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9课《苏州园林》课件(共32页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9课《苏州园林》课件(共32页ppt)

(共32张PPT)

中国四大古典名园

1.颐和园

2.避暑山庄

中国四大古典名园

3.拙政园

4.留园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苏州四大古典名园

1.拙政园

2.留园

苏州四大古典名园

3.沧浪亭

4.狮子林

苏州园林

第1学时

学习目标

借助课下解释和字典,能准确读写本课生字词。

阅读全文,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

01

02

勾画各段关键语句,理清文章的结构和说明顺序。

03

苏州古典园林

苏州城历史悠久,苏州私家园林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至明代建园之风尤盛,清末时城内外有园林170多处。宋元明清历代园林各具自然的、历史的、文化的、艺术的特色,为苏州赢得了“园林之城”的称号。写作背景

1979年初,香港有一家出版社打算出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约叶老写一篇序文。叶老22岁以前,一直生活在苏州,课余之暇,常和好友游览苏州园林,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写作这篇序文时又参阅了陈从周教授编撰的《苏州园林》一书。

本文是叶老为一本苏州园林图片册写的序言,原题“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编入语文课本时改为“苏州园林”。

【字音字形】

1.映衬

2.丘壑

3.嶙峋

4.依傍

5.蔓延

yìng chèn

lín xún

bàng

màn yán

【字音字形】

6.蔷薇

7.芭蕉

8.雕镂

9.檐漏10.斟酌

qiáng wēi

bā jiāo

lòu

yán

zhēn zhuó

【字音字形】

11.因地制宜12.自出心裁13.鉴赏14.重峦叠嶂15.称心满意

cái

jiàn

luán

zhàng

chèn

【成语运用】

因地制宜

重峦叠嶂

胸中有丘壑

重重叠叠的山峰

比喻对事物的判断处置自有高下。文中是指设计者和匠师的胸中有关山水风景的高明构思。

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方法

【成语运用】

自出心裁

俯仰生姿

别具匠心

另有一种巧妙的构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

出自自己心意的创意和筹划。

无论俯视还是仰视都会形成美好的姿态。

叶圣陶(1894-1988)

叶圣陶,原名,字秉臣、圣陶,现代、,有“ ”之称。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童话故事等。【链接】

叶绍钧

作家

教育家

优秀的语言艺术家

《倪焕之》

《稻草人》

目标导学一整体感知

快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课文中哪一句话最能说明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文章结构图。

(3)围绕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写了哪几层内容?(1)课文中哪一句话最能说明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的标本。

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副完美的图画。标本:指再同一类事物中可以作为代表的事物。

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1)课文中哪一句话最能说明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的标本。

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副完美的图画。标本:指再同一类事物中可以作为代表的事物。

地位

特征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文章结构图。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文章结构图。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文章结构图。

(3)围绕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写了哪几层内容?

目标导学二探究结构、顺序

思考下列问题:

(4)第3-6段内容与第2段是什么关系?

(5)总结一下,本文在结构上的特点?

(6)分析一下,本文的说明顺序?

(7)本文是一篇写建筑物的说明文。为什么采用逻辑顺序,而不是空间顺序?

(4)第3-6段内容与第2段是什么关系?

解答:第2段是总说,第3-6段是分说。每一段与前面的一个“讲究”相对应,具体说明苏州园林某一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图画美。

(5)总结一下,本文在结构上的特点?

解答:先总后分。文章先总括苏州园林的特点,再从各方面分别加以说明,总说、分说相结合。

既突出了被说明事物的特点,文章结构又显得清楚。

分组讨论:3-6段与7-9段这两个部分可不可以调换顺序?

3 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4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5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6 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7 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8 门和窗尽量工细而绝不庸俗

9 极少使用彩绘

3-6段

7-9段

(6)分析一下,本文的说明顺序?

解答:逻辑顺序。

(7)本文是一篇写建筑物的说明文。为什么采用逻辑顺序,而不是空间顺序?

因为本文介绍的不是苏州园林中某个园林的情况,而是整个苏州园林的共同特色。因此它不像一般介绍某个地方的说明文那样,按照游览的路线来进行介绍,而是在高度概括的基础上,从整体到局部,从大的显眼的事物到小的不显眼的事物,分项进行叙述,所以采用逻辑顺序。

总结

说明顺序

逻辑顺序

主要→次要

说明方法

总——分

作业

完成本课培优1-4题(54页)。

预习23课《愚公移山》。

复习《使之塞上》《渡荆门送别》(明天默写)。

《苏州园林》优秀实用教案(附板书)(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

《苏州园林》教案 第一课时 导入一(文本导入):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全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教师板书课题。 导入二(情景导入):在江苏有这样一句俗话: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究竟有多美,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苏州园林》,了解苏州园林的美。说到园林,你们应该都不知道吧,我来告诉大家:园林,就是利用并改造天然的山水地貌或人为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玩或居住的环境。你们想象一下你心中的园林是什么样子的? 同学们都说得很好,我们今天一起来走近美丽的苏州,真实地感受一下苏州园林之美。 请大家欣赏苏州园林图片资料。苏州城历史悠久,苏州有的园林距今2 600多年,经过历 代修建,清末时城内外有园林170多处。为苏州赢得了“园林之城”的称号。现存名园十余处,闻名遐迩的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师园、怡园等。1997年12月,苏州古典园林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作者简介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过《小说月报》 等杂志,长篇小说《倪焕之》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长篇小说之一,颇受文坛好评。代表作有《夜》《多收了三五斗》,童话作品《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他的创作严

肃认真,风格朴素自然,语言凝练精致,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2.交流背景 《苏州园林》是叶圣陶先生应香港一家出版社准备出版的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所写的序言。叶圣陶是苏州人,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因此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本文是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我们把它作为一篇说明文来学习。它不是介绍苏州某处园林的特色,而是就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来说的。叶老的这篇文章不仅准确地把握了苏州园林的特点,而且文字生动、优美,从写作构思到语言运用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文章高度概括了苏州园林建筑的成就,详细介绍了园林建筑的布局,分析了园林建筑的原理。作者采用了由总到分的逻辑顺序,恰当地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写得情文并茂、趣味盎然。 3.知识链接(多媒体出示) 常见说明的方法以及作用 (1)分类别:条理清晰地说明……(说明对象)的……特征,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 (2)举例子:具体形象地说明……(说明对象)的……特征。 (3)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说明对象)的……特征,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4)列数字:科学准确地说明……(说明对象)的……特征,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5)作比较:清楚明白地说明……(说明对象)的……特征(地位,影响等)。 (6)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事理、特征。 (7)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地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8)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生动。 (9)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说明对象)的……特征。 (10)引用: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引起读者的兴趣,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了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4.积累字词 (1)注音 轩榭 ..(lín xún) ..(xuān xiè) 嶙峋 鉴.赏(jiàn) 斟酌 ..(zhēn zhuó) 池沼.(zhǎo) 丘壑.(hè) 镂.空(lòu) 模.样(mú) 重峦叠嶂.(zhàn g) 相间.(jiàn) 庸.俗(yōng) 蔷薇 ..(qiáng wēi) (2)解释词语 ①标本:这里指样本典范。 ②鉴赏:对艺术品或文物的欣赏和评价。 ③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 ④败笔:写字中写得不好的一笔或绘画中画得不好的部分。 ⑤嶙峋:枯瘦的样子。 ⑥因地制宜: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⑦自出心裁:出于自心的创造和裁断。 ⑧重峦叠嶂:重重叠叠的山峰。 ⑨俯仰生姿:有高有矮,形成各种美好的姿态。

《苏州园林》教案及练习(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

《苏州园林》教案 一、内容分析 (一)主旨文章 本文介绍了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征,从而显示了园林设计者和匠师们的智慧,以及我国园林艺术水平的高超。 (二)结构 1.《苏州园林》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1-2)概括说明苏州园林的地位及特点。(总写) 第二部分(3-9)分类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艺术美。(分写) 第三部分(10)总结全文。(总结) 2、《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 从游览者的角度来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这就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文章是先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再从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等三个细微方面来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 3、本文的说明顺序 文章采用先总后分式的结构展开。 (三)写作特点: 1、多种说明方法的综合运用: 凡说明文,总要运用一定的方法对事物进行说明。在这篇序文中就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 ⑴比较说明:在介绍布局的时候,把苏州园林跟宫殿和一般住房相比较,一个绝不讲究对称,一个讲究对称,“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样一比较,苏州园林不对称的布局特点就更加鲜明了。文中介绍园林中的花草树木,“没有修剪得象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的道旁树。”这既是比喻又是跟外国式的花园相比较,写出了我国传统的审美观点,表现了我们民族的特有风格。在介绍建筑物的色彩的时候,又与北京的园林相比较,“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这是因为在它的周围有苍翠的树,鲜艳的花卉,使人在幽静闲适的环境中依然有丰富多彩的感觉,所以没有彩绘的必要。如果这本画册是彩色的,读者一定会同意这样的指点。 ⑵比喻说明,这种形象化的手法便于读者理解和欣赏画面。作者把整个苏州园林比喻成一幅完美的图画,如:“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实感,……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在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又如:“有几个园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引人入胜的画面一幅接着一幅,在作者文字说明的指导下,园林和画,游览者和园林似乎已融为一体了,使我们深深地陶醉在诗情画意之中。在介绍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时,作者又用图案画和美术作比喻,强调苏州园林在布局

《苏州园林》知识梳理与原创练习(含答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

《苏州园林》知识梳理与练习 名校讲坛 1.主题解说 课文通过介绍苏州园林景色如画的特点,展现了它的美丽、精巧,显示了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水平,赞颂了设计者和匠师们认真严肃的劳动态度和杰出的艺术创造能力。 2.重点突破 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的? 【提示】总体特征: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①亭台轩榭的布局不讲究对称,讲求自然之趣。②假山池沼的配合讲求自然美。③花草树木的映衬具有图画美。④近景远景的层次具有景致美。⑤每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⑥门和窗具有高度的图案美。⑦极少用彩绘,却具有独特的色彩美。 3.难点攻克 本文为什么采用逻辑顺序来介绍苏州园林,而不采用空间顺序? 【提示】本文介绍的不是苏州某一个园林的情况,而是苏州所有园林的共同特点。因此它不能像介绍某个地方或建筑物那样,按照空间顺序来进行说明,而要在高度概括的基础上采用逻辑顺序从整体到局部、从大的显眼的事物到小的不显眼的事物,分项进行介绍说明。 4.考点链接 说明方法:举例子 【定义】举例子,是通过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事例来说明事物特征的一种说明方法。 【作用】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从道理上讲,人们不太理解,这就需要举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使想要说明的事物更清晰。如第⑦段在说明“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时,就列举了阶砌旁边的书带草,墙上的爬山虎、蔷薇木香,墙边的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等例子。 【习题链接】见“课内精读”T12(2),“拓展阅读”T15。 01积累与运用 【课前预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池沼.(zhǎo)映衬.(chèn)依傍.(bànɡ)màn(蔓)延 斟.酌(zhēn) qiánɡ(蔷)薇bā(芭)蕉檐lòu(漏) 2.文学常识填空。 《苏州园林》作者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他发表了许多反映人民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的作品,出版了童话集《稻草人》以及小说集《隔膜》《火灾》等。 3.指出下列各句使用的说明方法。 (1)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作比较) (2)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举例子) (3)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打比方) 【基础提升】 4.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 A.鉴赏玲珑蔓延因地治宜 B.轩榭回廊斟酌自出新裁 C.映衬宽敝丘壑重峦叠嶂 D.雕镂修剪嶙峋俯仰生姿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9课《苏州园林》课件(共32页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9课《苏州园林》课件(共32页ppt) (共32张PPT) 中国四大古典名园 1.颐和园 2.避暑山庄 中国四大古典名园 3.拙政园 4.留园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苏州四大古典名园 1.拙政园 2.留园 苏州四大古典名园 3.沧浪亭 4.狮子林 苏州园林 第1学时 学习目标 借助课下解释和字典,能准确读写本课生字词。 阅读全文,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

01 02 勾画各段关键语句,理清文章的结构和说明顺序。 03 苏州古典园林 苏州城历史悠久,苏州私家园林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至明代建园之风尤盛,清末时城内外有园林170多处。宋元明清历代园林各具自然的、历史的、文化的、艺术的特色,为苏州赢得了“园林之城”的称号。写作背景 1979年初,香港有一家出版社打算出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约叶老写一篇序文。叶老22岁以前,一直生活在苏州,课余之暇,常和好友游览苏州园林,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写作这篇序文时又参阅了陈从周教授编撰的《苏州园林》一书。 本文是叶老为一本苏州园林图片册写的序言,原题“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编入语文课本时改为“苏州园林”。 【字音字形】 1.映衬 2.丘壑 3.嶙峋 4.依傍 5.蔓延 yìng chèn hè lín xún bàng

màn yán 【字音字形】 6.蔷薇 7.芭蕉 8.雕镂 9.檐漏10.斟酌 qiáng wēi bā jiāo lòu yán zhēn zhuó 【字音字形】 11.因地制宜12.自出心裁13.鉴赏14.重峦叠嶂15.称心满意 yí cái jiàn luán zhàng chèn 【成语运用】 因地制宜 重峦叠嶂 胸中有丘壑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十九课《苏州园林》课堂笔记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十九课《苏州园林》课堂笔记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苏州园林的文化、景观和特点。苏州园林占有二十世纪世界园林艺术史上不可忽视的地位,以其一流的园林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了全世界的游客。 一、苏州园林概述 苏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以其秀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景观为特色,成为中国四大园林之一。苏州园林受到古代文化影响,其建筑风格以东方园林特色为主,精美绝伦,使其成为世界范围内最著名的文化景观之一。 二、苏州园林的特点 苏州园林的特点是园林、水、山三位一体,独具特色。苏州的园林具有独特的设计美学和经典的造园技术,其精细的园林结构和瑰丽的建筑艺术使其成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文化景观之一。苏州园林以“进”的设计理念为特色,通过园林的内外布局和各种建筑结构的设置,使其呈现出天人合一的景象。 三、苏州园林的文化内涵 苏州园林的文化内涵包括茶艺、绘画、诗歌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在苏州园林中,茶艺是园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艺在苏州园林中表现为茶馆、茶房及茶庭,取其雅致清新的性格与园林美景的交融,成为苏州园林的重要特色之一。

四、苏州园林的景点 苏州园林的景点包括沧浪亭、留园、拙政园、虎丘等。除了园林本身,苏州园林也包含许多历史文化遗址,以及许多特色文化活动,如园林文化节等。其中,沧浪亭是苏州园林的代表园林之一,也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景点之一。其建筑风格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风格的最高艺术水平。 五、苏州园林的意义 苏州园林的意义体现在其对中国建筑文化和园林艺术方面的贡献。在中国建筑文化方面,苏州园林以其斑斓壮丽的风格和独特的园林设计技术,为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园林艺术方面,苏州园林代表了中国传统园林的艺术水平,其设计理念及造园技术对中国古代园林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 六、我的感受 苏州园林的美景让我叹为观止,美不胜收!苏州园林的特色文化和独特的景观让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浓郁氛围。在苏州园林中,我也品尝到了传统的茶艺文化,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园林建设中的体现。我相信,苏州园林将会在未来继续以其优美的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全世界的游客。七、苏州园林的保护与传承 苏州园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遗产,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为保护苏州园林的文化、历史和艺术价值,苏州市

八年级上册语文19课苏州园林笔记

八年级上册语文19课苏州园林 笔记 新课预习:八年级上册语文19课《苏州园林》知识点 字词 映衬:映照,衬托。 败笔:写字写得不好的一笔,绘画中画得不好的部分,诗文中写得不好的词句。 丘壑hè:山陵与溪谷,喻指深远的意境。 雷同:指随声附和,也指不该相同而相同。 嶙峋lín xún:枯瘦的样子。 依傍:依靠。 蔓màn延:像蔓草一样不断向周围扩展。 蔷qiáng薇:落叶或常绿灌木,种类很多,茎直立、攀缘或蔓生,枝上密生小刺,羽状复叶,小叶倒卵形或长圆形,花有多种颜色,有芳香。 雕镂lòu:雕刻,刻镂。 斟酌zhēn zhuó: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 明艳:鲜明艳丽。 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当的措施。 自出心裁:出于自己的创造。指不抄袭、模仿别人。

重峦luán叠嶂zhàng:重重叠叠的山峰。 俯仰生姿:无论俯视还是仰视都会形成美好的姿态。 简介 叶圣陶(1894一1988),原名叶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他的创作态度严肃认真,所写作品构思缜密,结构严谨,风格朴实,语言精练,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童话《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 作品梗概 本文原题为《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略有删节。1979年初,香港一家出版社打算出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约叶圣陶先生写一篇序文。当时这家出版社还没有把摄影集编好,于是叶圣陶就根据手边陈从周教授编撰的《苏州园林》一书,写下了这篇序文。序文写好后交给了香港那家出版社,但一直不见出版。《百科知识》编辑部知道后便要求让他们先发表,于是,这篇序文发表在《百科知识》1979年第4期上。 主题概述 课文通过对苏州园林的布局、配合、映衬、层次、局部特点等的介绍,突出了苏州园林“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总体特征,展现了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水平,赞颂了设计者和匠师们杰出的艺术创造力,表达了对苏州园林的赞赏和眷恋之情。 文章结构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苏州园林》教案

部编版(2016)八年级上册《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苏州园林》是部编版(2016)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说明文。课文没有泛泛地介绍苏州园林的景物,而是抓住"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总体特征,从整体到局部,从大处到小处,作了富于艺术性的说明,从而使读者不仅了解了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又得到美的享受,是一篇很好的说明文的典范,对指导学生写作、陶冶学生的情感大有稗益。因此,对于本课的教学,重点放在对于文章总分结构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材分析:本文是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说明文,学习本单元,要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了解文章如何使用恰当的方法来说明的;还要体会说明文语言严谨、准确的特点,增强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学情分析:本班学生通过之前的《中国石拱桥》这篇非常规范的说明文的学习,已经掌握了说明文的的基本特点,且八年级的学生也具备了较好的整体感知的能力,所以课堂上,教师只需强调对于文章结构的把握。但是,学生在绘画原理和园林文化的了解和思考上有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揣摩语言,品味表达效果,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苏州园林。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抓住事物特点,从整体到局部的多方面说明事物特点的方法,把握苏州园林“图画美”的总体特点。 2.引导学生把握本文段首中心句的作用,学习作者文心周密,层次清晰的说明结构。 3.领会园林设计者和建造的独特的审美意趣,理解作者对他们的赞叹之情,激发学生对园林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征,并条理清晰地突出特征的写作思路。 2. 领会园林设计者和建造的独特的审美意趣,激发学生对园林文化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力。 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图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石拱桥》让我们领略到了我国桥梁事业的伟大成就,今天,我们从桥上走下来,进入另一种建筑物——园林。在我国的园林中,苏州园林具有独一无二的特征和地位,它是中国各地园林的标本。现在,让我们去苏州园林游览一番,看看那儿的园林建筑。 二、读园林知大概 1.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明确:苏州园林具有怎样重要的地位?(明确:1.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作者看来,苏州园林有什么特点?(明确: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作者认为,苏州园林是如何达到这个目标的?(四个“讲究”)

第19课《苏州园林》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9 苏州园林 一、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可适当调节。 二、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抓住特征逐步展开的说明方法,培养高度概括事物特征的能力。 2、通过多种方式的阅读,理清文章的思路;抓住重点,体味语言的多样性。 3、领略江南园林的风貌,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学习重难点: 重点:学习作者抓住特征逐步展开的说明方法,培养高度概括事物特征的能力。 难点:通过多种方式的阅读,理清文章的思路;抓住重点,体味语言的多样性。 三、课前导入 苏州地处江南水乡,湖光山色,旖旎动人。这里文人荟萃,能工巧匠,代代相传。园林设计者和匠师们将大自然优美的景物,根据他们自己的艺术趣味和美好理想进行概括、提炼,创造出富有诗情画意的园林,使它成为杰出的艺术品。苏州园林,名闻全国,誉满世界。距今二千四百年的夫差的馆娃宫,便是苏州第一座园林。现存的园林近则四五百年,远则上千年,可谓源远流长。苏州现存园林近二百处,因此被人们称为“园林城市”。请随我走进苏州,走进苏州园林。 四、知识链接 1.作者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对语文教学的改革和教材的建设有重大贡献。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童话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作品收在《叶圣陶集》里。写作背景本文选自《百科知识》1979年第4期。原题为《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略

有删节。1979年初,香港一家出版社打算出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便邀请叶圣陶写一篇序文,叶圣陶欣然允诺。后因故摄影集未出版,序文被《百科知识》所用,这正是叶圣陶对苏州园林眷恋深情的自然流露和生动描写。 2.写作背景 这篇文章写于1979年2月6日。作者叶圣陶于1894年出生于古城苏州。因自小生长于此,他早已将苏州园林的建筑结构尽收心胸,而且由文章可知,苏州园林是叶圣陶童年玩耍的地方,那里有叶圣陶童年的回忆。 1956年,同济大学出版了陈从周教授编撰的《苏州园林》图册。叶圣陶获悉后,函购了这本图册。1974年,叶圣陶与陈从周相识,陈从周送了多幅松竹兰菊的国画作品给叶圣陶,叶圣陶则填了一阕《洞仙歌》词谢他。1979年初,陈从周邀请叶圣陶为他的一本由风光画报出版社出版的《苏州园林》图册作序,叶圣陶慨然允诺,创作了这篇文章。 五、积累词语 1.重点字 轩榭 ..(xuān xiè)池沼.(zhǎo)丘壑.(hè)模.样(mú) 相间.(jiàn)嶙峋 ..(lín xún)庸.俗(yōnɡ)镂.空(lòu) 蔷.薇(qiánɡ)斟酌 ..(zhēn zhuó)重峦叠嶂.(zhànɡ) 2.重点词语 嶙峋:枯瘦的样子。 败笔:泛指事情中做得不好的部分。 阶砌:台阶。 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因,根据。宜,适当。 自出心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重峦叠嶂:重重叠叠的山峰。 胸中有丘壑:意思是设计者和匠师的脑中有关于山水风景的高明构思。丘壑,山陵与溪谷,喻指深远的意境。 别具匠心: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 目标学习一:品读文章,整体感知

《苏州园林》(解析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外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

第19课苏州园林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颐和园 林徽因 ①北京西郊的颐和园,在著名的圆明园被帝国主义侵略军队毁了以后,是中国四千年 封建历史里保存到今天的最后的一个大“御苑”。颐和园周围十三华里,园内有山有湖。 倚山临湖的建筑单位大小数百,最有名的长廊,东西就长达一千几百尺,共计二百七十三间。 ②颐和园的湖、山基础,是经过金、元、明三朝所建设的。清朝规模最大的修建开始 于乾隆十五年(一七五0年),当时本名清漪园,山名万寿,湖名昆明。一八六0年,清 漪园和圆明园同遭英法联军毒辣的破坏。前山和西部大半被毁,只有山巅琉璃砖造的建筑 和“铜亭”得免。 ③前山湖岸全部是光绪十四年(一八八八年)所重建。那时西太后那拉氏专政,为自 己做寿,竟挪用了海军造船费来修建,改名颐和园。 ④颐和园规模宏大,布置错杂,我们可以分成后山、前山、东宫门、南湖和西堤等四 大部分来了解它的。 ⑤第一部后山,是清漪园所遗留下的艺术面貌,精华在万寿山的北坡和坡下的苏州河。东自“赤城霞起”关口起,山势起伏,石路回转,一路在半山经“景福阁”到“智慧海”,再向西到“画中游”。一路沿山下河岸,处处苍松深郁或桃树错落,是初春清明前后游园 最好的地方。山下小河(或称后湖)曲折,忽狭忽阔;沿岸摹仿江南风景,故称“苏州街”,河也名“苏州河”。正中北宫门入园后,有大石桥跨苏州河上,向南上坡是“后大庙”旧址,今称“须弥灵境”。这些地方,今天虽已剥落荒凉,但环境幽静,仍是颐和园 最可爱的一部。东边“谐趣园”是仿无锡惠山园的风格,当中荷花池,四周有水殿曲廊, 极为别致。西面通到前湖的小苏州河,岸上东有“买卖街”,俨如江南小镇(现已不存)。更西的长堤垂柳和六桥是仿杭州西湖六桥建设的。这些都是摹仿江南山水的一个系统的造 园手法。 ⑥第二部前山湖岸上的布局,主要是排云殿、长廊和石舫。排云殿在南北中轴线上。 这一组由临湖一座牌坊起,上到排云殿,再上到佛香阁;倚山建筑,巍然耸起,是前山的 重点。佛香阁是八角钻尖顶的多层建筑物,立在高台上,是全山最高的突出点。这一组建 筑的左右还有“转轮藏”和“五芳阁”等宗教建筑物。附属于前山部分的还有米山上几处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19课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第19课《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把握说明对象,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理清文章结构和说明顺序。 2.学习常见的说明方法,并体会其作用。 3.结合具体语句,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重点难点】 1.把握说明对象,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理清文章结构和说明顺序。 2.学习常见的说明方法,并体会其作用。 3.结合具体语句,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设置,激情导入 师:“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冠江南。”苏州园林,闻名天下,誉满全球。全城的一百多处园林,可以说是集历代江南园林艺术之大成。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分别代表了宋、元、明、清四代不同的艺术风格。今天让我们一起随着叶圣陶老先生去观赏那富有诗情画意的苏州园林吧! (板书:苏州园林叶圣陶) 二、出示目标,学生齐读 师:我们先来看一下我们的学习目标—— 课件出示: 1.把握说明对象,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理清文章结构和说明顺序。 2.学习常见的说明方法,并体会其作用。 3.结合具体语句,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学生齐读 三、预学展示,字词积累 课件展示: 1.字词积累 (1)读准字音。 倘.若(tǎnɡ)鉴.赏(jiàn)轩榭.(xiè)回廊.(lánɡ 丘壑.(hè)模.样(mú)着.眼(zhuó)相间.(jiàn)

藤.萝(ténɡ)嶙.峋(xún)阶砌.(qì)蔓.延(màn) 蔷.薇(qiánɡ)雕镂.(lòu )庸.俗( yōnɡ)斟酌 ..(zhēn zhuó) 因地制宜.(yí)自出心裁.(cái)重峦叠嶂.(zhànɡ) (2)理解词义 轩榭:轩,有窗户的廊子或小屋;榭,建筑在台上的房屋。 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 别具匠心: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的构思。 因地制宜:课文指根据具体地形,设计各不相同的园林。因,依照、根据;宜,适当、适宜。 自出心裁:出于自己心中的设计或筹划。多指诗文、技艺等的构思有独创性。 珠光宝气:形容服饰、陈设等非常华丽。文中形容花开后的艳丽多姿。 胸中有丘壑:意思是设计者和匠师的脑中有关于山水风景的高明构思。丘壑,山陵与溪谷,喻指深远的意境。 (点生读,师指导) 2.走近作者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作家、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作品收在《叶圣陶集》里。 四、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师:请同学们听读课文,说一说: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是什么?作者是从那几个方面来具体展开说明的?并划分层次,概括段落大意。 (播放课文录音) (学生听读课文,在课文中勾画、讨论回答) (1)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预设(第2段)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2)作者是从那几个方面来具体展开说明的? 提示:前四个方面比较容易找到,后面三个要稍微归纳(第7、8、9段)。 预设: 课件出示: 作者是从那七个方面来具体展开说明的:四个讲究(主要方面):“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三个注意(次要方面):“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 小结:课文是按照由主到次、由总到分的逻辑顺序来说明的。 4.划分结构层次,理清全文思路 预设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概括苏州园林的地位、价值以及总体特征——图画美。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19课苏州园林笔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19课苏州园林笔记 (一)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了解苏州园林在设计和建造上的独特创造,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和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2、心智目标:自学本文总说和地鸣鼠的结构。 理解课文说明语言多样性。 (二)教学设想:(第一课时) 1、学习重点:总分式的结构和生动严密的语言。 2、教学方法、手段:利用幻灯等直观式教学手段,易于学生理解课文。对学生掌控总分式结构展开学法指导。课堂教学力求讲练融合。 3、预习要求: (1)粗读课文,给复习提示信息中加点的字注音,标示小节。 (2)思考问题:《故宫博物院》一课介绍御花园时称“进入苏州园林”,由此可见苏州园林地位如何?(从文中找答案)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过《故宫博物院》,其中介绍皇家御花园时称“进入苏州园林”,为什么皇家园林要和小小苏州城的园林相仿?今天我们学习的《苏州园林》会给大家一个答案。(板书课题、作者) 集体朗诵复习提示信息,提问以下问题: 1、作者介绍:叶圣陶,苏州人,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体会。 2、苏州园林的特点:富于诗情画意,就是艺术品。 3、学习重点:说明语言严密生动,运用总分式的结构。 展标:总分式的`结构,严格生动的语言(支行板书教学目标)。 二、检查预习: 1、字词注音:恳请同学顺序念出,用幻灯片拿下恰当答案,集体朗诵两遍,标示至课文中。(补足的当堂注音) 轩榭、重峦叠嶂、丘壑、嶙峋、镂空、蔷薇。

补足:相间、推敲、模样、等距、浮躁、阑干。 2、回答思考问题,导入课文学习:(预习布置粗读课文) 恳请学生提问思考问题,也就是我上一课就明确提出的问题,恳请学生用文中的语句提问:“苏州园林就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三、分析总体结构 1、上面同学提问的非常恰当,就是课文第一小节听到这句话 板书:各地园林的标本。这说明了苏州园林的地位。 下面恳请同学们下载课文看一看这一节在文中起著什么促进作用?课文最后一节说道“远不止这些”却又“不再多写下了”,为什么? 开头总领全文。结尾留有余地,给人回味。 板书:远不止这些。 2、那么苏州园林有什么独特之外,可成为各地园林的“标本”?我们学过说明一个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请同学们集体朗读第二节,找出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务必使……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板书:眼前总是一幅轻松的图画。 为了说明这个特点从哪向个方面说明:(四个“讲究”)。 板书: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协调、花草树木衬托近景远景的衬托,近景远景的层次。 这样力求完美,目的是什么?愿游览者“如在图画中”。 3、恳请同学们Seille3-6节,看一看依次写下了什么?和我们刚学的内容存有什么关系?3-6节依次联结第2节中的四个“讲究”。 4、仅从大处讲究能称得上是“完美”的图画吗?不能,还要从小处注意处处体现画的完美。速读7-9节看看要注意什么? 7节:图画美8节:图案美9节:色彩美(板书) 5、从3-9节4个“讲究”、3个“注意”我们可以看出课文的主体部分采用哪种结构形式?总说--分说 四、四书4、5两节: 1、根据图片看课文是怎样表现出苏州园林的特点,(4-5节为主)。

八年级上册语文《苏州园林》教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苏州园林》教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苏州园林》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总说和分说的结构及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2、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领略我国江南第宅园林建筑的风貌,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文章的结构。 2、难点:文章语言的特点。 【教学时数】二教时 第一教时 一、导入 作者简介: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他曾在小学、中学、大学教过书,对语文教学的改革和教材的建设有重大贡献。20年代和30年代是他创作道路上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他的作品很多,最有名的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出版有《叶圣陶全集》。 本文作者叶圣陶是苏州人,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因此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 二、朗读课文 要求:掌握字的注音,进一步理解词在文中的意思;思考作者怎样向读者介绍

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 三、从写作构思入手,分析文章结构 学生提问,共同探究。 提问:这是一篇事物说明文,被说明的事物——苏州园林的特征是什么呢? 引导学生找出本文说明事物特征的课文内容,即第2段中“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是贯穿全文的中心,“图画”成为介绍苏州园林的线索。 提问:作者怎样抓住中心构思全篇,安排全文的结构呢? 由同学讨论,教师归纳。 文章开头:结合重点词“标本”(原指供学习、研究时用的动、植物的实物,这里有“范本”的意思)、“鉴赏”(指对艺术品的欣赏和评价)理解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建筑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是全文的总起,确立本文说明的对象——苏州园林(总体)。 提问:第2段课文,作者围绕苏州园林共同特征,写了几层内容? 讨论归纳: 第一、撇开不同点,专说共同点。 第二、苏州园林共同点具体在四个“讲究”。 第三,再一次强调共同点(“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 提问:课文的第3、4、5、6段内容与第2段是什么关系? 第2段是总说,其他是分说。每一段与前面的一个“讲究”相照应,具体说明苏州园林某一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图画美。以上四方面是重点,作者作详细说明。 提问:课文第7、8、9段写了什么内容,与中心有何关系? 文章收尾留有余地,令人回味。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苏州园林笔记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苏州园林笔记 苏州园林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是中国古代园林的典型代表,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侏罗纪公园之一。苏州园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行政上,它由六个部分组成:灵岩山,林泉园,直园,半山园,环秀园,东大街园,共十二个景点。 苏州园林历史悠久,创建于西晋时期,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它拥有完整的历史特色,建筑和景观浑然一体,无论是以建筑风格变化,还是以景观构造变化,都能看出它是由不同时期不同园林风格组成的。 二、苏州园林的景观特色 (1)景观构成 苏州园林是由亭台楼阁、湖景等多种构成的自然景观以及其他景观的组合。它把古典园林和江南水乡风格完美融合在一起,创造了水乡风情,也是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州园林以湖泊为基础,以山峦绵延,形成诸多湖景,如分汝湖,银锁湖,苏州湾,伊兰湖,青石湾,少林湖,秋江湾等。湖的构成,山的叠布,构成了美丽的湖山景观,让游客流连忘返。 (2)古典园林风格 苏州园林的古典园林风格是十分独特的,以橡树、松树、柏树、梧桐树为主,诸多园林建筑如楼阁、亭台、廊台、廊桥等组成了独特的园林景观。 苏州园林用建筑和景观建筑结合,点状组织,形成了精巧而又细

腻的空间构成,有视觉愉悦的景观。苏州园林中植物也有所设计,以一定的比例和布局,使之与建筑相得益彰,使园林景观更有美感。 三、苏州园林的文化意义 苏州园林有着深远的文化意义。它不仅是苏州人的文化象征,也是江南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它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优秀风格,是江南水乡文化的典范。 苏州园林也是大量文人墨客的诗意乐地,吸引许多文人墨客游览赏心悦目,把它描绘成诗歌插图,被记载为古典文学经典。苏州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文化的代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佳作,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经典之作。 四、总结 苏州园林拥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古代园林的标志性代表,也是江南水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湖泊为主,以古典园林为主,同时也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给游客以美好的审美体验,让游客流连忘返。作为历史文化遗产,苏州园林不仅拥有美丽的景观,还有深刻的文化象征意义,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经典之作。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随堂练习19 苏州园林

19.苏州园林 一、单选题 1.下边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是() A.轩.榭(xuān)池沼.(zhāo)丘壑.(hè) B.嶙峋.(xún)镂.空(lóu)阑.干(lán) C.重峦叠嶂.(zhàng)摄.影(niè)玲.珑(líng) D.鉴.赏(jiàn)蔷.薇(qiáng)称.心(chèng) 2.下列各项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义均无误的一项是() A.映衬蔓延珠光宝气自出新裁.(心中的设计) B.摄影芭蕉称心满意重峦迭嶂 ..(重重叠叠的山峰) C.玲珑阅历俯仰生姿因.地制宜(因为) D.屈曲闲适诸如此类别具匠心 ..(巧妙的心思)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孩子应该干、可以干的事,要让他们自己去干,父母不要越俎代庖 ....。 B.你毕业时送给我的那支钢笔,我敝帚自珍 ....,一直保存着。 C.雨过天晴,我们站在土崖边欣赏着高山流水 ....,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愉快。 D.那些贪污受贿分子肆意以权谋私,他们的人格真可谓不名一钱 ....。 4.对下列四段文字的表达方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形体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②亭台楼阁、池馆水榭,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假山怪石、花坛盆景、藤萝翠竹,点缀其间。 ③会说话的书,是在书里装有微型唱片或者录音带,有的在文字下面印上发音代号,通过电子仪器可以还原成为人的声音。 ④于是把这家药铺里刻有这种文字的“龙骨”全买下来,凭着他对中国古文字的很深的造诣,终于考证出这些“龙骨”是殷商时代遗传下来的乌龟壳和牛的肩胛骨,上面刻的文字就是那时使用的象形文字。 A.说明描写记叙议论 B.议论记叙说明记叙 C.说明抒情议论记叙

第19课《苏州园林》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9 苏州园林 基础过关全练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玲珑.(lóng)庸.俗(yóng)丘壑.(hè) B.嶙峋.(xún)镂.空(lòu)依傍.(bànɡ) C.轩.榭(xuān)叠嶂.(zhàng)摄.影(niè) D.斟.酌(zhēn)蔷.薇(qiáng)称.心(chèng) 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店区因地制宜 ....抓绿化,努力实现“让森林拥抱城市”的美好愿景。 ,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B.或者是重峦叠嶂 .... 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 ,制造出越C.随着中国近年来的飞速发展,一些国家及其媒体自出心裁 .... 来越多的歪曲事实的论调。 D.桂花、樱花、海棠、茶花等30多个品种的成片花木在山间错落有 致、俯仰生姿 ....。 3.下列对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2)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3)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 A.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 B.作比较作诠释下定义

C.作诠释打比方作比较 D.打比方作诠释打比方 能力提升全练 4.【跨学科·美术】(2023北京大兴期末,16,★★☆)下图为法国凡尔赛花园,说说其设计上呈现了哪些与中国苏州园林不同的特点。(2分) 答: 5.【新素材·环境保护】(2022海南中考改编,18、21)阅读下面选文和链接材料,按要求完成各题。(6分) 海岛绿色生命线 ①海防林,是海南岛一个富有特殊意义又颇具地域特点的“专有名词”,即沿海岸种植的起防护作用的林带,被称为“海岸绿色长城”“海岛绿色卫士”,是海南岛生命家园的天然屏障。 无海防林,沿海市县常受风沙 ②据史料记载,解放前,海南岛基本 .. 侵蚀,乐东、东方一带时常风沙弥漫,患沙眼病、红眼病的村民占90%。20世纪50年代,文昌市翁田镇因无海防林庇护,流沙侵入12公里,到处是“三天烈日地冒烟,一场暴雨沙埋田”的景象,每年淹没耕地超过百亩…… ③为有效抵御风沙侵袭,从1956年开始,海南引进防风固沙的先锋树种——木麻黄,大力营造海防林。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筑起了一道

第五单元整合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探寻文明印记,打卡事物说明文 ——八上第五单元整合 【教学内容】 《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蝉》《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梦回繁华》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五篇课文都是以说明事物为主的说明文。《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介绍的是中国古代建筑,《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介绍的是新中国兴建的第一座大型纪念性建筑,《蝉》说明的是昆虫的习性和成长过程,《梦回繁华》则介绍了《清明上河图》这幅传世名画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这些事物说明文主要通过巧妙的组织结构、综合运用说明顺序、合理使用说明方法、准确生动地使用字词等,突出说明对象的特征,字里行间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学习本单元,要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了解文章是如何使用恰当的方法来说明的;还要体会说明文语言严谨、准确的特点,增强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传递的文明印记之美,思考如何使自己成为古老文明的传承者。【单元目标】 1.明确说明对象,感受说明文求真求实的理性精神,激发对自然与社会的探索兴趣; 2.把握说明文的文体特征,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3.明确每篇课文的说明顺序,学会合理安排说明顺序,抓住特征说明事物; 4.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周密,增强思维的条理性与严密性。 【教学实施】 核心任务:文明,是一种文化的积淀;文明,是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文明,更是一种孜孜不倦的精神追求。学校文学社准备办一期“文明印记”专刊,请同学们阅读第五单元的五篇说明文后,协助策划。 知识小贴士: 1.什么是说明文?说明文的目的是什么? 说明文是以说明这种表达方式为主,按照一定的要求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功能等或阐明事理的文章。目的是给人以知识。 2.常见的说明文有几种类型? ①根据说明对象的不同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②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点分为平实性说明文和生动性说明文。 任务一:明说明对象,设计专栏。 快速浏览《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蝉》《梦回繁华》,明确每篇文章的说明对象和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设计专栏并写好

2023年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9课苏州园林教案(二)打印版

2023年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9课苏州园林教案(二) 一、内容解读 1.开篇总评,名园标本。 文章开篇总写我国园林的情况,让读者对苏州园林有一个总的印象——“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作者讲了总的印象之后说:“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这便引起读者对苏州园林的兴趣,自然也就想看看作者对苏州园林的介绍。 2.四个“讲究”,开合有致。 (1)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作者将苏州园林的布局与中国传统的宫殿和居民住房作比较,以美术画与图案画作比,说明苏州园林“绝不讲究对称”,具有充满自然之趣的布局美。 (2)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假山的堆叠有自然之趣,让人忘却其为假山。池沼则“大多引用活水”,是因为活水才有生趣。“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往往安排桥梁”,讲的是因地制宜,印证了前面所说的“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两座以上的桥梁,绝不雷同,讲的其实也是避免对称,讲究自然之趣。细处也不放过,如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布置几块石头或种上花草。这些安

排,使得苏州园林中的假山与池沼虽出自人工,却能宛如天成,这也正是园林中的山水所追求的境界。 (3)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花草树木的映衬同样“着眼在画意”。作者先介绍花草树木栽种的良苦用心:既讲究树木的错落有致,又照顾到季节的变化。再介绍花草树木的修剪技巧:取法自然。以“像宝塔那样的松柏”“阅兵式似的道旁树”与园中不受约束、自由生长的树木作比较,以“古老的藤萝”作例子,说明花草树木的栽种与修剪符合中国画的审美观。 (4)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巧妙运用花墙和廊子,使苏州园林显得景致深、层次多,景物不是一览无余地展现在游览者的面前,而是逐次展露,游览者可以领略到移步换景的乐趣,获得的审美享受也更为深长。 这四个“讲究”是全文的总纲,使全文结构紧凑。 二技法总结 1.构思缜密,脉络清楚。 文章采用先总后分式的结构逐步展开,先总括苏州园林的特点,然后对景物布置分类剖析,先作鸟瞰式的叙述,后作局部景物的详细说明和生动勾勒,前后提挈,互相照应,构成一个严谨的整体。先指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