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质金属蛋白酶在白血病的表达与调控研究进展

基质金属蛋白酶在白血病的表达与调控研究进展
基质金属蛋白酶在白血病的表达与调控研究进展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2017年白血病研究进展

2017 年白血病研究进展 导读2017 年已过,白血病诊治领域取得了哪些进展呢?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治疗进展免疫治疗对复发难治的急性B 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以CD19 为靶点的嵌合抗原受体T(CART )细胞治疗,可获得60%~80% 的完全缓解率。但治疗后约1/3 至1/2 的患者仍将复发,原因之一是输入体内的CART 细胞不能长久存活,一般存活时间3~6 个。应用细胞因子或助推疫苗调节T 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可延长CART 细胞在体内的存活时间。复发的另一个原因是免疫逃逸作用使CD19 抗原丢失,引起系列转变。CD22 是另一个治疗复发难治B-ALL 可利用的靶点。针对CD22 的CART 细胞治疗,可获得75% 的完全缓解率,包括CD19CART 治疗后抗原丢失的病例。目前双特异性的CART 细胞治疗将进入临床试验。 自2000 年以后,许多新药已应用于ALL 的临床治疗或已开展临床试验。如伊马替尼(2001 年)、克拉屈滨(2004 年)、奈拉滨(2005 年)、达沙替尼(2006 年)、脂质体长春新碱 (2012 年)、博纳替尼(2012 年)、blinatumomab (2014 年)。目前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药物包括:MTOR 抑制剂,HDAC 抑制剂,BTK 抑制剂,JAK-STAT 抑制剂、蛋白酶体抑制剂、PD-1 抗体等。靶向药物联合传统化疗或免疫治疗提高了某些

ALL 亚型如Ph+ALL 、BCR-ABL 样ALL 的疗效。髓样/淋 巴样白血病基因(MLL )重排的ALL ,基于对其生物学特性的进一步认识,目前正在进行下列临床试验:去甲基化药物 +化疗;DOTIL抑制剂+化疗;FLT3抑制剂+化疗;MEK 抑制剂+化疗;BCL-2 抑制剂+化疗。 对于前B-ALL ,若表达CD20 ,应用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可提高无事件生存率(EFS)。对于复发难治的前B-ALL ,目前进入3 期临床试验的药物有:inotuzumab ozogamicin 和blinatumomab。初步结果显示可以提高完全缓解率(CR)和 总生存期(OS),并可做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桥接治疗。急性T 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 )的治疗效果较差,目前研究显示包含奈拉滨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初治的T-ALL ,安全性较好,但是否明显提高疗效尚需进一步验证。针对T-ALL 的临床试验较多,分别靶向不同的信号激活通路。如靶向 NOTCH (丫分泌酶抑制剂);靶向IL7R-JAK1/3-STAT5 轴(卢索替尼);靶向PI3K/AKT/MTOR 轴(PI3K或MTOR抑制剂);靶向NUP214-ABL1 重排(达沙替尼);靶向BCL-2 (BCL2 抑制剂)。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 )的诊断和治疗进展1AML 诊断进展随着二代测序技术在AML 诊断中的广泛应用,发现越来越多的分子标志可用于AML 的分类、预后判断及微小残留病 (MRD )的监测。如表观调节子突变(DNMT3A 、TET2 、

急性白血病人会因为什么导致死亡

急性白血病人会因为什么导致死亡 2012-09-18 19:49 提问者:时尚流星舞888 |浏览次数:191次 不好意思,我问了好多问题已经没分,哪位高手帮忙帮忙回答一下。我来帮他解答 推荐答案2012-09-19 09:34 白血病是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尤其是急性白血病,死亡率非常高,但导致白血病患者死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病死由于急性白血病来势凶猛,有大约20%患者发病后还来不及治疗或刚开始治疗就死亡了。这当中包括:①原发耐药,无法缓解,但比例不高;②严重的出血,颅内出血死亡率尤其高,占早期死亡的50%以上;③严重感染,抗菌药治疗效果差,多发生于初治的后期;④体质差,心、肺、肝、肾衰竭等,多发生于化疗后;⑤这些患者当中有的是由于病型凶险,部分则是各种无意识的延误,未及时诊断和治疗,病情加重的结果。2、无力治疗而死亡白血病治疗费用高,能承受这种负担的家庭大约不到20%,大批患者早期东凑西拼乃至卖家产的一点钱在1至2个月内就用完了,有的患者只好拖延乃至停止治疗;许多本来有希望治愈的患者就这样结束了生命。有报告认为:我国小儿AL年发病人数约1.5万人,能科学规范治疗者仅1/10。3、延误治疗而死亡。①多处求医。有的患者和病属对一家医院的诊治往往不信任,要去多家医院诊治,东奔西走,延误了治疗或治疗的连续性,使病情恶化。其实,急性白血病早一个小时上化疗都是有意义的。②偏信误导。相信不化疗可以治白血病的误导,相信世上有灵丹妙药,有的还在求神拜佛上花大钱。③侥幸心理。化疗或服中药缓解后对续治不认真,导致复发死亡。首次复发时多数患者可以很快重新缓解。服中药的患者尤其缓解得快,而且多数生存质量很好,有的患者甚至与常人无异,殊不知体内癌细胞仍然没清除干净,或者正在大量繁殖。在连续缓解几个月,生存质量很好的情况下,许多患者和病属更不把复发当成一回事,任你怎样提醒和告诫他们:绝对不能麻痹大意,一定要按时足量化疗和认真服药。可是大都无济于事。结果是l至3个月内再次复发,他们才慌了手脚,经济也力不从心了,于是对再认真从头续治失去了信心,最后是前功尽弃,人财两空。④迷信造血干细胞移植。目前在社会上流行的提法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愈白血病的唯一方法,于是造成了一种误解,认为进行了造血干细胞移植就能治愈所有的白血病。从国内外文献来看,死于移植中的病例大约由最早的l/3降到1/5,移植成功率提高了,但是抗复发仍然是个难题,移植成功后的3年和5年生存率似乎没有什么提高,大约只有70%和40%。至于l0年生存率,还没见到过统计报告。所以只能够说,造血干细胞移植能使一部分患者长期生存和治愈,比单纯化疗要好。由于移植的基因配对困难和高额费用,此法并非大众化的治疗方法。赞同0|评论 求助知友血液病医生|来自团队血液病医生团|十一级采纳率33% 擅长领域:医疗健康内科血液科 按默认排序|按时间排序 其他回答共1条 2012-09-19 00:17QQ326720249|四级 症状导致死亡化疗以后症状导致死亡化疗药害死了肾,导致尿毒症而死化疗药害死了肝,肝脾肿而死化疗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心脏病而死化疗药导致肺纤维化,呼吸困难而死 为什么白血病患者最终大部分走向了死胡同 最经刚演完AA制生活,里面的白血病女孩廖晨最终还是走向了死亡,为什么呢?现在医学很发达了,为什么白血病患者的命运最终还是一样的呢?听听智魁专家是怎么说的。

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遵义医学院 影像学系 2010级K-1班 撰述人:杜贝(1020650126) 傅钰玲(1020650124) 王祝(1020650125) 何胜杨(1020650127)指导老师:朱杰华

摘要: 白血病是一种恶性肿瘤疾病,其分类繁多,但大致可分为急性白血病与慢性白血病两类。从不知道其病因而束手无策到慢慢发现病因而有了治疗对策,医疗学者们已有了重大突破。从化疗、骨髓移植到现在研究的靶向治疗,将来还会有新的临床药物面世。本为就白血病的历史、历来研究及未来发展进 行综述讨论。 关键字: 白血病历史发病机制研究进展未来发展

前言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俗称“血癌”,是国内十大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居于中国各类肿瘤第七位,发病率为4.7/10万人口,欧美国家为6.4/10万人口。死亡率占各类肿瘤的第六位,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白血病的特点为造血组织中某一类的白血病细胞在骨髓或其他造血组织中发生恶性增生,并浸润体内各器官、组织,导致正常细胞受抑制,产生各种症状,临床表现为发热,出血,贫血,肝、脾、淋巴结肿大为特点。据调查,小儿的恶性肿瘤中以白血病的发病率最高。在我国,小于10岁小儿白血病发病率为2.28/10万,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1】安徽省儿童医院曾调查分析1992-2001年期间安徽省儿童医院收治的确诊白血病患儿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显示,132例病例中,年龄以1-5岁最多,占56.1%。类型最多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L1型,50.76%),其次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15.9%)。随着工业化现代化时代的相继到来,白血病的发病率还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如儿童白血病入院病例数年均上升2.42%(P>0.05),其中ALL病例上升趋势明显,年均上升9.1%(P<0.01);AML则呈下降趋势,年均下降10.5%(P<0.05)。目前,急性白血病患者居血液系统疾病住院总人数之首位。但是值得庆幸的是,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基因学组研究进展,部分白血病的发病机制已经明确,随靶向治疗研究及临床新药物应用的进展,已有部分白血病病人可以完全痊愈,使白血病成为可治愈的恶性肿瘤之一!

病理生理学病例分析

亚健康状态-病例分析 病例摘要: 某男,33岁,工作勤奋,经常加班,甚至到深夜,久而久之,她逐渐感觉周身疲乏无力,肌肉关节酸痛,食欲不振,到医院做了全面检查之后,未发现阳性体征与检验结果。 分析题: 1、请问她得身体状况处于何种状态? 2、就是否需要治疗? 参考答案: 1、处于亚健康状态。 2、因为她在体检后没有发现疾病得存在,但又有疲劳、食欲不振等表现,并不属于健康状态,所以她就是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得第三种状态即亚健康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得个体不需要治疗,但需要通过自我调节如适当休息、放松、增加睡眠等逐步消除这些症状,使机体早日恢复健康。 细胞凋亡-病例分析 病史摘要: 患者,王某, 男,47岁,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经连续化疗8周,自觉症状减轻,但食欲减退,轻度脱发,有低热。抽血,分离淋巴细胞作DNA琼脂糖电泳,常规透射电镜检查及核酸内切酶活性测定,发现:DNA电泳谱呈梯状条带;电镜检查发现:细胞皱缩,胞膜及细胞器相对完整,核固缩;核酸内切酶活性显著增强。 分析题: 病人淋巴细胞发生什么病理改变?为什么? 参考答案: 病人淋巴细胞发生凋亡改变,依据就是DNA琼脂糖电泳、电镜检查及核酸内切酶活性测定。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病例分析 王某,男,15个月,因腹泻、呕吐4天入院。发病以来,每天腹泻6~8次,水样便,呕吐4次,不能进食,每日补5%葡萄糖溶液1000ml,尿量减少,腹胀。 体检:精神萎靡,体温37.5℃(肛)(正常36、5-37.7℃),脉搏速弱,150次/分,呼吸浅快,55次/分,血压86/50mmHg(11、5/6、67KPa),皮肤弹性减退,两眼凹陷,前囟下陷,腹胀,肠鸣音减弱,腹壁反射消失,膝反射迟钝,四肢凉。 实验室检查:血清Na+125mmol/L,血清K+3、2mmol/L。 问:该患儿发生了何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为什么? 参考答案: 患儿发生了低渗性脱水与低钾血症。 一、低渗性脱水: 1、病史:呕吐、腹泻、不能进食,4天后才入院,大量失液、只补水,因此从等渗性脱水转变为低渗性脱水。 2、体检:皮肤弹性减退、两眼凹陷、前囟下陷,为脱水貌得表现。 3、实验室检查:血清Na+125mmol/L(<130mmol/L) 二、低钾血症: 1、病史:呕吐、腹泻、不能进食-----钾摄入不足、消化道丢失钾(小儿失钾得主要途径就是胃肠道);补葡萄糖使细胞外钾转移到细胞内。 2、体检:精神萎靡,腹胀,肠鸣音减弱,腹壁反射消失,膝反射迟钝--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得表现。

急性髓系白血病靶向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急性髓系白血病靶向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摘要】急性髓系白血病是血液系统常见的恶性疾病类型,属于髓系造血干/ 祖细胞疾病。 该病的主要特征为骨髓和外周血幼稚髓性细胞和原始髓性细胞异常增生,以贫血、感染、发热、出血、代谢异常和脏器浸润为主要临床表现,大多数患者病情汹涌且预后极差。靶向治疗是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能够特异性控制病情,改善预后。目前关于此类疾病患者靶向治疗药物的临床研究较多,本文特进行系统性地综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靶向治疗;药物急性髓系白血病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一种常见的类型,在所有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 构成比大约为70%。该病已经被WHO 列为第四类恶性肿瘤,死亡风险较高。在我国,急性髓系白血病是十大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大约为 3.4/10 万,其中有超过30%比例的小儿病人,并且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增长趋势明显[1]。目前现代医学水平条件下,该病的发 生原因上不明确,受到地域环境因素、化学接触、电离辐射、吸烟和酗酒等因素的影响均可 发生,且基因突变和生物标记研究发现,该病很可能受环境和遗传因素的共同影响。靶向治疗是指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明确的致癌位点的一种药物治疗方式,能够根据发病机制设计相应的药物,并通过与致癌位点特异性结合控制病情,已经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 特异性靶向药物 1.1 CD33 单克隆抗体 CD33 单克隆抗体已经被批准应用于老年复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并且在一项单中心随机对照试验中证实[2],CD33 单克隆抗体作为靶向治疗药物对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完全缓解率与标准柔红霉素治疗方案相近,但是前者 2 年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均远高于后者,且前者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16%,远低于后者的43%,证实该治疗方案的安全性也比较高。另一项国内研究将CD33单克隆抗体与阿糖胞苷联合治疗与传统化疗效果进行对比,得到了相似的结果,证实此类药物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的确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3]。1.2 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 索拉菲尼、AC220 和米哚妥林等均是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治疗中的常用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显示出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据张丽丹等人研究表明[4],索拉菲尼联合常规化疗对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治疗后的临床获益率可达到70%,而单纯常规化疗方案对此类患者的 临床获益率甚至不到50%,证实索拉菲尼的应用价值较高。另一项关于米哚妥林对此类患者 的治疗作用的随机对照研究显示[5],米哚妥林每天100mg,联用28d,配合给予传统化疗方案,能够提高酪氨酸激酶突变型和野生型的完全缓解率(83%和92%),而传统化疗方案的 完全缓解率仅为(35%和74%),值得推广使用。 1.3 其他激酶抑制剂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靶向治疗药物还包括亮氨酸重复序列激酶 2 抑制剂。在既往一项动物实验研究中表明[6],该药物对多种基因型突变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疗效均比较理想。AMG925 作为酪氨酸激酶受体和亮氨酸重复序列激酶 2 双重抑制剂,能够促使细胞从G1 期快速进入细胞周期,进而达到理想的疗效。 2 免疫治疗 2.1 双特异性T 细胞衔接抗体 此类药物主要是利用DNA 重组技术对髓细胞系的双特异单链抗体表达的受体制成,能够特异性识别CD33,并且还可扩充T细胞,促使此类细胞与急性髓系白血病中恶性肿瘤细胞结合,进而杀死肿瘤细胞。值得注意的是,该药物对正常的细胞并无明显的影响。有研究报道显示[7],取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进行体外培养后加入该药物,结果试验的细胞株大量死亡,其凋亡指数明显高于生理

2017年白血病研究进展

2017年白血病研究进展 导读2017年已过,白血病诊治领域取得了哪些进展呢?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治疗进展免疫治疗对复发难治的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以CD19为靶点的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治疗,可获得60%~80%的完全缓解率。但治疗后约1/3至1/2的患者仍将复发,原因之一是输入体内的CART 细胞不能长久存活,一般存活时间3~6个。应用细胞因子或助推疫苗调节T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可延长CART细胞在体内的存活时间。复发的另一个原因是免疫逃逸作用使CD19抗原丢失,引起系列转变。CD22是另一个治疗复发难治B-ALL可利用的靶点。针对CD22的CART细胞治疗,可获得75%的完全缓解率,包括CD19CART 治疗后抗原丢失的病例。目前双特异性的CART 细胞治疗将进入临床试验。 自2000年以后,许多新药已应用于ALL的临床治疗或已开展临床试验。如伊马替尼(2001年)、克拉屈滨(2004年)、奈拉滨(2005年)、达沙替尼(2006年)、脂质体长春新碱(2012年)、博纳替尼(2012年)、blinatumomab(2014年)。目前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药物包括:MTOR抑制剂,HDAC 抑制剂,BTK抑制剂,JAK-STAT抑制剂、蛋白酶体抑制剂、PD-1抗体等。靶向药物联合传统化疗或免疫治疗提高了某些

ALL亚型如Ph+ALL、BCR-ABL样ALL的疗效。髓样/淋巴样白血病基因(MLL)重排的ALL,基于对其生物学特性的进一步认识,目前正在进行下列临床试验:去甲基化药物+化疗;DOTIL抑制剂+化疗;FLT3抑制剂+化疗;MEK 抑制剂+化疗;BCL-2抑制剂+化疗。 对于前B-ALL,若表达CD20,应用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可提高无事件生存率(EFS)。对于复发难治的前B-ALL,目前进入3期临床试验的药物有:inotuzumab ozogamicin和blinatumomab。初步结果显示可以提高完全缓解率(CR)和总生存期(OS),并可做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桥接治疗。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的治疗效果较差,目前研究显示包含奈拉滨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初治的T-ALL,安全性较好,但是否明显提高疗效尚需进一步验证。针对T-ALL 的临床试验较多,分别靶向不同的信号激活通路。如靶向NOTCH(γ分泌酶抑制剂);靶向IL7R-JAK1/3-STAT5轴(卢索替尼);靶向PI3K/AKT/MTOR轴(PI3K或MTOR抑制剂);靶向NUP214-ABL1重排(达沙替尼);靶向BCL-2(BCL2抑制剂)。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诊断和治疗进展1AML诊断进展随着二代测序技术在AML诊断中的广泛应用,发现越来越多的分子标志可用于AML的分类、预后判断及微小残留病

金属基质蛋白酶9与疾病的研究进展

金属基质蛋白酶9与疾病的研究进展 摘要:金属基质蛋白酶(MMPs)是一组可以选择性降解细胞外基质(ECM)的内肽酶,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又名明胶酶B,它是MMPs家族中一个重要成员,能水解弹性蛋白、胶原蛋白、明胶、纤维蛋白等多种细胞外基质成分,在生理情况下参与人体的正常发育,是ECM降解的生理性调节因子。所有MMPs都受金属基质蛋白酶抑制剂所抑制,两者的不平衡导致许多疾病的发生。金属基质蛋白酶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为MMP-9特异性抑制剂,目前认为MMP-9与TIMP-1是调节ECM降解、合成的主要酶类,MMP-9/TIMP-1比值失衡是多种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近年研究发现MMP-9还与全身多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现就MMP-9与多种疾病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金属基质蛋白酶9;疾病;研究进展金属基质蛋白酶(matrix metalloteinases,MMPs)是一组锌离子依赖的肽链内肽酶,因含金属离子(锌、钙)而得名,现至少已发现26种MMPs,称为MMPs家族,是构成细胞外基质降解最重要的蛋白水解系统。其抑制剂(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s,TIMPs)是调节MMPs的重要因素。MMPs

与TIMPs在维持ECM的动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lar matrix,ECM)是一类由胶原、蛋白聚糖及糖蛋白等大分子物质组成的动态网状结构,ECM不仅起细胞与细胞之间机械支持和连接作用,也是细胞与细胞之间信号传递的桥梁,现已识别丝氨酸蛋白酶、半胱氨酸蛋白酶、天冬氨酸蛋白酶、基质金属蛋白酶均能降解ECM[1]。金属基质蛋白酶9(matrix metalloteinases-9,MMP-9)是MMPs家族分子量最大的明胶酶。TIMP-1是MMP-9的重要的生理性抑制剂,二者在维持ECM的动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MMP-9/TIMP-1比值失衡是多种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近年许多研究发现MMP-9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1 MMP-9概述 MMP-9是1974年从人中性粒细胞中首次提纯得到,于1989年的金属蛋白酶学会上被正式命名。MMP-9的分子量为92KD,MMP-9基因长7.7kb,含13个外显子,其长度不一,位于染色体的20q11.2-13.1[2]。MMP-9起源于角质形成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在生理PH值时,在金属锌离子的作用下,能够切断任何ECM 成分,调节细胞黏附、作用于细胞外成分或其他蛋白成分而启动潜在生物学功能,直接或间接参与胚胎发育、组织模型重建和场上恢复等正常生理功能。MMP-9其作用底物包括明

血液系统疾病病例分析

血液系统疾病 缺铁性贫血消化道肿瘤病例分析 [病例摘要] 男性, 56 岁,心慌、乏力两个月两个月前开始逐渐心慌、乏力,上楼吃力,家人发现面色不如以前红润,病后进食正常,但有时上腹不适。不挑食,大便不黑,小便正常,睡眠可,略见消瘦,既往无胃病史。查体: T36.5 ℃, P96 次/ 分, R18 次/ 分, Bp130/70mmHg ,贫血貌,皮肤无出血点和皮疹,浅表淋巴结不大,巩膜无黄染,心界不大,心率96 次/ 分,律齐,心尖部Ⅱ /6 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肺无异常,腹平软,无压痛,肝脾未及,下肢不肿。化验: Hb75g/L ,RBC3.08× 1012/L , MCV76fl , MCH24pg ,MCHC26% ,网织红细胞1.2% , WBC8.0 × 109/L ,分类中性分叶69% ,嗜酸3% ,淋巴25% ,单核3% , plt :136 ×109/L ,大便隐血( + ),尿常规( - ),血清铁蛋白6μ g/L,血清铁50 μ g/dl ,总铁结合力450μg/dl. [分析] 一、诊断及诊断依据( 8 分) (一)诊断 1. 缺铁性贫血 2. 消化道肿瘤可能大 (二)诊断依据 1. 贫血症状:心慌、乏力;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大便隐血( + );有关铁的化验支持诊断 2. 病因考虑消化道肿瘤:依据:中年以上男

性,有时胃部不适,但无胃病史;逐渐发生贫血,体重略有减轻。 二、鉴别诊断( 5 分) 1. 消化性溃疡或其他胃病 2. 慢性病性贫血 3. 海洋性贫血 4.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三、进一步检查( 4 分) 1. 骨髓检查和铁染色 2. 胃镜及全消化道造影、钡灌肠或纤维肠镜 3. 血清癌胚抗原CEA ) 4. 腹部B 超或CT 四、治疗原则( 3 分) 1. 去除病因,若为消化道肿瘤应尽快手术 2. 补充铁剂 3. 若手术前贫血仍重,可输浓缩红细胞 急性白血病病例分析 [病例摘要] 男性, 35 岁,发热,伴全身酸痛半个月,加重伴出血倾向一周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热38.5 ℃,伴全身酸痛,轻度咳嗽,无痰,二便正常,血化验异常(具体不详),给一般抗感冒药治疗无效,一周来病情加重,刷牙时牙龈出血。病后进食减少,睡眠差,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体健,无药敏史。查体: T38 ℃, P96 次/ 分, R20 次/ 分, Bp120/80mmHg ,前胸和下肢皮肤有少许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大,巩膜不黄,咽充血( + ),扁桃体不大,胸骨轻压痛,心率96 次/ 分,律齐,肺叩清,右下肺少许湿罗音,腹平软,肝脾未及。化验:Hb82g/L ,网织红细胞0.5% ,WBC :5.4 × 109/L ,原幼细胞20% ,

基质金属蛋白酶

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 基质金属蛋白酶是一个大家族,因其需要Ca++、Zn++等金属离子作为辅助因子而得名,其家族成员具有相似的结构,一般由5个功能不同的结构域组成:(1)疏水信号肽序列;(2)前肽区,主要作用是保持酶原的稳定。当该区域被外源性酶切断后,MMPs酶原被激活;(3)催化活性区,有锌离子结合位点,对酶催化作用的发挥至关重要;(4)富含脯氨酸的铰链区;(5)羧基末端区,与酶的底物特异性有关。其中酶催化活性区和前肽区具有高度保守性。MMPs成员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各有特点。各种MMP间具有一定的底物特异性,但不是绝对的。同一种MMP可降解多种细胞外基质成份,而某一种细胞外基质成分又可被多种MMP 降解,但不同酶的降解效率可不同。 MMPs几乎能降解ECM中的各种蛋白成分,破坏肿瘤细胞侵袭的组织学屏障,在肿瘤侵袭转移中起关键性作用,从而在肿瘤浸润转移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被认为是该过程中主要的蛋白水解酶。目前MMPs家族已分离鉴别出26个成员,编号分别为MMP1~26。根据作用底物以及片断同源性,将MMPs分为4类。 Ⅳ型胶原酶为其中重要的一类,它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被糖化,分子量为92kD,命名为MMP-9;另一种非糖化,分子量为72kD,被称为MMP-2。当前对MMP-2,MMP-9的研究较深入。 MMP-2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16q21,由13个外显子和12个内含子所组成,结构基因总长度为27kb,与其他金属蛋白酶不同,MMP-2基因5’旁侧序列促进子区域含有2个GC盒而不是TATA盒。活化的MMP-2定位于细胞穿透基质的突出部位,估计其在酶解细胞间基质成分及基底膜的主要成分Ⅳ型胶原中有“钻头”的作用。 此外,已证实MMP-3 和MMP-10能作用于PG、LN、FN、Ⅲ型和Ⅳ型胶原及明胶。MMP-7能作用于明胶和FN。MMP-1的产生范围较广,可由基质纤维母

病例分析

病例分析 包括:诊断及依据、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项目、治疗原则(15分钟 22分) 病种 75种: 1、呼吸系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炎、肺结核、肺癌、呼吸衰竭、血胸和气胸、肋骨骨折) 2、心血管系统(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冠心病、高血压、脏瓣膜病、结核性心包炎) 3、消化系统(胃食管反流病、食管癌、胃炎、消化性溃疡、消化道穿孔、胃癌、肝硬化、 肝癌、胆石病、胆道感染、急性胰腺炎、溃疡性结肠炎、肠梗阻、结、直肠癌、肠结核、结核性腹膜炎、急性阑尾炎、肛管、直肠良性病变、腹外疝、腹部闭合性损伤) 4、泌尿系统(含男性生殖系统)(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尿路感染、尿路结石、前列腺增生、)慢性肾衰竭 5、女性生殖系统(异位妊娠、急性盆腔炎、子宫颈癌、子宫肌瘤、卵巢癌、卵巢囊肿蒂扭转) 6、血液系统(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淋巴瘤、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7、内分泌系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单纯性甲状腺肿、糖尿病) 8、神经系统(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硬膜外血肿) 9、运动系统(四肢长管状骨骨折、大关节脱位)

10、风湿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 11、儿科疾病(小儿肺炎、小儿腹泻、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小儿常见发疹性疾病) 12、传染病(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流行性脑脊髓炎、艾滋病) 13、其他(软组织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乳腺炎、乳腺癌、一氧化碳中毒、有机磷杀虫药中毒) 病例分析 1、病例分析与医疗查房相似,每份病例分析题均提供病例摘要,应试者根据摘要内容进行分析、判断(诊断和鉴别诊断)、提出诊治意见(进一步诊治方法)。 2、要得出正确答案,首先要有基本的医学知识和实践经验,但要在15分钟内用书面方式作出回答,还需要有一定的技能,即应用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按以下步骤,做出初步诊断和鉴别,提出诊治方案。 一、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 1、初步诊断最难也是最关键的一项。 循序阅读、思考分析。注意病例的四个部分: (1)主诉:是浓缩的病历(性别、年龄和主要临床表现及时间)读完主诉应对病人患的是哪一类疾病有初步的了解和一个大致的范围。(2)病史:对主诉的进一步描述和说明使可疑诊断范围缩小。(3)查体:是有重点进行的,(右上腹痛伴发热、黄疸,体检:巩膜黄染、右上腹压痛,Murrphy征阳性)。 (4)辅助检查:是诊断和鉴别的客观指标。

内科护理学病例分析题

内科护理学病例分析题 1.女,49岁,高热3天伴咽痛寒战,咳嗽,咳黄痰,体温39℃,入院确诊为急性白血病,请写出该患者存在的体温过高护理诊断的预期目标、护理措施及评价。 护理诊断: 体温过高:与白血病、机体抵抗力下降引起感染有关 护理目标: 1)发热引起心身反应减轻至消失 2)体温下降至正常 3)能说出发热的原因及学会物理降温方法 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 2)保持情绪稳定及舒适体位

3)保持病室清洁 4)保持皮肤、口腔卫生 5)饮食 6)寒战和大量出汗的护理 7)降温护理 8)有关检查的护理 9)药物护理 10)出院指导 评价: 病人主动述说发热原因,会操作物理降温 体温降为正常,发热引起心身不适已消失 2.患者男,18岁,两周来发现双下肢水肿,纳差,近3天加重入院,经血、尿检查确诊为肾病综合征,体检:心、肺(—),腹部膨隆、腹

壁水肿,移动性浊音(+),腰骶部及双下肢明显凹陷性水肿。列出护理诊断并制定护理措施。 护理诊断: 体液过多:与肾病综合症大量蛋白丢失、低白蛋白血症有关 有感染的危险:与肾病综合症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 知识缺乏:缺乏疾病防治知识 潜在并发症:血栓栓塞 护理措施: (1)监测病情: 1)评估病人水肿情况,定期测体重、腹围,记录24小时出入量。 2)监测病人生命体征,注意有无高血压、蛋白尿及相关临床表现。 3)定期抽血,监测电解质情况。 (2)饮食护理

1)给优质正常量蛋白饮食,保证食物热量供应。 2)控制入量,量出为入。入量以前一日尿量+500毫升为宜。 3)限制钠盐摄入,摄入量应根据病人电解质情况调整。 (3)预防褥疮护理:卧床病人要勤翻身,注意受压部位皮肤;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保持床单位干燥、整洁,无渣屑;密切观察有无褥疮发生。(4)药物护理 遵医嘱使用降压、利尿、激素及细胞毒性药物等,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5)预防并发症 注意病室环境清洁,加强口腔及皮肤护理,预防感染。观察病人有无感染征象如发热及局部炎症表现;注意有无血栓栓塞表现,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6)健康教育:尊医嘱用药,定期复诊;坚持饮食计划,保持愉快情绪;

基质金属蛋白酶_

基质金属蛋白酶_ 基质金属蛋白酶 细胞外基质和基底膜重塑是癌细胞侵袭转移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需借助于蛋白降解酶的表达和激活。基质蛋白酶主要有以下数种:丝氨酸蛋白酶类,包括血浆酶原激活剂;半胱氨酸蛋白酶类,包括组织蛋白酶0在内的溶酶体酶;金属蛋白酶类0^1&110^^0^611^565) [1]。金属蛋白酶类在肿瘤侵袭过程中的作用近年来倍受关注,大量证据表明基质金属蛋白酶,特别是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 MMP-2)在肿瘤细胞介导的细胞外基质降解中起关键作用,临床研究表明,順?_2活性和表达的增加与人类多种恶性肿瘤侵袭转移潜能及预后密切相关[2?4]。 一.嫩识-2基因及其表达和激活的调节 MMP-2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16q21,由13个外显子和12个内含子所组成,结构基因总长度为27此,与其他金属蛋白酶不同,_-2基因5'旁侧序列促进子区域含有2个60盒而不是1414盒[5]。_-2以前酶原的形式由多种细胞分泌,如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内皮细胞和恶性肿瘤细胞等。与其他金属蛋白酶相似,嫩1?-2分子含有氨基末端片段、金属结合片段及竣基末端片段,其中带有高度保守序列PRCGV/NPD的氨基末端具有一个不配对的半胱氨酸残基,该残基与激活位点的锌原子相互作用介导着—_2的前体状态;金属结合片段是公认的锌结合部位,其含旁侧有2个组氨酸的保守序列册4出羧基末端具有类似凝血酶的片段,该片段的具体功能尚未明确。此外,_-2还具有一个 5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明胶结合片段,此片段与纤维连接素的明胶结合11型基元相似[6]。目前认为,_-2表达和功能的调节发生于转录、分泌、前酶原 的激活、细胞表面的结合以及与来源于肿瘤或宿主细胞的MMP抑制剂的相互作用等多个不同的水平。 MMP-2的转录调节与其他金属蛋白酶相比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如佛波醇酯 (phorbol 6316:^通过仙-1位点的介导增加腿?-9和间质胶原酶的表达,而

第三章 病例分析——白血病

第三章病例分析——白血病 概述 白血病是由于造血系统中某一系列细胞的异常肿瘤性增生,并在骨髓、肝、脾、淋巴结等各脏器广泛浸润,外周血中白细胞有质和量的异常,红细胞和血小板数量减少,从而导致贫血、出血、感染和浸润等临床表现的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性疾病。

急性白血病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如下: (一)正常血细胞减少症状 指因白血病细胞增生,抑制了正常的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生长,所引起的感染、贫血和出血等症状。 1.感染 半数的病人以发热为早期表现。感染最易发生在呼吸道和皮肤,粘膜交界处。呼吸道和肺部感染、扁桃体炎、牙龈炎、咽峡炎最常见。最常见的致病菌为革兰阴性杆菌。

2.出血 出血可发生在身体各部,以皮肤瘀点、瘀斑、鼻衄、齿衄、月经过多为多见。 3.贫血 为正常细胞性贫血,贫血往往呈进行性发展。半数病人就诊时已有重度贫血。 (二)白血病细胞增多症状 为异常增生的白血病细胞对器官和组织浸润所致的各种临床表现。 1.淋巴结和肝脾肿大:淋巴结一般轻至中度肿大,无触痛和粘连,中等硬度。肝脾肿大常为轻至中度。 2.骨骼和关节:胸骨下端局部压痛。 3.眼部:粒细胞肉瘤,也叫绿色瘤。

4.口腔和皮肤:牙龈增生、肿胀;皮肤蓝灰色斑丘疹或皮肤粒细胞肉瘤。 牙龈增生 5.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颈强直,甚至抽搐、昏迷。 6.睾丸:睾丸出现无痛性肿大,多为一侧性。 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1.血象:大多数病人白细胞增多,部分病人白细胞正常或减低。原始和(或)幼稚细胞一般占30%-90%。有不同程度的正常细胞性贫血。血小

板常减低。约10%表现为骨髓增生低下。 2.骨髓象:多数病例骨髓象有核细胞显著增多,主要是白血病性的原始和幼稚细胞,达20%以上。可有“裂孔现象”。白血病性原始细胞形态常有异常改变。Auer小体较常见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中,不见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uer 小体 3.细胞化学

基质金属蛋白酶酶谱分析法

基质金属蛋白酶酶谱分析法刘 煜 张嘉宁 朱正美 基质金属蛋白酶(m atrix m etallop ro teinases, MM P s)是一组重要的蛋白水解酶,可以水解细胞外基质中胶原、纤维连接蛋白等多种成分[1],参与了人体内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如骨的重建[2]、肿瘤转移[3]等都与MM P s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发现MM P s与生殖过程关系密切[4,5],如在月经的发生,着床与分娩过程都有一定的MM P s的变化,因而对MM P s的活性及种类的分析有着很重要的意义。目前分析MM P s活性及酶量的方法有多种,其中酶谱法是将非还原性SD S2 PA GE电泳分析酶种类与检测酶活性有效结合的一种酶学方法。尤其是具有在电泳中可将组织内与MM P s 紧密结合的组织抑制剂(T I M P s)分离,进而表现出酶的活性,从而达到在分离不同MM P s的同时又可直接显示其活性条带一举两得的特点。鉴于MM P s酶谱分析法具有方法灵敏,结果直观,能同时观察酶与酶原种类和活性等优点,且其方法较简便,适于在不同实验室应用。本研究用早孕子宫内膜样品经组织培养后,将其所分泌的MM P s运用酶谱分析法进行鉴别种类和活性分析,对方法的实验原理及条件进行了介绍,并就其优缺点进行讨论。 一、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丙烯酰胺(A cry),十二烷基磺酸钠(SD S),T riton2X100,Pep statine A,苯甲基磺酰氟(P M SF),N,N2亚甲基丙烯酰胺(B is),1,10菲洛林(1,10phenan th ro line),ED TA,明胶蛋白,DM E M F12无血清培养基,考马斯亮蓝G250,以上均为Sig2 m a公司产品;冰醋酸,甲醇(国产分析纯);72、92×103明胶酶标准品(美国N I H,D r.Stetler2Steven son W G 惠赠)。 21子宫内膜组织块培养:子宫内膜用灭菌冷生理盐水冲洗血迹后,剪成2mm2大小,在24孔培养板中加重量约50m g 孔组织块及1m l培养基后,于5% CO2、37℃条件下,培养5小时,收集上清,-20℃冰箱冻存用于酶谱分析[6]。 31酶谱法:实验原理:MM P s与SD S结合使MM P s结构发生改变,后经SD S2PA GE电泳,将分子量不同的MM P s以及与MM P s结合的组织抑制剂同时分离,再用T rti on2X100除去SD S,在这一过程中引发了MM P s酶原蛋白体外活化机制,酶原在凝胶内除掉一个约10×103的小肽,转变为有活性的酶。MM P s 在体内常以酶原形式分泌并可被纤溶酶等物质激活[7],活化后的MM P s,在除掉SD S后也可以恢复酶活性,在酶谱上称之为活性型MM P s,从而与酶原相区别,由于它在体内已具有水解胶原等基质的作用,因而在功能上的意义要大于相应的酶原。经过酶的复性及酶原的活化后,凝胶内已经具有活性的MM P s则可在适宜的条件下将其所在位置的底物明胶蛋白或其它底物蛋白(制凝胶时已均匀掺入其中)水解,然后用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再用脱色液脱色,结果见凝胶普遍蓝染,而底物被水解处即可见到清晰的透明条带,根据其透明的程度及面积的大小判断其酶活性的高底,该方法还可以通过变换底物,从而用来研究不同种类的MM P s。如用酪蛋白做底物研究基质溶解素等。 取上述收集的培养上清50Λl加入10Λl样品缓冲液(含1714%SD S,7%蔗糖)混匀后即可进行上样,然后将含有1m g m l明胶蛋白的10%的丙烯酰胺凝胶加入V216垂直电泳槽中,按照L aem n li[8]方法进行电泳,结束后将凝胶置于培养皿中,加入215%T riton2 X100100m l,振荡,重复洗6次,每次5分钟,再用T ris HC l缓冲液(50mmo l L T ris,pH714)冲洗3次,每次5分钟,之后将凝胶放入反应液中(50mmo l L T ris,pH714,200mmo l L N aC l,10mmo l L CaC l2), 37℃培养18小时(该步骤可根据实验要求分别加入1, 10phenan th ro line1mmo l L,ED TA20mmo l L,Pep2 statine A1mmo l L,P M SF20mmo l L等不同的蛋白酶抑制剂,用以鉴定MM P s存在),然后将凝胶置于011%考马斯亮蓝G2250染色液中染色1小时,最后放入脱色液(5%甲醇,715%冰醋酸)中进行脱色[9]。 二、结果 11早孕子宫内膜的MM P s酶谱:应用酶谱法从早 作者单位:116027 大连医科大学生化教研室

基质金属蛋白酶在皮肤病中的研究进展

突、枕鳞、部分枕髁和C1、C2的一侧后弓、侧块、椎弓及横突等。在分离C1、C2时注意保护椎动脉。骨质的切除范围包括一侧部分枕鳞、枕骨大孔后外缘、C1后弓、乳突,使乙状窦可被牵拉向外侧从而扩大对岩斜区的暴露角。沿乙状窦内侧5mm 处切开硬膜,硬脊膜的切开于椎动脉穿过寰枕膜处的外侧,硬膜瓣翻向中线侧。牵开小脑即可暴露相关解剖结构。 此区域神经、血管众多,包括Ⅶ~Ⅻ颅神经、C1和C2神经根、椎动脉Ⅴ3、Ⅴ4段、基底动脉、小脑前下动脉、小脑后下动脉、脊髓前后动脉和众多的小穿支。手术的重点在于寻找、暴露及保护椎动脉,椎动脉总是位于神经根的腹侧、下斜肌的下缘[8]。此处有丰富的静脉丛围绕椎动脉。C1横突孔是有价值的骨性标志[9]。 此种入路手术技术要求较高,但对于中、下斜坡区病变,其距离近,视野宽广,不失为一种较理想的手术入路。 3.5 颞底或颞下入路 耳前颞底或颞下入路为经岩骨前部从 前外侧方向到达斜坡的途径。颞底或颞下入路的皮肤切口自耳前颧弓下缘向下向后至颞上线处拐向前,止于眶外上方发际缘。分离颞肌至骨质,截断颧弓后形成颧颞骨窗,颞底部骨质切除可达翼突外侧板附近。处理桥静脉后可将颞叶抬起,解剖颈动脉池、脚间池、环池等脑池,可进一步抬起颞叶,如暴露仍欠佳,可切除部分颞叶。 此入路适合上岩斜区向外上发展,或突入颞下窝的病变。病变须较局限,如较大,则须使用联合入路。 4 小结 手术入路的选择是神经外科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手术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在处理岩斜区病变时,手术入路的选择则显得更加重要。在选择手术入路时主要考虑以下 几点:(1)肿瘤的大小、部位及受累及的区域;(2)颅底骨质的改变;(3)脑干受压的程度、方向;(4)基底动脉与肿瘤的位置关系; (5)肿瘤的供血来源及静脉回流以及瘤周水肿;(6)术前神经功 能缺失的程度;(7)患者的年龄和一般状况;(8)术者的经验和对手术的认识程度。术前对影像学资料的精确分析可以提供预测岩斜区肿瘤的危险程度的重要信息,帮助神经外科医师估计手术风险。 参考文献 1 Y https://www.360docs.net/doc/ff15330570.html,teral suboccipital approach for vertebal and verebrobasilar lesions. Neurosurgery ,1986,64:5592562.2 Lorenz o ND.T rans oral approach to extradural lesions of the lower clivus and upper cervical spine :An experience of 19cases.Neurosurgery ,1989,24:37243. 3 Babu RP ,Sekhar LN ,Wright DC.Extreme lateral transcondylar approach : tethnical im provements and less ons earned.Neurosurgery ,1994,81:49259.4 Hakuba TR ,Sen CN ,Sekhar LN.Surgical management of anterionly placed lesions at the cranio 2cervical junction an alternative approach.Acta Neurochir ,1991,108:70277.5 Sam ii M ,G eorge B ,Demalons https://www.360docs.net/doc/ff15330570.html,teral approach to the anterior portion of the foramen magnum.Surg Neurol ,1998,29:484. 6 Sen N ,Carvalho C.Surgical results for meningiomas of the cranio 2cervical junction.Neurosurgery ,1998,39:108621087.7 S pektor S ,Aanclers on C J.Quantitative description of the far lateral transcon 2dylar and transtubercular approach to the clivus.Neurosurgery ,2000,92:824.8 W en HT ,Rhoton A L ,K alsnla T ,et al.M icrosurgical anatomy of the transcon 2dylar ,supercondylar ,and paracondylar extension of the far lateral approah. Neurosurgery ,1997,22:5552557.9 Salas E.Sekhar LS.Z ival LV.Variations of the far lateral transcondylar and transtubercular approach :anatom ical and clinical analysis of 69patients.Neurosurgery ,1999,90:2062219. (收稿日期:2006-08-29) ?综述与讲座? 基质金属蛋白酶在皮肤病中的研究进展 蔡丽 丁政云 作者单位:050011 石家庄市,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皮肤科 基质金属蛋白酶(M MP )是一族锌依赖性内肽酶,可降解细胞外基质中各种蛋白成分,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 MP )能特异性抑制其活性。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是细胞外基质合成及代谢平衡中两个重要的酶系,参与多种与细胞外基质蛋白水解重塑有关的生理过程,如组织发生、组织修复、血管形成等,二者表达的失衡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慢性溃疡、皮肤老化、牙周炎以及肿瘤细胞侵袭转移有关[1]。近来研究表明,M MP 及其抑制剂与多种皮肤病发病有密切关系。 1 M MP 简述1.1 M MP 的结构 [2]  M MP 是一类含有锌离子,活性依赖于钙 离子的蛋白酶,有下列基本结构。(1)信号肽与前肽区:信号肽 位于N -末端,其作用是引导翻译后的产物至胞浆内质网。前肽区内含有保守的PRCG V ΠNPD 序列,其中保守的半胱氨酸在大 多数M MP 酶原活化中有重要作用。(2)催化区:催化区中存在两个锌离子结合区和至少一个钙离子结合区。两个锌离子结合区中,一个位于活性中心内,涉及M MP 的催化过程,称为催化性锌离子;另一个为结构性锌离子。催化区有三个保守的组氨酸残基,是催化性锌离子结合的位点。(3)铰链区与类血红素蛋白结合区:铰链区位于催化区与类血红素蛋白区之间,以二硫键与类血红素结合蛋白区末端氨基酸残基相连。类血红素结合蛋白区含有4个重复序列,与血红素结合蛋白及玻璃粘连蛋白有较弱的同源性。此区的作用认为与大多数M MP 底物特异性有关,同时在M MP 与TI MP 结合中有重要作用。(4)跨膜区:此区存在于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MT 2M MP )中,有将其固定于细胞膜上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