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事业单位常识讲义大全

公务员、事业单位常识讲义大全
公务员、事业单位常识讲义大全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结合事业单位的工作特点,主要考察应试者所掌握的法律基础知识、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科技基础知识、公民道德建设和时事政治方面的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总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题型为单向选择题、多向选择题、是非判断题等客观性试题。试题中法律、应用文写作、科技基础、公民道德建设、时事政治各部分所占比例约为30%、25%、25%、10%、10%。 第一部分法律基础知识 1、法学概论:①.法的一般原理;②.法的创制;③.法的实施。 2、宪法:①.宪法的含义和产生与发展;②.国家性质;③.政权组织形式;④.国家结构形式;⑤.经济制度和两个文明建设.⑥.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⑦.国家机构。 3、民法:①.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理;②.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③.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 ④.物权与所有权;⑤.债权;⑥.侵权行为;⑦.知识产权;⑧.诉讼时效。 第二部分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 1、应用文基础知识:①.应用文概述;②.应用文特点;③.应用文的作用;④.应用文分类、撰写;⑤.公文的一般文体与结构; 2、常用公文的写作要点:①.规范性公文的撰写;②.常用的几种公文撰写:如决定、报告、请示、通知、通报、函等;③.常见几种行政事务应用文的撰写:如:计划、总结、简报、述职报告等。 第三部分科技基础知识 这一部分测试应试者对国内和当今世界的科技动态和科技信息的常识性了解情况。测试内容包括信息科学技术、生物技术、能源科学技术、空间技术、农业高科技技术的基本特点、作用及发展趋势。应试者应当了解上述新科学技术的核心研究内容与特点、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地位和作用、领域内的重大科技成果、发展趋势。第四部分公民道德建设 1、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 2、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 3、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道德规范; 4、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 5、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四部分时事政治 主要考查应试者对时事政治的了解,考试内容涉及近一年来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时事。

2016年事业单位考试文学常识题库

2016年事业单位考试文学常识题库 1.不负民族气节,在苏门答腊被害的现代著名作家是(B )。 A.沈从文 B.郁达夫 C.徐志摩 D.柔石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B)。 A.《左传》《史记》等历史散文作品,以“实录”的笔法将人物写得真实丰满,有血有肉。 B.《项脊轩志》以清淡朴素的笔法写身边琐事,亲切动人。它的作者归有光被认为是“桐城派”的代表人物。 C.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老舍的《骆驼祥子》以及叶圣陶的《倪焕之》,是我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著名的长篇小说。 D.马克·吐温和欧·享利都擅长写讽刺小说。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百万英磅》和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等都深受读者的喜爱。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C )。 A.婉约派是宋词一大流派,该派词作情思细腻,语言华美,代表词人有晏殊、李清照等。 B.“诸子百家”中对后世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学派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 C.词又称“长短句”,句式长短不一。始于宋代,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而李清照可以说是婉约词派的代表。 D.《关雎》和《蒹葭》两首诗都充分体现了《诗经》在创作手法上的特点,即一唱三叹,反复吟咏。 4.下列作家、作品、体裁或国别搭配有误的一项是(C )。 A.老舍——《骆驼祥子》——小说 B.冰心——《繁星》——诗歌 C.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法国 D.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苏联 5.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 )。 A.《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节选自《水浒传》,作者施耐庵。 B.《关睢》和《蒹葭》两首诗都选自《诗经》。 C.《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江城子”为词牌名。 D.《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选自《稼轩长短句》,作者苏轼。 6.下面的作家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中的四位,其中属于唐朝的一位是( )。 A.韩愈 B.欧阳修 C.苏洵 D.王安石 答案:A 7.“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句古代格言出自( )。

(完整word版)公务员考试常识大全,推荐文档

公务员考试常识大全 而立之年是:30岁 惑之年是:40岁 古稀指的是:70岁 热带有几个季节? 2个 火星有几颗卫星:2颗 内蒙古草原上的芨芨草最高可达:2米 华盛顿担任了几届总统?2届 约翰·克里斯朵夫有几卷?5卷 夏启死后,出现了几子争权斗争?5子 1969年到1972年阿波罗登月成功几次?6次 长江流经几个省自治区直辖市:9个 我国的邻国共有几个?12个 古玛雅人流传于世的水晶头骨共有?13块 光速约为:30万公里每秒 中国气象部门以多长时间内的降水量来区分雨的大小?24小时芒种是在阳历的几月?6月 我国海洋气温最高值出现在:8月 从攻占巴士底狱到处死路易十六相差几年?4年 一般说来,安静环境的噪声标准小于:50分贝 马可·波罗以各种身份服务忽必烈多长时间?17年 非洲的沙漠面积约占整个非洲面积的:1/3 我国第一大河长江有多长:5900公里

大约再过多少时间,月亮绕地球一周正好是地球上的一天?50亿年 在中国,重庆市巫山县发现的“巫山人”化石,距今有多少万年?200万年第一次探索月球的阿波罗号总重量为多少?3200吨 第一次探索月球的阿波罗号总长度约为多高?110米 在俄罗斯一共有多少种语言呢?122种 银河系大约有多少颗恒星?1000多亿 世界上昏迷时间最长的人,大约昏迷了多长时间?37年 香港的面积大约为:1061.8平方公里 亚洲大陆海岸线约长:7万公里 大气层厚度约为?3000公里 太阳表面温度大约多少?6000度 我国的海岸线有多少公里?18000公里 俄国十月革命发生在几月几号?11月7日 “火把节”在每年农历的什么时间举行?6月24日 美国发表《独立宣言》是在:1776年 拿破仑死于哪一年?1821年 国际奥委会成立于哪一年?1894年 义和团运动在哪一年爆发?1900年 清朝皇帝退位是在:1912年 大陆漂移假说的提出的时间?1912年 卡通人物米老鼠诞生是在哪年?1928 人们什么时候发现原子核反应?1938年 珍珠港事件”发生在哪一年?1941年

事业单位法律知识:法律热点

2021年1月1日开始,随着民法典正式实施,引发社会热议的“离婚冷静期”也将落地施行。近日,民政部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有关婚姻登记规定的通知》,对婚姻登记程序进行调整。 调整后的离婚登记程序为“申请—受理—冷静期—审查—登记(发证)”。在“冷静期”期间,任何一方只要不同意离婚,等于双方没有达成共识,只能通过到法院去诉讼离婚。 《民法典》中“婚姻编”的修改可谓亮点频频,在事业单位的考试中都将是热点问题。 一、冷静期制度 冷静期,即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申请撤回离婚登记。同时,自离婚冷静期届满后三十日内,双方未共同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离婚冷静期届满后三十日内当事人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的,婚姻登记机关依据相关规定对当事人的真实意愿、证件和证明材料、离婚协议书等进行审查。符合离婚条件的,予以登记,发给离婚证。 可考查点为离婚冷静期时间以及离婚冷静期满后的效力。 二、新增可撤销婚姻情形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删除了结婚实质条件中的“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将结婚时有禁婚疾病且婚后未痊愈情形从无效婚姻中删除;新增“告知严重疾病”的规定,即一方患有严重疾病的,应当在结婚登记前如实告知另一方;不如实告知的,另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或者人民法院请求撤销该婚姻。 可考查点为有严重疾病下的婚姻效力,即为可撤销,而非无效。

三、修改可撤销婚姻起算点 现行婚姻法规定,受胁迫的一方撤销婚姻的请求,应当自结婚登记之日起一年内提出。此次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将时间的起算点修改为“应当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进一步明确了起算点,为司法实践提供依据。 可考查点为新起算点以及结合案例形式,计算是否具有撤销权。 四、新增离婚法定情形 此次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在婚姻法规定的五种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情形基础上,新增了一款法定离婚情形,即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可考查点为与现行法的“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经法院调解无效可准予离婚”做区分。 《民法典》实施在即,关注新闻,联系修改亮点,绝对是把握法律知识的利器。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选择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选择题及答案 导读: 1.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古代的五音指的是宫、商、角、徵、羽。 B.我国古代的计量单位有“仞”“钧”“樽”等。 C.山东省别称“齐”“鲁”是春秋时期的两个诸侯国。 D.古人以九为阳。九月初九有两个九,所以叫重阳。 【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盛装名酒的专用木容器”。本义:盛酒器。中国古代的盛酒器具。 2.下面文化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至和元年”中“至和”是宋神宗的年号。 B.古代男子到二十岁行冠礼,后人常用“加冠”表示男子已成年。 C.“四书”指的是《诗经》《尚书》《春秋》《周易》。 D.月望总在农历每月初十前后,因此,常称农历初十为"望日"。 【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A北宋仁宗赵祯的年号。C《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D望月,满月。月满之时,通常在月半,故亦用以指旧历每月十五日。 3.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江,古代专指黄河和长江。河北、河南,古时指黄河以北.黄河以南。 B.在古代宴席的四个座位中,以东向为最尊,次向为南,再次向

为西向,北向是侍坐。 C.《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年间官修的大型综合丛书,按经史子集四大部分分别编列,所以称“四库”。 D.我国古代思想家用“五行”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 【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宾主之间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为侍坐。 4.下列关于戏剧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戏剧是一种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和其他造型成分等艺术手段,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的综合性艺术。 B、《窦娥冤》是一出元杂剧,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元代著名戏剧家关汉卿的代表作之一。 C.元曲是与唐诗、宋词并称的我国艺术宝库的明珠,包括杂剧和正剧两部分。 D.京剧已经同国画、中医一起,并称我国的三大国粹。 【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为我国古代文学艺术宝库中四颗璀灿的明珠,也是世界艺术之林中的宝贵财富。元曲,或称元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戏曲艺术,为散曲或杂剧的通称。正剧是戏剧的.主要体裁之一。又称为悲喜剧。 5.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谷是指:稷、麦、黍、麻、豆。

2018公务员考试必考公文常识大全

2018年公务员考试必考公文常识大全 处理公文是公务员的日常工作,有好的公文基础对于胜任公务员岗位至关重要,从近几年的考试来看,经常出现公文题,尤其是最新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成为了热门考点,在此重点讲解公文的概念和特点,以及有哪些类型的公文。 1.公文的概念 公文是公务文书的简称,指在公务活动中按一定程序和格式形成和使用的、表述社会集团意志的文字材料。公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公文,范围包括法定公文、专用公文和事务文书;狭义的公文,仅指法定公文和专用公文。 法定公文又称通用公文,是指在党政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中普遍通行适用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公文。 专用公文,是指局限在一定的工作部门和特定的业务范围内根据特殊需要而使用的公文。 事务文书又称业务文书或日用文书,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处理日常事务所使用的非正式文件的统称,如计划、总结、简报、报表、记录、调查报告等。 2.公文的特点 公文作为一种特定的文书材料,具有特定的功能,因而也就具有自己的特点。公文的主要特点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即法定作者、法定效力和特定体式。 (1)法定作者 法定作者,就是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权力、承担义务的组织或个人。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凡是依法建立并合法存在的,均可依据自己的职能和权限范围制发文件,它们都是公文的法定作者。 公文大多是以机关的名义制发的,但有时也以领导人名义制发,如命令、议案等文种,都在文件上签署个人的姓名。领导人是由法定组织通过选举、委任等法定程序产生的,以领导人名义发布公文,是代表其所在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所以他们也是公文的法定作者。 公文的撰拟,一般由秘书或业务部门人员起草,有时组织写作班子分头执笔。这些草拟公文的人员,都不能视为公文的法定作者。他们是机关的代言人,是受命写作的。法定作者这一特点,体现了公文高度的严肃性。任何未经法定程序核准的组织不得制发公文,也不允许任何人假冒法定组织发布公文。伪造、变造国家机关公文的,将按扰乱公共秩序罪依法惩处。

事业编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部分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要点精髓 1. 我国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2. 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的批准行为。 3. 行政行为以受法律规范拘束的程度为标准,可以分为两类羁束行政行为与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4. 在诉讼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5. 书写公文中的成文日期应使用汉字。 6. 规定用于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 7. 以上请示事项当否,请即批复。 8. 命令不属于规定性文件,属于规定性文件的有规定、条例、办法。 9. 由机关领导对发文稿批注核准发出的意见并签署姓名及日期的活动,是发文处理中的签发。 13.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否定是辩证的否定。 15. “离开革命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而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这段话强调的是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16. 历史唯物主义的任务在于揭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17. 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18. 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完成指导思想拨乱反正的标志是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9. 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贡献在于强调解放思想 20. 党的十四大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为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进行了新的论述,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基础。 21. 我国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2.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生产力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23. 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一般不宜采取松的货币政策 24. 劳动力市场是劳动力资源的交易和分配的场所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考什么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考什么 公共基础知识的考试内容一般包括政治、经济、法律、时事、科技人文、行政管理、公文等。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考试综合知识就是公共基础知识,要根据具体的考试而看,例如福建与四川的综合知识考试内容既包括公共基础知识又包括职业能力测试。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重点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 2、毛泽东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4、当代中国的政府与政治:中国的国体与政体、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公共行政、公共政策、公共服务。 5、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价值取向、道德修养、行为规范。 6、法律知识:法学基础理论、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及行政诉讼法等(报考全省法院、检察院系统法律专业职位的加试内容,包括上述范围及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知识)。 7、语文基础知识和公文写作:汉字、词汇、语法、修辞、文学常识,党政机关公文基本知识、常用公文写作、常用事务文书写作、公文处理。 8、经济知识和科技知识:微观经济、宏观经济、国际经济、金融经济、产业经济,科技创新、科学前沿、科技常识。 9、历史知识: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现代史。 10、其他知识:最新的时政知识。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题型 一般包括单选、多选、判断等客观题型为主,但是目前很多省份公基的考试形式已不再是单纯的客观题型,多数倾向于公基+材料写作的形式,像湖北、江苏、河北等地的考试中,公基里政治、法律等内容也出现了主观题的形式,比如案例分析、简答、简析等题型。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怎么复习 在备考公共基础知识的过程中,由于考试科目很多,建议考生提前拟定一个详细的复习计划,计划内容应该包含公共基础知识中的各个学科门类。在各个具体学科复习过程中,首先是分析历年真题,其次是从头到尾梳理理论框架,再次是在历年真题和框架的基础上找出重点和难点,进行重点复习,最后是习题训练。习题训练建议先按照每个模块进行专项练习,临考前一周再做模拟卷,体验真实的考试状态。

事业单位考试政治常识

精品文档 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一章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一节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什么是哲学 所谓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所谓方法论,是指人们认识事物、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理论。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概括和总结,依靠理论论证和逻辑分析系统地回答世界观问题。 1.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所以哲学既是世界观的理论,又是方法论的学说。这种理论化和系 统化,就是哲学与一般世界观的区别。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哲学和具体科学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我们既要反对贬低哲学、取消哲学的“哲学无用论”,又要反对夸大哲学作用,用哲学去取代具体科学的研究的“代替论”。 (1)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两者的研究对象与研究领域不同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联系:第一、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第二、哲学给具体科学活动提供指导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两个层次: 第一方面是关于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谁是第一性、何者为本源的问题划分哲学史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条路线的根本依据。 第二个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意识能否认识和反映物质世界的问题。这 是哲学基本问题的“认识论”方面,是划分哲学史上的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两条认识路线的根本依据。3.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1)凡是主张物质(存在)是世界的本质,物质第一性、物质决定意识的哲学,即是唯物主义;相反,认为意识(思维)是世界的本质,意识第一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即是唯心主义。 (2)唯心主义的基本流派: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例如著名哲学家黑格尔认为世界的起源就是一种绝对观念。这就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 如中国宋朝时期陆九渊的“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的观点,就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 (3)唯物主义的三个历史形态:第一,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 第二、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第三、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可知论者的著名代表有康德和休谟 辩证法认为,世界是互相联系、变化发展的,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形而上学则 把世界看作是彼此孤立、静止不变的,或者把变化看作是某种外力作用而产生的量变,否认矛盾的 存在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阶级基础 19世纪40年代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准备了社会历史条件;而无产阶级 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 学基础。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等 三大学说的创立,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科学依据。第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科学基础。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特别是黑格尔哲学的唯心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英国的欧文、法国的圣西门和傅立叶等人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弊端,提出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设想,如消灭私有财产等等,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提供了思想材料。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事业单位法律常识

1. 法的特征是:(1)意志性,法体现的是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的意志;(2)国家性,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是国家权力的体现;(3)规范性,法以权利和义务确定人们的行为规则,以确立、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4)强制性,法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违反义务的行为予以国家名义的制裁。 2. 成文法是指国家立法机构按照既有法律明确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发布和实施的法律,一般都以法典和单行法规文件形式出现。 3. 不成文法是指不经过正式的立法机构的立法程序而是在司法实践中由人民法院加以确认、因而不具有法典和单行法规文件的存在形式的法律,主要由习惯法和判例构成。 4. 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法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而作相应的变化,否则就不能达到为自己经济基础服务的目的。 5. 法对于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并且通过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6. 法与政治有着最直接的关系,可以归纳为政治主导法律,法律规制政治。 7. 法与道德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生成方式上的建构性与非建构性;行为标准上的确定性与模糊性;存在形态上的一元性与多元性;调整方式上的外在侧重与内在关注;运作机制上的程序性与非程序性;强制方式上的外在强制与内在约束;解决方式上的可诉性与不可诉性等方面。 8. 以引起责任的行为性质为标准,将法律责任划分为:(1)刑事责任;(2)民事责任;(3)行政责任;(4)违宪责任;(5)国家赔偿责任。 9. 法律制裁可依不同标准分为不同的种类。与法律责任的种类相对应,可以将法律制裁分为刑事制裁、民事制裁、行政制裁和违宪制裁。 10.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 11. 实现依法治国必须重视以下几个基本条件:(1)强化民主政治;(2)维护法律的权威性;(3)保障司法公正;(4)坚持依法行政;(5)搞好法律监督。 12. 法的制定必须要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即要依法制法。 13. 在我国,国家立法权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统一行使。 14.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 15.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 16.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还有权就有关问题作出规范性决议或决定,这些决议或决定与法律具有同等效力。 17. 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18.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应依法报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 19. 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规章,即部门规章。部门规章规定的事项应当属于执行法律或者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的事项。 20. 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规章,即地方政府规章。 21. 法的实施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种是法的适用;一种是法的遵守;还有一种是法的执行。 22. 宪法的调整对象是指有关国家基本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国家政权组织以及公民基本权利义务的社会关系。受到宪法调整的社会关系即为宪法关系,宪法关系属于法律关系。 23.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1)人民主权原则;(2)基本人权原则;(3)权力制约原则;(4)法治原则。 24. 1954年9 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 25. 1975 年1月,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对1954年《宪法》的修改,形成了我国的第二部《宪法》。 26. 1978 年3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对1975年《宪法》的修改,形成了我国的第三部《宪法》。 27. 1982 年12 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即我国第四部《宪法》,也就是我国的现行《宪法》。第四部《宪法》由序言和四章正文构成,共138 条,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第四部《宪法》施行以来,曾先后进行了4 次修改,共通过《宪法》修正案31 条。 28. 国家性质即国体,是指国家的阶级本质。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9.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0.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属于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事业单位文学常识选择题及答案

事业单位文学常识选择题及答案 导读:◆诙谐幽默,寓悲于喜,形成“含泪的微笑”的独特风格的美国著名小说家是( )。 A.莫泊桑 B.杰克·伦敦 C.屠格涅夫 D.欧·亨利 答案:D ◆不属于“汉初三杰”的是( )。 A.韩信 B.萧何 C.张良 D.陈平 答案:D ◆“狂飙突进”运动骨干歌德的代表作是( )。 A.《阴谋与爱情》 B.《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C.《少年维特之烦恼》 D.《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答案:C ◆下面的作家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中的四位,其中属于唐朝的一位是( )。 A.韩愈 B.欧阳修 C.苏洵 D.王安石 答案:A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句古代格言出自( )。 A.《资治通鉴》 B.《论语》

C.《荀子》 D.《史记》 答案:A ◆关于地球生物演化史,下列哪组排序是正确的? A. 蓝澡→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B. 节肢动物→草履虫→软体动物→脊椎动物 C. 细菌→腔肠动物→爬行类→鱼类 D. 苔藓→绿藻→菌类→双子叶植物 A.【解析】本题考查生物常识。B选项错误: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应在节肢动物之前。C选项错误:鱼类应在爬行类之前。D选项错误:植物进化阶段第一是菌藻植物时代、而后是蕨类植物时代,而苔藓是蕨类植物,所以应当在绿藻、菌类后面。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下列卫星系列不属于我国对地观测卫星的是: A. “海洋” B. “风云” C. “天绘” D. “北斗” D.【解析】本题考查科技常识。用于对地球进行遥感的各种人造地球卫星和航天器。包括气象卫星、陆地卫星、海洋卫星、专门用途的卫星、各种航天与空间实验站、航天飞机等。“海洋”系列卫星是海洋卫星,“风云”系列卫星是气象卫星,“天绘”系列卫星是测绘

2017年上海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试题解析-常识题

2017年上海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试题解析-常识题 常来华图看看,识闻天下大事 2017年6月3日上海事业单位考试已于中午12点结束。上海华图分析此次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中常识部分与往年相比,变化巨大。主要体现在题量和考点的变化上。 1、题量由35道缩减为20道。 2016年下半年上海事业单位考试常识在《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第四部分,今年常识放在第一部分。题量由去年下半年的35道题目缩减为20道题,题型仍然为单项选择题,题量与联考保持一致。 2、考点与联考一致。 今年常识考点涉及范围广泛,主要涉及时政、法律、人文、地理、生活等常识,仍然不出去年的考试大纲范围。但与去年比较而言,今年的常识侧重点有所变化,具体如下: 相比而言,去年事业单位常识侧重考查时政、法律、管理学等基础知识,今年常识则比较重视法律、人文历史、地理和生活常识等内容的考查。其中法律常识范围变广,由以往注重法理、宪法和行政法的考查,拓展到对民法、民事诉讼法和婚姻法。人文历史考查比重显增,其中文学3题、历史3题,但考查是一些热门历史事件、人物和著作,如考查《四库全书》的编纂年代,“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的年代,以及苏轼等历史人物。地理考查4道题,涉及一些基本的地理常识,如中国几大著名河流,如黄河、长江、珠江、澜沧江的发源地及经流地等。生活科

技常识5道,主要涉及基本的生活常识,如IP地址的正确书写方式、游泳常识以及燃煤的危害等。时事政治考查1道题,题量大为缩减,考查了热门的“十三五规划”纲要的知识点。 总之,今年上海事业单位常识部分的考察与联考是一致的。考点范围虽然广泛,但不出考纲范畴。考点侧重法律、人文历史、地理和生活常识,较为分散,但其考察的知识点比较简单,难度系数并不大。此外,今年常识的题干与选项设置直截了当、一目了然。

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文学常识(中国)

云考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f1533885.html, 2018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文学常识(中 国) 一、上古神话1.所谓神话,是上古时代的人们,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所幻想出来的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叙的集体口头创作。2.上古神话的主要内容有:(1)解释自然现象的:女娲补天、女娲造人、盘古开天辟地。(2)反映人类同自然斗争的: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精卫填海。(3)反映社会斗争的:黄帝战蚩尤。3.记载上古神话的主要作品:《淮南子》、《山海经》、《庄子》等。 二、先秦文学(一)文学代表作1.儒家经典“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六经”在“五经”后增加《乐》,“六艺”,诗、书、礼、乐、御、射。 2.历史散文有《左传》、《战国策》、《国语》。《左传》、《谷梁传》、《公羊传》同为解说《春秋》的“三传”。 3.《诗经》本只称《诗》,后又以“诗三百”为代称。著名篇目有《关雎》、《伐檀》、《硕鼠》、《七月》。《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周初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开创了我国文学现实主义先河。《诗经》名句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言者无罪,闻者足戒;一日不见,如三秋兮;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4.《战国策》,33篇,西汉刘向根据史料编定。属国别体史书,历史散文集,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相互论辩时提出的政治见解和斗争策略,以及他们的政治活动。对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有很大影响。(二)代表人物1.老子,名耳,又称老聃,春秋末年楚国人,道家学派创始人。相传《道德经》是他的著作,此书共五千言,系统阐述了老子的哲学观点和政治思想。 2.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儒家创始人,其思想的核心是“仁”。主要作品为《论语》20篇,各取篇中开头二字为篇名,如《学而》、《为政》等,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 3.左丘明,鲁国史官。主要作品为《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曹刿论战》等选自此书。《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历史散文集,记载春秋时期史实,富有文学性。 4.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世称“亚圣”。书由其弟子编辑。主要作品为《孟子》共7篇,各取篇中开头字为篇名,如《梁惠王》、《公孙丑》、《告子》、《滕文公》、《离娄》、《万章》、《尽心》等,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孟子长于论辩,善用比喻,对后世议论性散文的发展影响较大。 5.列子,名御寇(圉寇),道家前辈。主要作品为《列子》又名《冲虚真经》,《愚公移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大全20

?在第二十三届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打破了在奥运会上零的记录,您知道这届奥运会上中国获得了( )枚金牌。15 ?埃及的象形文字产生于公元前4000年左右,它同苏美尔文、古印度文以及中国的甲骨文一样,都是独立地从原始社会最简单的图画和花纹产生出来的,你知道现在埃及的国语是下列哪个吗?阿拉伯语 ?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有的节日,您知道开斋节是下列哪个民族的盛大节日吗?回族 ?你知道深圳有名的招商银行大厦位于深圳的那条主干道上吗?深南大道 ?你知道国际奥林匹克集邮联合会是在哪一国家成立的吗?瑞士 ?哈勃望远镜能看见( )公里以外一枝蜡烛的烛光?500 ?“看了敦煌莫高窟,就等于看到了全世界的古代文明”,这是一位国外旅游者在参观了莫高窟后发出的由衷感叹,那么你知道以下哪一个是“敦煌艺术的标志”吗?飞天 ?《蓝色多瑙河》被视为奥地利“( )”,这是历年新年音乐会的必备曲目,多瑙河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一条河流第二国歌

?中秋节是合家团圆的节日,在浙江书坊一带,中秋节又叫洗井节 ?新通车的粤海铁路跨越琼州海峡,你知道琼州海峡的最小宽度是多少吗?18公里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两校的爱心组织和环保组织向全国中小学和高校发出倡议:将( )月17日定为“中国校园环保日”。4 ?羽毛球发展于欧美,你知道羽毛球起源于哪个国家吗?英国 ?北约(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于( )年4月4日。1949 ?中国人一年中的几个重大节日,都有相应的节日饮酒习俗。请问,新年伊始的时候,古人喜欢喝( )酒?屠苏 ?在近期全市化妆品卫生监督检查中发现,美容美发厅使用的化妆品合格率仅为( )%,检查人员提醒消费者,美容美发时需要提高警惕。31 ?互联网的一项重要应用是电子商务,包括网上银行,网上商店。全球最大的网上书店是哪一个?亚马逊 ?人们发现,电脑周围会产生( )频电磁场。国外研究资料表明,孕妇早期使用电脑可能增加流产

事业单位考试常识判断

常识判断 ?【测查内容】 ?常识判断包括政治、经济、法律、人文、科技、生物、地理、历史、行政管理、公共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主要测查考生的知识面、知识结构以及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作答时,要仔细阅读问题题干部分和四个备选答案,根据常识对事物间的关系作出判断,并从四个选项中选出最合适、最合理的一个答案。常识判断题主要依赖于平时的知识积累、观察和思考,它不依赖于任何一门具体的专业知识,涉及面广,要求广大考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多观察,勤思考。 ?常识判断题一般为两类:一类是纯粹的常识记忆;另一类是在常识基础上偏向于判断。 应试技巧: ?(1)有选择有重点地复习和记忆。各类常识浩如烟海,没有一个人可以全部掌握。因此,一方面要靠考生的平时积累,另一方面考生应根据每年的考试大纲,在考前有选择、有重点地记忆相关常识。 ?(2)在适当的时机进行复习和记忆。综合基础知识准备过早意义不大,因为会不断遗忘。因此比较好的做法是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在考前的适当时间开始背诵和记忆。 ?(3)考试时不必无谓地花费过多时间。常识题对考来说通常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所以,考试时考生只需要看清题目,而不必花费太多时间进行思考。对不会的题目可尽快猜一个答案,然后进入下一题。 ?【文学常识】 一、我国古典文学之最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 3、《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作者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

4、《离骚》是我国第一首优秀的长篇抒情诗,作者是战国时楚国的伟大诗人屈原。 5、《论语》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散文,作者是孔丘的弟子及再传弟子。 6、《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私人编撰的史书,作者是春秋时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丘。 7、《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作者是明代著名的通俗小说家罗贯中。 8、《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描写农民革命斗争的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著名的小说家施耐庵。 9、《西游记》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神话小说,作者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 10、《梦溪笔谈》是我国第一部用笔记文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专著,作者是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 11、《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 12、《儒林外史》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长篇讽刺小说,作者是清代伟大的小说家吴敬梓。 13、《红楼梦》是我国艺术成就最高的早期白话小说,作者是清代伟大的小说家曹雪芹。 14、屈原是我国第一个伟大的诗人,作品收在《楚辞》里。 15、李清照是我国第一个女词人,作品收在《李清照集》里。 16、李白是盛唐时期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作品收在《李太白全集》里。 17杜甫是盛唐时期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作品收在《杜工部集》里。 18、白居易是中唐时期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作品收在《白氏长庆集》里。 二、作家作品并称 1、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相如、司马迁。 2、史界两司马:司马迁、司马光。 3、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4、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5、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6、三苏:苏洵、苏轼、苏辙。 7、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8、欧美三大短篇小说家:莫泊桑、契诃夫、欧·亨利。 9、风骚:《诗经》和《楚辞》。 10、乐府双璧:《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 11、三吏三别:《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和《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2、中国小说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13、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哈姆雷特》、《李尔王》、《麦克白》、《奥赛罗》。 14、六艺:六种经书,即《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技能:即礼、

2020年事业单位文学常识题及答案

2020年事业单位文学常识题及答案 1.“月有阴晴圆缺”,用科学的观点看待这件事,原因是( )。 A.人有悲欢离合 B地球绕太阳转动,月球绕地球转动,两者转速不一样,出现偏角,使地球掩住了月球的一部分 C地球绕月球转动偏角不同 D.太阳光照射不均匀 2.目前人类已知的最软的石头是( )。 A.软玉 B.寿山石 C.钟乳石 D.滑石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xx年9月15日,秋风送爽,悉尼奥运会在一派欢乐的气氛中开幕 B.《诗经》里的“七月流火”,非常形象地描绘了夏天天气的炎热 C.人们经常说的“绿色食品”指以绿色植物为主要原料制作的食品 D.水晶和沙子虽然外表差别很大,但它们的主要成分是一样的 4.下列作家作品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武帝曹操,三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建安文学”的开创者,他的名作《龟虽寿》、《观沧海》,至今为人传诵 B.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诗文辞赋皆长,以平淡自然、精练质朴的艺术特色著称,《桃花源记》、诗《归园田居》都是传世名篇

C.南朝齐梁间杰出的文学理论家刘勰所撰写的《文心雕龙》,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文学理论著作,包括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四个主要部分,对后世文学批评家深有影响 D.白居易是唐代新乐府诗歌运动的倡导者,他的《秦中吟》是新乐府的代表作品,《琵琶记》、《长恨歌》都是为后世传颂的佳作 5.下列作家作品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班张”指东汉班固和张衡,二人都擅长辞赋,班固有《两都赋》,张衡有《二京赋》,都是描写京都的大赋。“两司马”指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和史学家司马迁,两人代表了西汉文学的主要成就 B.“三言二拍”指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编订的五个话本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和《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其中有宋元“话本”,也有明文人的“拟话本” C.元杂剧四大爱情剧为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头马上》、郑光祖的《倩女离魂》;元代四大悲剧指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

2017年事业单位考试公文常识

公文常识 一、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办发〔2012〕14号2012年4月16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适应中国共产党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以作, 检查。 第二章公文种类 第八条公文种类主要有: (一)决议。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 (二)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三)命令(令)。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 (四)公报。适用于公布 (五)公告。适用于向国 (六)通告。适用于在项。 (七)意见。适用于对重 通知。适用于发 通报。适用于表 报告。适用于向 )请示。适用于向 )批复。适用于答 )议案。适用于 )函。适用于不 )纪要。适用于记 第第九条公文一般由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页码 (一)份号。公文印制份 (二)密级和保密期限公文应当根据涉密程度分

期限。 (三)紧急程度。公文送达和办理的时限要求。根据紧急程度,紧急公文应当分别标注“特急”“加急”,电报应当分别标注“特提”“特急”“加急”“平急”。 (四)发文机关标志。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也可以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 ( ( 机关印章,并与署名机关相符。有特定发文机关标志的普发性公文和电报可以不加盖印章。 (十四)附注。公文印发传达范围等需要说明的事项。 (十五)附件。公文正文的说明、补充或者参考资料。 (十六)抄送机关。除主送机关外需要执行或者知晓公文内容的其他机关,应当使用机关全称、规范化简称或者同类型机关统称。 (十七)印发机关和印发 (十八)页码。公文页数 第十条公文的版式行。 公文使用 公文用纸幅 第 行文应当 行文关系 向上级机关 原则上主送一个 党委、政府的部门应当经本级党委、政府同意应当直接报送上级主管部门 (三)下级机关的请示示,应当提出倾向性意见后 (四)请示应当一文一请示事项。 (五)除上级机关负责

事业单位法律知识考点之法的概念

事业单位法律知识考点之法的概念 从事业单位各年各类的考试公告以及相关考情考点来看,法的概念一直都是考试的重点内容。法的概念属于法理学的开篇,而法理学是我们学习法律最先入门的学科,为我们后续的法律学科学习打下基础。在进行法理学的学习时最先掌握和理解的就是法的概念,法究竟是什么。这一部分在我们整个法理学中是重要考点,在某些谚语题中可能会加深考试难度,但只要学员把知识点记牢了并加深理解,这一部分的考查将会成为易得分点。因此需要学员对该部分内容进行熟练掌握,下面就对该知识点进行深入讲解。 一、法的概念: 法是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由国家制定并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法的概念这一句话虽然很短,但是我们可以从中提炼出很多重要的内容,这些内容是大家在考试过程中经常会遇见到的考点,同时也是大家学好后续法律知识的重要突破口。 (一)考点提炼 (二)考点详解 1.决定因素:特定物质生活条件

“法是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这句话,告诉了我们法不是由立法主体来决定,也不是由国家机关来决定,而是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在哲学上我们一直强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法就是上层建筑之一,因此它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经济基础。比如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各种网络型犯罪,在无网络时代是没有的。随着网络的产生与发展,这些犯罪才被写入到刑法当中。 2.本质:统治阶级意志(人民)的体现 从“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这句话中,我们要首先明确我国的统治阶级是谁?其实也就是明确我国的国家权力掌握在谁的手里。很明显,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因此我国的统治阶级是人民。那么法作为统治阶级进行国家统治的重要手段,在其制定过程中,毫无疑问是蕴含着人民的意志的,而且是人民的整体意志。 3.创制方式:国家制定或认可 那么,发生何时产生和如何产生的呢?这就涉及到法的创制方式。从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到“是由国家制定并认可”这句话,从而明确一是法在国家出现之后才产生;二是法有两种创制方式,即制定和认可。由此,需要学员警醒,原始社会是没有法的存在的。另外,在制定上,说明了法是从无到有的,通过创制而来的法属于制定法。而在认可上就与之相反,说明了法也可以是由本来就有的一些规范而来,比如某些道德规范,我们赋予其法律效力,使其成为法。 4.保证力量:国家强制力(法与道德的最主要区别) 我们知道有很多社会规范在调整和约束我们的行为,那么法与其他社会规范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哪里呢?从概念上我们可以看到“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这句话,这就强调了法和其他社会规范,尤其是道德的最主要区别。法作为统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