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式婚礼婚庆方案设计

传统中式婚礼婚庆方案设计
传统中式婚礼婚庆方案设计

传统中式婚礼婚庆方案设计“下意识中,所有中国姑娘都梦想红色婚礼裙子和喜桥;所有西方女子都憧憬婚姻面纱和婚礼的钟声。”

---林语堂准新娘们可能多次想象着自己披上嫁衣的那一刻,想象着婚礼上自己光彩照人的形象。然而,别具一格的办个传统中式的婚礼,众所周知,外国人向往的是中国民族传统婚俗文化,中国人信奉的是“民族的就是时尚的”,因为中国传统婚礼讲究的是热热闹闹,婚礼越热闹,越是兴旺的象征,也就越能体现震撼和轰动效应……

传统中式婚礼流程表:

化妆:新娘化妆开始,新郎准备更衣。新郎顶戴花翎、身着蟒袍、腰挎玉带,新娘身着绣花裙褂、披戴凤冠霞帔、头顶盖着一块红方巾。(凤冠是饰有银质或其他质地的凤凰模型,霞帔则是红色的披肩,一般来说,新娘穿红绸袄裤,绣花鞋,上绣鸳鸯、梅花、莲花等吉祥图案。)

祭祖:男方在出门迎娶新娘之前,先祭拜祖先。

燃炮:迎亲礼仪队伍行列在途中,应一路燃放鞭炮以示庆贺。

等待:新郎礼仪队伍至女方家时,会有一男童侍持茶盘等候新郎,新郎下车后,应赏男孩红包答礼,再进入女方家。

讨喜:新郎应持捧花给房中待嫁之新娘,此时,新娘之闺中密友要拦住新郎,不准其见到新娘,女方可提出条件要新郎答应,通过后新郎才得进入。

拜别:新人上香祭祖,新娘应叩拜父母道别,并由父亲盖上头纱,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

出门:新娘应由福高德劭女性长辈持竹筛或黑伞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子在结婚当天的地位比谁都大,因此不得与天争大。

起轿:随着婚礼主持人(也称:执待)的一声“起轿”,乐曲响起,浩浩荡荡的礼仪队伍起程。由八名轿夫抬着一对大红龙凤轿(寓意龙凤呈祥),执待若干举着旗锣伞扇,抬着八面大鼓,还有6---8名吹鼓手,热热闹闹地吹奏民族乐曲。

礼仪队伍的顺序是:6人或8人的民俗乐队开道;旗锣伞扇紧随在后,在后就是新人分坐两台花轿,新郎坐龙轿,新娘坐凤轿,花轿由4人或8人抬;迎亲家属及伴郎伴娘童男童女和婚礼主持人跟随队伍前行。

花轿:在新娘上花轿后,花轿走后不久,女方家长应将一碗清水、白米撒在花轿后,代表女儿已是泼出去的水,以后的一切再也不予过问,并祝女儿事事有成,有吃有穿。

燃炮:由女方家至男方家的途中,同样要一路燃放礼炮。

摸橘:新娘子迎新队伍到达新郎家时,由一位拿着橘子的小孩来迎接新人,新娘要轻摸一下橘子,并赠红包答礼。这两个橘子要放到晚上,让新娘亲自剥皮,意谓招来"长寿"。

落轿:礼仪队伍行进到婚礼现场,现场安排2---4个舞动的狮子(南狮或北狮)进行舞狮表演。执侍一声响亮的:“落轿”和“新郎新娘下轿”,新郎先下轿,伴娘掀新娘轿

帘,应由男方一位有福气之长辈持竹筛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新娘进入大堂。进门时,新人绝不可踩门槛,而应横跨过去。

拜天地:新人双双跪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对拜,新郎用一杆称为新娘掀起红盖头,表示称心如意。新郎要射三箭,名叫“三箭定乾坤”。新人向父母敬茶,接受喜包(核桃、枣、栗子、花生)全家合影。

喜宴:在喜宴上,新娘可褪去披戴的凤冠霞帔,换上事先准备的衣服向各桌一一敬酒。

送客:喜宴完毕后,新人立于家门口送客。

闹洞房:新人被整之灾情大小,端视新人是否曾在其他的婚礼上戏弄别人,或平素待人够不够忠厚等。

婚礼主持人的台词文案:

场地布置的设计方案:

传统中式婚礼需要掌握的要点:红色是传统中式婚礼的永恒色彩,红色显得热烈,充满生命活力;婚礼现场以红绸花或红灯笼装饰,中国传统的宫灯极具民族风情,可根据婚礼现场的空间决定红绸花、红灯笼、宫灯的数目。大红“喜”字,红地毯当然是必不可少的;婚礼典礼台上要安排四位家长分坐四把龙椅,八仙桌在四位家长中间,桌子上放置烛台和红烛,有条件的还可摆放宫廷里的鹤顶或香炉台;还要准备瓜子、花生、核桃、枣(代表早生贵子,和和美美)。

民族式婚礼如何营造婚礼气氛中国传统曲牌乐曲《喜洋洋》、《步步高》、《万年欢》、《小开门》,营造的是唢呐声声、锣鼓栋栋、喜气洋洋、热热闹闹的气氛;婚礼当日凌晨燃放鞭炮表示一个特殊日子开始“我们结婚了”;迎亲队伍出发前燃放表示迎亲队伍一路平安;新娘上花轿离开新娘家时燃放表示对娘家人的告别;仪式时燃放表示将婚礼喜庆的气氛引向高潮。

最新中式婚礼策划方案范本

一、婚礼前一个月 与主持人沟通婚礼形式和内容。确认花轿,服装,婚宴地点,场景装饰等细节 二、提前二周 通知亲朋好友,并告之婚礼形式。希望他们也能身着中式服装,真正体现民族特点 三、提前一周 1、婚礼现场布置 新中式婚礼的现场布置可以红色为主色,可以仿古代婚礼喜堂为主背景,凸显中式婚礼的隆重性。布置婚礼现场之前必须提前调查酒店婚宴举行厅的颜色,是否与红色不大搭,量清酒店的大厅高度、厅长、厅宽,舞台长度宽度,问清酒店进场费灯相关费用。 2、请帖 新中式请帖的图案一定要选择吉祥图文,如果是龙凤图案要选用贴别版本可以与传统的中式区别,可以古朴中带些新意。例如:采用水墨画的笔触,带些夸张的韵味;如果是采用剪纸,不妨用镂刻的形式来制作。还有采用中国结、盘花纽、流苏等中国特色的元素来成为中式婚礼的请帖的设计元素。如果试着和经典的西式请柬搭配,相信也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哦 3、司仪 一场婚礼举办的好坏,司仪是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的,所以新人在选择司仪时一定要选择有经验,主持过中式婚礼的司仪。一定要将婚礼当天的流程尽早的交给司仪,让他将流程书面化,主持词也书面化,也方面新人对婚礼的每个环节做详细的了解,一面婚礼当天手忙脚乱。 4、新人着装 新人着装:新娘可以选择凤冠霞帔,新郎可以选择穿长袍。一般来说新娘穿红绸袄裤,绣花鞋,上绣鸳鸯、梅花、莲花等吉祥图案,头戴凤冠,肩披红色霞帔。像这样的中式婚礼礼服可以去礼服店定做或是影楼租借。 5、回礼 新人们可以选择一些有中国文化内涵的小物件,例如:青花瓷的小对杯,包装精美的筷子、可爱喜庆的小泥人对偶,这些都是可以传达一些吉祥美好寓意的小物件,既有纪念意义,又使亲朋们喜欢。 四、婚礼当日 8:00新娘化妆开始,新郎准备更衣 9:00新郎乘坐花车迎接新娘,花轿等已准备完毕 9:30新郎到达新娘家,新娘蒙红盖头,在伴娘的伴随下,由新郎手持的大红绸牵着,慢慢得登上花车 10:00花车到达花轿位置,新人改乘花轿,轿夫起轿。颠轿,在乐队伴随下,向婚礼地点进行,来宾可以向新人喷放礼花弹,沿途设置欢乐球或彩带横幅,在锣鼓手的敲打声中喜庆热烈场面尽展风采 11:00新人下轿迈火盆,跨马鞍,在众人簇拥下进入婚礼现场 11:08婚礼开始,新娘更换服装,为来宾敬酒 13:30婚宴结束 五、新人入洞房

中式婚礼策划方案

中式婚礼策划方案 婚礼流程策划书婚礼策划案例欣赏婚礼策划创意方案范文婚礼策划书(完整的婚礼全过程) 中式婚礼策划方案 中国传统的婚礼中有很多习俗,所以在策划中式婚礼方案时我们先了解一下中式婚礼中的习俗和必备的要素: 中式婚礼习俗 抬轿起程:在锣鼓、唢呐、舞狮的伴随下,花轿开始起程。按传统,新娘应该被兄弟背出来送上轿子。不过现代人多独生子女,只能由表兄弟或伴郎代劳,通常也改背为抱了。花轿的路程目前只是走走形式,除非两家特别近,要不从上海这头抬到那头,肯定累趴下。不过按照惯例是要给轿夫红包的,否则他们会有意颤动花轿,让新娘“好受”。 ●跨火盆和射箭:古礼中是新娘坐花轿过炭火盆,不过现在通常都是新娘在媒人的搀扶下直接跨了。然后在下轿之前,新郎还得拉弓朝轿门射出3支红箭,用来驱除新娘一路可能沾染的邪气。 ●拜堂和交杯酒:火盆之后有的还要跨过马鞍,征兆新人婚后合家平安;然后才由新郎用条红布包着的秤杆挑开新娘头上的喜帕,这时,一对新人就该正式拜堂了。拜堂后最重要的部分不是交杯酒(合卺酒),而是给双方高堂敬茶,通常这个时候是弄得一群人声泪俱下,场面之感人,在热烈的喜庆气氛中也透渗透着浓浓的亲情。 ●同心结发和谢媒:现代的娶亲仪式,很多都是把该在洞房里的事搬出来展示。比如说结发,应是新人在洞房里相互剪些头发,作为夫妻关系的信物放在一起保存,现在则是当众表演。之后双方母亲同点龙凤烛,新人交换香书美玉做信物,再请出媒人赠送蹄膀。 中式婚礼之必备九要素 1、红色桌布让你的婚宴餐桌看起来更加喜庆。 2、共同点燃代表爱情的红烛则把婚礼引向*。 3、带着凤冠霞佩的新人泥偶给婚礼带来活泼的气氛。 4、运用一些红色的浆果作为点缀使宴会的布置更有层次感。 5、红玫瑰当然是中式婚礼上首选的鲜花。 6、一个用鲜花装点的迎接牌是必不可少的元素。 7、不论你选择什么样的婚礼蛋糕,不要忘记在桌面上洒满红色花瓣,这能让婚礼的气氛统一。

传统中式婚礼走秀主持词

传统中式婚礼走秀主持词 【篇一】 中式婚礼走秀主持词 一、点龙凤喜烛。掌声有请新郎新娘的父母荣登喜点龙凤喜烛堂。请两位母亲为一对新人点燃龙凤喜烛。让两位母亲来点这龙凤喜烛,象征着家族血脉的一个延续和传承,同时,也是象征母爱之光将永远照亮一对新人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 二、新郎出场(射箭)洞房花烛夜是人新郎出场(射箭)生三大幸事之一,我想新郎官现在是迫不及待的想要入洞房了吧。那我们就掌声有请新郎官儿出场吧(调侃新(此时此刻,你激不激动?郎穿越历史)新郎官儿,穿越历史)穿越历史。紧不紧张?我知道你激动,我也知道你紧张,我还知道你巴不得这天儿快黑了好入洞房。有请新郎官儿三箭定乾坤:一箭射天,天赐良缘合家欢!二箭射地,地久天长永如意!三箭射远,前程似锦好姻缘!新郎官儿,快到华盖下去迎接你的新娘吧。掌声有请新娘就位。 三、新人入场新人到堂前,宾客站两边,才子配佳人,鼓乐响云天。男左女右,新人入喜堂啰!一条大红绸,一人牵一头,月老定三生,前程似锦绣!红红火盆熊熊烧,跨过火盆烦恼消。新娘跨火盆啰!婚后的日子红红火火;玉马鞍前迎新娘,富贵安康又吉祥。新娘跨马鞍啰,一生相伴平平安安。

四、挑盖头听说新娘长得如花似玉,诸位想不想先睹为快。新郎官儿,这是什么?(称杆)称杆上有什么?(称星)称、星,称心,称心如意的意思。来新郎,用这根秤杆挑开新娘的花容月貌。秤杆秤星闪闪亮,新郎想看美娇娘,莫怪司仪来作梗,故意逗你心发慌。莫生气啊。好,现在正式开始,记住要挑三下。新郎挑红盖头啰!左一挑称心如意,右一挑富贵吉祥,中间一挑挑出个羞答答、娇滴滴、水灵灵、白嫩嫩、如花似玉的美娇娘! 五、三拜九叩天圆地方,人海茫茫;梧桐凤凰,儿女情长!有请张公子携新婚娘子,怀虔诚之心,行恭敬之礼。先参拜天地谢双亲,夫妻对拜定终身!有请新人行三拜九叩大礼一拜天地,一拜天地,一拜天地新人跪,一拜,风调雨顺,再拜,五谷丰登,三拜家业兴旺。新人起!二拜高堂:新人跪,一拜,祈高堂幸二拜高堂:福安康,再拜,愿双亲天伦永享,三拜,祝父母大人万寿无疆。新人起!夫妻对拜:鸾凤和鸣在良辰,夫妻对夫妻对拜:拜定终身。现在行夫妻对拜礼。新人跪,一拜,白头偕老夫妻恩爱!再拜,早生贵子幸福康泰;三拜,比翼齐飞事业添彩;礼毕,新人起!良缘必有宿命,大礼本自天成,掌声恭贺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调侃新人:互调侃新人调侃新人叫“相公”、“娘子”) 六、新人改口、敬茶新娘要新人改口、甜甜叫上三声妈,媳妇叫一声“妈”婆婆答一声,“哎”,媳妇再叫一声“妈”,婆

中国传统婚礼策划

中国传统婚礼策划 篇一:传统中式婚礼婚庆方案设计 传统中式婚礼婚庆方案设计 “下意识中,所有中国姑娘都梦想红色婚礼裙子和喜桥;所有西方女子都憧憬婚姻面纱和婚礼的钟声。” ---林语堂 准新娘们可能多次想象着自己披上嫁衣的那一刻,想象着婚礼上自己光彩照人的形象。然而,别具一格的办个传统中式的婚礼,众所周知,外国人向往的是中国民族传统婚俗文化,中国人信奉的是“民族的就是时尚的”,因为中国传统婚礼讲究的是热热闹闹,婚礼越热闹,越是兴旺的象征,也就越能体现震撼和轰动效应?? 传统中式婚礼流程表: 化妆:新娘化妆开始,新郎准备更衣。新郎顶戴花翎、身着蟒袍、腰挎玉带,新娘身着绣花裙褂、披戴凤冠霞帔、头顶盖着一块红方巾。(凤冠是饰有银质或其他质地的凤凰模型,霞帔则是红色的披肩,一般来说,新娘穿红绸袄裤,绣花鞋,上绣鸳鸯、梅花、莲花等吉祥图案。) 祭祖:男方在出门迎娶新娘之前,先祭拜祖先。 燃炮:迎亲礼仪队伍行列在途中,应一路燃放鞭炮以示庆贺。

等待:新郎礼仪队伍至女方家时,会有一男童侍持茶盘等候新郎,新郎下车后,应赏男孩红包答礼,再进入女方家。 讨喜:新郎应持捧花给房中待嫁之新娘,此时,新娘之闺中密友要拦住新郎,不准其见到新娘,女方可提出条件要新郎答应,通过后新郎才得进入。 拜别:新人上香祭祖,新娘应叩拜父母道别,并由父亲盖上头纱,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 出门:新娘应由福高德劭女性长辈持竹筛或黑伞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子在结婚当天的地位比谁都大,因此不得与天争大。 起轿:随着婚礼主持人(也称:执待)的一声“起轿”,乐曲响起,浩浩荡荡的礼仪队伍起程。由八名轿夫抬着一对大红龙 凤轿(寓意龙凤呈祥),执待若干举着旗锣伞扇,抬着八面大鼓,还有6---8名吹鼓手,热热闹闹地吹奏民族乐曲。 礼仪队伍的顺序是:6人或8人的民俗乐队开道;旗锣伞扇紧随在后,在后就是新人分坐两台花轿,新郎坐龙轿,新娘坐凤轿,花轿由4人或8人抬;迎亲家属及伴郎伴娘童男童女和婚礼主持人跟随队伍前行。 花轿:在新娘上花轿后,花轿走后不久,女方家长应将一碗清水、白米撒在花轿后,代表女儿已是泼出去的水,以后的一切再也不予过问,并祝女儿事事有成,有吃有穿。燃炮:由女方家至男方家的途中,同样要一路燃放礼炮。 摸橘:新娘子迎新队伍到达新郎家时,由一位拿着橘子的小孩来迎接

中式婚礼策划书

中式婚礼策划书(一) 一、中式婚礼策划之必备道具 花轿:花轿作为传统婚礼的核心部分是从南宋开始流行的。它分四人抬、八人抬两种,又有龙轿、凤轿之分。轿身红幔翠盖,上面插龙凤呈祥,四角挂着丝穗。有钱人家娶亲为五乘轿,花轿三乘,娶亲去的路上女迎亲者坐一乘,其余二乘由压轿男童坐;迎亲回来时新娘、迎亲、送亲者各坐一乘,另有二乘蓝轿,用蓝呢子围盖,上面插铜顶,由新郎、伴郎各坐一乘。 旗锣伞扇:它位于迎亲队伍之中、花矫之前,可令整个迎亲仪式热闹、壮观。鞭炮:迎亲礼车在行进途中,应一路燃放鞭炮表示庆贺。凤冠霞帔:嫁女儿的人家无论贫富对嫁衣都是十分的讲究。内穿红袄,足登绣履,腰系流苏飘带,下着一条绣花彩裙,头戴用绒球、明珠、玉石丝坠等装饰物连缀编织成的“凤冠”,再往肩上披一条绣有各种吉祥图纹的锦缎—“霞帔”。盖头:古时新娘着凤冠霞帔的同时都用红布盖头,以遮羞避邪,红色取吉祥之意。 马鞍:“鞍”与“安”同音,取其“平安”长久之意。多放于洞房的门槛上,表示新娘跨马鞍,一世保平安。当新娘前脚迈入门槛,后脚抬起还没有落下的时候,这时由上有父母、下有子女的全人把马鞍抽掉,正好符合了“烈女不嫁二夫,好马不配双鞍”的意思。火盆:它是放置于大门口的一盆火,让新娘迈过去,寓意婚后的日子红红火火。 天地桌:多置于院中,桌上放大斗、尺子、剪子、镜子、算盘和秤,称为“六证”。意思是:可知家里粮食有多少、布有多少、衣服好坏、容颜怎样、帐目清否、东西轻重等。民间常有只有“三媒六证”俱全,才表示新婚合理合法的说法。等到吉时举行的结婚典礼,就俗

称为“拜天地”,由司仪主持,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是夫妻对拜。 秤秆:入洞房后,新郎用秤秆挑去新娘的红盖头,取意“称心如意”。花烛:在婚礼仪式中使用大红色的成对蜡烛,点燃于厅堂及洞房之内。因其上多有金银龙彩饰,故称为“花烛”。 二、中式婚礼策划之必备习俗 抬轿起程:在锣鼓、唢呐、舞狮的伴随下,花轿开始起程。按传统,新娘应该被兄弟背出来送上轿子。不过现代人多独生子女,只能由表兄弟或伴郎代劳,通常也改背为抱了。花轿的路程目前只是走走形式,除非两家特别近,要不从上海这头抬到那头,肯定累趴下。不过按照惯例是要给轿夫红包的,否则他们会有意颤动花轿,让新娘“好受”。 跨火盆和射箭:古礼中是新娘坐花轿过炭火盆,不过现在通常都是新娘在媒人的搀扶下直接跨了。然后在下轿之前,新郎还得拉弓朝轿门射出3支红箭,用来驱除新娘一路可能沾染的邪气。 拜堂和交杯酒:火盆之后有的还要跨过马鞍,征兆新人婚后合家平安;然后才由新郎用条红布包着的秤杆挑开新娘头上的喜帕,这时,一对新人就该正式拜堂了。拜堂后最重要的部分不是交杯酒(合卺酒),而是给双方高堂敬茶,通常这个时候是弄得一群人声泪俱下,场面之感人,在热烈的喜庆气氛中也透渗透着浓浓的亲情。 同心结发和谢媒:现代的娶亲仪式,很多都是把该在洞房里的事搬出来展示。比如说结发,应是新人在洞房里相互剪些头发,作为夫妻关系的信物放在一起保存,现在则是当众表演。之后双方母亲同点龙凤烛,新人交换香书美玉做信物,再请出媒人赠送蹄膀。 三、中式婚礼策划置之花销 办一场地道的中式婚礼现场布置环节可真不少,比如中式婚礼现

最新中式婚礼流程及策划方案

1. 花轿起程 唢呐、舞狮的伴随下,花轿开始起程 2. 新娘入轿 新娘应该被兄弟(或表兄弟)背出来送上轿子。 3. 颤花轿 花轿的路程目前只是走走形式,除非两家特别近。按照惯例是要给轿夫红包的,否则他们会有意颤动花轿,让新娘“好受”(新娘蒙红盖头,在伴娘的伴随下,由新郎手持的大红绸牵着,慢慢地登上花车,到达花轿位置后,新人改乘花轿。) 4. 新娘下花轿 媒人(或伴娘)掀开轿帘新娘在媒人(或伴娘)的搀扶下走出花轿。 5. 由司仪致开场白(中式贺词) 渲染喜庆气氛感谢来宾(中式贺词) 6. 请高堂 请出双方父母上台入座。(由DJ放音乐) 7. 请新郎! 新郎上台站定台中。(由DJ放音乐) 8. 迎新娘传席 由DJ放中式喜庆音乐。中式酒店婚礼宴厅门口悬挂门帘,媒人或伴娘掀开门帘,新娘入场所谓传席也就是铺在地上的红毯,寓意着传宗接代。(如无花轿接送,门口悬挂的门帘也可代替轿

帘) 9. 跨火盆 新娘在媒人(或伴娘)的搀扶下跨火盆,征兆新人婚后红红火火。 10. 射红箭 新郎接过伴郎递上的弓箭,拉弓射出3支红箭, 第一箭射向天,天赐良缘合家欢第二箭射向地,天长地久人如意第三箭向远方,生活美满爱久长 11. 跨马鞍 新娘在媒人(或伴娘)的搀扶下跨过马鞍,征兆新人婚后合家平安。 12. 牵红球 新娘在媒人(或伴娘)的搀扶下走上台 伴郎送上红球,新郎新娘各牵红球一端站于台中 13. 致证婚词 司仪致辞并介绍证婚人,证婚人致证婚词 14. 拜堂 一对新人各拉红球一端正式拜堂。(“一拜天地向来宾鞠躬,二拜高堂向父母鞠躬,夫妻对拜……”) 15. 挑喜帕 伴郎送上如意秤杆,然后由新郎用条红布装饰的如意秤杆挑开新娘头上的喜帕。(从此称心如意) 16. 敬茶

传统中式婚礼礼仪

传统中式婚礼礼仪 传统的中式婚礼的特点就是古朴,礼节周全,气氛热烈,满目皆红,传统的婚礼也有一种独特的美,但是也特别讲“礼”,以下是出guo为大家搜集的传统中式婚礼礼仪,欢迎阅读! 伴郎送上斟满的酒杯,新人喝合卺酒,从此恩恩爱爱,白头偕老。 新人进行最后一道仪式———“送神” 两人从供桌上取下一套纸钱,放进炭火盆焚烧。之后,婚礼仪式结束。 新人退场,换礼服,后入席用餐,整备敬酒。 花轿成为传统婚礼的核心部分,分四人抬、八人抬两种;又有龙轿、凤轿之分。轿身红幔翠盖,上面插龙凤呈祥,四角挂着丝穗。 旗锣伞扇:在迎亲队伍之中,花轿之前,令整个迎亲仪式热闹、壮观。 鞭炮:迎亲礼车在行列途中,应一路燃放鞭炮表示庆贺。 火盆:放置于大门口的一盆火,让新娘跨过去,寓意婚后的日子红红火火。 嫁衣是最讲究的,内穿红袄,足蹬绣履,腰系流苏飘带,下着一条绣花彩裙,头戴用绒球、明珠、玉石丝坠等装饰物连缀编织成的“凤冠”,再往肩上披一条绣有各种吉祥图纹的锦缎“霞帔”。 “鞍”“安”同声,取其“平安”长久之意。多放于入洞房门槛上,让新娘跨,表示新娘跨马鞍,一世保平安。当新娘前脚迈入门

槛,后脚抬起还没有落下的时候,需要上有父母、下有子女的“全福人”把马鞍抽掉,正好符合了“烈女不嫁二夫,好马不配双鞍”的意思。 多放院中,桌上放大斗、尺子、剪子、镜子、算盘、秤,称“六证”。意为“六证”可知家里粮有多少、布有多少、衣服好坏、容貌怎样、账目清否、东西轻重等。 在婚礼中使用大红色的成对蜡烛,点燃于厅堂及洞房之内。因其上多有金银龙凤彩饰,故称“花烛”。 中国传统历法有一个名为立春的气节,若那一年的西历里于年头及年尾均有立春,这一年便是双春了。春天在中国传统观念上都是一个好兆头,既是恋爱的季节,也有添丁的含义,而双春更有好生养的意味。而春天为一年之始,也象征了一对新人步入人生的新阶段,一起开创新生活,故此特别适宜结婚。 有时候,中国传统历法一年会比一般年份多出一个月,即有13个月,称为润月。「闰」有滋润、饱满、丰收之意,故此在闰月结婚,则象征爱情甜甜蜜蜜,夫妇幸福快乐 出门时,新娘会有两把红纸扇,分别代表她的好与坏。当新娘坐上花车后,会把其中一把丢弃,代表丢掉从前的坏处,而另一把则会带到男家,象征会把自己的好带到夫家,当个好新娘。 从前女子外嫁后,可能一辈子也不能回娘家;为了令女儿不会太想家,所以花车开动时,新娘妈妈会向花车泼一碗水,以免女儿太伤心。

中式婚礼项目策划方案

中式婚礼策划方案 民俗 导读:如果中式婚礼是你自幼的梦想,那首先要知道,中式婚礼礼节繁复,不必苛求原样照搬,只要抓住几个关键词,你的婚礼就会热闹非凡,下面就来看看中式婚礼策划方案。 当下结婚的年轻人越来越寻求个性,一个完美的中式婚礼策划方案,能让你拥有一场传统的中式婚礼。现在就一起来了解下传统中式婚礼策划方案! 中式婚礼策划方案——开场 华堂异彩披锦绣,良辰美景笙歌奏,今日举杯邀亲友,钟情燕尔配佳偶。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各位长辈尊亲,大家中午好!首先欢迎大家在这幸福美好的日子里如约来到这喜庆的殿堂,来共同见证一场人间盛典、情感的盛宴!此刻古城食府是欢声笑语、张灯结彩。良辰已到,恭请执礼者各执其礼,执事者各执其事,观礼者助兴围观,乐手笙箫鼓乐齐奏祥瑞之声!

中式婚礼策划方案——请新人 大家请看现在花轿已到古城食府大门前:恭请新贵人新嫁娘下轿——(督导调度新郎新娘从候场出走到花门下就位,新郎手中牵红绸的一端,另一端交给新娘,新娘头顶红盖头,注意将中央金色装饰顶在嘴顶端。新娘右手牵红绸,左手执苹果) 中式婚礼策划方案——入场

一条红丝绸,两人牵绣球,月老定三生,牵手踏绣球——新人驾到! 中式婚礼策划方案——铺毡,传袋 都说新娘下轿进门,不踩土地不踏空,是家道兴旺永昌荣!有请()府全体女眷接新娘,铺毡传袋!(音乐开始为新人铺毡,6块全铺好,提前先铺好5块,新娘面前预一块)未进花堂先传袋,祈福传宗又接代,有请新人高升!一代传十代,十代传百代,是千秋又万代。(督导注意,先放行新郎,手牵红绸,等红绸快拉直状态时放两礼仪陪新娘踩毯行进,走过3块铺垫)

中式婚礼策划方案——手握苹果跨马鞍 (舞台前方设象征性马鞍)玉马鞍前迎新娘,手握苹果求吉祥。新人迈步跨马鞍,平平安安配鸳鸯。 中式婚礼策划方案——迈火盆

古代婚礼仪式流程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古代婚礼仪式流程 篇一:中国古代婚礼流程以及婚礼习俗 中国古代婚礼流程以及婚礼习俗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情侣们采取的结婚方式已经不仅仅是西式婚礼的方式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传统的中式婚礼了,今天,中国婚庆礼仪网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下古代婚礼的一些流程和习俗。《五礼通考》曾说,自后齐以来,不管天子庶民,婚礼“一曰纳采,二曰向名,三曰纳吉,四曰纳征,五曰请期,六曰亲迎。”这就是古代婚礼所分的六个阶段,俗称“六礼”。 一、纳采:这是议婚的第一阶段,男方请媒提亲后,女方同意议婚,男方备礼去女家求婚,礼物是雁,雁一律要活的。为何用雁?雁为候鸟,取象征顺乎阴阳之意,后来又发展了新意,说雁失配偶,终生不再成双,取其忠贞。 二、问名:是求婚后,托媒人请问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 三、纳吉:是把问名后占卜合婚的好消息再通知女方的

仪礼,又叫“订盟”。这是订婚阶段的主要仪礼。古俗,照例要用雁,作为婚事已定的信物。后发展到用戒指、首饰、彩绸、礼饼、礼香烛、甚至羊猪等,故又称送定或定聘。 四、纳征:是订盟后,男家将聘礼送往女家,是成婚阶段的仪礼。这项成婚礼又俗称完聘或大聘、过大礼等。后来,这项仪式还采取了回礼的做法,将聘礼中食品的一部或全部退还;或受聘后,将女家赠男方的衣帽鞋袜作为回礼。聘礼的多少及物品名称多取吉祥如意的含意,数目取双忌单。 五、请期:送完聘礼后,选择结婚日期,备礼到女家,征得同意时的仪式。古俗照例用雁,礼品一般从简,请期礼往往和过聘礼结合起来,随过大礼同时决定婚期。 六、亲迎:就是新婿亲往女家迎聚的仪式。这项仪礼往往被看做婚礼的主要程序,而前五项则当成议婚、订婚等过渡性礼仪。这些形式中有一部分出于社交关系的需要,如女家的“添妆”,到男家时的“开揖”、“闹洞房”等,都是确立社会关系的仪礼。纯属亲迎部分的仪式,一般用花轿,分双顶或单顶,扶亲妇上轿的“送亲嫂”,陪新郎至女家接人的“迎亲客”,都各有要求,起轿、回车马、迎轿、下轿、祭拜天地、行合欢礼、入洞房??每一过程又都有几种到十几种形式,大多表示祝吉驱邪。亲迎的季节,一般选在春天,州以农立,适逢农闲,丰收为是,正好婚配。 婚嫁“六礼”过后,进入过渡期,新妇回娘家的“归宁”,

中式婚礼策划方案流程

中式婚礼策划方案流程 中国传统婚礼是华夏文化的重要部分。古时于黄昏举行,取其阴阳交替有渐之义,故称。古代婚礼有六: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现在,就一起来看看以下两篇关于中式婚礼策划方案吧! 传统的中式婚礼以古朴,礼节周全,喜庆,热烈的张扬气氛而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尤其是许多外国的新人,格外钟情于此种形式,也是中国北方婚礼习俗的集中体现和汇粹。 花轿是传统婚礼的核心部分。分四人抬,八人抬二种。又有龙轿,凤轿之分。除去轿夫之外,还有笙锣,伞,扇等开始,一般的轿队少则十几人,多几十人,很是壮观。 此刻的花轿已经不多了,所以如果要举行此种形式的婚礼,必须要提前预定。在一些婚庆公司能够带给这类服务。要选在公园里或是避开交通要道的场所,给自己的花轿留有充分空间,因为颠花轿的场面会引来大批观光者,造成交通堵塞。 新人的服装为凤冠霞帔,或长袍马褂。新娘蒙红盖头,在伴娘的伴随下,由新郎手持的大红绸牵着,慢慢地登上花车,到达花轿位置后,新人改乘花轿。 中式婚礼之必备习俗抬轿起程:在锣鼓、唢呐、舞狮的伴随下,花轿开始起程。按传统,新娘就应被兄弟背出来送

上轿子。但是现代人多独生子女,只能由表兄弟或伴郎代劳,通常也改背为抱了。花轿的路程目前只是走走形式,除非两家个性近,要不从上海这头抬到那头,肯定累趴下。但是按照惯例是要给轿夫红包的,否则他们会有意颤动花轿,让新娘“好受”。 跨火盆和射箭:古礼中是新娘坐花轿过炭火盆,但是此刻通常都是新娘在媒人的搀扶下直接跨了。然后在下轿之前,新郎还得拉弓朝轿门射出3支红箭,用来驱除新娘一路可能沾染的邪气。 拜堂和交杯酒:火盆之后有的还要跨过马鞍,征兆新人婚后合家平安;然后才由新郎用条红布包着的秤杆挑开新娘头上的喜帕,这时,一对新人就该正式拜堂了。拜堂后最重要的部分不是交杯酒(合卺酒),而是给双方高堂敬茶,通常这个时候是弄得一群人声泪俱下,场面之感人,在热烈的喜庆气氛中也透渗透着浓浓的亲情。 同心结发和谢媒:现代的娶亲仪式,很多都是把该在洞房里的事搬出来展示。比如说结发,应是新人在洞房里相互剪些头发,作为夫妻关系的信物放在一齐保存,此刻则是当众表演。之后双方母亲同点龙凤烛,新人交换香书美玉做信物,再请出媒人赠送蹄膀。 婚礼前一个月: 与主持人沟通婚礼形式和资料。确认花轿,服装,婚宴

2015中式婚礼主持词

2015中式婚礼主持词 第1篇:中式婚礼主持词 一、点龙凤喜烛。掌声有请新郎新娘的父母荣登喜点龙凤喜烛堂。请两位母亲为一对新人点燃龙凤喜烛。让两位母亲来点这龙凤喜烛,象征着家族血脉的一个延续和传承,同时,也是象征母爱之光将永远照亮一对新人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 二、新郎出场(射箭)洞房花烛夜是人新郎出场(射箭)生三大幸事之一,我想新郎官现在是迫不及待的想要入洞房了吧。那我们就掌声有请新郎官儿出场吧(调侃新(此时此刻,你激不激动?郎——穿越历史)新郎官儿,——穿越历史)穿越历史。紧不紧张?我知道你激动,我也知道你紧张,我还知道你巴不得这天儿快黑了好入洞房。有请新郎官儿三箭定乾坤:一箭射天,天赐良缘合家欢!二箭射地,地久天长永如意!三箭射远,前程似锦好姻缘!新郎官儿,快到华盖下去迎接你的新娘吧。掌声有请新娘就位。 三、新人入场新人到堂前,宾客站两边,才子配佳人,鼓乐响云天。男左女右,新人入喜堂啰!一条大红绸,一人牵一头,月老定三生,前程似锦绣!红红火盆熊熊烧,跨过火盆烦恼消。新娘跨火盆啰!婚后的日子红红火火;玉马鞍前迎新娘,富贵安康又吉祥。新娘跨马鞍啰,一生相伴平平安安。 四、挑盖头听说新娘长得如花似玉,诸位想不想先睹为快。新郎官儿,这是什么?(称杆)称杆上有什么?(称星)称、星,称心,称心如意的意思。来新郎,用这根秤杆挑开新娘的花容月貌。秤杆秤星闪闪亮,新郎想看美娇娘,莫怪司仪来作梗,故意逗你心发慌。莫生气啊。好,现在正式开始,记住要挑三下。新郎挑红盖头啰!左一挑称心如意,右一挑富贵吉祥,中间一挑挑出个羞答答、娇滴滴、水灵灵、白嫩嫩、如花似玉的美娇娘! 五、三拜九叩天圆地方,人海茫茫;梧桐凤凰,儿女情长!有请张公子携新婚娘子,怀虔诚之心,行恭敬之礼。先参拜天地谢双亲,夫妻对拜定终身!有请新人行三拜九叩大礼一拜天地,一拜天地,一拜天地新人跪,一拜,风调雨顺,再拜,五谷丰登,三拜家业兴旺。新人起!二拜高堂:新人跪,一拜,祈高堂幸二拜高堂:福安康,再拜,愿双亲天伦永享,三拜,祝父母大人万寿无疆。新人起!夫妻对拜:鸾凤和鸣在良辰,夫妻对夫妻对拜:拜定终身。现在行夫妻对拜礼。新人跪,一拜,白头偕老夫妻恩爱!再拜,早生贵子幸福康泰;三拜,比翼齐飞事业添彩;礼毕,新人起!良缘必有宿命,大礼本自天成,掌声恭贺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调侃新人:互调侃新人调侃新人叫"相公"、"娘子") 六、新人改口、敬茶新娘要新人改口、甜甜叫上三声妈,媳妇叫一声"妈"婆婆答一声,"哎",媳妇再叫一声"妈",婆婆再答一声"哎",三遍过后,红包就到手了,就这么简单。我们这是中式婚礼,为了体现传统特色,这妈得改叫娘,古人有讲究,以后夫家的财源旺不旺,就看婚礼仪式上婆媳叫答的声音响不响。开始......哎啥呀,快给赏钱吧。孝顺媳妇娶到家,婆婆心里乐开花。再请新娘恭恭敬敬的叫声爸,不过我们这是中式婚礼,不能叫爸要叫爹......亲亲热热叫声妈,甜甜蜜蜜叫声爸,美坏了爸来乐坏了妈,孝顺儿媳今儿个娶进门儿,相亲相爱是一家。新娘嘴甜叫声妈,就有一个红包拿,问一下新郎官儿有没有受到什么启发。来,咱也改口叫声妈,同样也会有钱花。 七、喝交七杯酒举案齐眉手牵手,两情相悦度春秋,一朝同饮交杯酒,今生今世不分手。有请新人共饮交杯酒!臂挽臂手牵手,柔情蜜意在心头,夫妻共饮交杯酒,相濡以沫到白头。朋友们,让我们用掌声恭祝一对新人相亲相爱永相守,幸福无边到永久。 八、交换信物、新郎致答交换信物、谢辞。 九、新人同撒吉祥来,撒出吉祥、撒出安康、撒出一生幸福的时光。新郎来撒个龙凤呈

中国古代婚礼流程以及婚礼习俗

中国古代婚礼流程以及婚礼习俗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情侣们采取的结婚方式已经不仅仅是西式婚礼的方式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传统的中式婚礼了,今天,中国婚庆礼仪网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下古代婚礼的一些流程和习俗。 《五礼通考》曾说,自后齐以来,不管天子庶民,婚礼“一曰纳采,二曰向名,三曰纳吉,四曰纳征,五曰请期,六曰亲迎。”这就是古代婚礼所分的六个阶段,俗称“六礼”。 一、纳采: 这是议婚的第一阶段,男方请媒提亲后,女方同意议婚,男方备礼去女家求婚,礼物是雁,雁一律要活的。为何用雁?雁为候鸟,取象征顺乎阴阳之意,后来又发展了新意,说雁失配偶,终生不再成双,取其忠贞。 二、问名: 是求婚后,托媒人请问女方出生____年__月__日和姓名,准备合婚的仪式。 三、纳吉: 是把问名后占卜合婚的好消息再通知女方的仪礼,又叫“订盟”。这是订婚阶段的主要仪礼。古俗,照例要用雁,作为婚事已定的信物。后发展到用戒指、首饰、彩绸、礼饼、礼香烛、甚至羊猪等,故又称送定或定聘。 四、纳征: 是订盟后,男家将聘礼送往女家,是成婚阶段的仪礼。 这项成婚礼又俗称完聘或大聘、过大礼等。后来,这项仪式还采取了回礼的做法,将聘礼中食品的一部或全部退还;或受聘后,将女家赠男方的衣帽鞋袜作为回礼。聘礼的多少及物品名称多取吉祥如意的含意,数目取双忌单。 五、"请期:

送完聘礼后,选择结婚日期,备礼到女家,征得同意时的仪式。古俗照例用雁,礼品一般从简,请期礼往往和过聘礼结合起来,随过大礼同时决定婚期。 六、亲迎: 就是新婿亲往女家迎聚的仪式。这项仪礼往往被看做婚礼的主要程序,而前五项则当成议婚、订婚等过渡性礼仪。这些形式中有一部分出于社交关系的需要,如女家的“添妆”,到男家时的“开揖”、“闹洞房”等,都是确立社会关系的仪礼。纯属亲迎部分的仪式,一般用花轿,分双顶或单顶,扶亲妇上轿的“送亲嫂”,陪新郎至女家接人的“迎亲客”,都各有要求,起轿、回车马、迎轿、下轿、祭拜天地、行合欢礼、入洞房……每一过程又都有几种到十几种形式,大多表示祝吉驱邪。亲迎的季节,一般选在春天,州以农立,适逢农闲,丰收为是,正好婚配。 婚嫁“六礼”过后,进入过渡期,新妇回娘家的“归宁”,一直到新妇进入育产期,第二代再行诞生礼。从此,婚礼只作为一种家庆纪念日,按周年庆贺(满一个“花甲”举行隆重庆贺仪式,叫办重婚酒),年年值庆,直至终年。

中式婚礼策划方案

开场 各位父老乡亲、各位兄弟姐妹,各位老街坊旧邻居们大家好! 今天是20**年*月*日,农历丁亥年*月*,是一个八八大发,就要你发的好日子,咱们所有的亲朋好友们,共同迎来了咱们*氏家族的公子*氏家族的千金喜结良缘之日。此时此刻,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代表二位,对各位亲朋好友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谢意!同时请允许我代表各位来宾,各位亲朋好友祝二位新人新婚愉快,永结同心,白头偕老,早生贵子!! 来宾们朋友们,一个让人激动的时刻即将到来,一个让人难忘的时刻即将来到,来吧拿出你热情的吉祥的掌声,有请新郎新娘入场! 新人进场 夸新郎新娘 咱们今天的新郎官是特别特别的潇洒,对不对?……;

跨木马鞍 在我们民俗婚礼中有这么一个程序,我们为新人准备了这么一个物件,这是一个什么物件呢?对,是木马鞍,上面放了一个苹果,它代表什么样的寓意呢?有哪位朋友知道请大声说出来,对,就是平平安安的意思。接下来,新郎将来牵着他的新娘子跨过这木马鞍,掌声响起来,祝福声响起来。一块新湘木,雕成木马鞍,新人跨过去,岁岁报平安! 跨火盆 我们还为新人准备了第二个物件,这又是一个什么物件呢?对是火盆,这又是代表什么意思呢?对是红红火火的意思,也代表着他们夫妻二人事业红火,爱情红火,掌声再次响起来,有请二位新人跨火盆咯~ 有请二位新人登上典礼台,亲爱的朋友们让我们共同见证这二位新人最幸福最吉祥的一天吧! 朋友们,席子炎祥黄道日,良缘佳偶配锦时。在我们民俗婚礼当中,我们的新郎要请我们的伴娘送上这吉祥如意之箭,递到新郎官手中,有请新郎官首先

射出这第一支箭,一箭射天,天赐良缘,人生路上相伴走,第二箭,二箭射地,爱情更上一层楼,好射出这第三箭,三箭定乾坤,美满幸福到白头!掌声祝福声多一点,谢谢! 再次感谢各位朋友们,现在我感觉到大家都非常的焦急,因为咱们的新娘子一直是顶着红盖头来到典礼台,我想请问一下所有的亲友们想不想见识一下新娘子的庐山真面目,到底想不想,有一首歌特别适合现在咱们新郎官的心情,知道是哪首歌吗?接下来有请新郎官轻轻的掀开红盖头,现场所有的朋友们一起唱起来好吗?“掀起你的盖头来,让我来看看你的脸,……”,朋友们来准备你的掌声,清波浮绿水,新娘露画容。 那么接下来就有请我们的二位新人向在座的所有来宾行新婚大礼。一拜天地,一鞠躬,感谢天,终于等到这一天;二鞠躬,感谢地,于踏上这片地;三鞠躬,感谢天为媒地为妁,比翼齐飞,喜结连理!常言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为了儿女的成长染白了青丝,费尽了心血。常言道:水有源,树有根,儿女不忘养育恩,新娘和新郎如今已成家,真的要感

中国民俗传统婚礼的特点

中国民俗传统婚礼的特点 弘扬中国民俗文化,倡导时尚健康婚礼 什么是婚礼司仪:主持与主持人:(执事) 1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在接人待宾方面是很讲礼仪的。婚礼司仪是结婚典礼的主持人,他是近似相声、文艺节目主持演说表演行业朗诵诸多艺术的综合艺术。 好的婚礼主持要侃侃而谈,知识渊博、风度潇洒、仪表堂堂;同时能引曲释疑、说学逗唱,诙谐风趣、雅而不淡,笑而不脏、司仪应该像一位仪表端庄的报幕员一样,把整个婚礼贯穿起来,渲染出喜庆气氛。他有时超过一般的相声,可称为黑土地文化中的一绝。 2.主持与主持人的区别……。 3执事……。传统、红白喜事…… 4主持人的重要性与责任。 ……。人生,三个字“生”“偶”“死”。 瞬间……。 一个时尚、健康、难忘的婚礼、婚典,仪式当然是最隆重和必不可少的一幕,因此主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5婚庆主持人应具备五气:霸、福、运、喜、匪。 传统、中式婚礼需备物品及场地 中式突出一个“红”字……。 场地当红不让,红色是最饱满最明快的色彩,是最豪放最浓烈的色彩,是最喜庆最美好的色彩,是最醒目最性感的色彩,红色的审美意义也是功不可没。中国传统文化赋予红色很多意义.古代美人必然是“红杉翠袖”“红螺轻纱”“红袖添香”在东方,红色象征喜庆和吉祥;红色象征爱情和渴望,在婚礼上,红色更是不可代替的颜色,下意识中,所有中国姑娘都梦想红色婚礼裙子和喜轿,红色是民族式婚礼的永恒色彩。红色显得热烈充满活力,婚礼现场以红绸花或红灯笼装饰,中国传统的宫灯极具民族风情。 大红“喜”字,红地毯当然是必不可少的准备物品。 1新人服饰(伴郎、伴娘可随意) 2主持人服饰布掸、扇子、斗 3供桌、桌披、天地牌位、香炉……。 4四种干果(核桃、枣、栗子、花生) 5饺子(七个)(长寿面)供果等……。 6弓箭 7马鞍 8火盆 9苹果新郎手中拿(也可以手拿花瓶)交杯酒杯碗筷 10秤杆镜子 11舞台背景 四.中式花轿婚礼程序 1备马亮轿(准备阶段) 2新郎告假,向父母亲属长辈 3舞狮开场 4起轿迎亲(接亲) 5新娘家落轿迎亲

中式婚礼流程及策划方案完整版

中式婚礼流程及策划方 案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1. 花轿起程? 唢呐、舞狮的伴随下,花轿开始起程 2. 新娘入轿? 新娘应该被兄弟(或表兄弟)背出来送上轿子。 3. 颤花轿? 花轿的路程目前只是走走形式,除非两家特别近。按照惯例是要给轿夫红包的,否则他们会有意颤动花轿,让新娘“好受”(新娘蒙红盖头,在伴娘的伴随下,由新郎手持的大红绸牵着,慢慢地登上花车,到达花轿位置后,新人改乘花轿。) 4. 新娘下花轿 媒人(或伴娘)掀开轿帘新娘在媒人(或伴娘)的搀扶下走出花轿。 5. 由司仪致开场白(中式贺词) 渲染喜庆气氛感谢来宾(中式贺词) 6. 请高堂 请出双方父母上台入座。(由DJ放音乐) 7. 请新郎! 新郎上台站定台中。(由DJ放音乐)

8. 迎新娘传席 由DJ放中式喜庆音乐。中式酒店婚礼宴厅门口悬挂门帘,媒人或伴娘掀开门帘,新娘入场?所谓传席也就是铺在地上的红毯,寓意着传宗接代。(如无花轿接送,门口悬挂的门帘也可代替轿帘) 9. 跨火盆? 新娘在媒人(或伴娘)的搀扶下跨火盆,征兆新人婚后红红火火。 10. 射红箭? 新郎接过伴郎递上的弓箭,拉弓射出3支红箭, 第一箭射向天,天赐良缘合家欢第二箭射向地,天长地久人如意第三箭向远方,生活美满爱久长 11. 跨马鞍? 新娘在媒人(或伴娘)的搀扶下跨过马鞍,征兆新人婚后合家平安。 12. 牵红球 新娘在媒人(或伴娘)的搀扶下走上台 伴郎送上红球,新郎新娘各牵红球一端站于台中 13. 致证婚词 司仪致辞并介绍证婚人,证婚人致证婚词

14. 拜堂? 一对新人各拉红球一端正式拜堂。(“一拜天地向来宾鞠躬,二拜高堂向父母鞠躬,夫妻对拜……”) 15. 挑喜帕? 伴郎送上如意秤杆,然后由新郎用条红布装饰的如意秤杆挑开新娘头上的喜帕。(从此称心如意) 16. 敬茶 如意秤杆沏好的茶,新人向双方高堂敬茶(进改口茶) 17. 高堂致辞 请双方父母代表致词。 18. 传递香火点喜烛? 新郎新娘的母亲共同点亮喜烛(从此子孙满堂),双方高堂入席。 19. 吃子孙饽饽长寿面 伴郎将一碗子孙饽饽和一碗长寿面端上。“筷子筷子,快生贵子!”新娘刚动两下筷子,就有人大喊:“生不生”新娘笑着回答:“生!” 20. 合卺酒(交杯酒) 伴郎送上斟满的酒杯,新人喝合卺酒,从此恩恩爱爱,白头偕老。

传统中式婚礼流程

传统中式婚礼流程 1.食汤圆:新郎在结婚出发前,要与父母兄弟及闺中女友一起吃汤圆,表示离别,母亲喂女儿汤圆,新娘哭。 2.讨喜:新郎与女方家人见面后,应持捧花给房中待嫁这新娘,此时,新娘之女友要故意拦住新郎,可是条件要新郎答应,通常都以红包礼成交。 3.拜别:新娘应叩别父母道别,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 4.出门:新娘应由一位福份高的女性长辈持竹匾或黑伞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头顶不能见阳光,另一方希望像这位女性长辈一样,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注:准备竹匾,并在上面贴上喜字) 5.礼车:竹匾可置于礼车后盖。 6.敬扇:新娘上礼车前,由一名吉祥之小男孩持扇给新娘(置于茶盘上)新娘则回赠红包答谢。(注:准备一把扎有两个小红包的扇子) 7.不说再见:当所有人离开女方家门时,决不可向女方家人说再见。 8.掷扇:礼车启动后,新娘应将扇子掷到窗外,意谓不将坏性子带到婆家,小男孩将扇子捡起后交给女方家人,女方家人回赠红包答谢。 9.燃炮:礼车离开女方家燃放鞭炮。 10.摸桔子:礼车至男方家,由一位拿着两个桔子的小孩来迎接新人,新娘要轻摸一下桔子,然后赠红包答谢。 11.牵新娘:新娘下车时,应由男方一位有福气之长辈持竹匾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持新娘进入大厅。 12.忌踩门槛,要跨过门槛。 13.过火盆,踩瓦片:新娘进入大厅后,要跨过火盆,并踩碎瓦片。 14.进洞房:新人一起坐在预先垫有新郎长裤的长椅上,谓两人从此一心并求日后生男。不准有任何男人进入洞房。(进洞房要选订时辰) 15.忌坐新床:婚礼当天,任何人皆不可坐新床,新娘更不能躺下以免一年到头病倒在床上。另外,安床后到新婚前夜,要找个未成年的男童,和新郎一起睡在床上。

2015传统中式婚礼主持词

2015传统中式婚礼主持词 今天是公元*****年元月**日,农历**年**月初**,今天久赋盛名的天津鹏天阁大酒楼6楼的宴会大厅,是高朋满座,金碧辉煌,正在恭候一对新人的到来。承蒙曹氏家族和邢氏家族的厚爱,在这里为一对新人主持新婚庆典,我感到万分的荣幸,希望大家在仪式当中,给予一对新人和主持人,多多的掌声支持,谢谢——啦!(响乐) 在这里我也要代表一对新人和他们的双方家长,对各位来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祝各位来宾朋友们,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生意兴隆,财源广进,心想事成,万事如意,抬头见喜,低头见钱。谢谢!(响乐) 现在良辰吉时己到,我宣布曹先生邢小姐新婚庆典现在开始——。有劳嘉宾大架,全体起身。这正是"新人到堂前,宾主站两边,才子配佳人,鼓乐响连天。"有请新人入花堂拉-------!(响乐) "借来天上火,燃成火一盆,新人火上过,日子过的红红火火啦!" (响乐) "一块檀香木,雕成玉马鞍,新人迈过去,步步保平安。" (响乐) "一撒金,二撒银,三撒新人上台转过身"。(响乐) 有请新郎官在自己新婚庆典的舞台上三箭定乾坤: 一箭射天,天赐良缘,新人喜临门啦! 二箭射地,地配一双,新人百年好和。 三箭定乾坤,先射天,后射地,天长地久,地久天长。(响乐) 一对新人在大家的掌声祝福下,已经来到了花堂上,有请来宾落座。 各位来宾,各位贵友,按照咱老祖宗的规矩,新娘的盖头是到了洞房新郎才挑开了,但是,今天来了这么多的客人,这么多的朋友,这么多的嘉宾,大家是不是想早一点看看新娘的花容呀!(想)。那好!今儿咱们就来个"与时俱进",提前在这里让新郎揭开盖头,好不好?(好)(然后拿一称杆,问?)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呀?(称杆)对,这是称杆,称杆这上面的是什么?(称星)这秤杆也叫"喜竿",咱们让新郎官,拿这个"喜竿"挑开新娘的盖头,新郎官"称心如意"啦!(响乐) 这正是"芙蓉出绿水,新人露花容"。大家掌声祝福啦!(响乐) 介绍新人 朋友们,下面请允许我向大家介绍以下这两位新人:这位英俊潇洒,精明干练,满脸沾沾自喜,又有一点洋洋得意的先生,就是新郎先生;掌声祝贺------。(响乐)站在新郎旁边的这位美丽大方,满脸甜蜜的就是新娘小姐。掌声祝福他们!(响乐) 三拜九叩大礼 下面请新人行大礼,行三拜九叩之礼。 一拜天地 一拜天地日月星,请一对新人转过身,整衣冠,拱手作揖,拜。 风调雨顺,一鞠躬, 五谷丰登,再鞠躬, 家业兴旺,(响乐)三鞠躬,起身。 再拜高堂,老祖宗。 有请双方家长上台入座,依次为女方家长,男方家长。 整衣冠,拜。(响乐) 祝父母多福多寿,一鞠躬。 愿高堂幸福安康,再鞠躬。 愿父母双亲,寿比南山,三鞠躬。请新人起。(响乐)

中式婚礼主持词

2015中式婚礼主持词(一) 1、开场:花堂结彩披锦绣,欢天喜地笙歌奏,今日设宴邀亲友,举觞称贺赞佳偶!各位佳宾,各位亲朋好友,大家好!首先受X、X两府之托,对诸位贵客亲临婚礼现场,以及给二位新人带来的祝福与厚爱表示由衷的谢意!今日喜堂之上,X府千金XX小姐嫁与X府公子XXXX为妻,可谓是:才子淑女,天作之合;此时良辰美景,X府X府结为亲家,可谓是:门当户对,彰显家风!首先恭请X、X两府的四位高堂落座喜堂尊位!借此之机,我向诸位高朋引荐四位高堂及参加此次婚礼的重要嘉宾:总之,今日喜堂之上是:燕尔新婚恭迎亲人聚;缔结良缘诚邀贵客来!因时间关系就不一一介绍了,我再次代表新人及刘赵两府对各位的光临表示诚挚的感谢! 2、入场: 新娘嫁入刘家门,新郎三箭定乾坤:赐弓箭!一箭准,二箭稳,三定乾坤在法门! 好!执事莅位,礼宾候场一遍锣声,祈求吉祥永保平安;二遍鼓响,天地造化赐福新人;三遍锣鼓吉时到张灯结彩瑞星高照,有请新郎新娘入花堂——! (迈火盆)迈过火盆升宏运,好日子红红又火火!有请新娘迈火盆——! (跨马鞍)幸福路上跨马鞍,平安吉祥代代传!有请新娘跨马鞍——! 3、证婚: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证婚人将为今天的婚礼拉开序幕——有请证婚人xxx为新人证婚! 4、拜花堂:天高地广,人海茫茫,二位新人鸾凤呈祥,是上苍的旨意,是天赐的良缘,为此首先请新郎新娘面对天地台,(一拜天地) 一拜天地谢姻缘;跪——:谢天降祥瑞,一叩首——! 愿地久天长,再叩首——! 盼幸福安康,三叩首——! 起身——! (二拜高堂) 家族昌盛子孙旺,返哺跪乳敬双亲,二拜高堂养育恩;跪——! 感谢父母养育之恩,一叩首——!孝敬父母颐养天年,再叩首——! 祝福父母身体安康,三叩首——!起身——!

中国古代婚礼习俗

中国古代婚礼习俗 《礼记;昏义》中的“昏”,原文作“昬”,得名于先民的亲迎礼于黄昏时进行,此时,日月渐替,含有“阳往阴来”之意,讲究天人合一的华夏先民选择了这么一个微妙的时刻,巧妙地诠释了婚义,同时也给这个仪式带上了神圣虔敬的情愫。后来,当“昏”字加上了“女”字偏旁写作“婚礼”的时候,亲迎不再限于静谧的黄昏了,当然这一仪式的神圣意识也逐渐淡去。 昏礼属于嘉礼之一,嘉礼以亲万民。周制昏礼是后世婚礼的范本,后世的婚礼在各种异族文化的交流中有所发展,也融合了不少新的习俗,不过从纳采至亲迎、合卺而入洞房,即使内涵风韵数易其容,但基本仪制的结构没有明显变化。 相传中国最早的婚姻关系和婚礼仪式从伏羲氏制嫁娶、女娲立媒约开始。《通鉴外纪》载:“上古男女无别,太昊始设嫁娶,以俪皮为礼。”从此,俪皮(成双的鹿皮)就成了经典的婚礼聘礼之一。之后,除了“俪皮之礼”之外,还得“必告父母”;到了夏商,又出现了“亲迎于庭”“亲迎于堂”的仪节。周代是礼仪的集大成时代,彼时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婚姻礼仪,《仪礼》中有详细规制,整套仪式合为“六礼”。六礼婚制作从此为华夏传统婚礼的模板,流传至今。 中国传统婚礼,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以及独具风格的传统喜文化特征,亚洲婚礼文化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时代变迁尽管有些礼仪已经逐渐淡出,但保留下来的精髓依然独具魅力. 中式传统婚礼源于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积累,中国人喜爱红,认为红是吉祥的象征.吉祥.祝福.孝敬成为婚礼上和主旨,几乎婚礼 中的每一项礼仪都渗透着中国人的哲学思想. 中国的婚礼可分为三个阶段: 婚前礼,即“订婚”正婚礼,即“结婚”或“成婚”的礼仪,就是夫妻结合的意思婚后礼,是“成妻”、“成妇”或“成婿”之礼,这表示了男女结婚后的扮演的角色在中国传统的结婚习俗里,婚前礼和正婚礼是主要程序,这些程序都是源自周公的六礼。 婚前礼 传统婚俗之看亲篇:古代女子往往“生在深闺人未识,是妍是媸无人知晓”。经媒人说合后,男方往往提出看一看的要求。这种由男方在媒人的副食下到女家作初次访问的活动,称之为“看亲”。雅称“相亲”。 有些地区除了看亲之外,还有“察人家”的习俗。“察人家”其实也是看亲,是男方由媒人带领到女方看过姑娘后,妇方父母对婚事暂不表态,再由媒人带领,回方男家。祁阳一带则称为“看当”。看当时,男方父母应先奉上香茶一盏,然后和妇方父母交谈。妇方父母通过察看男家并与男方父母交谈,如果对婚事认可,就将香茶喝尽,男方父母立即以“亲家”相称,并盛情款待客人。否则,女方父母应起身告辞,男方不要勉强留客。 传统婚俗之过礼篇 “看亲”、“看当’、之后,要履行订婚手续,俗称“过礼”。 “ 过礼”的第一步合八字,是由媒人把男方的生辰八字送到女方,女方的生辰八送到男方,有些迷信的父母,自认为是对儿女的婚事负责,往往在接到红帖之后要请算命先生推算一下,看双方的“生辰八字”是否相合,如果不合;婚事就要重新考虑。好在现代人多半不相信这一套了,所以即使交换红帖,往往也只不过是一种形式而已,有的甚至连换帖的形式都免了。 “换帖”、“合八字”之后,媒人要选个好日子,带男方去“过礼”订婚。“过礼”是大事,一般嫁娶的主动者(无论男女)要向另一方送一笔重礼,礼物至少要包括猪肘子一个,酒一对,鸡鸭各一,给对方父母的衣料各一套。鞋袜各一双,包封一个,给姑娘的东西若干。包封里封多少钱、给姑娘一些什订婚礼物,一般都在事先由媒人同双方分别协商好,不能由男方(或女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