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华师心理学

2016华师心理学
2016华师心理学

1.第1题

心理学家卡特尔依据因素分析方法提出了人格的()模型,并据此编制了人格问卷。

A.3因素

B.4因素

C.7因素

D.16因素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2.第2题

“远亲不如近邻”反映了()因素对人际吸引的影响。

A.互补性

B.相似性

C.接近性

D.个性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3.第3题

()认为情绪就是对机体变化的知觉,机体的生理变化在情绪经验是第一位的,个体的情绪直接由生理变化引起。

A.阿诺德

B.坎农—博德

C.普里布拉姆

D.詹姆士—兰格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4.第4题

“万绿丛中一点红”容易被注意到是利用刺激物的()。

A.强度

B.对比

C.变化

D.活动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5.第5题

反映物体的形状、大小、深度、方位等特征的知觉称为( )。

A.时间知觉

B.空间知觉

C.社会知觉

D.运动知觉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6.第6题

要想获得“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的结论,离不开()。

A.动作思维

B.形象思维

C.形式逻辑思维

D.辩证逻辑思维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7.第7题

“错误效应”是指微小的错误能()能力突出者的吸引力。

A.降低

B.增强

C.维持

D.抵消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独立性强的人喜欢和依赖性较强的人成为朋友,这反映了人际吸引中的()。

A.相互性

B.相似性

C.互补性

D.接近性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9.第9题

冯特于()创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A.1864年

B.1879年

C.1905年

D.1913年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10.第10题

下列不属于气质类型学说的是()。

A.体型说

B.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

D.模板说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11.第11题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情感和( )。

A.性格

B.意志

C.需要

D.兴趣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12.第12题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是()。

A.冯特

B.华生

C.弗洛伊德

D.马斯洛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13.第13题

某些灵长类动物和3岁前的儿童主要具有的思维类型是()

A.形象思维

B.直观动作思维

C.抽象思维

D.分析思维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14.第14题

“一目十行”反映的是注意的哪个品质?()

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稳定性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15.第15题

校庆时两位老同学相会,虽然叫不出名字,但彼此能认识,此时的记忆活动主要是( )。

A.回忆

B.再认

C.识记

D.保持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16.第16题

小明正在饭堂吃饭,忽然旁边有人大声喧哗,他很自然地抬头看看是怎么回事,这是一种典型的()。

A.不随意注意

B.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注意的分配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17.第17题

行为主义理论的创始人是()。

A.冯特

B.华生

C.弗洛伊德

D.马斯洛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18.第18题

马斯洛认为人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A.安全需要

B.归属与爱的需要

C.尊重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19.第19题

某学生智商为87,其智力水平属于()。

A.中上水平

B.中下水平

C.中等水平

D.优秀水平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20.第20题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表现出( )的特点。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不快不慢

D.时快时慢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21.第21题

发散思维的主要特征包括()

A.流畅性

B.可操作性

C.变通性

D.独特性

E.逻辑性

您的答案:A,C,D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22.第22题

第一个智力量表的编制者是()

A.韦克斯勒

B.推孟

C.比奈

D.吉尔福特

E.西蒙

您的答案:C,E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23.第23题

情绪的外部表现称为表情,表情可分为三种()

A.手势表情

B.面部表情

C.身体表情

D.言语表情

E.动作表情

您的答案:B,D,E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24.第24题

下面哪些心理学家是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

A.弗洛伊德

B.华生

C.荣格

D.马斯洛

E.斯金纳

您的答案:B,E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25.第25题

下列哪些属于外部感觉?( )

A.动觉

B.平衡觉

C.皮肤觉

D.视觉

E.触觉

您的答案:C,D,E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26.第26题

对人认知的效应主要包括()。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标签作用

E.社会刻板印象

您的答案:A,B,C,D,E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27.第27题

容易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刺激物的特点包括( )。

A.刺激物的强度

B.刺激物的运动和变化

C.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

D.刺激物的新异性

E.刺激物的连续性

您的答案:A,B,C,D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28.第28题

弗洛依德认为人格是由()构成的系统。

A.本我

B.自我

C.超我

D.父母自我

E.儿童自我

您的答案:A,B,C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29.第29题

记忆过程包括哪几个环节?( )

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重现

E.比较

您的答案:A,B,C,D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30.第30题

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包括()等几种。

A.强壮型

B.不可遏制型

C.活泼型

D.安静型

E.抑制型

您的答案:B,C,D,E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31.第31题

人的高级的社会性情感主要包括()

A.恐惧感

B.友谊感

C.道德感

D.美感

E.理智感

您的答案:C,D,E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32.第32题

根据思维所依据的中介物来划分,思维的种类有()。

A.直观动作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创造性思维

E.发散思维

您的答案:A,B,C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33.第33题

下列量表中属于智力量表的是()

A.斯坦福—比奈量表

B.韦克斯勒量表

C.16PF

D.瑞文标准推理测验

E.主题统觉测验

您的答案:A,B,D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34.第34题

性格与气质的关系是()。

A.气质可以使同一性格的人有不同的表现。

B.气质可以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速度。

C.性格是气质形成的前提。

D.性格可以制约气质的表现。

E.性格可以任意塑造气质的类型。您的答案:A,B,D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35.第35题

遗忘的非病理性原因主要包括( )。

A.记忆痕迹的自然消退

B.材料相互之间发生干扰和抑制

C.脑退化

D.主动抑制

E.神经衰弱

您的答案:A,B,D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36.第36题

下面哪些属于社会刻板印象?()

A.东北人豪爽,上海人精明

B.一见如故

C.一见钟情

D.男刚女柔

E.一好百好,一坏百坏

您的答案:A,D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37.第37题

情绪与情感的成分包括()。

A.外部刺激

B.主观体验

C.生理唤醒

D.冲动行为

E.外部表现

您的答案:B,C,E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38.第38题

记忆的良好品质表现为( )。

A.识记的敏捷性

B.记忆的精确性

C.保持的持久性

D.记忆的准备性

E.记忆的有序性

您的答案:A,B,C,D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39.第39题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访谈法

D.问卷法

E.测验法

您的答案:A,B,C,D,E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40.第40题

知觉的特征包括( )。

A.选择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

E.变动性

您的答案:A,B,C,D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作业总得分:100.0

作业总批注:

春学校管理心理学作业及答案

1.第1题 下列哪种选项是非权力性影响力因素?( ) A.品德 B.资历 C.知识 D.以上三方面都是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第2题 惩罚学生是压力下的( )反应。 A.情诸 B.行为 C.认知 D.意志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0.0 3.第23题 “一好遮百丑”、“一丑遮百好”说的是对人知觉的() A.晕轮效应 B.定型效应?? C.首因效应 D.选择效应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第24题 青春期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A.学习能力 B.异性交往 C.人生目标? D.同辈群体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5.第25题 目标导向理论中,下列哪种选项配合是正确的?() A.常规任务,指令性领导 B.多变化任务,支持性领导 C.常规任务,支持性领导 D.高难度任务,支持性领导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6.第26题 产生挫折的原因是?() A.工作不顺利???? B.紧张情绪 C.主观感受? D.环境原因和个人原因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7.第27题 注重工作分析的早期工作设计与专业化阶段也被成为()。 A.科学经管时期 B.行为学派阶段 C.社会科学原理阶段 D.“经管科学”阶段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8.第28题 智力属于下列哪种能力的综合?() A.一般能力 B.特殊能力? C.操作能力? D.组织能力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9.第29题 高昂的士气是群体长期保持高工作效率的()。 A.唯一条件? B.充足条件? C.必要条件 D.次要条件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0.第30题 独立型和顺从型是下列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 A.阿德勒? B.荣格? C.威特金? D.卡特尔?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1.第31题 以工程经管的形式组成的群体是()。 A.工作团队 B.工作群体?? C.群体 D.小组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2.第32题 下列挫折反应中,哪种属于理智的、建设性的行为反应?()。 A.幻想 B.升华? C.回归 D.压抑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实验心理学第二章习题

一、填空题 1. 额外变量是使实验结果发生混淆的主要根源。对额外变量的控制,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被试内设计是__________须接受自变量的________的处理。 3. 多自变量实验是指在一个实验中包含_______的自变量的实验。它具有三个明显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4. 变量是指在___________或__________可变的事物的___________。在实验中实验者_________、 __________的变量称为自变量;由操纵而引起的被试者的__________称为因变量。 5. 当一个自变量产生的效果在第二个自变量的______________不一样时,就发生了__________。 6. 匹配法是使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中的被试属性相等的一种方法。 7. 排除法是把___________从实验中排除出去。 8. 实验的外部效度是指___________能够普遍推论到_________的总体和其它同类现象中去的程度,即实验结果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 9. 实验设计乃是进行科学实验前做的____________。它主要是__________和安排__________的计划。 10. 心理学实验涉及的自变量种类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三类: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1. 在实验尚未正式开始前先行着手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称为实验前控制。但有时候由于条件限制,在实验前,难以完全控制额外变量的影响,这时必须使用实验后控制,又称为__________。 12. 主试在实验中可能以某种方式(如表情、手势、语气等)______影响被试,使他们的反应附和主试的_________。 13. 实验信度其实就是实验的可验证性问题。它有三种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4. 操作定义由美国物理学家布里奇曼提出,他主张一个_____________应由测定它的_________来下定义。 15. 从实验变量角度实验设计涉及三个基本问题:(1)实验采用多少_______和________?(2)各自变量内又采用多少________?(3)如何将_________分配到各自变量的各处理水平中? 16. 匹配设计是指将被试按某一个或几个特征上水平的______加以配对,然后再把每一对中的每个被试 _______到各个组别。 17. 小样本设计是___________的一种变式,实验时它向________或___________呈现自变量的不同水平或 处理方式。 18. 实验效度是指_____________能达到_______________的程度,也就是实验结果的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程度。实验效度主要包括_________效度和___________效度。 19. ____________是指实验研究假设和测量指标的理论构思及其操作化问题,即理论构思及其转换的有效性。 二、选择题 1. 下列用于被试间设计的方法是, (A) 匹配 (B) 随机化 (C) 拉丁方设计 (D) ABBA设计 2. 下列用于被试内设计的方法是, (A) ABA设计 (B)拉丁方设计 (C) 匹配 (D)ABBA设计 3. 内部效度的影响因素有, (A) 统计回归 (B)主试—被试的相互作用 (C) 零结果 (D)测量工具的局限性 4. 外部效度的影响因素有,

学校管理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1_4全部答案

《学校管理心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1(第一章)综合归纳 ⒈请描述管理科学发展的四个阶段。 管理科学发展阶段:

管理活动产生的影响。P4-5 ⒉请描述学校管理心理的主要内容,并按下列的图框画出简单的树形图。 学校管理心理学 学校个体心理学校群体心理 学校组织心理 个体心理与管理 教师心理与管理 教师积极性的激励 学生心理与管理 学校中的群体心 理 学校中的人际关 系 学校领导心 理 学校组织心 理 ⒊施恩将人性假设分为哪四种?请说明每一种人性假设的主要观点和相应的管理方式。P6-7 ⒋案例分析 某中学召开领导班子会议,研究学校的规章制度建设问题。党支部书记提出,根据依法治校的精神,对学校规章制度要进行全面修订,这次修订要求制度定的严一点还是宽一点,请同志们讨论一下,定个调子,让各部门根据这个调子对规章制度进行修订。规章制度是严点好还是宽点好,大家议论纷纷。有人认为规章制度就是要从严、从细,越严越细越能堵塞漏洞。有人认为出问题就说这个制度有漏洞,不科学,规章制度靠人来操作,关键是人的素质问题,高素质的人就是没有制度约束,也不会出问题。制定制度要建立在对同志基本信任的基础上,并不是说制度越严越好,把什么都定的很死,不利于发挥责任人的作用,要给责任人一点负责的空间。双方争持不下。 请以人性假设理论为依据,说明你的理解和看法。 答题思路:

(1)制定学校各项制度要符合学校的工作实际,在学校一般分为两个系统,即教学系统和行政管理系统。(2)制定针对教师的制度要符合教师工作的特点,要具有一定的弹性化,倡导人性化管理,给与教师充分的尊重。(3)慎用经济人人性假设。 形成性考核作业2(第二、三、四、七章) 一、填空 ⒈每个人的行为都是个性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⒉人的典型气质类型一般有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和抑郁质。 ⒊精力充沛,情绪发生快而强,易怒、急燥属于胆汁质气质类型的心理特征。 ⒋谦虚或骄傲、勇敢或怯懦、勤劳或懒惰是人的性格特征。 ⒌个体的能力差异表现在能力类型和能力水平两个方面。 ⒍自我认知的心理成分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向。 ⒎自我认知可以分为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精神自我。 ⒏在对陌生人的知觉中首因效应起作用,在熟悉的人的知觉中,则近因效应起作用。 ⒐受挫折后人的直接反应方式主要有情绪反应、攻击、冷漠、幻想和退化。 ⒑态度的三种成分是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 ⒒教师的三种工作态度有工作满意度、工作参与和组织承诺。 ⒓教师态度的三个主要特点是态度的稳定性、态度改变的主动性、态度的内控性。 ⒔个体社会化的心理机制是服从、认同和内化。 ⒕课堂是一个特殊的环境,具有多维性、同时性、快速性、不可预测性、公开性和历史性的特点。

华师远程学校管理心理学在线练习及答案

华师远程学校管理心理学在线练习及答案(全) 一、判断题 16.第4题 赫茨伯格认为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答案:正确17.第5题 适当的工作压力是必要的,过度的压力会影响教师身心健康。()答案:正确 18.第6题 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都是由于遗传因素造成的。()答案:错误 19.第12题 对学校教师应实行严密的管理。()答案:错误 20.第13题 根据双因素理论,只要多发奖金就能调动职工的积极性。()答案:错误 21.第14题 群体的凝聚力越强,工作效率越高。()答案:错误 22.第15题 教师不满意的表现都是消极的。()答案:错误 23.第16题 非正式群体的消极作用很大,应予以取缔。()答案:错误 24.第17题 师生关系本身就给学生提供了“做人”的榜样,因此十分重要。()答案:正确 25.第18题 产生动机的两个条件是人的需要与理想信念。( ) 答案:错误 26.第19题 焦虑是一种行为方面的问题。( ) 答案:错误 27.第20题 人的心理倾向性是指能力、性格和气质。( ) 答案:错误 28.第21题 人际关系是影响教师工作满意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 答案:正确 29.第22题 校园组织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价值观。( ) 答案:正确 30.第23题 所谓心理健康问题,是指正常心理和重度精神疾病之间存在的过渡性和临界性问题。( ) 答案:正确 16.第9题 现代学校管理应把学校看成是一个开放的社会结构系统,学校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答案:正确 17.第10题 在人际交往中,一方的攻击、惩罚和责骂可能引起对方的尊敬和服从。()答案:错误18.第11题 校园危机管理是指学校对危机发生后的管理。()答案:错误 19.第12题 任何班集群体都是班集体。( ) 答案:错误 20.第13题

04462设计艺术心理学第二章--《设计艺术心理学发展概述》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2)

《设计艺术心理学》 教材版本:柳沙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练习题集: 第二章设计艺术心理学发展概述 一、复习要点及主要概念 1.设计艺术心理学的发展线索 2.距离说 3.实验心理美学 4.格雷夫斯的用户心理研究 5.感性工学 6.有限理性 二、问题与讨论 1.简要论述工业心理学与人际工程学的发展阶段及发生转变的原因。 2.目前国内外设计艺术心理学研究现状如何? 练习题集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复习要点及主要概念 1.设计艺术心理学的发展线索: (1)心理美学的思想最早起源于哲学家们的思辨。例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的“迷狂说”,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净化说”,中国古代老子、庄子提出的“虚静说”、“天人合一说”,以及之后出现的“顿悟说”、“意境说”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发表《美学》一书,标志着美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许多重要的美学论断仍是由哲学及所提出来的,他们的美学理论主要是从认识论的高度通过抽象思辨来探讨“美”的本质以及审美活动及其规律等问题; (2)心理美学受到科学心理学影响而倾向实证研究之后,成为了现代科学美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与行为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心理学分支相比,较重视探索情绪、情感及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感受、体验,具有较强的主观性; (3)实验心理美学,早期代表人物德国心理学家费希纳将心理实验引入到心理美学研究中,通过心理学实验对各种审美现象进行研究,从他开始,心理美学进入实验心理美学的

阶段; (4)20世纪初与实验心理美学同时兴起的重要理论还有“移情说”和“距离说”,也是运用心理学的观点来分析美感和审美体验; (5)20世纪现代心理美学蓬勃发展,精神分析学派对心理美学影响最大,该学派重视无意识,强调无意识对于艺术创作和审美体验的作用; (6)其后,心理美学主要沿着科学心理美学和实验心理美学的路线前进,并且将新尽的心理学理论、知识融入其中; (7)此外,与西方的心理美学流派相比较,俄国心理美学的发展具有特殊性,并且对我国影响较大,如“社会历史文化美学”。P20-25 2.距离说:认为审美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即所谓的“距离产生美”,要摆脱功利的、实用的考虑,用一种纯粹的精神状态来关照对象,才能产生美感;距离过远或过近都无法引起美感。P22 3.实验心理美学:通过心理学实验对各种审美现象进行研究.P22 4.格雷夫斯的用户心理研究: 师格雷夫斯,1951年出版了《为人民设计》(并开始有意识地将人机工程学理论运用到工业设计中。书中介绍了设计流程、材料、制造、分销以及科学中的艺术等。对于他而言,设计师不仅是将美学原则运用于产品的表面,“诚实的设计工作应从内至外,而非从外至内"。书中的第2章主要介绍了人体测量和人机工程学研究,提出人与人的体形和尺度存在差异;在第4章(测试的重要性)中他提出一种可用性测试以了解设计的产品表现如何。格雷夫斯的测试不同于一般人机工程师的测试,虽然组织严格,但没有严格的测试流程,他只是想看看人们是如何看待他的设计,如何理解其工作模式;或者设计的哪些方面难以理解以便修正。他认为过于正式的测试使人感觉紧张而不可能得到与真实场景类似的结果,而通过询问(焦点小组)可能会获得被误导的答案,因为被试可能会说出你希望的答案,因此测试应使被试尽可能自然,因此他认为观察法,特别是使用情境下的观察非常重要。使被试尽可能自然,因此他认为观察法,特别是使用情境下的观察非常重要。 举例:(他还在书中列举了如何设计测试环境,比如他模拟了一一个客机内部舱位,让“乘客”呆10多个小时(这个时间是那时一个远洋飞机通常航行的时间)以检验人在这一空间中的活 动。在接下来的几个章节中,他利用实例介绍如何在设计中运用人机工程学提高产品使用性,例如针对老年人设计电话时应该考虑到他们难以阅读细小的数字;或者设计飞机场座椅时,应适应不同人身形的需要。除了可用性以外,他还提出设计师应考虑时尚对于设计的影响,一个最有趣的观点就是所谓的“残余造型,即设计师应将“旧”与“新”混合起来,所谓的“新”应是“新的和改进的"。) 虽然格雷夫斯没有在书中明确提出所谓的“设计心理学”,可是书中的许多内容都紧密

朱滢《实验心理学》考研真题精选及详解【圣才出品】

一、单项选择题 1.首先提出“实验心理学”一词的学者是()。[统考2016年研] A.笛卡儿 B.冯特 C.铁钦纳 D.赫尔姆霍茨 【答案】B 【解析】实验心理学一词,是1862年由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实验心理学的先驱之一冯特(Wilhelm Wundt,1832~1920)在他的《感官知觉理论贡献》论文集的导言里最早提出来的。 2.在研究的某一时期内或特定时间点上发生的各种社会事件都可能影响被试的行为,从而混淆实验处理的效果。这种影响研究内部效度的因素属于()。[统考2016年研] A.历史因素 B.成熟因素 C.统计回归效应 D.研究变量与被试特点的交互作用 【答案】A 【解析】A项,历史因素是指在实验过程中,与实验变量同时发生,并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的特定事件。当出现这种情况时,研究者往往无法判断实验结果是由处理(自变量)引起的,还是由特定事件引出的。题干中某一时期社会事件的影响属于历史因素。B项,成熟因素指在实验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延续,被试身心发生变化,如变得较为成熟,变得疲倦、对

实验失去兴趣或饥渴等。C项,统计回归效应指在实验处理前选择了在某一特征方面具有极端分数(高分或低分)的被试,实验处理后,测验分数有回归到平均数的趋向。D项,研究变量与被试特点的交互作用是指在实验设计中,如果研究者缺乏对变量进行精确控制,诸因素常会产生交互作用的效果。 3.既能比较直接地测量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也能比较明显地看出每个加工阶段特点的实验是()。[统考2016年研] A.库珀(L. Cooper)的心理旋转实验 B.汉密尔顿(W. Hamilton)的字母转换实验 C.克拉克(H. Clark)的句子-图形匹配实验 D.斯腾伯格(S. Sternberg)的短时记忆信息提取实验 【答案】B 【解析】Hamilton等(1977)、Hockey等人(1981)发展了一种新的实验技术,它被称为“开窗”实验。该实验能直接地测量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从而能明显地看出这些加工阶段的特点,就好像打开窗子一样,一目了然。“开窗”实验以字母转换实验为例,根据反应时间的数据揭示了完成字母转换作业的3个加工阶段。 4.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的缩写是()。[统考2016年研] A.PET B.fMRI C.MEG D.ERPs

2019华师《学校管理心理学》客观题作业

1、“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是人际吸引中的()。(2 分)A.相似吸引? B.互补吸引?? C.邻近吸引?? D.外表吸引 我的答案:A 得分:2分 2、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成分是()。(2 分) A.性格? B.气质? C.兴趣 D.能力 我的答案:A 得分:2分 3、世界上第一本工业心理专著心理学与工作效率的作者是( ).(2 分)A.冯特 B.闵斯特伯格 C.斯科特 D.梅奥

我的答案:B 得分:2分 4、法治社会强调对()的服从。(2 分) A.权威个人? B.社会规范 C.小群体规范?? D.单位领导 我的答案:B 得分:2分 5、传递信息成员满意度最高的沟通网络是()。(2 分) A.链式 B.轮式 C.全通道式? D.Y式 我的答案:C 得分:2分 6、下列挫折反应中,哪种属于理智的、建设性的行为反应?()。(2 分)A.幻想 B.升华?

C.回归 D.压抑 我的答案:B 得分:2分 7、下列哪种选项不是 ERG理论的概念?( )(2 分) A.尊重 B.成长 C.关系 D.生存 我的答案:A 得分:2分 8、ERG理论是谁提出来的?()(2 分) A.马斯洛? B.奥尔德弗?? C.莱维特? D.麦克莱兰 我的答案:B 得分:2分 9、独立型和顺从型是下列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2 分)

A.阿德勒? B.荣格? C.威特金? D.卡特尔? 我的答案:C 得分:2分 10、“一好遮百丑”、“一丑遮百好”说的是对人知觉的()(2 分)A.晕轮效应 B.定型效应?? C.首因效应 D.选择效应 我的答案:A 得分:2分 11、认知不协调理论是由()提出的。(2 分) A.海德 B.费斯汀洛 C.勒温??? D.维纳 我的答案:B

2016年中科院心理学考研真题点评

权威师资优质教学博仁考研https://www.360docs.net/doc/ff15698695.html, 2016年中科院心理学考研真题点评 博仁考研老师为大家点评中科院2016年心理学考研真题,希望对备考2017年心理学考研的同学复习都能有所帮助。中科院今年是第一次自主命题,与往年的统考试题相比,主观题难度有所增加,但是客观题的题量明显下降。 一、客观题难度下降、主观题难度增加 客观题由往年的单选65道单选题,10道多选题,变成今年自主命题后的21道选择题,而且没有了多选题,相比往年客观题难度有所下降。但是总体上还是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 只要考生理解了博仁考研推荐的参考书,掌握了博仁考研老师在强化班中重点讲解的知识点,那么提炼出简答题和论述题的答案还是比较轻松的。当然简单的背诵知识还是不够的,现在考题越出越灵活,比如2015年真题中对表象的考察,不仅要求考生答出心理旋转现象,而且需要答出实验逻辑,所以说这道题同时也在考察大家实验心理学的知识,所以考生在复习中,要从多个层面复习一个知识点,做到对知识点的真题透彻理解,而不仅仅是会背诵定义,理论。 我们对比了2014年、2015年主观题中各考试科目的分值比例。下面我们分科目,具体分析一下考点分布和考题特点。 主观题科目分布 题型简答题论述题及实验设计 2014年 5 3 2015年 5 3 2016年 6 3 二、注重基础知识的考察 纵观2016年的考题,虽然大部分是统计、测量和实验的内容,但是考察的知识点都是比较基础的内容,比如:请说明反应时相加因素法的逻辑?这道题比较简单,是实验心理学中非常经典的实验,对于相加因素法,大家也并不陌生,所以,基础知识比较扎实的话,不难解答。还有简答题是“简述样本均数的抽样分布规律?”这道题考察的是统计的内容,也是非常基础的知识点。更为基础的是“请说明什么是α错误和β错误,以医生给病人看病时什么时候犯α错误,什么时候犯β错误,为简单起见,假设医生做出的判断只有有病和无病。”假设检验中的一类错误和二类错误,是统计总的最为基础的部分。对于2017年的考生来说,一定要教材弄懂弄通,完全吃透,多做练习试题,经过无数人的亲身检验,证实题海战术

华师 月《学校管理心理学》 华师 月满分答案

2015年华师9月满分答案!!! 1.第1题 ERG理论是谁提出来的?() A.马斯洛? B.奥尔德弗?? C.莱维特? D.麦克莱兰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 ? 2.第2题 血压高、心脏病是压力的()。 A.生理反应 B.心理反应 C.行为反应?? D.情绪反应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 ? 3.第3题 认知不协调理论是由()提出的。 A.海德 B.费斯汀洛 C.勒温??? D.维纳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 ? 4.第4题 “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式属于() A.经济人假设 B.社会人假设? C.复杂人假设 D.自我实现人假设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 ? 5.第5题 下级向上级汇报情况出现报喜不报忧的情况,这种沟通障碍源于()。 A.过滤 B.选择性知觉 C.情绪??? D.语言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 ? 6.第6题 初中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在儿童心理学上称为()。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初期 D.青年期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 ? 7.第7题 世界上第一本工业心理专着心理学与工作效率的作者是( ). A.冯特 B.闵斯特伯格 C.斯科特 D.梅奥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 ? 8.第8题 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成分是( )

B.气质 C.兴趣 D.能力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 ? 9.第9题 权威是职权的( ) A.基础 B.支持 C.补充 D.支持和补充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 ? 10.第10题 个体在群体情境下活动效率提高的现象叫做( )。 A.去个性化 B.极端化 C.社会助长作用 D.社会阻抑作用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 ? 11.第11题 下列哪种选项是非权力性影响力因素?( ) A.品德 B.资历 C.知识 D.以上三方面都是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 ?

学校管理心理学作业100分答案

题号:1 题型:单选题本题分数:1 内容: 世界上第一本工业心理专著《心理学与工业效率》的作者是()。 选项: A、A.冯特 B、B.闵斯特伯格 C、C.斯科特 D、D.梅奥 学员答案:B 题号:2 题型:单选题本题分数:1 内容: 注重工作分析的早期工作设计与专业化阶段也被称为()。 选项: A、A.科学管理时期 B、B.行为学派阶段 C、C.社会科学原理阶段 D、D.“管理科学”阶段 学员答案:A 题号:3 题型:单选题本题分数:1 内容: 梅奥是下列哪一管理学派的代表学者?() 选项: A、A.科学管理学派 B、B.管理行为学派 C、C.管理科学学派 D、D.综合的现代管理学派 学员答案:B 题号:4 题型:单选题本题分数:1 内容: 最新管理理论阶段也被称为()。 选项: A、A.人际关系阶段 B、B.行为科学形成时期 C、C.“管理科学”阶段 D、D.综合性的现代管理时期 学员答案:D 题号:5 题型:单选题本题分数:1

内容: 行为科学研究进入到组织行为研究阶段,开始形成“组织行为学”是下列哪个时期?() 选项: A、A.20世纪30年代 B、B.20世纪50年代 C、C.20世纪60年代中期 D、D.20世纪70年代 学员答案:C 题号:6 题型:单选题本题分数:1 内容: 罗夏墨迹测验是测量人的()。 选项: A、A.气质 B、B.性格 C、C.智力 D、D.能力 学员答案:B 题号:7 题型:单选题本题分数:1 内容: 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成分是()。 选项: A、A.性格 B、B.气质 C、C.兴趣 D、D.能力 学员答案:A 题号:8 题型:单选题本题分数:1 内容: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中的“强、平衡、灵活性高”与下列哪种气质类型相对?() 选项: A、A.胆汁质 B、B.多血质 C、C.黏液质 D、D.抑郁质 学员答案:B 题号:9 题型:单选题本题分数:1 内容:

18春华师《管理心理学》在线作业

------------------------------------------------------------------------------------------------------------------------------ (单选题) 1: 下面所列举的环节中,哪一项不属于知觉的过程之一 A: 注意 B: 组织 C: 解释 D: 判断 E: 记忆 正确答案: (单选题) 2: 具有高度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变革方式是以下哪一种 A: 适应性变革 B: 创新性变革 C: 激进性变革 D: 发展性变革 正确答案: (单选题) 3: 下面哪一项是组织文化中制度文化层面的内容 A: 生产理念 B: 组织标识 C: 厂容厂貌 D: 组织哲学 正确答案: (单选题) 4: 在人际知觉过程当中,有时候会因为知觉对象某一方面的特征非常突出而掩盖了知觉者对其它特征的知觉,这一类知觉偏误成为 A: 首因效应 B: 近因效应 C: 晕轮效应 D: 刻板印象 正确答案: (单选题) 5: 需求层次理论是由()提出的。 A: 道格拉斯?麦格雷戈 B: 佛雷得里克?赫兹博格 C: 马斯洛 D: 亚当斯 正确答案: (单选题) 6: 下面所列举的因素当中,哪一项不属于凯利“三因素归因模型”的成分 A: 一致性 B: 一贯性 C: 特殊性 D: 间断性 正确答案: (单选题) 7: 著名的霍桑实验证实了下面的哪一项假设 A: “经济人”假设 B: “社会人”假设 C: “物理人”假设 正确答案:

------------------------------------------------------------------------------------------------------------------------------ (单选题) 8: 罗克奇将价值观区分为工具价值观和终极价值观两部分,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工具价值观的范畴 A: 独立 B: 顺从 C: 幸福 D: 负责 正确答案: (单选题) 9: 魅力型领导理论除了包括建立愿景和支持进取两个成分,还包括 A: 鼓动精神 B: 领袖魅力 C: 感染力 D: 智慧刺激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0: 上司对下属的不良工作绩效进行归因分析的时候,更多把下属的不良工作绩效归因于下属的内部原因,如能力不够或努力不足等,而不是外部环境方面的原因,如资源不够等;这一现象反应的是 A: 自我服务的偏差 B: 首因效应 C: 基本归因偏误 D: 近因效应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1: 下面所列的冲突风格中,哪种属于“问题解决”的思路 A: 整合风格 B: 协调风格 C: 支配风格 D: 妥协风格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2: 群体冲突管理中,哪个因素涉及成员间在信息交流时所体现出来的互相尊重,相互支持 A: 目标合作因素 B: 成员支持因素 C: 团队承诺因素 D: 人际影响因素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3: 下面哪一项不属于A型性格的主要特点 A: 生活节奏通常很快 B: 对很多事情的速度感到不耐烦 C: 充分放松而不感内疚 D: 总是试图同时做两件以上的事情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4: 在维系组织文化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三个因素是:甄选、最高管理层和A: 社会化 B: 仪式

2013年下半年《学校管理心理学》平时作业3

作业 1.第1题 初中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在儿童心理学上称为()。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初期 D.青年期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2.第2题 法治社会强调对()的服从。 A.权威个人? B.社会规范 C.小群体规范?? D.单位领导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3.第3题 “一好遮百丑”、“一丑遮百好”说的是对人知觉的() A.晕轮效应 B.定型效应?? C.首因效应 D.选择效应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0.0 4.第4题 血压高、心脏病是压力的()。 A.生理反应 B.心理反应 C.行为反应??

D.情绪反应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5.第5题 目标导向理论中,下列哪种选项配合是正确的?() A.常规任务,指令性领导 B.多变化任务,支持性领导 C.常规任务,支持性领导 D.高难度任务,支持性领导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6.第6题 ERG理论是谁提出来的?() A.马斯洛? B.奥尔德弗?? C.莱维特? D.麦克莱兰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7.第7题 独立型和顺从型是下列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 A.阿德勒? B.荣格? C.威特金? D.卡特尔?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8.第8题 下级向上级汇报情况出现报喜不报忧的情况,这种沟通障碍源于()。 A.过滤 B.选择性知觉 C.情绪??? D.语言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9.第9题 下列哪种选项属于权力性影响力因素?() A.品德? B.资历?? C.知识 D.能力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10.第10题 根据双因素理论的观点,下列哪个命题是错的?()。 A.激励(+)导致满意???? B.保健(+)导致不满意 C.激励(—)导致没有不满意?? D.保健(—)不会降低努力程度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11.第11题 在人际吸引中长远起作用的因素是人的()。 A.外表??? B.地位 C.个性品质 D.熟悉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12.第12题 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成分是( ) A.性格 B.气质 C.兴趣 D.能力 您的答案:A

朱滢《实验心理学》考研真题精选(单项选择题)【圣才出品】

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 一、单项选择题 1.首先提出“实验心理学”一词的学者是()。[统考2016年研] A.笛卡儿 B.冯特 C.铁钦纳 D.赫尔姆霍茨 【答案】B 【解析】实验心理学一词,是1862年由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实验心理学的先驱之一冯特(Wilhelm Wundt,1832~1920)在他的《感官知觉理论贡献》论文集的导言里最早提出来的。 2.在研究的某一时期内或特定时间点上发生的各种社会事件都可能影响被试的行为,从而混淆实验处理的效果。这种影响研究内部效度的因素属于()。[统考2016年研] A.历史因素 B.成熟因素 C.统计回归效应 D.研究变量与被试特点的交互作用 【答案】A 【解析】A项,历史因素是指在实验过程中,与实验变量同时发生,并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的特定事件。当出现这种情况时,研究者往往无法判断实验结果是由处理(自变量)引

起的,还是由特定事件引出的。题干中某一时期社会事件的影响属于历史因素。B项,成熟因素指在实验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延续,被试身心发生变化,如变得较为成熟,变得疲倦、对实验失去兴趣或饥渴等。C项,统计回归效应指在实验处理前选择了在某一特征方面具有极端分数(高分或低分)的被试,实验处理后,测验分数有回归到平均数的趋向。D项,研究变量与被试特点的交互作用是指在实验设计中,如果研究者缺乏对变量进行精确控制,诸因素常会产生交互作用的效果。 3.既能比较直接地测量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也能比较明显地看出每个加工阶段特点的实验是()。[统考2016年研] A.库珀(L. Cooper)的心理旋转实验 B.汉密尔顿(W. Hamilton)的字母转换实验 C.克拉克(H. Clark)的句子-图形匹配实验 D.斯腾伯格(S. Sternberg)的短时记忆信息提取实验 【答案】B 【解析】Hamilton等(1977)、Hockey等人(1981)发展了一种新的实验技术,它被称为“开窗”实验。该实验能直接地测量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从而能明显地看出这些加工阶段的特点,就好像打开窗子一样,一目了然。“开窗”实验以字母转换实验为例,根据反应时间的数据揭示了完成字母转换作业的3个加工阶段。 4.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的缩写是()。[统考2016年研] A.PET B.fMRI

华师在线2017春《学校管理心理学》平时作业

作业 1.第1题 产生挫折的原因是?() A.工作不顺利???? B.紧张情绪 C.主观感受? D.环境原因和个人原因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2.第2题 挫折后嚎啕大哭、撕衣咬牙是下列哪种反应?( ) A.攻击 B.冷漠 C.退化 D.幻想 答案:C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0.0 3.第3题 在工作任务比较困难,而且部分成员不能独立完成全部工作时,应选择。( ) A.合作 B.竞争 C.独立 D.放弃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4.第4题 高昂的士气是群体长期保持高工作效率的()。 A.唯一条件?

B.充足条件? C.必要条件 D.次要条件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5.第6题 权威是职权的( ) A.基础 B.支持 C.补充 D.支持和补充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6.第7题 个体在群体情境下活动效率提高的现象叫做( )。 A.去个性化 B.极端化 C.社会助长作用 D.社会阻抑作用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7.第8题 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成分是( ) A.性格 B.气质 C.兴趣 D.能力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8.第9题 ERG理论是谁提出来的?() A.马斯洛?

B.奥尔德弗?? C.莱维特? D.麦克莱兰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9.第10题 认知不协调理论是由()提出的。 A.海德 B.费斯汀洛 C.勒温??? D.维纳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10.第11题 “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式属于() A.经济人假设 B.社会人假设? C.复杂人假设 D.自我实现人假设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11.第12题 下级向上级汇报情况出现报喜不报忧的情况,这种沟通障碍源于()。 A.过滤 B.选择性知觉 C.情绪??? D.语言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12.第13题 初中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在儿童心理学上称为()。 A.童年期??

2016心理学考研-实验心理学第二章

效度 1.含义 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程度 2.分类 内部效度 外部效度 构思效度 统计结论效度

效度 ⑴内部效度 ①含义 实验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明确程度。与无关变量的控制有关。 ②影响因素 A.主被间的相互作用 B.统计回归 C.其他因素: 被试的选择和分配、测验、成熟、历史、被试亡失、仪器的使用、选择和成熟的交互作用等。

效度 ⑵外部效度 ①含义 即实验结果的普遍代表性和适用性,又称生态效度。

效度 ⑵外部效度 ①含义 即实验结果的普遍代表性和适用性,又称生态效度。 内部效度和外 部效度有何关 系??

效度 ⑵外部效度 ①含义 即实验结果的普遍代表性和适用性,又称生态效度。 PS:内部效度是外部效度的前提。 内部效度高外部效度却不一定高。 一般在保证内部效度的前提下,适当采取措施提高外部效度。 ②影响因素 实验环境的人为性、样本缺乏代表性、工具局限性。 测验的反作用(前测降低测验的敏感性)、选择偏差与实验变量的交互作用、实验安排的反作用(霍桑或安慰剂)、重复处理干扰(练习或疲劳)。

效度 ⑶构想效度 ①含义 对所研究的特质的理论上构想的全面性 ②影响因素 A.前:没有构思好? (1)理论构思的代表性;(2)对构思的分析不够完整; (4)单一方法的偏差(8)混淆构思和构思层次 (11)构思与构思之间有限制的推广力。 B.中:没有操作好? (3)单一操作的偏差;(5)被试的“要求特征”;(6)被试对评价的不安感(社会赞许性);(7)主试的期望效应; C.后:数据分析发现问题? (9)不同处理间的交互影响;(10)测验与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

华师2013作业学校管理心理学 选择题

1.第1题 青春期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A.学习能力 B.异性交往 C.人生目标? D.同辈群体 答案:C 2.第2题 “先入为主”说的是对人知觉的()。 A.晕轮效应? B.首因效应? C.投射效应? D.近因效应 答案:B 3.第3题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是人际吸引中的()。 A.相似吸引? B.互补吸引?? C.邻近吸引?? D.外表吸引 答案:A 4.第4题 在工作任务比较困难,一部分成员有能力完成时,应选择( ) A.合作 B.独立 C.竞争 D.放弃 答案:B 5.第5题 当说服信息引起说服对象的( )恐惧时,效果最好。 A.低度 B.中度 C.高度 D.超强 答案:B 6.第30题 产生挫折的原因是?() A.工作不顺利????

B.紧张情绪 C.主观感受? D.环境原因和个人原因 答案:D 7.第31题 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成分是()。 A.性格? B.气质? C.兴趣 D.能力 答案:A 8.第32题 下列哪种事物特别具有危机的预警意义?() A.化学实验室? B.操场 C.仓库 D.以上都是 答案:D 9.第33题 最新管理理论阶段也被称为。( ) A.人际关系阶段 B.行为科学形成阶段 C.管理科学阶段 D.综合的现代管理学派 答案:D 10.第34题 下列哪种选项是非权力性影响力因素?( ) A.品德 B.资历 C.知识 D.以上三方面都是 答案:D 11.第46题 通过参与活动改变个体态度的方法是从改变个体的()入手。 A.认知和情感 B.行为 C.认知 D.情感 答案:B

12.第47题 下级向上级汇报情况出现报喜不报忧的情况,这种沟通障碍源于()。 A.过滤 B.选择性知觉 C.情绪??? D.语言 答案:A 13.第48题 用双因素理论分析,下列选项中哪种是激励因素?( ) A.工资 B.工作安全性 C.工作成就感 D.工作环境 答案:C 14.第49题 挫折后嚎啕大哭、撕衣咬牙是下列哪种反应?( ) A.攻击 B.冷漠 C.退化 D.幻想 答案:C 15.第50题 惩罚学生是压力下的( )反应。 A.情诸 B.行为 C.认知 D.意志 答案:B 16.第6题 梅奥是管理科学学派的代表学者。() 答案:错误 17.第7题 现代学校管理应把学校看成是一个开放的社会结构系统,学校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答案:正确 18.第8题 需要是人的行为动力的源泉。()

郭秀艳《实验心理学》(人教版)教材精讲-第二章 实验研究的基本问题【圣才出品】

第二章 实验研究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 实验研究的变量 变量可以分为量的变量(连续变量)和质的变量(非连续变量)。 一类是实验条件,另一类是在这些实验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即因变量)。在实验条件中,一类是对因变量不产生影响的实验条件,称为无关变量;另一类是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的实验条件,称为相关变量。相关变量中实验者研究的变量就是自变量,而实验者不研究的相关变量称为额外相关变量或简称为额外变量,也称为控制变量。 一、变量:实验的基本特征 你的研究计划是:去图书馆抢占一张桌子,并且抢到空桌子后还要通过非言语、非暴力的手段尽可能地阻止其他人在你身边的空位坐下来。按照这个研究计划,你去图书馆将你的书、衣服以及其他东西都摊在桌子上,你希望这种杂乱无章的样子可以阻止其他人在你身边的空位坐下来,坚持了一段时间,比如15分钟,最终有人坐在了你的旁边,这时

你的研究结束了。那么,这项研究是一项实验吗? 概括地说,当研究者系统地操纵环境,然后观察对环境的操纵导致的行为变化时,实验才产生。 但遗憾的是,这项研究并没有系统地操纵环境,而只是创造了一个单一水平的环境并记录下了被试的相应行为,而这样的研究能够说明的问题是很有限的。 实验要求对环境的操纵必须是有变化的,就是实验中对环境的操纵至少要有两个值或两个水平。通过在两个环境水平下被试反应的比较,我们就可以判断环境的改变是否导致了行为的变化。 可见,“改变”(包括对环境的改变和可能由它导致的行为改变),然后“比较”,是实验研究最基本的逻辑和基本特征。 显然,实验研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对各种变量的操纵、控制、观察和比较等的过程。变量是使实验运转的齿轮。好实验与差实验的区别就在于变量的有效选择和操纵。因此,变量是实验研究最基本的问题,是实验研究的根基。 二、自变量 在一个实验中,实验者总是首先操纵一个或几个变量的变化,然后才能观察这个操作对被试反应的影响。这个在实验中实验者所操纵的、对被试的反应产生影响的变量就是自变量。 在一个实验中,实验者总是首先操纵一个或几个变量的变化,然后才能观察这个操作对被试反应的影响。这个在实验中实验者所操纵的、对被试的反应产生影响的变量就是自变量。 (一)自变量的分类

华东师大实验心理学考研含心理统计和心理测量考研真题

华东师大实验心理学考研含心理统计和心理测量考研 真题 一、705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研真题湖南师大

二、郭秀艳《实验心理学》考研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首先提出“实验心理学”一词的学者是()。[统考2016年研] A.笛卡儿

B.冯特 C.铁钦纳 D.赫尔姆霍茨 【答案】B ~~ 【解析】实验心理学一词,是1862年由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实验心理学的先驱之一冯特(Wilhelm Wundt,1832~1920)在他的《感官知觉理论贡献》论文集的导言里最早提出来的。 2在研究的某一时期内或特定时间点上发生的各种社会事件都可能影响被试的行为,从而混淆实验处理的效果。这种影响研究内部效度的因素属于()。[统考2016年研] A.历史因素 B.成熟因素 C.统计回归效应 D.研究变量与被试特点的交互作用 【答案】A ~~ 【解析】A项,历史因素是指在实验过程中,与实验变量同时发生,并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的特定事件。当出现这种情况时,研究者往往无法判断实验结果是由处理(自变量)引起的,还是由特定事件引出的。题干中某一时期社会事件的影响属于历史因素。B项,成熟因素指在实验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延续,被试身心发生变化,如变得较为成熟,变得疲倦、对实验失去兴趣或饥渴等。C项,统计回归效应指在实验处理前选择了在某一特征方面具有极端分数(高分或低分)的被试,实验处理后,测验分数有回归到平均数的趋向。D项,研究变量与

被试特点的交互作用是指在实验设计中,如果研究者缺乏对变量进行精确控制,诸因素常会产生交互作用的效果。 3既能比较直接地测量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也能比较明显地看出每个加工阶段特点的实验是()。[统考2016年研] A.库珀(L.Cooper)的心理旋转实验 B.汉密尔顿(W.Hamilton)的字母转换实验 C.克拉克(H.Clark)的句子-图形匹配实验 D.斯腾伯格(S.Sternberg)的短时记忆信息提取实验 【答案】B ~~ 【解析】Hamilton等(1977)、Hockey等人(1981)发展了一种新的实验技术,它被称为“开窗”实验。该实验能直接地测量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从而能明显地看出这些加工阶段的特点,就好像打开窗子一样,一目了然。“开窗”实验以字母转换实验为例,根据反应时间的数据揭示了完成字母转换作业的3个加工阶段。 4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的缩写是()。[统考2016年研] A.PET B.fMRI C.MEG D.ERPs 【答案】B ~~ 【解析】A项,正电子发射层析照相术,英文全称为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缩写为PET。B项,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英文为functiona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