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血管性血友病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解读主要内容

2022血管性血友病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解读主要内容

血管性血友病(von Willebrand disease, VWD )是由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 VWF )质或量的异常导致的临床以出血表现为主的遗传性疾病。近年来有关VWD高危人群筛选、临床诊断、治疗措施有了明显改变,为了推动国内VWD诊治的规范化发展,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血栓与止血学组更新了《血管性血友病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 2022年版)》(简称指南\在本文中,笔者对指南中的重要更新点作出详细说明。

一、正确使用出血评分工具

对于有出血症状的一般患者,指南推荐先使用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出血评分工具(ISTH-BAT )进行筛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查。指南中纳入的ISTH-BAT项目包括鼻出血、皮肤出血、轻微外伤出血、口腔出血、胃肠道出血、血尿、拔牙出血、手术后出血、月经出血、产后出血、肌肉出血、关节出血、中枢神经系统出血和其他出血症状,一共14 项。每一项又根据出血程度,积分0~4分不等。ISTH-BAT是一个开放的出血评分工具,最后一项是其他出血症状,这意味着如果患者发生的出血事件不能归入前面13项,如咯血、肾上腺出血等,仍有相应的积分标准参照。对于反复多次出血的患者,每一项以最严重的出血症状计分,不同项目计分累加得到总积分[1]。男性总积分≥3分或女性总积分≥5分,即可判断为异常出血口]。对于有多项出血表现和严重出血的患者,不容易漏诊。

但是,对于病程短、出血次数少或出血症状轻的儿童,因ISTH-BAT积分不高,有漏诊VWD的风险,临床医生需谨慎评估[2]。因此,ISTH-BAT 更适合成人出血患者的筛查。多项队列研究结果显示,ISTH-BAT诊断VWD 的敏感性为75%( 66%~83% ),特异性为54%( 29%~77% )[3]o VWD的诊断需要在ISTH-BAT筛选基础上,进一步行相关实验室检查。

二、VWD的实验室检查

为了有效和准确诊断与分型诊断VWD ,指南纳入了更多的实验室检查。

在VWD的诊断试验中,指南推荐血浆VWF血小板结合活性测定而非单

一的VWF瑞斯托霉素辅因子活性(VWF : RCo ) z用于反映VWF与血小

板之间的结合活性。在VWD的分型诊断试验里,增加了去氨加压素

(l-deamino-8-D-arginine vasopressin, DDAVP )试验、VWF 前导肽(VWF propeptide, VWFpp )测定和VWF 基因测序。

1 .血浆VWF血小板结合活性测定:

指南推荐的血浆VWF血小板结合活性测定包括以下3种:①VWF与野生型小细胞膜糖蛋白Ib(GPlb)结合测定(VWF : GP IbR);②VWF ⅛GPIb突变体结合测定(VWF : GPlbM );③VWF瑞斯托霉素辅因子活性(VWF : RCo 力

VWFiGPIbR和VWFiGPIbM由于变异系数小,检测阈值更低等优

势,有替代VWF : RCo的趋势[4]。但鉴于国内大部分单位还不能开展VWF :

GP I bR和VWF : GP工bM检测,指南仍保留了VWF : RCo o有些医疗中心采用VWF活性检测法[5](检测试剂为识别VWF Al区上与GPIb 结合肽段的单克隆抗体)替代VWF血小板结合活性测定。但基于指南的规范化,不推荐VWF活性检测法。

2 . VWD的分型诊断试验:

指南推荐部分VWD患者轻度出血时可使用DDAVP止血。推荐的前提是这部分患者需经过DDAVP试验证实有效[6]。DDAVP试验通过比较用药前和用药后1 h患者凝血因子VIn (FVIn )促凝活性(Fvln : C )和VWF水平

的变化,初步判断是否有效。用药后4 h再次检测患者FVIlI: C和VWF水平,判断患者是否存在VWF代谢过快、半衰期缩短。例如IC型患者, 用药后1 h VWF水平升高达到有效标准,但用药后4 h VWF水平下降幅

度超过30% ,提示用药后临床上达不到稳定止血效果,因此这类患者不推荐使用DDAVP治疗。DDAVP试验用药和操作并不复杂,笔者单位在门诊可实施,但禁用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妊娠妇女、癫痫及有活动性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6]。

VWFPP和成熟VWF等比例地从细胞内分泌出来进入血循环。VWFpp在体内的半衰期是2 h ,成熟VWF的半衰期是8-12 h o所以,VWFPP和VWF 抗原(VWF: Ag )之间的比值可以反映体内VWF合成、分泌及清除的状况。由于VWFpp不含ABO血型抗原,所以VWFpp的清除不受血型影响⑺。VWFpp与VWF : Ag在体内代谢途径不同,因此

VWFpp/VWF : Ag增加提示VWF清除增快。VWFpp和VWF: Ag均采用ELISA方法检测正常血浆中含有IU的VWFpp和IU的VWF : Ag , 两者比值为"8]。在IC型VWD和获得性von Willebrand综合征中,VWFpp/VWF : Ag 明显增高[9]。

目前VWF基因测序越来越广泛应用于VWD的诊断。VWF某些特定的外显子突变与VWD分型密切相关对于VWD的鉴别诊断也具有重要价值。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仍有部分VWD患者找不到VWF的基因突变,这些患者可能还存在VWF细胞内转运、分泌、调控、代谢等其他因素的异常[10]z因此不能仅依据VWF基因检测结果正常即排除VWD o此外,如患者没有明显的出血表现或VWF水平的异常即使检测到VWF基因异常,临床医生还需根据患者既往是否有出血病史和出血性家族史,慎重鉴别是VWF的基因多态性还是致病性的VWF基因突变,诊断或排除VWD o

三、VWD的诊断

本版指南新增了VWD的诊断流程图。由于DDAVP试验的引入,首次提出了IC型VWD的诊断。为了避免漏诊,指南明确将VWF血小板结合活性/VWF : Ag比值<0.7作为2型VWD的诊断标准[4],而非之前的0.5~0.7。3型VWD患者的VWF水平通常低于检测阈值,VWF多聚体缺如[4,11]。因国内大部分医院无法常规开展VWF多聚体检测,所以需要明确界定VWF : Ag和VWF: RCo阈值。兼顾VWF : RCo检测下限的准确性,及VWF多聚体缺如的3型VWD患者的VWF水平,指南最终将3

型VWD的VWF抗原和VWF: RCo阈值划为小于3%o在2A和2B型VWD 的鉴别中,更推荐采用基因测序而非低剂量瑞斯托霉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试验,原因在于后者需要患者新鲜血小板进行检测,临床普及性不及VWF 基因测序[4],并非低剂量瑞斯托霉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试验诊断2B型VWD准确性低。

四、VWD的预防及治疗中重度出血或拟行手术的VWD患者,需替代治疗。目前国内替代治疗可选择人血源性FVnl制剂、血浆和冷沉淀。近期人血源性VWF制剂将开展临床试验。剂量标定以制剂的VWF : RCo为准每公斤体重1 U的VWF: RCo平均使血浆VWF : RCo提高2 ∪∕dl o针对不同程度出血和拟行手术

类型,不同版本国内外指南推荐首次用药、维持用药剂量和疗程均不相同[11,12,13],因此本指南列出了替代治疗的推荐范围。具体到每例VWD 患者,则应兼顾用药后出血情况、VWF和FVIn水平以及替代治疗制剂的选择进行个体化调整[14]。重组VWF制剂未来也将在国内上市,需注意的是,与血源性VWF制剂不同,重组VWF制剂不含有FVIΠo在严重出血或手术时,首次应用为了能迅速提升患者体内的FVin水平而达到止血效果, 应同时补充1剂FVID ,随后可单用重组VWF制剂维持[15]。

指南针对女性VWD患者的月经过多、出血性卵巢囊肿、妊娠和分娩等问题均提出了明确的治疗措施。正常女性妊娠期VWF和FVllI: C水平增加2~3倍,1型VWD孕妇也有类似表现。因此,在妊娠后期应监测VWF

水平,如能达到正常范围,分娩时可不予以干预。分娩后患者的VWF水平迅速下降,需要严密监测。研究显示,即便分娩时VWF水平处于正常范围,仍有22%的VWD患者因产后异常出血需要输血[16]。抗纤溶药物氨甲环酸在女性VWD治疗中占重要地位,无论是月经出血、出血性卵巢囊肿还是预防产后出血均可使用,可单药应用,也可联合替代治疗。值得一提的是,产妇服用氨甲环酸,母乳中虽然可以检测到氨甲环酸,但仅有血液浓度的百分之一口刀,因此相对安全,可用于哺乳期VWD患者。VWD 产妇除了需预防产后大出血,同样也面临产后血栓的风险。对于合并血栓高风险的患者,可用弹力袜预防,必要时也可考虑低分子肝素[6]。

指南将手术分为大手术和小手术两种类型并加以定义。对于拟行大手术的

VWD患者,在替代治疗的同时,需检测FVin和VWF水平,两者均需达到0.50 I∪∕ml并至少维持到术后3 d o仅FVin或VWF水平达标,术中及术

后仍有出血的风险[6]。VWD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或血栓性疾病而需要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时,建议行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如治疗后合并出血, 可加用预防治疗。

当然,除了指南中推荐的VWD治疗制剂外,新的VWD治疗策略也层出不穷。VWD基因治疗、VWF-FVnI融合蛋白、长半衰期VWF纳米制剂等不仅给VWD患者带来新的希望,也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18]o

随着血源性/重组VWF制剂的上市和推广,预防治疗也变得可及,反复发

生严重出血的VWD患者将获益于预防治疗。关于VWD的预防治疗还存在诸多问题,诸如哪一类型VWD患者获益更多、长期预防是否会导致VWF 抑制物产生、预防治疗的最佳剂量和频率、选择阶段性预防治疗还是终身预防治疗等。以上问题需要开展更多的临床试验予以解答。

血管性血友病实验诊断中国专家共识

血管性血友病实验诊断中国专家共识 血管性血友病(von Willebrand discase,VWD)是最常见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0.1%~1%[1, 2]。该病的诊断和分型流程复杂,目前临床和检验领域对其认识有限,故近十年我国VWD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没有实质性进展。与此相反,近年由于凝血因子检测的规范化普及,使国内以血友病为代表的出血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有了质的飞跃。虽然国内已有相关指南和共识发表 [3, 4],但并未侧重于对VWD临床实验室精准诊断和分型。最近VWD诊断和分型技术有了很大进展,瑞金医院在近5年逐步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VWD的表型和基因诊断体系,并在近100个VWD家系中进行了验证[5],为共识的编写提供了依据。为了提高国内VWD的诊断水平,帮助国内同行科学、合理地应用VWD诊断相关实验室检测项目,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和中国血友病协作组共同决定制定VWD实验室诊断专家共识。 一、概述 VWD是由于血浆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数量减少或质量异常导致的出血性疾病。VWF 由血管内皮细胞和巨核细胞合成,主要生理功能为介导血小板黏附于受损内皮下暴露的胶原并保护血循环中凝血因子 Ⅷ(FⅧ)不被过快降解,在一期止血和二期止血过程均承

担着不可或缺的角色[6, 7]。VWD患者出血程度个体差异较大,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如皮肤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女性月经增多等,关节、肌肉出血少见。重型患者也可发生消化道出血、泌尿系统出血、女性卵巢囊肿或反复黄体破裂等。 根据发病机制不同,VWD可分为3种类型:1型为VWF 量的减少;2型为VWF质的缺陷;3型为VWF量的显著减少或完全缺失[3]。其中VWF清除加快的1型为1C型;2型VWD又可分为2A型、2B型、2M型和2N型[8]。各VWD亚型的特征详见表1。 二、VWD诊断 1. 出血评分工具:目前可供使用的出血评分工具主要是国际止血与血栓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n thrombosis and haemostasis,ISTH)推荐的出血评分工具(ISTH-BAT)[10, 11]。该评分系统将不同程度的出血症状予以赋值,异常出血评分标准为:成年男性≥4分,成年女性≥6分,儿童≥3分。 建议1:对于临床上低度怀疑是VWD的患者,应采用标

血友病治疗中国指南

血友病治疗中国指南 血友病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由于体内凝血因子不足或缺乏,导致凝血功能异常,患者常常出现自发性出血,关节、肌肉、内脏等部位反复出血,甚至危及生命。目前,血友病的治疗以替代治疗为主,主要是补充缺乏的凝血因子。 近年来,随着血友病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在血友病治疗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了更好地规范血友病的治疗,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制定了《血友病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2017年版)》。 该指南详细阐述了血友病的诊断标准、鉴别诊断、治疗原则、治疗方法等。其中,替代治疗是血友病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输注凝血因子、抗纤溶药物等。同时,该指南还强调了综合治疗的重要性,包括疼痛管理、关节保护、心理支持等。 在输注凝血因子方面,该指南推荐使用基因重组凝血因子或血源性凝血因子。其中,基因重组凝血因子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成为血友病治疗的首选。同时,该指南还建议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凝血因子水平,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除了替代治疗外,该指南还强调了预防治疗的重要性。预防治疗可以减少关节、肌肉等部位的出血,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儿童患者,该指南建议在出生后尽早进行预防治疗。 总之,《血友病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2017年版)》为我国血友病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依据。通过规范化的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地提高血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加强公众对血友病的认知和预防意识,减少遗传病的发生,也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 血友病诊断和治疗的专家共识 血友病:诊断与治疗的专家共识 血友病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由于患者体内凝血因子不足或功能障碍,导致关节、肌肉、黏膜等部位自发性出血。本文将介绍血友病诊断和治疗的专家共识,希望为患者提供更多帮助。 血友病诊断的专家共识 1、诊断标准 血友病诊断需满足以下条件: 1、患者存在家族史,有遗传倾向;

《血友病治疗中国指南(2020年版)》要点

《血友病治疗中国指南(2020年版)》要点 血友病是一种X染色体连锁的隐性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可分为血友病A和血友病B两种。前者为凝血因子(F)缺乏,后者为凝血因子(F)缺乏,分别由相应的凝血因子基因突变所致。近两年来,各种长效凝血因子产品和非因子类产品相继问世,部分产品已经在我国上市。因此,有必要对于过去的共识/指南进行更新。 一、治疗原则 血友病患者应该在血友病中心接受综合关怀团队的诊疗与随访。急性出血时应及早到附近的专业医疗机构接受治疗或者在家庭进行自我注射。早期治疗可以减少疼痛、功能障碍以及远期残疾,并显著减少因并发症导致的住院。家庭治疗必须由血友病中心的专业人员密切监管,且只有在患者及其家属得到充分的教育和培训后才能开始进行。 血友病患者应避免肌肉注射和外伤。原则上禁服阿斯匹林或其他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以及所有可能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若有出血应及时给予足量的替代治疗,进行手术或者其他创伤性操作时,应进行充分的替代治疗。二、替代治疗的药物选择和给药方法 血友病A的替代治疗首选基因重组F制剂或病毒灭活的血源性F制剂,无上述条件时可选用冷沉淀或新鲜冰冻血浆等。每输注1IU/kg体重的F可使体内F活性(FC)提高2%。F在体内的半衰期约8~12h,要使体内F保持在一定水平需每8~12h输注1次。 血友病B的替代治疗首选基因重组F制剂或病毒灭活的血源性凝血酶原复合

物(PCC),无上述条件时可选用新鲜冰冻血浆等。每输注1IU/kg体重的F 可使体内F活性(FC)提高1%,F在体内的半衰期约为 18~24h,要使体内 F保持在一定水平需每天输注1次。 三、替代治疗的实施 (一)按需治疗和围手术期替代治疗 按需治疗是指有明显出血时给予的替代治疗,目的在于及时止血。及时充分的按需治疗不仅可以及时止血止痛,更可阻止危及生命的严重出血的发展。围手术期替代治疗是指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进行的替代治疗,目的在于保证血友病患者手术的顺利实施和手术后的顺利康复。具体替代治疗方案见表1和表2。 (二)预防治疗 预防治疗是指为了防止出血而定期给予的规律性替代治疗,是以维持正常关节和肌肉功能为目标的治疗,通常分为以下三种: (1)初级预防治疗: (2)次级预防治疗: (3)三级预防治疗: 我们建议在发生第一次关节出血或者严重肌肉出血或颅内出血或其他危及生命的出血即应开始预防治疗关于预防治疗,国际上没有统一的标准方案。最低剂量为英国1976年在血友病A中使用12IU/kg,每周1次。 基于我国实际情况,目前仍普遍采用的是以下低剂量方案:血友病A:F制剂10IU/kg体重每周2~3次;血友病 B:F制剂 20IU/kg 体重每周1 次。非因子类产品的上市彻底改变了血友病 A 替代治疗模式。

儿童血友病诊治指南

儿童血友病诊治指南 血友病是一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为X性联隐性遗传。临床上分为血友病A(凝血因子Ⅷ缺陷症)和血友病B(凝血因子Ⅸ缺陷症)两型。临床特征为关节、肌肉、内脏和深部组织自发性或轻微外伤后出血难止,常在儿童期起病。儿科对血友病的识别、诊断,积极、合理治疗十分重要。 【临床表现】 血友病患儿绝大多数为男性,女性患者罕见。血友病A和B 的临床表现相似,很难依靠临床症状鉴别。 1.临床特点: 延迟、持续而缓慢的渗血。血友病的出血在各个部位都可能发生,以关节最为常见,肌肉出血次之;内脏出血少见,但病情常较重。出血发作是间歇性的,数周、数月甚至多年未发生严重出血并不少见。除颅内出血外,出血引起的突然死亡并不多见,但年幼儿可因失血性休克致死。 2.出血程度: 取决于患儿体内的凝血因子水平。血友病根据其体内凝血因子水平分为轻、中、重3种类型。 ①重型患儿常在无明显创伤时自发出血; ②中型患儿出血常有某些诱因; ③轻犁极少出血,常由明显外伤引起,患儿常在外科手

术前常规检查或创伤后非正常出血时被发现。部分女性携带者由于其因子水平处于轻度血友病的水平,也表现为与轻度男性血友病患儿相同的出血表现。 3.出血时间顺序: 首次出血常为婴幼儿学步前皮肤、软组织青斑、皮下血肿;走路后关节、肌肉出血开始发生,若此时无合适治疗,关节出血常反复发生并在学龄期后逐步形成血友病性关节病,不仅致残而且影响患儿就学、参与活动、心理发育。 【实验室检查】 由于血友病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尤为重要。1.筛选试验:内源途径凝血试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外源途径凝血试验(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g)或凝血酶时间(TT)、出血时间、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试验等。以上试验除APTT外,其他均正常。 2.确诊试验:因子Ⅷ活性(FⅧ:C)测定和因子Ⅸ活性(FIX:C)测定可以确诊血友病A和血友病B,并对血友病进行分型;同时应行vWF:Ag和瑞斯托霉素辅因子活性测定(血友病患者正常)与血管性血友病鉴别。抗体筛选试验和抗体滴度测定诊断因子抑制物是否存在。 3.基因诊断试验:主要用于携带者检测和产前诊断。产前诊断町在妊娠8-10周进行绒毛膜活检确定胎儿的性别,周左右可行15妊娠的检测致病基因;DNA以及通过胎儿的.

血友病诊疗指南

血友病诊疗指南 概述 血友病(hemophilia)是一种X染色体连锁的隐性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可分为血友病A (hemophilia A,HA)和血友病B(hemophilia B,HB)两种。前者为凝血因子Ⅷ(FⅧ)缺乏,后者为凝血因子Ⅸ(FⅨ)缺乏,均由相应的凝血因子基因突变引起。 病因和流行病学 编码FⅧ和FⅨ的基因均位于X染色体,女性常是携带者(46;XX),而男性是患者(46;XY),女性患者极为罕见(通常是由2个FⅧ或者FⅨ基因同时发生缺陷,或者是X染色体非随机失活所致)。在FⅧ和FⅨ基因中点突变、缺失、插入和重排/倒位均可见,点突变是最常见的基因缺陷,约在90%的患者中存在。HA中45%的重型患者为重现性的基因倒位突变;而HB患者中无重现性突变。 血友病的发病率没有种族或地区差异。在男性人群中,血友病A的发病率约为1/5000,血友病B的发病率约为1/25 000。所有血友病患者中,血友病A占80%~85%,血友病B 占15%~20%。女性血友病患者极其罕见。由于经济等各方面的原因,血友病的患病率在不同国家甚至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我国1986—1989年期间在全国24个省的37个地区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血友病的患病率为2.73/100 000人口。 临床表现 HA和HB的临床表现相似。主要表现为关节、肌肉和深部组织出血,也可表现为胃肠道、中枢神经系统等内部脏器出血等。若反复出血,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关节畸形和(或)假肿瘤形成,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外伤或手术后延迟性出血是本病的特点。根据患者凝血因子活性水平,可将血友病分成轻型、中间型和重型(表36-1)。 表36-1 血友病A和血友病B的临床分型 临床分型因子活性水平 出血症状 (IU/dl)

2022血管性血友病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解读主要内容

2022血管性血友病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解读主要内容 血管性血友病(von Willebrand disease, VWD )是由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 VWF )质或量的异常导致的临床以出血表现为主的遗传性疾病。近年来有关VWD高危人群筛选、临床诊断、治疗措施有了明显改变,为了推动国内VWD诊治的规范化发展,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血栓与止血学组更新了《血管性血友病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 2022年版)》(简称指南\在本文中,笔者对指南中的重要更新点作出详细说明。 一、正确使用出血评分工具 对于有出血症状的一般患者,指南推荐先使用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出血评分工具(ISTH-BAT )进行筛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查。指南中纳入的ISTH-BAT项目包括鼻出血、皮肤出血、轻微外伤出血、口腔出血、胃肠道出血、血尿、拔牙出血、手术后出血、月经出血、产后出血、肌肉出血、关节出血、中枢神经系统出血和其他出血症状,一共14 项。每一项又根据出血程度,积分0~4分不等。ISTH-BAT是一个开放的出血评分工具,最后一项是其他出血症状,这意味着如果患者发生的出血事件不能归入前面13项,如咯血、肾上腺出血等,仍有相应的积分标准参照。对于反复多次出血的患者,每一项以最严重的出血症状计分,不同项目计分累加得到总积分[1]。男性总积分≥3分或女性总积分≥5分,即可判断为异常出血口]。对于有多项出血表现和严重出血的患者,不容易漏诊。

但是,对于病程短、出血次数少或出血症状轻的儿童,因ISTH-BAT积分不高,有漏诊VWD的风险,临床医生需谨慎评估[2]。因此,ISTH-BAT 更适合成人出血患者的筛查。多项队列研究结果显示,ISTH-BAT诊断VWD 的敏感性为75%( 66%~83% ),特异性为54%( 29%~77% )[3]o VWD的诊断需要在ISTH-BAT筛选基础上,进一步行相关实验室检查。 二、VWD的实验室检查 为了有效和准确诊断与分型诊断VWD ,指南纳入了更多的实验室检查。 在VWD的诊断试验中,指南推荐血浆VWF血小板结合活性测定而非单 一的VWF瑞斯托霉素辅因子活性(VWF : RCo ) z用于反映VWF与血小 板之间的结合活性。在VWD的分型诊断试验里,增加了去氨加压素 (l-deamino-8-D-arginine vasopressin, DDAVP )试验、VWF 前导肽(VWF propeptide, VWFpp )测定和VWF 基因测序。 1 .血浆VWF血小板结合活性测定: 指南推荐的血浆VWF血小板结合活性测定包括以下3种:①VWF与野生型小细胞膜糖蛋白Ib(GPlb)结合测定(VWF : GP IbR);②VWF ⅛GPIb突变体结合测定(VWF : GPlbM );③VWF瑞斯托霉素辅因子活性(VWF : RCo 力 VWFiGPIbR和VWFiGPIbM由于变异系数小,检测阈值更低等优

血管性血友病诊疗规范2023版

血管性血友病诊疗规范2023版 血管性血友病(VOnWi1.Iebranddisease,vWD)是最多见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1926年EricVOnWi1.Iebrand首先报道,发病率约占人口的1%,但出现临床症状者很少。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Wi1.1.ebrand因子,vWF)作为血小板黏附于内皮下的桥梁及FM1.的载体,在止血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VWF发生量或质的改变而导致止血功能缺陷,即称为VWDo临床上以皮肤、黏膜出血为主要表现,出血时间延长。本病为常染色体遗传性疾病,多数患者为显性遗传,少数为隐性遗传。 【病因与发病机制】 VWF基因位于12号染色体短臂末端,vWF由血管内皮细胞和巨核细胞合成,血小板中也含有vWF。正常人血浆中的VWF由不同数量亚单位、分子量变化范围很大的多种多聚体组成。VWF 基因异常,使VWF的合成或释放减少、多聚体形成障碍或出现VWF质的异常,导致VWD的发生。在止血过程中,血小板通过GP1.b与VWF结合黏附于血管内皮下胶原,血小板活化后GPnbZHa与VWF结合,最终形成血小板血栓;VWF作为瑞斯托霉素辅因子,加速瑞斯托霉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VWF含量减少或与GPIb相互作用处分子结构改变,将影响血小板黏附于受损血管,出血时间延长。VWF作为FVm的载体稳定FW:C间接影响凝血过程。VWF含量减少或与FVn结合处分子结构改变将导致FW:C灭活加速,出现二期止血障碍。 【临床表现】 本病的出血倾向差异很大,随年龄增长出血症状可减轻。出血多表现为皮肤和黏膜出血,拔牙及创伤后过度出血也常见,亦可有消化道出血、血尿等。临床上将VWD分为三型:①1型约占VWD的75%,VWF多聚体的结构和功能正常但浓度降低,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临床上有轻到中度出血症状。②2型VWF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分为四型:2A型高分子量VWF多聚体缺失且与血小板结合能力明显降低,约占2型的75%;2B型与血小板GPIb结合明显增加,约占2型的20%,此型VWF可自发地或在低浓度瑞斯托霉素时与血小板结合,高分子多聚体分布正常但消耗性减少;2M型与血小板GPIb亲和力降低,vWF量与多聚体分布正常;2N型VWF质的异常导致与FVM亲和力降低,出血表现较重。③3型VWF几乎完全缺失,FVU:C<10%,甚至<1%,终身出血症状严重,可发生自发性关节和肌肉出血而致残。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发病率最低。 【实验室检查] 出血时间(BT)延长为本病的主要特点,但部分患者可正常。血小板黏附率减低,除2B型外多数患者对瑞斯托霉素诱导的聚集反应下降,重者几乎不发生聚集,而对其他诱导剂反应正常。2B

血友病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最全版)

一、定义 血友病是一种X染色体连锁的隐性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可分为血友病A和血友病B两种。前者为凝血因子VID(FVin)质或量的异常所致,后者系F IX质或量的异常所致。 二、血友病的流行病学 在男性人群中血友病A的发病率约为1/5 000 ,血友病B的发病率约为 1/25 000 ;血友病A占血友病患者80% ~ 85% ,血友病B占15% ~ 20%。而女性血友病患者极其罕见。 三、临床表现 1 •血友病A和血友病B的临床表现相同,主要表现为关节、肌肉和深部组织出血,也可有胃肠道、泌尿道、中枢神经系统出血以及拔牙后出血不止等。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关节畸形和假W瘤等,严重者可以危及生命。 2. 外伤或手术后延迟性出血是本病的特点。 3. 轻型患者一般很少出血,只有在损伤或手术后才发生出血;重型患者则自幼即有出血,身体的任何部位都可出血;中间型患者出血的严重程度介于轻型和重型之间。 四、实验室检查 1 .血小板计数正常、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出血时间 等正常;血块回缩试验正常,纤维蛋白原定量正常。 2 .重型血友病患者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轻型血友病患者APTT仅轻度延长或为正常高限。 3 .简易凝血活酶生成纠正试验(仅限基层单位使用)可用于初步鉴别血友

病的类型,血友病A能被吸附血浆纠正,不能被正常血清纠正;血友病B能被正常血清纠正,但不能被吸附血浆纠正。 4 .确诊试验:要确诊血友病则有赖于FVDI: C、FIX : C以及vWF : Ag 的测定。血友病A患者FVID : C减低或极低,vWF: Ag正常,FVHI: C/vWF : Ag 比值明显降低。血友病B患者FIX : C减低或缺乏。 5.抑制物检测:若发生患者治疗效果不如既往,应该考虑患者可能产生了抑制物应进行凝血因子抑制物滴度测定。抑制物的滴度(以FVID为例): 不同稀释度的患者血浆与正常血浆等量混合,孵育2 h ,测定残余FVDI活性。能使正常血浆FVID活性减少50%时,则定义为FVID抑制物的含量为1 个Bethesda 单位(BU),此时患者血浆稀释度的倒数即为抑制物滴度,以BU /ml血浆表示。2001年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规定以5 BU为界:若抑制物滴度>5 BU ,则为高滴度抑制物;若抑制物滴度S 5 BU ,则为低滴度抑制物。基层单位可以进行凝血因子抑制物筛选,即APTT纠正试验(正常血浆和患者血浆按1 : 1混合后再测定APTT ,不能纠正至正常应考虑为可能存在抑制物)。 6 .分型:根据FVDI或FIX的活性水平可将血友病分为3型(表1)。 表 血友病A/B临床分型 由于目前检测仪器灵敏度的限制,凝血因子水平在2%以下时现有检测方法并不敏感,因此是否将重型和中间型的界定值进行修改,国际上还没有定

2021血管性血友病诊断指南(全文)

2021血管性血友病诊断指南(全文) 血管性血友病(VWD)是一种由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异常所导致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VWF在血液循环中结合并稳定凝血因子Ⅷ(FⅧ),并且在血小板黏附及聚集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VWD的出血特点主要为皮肤黏膜出血,如瘀斑、鼻衄、口腔出血、月经过多、胃肠道出血、牙科治疗后出血、分娩及手术时出血等,严重患者可出现与血友病相同的肌肉及关节出血。不同患者出血的严重程度有所不同,同一患者的出血表现也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VWD可以分为1型、2型及3型,其中1型及3型分别为VWF部分及完全缺乏,2型为VWF功能缺陷,包括2A、2B、2N、2M型。不同亚型以及不同临床表型导致VWD的诊断和治疗十分复杂。在临床实践中,VWD患者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不能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断,其主要障碍包括缺乏识别异常出血的能力、无法确定合适的诊断方法、专业实验室检测能力有限。 随着新检测方法的不断出现及更多循证医学证据的更新,一些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尚无确切结论或新出现的问题亟需阐述。因此,美国血液学会(ASH)、国际止血与血栓学会(ISTH)、美国国家血友病基金会(NHF)、世界血友病联盟(WFH)联合制定了2021年版VWD诊断指南(下文简称2021指南)。2021指南针对涉及6个方面的10个临床问题做出基于

循证医学的推荐,主要涉及近年来诊断方面的进展,包括新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新的临床亚型的阐述等。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薛峰教授、杨仁池教授对2021指南的制定流程、临床问题及推荐等方面做出解读并发布了《ASH ISTH NHF WFH 2021血管性血友病诊断指南解读》。小编将其临床推荐部分的主要内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01出血评估工具(BAT) 问题1:对于疑似VWD的患者,应该采用BAT还是非标准化的临床评估方法进行筛查? 问题2:对于疑似VWD患者,尤其是男性及儿童,应用BAT 评价为阴性(积分正常)时,是否需要进行血液检测? 推荐1 在患有VWD可能性较低的人群中(如初级医疗机构就诊者),专家组推荐应用经过验证的BAT,而不是非标准化的临床评估工具,对患者进行初始筛选以决定哪些患者需要进一步血液检测。(强烈推荐,基于中等质量证据) 推荐2

《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第2版)》解读

《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第2版)》解读 具备外科干预指征的脑出血患者的干预选择如下(图1)。 图1 具备外科干预指征的脑出血患者干预选择 1. 颅内压监测:目标颅内压<20 mmHg,脑灌注压50~70 mmHg(Ⅱ类推荐,C级证据)。 2. 脑室穿刺外引流:挽救因脑积水出现意识变化患者的生命(Ⅱa类推荐,B级证据)。 3. 血肿清除术 (1)幕上出血:早期血肿清除术没有明确的优势(Ⅱb类推荐,A级证据),对于病情恶化的患者可考虑幕上血肿清除术以挽救生命(Ⅱa 类推荐,C级证据)。 (2)幕下出血(小脑或脑干):如伴神经功能进行性恶化/脑干受压,应尽快行血肿清除术(Ⅰ类推荐,B级证据)。 4. 个体化综合考虑脑出血与原发病关系:危及生命的继发性脑出血,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清除血肿的同时,应根据挽救患者生命和祛除原发病因的相对风险和获益对治疗策略进行权衡(Ⅱb类推荐,C级证据)。 5. 按照指导方案注入rt-PA:不改善功能预后,可降低死亡率(Ⅱb 类推荐,C级证据)。 6. 去骨瓣减压:联合/不联合血肿清除术可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Ⅱb 类推荐,C级证据)。 7. 影像引导血肿抽吸及内镜下血肿清除 (1)影像引导下血肿抽吸联合rt-PA可能是安全和有效的(Ⅱa类推荐,B级证据)。 (2)影像引导的内镜血肿清除术可能是安全和有效的(Ⅱa类推荐,B级证据)。 (3)不同等级的医疗单位可根据本单位具备的医疗设施和经验选择手术方式(Ⅱa类推荐,C级证据)。 (4)对单纯性基底节出血,使用微侵袭抽吸引流术可能是有效的(Ⅱa类推荐,C级证据)。

(5)微创治疗应尽可能清除血肿,使治疗结束时残余血肿体积≤15 ml(Ⅱ类推荐,B级证据)。 微创血肿清除 脑出血患者外科微创干预指征证据见图2。 图2 脑出血患者微创干预指征证据 推荐意见: 1. 在有条件的医院等卒中中心,经严格选择后,可以考虑采用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或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选择性使用溶栓药物)等微创外科手段清除血肿,相较于内科治疗可能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但功能获益尚不明确(Ⅱa类推荐,A级证据,新增)。 2. 不同等级的医疗单位可根据本单位具备的医疗设施和经验选择手术方式(Ⅱa类推荐,C级证据)。 3. 在没有影像引导血肿清除技术或条件的单位,对符合适应证的脑出血患者,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的医师可考虑采用规范的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Ⅱa类推荐,B级证据)。 4. 对于单纯性基底节出血(血肿量<30 ml),使用微创抽吸引流术可能是有效的(Ⅱa类推荐,C级证据)。 5. 微创治疗应尽可能清除血肿,使治疗结束时残余血肿体积≤15 ml (Ⅱ类推荐,B级证据,新增)。 6. 对于脑室内出血,脑室外引流联合rt-PA治疗脑室出血是安全的,且有助于降低重症患者的死亡率(Ⅱb类推荐,A级证据),但是对于神经功能改善并不明确(Ⅱb类推荐,A级证据)。 开颅血肿清除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2022年版)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 (2022年版) 自《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6版)》发布后,对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vera, PV)的诊断、预后分层、新药和传统治疗药物再评估的认识又有了长足的进步。为给我国血液科医生提供规范化的临床实践指导,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白血病淋巴瘤学组组织国内相关专家制定了本指南。 一、诊断程序 1.病史采集: 必须仔细询问患者年龄,有无血栓病史,有无心血管高危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和充血性心力衰竭),有无疲劳、早饱感、腹部不适、皮肤瘙痒和骨痛,以及活动力、注意力、此前1年内体重下降情况,有无不能解释的发热或重度盗汗及其持续时间,家族有无类似患者,有无长期高原生活史,有无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导致的慢性缺氧病史。患者初诊时及治疗过程中评估患者疗效时采用骨髓增殖性肿瘤总症状评估量表(MPN-SAF TSS,也称MPN-10)对患者进行症状负荷评估。 2.实验室检查: 以下实验室检查应作为疑诊PV患者的必检项目:①外周血细胞计数;②骨髓穿刺涂片和外周血涂片分类计数;③

骨髓活检活组织切片病理细胞学分析,铁染色和网状纤维(嗜银)染色;④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血清铁、血清铁蛋白水平、乳酸脱氢酶(LDH)、尿酸和肝功能测定; ⑤JAK2 V617F和JAK2 exon 12基因突变检测(骨髓或外周血);⑥肝脏、脾脏超声或CT检查。 对于血小板计数增高和(或)脾脏肿大或有临床不能解释的出血患者,建议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结合试验(VWF∶CBA)和瑞斯托霉素辅因子活性测定。有家族病史者建议筛查EPOR、VHL、EGLN1/PHD2、EPAS1/HIF2α、HGBB、HGBA和BPGM等基因突变。二代测序(NGS)不作常规推荐,但采用包括LNK、CBL、TET2、ASXL1、IDH、IKZF1、EZH2、DNMT3A、TP53、NFE2、SF3B1、SRSF2和U2AF1等基因的套餐(panel)靶向测序结果有助于患者总生存(OS)、无纤维化生存和白血病转化率的评估,可酌情选择。 二、诊断标准 1.PV诊断标准: 建议采用WHO(2016)标准(表1)。 表1 WHO(2016)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诊断标准

2021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重点解读(全文)

2021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重点解 读(全文) 2021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重点解读 一、缺血性脑血管病相关定义 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三个方面的定义: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不引发急性梗死。 2.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NICE):不遗留神经功能残疾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TIA、轻型缺血性卒中、迅速缓解且未遗留残疾的卒中。 3.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DICE):发病后遗留显著残疾的缺血性脑血管事件。 二、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急诊评估及诊断

当患者出现急性卒中的症状和体征时,应进行初步评估,包括: 1.体格检查:生命体征、氧饱和度、心脏监护、体重记录等。 2.实验室检查:强调血糖的重要性,其次还有INR、肾功能、电解质、心肌缺血标志物等。除非有紧急指征需要获得心电图、胸片或放置导尿管,否则不应延误行头部CT或rt-PA 静脉溶栓。 病史及影像学检查尤为重要,对表现为神经功能障碍的急性起病患者,应尽快完成病史采集,包括起病特点、诱因、最后正常时间、既往病史和用药史等,推荐使用NIHSS量表评估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怀疑缺血注卒中患者入急诊后尽可能在30分钟内完成头颅影像学检查,不要因为任何“不必要的原因”而延误影像学评估。 三、急性缺血性卒中再灌注治疗

1.发病4.5小时内患者——静脉溶栓治疗 静脉溶栓的给药剂量和方法: 0.9mg/kg(最大剂量为90mg)静脉滴注,10%(最初1分钟内静推)+90%配100ml注射用水(1小时静滴)。 静脉溶栓的监护及处理: 患者应收入神经重症监护病房或卒中单元进行监护。 1.对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阿司匹林是首选的抗血小板药物。剂量为300mg/d,口服给药,应在发病后24-48h 内开始使用(I类推荐,A级证据)。 2.对于不能口服或有胃肠道出血史的患者,可考虑使用替格瑞洛或氯吡格雷(I类推荐,A级证据)。 3.对于有高度血小板聚集倾向的患者,可考虑使用阿昔单抗或替XXX(IIa类推荐,B级证据)。 2.联合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推荐意见:

最新血管性血友病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2022年版)

最新血管性血友病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2022年版) 血管性血友病(von Willebrand disease, VWD)是最常见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 VWF)基因突变引起血浆VWF数量减少或质量异常是VWD的主要致病机制[1]。 一、概述 血管性血友病(von Willebrand disease, VWD)是最常见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 VWF)基因突变引起血浆VWF数量减少或质量异常是VWD的主要致病机制[1]。 VWF由血管内皮细胞与巨核细胞合成。VWF的主要作用:①与血小板膜糖蛋白Ⅰb(GPⅠb)及内皮下胶原结合,介导血小板黏附至血管损伤部位;②作为凝血因子Ⅷ(FⅧ)的载体,具有稳定FⅧ的作用。根据VWD 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VWD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二、VWD的流行病学及遗传特点 如果按照血浆VWF水平降低来诊断VWD,预计发病率为1%[3]。但从有明显出血症状同时伴VWF水平降低判断,VWD的发病率为1/1000[2,3]。VWD患者的遗传方式存在很大的异质性,不同分型VWD的遗传规律各有不同。 三、临床表现特征

1.自幼发病,以皮肤、黏膜出血为主,表现为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和齿龈出血,女性月经增多。严重者可发生内脏出血。关节、肌肉血肿少见。 2.多为自发性出血或外伤、围手术期出血过多。 3.在出血程度上有较大的个体差异,部分1型VWD患者无自发性出血表现。 4.部分患者有出血家族史,有家族史者符合常染色体显性(或不全显性)或隐性遗传规律。 VWF水平受种族、血型、年龄、炎症、妊娠等多种因素影响。对于出血患者,推荐使用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出血评分工具(ISTH-BAT)进行评估(表3)[6,7],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需要行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查。 四、实验室检查 (一)出血筛选试验 包括全血细胞计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VWD患者筛选检查结果多正常或仅有APTT延长且可被正常血浆纠正。 (二)VWD诊断试验

2021版:罕见遗传性出血性疾病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2021版:罕见遗传性出血性疾病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一、概述 在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症中,缺乏凝血因子Ⅷ、Ⅸ的血友病A及血友病B相对常见,与血管性血友病(VWD)构成了95%~97%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目前已有独立的血友病及VWD相关中国专家共识/指南。本共识所指的罕见遗传性出血性疾病(Rare inherited bleeding disorders,RBD)包括遗传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FⅠD)、凝血酶原缺乏症(FⅡD)、凝血因子Ⅴ缺乏症(FⅤD)、凝血因子Ⅴ和Ⅷ联合缺乏症(FⅤ+ⅧD)、凝血因子Ⅶ缺乏症(FⅦD)、凝血因子Ⅹ缺乏症(FⅩD)、凝血因子Ⅺ缺乏症(FⅪD)、凝血因子XIII缺乏症(FXIIID)及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VKDFD)。 二、RBD的流行病学 及遗传特点 RBD多由编码相应蛋白基因突变或者影响翻译后修饰基因突变所引起,一般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近亲结婚群体发病率高于普通人群。部分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及部分FⅪD由于突变蛋白可以影响多聚体蛋白结构功能而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由于这类疾病发病率低,对于其患病率及流行病学研究比较困难。目前主要参照世界血友病联

注:FⅠD:遗传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FⅡD:凝血酶原缺乏症;FⅤD:凝血因子Ⅴ缺乏症;FⅤ+ⅧD:凝血因子Ⅴ和Ⅷ联合缺乏症;FⅦD:凝血因子Ⅶ缺乏症;FⅩD:凝血因子Ⅹ缺乏症;FⅪD:凝血因子Ⅺ缺乏症;FXIIID:凝血因子XIII缺乏症;VKDFD: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AR: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D: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因因子水平与临床表型相关性弱而无分型建议 三、临床特征 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症根据所缺乏凝血因子抗原及活性水平的差异,可以分为含量异常(Ⅰ型)及功能异常(Ⅱ型)。遗传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根据纤维蛋白原抗原/活性水平可以分为遗传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遗传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及低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

202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解读

202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解读 标题:202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解读 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速,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已经成为危害公众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中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呈持续上升的趋势,根据最新(202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数据显示,我国18岁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4.5%。为了提高公众对于高血压的认识和预防,本文将对该指南进行深入解读。 一、高血压的定义和症状 高血压是指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高血压的症状因人而异,早期患者可能无任何症状,而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可能导致心、脑、肾等器官损害,出现相应的症状,如头痛、眩晕、耳鸣、心悸等。 二、高血压的原因和危害 高血压的原因复杂多样,包括年龄、性别、遗传、饮食、肥胖、吸烟、饮酒、心理因素等。高血压可能导致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如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等。此外,高血压还可能加速肾脏、视网膜等器官的损害。 三、高血压的诊断和分类

高血压的诊断包括诊室血压测量和动态血压监测。诊室血压测量是高血压诊断的主要方法,而动态血压监测有助于发现白大衣性高血压和隐蔽性高血压。根据血压升高的程度,高血压可分为三级:一级高血压(140-159/90-99mmHg),二级高血压(160-179/100-109mmHg),三级高血压(≥180/110mmHg)。 四、高血压的预防和管理 高血压的预防和管理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关键。以下是一些建议: 1、定期检查血压,如有异常应及时诊治。 2、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戒烟 限酒等。 3、注意心理调节,减少精神压力。 4、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水平。 五、结论 202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发布对于提高公众对于高血压的认识 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每个人都应该关注自己的血压,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未来,我们期待更多的研究和指南为高血压的防治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2022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全文)

2022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全文) 一、概述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TTP)为一种少见、严重的血栓性微血管病,其主要临床特征包括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MAHA)、血小板减少、神经精神症状、发热和肾脏受累等。TTP的发病机制主要涉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裂解酶(ADAMTS13)活性缺乏,也与血管内皮细胞VWF异常释放、补体异常活化、血小板异常活化等相关。血浆中ADAMTS13活性缺乏导致内皮细胞异常释放的超大分子VWF(UL-VWF)不能及时降解,UL-VWF可自发结合血小板,导致微血管内血栓形成、微血管病性溶血,进而引起相应器官缺血、缺氧及功能障碍,引起临床症候群。 根据ADAMTS13缺乏机制不同,TTP分为遗传性TTP(cTTP,又称为Upshaw-Schulman综合征)和免疫性TTP(iTTP)。cTTP系ADAMTS13基因突变导致血浆ADAMTS13活性缺乏,常在感染、炎症或妊娠等促发因素下发病。cTTP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基因突变表现为纯合子型或双重杂合子型。iTTP系因患者体内产生抗ADAMTS13自身抗体,抑制ADAMTS13活性(中和抗体)或与ADAMTS13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而加速ADAMTS13在体内清除。iTTP多无明确原因(即原发性),也可能继发于感染、药物、肿

瘤、自身免疫性疾病、造血干细胞移植等。iTTP是最常见的临床类型,约占TTP总例数的95%;cTTP较为少见,仅占总例数的5%,但在儿童和孕妇患者中cTTP却占到25%~50%。 二、临床表现 国外资料显示,TTP年发病率为2~6/百万,女性与男性之比约为2∶1,高峰发病年龄为30~50岁,但部分cTTP患者在新生儿期即可发病;多数TTP患者发病急骤、病情危重,少数患者发病隐匿、临床表现不典型;炎症、感染、妊娠等是诱发TTP常见的原因,女性cTTP 患者常在妊娠早期出现疾病发作。 TTP典型临床表现如下:①出血:以皮肤、黏膜为主,严重者可有内脏或颅内出血。②MAHA:多为轻、中度贫血,可伴黄疸。③神经精神症状:表现为意识紊乱、头痛、失语、惊厥、视力障碍、谵妄、偏瘫以及局灶性感觉或运动障碍等,缺乏典型表现,以发作性、多变性为特点。④肾脏损害:可出现蛋白尿、血尿、管型尿,血尿素氮及肌酐轻度升高。⑤发热(>37.5 ℃)。⑥胸痛、腹痛、乏力、关节痛、肌肉痛等其他器官损伤的临床表现。 临床上完全符合TTP典型"五联征"的患者相对少见,以MAHA、血小板减少和神经精神症状为主的"三联征"为多见。由于部分TTP患者神

最新:药物代谢动力学指导血友病A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

最新:药物代谢动力学指导血友病A治疗的中国专家 共识 血友病患者采用固定输注模式的预防治疗并不能达到最优疗效。影响FⅧ替代治疗疗效的因素中,个体对FⅧ产品的药物代动力学(PK)差异是一个重要因素。世界血友病联盟(WFH)血友病管理指南第3版以及《血友病治疗中国指南(2020年版)》均建议可对接受FⅧ治疗的血友病A患者进行个体化PK监测1-2。但临床对于PK指导下的个体化FⅧ替代治疗认知并不充分。 近期,中国血友病协作组结合国内外有关循证医学证据与最新指南,正式发布了《药物代谢动力学指导血友病A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3,为中国血友病A临床实践中FⅧPK检测、解读及应用提供指导。 要点1:FⅧPK参数的临床意义及影响因素 1定义 FⅧ的PK指定量研究外源性FⅧ在人体内分布、代谢、消除的规律。外源性输注FⅧ后,患者体内血浆FⅧ的活性(F

Ⅷ:C)水平及其药时曲线主要由其输注的剂量及PK参数决定。 2主要的PK参数及临床意义(图1,表1) 图1 FⅧ的PK参数 表1 FⅧ的PK参数临床意义 3影响FⅧPK参数的因素

FⅧ:C检测的影响:由于血浆中FⅧ:C稳定性易受多种因素影响,标本的采集、运输、储存、检验等环节均可影响实验结果,因此,开展FⅧPK检测首要的是FⅧ:C检测的准确性。 个体间差异的影响:FⅧ的PK参数受年龄、体重、血型、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和抑制物等因素的影响。不同个体间PK参数差异显著,不同FⅧ产品的PK也不同,因此基于PK参数的个体化给药是有益的。 要点2:FⅧPK评估模型/软件 基于群体(pop)PK模型+贝叶斯概率算法是目前公认的、有效的个体化给药方式,能够相对准确、可靠地预测个体的PK参数。 除此之外,国内学者还提出了基于经典PK模型改良的一室模型法获取个体PK参数。不同方法间的比较详见表2。

基因治疗血友病指南

血友病的基因治疗概述 血友病分为遗传性血友病和获得性血友病。前者是一组先天性单基因遗传性凝血因子Ⅷ(FⅧ)、IX(FIX)或者Ⅺ(FⅪ)缺乏而导致的凝血功能障碍的出血性疾病,而后者一般同时缺乏2种或者多种凝血因子,常继发于肝炎、肝硬化、肝癌转移等肝脏疾病,某些血液病(如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尿毒症等。我们主要就就遗传性血友病(简称血友病)的基因治疗作一综述。 1血友病的机理及传统治疗方法 血友病特点为早年发病,轻微外伤或小手术后的持续反复甚至自发出血,多有家族史并多发于男性。根据凝血因子所缺乏的种类可以分为血友病A(FⅧ缺乏)、血友病B(FIX缺乏)和血友病C(FⅪ缺乏),血友病A约占血友病的85%,血友病C在临床上比较罕见,血友病A、B均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而血友病C则为常染色体不完全隐性遗传。血友病的基础研究(包括血友病相关凝血因子的SNP、STS、STR等多态性位点)已经比较成熟,其基因突变有着高度的异质性,包括基因缺失、异常基因片段的插入、基因片段的重排和点突变等。对于小片段的缺失、插入和点突变来说,血友病的严重程度取决于该突变所在结构域的功能,但也有极少数血友病患者编码区及其旁侧序列并未发生突变。在FⅧ等凝血因子的转运过程中,许多蛋白质也参与其活性、非活性形式转换的调控,编码这些蛋白质基因的突变也会引起血友病样症状的出现。 随着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得到越来越好的诊治,以前被人们认为发病率较低的血友病,因其严重威胁着血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而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血友病的传统疗法主要有替代疗法(对症补充血浆制剂和凝血因子浓缩制剂)、重组凝血因子疗法[3]和预防疗法等。替代疗法中患者会产生相应凝血因子的抑制物而抵消 3O%甚至更多的凝血因子活性,且存在传播病毒的危险。针对传统的浓缩或高纯凝血因子所产生的抑制物,临床上有采用猪FⅧ浓缩制剂来解决,因为猪FⅧ与抑制物的亲和力比人FⅧ要高的多;另外,绕过内源性凝血途径利用FⅧ旁路制剂(凝血酶原复合物(PCC)和激活的凝血酶原复合物(APCC))也可以促凝;目前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