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四级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四级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四级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四级

第四级一共有四项内容

大家要注意的是,从四级开始,有一些乐曲是有速度标记的,大家可以作为衡量、核对的参考。

第一项内容是基本练习一共有六组,包括了从一个降号到六个降号的大小调音阶和琶音。四级的音阶和琶音要求双手同向弹三个八度。从速度方面来说,四级没有速度要求,大家可以根据自己能力选择速度,只要能弹得很均匀、有一定的流畅度就可以。另外,音阶和琶音的速度是不一样的。和三级一样,因为音阶用十六分音符,琶音用八分音符来写,就意味着音阶和琶音的速度应该相差一倍(也就是说,琶音是每拍弹两个音,音阶是每拍弹四个音,琶音正好比音阶慢一倍)。

在这六组大小调中,降G 大调和降e 小调在四级中是第一次接触,也是最难的一组。其他调的琶音可以把长的手指(2、3、4指)放在黑键上,短的手指(1、5指)放在白键上,从手的位置来说,是最牢靠的。而这一组的琶音则全部都在黑键上,所以希望大家能多加练习,把手指的动作、位置练得很顺,声音很均匀。

第二项内容是技巧性练习曲一共三首,自选一首。第一首《练习曲》(op,172。No,4)T. 拉克曲这首练习曲主要是左手的跑动练习,情绪要有非常精神抖擞的感觉。练习曲的前部,左手十六分音符三连音的手指位置是密集的、收拢的。从右手的部分来看,开头的双音要弹得很有弹性。

特别要注意在弹的时候,如果把不同句尾长短的区别做得很好,就能加强音乐趣味。如:第一句的句尾(第2 小节的第二拍)是跳的句尾,弹时要活泼而有弹性。而第二句的句尾(第4 小节的第二拍)则是延长的,记号“te,n ”的意思是表示要把这个音保持一会儿,基本弹够一拍的时值。两个句尾一短一长,语气感觉就完全不同,使人感到饶有趣味。

第6 小节和第8 小节也是与第2 、第4 小节类似的,一短一长两种句尾同样要区别好,而且整体比前面提高了三度,情绪上更兴奋一些。

从第9 小节开始,左手手指的位置变为先收拢后开张,也就是一小节中前半部分是收拢的,后半部分是开张的。这个地方要强调右手的切分的语气,从第9 小节到第12 小节,一样的节奏型,从高点的位置一个一个退下来。

第13 小节以后,又一个一个上行后再下行,到第L5 小节开头的旋律又再现了。这里的上上下下要做得很有意思。

到了最后一行,左手就全部都是开张的位置了。音乐上,一个很大的渐强以后又渐弱,在pp 中很自然的结束。把这个表情做明确,音乐上会很巧妙,很有效果。

这首练习曲中左手几种不同类型的位置都要练习好,要能很准确、很舒服的弹奏,手掌要张合自如。另外,作曲家为连、断、强、弱的不同表情做了很多提示。大家要仔细读谱,弹出很好的音乐趣味。

第二首《练习曲》(Op ,453,No,55)车尔尼曲这首练习曲是训练右手手指灵活性和以大指为轴心的两边转动、左右位置伸缩自由的练习曲。对手指和手腕都有很好的训练作用。整首练习曲的左手作为伴奏音型都是很简单的,是一种很稳定的轻轻的衬托。

开头四小节右手的每八个音的第一个音是旋律音,要稍加突出。从弹奏动作上来说,八个音是以大指为中心,围绕大指转动的。练习时要把动作练习得自如、舒服。

从第5 小节开始,音乐发展达到一个高点。第6 小节右手高音的四个跳音d要弹得非常明亮,之后再逐渐弱下来,前半段结束在G 的主和弦上,有一种稳定感。

练习曲的后半部分需要右手手腕帮助手指左右适应手两边位置的练习。弹奏时,手腕要左右调整,使每个手指弹奏时都能得到一个最舒服的位置。

第ll 小节上下行的音阶,到第12小节时又到达一个高点。这次虽然是高音,但没有第一次那么高,声音也不用像第一次那么亮了,敏锐有弹性即可。

最后的四小节右手又是围绕大指的转动,弹奏要领和开头是一样的。

整个曲子要弹奏得颗粒性非常清楚,声音清晰明亮,但是手指也不用过分使劲。手指主动灵活,运用自然的重量为好。

第三首《练习曲》(Op,37,No,42)莱蒙曲

这首双音的练习曲是《莱蒙50首练习曲》(0p,37)中的第42首。既然是三度练习曲,那么三度音的弹奏就要仔细拿出来练,演奏时双音要弹得很齐,连续三度上行、下行的连贯和转指也成为很突出的问题。

以第3 小节为例,乐谱上要求这里的三度音上行要用连奏来弹,那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就是:三度音连奏,要上下两声部都连是难以做到的,我们尽量要保持一个声部的连贯。具体弹的时候,前三个音用13、

24、35 的指法能够很自然的连起来,关键是第4个双音(c—e)弹奏前,第三个音弹d音的5指要留住,后面用3 指翻过去弹e音连好。弹奏时其他的手指也不能离键太远,而要尽可能贴键尽量能做得“连”一点。

下行的时候,我们以第21小节为例。原则一样是保持一个声部的连贯。前三个三度音用35、24、13 指很自然的连贯起来。和上行不一样的地方是,第四个三度音和前面连奏时,要保持下面声部的连贯,即弹奏第三个三度音中d 音的1 指要和弹奏第四个三度音升c 音的3 指连好,其他音也都尽量贴近键盘,有一个“连”的感觉。

在技术上解决好上述问题后,这首练习曲很优雅、很流畅的音乐就能更容易地表达出来了。

整首练习曲分为三个段落。

第一段(第1至16小节)左手的休止符要很好的做出来。合着右手连贯的大线条,左手两短一长的语气如果能弹得很好的话,音乐会更加吸引人,而右手弹相对长一些的音时,要弹够时值,作为一种语气的强调。

第二段(第17至40小节)音乐上和第一段感觉不同了,音量上是f。弹奏的时候声音要浓厚一点。双音有上行,有下行,要弹得自然流畅。

第25 小节,三度音转到由左手奏出。音乐上要随着三度音的上行下行很好地做出渐强渐弱。

第三段(第41至56小节)和第一段是完全一样的,音乐又回归到平

静、优雅。第三项内容是复调性乐曲一共三首,自选一首。

第一首《打莲湘》陈铭志曲这首复调曲是非常具有湖南民歌风味的。

开头七个小节的主题,有厂的力度标记,性质可以弹得肯定一点,音乐是很积极乐观的,左手的对题有跳音和半连奏(带连线的跳音),还有十六分音符连奏结合,音乐比较生动活泼。

第二句是第一句的主题稍加变化而成。

第16、17 小节左手两句是一样的,第18、19 小节是两只手的交接,要弹得干净利落。

第20 小节之后,主题转到左手了,弹的时候要保持开始主题一样积极肯定的性质。

第27 小节主题又由右手奏出,不同的是,这次是在p 的力度范围下奏出的。结束的和弦很奇特,和声上有很新鲜的感觉。

作为复调乐曲,双手各有不同的连、跳、分句,音乐上也有不同的趣味侧重,一定要多多分手练习。

第二首《小广板》D,斯卡拉蒂曲这首曲子是非常典雅、优美的。该曲

的原谱应是净版,既没有跳,也没有连。这个版本为了方便大家使用,在编订时,就加了一些连线和分句。类似这样的地方大家可以参考。当然,如果

大家有更个性化的处理,只要有说服力,符合洛可可的趣味也是可以的。

就是说现在谱上连、跳、分旬的划分不是唯一的和不可变的。

我们先按照现在的版本来说,右手的乐句划分是这样的:

第8 小节(还有第24 小节)右手有一个颤音,在颤音上面有小音符的标示,是用十六分音符写的,按照拍子划分,每拍四个音,全部八个音一共在两拍中完成。这样最简单、清晰,当然如学生有很好的手指能力,愿意弹到每拍六个音或八个音,只要均匀、整齐,也是完全可以的。

第9、10 小节的处理是一句f 一句p,可以把对比做得清晰一些,音乐上就比较有趣味。

第12 小节的装饰音(类似的还有第28 小节),由于是长倚音,大家需要按照乐谱上方的小音符注明来弹。

还有第16小节的装饰音(类似的还有第20小节),有一个注释“建议由上方音开始”,那么大家就从谱上写的本音上面的上方音,降b 开始,弹成四个音。

另外,左手大多数都是用四分音符写的,大家可以用断奏来演奏,这样会使发音更清晰一些。

第三首《小步舞曲》(选自《第二法国组曲》第四首)巴赫曲《巴赫初级钢琴曲集》中的第27 首也选用了这首《小步舞曲》。因为考虑到这首曲子在键盘上的位置比较多变,要弹得很顺的话还是不容易的,所以把这

首作品放在了四级。

和上面一首曲子一样,这首乐曲为考级使用方便,在连跳上也做了一些标记,肯定和其他版本也不完全一样(《巴赫初级钢琴曲集》就有很多不同的版本),所以,也是供大家参考的。大家可以依照这个版本,或其他自己更喜欢的版本,或根据自己的分析做出不同的处理。在这个版本中,大多数八分音符都是连的,而大多数四分音符都是断的。但是第6 小节的前两个八分音符又是断开的,这是因为以当时的原则来说,一般超过四度的跳进则可以断开。这里是一个八度的跳进,所以,这个版本就做断开处理了。

这首乐曲中有一些装饰音,下面一一说明:

第7 小节(第15 小节一样)的颤音可以弹四个音,也可以弹六个音。当然,四个音的要简单些,六个音的听起来更漂亮些,但必须要弹得好。

第24 小节右手有一个下波音。下波音的弹奏一律从本音开始,即“f —e—f ”。第33 至34 小节有两小节的较长的颤音,建议大家从上方音

开始,以左手一个音对右手两个音来弹。如果技术好的话,这个地方也可以弹成效果更漂亮的自由颤音。这个程度的考生弹自由颤音可能会有一些困难。但是,无论是不是自由颤音,我们在弹的时候都一定不要太使劲。很多同学容易想着这个地方很快、很

难,有时一开始弹,就会产生一种紧张,致使更加使劲、努力地弹了D 这样的

话,使劲越多,手就越疆,感觉越乱,效果越坏。所以,弹的时候,一定是越轻松越少使劲越好听,听起来也更从容、潇洒。

练习此曲和其他复调性乐曲一样,建议大家先分手练好后,再合起来弹。而且在合手以后,还需要常分手练练。

第四项内容是乐曲一共四首曲子供大家选择。

第一首《云雀之歌》(0p,39。No,22)柴科夫斯基曲这首乐曲选自柴科夫斯基《少年钢琴曲集》24首中的第22 首。

《云雀之歌》有很明显的俄罗斯风情,好像俄罗斯很开阔的原野上,有很多高耸挺拔而浓密的树,在白云之下,树梢之上云雀飞来飞去。云雀是一种很美丽、很灵活的小鸟,有着小爪子、小嘴,是很可爱的,银铃似的叫声尤其婉转动听、清脆悦耳。所以整首乐曲在弹的时候,手指要非常精细,指尖的感觉不能很粗重,而要像针尖一样,触键是很敏锐的。从曲首开始,每一条连线要用一个连贯的力量,轻轻地弹出来。

大家可以看到,作曲家在乐谱上写了很多的表情记号。大家要根据写出的渐强、渐弱,很仔细地做出来。

第9 小节以后和前面的感觉有点不同,出现了很多的倚音对每个主要音进行装饰,力度记号是pp,手指下键要更像小针尖一样,两个手指先后一拨就起来,不要往下按。如果指尖的感觉太粗太拙,就不像云雀而像乌鸦了。

在第15 小节以后,有一串银铃般的鸟鸣声连续出现,手指一样要很精巧地弹奏。其中的渐强渐弱要仔细地做出,好像时近时远,非常生动鲜活。

第24 小节后又回到开头主题的曲调,但是第26 小节和前面第4 小节是不同的,有了变化,直接引出一连串云雀的叫声,手指在钢琴的高音处跳跃,上上下下。最后两小节两只手交叉,像小鸟的鸣啭跳跃,最后轻巧无比的结束,弹好了,会给人以妙不可言的感觉。

这首乐曲演奏时要特别注意在触键上对小鸟小巧、灵活、可爱的想象。

第二首《回旋曲》(0p,151,No,1)狄亚贝里曲

这首《回旋曲》选自狄亚贝里小奏鸣曲中的一个乐章。这个回旋曲就像

一般大多数给少年儿童弹的小奏鸣曲一样,都是活泼天真的。欢快是儿童最常有的一种心态和表情,愉悦的情绪对儿童来说是很容易理解的。

整首乐曲由A 段(第1至32小节)--B 段(第33至48小节)—A 段(第49至84 小节)—尾声(第85--96小节)组成。

在A 段的主题中,包括了连音、跳音、重音,这些元素组合起来能使音乐达到一种非常流畅、活跃的效果。因此,在弹奏时,一定要很好的区别清楚各种不同的触键方式。

音乐从第9 小节以后,音乐形象也是非常单纯统一的,“先连线后面跳音” 这种音型的连续模进,使音乐不断地发展推进。

第18 小节开始,有一些两只手交替的音阶,要求两只手都干脆利落,并达到一定的流畅度,当然要和前后速度一致。

从第32 小节最后开始的B 段是很优美的,有一种非常自得其乐、悠闲舒畅的感觉。到B段最后的第46到48小节,音乐又渐强发展,情绪逐渐转入到A 段的活泼欢快。

第49 小节开始,A 段再现,音乐形象和音乐表情与前段都是一样的。

尾声从第80 小节后面开始,中间有很多有弹性的跳音、音阶式的进行,最后,整首乐曲以和弦结束,有一种干脆、满足、胜利、凯旋的感觉,弹时要发挥好了,能达到很得意、尽兴,就很好了。

第三首《森林波尔卡》卡尔·汉斯曲

波尔卡是一种两拍子的舞蹈,在捷克等东欧国家是非常流行的。我们可以想象,在森林里跳着波尔卡,一定是非常欢快、热闹的。

这首乐曲由前奏(第1至4小节)——A 段(第5至20小节)——B 段(第21至36小节)——A段(第37至52小节)——c段(第53至68小节)——A 段(第69至84 小节)组成,是回旋曲式。

开始四小节的前奏是很兴奋的,要注意从前奏开始就要在乐曲的统一速度中,不能进入A 段后再变化速度,当然,前奏的最后一个音(第4 小节)上,是有延长记号的,此

音要长一些,呼吸一下后开始进入A 段。

在德国有一种布谷钟。布谷鸟又叫做杜鹃。杜鹃是一种鸟,这种鸟叫起来是“布谷”的声音。在乐曲的A 段开始,右手三次模仿杜鹃的叫声。需要注意的是,A 段开始的时候写了f 的力度记号,但是从后面两次来看,这次也不要弹太响。因为杜鹃的叫声是很圆润的,要从森林远一点的地方传过来,不能像在耳边一样很吵的感觉,那样的话就会太刺耳了。另外,虽然模仿叫声的三度音上写着跳音的记号,但弹奏是声音不要过短,而要很可

爱、很圆润的,这样更像杜鹃的叫声。整个A 段就在杜鹃歌声的陪伴下,跳着很轻松、愉快的舞蹈。

B 段是很热闹的,有,的力度记号,音乐的处理也是一句连一句跳,好像热烈的舞蹈场面中很有趣的队形和舞姿的变化与对比。

c 段有很多很轻快的音阶跑动,好像人们在舞蹈中非常轻松、活泼的跑圆圈、变换位置,穿来穿去,气氛是非常灵活愉快的。这段的长串音阶非常显示音阶基本功,要平时把音阶练得很好,弹这些乐句就会非常潇洒顺当了。

最后回到A 段,在杜鹃可爱的叫声中,很欢快的结束全曲。这首曲子生动喜悦,其中也有热闹的舞会场面,变化是比较多的,是一首很好听的曲子。也很适宜在演奏会或参赛时使用。

第四首《八音盒》波迪尼曲

顾名思义,“八音盒”就是一种音乐的小盒子,大家可能在礼品店中,看到过很小、很可爱的音乐盒。这些音乐盒有的做成小钢琴,有的做成百宝箱等等。音乐盒里面有一个小小的金属转轴,转轴上面带着尖尖的小齿,小齿拨着像梳子一样的小钢片条后,就发出丁丁冬冬的声音,经常是演奏一首动听的名曲。我们这首曲子就是模仿的八音盒的声音,就应该是很精巧的。所以弹奏的时候,音乐的感觉要很轻快悦耳,指尖要非常精细敏锐,触键要很细,要想像这是一件很小的乐器。

这首乐曲是3/8 拍子的,自始自终节奏都要很稳定。大家可以想象,一个机械的盒子,转轴转动出来的音乐,速度始终是恒定的,不能快快慢慢,而一定要始终如一,不能受技巧的局限,也不能被感情所左右。

第一段(第1至16小节)是精巧的,右手的声音要很清亮,左手在严格的节奏律动中把每小节的三个跳音轻巧地弹出来。

第二段(第17至43小节)是删音乐的性质更显活泼和动感。第17至19小节左手以和弦做伴奏和衬托,每小节的第一个和弦是两个八分音符,需弹得稍长一点,每小节两个和弦“长一短,长一短”,更能体现出节奏的律动,好像八音盒一直在转动中。

第37 至39 小节渐弱后,右手的高音g 有一个sf 的记号,这一句的音阶下行要在华丽(brillante)的感觉中做出。大家需要注意的是,由于g 音的突强,很容易打乱整首乐曲的三拍的律动,因此,在练习的时候,心里的节奏感觉不能乱,可以在每小节的第一个音上稍稍多一点节奏感觉,以体现音乐始终在音乐盒规律转动之中。

第44 小节开始的段落。主题又出现了,在这个段落结尾的地方(第

56 小节以后)和曲首第一次是不同的,尤其是右手每个小节的四个音之间的距离都不一样,大家在练习的时候,手一定要像尺子一样,量好每个音间的距离,保证弹奏的准确性。

第60 小节的地方,有一个华丽(brrllante) 的术语。整首乐曲在前面都是很精巧的,而在这里达到了最高潮。一串很长的半音阶下来后,有一个刮奏(glissando),在刮奏完的两个带sf 标记的和弦后,乐曲还是灵巧、轻松的结束。

结尾的刮奏大家可能会觉得比较难,其实如果方法得当的话,刮奏并不是很难的。练习的时候,大家可以想象,就像在小船上或在岸边,用手轻轻地撩水玩,是很轻易、很舒服的。用同样的感觉先在琴上轻轻地做,开始不要把琴键压下去。先不出声的把动作练得很顺、很舒服了以后,手慢慢地把琴键按下去一点点,再一点一点地加,最后找到手刮奏最合适的角度。一定要一步一步、循序渐进的练习。尤其不要一开始手就直挺挺地竖着下去,因为一个一个的琴键刮,手指就被卡住了,不仅得不到需要的效果,手还很容易受伤。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此处的上行刮奏一定要先轻后响、先浅后深,开始轻轻地拂过去,到最后的地方把力量加进去放下去一点,把句尾的高点亮出来,如果再加上踏板的话,效果会更好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