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愚公移山》周周清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愚公移山》周周清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愚公移山》周周清

《愚公移山》周周清

一、翻译字词。(49分)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

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

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

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

汉阴,可乎?”杂然

....()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

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

..()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

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

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

..()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

孙;子子孙孙无穷匮

..()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

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

()断.()焉。

二、选择题(51分)

1、选出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D )

A、方.七百里(方圆)

B、年且.九十(将近)

C、无穷匮

..也(穷尽) D、始.一反焉(开始)

2、选出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 D )

A、河阳之北.(黄河的南面)

B、惩.山北之塞(担心)

C、河曲智叟亡.以应(逃亡)

D、固不可彻.(通)

3、下面句子中加粗的字与“以君之力”中“之”的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A.于厅事之东北角B.策之不以其道

C.杜少府之任蜀州D.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

4、划线词语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

A.达于汉阴每假借于藏书之家B.而山不加增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C.虽我之死而城居者未之知也D.以残年余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5、选出和“而山不加增”中的“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

A.面山而居B.聚室而谋C.而戍死者固十六七D.呼尔而与之6、选出和“其如土石何”中的“其”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

A.其妻献疑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C.以其境过清D.安陵君其许寡人

7、选出翻译不正确的一项( C )

A、曾不能损魁父之丘(连像魁父那样的小山都不能削减)。

B、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寒来暑往,季节交换,才往返一趟)

C、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实惠了)。

D、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可是山却不会再增高加大,还愁什么挖不平呢)。

8、选出翻译正确的一项( A )

A、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

B、年且九十,面山而居。(年纪尚且九十了,面对大山居住。)

C、虽我之死,有子存焉(虽然去死了,还有我的儿子在呀)。

D、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9、选出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 D )。

A.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你的心非常顽固,顽固的得没法开窍。)

B.且焉置土石(况且把土石运到哪里去呢)

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于是率领子孙中能够挑担子的三个人)

D.曾不若孀妻弱子(你曾经不知寡妇孤儿)

10、作者写《愚公移山》的目的是( B )

A.批判不求进取,知难而退,故步自封的消极思想。

B.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C.借助神的力量实现愚公的抱负。

D.宣扬因果报应的封建迷信思想。

11、选出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D )

A、本文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B、愚公形象主要有两点:一是他有远大的抱负;二是他对移山的坚强信心来自他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的正确认识。

C、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与宣传轮回、报应的封建迷信一样的性质。

D、愚公之妻和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不相同,前者是关心,后者是嘲讽轻蔑。

12、这篇文章是一篇寓言,其寓意是(C )

A、愚公与智叟正相反,愚公不愚,智叟不智。

B、要有长远打算,办什么事都要有计划。

C、只要下决心,有恒心,任何困难都能克服。

D、只要办事认真,上帝也要受感动。

13、用科学的眼光看,愚公移走两座大山是不必要的,而且结果由天帝派神搬走了两座大山也是不可能的。作者之所以这样写,其目的是:( B )

A.宣扬封建迷信思想,夸大神的作用。

B.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C.宣传人定胜天,不必用科学,只须用苦力的思想。

D.批判不求进取、知难而退、不识时务的消极思想。

14、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A )

A.“愚公”和“智叟”的命名,突出了愚公的大智若愚,讽刺了智叟了鼠目寸光。

B.采用神话结尾,主要是宣传轮回报应的迷信思想。

C.写智叟的“笑”,写除了智叟自作聪明的神态;而写愚公“长息“,则写出了愚公因移山艰难而愁苦的样子。

D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写法,目的是突出智叟的愚蠢和京城氏之子的幼稚。

15、选出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C )

A、这篇寓言首先交代故事背景,指出太行、王屋二山的面积、高度和地理位置,为小文移山、负山等情节做铺垫。

B、本文随着情节的发展,由表及里地塑造人物形象,这种写法给读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C、文中写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也从侧面反映了愚公的决心不可动摇。

D、文中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写法。例如愚公和智叟这两个人物,就具强烈的衬托作用。

16、选出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C )

A、从“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以看出愚公的移山是要造福千千万万的人和后代子孙。

B、从“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可以看出愚公懂得人力是无穷的,移山的事业尽管不可能在一代两代人的手里完成,但只要世时代代坚持干下去,就一定有完成的希望。

C、愚公之妻和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相同的,因为这两个人物所说的话是一样的,语气也是一样的。

D、京城氏之子是“遗男”,年纪又很小,他去帮助愚公移山,必然是得到了他的寡母的同意,可见愚公的事业受到了众人的拥护。

17、选出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D )

A、作者在人物的命名上特意将愚公与智叟加以颠倒:以愚公的大智大勇而命名为“愚”,以智叟的鼠目寸光而命名为“智”。这样加重了对比的色调,增强了讽刺效果。

B、愚公之妻和智叟这两个人物对情节的发展都有一定的作用。前者的“献疑”,引起全家人讨论运土问题,导致移山行动的开始;后者的“笑而止之”,引出愚公的反驳,由此过渡到神话结尾,才显得自然合理。。

C、文中运用了对比的写法。例如听说愚公要移山,京城氏之子是“跳往助之”,智叟则是“笑而止之”。

D、文章以神话结尾,表现了愚公一家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移山必须依靠神的力量才能够完成。

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9分)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或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于是作《哀溺》。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永之氓咸善游()②水暴甚()

④益怠()⑤蔽之甚()

2、对众人的劝戒,这个人的反应怎样?这说明他是个怎样的人?(2分)

3、从“吾哀之”到结尾是作者的议论,你觉得作者“哀”的仅只是这个溺死的人吗?这个故事对当代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3分)

四、古诗鉴赏。(6分)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有人认为“桂花”一词,有点题之妙,你同意吗?作简要说明。

2、《全唐诗》在收录这首诗时将末句的“落”字作“在”字,你认为哪一个更有表现力?

四、古诗鉴赏【参考答案】

1、桂花既可指庭院中的桂树,又可指传说中的月亮上的桂树,这就暗写了诗人在望月,从而表现了更丰富的美的联想。因而“桂花”有点题之妙。

2、“落”字更有表现力,它能给人以动的形象,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而“在”就没有这样的艺术效果。

三、【渗透拓展创新】

1.①都②厉害③疲倦,无力④不明(事理)

2.D

3.这个人先是“不应,摇其首。”后是“又摇其首。”两次摇首形象地写出这个人是一个要钱不要命,把钱看得比命还要重要的。他是愚蠢糊涂的。

4.当然不仅是这个溺死的人,而是所有为追求钱财或功名富贵而付出了不应有代价的人。

这个故事的现实意义在于告诉我们:生活中有许多比金钱更珍贵的东西,比如生命、亲情、友情、爱情,道德、理想、健康、自由等。我们不能为金钱、物质而抛弃这些更珍贵的东西。这个故事尤其应该成为贪赃枉法、贪污受贿者的警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