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金及熔炼总结

合金及熔炼总结

1.石墨形成过程

片状:G—六方结构,在基面上存在螺旋位错缺陷,为石墨生长提供了大量生长台阶

球状:1,较大的过冷度2,铁液和石墨间有较大的界面张力

蠕状:小球墨——畸变球墨——蠕状球墨,取决于蠕化元素的浓度

灰铸铁的性能:强度较差硬度有一定范围,较低的缺口敏感性,良好的减震性,良好的减摩灰铸铁强度较差的原因:

1 缩减作用:G片在铸铁中占一定体积,使得铸铁的有效截面积减少,即空洞

2 缺口敏感性:G片的片端类似于一些纤维裂纹,引起应力集中

球墨铸铁的铸造性能流动性:脱硫除气等净化铁液,流动性↑,经球化孕育处理后,铁液温度下降,流动性↑,mg加入铁液表面张力增加,流动性↑,球铁流动性不如铸铁好

2.球化过程及球墨中常见缺陷球化:铁液中加入球化剂,能使石墨在结晶生长时成球状

熔炼→球化处理→孕育处理→消除过冷倾向,促进石墨化,减小晶间偏析

常见缺陷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法

①缩孔缩松浇筑温度不宜过高,增加铸型刚度,提高G膨胀体积,采用冒口冷铁补缩

②夹渣一次渣——球化处理硫氧化合物未除净二次渣——浇筑凝固前形成渣,尺寸较小降低铁液中硫含量,浇筑前清除表面熔渣

铝合金窗制作工艺流程

铝合金窗制作工艺技术要求 一、施工准备 铝合金窗施工前的主要工作有:查验复核窗的尺寸、样式和数量——检查铝合金型材的规格及数量——检查铝窗五金附件的规格及数量。(一〕查验复核宙的尺寸及样式 在装饰工程中,一般都采用现场进行铝窗制作及安装。查验铝窗尺寸及样式的工作,即是根据施工现场对照施工图,检查一下有否不相符合之处,有否安装问题,有否及电器、水卫、消防等设备相互妨碍的问题等。如发现问题要及时上报,及有关人员共同商讨解决方法。(二)检查铝合金型材的规格尺寸 目前,生产铝合金型材的厂家较多,虽然都是同一系列的铝合金型材,但其形状尺寸和壁厚尺寸也会出现不同程度上的误差,这些误差会在铝窗的制作和使用过程中产生不便甚至麻烦。所以,在制作铝窗前要检查铝型材的尺寸,主要是铝合金型材相互接合的尺寸。 (三)检查五金件及其他附件的规格 铝窗歹金件分推拉窗和平开窗两大类,每类又有若干系列,所以,在制作以前要检查一下五金件及所制作的铝窗是否配套。同时,还要检查一下各种附件是否配套,如各种封边毛条、橡胶边封条和碰口垫等,能否正好及铝型材衔接安装。如果及铝型材不配套,会出现过紧或过松现象。过紧,在铝宙制作时安装困难;过松,安装后会自行脱出。此外,采用各种自攻螺钉要长短适合,螺钉的长度通长为15mm左右。

三、推拉窗的制作及安装 推拉窗有带上窗及不带上窗之分。在用料规格上有55系列、70系列、190系列三种。55系列的铝型材及后两种系列在形状上有较大差别,而70系列及90系列这两种铝型材形状相同,但尺寸大小有明显差别。在这种系列中,90系列是最常用的一种。图2—11是90系列铝窗带上宙的双扇推拉窗装配图。下面以该装配图为例介绍推拉窗的制作方法。 (一)按图下料 下料是铝窗制作的第一道工序,也是最重要最关键的工序。如果下料不准,会造成尺寸误差、组装困难或无法安装。下料错误或下料误差也会造成铝材的浪费。所以,下料尺寸必然准确,其误差值应控制在2mm范围内。 下料时,用铝合金切割机切割型材,切割机的刀口位置应在划线以外,并留出划线痕迹。 1.上窗下料 窗的上窗通常是用25.4mm×902nm的扁方管做成“口”字形。“口”字形的上、下两条扁方管长度为窗框的宽度,“口”字形两边的竖扁方管长度,为上窗高度减去两个扁方管的厚度。 2.窗框下料 窗框的下料是切割两条边封铝型材和上、下滑道铝型材各一条。两条边封的长度等于全窗高减去上宙部分的高度。上、下滑道的长度等于窗框宽度减去两个边封铝型材的厚度。

铝及铝合金熔炼工艺操作规程

铝及铝合金熔炼工艺操作规程 1、炉子准备 1.1 新炉、大修后的冷炉,应按烘炉规程烘炉。停炉24小时以上的炉子,应根据环境、湿度先烘炉2~6小时以上,才能加料。不得事先将炉料加入冷炉化铝。 1.2 大修后的炉子,在使用前必须洗炉。熔炼合金后转产纯铝时,必须洗炉。洗炉次数不少于两炉次。 1.3 洗炉时,彻底搅拌熔体不少于三次。每次搅拌间隔时间为半小时。洗炉料应彻底放干。 2、技术要求 2.1 化学成分 2.2 按工艺单的要求进行配料,保证加入铝-铁中间合金后,铁硅比≥1.2(铁和硅总量超过0.65%时,可以不要求铁硅比)。 3、加料 3.1 对炉料的要求 3.1.1 配料所使用的原料,必须符合公司内部原材料验收标准的规定,必须有化学成分单方可使用。

3.1.2 外购卷废料成分符合要求,且加工性能合格,方可使用。 3.1.3 铝屑之类的炉料应先铸成锭后,才能加入,并应掺含50%以上的新料(可以是剪切边角料)加入。 3.1.4 所使用的原材料必须清洁、干燥,不得粘有泥、砂,不得混入其他金属和非金属夹杂物。粘有泥、砂的炉料,应清洗晾干后,才能加入炉内。 3.2 炉料的加入顺序和原则 3.2.1 为了保护炉底,加料前先用小块料铺一层底料。 3.2.2 炉膛内加料分布均匀,保持重心不偏移。 3.2.3 炉料在炉膛内的平均高度不允许超过烧嘴的位置,炉料最高处不允许超过烧嘴位置8cm,要保持烧嘴喷射火焰空间畅通,空气流通,防止冒浓烟,减少热损失。为保证装炉量,分二次加料,开火待一次加料软化、炉料高度下降后,再进行二次加料。 3.3 安全要求 3.3.1 凡粘有水和油的废料,不得直接加入未放尽铝液的炉内。 3.3.2 凡粘有润滑油的炉料,不得直接加入保温炉,应在柴油炉内加热蒸发,烧去油污和水分。 3.3.3 加废料前,应先打开烟道闸门,加完后再开烧嘴一刻钟,然后适当关烟道闸门进行升温。 4、熔化 4.1 柴油炉点火,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先开风,后开油,先停油,后关风。点火前应先打开烟道闸门及炉门,火苗调至稳定后,

铸造合金及熔炼思考题要点

第一篇铸造有色合金及其熔炼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1.基本概念: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固溶强化、时效强化 屈服强度就是指金属对起始塑性变形的抗力;抗拉强度是代表最大均匀塑性变形抗力的指标;固溶强化是指形成固溶体使合金强化的方法;时效强化是指通过热处理利用合金的相变产生第二相微粒,造成的强化。 2.金属材料的强化机制主要有哪些,对强度和塑性有什么影响? 晶界强化、固溶强化、分散强化、形变强化、复合强化。形变强化与粒子强化在强度提高时,塑性会显著降低;固溶强化在强度提高时塑性还能保持较好的水平;晶界强化时,细化晶粒提高强度也改善塑性。 3.铸造合金的使用性能有哪些? 机械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 4.铸造合金的工艺性能有哪些? 铸造性能、熔炼性能、焊接性能、热处理性能、机加工性能 5.基本概念:变质处理、机械性能的壁厚效应 所谓变质处理是在熔融合金中加入少量的一种或几种元素(或加化合物起作用而得),改变合金的结晶组织,从而改善合金机械性能。这种随铸件壁厚增加而使机械性能下降的现象,称为机械性能的壁厚效应。 6.铝硅合金进行变质处理的原因及方法? 原因:铝硅合金中的硅相在自发非控制生长条件下会长成粗大的片状,这种形态的脆性相严重割裂基体,大大降低合金的强度和塑性,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进行变质处理。方法:生产上常在合金液中加入氟化纳与氯盐的混合物来进行变质处理,加入微量的纯钠也有同样效果。 7.镁、铜、铁和锰对铝硅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1)镁:少量的镁,即能大大提高抗拉和屈服强度,随着镁量增加,强化效果不断增大,强度急剧上升,而塑性下降;2)铜:使铝硅合金强度显著增加,但伸长率下降,提高合金的热强性;3)铁:恶化了合金的机械性能,特别是塑性,

铝合金门窗生产工艺流程

铝合金门窗生产工艺流程 作业前的准备:熟悉门窗分格图,查阅门窗工艺单 生产工艺流程 1、平开门、窗工艺流程 框扇断料→框扇铣口→铣锁孔槽→钻五金孔→切玻璃压条→装框、扇密封胶条→装玻璃压条→扇玻组合→装五金配件→检验→包装→入库 2、推拉门、窗工艺流程 框扇断料→框扇铣口→铣排水孔→铣锁孔槽→装毛条→钻五金孔→切玻璃 压条→装密封毛条→装玻璃压条→装滑轮→框、扇组合→检验→包装→入库 一、框料断料 1、量具校核:核对双头锯床标尺与钢卷尺的误差;如果用两台双头锯分别对同一樘 窗的外框型材进行切割,必须对两台双头锯进行校核,直到两台锯床标尺与钢卷尺尺 寸统一为准。 2、断料尺寸的精确度控制:同一批次相同尺寸的断料;第一支料复核两次,确认尺 寸无误后,才能开始断料。并在同一尺寸批量断料中工件尺寸进行抽查,核对断料 是否有误差。 3、针对 45 度组角的外框断料。断第一支料时,应用万能角度尺检查角度误差值不 大于 10um 。 二、框料工艺孔槽铣削 1、平开外框。外框中柱需要铣缺,铣榫。铣缺、铣榫时,先用同型号废铝或者断一 条短料试样,确认中柱铣缺、铣榫后与外框角缝严密咬合。 2、推拉外框。铣推拉框下滑时,先用料头放样,直到下滑料头铣缺与边框完全咬合 后,才能用新料铣缺。下滑滑轮茎条铣缺作为排水孔时,其长度不超过20mm. 两端头长度应一致。1800mm 铣两个排水孔,超过1800mm 铣三个排水孔。铣缺后的上 下滑,应严格配对,避免铣错、铣反。铣孔铣缺时,型材不能有划伤和划痕。 三、扇料工艺孔槽铣削 1、推拉门、窗扇;勾光企铣口,勾光、企上下口应铣方正,左右余量一致。滑轮调 节孔应正确,孔距型材边缘左右应一致。推拉门锁孔高度:扇高2300mm 以内,锁孔位置离地垂直距离950-1150mm; 推拉窗铣锁高度:离地垂直距离1500-1600mm ;相邻门窗的门窗锁孔高度必须一致。 2、平开门、窗;铣平开门锁孔高度:离地面垂直距离950-1150mm; 铣平开窗锁孔高度,离地面垂直距离1500-1600mm; 平开窗锁孔离型材边必须一致,误差不得超过

铝合金熔炼工艺

铝合金熔炼工艺1、性能特征目前压铸件数量最多的就是铝合金,它具有重量轻、比强度高,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等。但与锌合金相比,它的铸造性能相对要差,有粘模倾向,在熔炼中更易产生氧化、吸气、偏析、夹渣、结晶粒大等缺陷,铁是铝合金中的有害元素,但铝合金中的含铁量低于0.6%时,在生产过程中容易产生粘模,高于1%时,会使合金中力学性能降低。铝合金"增铁"的原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1)熔炼过程中,铁和合金接触机会较多,如坩埚、铁勺、浇包、熔炼工具等,它们的表面均应涂上涂料。 2)铁在铝合金熔液中溶解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铝合金熔炼温度高于750℃时,即称为"铝合金过烧",这时候铁的溶解速度增大很快。3)铝合金中的增铁除了温度因素外,还与时间有关,即保温时间越长,增铁量越多,吸气量也增加,因此尽量减少保温时间对合金增铁, 吸气的减少都是有利的。2、铸铁坩埚及熔炼工具、涂料的使用方法铸铁坩埚及工具预热至120~200℃后,在其表面涂上或喷上涂料,可重复喷涂2~3次,以获得致密、均匀的涂层,随后徐徐加热到200~300℃,以烘干排除水分。3、熔炼坩埚铸铁坩埚也 用于铝合金的保温炉中,因铝合金的熔化温度高,易损坏坩埚,其损坏原因有以下因素:1)表面涂料喷涂不好,造成坩埚腐蚀严重。 2)在正常情况下,采用铸铁坩埚保温时,其溶液温度为620~680℃(按不同合金牌号的铸件的要求而异),如将铸铁坩埚作熔化兼保温时,则埚壁最高温度可达800℃以下;当合金过热时,埚壁温度可达850℃以上,如此温度下,铸铁的抗拉强度很低,稍受载荷或冲击,极可能出现裂纹。3)由于铝合金熔液对铁的侵蚀使铸铁埚壁的内部和外表同时受到侵蚀和烧损,就会加剧裂纹出现的可能。从安全和维护合金质量出发,在连续使用时,应经常清除残渣,涂上涂料,转换坩埚方向使用。使用期限:作保温用为150h左右;作熔化用为100h 左右。4)纯铝熔炼时,应用石墨坩埚。石墨坩埚易碎裂,并吸潮,搬运存放时必须轻挪轻放,避免撞击,应存放在防晒及干燥的场合,使用时应注意以下事项:①首次使用前,应置于熔炉侧缓缓烘干36h,温度不高于80~100℃。②坩埚入炉前,应先将炉壁加热至200~250℃,然后将预热的坩埚放入炉内的填砖上,点火徐徐加热20~30min;再开中火加热坩埚,直到坩埚底呈暗红色,再仔细观察检查坩埚确无伤裂,即可将合金放入进行熔化。③料锭加入坩埚切忌撞击埚壁埚底,如熔炼中发现铝料板结埚壁,切莫扳撬,防止损坏坩埚。④ 使用结束前,必须把坩埚内存余料全部舀出,热坩埚切忌受潮,应放置在干燥的火砖上。4、熔炼方法对于大中型压铸厂家铝合金是采用中央熔炉熔炼后再分配到保温炉保温,而小 型的压铸厂家,通常每台压铸机配备一台以轻柴油为燃料的熔炉,也可采用电熔炉。中央熔炉的熔炼操作要求如下:1)锭料与回炉料应搭配使用,回炉料的比例不大于50%,回炉料是指浇口溢流槽、废铸件,不包括飞边和残屑。2)入炉的料锭和回炉料的表面应干净,干燥,先以小料(回炉料)填底,加入料锭,以防砸坏炉底。 3)炉料熔化开始即用覆盖剂撒在液面上,要覆盖全部金属液面,防止氧化和吸气。4)铝合金液的出水温度应为720~750℃,盛铝液的浇包应预热及涂上涂料。当铝液离浇包口端100mm处即停止放液,并以备好的干燥精炼剂用钟罩压入合金液底部,除气精炼后即运至保温炉保温。 5)从浇包中的铝液倒入保温炉坩埚时应稳妥,防止铝液飞溅伤人和卷入空气,当倒入的铝液至离埚口端50mm处止。6)表面氧化、污染和经油漆、电镀的浇口或铸件都不能直接加

我国铸造有色合金及其特种铸造技术发展现状

?? 铸造有色合金及其特种铸造技术在基本制造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关键技术之一,在航空、航天、船舶、汽车、轨道交通、化工、能源、电子电器和运动休闲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由其所带动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目前公认的铸造有色合金包括铝、镁、钛、锌和铜等材料,约占各类铸件总量的 20%左右,由于减重降耗的要求,其应用具有明显的增 长趋势,例如在汽车产业中,需要将铝合金铸件从现有的占铸件总重量的10%增长到30%左右,而在航空工业中,铝铸件更是占到铸件总量的80%以上。 为了更好的满足某类产品的使用要求,在产品设计时,会更多地考虑减轻产品的结构重量和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有色合金恰恰可以满足这几方面的需求,即:①产品构件的减重和轻量化需求;②产品的功能性需求,如电阻材料、磁性材料、记忆功能材料和耐磨减摩材料等;③产品的装饰性功能需求,如铝合金的光亮性、钛合金的可着色性等。对产品的减重和构件轻量化需求是推动铸造有色合金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的动力,而对产品的功能性和装饰性需求则是铸造有色合金的发展方向。 1 我国铸造有色合金的发展概况 1.1 铸造铝合金 铸造铝合金是我国发展较早的有色金属材料之一, 其密度小,比强度高和耐腐蚀,因此广泛地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机床制造等制造业。目前,随着行业的发展,对铸造铝合金的需求越来越大,尤其是汽车工业的发展,轿车生产总量激增,对铝合金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例如一汽生产的红旗轿车,其整车铝合金铸件已经超过100kg[1],而且随着对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铝铸件的生产正朝着轻量化、强韧化、精密化和复合化的方向发展,铸造铝合金的应用将有很大的空间。 在各类铸造铝合金中,按照其性能特点可分为:高强韧铝合金、耐热铝合金、耐蚀铝合金和超轻铝合金等等,其中高强韧铸造铝合金能够保证合金在高强度的条件下,还具有高的断裂韧性、疲劳性能和抗应力腐蚀性能,因此可以部分的取代锻件,制备成形状复杂的铸件。例如ZL205A高强度铸造铝合金,该合金的极限拉伸强度可达500MPa以上,已广泛用于航空、 收稿日期:2007-01-18收到初稿,2007-03-19收到修订稿。 作者简介:丁宏升(1968-),男,黑龙江双城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材料液态制备成形与新工艺。E-mail:dinghosh@yahoo.com.cn 丁宏升,郭景杰,苏彦庆,贾 均,傅恒志 (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摘要:结合我国在铸造有色合金领域的发展概况,从合金发展、应用和有色合金熔体技术以及特种铸造在有色合金中的 应用角度,分析了五十年来我国在该领域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以引起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生产技术人员对这方面 自主创新的重视,不断提高铸造有色合金的技术水平,扩大其应用领域。 关键词:有色合金;特种铸造;熔体处理;铸造合金;精密铸件中图分类号:TG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977(2007)06-0561-06 DINGHong-sheng,GUOJing-jie,SUYan-qing,JIAJun,FUHeng-zhi(HarbinInstituteofTechnology,Haerbin150001,Heilongjiang,China) Abstract:Thisarticlereviewsthefifty-year'sachievementsandthecurrentadvancementsonaspectsofnonferrouscastalloysandthecorrespondingspecialcastingtechnologiesinChina.Thereincludesalloysystems,alloyapplicationsandprocessesformelttreatmentsaswellastherelatedspecialcastingtechniquesaresummarized.Theaimistoarisepeoplepaymoreattentionsforimprovementinthisarea.Itisdemonstratedmakingbreakthroughandthereforepresentingnoveltiescoherentlyonthistechnologyinprospectisamainpathtobeahead. Keywords:nonferrousalloy;specialcasting;melttreatment;castalloy;precisioncasting 我国铸造有色合金及其特种铸造技术发展现状 DevelopmentonNonferrousCastAlloysandtheCorresponding SpecialCastingTechnologiesinChina !!!!!" !" !!!!!" !" 专题综述 Jun.2007Vol.56 No.6 铸造 FOUNDRY 561

铸造合金及其熔炼铸铁部分复习题

第一篇铸铁及其熔炼 1、按石墨形态的不同,铸铁分为灰口铸铁;球墨铸铁;蠕墨铸铁。 2、在Fe-G-Si相图中,硅的作用 (1)共晶点和共析点含碳量随硅量的增加而减少; (2)共晶转变和共析转变出现三相共存区; (3)改变共晶转变温度范围;提高共析转变温度; (4)减小奥氏体区域。 3、只考虑Si、P等元素对共晶点实际碳量影响的计算公式为CE=C+1/3(Si+P); 4、亚共晶铸铁凝固特点:凝固过程中,共晶体不是在初析树枝晶上以延续的方式在结晶前沿形核并长大,而是在初析奥氏体晶体附近的枝晶间、具有共晶成分的液体中单独由石墨形核开始;石墨作为领先相与共晶奥氏体共生生长; 5、过共晶铸铁的凝固特点:凝固过程则由析出初析石墨开始,到达共晶温度时,共晶石墨在初析石墨上析出,共晶石墨与初析石墨相连。 6、石墨的晶体结构是六方晶体。 7、如图所示,形成片状石墨的晶体生长是A向占优,而球状石墨是C向生长占优, 8、F、C型石墨属于过共晶成分铸铁中形成的石墨 A型B型D型F型 9、球状石墨形成的两个必要条件:铁液凝固时必须有较大的过冷度;铁液与石墨间较大的表面张力。 10、球墨铸铁的球状石墨的长大包括两个过程:石墨球在熔体中直接析出并长大;形成奥氏体外壳,在奥氏体外壳包围下长大。 11、由于球状石墨的生长是在共晶成分下形成的石墨和奥氏体分离长大,因此其共晶过程又称之为离异共晶; 12、灰铸铁的金相组织由金属基体和片状石墨组成,基体的主要形式有珠光体、铁素体、珠光体加铁素体。 13、普通铸铁中除铁以外,五大基本元素包括碳、硅、锰、硫、磷,其中碳、硅是最基本的成分,磷、硫是杂质元素,因此加以限制。 14、在铁碳双重相图中,稳定系和亚稳定系的共晶反应温度差别形成了共晶温度间隔,对于Ni、Si、Cr、S这四种元素来说,促进合金液在冷却过程中按稳定系转变的元素有Ni、Si,按亚稳定系转变的元素有Cr、S。 15、Cr元素在铸铁中的作用: (1)反石墨化元素,珠光体稳定元素;

常规铝及铝合金电镀的工艺流程

常规铝及铝合金电镀的工艺流程 一.前言 铝及铝合金表面电镀各种金属后,可明显提高其表面的物理或化学性能,以铝及铝合金做导体时,在其表面电镀银可提高表面或电接触部位的电导率;为使铝容易焊,在其表面电镀铜,镍或锡;为提高其耐磨性,在其表面电镀厚硌。在装饰性方面,实际上大多是电镀硌。 铝及铝合金表面电镀,很早以前就有尝试并已用于实际生产。但铝及铝合金与镀层之间存在氧化物,铝及铝合金与金属镀层的热膨胀系数不同,镀层有针孔和残存电镀液等因素,造成镀层结合力不良,长时间使用会剥落甚至在镀后立即剥落,在表面处理领域,铝及铝合金的电镀工艺还处于探索阶段,长久以来无实质性突破,至今没有形成完善,成熟的工艺。镀层结合力不牢是铝及铝合金的电镀质量和产品合格率仍是行业瓶颈。 二.传统铝及铝合金电镀 铝及铝合金在电解液中电解可形成镀层,但镀层结合力不牢,易剥离。因此,可先将铝在含有锌氧化合物的水溶液中沉积镀层再进行电镀,这一方法既为锌置换法或沉积法。也可先在铝及铝合金表面处理通过阳极氧化电源得到一层很薄的多孔氧化膜.在进行电镀。 2.1常规铝及铝合金电镀的工艺流程 铝及铝合金电镀工艺流程有镀前处理,电镀,镀后处理3部分组成。镀前处理是关系到电镀产品质量优劣的最关键工序,其主要的是除去铝及铝合金表面的油脂,自然形成氧化膜及其他污物。 常规的一般工艺流程为:脱脂-水洗-减蚀-水洗-酸洗-水洗-活化-水洗-一次浸锌-水洗-退锌-水洗-二次浸锌-水洗-中性镀镍-水洗-后续电镀。 也有采用波的阳极氧化膜取代浸锌工艺后在进行后续电镀。 2.2传统前处理工艺中存在的不足 1.工艺流程长,工序多。 2.工艺复杂,操作范围窄,各工艺参数必须严格控制。 3.工艺适用范围不广,不同牌号的铝合金前处理工艺不能雷同,必须根据铝合金的牌号调整前处理工艺。 4.在严格控制前处理工艺的前提下,电镀产品的合格率很低,普通装饰性电镀的合格率为85%~90%,功能性电镀的合格率为60%~70%。 5.各工序溶液的适用寿命短,处理周期短。 由于铝及铝合金传统前处理同意普遍存在以上不足,因此,必须对其进行改良。 三.改良通用型铝及铝合金电镀前处理工艺 脱脂碱蚀二合一-水洗-酸洗-水洗-去灰-水洗-碱性活化-浸锌-水洗-中性镀镍-水洗-后续电镀。

铝合金熔炼工艺流程和操作工艺

铝合金熔炼工艺流程和操作工艺(一) 装料 熔炼时,装入炉料的顺序和方法不仅关系到熔炼的时间、金属的烧损、热能消耗,还会影响到金属熔体的质量和炉子的使用寿命。装料的原则有: 1、装炉料顺序应合理。正确的装料要根据所加入炉料性质与状态而定,而且还应考虑到最快的熔化速度,最少的烧损以及准确的化学成分控制。 装料时,先装小块或薄片废料,铝锭和大块料装在中间,最后装中间合金。熔点易氧化的中间合金装在中下层。所装入的炉料应当在熔池中均匀分布,防止偏重。 小块或薄板料装在熔池下层,这样可减少烧损,同时还可以保护炉体免受大块料的直接冲击而损坏。中间合金有的熔点高,如AL-NI和AL-MN合金的熔点为750-800℃,装在上层,由于炉内上部温度高容易熔化,也有充分的时间扩散;使中间合金分布均匀,则有利于熔体的成分控制。 炉料装平,各处熔化速度相差不多这样可以防止偏重时造成的局部金属过热。 炉料应进量一次入炉,二次或多次加料会增加非金属夹杂物及含气量。 2、对于质量要求高的产品(包括锻件、模锻件、空心大梁和大梁型材等)的炉料除上述的装料要求外,在装料前必须向熔池内撒20-30kg粉状熔剂,在装炉过程中对炉料要分层撒粉状熔剂,这样可提高炉体的纯洁度,也可以减少损耗。 3、电炉装料时,应注意炉料最高点距电阻丝的距离不得少于100mm,否则容易引起短路。 熔化 炉料装完后即可升温。熔化是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好坏,对产品质量有决定性的影响。 A、覆盖 熔化过程中随着炉料温度的升高,特别是当炉料开始熔化后,金属外层表面所覆盖的氧化膜很容易破裂,将逐渐失去保护作用。气体在这时候很容易侵入,造成内部金属的进一步氧化。并且已熔化的液体或液流要向炉底流动,当液滴或液流进入底部汇集起来时,其表面的氧化膜就会混入熔体中。所以为了防止金属进一步氧化和减少进入熔体的氧化膜,在炉料软化下塌时,应适当向金属表面撒上一层粉状熔剂覆盖,其用量见表。这样也可以减少熔化过程中的金属吸气。 覆盖剂种类及用量 炉型及制品电气熔炼煤气炉熔炼 覆盖剂用量普通制品特殊制品普通制品特殊制品 (占投量) /% 0.4-0.5 0.5-0.6 1-2 2-4 覆盖剂种类粉状熔剂 Kcl:Nacl按1:1混合 B、加铜、加锌 当炉料熔化一部分后,即可向液体中均匀加入锌锭或铜板,以熔池中的熔体刚好能淹没住锌锭和铜板为宜。 这时应强调的是,铜板的熔点为1083℃,在铝合金熔炼温度范围内,铜是溶解在铝合金熔体中。因此,铜板如果加得过早,熔体未能将其盖住,这样将增加铜板的烧损;反之如果加得过晚,铜板来不及溶解和扩散,将延长熔化时间,影响合金的化学成分控制。 电炉熔炼时,应尽量避免更换电阻丝带,以防脏物落入熔体中,污染金属。 C、搅动熔体 熔化过程中应注意防止熔体过热,特别是天然气炉(或煤气炉)熔炼时炉膛温度高达1200℃,在这样高的温度下容易产生局部过热。为此当炉料熔化之后,应适当搅动熔体,以使熔池里各处温度均匀一致,同时也利于加速熔化.

合金及熔炼 (1)

1、屈服强度:表示方法:试样拉伸过程中标距部分残余伸长为原长度的0.2×10时的应力,符号δ0.2. 名词解释:就是指金属对起始塑性变形的抗力; 抗拉强度:表示方法:最大均匀塑性变形抗力的指标δb 名称解释:是代表最大均匀塑性变形抗力的指标; 延伸率:表示方法:δ 铸造合金的分类:铸造有色合金和铸造黑色合金 常用的熔炼方法及加热原理:冲天炉熔炼:利用焦炭燃烧产生热量使合金融化。 电弧炉熔炼:利用电弧产生的热量来熔炼合金。 感应炉熔炼:利用交流电感应作用是金属本身产生热量来熔化金属的一种熔炼方法 固溶强化:指形成固溶体使合金强化的方法 时效强化:通过热处理利用合金的相变产生第二相微粒,这样的强化加时强化 变质处理:是在熔融的合金中加入少量的一种或几种元素(或加化和物起作用而得),改变合金的结晶组织,从而改善机械性能 机械性能的壁厚效应:机械性能随壁厚的增加而下降的现象 变质潜伏期:变质元素加入铝液后,必须保持某一确定时间才能得到最大的变质作用,此保持时间称为潜伏期 炉料遗传性:质量差的炉料,熔化后获得的铸件组织性能也差,虽经正常熔炼工艺的处理仍无改善 球化衰退:球化处理后的铁液在停留预定时间后,球化效果会下降甚至消失 铁碳相图双重性:是指碳既可以以石墨形式存在,又可以以Fe3c形式存在。 炉气燃烧比:是指CO2占(CO2+CO)总量的百分比。 冲天炉的炉壁效应:冲天炉内的炉气有自动趋于沿炉壁流动的倾向 魏氏组织:铸钢冷却时,在二次结晶过程中,若铁素体呈针、片状从奥氏体中析出,且与晶粒周界成一定的角度,通常将这种先共析针(片)状铁素体加珠光体的组织 等强温度:随着温度升高,在一定温度时,晶界和晶内强度相等 金属的钝化:是指活泼金属由易腐蚀的活性状态变为耐腐蚀的钝性状态 集肤效应:由于高频,炉料中的电流绝大部分都沿表层流过,这种现象称为集肤效应 回火脆性: 稳定化处理:充分发挥钛的作用,使钢中尽可能多的C都形成TiC,并将铬稳定在奥氏体基体中的热处理方法称为稳定化处理。 3、金属材料的强化机制有哪些,细晶强化实质及对合金强度和塑性的影响 答:机制:细晶强化、固溶强化、时效强化、弥散强化、形变强化 实质:增加晶界能同时提供塑性和强度 影响:形变强化与粒子强化在强度提高时,塑性会显著降低;固溶强化在强度提高时塑性还能保持较好的水平;晶界强化时,细化晶粒提高强度也改善塑性。 4、铸造合金的使用性能有哪些: 答:机械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 5、铸造合金的工艺性能有哪些: 答:铸造性能、熔炼性能、焊接性能、热处理性能、机加工性能 6、铸造铝合金的分类及牌号表示方法? 分类:si,cu,mg,zn四类,表达方式分别是:zl1**,zl2**,zl3**,zl4**,牌号:zal+合金元素+元素含量 标准类铸镁合金(Mg-Al-Zn系合金);2)高强度类铸镁合金(Mg-Zn-Zr系合金):3)耐热类镁合金(Mg-RE-Zn-Zr系合金) 7、铝硅合金进行变质处理的原因及方法? 答:原因:硅相在自发非控制生长条件下回长成片状,这种形态的脆相严重地割裂基体,大大降 低了合金的强度和塑性 方法:加入氟化钠与氯盐的混合物来进行变质处理,加入微量的纯钠也有同样效果。 8、镁、铜、铁、稀土、镍及锰对铝硅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答1)镁:少量的镁,即能大大提高抗拉和屈服强度,随着镁量增加,强化效果不断增大,强度急剧上升,而塑性下降; 2)铜:使铝硅合金强度显著增加,但伸长率下降,提高合金的热强性; 3)铁:恶化了合金的机械性能,特别是塑性,同时降低了合金的抗蚀性; 4)锰:在Al-Si合金中加入锰,可大大降低Fe的危害。 9、Al-Si类活塞合金多为共晶及过共晶合金的原因 答:原因:活塞材料要求具有高的热强性和耐磨性,低的线膨胀系数和密度。共晶及过共晶合金铝硅合金中含有大量共晶和初生

铝合金门窗工艺流程和方案

铝合金门窗工艺流程和方案 第一章生产工艺流程 第1节平开门窗工艺流程 锯切主型材→开V型口→铣排水孔→形钢下料→装型钢→焊接→清角→手动铣槽→钻五金孔→切玻璃压条→装密封条→装玻璃压条→装五金配件→检验→包装→入库 第2节推拉门窗工艺流程 锯切型材→铣排水孔→切型钢→装型钢→装毛条→焊接→清角→手动铣槽→钻五金孔→切玻璃压条→装密封条→装玻璃压条→切防风条→防风条钻孔→防风条铣槽→防风条装毛条→装防风条→装缓冲块→装滚轮→框扇组合→装密封桥→装月牙锁→检验→包装→入库 第二章工艺制定、完善 铝合金门窗组装工艺多,每一道工序对产品性能都有影响,根据产品性能要求,我们对每一道工序的工艺条件及对产品性能影响进行对比,不断调整工艺,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使产品达到标准要求。 工艺的制定。以下是几个主要工序的工艺流程情况。 第1节型材下料 我公司使用的是HYSJ02—3500塑铝型材双角锯。工作气压0.4—0.6MPa,耗气量100L/min,采用无级调速,工作长度450—3500mm,使用此锯下料,尺寸公差控制在±0.5mm以内。 在使用双角锯下料前,首先根据图纸及下料单确定下料尺寸。在批量生产时,应先下一樘,检验合格后,再投入成批生产。生产时应不断抽检构件尺寸,以保证产品批量的合格率。 第2节铣水槽 我公司使用的是HYDX—01塑铝型材多功能铣床。工作气压0.4—0.6MPa,耗气量45L/min,铣刀规格Ф4mm*100mm、Ф4mm*75mm,铣头转速2800转/ min。在铣水槽前一定要清楚漏水孔的数目、位置,弄清之后,先将要铣的型材放在托米架上正确位置,然后开始铣切,另外,在铣水槽时一定要注意水槽位置。在铣平开窗固定窗时,一定要根据窗型是内平开,还是外平开,以及具体的安装方法来确定水槽方向。每班应及时进行屑渣清理和导轴润滑。 第3节开V型口 V型切割锯用于铝合金型材90°V形槽的下料,适用于料宽120 mm,长度1800 mm。我公司使用的是HYVJ—01—65V型锯,工作气压0.4—0.6MPa,耗气量80L/min,切割深度ma*70,锯片规格300*30,锯片转速2800r/ min,进刀速度:无级调速。首先应根据V口深度来调整升降台紧定手柄,再摇动至所需位置,夹紧手柄,同样根据V口位置来确定水平定位尺寸。 第4节焊接 这是一道很重要的工作。我厂使用的是HYSH(2+2)—130—3500型铝合金门窗四角焊机。通过焊接,我们根据型材的特点,了解到影响焊接强度的主要因素是熔接温度,夹紧压力,加热时间,保压时间。焊温过高,影响焊后表面,型材易分解产生有毒气体;过低,易出现虚焊。夹紧力必须达到一定的压力值,使型材断面充分贴合,否则影响焊缝熔结强度。通过反处长试验,我们确定了最佳加热时间,保压时间。保压时间根据前三个因素而定,达到合适的时间即可。不同的工艺条件下,按标准测试其焊角强度,选择

铝合金熔炼工艺及注意事项

1、炉料处理 所有炉料入炉前均需要预热,以去除表面附的水分,缩短熔炼时间。 2、坩埚及熔炼工具的准备 (1)新坩埚使用前应清理干净及仔细检查有无穿透性缺陷,确认没有任何缺陷才能投入使用,预热至暗红色(500—600度)保温2小时以上,以烧除附着在坩埚内壁的水分及可燃物质,待冷却到300度以下时,仔细清理坩埚内壁,在温度不低于200度时,喷刷涂料,烘干烘透后才能使用。 (2)压勺、搅拌勺、浇包等熔炼工具使用前必须除尽残余金属及氧化皮等污物,经过200-300度预热后涂刷防护涂料,涂刷后烘干待用。 3、熔炼温度的控制 合金液快速升至较高的温度(705度左右),进行合理的搅拌,以促进所有合金元素的溶解,确认所有元素全部溶解后,进行精炼除气,扒除浮渣后将至浇注温度。(因铝溶液的温度难以用肉眼来判断的,所以必须用测温仪表控制温度,测温仪表应定期校准和维修;热电偶套管应周期的用金属刷刷干净,涂以防护性涂料,以保证测温结果的准确性及延长使用寿命。 4、熔炼时间的控制 为了减少铝溶液的氧化、吸气,应尽量缩短铝溶液在炉内的停留时间,快速熔炼。为加速熔炼过程,应首先加入中等块度、熔点较低的回炉料,以便在坩埚底部尽快形成熔池,然后再加出铝锭,使之能徐徐浸入逐渐扩大熔池,加速熔化;在炉料主要部分熔化后,再加入熔点较高、数量不多的合金元素,升温、搅拌以加速熔化,最后降温,压入易氧化的合金元素。 5、精炼处理

精炼处理温度:690—730度 精炼剂(充分预热)加入量铝液重的0.15—0.2%,用钟罩压入 处理时间为3—5分钟后静止5—10分钟,扒除浮渣进行浇注,浇注温度为700—740度。

铝合金门窗制作、安装工艺流程

第一章铝合金门窗制作工艺 一、工艺流程 1、平开门窗工艺流程 锯切主型材→开V型口→铣排水孔→形钢下料→装型钢→焊接→清角→手动铣槽→钻五金孔→切玻璃压条→装密封条→装玻璃压条→装五金配件→检验→包装→入库 2、推拉门窗工艺流程 锯切型材→铣排水孔→切型钢→装型钢→装毛条→焊接→清角→手动铣槽→钻五金孔→切玻璃压条→装密封条→装玻璃压条→切防风条→防风条钻孔→防风条铣槽→防风条装毛条→装防风条→装缓冲块→装滚轮→框扇组合→装密封桥→装月牙锁→检验→包装→入库 二、铝合金门窗工艺制作控制要点 铝合金门窗组装工艺多,每一道工序对产品性能都有影响,根据产品性能要求,我们对每一道工序的工艺条件及对产品性能影响进行对比,不断调整工艺,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使产品达到标准要求工艺的制定。以下是几个主要工序的工艺流程情况。 1、型材下料 使用LJZ2F-500X5000塑铝型材双角锯。输入电压:380v/50HZ 功率:4.4KW 电机转速2800r/min工作气压:0.5-0.8MPa 耗气量:100L/min 锯切长度:最小:450mm 最大:5000mm 锯切角度:45°、90°;进刀速度:无级调速,使用此锯下料,尺寸公差控制在±0.5mm以内。 在使用双角锯下料前,首先根据图纸及下料单确定下料尺寸。在批量生产时,应先下一樘,检验合格后,再投入成批生产。生产时应不断抽检构件尺寸,以保证产品批量的合格率。 2、铣水槽

使用HYDX—01塑铝型材多功能铣床。工作气压0.4—0.6MPa,耗气量45L/min,铣刀规格Ф4mm*100mm、Ф4mm*75mm,铣头转速2800转/ min。在铣水槽前一定要清楚漏水孔的数目、位置,弄清之后,先将要铣的型材放在托米架上正确位置,然后开始铣切,另外,在铣水槽时一定要注意水槽位置。在铣平开窗固定窗时,一定要根据窗型是内平开,还是外平开,以及具体的安装方法来确定水槽方向。每班应及时进行屑渣清理和导轴润滑。 3、开V型口 V型切割锯用于铝合金型材90°V形槽的下料,适用于料宽120 mm,长度1800 mm。我公司使用的是铝塑门窗V型锯床VJ02-65,工作电压:380v/50HZ 功率:1.6KW 电机转速:2800r/min 气压:0.4-0.6MPa 耗气量:25L/min切削型材高度:120 切削型材宽度:125 切削V槽深度:0-65mm。首先应根据V口深度来调整升降台紧定手柄,再摇动至所需位置,夹紧手柄,同样根据V口位置来确定水平定位尺寸。 4、焊接 这是一道很重要的工作,使用卧式多功能四角塑焊机(SHP4B-H,可焊框架尺寸350*650-2600*3300;可焊型材高度20-120;可焊型材宽度120;工作电压220伏、50HZ),通过焊接,根据型材的特点,了解到影响焊接强度的主要因素是熔接温度,夹紧压力,加热时间,保压时间。焊温过高,影响焊后表面,型材易分解产生有毒气体;过低,易出现虚焊。夹紧力必须达到一定的压力值,使型材断面充分贴合,否则影响焊缝熔结强度。通过反处长试验,确定最佳加热时间,保压时间。保压时间根据前三个因素而定,达到合适的时间即可。不同的工艺条件下,按标准测试其焊角强度,选择最佳工艺条件。这样,确定焊接的工艺参数:焊接温度240—251℃,夹紧力0.5—0.6 MPa,加热时间20—30S,保压时间30—40S,这种参数下测试焊角强度最佳。在焊接中还应及时检查边框垂直度、对角尺寸误差等,如有不妥,应及时调整焊机。 5、角强度实验机 用检测铝合金力学性能及测量门窗隅部位的断裂强度,以便更好的控制焊接质量。 6、清角缝 在清角采用铝门窗角码自动切割锯LJJA-500、铝门窗组角机LMB-120等,并配备专用空压机,以提高工效及角缝清理质量。 7、玻璃压条切割锯 使用SYJ03-1800玻璃压条锯(工作电压:380v/50HZ;功率:1-6KW;电机转速:2800r/min;工作气压:0.5-0.8MPa;耗气量:80L/min;加工长度:320-1800mm)。在切割玻璃压条时,

铝合金及其熔炼

铝合金及其熔炼 一、铝合金的系列:铝合金共有三个系列根据与其形成合金的元素而有些区别。 1、铝硅系:合金中硅含量在共晶点附近,合金的流动性好,铸造性能好,不易产生裂纹,致密性好,热膨胀量小,导热性好,耐腐蚀,适合压铸大型薄壁复杂铸件。但是其机械性能不够高,切削性稍差,阳极氧化不理想。 2、铝硅铜系:合金具有最佳综合性能,应用广泛,尤其在汽摩行业。 3、铝镁系:合金的强度、塑性、耐蚀性和表面质量最佳,但收缩和膨胀量大,铸造性能差。 二、合金元素的作用: 1、硅:铝与硅的共晶点在11.7%,共晶合金的凝固温度范围最小,补缩及抗热裂性最好,共晶点附近的合金都有良好的流动性,适合铸造薄壁,复杂大型的铸件。随着含硅量的提高,强度与硬度也有所提升,但伸长力下降,切削性能变差,而合金对坩埚的熔蚀也增加。 2、铜:铜对于铝合金可提高机械性能改善切削性,但耐蚀性降低,热裂倾向增大。 3、镁:铝镁合金耐蚀性好,但由于凝固温度范围大,有热脆性故铸件易于产生裂纹,其流动性随着镁含量的提高而改善,但相应收缩也增加。对于铝硅系合金而言,镁有强化效能,提高耐蚀性,改善电镀,阳极氧化的性能及铸件表面质量。但对铝硅铜而言,必须控制其含量,因为镁会造成热裂,冷脆降低伸长率和冲击韧性。 4、铁:铁能缓解铝与模具的亲和力,通常控制在0.6% ~ 1%之间,过高的含铁量在铸件中产生FeAl3针状相,降低性能。在铝硅系及铝硅铜系里过量的Fe形成金属间化合物造成脆性在切削时会影响表面粗糙度。 5、锰:适量锰能中和过量铁的不利影响,但不大于0.5%。 6、锌可提高流动性,改善机械性能,但高温脆性大,产生热裂。 7、锡:改善切削性能,降低强度和耐蚀性,有高温脆性。 8、镍:少量的镍能改善机械性能,对耐蚀性不利。 9、铅:改善切削性能,但有损耐蚀性。 10、铬:改善耐蚀性。 11、钛:细化结晶,改善性能。 三、铝合金的熔炼: 铝合金的熔炼对压铸企业而言是个重要环节,一般均有熔炼及保温二种过程,一边压铸一边熔炼是不被容许的。 1、压铸对铝合金液有如下几个要求: ①化学成分符合要求,成分均匀。 ②气体熔解量小,氧化夹杂,熔剂残留少,以免在铸件中形成气孔和夹渣。 ③组织细化使铸件能获得致密的结晶。 由于熔炼过程不妥而造成的铸造缺陷,有渗漏,气孔夹渣,偏析,裂纹,晶粒粗大等。 2、铝合金熔炼的工艺流程如下: 熔炉预热————→装料——→熔化→炉前检查→调整成分→精炼和除渣 ↑↑↑↑ 熔炉及工具准备炉料准备快速分析精炼剂准备 →调温→浇入保温炉 对于工艺流程的每个环节都要做到尽可能完善: 熔炼炉:常用燃油气炉,电阻炉,感应炉,其中燃油燃气的效力较高,但目前油价居高不下,也是个压力,电阻炉效力最低。

A356铸造铝合金生产工艺流程

A356铸造铝合金生产工艺流程 目录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铝合金的定义、性质和用途 第二节铝合金的分类及表示方法 第三节 A356合金的成分、组织和性能 第四节 A356合金的生产设备 第二章 A356合金的生产工艺 第一节 A356合金的生产工艺流程第二节熔炼 (1)铝熔体的特点 (2)铝熔体的精炼与净化 (3)熔炼工艺参数对铸锭质量的影响 第三节铸造 (1)铸造方法的分类 (2)铸造原理 (3)铸造工艺参数对铸锭质量的影响 第四节熔铸工艺 (1)配料工艺 (2)熔炼工艺 (3)铸造工艺 (4)取样工艺

第三章 A356合金常见缺陷及预防措施 第一节化学成分 第二节外观质量 第三节低倍针孔度 (1)针孔的定义与分类 (2)针孔形成的原因 (3)形成气孔的H2来源 (4)预防针孔形成的工艺措施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铝合金的定义、性质和用途 所谓铝合金就是在工业纯铝中加入适量的其他元素,使铝的本质得到该善,以满足工业上和人们生活中的各种需要。由于其比重小,比强度高,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因此,被广泛用于航空工业、汽车制造业、动力仪表、工具及民用器皿制造等方面。 第二节铝合金的分类及表示方法 铝合金可分为两大类:变形铝合金和铸造铝合金,变形铝合金要先铸成锭,用于压延或拉伸,如:管、棒和板等;铸造铝合金,用于铸造固定铸件,如:活塞、汽缸和支架等。 变形铝合金牌号的表示方法大致有两种: 1、国家标准

用第一个字母L表示工业纯铝或铝合金,(取铝的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 第二个字母表示铝合金类别,下面几个字母分别表示: G——工业高纯铝 F——防锈铝合金 Y——硬铝合金 C——超硬铝合金 D——锻造铝合金 T——特殊铝合金 字母后面的数字表示该类合金的序号。如LF3表示3号防锈铝合金;LD2表示2号锻造铝合金;LY12表示12号硬铝合金;LC4表示4号超硬铝合金;LT21表示21号特殊铝合金。 2、引用美国四位数铝合金牌号表示方法,作为国家标准第一位数字表示铝合金系列,如: 1XXX 表示纯铝 2XXX 表示AL-Cu系合金 3XXX 表示AL-Mn系合金 4XXX 表示AL-Si系合金 5XXX 表示AL-Mg系合金 6XXX 表示AL-Mg-Si系合金 7XXX 表示AL-Zn系合金 8XXX 表示AL和其它元素的合金 9XXX 表示尚未使用的系列 最后两位数字表示某种具体的铝合金或铝的纯度,第二位数字表示对原来的合金或杂质范围的修改。 铸造铝合金牌号的表示方法:

铝硅合金的熔炼

铝硅合金的熔炼 冶金1班:郑伟1143081004 前言:从20世纪韧铝合金用于铸造工业以来,合金的成分有了很大的发展,合金的品种越来越丰富。早期使用的铸造铝台金含t3%2n和3%cu。这种合金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用量很大,后来由于金屑型铸造的发展而被铝铜合金取代。同时,铝硅台金开始得到应用.铝镁合金也随之推出。 1919年,美国生产的铝合金铸件,97%以上由含8%cu的铝合金铸造。1933年,用这种合金生产的铸件仍占铝合金铸件的50%左右。除了在铸态下使用的合金外,后来又开发出可以热处理的铝锅台金,含大约4%cu o 随着金屑型铸造和压铸工艺的发展,铝硅合金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在铸造领域应用的铝合金,除了铝硅系列合金之外,还有铝锅系列、铝镁系列、铝锌系列和其他系列的铝合金。在这些系列的合金中,除了少数的二元合金外,大多数都是添加多种合金元素的多元合金。 摘要:铝硅合金熔炼性质工艺流程 正文: 铝硅系列合金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较小的线胀系数,耐磨性能好,气密性也很好。这种合金被广泛地应用于铸造复杂的铸件,如汽车发动机铸件等。 铝的国家标准 铸造铝合金生产中所用的铝包括电解原铝重熔用铝锭和一定数量的再生铝。有些牌号的铸造铝合金要以电解原铝为原料,有些牌号则可以用大部分再生铝和小部分电解原铝作原料.有些牌号甚至可以完全用再生铝作原料。 电解原铝是用冰品石—氧化铝熔融盐电解法生产的。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电解铝工业从无到有p生产技术和铝产量都有很大发展。1999年我国铝的总产量已达265万吨,跃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2003年我国铝的总产量达到542万吨,居世界首位。但是.我国铝的人均占有量还很少。 硅的国家标准 我国工业硅必须符合国家标憋哪288l一91,工业硅厂工业硅的内控标准如表2.4,2.5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