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系病证(中医内科学)

脑系病证(中医内科学)
脑系病证(中医内科学)

脑系病证

【学习目标】

知识要求

1.掌握头痛、眩晕、中风等病证的诊断要点、辨证论治。

2.熟悉痫病、癫狂、痴呆等病证的诊断要点、辨证论治。

3.熟悉头痛、眩晕、中风、痫病、癫狂、痴呆等病证的病因病机与类证鉴别。技能要求

1.能够对头痛、眩晕、中风、痫病、癫狂等脑系病证患者进行辨治处置。

2.能够对脑系病证患者开展预防与调护指导。

【概述】

概念

脑系病证是指机体在外感、内伤等病因作用下,导致脑的功能失常所表现出的一类病证。临床常有头痛、眩晕、中风、痫病、癫狂、痴呆等病证。

一、脑的生理病理特点

1.脑的生理功能与特点

脑居颅内,由髓汇集而成,故名“髓海”,如《灵枢?海论》曰:“脑为髓之海。”脑的主要生理功能:主精神、思维和感觉运动。脑与心共主神明。

李时珍明确提出“脑为元神之府”。

汪昂《本草备要》曰:“人之记性,皆在脑中。”

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对脑的功能做了详细的论述,将思维、记忆、语言、视、听、嗅觉等功能,皆归于脑。

脑髓由肾精所化生,通于脑而成,故肾精的盛衰直接影响着脑的功能。

青少年肾精充盛,脑髓满盈,聪慧精明,思维敏捷,记忆迅速而持久,对答流利;中老年人肾中精气不足,则见记忆力减退、健忘。

脑的功能也与五脏精血盛衰有关。

2.脑的病理特征

脑的病理表现主要为情志思维活动的异常,即精神、思维、意识、记忆、语言和感觉运动的异常上。

脑的病理变化主要有虚实两个方面,虚多为气、血、阴精的亏损,实多为风、火、痰、瘀及外邪的侵扰。

如阴精亏虚,髓海不足,或气血亏虚,均致清窍失养,则发为头痛、眩晕;

而风、火、痰、瘀等实邪壅盛,扰乱清空,也发头痛、眩晕;

外感六淫,上扰清窍,清窍不利,而见外感头痛;

痰气郁结,蒙蔽神机,神机失灵,精神错乱,则为癫证;

痰火上扰,神明失主,精神错乱,则发狂证;痰浊、痰火、风痰或痰瘀闭阻神明,心脑神机失用,则为痫病;

风阳暴升,夹痰夹瘀,气血逆乱,上冲于脑而成中风。

精、气、血亏损,髓海失充,脑失所养,或气、火、痰、瘀,内阻于脑,上扰清窍,则发为痴呆。

3.脑与其他脏腑的关系

①脑与心

心为君主之官,脑为精明之府,目系上属于脑,而心之脉又系于目,说明心脉上通于脑,人的思维、智慧虽出于脑,但脑神的功能有赖于心血的濡养,才能发挥其统帅作用;若心血失去对脑的濡养,便会导致诸多病证,临床当从心治脑。

②脑与肾

肾藏精,精生髓,脑为髓海,故脑髓、脑神的功能与肾相关,脑神可以调节肾的功能,而肾中精气的盛衰亦能影响脑神的发挥。若肾气不足,则脑髓不充,新生儿则发育缓慢,动作迟钝,囱门不闭,智力低弱,老年人则记忆力减退,骨疏齿摇,动作迟缓,甚或痴呆,故临床宜用补肾法论治。

③脑与肝

肝经“交巅入脑”,故脑与肝的关系也极为密切。肝为“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在志为怒,是精神情志的外在表现,肝气太过可使人性躁易怒。《脉学发微》曰:“《内经》所谓肝病,实该脑病言之,故云肝为将军之官,然实包括忧郁愁恨、神经过敏,诸七情方面事,其病与脑息息相通。”肝喜条达主疏泄,人的情志虽靠脑神来调节,但亦需肝之疏泄以为用。《素问?生气通夭论》曰:“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莞于上,使人薄厥。”所谓“上”实指“脑”,即血气上冲于脑所致,说明肝的功能失常可致脑病。同理,脑神的失常也必然涉及肝,如《辨证奇闻》说:“脑气不足,则肝之气应之。”

④脑与脾胃

机体生命活动的持续和气、血、精、津的化生,皆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脑神的活动也必赖后夭以滋养。若脾胃功能失常,气血生化无源,脑失后天濡养,则可发生脑及全身的病变。以六经辨证而言,阳明经证之心烦,腑证之神昏谐语等,皆可从胃治脑。从脑与脾胃来讲,虚寒性脑病多从脾论治,实热性脑病多从

胃论治,此即脑病从脾胃论治。

二、脑系病证的辨治要点

1.辨证要点

(1)辨虚实

脑系病证的辨证当分辨虚实。可从以下几方面辨别:发病之缓急、病期、病之新久、病程长短、气血阴精是否亏虚(包括舌象、脉象)等。一般来说,发病急骤,新病,或处于发作期,病程较短,风火痰瘀及外邪等壅盛、上扰清窍之实象突出而虚象相对不明显,脉弦、滑、涩者,多属实证;若发病势缓,久病,或处于缓解期,病程较长,气血阴精亏虚、脑髓失养之虚象突出而实象相对不明显,脉细弱无力者,多属虚证或虚中夹实证。

实证多由风、火、痰、瘀、外邪壅盛,上扰清窍,蒙蔽神明,神机失用所致,常见证候如肝阳上亢、风阳上扰、痰浊蒙窍、痰气郁结(而蒙蔽神明)、风痰痹阻、痰火扰神(或痰火闭窍)、瘀阻脑络(或血瘀阻窍)、痰热瘀结、风寒(或风湿或风热)头痛等;虚证多由气血阴精亏虚,脑髓失养而致,常见髓海不足(或肾精亏虚)、气血两虚、心脾两虚、脾肾两虚、心肾亏虚等证候。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者,应分清标本主次。

(2)辨脏腑、经络(病位)

脑系病证虽病在脑窍,但与心、肝、脾、肾等脏功能失常密切相关。如兼见心悸、烦躁、失眠多梦,则多与心的功能失调有关;兼见头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脉弦等症状,多属肝阳上亢证;兼见食少纳呆、肢倦乏力、面色觥白或萎黄、唇舌色淡、腹胀便澹等,多属脾胃虚弱,气血亏虚证;兼见胸闷腕痞、纳呆呕恶、

苔白腻、脉濡或滑等,多属痰湿中阻(与脾有关);兼见健忘、腰膝酸软、耳鸣如蝉、齿枯发焦等,多属肾精不足证。

若头后部疼痛,下连于项,多属太阳经头痛;若前额部及眉棱骨处疼痛明显,多属阳明经头痛;若头之两侧痛甚,连及于耳,多属少阳经头痛;若巅顶部位疼痛,或连目系,多属厥阴头痛。中风患者,若无神昏,提示邪浅病轻,当属中经络;若有神昏,提示邪深病重,当属中脏腑。

(3)辨病性

如牙关紧闭、四肢抽搐者,多属风;恶心泛呕、口吐涎沫、胸闷咯痰,或喉中痰鸣者,多属痰盛;面赤、口渴口臭、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数,多属热;面唇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涩,多属瘀;急性期或发作期,多以标实为主;恢复期或缓解期,多以虚为主,或虚中夹实。

(4)辨外感、内伤

如为头痛等病证,当首辨外感、内伤。外感头痛多有外感病史,起病较急,病程短,疼痛较剧,多为掣痛、跳痛、灼痛、胀痛、重痛,痛无休止,多属实证;内伤头痛多由内伤病因所致,起病缓慢,病程长,疼痛较轻,多为隐痛、空痛、昏痛,痛势悠悠,遇劳加重,时作时止,以虚证或虚实夹杂证多见。

2.治疗要点

(1)虚证

治疗宜补,依其气、血、阴精亏虚之不同,分别采取补气、养血、滋阴、补肾益精等法。并注意分辨不同脏腑:如心脾两虚证,治宜健脾养心;心肾亏虚者,治宜滋养心肾。实证治疗应以祛邪为主。

(2)因因制宜

根据不同的病理因素,分别采用不同的治法。如肝阳上亢者,治宜平肝潜阳;风阳上扰者,治宜平肝潜阳、息风通络;痰浊蒙窍者,治宜健脾燥湿、豁痰开窍;痰气郁结(而蒙蔽神明)者,治宜理气化痰、开窍醒神;风痰痹阻者,治宜涤痰开窍、息风;痰火扰神(或痰火闭窍)者,治宜清火化痰、宁神开窍;瘀阻脑络(或血瘀阻窍)者,治宜化瘀通络、开窍醒脑;痰热瘀结者,治宜清热化痰、活血开窍;风寒(或风湿或风热)头痛者,治宜疏散外邪、止痛。

(3)急性发作期

应加强病情监护,注意神志、呼吸、血压、舌苔、脉象等方面的变化,做好各种急救准备,必要时予以吸氧及心电、脑电监护,保持呼吸道通畅,警惕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缓解期应注意精神情志的调摄,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志刺激;加强智能或运动功能的锻炼;生活起居有节,寒温适宜;饮食宜清淡,不宜过饱,禁绝烟酒;保持大便通畅;劳逸适度,保证充分休息及充足睡眠。

头痛

【学习目标】

知识要求

1.掌握头痛的辨证要点、常见辨证分型及治疗。

2.熟悉头痛的常见病因病机、类证鉴别、预防调护方法。

3.了解头痛的源流、演变与预后。

技能要求

1.能够对头痛患者的常见证型进行辨证论治。

2.能够熟练地为头痛患者开展预防与调护指导。

案例导入

金某,女,32岁。

患者反复发作性右侧头痛12年。近3年来发作日益频繁,平均每星期发作1?2次,每次10小时左右。发作时头痛剧烈,伴恶心呕吐,月经期发作更甚,颈项板滞,腰酸,神疲,烦躁,梦多,长期服用麦角胺咖啡因等以止痛。体检:脑神经正常,血压134/84mmHgo苔中腻,脉弦滑。脑电图正常,血5-羟色胺含量正常,血雌二醇含量正常。

问题与思考:

1.中医诊断为何病?当辨为何证?

2.本病的临床特征是什么?本病应与哪些病证相鉴别?

3.本病的中医治法是什么?如何选方用药?应如何调养?

【概述】

概念

头痛是指因外感六淫、内伤杂病而引起头部经脉不畅或清窍失养,以头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证。若头痛属某一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兼症,不属本病讨论范围。

历史沿革

头痛一病首载于《内经》,在《素问?风论》中称之为“首风”“脑风”,并指出外感与内伤是导致头痛发生的主要病因。

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论及太阳、阳明、少阳、厥阴病头痛的见症,并列举了头痛的不同治疗方药。

李东垣《东垣十书》将头痛分为外感头痛和内伤头痛,并补充了太阴头痛和少阴头痛。

《丹溪心法?头痛》还有痰厥头痛和气滞头痛的记载,并提出头痛“如不愈各加引经药,太阳川苓,阳明白芷,少阳柴胡,太阴苍术,少阴细辛,厥阴吴茱萸”,至今对临床仍有指导意义。

部分医著中还记载有“头风”一名,如王肯堂《证治准绳?杂病》。

清代医家王清任大倡瘀血头痛之说,至此,对头痛的认识也日趋丰富。

西医范围

头痛可见于西医学内、外、神经、精神、五官等各科疾病中。主要包括内科常见的头痛、偏头痛、血管性头痛、紧张性头痛、三叉神经痛、外伤后头痛,以及部分颅内疾病、神经官能症及某些感染性疾病、五官科疾病的头痛等,均可参照本病辨证施治。

【病因病机】

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又为髓海之所在,居于人体之最高位,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手足三阳经亦上会于头。若六淫之邪上犯清空,阻遏清阳,或痰浊、瘀血痹阻经络,壅遏经气,或肝阴不足,肝阳偏亢,或气虚清阳不升,或血虚头窍失养,或肾精不足,髓海空虚,均可导致头痛的发生。

1.常见病因

(1)外感六淫

风为百病之长,感受风、寒、湿、热之邪,以风邪为主,且多夹寒、湿、热之邪,邪气上犯巅顶,清阳之气受阻导致头痛。

(2)情志失调

忧郁恼怒,情志不遂,肝失条达,气郁阳亢或肝郁化火,阳亢火生,上扰清窍而发生头痛。若肝火郁久,耗伤阴血,肝肾亏虚,精血不足,清窍失养,也可致头痛。

(3)先天不足,房事不节

禀赋不足,或房劳过度,使肾精久亏,脑髓空虚导致头痛;若阴损及阳,肾阳虚弱,清阳不展,亦可发为头痛。

(4)饮食劳倦,体虚久病

饮食不节,或劳倦太过,脾失健运,痰湿内生,阻遏清阳,上蒙清窍而致痰浊头痛;脾胃虚弱,气血化源不足,或病后正气受损,营血亏虚,不能上荣于脑髓脉络导致头痛。

(5)头部外伤,久病入络

跌仆闪挫,头部外伤,或久病入络,气血滞涩,瘀血阻于脑络,不通则痛,发为头痛。

2.病机概要

(1)基本病机:外感头痛,外邪上扰清空,壅滞经络,络脉不通,不通则痛;内伤头痛,内邪阻络,清窍不利,或精血不足,脑失所养,不荣则痛。

(2)病位:本病病位在脑,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

(3)病理性质:有虚有实,外感头痛以实证为主,内伤头痛以虚证、虚实夹杂证、本虚标实证为主。

(4)病理因素:风、火、痰、瘀、虚。风,包括外风与内生风邪。外感风邪,多兼夹寒、湿、热等邪;内生风邪,主要指肝风。

(5)病机转化:头痛之虚、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如痰浊中阻日久,脾胃受损,气血生化不足,营血亏虚,头窍失养,可转为气血亏虚之头痛;肝阳、肝火日久,阳热伤阴,肾虚阴亏,可转为肾精亏虚的头痛,或阴虚阳亢,虚实夹杂之头痛;各种头痛迁延不愈,病久入络,又可转变为瘀血头痛。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

1)主症:以头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头痛部位可发生在前额、两颗、巅顶、枕项或全头部。疼痛性质可为跳痛、刺痛、胀痛、灼痛、重痛、空痛、昏痛、隐痛等。头痛发作形式可为突然发作,或缓慢起病,或反复发作,时痛时止。疼痛的持续时间可长可短,可数分钟、数小时或数天、数周,甚则长期疼痛不已。2)次症:外感头痛兼有表证,内伤头痛多兼有脏腑功能失调的表现。

(2)病史

1)病史特征:慢性头痛多有反复发作病史。

2)诱发因素:外感头痛者多有起居不慎,感受外邪的病史;内伤头痛者常有饮食不节、劳倦、房事不节、病后体虚等病史。

(3)相关检查

1)常规做血压、血常规等项检查,必要时可做颈颅多普勒、脑电图、脑脊液、颅脑CT或MRI等项检查以明确头痛的病因。

2)如疑为眼、耳、鼻、口腔疾病所导致者,可做五官科相应检查。

2.病证鉴别

(1)头痛与眩晕

两者可单独出现,也可同时出现。头痛外感、内伤均有,眩晕以内伤为主。头痛以头部疼痛为主,实证较多;眩晕则以头晕目眩为主,虚证较多。

(2)真头痛与一般头痛

真头痛为头痛的一种特殊重症,其特点为起病急骤,多表现为突发的剧烈头痛,持续不解,阵发加重,手足逆冷至肘膝,甚至呕吐如喷,肢厥,抽搐,本病凶险,应与一般头痛区别。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1)辨外感头痛与内伤头痛:其鉴别见表4-1。

外感头痛内伤头痛

病因外邪:风、寒、湿、热等情志、饮食.禀赋、外伤等

性质起病急,多为实证起病缓慢,虚证或虚实夹杂

疼痛特点多掣痛、跳痛、灼痛、胀痛、重痛多隐痛、空痛、昏痛

疼痛久暂疼痛较重,痛无休止疼痛较轻,时作时止

(2)辨头痛部位

痛在头后部,下连于项者为太阳头痛;痛在前额及眉棱骨等处为阳明头痛;痛在两侧,连及于耳者为少阳头痛;痛在巅顶,或连目系者为厥阴头痛。

2.治疗原则

外感头痛属实证,以风邪为主,主以疏风,兼以散寒、清热、祛湿。内伤头痛多

属虚证或虚实夹杂证,虚者以滋阴养血、益肾填精为主;实者以平肝、化痰、行瘀为主;虚实夹杂者,酌情兼顾并治。

临床治疗头痛,除根据辨证论治原则外,可根据头痛部位,循经络选择引经药,可以提高疗效。如太阳头痛选羌活、蔓荆子、川苓;阳明头痛选葛根、白芷、知母;少阳头痛选柴胡、黄苓、川苓;厥阴头痛选吴茱萸、藁本等。

3.分证论治

(1)外感头痛

1)风寒头痛

证候头痛连及项背,常有拘急收紧感;或伴恶风恶寒,遇风尤剧,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

审证求机本证的病证特点为头痛连项背、恶风寒;基本病机为风寒外袭,上犯巅顶,凝滞经脉。

治法疏散风寒止痛。

方药川苓茶调散加减:川苓、白芷、藁本、羌活、细辛、荆芥、防风。

临床运用①若头痛、恶寒明显者,酌加麻黄、桂枝、制川乌;②若寒邪侵于厥阴经脉,见巅顶头痛、干呕、方用吴茱萸汤去人参,加藁本、川菖、脉,症见头痛、足寒、背冷、脉沉细。

2)风热头痛

证候头痛而胀,甚则头胀如裂,面红目赤,发热或恶风;口渴喜饮,大便不畅,或便秘;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审证求机本证的病证特点为头痛而胀,伴见风热表证;基本病机为风热外袭,上扰清空,窍络失和。

治法疏风清热和络。

方药苓芷石膏汤加减:菊花、桑叶、薄荷、蔓荆子、川苓、白芷、羌活、生石膏。

临床运用①烦热口渴,舌红少津者,可重用石膏,配知母、天花粉、黄苓、梔子;

②大便秘结,腑气不通,口舌生疮者,可用黄连上清丸。

3)风湿头痛

证候头痛头重如裹,肢体困重;胸闷纳呆,大便或澹;苔白腻,脉濡。

审证求机本证的病证特点为头痛如裹、肢体困重、苔腻;基本病机为风湿之邪,上蒙头窍,困遏清阳。

治法祛风胜湿通窍。

方药羌活胜湿汤加减:羌活、独活、藁本、白芷、防风、细辛、蔓荆子、川苓。

临床运用①若胸闷腕痞、腹胀便澹显著者,可加苍术、厚朴、陈皮、霍梗;②恶心、呕吐者,可加半夏,生姜;③纳呆食少者,加麦芽、神曲。

(2)内伤头痛

1)肝阳头痛

证候头胀痛,或抽掣而痛,两侧为重;目眩,心烦易怒,夜寐不宁,面红目赤,口干口苦,或兼胁痛;舌红苔黄,脉弦数。

审证求机本证的病证特点为头胀或掣痛而眩,心烦易怒,脉弦;基本病机为肝阳上亢,上扰清窍。

治法平肝潜阳息风。

方药夭麻钩藤饮加减:天麻、钩藤、石决明、磁石、梔子、黄苓、牡丹皮、桑寄生、杜仲、生地黄、牛膝、益母草、白芍、夜交藤。

临床运用①若因肝郁化火,肝火炎上,而症见头痛剧烈、目赤口苦、急躁、便秘浬黄者,加夏枯草、龙胆草、大黄;②若兼肝肾亏虚,水不涵木,症见头晕目涩、视物不明、遇劳加重、腰膝酸软者,可选加枸杞子、白芍、山茱萸。

2)血虚头痛

证候头痛隐隐,目花昏晕,遇劳加重;心悸失眠,面色少华,神疲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审证求机本证的病证特点为头痛而晕,面色少华,心悸;基本病机为气血不足,不能上荣,脑失濡养。

治法养血滋阴,和络止痛。

方药加味四物汤加减:当归、生地黄、熟地黄、白芍、首乌、枸杞子、川苓、菊花、蔓荆子、五味子、远志、酸枣仁。

临床运用①若血虚气弱,兼见乏力气短、神疲懒言、汗出恶风等,可选加党参、黄芷、白术;②若阴血亏虚,阴不敛阳,肝阳上扰者,可加天麻、钩藤、石决明、菊花。

3)痰浊头痛

证候头痛昏蒙沉重,时有目眩;胸腕满闷,纳呆呕恶,或呕吐痰涎;舌苔白腻,脉滑或弦滑。

审证求机本证的病证特点为头痛昏蒙而重,苔腻;基本病机为脾失健运,痰浊中阻,上蒙清窍。

治法健脾燥湿,化痰降逆。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半夏、陈皮、白术、茯苓、天麻、白藻藜、蔓荆子。

临床运用①若痰湿久郁化热,口苦便秘,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者,可加黄苓、竹茹、枳实、胆星;②若胸闷呕恶明显,加厚朴、枳壳、生姜。

4)肾虚头痛

证候头痛且空,眩晕耳鸣,腰膝酸软,神疲乏力,滑精带下;舌红少苔,脉细无

力。

审证求机本证的病证特点为头空痛、眩晕耳鸣、腰膝酸软、脉细无力;基本病机为肾精亏虚,髓海不足,脑窍失荣。

治法养阴补肾,填精生髓。

方药大补元煎加减:熟地黄、枸杞子、女贞子、杜仲、川断、龟板、山茱萸、山药、人参、当归、白芍。

临床运用①若头痛而晕、头面烘热、面颊红赤,时伴汗出,证属肾阴亏虚,虚火上炎者,去人参,加知母、黄柏,或方用知柏地黄丸;②若头痛畏寒、面色觥白、四肢不温、腰膝无力、舌淡、脉细无力,证属肾阳不足者,当温补肾阳,选用右归丸或金匮肾气丸加减。

5)瘀血头痛

证候头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或有头部外伤史;舌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细或细涩。

审证求机本证的病证特点为头痛经久不愈,病处固定,痛如针刺,舌脉瘀象;基本病机为瘀阻脑络,不通则痛。

治法活血化瘀,通窍止痛。

方药通窍活血汤加减:川苓、赤芍、桃仁、益母草、当归、白芷、细辛。

临床运用若头痛较剧,久痛不已,可加全蝎、螟蚣、土鳖虫。

(1)针灸疗法

巅顶部痛者取百会穴、通天穴、阿是穴、行间穴等;前头部痛者,取上星穴、头维穴、阿是穴、合谷穴;后头部痛者,取后顶穴、天柱穴、阿是穴、昆仑穴;肝阳头痛,取风池穴、肝俞穴、肾俞穴、行间穴、侠溪穴刺之;痰湿头痛,取中脱穴、内关穴、丰隆穴、解溪穴刺之;气血亏虚头痛,取脾俞穴、肾俞穴、关元穴、足三里穴刺之。

(2)推拿疗法

推三点,首先推神庭,用双拇指交替,从头发尖过神庭,入发际2寸,用力10次;然后推太阳,双拇指分别用力按住太阳穴,用力推至耳尖为止;最后推头维,方法同上。用此法治疗头痛,绝大部分立即缓解或疼痛暂消失,方法简便可靠。【预防与调护】

1.疾病预防易患外感头痛者平时应顺应四时变化,寒温适宜,起居定时,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抵御外邪侵袭;患内伤头痛者,宜情绪舒畅,避免精神刺激;并可选择合适的头部保健按摩,以疏通经脉、调畅气血,防治头痛。

2.生活调护各类头痛患者均应禁烟戒酒。注意休息,保持环境安静,光线不宜过强。

3.饮食禁忌肝阳上亢者,禁食肥甘厚腻、辛辣发物,以免生热动风,而加重病情;肝火头痛者,可用冷毛巾敷头部;痰浊所致者,饮食宜清淡,勿进肥甘之品,以免助湿生痰;精血亏虚者,应加强饮食调理,多食脊髓、牛乳、蜂乳等血肉有情之品。

头痛是以头部疼痛为主的病证,病因不外乎外感与内伤两类。

外感以风邪为主,夹寒、夹热、夹湿,上扰清空,壅滞经络,络脉不通,不通则痛,其证属实。

内伤头痛有虚有实,肾虚、气虚、血虚头痛属虚,肝阳、痰浊、瘀血头痛属实,或虚实兼夹。

头痛首辨外感与内伤,治疗采用补虚泻实。

外感头痛以祛邪活络为主,并分辨兼夹之邪而分别以祛风、散寒、化湿、清热法治之。

内伤头痛补虚为要,视其虚实性质,分别治以补肾、益气、养血、化痰、祛瘀。在辨证基础上,根据病变经络,选加相应的引经药以提高疗效。

切忌只止痛而忘却辨证治疗。

复习思考

1.外感头痛与内伤头痛如何辨别?

2.如何根据头痛的部位选择引经药?

病案分析

刘某,男,38岁。

经常头痛、目眩、心烦,已数年,性情急躁,记忆力显著减退,小便微黄,大便如常,食纳尚佳,脉象浮取微浮、沉取弦细有力,舌红、边缘不齐、苔黄微腻。

属肝胆火旺兼外感风邪,宜清热降火为主,佐以养阴祛风。处方:桑叶6g,菊花6g,僵蚕6g,刺冀藜10g,川芎5g,藁本5g,丹皮5g,炒山梔子6g,龙胆草5g,玄参6g,甘草3g,荷叶10g,石决明15g,木通5g。服3剂。

复诊:头痛消失,但时有头晕,脉转弦细缓,已不浮,舌苔减少,余症同前。拟滋阴养血兼调肠胃,以丸药缓图。处方:当归尾10g,川<10g,白芍12g,干地黄18g,丹参10g,炒山梔子10g,玄参12g,菊花15g,地骨皮15g,冀藜15g,决明子15g,石斛15g,肉成蓉15g,胡麻仁15g,黑芝麻(炒研)15g,建曲30g,制香附30g。共研细末,和匀,炼蜜为丸,每丸重9g,每日早晚各服1丸,细嚼,白开水送下。连服二料,诸症悉平。嘱其颐养性情,勿使肝胆相火再炽。

分析:朱丹溪有“五志烦劳,皆属于火”之说,在临床上是屡见不鲜的。本例患者性情急躁,虚中有实之象(肝火旺、肾水不足)。采用清热降火、养阴祛风,虚实互治,先以汤剂折其既燃之势,继以滋水濡养,丸剂缓图其已平之火。虚实缓急,各有次第,故收到一定疗效。

眩晕

【学习目标】

知识要求

1.掌握眩晕的辨证要点、常见辨证分型及治疗。

2.熟悉眩晕常见病因病机、类证鉴别、预防调护方法。

3.了解眩晕的源流、演变与预后。

技能要求

1.能够对眩晕患者的常见证型进行辨证论治。

2.能够熟练地为眩晕患者开展预防与调护指导。

案例导入

患者,男,46岁,因“反复头晕1年,加重3天”就诊。

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多年,反复出现头晕目眩,每因休息不好后出现。近日因加班后头晕加重,血压波动,伴头痛、心悸、烦躁、夜难入眠、口苦、两胁胀满、大便干结、小便黄,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问题与思考:

1.中医诊断为何病?当辨为何证?

2.本病的临床特征是什么?本病应与哪些病证相鉴别?

3.中医治法是什么?如何选方用药?应如何调养?

【概述】

概念

眩晕是指由多种因素导致风、火、痰、瘀上扰清窍或清窍失养,临床以眼花或眼前发黑、头晕,甚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为特征的病证。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晕倒等症状。历史沿革

《内经》中最早记载了眩晕的病名,称之为“眩冒”,并认为其属肝所主,与髓海不足、血虚、邪中等多种因素有关。

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认为,痰饮是眩晕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

金元时代,《素问玄机原病式》主张眩晕的病机应从风火立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