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的研究进展_王雪飞

中医药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的研究进展_王雪飞
中医药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的研究进展_王雪飞

炎90例临床观察[J ].中国临床医生,2003,31(5):49

[18] 范平国.扶正通窍化瘀汤治疗慢性鼻

窦炎84例[J ].四川中医,2001,19(1):64

[19] 朱镇华.参苓白术散治疗慢性鼻窦炎

112例[J ].湖南中医杂志,2003,19(4):39-40

[20] 张秀瑜.鼻渊汤治疗慢性鼻窦炎132

例[J ].新中医,2001,33(5):60-61

[21] 符之武.清窦汤加减治急、慢性鼻窦

炎53例小结[J ].新中医,1995(S1):50-51

[22] 王涛,崔仁明.自拟清渊汤合氯嘛合

剂治疗慢性鼻窦炎200例[J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3,15(5):401

[23] 刘永革.六味鼻渊汤治疗慢性鼻窦炎

612例[J ].中国民间疗法,2004,12(1):39-40

[24] 梁巧瑾,吕建刚.藿丹白辛汤治疗慢

性鼻窦炎的疗效观察[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3,17(2):86

[25] 张文,吴玉瑛.清鼻汤治疗慢性鼻窦

炎8O 例疗效观察[J ].河南医药信息,2003,24(1):49

[26] 艾正海,钟万翠.自拟醒脑通窍汤加

味治疗慢性鼻窦炎96例[J ].四川中医,2004,22(1):89

[27] 黄建,徐光宇.自拟鼻窦炎汤治疗慢

性鼻窦炎200例疗效观察[J ].国医论坛,2005,20(1):31-32

[28] 张泽民.宣清托活法治疗慢性鼻窦炎

179例疗效观察[J ].中医药通报,2003,2(1):57-58

[29] 傅惠萍,王美霞.温阳通窍法治疗慢

性鼻窦炎284例[J ].四川中医,1998,16(11):47-48

(收稿日期:2006-03-27)

中医药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的研究进展

王雪飞

(河北以岭医院肌萎缩专科,河北石家庄 050091)

【关键词】 运动神经元病;中医药疗法;综述文献

【中图分类号】 R 741.02;R 2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619(2007)02-177-04

作者简介:王雪飞(1980-),男,硕士研究生在读。从事运动神经元病的研究。

运动神经元病(motor neuron dis -ease ,MND )是一组病因未明,病变选择性侵犯脊髓前角细胞、脑干颅神经运动核以及大脑运动皮质锥体细胞及锥体束受损的一组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根据病变部位及临床表现有以下几种分型:若病变以下级运动神经元为主,称为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若病变以上级运动神经元为主,称为原发性侧索硬化;若上、下级运动神经元损害同时存在,则称为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 );若病变以延髓运动神经核变性为主,则称为进行性延髓麻痹。本病临床特点是隐匿起病,缓慢加重,主要表现为四肢远端进行性肌萎缩、无力、肌张力高、肌束颤动、行动困难、呼吸和吞咽障碍等,一般无感觉和括约肌障碍。本病患病率为2 10万~5 10万,其中80%为肌萎缩侧索硬化,致残

率及死亡率极高,一般病程为2~5年。本病病因不清。近10多年来逐渐认识到,运动神经元疾病的发病可能

与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作用、自由基氧化损伤、神经营养因子合成不能或功能丧失、自身免疫、环境因素、先期病毒感染、遗传等有关,但至今尚无定论。目前无有效治疗方法,一般以支持及对症治疗为主,以保证足够营养、改善全身状况。现惟一经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 )批准用于本病的新药力鲁唑(Riluzole )是一种谷氨酸拮抗剂。研究表明

[1]

,该药可改善肌力,延

缓ALS 进程,并能提高延髓起病的患者的存活率,但在肢体起病的患者生存优势不明显。其副作用包括:肌无力、肌痉挛、转氨酶升高及血压升高。该研究155例患者中44例中止治疗,其中有19例是因为本药的副作用,且

此药价格昂贵。到目前为止,运动神

经元病仍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有人称其为“不是癌症的癌症”。中医药在治疗运动神经元病方面,尤其是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方面

具有明显优势。因此,能否运用中医独特的医疗体系及多样化的治疗手段为本病的治疗寻找出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现将中医药近年来对

运动神经元病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1 病名探讨

中医文献无运动神经元病病名。一般认为,运动神经元病属中医学萎证或痿病范畴,其症状表现以下肢较严重者又可称为痿辟足。《中医内科学·痿病》[2]指出:“西医学的感染性多发

性神经根炎、运动神经元病……可参考本节(痿病)辨证论治。”现存最早论述“痿”的古籍当属《素问》。《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素问·痿论》提出了“五痿”的分类与命名,提出了“痿辟足”、“脉痿”、“筋痿”、“肉痿”、“骨痿”的命名。

而本病在五痿之中,多属“肉痿”和“筋痿”。刘河间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说:“痿,谓手足痿弱,无力以运行也。”《实用中医内科学》曰:“痿证是指肢体筋脉弛缓,手足痿软无力的一种病证,以下肢不能随意运动及行走者较为多见。”这一定义包括了许多疾病,以出现痿软无力为特征,强调了肌肉的萎缩无力,不包括肌肉跳动,更未反应运动神经元病出现构音不清、饮食呛咳等延髓麻痹症状。因此,以痿证说明运动神经元病过于泛泛,难以反应其

全貌。同时,由于本病常损害下肢功能和语言功能,又可以命名为“喑痱”证。喑痱证的提出,可上溯至《内经》。《奇效良方·风门》对喑痱证临床表现进行了概括:“喑痱之状,舌喑不能语,足废不为用。”这一病名定义包括了运动神经元病的基本特征:一是肢体的痿废不用,一是延髓麻痹的构音不清等。尤其具有临床实用意义的是,喑痱证可分而言之,正切合运动神经元病的临床4种分型。如进行性延髓麻痹以构音不清、饮食呛咳等为特征,可以单用喑证名之;进行性脊肌萎缩症以肢体痿废不用为特征,可以单用痱证名之;而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同时具有以上2种临床特征,又可以统用喑痱证名之。这对于判断疾病的预后转归有临床实用性,可以指导临床用药和调护。此外,黄红梅等[3]提出完全可以不必拘泥于中西医的称谓,而将“运动神经元病”作为中医的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并按照国际化的诊断标准明确界定。因此,确定代表运动神经元病特征的中医病名,对临床与科研的统一和标准化具有重要意义。

2 病因病机

由于运动神经元病慢性隐匿起病,目前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从中医学角度多审证求因,或仅论病时之病因病机,本病多为虚证,或虚实夹杂。

2.1 奇经亏损,八脉失养 吴以岭[4]在挖掘和借鉴传统中医治疗痿证的理论和用药经验基础上,提出了从奇经论治运动神经元病的新见解,认为奇经亏损、八脉失养是本病病机,较之单纯从脏腑角度探讨,更能提示病机实质。奇经八脉在经络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对十二经、经别、络脉起着广泛的联系作用,并主导调节全身气血的盛衰,人体十二经脉、五脏六腑皆失气血阴阳之温煦润养,可致痿废之变。尤其奇经之督脉循行路线恰在脊髓与脑,督脉虚损,奇阳虚乏,不仅统帅、督促全身阳气的作用减弱,且循行部位受累尤甚,脊髓与脑皆失温养而发病。此与现代医学认为运动神经元病主要为选择性损害脊髓前角、脑干神经元的慢性疾病,在发病位置及其机制上皆极为吻合。奇经阳气在温煦筋脉中

具有重要作用,“阳气者……柔则养

筋”,奇经阳气虚乏,筋脉失于温煦濡

养,乃为促使本病发生与发展的重要

因素。奇经阴精不足,八脉亏虚,则十

二经、五脏六腑皆失其养,筋骨肌肉失

其濡养而痿废。根据运动神经元病临

床症状和体征分为6大类型:①本病

延髓麻痹的呼吸衰竭主要病机为奇阳

亏虚,真元不足,鼓动无力,加之宗气

虚而下陷,肺失其主呼吸之功能。②

本病延髓麻痹吞咽困难症状主要病机

为真阳不足,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气

机乖乱,肺失肃降,胃失和降,咽门不

利。③肢体僵硬、肌张力高等上运动

神经元病损病机为奇阳亏虚,脾肾两

虚,阳虚不能温煦筋脉,寒主收引,遇

寒则肢体僵硬,诸症加剧;或奇经亏

损,肝肾两亏,阴精既亏,不能濡养筋

脉;或真元亏虚,清阳不升,湿热阻滞,

筋脉不舒。④肌萎无力,抽掣僵硬,舌

红苔黄腻等主要病机为真元不足,清

阳不升,湿热阻滞,蕴结中焦脾胃,脾

运困顿,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于周身,

四肢百骸失其所养。⑤肌肉萎缩无

力、肌力下降等下运动神经元病损症

状主要病机为奇阳亏虚,奇经受损,肾

亏骨弱,脾虚肌萎,阳失温煦之力,精

失充髓之功,阴阳并损,奇经脾肾俱呈

虚败之象。⑥肌肉萎缩,行动无力,口

干而渴,手足心热等症状主要病机为

真精亏损,脾胃津亏,肺热叶焦,敷布

无力,胃热阴亏,无津供脾转输至四肢

百骸,筋脉肌肉皆失阴精津液之濡养。

从奇经论治,结合五脏分证,三焦分治

的治疗方法,既继承了传统中医的痿

证之论,又未囿于成说,既吸取了现代

医学对运动神经元病的认识,又未受

现代医学对本病以系统分证的局限,

而是融汇贯通中西医认识,突出中医

特点,使病机探讨与治疗更切合临床

实际。

2.2 脾胃虚衰 继承内经“治痿独取

阳明”之旨。多数医家认为本病多因

脾胃虚弱而起。许振亚等[5]认为,由

于饮食不节,或久处湿地,或思虑过

度,脾胃受伤。脾为后天之本,主肌肉

及四肢,脾气亏虚,运化失常,精微不

能输送,故肌肉失于荣养。姚树田[6]

亦认为,本病病机以中气不足、清阳下

陷为主。

2.3 肝、脾、肾亏虚 根据肝肾同源及

脾肾先后天之关系,不少医家认为本

病同时存在肝、脾、肾的亏虚。林通

国[20]认为本病病因多与肝、脾、肾亏损

有关。肝主筋、藏血,经脉之所宗;脾

主肌肉,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气血

之枢纽;肾主骨,藏精,为五脏六腑之

本。一旦将息失宜,喜怒劳佚,或房室

过度,肾阴亏损,则骨髓衰竭而发为

“痿厥”。命门火衰,三焦不化,肺气不

宣,阳气不达而见吞咽麻痹、肌迟、腱

硬之证。肾气虚弱,水不涵木,肝血失

养,血不濡筋,而发为“筋厥”。所以,

筋萎、痿厥、麻痹为本证之标,真阳亏

损、肝木失调为本证之本。

2.4 肝风内动 李燕娜等[7]认为,本

病初起以肝风内动为主。本病初期即

有肌肉跳动,不同于痿证而类似中医

的“肌肉动”,且中医学认为“风性主

动”、“肝主筋”,因此本病辨证应以

“风”为主,尤应以“肝风”为主,宜从肝

从风论治。众多因素均可损及肝、脾、

肾而致肝肾阴虚,阴不敛阳,阳亢而风

动;风阳煎灼津液为痰,风痰阻于经络

则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于荣养而出

现肌肉萎缩。脾虚则肝木不荣,肝气

横逆亦可成肝风。总之,本病因肝、

脾、肾俱虚,风痰阻络而发。曾常春

等[8]总结李任先经验也认为,本病以

脾肾亏虚为本,虚风内动为标,并存在

血脉不畅之病理因素。

2.5 阴阳俱损 谢文正[9]认为,病因

为本元内伤,精血不足,阳气衰弱,阴

阳俱损,气化不及。多由六淫侵袭,劳

役过度所诱发。阳不化气,阴难成形,

故表现出退行性病变。

2.6 虚实夹杂 王永炎认为,肝、脾、

肾虚损是该病发病的内在原因,湿浊

之邪是本病的重要致病因素,毒邪侵

犯是重要病因,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

是致病因素,络病是本病缠绵难愈的

主要机制,虚风内动是重要的病理环

节[10]。邓铁涛认为本病以脾肾亏虚为

本,风动、痰阻血瘀为标[11]。以上对该

病发病机制的中医论述虽各有不同,

但在许多方面又有其内在联系,必将

为中医药治疗运动神经元病提供更为

可靠的依据。3 证候分析

总结患者临床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种:

3.1 肌肉萎缩 几乎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不同部位、不对称的肌肉萎缩,以上肢远端或近端肌肉萎缩居多,下肢次之,或躯干部肌肉萎缩,或舌肌萎缩甚至伸舌不过齿。脾主肌肉,肌肉形体属阴,脾虚不能运化水谷精微,肌肉失其濡养,故见肌肉萎缩。病至晚

期,大肉脱落,此乃脾肾真阴亏虚之象。3.2 肌肉震颤 几乎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肌束震颤,震颤部位肌肉随之逐渐萎缩。肝主风藏血,肝之阴血不足,肌肉失养,虚风内动则出现肌束震颤。又肝病传脾,影响脾之运化功能,脾主肌肉,于是出现震颤部位肌肉逐渐萎缩的病理表现。

3.3 肢体无力 几乎所有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肢体无力,或上肢无力不能平举,下肢无力双腿行走困难,或者颈软头倾。肌肉既已萎缩,运动失去其物质基础,肢体逐渐废而不用,与肝、脾、肾三脏相关。

3.4 肢体僵硬 绝大多数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表现为肢体抽掣僵硬、肌张力高等上运动神经元病损的表现。奇阳亏虚,脾肾两虚,阳虚不能温煦筋脉,寒主收引,遇寒则肢体僵硬症状加重或奇经亏损,肝肾两亏。阴精既亏,不能濡养筋脉,或湿热瘀阻,筋脉不舒,“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故可见步履艰难,肢体僵硬。

3.5 言謇失语 运动神经元患者后期多因延髓麻痹而出现构音不清,重则不能言语,多由肾髓受累引起,舌肌萎缩震颤所致。肾主纳气,肺主声音,气血亏虚则不能充养肺金,滋养肾气,肺气不足,无气以行息道,津液不能上承,气体无力鼓动声门而致构音障碍。3.6 畏寒肢冷 出现肢体肌肉萎缩部位寒冷不温的患者也不在少数,即张景岳谓虚损症状:“阳非有余,阴本不足。”与奇阳亏虚相关。

3.7 吞咽困难 运动神经元病延髓麻痹患者多出现吞咽困难,时有呛咳。

脾主运化,胃主摄纳,虚损者摄纳运化

无权;真阳不足,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气机乖乱,肺失肃降,胃失和降,咽门不利,故吞咽饮食功能亦随之低下。3.8 关节拘挛呈爪形 一些患者出现双手合谷及鱼际处肌肉萎缩呈爪形,乃脾虚不能运化荣养肌肉,关节拘挛乃湿热瘀阻,“大筋软短为拘”所致。3.9 呼吸困难 运动神经元病延髓麻痹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胸闷气短甚则不能平卧,为奇阳亏虚,真元不足,鼓动无力,加之宗气虚而下

陷,肺失其主呼吸之功能所致。3.10 腰膝酸软 部分患者出现腰膝酸软、易疲劳,肾为腰府,主骨髓,肾精亏虚则腰脊失养,故酸软无力。3.11 头颈无力 出现举头无力或垂颈症状的患者亦不少见,奇经之督脉为一身阳脉之统帅,亏虚则见头颈无力。

3.12 涎唾淋沥 患者出现痰涎多不

易咽下,为脾虚不能摄唾之故。3.13 哭笑无常 部分患者稍遇刺激则哭笑不能自制,或强哭或强笑。肝血不足,疏泄失职,肾精亏虚,脑神不用,魂魄不藏,故见情绪不稳,哭笑无常。

3.14 脊柱变形 少数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脊柱变形,奇经之督脉行走背脊,肾主身之脊髓,此为督脉肾经病变。

其他证候,如汗多、便秘、舌质淡黯、舌根部苔厚腻或剥脱、脉沉细弱等。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起病隐袭,初则气结在奇经,久病血伤入络,提示该病多兼有痰瘀。

4 治疗方法

4.1 奇经论治,五脏分证,三焦分治 吴以岭等[12]根据运动神经元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及特征,提出从奇经论治,并结合五脏分证,三焦分治的新的理论体系。在奇经论治理论基础上创立扶元起痿、养荣生肌的治疗大法,并研制成功中药肌萎灵胶囊。又结合五脏分

证,三焦分治,形成对不同临床证候群有显著疗效的肌萎1~7号冲剂。所有运动神经元病患者全部服用肌萎灵胶

囊,每次6~8粒,每日3次,3个月为1个疗程。如有延髓麻痹症状、呼吸困难、胸闷气短者加服肌萎灵1号冲剂;饮食呛咳、吞咽困难者加服肌萎灵2号冲剂;肌肉跳、肢体僵硬、肌张力增高者加服肌萎灵3号冲剂;湿热壅盛,手足烦热,舌红苔黄腻者加服肌萎灵4号冲剂;肌力下降,四肢萎软,加服肌萎灵5号冲剂;肌萎无力,肌肤枯燥,口燥咽干,手足烦热,咳声低微,知饥不食,舌红苔少,脉细数,加服肌萎灵6号冲剂;肌肉跳动频繁者加服肌萎灵7号冲剂。均每次1袋,每日2次。根据经专家鉴定委员会认可的疗效判定标准,应用肌萎灵胶囊及其系列制剂治疗2400例运动神经元病患者,结果总有效率85%,显效率22.42%。对出现呛咳、吞咽困难、呼吸困难、构音不清等延髓麻痹患者,效果更为明显。鉴于延髓麻痹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所以肌萎灵系列制剂对延长患者生命,赢得治疗时间,以使患者康复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4.2 辨证治疗 许振亚等[5]将MND 分为3型(脾胃虚衰型、肝肾亏虚型和邪伤肺金型),均采用马钱子和胎盘为主药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马佩等[13]以补阳还五汤佐以滋阴活血法治疗MND 4例,结果:3例病情缓解,1例无效。谢雅英等[14]将20例MND 分为脾气亏虚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分别采用补中益气汤、杞菊地黄汤、健步丸、金刚丸等加味,并结合针灸治疗。①埋线疗法:主穴为关元、气海、脾俞、肝俞;配穴为肾俞、胃俞及病变侵犯相应节段之华佗夹脊穴。每次选主穴1~2穴,配穴1~2穴。②针灸取穴:上肢痿软不用者,取肩骨禺透臂、曲池透少海;下肢痿软不用者,取髀关、梁丘、阴陵泉透阳陵泉、环跳、丰

隆、解溪;脾气亏虚配脾俞、胃俞、足三里、阴陵泉等;肝肾阴虚配肝俞、肾俞、三阴交、太溪等;脾肾阳虚配命门(灸)、肾俞(灸)、胃俞(灸)、行间等,取得较好疗效。

4.3 中西医结合治疗 唐胜英等[15]采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 )和变构蛇神经毒素以及中医治痿基本方治疗MND 30例,中医辨证分为肺热津伤型、脾胃虚弱型、肝肾阴虚型及脾肾阳虚型等。结果:总有效率为66.7%,

明显优于西药组(P <0.

01),好转时

间比西药组缩短24%。

4.4 针灸治疗 吴国凤等[16]用针灸方法治疗运动神经元病,选用4组穴位:①百会、脾俞、命门、太溪;②膻中、关元、气海、三阴交;③大椎、曲池、外关、合谷、足三里;④风池、手三里、内关、阳陵泉、太冲。每次选1组穴,采用烧山火手法,治疗15例,结果全部临床治愈。赵雪梅[17]针刺治疗进行性延髓麻痹30例,取穴:内关、人中、上星、百会、印堂、风池、完骨、天柱、翳风、廉泉,头针运动区下2.5。操作:人中施雀啄泻法,以眼球湿润为度;内关施提插捻转泻法;印堂施捻转泻法;上星透百会施捻转平补平泻法;风池、完骨、天柱、翳风均向喉结方向刺入2.5寸,施捻转补法;廉泉施提插泻法;头针运动区下2.5寸施捻转补法。以上各穴均施术1min,留针20min,每日针刺2次,1个月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日,共观察3个疗程。结果:痊愈3例,显效9例,好转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其中第1个疗程有效4例,第3个疗程结束时有效25例,3例患者拔掉鼻饲管可主动进食。

4.5 综合疗法 黄再军等[18]采用综合疗法治疗MND28例,取得满意疗效。治疗方法包括:内服肌力散,外贴强力膏,外洗路路通散,推拿刮毒拔罐,火针灸疗刺血,手足熏洗按摩等。李燕娜[7]从肝从风论治MND85例,以清营热、熄内风、健脾祛湿、扶正固本为治则。初期兼脾虚者以复肌宁片合补肝强肌汤加用健脾益气之品,或合用补中益气丸;后期兼肾虚者则配用健步丸或六味地黄丸。结果:总有效率78.82%。

5 展 望

对于MND,现代医学目前仍缺乏

有效的治疗手段和药物。在MND病因

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的前提下,单一

的治疗方法缺乏肯定的疗效,故现代

医学倾向于对本病应采取多种药物联

用,特别是基于不同发病机制假说而

研制的各种药物的联用。但多种药物

相互作用的影响尚不够明确,安全性

问题有待研究,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医

多渠道的治疗方法可能为MND患者

带来希望。如何发挥中医药特色,以

减轻患者的痛苦,延缓疾病进展,带病

延年,乃至最终根治,应该是医疗工作

者认真思考并为之努力的问题。但由

于本病的发病率不高、隐袭起病、进行

性加重、临床收效慢等因素,决定了对

本病的研究将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

程,这需要医疗工作者与社会各界的

共同关注和彼此的精诚合作,充分挖

掘祖国医学宝库,并结合现代科技“古

为今用,洋为中用”,争取早日攻克

MND这一世界医学难题。

参考文献

[1] Bensi mon G,Lacomblez L,Meininger V.A

controll ed trial of riluzol e in amyotrophic

laterat s clerosis[J].N EngI J Med,1994,

300(9):585-591

[2] 王永炎.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

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363

[3] 黄红梅,孙塑伦,高颖.运动神经元病

中医研究现状分析与思考[J].北京中

医药大学学报,2003,26(2):65-67

[4] 吴以岭.从奇经论治运动神经元病探

讨[J].中医杂志,2001,42(6):325-

328

[5] 许振亚,徐振荣.运动神经元病辨治一

得[J].中医杂志,1998,39(7):405-

406

[6] 姚树田.痿证: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

[J].新中医,1985,17(5):36

[7] 李燕娜,陈万根.从肝从风论治运动神

经元病[J].中医药研究,1996,(1):29

-30

[8] 曾常春,刘子志,张志敏.李任先教授

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经验[J].新中

医,2002,34(3):12-13

[9] 谢文正.加味健步虎潜丸治疗进行性

肌萎缩脊髓索硬化症[J].上海中医药

杂志,1985,(11):32

[10] 谢仁铭.运动神经元病中医辨治及临

床疗效评价标准研究思路[J].北京

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6(5):136-

138

[11] 刘友章,李宝良,潘华峰.邓铁涛教授

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经验介绍

[J].新中医,2004,36(4):9-10

[12] 吴以岭,田书彦,张庆昌,等.中药肌

萎灵胶囊及其系列制剂治疗运动神

经元疾病2400例临床观察报告[J].

临床荟萃,1995,10(专刊9):63-68

[13] 马佩,刘勤,程为平,等.中药治疗运

动神经元疾病4例治验[J].中医药

学报,1995,(2):36

[14] 谢雅英,张镜人,王济华,等.运动神

经元疾病的中医诊断及治疗[J].中

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5,2(9):25-

26

[15] 唐胜英,付华彪.中西医结合治疗运

动神经元病临床观察[J].天津中医,

1997,14(5):196-198

[16] 吴国凤,任飞,张硕.烧山火手法治疗

进行性脊肌萎缩症和肌萎缩性侧索

硬化症15例[J].中国针灸,2000,20

(7):400

[17] 赵雪梅.针刺治疗进行性延髓麻痹30

例[J].上海针灸杂志,1997,16(1):14

[18] 黄再军,何维德.中医综合治疗运动

神经元病28例临床报告[J].中国民

间疗法,1997,(3):34-35

(收稿日期:2006-03-29)

(上接159页)静脉注射后血压先升后降,呼吸麻痹于数分钟内死亡。据临床报道,服用香加皮致中毒者并不少见[6]。北五加皮苷粗品家鸽最小致死量为(2.62±0.11)m g kg。

因此,决不可以香加皮作五加皮药用或代用[7],应各以其名、其效药用。同时,须注意香加皮临床的药用不宜过量或持续长期服用,以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肖培根.新编中药志:第3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527

[2] 王本祥.现代中药与临床[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

司,2004:869[3] 孙绍美,刘俭,宋玉梅,等.五加皮及其混乱品种的药理作用

研究[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1996.4(1):16-20

[4] 孔增科,付正良,周海平.常用中药药理与临床应用[M].赤

峰: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48

[5] 北京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药鉴

别手册:第1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99

[6] 《中华本草》编委会[M].中华本草:第6卷.上海:上海科学

技术出版社,1999:383

[7] 杨粹华.五加皮与香加皮不可互为代用[J].实用药物与临

床,2005,8(1):52

(收稿日期:2006-11-12)

一例运动神经元病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一例运动神经元病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讨论目的 ?通过一例运动神经元病病例,了解运动神经元病的知识及相关护理要点。 ?提高护士的安全防范意识,保证护理安全及质量。

?患者XXX ?性别:男名族:汉 ?年龄:76 婚姻:已婚 ?诊断1.运动神经元病 ? 2.糖尿病 ? 3.肝脏肿瘤 ? 4.肾囊肿 ? 5.颈椎病 ?职业退休 ?入院时间:2015年1月18日入住我院神经内科,1月29日转入康复科治疗

?婚育史:适龄结婚,育有两女一子,爱人极其子体健。 ?心理社会评估:患者性格外向,能较好的应对压力,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子女在次照顾,患者及家属对疾病有一定的了解,对于诊疗的依从性较好,信任医护人员,能积极配合治疗。

?病史:患者因“四肢进行性无力1+年”于2015年1月18日9:40入住我院神经内科,经我科医生会诊后以运动神经元院病转入我科继续治疗,入院时生命体征:T37.0,P76,R19,BP138/76mmHg,扶入病房,神志清楚,医生查体:病人神清配合,吐词清楚,双上肢近端肌力4+级,双上肢远端肌力2级,伴大小鱼际肌萎缩,键反射(++),右侧肢体肌张力高,双侧病理症(+)。 ?既往史:既往有糖尿病史,结核性胸膜炎、肾囊肿病史。现合并肝脏肿瘤。

辅助检查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糖化血红蛋白,6.6%;血细胞分析(三分类) +HS-CRP:中性粒细胞比率,82.6%,淋巴细胞比率,10.9%,平均血红蛋白浓度,314g/L,超敏C反应蛋白,15.23mg/L;尿沉渣+尿干化学:酮体,+-mmol/L,葡萄糖,3mmol/L;电解质3+电解质2+葡萄糖测定+肾功:葡萄糖,16.6mmol/L ?TCD提示脑动脉硬化、两侧椎动脉及基地动脉供血不足。 ?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怀疑左前分支传到阻滞,R波递增不良,T波地 平,房性期前收缩。 ?胸片提示1.双肺纹理增多2.主动脉迂曲 ?泌尿彩超提示1.肝实质回声增粗、不均匀;肝内实质占位;肝囊肿; 2.胆囊结石; 3.右肾囊肿

干细胞在治疗运动神经元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干细胞在治疗运动神经元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陈 博※(综述),王丹丹(审校) (协和干细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巿脐带血干细胞库,天津300384) 中图分类号:R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2084(2010)0821147202 摘要:运动神经元病病因至今不明,目前尚无有效药物。成体干细胞因为具有自我复制和多项分化潜能等特点,其移植治疗运动神经元病也成为研究热点。成体干细胞包括脐血源性神经干细胞、自体神经干细胞、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各种细胞在取材、临床应用、治疗效果方面都有优缺点。国内外对运动神经元病的治疗研究较少,细胞的选择尚需探索。 关键词:运动神经元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A Rev i ew on Research Progress of Appli ca ti on of Ste m Cells to Trea ti n g D isea ses i n M otor Neu2 ron D isea se CHEN B o,WAN G D an2dan.(U nion S te m Cell&Gene Engineering L i m ited Co m pany, Tianjin Cord B lood B ank,Tianjin300384,China) Abstract:The cause ofMot orNeur on D isease(MND,mot or neur on disease)re mains unknown,and s o far,there are not effective drugs.Due t o its capability t o differentiate int o multi p le cell types as well as self2renew continuously,ste m cell,es pecially Somatic ste m cell′s researching on treat m ent of the MND with trans p lanting has als o become int o a hot s pot in medical arena.Somatic ste m cells include neural ste m cells,mesechy mal stem cell and 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 mal ste m cells.Vari ous cells has its res pective advantage in s ource,clinical app licati on and treat m ent.There is less research on MND treat m ent,s o it′s i m portant t o choose the most suitable measure ments. Key words:Mot or neur on disease;Bone mesenchy mal ste m cell;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2 chy mal ste m cells 运动神经元病(mot or neur on disease,MND)是以 选择性侵犯脊髓前角细胞、脑干运动神经元、大脑皮 质锥体细胞和锥体束为主的一组慢性进行性变性疾 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无有效药物。临床 表现分为肌萎缩侧索硬化、进行性脊肌萎缩症、进行 性延髓麻痹、原发性侧索硬化。干细胞移植为神经 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干细胞按其 起源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由于伦理性、 取材困难及致瘤性等原因,胚胎干细胞的研究与使 用受到了限制[1]。目前多数研究中的干细胞为神经 干细胞(neural ste m cells,NSC)和间充质干细胞 (mesenchy mal ste m cells,MSCs),现就这两种干细胞 在治疗MND的应用予以介绍。 1 脐血源性神经干细胞移植 国内有研究报道,脐带血体外培养分化为神经 干细胞,对33例因创伤性脊髓损伤和硬膜外血肿造 成的急性压迫性损害患者进行神经干细胞移植,植 术后7~10d,33例患者损伤的脊髓功能均有改善, 神经干细胞移植后2周至16个月随访资料显示,33 例患者的脊髓功能呈继续改善的趋势[2]。也有研究 者将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分离、培养以及诱导 其向NSC分化,并应用于MND患者的治疗。通过对 11例MND患者治疗前后场致离子显微镜检查评分 及总T细胞进行流式细胞检测发现:脐带血间充质 干细胞来源的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短期内通过一定 的免疫调节作用,可以改善MND患者的临床症状和 日常生活能力[3]。2 自体神经干细胞移植 国外有研究者将鼠嗅鞘细胞和鼠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入肌萎缩侧索硬化动物模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显示,两种细胞移植都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其中嗅鞘细胞组与对照组临床差异不明显,而MSCs组(雌性)比对照组存活时间明显延长[4]。多发性硬化症(multi p lescler osis,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多部位脱髓鞘改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急性期免疫反应导致的轴突损伤 以及慢性期的脱髓鞘导致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免疫调节治疗和免疫抑制治疗是目前治疗MS的主要方法,但仅对部分患者有效。因此,NSC移植有可能成为治疗MS的另一种方法。研究显示,将NSC或者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移植到MS模型大鼠脑内后,在脱髓鞘部位可见到髓鞘再生[5,6]。恰当的移植途径以及病变部位的免疫微环境,对髓鞘再生的抑制作用是NSC移植治疗MS的关键。 3 自体骨髓M SC s移植治疗M N D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类存在于骨髓网状间质内的非造血干细胞,具有分化成各种间叶组织细胞的潜能,在一定条件下可自我复制并能分化成多种细胞,其中包括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同时骨髓干细胞还能分泌多种神经营养因子,对神经细胞的修复产生促进作用。神经干细胞在临床上较难获得且在伦理学上存在一定的问题,而骨髓基质干细胞可以作为同种同体来源细胞,较易获得且不存在伦理问题;作为移植供体细胞骨髓基质干细胞和神经干细胞同样具有以下特性:①可以在体外迅速扩增。 ②无或低免疫原性。③能够在宿主脑内长期存活并与宿主神经元整合形成突触联系。④可以稳定的分化并长期表达外生性基因,例如酪氨酸羟化酶。此外,骨髓基质干细胞对神经于细胞还有着明确的促存活和分化的能力[7]。骨髓基质干细胞较神经干细胞更具临床优势,有可能作为自体细胞应用于组织工程和作为良好的移植细胞应用于替代治疗[8]。 在治疗MND的基础研究方面。主要使用人

运动神经元病的中医辨证治疗探析

作者单位:10110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中医科(杨春霞);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东区脑病科(闫杨杨) 作者简介:杨春霞(1977-),女,硕士,主治医师三研究方向:中医脑病三E?mail:ycx163com@https://www.360docs.net/doc/ff17709206.html, 运动神经元病的中医辨证治疗探析 杨春霞 闫杨杨 【摘要】 运动神经元病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也无理想的治疗方法,中医认为脾肾亏虚,湿浊二瘀血二气郁是本病的主要病理机制,临证治疗以补肾填精,健脾益气以治其本,清化湿浊二活血通络二调摄情志以治其标,并结合艾灸疗法温通督脉,疏通跷脉之气机,经治疗,有效的缓解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三 【关键词】 运动神经元病; 补益脾肾; 重视奇经; 中医治疗; 【中图分类号】 R744.8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674?1749.2015.07.019 运动神经元病是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属于世界性的疑难病症,目前西医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现唯一经FDA 批准用于治疗本病的抗谷氨酸类药物力如肽因其不良反应较多,价格昂贵而难以得到普遍应用三中医采用辨证论治在缓解临床症状二延缓生命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取得一定疗效,笔者跟从脑病专家高颖教授出诊2年余,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将运动神经元病的临床治疗体会整理总结如下,以资同道共同学习三1 补益脾肾治其本1.1 补肾填精 现代医学认为运动神经元病主要病变部位在脑及脊髓,肾主骨生髓,脑为髓之海,肾中精气充盛,则髓海得养,肾精亏损必脑髓空虚,精气亏损无以化生气血可见肌肉萎缩二肢体软弱无力之气血不足之虚象三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曰 脑为髓海,乃聚髓之处,非生髓之处,究其本源,实由肾中真阴真阳之气,酝酿化合而成,缘督脉上升而灌注于脑”[1],描述了肾脏化生精气二充养脑髓的病机三肝肾同居下焦,精血同源,肾阴亏虚必累及肝血,肝血虚损而致 肝风 内动”,故患者临床表现为肌肉跳动,有的患者疾病后期可伴有舌肌震颤三因此,补肾填精亦为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的大法三肾中阴阳为机体正气之本,现代药理研究提示补肾药物对机体的免疫机能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2]三补肾药多温燥二滋腻,临床应选择温而不燥二补而不滞的药物平补肝肾, 阴阳双补,刚柔并济则肾脏功能得以恢复,精髓化生充盛[3]三应慎用刚温燥烈之品,以免劫伤阴液三临床选用熟地黄二山药二山茱萸二枸杞子二女贞子二黄精等药以滋补肾阴, 巴戟天二肉苁蓉二淫羊藿二桑寄生等温补肾阳,以上药物性多温润,具有温而不燥二滋而不腻二阴阳双补的特点三根据患者病情亦多选用紫河车二龟板二鳖甲二鹿角胶等血肉有情之品,阴阳并补,此类药物含动物胶和蛋白质,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减轻疲劳[4]三另外补肾之药多滋腻碍胃,勿忘同时加用健脾运化之药,如熟地黄常与砂仁作为对药,以佐治熟地黄的滋腻碍胃,利于药物的吸收三1.2 健脾益气 运动神经元病患者临床以四肢肌肉无力二萎缩为主要表现,归属于中医 痿病”的范畴,在‘素问四太阴阳明论篇“记载 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支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以生,故不用焉”三脾胃居于中焦, 运转全身上下气机,统领阳明经脉三脾胃虚弱则阳明经亏衰,失却奉养先天肾经精髓之功效,亦不能通行气血二营养阴阳二滑利关节二濡润筋骨,故发为痿症,因此健脾益气是治疗运动神经病的重要大法三‘素问四痿论篇“亦提出了 独取

运动神经元病疾病研究报告

运动神经元病疾病研究报告 疾病别名:运动神经元疾病 所属部位:全身 就诊科室:神经内科 病症体征:肌肉萎缩,肌束震颤,瘫痪,腱反射亢进,吞咽困难 疾病介绍: 什么是运动神经元病?运动神经元病为一组原因不明,选择性地损害脊髓前角,脑干运动神经核,以缓慢进展行的神经系统变性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肢体 的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共存,而不累及感觉系统,植物神经,小脑功能为特 征 症状体征: 运动神经元病有什么症状?运动神经元病起病缓慢,病程也可呈亚急性,症 状依受损部位而定。由于运动神经元疾病选择性侵犯脊髓前角细胞、脑于颅神 经运动核以及大脑运动皮质锥体细胞、锥体束,因此若病变以下级运动神经元 为主,称为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症;若病变以上级运动神经元为主,称为原发 性侧索硬化;若上、下级运动神经元损害同时存在,则称为肌萎缩侧索硬化; 若病变以延髓运动神经核变性为主者,则称为进行性延髓麻痹。临床以进行性 脊肌萎缩症、肌萎缩侧索硬化最常见。 运动神经元病有什么症状?运动神经元病最早症状多见于手部分,患者感手 指运动无力、僵硬、笨拙,手部肌肉逐渐萎缩,可见肌束震颤。四肢远端呈进 行性肌萎缩,约半数以上病例早期呈一侧上肢手部大小鱼际肌萎缩,以后扩展 到前臂肌,甚至胸大肌,背部肌肉亦可萎缩,小腿部肌肉也可萎缩,肌肉萎缩 肢体无力,肌张力高(牵拉感觉),肌束颤动,行动困难、呼吸和吞咽障碍等症状。如早期病变性双侧锥体束,则可先出现双下肢痉挛性截瘫。 化验检查: 运动神经元病的检查可以通过以下四种方法: 1、脑脊液检查基本正常。 2、肌电图检查可见自发电位,神经传导速度正常。 3、肌肉活检可见神经源性肌萎缩。 4、头、颈MRI可正常。

运动神经元病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运动神经元病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运动神经元病是一系列以上、下运动神经元改变为突出表现的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护理常规】 1.休息与运动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剧烈运动。 2.饮食护理保证充足的维生素和蛋白质摄入,宜清淡,避免油腻及刺激性食物,忌辛辣食物。 3.用药护理利鲁唑的不良反应为无力、嗜睡、眩晕、恶心、呕吐、腹泻、厌食、口周感觉异常等密切观察患者用药的作用及不良反应。吸烟、高脂肪的饮食可能降低单剂利鲁唑的吸收。 4.心理护理保持心情愉快,给予心理护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5.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面色改变、吞咽困难、构音不清等,及时通知医师处理。观察有无呼吸肌无力的表现,警惕呼吸肌麻痹的发生,并做好急救的准备,保持呼吸道通畅。 6.基础护理定时翻身,保持床铺平整干燥,如已发生压疮应根据分期积极治疗,加强全身营养促进愈合;尿潴留者需留置导尿管,定时夹管,定时放尿,以训练膀胱功能,鼓励患者多饮水,预防膀胱结石;便失禁者,要保持会阴部及肛周清洁,便秘者遵医嘱给予相应处理;经常叩背,鼓励并帮助患者咳痰,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预防肺部感染,必要时给予人工呼吸或气管切开。

7.去除和避免诱发因素护理避免感染,增加机体抵抗力;减少与铝的接触,生活中避免使用铝制用品。 【健康教育】 1.休息与运动运动神经元病患者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因此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适当的体育锻炼同样是运动神经元病患者不可缺少的,患者可以做一些医疗体操、太极拳或保健气功,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2.饮食指导饮食要有节,不能过饥或过饱,给予高蛋白质、易消化的食物及新鲜蔬菜水果,戒烟、酒。有吞咽困难者,给予鼻饲流食。 3.用药指导利鲁唑能透过血脑屏障,产生神经保护作用。利鲁唑12h空腹服用1次,饭前至少1h或饭后 2h服用。吸烟、高脂肪饮食可能降低单剂利鲁唑的吸收。 4.心理指导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疾病相关信息,让他们参与治疗决策并尊重其选择。 5.康复指导在患者耐受的情况下指导深呼吸、有效咳嗽训练;早期运动瘫痪肢体,鼓励主动运动,瘫痪肢体置于功能位,避免肌肉萎缩、足下垂。注意保暖,但禁用热水袋取暖,以防烫伤。 6.复诊须知出院2周后门诊复诊。

运动神经元疾病的原因 运动神经元疾病概述

运动神经元疾病的原因运动神经元疾病 概述 运动神经元病(MND)是一组病因未明的选择性侵犯脊髓前角细胞、脑干运动神经元、皮层锥体细胞及锥体束的慢性进行性神经变性疾病。下面是整理的运动神经元疾病的原因,欢迎阅读。 1、运动神经元病患者的病因,还有的人认为其与遗传因素相关,并且两者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具资料统计5-10的病例有家族遗传倾向,此外椰油学者认为与营养障碍、代谢内分泌、神经递质、酶缺乏和缺氧有关。 2、运动神经元病患者的病因,我们常见的还有一些外因,外界的一些环境因素,主要是金属元素的影响。有学者认为与某些金属中毒和某些金属元素缺乏有关。 3、运动神经元病患者的病因,首先此病与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以及一些病毒的感染有关。专家称,有的学者认为是一种嗜前角细胞毒引起的中毒性疾病,也有的学者认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可能损伤脊髓,可能引起运动神经元疾病,在患者身上测定的免疫功能发现免疫球蛋白升高,免疫复合物形成,抗神经节苷脂抗体阳性。 运动神经元疾病概述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又称渐冻人症,是运动神经元病的一种,是累及上运动神经元(大脑、脑干、脊髓),又影响到下运动神经元(颅神经核、脊髓前角细胞)及其支配的躯干、四肢和

头面部肌肉的一种慢性进行性变性疾病。临床上常表现为上、下运动神经元合并受损的混合性瘫痪。疾病病因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通常以手肌无力、萎缩为首发症状,一般从一侧开始以后再波及对侧,随病程发展出现上、下运动神经元混合损害症状,称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一般上肢的下运动神经元损害较重,但肌张力可增高,腱反射可活跃,并有病理反射,当下运动神经元严重受损时,上肢的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症状可被掩盖。 迄今还不知道确切的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致病原因。目前归纳可能有关的因素有以下各种可能: 1.遗传因素: 此类病人占全部运动神经元疾病患者大约5~10%,但无法解释散发性病人的原因。 2.毒性物质: 比如铅(Pb)、锰( Mn) 等重金属中毒; 过多激活性胺基酸(excitotoxic amino acids)及自由基(free radicals)的刺激造成运动神经元的死亡。 3.自体免疫: 由不明的因子激活的人体的免疫反应去对抗运动神经元,造成运动神经元的死亡。 4.病毒的侵犯: 有人提出运动神经元的伤害有可能类似小儿麻痹病毒侵犯运动神经元的结果。 5.神经营养或生长激素的缺乏: 目前在体外贾验结果发现运动元的存活必须依赖某些激素比如BDNF,FGF,CNTF,IGF-2及NT3-5等等。疾病诊断

运动神经元病

什么症状是运动神经元病的特点 运动神经元病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且危害性较大,相信很多人对于此病还不是很了解,这也是治疗运动神经元病时,患者需要了解的问题,方能更好的治疗。那么,运动神经元病的症状是什么?下面请专家为大家介绍一下什么症状是运动神经元病的特点。 运动神经元病的症状有: 运动神经元病它是选择侵犯脊髓前角细胞和脑神经细胞核以及大脑运动皮质锥体细胞的一组进行变性疾病,该病多发于中老年,快慢不一,可分别为进行性脊肌萎缩,进行性延髓麻痹和肌萎缩侧索硬化。该病初期多误诊为由颈椎压迫神经引起。病变部位有上运动神经元与下运动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病症状表现: 1、单侧或双侧手肌无力、并带有明显颤动,大小鱼际运动神经元病。 2、上肢肌肉及肩胛运动神经元病,抬手困难,梳头无力,下肢呈痉挛性瘫痪,行走缓慢,步态呈剪刀状。 3、声音嘶哑、舌肌萎缩、说话不清,吞咽困难,唾液外流,进食或喝水呛咳,呼吸困难,痰液不易咳出。 专家指出:积极了解运动神经元病的症状表现哪些突出对及时发现病情有很大的帮助,另外专家还提醒大家,在发现病情后要尽快的进行运动神经元病的治疗,帮助患者及早的康复。 在此专家向大家推荐神经细胞渗透修复疗法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神经细胞渗透修复疗法不会发生免疫排斥,患者不用担心治愈后复发,神经细胞重生疗法治疗是最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细胞渗透修复疗法的治疗原则 细胞渗透修复疗法的治疗原则是根据细胞是多能细胞,终身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可以被诱导分化为各种类型的成熟神经细胞。它是神经系统形成和发育的源泉,主要功能是作为一种后备储备,参与神经系统损伤的修复或正常神经细胞凋亡的更新。通过将神经干细胞移植入受损的中枢神经系统,使受损神经组织的结构重建、相应生理功能得到恢复,细胞渗透修复疗法在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疾病上已得到无数患者的认可,是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的最佳治疗方法。 运动神经元病的康复训练方法有哪些 运动神经元损伤的康复训练方法有哪些?运动神经元损伤是一种可怕的高发疾病,很多人都认为是一种难治之症。在这个高科技的21世纪新时代里,彻底治疗运动神经元损伤已经不再是一个难题。目前治疗运动神经元损伤效果最显著的方法就是细胞渗透修复疗法。专家说,在治疗过程中,也要结合运动神经元损伤的康复训练,这样对患者的康复更有帮助。运动神经元病的康复训练方法具体如下: 1、运动神经元病康复训练要掌握好运动节奏。 运动神经元病患者的锻炼,在时间间隔上有一定要求。肌肉有了足够的休息时间,疲劳才能充分消除,消耗掉的营养物质也才能得到充分补偿,并通过超量补偿使肌肉逐渐肥大。反之,若锻炼过于频繁,肌肉得不到充分休息,肌力也就不能增强。因此,锻炼要讲究节奏,并非越多越好。 2、运动神经元病康复训练要有针对性地选择运动方式。 锻炼的方法很多,但为了达到尽快增加肌肉的目的,须遵循一条共同的原则:锻炼时,在不增加运动次数和运动时间的前提下,逐渐增加运动量,使肌肉迅速感觉疲劳,达到锻炼肌肉的目的。每次锻炼以能连续做10下为准,如超过10下,就需增加器械的重量;或每次锻炼连续做二、三下,每下坚持6~10秒,超过者也需增加器械的重量。 运动神经元病的康复训练,专家已经做出介绍,希望广大患者能够有所了解,积极的配合治疗,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对此专家向患者介绍细胞渗透修复疗法,细胞渗透修复疗法是细胞生物疗法,采用骨髓造血神经细胞,通过专业的技术进行细胞分离、提取、纯化,让具有高纯度、高活性、高浓度的细胞作为临床治疗;通过高端介入技术将细胞输入病灶,使得细胞在最短的时间内起到最佳的治疗作用。所以细胞渗透修复疗法治疗运动神经元病是患者的首选疗法! 帮助运动神经元病患者早日康复的护理 近年来,运动神经元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专家提示:在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的同时,患者家属一定要做好运动神经元病的护理工作,科学的护理对运动神经元病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因此,运动神经元病的护理是很重要的。那么,帮助运动神经元病患者早日康复的护理?接下来就请权威专家为大家具体介绍帮助运动神经元病患者早日康复的护理。 运动神经元病的护理

运动神经元病的病因研究及诊疗现状

运动神经元病的病因硏究及诊疗现状 运动神经元病的病因研究及诊疗现状 运动神经元病的病因研究及诊疗现状刘志超王雅洁 陈青松曹国强张伟【摘要】 ;运动神经元病(motor neuron disease,MND)是一组原因不明,选择性损害脊髓前角细胞、脑干后组运动神经元、皮质椎体细胞及锥体束的慢性进行性变性疾病。其病因至今未明,目前尚无肯定的治疗方法,本文对近些年对MND基础研究的相关进展及该病目前诊疗现状,结合本科1例病例长达6年的治疗经验并做一综述。 【关键词】 ;运动神经元病;病因;诊断;治疗;综述运动神经元病(motor neuron disease,MND)是一组原因不明,选择性损害脊髓前角细胞、脑干后组运动神经元、皮质椎体细胞及锥体束的慢性进行性变性疾病[1].临床兼有上和(或)下神经元损害体征,以肌萎缩、肌无力、锥体束征的不同组合为主要临床表现,其感觉和平滑肌功能一般不受影响或影响较晚。根据其病变部位不同可分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l- osis,ALS),表现为上下运动神经元的合并受累;进行性脊肌萎缩症 (progressive spinal musculm atrophy,PSMA), 仅脊髓下运动神经元受累;进行性球麻痹(progressive bulbar palsy, PBP),病变侵及脑桥和延髓的下运动神经核和原发性侧索硬化(primary lateral selerosis,PLS),选择性地损害锥体束 [2].病情呈慢性进行性发

展,从症状表现开始,平均存活期仅为 3一一5年,多发生在老年期及老年前期,平均发病年龄为61岁,多为散发性,10%为家族性,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患病率为2/20 万一一5/10万[3],最终因呼吸肌无力或呼吸系统感染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目前本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有效治疗方法仍在研究探索阶段,尚无逆转病情的治疗手段。该病患者因感觉系统不受侵犯而十分痛苦,被人们形象的称为“渐冻人”,世界卫生组织也将其列为与癌症、白血病、类风湿、艾滋病齐名的五大绝症之 一。1病因研究现状及相关学说概述本病自发现100多年来,随着神经科学的发展,特别是近20几年,对运动神 经元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的认识不断出现新的突破,同时诞生了许多对临床诊疗有价值的学说。 1. 1谷氨酸毒性学说谷氨 酸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一种重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其浓度过高会过度刺激受体,对神经系统产生兴奋性毒性作用。研究表明运动神经元病患者脑脊液中的谷氨酸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增高,高于对照组2——3倍[4].谷氨酸转运蛋白EAAT2的缺乏是导致谷氨酸高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转基因G93A小鼠中,使其EAAT2过度表达可明显延缓病情进展,此项结果为EAAT2的基因治疗,各种诱导EAAT2蛋白和功能的药物,增加EAAT2表达的脊髓神经细胞和星型胶质干细胞的移植提供了理论依据[5].目前还认为,体内钙超载也是由于谷氨酸的兴奋毒性引起,而钙超载可能是运动神经元凋亡的

运动神经元病临床诊断治疗指南

运动神经元病临床诊断治疗指南 【概述】 运动神经元病(motor netlron disease,MND)为一组病因不清的系统性疾病。主要累及上、下运动神经元的慢性进行性变性疾病。根据受损的病变部位不同而分为进行性脊肌萎缩症、进行性延髓麻痹、原发性侧索硬化和肌萎缩侧索硬化数种类型。 一、肌萎缩侧索硬化 【临床表现】 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可分为三型,即散发型(或称经典型)、家族型(5%~10%)和关岛型。 散发型表现为中年或中年以后起病,40岁以下起病者亦不少见。国内报告最早发病为18岁。男性多于女性。起病隐袭,呈慢性进展病程,部分患者为亚急性病程,少数起病后呈急剧进展,可于病后半年左右死亡。早期出现肌肉无力、肌肉萎缩及肌纤颤。常自上肢远端手部肌肉开始,可自一侧手肌

开始,数月后可波及对侧;也可双侧手肌同时受累,随后波及前臂肌肉及上臂和肩胛部肌肉。部分患者可以三角肌或冈上、下肌无力开始,造成肩胛下垂,抬肩或臂上举无力。少数患者可以下肢起病,表现为下肢无力、沉重、走路无力,骨盆带肌肉受累后可有上台阶、楼梯、蹲下起立困难,下肢肌肉萎缩。随着病情的发展,肌无力和萎缩可延至颈部、躯干、面肌及延髓支配的肌肉,表现为抬头困难、转颈障碍,呼吸肌受累出现呼吸困难,延髓支配肌肉受累则有吞咽困难、咀嚼费力、舌肌萎缩、发音障碍等。延髓麻痹通常出现于疾病晚期,但也可于手肌萎缩不久后出现,少数情况下为首发症状。肌纤颤为常见的症状,可在多个肢体中发生。在舌体由于肌膜薄而可看到肌纤维颤动。本病很少有感觉障碍,客观感觉异常少见,有少数患者可有痛性痉挛。绝大多数患者无括约肌障碍。本病的生存期随临床类型而有不同,短者数月,长者可十余年,最长可至35年,平均生存3年左右。严重者多因延髓麻痹或呼吸麻痹而死亡。

神经肌电图检查在运动神经元病中的应用现状

神经肌电图检查在运动神经元病中的应用现状 阳洪(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广西柳州545005) [关键词] 神经肌电图;运动神经元病 运动神经元病(MND)是以损害脊髓前角、脑干脑神经运动核和锥体束为主的一组慢性进行性变性疾病,包括了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症(PSMA)、脊髓性肌萎缩症(SMA)、进行性延髓麻痹(PBP)、原发性侧索硬化症(PLS)。发病率为2/10~3/10万,是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之一,目前没有确实有效的治疗手段,从有症状开始,平均仅能存活3~5年左右[1]。临床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神经电生理检查和神经影像学检查结果。神经肌电图检查是运动神经元病主要诊断和鉴别诊断手段,也是观察病情进展的客观检测方法,还可为临床提供疾病病理生理改变的重要信息。笔者对其在MND中的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1 神经电图神经电图包括神经传导速度(NCV)、传导阻滞(CB)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AMP)等方面的观察。 1.1 神经传导速度检查:神经传导速度检查对MND的一个重要价值是除外其他类似于MND的周围神经疾病,如古兰—巴雷综合征。由于髓鞘的损害,古兰—巴雷综合征的电生理检查常表现为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明显减慢。MND患者感觉神经系统一般不受累,因此一般都认为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检查不会有异常发现。但近来有学者研究发现,晚期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周围神经病理检查可以发现不同程度的感觉神经损害,表现为轴索性周围神经病的病理特点,以轻度轴索变性、有髓神经纤维脱失为主要病理改变,无明显的炎性反应,认为其机理与疾病晚期的是营养障碍有关,即便如此对这些病例的电生理检查感觉神经仍是正常的[2]。MND患者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通常维持正常,仅是波幅极低时才轻度下降,但一般不低于正常值的70%。 1.2 运动神经传导阻滞(CB):MND没有运动神经CB的改变,神经电图检查若发现CB侧提示周围神经疾病。因使用不同的CB诊断标准,可能导致假阳性或称CB样表现。由于运动神经纤维的缺失、轴索变性及失神经支配萎缩的肌肉中再生纤维慢传导占主导地位,在MND的晚期可出现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AMP)波幅普遍降低和远端潜伏期延长,近端可出现波形离散,但未发现在短节段内波幅的突然明显下降。因此徐迎胜等建议CMAP的波幅降至1 mV以下时,诊断CB应采用Gustav Pfeifer标准,以避免假阳性。刘明生等也认为,MND所表现出来的电生理检测中的CB样表现,并非真正的生理学意义上的神经纤维传导受阻,而且“CB样”电生理表现的出现机会极小,并且会随着病情的进展较快消失[3-6]。他们在对162例MND患者的研究中,采用美国电诊断协会(AAEM)的CB诊断标准,仅有4例( 2.5%)患者4条神经的4个常规节段(0.29%)发生“CB样”电生理改变,在采用位移技术测定时均未达到短节段传导阻滞的诊断标准。建议采用位移技术进一步测定有助于对这种假性CB的识别。 1.3 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AMP):运动神经元病的下运动神经元的病变,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病理改变两种。前者指运动神经元丢失,为疾病进展的真正本质;后者为运动神经元丢失后,邻近运动神经元通过侧支芽生再支配失神经支配的肌肉。CAMP波幅改变是MND原发性与继发性病理改变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疾病早期或缓慢进展者,虽已有运动神经元丢失,但由于侧支芽生的再支配作用,可无肌无力或CAMP 波幅下降;但当运动神经元丢失>50%以上时,再支配速度不及运动神经元死亡速度,此时始出现肌无力和CAMP波幅下降[7]。至疾病晚期,运动神经元大量死亡,CAMP波幅可降至极低甚至无法测出。CAMP波幅与可兴奋的肌纤维数目、每一肌纤维的直径等因素有关系,而侧支芽生的再支配使其与运动神经元数目丢失的相关性明显减低。关于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CAMP波幅与肌力改变的关系,Kelly等对12例ALS

牟文松--运动神经元病的康复治疗

运动神经元病的康复治疗 运动神经元病(motor neuron disease,MND)是一组病因未明的选择性侵犯脊髓前角细胞、脑干运动神经元、皮层锥体细胞及锥体束的慢性进行性神经变性疾病。发病率约为每年1-3/10万,患病率为每年4-8/10万。MND病因尚不清楚,临床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同时进展较快;因此,早期介入康复治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运动神经元病的临床特征为上下运动神经元受损的症状和体征并存,表现为肌无力,肌萎缩与锥体束征不同的组合,而感觉和括约肌功能一般不受影响,每个人需要依据病情制定个体化的康复治疗方案。 康复方案 一、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 1.功能锻炼的目的是维持功能的独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维持肌肉的功能,而不是增强受疾病影响已减弱的肌肉力量。 2.患者每天要通过功能锻炼活动受疾病影响的每一个关节,防止关节僵硬,保持关节功能。推荐进行等长肌力训练,训练的运动量以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为标准。医生要根据患者自身需要和能力制定个体化的计划,并规定合适的时间。

3.功能锻炼要适度,疲劳只会使患者更加衰弱,疾病进一步加速进展。如果发现现治疗方案使患者感到疲劳或者疼痛,应及时对康复方案进行调整。 4.主动运动——辅助性主动运动——被动运动 疾病后期主要是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指导患者日常生活锻炼,及支具的使用。通过主动运动——辅助性主动运动——被动运动,保持患者生活能力,或者通过支具的使用,维持个人日常生活。 二、构音障碍和吞咽障碍 1.大多数患者存在构音障碍,交流困难。主要是训练患者减慢讲话速度,仅说关键词,提高清晰度。通过讲话增加肌力训练,仍要注意训练强度,防止过度疲劳。 2.运动神经元病患者出现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多见。应改变食物的形状和保持正确的进食的姿势,并适当进行吞咽训练,改善吞咽反射。 三、呼吸衰竭 多数运动神经元病患者,存在呼吸肌无力,容易发生肺炎。因此在于平素体位,注意痰液的引流,一旦发生肺炎,尽早治疗。 四、情感康复

《运动神经元病》word版

较广为流传的所谓“下肢静脉栓塞”是一种谬误。栓塞指的是由血栓或异物等脱落游移阻塞于血流远侧某部所形成的循环障碍,此症在动脉系统中虽颇为常见,而在静脉系统中最典型者似只有肺动脉栓塞。既无下肢静脉栓塞,也就不存在下肢栓塞性静脉炎。由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所致静脉炎称为血栓性静脉炎,常见于下肢浅静脉,可由药物静脉注射,或由大、小隐静脉曲张的并发症或脉管炎的伴发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部分而存在着。浅静脉的血栓性静脉炎不易引起肺栓塞。而深部血栓性静脉炎则大多数继发深静脉血栓形成。此病易并发肺栓塞,且常与手术、妊娠、分娩、长期卧床及以往存在的下腔静脉阻塞有关,在我国某些地区则常与布加综合征有关。临床上常见者急性期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亚急性与慢性期则成了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后者在临床上也十分常见,而重点述于后。症状体征用药治疗饮食保健预防护理病理病因疾病诊断检查方法并发症 症状体征 1.原发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血栓形成位于髂-股静脉,发病率比小腿肌肉丛静脉血栓形成低,左侧多见,为右侧的2~3倍。在一组1432例的统计中,左侧占69.3%,右侧占26.6%,双侧4.1%。 髂-股静脉是整个下肢静脉血回流的主要通道,一旦发生血栓形成,迅速发病。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①患肢疼痛和压痛;血栓激发的炎症反应可致局部持续性疼痛;远侧静脉血液回流障碍则导致胀痛,站立时症状加重。在髂-股静脉行径上常可触及条索和压痛。②肿胀:由严重静脉回流障碍所致,故一般均颇严重。③患肢皮色发紫,严重者可致花斑状以至坏疽。④严重病例肢端动脉搏动明显减弱以致消失。⑤浅静脉曲张为代偿性,急性期多不明显。 原发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结局为:①纤溶和再通。②局限和机化。③血栓扩展:逆行扩展可累及整个下肢深静脉系统;顺行扩展可能侵犯下腔静脉,如血栓脱落,则可导致致命性肺栓塞。 2.继发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血栓起源于小腿肌肉静脉丛,顺行扩展时可累及整个髂-股静脉系统。此谓混合型,它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其特点是:

下运动神经元疾病表现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下运动神经元疾病表现 导语:任何疾病都有它自己表现,治疗疾病前需要对它的表现进行了解,这样疾病治疗的时候,才能够选择到正确方法,下运动神经元疾病是很多人不熟悉 任何疾病都有它自己表现,治疗疾病前需要对它的表现进行了解,这样疾病治疗的时候,才能够选择到正确方法,下运动神经元疾病是很多人不熟悉的,这样疾病很复杂,治疗的时候也是有多种方式,那下运动神经元疾病表现都有什么呢,这类疾病表现也是有很多方面的。 下运动神经元疾病表现: 起病缓慢,病程也可呈亚急性,症状依受损部位而定。由于运动神经元疾病选择性侵犯脊髓前角细胞、脑于颅神经运动核以及大脑运动皮质锥体细胞、锥体束,因此若病变以下级运动神经元为主,称为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症;若病变以上级运动神经元为主,称为原发性侧索硬化;若上、下级运动神经元损害同时存在,则称为肌萎缩侧索硬化;若病变以延髓运动神经核变性为主者,则称为进行性延髓麻痹。临床以进行性脊肌萎缩症、肌萎缩侧索硬化最常见。 本病主要表现,最早症状多见于手部分,患者感手指运动无力、僵硬、笨拙,手部肌肉逐渐萎缩,可见肌束震颤。四肢远端呈进行性肌萎缩,约半数以上病例早期呈一侧上肢手部大小鱼际肌萎缩,以后扩展到前臂肌,甚至胸大肌,背部肌肉亦可萎缩,小腿部肌肉也可萎缩,肌肉萎缩肢体无力,肌张力高(牵拉感觉),肌束颤动,行动困难、呼吸和吞咽障碍等症状。如早期病变性双侧锥体束,则可先出现双下肢痉挛性截瘫。 在对下运动神经元疾病表现认识后,治疗下运动神经元疾病的时候,患者要积极配合,而且这样疾病治疗后,患者也是要进行康复训练,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一例运动神经元病患者的护理.

一例运动神经元病患者的护理 moter neuron disease(MND 目的 通过本次学习,使全科护士对运动神经元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转归有所了解,并能更好的提出护理问题,制定出相关的护理措施。 概念 是以损害脊髓前角,桥延脑颅神经运动核和锥体束为主的一组慢性进行性变性疾病,临床上以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引起的瘫痪为主要表现。 与癌症,艾滋病齐名,只要患了此病,先是肌肉萎缩,最后在病人有意识的情况下因无力呼吸而死,这种病人也叫“渐冻人”。 什么原因引起MND 本病病因至今不明,虽然经过许多研究,提出过慢性病毒感染,免疫功能异常,遗传因素,重金属中毒,营养代谢障碍以及环境等因素致病的假说,但是均未被证实。 临床表现 1.肌萎缩侧索硬化:最常见,脊髓前角细胞、脑干运动神经核、锥体束受累,表现为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 同时并存的特征。 40岁左右起病; 男性>女性; 远端肌无力和肌萎缩;痉挛性截瘫;

延髓麻痹较晚出现; 病程持续进展,死于呼吸肌麻痹或/和肺感染; 生存期数月~10余年; 2.进行性脊肌萎缩:运动神经元变性仅限于脊髓前角细胞 30岁左右发病,男性多见隐袭起病。 首发症状为手小肌肉萎缩、无力。 无感觉障碍,括约肌功能不受累。 延髓麻痹。 3.进行性延髓麻痹:病变主要侵及延髓和脑桥运动神经核。 中年后起病。 构音不清、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和咀嚼无力。 舌肌萎缩、肌束震颤,咽反射消失。 后期可以真性球麻痹与假性球麻痹并存。 病情进展较快,1~3年死亡。 4.原发性侧索硬化:损害仅限于锥体束。 极少见; 中年或更晚年起病; 首发症状为双下肢对称性强直无力,痉挛步态,进展缓慢。无肌萎缩,感觉正常。假性球麻痹。

2014.7运动神经元护理查房

科别日期 2014.7.24 主持人责任考核床号 34床(护士长)护士人员患者查房查房专病查房痿病姓名性质病例参加人员查房内容记录:一、护士长:今天我们对34床病人刘某某进行中医护理业务查房,该患者中医诊断是痿病,西医诊断是运动神经元病等,通过今日查房,希望大家更多了解运动神经元病的病因病机,掌握此类患者的护理重点要点,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工作,提高护理质量。首先请责任护士薛萌简要汇报一下病史。二、查房步骤责任护士汇报病情:患者刘某某,女,45岁。于2014年7月9日以"渐进性四肢无力4月余,加重1月余"为主诉,门诊以"中医诊断:痿病(气虚痰瘀内阻兼肾虚);西医诊断:运动神经元病、窦性心动过速"收住入院。患者于4月余前患者在家做家务时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无力,随于附近医院以“肩周炎”之诊断治疗,后逐渐加重,5月20日曾在西京医院以“周围神经病”之诊断行对症治疗,病情无明显好转,遂出院。1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无力症状加重,上肢不能抬起,为求进一步中医针灸、中药治疗,遂来我院。入院症见:双上肢上抬困难,双手握拳无力,双下肢行走无力,步态不稳、双手虎口部位肌肉萎缩,间断出现四肢不自主抖动,偶有腰困,

纳食尚可,夜休较差,眠浅易醒,二便正常。查体:T 36.5℃,P 82次/分,R 19次/分,Bp 130/90mmHg。舌质淡暗,苔白厚腻,脉细滑。入院后给予给予二级护理,低盐低脂饮食,中医治疗以益气健脾、化痰祛瘀、补肾通路为治法,予以针灸治疗为主,配合内科疾病推拿、手指点穴、穴位贴敷等治疗,静点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西医以营养神经,改善循环等为原则,口服强的松、氯化钾缓释片、维生素B1、B6片,钙尔奇D,静滴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一、了解下相关检查,辅助检查还有哪些存在异常,帮助我们更进一步熟悉病情。吴:神经电生理检查示:1、双肌皮、腋、桡运动神经波幅不同程度降低,双尺、右正中神经感觉神经波幅降低; 2、双正中神经F波出现率降低,左尺神经F波出现率大致正常; 3、左胸锁乳突肌、左手第一骨间肌、右股四头肌、右肱二头肌EMG多考虑神经源性损害,左T11脊旁肌未见明确自发电位。心电图示:1、窦性心律;2、窦性心动过速、低电压。 二、中医辨证辨型依据包括哪些内容?魏:患者以“渐进性四肢无力4月余,加重1月余”为主诉入院。患者年过4旬,但平素劳累致机体正气不足,肾气亏虚,气虚血行不畅,留而为瘀,气虚脾失健运

樊东升教授谈运动神经元病(完结篇)——ALS的治疗

樊东升教授谈运动神经元病(完结篇)——ALS的治疗 1、治疗ALS目前是否有新的突破?在基础研究上还是有一些突破,我们不能小看基础研究,基础研究往往是我们临床研究的前奏。比如说早期使用呼吸机,这样一个很简单的建议,就是来源于基础研究。有时基础研究转化为临床研究也是很快的,比如EGF基因,通过动物模型发现以后,两年以后,就从临床验证,很快转入相应的临床治疗。还有胶质细胞的发现,对于新的药物的开发,对于疾病的认识都将有很大帮助。目前国际上有很多研究者正在进行ALS的基础研究,很多临床学家,比如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的顶尖研究者也在做临床研究。 个人认为,ALS的治疗前景没有那么悲观。ALS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国际神经科学界的关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热点,每年都有很多文章发表在顶尖的杂志上,相信肯定会有突破的希望。 2、如何看待干细胞移植在运动神经元病治疗的应用及前景?干细胞研究在国内来说,有一个很大的困惑,就是把一个未来的希望当作现实来处理。干细胞对于神经变性疾病肯定是很有希望的。干细胞替代对于局部环境的改变,比分子更有把握一些。干细胞研究是国际上最前沿的一个关注热点,并且神经变性病是特别好的靶向性疾病。但是现在有很多问题

还没有搞清楚,需要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实践,逐渐解决。但是国内有一个不好的现象,并不是以科学探索的态度来做这件事,而是以赚取钱财的形式,收取病人的高额费用,来做一件完全没谱的事。我是非常反对这样做的。首先是有违医学伦理,甚至是起码的做人道德。病人生病已经是很痛苦的一件事情了,而且对于家庭来讲也面临很大的压力,很多病人经济条件有限,用于标准化治疗可能会有帮助,但是将钱投在一个没谱的治疗当中,说是在“谋财害命”一点也不为过。在许多问题没有解决之前,把治疗变成商业行为是极不可取的,更不要说科学态度了。 一方面对这种现象要指出来,另一方面,干细胞治疗的研究一刻也不能放松,这是一个非常有希望的研究方向,但是不应跟现实混淆在一起。总之,干细胞移植现在还远不成熟。 3、在ALS的治疗上取得突破的关键是什么,哪一种方法和思路是最可能实现的?我觉得现阶段是“鸡尾酒”疗法。因为运动神经病的总体发病机制不清楚,有时候单用一个药,在某一环节上能够改善,在整体上可能却不能解决问题。虽然本病的确切病因还不清楚,但是我们知道有神经兴奋毒性的问题、应激损伤的问题等,在这种情况下,是否能够考虑多环节地,针对不同途径联合用药,或许会产生更好的效果。在神经保护方面,有一些研究显示联合用药比单一用药效果要好,当然还没有最后的突破性结果。但是这是一个思路,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