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采暖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汽车采暖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汽车采暖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部标准QC/T 487—1999··

汽车采暖性能试验方法GB/T 12782一91 代替GB 1334一77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采暖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类型汽车。

2 引用标准

GB/T12534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

3 术语

3.1 测温点

温度计或温度传感器的安装部位。

3.2 测温位置

驾驶员或乘客乘坐位置处,头、足部位的测温点。

4 性能要求

试验进行到40 min时,应达到以下要求;

4.1 驾驶员、副驾驶员足部温度不小于15℃。

4.2 乘客足部温度不小于12℃。

4.3 头部温度比足部温度低2~5℃。

5 测温位置的确定

5.1 根据试验车辆的种类,选定以下测温位置:

a.驾驶员、副驾驶员的乘坐位置;

b.紧靠车门的乘员乘坐位置(或者为紧靠车门前、后座椅的乘员乘坐位置);

c.最后一排座椅的最外侧两个乘员乘坐位置。

5.2 测温位置选定距客厢内壁100mm,足部测温点距地板上表面20mm、距

头部测温点508mm头部测温点在座椅上方635 mm、水平方向距头枕内侧250 m

m(见图)。

5.3 其他测温位置,可自行确定。

6 试验方法

6.1 试验条件及试验车辆的准备

6.1.1 试验仪器

a.多点温度计,测量范围:-50~±50℃;最小刻度为0.5℃;

b.风速风向仪,测量范围:1~10 m/s;最小刻度为0.5m/s。

6.1.2 试验应在晴天进行。试验环境温度:-25±3℃;风速不大于3m/s。

对汽车采暖性能有特殊要求,由供需双方商定。

6.1.3 试验开始前,发动机水温保持在80~85℃。

6.1.4 安装独立燃烧式暖风装置的汽车,在试验开始前10 min点燃暖风装置,进行预热。

6.1.5 其余试验条件及试验车辆的准备按GB/T 12534的规定。

6.2 试验程序

6.2.1 当发动机水温达到,独立燃烧式暖风装置预热到

10min时,打开全部车门及车窗,使车室内温度与环境温度一致,并保持发动机

水温。

6.2.2 按 min后,全部乘员进入车内,关闭车门、车窗及通

汽车制动性能测试方法分析

编号:SY-AQ-06715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汽车制动性能测试方法分析Analysis on test method of automobile braking performance

汽车制动性能测试方法分析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 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 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汽车制动性能是汽车性能检测中极其重要的指标,关系着汽车行驶安全,为此应加强汽车制动性能测试方法研究,为更好的检测汽车制动性能奠定基础。本文着重探讨了汽车制定性能检测方法,以期为汽车制动性能的检测提供参考。 截止去年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达到2.4亿辆,由此引发的汽车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不断提高汽车制动性能检测水平,对减少汽车事故保证行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汽车制动性能指标 汽车制动性能指汽车在短距离内能够稳定停车,以及在长坡时维持一定车速的能力。用于评判汽车制动性能优劣的重要参数称为汽车制动性能指标,包括制动稳定性、制动效能恒定性以及制动效能,下面逐一对其进行阐述。 1.1.制动效能

制动效能即汽车的制动减速度或制动距离,其优劣与否常用汽车在路面良好的条件下,以一定的速度行驶制动至完全停止的距离评定。汽车制动后行驶的距离越短,表示制动性能越佳。另外,为保证交通安全,国家对不同车型的制动减速度和制动距离做了明确规定,如表1所示: 表1不同车辆类型制动距离和速度 机动车类型 制动初速度/(km·h-1 ) 满载减速度/(m·s-2 ) 满载制动距离/m 空载减速度/(m·s-2 ) 空载制动距离/m 空载t1/s

汽车制动性能道路试验实施方案

汽车制动性能道路试验实施方案 一、试验目的 汽车制动性能道路试验是通过道路检测制动距离和制动减速度对某一车辆进行评价。掌握汽车制动性能的道路实验方法,对于无法上制动检验台检验的车辆及经台架检验后对其制动性能有质疑的车辆, 用制动距离或者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和制动协调时间判定制动性能。试验中通过汽车的磨合试验、制动距离测定试验、制动减速度试验、应急制动检验、驻车制动性能检测等多个实验的测试来评价某一汽车制动性能的好坏。 二、试验条件 (1)车辆条件 对新车或大修后的车辆进行试验,试验前需进行一定行程的走合,新车一般按照制造厂的规定进行走合(行程一般为1000km~1500km)。试验前还应注意各总成的技术状况和调整状况,应使之处于良好状态,如点火系、供油系、制动蹄鼓间隙、车轮轴承紧度、车轮定位、轮胎气压与标准值相差不超过±10kPa等。 对于车辆载荷,我国规定动力性试验时汽车为满载,货车内可以按规定载质量均匀放置沙袋;轿车、客车以及货车驾驶室的乘员可以重物替代,每位乘员的质量相当于65kg。 试验前汽车应通过运行而充分预热,以0.8ν max ~0.9ν max 行驶1h以上。 (2)道路条件 动力性试验的大多数项目应在混凝土或沥青路面的直线段上进行。要求路面平整、干燥、清洁、纵向坡度不大于0.1%,路面附着系数不宜小于0.72~0.75,路长2-3km,宽不小于8m,测试路段长度200米。 (3)气候条件 试验应避免在雨雾天进行,气压在99.3kPa~120kPa;气温在0℃~35℃;风速小于5m/s;相对湿度小于95%。 三、实验仪器 汽车道路试验仪、非接触式车速测定仪、真空吸盘支架、综合气象观察仪、笔记本电脑、待测车辆、踏板制动力测定仪、减速度仪、压力表、制动器温度测定仪、制动踏板开关、侧向加速度传感器 三、制动试验的主要内容 (1)磨合试验 1)磨合前的检查试验。 首先检查仪表及汽车的技术状况。制动初速度为30km/h,保持制动减速度为3m/s2或保持相应的踏板力、管路压力值,直至车辆完全停止。制动间隔为1.6km,制动次数不超过10次,记录管路压力和踏板力、减速度、制动初温。驾驶员根据仪表显示的速度和减速度,按规定操作。 2)磨合前的效能试验。 试验在汽车空载和满载两种工况下进行。制动初速度为30km/h和50km/h,

汽车空调压缩机的可靠性试验

汽车空调压缩机的可靠性试验 发表时间:2019-01-11T15:08:35.013Z 来源:《新材料·新装饰》2018年7月上作者:王兆英[导读] 随着汽车大量进入寻常百姓家,人们对室内生活环境的各种需求就延续到汽车中,汽车空调便成为满足人们对车厢环境要求的装置。压缩机是空调器的心脏 牡丹江富通汽车空调有限公司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157000 摘要:随着汽车大量进入寻常百姓家,人们对室内生活环境的各种需求就延续到汽车中,汽车空调便成为满足人们对车厢环境要求的装置。压缩机是空调器的心脏,其寿命直接影响汽车空调的有效使用时间,其性能影响能量的使用效率。压缩机性能试验可用来评价汽车空调压缩机的好坏。本文对汽车空调压缩机的可靠性试验和评价的基础理论、试验方法以及试验进行了论述。关键词:汽车空调;压缩机;寿命试验 车用空调的运行条件与常规空调产品不同,需要适应汽车的运动性、汽车发动机转速变化带来的影响以及发动机周围环境的高温等特点。汽车的运动性要求产品在振动、颠簸、倾斜和不稳定的情况下,产品能保持持续稳定的运行;对于由发动机驱动的压缩机来说,油门和车速的变化会传递到压缩机,从而对制冷系统的循环产生影响;对产品的可靠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作为汽车空调系统主要的核心部件汽车空调压缩机,其可靠性将决定整个空调系统的使用。 一、可靠性试验 汽车空调压缩机由于自身应用场合的特殊性,各种不足都可能会引发局部零件的过度磨耗、冷冻机油的劣化、电器的烧毁等事故,从而造成压缩机性能严重下降、噪声异常甚至压缩机失效等后果。从设计角度来说,可靠性一般与性能是有冲突的,提高压缩机的可靠性往往导致性能的下降。另外,产品的可靠性具有一定的隐蔽性,造成的后果要比性能降低严重,可靠性问题一般要在压缩机经过较长时间的运转或碰到特殊的运行条件后才能体现出来,因此更加难以在研制阶段发现。完成车用空调压缩机可靠性评估是非常困难的。这是因为寿命周期内的产品试验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消耗大量的材料,才能获得相关的数据。因此,通常只能采取抽样试验的方法获得具有一定可靠度的可靠性报告。例如,可以获得其在某一时间周期内无故障工作的概率,只能根据这些资料迸行科学的推断,进行点估计或区间估计,这就需要有相应的可靠性试验技术和方法。 二、加速寿命试验方案的理论基础 可靠性工程学上,为了通过加速寿命试验获得准确的数据,加速而又“真实”地暴露产品的失效模式,有效地反映产品或零件的可靠性特征量,在确定前述的加速寿命试验形式之前必须考虑如下几个问题: 1、选择加速变量。实际上,产品在使用中受到的环境应力是复杂的,比如会同时受到振动应力的影响了产品的寿命。这就要求选择对主要失效机制有促进作用的应力条件,并且这种应力要易于进行人工控制,有适宜的加速方程。振动一般会对产品产生紧固件松动、导线摩擦、电触点间断、构件疲劳等影响。振动疲劳因应力循环频率不同而分为高周与低周疲劳。其中,低周疲劳的应力循环频率较低,产生应变疲劳。在结构疲劳寿命计算中,Manson-Coffin公式是局部应力应变法中十分重要的应变一寿命关系式,描述了塑性应变范围L与疲劳寿命Nf之间的关系: 2、确定加速变量的应力水平。为了使加速变量起到加速作用,促使失效机制加速发展,必须使加速变量的应力水平得以提高。应力水平提高的程度和应力水平个数,均与受试产品的物理性能有关。通常在作恒定应力加速寿命试验时,应力水平个数不得少于3,否则影响到结果的实用性。在加速试验可以有效节省时间的原则下,第一个应力水平越接近正常应力水平,由其试验结果推算正常应力水平下的可靠性寿命特征量就越精确;最后一个应力水平应在保证失效机制不失真的条件下尽可能的高。 3、选取试验样品,确定样品数量。整个恒定应力加速寿命试验由n次试验组成,而每次试验均需有相应的试验样品。抽取咒个试样时,应在同一批中随机抽取,然后随机地分组。每组的样品数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但要保证订,和啦是最多的样品数,这样试验所得结果较为真实。一般情况下任何一组样品数均不应少于5个,否则会影响统计分析的精确度。 三、可靠性试验方法 基于完整的加速寿命理论基础,形成了产品可靠性试验的实际试验方案。设计开发过程中采用的可靠性试验项目较多,这些试验项目是从压缩机的实际使用工况条件出发,选择最典型且最能有效考核压缩机可靠性的工况条件,采用压力、温度等加速措施而设计出的有关加速寿命试验。试验项目通过多年来的使用、修正已形成一整套有效考核压缩机可靠性的试验标准或规范标准,对可靠性试验项目和技术要领进行描述。 1、耐久性试验。耐久性试验,即对压缩机进行长时间的连续运转或通断运转,以压缩机周围恶劣的环境温度、吸气压力、排气压力、各种转速运转时问的组合,试验时间为数于小时的试验,然后再对压缩机性能和噪声指标进行检测或解剖测试其运动部件的磨损情况,是汽车空调压缩机最重要的试验之一。由于耐久性试验是一种破坏性的试验,试验中被试压缩机的转速甚至高达8 000 r/min,因此具有一定的破坏性和危险性,对动力传动单元的安全防护措施要进行比较全面的考虑;而制冷系统设计的关键在于冷凝器和蒸发器的大小、形式的选择,应该是以操作方便,易于控制为出发点,而且工况建立的时间要短并且能长时间维持其稳定性。这一类试验台一般具备可以控制吸气和排气压力、吸气温度、压缩机转速及其环境温度的手段,同时具备温度、压力和压差等保护措施,其动力系统由电动机、变频调速器组成,电动机提供压缩机所需要的动力,通过离合器带动压缩机工作,变频调速器通过调频实现对电动机线性调速,从而改变压缩机的旋转速度,以适应检测不同转速下压缩机的耐久性参数的目的。试验台的模拟制冷循环系统可用于模拟各种工况下的制冷循环,蒸发器采用空气冷却型翅片式蒸发器,由蒸发器、蒸发风机、电加热器构成蒸发单元,冷凝器采用水冷壳管或套管式冷凝器,用冷却塔循环水平衡冷凝器热负荷,制冷剂液体节流通过手动或电子膨胀阀实现和控制。 2、耐振动试验。耐振动试验,一般是在专用的振动测试装置上进行台架试验,试验的目的是了解压缩机在台架状态下的振动特性,需要配用的主要试验仪器有:加速度计、声级计和数据采集监测仪等,依据压缩机的排量大小,分别规定振动频率、振动加速度和在各振动方向上的试验时间,选择制造厂规定的安装方式中最恶劣安装方式。试验过程中,分别记录压缩机方向的振动加速度以及压缩机辐射的噪声信号方向,试验完毕后进行名义工况制冷量、输人功率和噪声试验,将试验结果与耐振动性试验前测试的名义工况制冷量、输人功率和噪声试验结果进行比较,从机械振动角度分析和评价产品的可靠性∽一。

汽车空调实验报告

汽车空调 实验报告 系别: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汽车学院 实验一报告 专业:学号:姓名: 实验日期:指导老师:成绩:一、 实验名称: 二、实验目的 三、实验设备和器材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五、实验结论或总结: 1 实验二报告 专业:学号:姓名: 实验日期:指导老师:成绩:一、 实验名称: 二、实验目的 三、实验设备和器材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五、实验结论或总结:篇二:汽车空调系统实验报告 汽车空调系统实验报告 车辆2 陈树郁 201131150501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并理解汽车空调系统的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 2. 熟悉空调系统的制冷循环路线; 3. 掌握对空调系统的操作以及控制系统的结构原理; 4. 理解压力表的结构原理以及对压力表的操作; 5. 理解制冷剂的作用并能掌握加注方法; 6. 具有诊断和排除汽车空调系统常见故障的技能。 二、空调工作基本原理 发动机驱动的压缩机将气态的制冷剂从蒸发器中抽出,并将其送入冷凝器。高压气态制 冷剂经冷凝器时液化而进行热交换(释放热量),热量被车外的空气带走。然后高压液态的制 冷剂经膨胀阀的节流作用而降压,低压液态制冷剂在蒸发器中气化而进行热交换(吸收热量), 此时蒸发器附近被冷却了的空气通过鼓风机吹入车厢内。接着气态制冷剂又被压缩机抽走, 泵入冷凝器,如此使制冷剂进行封闭的循环流动,不断地将车厢内的热量排到车外,使车厢 内的气温降至适宜的温度。 三、实验设备

1. 曲柄连杆式压缩机(由曲柄,连杆,活塞,进排气阀等组成); 2. 斜盘式压缩机(由主轴,斜盘,气缸,活塞,进排阀等组成); 3. 冷凝器、干燥器、膨胀阀、蒸发器、压力表、制冷剂罐、真空泵、空调系统示教台。 四、实验设备简介 1. 空调压缩机 a) 压缩机的功能把蒸发器中吸收热量后产生的低温低压冷冻剂蒸气吸入后进行压缩,升高其压力和温度之后送往冷凝器,使冷冻剂在冷却循环中进行循环,由蒸发器吸收的热量在通过冷凝器时散发掉。 b) 压缩机的种类压缩机的种类分为曲轴连杆式、斜盘式摇盘式、双作用轴向斜盘式、涡旋式、旋转叶片式等; c) 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双作用式) 当主轴带动斜盘转动时,斜盘便驱动活塞作轴向移动,由于活塞在前后布置的气缸中同时作轴向运动,这相当于两个活塞在作双向运动。 d) 工作过程 前缸活塞向左移动时,排气阀片关闭,缸内压力下降,吸气阀片打开,低压蒸气进入气缸开始了吸气过程,一直到活塞向左移动到终点为止;与此同时后缸活塞也向左移动,但不同的是后缸活塞处于压缩过程,在这过程中蒸气不断被压缩,压力和温度不断上升,上升到一定程度时,排气阀片打开,转到排气过程,一直到活塞移动到最左边为止。这样斜盘每转动一周,前后两个活塞分别同时完成吸气、压缩过程,这样一次循环,相当于两个工作循环。 e) 压缩机电磁离合器 压缩机电磁离合器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接通或切断发动机与压缩机之间的动力传递;另外,当压缩机过载时,它还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2. 冷凝器 空调冷凝器用于制冷空调系统,管内制冷液直接与管外空气强制进行热交换,以达到制冷空气的效果。 在制冷时为系统的高压设备(冷暖热泵型在制热状态时为低压设备),装在压缩机排气口和节流装置(毛细管或电子膨胀阀)之间,由空调压缩机中排出的高温高压气体,进入冷凝器,通过铜管和铝箔片散热冷却,空调器中都装有轴流式冷却风扇,采用的是风冷式,使制冷剂在冷却凝结过程中,压力不变,温度降低。由气体转化为液体。 在冷凝器内制冷剂发生变化的过程,在理论上可以看成等温变化过程。实际上它有三个作用,一是空气带走了压缩机送来的高温空调制冷剂气体的过热部分,使其成为干燥饱和蒸气;二是在饱和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进行液化;三是当空气温度低于冷凝温度时,将已液化的制冷剂进一步冷却到与周围空气相同的温度,起到冷却作用 目前汽车空调冷凝器有管片式、管带式以及平行流式3种。 3. 干燥器 储液干燥器串联在冷凝器与膨胀阀之间的管路上,使从冷凝器中来的高压制冷剂液体经过滤、干燥后流向膨胀阀。在制冷系统中,它起到储液、干燥和过滤液态制冷剂的作用。制冷剂和冷冻机油中含有微量水分,当这些水分通过节流装置时,由于压力和温度下降,水分便容易凝结成冰,造成系统堵塞的“冰堵”故障。干燥的最主要功用是防止水分在制冷系统中造成冰堵。 此外,制冷系统会由于制造维修时,而带入一些杂物,同时,金属的腐蚀作用也会产生一些杂质。上述杂质与制冷系统的制冷剂混合在一起,在系统中循环便很容易将系统中堵塞,影响正常工作,同时也会增加压缩机的磨损,所以干燥器的另一重要作用是过滤。 4. 膨胀阀

乘用车制动噪声及抖动整车道路试验方法及评价 编制说明

乘用车制动噪声及抖动整车试验方法及评价 编制说明 1 项目背景 1.1 任务来源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用户对汽车制动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来自市场上的抱怨往往会明显影响该车型的销量。解决汽车制动噪声和抖动问题对于整车厂及零部件供应商来说,已经成为能否具备市场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但是目前的困境是,国内并无统一的试验方法和标准规范,一些厂家往往各自为战,面对制动噪声抖动问题束手无策;还有一些厂家对制动舒适性还不是很了解,也缺乏行之有效的整车试验和评价能力。 在国内用户日益提高的需求与制动噪声匹配优化的不完善相矛盾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快速的对整车制动噪声水平进行试验验证和评价,制定统一的整车制动噪音抖动耐久试验方法和验证规范,已成为摆在整车厂和制动系统零部件供应商面前的一个难题。 1.2 标准编制过程 2018年7月26日,由制动器委员会专家委员会顾问、制动器委员会专家组负责人、高级工程师顾一帆任组长;来自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上汽大通汽车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七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听取了“上海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提出的该标准立项申请的情况说明,并进行了提问。 专家组经过讨论认为: 1)该标准的制订非常有必要:国内用户对乘用车制动噪声及抖动方面的要求非常高,甚至超 过了欧美等国外用户的要求。过去由于没有一个适当的、公认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完全凭 个人的主观感受。结果往往在整车厂、制动器生产厂、制动衬片生产企业之间引起各种纠 纷,难以解决。通过本标准的制订,希望能找到一个比较客观、公正、具有可操作性、能 定性定量的判断制动噪声及抖动是否合格的标准及评价方法。这对于判定产品质量是否合 格,解决生产企业和用户之间的矛盾有非常良好的作用。尤其对于自主品牌的整车企业会 有很大帮助。 2)上海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具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多年来对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 际测试工作,在黄山地区建有专用的试验基地,已经积累了许多经验和测试数据。同时吸 收了许多乘用车整车厂、制动器生产厂、制动衬片生产厂商共同参与本标准的起草工作, 因此具备比较充分的能力和主客观条件完成本团体标准的制订工作。 经专家组7位专家独立不公开署名投票,7名全部同意该标准的立项申请。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零部件部李红柳全程参加会议,监督了会议的合法合规性。因此,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标准制修订管理办法”的规定及以上情况,本标准立项评估审定专家组同意本标准的立项申请。 “乘用车制动噪声及抖动整车道路试验方法及评价团体标准”起草工作(第一次)会议于2018年8月29日上海嘉定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上海汽车制造公司、泛亚技术中心、北汽股份公司、北汽研究院、江淮汽车、长城汽车、宝沃汽车、观致汽车、众泰汽车、广汽、吉利汽车、郑州日产等多个整车厂及金麒麟、信义、华信、浙江亚太等企业共37名专家。以上企业今后均与本标准的使用和

汽车制动性能检测.doc

第四章汽车制动性能检测 制动检验台常见的分类方法有:按测试原理不同,可分为反力式和惯性式两类;按检验台支撑车轮形式不同,可分为滚筒式和平板式两类;按检测参数不同,可分为测制动力式、测制动距离式、测制动减速度式和综合式四种;按检验台的测量、指示装置、传递信号方式不同,可分为机械式、液力式和电气式三类;目前国内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所用制动检验设备多为反力式滚筒制动检验台和平板式制动检验台。目前国内外已研制出惯性式防抱死制动检验台但价格昂贵,短期内难以普及应用。本章内容重点介绍反力式滚筒制动试验台。 第一节制动台结构及工作原理 一、反力式滚筒制动检验台 1.基本结构 反力式滚筒制动检验台的结构简图如图2-4-1所示。它由结构完全相同的左右两套对称的车轮制动力测试单元和一套指示、控制装置组成。每一套车轮制动力测试单元由框架(多数试验台将左、右测试单元的框架制成一体)、驱动装置、滚筒组、举升装置、测量装置等构成。 图 2-4-1 反力式制动检验台结构简图 (1)驱动装置 驱动装置由电动机、减速器和链传动组成。电动机经过减速器减速后驱动主动滚筒,主动滚筒通过链传动带动从动滚筒旋转。减速器输出轴与主动滚筒同轴连接或通过链条、皮带连接,减速器壳体为浮动连接(即可绕主动滚筒轴自由摆动)。日式制动台测试车速较低,一般为0.1~0.18km/h, 驱动电动机的功率较小,为2×0.7~2×2.2kW;而欧式制动台测试车速相对较高,为2.0~5km/h,驱动电动机的功率较大,为2×3~2×11kW。减速器的作用是减速增扭,其减速比根据电动机的转速和滚筒测试转速确定。由于测试车速低,滚筒转速也较低,一般在40~100r/min范围(日式检验台转速则更低,甚至低于10r/min)。因此要求减速器减速比较大,一般采用两级齿轮减速或一级蜗轮蜗杆减速与一级齿轮减速。 理论分析与试验表明,滚筒表面线速度过低时测取协调时间偏长、制动重复性较差,过高时对车轮损伤较大,推荐使用滚筒表面线速度为2.5km/h左右的制动台。 (2)滚筒组

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概述

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 Road vehicle — Braking systems — Structure,performance and test methods 标准号:G B12676-1999 替代标准号: 实施日期:1999-10-1 前言 本标准是依照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ECE)第13号法规《关于M、N、O类机动车制动的统一规定》和ISO7634-1995《被牵引车辆气制动系试验方法》、ISO7635-1991《道路车辆气压、气液制动性试验方法》和ISO6597-1991《道路车辆液压制动系性能试验方法》等国际标准和法规对GB/T12676-93《汽车制动性能道路试验方法》进行修订的。修订后本标准做为强制性标准实施。 本标准中有关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方面的内容在技术上是等效采纳ECE第13号法规,有关汽车制动系统性能试验方法方面的内容在技术上是等效采纳ISO 6597-1991、ISO 7634-1995和ISO 7635-1991标准。该三项国际标准是按照ECE第13号法规的要求制定的。 本标准是对GB/T12676-90的修订,技术内容上较原标准增加专门多,增加了对汽车制动系统结构功能和性能指标的要求,试验方法也进行了专门大修改。 1 本标准实施之日起,下列条款12个月后实施: ①第4.1.5条有关接续挂车的气动接头必须是双管路或多管路的要求。 ②第5.1.4条有关制动性能必须在车轮不抱死的条件下的要求。 2 本标准实施之日起,下列条款24个月后实施。 ①第4.1.4.3条中有关挂车气制动系和牵引车驻车制动系同时作用的要求。 ②第4.2.5.1条有关传能装置中零部件失效时,必须保证接着向不受失效阻碍的其他部分供应能量的要求。 ③第4.2.12.1条有关液面报警装置的要求。 ④第4.2.12.2条有关液压制动系必须安装失效报警装置。 ⑤第4.2.12.3条有关制动液类型的标志的要求。 ⑥第4.2.13条有关储能装置中安装报警装置。 ⑦第4.4条有关弹簧制动系的要求。 ⑧第5.1.5条有关车辆状况应符合附录A的要求。 ⑨第5.2.1.2条有关发动机接合的0型试验性能要求。 ⑩第5.2.4条和第5.2.5条有关行车制动系Ⅱ型和ⅡA型试验的要求。 3 本标准实施之日起,下列条款48个月后实施: ①有关应急制动系结构和性能的要求(第4.1.4.2条,第4.2.2.5条,第4.2.2.6a条,第4.2.2.6b条,第4.2.5.2条,第4.2.13条中有关报警压力的要求、第4.2.15条,第5.2.6条,第5.5条)。 ②有关挂车制动系结构和性能的要求(第4.3.10条、第5.3条,但第5.3.4条除外,第5.4.4条)。 ③第4.2.11.1条和4.3.8.1条有关行车制动器的磨损应能自动调整的要求。 ④第4.2.20条和第4.3.13条有关车辆必须安装防抱死装置的要求。 ⑤第4.2.18条,第4.3.12条,第5.4.2.3条。 ⑥第4.1.3条有关制动衬片不含石棉的要求。 ⑦第5.2.7.6条有关驻车制动系动态试验的要求。 4 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对N2类气制动汽车,上述第1条和第2条各项要求均为48个月后实施;对N1、N2类液压制动汽车,第5.1.5条48个月后实施。 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GB/T12676-90。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均为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机械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长春汽车研究所、东风汽车公司技术中心、重庆汽车研究所、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

汽车制动性能测试系统设计

XX工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生XX:学号: 专业:汽车服务工程 设计(论文)题目:汽车制动性能测试系统开发 指导教师: 司传胜 2012 年02 月16 日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当今社会,汽车已成为现代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汽车在为人类社会造福的同时,也带来了大气污染、噪声和交通安全等一系列的严重问题。汽车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随着行驶里程和使用时间的增加,其技术状况逐渐变差,出现动力性下降,经济性变差,排放染污物增加,使用可靠性降低等现象。因此,一方面要不断研制性能优良的汽车,另一方面要对汽车进行维护和修理,恢复其技术状况。汽车的性能检测就是在汽车使用、维护和修理过程中对汽车的技术状况进行测试、检测和故障诊断的一门技术。 汽车检测技术大约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早期检测主要是靠耳听、眼看、手摸等人体感观的方法对汽车技术状况做出判断。从60年代开始,随着西方 工业发达国家汽车生产能力的提高和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交通安全与环境保护问题开始 引起人们的重视,为解决这些问题,各国一方面依法实行交通管制,规X交通参与者的行为; 另一方面加强对车辆的管理,尤其是对车辆技术状况实行监控。在此期间,各国相继开始研制和生产先进的检测设备,希望用更科学的手段快速准确地判断汽车技术状况是否处于规定水平。新的检测设备和检测方法的出现,不仅提高了检测的精度和工作效率,同时也促进了汽车工业的技术进步。 汽车检测,是一种主动地检查行为,包含着检测与测量两层含义。其主要意义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保证交通安全 2.减少环境污染 3.改善汽车性能 安全、环保和节能构成了当今世界X围内汽车发展需解决的三大问题。制动性能是汽车在行驶中人为地强制降低行驶速度并根据需要停车的能力。 据统计,根据日本损害保险协会2001年5月6日公布的调查结果,1999年该国在交通事故中伤亡约125万人,造成的经济损失和赔偿额高达3.48万亿日元。2000年我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己达到76400多人,180000多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6.7亿元。我国的汽车保有量仅占世界汽车保有量的2.1%,而交通事故死亡率却占世界交通事故死亡率的14%,成为世界上交通事故最严重的国家。 在汽车交通事故中,约有半数以上是由于汽车制动性能不佳引起的。不仅如此,汽车制动性

42_汽车制动性能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有关标准

汽车制动性能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有关标准 一、台试检验制动性能 1 制动性能台试检验的主要检测项目: (1)制动力; (2)制动力平衡要求; (3)车轮阻滞力; (4)制动协调时间。 2 制动性能检测方法 (1)用反力式滚筒试验台检验 制动试验台滚筒表面应干燥,没有松散物质即油污。驾驶员将车辆驶上滚筒,位置摆正,变速器置于空档,启动滚筒,使用制动,测取各轮制动力、每轴左右轮在制动力增长全过程中的制动力差、制动协调时间、车轮阻滞力和驻车制动力等参数值,并记录车轮是否抱死。 在测量制动时,为了获得足够的附着力以避免车轮抱死,允许在车辆上增加足够的附加质量和施加相当于附加质量的作用力(附加质量和作用力不计入轴荷;也可采取防止车轮移动的措施(例如加三角垫块或采取牵引等方法)。 (2)用平板制动试验台检验 制动试验台平板表面应干燥,没有松散物质或油污。驾驶员以5km/h~10km/h的速度将车辆对正平板台并驶上平板,置变速器于空档,急踩制动,使车辆停住,测得的各轮制动力、每轴左右轮在制动力增长全过程的制动力差、制动协调时间、车轮阻滞力和驻车制动力等参数值。 3 制动性能台试检验的技术要求

(1) (1) 制动性能台试检验车轴制动力的要求见表4-1。 表4-1 车辆类型制动力总和整车质量的百分比% 前轴制动力于轴荷 的百分比%空载满载 汽车、汽车列车 60 50 60* 注:空、满载状况下测试应满足此要求。 (2)制动力平衡要求 在制动力增长全过程中,左、右轮制动力差与该左、右轮中制动力大者比较对前轴不得大于20%,对于后轴不得大于24%。 (3)车轮阻滞力 汽车和无轨电车车轮阻滞力均不得大于该轴轴荷5%。 (4)驻车制动性能检验 当采用制动试验台检验车辆驻车制动的制动力时,车辆空载,乘坐一名驾驶员,使用驻车制动装置,驻车制动了的总和应不小于该车在测试状态下整车重量的20%。对总质量为整备质量1.2倍以下的车辆此值为15%。 (5)机动车制动完全释放时间限制 机动车制动完全释放时间(从松开制动踏板到制动消除所需要的时间)对单车不得大于0.8s。 根据GB7528-2003《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中6.15.3的规定,当汽车经台架检验后对制动性能有质疑时,可用道路试验检验,并以满载的检验结果为准。 二、路试检验制动性能 1 制动性能路试检验项目 制动性能路试检验的主要检测项目

制动性道路试验26

1、制动性道路试验项目 (1)用路试法检测制动距离。应在平坦(坡度应≤1%)、干燥和清洁的硬路面(轮胎与路面 之间的附着系数≥0.7%)以上进行。检测 时,高于规定的初速度,空挡、滑行、急踩、 停车、借助于五轮仪或其他测试方法测量车 辆的制动距离。 (2)用路试法检测制动减速度。 用制动减速仪或其他检测方法。 2、制动性道路试验规程 (1)磨合前的检查试验 <1>制动初速度为30km∕h <2>制动操作保持制动减速度为3.0m/s2或保持 相应的踏板力、管路压力值,直至车辆完全 停止。 <3>制动间隔为1.6km。 <4>制动次数不超过10次。 <5>记录管路压力或踏板力、减速度、制动初温。(2)磨合前的效能试验 对于最大车速超过100km/h的汽车,需增加 制动初速度为80km∕h的制动效能试验。 <1>制动初速度为30km∕h和65km∕h。

<2>制动器雏温度不超过902?. <3>制动操作。离合器断开,每次制动试验中保 持制动减速度一定或踏板力及管路压力一定, 直至汽车完全停止。 <4>制动次数。推荐减速度从1.5m∕s2开始,以 级差为1±0.2m∕s2为间隔 <5>记录。初速度、压力、减速度、距离、抱死状 况、是否偏出3.7m宽通道。 3、磨合试验 可分为几个阶段进行,每个连续制动次数不得 少于50次,第一次和每隔25次均以65km∕h 的制动初速度按规定的减速度制动至车辆停 止。 (1)制动初速度-------末速度。A类车辆;65---0km ∕h;B类车辆;65—30km∕h。 (2)制动操作。 A类车辆保持制动减速度4.5m∕s2。B类车辆保持制动减速度3.0m∕s2

汽车空调试验方法(2010-09-19)

1、蒸发器单体温度分布和制冷量 参照C201技术要求:入口干球温度27±1℃;入口湿球温度19.5±0.5℃;蒸发器入口制冷剂压力1.47MPa(表压);蒸发器入口过冷度:5℃;蒸发器出口制冷剂压力0.2MPa(表压);蒸发器出口过热度:5℃;入口风量:200m3/h(0.90m/s) 、350m3/h(1.57m/s)、420m3/h(1.88m/s) 、450m3/h(2.0m/s)、500m3/h(2.3m/s) 客户要求在420m3/h的条件下,制冷量》4600W;风阻《85Pa;流阻〈0.06MPa。其他风量只做参考,客户要求(450风量时候再加个过热度:10℃) 温度分布蒸发器表面20个 2、暖风机单体温度分布和制热量 参照C201技术要求:入口风量:(100、200、300、350、420、450 m3/h) 水流量:(4、6、8、10、12 L/min) IDT=65℃(水温侧温度80℃,空气侧温度15℃,湿度50%)客户要求在300m3/h条件下,制热量〉5300W;风阻〈120Pa;流阻〈4.7KPa。其他做参考 3、模式漏风试验 参照CV8 将壳体内保持200Pa压力,分型面漏风应小于2.8L/s 4、总风量 模式:吹面,全冷,内循环蒸发风机电压13.5V,通过测试进风风量得到结果 模式:吹脚,全热,外循环蒸发风机电压13.5V,通过测试进风风量得到结果 模式:除霜,全热,外循环蒸发风机电压13.5V,通过测试进风风量得到结果 在4个蒸发芯体中选择一个,前提条件换热量达到的情况下,选取风阻最小的做试验。客户对此要求总风量> 500m3/h 5、总风量(风管风阻) 模式:吹面,全冷,内循环 模式:吹脚,全热,外循环模式:除霜,全热,外循环 蒸发风机电压13.5V,通过测试进风风量得到结果 6、风量分配 参照C201 5.1.17,共5个模式,常温。先做13.5V,再做4V风量 7、HV AC单体制冷量吹面出风口温度蒸发器温度分布 参照C201技术要求:入口干球温度27±1℃;入口湿球温度19.5±0.5℃;蒸发器入口制冷剂压力1.47MPa(表压);蒸发器入口过冷度:5℃;蒸发器出口制冷剂压力0.2MPa(表压);蒸发器出口过热度:5℃;风机电压13.5V 模式:吹面,全冷,内循环 中间布置3个,左右两边各一个温度分布蒸发器表面20个 8、总成温升试验 进水温度:(80±2)℃ 入口侧空气温度:5℃ 水流量:6L/min 鼓风机端电压:(13.5±0.1) V 客户要求,吹面模式出风口平均温度与进风温度的差值〈3℃;吹脚模式出风口平均温度与进风温度的差值〈3℃;通过调整电压,将风量控制在200m3/h。再测试一次 9、温度线形 建议将混合温度风门做成拉索结构 鼓风机进风温度5℃热水流量:6L/min 热水进水温度:(90±2)℃ 鼓风机电压:8V

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GB18565 2001)

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GB18565-2001)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1年12月13日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营运车辆的动力性、燃料经济性、制动性、转向操纵性、照明和信号装置及其他电气设备、排放与噪声控制、密封性、整车装备的基本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营运车辆,非营运车辆可参照执行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1496-1979机动车辆噪声测量方法 GB/T3845-1993汽油车排气污染物的测量怠速法 GB/T3846-1993柴油车自由加速烟度的测量滤纸烟度法 GB4785-1998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eqv ECE-48:1995) GB7258-199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T7607-1995柴油机油换油指标 GB/T8028-1994汽油机油换油指标 GB/T12480-1990客车防雨密封性试验方法 GB/T12545-1990汽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 GB12676-1999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eqv ISO ECE13)

GB13392-1992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标志 GB/T14365-1993声学机动车辆定置噪声测量方法(neq ISO 5130:1982) GB/T18276-2000汽车动力性台架试验方法和评价指标 GB18285-2000在用汽车排放污染物限值及测试方法(neq EPA-AA-RSPD-M:1996) GB18352.1-2001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Ⅰ) GB18352.2-2001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Ⅱ) QC/T476-1999客车防雨密封性限值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营运车辆commercial vehicle 从事道路客货运输的经营性车辆。 4动力性 4.1发动机性能 4.1.1发动机应动力性能良好,运转平稳,怠速稳定。 4.1.2发动机应有良好的起动性能,应能由驾驶员在驾驶座位上起动,当车辆置于:汽油发动机 在不低于-5℃,柴油发动机在不低于5℃条件下,用起动机起动时,应在三次起动中至少有一次可在5s内起动,在做重复起动试验时,每次间隔2min。 4.1.3发动机各气缸压缩压力应不小于原设计规定值的85%;每缸压

热泵型电动汽车空调系统性能试验研究上课讲义

热泵型电动汽车空调系统性能试验研究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目前,随着人类越来越多的使用燃油汽车,汽车尾气排放出的二氧化碳加剧了全球 气候极端变化。我国的石油资源的探明储量极其有限,早在2009 年,石油消费进口依 存度就突破了“国际警戒线”(50%),高达52%。汽车保有量却是逐年增加,如果 汽车几乎完全依赖于化石燃料,很容易受到国际石油价格的冲击,甚至导致燃料的供应 中断。再者,燃油汽车的尾气排放出大量的污染物如PM10(可吸入颗粒物)、NOx(氮 氧化物)、SO2(二氧化硫)和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大 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严重危害了人们的健康。纯电动汽车是以电能驱动的,具有燃 油汽车无法比拟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一、污染少、噪声低。其本身不排放污染大气 的有害气体,即使按所耗电量换算为发电厂的排放,除硫和微粒外,其它污染物也显著 减少,且电动汽车电动机的发出的噪声较燃油汽车发动机小得多;二、能源的利用具有 多元化,电力可以从多种一次能源如煤、核能、水力、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获得, 能源利用更加安全;三、可在夜间利用电网的廉价“谷电”进行充电,起到平抑电网的 峰谷差的作用;四、效率更高和控制更容易实现智能化。 作为一种具有环保和节能优势的先进交通工具,电动汽车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美、日、欧等发达国家不惜投入巨资进行电动汽车的研究开发,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纯电动汽车目前在许多发达国家已得到商业化的应用。我国电动汽车发展起步 较晚,但国家从维护能源安全,改善大气环境,提高汽车工业竞争力和实现我国汽车工 业的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高度考虑,从“八五”开始到现在,电动汽车研究一直是国家计 划项目,并在2001 年设立了“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通过组织企业、高校和科研 机构,集中各方面力量进行技术攻关。与此同时,上海、广州和深圳等地的地方政 府也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政策,计划实现电动汽车在本地的产业化。 电动汽车代表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各国政策的扶持为电动汽车的发展铺平了道 路,近年来,它们在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的发展态势,据国外著名金融杂志 JP Morgan 报道,预计到2020 年全球将有1100 万辆电动汽车上市销售,这意味着到那时电动汽车将分别占有北美20%和全球13%的市场份额,但目前电动汽车的发展遇到 很多技术问题,特别动力电池技术,续驶里程的提高和充电网络的建设等问题。 空调系统作为改善驾驶员工作条件、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汽车安全性及为乘员营造 健康舒适的乘车环境的重要手段,对燃油汽车和电动汽车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电 动汽车用空调系统与普通的汽车(内燃机驱动)空调相比,由于原动机不同而引发一系 列新变化。主要体现在:1)普通的汽车空调系统的压缩机依靠发动机通过一个电磁离 合器驱动,而电动汽车空调压缩机自带电动机独立驱动;2)电动汽车没有用来采暖的 发动机余热,不能提供作为汽车空调冬天采暖用的热源,必须自身具有供暖的功能,即 要求制冷、制热双向运行的热泵型空调系统。 纯电动汽车空调系统制冷、供暖和除霜所需能量均来自于整车动力电池。作为电动 汽车功耗最大的辅助子系统,空调系统的使用将极大的降低其续驶里程。因而,通过优 化电动汽车空调系统的设计以提高其性能对提高电动汽车续驶里程,推广电动汽车的应 用有着重要意义。 1.2.2 热泵式汽车空调研究现状 汽车空调系统是实现对车厢内空气进行制冷、加热、换气和空气净化的装置。随着 汽车的日益普及以及人们对汽车的舒适性、安全性要求的提高,汽车空调系统已经成为 现代汽车上必不可少的装置。汽车空调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如需要承受频繁的震动和冲

车辆制动性能检测中存在的问题概要

浅论车辆制动性能检测中存在的问题 摘要:汽车制动性能直接关系到交通安全,重大交通事故往往与汽车制动性能差有关。本文对汽车在制动性能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等方面展开论述,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制动;性能;检测;问题 abstract: the automobile brake performance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raffic safety, major traffic accidents are often associated with poor braking performance of automobile. this article in to the car braking performance testing process problems, solutions, and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aspects, illustrates his point of view. key words: brake; properties; testing; problem 中图分类号:tp274+.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 (2012 08-0020-02 制动力检测是机动车安全性能检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制动力检测不仅可以测得各车轮制动力的大小,还可以了解汽车前、后轴制动力合理分配,以及各轴两侧车轮制动力平衡状况。若同时测得制动协调时间便能较全面地控测车辆的制动性能。 一、在制动性能检测过程中需注意的一些问题 对 abs 制动车辆的检测

汽车制动性能测试系统的设计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f16849452.html, 汽车制动性能测试系统的设计 作者:王余雷朱晓宇孙朝辉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3年第21期 [摘要]汽车制动性能是汽车安全性的主要指标之一,作为汽车性能检测的最重要指标之一,它直接影响交通运输效率,和汽车速度性能的发挥,并且关系到乘员、车辆和行人的安全,因此车辆制动性能的好坏是影响安全行车的一个重要因素。测试汽车制动性能的方法分 两大类:(1)台测法;(2)路测法。其中台测法因其受外界环境影响小而广泛使用。台测法按原理不同,又可分为反力式和惯性式两类。本文就惯性式进行研究和设计,为汽车制动性能检测的台式法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惯性式检测制动性能 中图分类号:U4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1-0005-02 1、惯性式制动性能检测原理 惯性式的滚筒与飞轮相当于移动的路面,检测时,转动的滚筒与飞轮系统便具有转动动能,相当于汽车在道路上行驶的平动动能。汽车制动时,切断系统的电源,使滚筒与飞轮失去驱动力。此时,轮胎对滚筒产生了阻力,但滚筒与飞轮仍将继续转动。在阻力和制动器的作用下,其转动动能被车轮制动器吸收直至停止不转。,测出整个过程当中滚筒与飞轮转动的时间、滚筒转动的角度、以及初始参数。在滚筒与飞轮系统转动惯量一定时,完全受车轮制动力的制约,可以由以上的数据计算出汽车的制动距离、制动减速度和制动时间。 2、检测平台的设计及检测过程 2.1 试验台的设计 利用Auto CAD绘图软件绘制试验台(如图1) 2.2 检测过程 检测时,将被检车辆驶上试验台。滚筒组之间的距离可用液压缸调节,调节后用液压缸锁紧。将汽车调速器至空挡,此时通过延时电路启动电机。 通过主轴与传动器相连,并经变速器、离合器、传动轴、带动滚筒及汽车轮胎一起旋转。此时按被检车辆行驶时的惯性等效质量配置的飞轮也一起旋转。当达到试验转速时,断开连接各滚筒的离合器,同时作紧急制动。车轮制动后,滚筒飞轮依靠惯性继续转动,滚筒能转动的圈数相当于车轮的制动距离。在规定试验车速下,滚筒继续转动圈数取决于车轮制动器和整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