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ps低温多晶硅技术的原理解析

ltps低温多晶硅技术的原理解析

ltps 低温多晶硅技术的原理解析

一、LTPS 简介

低温多晶硅(Low Temperature Poly-silicon;LTPS,以下以LTPS 代称)是平板显示器领域中的又一新技术。继非晶硅(Amorphous-Silicon,以

下以a-Si 代称)之后的下一代技术。

Polysilicon (多晶硅)是一种约为0.1 至数个um 大小、以硅为基底的材料,由许多硅粒子组合而成。在半导体制造产业中,多晶硅通常经由LPCVD(Low Pressure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处理后,再以高于900C 的退火程序,此方法即为SPC (Solid Phase CrystallizaTIon)。然而此种方法却不适合用于平面显示器制造产业,因为玻璃的最高承受温度只有650℃。因此,LTPS 技术即是特别应用在平面显示器的制造上。

传统的非晶硅材料(a-Si)的电子迁移率只有0.5 cm2/V.S,而低温多晶硅材料(LTPS)的电子迁移率可达50~200 cm2/V.S,因此与传统的非晶硅薄膜电晶体液晶显示器(a-Si TFT-LCD)相比,低温多晶硅TFT-LCD 具有

更高解析度、反应速度快、亮度高(开口率apertureraTIo 高)等优点,同时

可以将周边驱动电路同时制作在玻璃基板上,达到在玻璃上集成系统

(SOG)的目标,所以能够节省空间和成本此外,LTPS 技术又是发展主动式

有机电致发光(AM-OLED)的技术平台,因此LTPS 技术的发展受到了广泛

低温等离子工作原理

低温等离子 1、高科技创新产品:“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是电子、化学、催化等综合作用下 的电化学过程,是一全新的技术创新领域。是依靠等离子体在瞬间产生的强大电场能量电离、裂解有害气体的化学键能,从而破坏废气分子结构,达到净化目的。 2、 3、2、高效废气净化:本设备能高效去除挥发性有机物(VOC)、无机物、硫 化氢、氨气、硫醇类等主要污染物,以及各种恶臭味,除臭效率可达98%以上,对于长期弥漫、积累的恶臭、异味,24小时内即可祛除,并且具有强力杀灭空气中细菌、病毒等各种微生物能力,而且具有明显的防霉作用。 除臭效果超过国家颁布的恶臭污染物排放一级标准。 4、?? 5、3、无需添加任何物质:低温等离子体废气处理是一种干法净化过程,是一 种全新的净化过程,不需任何添加剂,不产生废水、废渣,不会导致二次污染。 6、?? 7、4、低温等离子适应性强:持久的净化功能,无须专人看管。可适应高浓度、 大气量、不同气态物质的净化处理,可在高温250℃,低温-50℃的环境内,净化区均可运转,特别是在潮湿,甚至空气。湿度饱和的环境下仍可正常运行,每天24小时连续工作,长期运行稳定可靠。 8、? 9、5、低耗节能:运行费用低廉、省电是“低温等离子体”专利核心技术之一, 处理1000M3/h臭气,耗电量仅0.25度。本设备无任何机械动作,自动化程度高,工艺简洁,操作简单,方便无需专人管理和日常维护,遇故障自动停机报警,只需作定期检查。 10、?? 11、6、低温等离子设备组合产品重量轻,体积小,可按场地要求立放、卧放, 可根据废气浓度、流量、成份进行串、并组合设计达到完全的废气净化。 12、?? 13、7、设备使用寿命长:本设备由不锈钢材,铜材、钼材、环氧树脂等材料 组成,抗氧化性强,对酸、碱气体、潮湿环境等具有良好的防腐性能。使用寿命长达15年以上。 14、?? 15、8、安全:“低温等离子体”设备内使用电压在36伏以下,安全可靠。 河南兴邦环保局指定合作单位,提供环评和检测等一站式服务 河南兴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期末考试题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1.绝热节流P33:由于气体通过节流阀等节流阻元件时,其压力显著下降,流速大时间短来不及和外界进行热交换,可近似按解热处理,这一过程称为绝热节流效应 2.焦-汤效应P33:气体在节流中发生的温度变化叫做焦-汤效应 3.微分节流效应P33:根据气体节流前后比焓值相等这一特征,令其中的叫做微分节流效应 4.转化温度P35:在一定压力下,气体具有的使微分节流效应等于0的温度 5.等温节流效应P36:是等温压缩和节流这两个过程的综合 6.微分等熵效应P38:表示等熵过程中温度随压力的变化,定义为 8.性能系数P63:循环中收益能数值与补偿能数值之比 9.循环效率P64:或称热力完善度,指一个制冷循环的性能系数和相同低温热源、高温热汇温度下的可逆制冷循环性能系数之比10.单位制冷量P71:表示1Kg制冷剂完成循环时从低温热源所吸收的热量 11.单位冷凝热负荷P71:表示1Kg制冷剂完成循环时向高温热汇所排放的热量 12.理论输气量P71:压缩机按理论循环工作时在单位时间内所能供给的(按进口处吸气状态换算)的气体容积 13.有用过热P77:制冷剂在蒸发器内吸收了热量而产生的过热 14.无用过热P77:制冷剂吸收环境热量而产生的过热 15.输气系数P83:又称容积效率,为实际输气量和理论输气量的比值 16.共沸混合物P103:指当两种或多种不同成分的均相溶液,以一个特定比例混合时,在固定的压力下,仅具有一个沸点的混合物17.非共沸混合物P103:指当两种或多种不同成分的均相溶液,不论混合比例,都不会有相同的沸点的混合物 18.分馏P104:混合物因易挥发组分优先蒸发或不易挥发组分优先冷凝而引起的成分改变 19.复叠温度P132:上一子系统的蒸发温度或下一子系统的冷凝温度 20.复叠温差P132:蒸发/ 冷凝器的传热温差 21.发生过程P161:易挥发的气相中的分压力低于溶液中该组分的蒸汽压力,此组分的分子更多地进入气相 22.吸收过程P161:易挥发的气相中的分压力高于溶液中该组分的蒸汽压力,此组分的分子更多地进入溶液 23.循环倍率P173: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中表示发生器产生1Kg水蒸气需要的溴化锂稀溶液的循环量 24.放气范围P173:Wr - Wa称为放气范围,即溴化锂浓溶液质量分数-溴化锂稀溶液质量分数 25.发生不足P173:发生终了浓溶液的溴化锂质量分数Wr’小于理想情况下溴化锂质量分数Wr 26.吸收不足P173:吸收终了稀溶液的溴化锂质量分数Wa’高于理想情况下溴化锂质量分数Wa 27.喷淋密度P176: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的喷淋量,单位为kg/m2?s 28.直接冷却P314:用制冷剂为冷源直接与被冷却对象进行热交换 29.间接冷却P314:利用冷却后的载冷剂或蓄冷剂作为冷源,使被冷却的对象进行冷却 30.气体水合物P331:当气体或挥发性液体与水作用时,造成水高于其冰点温度下的结冰现象,所形成的固体 31.低温工质P336:在深冷技术中用于制冷循环或液化循环的工质 32.液化系数P351:加工1Kg气体所获得的液体量 33.跑冷损失P354:环境介质传热给低温设备引起的冷量损失 34.分凝P399:根据混合气体中的各组分冷凝温度的不同,将混合物冷凝到不同的温度使各组分分离 35.精馏P403:将溶液部分气化或混合气体部分冷凝反复进行,逐步达到所需要纯度的分离气体方式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习题2

第四章热交换过程及换热器 一、填空题 1. 制冷机热交换设备中的传热基本可以归结为通过(),() 以及()的传热。 2. 冷凝器按冷却方式不同,可分为三类:(),()和 ()。 3. 空气冷却式冷凝器迄今仅用于()制冷机。 4. 空气冷却式冷凝器多为()结构。其根据空气流动情况不同,可分为 ()和()两种。 5. 自然通风空气冷却式冷凝器的原理为()。该种冷凝器的传热效 果()强制通风空气冷却式冷凝器。 6. 水冷式冷凝器有(),()等型式。冷却水可用 (),()或()等。 7. 壳管式冷凝器分为()和()两种。 8. 壳管式冷凝器外接接口除制冷剂和冷却水进出口外,还有主要接口及仪表,通常是 (),(),(),(),以及()。 9. 卧式壳管式冷凝器结构:由(),(),() 和()组成。制冷剂蒸气在()凝结,凝结液从 ()流出。冷却水在()多次往返流动。 10. 卧式壳管式冷凝器筒体下部有时设有集液包,其作用是()。 11. 立式壳管式冷凝器多用于()制冷装置。与卧式壳管式冷凝器相比,其 冷却水可以使用()的水,其传热系数()。 12. 套管式冷凝器中,制冷剂蒸气在()流动,冷却水()流 动。由于制冷剂同时受到()及()的冷却,其传热效果(),但金属消耗量()。 13. 套管式冷凝器无法()清洗。应当使用()的水,并定 期进行()清洗。

14. 水冷却式冷凝器的冷却水系统可分为两类:()系统和() 系统。前者的冷却水(),后者的冷却水()。 15. 蒸发器按照制冷剂在蒸发器内的充满程度以及蒸发情况进行分类,主要有三种: ()蒸发器,()蒸发器和()蒸发器。 16. 干式蒸发器是()蒸发器。在正常运转条件下,干式蒸发 器中的液体体积约为管内体积的()。 17. 根据被冷却介质不同,干式蒸发器可分为()和()两大 类。 18. 再循环式蒸发器是()蒸发器,该蒸发器中,液体所占体积约为管内总 体积的()。 19. 节流阀又称(),具有对高压液态制冷剂进行()和 ()两方面作用。常用的节流阀有(),(),(),(),及()几种。 20. 热力膨胀阀普遍应用于()制冷系统,其开度由() 温度控制,主要有()和()两种。 21. 热力膨胀阀的结构包括(),()以及() 三部分,其阀体安装在()的()管上,感温包安置在()处的()管上。 22. 毛细管常用于(),是一种()节流机构。为保 证流经毛细管的制冷剂不带水,通常在毛细管之前,安装有()设备。 23. 润滑油分离器的作用使(),较常用的润滑油分离器有 (),(),以及()等几种形式。 24. 洗涤式油分离器用于()制冷机中。离心式油分离器适用于 ()制冷量的制冷装置,过滤式油分离器通常用于()制冷量的制冷装置。 25. 集油器也称放油器,用于收存从(),(),() 和()或()等设备中分离出来的润滑油。 26. 集油器用于()制冷机中。 27. 储液器又称储液筒,用于()。根据储液器功能和用途的不同,分为 ()储液器和()储液器两类。

低温等离子原理与应用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废气处理中的应用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石油、制药、油漆、印刷和涂料等行业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废气也日渐增多,这些废气不仅会在大气中停留较长的时间,还会扩散和漂移到较远的地方,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这些废气吸入*** ,直接对***的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另外工业烟气的无控制排放使全球性的大气环境日益恶化,酸雨(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危害引起了各国的重视。由于大气受污染而酸化,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重大灾难频繁发生,给人类造成了巨大损失。因此选择一种经济、可行性强的处理方法势在必行。 降解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传统的处理方法如吸收、吸附、冷凝和燃烧等,对于低浓度的VOCs很难实现,而光催化降解VOCs又存在催化剂容易失活的问题,利用低温等离子体处理VOCs可以不受上述条件的限制,具有潜在的优势。但由于等离子体是一门包含放电物理学、放电化学、化学反应工程学及真空技术等基础学科之上的交叉学科。因此,目前能成熟的掌握该技术的单位非常的少。大部分宣传采用低温等离子技术处理废气的宣传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低温等离子废气处理技术。 是否是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技术的简单判断方法: 现在,各传媒上宣传低温等离子废气处理的产品和技术很多,可这些产品的宣传大部分都是在炒低温等离子体概念。如何判断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可以用下面两个简单的规则来判断,即使你不懂低温等离子体技术也能判断出是真是假。 (1)在废气处理的通道上必须充满了低温等离子体。这条规则判断很简单,只要用眼睛观察一下处理通道是否充满紫蓝色的放电就可以直观的了解是否是低温等离子体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将各种颜色的灯光当作电离子体放电)。如果在废气处理的通道上只零星的分布若干的放电点或线,则处理的效果是非常有限的,因为,大部分的(VOCs)气体没有进过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区域。 (2)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系统必须要有一定的放电处理功率。通常需要在2?5瓦时/米3。即1000米3/时的风量需要处理的电功率为2KW?5KW。如果号称1000 米3/时的风量只需要几十或几百瓦的电功率,则最多也就是静电(除尘)处理或局部处理而已。要想分解VOCs 没有一定的能量是不可能的。 等离子体技术目前采用的有四类技术,介质阻挡放电(双介质、单介质)、尖端放电(金属、纤维)、板式放电、微波放电,实际应用也有采用组合模式。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期末考试题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

2.焦-汤效应P33:气体在节流中发生的温度变化叫做焦-汤效应 3.微分节流效应P33:根据气体节流前后比焓值相等这一特征,令其中的叫做微分节流效应 4.转化温度P35:在一定压力下,气体具有的使微分节流效应等于0的温度 5.等温节流效应P36:是等温压缩和节流这两个过程的综合 6.微分等熵效应P38:表示等熵过程中温度随压力的变化,定义为 8.性能系数P63:循环中收益能数值与补偿能数值之比 9.循环效率P64:或称热力完善度,指一个制冷循环的性能系数和相同低温热源、高温热汇温度下的可逆制冷循环性能系数之比10.单位制冷量P71:表示1Kg制冷剂完成循环时从低温热源所吸收的热量 11.单位冷凝热负荷P71:表示1Kg制冷剂完成循环时向高温热汇所排放的热量 12.理论输气量P71:压缩机按理论循环工作时在单位时间内所能供给的(按进口处吸气状态换算)的气体容积 13.有用过热P77:制冷剂在蒸发器内吸收了热量而产生的过热 14.无用过热P77:制冷剂吸收环境热量而产生的过热 15.输气系数P83:又称容积效率,为实际输气量和理论输气量的比值 16.共沸混合物P103:指当两种或多种不同成分的均相溶液,以一个特定比例混合时,在固定的压力下,仅具有一个沸点的混合物17.非共沸混合物P103:指当两种或多种不同成分的均相溶液,不论混合比例,都不会有相同的沸点的混合物 18.分馏P104:混合物因易挥发组分优先蒸发或不易挥发组分优先冷凝而引起的成分改变 19.复叠温度P132:上一子系统的蒸发温度或下一子系统的冷凝温度 20.复叠温差P132:蒸发/冷凝器的传热温差 21.发生过程P161:易挥发的气相中的分压力低于溶液中该组分的蒸汽压力,此组分的分子更多地进入气相

制冷与低温测试技术知识点整理

制冷与低温测试原理要点 2017.6 (个人理解,仅供参考) 1、300K-常温、120K-低温上限、90K-氧液化点、77K-氮液化点、20K-氢液化点、4.2K-氦液化点、2.17K-超流氦转化点<1937年卡皮查发现,特点为:无流动阻力和超强导热性>。 2、制冷技术发展两个阶段:天然冷源应用(到十八世纪中期),主动的机械制冷阶段(十八世纪中期至今)。 3、常用的低温工质:空气、氧、氮、氩、氖、氢、氦(对应1中液化温度)。 4、测量:利用某种测量工具或仪器,通过一定的方法,直接或间接地得到所需要的量值的过程。 5、数据处理:利用统计学的方法,从理论上估计随机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也就是首先从测量序列中得一个最优概值,然后对最优概值的测量误差做出估计,得到测量值的过程。 6、测量条件:人、仪表和外界条件。 7、仪表系统:传感器、调理传输器和数据显示器。 传感器:将感受到的被测量信号转换成相应信号输出(影响单一、单值函数关系、反应快延迟小、少干扰)。 调理传输器:根据数据获取与相应部件的要求调理与传送感受件输出的信号(要求:信号稳定、精确度高、信息损失小)。 数据显示:实验者观察被测参量的数值和变化(模拟式、数字式、屏幕式)。 8、测量仪表的质量指标 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基本误差(规定工作条件下,仪表的最大误差与量程之比)。 量程:仪表能够测量的最大输入量与最小输入量间的范围。(最好使测量值落在仪表量程的三分之二左右) 精度:仪表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允许的最大相对百分误差,表征指示值与真值接近的程度。 灵敏度:稳态条件下输出变化对输入变化的比值。表征仪表对被测参数变化的敏感程度。 分辨率:仪表响应或分辨输入量微小变化的能力。表征引起仪表指针发生可见变化的被测参数的最小变化量。不灵敏区称为死区。 线性度:传感器校准曲线与拟合直线间的最大偏差对满量程输出的百分比。表征校准曲线接近规定直线的吻合程度。 重复性:在全量程范围内对应于同一输入值,输出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对量程的百分比。表征同一条件下,对同一输入值,仪表输出值的一致程度。 9、测量误差:测量所得数据同其真值之差 绝对误差、相对误差 真值:被测量的真实值(无限次测量时,测量值的平均值机位真值) 测量误差的来源:测量装置误差、测量环境误差、测量方法误差、测量人员误差。 测量误差分类:系统误差(测量仪表和方法造成,有规律。采用一定技术措施可以削弱或消除)、粗大误差(过失误差,操作不当引起误差。利用来伊特准则剔

中石油18年8月《制冷与低温技术》第二阶段在线作业

------------------------------------------------------------------------------------------------------------------------------ 第二阶段在线作业 单选题 (共10道题) 展开 收起 1.( 2.5分)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会导致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功耗增加? A、蒸发温度上升 B、冷凝温度上升 C、环境温度下降 正确答案:此题得分:2.5分 2.(2.5分)对于气体,等熵膨胀会产生下列哪种效应? A、冷效应 B、热效应 C、零效应 正确答案:此题得分:2.5分 3.(2.5分)在制冷剂的命名中,R50表示: A、氮 B、甲烷 C、乙烷 正确答案:此题得分:2.5分 4.(2.5分)乙烯的命名是: A、R1140 B、R1050 C、R1140 D、R1150 正确答案:此题得分:2.5分 5.(2.5分)下列哪一种制冷工质对臭氧层没有破坏? A、NH3 B、R12 C、R22 正确答案:此题得分:2.5分 6.(2.5分)下列哪一种制冷工质对臭氧层的破坏最大? A、R134A B、R22 C、R11 D、R270 正确答案:此题得分:2.5分 7.(2.5分)以下哪一种气体在常压下只增加压力就可以液化 A、甲烷 B、氢气 C、丙烷 正确答案:此题得分:2.5分 8.(2.5分)关于气体液化的理论最小功,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是根据逆卡诺循环的功耗计算得到的

------------------------------------------------------------------------------------------------------------------------------ B、原料气体压力越高,理论最小功越小 C、理论最小功与环境温度无关 正确答案:此题得分:2.5分 9.(2.5分)气体液化的理论最小功是根据下列哪一项所列过程计算的? A、等温压缩过程+等熵膨胀过程 B、绝热压缩过程+等熵膨胀过程 C、等温压缩过程+等焓膨胀过程 D、等熵膨胀过程+等温压缩过程 正确答案:此题得分:2.5分 10.(2.5分)以下哪种工质的最大转化温度高于常温而临界温度低于常温? A、戊烷 B、甲烷 C、氦 正确答案:此题得分:2.5分 判断题 (共30道题) 展开 收起 11.(2.5分)根据热力学的原理,热量不能从低温传向高温,因此必须消耗一定量的制冷剂才能制冷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此题得分:2.5分 12.(2.5分)在制冷循环中,对热量从低温向高温传递过程进行补偿的必须是机械功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此题得分:2.5分 13.(2.5分)吸附从机理上可以分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此题得分:2.5分 14.(2.5分)确定一个点的热力状态需要两个状态参数,所以已知蒸发压力和蒸发温度就可以确定蒸发器入口点的状态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此题得分:2.5分 15.(2.5分)在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的设计中,lnP-h图应用的比T-S图更为广泛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此题得分:2.5分 16.(2.5分)随着换热温差的增大,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的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都会升高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此题得分:2.5分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期末考试卷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期末考试卷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1.绝热节流P33:由于气体通过节流阀等节流阻元件时,其压力显著下降,流速大时间短来不及与外界进行热交换,可近似按解热处 理,这一过程称为绝热节流效应 2.焦-汤效应P33:气体在节流中发生的温度变化叫做焦-汤效应 3.微分节流效应P33:根据气体节流前后比焓值相等这一特征,令 4.转化温度P35:在一定压力下,气体具有的使微分节流效应等于0的温度5.等温节流效应P36:是等温压缩与节流这两个过程的综合 其中的叫做微分节流效应 6.微分等熵效应P38:表示等熵过程中温度随压力的变化,定义为8.性能系数P63:循环中收益能数值与补偿能数值之比9.循环效率P64:或称热力完善度,指一个制冷循环的性能系数与相同低温热源、高温热汇温度下的可逆制冷循环性能系数之比10.单位制冷量P71:表示1Kg制冷剂完成循环时从低温热源所吸收的热量11.单位冷凝热负荷P71:表示1Kg制冷剂完成循环时向高温热汇所排放的热量

12.理论输气量P71:压缩机按理论循环工作时在单位时间内所能供给的(按进口处吸气状态换算)的气体容积13.有用过热P77:制冷剂在蒸发器内吸收了热量而产生的过热14.无用过热P77:制冷剂吸收环境热量而产生的过热 15.输气系数P83:又称容积效率,为实际输气量与理论输气量的比值 16.共沸混合物P103:指当两种或多种不同成分的均相溶液,以一个特定比例混合时,在固定的压力下,仅具有一个沸点的混合物17.非共沸混合物P103:指当两种或多种不同成分的均相溶液,不论混合比例,都不会有相同的沸点的混合物18.分馏P104:混合物因易挥发组分优先蒸发或不易挥发组分优先冷凝而引起的成分改变19.复叠温度P132:上一子系统的蒸发温度或下一子系统的冷凝温度20.复叠温差P132:蒸发/冷凝器的传热温差 21.发生过程P161:易挥发的气相中的分压力低于溶液中该组分的蒸汽压力,此组分的分子更多地进入气相22.吸收过程P161:易挥发的气相中的分压力高于溶液中该组分的蒸汽压力,此组分的分子更多地进入溶液23.循环倍率P173: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中表示发生器产生1Kg水蒸气需要的溴化锂稀溶液的循环量 24.放气范围P173:Wr-Wa称为放气范围,即溴化锂浓溶液质量分数-溴化锂稀溶液质量分数25.发生不足P173:发生终了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1)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1)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制冷的定义及研究内容 第二节制冷与低温技术的应用 第三节制冷与低温技术的发展史 ?第一节制冷的定义及研究内容 内容提要 一、制冷与低温技术的重要性 二、制冷与低温的定义 三、制冷与低温技术的研究内容 ?第一节制冷的定义及研究内容 一、制冷与低温技术的重要性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日常生活中,人们发现许多现象与温度有密切关系。 炎热条件下希望降温以提供适宜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所有生物过程都受温度影响,低温抑制食品发酵、霉菌的增殖,对食品保鲜起重要作用。材料的某些重要特性与温度有关,如机械材料具有冷脆性,塑料、橡胶也有同样的性质;又如金属的导电性随温度下降而提高,有些纯金属或合金当温度降到某一数值时出现超导性,人为地利用这些特性,需要人工创造低温环境。通过降温产生物态变化,可使混合气体分离、气体液化。扩散和化学反应与温度也有直接关系,许多生产工艺过程中温度对产品性能和 ?第一节制冷的定义及研究内容 产品质量有很大影响。空间和遥感遥控技术更是与制冷技术紧密联系,等等。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制冷和低温技术在工业、农业、国防、建设、科学研究等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重要。 ?第一节制冷的定义及研究内容 二、制冷与低温的定义

制冷是指用人工的方法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空间内将物体冷却,使其温度降低到环境温度以下,保持并利用这个温度。 按照所获得的温度,通常将制冷的温度范围划分为以下几个领域:120 K以上为普冷;120K~0.3K为深冷,也称为低温;0.3K以下为极低温。 由于温度范围不同,所采用的降温方式,使用的工质、机器设备以及依据的具体原理有很大差别。 ?第一节制冷的定义及研究内容 三、制冷与低温技术的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研究获得低于环境温度的方法、机理以及与此对应的循环,并对循环进行热力学的分析和计算。 (2)研究循环中使用的工质的性质,从而为制冷机和低温装置提供合适的工作介质。因工质在循环中发生状态变化,所以工质的热物理性质是进行循环分析和计算的基础数据。此外,为了使这些工质能实际应用,还必须掌握它们的一般物理化学基础。 (3)研究气体液化和分离技术。例如液化氧、氮、氢、氦等气体,将空气或天然气液化、分离,均涉及一系列的制冷和低温技术。 ?第一节制冷的定义及研究内容 (4)研究所需的各种机械和设备,包括它们的工作原理、性能分析、结构设计。此外还有热绝缘问题,装置的自动化问题,等等。 上述前三个方面构成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的基本研究内容,第四方面涉及具体的设备和装置。 ?第二节制冷与低温技术的应用 内容提要 一、在商业及人民生活方面的应用 二、在工业及农牧业生产方面的应用 三、在建筑工程方面的应用 四、在科学研究及医疗卫生方面的应用 五、在空间技术与低温物理方面的应用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习题3

第三章蒸气压缩式制冷(2) 一、填空题 1.蒸气压缩式制冷机中使用的制冷剂从低温热源吸收热量,低温下蒸发,再在高温下凝结, 向高温热源放出热量。所以,只有在工作温度范围内能够()和 ()的物质才有可能作为制冷剂使用。多数制冷剂在大气压力和环境温度下呈()态。 2.制冷剂的符号命名,国际上统一规定用字母“R”和它后面的一组数字或字母作为制冷 剂的简写符号。字母“R”表示(),后面的数字或字母则根据 ()规则编写。 3.无机化合物的符号规定,符号为R7(),括号内填入数字是(), 例如,H2,NH3,H2O,CO2的符号分别为(),(),(),和()。 4.氟利昂和烷烃类的符号规定,烷烃类的分子通式为(),氟利昂的分子 通式为(),它们的符号规定为(),例如甲烷,乙烷,丙烷的符号分别为(),(),和()。 R22,R23,R134a的化学名称为(),(),()。 5.共沸混合物的符号规定,符号为()。 6.非共沸混合物的符号规定,符号为()。 7.选用制冷剂时,从制冷剂的热力性质方面看,要求制冷剂在工作温度范围内有合适的压 力和压力比。即希望蒸发压力不低于大气压力,避免();冷凝压力不要过高,以免(),冷凝压力与蒸发压力之比也不宜过大,以免()。 8.选用制冷剂时,通常希望单位制冷量和单位容积制冷量比较大。因为对于总制冷量一定 的装置,单位制冷量大,可减小(),单位容积制冷量大,可减小 ()。 9.制冷剂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可以用()和()两个指数表示。 10.制冷剂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腾温度称为()。习惯上往往依据该温度的 高低,将制冷剂分为(),(),和()三类。

11.临界温度是制冷剂不可能()的最低温度。对绝大多数制冷剂,其临界 温度和标准蒸发温度之间的关系为(),该式说明,低温制冷剂的临界温度(),高温制冷剂的临界温度()。(填高,低)12.选择制冷剂时,临界温度要()一些,以便于使用一般环境介质进行冷 凝;凝固温度要()一些,以便获得较低的蒸发温度。 13.制冷剂的汽化热与单位质量制冷量有关系。汽化热大,则单位质量制冷量 ()。 14.制冷剂工质的()性,()性,和()性 是评价制冷剂工质安全程度的性质。 15.最近国际标准ISO5149—1993和美国标准ANSI/ASHRAE34—1992,对制冷剂工质的安 全等级分为()个安全等级,其中()级安全性最差,()级安全性能较好。 16.氟利昂制冷系统中不能使用()合金材料,因为有微量水分 存在会引起腐蚀。 17.氨制冷机中不能使用()、()和其它铜合金,因为有水 分存在时会引起腐蚀。但()铜与氨不起作用。 18.卤素化合物制冷剂工质与金属材料接触时,发生分解作用强弱程度的顺序是: ()分解作用最小,依次为(),()分解作用最大。(选择:铬镍铁耐热合金,银,不锈钢,纯铜,铝,锌,镍)。 19.氟利昂制冷剂与天然橡胶接触时,会发生()作用,对塑料等高分子化 合物,则会起()作用,因此氟利昂制冷系统中要选用特殊的橡胶和塑料。 20.制冷剂与油的溶解性有两种可能:()溶解和()溶解。 溶解度与()有关。 21.氨与润滑油的溶解是()溶解。 22.氟利昂系统中若存在过多的水分,则易发生()现象,故系统中必须安 装()。 23.氨制冷系统中必须设置(),以便能够及时地排除系统中的空气和其它 不凝性气体。

制冷与低温技术填空题

1、吸收式制冷系统使用的工质有(制冷剂)和(吸收剂)两种,称为工质对。 2、吸收式制冷机以作为动力,循环中以(蒸发器)、(吸收器)、(溶液泵)代替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中的压缩机。 3、吸收式制冷机中使用的工质对按其中制冷剂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以水作为制冷剂的工质对)、(以氨作为制冷剂的工质对)、(以醇作为制冷剂的工质对)、(以氟利昂作为制冷剂的工质对)四类。 4、吸收式制冷系统常用的工质对有(溴化锂水溶液)和(氨水溶液)。其中(水)和(氨)为制冷剂,(溴化锂)和(水)为吸收剂。 5、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从整机的工作循环分可分为(单效)、(两效)、(两级吸收)三种;从热源供给方式分可分为(蒸气型)、(燃气性)、(燃油性)三种。 6、两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高、低压发生器的连接方式有(串联)、(并联)、(串并联)三种。 7、压缩气体制冷循环据循环是否利用回热原理分为(无回热气体制冷循环)、(定压回热气体制冷循环)、(定容回热气体制冷循环)几种。 8、涡流管由喷嘴、涡流室、分离孔板、冷热两端管子、流量控制阀几部分组成。 1、单级压缩允许的压缩比为: R717≤8;R 12、R22_≤10。 2、双级压缩按节流的次数不同可分为(一级节流)和(两级节流)两种,据中间冷却的方式不同可分为(中间完全冷却)和(中间不完全冷却)两种。 3、常用确定中间压力的方法有用计算法求最佳中间温度用压力的几何比例中项求最佳中间压力

按最大制冷系数法确定最佳中间压力实际运行的中间压力的确定。 4、影响中间压力的因素主要有(蒸发温度)、(冷凝温度)、(高低压理论输气量之比)。 5、确定双级压缩最佳中间压力(温度)的方法有(利用热力图表取数法)、(计算法)、(经验公式法)几种。 6、复叠式制冷循环性在启动时应(先启动高温级),然后再(启动低温级)。在有膨胀容器的情况下,可(同时启动高温级和低温级)。 2、按照氟里昂的分子组成,氟里昂制冷剂可分为(氯氟烃)、(氢氯氟烃)、(氢氟烃)三类。 其中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作用最大。 3、无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是R7(该无机物分子量的整数部分)。 4、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命名规则是R4()。共沸混合制冷剂的命名规则是R5()。 5、制冷剂的安全性通常用(毒性)和(可燃性)表示,其安全分类共分为 (6)个等级。 3、一个最简单的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由_绝热压缩、_等压吸热_、_等压放热_、__绝热节流_几个过程组成。 4、在制冷技术范围内常用的制冷方法有_相变制冷_、__气体绝热膨胀制冷_、_气体涡流制冷_、_热电制冷_几种。 5、气体膨胀有__高压气体经膨胀机膨胀_、_气体经节流阀膨胀_、_绝热放气制冷三种形式。 6、实际气体节流会产生零效应_、热效应_、冷效应_三种效应。制冷是应用气体节流的_冷_效应。理想气体节流后温度_不变_。 1、人工制冷温度范围的划分为: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习题1

第三章 蒸气压缩式制冷(1) 一、填空题 1.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理论循环中,制冷系统由(), (),()和()四个基本部件组成,并用管道将它们串连成一个封闭的系统。 2.单级制冷机一般可用来制取()以上的低温。 3.蒸气压缩制冷循环中,节流过程产生的蒸气是()出来的,该 蒸气通常称之为(),它在蒸发器中几乎不产生 ()作用。 4.在制冷剂的状态图p-h图中,等温线在液体区()线,在两相 区是()线,在过热区是()线。 5.在制冷剂的状态图p-h中可以看到,在过热区,蒸气的过热度越大,其等熵 线的斜率越()。 6.制冷机的性能主要用(),()和() 反映。 7.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中,制冷剂的汽化潜热越(),或节 流后所形成的蒸气的干度越(),则循环的单位制冷量越大。 (填大,小,不变) 8.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中,对某一具体的制冷剂来说,理论循环的蒸气比体积v1随蒸发温度或蒸发压力的降低而()。若冷凝温度已经确定,则单位容积制冷量随蒸发温度的降低而()。9.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理论比功与()和() 有关。 10.单级蒸气压缩制冷循环中,冷凝温度越(),蒸发温度越 (),则制冷系数越小。(填高,低,不变) 11.设不同制冷剂工质在一定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下完成制冷循环。通过 ()可以反映系统的压力水平,通过(),()和()可以了解压缩机的工作条件,

()和()可以反映制冷机的制冷能力,通过()可以反映制冷循环的经济性。 12.高压液体过冷对制冷循环的影响表现为:可使单位制冷量(), 单位容积制冷量(),循环比功(),制冷系数()。(填增加,略增加,减小,不变,或不定)。13.由制冷剂的热力状态图可知,节流前液体的过冷度愈大,则节流后的干度愈 (),循环的单位制冷量愈()。因此,采用液体过冷循环,对提高()和()都是有利的。 14.采用液体过冷循环,在相同过冷度下,过冷使制冷量和制冷系数提高的百分 数与制冷剂的()和()有关。 15.就压缩机吸气过热而言,根据吸气过热是否产生有用的制冷作用,过热有 ()和()之分。 16.蒸气压缩制冷循环中,使压缩机吸气过热的主要目的是()。 17.为了防止湿蒸汽进入压缩机造成()现象,压缩机的吸气要有 一定的()。 18.无效过热对制冷循环的影响表现为:循环的单位制冷量(), 循环比功(),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冷凝器的热负荷(),制冷系数()。(填增加,略增加,减小,不变,或不定)。 19.无效过热对制冷循环总是()的。 20.有效过热对制冷循环的影响表现为:循环的单位制冷量(), 理论比功(),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冷凝器的热负荷(),制冷系数()。(填增加,略增加,减小,不变,或不定)。 21.有效过热时,制冷系数增加还是减小仅仅与()有关,而改变 量的绝对值(改变程度)几乎与()成正比。 22.无论是有用过热还是无用过热,都会造成压缩机的比功(), 压力比(),压缩机排气温度(),对压缩机的工作总是()的。 23.多数情况下,压缩机吸气过热大部分是()过热。避免大量无 效过热的方法是采用()。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小组讨论题

第一章绪论(小组讨论题-课堂完成) 填空题 1.制冷是指用()的方法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空间内将()冷 却,使其温度降低到()以下,并保持这个低温。 2.制冷是一个逆向循环,为了实现制冷循环,必须( ). 3. 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常将制冷分为()和( )两个 体系。 4. 根据国际制冷学会第13次制冷大会(1971年)的建议,将()温度定义 为普冷和低温的分界线。 5. ()是自然界诸元素中沸点最低的气体,也是最后被液化的气体. 6. 定压下,单位质量液体汽化时所吸收的热量称为()。 7. 任何一种物质,随着()的提高其汽化热不断减小,当到达 ( )状态时,汽化热为零. 8. 节流过程是(),节流前后,()保持不变,() 和()降低. 9. 制冷机按照逆卡诺循环工作时,制冷系数只与()有关,与 ( )无关。 10. 制冷机制冷系数的数值范围为( ),热泵泵热系数的数值范围为 ( ),热机热效率的数值范围为()。 选择题(单选) 1.空调用制冷技术属于() A. 普通制冷B。深度制冷 C. 低温制冷 D. 极低温制冷 2.人工制冷技术的发展起源于() A. 蒸气压缩式制冷 B. 吸收式制冷 C. 蒸汽喷射制冷D。气体膨胀制冷 3.实际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与逆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之比称为( ) A. 压缩比B。输气效率C。热力完善度 D. 能效比 4.热泵循环中的制热过程是( ) A.电热加热B.热水供热C.制冷剂汽化D.制冷剂的冷却冷凝

第二章制冷方法(小组讨论题—课堂完成) 填空题 1. 制冷的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方法有(),( ), (),和()等方法。 2. 在制冷技术中,常应用纯水冰或冰盐的()过程以及干冰的 ()过程来制冷。 3. 利用纯水冰冷却只能使被冷却物体保持()的温度. 4. 应用冰和盐混合物的融化过程可以达到()的温度。冰盐冷却时热交换 是通过冰块表面的()进行的. 5. 干冰的制冷能力比冰和冰盐都()。 6. 液体蒸发制冷循环必须具备四个基本过程:即(),(), ()和( )四个过程。 7. 液体蒸发制冷的方法主要有(),(),() ()等方法。 8.蒸气压缩式制冷以消耗()为补偿条件,借助制冷剂的() 将热量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环境介质。 9. 在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中,压缩机具有()和( )的作用. 10. 在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中,节流阀起到()和()的作用. 11. 夏季制冷时,分体式空调机放在室外的换热设备是() 12.吸收式制冷以消耗( )为补偿条件,借助制冷剂的()将热 量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环境介质。 13. 蒸气吸收式制冷循环中,使用()和( )作为工作介质,称为 吸收式制冷的工质对。 14. 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中,( )是制冷剂,()是吸收剂。 ()具有强烈的吸收作用. 15. 在氨水吸收式制冷机中,()是制冷剂,( )是吸收剂, ()具有强烈的吸收作用。 16. 吸附式制冷的工作介质是()工质对。 17. 吸附式制冷按吸附机理来分,有( )和()两类。

制冷与低温原理第2版考试复习题

制冷与低温原理复习题 一、填空题 1、用人工的方法制取和获得低于环境温度的技术叫做。 2、把热量从被冷却物体转移到环境介质中,完成这种功能的工作介质称为,也叫做制冷工质。 3、制冷是指用的方法将的热量移向周围环境介质,使其达到低于环境介质的温度,并在所需时间内维持一定的低温。 4、最简单的制冷机由、、、四个部件并依次用管道连成封闭的系统所组成。 5、蒸气压缩式制冷以消耗为补偿条件,借助制冷剂的将热量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环境介质。 6、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装置中,制冷剂为,吸收剂为。 二、选择题 1、空调用制冷技术属于() A .普通制冷 B .深度制冷 C .低温制冷 D .超低温制冷 2、()一定能够提高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 A .蒸气有害过热 B .液体过冷 C .回热循环 D .蒸气有效过热 3、国际上规定用字母()和后面跟着的数字作为表示制冷剂的代号。 A. A B. L C. R D. Z 4、制冷剂压焓图中,等温线在液体区是()。 A .竖直线 B .水平线 C .向右下曲线 D .其它曲线 5、冷凝温度一定,随蒸发温度下降,制冷机的制冷量()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6、制冷系统中,油分离器安装在()之间。 A .蒸发器和压缩机 B .压缩机和冷凝器 C .冷凝器和膨胀阀 D .膨胀阀和蒸发器 7、盐水作为载冷剂使用时的主要缺点是()。 A.腐蚀性强 B.载热能力小 C.凝固温度较高 D.价格较高 8、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当冷凝温度升高时,()将增加。 A.制冷量 B.压缩机功耗 C.吸气质量体积 D.制冷剂的循环量 9、蒸发器中的制冷剂是在()下吸热汽化的。 A.等温等压 B.等温不等压 C.等压不等温 D.不等温不等压 10、由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蒸气称为()。 A.饱和蒸气 B.干饱和蒸气 C.过热蒸气 D.过冷蒸气 11、选择双级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原因是()。 A.高压过高 B.低压过低 C.压缩比过大 D.压缩比过小 12、热力膨胀阀的开启度与蒸发温度的关系是()。 A.蒸发温度高开启度大 B.蒸发温度高开启度小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小组讨论题 - 答案

第一章绪论(小组讨论题-课堂完成) 填空题 1. 制冷是指用(人工)的方法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空间内将 (物体)冷却,使其温度降低到(环境温度)以下,并保持这个低温。 2. 制冷是一个逆向循环,为了实现制冷循环,必须(消耗 功)。 3. 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常将制冷分为(制冷)和(低 温技术)两个体系。 4. 根据国际制冷学会第13次制冷大会(1971年)的建议,将 ( 120K )温度定义为普冷和低温的分界线。 5. (氦气)是自然界诸元素中沸点最低的气体,也是最后被 液化的气体。 6. 定压下,单位质量液体汽化时所吸收的热量称为(汽化潜 热)。 7. 任何一种物质,随着(温度)的提高其汽化热不断减 小,当到达(临界)状态时,汽化热为零。 8. 节流过程是(流体流动时由于流通面积突然减小,压力降低的热力过 程),节流前后,(焓值)保持不变,(温 度)和(压力)降低。 9. 制冷机按照逆卡诺循环工作时,制冷系数只与(热源和热汇的温 度)有关,与(制冷剂性质)无关。 10. 制冷机制冷系数的数值范围为(大于0 ),热泵泵热 系数的数值范围为(大于1 ),热机热效率的数值范围为( 0~1 )。 选择题(单选) 1. 空调用制冷技术属于( A) A. 普通制冷 B. 深度制冷 C. 低温制冷 D. 极低温制冷 2. 人工制冷技术的发展起源于(A ) A. 蒸气压缩式制冷 B. 吸收式制冷 C. 蒸汽喷射制冷 D. 气体膨 胀制冷 3. 实际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与逆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之比称为(C ) A. 压缩比 B. 输气效率 C. 热力完善度 D. 能效比

4. 热泵循环中的制热过程是( D) A.电热加热 B.热水供热 C.制冷剂汽化 D.制冷剂的冷却冷凝 第二章制冷方法(小组讨论题-课堂完成) 填空题 1. 制冷的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方法有(相变制冷), (气体膨胀制冷),(绝热放气制 冷),和(电磁制冷)等方法。 2. 在制冷技术中,常应用纯水冰或冰盐的(冰融化吸热) 过程以及干冰的(升华吸热)过程来制冷。 3. 利用纯水冰冷却只能使被冷却物体保持( 0摄氏度以 上)的温度。 4. 应用冰和盐混合物的融化过程可以达到( 0摄氏度以 下)的温度。冰盐冷却时热交换是通过冰块表面的(盐水膜)进行的。 5. 干冰的制冷能力比冰和冰盐都(强)。 6. 液体蒸发制冷循环必须具备四个基本过程:即(制冷剂低压汽化), (蒸气升压),(高压蒸气液化)和(高压液体降压)四个过程。 7. 液体蒸发制冷的方法主要有(蒸气压缩式制冷), (喷射式制冷),(吸收式制冷)(吸附式制冷)等方法。 8. 蒸气压缩式制冷以消耗(机械能或电能)为补偿条件,借 助制冷剂的(低沸点)将热量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环境介质。 9. 在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中,压缩机具有(压缩)和 (输送)的作用。 10. 在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中,节流阀起到(节流降压) 和(调节流量)的作用。 11. 夏季制冷时,分体式空调机放在室外的换热设备是(冷凝 器) 12. 吸收式制冷以消耗(热能)为补偿条件,借助制冷剂 的(被吸收剂吸收)将热量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环境介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