校财务风险的根本途径。(2)提高创收能力,加强学费管理,改变传统的筹资方式。(3)转变观念,构建科学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4)硬化预算约束,从制度上保证预算从编翩、执行到调整的科学规X。(5)加强贷款管理,适当延长还贷时间。(6)强化管理,充分发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作用。

李淑华,李晓伟,丁海(2005)认为,研究高校财务风险防X的目的在于控制财务风险,减少财务损失。风险虽然是客观的、确定的,但具体到某一事件,风险是否发生以及程度强弱是不确定的。因而,充分了解并有效控制具体风险发生的相关因素,是可以控制风险的。具体对策有:(1)树立正确的财务风险意识。(2)建立以人为本的风险管理机制。(3)建立风险预警管理体制。

芦延华(2006)认为,防X高校财务风险的措施有:第一,强化经济责任制,提高决策的科学性。第二,增强财务风险意识,建立银行贷款管理制度。高校银行贷款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高校银行贷款的原则:坚持必要性原则;坚持防X风险的原则;坚持效益性原则;坚持专款专用的原则。(2)规定银行贷款的使用方向。(3)健全贷款资金的管理机构,加强贷款资金管理。第三、做好长期财务规划,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第四、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努力增加收入。第五、强化预算约束管理,严格控制支出膨胀第六、提高财务会计信息质量。

X庆伟(2007)指出,建立高校的贷款监督机制;加强贷款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学校要制定严格的还款计划;积极推进助学贷款业务等是高校债务风险防X 的措施。

徐博韬(2008)认为,高校财务风险的防X有:政府方面,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监管。高校自身方面,高校加强自律和建设。首先、高校必须对高校财务风险有正确的认识,开源节流,进一步拓宽多元化的筹资渠道。第二、建立科学的高等教育会计制度。根据高校财务的特点,建议将现行的收付实现制会计基础改为权责发生制。第三高校必须建立科学的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全面反映高校负债状况和财务风承受能力。第四、树立风险意识。提高决策的科学性。第五、规避校办企业的连带责任。银行方面,银行加强贷款控制。

X国江(2009)指出高校财务风险控制对策有:(1)建立财务风险经营责任

制,强化风险意识。(2)加强对高校贷款的管理和控制。(3)建立贷款监督机制,强化贷款资金管理。(4)严格控制贷款规模,建立高校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机制。(5)拓宽经费筹措渠道,增强学校竞争实力。(6)加强高校财务管理能力建设。(7)加强科学预算,强化预算管理。(8)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提高风险防X能力

三、总结部分

总结上述研究成果,高校财务风险问题普遍存在于各国各地区,综述根据国内外各位学者对于国内外高校财务风险现状的描述,转述对高校财务风险的原因的看法及对策研究,使大家对于目前国内外在这个领域的研究及其成果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高校财务风险问题的理论文献进行阅读,我们可以发现在该领域的研究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基本上都是针对全国高校的研究,针对某一省或某一区域的则极少,即研究的地域X围太广,没有针对性。(2)国内的一些文献缺乏数据实例,缺乏说服力。正因为国内外专家学者在高校财务风险问题研究中还存在上述问题,所以,就有了该篇论文。本文结合XX高校背景,在全面分析时下高校严峻的财务风险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改善XX高校财务风险问题的建议,为XX高校提高财务风险控制水平,促进XX高校长期稳定发展提供参考。

四、参考文献

[1] 孙云良.新时期高校财务风险及其防X.XX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

2008:P99-102.

[2] 蒋业香.高校财务风险的系统分析与评价.中国管理信化,2010(3):P43-46.

[3] 韦欣.高校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X措施研究.XX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P77-78.

[4] 曹升元.高校财务风险管理研究.XX财经,2008(3):P42-43.

[5] 谷文林.高校财务风险现状及分析.现代管理科学,2008(6):P78-79.

[6] 杜秀敏.高校管理的瓶颈——财务风险成因与对策研究.中国成人教育,

2008(13):P29-31

[7] 马德敏.高校财务风险成因及其防X.中国纺织,2007:P77-78.

[8] 马小峰.浅谈高校财务风险的管理与防X.现代经济信息,2005:P116-117.

[9] 杨静媛.浅析高校财务风险成因及对策.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6):P43-45.

[10] 成法民.高校财务风险及其防X.财会月刊,2007(2):P80-82.

[11] 阮衙,余道红.高校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X.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P19-20.

[12] 李煜均.地方高校财务风险成因及防X研究.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12):

P264-265.

[13] 李淑华,李晓伟,丁海.浅析高校财务风险.商业经济,2005(9):P45-46.

[14] 芦延华.浅议防X高校财务风险.教育财会研究,2006(5):P22-25.

[15] X庆伟.试析高校财务风险成因及防X措施.科技与管理,2007(1):P91-93.

[16] 徐博韬.我国高校财务风险的形成及其防X.会计之友,2008(15):P31-32.

[17] X国江.浅析高校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对策.管理观察,2009(2):P124-125.

[18] 陈丽羽.高校财务风险及其控制研究.事业财会,2006(2):P22-23.

[19] 杨周复,施建军.大学财务综合评价研究.中国人民大学,2002.

[20]田园,王迟,吴长海.高校财务风险浅析.XX医学院学报,2009(3):P67-72.

[21] 尹之海.高校贷款规模过大的影响、原因和对策.教育财会研究,2005(5):

P12-14.

[22] 黎晓林.高校的负债规模和财务风险的防X问题.事业财会,2004(6):P34-

35.

[23] 王德春.开展高校财务分析有效规避财务风险.中国农业会计,2002(6):P46

-47.

[24] 祁波,王志宏.浅谈财务风险控制.统计与咨询,2002(9):P12-13.

[25] 贺琼,程侃.浅谈企业财务风险防X.交通财会,2002(9):P14-15.

[26] 黄娅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及大众化进程初探.事业财会,2002(6):P15

-16.

[27] 高如峰.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现状与趋势.外国教育研究,2000(6):P39-41.

[28] 宋之杰,贾波.我国高校财务风险研究.技术经济,2004(9):P55-56.

[29] 胡信生,拓东玲,王希文.高校财务风险类型与防X.教育财会研究,2004(6)

:P21-23.

[30]赵娟.浅谈高校财务风险的形成与防X.XX科技与经济,2009(18):P32-

33.

[31]Carol.Wilson,2010.“University risk management”.Internal Auditor,vol.67 Issue

4 ,pp.65-68.

[32]John E.Grable,Ronald A.Sages,2010.“Financial Numeracy, Net Worth, and

Financial Management Skills:Client Characteristics That DifferBased on Financial Risk Tolerance” .Journal of Financial Service Professionals,V ol.64 Issue 6,pp.57-65.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