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事故案例集锦

电气事故案例集锦
电气事故案例集锦

案例一:

安全措施不全电除尘内触电

【简述】2003年5月31日,某电厂检修人员进入电除尘器绝缘子室处理#3炉三电场阻尼电阻故障时,造成了检修人员触电死亡。

【事故经过】5月31日2时30分,某电厂电除尘运行人员发现:3号炉三电场二次电压降至零,四个电场得电除尘器当一个电场退出运行时,除尘效率受到一定影响。由于在夜间,便安排一名夜间检修值班人员处理该缺陷。在检修人员进入电除尘器绝缘子室处理#3炉三电场阻尼电阻故障时,由于仅将三电场停电,造成了检修人员触电,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原因】

1、运行人员停电操作存在严重得随意性,且仅将故障得3电场停电,安全措施不全面。

2、检修人员违反《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得规定,在没有监护得情况下单人在带电场所作业,且安全措施不全,造成触电。

3、运行班长在检修人员触电后,应急处理与救援不当。不就是立即对所有电场停电救人,而就是打电话逐级汇报,延误了抢救时间。

【防范措施】

1、紧急缺陷处理时,必须待安全措施完成后检修人员方可进行作业。并执行监护制度。

2、对工作场所存在可能发生得触电危险情况,事前开展危险点分析。

3、对职工加强应急处理与救援得教育。事故发生后,应立即采取措施救人,再向上级汇报。

案例二:

保护设置错误引发得一起事故

2004-10-21T22:33,某电厂发生了一起保护误操作事故,造成2号炉被迫停炉。为避免此类事故再次发生,现对事故得原因进行分析、总结。

1事故前得运行方式

1号炉出力204t/h,2号炉出力210 t/h,1,2号机抽汽运行,电负荷均为50MW;1,2号高压除氧器运行,1,2号给水泵并列运行。

2事故经过

运行汽机给水除氧值班员A在进行给水调节操作后,放开操作鼠标时,鼠标指示标正好

指在进行后期安装得3号高压除氧器低水位保护按钮得方格上。22:33,当A准备拿鼠标进行给水母管压力调整操作时,无意间点动鼠标,造成1,2号给水泵跳闸,而备用4号给水泵没有联动启动。锅炉由于给水泵全停,1,2号炉水位急剧下降,紧急减负荷已来不及,2号炉水位已消失,1号炉水位降至最下限,被迫停2号炉。经查,1,2号给水泵跳闸得原因就是因为3号高压除氧器低水位保护动作造成得。

3事故分析

3号高压除氧器当时正在安装调试,4号给水泵9月13日投入运行,由于4号给水泵得监视控制与3号高压除氧器得监视控制在同一画面上,但不在给水除氧操作得DCS主画面上,为了实现对4号给水泵监视控制,将4号给水泵监视控制画面移至了主DCS上,这样3号高压除氧器得监视控制也一起进入DCS主画面。

3号高压除氧器由于冲管,原来始终就是处于满水状态,直到10月20日16:00,由于安装公司要焊接化学取样管与进入3号高压除氧器内进行检查,所以将3号高压除氧器内得水全部放掉。

按常规,在DCS上投入保护必须经授权人得批准(输入专用密码),操作人、监护人要同时输入密码才能进行投入保护得操作,而3号高压除氧器低水位保护只在画面上设一个按钮,无论任何人,只要用鼠标在按钮上点动就可以实施重要保护得投、退操作,这就是违反保护投、退原则与程序得。所以,3号高压除氧器低水位保护得设置就是错误得。

同时,由于1,2号高压除氧器低水位保护从未投入过,所以对这一设备存在得重大缺陷没有及时发现,为这次事故得发生留下了隐患。

4防范措施

(1) 某厂目前处于运行、安装、调试交叉作业得非常时期,必须加强对交叉作业环节得管理。生技科、运行生产各单位在安装与调试工作涉及运行设备时,必须按程序办理手续,并提出预防措施。

(2) 生技科、微机中心针对全厂机、炉、电各类保护进行逐项检查,及时纠正存在得问题。

(3) 针对运行人员不规范得操作习惯进行培训、教育,提高运行人员得操作水平。

这次事故反映出我们得安全管理、技术管理与设备管理还存在着不够细致得问题,需要进行认真得分析、教育与处理,从而提高管理现代化发电企业得水平。

案例三:

检修之前不对号误入间隔触电亡

【简述】1996年10月9日,某热电厂检修人员误登带电开关造成人身触电死亡

【事故经过】1996年10月9日,某热电厂电气变电班班长安排工作负责人王某及成员沈某与李某对户李开关(35KV)进行小修,户李开关小修得主要内容就是:(1)擦洗开关套管并涂硅油。(2)检修操作机构。(3)清理A相油渍。并强调了该项工作得安全措施。

工作负责人王某与运行值班人员一道办理了工作许可手续,之后王某又回到班上。

当她们换好工作服后,李某要求擦油渍,王某表示同意,李即去做准备。王对沈说:“您检修机构,我擦套管”。随即她俩准备去检修现场,此时,班长见她们未带砂布即对她们说:“带上砂布,把辅助接点砂一下”。沈某即返回库房取砂布,之后向检修现场追王,发现王某已到与户李开关相临正在运行得户城开关(35KV)南侧准备攀登。沈某就急忙赶上去,把手里拿得东西放在户城开关得操作机构箱上,当打开操作机构箱准备工作时,突然听到一声沉闷得声音,紧接着发现王某已经头朝东脚朝西摔爬在地上,沈便大声呼救。此时其她同志在班里也听到了放电声,便迅速跑到变电站,发现王躺在户城开关西侧,人已失去知觉,马上开始对王进行胸外按压抢救。约10分钟后,王苏醒,便立即送往医院继续抢救。但因伤势过重,经抢救无效于十月十七日晨五时死亡。从王某得受伤部位分析得知,王某得左手触到了带电得户城开关(35KV)上,触电途经左手——左腿内侧,触电后从1.85米高处摔下,将王戴得安全帽摔裂,其头骨、胸椎等多处受伤。

【事故原因】

当工作负责人王某与沈某到达带电得户城开关处时,既未瞧见临时遮栏,也未瞧见“在此工作”标示牌,更未发现开关西侧有接地线。根本未核对自己将要工作得开关,到底就是不就是在二十分钟前与电气值班员共同履行工作许可手续得那台开关,就冒然开始检修工作,其安全意识淡薄。

【防范措施】

1、开工前必须认真进行设备“三核对”。

2、《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与变电所电气部分)第54条规定:“完成工作许可手续后,工作负责人(监护人)应向工作组人员交待现场安全措施,带电部位与其她注意事项”,此项工作应在工作现场进行。工作负责人应向工作组成员进行安全交底与技术交底,肩负起工作监护人得职责。

3、《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与变电所电气部分)第51条对工作组成员得安全责任规定:“应认真执行规程与现场安全措施,互相关心施工安全,并监督本规程与现场安全措施得实施”。每位参加工作得成员都要遵守。

案例四:

擅自解除闭锁带电合接地刀闸

【简述】2002年12月10日15时18分,某发电厂在112-4刀闸准备做合拉试验中,运行操作人员不认真核对设备名称、编号与位置,走错位置,又未经许可,擅自解除闭锁,造成一起带电合接地刀闸得恶性误操作事故。

【事故经过】112-4刀闸消缺工作应该在112开关检修工作结束(工作票全部终结),并将112系统内地线全部拆除后,重新办理工作票。在112-4刀闸准备做合拉试验中,运行操作人员不认真核对设备名称、编号与位置,错误地走到112-7接地刀闸位置,不经值长许可,擅自解除闭锁,将112-7接地刀闸合入,造成带电合接地刀闸得恶性误操作事故。

【原因分析】

1、安全生产疏于管理,习惯性违章长期得不到有效制止。在本次操作中,操作人、监护人不认真核对设备得名称、编号与位置,在执行拉开112-2-7接地刀闸得操作中,错误走到了与112-2-7接地刀闸在同一架构上得112-7接地刀闸位置,将在分闸位置得112-7接地刀闸错误得合入。就是事故发生得直接原因。

2、电磁锁就是防止电气误操作得重要设备,管理人员与各级领导对电磁锁得管理长期地不重视(时常出现正常操作时电磁锁打不开得缺陷与故障,影响了正常得操作,某些运行人员才在操作中同时携带两把电磁锁得钥匙,其中一把为正常操作得大钥匙,一把为解除闭锁得小钥匙,以备正常操作电磁锁打不开时用小钥匙解除闭锁。由于操作人员随身携带着解除闭锁得钥匙,并且不履行审批手续,致使误操作事故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3、电磁锁发生缺陷,运行人员不填写缺陷通知单。检修人员“二五”检查也走了过场,管理人员与各级领导对电磁锁得运行状况无人检查,对缺陷情况不掌握,致使电磁锁缺陷长期存在。

4、电磁锁及其解锁钥匙得管理不完善,存在漏洞。按照规定,电磁锁解锁操作需经当值值长批准。但在本次操作中,在值长不在场得情况下,电气运行班长没有执行规定,未经值长批准,未填写“解除闭锁申请单”,致使操作人在盲目操作情况下强行解除闭锁合上了112-7接地刀闸。不允许随意修改操作票,不允许擅自解除闭锁装置。违反25项反措中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得相关规定。

5、操作监护制流于形式,监护人未起到监护得作用。操作中,监护人、操作人走错位置,操作人执行拉开接地刀闸操作时变成了合闸操作,监护人未能及时发现错误,以致铸成大错。

6、值长缺乏电网观念,没有站在保电网安全得高度来指挥全厂生产工作。

【防范措施】

1、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加强对25项反措中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得相关规定学习与理解,建立严格得考核奖惩制度,关键要加大对管理者得考核,使安全得工作条件来保障运行人员得生命安全,并以督促其对安全生产及其设备得管理。值班负责人在工作安排时要交代清运行方式此项工作得安全注意事项。在时间许可得情况下,要填制操作票,按票执行,做到按章办事。

2、设备缺陷利用MIS网络进行闭环管理,对电磁锁等设备缺陷得处理严格按时考核,提高设备得健康水平。尽快编制、实施与落实电气防误闭锁管理制度,从技术、制度等源头上实行事前防范。

3、加强职工得安全教育与业务技能得学习,提高安全责任感,严格执行电气倒闸操作票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定期举办机械闭锁与电气闭锁专业知识讲座。

4、值长、班长就是值班现场得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要树立全局观念,安全生产工作要全面考虑,严细认真地安排操作,建立安全生产互保机制。

5、加强运行倒闸危险点分析与预控管理工作,危险点得分析要具体、有针对性,防范措施要具有可操作性。

6、值长要有电网观念,站在保电网安全得高度来指挥全厂生产工作。各级管理工作者都要加强管理责任感。提高对安全生产得认识,严肃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时向大家宣讲上级部门有关安全生产得规定、制度、事故通报,并将精神实质贯彻到具体工作中。

案例五:

业务不熟有电当没电违章作业险丢命一条

一、事故概况

2001年5月24日9时50分,辽宁省某石化厂总变电所所长刘某,在高压配电间瞧到2号进线主受柜里面有灰尘,于就是就找来一把笤帚打扫,造成1Okv高压电触电事故。经现场得检修人员紧急抢救苏醒后,送住市区医院。经医生观察诊断,右手腕内侧与手背、右肩胛外侧(电流放电点)三度烧伤,烧伤面积为3%。

二、事故经过

5月24日8时40分,变电所所长刘某安排值班电工宁某、杜某修理直流控制屏指示灯,宁某、杜某在换指示灯灯泡时发现,直流接线端子排熔断器熔断。这时车间主管电气得副

主任于某也来到变电所,并与值班电工一起查找熔断器故障原因。当宁某与于某检查到高压配电间后,发现2号主受柜直流控制线路部分损坏,造成熔断器熔断,直接影响了直流系统得正常运行。接着宁某与于某就开始检修损坏线路。不一会儿,她们听到有轻微得电焊机似得响声。当宁某站起来抬头瞧时,在2号进线主受柜前站着刘某,背朝外,主受柜门敞开,她判断就是刘某触电了。宁某当机立断,一把揪住刘某得工作服后襟,使劲往外一拉,将她拉倒在主受柜前地面得绝缘胶板上,接着用耳朵贴在她胸前,没有听到心脏得跳动声,宁某马上做人工呼吸。这时于某已跑出门,去找救护车与卫生所大夫。经过十几分钟得现场抢救。刘某得心脏恢复了跳动,神志很快清醒了。这时,闻讯赶来得职工把刘某抬上了车,送到市区医院救治。

后经了解得知,刘某在宁某与于某检修直流线路时,她瞧到2号进线主受柜里有少许灰尘,就到值班室拿来了笤帚(用高梁穗做得),她右手拿着笤帚,刚一打扫,当笤帚接近少油断路器下部时就发生了触电,不由自主地使右肩胛外侧靠在柜子上。

三、事故原因分析

(1)刘某违章操作。刘某对高压设备检修得规章制度就是清楚得,她本应当带头遵守这些规章制度,遵守电器安全作业得有关规定,但就是,刘某在没有办理任何作业票证与采取安全技术措施得情况下,擅自进入高压间打扫高压设备卫生,这就是严重得违章操作,也就是造成这次触电事故得直接原因。刘某就是事故得直接责任者。

(2)刘某对业务不熟。1992年,工厂竣工时,设计得双路电源只施工了1号电源,2号电源得输电线路没架设,但就是,总变电所却就是按双路电源设计施工得。这样,2号电源所带得设备全由1号电源通过1号电源联络柜供电到2号电源联络柜,再供到其它设备上,其中有1条线从2号计量柜后边连到2号主受柜内少油断路器得下部。竣工投产以来,2号电源得电压互感器、主受柜、计量柜,一直未用,其高压闸刀开关、少油断路器全部打开,从未合过。刘某担任变电所所长工作已经两年多,由于她本人没有认真钻研变电所技术业务,对本应熟练掌握得配电线路没有全面了解掌握(在总变电所得墙上有配电模拟盘,上面反映出触电部位带电),反而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因此,把本来有电得2号进线主受柜少油断路器下部误认为没有电,所以敢于大胆地、无所顾忌地去打扫灰尘。业务不熟就是造成这次事故得主要原因。

(3)缺乏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5月21日,总变电所已经按计划停电一天进行了大修,总变电所一切检修工作都已完成。时过3日,她又去高压设备搞卫生。按规定,要打扫,也要办理相关得票证、采取了安全措施后才可以施工检修。她全然不想这些,更不去

想自己得行为将带来什么样得后果,不把自身得行为与安全联系起来考虑,足见缺乏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

(4)车间与有关部门得领导,特别就是车间主管领导与电气主管部门得有关人员,由于工作不够深入,缺乏严格得管理与必要得考核,对职工技术业务水平了解不够全面,对职工进行技术业务得培训学习与具体得工作指导不够,就是造成这起事故得重要原因。

四、事故防范措施

(1)全厂职工要认真对待这次事故,认真分析事故原因,从中吸取深刻教训。开展一次有关安全法律法规得教育,提高职工学习与执行“操作规程”、“安全规程”得自觉性,杜绝违章行为,保证安全生产。

(2)在全厂开展一次电气安全大检查。特别就是在电气管理、电气设施、电气设备等方面,认真查找隐患,并及时整改,杜绝此类触电事故重复发生。

(3)加强职工队伍建设,确实把懂业务、会管理、素质高得职工提拔到负责岗位上来,带动与影响其她职工,使职工队伍得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保证生产安全。

(4)要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各级管理人员与职工安全责任明确落实,切实做到从上至下认真管理,从下至上认真负责,人人都有高度得政治责任心与工作事业心,保证安全生产得顺利进行

案例六:

一起带地合闸误操作事故得教训

2004-07-05,某供电局110 kV无人值班变电站操作队运行人员在对某电气检修设备自检修转运行得过程中,忘记拆除检修设备上所挂得接地线,从而造成带地线合闸送电得恶性误操作事故。

1事故经过

2004-07-05下午,黄某等3人在110 kV无人值班变电站从事1号主变10 kV 901号开关储能电机得更换工作。16:00,操作队正值刘某接受工作任务后,将该站1号变901号开关由停用转检修,并在1号主变得9011号刀闸与901号开关之间、在1号主变10k V侧避雷器与901号开关之间得接地点放在10 kV开关室外,执行该项操作任务时,根据技术员陈某得建议,将2组接地线都挂在开关柜内开关得两侧。此项操作未在“五防”模拟图上演习,而就是直接解锁操作。

17:37,901号开关储能电机得更换工作完成后,操作队现场人员办理了工作票得终结

手续,正值刘某在工作票“工作终结”栏许可人处签了字,同时在接地线拆除栏填写了接地线编号、组数,并签了名。但接地线实际并未拆除。这时刘某向调度汇报该站1号主变10 kV 901号开关更换储能电机工作结束,申请投入1号主变。地调李某随即下令,将1号主变901号开关由停用转运行,刘受令后,由副值程某准备操作票。当操作票还未填写完整时,技术员陈某就监护正值刘某在“五防”模拟图板上进行演习,随后正值刘某便监护副值杨某在后台机上进行操作。18:52,当合上110 kV丹苏西151号开关时,突然发生猛烈炸响,1号主变差动保护动作,151号开关跳闸。到此时,操作队人员才猛然醒悟,忘记拆除地线,造成了带地线合闸送电得恶性误操作事故。

此次误操作事故使1号主变901号开关因三相严重短路而烧坏(ZN63A型开关柜内装VS1真空开关)。

2事故原因

(1) 倒闸操作人员严重违规,违反了《安规》中关于倒闸操作全过程都要录音并做好记录,持票模拟演习,然后再进行实际设备操作得规定。此事故中操作队人员无票进行操作,而开好得倒闸操作票既不合格又未使用(该站操作票只填写了时间、任务、顺序内容而无监护人,操作队值班负责人也未签名,也无开始操作时间)。这一点就是导致此次事故发生得主要原因。

(2) 检修工作一旦结束,双方履行了工作终结手续,操作队人员应立即拆除该工作地点所挂所有组数接地线。但操作队人员在901号开关得工作全部结束后,未及时拆除接地线,这就是带地线合闸事故发生得根本原因。

(3) 该站接线较简单,当天工作也不多,倒闸操作也不复杂,但值班记录上错误却很多,接地线也未在上面反映出来。对1号主变回路合闸送电,操作队在场人员起码应该对该送电回路有无短路接地线及杂物等进行一次全面得详细检查,才可送电。这些基本得工作要领也被操作队人员遗忘了。

(4) 操作中严重违反《运行规程》中关于倒闸操作制度及防误装置解锁操作规定。操作人员在执行将1号主变901开关由停用转检修得操作任务时,未在“五防”模拟图板上演习,便擅自使用解锁钥匙解锁,装设接地线,致使在送电倒闸操作时防误装置未能起到应有得防误作用。

(5)当天工作现场有操作队队长、技术员、班长、正值等6人,现场缺乏统一得工作指挥,对当天得工作、倒闸、安全送电等重视不够,特别就是对重要部位得检查出现严重疏漏。

(6) 违反了《安规》中关于工作终结制度得规定,即:“只有在同一停电系统得所有工作

票结束,拆除所有接地线、临时遮栏与标示牌,恢复常设遮拦,并得到值班调度员或值班负责人得许可命令后,方可合闸送电。”但正值在未经过核实接地线就是否确定已经拆除得情况下,就在工作票得接地线拆除栏填写了拆除得接地线编号、组数,并签了名。此后又向调度汇报了工作结束,可以投入运行。说明当值人员对工作中关键性得问题缺乏核实与应有得责任心,对履行工作终结手续得原则不清楚、执行不力。

(7) 无票操作也发生在接地线得使用管理上。安装得接地线未按要求持票操作,也未在接地线使用记录上登记。同时也反映出对工作终结后接地线得拆除存在随意性,潜意识中认为验收后就已将接地线拆除,而不就是以就是否执行了拆除接地线得倒闸操作票为准。

(8) 严重违反倒闸操作制度,在倒闸操作票还未填写完得情况下,即无票进行设备倒闸操作,而且在倒闸操作中,还途中换人,犯了倒闸操作一大忌。

3 防范措施

(1) 认真组织,合理安排,按照事故调查“四不放过”得原则,全方位、多层次地进行事故分析与安全教育工作。认真吸取事故教训,提高全局职工对安全生产重要性得再认识,并要求每一位职工对照此事故,有针对性地写出反习惯性违章得心得体会。同时,将每年得7月5日作为“安全生产教育日”以警示教育职工,“安全生产不能忘,遵章贯规不能忘”。

(2) 以本次事故为反面教材,加强职工安全法规教育,持续推进“三无”(无违章企业、无违章班组、无违章职工)工作。举办工作票、操作票学习班,提高职工认真填写与执行“两票”工作重要性得认识。同时针对近年来新投、改建投入设备较多得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职工技能培训,全面提高职工技术水平,并进行严格得考试。

(3) 坚决堵塞安全管理漏洞,对24个变电站得接地线使用登记、防误解锁钥匙得管理进行全面清理,修改完善管理制度,以杜绝运行值班人员随意使用解锁钥匙与接地线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制定检修标准化作业卡,以实现变电、线路设备检修作业管理得规范化、标准化。安监部收集整理危险点资料,完成“危险点分析与控制措施”得完善工作,行文下发执行。与此同时,安监部还组织值日安全监察师培训班,以提高监督工作水平,从而提高与改进工作质量与监督效果,认真吸取事故得惨痛教训,积极落实各项反事故措施,彻底扭转安全生产得被动局面。

案例七:

一起因误判断而导致误操作得事故分析及反思中盐皓龙有限责任公司热电站安装2台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单机容量3 MW,其主接

线采用单母线分段,并通过10kV联络线与地区电网新华变电站并网运行。2004-05-16,运行人员把因系统事故使发电机解列错判为系统非同期振荡而实施错误操作,造成全厂停电、停产事故。

1事故概述

2004-05-16 T 07:40,热电站主控室“10kV母线Ⅰ、Ⅱ段接地”、“1,2号机强励动作”、“掉牌未复归”等光字牌打出;1,2号发电机定子电压瞬间下降且摆动,频率由原来50、5 Hz很快下降且指针摆动异常;有功功率表、无功功率表在瞬间摆动后上冲至最大值;同时自动减载装置动作,跳开发电机10kV母线部分馈线,减出力;1,2号发电机频率突降至45 Hz,电压却异常增大,超过11、5 kV。现场运行人员对电压上升、频率下降这种现象很难理解,一时陷入慌乱,后运行人员断开10kV联络线开关,与电力系统“脱离”。

2 事故原因

(1) 事故调查中发现,07:40发电机定子电压增至11、5kV,频率降至45Hz左右时,发电机已与系统解列,并孤立运行,而运行人员却误认为发电机一直并在电网上。

经调查分析,当天新华变电站主变压器故障,差动保护动作,事故跳开了主变压器三侧得断路器。此时,热电站2台发电机除带皓龙公司生产负荷用电,还短时带上地区变电站10 k V部分用户。由于负荷骤增,2台发电机频率下降,发电机产生较大得去磁电枢反应,使发电机电压瞬间下冲,于就是部分用户及该厂自动减载装置、失压脱扣装置动作,甩掉大量负荷。但从现场表计指示瞧,发电机所带负荷接近额定值,2台发电机强励动作,使电压迅速上冲到11、5 kV左右。但由于汽轮发电机负荷急剧变化,仅靠汽轮机自动调节根本无法将其转速调至额定转速。根据图2所示得汽轮机调速特性曲线,当负荷为P1时,机组在a点运行,其转速为额定转速ned(3000r/min),频率为50Hz,若机组负荷由P1增至P2时,则在调速特性曲线b点上运行,这时机组转速低于额定转速ned,频率低于50 Hz。因机组得频率允许变动范围为±0、5 Hz,当负荷变动较大,使机组得频率超出允许变动范围时,就需要在汽轮机调速器自动调节得基础上,进行人工调节,即调节汽轮机调速器上得同步器。操作同步器可以使调速汽门开大或关小,以改变调速曲线得位置,使它在一定范围内上下移动。为了使机组在带负荷P2时,转速恢复到3 000 r/min,即频率达到50 Hz,可以通过人工调节,将调速特性曲线向上移到2得位置,使机组得运行点从b点移到c点。

在本次事故中,因运行人员误认为机组仍并在电网上,且误判为就是系统发生了非同期振荡,于就是按规程中有关发电机非同期振荡得处理办法处理,即“在强励动作时,迅速减小发电机得有功功率”,力图尽快拉入同步。事实上运行人员所实施得操作却就是严重得误操作,

结果使频率低于45Hz。在调整失败后,2台机组被迫停机,直到08:54才与系统并列,恢复正常生产。

(2)设备存在严重问题。当机组频率降至45 Hz时,10kV并网线路得低周保护本应正确动作,却没有动作。后检查发现,跳闸出口中间继电器BCJ得出口回路中,2SJ时间继电器接点卡死,保护拒动。

3 教训与反思

(1)本次事故就是由于运行人员判断错误,把发电机组得孤立运行误认为系统非同期振荡,从而造成严重误操作。所以必须加强运行人员得技术学习与业务培训,提高运行人员正确判断与处理事故得能力。

(2)本次事故说明热电站在设备管理上存在较大得疏漏。必须对热电站10 kV并网线路,低压低周继电保护BCJ得出口回路中2SJ时间继电器接点卡死情况进行彻底消除,对发电机所有继电保护进行校验,确保其动作得灵敏性、可靠性、速动性、选择性,同时应举一反三,提高热电厂所有设备得管理水平,确保全厂设备处于完好得受控状态。

案例八:

湛江电厂6kVPT烧毁得原因及对策湛江电厂6kV公用ⅡB段工作电源进线PT为厦门ABB开关厂得产品,在2002年得运行中曾烧毁2台,现将其原因做一下简单分析。

1事件经过

(1) 2002-03-22 T09:26,Ⅱ期电气控制屏突发"6kV公用ⅡB段接地","6 kV公用段复合电压动作"光字。值班员检查6 kV公用ⅡB段母线线电压正常(6kV);就地检查发现负荷锅炉检修变有接地掉牌,6 kV公用ⅡB段工作进线PT冒烟。转换负荷,停运该段母线后,拉出PT检查,C相已被烧毁,但PT高压保险完好。

(2)2002-07-01 T12:30,电气控制屏突发"6 kV公用ⅡB段接地"光字。值班员检测6 kV母线C相对地电压为0,其它两相正常,判断C相金属接地。同时接燃料值班报告,燃料5号皮带机缺相运行。停该皮带机,检查66kV公用ⅡB三相电压均在4、2 kV左右摆动,而线电压均正常(6 kV)。13:32,继发"6 kV公用段复合电压"光字,且接地光字无法消失。13:33,值班员切开燃料(二)负荷开关,接地光字消失。检查发现,6kV公用ⅡB段工作进线PT两相烧毁,但PT高压保险完好。

2 原因分析

(1) 接线方式存在问题。6 kV公用ⅡB段负荷中,锅炉检修变及燃料(二)路电源2个负荷得电缆太长且容易接地,使母线及其有电联系得系统得等值电容增大(包括其它负荷各相对地电容在内),为共振创造条件。

(2) 电路中。6 kV公用ⅡB段系统中性点不接地,但其PT高压侧中性点就是接地得,且PT得铁芯电感得起始值与等值电容组成得自振频率小于并接近于共振频率。因此,电路中得电感减小或等值电容增大,都能引起共振。即电路中得非线性电感得变化范围不够大。

(3)激发原因。6 kV公用ⅡB段负荷中,锅炉检修变及燃料(二)路电源2个负荷380 V侧母线上得小电机比较多,操作与切换频繁,且工作条件恶劣,容易造成单相接地、单相断线等,为共振创造条件。

(4)2次PT烧毁都就是在某一负荷某一相接地后发生得。A相PT初级所受电压比正常运行时得电压升高3倍。由于电压互感器为铁芯线圈,且与电容并联,构成因参数配合而可能产生铁磁谐振得电路。在单相接地瞬间,使电容与电感电流增加,加上铁芯饱与,使总电流起很大变化,引起共振。这种并联电路发生电流铁磁共振时,使电压互感器得一次侧线圈得电流增大十几倍,但其电流值尚未达到电压互感器高压保险熔断值,故高压保险未熔断。但电流又超过额定值,长时间过电流得作用,致使PT烧毁。

3 处理措施

(1) 在电压互感器次级得开口三角形侧接上一个电阻,数值约几十欧,要小于0、45Xj (Xj就是PT归算到低压侧得工频激磁感抗),或接一个灯泡在开口三角形上或在PT二次回路上安装消谐装置。

(2)在母线上接入一定大小得电容器(Xc),使比值XC/XL<0、01,就可避免共振。

(3) 6 kV公用ⅡB段负荷分布很不合理,锅炉检修变及燃料(二)路电源2个负荷得电缆太长、中间接头多且容易接地或断线。必须改变ⅡB段得负荷分布,达到改变其对地等值电容得目得。

(4)值班人员平时必须密切监视该段得接地情况,在系统发生谐振时,迅速改变该段得负荷分布,以破坏谐振条件。

(5) 采用质量较好、铁芯不易饱与得电压互感器,或改变电压互感器得接线方式。

电气事故案例分析(20100611)

电气事故案例分析题 (2) 一、运行人员擅自传动发变组保护装置,造成机组跳闸 (2) 二、擅自解除闭锁带电合接地刀闸 (2) 三、安全措施不全电除尘触电 (3) 四、带负荷推开关 (4) 五、野蛮操作开关,导致三相短路 (5) 六、小动物进入电气间隔,造成机组跳闸 (7) 七、PT保险熔断造成机组跳闸 (7) 八、励磁整流柜滤网堵塞,造成机组跳闸 (8) 九、励磁变温度保护误动,造成机组跳闸 (9) 十、6KV电机避雷器烧损,发变组跳闸 (9) 十一、MCC电源切换,机组跳闸 (10) 十二、励磁机过负荷反时限保护动作停机 (12) 十三、220千伏A相接地造成差动保护动作停机 (12) 十四、查找直流接地,造成机组跳闸 (13) 十五、查找直流接地,造成机组跳闸 (14) 十六、检修工作不当,造成机组跳闸 (15) 由于人员工作不当,229出线与220kV下母线距离过近放电,引起保护动作。 (15) 十七、主变差动保护误动 (15) 十八、主变冷却器全停使母线开关跳闸 (16) 十九、试验柴油发电机造成机组停运 (16) 二十、定冷水冷却器漏泄,定子接地保护动作停机 (17)

电气事故案例分析题 一、运行人员擅自传动发变组保护装置,造成机组跳闸 事件经过 1月8日某厂,#3发电机有功85MW。运行人员XX一人到#3发-变组保护屏处学习、了解设备,进入#3发-变组保护A柜WFB-802模件,当查看“选项”画面时,选择了“报告”,报告容为空白,又选择了“传动”项,想查看传动报告,按“确认”键后,出现“输入密码”画面,再次“确认”后进入保护传动画面,随后选择了“发-变组差动”选项欲查看其容,按“确认”键,#3发-变组“差动保护”动作出口,#3发-变组103开关、励磁开关、3500开关、3600开关掉闸,3kV5段、6段备用电源自投正确、水压逆止门、OPC保护动作维持汽机3000转/分、炉安全门动作。 原因分析: 1.在机组正常运行中,运行人员在查看3号发-变组微机保护A柜“保护传动”功能时,越权操作, 造成发-变组差动保护出口动作。是事故的主要原因。 2.继电保护装置密码设置为空,存在人员误动的隐患。是事故的次要原因。 3.运行人员无票作业,且未执行操作监护制度。 暴露问题: 1、违反《集团公司两票管理工作规定》,无票作业。 2、集团公司《防止二次系统人员三误工作规定》执行不到位,继电保护密码管理存在漏洞。 3、运行人员安全意识不牢固,盲目越权操作。 4、运行人员技术水平不高,对操作风险无意识。 采取措施: 1、加强对运行人员的技术培训,并吸取此次事故的教训。 2、认真对照集团公司《防止二次系统人员三误工作规定》进行落实、整改,进一步完善制度。 3、加强“两票”管理,各单位要严格执行《集团公司两票管理工作规定》,严禁无票作业。 4、发电部加强对运行人员安全教育和遵章守纪教育及技术培训,并认真吸取此次事故的教训,不 要越限操作。 5、继电保护人员普查所有保护设备,凡有密码功能的一律将空码默认形式改为数字密码。完善警 告标志,吸取教训。完善管理制度,加强设备管理。 二、擅自解除闭锁带电合接地刀闸

(完整版)地铁事故案例汇编(终)

地铁建设事故案例汇编 (内部资料) 西安市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安全质量监督处 二OO九年十一月六日

目录 引言 (2) 【地面沉陷篇】 (3) 【管线断裂篇】 (10) 【涌水坍塌篇】 (14) 【气体爆燃篇】 (32) 【高空坠物篇】 (38) 【机械侧翻篇】 (40) 【意外伤亡篇】 (44)

引言 地铁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铁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建设期的风险管理尤为重中之重。近年来,全球地铁事故不断发生,我国的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南京等城市先后发生了不少事故。收集地铁建设事故案例,分析地铁建设过程中突发意外事故的影响因素,对于制定预防事故相关对策以及突发事故后的救援措施,确保地铁建设的顺利进行、预防和减少事故、降低事故损失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此次地铁建设事故案例汇编主要收集了国内地铁建设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故,其内容包括地面沉陷、管线断裂、涌水坍塌、气体爆燃、高空坠物、机械侧翻、意外伤亡。文字及照片均来自相关报道和有关资料,基本保留原文,以资借鉴。

【地面沉陷篇】 案例一、广州地铁海珠区二、八号线地陷导致居民楼倾斜 1.事故经过 2009年1月4日上午10时许,海珠区东晓南路瑞宝村一幢木桩结构的六层楼房突然发生倾斜,附近的地面也发生沉降,涉及沉降的房屋有三幢。事故原因与地铁施工有关,相关部门对五幢楼的群众进行了疏散并安置。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截至当日中午12时监测到的数据表明,房屋的沉降趋于稳定,暂无倒塌危险。相关部门成立了专家组,对现场情况进行论证,对沉降房屋进行妥善处理。 2.事故原因 事故现场离正在施工的地铁东晓南站约100米,而发生倾斜的楼房正是位于地铁二、八号线(即二号线、八号线的并行路段)东晓南隧道上方。地铁该项目负责人表示,在盾构机通过之前,施工单位已做了准备。而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1) 首先是该路段地质情况复杂; 2) 其次是倾斜的房屋是木桩结构; 3) 最后是地基稳定性较差。 3.事故图片

典型电气事故案例分析

典型电气事故案例分析 渤海石油职业学院阎相环 一、接地保护线烧伤人 1、事故经过 1994年4月6日下午3时许,某厂671变电站运行值班员接班后,312油开关大修负责人提出申请要结束检修工作,而值班长临时提出要试合一下312油开关上方的3121隔离刀闸,检查该刀闸贴合情况。于是,值班长在没有拆开312油开关与3121隔离刀闸之间的接地保护线的情况下,擅自摘下了3121隔离刀闸操作把柄上的“已接地”警告牌和挂锁,进行合闸操作。突然“轰”的一声巨响,强烈的弧光迎面扑向蹲在312油开关前的大修负责人和实习值班员,2人被弧光严重灼伤。 2、原因分析 本来3121隔离刀闸高出人头约2米,而且有铁柜遮挡,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其弧光不应烧着人,可为什么却把人烧伤了呢?原来,烧伤人 的电弧光不是3121隔离刀闸的电弧光,而是两根接地线烧坏时产生的电弧光。两根接地线是裸露铜丝绞合线,操作员用卡钳卡住连接在设备上时,致使一股线接触不良,另一股绞合线还断了几根铜丝。所以,当违章操作时,强大的电流造成短路,不但烧坏了3121隔离刀闸,而且其中一股接地线接触不良处震动脱落发生强烈电弧光,另一股绞合线铜丝断开处发生强烈电弧光,两股接地线瞬间弧光特别强烈,严重烧伤近处的2人。 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是临时增加工作内容并擅自操作,违反基本操作规程。 3、事故教训和防范措施 1).交接班时以及交接班前后一刻钟内一般不要进行重要操作。 2).将警示牌“已接地”换成更明确的表述:“已接地,严禁合闸”。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绝对禁止带地线合闸。 3).接地保护线的作用就在于,当发生触电事故时起到 接地短路作用,从而保障人不受到伤害。所以,接地线质量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地铁运营事故案例修订稿

地铁运营事故案例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一、运营事故案例 案例一:“”西单电梯事故 发生时间:2011年9月22日18时11分 发生地点:三西单站站台3号电梯 事故类型:违章违纪 事故影响:导致乘客在电梯上头部拥堵、挤伤 事故经过 2011年9月22日11时55分,西单站带班值班站长在站台巡视时发现西单站站台3号电梯故障,有异响,立即停梯,关闭电梯上下围栏,并挂故障牌;同时报机电人员维修,写报修记录。12时00分机电第二项目部电

梯维修中心主任唐某某、维修员南某某接到西单站客运人员报修电话,于12时20分到达西单站。机电维修人员到达现场后,根据车站工作人员的描述,对地铁故障情况进行检查,发现在电梯头部疏齿板处有3个小锣钉,进行了清除处理,开启扶梯试运转,看到扶梯运转正常,便向车站工作人员报告修复完成。此时机电工作人员在未打开该电梯上方护栏门的情况下,打开了该电梯下方的护栏门,且该电梯处于运行状态。恰好有列车进站,乘客乘坐3#扶梯,由于该扶梯上头部护拦门未完全打开,形成拥堵,发生乘客挤伤。 事故原因分析 经过对现场勘查、现场人员问询,并查看录像,调查判断,得出结论如下: (一)事故发生直接原因:电梯上头部护栏门没有打开是造成乘客拥堵、挤伤的直接原因。 (二)间接原因:机电维修人员对扶梯故障处理后,没有按照电梯维修规定进行全面运转检查,也没有按照电梯运行规定与客运人员进行交接;同

时也反应出机电公司在人员管理、安全教育方面存在缺失以及维修规章制度执行不到位等问题。 整改措施 1. 进一步加强全体员工教育培训力度,尤其对相关规章制度的掌握和执行落实。 2.加强运营分公司与设备分公司故障处理应急演练,优化并做好应急处置工作,提高现场应急处置水平。 3.立即对各线扶梯进出口护拦进行全面检查,统计汇总单向门位置数量,制定双向开启方案后,全面进行整改。 4.将所有运行扶梯护拦门置于开启状态,进行临时邦固。 5.将此次事件制作成案例,对全员进行一次教育,在全公司范围开展“举一反三查隐患”活动。

典型电气事故案例大全

典型电气事故案例汇编 汇编:郝建伟 2012年4月10日 前言 通过典型事故案例学习,认清每一次事故的根源,消除松懈麻痹思想,强化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增强做好安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强事故问责,进一步明确各自安全责任,使安全生产“可控、再控”,建立和完善各类规章制度,加大反违章和安全监督监察力度,推行安全工作标准化,深化安全事故闭环管理,检查事故管理和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避免解决事故处理失之于宽、失之与松的问题,使安全生产基础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保证发电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本《典型事故案例汇编》收集了我厂建厂以来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较为典型的电气事故,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防范措施。希望各部门、各班组认真学习,接受事故教训,不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防范能力,结合自身工作特点,举一反三,使防范措施真正落到实处,夯实生产安全基础,促进企业建立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发电设备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目录 一黄台电厂继电保护误接线事故 二黄台电厂110KV母差保护直流接地动作致Ⅰ母线跳闸 三黄台电厂220KVⅡ母线PT刀闸引线支柱瓷瓶污闪事故 四黄台电厂小动物造成发电机出线短路事故 五黄台电厂发电机转子内冷水回路堵塞致小修延期事故

六黄台电厂继电保护误整定事故 七黄台电厂#7机丙循环水A相CT下部接线处熔化导致停机事故 八黄台电厂#7机油隔离6KV电源老鼠短路致#7炉灭火 九黄台电厂#7机205开关B相CT爆炸事故 十黄台电厂6KVⅦ段母线室漏雨造成母线故障 十一黄台电厂#6机低真空停机保护动作 十二黄台电厂#7机定子接地保护动作, 发电机跳闸 十三黄台电厂#7发电机定子A相接地故障 十四金陵电厂“”电气误操作事故 十五金陵电厂“”电气设备事故 十六沁北电厂500kVⅡ母线由运行转检修过程中运行人员误操作事故 十七沾化热电厂“”全厂停电事故 (一)继电保护误接线事故 一、事故经过 1984年10月12日,事故前总负荷 210MW,黄南线有功负荷为 5MW,6:12南郊变电所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我厂110KV黄南线距离保护I段动作跳闸,重合闸因投同期鉴定方式没有动作,6:20按调度命令合上黄南线103开关,恢复运行。 二、原因分析 根据录波分析,故障电流已达到另序1段保护动作定值,但没有动作,而距离I段保护动作。从原理及接线看距离I段系误动,经分析阴抗元件电流回路接线不合理。 PLH-12/AI型系上海早期产品,厂家说明书及水电部检验规程对接地距离切换为相间距离,从原理设计和对接线要求均没有明确的说明,我厂也没有研究、分析,特别对中调76年下达的距离保护整定值通知单提出停用接地距离同时另序变流器K值为的要求没提出异议,而后又对78年、79年通知单提出接地距离取消另序变流器K值的变动,由于对接线要求认识不足,没有做真的分析研究,也滑积极向上级业务部门联系,仍按制造厂原接线运行,致使误动作事故的发生。 三、防范措施 (1)、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水平。 (2)、坚持严细作风,提高保护校验质量,确保保护的准确性。 (3)、加强和上级业务部门的联系和请示,同时建议上级业务部门对保护主接线的改变能

电气事故案例集锦

案例一: 安全措施不全电除尘内触电 【简述】2003年5月31日,某电厂检修人员进入电除尘器绝缘子室处理#3炉三电场阻尼电阻故障时,造成了检修人员触电死亡。 【事故经过】5月31日2时30分,某电厂电除尘运行人员发现:3号炉三电场二次电压降至零,四个电场的电除尘器当一个电场退出运行时,除尘效率受到一定影响。由于在夜间,便安排一名夜间检修值班人员处理该缺陷。在检修人员进入电除尘器绝缘子室处理#3炉三电场阻尼电阻故障时,由于仅将三电场停电,造成了检修人员触电,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原因】 1.运行人员停电操作存在严重的随意性,且仅将故障的3电场停电,安全措施不全面。 2.检修人员违反《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规定,在没有监护的情况下单人在带电场所作业,且安全措施不全,造成触电。 3.运行班长在检修人员触电后,应急处理和救援不当。不是立即对所有电场停电救人,而是打电话逐级汇报,延误了抢救时间。 【防范措施】 1.紧急缺陷处理时,必须待安全措施完成后检修人员方可进行作业。并执行监护制度。 2.对工作场所存在可能发生的触电危险情况,事前开展危险点分析。 3.对职工加强应急处理和救援的教育。事故发生后,应立即采取措施救人,再向上级汇报。 案例二: 保护设置错误引发的一起事故 2004-10-21T22:33,某电厂发生了一起保护误操作事故,造成2号炉被迫停炉。为避免此类事故再次发生,现对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 1 事故前的运行方式 1号炉出力204 t/h,2号炉出力210 t/h,1,2号机抽汽运行,电负荷均为50 MW;1,2号高压除氧器运行,1,2号给水泵并列运行。 2 事故经过

电气事故经典案例分析

在《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中,规定了把典型案例分析作为安全培训的重要教育内容之一。通过案例分析,可使操作人员从中吸取教训,提高安全意识,加强防范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1 典型事故案例的分类 根据事故发生条件、环境及培训对象的具体情况,可将案例分为3类。 (1) 具有普遍性的常规典型案例 这类案例通常发生在电气操作中,是常见的违章和误操作所造成的事故。 导致这类事故的原因大都是由于安全意识淡薄及习惯性违章,例如,错接电源线,误拉、合闸等。这类事故的发生率很高,占事故的60%以上,所以培训时应适当增加此类案例的比例。 (2) 不同专业岗位的特殊性典型案例 这类案例通常发生在装置、设备的运行操作 中,造成这类事故除了违章操作外,还存在技术不熟练,工作能力差,操作不规范等原因。例如,倒闸操作中的断路器、隔离开关的不规范操作及变、配电装置维护不当等。这类事故的发生率虽然不高,一旦发生则危害性较大,应引起重视。 (3) 本单位发生的真实性典型案例 这类案例是职工在现场操作中亲身经历或亲眼目睹的实例,一般由教师从职工本人的总结和生产车间收集、汇总的材料经精选、整理后编印成教材。这类案例具有更直接、更现实的教育意义,实践证明:选好、用好这些案例,对于安全培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通过把案例进行分类讲解和分析,提高了案例的针对性、实效性,对强化职工的安全意识、防范意识都具有很好的效果,特别是第三类案例,具有直接的警示作用。 2 典型事故案例的选用 所谓典型案例,也就是说在事故案例选取中, 既要考虑其普遍性和特殊性,又要考虑其规律性和代表性。既能在正常的操作中起到警示作用,又可在对异常情况处理时做到举一反三,避免同类事故再次发生。 对案例选用时要特别注意以下3点。 (1) 案例的典型性 选用的案例如果不具有典型性,职工就会认为与已无关,就达不到受教育的效果。典型性就是代表性,就是能对每一个职工都有启发教育意义。 (2) 案例的实用性 所选案例应根据培训对象和培训行业的不同有所区别。例如,石油化工企业的电工与矿山、机械制造企业的电工,在操作要求和规范上是不同的,因此所选的案例也不同。 (3) 案例的时效性 选用的案例应适当考虑事故发生的时间段,不要距今太远。例如,70,80年代的电气设备与现在大不相同,操作方法与要求也有较大区别。 典型的事故案例,是用生命财产换来的惨痛教训,总结好每一个案例,对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在职工培训中,对每个案例要讲深讲透,不能

两起事故案例(伦敦和南京地铁)

[图文]近期国内外地铁事故情况汇总 [日期: 2007-07-09]来源:安全技术部作者:collin 7月5日伦敦地铁脱轨基本情况 一、发生时间:当地时间7月5日上午9时4分(北京时间16时4分) 二、发生地点:东西向中轴线(红线)地铁城东Mile End与Bethnal Green (伯斯纳尔格林)车站之间 三、事故概况:一列车的6节车厢脱轨 四、对乘客的影响: 1、37名乘客受轻伤,其中11人被送往医院,事发后,有关部门第一时间疏散了大约700名乘客,有数百名乘客前后两个小时被困在隧道中。 2、除出轨地铁外,还有一班地铁被堵在隧道中,数以百计的乘客被迫下车徒步沿铁轨走到下一站站台,才得以逃脱困境。 五、乘客表现: 一位脱险的乘客表示,人们最初以为地铁遭到了恐怖袭击或者发生了爆炸,因此很多人非常紧张;也有一些乘客在惊恐中开始哭泣,甚至变得有点行为失控。 多亏当时也在车厢内的一位地铁工作人员及时出来解释,认为好像是发生了出轨事故,才让惊慌不定的乘客镇静了下来。 六、事故初步原因: 伦敦交通管理当局TFL说,有初期证据显示,铁轨上可能有障碍物。 七、事故造成的影响:

横贯伦敦大市区东西向的中轴线地铁目前大段瘫痪,从城东金融中心的利物浦街站(Liverpool Street)到东郊雷顿斯顿(Leytonstone)一段已经完全关闭。Mile End,Bethnal Green,Bow Road等车站部分或全部关闭。 八、救援情况: 伦敦消防大队共调动十四台各类大型器械前往事发现场,包括四台特别市政救援车辆。 1[字体:大中小]9月7日南京地铁供电设施被雷击基本情况 一、发生时间:9月7日上午8时32分(北京时间16时4分) 二、发生地点:地铁小行站附近地面段的供电设备 三、事故概况:强雷电击中位于地铁小行站附近地面段的供电设备,造成了中胜至安德门区间接触网断电。 四、事故造成的影响: 1、中断运营1小时37分钟,于10:09′恢复运营。 2、对受影响的乘客,根据乘客需要,为521人办理了免费退票。 五、乘客表现: 大多数乘客急着赶时间,耐不住长久等待,在大厅退票窗口处排起了长长的退票队伍。 由于地铁站外雨横风狂,一些乘客不愿再冒风雨前往公交站台,只好站在刷卡口,耐心等待地铁方面临时抽调的20分钟一班的应急列车。而伴随应急列车呼啸声中进站,刷卡口的众乘客也一起涌上。 六、事故初步原因: 雷击造成该故障区段接触网补偿磁瓶破裂、坠砣补偿绳断裂,致使维持运营的接触网短路而断电。

电气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电气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人们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工业电气化设备和家用电气化设备普及,接触电气的机会越来越多。因此而引发电气事故、引起火灾或爆炸、损坏电气设备,影响正常供电等事故也越来越多,给国家和家庭造成了巨大的财产和生命损失。然而大多电气事故的教训,都是缺乏电气安全知识,违章操作和思想麻痹是造成电气事故的重要原因。本章一些电气安全事故是本人多年经历过,有些是地方报道的真实案例。在此通过活生生的人身触电伤亡、火灾、爆炸、设备损坏、停电的电气事故,介绍发生的原因和防范措施。加强电气安全知识教育,敲响警钟,提醒大家时时、事事、处处注意安全用电,避免电气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违章作业,触电身亡 1.某机械厂,7月的一天,中午12点过几分钟 某修理工想利用大家都去饭堂吃饭的时间,停电检修一台设备,另一职工因上午请了一会假,中午匆匆赶来上班,赶到车间满头汗,一开电扇没电,就把闸刀送上,因为修理工蹲在设备的后面修电机,他没有仔细看,结果修理工当场身亡。 原因是修理工没挂停电牌违章作业。 2.某酒店服务员使用吸水机,吸水机插头损坏,他把插头卸掉,直接把插头的三条线(一条火线、一条零线、一条接地保护线)错把接地保护线插在二孔插座中的火线上,他一手去开吸水机的开关,一手触到吸

水机的金属部分,本身脚下潮湿有水,当场触电身亡,因接地保护线是接在设备的金属上。 原因是缺乏电气安全知识,无牌违章工作。 3.某地正在施工中的住宅楼将要封顶时,一青年站在脚手架上给阳台穿钢筋,当他双手拿着一根ф16毫米6米长的钢筋向脚手架伸出时,钢筋顶部碰到离住宅不到2米10KV架空线上,一声惨叫,双手和一只脚都被烧掉,惨不忍睹,年仅29岁。 原因是违反国家电力安全法违章建房。 4.某一住户,中年妇女到冰箱取食品准备做饭,谁知道刚一摸到冰箱门被电打的全身麻木,吓的半死。后来经过检查分析原因,发现冰箱对地电压确实220V。拔掉冰箱电源插头检查,冰箱又无问题,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又检查电流三扁孔插座,发现插座接地保护线桩接了一条线与零线串联,因为在此地区很多家庭中没有接地保护线和漏电开关,询问得知,原来此冰箱以前接触时,有轻微的麻手,后来请来一个低级电工来检查,是他接的。从此埋下隐患,刚好她家中的零线与火线不知当天被谁对换了,造成冰箱电器成为导电体,险出人命。 原因是严重违反电气安全知识,违章作业。 偷偷换保险电弧烧灼伤 2005年2月23日11点30分,某化工厂电位车间维修班维护电工鄢某,在检修二级中控配电室低压电容柜时,在未断电的情况下,直接用手钳拔插式保险。因操作不当,手钳与相邻的保险搭接引起短路,形成的电弧将面对电容柜的鄢某的双手、脸、颈脖部大面积严重灼伤。幸亏

典型电气事故案例分析

本文有5篇典型电气事故案例分析,年底了,在这里提醒大家要注意人身安全和设备隐患哦。 一、接地保护线烧伤人 1、事故经过 1994年4月6日下午3时许,某厂671变电站运行值班员接班后,312油开关大修负责人提出申请要结束检修工作,而值班长临时提出要试合一下312 油开关上方的3121隔离刀闸,检查该刀闸贴合情况。于是,值班长在没有拆开312油开关与3121隔离刀闸之间的接地保护线的情况下,擅自摘下了3121隔离刀闸操作把柄上的“已接地”警告牌和挂锁,进行合闸操作。突然“轰”的一声巨响,强烈的弧光迎面扑向蹲在312油开关前的大修负责人和实习值班员,2人被弧光严重灼伤。 2、原因分析 本来3121隔离刀闸高出人头约2米,而且有铁柜遮挡,其弧光不应烧着人,可为什么却把人烧伤了呢?原来,烧伤人的电弧光不是3121隔离刀闸的电弧光,而是两根接地线烧坏时产生的电弧光。两根接地线是裸露铜丝绞合线,操作员用卡钳卡住连接在设备上时,致使一股线接触不良,另一股绞合线还断了几根铜丝。所以,当违章操作时,强大的电流造成短路,不但烧坏了3121隔离刀闸,而且其中一股接地线接触不良处震动脱落发生强烈电弧光,另一股绞合线铜丝断开处发生强烈电弧光,两股接地线瞬间弧光特别强烈,严重烧伤近处的2人。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是临时增加工作内容并擅自操作,违反基本操作规程。 3、事故教训和防范措施 1).交接班时以及交接班前后一刻钟内一般不要进行重要操作。

2).将警示牌“已接地”换成更明确的表述:“已接地,严禁合闸”。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绝对禁止带地线合闸。 3).接地保护线的作用就在于,当发生触电事故时起到接地短路作用,从而保障人不受到伤害。所以,接地线质量要好,容量要够,连接要牢靠。 二、刀闸误合出事故 1、事故经过 1996年1月31日上午,在某热电厂高压配电室检修508号油开关过程中,电工曲某下蹲时,臀部无意中碰到了508号油开关上面编号为5081的隔离刀闸的传力拐臂杆,导致5081隔离刀闸动、静触头接触,刀闸被误合,使该工厂电力系统502、500油开关由于“过流保护”装置动作而跳闸,6kV高压二段母线和部分380V母线均失电,2号、3号锅炉停止工作40多分钟,1号发电机停止工作1小时。 2、原因分析 油开关检修时断路器必须是断开的,油开关上面的隔离刀闸是拉开的,还必须在油开关与隔离刀闸之间的部件上可靠连接接地保护短路线,要求隔离刀闸的传力拐臂杆上插入插销,而且要加锁(防止被误动)。 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是,工作人员违反规定没有装入插销,更不用说上锁,所以曲某臀部无意之中碰上了5081隔离刀闸的传力拐臂杆,导致5081隔离刀闸动、静触头接触,静触头与母线连接带电,于是,强大的电流通过隔离刀闸动、静触头,再流经接地保护短路线,输入大地,形成短路放电,导致该电气系列的502、500油开关由于“过流保护”装置动作而跳闸。 好在由于接地保护短路线质量好,所以,误合刀闸后没有造成人身伤害,但是,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 三、“阴差阳错”带负荷拉刀闸

地铁事故案例分析

地铁事故案例分析 地铁事故案例分析引发地铁事故因素分析我个人认为引发地铁事故的因素可以分为三种:第一:人为因素第二:设备因素第三:天气因素人为因素人为因素又可以分为一下几种情况:违章作业;业务不精;人为因素又可以分为一下几种情况:判断失误;身体因素;人为因素又可以分为一下几种情况:地外人员对地铁设备不了解;人群密集、客流量大;故意破坏、恐怖袭击。设备因素设备因素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设备故障;新设备状态不稳定;设备潜在的安全隐患。天气因素天气因素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风、雨、雷、电、雾的影响;气温和湿度的影响。人为原因引起的地铁事故一、南京地铁列车连挂车钩发生碰撞事故时间地点时间:2005年12月1日6 时55分。地点:小行—安德门上行区间,距安德门站约300米处。事故后果此次事故造成2526车A端的防爬器轻微擦伤,2526车A端车头右侧的导流罩损坏。事故经过7:40,行调指令基地内1314车出库连挂故障车2526车;8:05,1314车出库,采用洗车模式与2526车连挂时,因列车处于小半径曲线位置,车钩对位不正,连挂失败,车钩发生碰撞。事故原因分析本案例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编制技术文本时,考虑的不够充分,没有将“小曲率半径连挂作业要求”进行明确;当时车辆连挂时线路半径为150米,根据《南京地铁南北线一期工程车辆合同文件附件1》中对车钩连挂的规定,是不允许进行自动连挂的,合同中明确要求列车自动连挂时最小半径不得小于300米。同时也反应出调度人员和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经验不足,缺乏处理特殊情况的应变能力。事故原因分析(续) 经过此事故后,南京地铁在2007版《小行基地运作规则》中规定:小行基地内道岔区段及其它300 米以下曲线半径线路原则上不得进行电客车连挂作业。特殊情况下须进行连挂作业时,须确认车钩位置,如果车钩自动对中不能达到对中范围的要求,须进行手动调整。150米曲线半径的线路上进行连挂作业时,由车辆系统派专业人员进行现

典型电气事故案例大全

典型电气事故案例大全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典型电气事故案例汇编

汇编:郝建伟 2012年4月10日 前言 通过典型事故案例学习,认清每一次事故的根源,消除松懈麻痹思想,强化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增强做好安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强事故问责,进一步明确各自安全责任,使安全生产

“可控、再控”,建立和完善各类规章制度,加大反违章和安全监督监察力度,推行安全工作标准化,深化安全事故闭环管理,检查事故管理和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避免解决事故处理失之于宽、失之与松的问题,使安全生产基础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保证发电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本《典型事故案例汇编》收集了我厂建厂以来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较为典型的电气事故,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防范措施。希望各部门、各班组认真学习,接受事故教训,不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防范能力,结合自身工作特点,举一反三,使防范措施真正落到实处,夯实生产安全基础,促进企业建立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发电设备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目录

一黄台电厂继电保护误接线事故 二黄台电厂110KV母差保护直流接地动作致Ⅰ母线跳闸 三黄台电厂220KVⅡ母线PT刀闸引线支柱瓷瓶污闪事故 四黄台电厂小动物造成发电机出线短路事故 五黄台电厂发电机转子内冷水回路堵塞致小修延期事故 六黄台电厂继电保护误整定事故 七黄台电厂#7机丙循环水A相CT下部接线处熔化导致停机事故八黄台电厂#7机油隔离6KV电源老鼠短路致#7炉灭火 九黄台电厂#7机205开关B相CT爆炸事故 十黄台电厂6KVⅦ段母线室漏雨造成母线故障 十一黄台电厂#6机低真空停机保护动作 十二黄台电厂#7机定子接地保护动作, 发电机跳闸 十三黄台电厂#7发电机定子A相接地故障 十四金陵电厂“”电气误操作事故 十五金陵电厂“”电气设备事故 十六沁北电厂500kVⅡ母线由运行转检修过程中运行人员误操作事故十七沾化热电厂“”全厂停电事故

电气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电气事故案例分析

学院: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安全工程 班级:000000000 学号:0000000000 姓名:00000000000 日期:000000000 目录: 不认真执行工作票制度而引发人身死亡事故 一、事故过程: (3) 二、事故原因: (6) 三、暴露出的问题 (7) 四、防范措施 (8) 附:其他常见电气安全事故: (10)

不认真执行工作票制度而引发人身死亡事故一、事故过程: 事故前,5月5日,豆坝发电厂110KV豆吊线出线间隔停电检修。电气车间检修副主任曹×签发了110KV豆吊线133开关检修及豆吊线出线间隔绝缘子清扫的电气一种检修工作票。由邱×担任工作

负责人。成员共5人。工作开始后,曹×又签发了一张110KVⅠ段母线停电清扫的一种电气检修工作票,由兰×担任工作负责人。邱×的工作组全部并入兰×的工作组,工作组成员共7人。 在邱×的工作中,车间安排了电气预防性试验的工作内容,工作由电气试验班完成。但工作任务、工作组人员没写在邱×的工作票上。 在试验班做试验时,邱×配合拆开了所需预试设备的接线头。5日下午,当邱拆完豆吊线A相耦合器接线头后,就穿越1334旁路刀闸上方构架去拆C相,拆完后做试验。试验于16时做完,试验班人员离开现场,但该耦合电容器的接头没立即接好。 第二天,电厂又安排清扫110KVⅡ段母线设备的瓷瓶,这样就需将110KV Ⅰ段母线恢复运行。运行要进行倒母线的操作。运行副总范×先来到110KV变电所,了解检修工作完成情况,范问在变电所的配电班班长刘×,刘答110KVⅠ段母线工作没有了,可以进行倒母线操作。但110KVⅡ段母线的清扫工作,检修没向运行提交工作票运行副总在问明110KVⅠ段母线清扫工作完了之后即令运行人员开始进行110KV Ⅱ段母线的倒母线操作。10时15分,运行人员对110KVⅠ段母线充电。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阶段事故案例统计、汇编_2019

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事故统计及分析 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快报信息系统统计,结果表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试运营及正式运营过程中坍塌事故所占比例较大,往往造成群死群伤和重大经济损失,社会影响严重,必须重点防。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安全不仅涉及到人、车辆、轨道、列车运行相关设备(信号系统、供电系统)等主要因素,还受到社会、环境、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我们将按照通过事故产生的主要因素进行分类统计,回顾一下世界城市轨道交通主要的事故。见下表。 典型事故统计 1、近二十年国外地铁运营事故统计情况: (1) 火灾事故 1971 年12 月加拿大蒙特尔火车与隧道端头相撞引起电路短路,造成座椅起火,36 辆车被毁,司机死亡。 1972 年10 月德国东柏林车站和4 辆车被毁。 1973 年3 月法国巴黎人为纵火,车辆被毁,2 人死亡。 1975 年7 月美国波士顿隧道照明线路被拉断,引发大火。 1976 年5 月葡萄牙里斯本火车头牵引失败,引发火灾,毁车4 辆。 1976 年10 月加拿大多伦多人为纵火,4 辆车被毁。 1977 年3 月法国巴黎天花板坠落引发火灾。 1978 年10 月德国科隆丢弃的未熄灭烟头引起火灾,8 人伤。 1979 年1 月美国旧金山电路短路引发大火,1 人死亡,56 人伤。 1979 年3 月法国巴黎车厢电路短路引发大火,26 人伤。 1979 年9 月美国费城变压器火灾引起爆炸,178 人伤。 1979 年9 月美国纽约烟头引燃油箱,2 辆车燃烧,4 名乘客受伤。 1980 年4 月德国汉堡车箱座位着火,2 辆车被毁,4 人伤。 1980 年6 月英国伦敦烟头引发大火,1 人死亡。 1980~1981 年美国纽约共发生8 次火灾,50 人重伤,53 人死亡。 1981 年6 月俄罗斯莫斯科电路引起火灾,7 人死亡。 1981 年9 月德国波恩操作失误火灾,无人员伤亡,但车辆报废。

(精编)安全生产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精编)安全生产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安全生产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通过对一些典型事故进行分析深化对事故发生发展规律的认识,从而有效地预防事故和控制事故发生。 案例一x分厂高空坠落事故 一.事故概述 201x年x月x日15时30分,x分厂安排直氰工段一班人员加班协助直氰维修班架设氰化钠大库到直氰氰化钠小库之间的氰化钠输送管道。一班班长寇某某在班后会上布置了协助直氰维修班架设管道任务,并指定氰化岗位操作工王某某去氰化钠大库至直氰化钠小库之间的空中桥架上协助吊装氰化钠输送管道。16时左右,王某某冒险翻越制酸二段酸浸备用槽顶部护栏,在未挂好安全带情况下直接上到空中桥架北端作业,导致本人从桥架上坠落至地面(桥架距离地面高度4米)。后送市中医院救治,经医院诊断,王某某腰椎受伤。 二.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性质 (一)、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王某某违章作业冒险翻越制酸二段酸浸备用槽顶部护栏且未挂好安全带时直接上到空中桥架作业,是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二)、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1、运转一班班长寇某某在高空作业前没有按照制度办理高空作业票证,没有制订相应安全防范预案; 2、分厂安全员屈某某对本单位高空作业票证监督不到位; 3、分厂未落实票证管理制度对高空作业疏于管理。 (三)、事故的性质 这是一起因违章操作引发的高空坠落事故。 三.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1)x分厂立即组织学习安环科下发的201x年第xx号通知内容,并将组织学习情况于x月x日前上报安环科; (2)x分厂立即组织召开安全专题会议,本着安全事故“四不放过”的原则,通报事故案例提出防范措施,并将会议情况于x月x 日前上报安环科。 (3)各生产单位要查遗补漏居安思危,利用班前班后会学习安环科下发的201x年第xx号通知内容,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做好安全作业票证的办理、审核、建档工作。 (4)分厂应加强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培训。

地铁事故案例汇编(终)

地铁建设事故案例汇编 (内部资料) 西安市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安全质量监督处

二OO九年十一月六日

目录 引言 (4) 【地面沉陷篇】 (5) 【管线断裂篇】 (12) 【涌水坍塌篇】 (16) 【气体爆燃篇】 (34) 【高空坠物篇】 (40) 【机械侧翻篇】 (42) 【意外伤亡篇】 (46)

引言 地铁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铁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建设期的风险管理尤为重中之重。近年来,全球地铁事故不断发生,我国的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南京等城市先后发生了不少事故。收集地铁建设事故案例,分析地铁建设过程中突发意外事故的影响因素,对于制定预防事故相关对策以及突发事故后的救援措施,确保地铁建设的顺利进行、预防和减少事故、降低事故损失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此次地铁建设事故案例汇编主要收集了国内地铁建设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故,其内容包括地面沉陷、管线断裂、涌水坍塌、气体爆燃、高空坠物、机械侧翻、意外伤亡。文字及照片均来自相关报道和有关资料,基本保留原文,以资借鉴。

【地面沉陷篇】 案例一、广州地铁海珠区二、八号线地陷导致居民楼倾斜 1.事故经过 2009年1月4日上午10时许,海珠区东晓南路瑞宝村一幢木桩结构的六层楼房突然发生倾斜,附近的地面也发生沉降,涉及沉降的房屋有三幢。事故原因与地铁施工有关,相关部门对五幢楼的群众进行了疏散并安置。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截至当日中午12时监测到的数据表明,房屋的沉降趋于稳定,暂无倒塌危险。相关部门成立了专家组,对现场情况进行论证,对沉降房屋进行妥善处理。 2.事故原因 事故现场离正在施工的地铁东晓南站约100米,而发生倾斜的楼房正是位于地铁二、八号线(即二号线、八号线的并行路段)东晓南隧道上方。地铁该项目负责人表示,在盾构机通过之前,施工单位已做了准备。而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1) 首先是该路段地质情况复杂; 2) 其次是倾斜的房屋是木桩结构; 3) 最后是地基稳定性较差。 3.事故图片

电气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人们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工业电气化设备和家用电气化设备普及,接触电气的机会越来越多。因此而引发电气事故、引起火灾或爆炸、损坏电气设备,影响正常供电等事故也越来越多,给国家和家庭造成了巨大的财产和生命损失。然而大多电气事故的教训,都是缺乏电气安全知识,违章操作和思想麻痹是造成电气事故的重要原因。本章一些电气安全事故是本人多年经历过,有些是地方报道的真实案例。在此通过活生生的人身触电伤亡、火灾、爆炸、设备损坏、停电的电气事故,介绍发生的原因和防范措施。加强电气安全知识教育,敲响警钟,提醒大家时时、事事、处处注意安全用电,避免电气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违章作业,触电身亡 1.某机械厂,7月的一天,中午12点过几分钟 某修理工想利用大家都去饭堂吃饭的时间,停电检修一台设备,另一职工因上午请了一会假,中午匆匆赶来上班,赶到车间满头汗,一开电扇没电,就把闸刀送上,因为修理工蹲在设备的后面修电机,他没有仔细看,结果修理工当场身亡。 原因是修理工没挂停电牌违章作业。 2.某酒店服务员使用吸水机,吸水机插头损坏,他把插头卸掉,直接把插头的三条线(一条火线、一条零线、一条接地保护线)错把接地保护线插在二孔插座中的火线上,他一手去开吸水机的开关,一手触到吸水机的金属部分,本身脚下潮湿有水,当场触电身亡,因接地保护线是接在设备的金属上。

原因是缺乏电气安全知识,无牌违章工作。 3.某地正在施工中的住宅楼将要封顶时,一青年站在脚手架上给阳台穿钢筋,当他双手拿着一根ф16毫米6米长的钢筋向脚手架伸出时,钢筋顶部碰到离住宅不到2米10KV架空线上,一声惨叫,双手和一只脚都被烧掉,惨不忍睹,年仅29岁。 原因是违反国家电力安全法违章建房。 4.某一住户,中年妇女到冰箱取食品准备做饭,谁知道刚一摸到冰箱门被电打的全身麻木,吓的半死。后来经过检查分析原因,发现冰箱对地电压确实220V。拔掉冰箱电源插头检查,冰箱又无问题,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又检查电流三扁孔插座,发现插座接地保护线桩接了一条线与零线串联,因为在此地区很多家庭中没有接地保护线和漏电开关,询问得知,原来此冰箱以前接触时,有轻微的麻手,后来请来一个低级电工来检查,是他接的。从此埋下隐患,刚好她家中的零线与火线不知当天被谁对换了,造成冰箱电器成为导电体,险出人命。 原因是严重违反电气安全知识,违章作业。 偷偷换保险电弧烧灼伤 2005年2月23日11点30分,某化工厂电位车间维修班维护电工鄢某,在检修二级中控配电室低压电容柜时,在未断电的情况下,直接用手钳拔插式保险。因操作不当,手钳与相邻的保险搭接引起短路,形成的电弧将面对电容柜的鄢某的双手、脸、颈脖部大面积严重灼伤。幸亏被送进医院及时救治,鄢某才脱离了生命危险。但电气短路烧毁

地铁安全事故案例分析_地铁运营事故案例分析

地铁安全事故案例分析_地铁运营事故案 例分析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地铁安全事故案例分析_地铁运营事故案例分析》的内容,具体内容:中国城市地铁建设正逐步进入稳步、有序和快速的发展阶段,各种类型的地铁事故也频繁发生。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关于地铁安全事故案例,欢迎大家前来阅读!地铁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篇1: (二)安全质量管理部作为车辆技术、质量和维检修管理的主责部门对此次事故的发生应负同等管理责任。按照公司绩效考核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对安全质量管理部主要领导、主管副部长及相关管理人员进行考核; (三)生产调度室作为安全生产主管部门,对此次事故的发生应承担相应管理责任。按照公司绩效考核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对生产调度室主要领导、主管副主任进行考核。 整改措施 1.主管领导带队,成立技术攻关小组,组织人员认真排查隐患,分析查找故障根源,确定整改方案和计划并监督指导落实。 2.完善机场线车辆维修维护规程和标准,落实检修工艺标准,加强日常检查、测试等工作。 3.加快完成直线电机、APU防雨雪措施的落实工作。 4.以此次事故为案例开展安全大讨论。各级管理人员要查找自身管理不足之处,要深抓思想根源,坚持深入基层、真抓实干,深入开展"向管理

者不作为、管理不到位宣战"、"向违章违纪宣战"和"向漏检漏修和维修不到位宣战"活动,努力提高员工安全意识、质量意识、责任意识,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提高技术业务水平,稳定安全运营。 地铁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篇2:"1.17"5号线列车救援 发生时间:2013年1月17日7时53分 发生地点:北苑路北站 事故类型:列车救援 事故定性:B类一般事故 事故影响:造成停运20列,到晚5分以上34列,中途清人折返5列,通过1列,加开临客1列,调表43个。 事故经过 2013年1月17日,2033次TP401车担当运营任务。列车运行至北苑路北站TMS显示时间7时53分,距离停车标约30厘米时,起紧急制动。司机试验RM模式、EUM模式推牵引,均显示EB紧急制动不缓解。断开ATP 保险1、2,ATO保险5秒后闭合。再次试验RM模式、EUM模式仍显示EB 紧急制动不缓解。 7时54分,与行调联系说明情况,处理故障,同时打开车门让乘客乘降。 7时55分,司机接行调预清人命令。接到预令后司机先查看紧急按钮、查看风压表均显示正常。使用ATP切除仍不缓解,牵引制动控制保险断开后重新闭合仍不缓解。闭合ESS闸刀试验,仍显示EB紧急制动不缓解。闭合关门旁路、常用制动不缓解保险、开门旁路、带铅封闸刀破铅封后试验故障依然存在。 7时58分TP401车2033次司机接行调命令TP401车在

电气事故案例分析

电气事故案例分析题1 一、运行人员擅自传动发变组保护装置,造成机组跳闸1 二、擅自解除闭锁带电合接地刀闸2 三、安全措施不全电除尘内触电2 四、带负荷推开关3 五、野蛮操作开关,导致三相短路3 六、小动物进入电气间隔,造成机组跳闸4 七、PT保险熔断造成机组跳闸4 八、励磁整流柜滤网堵塞,造成机组跳闸5 九、励磁变温度保护误动,造成机组跳闸5 十、6KV电机避雷器烧损,发变组跳闸5 十一、MCC电源切换,机组跳闸6 十二、励磁机过负荷反时限保护动作停机7 十三、220千伏A相接地造成差动保护动作停机7 十四、查找直流接地,造成机组跳闸7 十五、查找直流接地,造成机组跳闸8 十六、检修工作不当,造成机组跳闸9 由于人员工作不当,229出线与220kV下母线距离过近放电,引起保护动作。9 十七、主变差动保护误动9 十八、主变冷却器全停使母线开关跳闸9 十九、试验柴油发电机造成机组停运10 二十、定冷水冷却器漏泄,定子接地保护动作停机10 电气事故案例分析题 一、运行人员擅自传动发变组保护装置,造成机组跳闸 事件经过 1月8日某厂,#3发电机有功85MW。运行人员XX一人到#3发-变组保护屏处学习、了解设备,进入#3发-变组保护A柜WFB-802模件,当查看“选项”画面时,选择了“报告”,报告内容为空白,又选择了“传动”项,想查看传动报告,按“确认”键后,出现“输入密码”画面,再次“确认”后进入保护传动画面,随后选择了“发-变组差动”选项欲查看其内容,按“确认”键,#3发-变组“差动保护”动作出口,#3发-变组103开关、励磁开关、3500开关、3600开关掉闸,3kV5段、6段备用电源自投正确、水压逆止门、OPC保护动作维持汽机3000转/分、炉安全门动作。 原因分析: 1.在机组正常运行中,运行人员在查看3号发-变组微机保护A柜“保护传动”功能时,越权操作,造成发- 变组差动保护出口动作。是事故的主要原因。 2.继电保护装置密码设置为空,存在人员误动的隐患。是事故的次要原因。 3.运行人员无票作业,且未执行操作监护制度。 暴露问题: 1、违反《集团公司两票管理工作规定》,无票作业。 2、集团公司《防止二次系统人员三误工作规定》执行不到位,继电保护密码管理存在漏洞。 3、运行人员安全意识不牢固,盲目越权操作。 4、运行人员技术水平不高,对操作风险无意识。 采取措施: 1、加强对运行人员的技术培训,并吸取此次事故的教训。 2、认真对照集团公司《防止二次系统人员三误工作规定》进行落实、整改,进一步完善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