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的压缩实验

金属材料的压缩实验
金属材料的压缩实验

金属材料压缩实验

一、预习要求

1、 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在实验前需进行哪些调整?如何操作?

2、 简述测定低碳钢弹性模量E 的方法和步骤。

3、 实验时如何观察低碳钢压缩时的屈服极限?

三、材料压缩时的力学性能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测定低碳钢压缩时的屈服极限σs 和铸铁压缩时的强度极限σb 。

2、观察比较两种材料压缩破坏现象。 (二)实验仪器及试样

1、万能材料试验机。

2、游标卡尺。

3、压缩试样。压缩试样通常为圆柱形,也分短、长两种(图4a 和b )。短试样用于测定材料抗压强度,通常规定310

≤≤

d h ;长试样多用于测定钢、铜等材料的弹性常数E 、μ等。

(三)实验原理

(四)实验步骤及数据处理

1、测量试样尺寸 测定试样的初始高度和直径,并记录到表3中。测定直径时,需在试样中部量取 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的数据取平均值。

2、调整试验机 选择合适的摆锤和示力度盘,自动绘图装置上安装好纸和笔,开动油泵电机。

3、低碳钢压缩实验 安放试样到万能材料试验机活动平台上,注意应放在正中央。开动试验机送油阀,先使活动平台快速提升,当试样与上承压板将要接触时,应减少供油量,放缓提升速度以免压缩过程过快使测试失败。当外载荷加上后观察示力指针,当示力指针停顿并有回摆时说明进入屈服阶段,记录下指针回摆的最低点读数,此值即为对应于屈服极限的载荷值P s 。当示力指针继续上升时,此时进入强化阶段,试样出现明显的变形。变形到一定程度后关闭送油阀打开回油阀卸去载荷,观察试样变形情况。

4、铸铁的压缩实验 准备工作与低碳钢压缩相同。安装好试样后打开送油阀对试样进行压缩直到压断后卸去载荷,通过示力盘上从动指针位置读出最大载荷,此值即为对应于强度极限的载荷值P b 。

5、数据处理 根据测定的试样尺寸计算出试样的横截面积,得:

低碳钢的屈服极限 A

P s

s =

σ 铸铁的强度极限 A P b b =

σ

图4 压缩试样

1、按表1、2和3形式记录、处理实验数据。

2、实验结果计算应列出公式,写出步骤。

3、回答下列问题(写明题号,不必抄题):

(1)试简述低碳钢和铸铁压缩时力学性能的异同。

(2)测定弹性模量E时为何要加初载荷并限制最高载荷?使用分级加载的目的是什么?

(1)低碳钢抗压缩的能力比铸铁要低,当对低碳钢试块进行压缩实验时,受力逐渐加大,试块随外力变形,当试块变形达到极限时,其受力也达到最大值,其受力曲线是一条向斜上方的直线。铸铁则不然,开始时与低碳钢受力情况基本相同,只是当铸铁试块受力达到本身的破坏极限时,受力逐渐减小,直到试块在外力下被破坏(裂开),受力为“0”其受力曲线与低碳钢拉伸时的受力曲线相同。

(2)1.减少误差。

2.用分级加载目的:所求的弹性模量减少误差,同时验证材料是否处于弹性状态,以

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实验二金属材料的压缩试验1

实验二金属材料的压缩试验 实验时间:设备编号:温度:湿度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设备和仪器 三、实验数据及处理 材料 直径d o(mm)高度 l(mm) L d o 截面积A0 (mm 2 ) 屈服载荷 F s(K N) 最大载荷 F b(K N) 1 2 平均 低碳钢铸铁

载荷一变形曲线(F—△l曲线)及结果 材料低碳钢铸铁F—△l曲线 断口形状 实验结果屈服极限ós=屈服极限ób= 四、问题讨论 (1)观察铸铁试样的破坏断口,分析破坏原因; (2)公析比较两种材料拉伸和压缩性质的异同。

金属村翻盖的压缩试验 原始试验数据记录 实验指导老师: 200 年月日

实验四金属扭破坏实验、剪切弹性模量测定 实验时间:设备编号:温度:湿度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设备和仪器 三、实验数据及处理 弹性模量E= 泊松比μ= 实验前 材料标距 L0(mm) 直径d0(mm)平均极惯 性矩I p (mm4) 最小抗扭 截面模量 W T (mm3)截面I 截面II 截面III 1 2 平均 1 2 平均 1 2 平均 低碳钢铸铁

低碳钢钢剪切弹性模量测定 扭矩T(K N)扭转角(rad)扭转角度增量(rad)△φT0= T1 T2 T0 T3 T4 T5 △T= 理论值相对误差 截荷-变形曲线(F-△l曲线及结果) 材料低碳钢铸铁 T—φ曲线 断口形状 实验记录屈服扭矩T s 破坏扭矩T b 破坏扭矩T b 实验结果屈服极限t s 强度极限t b

四、问题讨论 (1)为什么低碳钢试样扭转破坏断面与横截面重合,而铸铁试样是与试样轴线成450螺旋断裂面? (2)根据低碳钢和铸铁拉伸、压缩、扭转试验的强度指标和断口形貌,分析总结两类材料的抗拉、抗压、抗剪能力。

金属硬度检测方法

金属硬度检测方法 作者:张凤林 硬度是评定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最常用的指标之一。硬度的实质是材料抵抗另一较硬材料压入的能力。硬度检测是评价金属力学性能最迅速、最经济、最简单的一种试验方法。硬度检测的主要目的就是测定材料的适用性,或材料为使用目的所进行的特殊硬化或软化处理的效果。对于被检测材料而言,硬度是代表着在一定压头和试验力作用下所反映出的弹性、塑性、强度、韧性及磨损抗力等多种物理量的综合性能。由于通过硬度试验可以反映金属材料在不同的化学成分、组织结构和热处理工艺条件下性能的差异,因此硬度试验广泛应用于金属性能的检验、监督热处理工艺质量和新材料的研制。 金属硬度检测主要有两类试验方法。一类是静态试验方法,这类方法试验力的施加是缓慢而无冲击的。硬度的测定主要决定于压痕的深度、压痕投影面积或压痕凹印面积的大小。静态试验方法包括布氏、洛氏、维氏、努氏、韦氏、巴氏等。其中布、洛、维三种试验方法是应用最广的,它们是金属硬度检测的主要试验方法。这里的洛氏硬度试验又是应用最多的,它被广泛用于产品的检验,据统计,目前应用中的硬度计70%是洛氏硬度计。另一类试验方法是动态试验法,这类方法试验力的施加是动态的和冲击性的。这里包括肖氏和里氏硬度试验法。动态试验法主要用于大型的,不可移动工件的硬度检测。 各种金属硬度计就是根据上述试验方法设计的。下面分别介绍基于各种试验方法的硬度计的原理、特点与应用。 1.布氏硬度计(GB/T231.1—2002) 1.1布氏硬度计原理 对直径为D的硬质合金球压头施加规定的试验力,使压头压入试样表面,经规定的保持时间后,除去试验力,测量试样表面的压痕直径d,布氏硬度用试验力除以压痕表面积的商来计算。 HB =F / S ……………… (1-1) =F / πDh ……………… (1-2) 式中: F ——试验力,N; S ——压痕表面积,mm; D ——球压头直径,mm; h ——压痕深度, mm; d ——压痕直径,mm。 1、2布氏硬度计的特点: 布氏硬度试验的优点是其硬度代表性好,由于通常采用的是10 mm直径球压头,3000kg试验力,其压痕面积较大,能反映较大范围内金属各组成相综合影响的平均值,而不受个别组成相及微小不均匀度的影响,因此特别适用于测定灰铸铁、轴承合金和具有粗大晶粒的金属材料。它的试验数据稳定,重现性好,精度高于洛氏,低于维氏。此外布氏硬度值与抗拉强度值之间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

金属和金属材料测试题及答案(word)

金属和金属材料测试题及答案(word) 一、金属和金属材料选择题 1.垃圾分类从我做起。金属饮料罐属于() A.可回收物 B.有害垃圾C.厨余垃圾D.其他垃圾 【答案】A 【解析】 【详解】 A、可回收物是指各种废弃金属、金属制品、塑料等可回收的垃圾,金属饮料罐属于可回收垃圾,故选项正确。 B、有害垃圾是指造成环境污染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金属饮料罐属于可回收垃圾,故选项错误。 C、厨余垃圾用于回收各种厨房垃圾,金属饮料罐属于可回收垃圾,故选项错误。 D、其它垃圾是指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之外的其它垃圾,金属饮料罐属于可回收垃圾,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垃圾物质的分类、各个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把Y与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没有变化,根据以上事实,判断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正确的是 A.X Y Z B.X Z Y C.Z Y X D.Y Z X 【答案】B 【解析】 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说明X的金属活动性最强。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没有变化,说明Z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Y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弱,即Z>Ag>Y;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X>Z>Y。故选B。 点睛: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判断能否发生反应,进而可确定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3.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金属硬度测试实验指导书讲解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工程材料及热处理实验 工程材料及热处理实验指导书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机械与车辆学院 2012.10

实验一金属材料的硬度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硬度测定的基本原理及应用范围。 2、了解布氏、洛氏硬度实验机的主要结构及操作方法。 二、概述 金属的硬度可以认为是金属材料表面在接触应力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的一种能力。硬度测量能够给出金属材料软硬程度的数量概念。硬度值越高,表明金属抵抗塑性变形的能力越大,材料产生塑性变形就越困难。另外硬度与其他机械性能(如强度指标σ b及塑性指标ψ和δ)之间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硬度的大小对于机械零件或工具的使用性能及寿命具有决定性意义。 测量硬度的方法很多,在机械工业中广泛采用压入法来测定硬度,压入法又分为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维氏硬度等。 压入法硬度试验的主要特点是: ①实验时应力状态最软,(即最大切应力远远大于最大正应力)因而不论是塑性材料还是脆性材料均能发生塑性变形。 ②金属的硬度与强度指标之间存在如下近似关系: σ b=K*HB 式中:σ b ——材料的抗拉强度值;HB——布氏硬度值K——系数 退火状态的碳钢K=0.34~0.36 合金调质钢K=0.33~0.35 有色金属合金K=0.33~0.53 ③硬度值对材料的耐磨性、疲劳强度等性能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通常硬度值高,这些性能也就好。在机械零件设计图纸上对机械性能的技术要求,往往只标注硬度值,其原因就在于此。 ④硬度测量后由于仅在金属表面局部体积内产生很小压痕,并不损坏零件,因而适合 于成品检验。 ⑤设备简单,操作迅速方便。 三、布氏硬度 (一)布氏硬度试验的基本原理 布氏硬度试验是施加一定大小的载荷P,将直径为D的钢球压入被测金属表面(如图1-1所示)保持一定时间,然后卸除载荷,根据钢球在金属表面上所压出的凹痕面积F凹求

九年级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讲学案及思维导图

金属和金属材料讲学案 【本课思想导图】 课题1 金属材料教学 【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关于金属材料的学习,在认知领域的教学属于知道和了解水平,且学生已有关于金属和合金的不少生活常识,学习难度不大。为维护课标的严肃性,教学忌拔高知识难度,但在教学中,对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考虑加强一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深刻感知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合金的巨大使用价值。从方法和情感层面获得加强和熏陶,不失为一种教学创新。这样做对知识学习而言,可以变枯燥为生动;对过程与方法而言,可以获得实验探究、调查研究、归纳分析等训练;还可透过关于中国冶金发展史的学习对爱国情感的熏陶等等。同时,本课题教材联系学生生活常识较多。为扩大学习成果,在课前、课中及课后力求安排一些学生活动,以激发化学学习的持久兴趣及升华科学情结。因此,本课题的教学,以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发展学生认知能力为出发点及归宿而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同时还需考虑如价格、资源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其他因素。 3、认识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可以制得合金,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自主实验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重点探究导电、导热性等)。 2、通过讨论探究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查阅合金的资料,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逐步养成在学习过程中敢于质疑敢于探究的良好品质。 2、通过调查考察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在开发新材料提高人类生存质量方面的重大意义和贡献。 【教学重点】1、引导自主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 2、在交流学习中认识常见的合金并了解其广泛的用途。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指导调察,收集资料整理归纳;组织小组讨论交流及分享等。【仪器、药品及其它】 1、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的金属材料。 2、学生查阅有关金属材料发展前景资料。 3、酒精灯、火柴、干电池、导线、小灯泡、砂纸、铜丝、铁丝、铝丝、铁架台、黄铜、铜、焊锡、锡、铁片、铅、铝片、铝合金。 4、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金属材料的压缩实验

金属材料的压缩实验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金属材料压缩实验 一、预习要求 1、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在实验前需进行哪些调整如何操作 2、简述测定低碳钢弹性模量E 的方法和步骤。 3、实验时如何观察低碳钢压缩时的屈服极限 三、材料压缩时的力学性能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测定低碳钢压缩时的屈服极限σs 和铸铁压缩时的强度极限σb 。 2、观察比较两种材料压缩破坏现象。 (二)实验仪器及试样 1、万能材料试验机。 2、游标卡尺。 3、压缩试样。压缩试样通常为圆柱形,也分短、长两种(图4a 和b )。短试样用于测定材料抗压强度,通常规定310 ≤≤ d h ;长试样多用于测定钢、铜等材料的弹性 常数E 、μ等。 (三)实验原理 (四)实验步骤及数据处理 1、测量试样尺寸 测定试样的初始高度和直径,并记录到表3中。测定直径时,需在试样中部量取 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的数据取平均值。 2、调整试验机 选择合适的摆锤和示力度盘,自动绘图装置上安装好纸和笔,开动油泵电机。 3、低碳钢压缩实验 安放试样到万能材料试验机活动平台上,注意应放在正中央。开动试验机送油阀,先使活动平台快速提升,当试样与上承压板将要接触时,应减少供油量,放缓提升速度以免压缩过程过快使测试失败。当外载荷加上后观察示力指针,当示力指针停顿并有回摆时说明进入屈服阶段,记录下指针回摆的最低点读数,此值即为对应于屈服极限的载荷值P s 。当示力指针继续上升时,此时进入强化阶段,试样出现明显的变形。变形到一定程度后关闭送油阀打开回油阀卸去载荷,观察试样变形情况。 4、铸铁的压缩实验 准备工作与低碳钢压缩相同。安装好试样后打开送油阀对试样进行压缩直到压断后卸去载荷,通过示力盘上从动指针位置读出最大载荷,此值即为对应于强度极限的载荷值P b 。 5、数据处理 根据测定的试样尺寸计算出试样的横截面积,得: 低碳钢的屈服极限 A P s s = σ 图4 压缩试样

硬度测量实验报告

硬度测量实验报告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硬度测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常用硬度测量原理及方法; 2. 了解布氏和洛氏硬度的测量范围及其测量步骤和方法; 二、实验设备 洛氏硬度计、布洛维硬度计、轴承、试块 三、实验原理 1.硬度是表示材料性能的指标之一,通常指的是一种材料抵抗另一较硬的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物体(金刚石压头或钢球)压入其表面的阻力。由于硬度试验简单易行,又无损于零件,因此在生产和科研中应用十分广泛。常用的硬度试验方法有:洛氏硬度计,主要用于金属材料热处理后的产品性能检验。布氏硬度计,应用于黑色、有色金属材料检验,也可测一般退火、正火后试件的硬度。 2.洛氏硬度 洛氏硬度测量法是最常用的硬度试验方法之一。它是用压头(金刚石圆锥或淬火钢球)在载荷(包括预载荷和主载荷)作用下,压入材料的塑性变形浓度来表示的。通常压入材料的深度越大,材料越软;压入的浓度越小,材料越硬。下图表示了洛氏硬度的测量原理。 图:未加载荷,压头未接触试件时的位置。

2-1:压头在预载荷P0作用下压入试件深度为h0时的位置。h0包括预载所相起的弹形变形和塑性变形。 2-2:加主载荷P1后,压头在总载荷P= P0+ P1的作用下压入试件的位置。 2-3:去除主载荷P1后但仍保留预载荷P0时压头的位置,压头压入试样的深度为 h1。由于P1所产生的弹性变形被消除,所以压头位置提高了h,此时压头受主载荷作用实际压入的浓度为h= h1- h0。实际代表主载P1造成的塑性变形深度。 h值越大,说明试件越软,h值越小,说明试件越硬。为了适应人们习惯上数值越大硬度越高的概念,人为规定,用一常数K减去压痕深度h的数值来表示硬度的高低。并规定为一个洛氏硬度单位,用符号HR表示,则洛氏硬度值为: 3.布氏硬度 布氏硬度的测定原理是用一定大小的试验力F(N)把直径为D(mm)的淬火钢球或硬质合金球压入被测金属的表面,保持规定时间后卸除试验力,用读数显微镜测出压痕平均直径d(mm),然后按公式求出布氏硬度HB值,或者根据 d从已备好的布氏硬度表中查出HB值。测量范围为8~650HBW 由于金属材料有硬有软,被测工件有厚有薄,有大有小,如果只采用一种标准的试验力F和压头直径D,就会出现对某些工件和材料的不适应的现象。因此,在生产中进行布氏硬度试验时,要求能使用不同大小的试验力和压头直径,对于同一种材料采用不同的F和D进行试验时,能否得到同一的布氏硬度值,关键在于压痕几何形状的相似,即可建立F和D的某种选配关系,以保证布氏硬度的不变性。特点:一般来说,布氏硬度值越小,材料越软,其压痕直径越大;反之,布氏硬度值越大,材料越

金属和金属材料综合测试(含答案)

金属和金属材料综合测试(含答案) 一、金属和金属材料选择题 1.下列四支试管中,铁钉锈蚀最快的是( ) A.B.C.D. 【答案】D 【解析】 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水同时接触。A、缺少氧气,不易生锈;B、缺少氧气,不易生锈;C、同时与水、氧气接触,易生锈;D、氯化钠能加快铁的生锈。故选D。 2.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水的电解 B.木炭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 C.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 D.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答案】D 【解析】

【分析】 A.根据电解水时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分析; B.根据木炭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与时间的关系分析; C.根据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时生成的氧气与时间的关系分析; D.根据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时,生成的氢气与时间的关系分析. 【详解】 A.电解水时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图中是质量比,故A 选项说法不正确。 B.木炭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时二氧化碳的质量应该是由零增加到一定值,故B 选项说法不正确。 C.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时氧气的质量是不断增加的,当高锰酸钾完全反应后氧气的质量不再增加,故C 选项说法不正确。 D.锌的活泼性大于铁与酸反应产生的氢气的速率快,等质量的锌和铁与酸反应,铁产生的氢气多。故D 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 【点睛】 掌握电解水的实验、质量守恒定律、金属与酸反应的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 3 2MnO 加热2KCl+3O 2↑,该反应属于( )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 A 、化合反应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故选项错误; B 、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322MnO 2KCl Δ2KClO +3O ,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 C 、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故选项错误; D 、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B 。 【点睛】 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4.2017年春季,在张献忠沉银现场,考古学家发现了金币、银币、铜币和银锭,还有铁刀、铁矛等兵器,金币银币光亮如初,铁刀铁矛铸迹斑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金银铜铁都是重要的金属资源 B .金银的化学性质比铜铁更稳定 C .自然界中,金、银、铜、铁主要以单质的形式存在

实验3-金属材料的压缩实验

实验三 金属材料的压缩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测定低碳钢(Q235 钢)的压缩屈服点sc σ和铸铁的抗压强度bc σ。 2.观察、分析、比较两种材料在压缩过程中的各种现象。 二、设备和仪器 1.WES-600S 型电液式万能试验机。 2.游标卡尺。 三、试样 采用1525??(名义尺寸)的圆柱形试样。 四、实验原理 低碳钢(Q235 钢)试样压缩图如图3-1b 所示。试样开始变形时,服从胡克定律,呈直线上升,此后变形增长很快,材料屈服。此时载荷暂时保持恒定或稍有减小,这暂时的恒定值或减小的最小值即为压缩屈服载荷F SC 。有时屈服阶段出现多个波峰波谷,则取第一个波谷之后的最低载荷为压缩屈服载荷F SC 。尔后图形呈曲线上升,随着塑性变形的增长,试样横截面相应增大,增大了的截面又能承受更大的载荷。试样愈压愈扁,甚至可以压成薄饼形状(如图3-1a 所示)而不破裂,因此测不出抗压强度。 铸铁试样压缩图如图3-2a 所示。载荷达最大值F bc 后稍有下降,然后破裂,能听到沉闷的破裂声。 铸铁试样破裂后呈鼓形,破裂面与轴线大约成45o ,这主要是由切应力造成的。 图3-1 低碳钢试样压缩图 图3-2 铸铁试样压缩图 五、实验步骤 1.测量试样尺寸 用游标卡尺在试样高度重点处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测量直径,取其平均值,记录数据。

2.开机 打开试验机及计算机系统电源。 3.实验参数设置 按实验要术,通过试验机操作软件设量试样尺寸等实验参数。 4.测试 通过试验机操作软件控制横梁移动对试样进行加载,开始实验。实验过程中注意曲线及数字显示窗口的变化。实验结束后,应及时记求并保存实验数据。 5.实验数据分析及输出 根据实验要求,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通过打印机输出实验结果及曲线。 6.断后试样观察及测量 取下试样,注意观察试样的断口。根据实验要求测量试样的延伸率及断面收缩率 7.关机 关闭试验机和计算机系统电源。清理实验现场.将相关仪器还原。 六、实验结果处理 1. 参考表3-1记录实验原始数据。 表3-1 实验原始数据记录参考表 2. 实验数据处理 据低碳钢(Q235 钢)压缩实验所得到的屈服载荷sc F 计算低碳钢的压缩屈服点sc σ: sc sc 0 F A σ= (3-1) 据铸铁压缩实验所得到的最大载荷bc F 计算铸铁的抗压强度bc σ: bc bc 0 F A σ= (3-2) 七、实验报告要求 包括实验目的,设备名称、型号,实验原始数据记录(列表表示)与实验数据处理,试样破坏形状示意图,分析讨论。

金属材料硬度测试实验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材料性能研究技术成绩:实验名称:金属材料硬度测试实验批阅人: 实验时间:实验地点:x5406 报告完成时间:2 姓名:学号:班级: 同组实验者:指导教师: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不同类型硬度测试的基本原理。 2.了解不同类型硬度测试设备的特点及应用范围。 3.掌握各类硬度计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 金属的硬度可以认为是金属材料表面在压应力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的一种能力。硬度测试能够给出金属材料软硬度的定量概念,即:硬度示值是表示材料软硬程度的数量指标。由于在金属表面以下不同深度处材料所承受的应力和所发生的变形程度不同,因而硬度值可以综合地反映压痕附近局部体积内金属的弹性、微量应变抗力、应变强化能力以及大量形变抗力。硬度值越高,表明金属抵抗塑性变形的能力越大,材料产生塑性变形就越困难。硬度的大小对于机械零件或工具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影响。 硬度测试方法有很多,大体可以分为弹性回跳法(如肖氏硬度)、压入法(如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维氏硬度)和划痕法(如莫氏硬度)等三类。

硬度是表征金属材料软硬程度的一种性能,其物理意义随着试验方法的不同而表示不同的意义。其中弹性回跳法主要表征金属弹性变形功的能力;压入法主要表征金属塑性变形抗力及应变硬化能力;而划痕法主要表征金属切断能力。 下面介绍三种最常用的硬度测试方法: 1、布氏硬度 (1)布氏硬度试验原理 用一定直径D(mm)的硬质合金球作为压头,用一定的试验力F(N),将其压入试样表面,经过规定的保持时间t(s)之后卸载试验力,观察试样表面,会发现有残留压痕(如图1)。测残留压痕的平均直径d(mm),然后求出压痕球形面积A(mm2)。布氏硬度值(HBW)就是试验力F除以压痕表面积A所得的商,F以N作为单位时,其计算公式为 注:布氏硬度值不标出单位 布氏硬度试验用的压头球直径有10mm、5mm、2.5mm和1mm四种,主要根据试验厚度选择,选择要求是使压痕深度h小于试样厚度的1/8 。当试样厚度足够时,应尽量选用10mm 的压头球。 (2)布氏硬度的特点 布氏硬度试验时一般采用直径较大的压头球,所以它所得的压痕面积会比较大。 压痕面积大的一个优点就是它的硬度值能反映金属在较大范围内各组成相的平均性能,而不会受到个别的组成相和微小相的影响,所以说,布氏硬度试验主要用于测定灰口铸铁,轴承合金等具有粗大晶粒或组成相的金属材料的硬度;压痕较大的另外一个优点就是实验的数据稳定,重复性强。

初三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测试卷(有答案)经典

初三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测试卷(有答案)经典 一、金属和金属材料选择题 1.锡(Sn)是五金之一,它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位于铁和铜之间,则下列反应不会发生的是() A.Zn+Sn(NO3)2═Zn(NO3)2+Sn B.Sn+2HCl═SnCl2+H2↑ C.Sn+2AgNO3═Sn(NO3)2+2Ag D.Sn+MgSO4═SnSO4+Mg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于锌位于铁的前面,锡(Sn)位于铁的后面,所以锌能置换硝酸锡中的锡,故A能发生反应; B、锡(Sn)位于铁和铜之间,且锡位于氢的前面,能与酸反应,故B能发生反应; C、因为锡(Sn)位于铁和铜之间,银位于铜的后面,所以锡位于银的前面,故C能发生反应; D、因为镁位于铁的前面,锡(Sn)位于铁的后面,所以锡(Sn)位于镁的后面,所以该反应不能发生. 故选D. 【点睛】 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2.对甲、乙、丙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实验研究过程如下: (1)取大小相等的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甲、丙表面出现红色物质,乙没有现象. (2)取大小相等的甲、丙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相同的稀盐酸中,甲、丙表面都产生气泡,但甲产生气泡的速率明显比丙的快.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甲>丙>乙B.丙>乙>甲C.甲>乙>丙D.丙>甲>乙 【答案】A 【解析】 ①取大小相等的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相同的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X、Z表面出现红色物质,Y没有现象,可判断X、Z的活动性比Cu强而Y的活动性不如Cu强.②取大小相等的X、Z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相同的稀盐酸中,X、Z表面都产生气泡,但X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比Z的快,可判断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X、Z都位于氢之前且X的活动性比Z强.综合以上分析,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X>Z>Y;故选A. 【点评】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之前的金属能从酸中置换出氢,活动性强的金属能将活

实验一---材料的硬度测试

实验一---材料的硬度测试

实验一材料的硬度测试 一、实验目的 掌握布、洛、维三种硬度的原理和测试方法。 掌握显微镜硬度的测试方法及原理。 给定各种状态的材料选择适用的硬度测试方 法。 二、实验原理 金属材料的硬度可以认为是金属材料表面 局部区域在接触应力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或破 裂的能力。由于在金属表面以下不同深处材料所承受的应力和所发生的变形程度不同,因而硬度值可以综合反映压痕附近局部体积内金属的弹性、微量塑变抗力、塑变强化能力以及大量形变抗力,是表征材料性能的一个综合参量。硬度值越高,表明金属抵抗塑性变形能力越大,材料产生塑性变形就越困难。 硬度测量能够定量地给出金属材料软硬程 度的相对数量概念。 硬度的实验方法有十多种,基本可分为压入法和刻划法两大类。在机械工业中广泛采用压入法来测定硬度。压入法又可分为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等,它们只是一些不同的实验方法而已,没

有什么必然的内在关系。 压入法硬度实验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导致它在生产和科研中的广泛应用: 1、硬度实验设备简单,操作迅速方便; 2、实验对象可以是各类工程材料和各种尺寸的零件,无须加工专门的试样,而且实验时一般不会破坏成品零件; 3、作为一种综合的性能参量,硬度与其他机械性能指标之间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从一定程度上,可用硬度实验结果估算相关性能而免做复杂的实验。如:金属的硬度与强度指标之间存在着如下近似关系:б =K*HB b —材料的抗拉强度;K—系数,取式中:б b 值见表一;HB—布氏硬度。 4、材料的硬度还与工艺性能之间有联系,可以作为评定材料工艺性能的参考; 5、硬度能敏感地反映材料的成分与组织结构的变化,可用来检验原材料和控制冷热加工质量。

中考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专题练习卷

金属和金属材料 一、选择题 1.下列金属单质不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氢气的是() A.Cu B.Zn C.Mg D.Fe 【答案】A 2.材料与人类生活紧密相关,下列物品所用的材料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A.钛合金人造骨B.灯泡里的灯丝 C.钻石D.黄金饰品 【答案】C 3.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2CO+O22CO2 B.H2CO3H2O+CO2↑ C.NaOH+HCl NaCl+H2O D.2Al+6HCl2AlCl3+3H2↑ 【答案】D 4.下列物质不能由金属直接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制得的是()A.ZnCl2B.Fe2(SO4)3 C.AlCl3D.MgSO4 【答案】B 5.下列防锈措施不合理的是() A.钢管存放在干燥的地方 B.用盐水清洗菜刀 C.及时清除铁制品表面的锈渍 D.在铁管表面镀上一层不易锈蚀的金属 【答案】B 6.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铝制品表面应常用钢刷擦洗 B.可用铁桶盛装农药波尔多液 C.焊锡(锡铅合金)的熔点低,常用来焊接金属

D.钢因为比生铁的含碳量高,所以应用范围更广 【答案】C 7.化学世界绚丽多彩,下列实验中有关颜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出现蓝紫色火焰 B.将铁钉加入到稀硫酸中,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C.对木炭和氧化铜的粉末加强热会出现红色物质 D.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答案】B 8.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Fe+3O22Fe2O3 B.铜与稀盐酸反应:Cu+2HCl CuCl2+H2↑ C.常温下铝表面氧化膜的生成:Al+O2Al2O3 D.常温下铜锈蚀形成铜绿:2Cu+CO2+O2+H2O Cu2(OH)2CO3 【答案】D 9.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A.X、Y、Z B.X、Z、Y C.Y、Z、X D.Z、Y、X 【答案】B 10.化学小组为探究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方案。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实验甲可知金属活动性:Al>Cu B.由实验乙可知金属活动性:Cu>Ag C.由实验甲、乙、丙可知金属活动性:Al>Cu>Ag

金属材料的拉伸与压缩实验

机械学基础实验 指导书 力学实验中心 金属材料的拉伸与压缩实验 1.1 金属材料的拉伸实验 拉伸实验是材料力学实验中最重要的实验之一。任何一种材料受力后都要产生变形,变形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发生断裂破坏。材料在受力——变形——断裂的这一破坏过程中,不仅有一定的变形能力,而且对变形和断裂有一定的抵抗能力,这些能力称为材料的力学机械性能。通过拉伸实验,可以确定材料的许多重要而又最基本的力学机械性能。例如:弹性模量E 、比例极限R p 、上和下屈服强度R eH 和R eL 、强度极限R m 、延伸率A 、收缩率Z 。除此而外,通过拉伸实验的结果,往往还可以大致判定某种其它机械性能,如硬度等。 我们以两种材料——低碳钢,铸铁做拉伸试验,以便对于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的力学机械性能进行比较。 这个实验是研究材料在静载和常温条件下的拉断过程。利用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自动绘出的载荷——变形图,及试验前后试件的尺寸来确定其机械性能。 试件的形式和尺寸对实验的结果有很大影响,就是同一材料由于试件的计算长度不同,其延伸率变动的范围就很大。例如: 对45#钢:当L 0=10d 0时(L 0为试件计算长度,d 0为直径),延伸率A 10=24~29%,当L 0=5d 0时,A 5=23~25%。 为了能够准确的比较材料的性质,对拉伸试件的尺寸有一定的标准规定。按国标GB/T228-2002、GB/P7314-2005的要求,拉伸试件一般采用下面两种形式: 图1-1 1. 10倍试件; 圆形截面时,L 0=10d 0 矩形截面时,L 0=11.30S 2. 5倍试件 圆形截面时,L 0=5d 矩形截面时, L 0=5.650S = 045 S d 0——试验前试件计算部分的直径;

金属材料硬度测试实验

金属材料硬度测试实验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材料性能研究技术成绩:实验名称:金属材料硬度测试实验批阅人: 实验时间:实验地点:x5406报告完成时间:2 姓名:学号:班级: 同组实验者:指导教师: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不同类型硬度测试的基本原理。 2.了解不同类型硬度测试设备的特点及应用范围。 3.掌握各类硬度计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 金属的硬度可以认为是金属材料表面在压应力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的一种能力。硬度测试能够给出金属材料软硬度的定量概念,即:硬度示值是表示材料软硬程度的数量指标。由于在金属表面以下不同深度处材料所承受的应力和所发生的变形程度不同,因而硬度值可以综合地反映压痕附近局部体积内金属的弹性、微量应变抗力、应变强化能力以及大量形变抗力。硬度值越高,表明金属抵抗塑性变形的能力越大,材料产生塑性变形就越困难。硬度的大小对于机械零件或工具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影响。 硬度测试方法有很多,大体可以分为弹性回跳法(如肖氏硬度)、压入法(如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维氏硬度)和划痕法(如莫氏硬度)等三类。 硬度是表征金属材料软硬程度的一种性能,其物理意义随着试验方法的不同而表示不同的意义。其中弹性回跳法主要表征金属弹性变形功的能力;压入法主要表征金属塑性变形抗力及应变硬化能力;而划痕法主要表征金属切断能力。 下面介绍三种最常用的硬度测试方法: 1、布氏硬度 (1)布氏硬度试验原理 用一定直径D(mm)的硬质合金球作为压头,用一定的试验力F(N),将其压入试样表面,经过规定的保持时间t(s)之后卸载试验力,观察试样表面,会发现有残留压痕(如图1)。测残留压痕的平均直径d(mm),然后求出压痕球形面积A(mm2)。布氏硬度值(HBW)就是试验力F除以压痕表面积A所得的商,F以N作为单位时,其计算公式为注:布氏硬度值不标出单位 布氏硬度试验用的压头球直径有10mm、5mm、2.5mm和1mm四种,主要根据试验厚度选择,选择要求是使压痕深度h小于试样厚度的1/8。当试样厚度足够时,应尽量选用10mm

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八章复习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 1.国际因特网上报道:“目前世界上有20万人患有缺铁性贫血.”我国政府将启动“酱油补铁工程”.这里的铁是指() A.铁元素B.铁单质 C.四氧化三铁D.三氧化二铁 2.铝的抗腐蚀能力强的原因是() A.铝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 B.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C.铝的表面容易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 D.铝有较强的还原性 3.铜粉中含有少量的铁粉,最佳的除铁办法是() A.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B.在空气中灼烧 C.高温下加热并通入氢气D.加入足量硫酸铜溶液,过滤 4.在茶缸和脸盆等铁制品表面烧制搪瓷的目的是() A.增大硬度防止撞坏B.增大厚度防止磨损 C.防止铁生锈且美观D.美观和杀菌消毒 5.如下图所示,在盛水的试管中放一根洁净的铁钉,用带U型管的胶塞塞紧,U型管内液面处于同一高度.数天后观察U型管内的水面() A.a比b高 B.b比a高 C.一样高 D.U型管中的水从b管中全部溢出 6.在天平的左右两个托盘上,各放一质量相等的烧杯,其中盛有等质量的稀硫酸,天平平衡,如果分别将下列四组中的两种物质放入左右两个烧杯内,充分反应后,天平仍保持平衡的是()

A.等质量的锌和铜 B.等质量的铁和铜 C.等质量的锌和铁(反应后烧杯中两种金属均有剩余) D.等质量的锌和铁(反应后烧杯内酸都有剩余) 7.我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如冶铁、炼钢、湿法炼铜都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它们最早发现的朝代依次是() A.春秋、战国、宋代B.宋代、战国、春秋 C.宋代、春秋、战国D.春秋、宋代、战国 8.生铁和稀盐酸反应后会留有残渣,残渣的主要成分是() A.氯化亚铁B.三氧化二铁 C.碳D.铁 9.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浸入稀硫酸中,下列叙述:①铁钉表面产生气泡②液体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③铁钉的质量减轻④液体的质量减轻.其中正确的是() A.②③B.①②④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0.利用下列各组物质之间的反应,能够验证Fe、Cu、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 A.Fe、CuCl2溶液、Ag B.FeCl2溶液、CuCl2溶液、Ag C.FeCl2溶液、Cu、Ag D.Fe、CuCl2溶液、AgNO3溶液 二、填空题 1.用铁桶盛装硫酸铜溶液时,铁桶很快出现漏洞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它们的性能不同,用途也不同.在你所知的物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由生铁制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由钢制成的.3.迎香港回归,在《南京条约》议约地——南京下关区静海寺敲响了“警世钟”,铸造该钟采用的主要金属材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此金属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高层建筑都采用铝合金门窗而不采用钢门钢窗,铁制的舰船外面需涂油漆而铝合金制的飞机却不用,解释两个事例的原因: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5.如下图所示,在杠杆的两端分别挂着质量相同的铜球和锌球,这时杠杆平衡.然后将两球分别浸没在稀H2SO4和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 (1)杠杆向________(左或右)倾斜. (2)________(左或右)杯中溶液密度大. 6.盛放在油罐车内的石油产品,振荡可以产生静电容易引起火灾.所以在石油罐车尾部有一条拖地铁链,这是利用铁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7.现有A、B、C三种金属,已知A能将C从它的溶液中置换出来,B能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A不能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则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金属材料的压缩实验

金属材料压缩实验 一、预习要求 1、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在实验前需进行哪些调整?如何操作? 2、简述测定低碳钢弹性模量E的方法和步骤。 3、实验时如何观察低碳钢压缩时的屈服极限? 三、材料压缩时的力学性能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测定低碳钢压缩时的屈服极限os和铸铁压缩时的强度极限Ob。 2、观察比较两种材料压缩破坏现象。 (二)实验仪器及试样 1、万能材料试验机。 2、游标卡尺。 3、压缩试样。压缩试样通常为圆柱形,也分短、长两种 (图4a和b)。短试样用于测定材料抗压强度, 通常规定1乞加 _3 ;长试样多用于测定钢、铜等材 d o 料的弹性常数E、卩等。 图4压缩试样 (三)实验原理 1x低碳钢压缩试验 低碳钢在压缩时的F■川曲线见图1-1。在屈服之前,曲线与拉忡时相同. 在屈服之后的曲线,就与拉伸不同了。在弹性范由内,加裁速率应控制在1?10M^a/s.在 明显與性变Jg范围内.加載的应变速率应控制在(100-500) X 10-6/s之间.材料受压 屈眼时,变形继续增大,载荷保持不变或者岀现波动,如图所示。从图中读出压缩屈服荷载P Q然后计算压缩屈服点。 % =瓷<1-1> 耳试件轴线成45°斜截而卜的剪阖力是便材料发生滑移.即屈服的原因a 由林料力学知道”无论试件截面上的正应力是拉应力还是压应力*只要大小相同,则在45°斜 載面上产生的剪应力大小都是相同的,因此%与q应是相等或相近的* 屈服过后,试件变短,横橡面积变大,F-小曲线继续上升,宜至试件被压威饼状。因此低碳钢压缩试验不能测岀其强度极限. 2.错铁压编试验 铸扶压縮时的P-AI曲线呈非线性,见图1-2. 脆性材料受压试件的破坏是个复朵的外部施力、内部损伤破坏的力学过程。国内外都在研讨、争论这节问题。试件端部的受力状态与试件的破坏形式冇首密切关 系°不加任何垫片时.铸铁试件沿着与轴线成45。-55。方向破坏.破坏时斜面卜的剪 应力■同样的材料在剪切试验中所测得的剪切破坏极限%相当接近。试件两端面加垫薄片(三合板〉时”其受压破坏形式和前者冇较大差舁口 抗压强度按下式计算’ (1-2)

金属材料硬度测试实验

金属材料硬度测试实验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材料性能研究技术成绩:实验名称:金属材料硬度测试实验批阅人: 实验时间:实验地点:x5406报告完成时间:2 姓名:学号:班级: 同组实验者:指导教师: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不同类型硬度测试的基本原理。 2.了解不同类型硬度测试设备的特点及应用范围。 3.掌握各类硬度计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 金属的硬度可以认为是金属材料表面在压应力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的一种能力。硬度测试能够给出金属材料软硬度的定量概念,即:硬度示值是表示材料软硬程度的数量指标。由于在金属表面以下不同深度处材料所承受的应力和所发生的变形程度不同,因而硬度值可以综合地反映压痕附近局部体积内金属的弹性、微量应变抗力、应变强化能力以及大量形变抗力。硬度值越高,表明金属抵抗塑性变形的能力越大,材料产生塑性变形就越困难。硬度的大小对于机械零件或工具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影响。 硬度测试方法有很多,大体可以分为弹性回跳法(如肖氏硬度)、压入法(如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维氏硬度)和划痕法(如莫氏硬度)等三类。 硬度是表征金属材料软硬程度的一种性能,其物理意义随着试验方法的不同而表示不同的意义。其中弹性回跳法主要表征金属弹性变形功的能力;压入法主要表征金属塑性变形抗力及应变硬化能力;而划痕法主要表征金属切断能力。 下面介绍三种最常用的硬度测试方法: 1、布氏硬度 (1)布氏硬度试验原理 用一定直径D(mm)的硬质合金球作为压头,用一定的试验力F(N),将其压入试样表面,经过规定的保持时间t(s)之后卸载试验力,观察试样表面,会发现有残留压痕(如图1)。测残留压痕的平均直径d(mm),然后求出压痕球形面积A(mm2)。布氏硬度值(HBW)就是试验力F除以压痕表面积A所得的商,F以N作为单位时,其计算公式为 注:布氏硬度值不标出单位 布氏硬度试验用的压头球直径有10mm、5mm、2.5mm和1mm四种,主要根据试验厚度选择,选择要求是使压痕深度h小于试样厚度的1/8。当试样厚度足够时,应尽量选用10mm的压头球。 (2)布氏硬度的特点 布氏硬度试验时一般采用直径较大的压头球,所以它所得的压痕面积会比较大。

金属和金属材料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1

金属和金属材料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1 一、金属和金属材料选择题 1.“愚人金”实为铜锌合金,外观与黄金极为相似,常被不法商贩冒充黄金牟取暴利,下列关于鉴别“愚人金”与黄金的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①比较硬度,硬度小的是“愚人金” ②灼烧,表面变色的是“愚人金” ③浸没在稀硫酸中,表面有气泡产生的是“愚人金” ④浸没在硫酸锌溶液中,表面附着白色物质的是“愚人金”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答案】D 【解析】 ①比较硬度,合金的硬度比纯金属的硬度大,故硬度小的是纯金,故错误; ②灼烧,铜能够和氧气反应产生氧化铜,表面变黑色的是“愚人金”,故正确; ③浸没在稀硫酸中,锌能够和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因此表面有气泡产生的是“愚人金”,故正确; ④浸没在硫酸锌溶液中,三种金属都不能和硫酸锌反应,无法鉴别,故错误; 故选D。 2.铜能被加工成厚度仅为7微米的超薄铜箔,说明铜具有良好的 A.导电性B.延展性C.导热性D.抗腐蚀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铜能被加工成厚度仅为7微米的超薄铜箔,说明铜具有良好的延展性,与导电性、导热性、抗腐蚀性无关。故选B。 3.为验证Mg、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其中不必进行的实验是() A.B.C.D. 【答案】C 【解析】 由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分析四个实验,发现验证实验的设计思路为:根据三种金属与盐

酸反应情况,可验证铁的活动性比铜、银强;然后利用金属铜和硝酸银的置换结果,验证铜的活动性比银强.对比四个实验,实验B证明金属铜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而实验D又可以证明银的活动性小于铜,所以,不做实验C也不影响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判断.所以: A、A实验必需进行,故A不符合题意; B、B实验必需进行,故B不符合题意; C、C实验不需进行,故C符合题意; D、D实验必需进行,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Fe2O3、CuO的固体混合粉末a g,高温下用足量CO还原,得到金属混合物2.40 g,将生成的CO2气体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吸收后,产生5.00g白色沉淀,则a的值为 A.2.45 B.3.20 C.4.00 D.7.40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反应:CO2+Ca(OH)2=CaCO3↓+ H2O中CO2与CaCO3的质量的关系44:100,由于白色沉淀碳酸钙的质量5.00g,可知CO2的质量为2.2g,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碳元素的质量不变,即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即等于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故可求出参加反应的CO 的质量为1.4g,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列等式:a+1.4g=2.4g+2.2g,a=3.2g,故选B 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质量守恒定律 5.下列可用于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一组药品是。 A.Fe、Cu、H2SO4溶液 B.Cu、Ag、FeSO4溶液 C.Fe、Ag、CuSO4溶液 D.Ag、FeSO4溶液、CuSO4溶液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药品中无银的单质或盐溶液,无法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故错误; B、分别把Cu、Ag铜放入FeSO4溶液中,都不反应,无法验证Cu、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故错误; C、分别把Fe、Ag放入CuSO4溶液,Fe能与CuSO4溶液反应,Ag不能与CuSO4溶液反应,能验证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故正确; D、把Ag分别放入FeSO4溶液、CuSO4溶液中,均无明显现象出现,不能验证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故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