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公平感对离职倾向的影响【开题报告】

员工公平感对离职倾向的影响【开题报告】
员工公平感对离职倾向的影响【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员工公平感对离职倾向的影响

一、立论依据

1. 研究意义、预期目标

研究意义:

人才的合理流动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和文化发展都是很有利的,但是离职率过高对一个企业的发展却是很不利的,也一直是困扰企业多年的问题,而公平感直接作用于离职倾向,员工的公平感可以提升满意度,从而提高企业绩效;而员工的不公平感会影响到员工工作的积极性,甚至会让员工萌生去意。员工公平感对离职率有很大的影响作用,若自己付出收益比例与他人的大致相等,则会产生公平感;若付出收益比例与他人的差别太大,则会产生不公平感,如果员工感受到组织的分配和程序是公平的,那么员工离开组织的倾向就会大大减少。

沃尔玛是一个专业化发展的企业,是以终端消费者为主要服务对象的零售商。这样的行业特殊性决定了它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特点,员工进入门槛低、人数多、流动性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员工管理是一项颇复杂的任务,因为如果员工的流动性过高,将直接导致企业的成本增加,不利于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

通过对公平感与离职倾向关系的研究,可以了解到公平感的各个维度对企业离职倾向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力的大小,这样,企业管理层可以了解到哪些公平维度对离职率具有重要影响,从而采取对应措施,提高员工的公平感知,激发组织成员积极表现工作行为,形成和谐的企业文化。

预期目标:

本文采取科学的方法研究沃尔玛员工公平感现状,如果员工感觉不公平,那么就会表现在有离职意向、出勤率低以及工作变动等的问题。所以本文拟以沃尔玛公司为例来探讨组织公平感与离职率的关系,为沃尔玛公司离职率高的现象作出分析,并提出适当的对策以及建议。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

在洪振顺(1998)对公平问题的研究中,将公平划分为分配公平、程序公平和制度公平三部分。赖志超和黄光国(2000)在考察台湾企业员工的正义知觉与工作态度的关系时,将正义知觉界定为程序和分配两个方面,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获得了属于程序和分配的五因素结构,即意见参与、申述沟通、分配公平

性、奖励公平性和惩罚公平性。

薪酬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利器[1],是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发员工积极性、促使员工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2]。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组织公平是影响组织内员工态度和工作行为的重要因素[3]:公平感会导致对组织的承诺和信赖,处于公平的组织气氛中的员工会表现出正向的工作行为,并且能更好地解决组织冲突、应对组织变革。Schneider、Benjamin(2003)[5]、黄春生(2004)[4]的研究表明,员工的薪酬公平感有利于增强员工的组织承诺和忠诚度,降低员工的离职倾向,减少员工的离职行为,从而提高企业留住人才的能力。然而,不公平的薪酬却会引起不良的工作反应,罗萱、杨志良(1998)发现对薪酬的不满是引发怠工、缺勤等行为的重要因素。

米家乾(2004)认为,组织公平可以分为企业程序公平、企业交往公平、领导程序公平及领导交往公平等四个维度。[6]

1975年Thibant与walker提出了另一种形式的公平即程序性公平,它更强调分配资源时所使用的程序及过程的公平性。当人们即使得到不理想的结果时,如果认为过程是公平的,也能接受这个结果。这一理论的提出引发了对程序公平的研究,使组织公平研究又进入了一个新阶段。[7]

薪酬不公平给员工和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主要有:①降低员工的薪酬公平感和薪酬满意度,影响员工的工作行为,甚至诱发其组织报复行为和离职;②造成企业关键人才的流失,影响企业的士气和凝聚力,影响企业绩效,造成企业内部的不稳定。[8]这些标准涉及分配制度的制定和完善,基本代表了实现组织公平的主要程序内容。如果组织严格落实这些标准,其成员一般就会感到公平。[9]

刘亚[10](2002)、杨柳[11](2003)认为,组织公平由程序公平、分配公平、领导公平和领导解释构成。个人背景变量[16]的引入主要是为了考查个体特征对薪酬公平感知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相应的工作行为的差异性。

人们往往根据自己的公平感知做出判断,即人们根据他人对待自己的公平程度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方式。[12]

石伟(2005)通过对7家国有企业共计417名被试者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了国有企业员工公平感、工作满意度和离职意愿之间的实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工作意度对离职意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2)分配公平、公司参与对离职意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工作参与、申诉机制对离职意愿没有显著的影响;(3)公平感对离职意愿的影响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公平感对离职意愿产生直接的负向影响,另一方面公平感通过工作满意度对离职意愿产生间接的负向影响,并且间接影响大于直接影响。[13]

分配公平:指员工感知到组织分配资源的公平性程度。薪酬分配公平性,

即员工对薪酬水平、增薪幅度是否公平的评价[14]。

俞彬彬、钟建安在情绪智力、组织公平和组织公民行为关系研究中检验出组织公平及其程序公平、信息公平、分配公平、人际公平这四个维度都能有效地预测组织公民行为;其中,人际公平、程序公平与组织公民行为的相关程度高于信息公平和分配公平。[17]

国外研究:

美国心理学者Adams(1965)对组织中的分配公平问题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15]。他强调,公平感知主要源于报酬数量的公平性,员工不仅关心薪酬绝对量,而且关心薪酬相对量。员工通过种种比较以判定自己所得薪酬是否公平,比较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其工作行为。道德美德理论由福尔格(Folger)提出,他认为即使当公平不能给我们个人带来明显的经济利益或者公平涉及的对象完全是与我们无关的陌生人时,我们仍然会关心公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公平是要求人们应如何对待他人、如何与他人互动的美德。组织公平与组织公民行为。Organ(1988)最早提出组织公平认知与组织公民行为正相关的观点。在实证研究方面,己经有诸多证实组织公平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具有显著的关系。Scholl,Cooper&Mckema(1987)分析员工对薪资公平性的认知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他们发现二者之间存在正向的影响关系;

Organ&Konovsky(1989)经过调查发现公平性认知对于组织公民行为有较高的预测力。而Lind&Earley(1991),认为领导者是否公平会影响组织公民行为中的利他行为,发现程序公平和互动公平的确一与组织公民行为有关。Mooman(1991)引用Grennberg(1990)的观点加以实证发现。

3.参考文献

[1]赵曙明.新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J] .南京大学学报,2002,39(3):34~42

[2](美)托马斯.J.伯格曼等著.薪酬决策.第四版.何蓉等译[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3]罗萱,杨志良.某医学中心专任主治医师薪资满足感、离职倾向与影响因素关系之研究——线性结构模式分析之应用[J].中华卫生杂志,1998,17(2):125~138

[4]黄春生.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与离职倾向相关研究[D] .福建:厦门大学,2004

[5]Schneider,Benjamin,Paul J.Hanges,D.Brent Smith,andAmy Nicole Salvaggio Which Comes First:Employee Attitudes or Organizational Financial and Market Performance.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03

[6]米家乾.组织公正性理论研究述评.商业研究[J] .2004(6):86一90

[7]Thibaut J,and Walker Procedural Justice:A Psychological Analysis [M] Hillsdale,NJ:Erbaum,1975

[8]龙立荣,刘亚.组织不公正及其效果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4,12(4):

584~593

[9]李哗,龙立荣.组织公平感研究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3(2),12~17

[10]刘亚.组织公平感的结构及其与组织效果变量的关系[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02

[11]杨柳.公平感与结果变量的关系及“控制源”对此关系的调节作用[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3

[12]李晔,龙立荣,刘亚.组织公正感研究进展[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1):78~84

[13]石伟.国有企业员工离职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江海学刊2005(3):80~84

[14]伍晓奕,汪纯孝,谢礼珊.薪酬管理公平性对员工薪酬满意感的影响[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6,28(2):7~14

[15]Adams,J.Stacy.Inequity in Social Exchange.In:Berkowitz Lenard,eds.Advanc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New York,NY:Academic Press,1965.422~436

[16]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第十版.孙健敏等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7]卢嘉.工作满意度的结构及其与公平感、离职意向的关系[D],北京:中国科学院,2010

[18]张志坚.公平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 .人类工效学,2009(1):38-41

[19]李浩.提升员工公平感[J] .企业管理,2009(6):92-94

二、研究方案

1.主要研究内容(或预期章节安排)

1.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和作用

1.2.1 研究的意义

1.2.2 研究的作用

1.3 研究方法,分析框架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框架

2.理论概述

2.1 公平感

2.2 离职倾向

2.3 公平感与离职倾向之间的相关研究

3.研究的设计及调查的过程

3.1 研究工具

3.2 研究对象

4.问卷调查的数据处理及分析

4.1 数据分析的方法说明

4.2 描述性分析

4.3 信度分析

4.4 问卷的效度分析

4.4.1组织公平感的效度分析

4.4.2离职倾向的效度分析

4.5 控制变量的影响分析

4.5.1 性别对各变量的影响

4.5.2 年龄对各变量的影响

4.5.3 婚姻对各变量的影响

4.5.4 教育程度对各变量的影响

4.5.5 月收入对各变量的影响

5 宁波沃尔玛公平感对离职倾向的相关性分析

6问卷的结论及分析

6.1 结论1

6.2 结论2

7.对策

7.1 对策1

7.2 对策2

2.实施方案和进度计划

第6学期第19-20周至第7学期第1-5周: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广泛搜集、研究相关文献资料,完成毕业论文选题。

第7学期6-12周: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外文翻译、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撰写,参加开题答辩进一步论证选题价值、确立主要研究内同,论证研究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第7学期13-14周:撰写论文详细提纲,交给导师批阅,反复修改,保证论文结构的合理性。

第7学期15-20周:开始写作毕业论文,完成初稿。

第7学期寒假:结合毕业论文选题开展调查研究。

第8学期1-2周:在导师的知道下进一步协作、完善毕业论文。

第8学期3-6周:在导师的知道下,充分利用毕业实习的机会,结合毕业论文内容开展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完成论文。

第8学期第7周:在导师的指导下,进一步修改、完善毕业论文;定稿并上

交。

第8学期第9-11周: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实用的员工辞职报告模板6篇汇总

实用的员工辞职报告模板6篇 在一个职场工作几年后,我们可能会作出离职的决定,这种情况下要提前写好辞职报告。你知道写辞职报告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吗?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员工辞职报告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员工辞职报告篇1 尊重的王经理 您好!首先感激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刻开阅读我的辞职报告。 我是怀着非常复杂的心境写这封的。自从我进到了餐厅之后,由于你对我的指点和信任,使我取得了许多机遇和应战。经历这段时刻在餐厅的任务,我从中学到了许多知识,积聚了一定的经历,对此我深表感谢。由于我本身任务才能不够,近期的任务让我觉得力所能及,为此我作了很长时刻的思考,我确定递上辞呈。 为了不由于我本人才能不够的缘由影响了餐厅的正常运作,更迫切的缘由是我必需在xx 年1月后参与计算机等级证的培训,较长时刻内都不能下班,因此经历沉思熟虑之后,我确定在xx年1月前辞去而我在餐厅的任务。我晓得这个进程中会给你带来一定水平上的方便,对此我深表歉意。 感激你和餐厅各位同事对我的教诲和照顾,在餐厅这段阅历对我而言异常的宝贵。未来不论什么时分,我都会以本身已经是餐厅的一员而感到荣幸。我确信在餐厅的任务历程将是我全部职业生涯开展中十分紧要的局部。 祝餐厅指导和个各位同事身体安康任务顺利! 此致 敬礼! 辞职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员工辞职报告篇2 尊敬的喀什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领导 您好! 首先,我感觉非常的`抱歉和遗憾,由于个人职业规划和一些现实因素,经过慎重考虑之后,特此提出离职申请,敬请批准。

在贵公司工作半年多的时间里,我有幸得到了各位领导及同事们的倾心指导及热情帮助,在本职工作和路桥专业技能上,我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在此感谢贵公司提供给我这个良好的平台,这一年多的工作经验将是我今后职业生涯中的一笔宝贵财富。 在这里,特别感谢各位领导在过去的工作、生活中给予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尤其感谢科室主任曾工和科室里的老员工和新同事,半年来对我的信任和关照,在这里感谢所有给予过我帮助的同事们。在这里真心的说声谢谢! 望公司领导批准我的申请,并请协助办理相关离职手续,在正式离开之前我将认真继续做好目前的每一项工作。 祝公司事业蓬勃发展,前景灿烂。 此致 敬礼 申请人胡鹏 20xx年3月4日 员工辞职报告篇3 尊敬的公司领导 在递交这份辞职报告时,我的心情十分沉重。这段时间,我认真回顾了这x年来的工作情况,觉得来xx建筑公司工作是我的幸运,我一直非常珍惜这份工作,这X年多来公司领导对我的关心和教导,同事们对我的帮助让我感激不尽。现在公司的发展需要大家竭尽全力,由于我状态不佳,加上一些个人原因的影响,无法为公司做出相应的贡献,因此请求允许离开。 本人将在20xx年x月x日离职,以便完成工作交接,我希望公司领导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商量一下工作交接问题,并希望能得到离职的准许! 感谢诸位在我在公司期间给予我的信任和支持,并祝所有同事和朋友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取得更大的成绩和收益! 此致 敬礼 申请人某某某

后员工离职倾向研究

1 绪论 1.1研究背景 纵观现在的社会,集信息化、全球化、激烈的竞争于一体,面对这样的现状,90后们从小就接受综合型教育,一直坚持全面发展的目标,在这样的模式下,就造成了人才济济的局面,现在的本科生已经处处皆是,就连研究生、博士也已经随处可见。前几年的金融风暴,导致国内的很多企业倒闭、重组,人员频繁流动。也因为这些原因,促成了现今人才富足职位空缺的局面。这样的就业形势,无疑是严峻的。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新一代的主力军——第一批90后大学生已经陆续步入了工作岗位。我也是一名90后,从去年的12月份起,我开始了自己的实习生活。我的实习单位是在位于榆林的神华陕西国华锦界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国华电厂”。 神华陕西国华锦界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是一个以发电为主,煤炭业为主的能源企业,属于国家单位。由于单位规模大、员工人数多,管理繁杂,因此,在2004年时,单位将其管理服务中心外包给了陕西四季假日饭店管理有限公司。管理服务中心包含了国华电厂的行政楼、生产楼、检修楼、板房的行政前台业务,职工餐厅、职工公寓、以及国华电厂的所有卫生打扫工作。我实习的岗位是行政楼的行政前台,主要职责是负责行政楼所有的会议服务、会议室调配、布置工作,以及外来人员的接待、文件打复印,总经理、部门经理办公室的卫生打扫及其资料整理工作。除此之外,就是听从经理的调遣,配合经理服务公司的员工,使其工作顺利进行。 实习了三个月,在我的身边,相仿年龄的同事们频繁离职,有的虽然在职,但流露着鲜明的离职倾向。实习三个月结束后,回学校,准备论文,跟同学交流期间,了解到,同学中很多在实习后再说以后的打算,有很多都是对现有的工作犹豫不决,言谈举止间透漏着离职重新再做打算的想法。现在的就业形势这么严峻,一份工作来之不易,为什么在得到来之不易的工作后,实习一段时间后大家会有这么强烈的离职倾向?这是由什么原因导致的? 对于企业来说,花费人力、财力,为企业招进一名员工,然后花着代价培养这名员工,目的只有一个,将这个员工培养成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为企业赢得利益!而像这种,在花费了成本之后,留不住人才,这无疑对企业来说是一大损失。对刚刚步入职业生涯的90后来说,挣着一份工资,还能有一个让自己成长,将理

员工离职倾向研究论文

*******大学 自考本科生毕业论文 题目:员工离职倾向研究 专业: 姓名: 准考证号: 联系电话:

2010年9月2日 摘要 现在的企业管理不仅仅是业务管理,还有人才的管理。无论是大、中小企业,他们都希望自己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并想尽一切办法来到达目的。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一个企业如果不能逐步的完善自己,则必定会被社会所淘汰。那么怎样完善自己来加强竞争优势成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企事业竞争中很重要的一项是人才的竞争。任何一个企业它的正常运行都离不开他的员工,拥有了人才就等于拥有了创造力、拥有了更强更持久的生命力。一个公司越大,里面的各种类型的人才就越多,公司的发展前景就越有希望,因此很多企事业都想尽办法吸纳人才、留住人才。他们有的采用很多种方式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员工努力的工作,但即便是这样,企业的人员流动还是很大,员工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一段时间就会产生离职倾向的事时有发生。

一个普通的员工流失不可怕,但如果是一批呢?这其中损失的有形和无形的成本又有多大?所以怎样才能留住人才,怎样解决员工离职成了每个企事业必须关注的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必须弄清楚员工的离职倾向。 员工离职研究是组织行为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研究表明,离职倾向是离职行为的直接前因变量,通过考察影响员工离职倾向的因素,能够很好地预测员工的离职行为。本文对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分析,在诸多的研究成果中,影响员工离职倾向主要因素有员工个人因素、企业因素、外部环境因素。

Abstract Now the enterprise management is not only the business management but also the personnel management. Both large ,medium-sized and small enterprises, they all hope their own’s enterprises’ scopes are bigger and bigger and try their best to reach the goals. But in the increasingly fierce competition, if an enterprise cannot gradually perfect itself,it must be eliminated by society. So how to improve themselves to strengthen competitive advantage has become a very important problem. Everyone knows talent competit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items of business competition. Any enterprise’s normal operation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staff.Getting talents is equal to having creativity, stronger and more enduring vitality.The bigger a company is, the greater the

人力资源管理中核心员工离职管理要点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中核心员工离职管理要点分析 发表时间:2019-09-21T11:26:23.79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作者:王冠东[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企业发展迅速,在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长沙市轨道交通运营有限公司湖南长沙 410000摘要:近年来,我国的企业发展迅速,在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人力资源管理中核心员工离职管理面临的问题,强调了加强管理的重要性,对具体的管理要点进行了总结。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核心员工;离职管理引言对于企业来说,核心员工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并且核心员工也是一种战略性、稀缺性以及关键性的重要资源,能够直接影响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决定企业经营成败。所以,核心员工对企业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作用。但是,现阶段,由于劳务市场的变化,核心员工的离职现象越来越多,那么如何留住核心员工,成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本文针对核心员工这一群体的管理进行阐述,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加持久的原动力。 1问题的提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推动着企业的发展,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作为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要素。因此,如何留住核心员工和防止人才流失,已经成为企业的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以前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主要是个人因素、工作因素、环境因素。目前没有学者研究员工的职业发展和离职意愿之间存在的关联。很少有人分析职业增长在离职意愿和职业承诺以及被视为调整变量的机会方面的预测作用。在当前的研究工作中,满意度和公司承诺是员工流动的两个关键因素。国外学者普遍认为,一个公司的承诺将会更好地预测到员工的流动,员工满意度是预测不到的。在中国的企业中,满意度更能说明员工的流动性。因此,本文选择员工满意度作为中间变量,探讨中国企业核心员工的职业成长与离职意愿之间的关系。分析国内的企业员工流动,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 2人力资源管理中核心员工离职管理要点 (1)处理离职员工信息。人力资源管理者,应对员工的基本信息、职位、绩效、离职原因、离职去向、对企业现有管理模式存在的意见等信息进行收集,以便于明确企业当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早调整,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此外,企业同样应对核心员工的价值进行计算,判断员工的绩效等级,从而明确核心员工离职所带来的生产率损失,判断新员工胜任的时间。对绩效等级进行计算的过程中,对核心员工价值系数的确定是关键,如此方可使企业明确自身所处的位置,判断核心员工离职所带来的损失的大小。(2)分析离职员工数据。收集核心员工离职信息的目的,在于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判断导致核心员工离职的常见原因,明确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例如:2017年,某企业员工离职率为20%,同比增长9%。为降低离职率,企业对核心员工的离职原因进行了整理,利用计算机系统数据库,对数据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加班时间长、工资低”为导致核心员工离职的主要原因。故企业从上述两方面入手进行了改革。2018年,企业员工离职率降低到了5%。可见,对核心员工离职数据进行分析,对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价值。 3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3.1准确鉴别核心员工,不定期更新核心员工名单核心员工是企业日常生产与经营的支持力,所以,企业的管理人,应该在日常的经营与生产中,建立完善的核心员工鉴别标准,并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与其相对应的标准,更加准确的鉴别出企业的核心员工,同时也要在制定完善的激励方案以及核心员工培训制度,形成一套有针对性的核心员工培养计划以及留人计划。同时,在完成岗位鉴别后,应该根据其工作情况,严格的考察其真实的工作能力,从而更加全面化的确定核心员工的名单。另外,应该不定期地对核心员工名单进行更新,并且对员工进行重新考核,这样一来就能够有效地提高核心员工名单的准确性。 3.2创设离职核心员工回流绿色通道首先,安排离职核心员工参与面试。面试是招聘的关键环节,不管核心员工原本在企业中担任何种职务,都要进行面试,一方面保证公司招聘的公平、公正;另一方面能够增强离职核心员工对待回聘的严肃性,使其对自身重新进行认知与定位。其次,明晰离职核心员工接受回聘的原因。正所谓“好马不吃回头草”,一般情况下离职员工是不会回原有企业的,因此,对接受回聘的核心员工要认真对待,明确其回聘原因,以免造成再次离职。通常情况下,离职核心员工选择回流的原因,或者是新公司不符合其期望,经过比较后选择回原有企业;或者是原有企业的薪酬水平更高;或者是原有企业更能实现人生价值。如果离职核心员工选择回流的原因是薪酬问题,那领导者就需要慎重对待,因为物质化的人很有可能再次因为薪酬而离职,造成资源浪费。再次,了解回流核心员工的期望。核心员工选择回流,其目的是什么?期望是什么?希望企业能够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他?需要企业为其提供什么资源或机会?针对回流核心员工的期望,给予其有助于实现生涯规划的资源与工作,使其为企业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3.3管理角色定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及企业各部门,均应做好管理角色的定位工作,以提高核心员工离职管理水平。就人力资源部门而言,该部门的工作人员,为对离职核心员工进行管理的主要执行者,同样为企业氛围的打造者。而高层管理者,则应作为“离职管理的倡导者”而存在。企业的其他部门,应作为“保持核心员工”的角色而存在。简言之,核心员工工作期间,各部门应从绩效、福利等方面入手,降低核心员工离职率。核心员工离职时,人力资源部门则应根据企业高层管理者的意见,调整管理模式,对离职者进行管理。 3.4建立具有竞争性的核心员工薪酬制度为了吸引更多的核心员工留在企业发展,企业根据核心员工的工作价值,从福利待遇、薪资待遇等多方面提高,从而使核心员工能够达到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满足。同时,企业要建立更加完善、且具有一定竞争性的薪酬制度,确保薪酬制度的公平性,重点体现赏罚分明,使核心员工明白,只有通过付出,才能得到相应的回报,从而更好地激发核心员工的工作能动性,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此外,不断进行薪酬制度创新,根据核心员工的不同需求,为核心员工有针对性地发放福利,如保险类福利,使薪酬制度能够真正地满足核心员工的多样化需求。结束语

员工辞职报告范本格式

The laborer applies to the employer to terminate the labor relationship and both parties negotiate to terminate labor contract.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员工辞职报告范文格式

编号:FS-DY-50480 员工辞职报告范文格式 【篇一】 公司领导: 递交这份辞呈时,我的心情十分沉重。现在公司的发展需要大家竭尽全力,由于我身体状态不佳,和一些个人原因的影响,无法为公司做出相应的贡献,自已心里也不能承受现在这样坐在公司却无所作为,因此请允许我提出辞职申请。 这段时间,我认真回顾了这两年来的工作情况,觉得来xx公司工作是我的幸运,我一直非常珍惜这份工作,这近两年来公司领导对我的关心和教导,同事们对我的帮助让我感激不尽。在公司工作的近两年多时间中,我学到很多东西,无论是从专业技能还是做人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感谢公司领导对我的关心和培养,对于我此刻的离开我只能表示深深的歉意。感谢公司领导在我在公司期间给予我的信任和支持,感激公司给予了我这样的工作和锻炼机会。

我很遗憾不能为公司辉煌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请公司领导谅解我做出的决定,也原谅我采取的暂别方式,我希望我们能再有共事的机会。相应的工作交接我已经在2月底请假前交接完毕。 我衷心祝愿公司的业绩一路飙升!公司领导及各位同事工作顺利! 【篇二】 尊敬的公司领导: 您好! 我是xx冀南片区李xx,感谢公司提供的就业机会,也非常感谢帮助过我的所以同事,但是经过这段时间的仔细考虑,我决定辞职。 也许您在看到这封辞职信的时候会感到很惊讶,是的,我自己都感到惊讶,可是事实就是这样的发生了,我想要从公司离开了,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想的,就是不想在公司里干下去了。 之所以想离开公司,有很多的原因,各种方面的原因综合起来,注定了我要离开公司,我在思考了很久后,觉得我

关于离职倾向调研报告

关于离职倾向调研报告 人员流动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适当的离职率对企业的发展和保持活力是有益的,但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不仅更重视对员工忠诚度的塑造,同时也通过种种措施来保证核心员工的留驻,离职倾向调研报告。然而,总会有人因对企业现状不满而选择离开,人员流动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适当的离职率对企业的发展和保持活力是有益的,但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企业的发展。 一、调查目的、对象及方法 1、调查目的 为了更加清楚全面的的了解员工离职的原因,从而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提高公司员工的满意度和幸福度,使他们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改进公司管理模式使公司管理更加科学和人性化,实现公司可持续性的和-谐的发展。 2、调查对象 通过对本企业近4年的离职记录进行统计及进行发放问卷的方 式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共统计离职记录190份,发放问卷200份,收回问卷200份,问卷有效率100%。完全符合抽样调查的原则,该样本具有代表性。 3 调查方法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在

查阅国内外有关人力资源文献资料基础上,对问卷进行认真设计,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运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并根据调查统计结果提出相关对策。 对于企业员工来说,离职相对较小,从时间、成本、组织工作量来说很方便。再而普查的结果更为准确。 二、调查内容 1、员工离职原因 从调查结果看,员工离职原因主要可分为薪酬水平原因(60%);薪酬的公平性或激励性原因(32.1%)、个人身体、志向或家庭原因(25%)、缺乏足够的职业发展机会(34%)、个人价值得不到体现(27%)、难以承受工作压力(25%)、个人性格与工作内容不相适应(10%)、团队氛围原因(20%)、办公环境原因(30%)、行业性质或政策原因(5%)。 在通货高度膨胀,CPI不断攀高的情况下,薪酬水平无疑成为员工离职的首要原因,占60%,薪酬的公平性或激励性原因占32%;同 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根据自身情况,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重新规划,其中选择缺乏足够的职业发展机会而离职的占34%,辞职报告《离职倾向调研报告》。 2、员工离职时间 调查结果显示,员工的离职高峰期集中在第一季度,占总离职人数的53%,春节后成为员工跳槽的高发期,其后的三个季度中,离职率逐季下降。这成为一种普遍规律,不同岗位间差异性不大。 3、离职员工工作年限

90后员工的特点及管理研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辅修双 学位 学士学位论文成绩 题目:90后员工的特点及管理研究 主修学校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专业年级12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辅修学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辅修专业、班级12级人力资源管理3班 学生姓名江梦原 学号 1250312004 指导教师陈方宇 年月日

作者声明 本毕业论文(设计)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由本人独立撰写完成的,没有剽窃、抄袭、造假等违反道德、学术规范和其他侵权行为。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因本毕业论文(设计)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由本人承担。 毕业论文(设计)成果归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所有。 特此声明。 作者专业:人力资源管理 作者学号:1250312004 作者签名: 年月日

90后员工的特点及管理研究 江梦原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aff and management research about 90s Jiang,Mengyuan 年月日

摘要 如今,“90”后纷纷涌入职场。随着时间的推移,90后必将成为我国企业的主力军。由于“90”后成长的社会环境、教育背景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他们具有鲜明的群体特征—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的团结,喜欢突出自己,表现自己,自尊心极强;心理脆弱,抗挫折和压力的能力差;缺乏工作责任心;拥有创新能力,喜欢挑战,棱角突出,个性张扬。这些给企业带来了很多创意,但同时他们的新思维和新观念也在挑战着企业传统的管理模式。 企业管理者该如何针对90后的特点进行有效的管理,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企业在竞争中取得优势。文章通过分析90后员工的特点,比较90后员工与其它员工的不同之处,从人力资源“选、用、育、留”各个角度有针对性的提出管理对策,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90后员工。 关键词:90后;特点;管理;人力资源;选用育留

核心人才离职风险分析(上)

核心人才离职风险分析(上) 宏景软件副总裁陈猛清 [编者按]:根据二八原则,20%的员工创造了80%的价值,如何留住这20%的员工对企业至关重要。本文不仅对核心员工的流失原因与危害作了深入的分析,也对核心员工的保留给出了全面具体的方法,尤其是信息化工具的引入更能够拓展人力资源管理者的思路。无独有偶,宏景e-HR在员工管理的信息分析、信息预警等很多方面均可以实现作者所提出的核心人才离职风险防控,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进一步沟通交流。 企业四大资源是人、财、物以及信息,而核心员工是企业人力资源中成本收益比很高的人员,并且对企业价值的创造和竞争优势的形成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核心员工具有较高的知识或技能,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是各大企业争夺的目标,有着别人不能代替或短期难以代替等特点,因此一旦缺少就可能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如经济损失、关键技术或商业密秘流失等。 在不断加剧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企业核心人员离职风险控制。但是导致核心人员离职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多,而且具备“慢慢积累、突然爆发、短时间难以解决”的特点,并且造成的危害特别大、影响特别久远,爆发的时候往往已经错过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因此管理上需要前移,在出现苗头时就能及时得到解决,借鉴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可以有助于消除上述隐患。 本文遵循风险防控的思路,对离职风险管理进行剖析。首先要弄清楚离职风险的原因,其次要分析离职风险的危害,第三明确如何降低、控制核心人员离职风险的危害,最后介绍使用信息化、科学化的管理手段、方法和工具,降低离职风险管理工作的难度和强度,从而减小给企业所带来的损失。 核心员工离职的原因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越来越开放,一个工作干一辈子的时代已经过去,企业的人员流动率也在不断提高,员工跳槽已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如果企业流失的是在内部竞争中淘汰的人员,他们的离开会给企业带来注入新鲜血液的机会,为企业带来利好,但如果企业的核心员工也在流失,那就必须仔细的思考一下“核心员工为什么要走?”。关于这个问题,经过很多专家多年的分析,发现核心人员的离职并非是一时头脑发热,而是一些因素促使员工做出最后决定。关于离职原因通常包括个人发展前景、企业发展前景、工作团队影响、工作报酬、工作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下面具体分析一下各方面原因: 个人发展前景。著名的社会学家马斯洛在《人的动机理论》中将人的需要分为:生理、安全、社会、尊重、自我价值的实现5个层次。这告诉我们,不同的人在不同发展阶段有各种不同的需求,对于企业核心员工而言,他们大多属于这样一个群体:希望在企业中施展所长,实现自我价值。在工作中也有较强的“求胜”心理,个性张扬、期望参与部门或企业的创新型或决策型活动,

员工辞职报告模板集合八篇

员工辞职报告模板集合八篇 员工辞职报告模板集合八篇 在一个职场工作几年后,介于某些原因我们会选择离开,这时候写好辞职报告是有必要的。现在你是否对辞职报告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员工辞职报告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员工辞职报告篇1 尊敬的台领导!在这几年的工作中,我学习到了不少东西。如今我已经到了而立之年,其间看见过同事的离开,也常见到新同事的加入,每年年终总让自己彷徨,最近这个月,外出采访遭遇几次痛骂,我开始了思索,认真的思考。思考的结果连自己都感到惊讶――或许自己并不适合现在这个岗位的工作,之前虽然也曾有过类似的想法,但是都有太多的牵挂和不舍,让自己离开一个工作7年的环境,投身一个完全未知又陌生的环境,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气。这次很平静的做出了离开的决定,我自己都比较意外,我想也许是被骂醒了吧,真的有一种被当头棒喝的感觉。提出辞职时,我甚至没有为自己谋划到一条去路,一切都顺其自然吧。我也很清楚这些年单位对我的培养,领导对我的关怀,不管今后何去何从,是否还会继续从事这一行,我定当铭记在心。离开夹江电视台,离开这些曾经同甘共苦的同事,确实很舍不得,舍不得同事之间的那片真诚和友善。但是我还是要决定离开了,在此郑重提出辞职。我恳请领导们原谅我的离开,也特别感谢领导们这几年来对我关怀,感谢同事们的帮助。离别前,祝愿电视台蒸蒸日上!祝愿领导们同事们工作愉快、身体健康!此致敬礼!员工辞职报告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您们好,由于本人的各人原因而不能在贵公司工作,所以特提出辞职。来公司已有两个多月,在这我学会了很多,同样也让我知道了什么是团结,在不久相信贵公司在大家的努力下会越来越好。生意也越来越旺。因为带有私事,一些身体状况,很遗憾不能在与大家一起工作了。还望各位领导多多理解,在公司这些天有很多的人和事都是我无法想象的,每个人都是那么的热情,礼貌,做事又是那么的认真。这也就是我想要的那种生活方式,能把赛乐堡当成自己的家,在一起开开心心的。不仅给别人一个好的印象,同样也为自己找到了

银行员工薪酬满意度对离职倾向的影响研究(开题报告)

银行员工薪酬满意度对离职倾向的影响研究 (开题报告) 1背景、目的、意义 1.1选题背景 中国入世以来承诺2006年12月向外资开发国内金融市场,中国金融市场面临着来自国际金融机构的强大竞争。自2005年末起,国内近百家城市商业银行经历了联合重组等改制,外资银行的全方位进入和城商行的崛起后,对人才的吸纳量迅速扩大,其优厚的收入和良好的发展空间会吸引大量国内银行业的优秀人才,使国有商业银行新一轮业务骨干流失,并相应带走一批客户。这种各大银行争相抢滩的局面导致了银行业竞争尤其激烈。新经济形势下的竞争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人力资源起到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银行如何在薪酬制度上取得突破,无疑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根据前程无忧发布的《2013企业离职与调薪调研报告》显示,2012年员工整体流动性略降,离职率平均为16.7%,2013年预计薪酬涨幅为8.6%,金融业薪酬涨幅预计将达10.4%,然而此涨幅却依然无法转变自2007年以来金融业高达20%的离职率。诚然,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保持适度的离职率是有一定好处的,可以使企业不断补充新鲜的血液,增强创新和适应竞争的能力。但金融业员工,特别是银行业员工过于频繁的跳槽,一方面,为企业带来了招聘、培训方面的成本。更有甚者,核心员工带着产品政策和客户资料离职,更增大了商业风险。因此,如何减少银行员工的离职率,是人力资源部门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也是影响企业长远发展的一件大事。 1.2研究目的 本文是研究银行员工的离职倾向受薪酬满意度的影响。随着银行业务不断增多,人才争夺愈发激烈。特别是银行的发展受到员工的频繁离职不小的影响,员工离职现象已经成为银行不可回避的问题。公司领导在与员工离职面谈中发现,他们的离职原因是受到薪酬的主要影响,所以对银行员工进行薪酬满意度对离职意向影响的调查,可以帮助银行对薪酬管理进行全面审核,解决人员流动率高等紧迫问题,帮助银行稳定基层员工队伍,实现持续稳健的增长。 1.3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核心高管离职案例解析

核心高管离职案例分析 首先,MBT公司核心高管李剑锋离职,其根源在公司的决策层,吴则平作为MBT公司的CEO,如案例中所述领导能力、决策水平有非常明显的局限性,加上人力资源总监管理能力上的明显缺陷,说明公司没有形成高质量、高效率能的决策班子,也没有形成良好的决策机制,尤其是缺乏针对核心管理层和核心员工的整套管理制度、办法和预案。 其次,公司对李剑锋离职所采取的3项应对措施存在明显的不足。具体对策: 1、立刻批准李剑锋离职; 2、与李剑锋面谈了解原因,并要求善后; 3、宣布公司原则上从内部选拔高管;并公布市场研究报告及下一年度经营计划; 4、立即家访胡鼎; 5、找律师咨询同业竞业限制,准备法律诉讼。 具体分析: 1、从案例中来看,作为营运总监的李剑锋长于谈判和深层公关,这样的人一般个性沉稳,心思缜密,拿定注意不会轻易更改,挽留他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应立刻批准他的辞职申请,一是让局势明朗;二是表明公司的信心;三是让公司所有人知道,不可以用辞职手段和公司谈条件。

2、作为CEO吴则平一手提拔和培养的核心高管突然离职,李剑锋理应对吴则平及公司有个交代。与李剑锋的面谈目的有两个,首先弄清楚原因,然后要求李剑锋帮助公司处理他的辞职后遗症。例如,吴则平和李剑锋一同写一封致全体员工的信。在处理后遗症上,李剑锋可以成为同盟者。 3、对李剑锋离职后运营总监职位的空缺,公开宣布公司原则上将从内部选拔产生。公布此项政策,可以稳定局势,分化李剑锋的同盟者。此时绝不可以引进“空降兵”。那样只会让已经充满不确定的局面变得更加混乱,使得更多的骨干随李剑锋离去,而且此时选人的目标是找一个能保持MBT暂时稳定的人,而不是外部挖掘人才。同时公布市场研究报告及下一年度经营计划,市场研究报告要表明MBT与PPT比较所具有的优势,下一年度经营计划要提出一个激动人心的目标。让大家知道,没有李剑锋,公司仍有信心保持竞争力。这不但可以稳定军心,也可以转移大家的注意力。 4、作为公司运营事务的第二号任务,胡鼎是接替李剑锋较为合适的人选。现胡鼎家里出事了,CEO吴则平应该立刻家访胡兵,表达慰问和关心,除了不能许诺胡鼎接替李剑锋,什么都可以谈,尤其要谈MBT的发展前景、胡鼎的贡献。 5、找律师咨询同业竞业限制,准备法律诉讼。这事必须秘密进行,只是在做最坏的打算,但要保证如果李剑锋完全不合作的话,能立刻采取有力行动,拖延李剑锋到PPT。同时也对其他

员工离职报告格式正式版

For the things that have been done in a certain period, the general inspection of the system is also a specific general analysis to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员工离职报告格式正式版

员工离职报告格式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报告资料适用于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事情,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同时也是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找出成绩、缺点和不足,并找出可提升点和教训记录成文,为以后遇到同类事项提供借鉴的经验。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尊敬的公司领导: 您好!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阅读我的离职信。 我是怀着十分复杂的心情写这份信的。自从我进入公司之后,由于公司对我的关心、指导和信任,使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对此我深表感激! 由于我自身能力的不足,工作越来越让我感到力不从心,为此我进行了长时间的思考,公司的环境对于我很照顾,鉴于我的个性,要在公司自我提升及成长为独挡一面的能手,处于保护的环境下可能很

难。我自己也意识到了自己个性倾于内向,做事容易冲动,你们也经常提醒我这一点,对此我很感谢你们的教导; 为了不因为我个人的原因而影响公司的产品开发进度,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我决定辞去目前在部门担任的职务和工作,我知道这个过程会给公司带来一定程度上的不便,对此我深表歉意。 我已准备3日后从公司离职,并且在这段时间里完成工作交接,以减少因我的离职而给公司带来的不便; 为了尽量减少对现有工作造成的影响,我请求在公司的员工通讯录上保留我的手机号码1个月,在此期间,如果有同事对我以前的开发工作有任何疑问,我将

离职倾向定义及国内外对离职倾向的研究动态、模型

离职倾向定义及国内外对离职倾向的研究动态 (一)离职 广义的离职为:劳动者在职位间、地域间、行业间的转移。 狭义离职为:劳动者从组织内部向组织外部的转移。 (二)离职两种类型 1.自愿性离职 员工从自身角度出发,出自本意的离开组织的行为,通称辞职。 2.非自愿性离职 不是员工的个人意愿,而是由组织发起的雇员被迫离开其职位的行为,通称解雇。 自愿离职的离职倾向为本文研究的中心。由于离职的最佳预测指标为离职倾向,因此寻找出影响离职倾向的相关因素以推测离职行为的真正发生,由此管理者采取措施来降低员工离职率。 (三)离职倾向定义 众多学者提出离职倾向的定义整理如下 表1.离职倾向定义 学者时间定义 欧阳玲1994所谓离职倾向是员工有想要离开组织的想法,此想法可能会引起 员工真正的离职 刘丽兰1994所谓离职倾向为员工对离开本职位的态度,此时员工对离职有计划和目的,即员工在付诸真正的离职行为前的心理状态 Porter1973离职倾向即员工感觉自身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后的后退行为

Mobley1977员工在组织的某一职务上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个人经由详虑之后,决心离开原有的工作岗位,而导致失去了职务及其所赋予的利益,而且和原有的组织也不再有任何关系。认为员工经历了不满足以后的下一个步骤是离职念头,而离职倾向则尾随在好几个其它步骤(离职念头、寻找工作机会、评估其它工作机会)之后,是实 际离职行为前的最后一个步骤 (四)国外学者对员工离职倾向因素的研究 20世纪中期国外工业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当时经济学家对于员工离职的影响因素的分析不够全面,只考虑到了经济因素对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不同于经济学家,他们更为重视员工的需求心理的变化,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影响员工离职倾向的主要因素,并进一步分析员工的离职念头及其心理变化状态。 另外,国外大量学者做出离职倾向模型,借此有利于企业管理者分析员工的离职倾向。 1.March和Simon模型 马奇和西蒙(March&Simon)即参与者决定模型,它为关于员工流失问题的有效模型。此模型由两部分模型组成。一是员工离职倾向影响因素的主观性(合理性)模型,另一个为员工离职倾向容易性的影响因素模型。

浅析核心员工的离职管理

浅析核心员工的离职管理

————————————————————————————————作者:————————————————————————————————日期:

浅析核心员工的离职管理-人力资源 浅析核心员工的离职管理 张娟东南大学蒙纳什大学苏州研究生院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全球竞争的加剧,企业间的比较优势主要表现为核心竞争力。拥有企业核心知识和信息的核心员工无疑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载体。因此,企业如何将核心员工离职给企业造成的损失转化为一种财富,恰当地对核心员工进行离职管理,这对企业的发展具有深刻意义。 关键词:核心员工离职管理 一、核心员工的价值 核心员工是指具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和特殊技能的员工,通常对企业的组织绩效和发展壮大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他们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创新性的智力劳动上,因此,核心员工通常是指高层管理者、研发骨干、知识创新者等等。在一个企业中,80%的企业价值是依靠20%的核心员工创造的。高度稀缺性,高度不可替代性,以及高度价值性是核心员工之所以核心的关键所在。 1.建议价值。核心员工在离职时所提出的建议为企业发展提供契机,因为核心员工对企业管理、文化、制度、战略等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通过真诚的交流沟通,核心员工能够提出公司的现存问题,并且对以后的发展提出中肯的看法和意见。 2.信息价值。离职核心员工的信息价值体现在当他们离职后,往往还从事行业内或者相关工作。同时,他们掌握本行业的尖端技术,了解竞争对手和行业发展新趋势。企业必须做好信息管理和离职关系管理,通过离职核心员工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发现市场契机,获得企业发展。例如,麦肯锡咨询公司建立“校友

企业知识型员工离职倾向的实证研究

华东交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企业知识型员工离职倾向的实证研究 姓名:张树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企业管理 指导教师:万华 20071107

企业知识型员工离职倾向的实证研究 摘要 进入21世纪以来,知识经济占据了主导地位,企业员工的离职,尤其是企业中的知识型员工的高离职率不仅增大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投入成本,而且损害了企业形象,造成企业内部其他员工的士气低落。这些现象为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提出了新课题。本文的研究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对能够显著预测知识型员工实际离职行为的离职倾向这个变量所进行的实证研究,以期找出显著影响知识型员工离职倾向的因素,以便采取相应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留住企业需要的优秀人才,降低企业知识型员工离职为企业带来的损失,保持企业知识型员工的合理流动。 本文在对国内外已有的离职研究成果和企业知识型员工离职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研究构想。通过SPSS软件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以验证自己的构想,并找到了能够显著预测知识型员工的离职倾向、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度的变量。 研究表明,人口统计学因素中,不同年龄和学历的知识型员工在离职倾向的表现上有显著的差异;在非工作因素中,除知识型员工可选择的工作机会未与其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度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外,其他各因素均与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度和离职倾向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工作因素中,企业发展前景、组织公平性、晋升机会、薪酬水平、社会支持、职业成长度均与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度和离职倾向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但是工作压力只与组织承诺度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工作环境未与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度和离职倾向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知识型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度可以有效的预测其离职倾向;知识型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水平可由工作投入度、薪酬水平、社会支持、职业成长度、工作压力五个变量来有效预测;知识型员工的组织承诺水平可由工作投入度、组织公平性、晋升机会、职业成长度四个变量来有效的预测,并且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度作为离职倾向的中介变量也得到了验证。 根据对知识型员工的离职倾向影响因素的分析,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知识型员工的保持策略,对企业留住核心员工,保持竞争优势等管理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知识型员工离职倾向实证研究

关于员工辞职报告模板七篇

关于员工辞职报告模板七篇 关于员工辞职报告模板七篇 当我们工作一段时间后,我们可能会面临新的选择,最终与公司告别,这时候写好辞职报告是有必要的。现在你是否对辞职报告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员工辞职报告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员工辞职报告篇1 尊敬的领导: 你好! 我很遗憾地向公司正式提出辞职,我将于近期离开公司去寻求新的职业生涯的规划和发展。 我很感激xxx公司能够给我一个机会让我来到这个著名的IT软件外包公司进行学习。公司良好的规章制度,平等的人际关系,轻松愉快的工作氛围一度让我有着找到了依靠的感觉,让我能够在这里开心的工作与学习。同时也感谢项目领导您过去一年对我的厚爱,对我自身存在缺点的包容,以及对我在工作中所犯错误的指正。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铭记您的教诲,更好地去工作。 可是由于工作上的毫无成熟感以及职场上的碌碌无为,以及IT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行业,我不希望自己被时代所

淘汰。所以我想从事一些更有挑战性的工作。现在正好有一个符合我要求的公司,所以我选择了辞职。希望能够得到领导的批准。 能为公司效力的日子不多了,但是我会尽力做好自己的份内工作,并准备好一些工作文档,以便接替我工作的同事能够更快地适应这份工作。想起即将离开这家公司以及离开这些一起同甘共苦的同事,想起过去一年您们对我的照顾,我在此表示感谢。衷心祝愿公司业务蒸蒸日上,朋友们工作顺利。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员工辞职报告篇2 尊敬的吴主任: 您好! 很遗憾在这个时候向中心正式提出辞职,或许我还不是正式职工,不需要写这封辞职信。当您看到这封信时我大概也不在这里上班了。 来到广告中心也快两个月了,开始感觉中心的气氛就和一个大家庭一样,大家相处的融洽和睦,在这里有过欢笑,有过收获,当然也有过痛苦。虽然多少有些不快,不过在这

员工离职倾向影响因素研究

员工离职倾向影响因素研究 ——以“80后”离职员工为例 2012-12-17 10:50:27 来源:《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年第3期摘要: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单变量方差分析法探讨了“80后”员工的离职倾向在个体和组织因素上的差异。研究发现“80后”员工的离职倾向在性别、年龄、目前组织工作时间、岗位性质和组织类型等因素上差异不显著;在受教育程度、工作年限和组织规模等因素上差异显著。由此得出,“80后”员工在离职倾向方面具有较强的一致性,他们的职业主体意识较强,具有职业化取代企业化的倾向。在管理实践中,由于本科比专科和研究生学历的“80后”员工有更强的离职倾向,组织需要更加关注本科学历“80后”员工的离职情况;由于小规模组织中的“80后”员工与较大规模组织中的员工相比,有着较高的离职倾向,小规模组织需要更为关注“80后”员工的离职问题。 关键词:离职倾向,教育程度,组织承诺,工作满意度 一、引言 “80后”员工是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1980-1989年)的职场人员,他们正逐渐成为承载现代知识和技能的主力军,成为企业未来价值的主要创造者和获取竞争优势的核心资源。同时,“80后”员工工作环境的流动性、工作态度的独立性和职业多样性有日渐增强的趋势。频繁跳槽、缺乏忠诚是对“80后”员工职场表现的主要批评,“80后”员工的流失成为组织面临的严峻而紧迫的现实问题。如何让“80后”员工持续、稳定地为组织服务成为了组织管理者关注的新课题。

员工的离职倾向是指员工离开组织的心理倾向。一般认为离职倾向是员工一系列撤退认知的最后一个阶段,最能预测员工离职行为的发生(Telt &Mayer,1993)。探讨“80后”员工的离职倾向规律,并依此制定相应管理对策能使组织防止“80后”员工的过度流失,从而达到节约成本、发挥资源优势和创造更大价值的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80后”员工的离职倾向在个体和组织因素上的差异,假设“80后”员工的离职倾向在个体和组织因素上差异不显著。 二、研究方法 1.被试和施测 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以电子形式放于网络,问卷网址是 https://www.360docs.net/doc/ff1953389.html,survey334995。在全国范围内联系“80后”在职员工,邀请他们在网上作答。共回收问卷273份,其中有效问卷259份,有效率为94.87%。 2.测量工具 采用自编自制的《离职倾向量表》共有3个问题。问题分别是:①经常有辞职的念头;②最近可能会试着去寻找新的合适的工作机会;③时常想去别的单位工作。此量表采用Likert5级量表的形式,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分别用1~5分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