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用《伤寒论》-经方的感悟

学用《伤寒论》-经方的感悟
学用《伤寒论》-经方的感悟

学用《伤寒论》经方的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毛进军:学用《伤寒论》经方的感悟by

毛进军

2014-07-26 中医师承学堂

刘观涛按:

一门深入《伤寒论》,每日勤修“戒定慧”。

根据来自清华大学的一位教授读者的建议,我们为检验一下学员学习的认真程度,特意在毛进军老师的系列文章中放置了“测试性文字”,请您阅读的时候格外留意一下。对于“测试性文字”提出正确意见的读者,将予以加分奖励。昨天的文章里,您是否已经发现“测试性问题”了呢?答案在本文的后面。毛进军:学用《伤寒论》经方的感悟

(一)经方的“道”是六经方证辨治法则

我注意到,咱们师承班的创建有这么一个愿景:“三年期满,皆能行道救人”。

这句话说的很好,是一个充满自信心的祈望。

“行道”,道是什么。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有句名言:“阴阳者,天地之道也……”,老子的《道德经》中有个非常具有哲理性的句子:“道可道,非常道”。这个“道”的意义就是道理、法则和规律。

我们经方的道,就是《伤寒论》的六经方证辨证施治的大法和总规律。

我们能在这里共同学习、研究和探讨这个经方的“道”,首先要感谢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创立的《伤寒》“方证辨证”学说。

胡老的学说明白易懂,崇尚实效而无一丝浮华,将六经思辨

步步落实在方证上,辨证识机,方证相应,药症相对,形成了一套完整而独特的六经方证辨证施治体系。这个体系,大道至简,疗效彰明,可操作性强,真正是发皇了《伤寒》经方济世救人的古义。

还要感谢胡希恕先生的学术继承人,著名经方医家冯世纶教授的无私奉献。

冯老不遗余力地传授、弘扬和创新胡希恕先生的学术思想,使得胡老的学术思想和经验不被湮灭,真正是造福于世,功莫大焉。

三年学成而行道救人,这个愿望是好的,但时间是非常紧迫的,也注定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我们不能光是说说而已,重要的是要下真功夫。

唐代文人吕岩有句诗:“莫言大道人难得,只是功夫不到头”,这句话说的很实在,这就是说,不要说高深的道理和学问不易学到手,

只是你下的功夫还不到家罢了。

说到这个吕岩,他的名字可能大家都不太清楚,而说到中国的神话传说八仙过海,大家可能就人人皆知了,这个吕岩就是吕洞宾,吕洞宾一生博学多才,乐善好施,扶危济困,苦心修道有成后,下山云游四方,广为百姓解除病痛,深得百姓敬仰,百姓认为他有神仙手眼,奉他为八仙之一。

我们读《伤寒论》,学习应用仲景经方,也要有这种苦心修道的精神,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即使达不到这个“神仙手眼”的功夫,最起码也能成为一个明白医。

(二)多读或熟背,打好基本功

大家不要以为《伤寒论》高不可及,只能仰望而很难企及,实际上,这部经典是非常朴素的临床治疗术。

虽然唐代医家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中曾说:“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但我们只要怀着一颗“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的决心和信心,利用一切业余时间,勤学,苦钻,拜师,多思考,多临证,就一定能够得以掌握经方这个道,能够登堂入室。

怎么学呢?

我认为,对于《伤寒论》,我们首先要下苦功夫背诵条文,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就是这个意思,只有多读多背诵,才能理解其意,顿悟其理。

背诵《伤寒》条文或重点条文,实际上就是练基本功。

我们对一个病望闻问切后,要进行辩证施治,这个辨证和这个施治,具体应用什么方子,必须得有理论依据来支持,而这个理论依据就得从《伤寒论》中去找,因此,没有对《伤寒论》经方方证理解和记忆的基本功是不行的,这就如同我们做数学题,物理题等,最基本的公式和定理必须熟记并理解了,才能知道如何入手去解析。

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清乾隆蘅塘退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这就是说,通过熟背,可以将诗文中精华融入到自己的脑海中,化为自己的知识,这样一来,作诗写文章就可以张口就来,挥笔成章,这就是扎实基本功的魅力,我们学习《伤寒论》,也要先打好这个扎实的基本功。

然后主要结合胡希恕先生的学术思想来理解条文的内涵,因

为我们这个师承班主要是学习《伤寒论》方证辨证的,那么,胡老的学说,就是这个辨治体系的范本。

刚才已经说了,方证辨证是一个大道至简、可操作性很强的学说,所谓大道至简,就是这个学说是比较透彻地贯通了《伤寒论》的辨治实质,将其基本原理、方法和规律用一个极其简明扼要的方法予以阐释和应用,非常切合临床实用。

大家知道,大凡武林高手在搏击时总能一招制敌,绝对不会大战几十甚至数百回合才击倒对手。经方高手呢,也是总能见病知源,审证识机,明辨方证,药到病除。

这个大道至简的“简”,实际上是浓缩了《伤寒论》高深道理和辨治实质的“简”,正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如果掌握了这种方法,正如冯老师所说的那样“人人可入仲景门”。

冯世纶老师在教学中,对胡老学术思想的阐释,不仅有继承,而且有创新,我们一定要深入进去,边学习,边思考。

(三)多做临床,多总结

对《伤寒论》条文的意义有一个比较明晰的认识之后,最重要的是多做临床,紧密结合临床实践,在学习中临证,临证中学习,对所学内容,在临床上多总结,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不人云亦云,从而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这才是真正的学习、继承和弘扬《伤寒》经方。

我们都是临床医生,在学习中必须要结合所学,多做临床,反复实践,多体悟,多总结,不仅会用,还要活用,努力达到融汇贯通,圆机活法的境界,法到活时用即灵,学到深时方通神。

经方的组成比较简单,但临床效果很好,一般没有经常使用经方辨治的医生是没有这个体会的。

过去,我在临床上,对一些常见的病证,多是应用时方,多按照教科书上的分型来辨治,有些病证自觉辨证没错,选方也比较贴切,但是临床疗效并不是太好,这使我感到非常困惑,难道中医治病就是不如西药吗?

对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我也都学过,甚至考试的成绩还比较好,不过那基本上都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的,考完之后就万事大吉了,束之高阁了。

虽然老师在讲课时也大都强调这个《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在临床上的重要性,但多是从理论到理论地解读,并没有多少在临床上实际应用的具体阐释,所以学的不深入,不扎实,只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最终只是机械地背诵重点条文以应考,并没有更深层次地理解这些条文的重要临床意义,即使是毕业了,也还不会在临床上用这些经方治病。我最初对经方重要性的认识,是从一次治疗重感冒而引起的。

有一次,一位重感冒的病人,46岁。感冒已经3天了,症状表现为浑身冷得直发抖,体温39℃以上,自诉头痛如箍着了一般,全身筋骨关节也都是疼痛难忍,鼻塞流涕,咽痛,咳嗽,无汗,心烦异常,体温愈高,心烦不安愈重,口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脉浮紧数。连续肌注了2次退热针剂,热退后不久旋即又起,诸症仍然不减轻,西药没有多大效果,想服用中药治疗。我辨证后认为是风寒感冒,就给他开了一剂荆防败毒散作汤剂加味,患者服用后症状也是基本上没有多少减轻,病人更是心情烦乱。

我也有些着急,思考良久,忽然想起大青龙汤证条文:“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心中一亮,这个病不就是这个大青龙汤证嘛。

但我还从来没有用过这个大青龙汤,特别是怕这个方中有麻黄,会不会服了更加心烦呢?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给开了一剂大青龙汤原方,方中麻黄只用了9克。

本来要求患者一剂药分二次服用,但病人心急,煎好的二汁,一次就服完了,没想到病人头天晚上服药后,睡了一个好觉,第二天病证就豁然而愈了。

从此之后,我就开始注意在临床上应用《伤寒》经方了,但这时的经方应用基本上都是按图索骥,根据条文所说,机械地对号入座,辨证还不是太确切,临床虽然是得失参半,但对一些病证的疗效也多是比应用时方好的。

我对经方临证逐渐有了浓厚的兴趣和信心,并重新复习并记诵《伤寒论》条文。

为了摸索经方的应用规律,我读过古今一些有关《伤寒论》注释研究的相关书籍,也曾对学习过中医运气学中的标本中气气化理论和开合枢理论在《伤寒论》六经中的应用,但可能是学习的不深入,没有把握住这些理论的要领的缘故,总觉得在临床上遇见比较复杂的病证时,很难将这些理论应用于六经辨证中去。

可能是机缘成熟了吧,自从得以接触到了胡希恕先生独特的方证辨证体系学术观点之后,顿感耳目一新,这种注重实效地解读《伤寒论》方证内涵,直接将经方作用于病证靶点的辨治方法,使我对六经辨证有了一个全新的理念,真感觉到是找到了一把活用经方的金钥匙。

我悟出了,不论人体疾病有多少种,不论病证如何千变万化,最终也不会越出三阴三阳的表,里,半表里的病位;寒,热,半寒热的病性;虚,实,半虚实的病势。

在这些理论的框架下定位定性思辨,简洁精确,方证相应,的确可以做到出手即效。

此后,我将胡老的学术思想体系应用于临证实践中,边学,边悟,边临证实践,感到中医辨治真正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和层次,疗效的确迅速提升。

古人说“至道不繁”,其实有时候,复杂深奥的理论最终的深意是简洁明了的,简单的才是最好的。

实际上,我们遣方用药也是这样。经方药味虽然简单,大多

只是三到七味,一般不超过十二味。但是经方组方法度谨严,药简效宏。

而现在的不少中医喜欢开大方,动辄十七、八味、二、三十味,认为是“韩信用兵,多多益善”,实际上,你如果没有韩信之才,如此点兵,就是多多易乱。

也就是说,你如果不明白《伤寒》经方的用药法度,处方遣药时心中没底,见一个症状就加一味药,头痛加点医头的药,脚痛加点儿治脚的药,甚至用西医的思路来开中药,见细菌或病毒感染就清热解毒,见血压升高就平肝潜阳等等,处方成了药物的堆砌,方无章法,药无定见,君臣不分,佐使不明,杂药乱投,想大撒网一般面面俱到,却一面也顾不到,这样的疗效就只能靠碰运气了。

《伤寒论》方证辨证理论虽然明白易懂,容易入门,但真正地做到融会贯通,圆机活法应用,也不会是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的,是要有不畏困难的毅力和意志力去学,去钻研的。

北宋诗人苏东坡说:“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

我认为,我们学习经典经方能否有所成就,就在于我们能否做到坚持不懈,是否做到面对再大的困难,也能坚持下去,不言放弃。

这个不言放弃,就是在于要有一个坚忍不拔的意志力,切不可学着学着,理论深入了,难懂了,便产生畏难情绪了,坚持不下去了,如果这样,是难以成功的。

英国首相丘吉尔1948年在牛津大学演讲时,谈到他的“成功秘诀”时说道:“总结一生,我送你们三句话:第一句,决不放弃;第二句是,决不、决不放弃;第三句是,决不、决不、决不放弃!”

这个决不放弃!就是一种自信心!只有决不放弃,“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才能最终得到经方的真谛。

开场白就先说这么多吧。

这也是前一段有学员问我有没有学习《伤寒论》,将《伤寒》经方应用于临床的好方法,上面这些话就权当是回答吧。

经方辨治要诀

俗话说,不读张仲景,辨证无要领;不读伤寒论,下手没分寸;不读本草经,用药总不应。作者在长期的临证实践中总结了活用经方的要诀:明辨六经,顾及兼证,重视两本,方证对应,据机合方,药参神农。第1节明辨六经

六经实则六大类病:

太阳病——表阳证,阳明病——里阳证,少阳病——半表半里阳证。

少阴病——表阴证,太阴病——里阴证,厥阴病——半表半里阴证。

证是对疾病过程中所处一定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以及病势等所作的病理性概括。临床辨证时,遇见一个病,不论其多么错综复杂,要明确阴阳辨证(病证类别),表里辨证(病位),寒热辨证(病性)

,虚实辨证(邪正盛衰,病性)。

首先要明辨六经阴阳属性,辨清属于六经中哪一经的病证,或哪几经合病、并病,确定病位(病证的部位),即确定病变现阶段证候所在的位置,如六经辨证中的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在表、在里、或在半表半里。

然后分辨病性(病证的性质),即区分基本病性:阴阳盛衰

所表现的寒、热、虚、实病性为主。具体病性:水、湿、痰、饮、瘀、滞、食、毒及气血津液与精髓等的盈亏等。以及辨病势(病证的演变趋势,发展缓急)病证的病势,以表里(病位)、热寒(病性)、实虚(病势)分类,然后据证选方用药。实际上,临床所见病症复杂,合病、并病较多,故使用合方的机会也较多。辨治举例

侯某某,女,32岁。脓血便5天,2009-8-5初诊。5天前,患者因前一天晚上食用剩肉菜,于第二天凌晨开始发热

(T38.9℃)腹痛、腹泻,继之小腹下坠,肛门灼热,便脓血,一日数十次,服用不少治疗菌痢的药物并输液2天,发热退,便次稍减,但仍然腹痛、里急后重、脓血便,非常痛苦。

诊见:精神差,每半小时一次少许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口苦、口干、口渴欲饮,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弦细数。

六经方证辨析:从六经辨析,患者有口苦、口干,苔黄腻,脉弦细之脉证,故辨为少阳郁热兼湿滞。又有肛门灼热,便脓血,口渴欲饮,小便黄,舌红,舌红,苔黄腻,脉数之脉证,辨为为阳明热毒内积。

四诊合参,六经辨证为少阳、阳明合病挟湿热邪毒积滞。病位属于阳证(少阳,阳明),病性属于实证,湿热毒邪,病

势属于急证。

方拟白头翁汤合黄芩汤化裁:白头翁、白芍各30g,黄柏、黄芩、秦皮、炙甘草各15g,黄连12g,大枣7枚(掰开)。3剂。3剂共煎取1200ml,每4小时服200ml,连续进服。

二诊:药后便次明显减少,肛门灼热及里急后重明显减轻。仍有轻度腹痛下坠感,效不更方,原方加木香15g,续进3剂,痊愈。

按:患者饮食不洁而湿热毒邪入于少阳,内迫阳明,热毒内蕴,气血被阻,传导失司,湿热毒邪郁遏不解,损伤肠道脉络,化腐成脓而致诸症。病机关键在于湿热毒邪内迫,气滞壅塞,治之宜清热解毒,调气行血。故以白头翁汤清热解毒,燥湿止利。合以黄芩汤清热止利,和中缓急。一诊因病重,瞩患者连服,疗效明显,患者谓比输液效果强多了。二诊加木香,《神农本草经》谓其:“主邪气,辟毒疫”,能通行肠胃气滞,以导三焦气壅,与方中黄连暗合《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香连丸调气清热,以加强治疗下痢赤白,脓血相杂,里急后重之力。该方药味较苦,须向患者讲清,宜中病即止,不可常服。第2节顾及兼证

人之病症是复杂多变的,辨六经,辨方证,还要注意顾及病

证所挟杂的兼症。在病变过程中,水、湿、痰、饮、郁、瘀、积、痞这八个兼证是非常普遍的,水、湿、痰、饮、郁、瘀、积、痞既是发病因素,又是病理产物。

经方大师胡希恕有一篇“论食水瘀血致病”(冯世伦主编《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谈到了食毒、水毒、瘀血可致疾病。认为,食、水、瘀血三者,均属人体的自身中毒,为发病的根本原因。胡老认为,凡病的发作,盖由于患者的机体隐伏有食水瘀血的自中毒。

受此启发,我在临床上总结出了水、湿、痰、饮、郁、瘀、积、痞八证理念。活用经方,可在治疗主证的同时,顾及兼症,通盘考虑,全面调治。

1.水、湿、痰、饮

在《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中,水与三阴关系极大,三阴证以虚寒为主,虚寒则水饮易于内停,故三阴病水饮多见,辨治举例

咳嗽(慢性阻塞性肺病)

银某某,女,81岁。剧烈咳嗽、咳痰伴咳而遗尿10余天,加重4天,2006-11-21初诊。

有慢性支气管炎史20余年,每遇寒冷吸入凉气便咳嗽、咳痰。10余天前,因患感冒,咳嗽、咳痰,曾在一诊所用了头孢曲松加地塞米松针输液5天,病情不仅不减轻,而且更加严重,咳嗽频繁,咳大量白色痰,每咳时便遗出尿来。近5天来,咳嗽咳痰加剧,夜间尤甚,无法入眠。求治。

诊见:精神萎靡,阵咳不断,剧烈时上气不接下气,咳白色痰,剧咳时遗尿,畏冷,乏力,困倦思睡,无汗,口不渴,不苦、不干,面暗唇青,舌淡暗,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滑润,脉沉细。

六经方证辨析:咳嗽、咳白色痰,畏冷,无汗,为太阳伤寒表不解,寒饮内伏。

精神萎靡,乏力,困倦思睡,纳差,面暗唇青,舌暗,舌淡,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滑润,脉沉细,为太阴、少阴虚寒兼痰饮。

咳时遗尿,为膀胱咳,乃中、下焦阳虚水停,膀胱失约。

四诊合参,辨证为太阳、太阴、少阴虚寒兼痰饮阻肺,阳虚水停。治宜温阳化饮,通阳利水。方拟四逆汤、小青龙汤合茯苓甘草汤加减:炮附子(先煎1h)、干姜、炙甘草、茯苓、生姜30g、桂枝、半夏、白芍、五味子各15g,麻黄、细辛各12g,3剂,日1剂,水煎分3次服。

二诊:药后精神好转,诉服1剂后当夜咳嗽咳痰次数已明显减少,3剂服完,咳而遗溺症状基本消失,仍乏力倦怠,又加炮附子(先煎1.5h)至45g嘱再服3剂。愈。

按:该案患者久病年高,感寒即入于太少二阴,致使阳虚寒盛,水饮内停,治之关键在于扶阳温化水饮,故以四逆汤温扶太少二阴之阳,以小青龙汤解表蠲饮,以茯苓甘草汤温阳行水治咳则遗尿,元代医家王好古在《此事难知》中用茯苓甘草汤通阳利水治膀胱咳效佳。2、瘀血

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上,治疗瘀血的有几个非常有效的并适用范围很广的方剂:抵挡汤、桃核承气汤、桂枝茯苓丸,当归芍药散。这是经常用到的有效方剂。

抵挡汤

本人对于心脑血管病患者,特别是脑梗塞后遗症患者凡有较重瘀血见证者,常合用抵挡汤,其中的虻虫多是以当归、红花代替,疗效较好。

桃核承气汤

桃核承气汤由桃仁、桂枝、大黄、芒硝、炙甘草五味药组成,方中桃仁活血化瘀以破蓄血,《神农本草经》谓桃仁“下瘀血,血闭,……破症瘕积聚”。桂枝辛温,辛散血结,温通经脉,用在本方不是解表,而在于理气通阳。通阳可行阴血,理气能助血行,因为,活血化瘀,理气为要,气机活泼则血行畅达,再者,在大量寒凉药中加如桂枝一味辛温之品,可增强桃仁、大黄、芒硝的功用。大黄苦寒,既能清泻热邪,又能去瘀生新,破积滞。芒硝咸寒,软坚散结,功能泻热破结。大黄虽可祛瘀生新,但力尚不足,故加滑利之桃仁与大黄协同,清热逐瘀之疗效更佳。炙甘草既能护胃安中,又能缓诸药峻烈之性。

本汤证的病机为瘀热互结于下焦,证候特点为少腹急结、神识异常、小便自利、脉见沉涩,这是蓄血证辨证的四大依据。

使用本方要点:

1.芒硝用量可活用,如血瘀而无热象,大便通畅者,可以少用或不用;

2.桂枝在本方中必不可少,因为桃仁破血而行,桂枝行血不破,桂枝、桃仁两药配伍对活血化瘀起着重要作用。

3.

空腹服用,因为本证病位在下焦,先服药后再进食,有利于药达病所。

古人服药经验:

其一病在胸膈以上者,先进食后服药;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药后进食;

其二本方药力猛烈,只可暂用,不可久服;孕妇及年老体弱者慎用;

其三药后病人有轻度腹泻,即“当微利”,也有少数病人有轻微腹痛反应,一般停药即止,毋需处理。

综观全方虽为攻瘀逐血之剂,但较抵当汤的作用和缓,因而服后并不一定下瘀血,而反取其通泄作用,故方后自注“当微利”即是药后的效应。

现代临床应用

《伤寒论》中出现最多的经方(严选优质)

涉及条文经方 48 承气汤方 29 桂枝汤方 27 小柴胡汤方 12 五苓散方 12 四逆汤方 10 麻黄汤方 9 白虎汤方 8 大陷胸汤方 8 理中汤方 6 小青龙汤方 6 吴茱萸汤方 6 白虎加人参汤方 5 小建中汤方 5 大柴胡汤方 5 抵挡汤方 5 栀子豉汤方 4 瓜蒂散方 4 小半夏汤方 4 猪苓汤方 4 甘草干姜汤方 3 大青龙汤方 3 葛根汤方 3 甘草泻心汤方 3 泻心汤方 3 桔梗汤方 3 肾气丸方 3 十枣汤方 3 通脉四逆汤方 3 附子汤方 3 葛根黄连黄芩甘草汤方2 桂枝甘草汤方 2 桂枝加芍药汤方 2 桂枝加芍药大黄汤方 2 桂枝加葛根汤方 2 桂枝加黄芪汤方 2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 2 芍药甘草汤方 2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2 桂枝人参汤方 2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 2 炙甘草汤方 2 奔豚汤方2 当归生姜羊肉汤方 涉及条文经方 2 当归芍药散方 2 麻黄加白术汤方 2 麻黄附子甘草汤方 2 越婢加白术汤方 2 甘草麻黄汤方 2 柴胡桂枝汤方 2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 2 黄芩汤方 2 大黄黄连黄芩泻心汤方 2 葶苈大枣泻肺汤方 2 茯苓甘草汤方 2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2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 2 真武汤方 2 猪膏乱发煎方 2 下瘀血汤方 2 茵陈蒿汤方 2 理中丸方 2 理中加附子汤方 2 白通汤方 2 乌梅丸方 2 桃花汤方 2 竹叶石膏汤方 2 栀子干姜汤方 2 黄连阿胶汤方 2 黄土汤方 2 白头翁汤方 2 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方 2 赤小豆当归散方 1 桂枝加桂汤方 1 桂枝加附子汤方 1 桂枝加附子当归细辛人参干姜汤方1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 1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 1 桂枝去桂加黄芩牡丹汤方 1 桂枝去芍药汤方 1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 1 桂枝去芍药加人参生姜汤方 1 桂枝去芍药加牡蛎龙骨救逆汤方1 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方 1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

伤寒论释义胡希恕

考历代研究《伤寒论》的成绩与不足:宋之前将之当成方书,对其理论体系了解不足,且认为《伤寒论》是治疗外感热病的专书,这一极错误的认识直到清代才有所纠正; 隋唐时的孙思邈再次编次了《伤寒论》,并首先提出“方证同条”,为日后方证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北宋校注了《伤寒论》是一大功绩,赵开美仿宋刻本至今仍是《伤寒论》最权威版本; 成无已首注《伤寒论》,并系统论述二十三种腹证(然不受重视),之后的注家皆袭用《内经》注解大论,牵强附会,曲意穿凿,玄虚晦涩难解,将一部实用医典活活曲解成难懂、不实用之书。且由于封建观念的影响,历代只重脉诊不重腹证。这些都是中国历代治《伤寒论》的特点及通病。 在日本,以吉益东洞为首的古方派,独立于《内经》之外,发展了《伤寒论》自身的体系,以方证相对、不尚思辨而尚实用、重视腹诊为特点,将经方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而非单用于外感热病。 应该看到,分清经方与医经的体系不同,是正确学习《伤寒杂病论》的第一步,不然一些概念会被误导,终身不得其门而入。在中国,从宋金之后,《伤寒杂病论》皆是《内经》的附庸,都要以经解论,要知道,作为一部经典,不可能要依靠《内经》、《难经》方能立足,它定有其自身体系,从学术、行文、概念便知大大有别,有这方面,日本比我们做得好(我素对日本没有好印象,但在这方面却要肯定它)。 到明清,出现了方有执、徐大椿、尤在泾、柯琴,这种局面才有所改善,方有执敢于提出:《伤寒例》的学术思想与论中条文有根本不同;柯琴率先提出“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伤寒杂病,治无二理,咸归六经之节制”,使经方用途大大扩展,对《伤寒论》认识大有突破,但乃离不开《内经》,似乎没有《内经》,《伤寒论》便不可自立于世;腹诊在清代也略有了发展,但乃重视不够。应该看到,虽有柯琴等人提倡,《伤寒论》是治疗外感热病专书乃是主流观点,又由于明清温病学的发展,即便在外感热病治疗上,大都认为伤于寒邪才用伤寒法,余五邪皆用温病法。究其实,大家虽口头仍尊仲景为医圣,实际《伤寒论》已沦落到可有可无的地位。 后世发展了很多辩证方法,不是提倡以症状的客观事实为依据,而推崇玄学思辨,没完没了的诡辨,随意臆测病机,直接或间接导致了中医的堕落。到了民国,有人要废除中医,不搞实用真要消亡了。在中医面临被废除的民国时期,激发了《伤寒论》的潜力,反而迎来了其研究的又一个高峰,当时伤寒派名家林立,多借鉴了日本的古方派观点,以实用派占了主流,如恽铁樵、陆渊雷、余无言等,《伤寒论》的实用价值才进一步得到体现。 胡希恕正是在这个时候出现,在那个特殊时期,他充分了解《伤寒论》的核心价值在于它的实用、高效。为了中医的生存,他付出了毕生的心血。他既有师承,又博览群书、聪颖善悟,既办学育人又密切联系临床,既了解中国传统的伤寒学观点,又得到日本的古方派、巴甫洛夫学说的启发,提出了: 1、《伊尹汤液经》是《伤寒论》原始蓝本、与《内经》的医经体系不同,《伤寒论》自有其独特体系。 2、六经辨证的实质是八纲辨证:《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不是脏腑经络辨证,而是八纲辨证。

(完整word版)伤寒论整理总结,推荐文档

经方《伤寒论》17方整理总结(转载) 经方之一,许多名医成名方---乌梅丸。 乌梅丸 中国国务学位委员医学科学评议组成员,北京中医学院教授任应秋的老师刘有余以善用乌梅丸治杂病蜚声一时,任老在一旁待诊时,曾见刘有余老师半日曾四次疏用乌梅丸,一用于肢厥,二用于消渴,一用于腹泻,一用于吐逆。毕诊后问难于老师,他说,凡阳衰于下,火盛于上,气逆于中诸证都可以随证施用。 记得有一位名医说的话,《伤寒论》你要弄懂一字一方,即可受用一生,看来说的一点也不假,上面的刘有余可谓是持一方乌梅丸即可蜚声一时。 一、从木土理论看待理肝重剂乌梅丸 肝属木,脾属土,木能克土,而土得林而达之,木能疏土脾滞以行,见肝之病,知肝传脾,见木一动必乘脾胃。 厥阴提纲之症多属肝风内扰乘克脾胃之象,即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其中,消渴,饥而不欲食乃是肝风内扰中消脾胃之症,食则吐蛔乃是肝风内扰,上逆胃口之症,下之利不止,乃是肝风内扰下揎脾土之症,提纲六症属肝风乘土则四。 厥阴主方乌梅丸,有泄木安土之法,其中君药乌梅酸敛肝泻风,佐苦辛之黄连,干姜之类。辛开苦降相伍,可以升降胃气,调和中焦。以参归补虚安中,总体构成泄风木之有余,安中土之不足。使风木得静,中土得安,脾胃得和。则扶土抑木,达到源流并治,治已防变之效果,确有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意。此乃泄肝安胃一大法也。

乌梅丸的应用木土不和是治验的主要类型,以肝脾不和,肝胃不和为主。辨证要紧扣肝风同夹寒热,乘虚内扰脾胃,治疗勿忘重用酸收和调理寒热比例,此乃临证取效的关键。 二、从调理阴阳说乌梅丸 乌梅丸本来是治疗蛔虫症药物,既有酸甘化阴配伍,又有辛甘温阳、酸苦泄热、苦辛顺其升降等方法。这可谓寒热并用,刚柔共济,气血兼顾,扶正祛邪集于一身。 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例如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粘膜脱垂、胃肠神经官能症、慢性胆囊炎等疾病时,如果病程绵长,有形体消瘦、精神郁闷、体倦乏力、四肢发凉、心烦口苦、食欲差、头晕耳鸣、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可以抓住其阴阳错杂的病机,用乌梅丸加吴茱萸、煅瓦楞子、橘络等来治疗,来针对病症的寒热虚实俱存、上下内外均病等具体情况。治疗高血压病,对一些老年病人,如果长期精神紧张、多愁善感,除了常见的头晕耳鸣症状外,还出现颜面潮红、口干、舌红的上热症状,以及四肢发凉、畏寒、脉沉迟等下寒症状,两者互相交错,此时可用乌梅丸,去掉干姜、川椒、而加用吴茱萸、生姜,取吴茱萸汤(由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组成)之意,治疗胃中虚寒,胸膈满闷,手足逆冷。如果失眠多梦,则取肉桂代替桂枝,用交泰丸(由黄连、肉桂组成)之意,交通心肾,治疗失眠。治疗窦性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等心率缓慢症状时,如果病程长,有精神忧郁、头晕、胸闷、头面烘热、出汗口苦等上热症状,又有四肢厥冷、畏寒等心阳虚的症状,此时可用乌梅丸,加生地、白芍、琥珀、茯神等药物,以清心安神,活血化瘀。

经方《伤寒论》17方整理总结

经方《伤寒论》17方整理总结 经方之一:乌梅丸 中国国务学位委员医学科学评议组成员,北京中医学院教授任应秋的老师刘有余以善用乌梅丸治杂病蜚声一时,任老在一旁待诊时,曾见刘有余老师半日曾四次疏用乌梅丸,一用于肤厥,二用于消渴,一用于腹泻,一用于吐逆。毕诊后问难于老师,他说,凡阳衰于下,火盛于上,气逆于中诸证都可以随证施用。这此,记得有一位名医学的话,《伤寒论》你要弄懂一字一方,即可受用一生,看来说的一点也不假,上面的刘有余可谓是持一方乌梅丸即可蜚声一时。 一。从木土理论看待理肝重剂乌梅丸。 肝属木,脾属土,木能克土,而土得林而达之,木能疏土脾滞以行,风肝之病,知肝传脾,风木一动必乘脾胃。 厥阴提纲之症多属肝风内扰乘克脾胃之象,即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其中,消渴,饥而不欲食乃是肝风内扰中消脾胃之症,食则吐蛔乃是肝风内扰,上逆胃口之症,下之利不止,乃是肝风内扰下揎脾土之症,提纲六症属肝风乘土则四。 厥阴主方乌梅丸,有泄木安土之法,其中君药乌梅酸敛肝泻风,佐苦辛甘之黄连,干姜之类。 辛开苦降相伍,可以升降胃气,调和中焦。以参归补虚安中,总体构成泄风木之有余,安中土之不足。使风木得静,中土得安,脾胃得和。则扶土抑木,达到源流并治,治已防变之效果,确有见肝之病,各肝

传脾当先实脾之意。此乃泄肝安胃一大法也。 乌梅丸的应用木土不和是治验的主要类型,以肝脾不和,肝胃不和为主。辨证要紧扣肝风同夹寒热,乘虚内扰脾胃,治疗勿忘重用酸收和调理寒热比例,此乃临证取效的关键。 二。从调理阴阳说乌梅丸。 乌梅丸本来是治疗蛔虫症、药物既有酸甘化阴配伍,又有辛甘温阳、酸苦泄热、苦辛顺其升降等方法。这可谓寒热并用,刚柔共济,气血兼顾,扶正祛邪集于一身。 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例如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粘膜脱垂、胃肠神经官能症、慢性胆囊炎等疾病时,如果病程绵长,有形体消瘦、精神郁闷、体倦乏力、四肢发凉、心烦口苦、食欲差、头晕耳鸣、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可以抓住其阴阳错杂的病机,用乌梅丸加吴茱萸、煅瓦楞子、橘络等来治疗,来针对病症的寒热虚实俱存、上下内外均病等具体情况。治疗高血压病,对一些老年病人,如果长期精神紧张、多愁善感,除了常见的头晕耳鸣症状外,还出现颜面潮红、口干、舌红的上热症状,以及四肢发凉、畏寒、脉沉迟等下寒症状,两者互相交错,此时可用乌梅丸,去掉干姜、川椒、而加用吴茱萸、生姜,取吴茱萸汤 (由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组成)之意,治疗胃中虚寒,胸膈满闷,手足逆冷。如果失眠多梦,则取肉桂代替桂枝,用交泰丸(由黄连、肉桂组成)之意,交通心肾,治疗失眠。治疗窦性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等心率缓慢症状时,如果病程长,有精神忧郁、头晕、胸闷、头面烘热、出汗口苦等上热症状,又有四肢厥冷、畏寒等心阳虚的症

读伤寒论心得

---------------------------------------------------------------范文最新推荐------------------------------------------------------ 读伤寒论心得 《伤寒论》,古代汉医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阐述外感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在你度过伤寒论之后,你有些什么不同的想法分享?下面是带来的读伤寒论心得体会,欢迎查看。 读伤寒论心得篇一 在这春雨纷纷的夜晚,窗外寂静无声,我独自坐在窗边,看着窗外的行人纷纷,不经意看到桌上的《伤寒论》,手不由地打开台灯,细细读起了起来。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翻阅它,但每一次翻阅它,都带给我一种新的感悟体会。它不仅让我惊喜,也让我困惑。但却又让我忍不住去思考、钻研,这一次次的思考、钻研都化作无数的对《伤寒论》以及中医的深情。 说道《伤寒论》就不得不提到他的作者??张仲景,张仲景先生在历史上的主要贡献不是他的仕途成就,而是他身居高位却愿意造福百姓,为百姓生命健康之根本所日夜寻求探索,从而留下了著作《伤寒论》,为万千饱受病痛折磨的人民指引了一条出路。而其著作《伤寒论》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其留下了几百个经方,更在于建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开创了理,法,方,药的先河。自此以后,中医不再是师徒相传的经验之谈,而是成为了一门拥有理论的学科,使中医的各种看病方法都有理可寻,有法可依。由此观之,张仲景之于中医犹如门捷列夫之于化学,称其为医中之圣一点也不为过。 1 / 35

然后在多次阅读《伤寒论》后我却发现想要真正读懂它并不是件易事,不仅需要知识积累更需要一颗探求的心。要深刻细读《伤寒论》,首先就必须要有一种中医思维框架,不仅是要翻看医案著作,领悟前人经验,更要自己结合日常多多思考书中为何如此阐释?而不是死背医案记录。其次,在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应当结合基础理论思考,不能以自己的意念为主导去排斥它,甚至怀疑它。最后在知识与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上,就可对《伤寒论》提出质疑,在疑问的过程中不仅是自身领悟的更高层次发展,更是医学造诣的升华。如此这般,方能读领略到古人张仲景先生蕴藏在书中的智慧,也能使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得到收获。 读伤寒论心得篇二 自仲景之《伤寒论》的出现,后世医家多对此有所发挥,或依原文而解,或有所补益,但于临床较为实用,讲得很是朴实的,我多遵刘渡舟、陈瑞春,二老多以临床为出发点,无累赘之言,指导我们后学有很深的实际意义。笔者近日再读《伤寒论》时,突有所感悟,现笔录于此,分享与同仁。 笔者近日坐门诊,接触的上感病人较多,这个疾病本身不是重病,就是老百姓常说的普通感冒,如无并发症,一般经5-7d痊愈。但若治疗不及时、不彻底,可能会引动很多旧病复发,比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加重原有心脏疾病,比如导致心衰、心律失常等等。忽然想起,早在1800多年前的《伤寒论》中,仲景仙师就对此有详细的论述,我们一起来看《伤寒论》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

伤寒论经方用量换算表

刚搜来的,供参考 字号:大中小 在淘宝和卖家聊, 问小柴胡汤要柴胡八两, 他放几克? 答24克, 经方一两等于现在3克. 问为什么不是240克, 他反问: 柴胡一味药你要半斤? 反吓我一跳. 原来按我的想法, 竟然一味药要放半斤. 现在500克就是一斤嘛. 难道是我错了? 忙去翻JT的文章: 《伤寒论》小柴胡汤的柴胡是半斤,汉代半斤的话,大概现在剂量的三四两左右。不过我开经方的话,通常是乘以0.3,不太会乘到0.4,所以他写半斤、八两,我就开二两四。 我现在开柴胡汤,二两四的药单拿到药行,药行不卖,药行说「没有人这样开的」,当我听到这个药行说「没有人这样开」的时候,我心里就会有一个疑惑:「现在台湾的人得了柴胡证,怎么办?」因为柴胡证用柴胡汤,要确保这个药有效,柴胡需要开得很重,也就是,一碗汤里面,柴胡不得少于八钱,这是基本的规范。少于八钱有没有可能有效?有可能,但是没有效的可能性也很大。 按JT的折法, 经方一两是现在0.3两. 0.3两是30g吗? 台湾的一两是37.5g, 所以0.3两是11.25g. 所以算下来二两四是90g. 柴胡剂加90g柴胡量算大吗?!

倪海夏:认为是37克,去掉7克是30克,但好象他很少用这么大量,关键是药要对症! 黄元御:经方之一两今之12.65克 郝万山:1两等于15.625g 中医学校里普遍按汉之一两折合今之3g折算. <-- 鄙视一下,呵呵. 随着东汉出土文物考古工作的深入,经方剂量的折算愈来愈显得明确。根据考古、度量衡研究新的考证,成书与东汉末年的《伤寒杂病论》一斤约等于220g,一两约等于13.8g,一升约等于200ml,一合约等于20ml;一尺约等于23.1cm。 看来汉之一两折成今之15.6克比较靠谱. 那是不是简单的按一两15克算呢? 真如此, 桂枝汤的桂枝三两就是45克, 小柴胡汤的柴胡八两就是120克, 量也惊人. 汉代度量衡的转化 ——郝万山

《伤寒论》学习心得体会

《伤寒论》学习心得体会 中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学习经典后更是深有体会。以下就我对《伤寒论》的心得体会做个分享。 一、以理解伤寒论原文为重点,多读多背。 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作,求其本意,旁参诸家。多读多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伤寒论》主要是继承仲景的学术思想,探索其精微大义,因此就要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作,求其本意。《伤寒论》由于成书年代久远,条文失真,文法多样,文字古奥,论理广深,因此,我们要想学好她学透她,依靠后世注家,以注家作为向导,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至于背诵,我觉得背诵一定的原文对于中医入门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伤寒论》来说,不能背诵,头脑就不能在前后原文之间任意穿梭引用,也就无法全面细致的理解《伤寒论》的含义。经典著作中的条文,乃是从无数病例中总结出来的具有规律性的东西,也就是俗话所说万变不离其宗之宗。记住它,背诵它,就能在临床上触发思绪,吃透精神,从熟生巧,别出心裁 二、我对六经的认识。 《伤寒论》六经体系是疾病共性规律的概括,以六经生理为基础,阐释其病理变化,不单是外感,实可以统万病。《伤寒论》从内难二经基础上的进一步之经典著作,补内难二经之不及,其首创六经证治。故我对六经之认识有一读之必要,打的中医治病,皆从整体出发,依据病者盛衰强弱、病势之缓急进退来作为施治方针。所谓六经,三阴

三阳是也,大抵三阴经病,属寒、属里、属虚者多,故太阴治宜温,少阴治宜补,厥阴治宜清;而三阳经病,恰与三阴经病相反,大抵属热、属实、属表者多,故表证宜汗,实证宜下,独少阳属于半表半里,既不宜汗又不宜下,而治宜和解。 六经的划分具有辨证与论治的双重意义,具体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示中风或伤寒,以确定解肌或发汗的治法。第二,提示病位的表里,可定表、和、攻救之法,对于部位的归类,可做为论治的根据。第三,提示病情的寒热,决定用药的温凉。第四,提示邪止消长的情况,可知如何祛邪或扶正,在辨证归类时以实证属三阳,虚证属三阴。第五,提示受邪的经脉脏腑可以分经用药,有的放矢。由于六经能提示受邪部位在何经脉脏腑,给立法方药指明方向,故伤寒六经辨证的过程,即是确立治则,治法及选方遣药的过程,所以辨证与论治是两个步骤,合而观之辨证与论治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六经传变是有规律的,不同的传变条件,会有不同的传变情况:在感邪轻、正气强的条件下,如治疗得当,可不传而愈。在感邪重、正气强的条件下,病发于阳而反应强烈,且不论病在一经或合病,或并病都在三阳,但若治疗不当,消耗了正气,则可传入三阴。由阳经传入阴经的,病多属热,易于亡阴。在感邪重,正气弱的条件下,病发时直中三阴,但若治疗适当,邪衰正胜也可阴证转阳。在感邪轻,正气弱的情况下,病可发于阳也发于阴。 三、关于伤寒在临床上的运用体会。 总结起来,首先应抓住主证,然后辨析病机,最后在了解方义的

《伤寒论》中出现最多的经方

48 承气汤方 29 桂枝汤方 27 小柴胡汤方 12 五苓散方 12 四逆汤方 10 麻黄汤方 9 白虎汤方 8 大陷胸汤方 8 理中汤方 6 小青龙汤方 6 吴茱萸汤方 6 白虎加人参汤方 5 小建中汤方 5 大柴胡汤方 5 抵挡汤方 5 栀子豉汤方 4 瓜蒂散方 4 小半夏汤方 4 猪苓汤方 4 甘草干姜汤方 3 大青龙汤方 3 葛根汤方 3 甘草泻心汤方 3 泻心汤方 3 桔梗汤方 3 肾气丸方 3 十枣汤方 3 通脉四逆汤方 3 附子汤方 3 葛根黄连黄芩甘草汤方2 桂枝甘草汤方 2 桂枝加芍药汤方 2 桂枝加芍药大黄汤方 2 桂枝加葛根汤方 2 桂枝加黄芪汤方 2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 2 芍药甘草汤方 2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2 桂枝人参汤方 2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 2 炙甘草汤方 2 奔豚汤方 2 当归生姜羊肉汤方2 当归芍药散方 2 麻黄加白术汤方 2 麻黄附子甘草汤方 2 越婢加白术汤方 2 甘草麻黄汤方 2 柴胡桂枝汤方 2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 2 黄芩汤方 2 大黄黄连黄芩泻心汤方 2 葶苈大枣泻肺汤方 2 茯苓甘草汤方 2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2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 2 真武汤方 2 猪膏乱发煎方 2 下瘀血汤方 2 茵陈蒿汤方 2 理中丸方 2 理中加附子汤方 2 白通汤方 2 乌梅丸方 2 桃花汤方 2 竹叶石膏汤方 2 栀子干姜汤方 2 黄连阿胶汤方 2 黄土汤方 2 白头翁汤方 2 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方 2 赤小豆当归散方 1 桂枝加桂汤方 1 桂枝加附子汤方 1 桂枝加附子当归细辛人参干姜汤方1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 1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 1 桂枝去桂加黄芩牡丹汤方 1 桂枝去芍药汤方 1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 1 桂枝去芍药加人参生姜汤方 1 桂枝去芍药加牡蛎龙骨救逆汤方1 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方 1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 1 桂枝芍药知母甘草汤方 1 桂枝附子汤方

伤寒论汤证总结

《伤寒论》汤证小结 太阳病篇 【汤证小结】 证:恶寒发热,头项强痛,汗出,口不渴,鼻鸣干呕,舌苔薄白而润,脉浮缓(无力)。 理:外感风寒,卫气不固,营阴失守(正气抗邪无力) 法:辛温解表,缓汗兼补(扶卫敛营) 方:桂枝汤 药: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 【汤证小结】 证:恶寒发热,项背强几几,口不渴,汗出,苔白润,脉浮缓。 理:表寒虚兼太阳经气不利 法:缓散表寒,升津柔筋 方:桂枝加葛根汤 药:桂枝汤加葛根 【汤证小结】 证:恶寒发热,头项强痛,口不渴,汗出,喘咳,苔白润,脉浮缓。 理:表寒虚诱发宿喘或表寒误下气逆致喘 法:缓汗兼补,降气平喘 方: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药:桂枝汤原方加厚朴二两杏仁五十枚 【汤证小结】 证:恶风寒发热,汗漏不止,小便难,四肢挛急,舌苔白,脉沉迟而微。 理:表邪未解,过汗气阴二亏,阳虚欲脱 法:解肌祛风,扶阳固表 方:桂枝加附子汤 药:桂枝汤原方加炮附子壹枚 【汤证小结】 【汤证小结】 证:恶寒发热,汗出恶风,兼脉沉迟,身疼痛 理:汗不如法,表虚而兼气阴不足 法:缓汗解表,佐补气阴 方: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 药:桂枝汤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 【汤证小结】 证:恶寒发热,头项强痛,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苔白润滑,脉沉紧。

理:汗、下后,表邪未解,水气内停(表里同病) 法:利小便兼以通阳达表 方: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药:桂枝汤原文去芍药加茯苓、白术各三两 【汤证小结】 证:恶风寒发热,头项强痛,身痛,腰及骨节疼,呕逆,喘咳,无汗,口不渴,苔薄白而润,脉浮紧。 理:外感风寒,卫阳被遏,营阴郁滞(正气抗邪有力) 法:辛温解表,峻汗攻邪(泄卫畅营) 方:麻黄汤 药:麻黄桂枝炙甘草杏仁 【汤证小结】 证:恶寒发热,项背强几几,口不渴,无汗,苔白润,脉浮紧 理:表寒实兼太阳经俞气机不利 法:峻汗攻邪,升津柔筋 方:葛根汤 药:桂枝加葛根汤加麻黄(葛根麻黄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 【汤证小结】 证: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口不渴,无汗,下利或呕,苔白润,脉浮紧 理:表寒实兼邪犯于胃或肠 法:峻汗攻邪,升津止泻或止呕 方:葛根汤或葛根加半夏汤 药:葛根汤或加半夏半升 【汤证小结】 证:恶寒发热,不汗出而烦躁,身疼痛(或但重,乍有轻时),口渴,苔黄白相兼,脉浮紧(缓)理:表寒实兼里热 法:外解风寒,内清郁热 方:大青龙汤 药:麻黄桂枝甘草杏仁生姜大枣石膏 【汤证小结】 证:恶寒发热,无汗,脉紧(或沉或浮);干呕,咳喘吐白色清稀泡沫痰,背寒如掌大,舌苔白滑或水滑;或渴,利,噎,小便不利,少腹满。 理:表寒实兼里饮 法:发散表寒,温化里饮(表里双解) 方:小青龙汤 药:麻黄芍药干姜五味子甘草桂枝半夏细辛 【汤证小结】 证: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如疟状,一日二三度发,头痛,面色反有热色(面赤),身痒,无汗,脉浮缓,苔白润。

------------学习《伤寒论》心得体会

学习《伤寒论》心得体会 1.关于其流派。在我看来,伤寒论可以分为两大流派,一派是占据绝对主流的辨证论治学派,主张治病要根据脏腑经络阴阳五行的理论来辨“证型”,代表人物有刘渡舟,熊曼琪,梅国强,李克绍等,主流医家几乎都是主张“辨证论治”;一派是人数较少的主张辨六经辩方证药证的“方证对应学派”,代表人物有日本吉益东洞、尾台榕堂、汤本求真等,中国的有胡希恕、黄煌、刘志杰等。 2.关于其论证的内容。伤寒是温病、中风、伤寒、中湿等外感疾病的统称,或者说由于起居饮食不甚引起的突发性疾病。例如汗出当风、久坐湿地等等。而在所有外感疾病中伤寒是最严重最普遍的一类疾病,这是伤寒论重点讨论的对象,当然也同时讨论了另外几种突发疾病。所以伤寒论重点讨论的是外感突发疾病的证状、脉象、传变规律及治愈方法。 3.对六经的认识及其和脏腑关系的几个简要介绍。中医治病都是从整体出发的,以病者盛衰强弱为依据,病势之缓急进退来作为施治方针。所谓六经,三阴三阳是也,大抵三阴经病,属寒、属里、属虚者多,故太阴治宜温,少阴治宜补,厥阴治宜清;而三阳经病,恰与三阴经病相反,大抵属热、属实、属表者多,故表证宜汗,实证宜下,独少阳属于半表半里,既不宜汗又不宜下,故治宜和解。昔俞根初先生曰:“以六经铃百病,为确定之总诀”。又曰:“百病不外六经,正治不外六法,按经审证,对症立方”。 (1) 阳明病与心阳明病。无论寒邪热邪,一律表现为高热,另外有谵言妄语的证状。其实阳明与心有莫大关系。《内经》“二阳之病发心脾”,二阳就是阳明,说明阳明的病可能发自于心,也可能发自于脾。所以心病可以引起阳明病。而瞻谵言妄语是神志疾病,与外邪攻击心包有关,也正因为心包是禁宫要地,正邪交争最猛烈,所以才会出现高热症状。另外阳明病的脉象是洪脉,这正是心脉。由此推知,阳明经病的主方白虎汤,其实最重要的是解心热。在高烧、神志昏迷的时候,后世很多名医都在白虎汤的基础上加上犀角、羚羊角等味以解心热。(2)阳明病与肠胃。《灵枢·经脉》说足阳明胃经主津液所生病。足阳明病引起的一个问题就是津液大亡。因此阳明病的一大特点是大汗出。汗出也是身体正邪交争后把外邪排除体外的过程。但是大汗出后出现的问题就是“胃家实”排便困难。依我个人的理解是这样的:正常的人体防御机制,可以通过高热、汗出的方式战胜外邪病排除,在体表可以排邪,那么机体是否也有可能在肠胃之内,以分泌物的形式将外邪排除,随粪便外出。但是,由于排便困难,外邪无法排除,反而在粪便上滋生,排便困难除了破坏正常代谢外,也使外邪在粪便中滋生。因此排便就成了主要矛盾。三个承气汤就是解决排便问题,大便出来了,外邪也就随之而去了。当然并非所有的阳明病都会伴随便秘,而是肠内有燥矢、有宿食、或肠胃机能有问题才引发便秘。(3)太阳病与肺。外感症初发,通常表现为“太阳病”。所谓“太阳”并非抽象概念,因为“太阳病”会引起手足太阳经循行部位的不适感受。如头项强痛,腰背痛。例外鼻鸣、鼻塞、流涕等有时也是太阳经的病症,因为足太阳经过睛明穴而络鼻窍。太阳病是表证,病在皮毛。肺主皮毛,所以太阳病与肺部疾病通常同时出现。所以太阳病经常伴随咳嗽、喘息、浊痰的出现。所以在治疗太阳伤寒的方剂中,多有润肺、止咳的药物出现。如杏仁、五味子、生姜等。另外,太阳病为什么现浮脉?浮脉是肺脉,所以是太阳经与肺同病。 4.对于药物使用的看法。在我看来伤寒论中其主要用药特点是“有是证,用是药”。最典型的就是《伤寒论》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痞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小柴胡汤主之。”方后7加减:“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瓜蒌实一枚;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加瓜蒌根四两;若腹中痛

刘渡舟伤寒论50个常用经方

《伤寒论》中最常用的50个经方+刘渡舟教授《新编伤寒论类方》歌诀选 最常用的50个经方 麻黄汤(麻甘桂+杏) 葛根汤(麻黄+桂枝汤+葛根) 桂枝汤/(桂甘+姜芍枣) 桂枝加葛根汤(桂枝汤+葛根) 麻杏石甘汤(麻甘+杏+石)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麻甘+杏姜枣+桑白皮连翘赤小豆) 麻杏薏甘汤(麻甘杏+薏苡仁) 越婢汤 (麻甘+姜枣+石) 小青龙汤(麻黄汤以芍代杏+半夏干姜辛味) 桂枝芍药知母汤(桂枝汤去枣麻黄防风+知母术附) 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细辛+附子) 桂枝加附子汤(桂枝汤+附子) 栀子豉汤(栀子+香豉) (三黄)泻心汤(大黄+芩连) 白虎汤/石膏(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小建中汤(桂枝汤+增芍药+饴糖) 理中汤或丸/人参汤(干姜甘草+人参+白术) 四逆汤(附子+干姜甘草) 竹叶石膏汤(竹叶+石膏+麦门冬汤去大枣) 竹皮大丸(竹茹白薇石膏+桂甘枣) 吴茱萸汤(吴茱萸+参姜枣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参甘+姜夏+厚朴) 麻子仁丸(麻仁杏仁白芍+小承气汤/大黄+厚枳) 酸枣仁汤(川芎甘草+酸枣仁知母茯苓) 猪苓汤(滑石+猪苓茯苓泽泻+阿胶) 甘姜苓术汤/肾着汤 (苓术+干姜甘草) 真武汤(姜芍+苓术+附) 射干麻黄汤(麻黄 +半夏生姜大枣细辛+五味子紫菀款冬花射干) 小半夏汤(夏姜) 五苓散(猪苓术泽+桂枝]下焦泽泻汤(泽泻白术) 半夏厚朴汤(小半夏加茯苓汤+厚朴苏叶) 茯苓杏仁甘草汤(茯苓杏仁+甘草) 苓桂术甘汤(苓术+桂甘) 桃核承气汤(大黄芒硝甘草+桃仁+桂枝)(调胃承气汤+桃仁+桂枝) 当归四逆汤(桂枝汤—生姜+细辛+当归通草) 胶艾汤(归芎芍地+胶艾甘) 桂枝茯苓丸/桃仁(茯苓+桂枝+芍药丹皮桃仁) 小柴胡汤/柴甘(柴芩+参甘枣夏姜) 大柴胡汤(小柴胡汤—参甘+大黄+枳实芍药)即(柴芩+枣+夏姜+大黄+枳实芍药) 四逆散(柴胡甘草+枳实芍药散) 柴胡桂枝干姜汤(干姜甘草+柴芩+瓜牡+桂) 半夏泻心汤(干姜+芩连+参甘枣+半夏) 甘草泻心汤(半夏泻心汤增甘草) 生姜泻心汤(半夏泻心汤,减干姜,增生姜) 黄连汤(“半夏泻心汤去黄芩增量黄连加桂枝”干姜+连+参甘枣+半夏+桂枝) 桔梗汤(桔梗+甘草) 旋覆代赭汤(参甘枣+夏姜+旋覆花代赭石) 薏苡附子败酱散(薏苡仁败酱草+附子) 小陷胸汤(黄连+瓜蒌半夏) 刘渡舟教授《新编伤寒论类方》歌诀选 桂枝汤类方歌(二十一首) 一、桂枝汤: 桂枝汤方桂芍草,佐用生姜与大枣。啜粥温服取微汗,调与营卫解肌表。二、桂枝加葛根汤: 桂加葛根走经输,项背几几反汗濡。解肌驱风滋经脉,用治柔痉理不殊三、桂枝加附子汤: 桂加附子治有三,风寒肢痛脉迟弦。汗漏不止恶风甚,肌肤麻木卫阳寒。四、桂枝去芍药汤: 桂枝去芍意何居,胸满心悸膻中虚。若见咳逆与短气,桂甘姜枣治无遗。五、桂枝去芍加附子汤: 桂枝去芍避阴寒,加附助阳理固然。脉促无力舌质淡,胸痹治法非等闲。六、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加麻杏名各半,肌表小邪不得散。面有热色身亦痒,两方合用发小汗。七、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二麻一名合方,寒热如疟治法良。大汗之后表未解,去邪同时正亦匡。八、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加麻膏量要轻,热多寒少脉不丰。小汗法中兼清热,桂二越一记心中。 九、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桂枝汤中去桂枝,苓术加来利水湿。小便不利心下满,颈项强痛热翕翕。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桂加厚朴杏子仁,喘家中风妙如神。如今肺炎求治法,媲美麻杏说与君。 十一、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 桂枝加参新加汤,增姜加芍效力彰。身疼脉沉非表证,血虚营弱汗多伤。 十二、桂枝甘草汤: 桂枝甘草补心虚,两手叉冒已浇漓。汗多亡液心阳弱,药少力专不须疑。十三、小建中汤: 桂加饴糖小建中,倍加芍药方奏功。虚劳里急心烦悸,伤寒尺迟梦失精。 十四、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桂枝去芍恐助阴,痰水犯心狂躁纷。龙牡安神桂枝助,蜀漆涤饮有奇勋。 十五、桂枝加桂汤: 桂枝加桂剂量增,奔豚冲心来势凶。平冲降逆解外寒,补心代肾立奇功。 十六、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桂枝甘草组成方,龙牡加入安神良。心悸同时兼烦躁,补阳宁心效果彰。十七、桂枝附子汤: 桂枝附子寒痹痛,去芍加附量要重。扶阳散寒应兼顾,脉浮虚涩就是其应。十八、去桂加白术汤: 去桂加术大便硬,寒湿相搏身疼痛。术

一篇伤寒论的学习体会

这是一篇伤寒论的学习体会! 一,背诵为先 以前阅读了《名老中医之路》,从中看出,名老中医们反复强调,中医入门的最佳门径就是踏踏实实背诵。《伤寒论》是中医里面最光辉璀璨的明珠,刘渡舟教授称她为“中医之魂”。日本人尾台榕堂先生说:“研究张氏方,能自幼而壮而老,造次颠沛,必在于斯,犹如身在当时,亲受训诲,则自然术精技熟,遇病开方,灵机活动,意之所向,无不如法,操纵自在,左右逢源,病虽万殊,又何难应之有!”。深入学习《伤寒》《金匮》应该是每个中医的基本功。我学习《伤寒论》是从背诵开始的。 寒假同学们都离开学校的时候,我和另外一个同学就在空荡荡的教学楼顶读诵《伤寒论》,来年又花费了大约四个月的时间读诵,现在对《伤寒论》条文的熟悉,全是那个时候打下的功底。现在想起来,我深深感谢这段时光。 背诵《伤寒论》没有便捷的方法,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一遍一遍按着性子读,反复清晰地朗读,时间长了就会背诵了。每天只需要读,不需要用力去背诵,要求吐字清楚,声声入耳,不可贪快。有时候看起来最慢最笨的方法却是最快最好的方法。按照我的经验,一个学期加一个假期,就可以比较熟练背诵《伤寒论》398条原文。我觉得背诵一定的原文对于中医入门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伤寒论》来说,不能背诵,头脑就不能在前后原文之间任意穿梭引用,也就无法全面细致的理解《伤寒论》的含义。经典著作中的条文,乃是从无数病例中总结出来的具有规律性的东西,也就是俗话所说万变不离其宗之宗。记住它,背诵它,就能在临床上触发思绪,吃透精神,从熟生巧,别出心裁。后来我又背诵了全部经方的准确组成成分,以及后世的三百首方剂的组成。 我每每向人强调背诵原文的极端重要性,就有人说背诵会成为死读书,“尽信书不如无书”,要“灵机活动”之类的话。我也无可奈何。 我认为早期读书,强调背诵,对初学来说,确是一个最值得重视的好方法。清·章学诚说:「学问之始,非能记诵。博涉既深,将超记诵。故记诵者,学问之舟车也。」(《文史通义》)涉山济海,少不了舟车,做学问也是如此。只要不是停留在背诵阶段,而是作为以后发展的基础和出发点,那么,这样的背诵便不得以「读死书」诮之。 二,千经万论皆过目,一方一药最关心 对《伤寒论》的学习应该是一生一世的事情,我仅仅才刚刚开始,思路不成熟,有摸着石头过河的感受。历代注解《伤寒论》的书籍汗牛充栋,各有特色,如何慎重挑选合理的注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这可能关系到一生研究《伤寒论》的大体思路。从我的阅读来看,研究《伤寒论》的中医基本可划分为两大流派,一派是占据绝对主流的辨证论治学派,主张治病要根据脏腑经络阴阳五行的理论来辨“证型”,代表人物有刘渡舟,熊曼琪,梅国强,李克绍等,主流医家几乎都是主张“辨证论治”;一派是人数较少的主张辨六经辩方证药证的“方证对应学派”,代表人物有日本吉益东洞、尾台榕堂、汤本求真等,中国的有胡希恕、黄煌、刘志杰等。 我进行了一些力所能及的文献的考察之后,认为仲景本人的思想可能更倾向于辨六经辩方证药证的“方证对应学派”。这是我始料不及的,是我学医思路的一个大转变。这个学期,在学校学生学术活动中,我申报了一个《从大历史角度审视伤寒论》的小课题,准备继续深入研究《伤寒论》的本源特色,现在正在进行中。为何更倾向于“方证对应”?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仲景原文以及其它文献证据支持“方证对应”是仲景医学的主要特点;第二个是,作为入门的学习方法,方证对应更容易尽快看到实际疗效,可以提高青年中医学医的信心。 于是除了教材之外,我认真听了胡希恕《伤寒》《金匮》讲课录音,研读了《皇汉医学》以及黄煌教授的书籍,开始治疗一些疾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本科的时候学习哲学,知道中医受哲学思想的影响非常大。个人感觉现在的中医界有把问题复杂化神秘化的倾向,一个好的理论一定是简单的,可重复验证的,对于各种眩人眼目的新思想,神秘化的解释,我往往选择敬而远之。或许是自己悟性不够,我更倾向于实实在在的东西。春天,阅读黄龙祥所著《中国针灸学术史大纲》,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其治学态度之严谨,立论证据之充分,给我很深的教益。极大影响了我的治学思想,是我选择方证相应的思路的助力之一。

我对《伤寒论》中经方的体会

我对《伤寒论》中经方的体会 摘要】《伤寒论》中经方的体会 【关键词】伤寒论桂枝汤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 【中图分类号】R2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3-0364-02 《伤寒论》,开创了中医辨证论治的体系,其理论严谨,其方精当灵验,其 用药鬼斧神工,精妙之处,深为历代医学家所传颂。后世潜心于《伤寒论》之学者,其成为中医界大家者,无不以善用经方而称道,他们精研方证,穷其理致, 用药精准,匠心独运,逐步扩大了经方的主治范围,令伤寒之学代有发挥,而成 为指导临证治疗之门径。 在学习历代医家对《伤寒论》之运用,更感仲师用药方法之精心巧妙,使我 有了运笔之感,浅谈几点对经方的体会,以探求“医圣”的用药法度。 一桂枝汤 《伤寒论》云:“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又云:“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组成】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桂枝、生姜均属辛温发汗药,但桂枝降气冲,生姜治呕逆,可见二药都有下 达性能,升发之力不强,虽合用之,不至大汗。并且二者均有健胃作用,更伍以 大枣、甘草纯甘之品,益胃而滋津液。芍药微寒而敛,既用以制桂姜的辛散,又 用以助枣草的滋津。尤其药后少食稀粥,更有益精祛邪之妙。所以本方既是发汗 解热汤剂,又是安中养液方药,也就是后世医家所谓的“甘温除热”。 白芍和营敛阴,桂枝和营解肌。二药伍用,发汗之中寓有敛汗之意,和营之 内有调卫之力。白芍养血敛阴而不滞邪,桂枝和营解肌而不伤阴。二药相合,一 收一散,一寒一温,相互制约,而收调营卫、和气血、启发心阳、益阴止汗之功。 桂枝色赤,入于血分,可通血脉;白芍善走阴分,能益阴护里,缓急止痛。 桂枝又能振奋脾阳,白芍又善养胃阴。二者相合,一阴一阳,共奏通调血脉、缓 急止痛、振奋中阳、调整脾胃功能。 【主治】 1、外感风寒表虚之证,症见发热、头痛、汗出恶风,鼻鸣干呕、口不渴、 舌苔薄白、脉浮缓; 2、自汗、盗汗,症属营卫不和、恶风怕冷、脊背发凉,或有躁汗,平素易 于感冒者,或心血不足,脾肺虚弱使然者; 3、胸痹、胸痛,症属心阳不振、经气不和、气血不调者; 4、腹痛,症属气血不调、虚寒性腹痛; 5、四肢酸楚、疼痛、麻木,症属气血不调者; 6、脉管炎; 7、妊娠恶阻,表现为畏寒、纳少、乏力、恶心呕吐、尺脉小弱者。 二柴胡桂枝汤 《伤寒论?阳明病篇》第205条:“发汗多,亡阳谵语者,不可下,与柴胡桂 枝汤和其营卫,以通津液后自愈。”《少阳病篇》第225条:“伤寒六、七日,发 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而不

学习《伤寒论》心得体会

学习《伤寒论》心得体会 中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大学的时候开始学习经典,即深有体会。而今再次回顾经典,对临床工作有莫大的帮助。以下就我对《伤寒论》的心得体会做个分享。 一、以理解伤寒论原文为重点,多读多背。 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作,求其本意,旁参诸家。多读多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伤寒论》主要是继承仲景的学术思想,探索其精微大义,因此就要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作,求其本意。《伤寒论》由于成书年代久远,条文失真,文法多样,文字古奥,论理广深,因此,我们要想学好、学透,依靠后世注家,以注家作为向导,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然而,历代注家很多,且观点不一,如何选择,很是让初学者头痛。有幸在书店买了一本郝万山伤寒论讲稿,里面释义博采众家,实在让我受益匪浅。而胡希恕老师更是为后代工人为伤寒论注解的第一人,胡老师释义让人叹为观止。 至于背诵,我觉得背诵一定的原文对于中医入门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伤寒论》来说,不能背诵,头脑就不能在前后原文之间任意穿梭引用,也就无法全面细致的理解《伤寒论》的含义。经典著作中的条文,乃是从无数病例中总结出来的具有规律性的东西,也就是俗话所说万变不离其宗之宗。记住它,背诵它,就能在临床上触发思绪,吃透精神,从熟生巧,别出心裁二、我对六经的认识。 《伤寒论》六经体系是疾病共性规律的概括,以六经生理为基础,阐释其病理变化,不单是外感,实可以统万病。《伤寒论》从内难二经基础上的进一步之经典著作,补内难二经之不及,其首创六经证治。故我对六经之认识有一读之必要,打的中医治病,皆从整体出发,依据病者盛衰强弱、病势之缓急进退来作为施治方针。所谓六经,三阴三阳是也,大抵三阴经病,属寒、属里、属虚者多,故太阴治宜温,少阴治宜补,厥阴治宜清;而三阳经病,恰与三阴经病相反,大抵属热、属实、属表者多,故表证宜汗,实证宜下,独少阳属于半表半里,既不宜汗又不宜下,而治宜和解。 六经的划分具有辨证与论治的双重意义,具体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示中风或伤寒,以确定解肌或发汗的治法。第二,提示病位的表里,可定表、和、攻救之法,对于部位的归类,可做为论治的根据。第三,提示病情的寒热,决定用药的温凉。第四,提示邪止消长的情况,可知如何祛邪或扶正,在辨证归类时以实证属三阳,虚证属三阴。第五,提示受邪的经脉脏腑可以分经用药,有的放矢。由于六经能提示受邪部位在何经脉脏腑,给立法方药指明方向,故伤寒六经辨证的过程,即是确立治则,治法及选方遣药的过程,所以辨证与论治是两个步骤,合而观之辨证与论治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六经传变是有规律的,不同的传变条件,会有不同的传变情况:在感邪轻、正气强的条件下,如治疗得当,可不传而愈。在感邪重、正气强的条件下,病发于阳而反应强烈,且不论病在一经或合病,或并病都在三阳,但若治疗不当,消耗了正气,则可传入三阴。由阳经传入阴经的,病多属热,易于亡阴。在感邪重,正气弱的条件下,病发时直中三阴,但若治疗适当,邪衰正胜也可阴证转阳。在感邪轻,正气弱的情况下,病可发于阳也发于阴。三、关于伤寒在临床上的运用体会。 结合临床的实践与体会。总结起来,在临床应用经典,首先应抓住主证,然后辨析病机,最后在了解方义的基础上化裁经方,经过加减。临床如白虎加人参汤合竹叶石膏汤治疗糖尿病。五苓散合真武汤治心衰的水肿,大柴胡汤合半夏泻心汤治疗急性胰腺炎等。 总之,《伤寒论》不仅为诊治外感疾病提出了辨证纲领和治疗方法,也为中医临床各科提供了辨证论治的规范,从而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其中的奥妙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

经方《伤寒论》17方整理汇总

经方《伤寒论》17方整理汇总

————————————————————————————————作者:————————————————————————————————日期:

经方《伤寒论》17方整理总结 经方之一:乌梅丸 中国国务学位委员医学科学评议组成员,北京中医学院教授任应秋的老师刘有余以善用乌梅丸治杂病蜚声一时,任老在一旁待诊时,曾见刘有余老师半日曾四次疏用乌梅丸,一用于肤厥,二用于消渴,一用于腹泻,一用于吐逆。毕诊后问难于老师,他说,凡阳衰于下,火盛于上,气逆于中诸证都可以随证施用。这此,记得有一位名医学的话,《伤寒论》你要弄懂一字一方,即可受用一生,看来说的一点也不假,上面的刘有余可谓是持一方乌梅丸即可蜚声一时。 一。从木土理论看待理肝重剂乌梅丸。 肝属木,脾属土,木能克土,而土得林而达之,木能疏土脾滞以行,风肝之病,知肝传脾,风木一动必乘脾胃。 厥阴提纲之症多属肝风内扰乘克脾胃之象,即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其中,消渴,饥而不欲食乃是肝风内扰中消脾胃之症,食则吐蛔乃是肝风内扰,上逆胃口之症,下之利不止,乃是肝风内扰下揎脾土之症,提纲六症属肝风乘土则四。 厥阴主方乌梅丸,有泄木安土之法,其中君药乌梅酸敛肝泻风,佐苦辛甘之黄连,干姜之类。 辛开苦降相伍,可以升降胃气,调和中焦。以参归补虚安中,总体构成泄风木之有余,安中土之不足。使风木得静,中土得安,脾胃得和。则扶土抑木,达到源流并治,治已防变之效果,确有见肝之病,各肝

传脾当先实脾之意。此乃泄肝安胃一大法也。 乌梅丸的应用木土不和是治验的主要类型,以肝脾不和,肝胃不和为主。辨证要紧扣肝风同夹寒热,乘虚内扰脾胃,治疗勿忘重用酸收和调理寒热比例,此乃临证取效的关键。 二。从调理阴阳说乌梅丸。 乌梅丸本来是治疗蛔虫症、药物既有酸甘化阴配伍,又有辛甘温阳、酸苦泄热、苦辛顺其升降等方法。这可谓寒热并用,刚柔共济,气血兼顾,扶正祛邪集于一身。 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例如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粘膜脱垂、胃肠神经官能症、慢性胆囊炎等疾病时,如果病程绵长,有形体消瘦、精神郁闷、体倦乏力、四肢发凉、心烦口苦、食欲差、头晕耳鸣、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可以抓住其阴阳错杂的病机,用乌梅丸加吴茱萸、煅瓦楞子、橘络等来治疗,来针对病症的寒热虚实俱存、上下内外均病等具体情况。治疗高血压病,对一些老年病人,如果长期精神紧张、多愁善感,除了常见的头晕耳鸣症状外,还出现颜面潮红、口干、舌红的上热症状,以及四肢发凉、畏寒、脉沉迟等下寒症状,两者互相交错,此时可用乌梅丸,去掉干姜、川椒、而加用吴茱萸、生姜,取吴茱萸汤(由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组成)之意,治疗胃中虚寒,胸膈满闷,手足逆冷。如果失眠多梦,则取肉桂代替桂枝,用交泰丸(由黄连、肉桂组成)之意,交通心肾,治疗失眠。治疗窦性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等心率缓慢症状时,如果病程长,有精神忧郁、头晕、胸闷、头面烘热、出汗口苦等上热症状,又有四肢厥冷、畏寒等心阳虚的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