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空间估价研究综述

城市地下空间估价研究综述
城市地下空间估价研究综述

第7卷第1期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V o.l7 2011年2月Chinese Journal o fU nderground Space and Eng i neering Feb.2011

城市地下空间估价研究综述*

唐焱,杨伟洪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210095)

摘要:国民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进了城市地下空间利用规模的发展和提高。地下空间的特殊性质使土地利用由二维平面转为三维立体,同时也将不动产估价的客体扩大到地表上下空间,在客观上要求丰富对城市土地价格评估,使土地价值更加明确。因而近年来地下空间估价已成为学者们探讨的热点。本文拟从立体地价与土地利用、空间权属确定、地下空间估价应用等三个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今后土地出让与立体地价评估提供理论研究基础。

关键词:地下空间;立体地价;空间权;地价评估

中图分类号:TU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836(2011)01-0001-08

R esearch Su mm ary of the E valuati on of U nderground Space

Tang Y an,Y ang W e i h ong

(College of Public Adm inistration,N anjing A gricultural University,N anj i ng210095,China) Abstract:The acce l eration o f nationa l econom y and the process o f urban izati on prom ote t he scale o f t he use o f urban underground space.T he use of l and ism ade from one-di m ensiona l p l ane to tr i d i m ensi onal space because of the spec ific character i sti cs of unde rground space.A nd it a l so ex tends t he object o f rea l estate eva l uati on from surface to the space and from top to bo ttom.T herefo re,i n recent years,the ev al ua tion o f underg round space has beco m e a ho t spo t fo r scho l a rs to i nvesti gate.The dom estic and i n ternati onal researches a re rev ie w ed i n three aspects of the tri d-i m ensiona l l and prices and l and use,space r i ght,eva l uation o f underg round space,w hich la i d a foundation for theo-reti ca l study on l and se ll and3-D land pr ice eva l uati on.

K eyword s:unde rground space;tr i di m ensi onal l and price;space r i ght;land price eva l uation

1引言

地下空间是指在地球表面以下的天然形成或经人工开发而成的空间[1]。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一般是以1863年英国伦敦建成第一条地下铁道为起点[2],我国的城市地下空间,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起步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矛盾日益加剧,城市地下空间利用不论是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相当规模的发展和提高。地下空间的特殊性质一方面使土地利用由二维平面转为三维立体,另一方面也将不动产估价的客体扩大到地表上下空间,在客观上要求丰富对城市土地价格评估,使土地价值更加明确。因而近年来,城市地下空间估价已成为学者们探讨的热点,本文将分三个方面对国内外研究的主要成就进行综述:一是土地利用与立体地价的提出,二是地下空间权属的确定,三是地下空间估价方法的研究。

*收稿日期:2010-11-13(修改稿)

作者简介:唐焱(1968-),女,宁夏银川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土地经济与评估。E-ma i:l ty@n j https://www.360docs.net/doc/ff2119065.html, 基金项目:江苏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SD J790031)

2国外城市地下空间估价研究综述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程度主要与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和国土大小相关,随着时代的发展,地下空间的利用越来越科学化、综合化、人文化。日本、加拿大、美国等国家的地下开发历史较长,地下空间利用系统比较完善,许多学者都对应用实例进行了分析与研究[3~5]。Bobylev在其文章中对地下空间的利用进行了数量、质量以及历史利用等方面的评价,他把地下空间看作不可再生的资源,分析了用途、利用程度以及开发利用者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6]。地下空间的建设利用有许多直接与间接的优势、好处,可以为城市带来新的发展,提高生活质量[7,8]。但是却常常因为地下建筑可能存在的困难而不能显示出这些优势的真正价值[9]。

2.1国外地下空间权立法研究

对于地下空间权的立法,国外研究起步较早,在许多地方已经有了较为完善的体系。比如美国是通过判例首先确认空间权[10,11],德国民法在肯定土地所有权的范围包括地表、空中及地下的同时,赋予他人无害使用的权利[12,13],法国在1804年5民法典6中明确规定:/土地所有权包含该地上空和地下的所有权0[10]。日本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法律体系包括四个方面:民事基本法、综合立法、专项立法、配套立法,2000年颁布了5日本大深度地下公共使用特别措施法施行令6标志着地下空间综合立法正式完成[14,15]。

从上述立法可以看出:世界各国或地区在遵循传统的土地所有权的同时,通过立法或判例确认了其他权利人可以使用土地地上或地下的权利,传统的水平式的土地权利转变为垂直式的,包括地上、地表、地下的立体空间的土地权利,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16]。地下使用权属于私人所有有利于鼓励地下空间资源的有效利用,所以地下空间的利用应属于私人财产权利,除非政府为了公共利用或强制为国家所有[17]。

2.2国外地下空间权估价研究

在国外不动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估价在许多领域都很重要,如税收、发放贷款的金融制度、不动产开发公司的市场活动,还有个人和公司的买卖活动等[18],纵观多年的估价研究,由于许多国家土地属于私人所有,或者并不单独设立地下空间权,因此专门针对地下空间权估价的研究较少,而国外对立体地价的评估己经有了较大的发展,对于我们开展地下空间使用权估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2.2.1传统不动产估价体系的研究

现代房地产估价起源于英国。受英国影响,其他国家如新西兰、美国、日本、韩国等也分别于1910年、1935年、1963年、1972年开始建立自己的房地产估价制度[19]。

在估价理论研究方面,国外许多研究比较成熟,但大都侧重于不动产价格形成与运动的客观规律[20]。一些学者运用实证数据,分析了现实收益与不动产价值的关系[21]、工业化对工业不动产价格的形成及估价的影响等[22]。Barton在其文章中对市场法、收益法与成本法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这任一个方法都有它自身的困难,但是他们是独立工作的,而且每一个都可以用于检验其他方法计算的准确性。他通过租金收益,将享乐评估方法与三种评估方法相结合,提供了一个确切的不动产市场价值衡量的办法[23],M ah l o n则借助计算机程序建立了估价系统和方法,并因此获得专利技术认证[24]。

在估价实务方面,国内许多学者对英国、美国、德国等国家的估价体系进行了分析,如英国的土地权益形式与估价方法[25]、美国的收益法中回报率的变动与根据不同目的的不同计算方法[26]、德国不同供地方式的估计制度等[27]。世界各国的土地所有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一些国家土地私有化程度很高,如美国、英国、日本,而一些国家土地大部分属于国有或公有,如加拿大、新西兰、新加坡等[28]。由于土地所有制不同,使得国外一些国家与我国在土地交易、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着差异,在估价的应用、方法等也多有不同,因此中外估价原则、理论发展等方面的异同点以及在实践运用中值得我国借鉴的内容也是许多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19,20,29,30]。

2.2.2空间权立体估价研究

土地空间使用权的价值也就是土地价值在立体空间上的分布,对此一般性分布规律的掌握,对于土地空间使用权的评估有重要意义。地价分配率的概念便是对这一规律的较好诠释,并在一些国家得到了实际运用。如日本的土地售(租)价不单纯只指土地表面上的价格,它也包含空中和地下的价格。土地空间立体分段出售(或租),各段的价格因空间位置不同而用途各异,各部分单位面积对土地整体价格分配比例,称地价的立体分配率,一

2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第7卷

般为地面上10m以上0.15,0~10m为0.1,-10 ~50m为0.05[31]。德国史基墨滚动法,也是地价分配率的具体运用。德国对于建筑物各楼层空间使用权经济价值的评估,采用史基墨滚动法,即以七层建筑物(地上五层,地下两层)为基准,以地上一层效用为最高,根据价值评估的目的、建筑物的土地位置、用途、外观等条件,由有关部门确定调整地上及地下各楼层的价值权数,从而评估立体空间价格[32]。

科研和实践中,地下空间土地的价值在土地经济和规划中常常被忽略掉。一般来讲,忽视了这个变量和潜在的有价值的资源,会导致地下空间利用政策实施的推延。它可能会使公共部门和私人一样对地下空间的利用方面目光短浅。将地下空间建设的经济意义考虑在地面土地的价值中,对决策的更有利。Joan在其文章中分析了土地利用的影子价格(shadow price),并且较为详细的介绍了利用地面地价、收益、地面不动产价格、还原率建立的地下空间价格、造价的推导公式,也为地下空间的利用提供了计算开发成本的方法[33]。

3国内城市地下空间权估价研究

3.1城市地下空间利用与立体地价内涵的研究

/土地0是一个立体的概念。土地利用的立体性和多维性意味着建筑物可向天空发展,亦可向地下层发展[34]。

叶敏归纳了国际上对立体土地的解释,并提出我国应承认土地是个三维空间概念,即满足权利人一定的、相对的能够满足权利人所需要的地表上、下空间[35]。地下空间是具有供给稀缺性、利用相对分散性、利用方向变更困难性、稳定性等特性的经济综合体[36,37]。从近几十年世界上若干地下空间利用较先进的国家和城市看,城市地下空间的主要功能和主要内容有:公共交通、商业文化活动、贮存空间、防灾等[1]。

空间地价评估必须先具有垂直/立体的地价概念0,立体的地价研究则是依据高层楼房各楼层价格的变动而影响土地价格[38]。叶敏则提出用/体积法0的立体地价求取空间地价,估算建筑物重建成本时以/元/m30的体积表达法替代/元/ m20的面积表达法[35]。

3.2城市地下空间权权属研究

土地立体利用的趋势,带来了土地权利观念和立法模式上的变革。就土地产权而言,则由/平面区分0发展形成垂直的立体分层区分所有权[31]。

3.2.1地下空间权权属的确定

空间也是国家土地所有权的一部分[39]。现代意义的空间权概念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成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40]。但是对于地下空间权权属的确定以及主体、客体及其法律关系的界定我国还没有确切的法律条文。

对于空间权概念的界定,我国学者有空间利用权说[41]、基地使用权说[42]、建设权说[43]等。关于空间权的性质,以王利明为代表的学者认为由于空间利用权可以基于土地所有权人、使用人的意志而在特殊情况下与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发生分离,因而可以成为一项独立物权,而以梁慧星为代表的学者则认为空间权属于普通基地使用权,仅是范围的不同,不是独立存在的。

所谓地下空间权,就是权利人依法利用地表以下一定范围的空间并排除他人干扰的权利[44],我国台湾地区实行的法律可以解释为同一土地所有权人,可以将其所有的一宗土地,按地面、上空或地下垂直空间分层处分,分别建立各层立体空间的权利主体,也可以将其所各层立体空间由一个权利主体承受[16]。朱立峰、肖艳在总结众学者关于地下空间权是否应该单独设立后,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即扩大土地使用权内涵,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允许单独购买地下空间使用权,但对该地块的使用不得损害土地的其他用途[31,45]。徐生珏等人也对当前热点的关于住宅小区地下车库的权属问题进行了探讨[46~49]。关于地下空间权的法律体系,许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包括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管理体制制度、规划制度、工程建设制度等[50~52]。

3.2.2地下空间权权属对地价评估的影响

地下空间权权属不同,使得地下空间有无偿使用与有偿使用两种方式。李凤华认为地下空间的使用权必须考虑战时的需要,国家依法实行地下空间有偿、有限期使用制度,为鼓励地下空间开发,城市地下空间可实行有偿使用与无偿使用相结合的政策[53]。对于一些公共用地地下空间权应该进行独立的有偿出让,但是对该地块的使用不得损害土地的其他用途[54,55]。杨庆伟则根据建设项目属性的不同分为公共项目、准公共项目与一般经营性项目,并据此确定不同的出让及估价方式[56]。土地空间权可以分开出让后,崔永亮认为土地价格的内涵需重新界定,估价的理论与方法也需要修改。我

3

2011年第1期唐焱,等:城市地下空间估价研究综述

国现在的土地价格,其本质应该是一种平面地价,但是空间权的建立使土地的使用范围成为一个立体的闭合空间,其价格也应该随之成为一种立体概念。相应的估价方法中的一些修正因素也需要修改,如区位因素要考虑垂直区位,还要重点考虑地质及水文状况等因素[57]。土地空间利用丰富了传统土地使用权的内容,拓宽了土地利用的内涵,使土地的利用收益与空间权属状况和利用程度及立体区位效益相联系,扩大了土地估价的范围,从而更新了地价评估的观念与方法[58],同时也扩展了土地估价应用方向。

3.3地下空间权估价的方法与实践

3.3.1估价理论方法研究

我国城市土地估价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末期,从土地出让转让条例实施,实行土地有偿有限期使用以来,我国土地估价工作也逐步发展与完善,唐焱对我国城市土地估价研究进展、研究思路、估价方法以及估价实践研究等方面作了回顾与综述[59],何芳等学者也对各种土地估价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提出了改进意见[60~62]。

城市地下空间作为土地利用的强大后备资源,近年来得到了有效的开发,王璇认为影响地下空间使用权出让价格的因素很多,但影响最大的是土地同一供需圈的地价与地下空间开发后的功能[55]。但是地下空间使用权的出让价格并不等于地价,因为地下工程投资大、施工周期长,且建成后往往具有平战结合的双重使用功能。城市土地合理利用优化配置有助于更新和完善城市土地估价理论和方法,这也为土地估价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前景。

城市地下空间权出让实质是土地使用权的有偿出让,所以目前适用于地价评估的各种理论与方法,如市场比较法、收益还原法、剩余法等也适用于地下空间的估价,同时地下空间使用权的评估也不能完全脱离现有的基准地价体系,我国可以借鉴国外立体地价评估方法,计算土地立体使用效用比率,作为制订立体地价的依据[45,63]。杜葵建议对城市土地进行立体区位条件下的土地分等定级,考虑建筑物的立体建造成本,正确描述城市土地的立体区位条件,以及立体区位条件产生的立体土地区位收益,充分考虑土地空间权利状况对价格的影响[58]。张福友引入了/立体区位的城市地价模块0,同时建议对空间甚至地下也要进行纵向分等定级和级差收益测算,让/空间0直接进入土地开发成本[39]。部分学者也提出了初步的地下空间估价计算方法,如蔡兵备认为在起步阶段,地下空间使用权的出让价格一般可按同地段土地价格(楼面地价)的1/3~2/3确定底价[64];王璇等学者在收益还原法基础上,以地面地块地价做参考,通过推导得出地下空间使用权出让金的计算公式[55,65],但是该价格还需要进行使用年限的修正,如果部分空间具有社会公益性,应给予适当折减价格或在计算容积率时予以补偿[55,66];王郑、程李李提出了应用型评估方法,用地下建筑物造价成本、利润率来求取地下空间价格[67]。

3.3.2估计实践中部分参数的研究

涉及估价业务的地下空间主要是指具有经营性的地下空间建设项目。估价方法虽然还是采用传统的方法较多,但是针对地下空间的特性,估价方法中的影响因素的选择、修正体系都存在差异。

首先,在计算地下空间开发的经济效益时,应特别注重开发项目所在地段的土地价格、地上建筑投资环境和投资收益率、地上空间环境状况对地下空间开发价值和效益的长远影响,更要分析地下空间对地上空间环境改善的效益和战备效益等特殊因素。对于商业建筑来说,一般情况下地面一层的经济效益最好,地下一层的经济效益与地上二层相当,是地面一层的90%[68]。

其次,关于地下空间开发成本,吴玲玲等人对地下空间开发成本与地面地价、建筑物造价关系进行了分析[69,70],赖东风提出商业性的地下空间开发的成本测算中,有建设费用和地价,而影响地下工程造价的因素主要有政策的影响、建筑物功能设置、工程的管理水平等方面[71]。

再次,现行的土地容积率测算并未将地下建筑面积算入建筑物总面积,因此容积率在一定程度上还不能完全反映有地下空间建筑的土地的利用强度,无论地下空间单独出让或与地面上部建筑一起出让,容积率都是重要的修正因素。而地价评估时则采用容积率修正的办法来解决空间利用程度和空间立体区位效益的不同对地价产生的影响[58]。

又如,有关区位因素的修正时,土地的立体空间区位是土地的空间发展权的反映,是土地使用权的延伸,土地的立体空间区位便属于微观区位[72]。商业房地产在楼层之间的价格变动幅度大,而且通常情况下,底层价格最高,向上、向下价格衰减[73]。

最后,对于地下空间的评估,还需要考虑人流量、面积等因素。蒋蓉等学者建议采用/出行生成

4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第7卷

预测法0,预测出各个地铁站地下商业对客流的吸引比例,进而确定站点地下商业人流需求,确定调整收益[74]。徐岚岚认为商业房地产对面积具有非常高的敏感性,地下空间的面积取地下建筑物垂直投影面积是比较合理的[73],与地上建筑物连为一体的地下建筑物,其土地权利可以确定为土地使用权,其面积计入整体建筑总面积,然后按权利人拥有的地下建筑面积占整体建筑面积的比例分摊地面上的土地面积[75]。

4研究展望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发展推动了地下空间权法律、估价体系的建立完善,而地下空间权法律、估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进一步促进和指导了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我国有关地下空间利用、估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起步较晚,近年来国内理论界与管理部门在对国外研究借鉴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地下空间利用状况、土地权属,对地下空间评估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思路有所拓宽,对现有估价方法进行改进,使之符合地下空间的特性,有一定的创新,内容也更加细致深入。但是城市地下空间使用权有偿出让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地价评估还有待于发展。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可能有:一是立体地价、立体区位理论体系的完善;二是根据地下空间的特性对估价方法中的修正系数予以确定;三是地下空间估价方法的实际计算与实践应用。

参考文献(R eferences)

[1]童林旭.地下空间概论(一)[J].地下空间与工程

学报,2004,24(1):133-136.(T ong L i nxu.T he ou-t

li ne of unde rground space[J].Chi nese Journal o f U n-

derg round Space and Eng i nee ri ng,2004,24(1):133-

136.(in Ch i nese))

[2]童林旭.地下空间与城市现代化发展[M].北京:中

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Tong L i nxu.U nderground

space and urban m oderniza tion[M].Beiji ng:Ch i na

A rchitec t ure&Bu ildi ng Press,2005.(i n Chi nese))

[3]M ichae l B.B arker.T o ronto's underg round pedestr i an

syste m[J].T unne lli ng and U nderg round Space T ech-

no l ogy,1986,1(2):145-151.

[4]P ierre Be langer.U nde rground landscape:t he urbanis m

and i n frastruct ure o fT o ronto.s do w nto w n pedestrian ne-t

w ork[J].Tunne lling and U nderg round Space T echno l o-

gy,2007,(22):272-292.

[5]武汉市5地下空间开发利用6课题组.借鉴日本开发

经验利用地下空间资源[J].武汉建设,2006,(4):

36-39.(W uhan C it y,"U nderground Space Deve l op-

m ent and U se"w ork i ng T ea m.Learn fro m the Japanese

exper i ence i n t he use of underground space[J].W uhan

Constructi on,2006,(4):36-39.(i n Chinese))

[6]N i ko la i Boby lev.M a i nstrea m i ng sustainable deve l op-

m ent i nto a c ity's master plan[J].L and U se P o licy,

2009,(26):1128-1137.

[7]Sanja D ur m i sev ic.T he f uture of the unde rground space

[J].C iti es,1999,16(4):233-245.

[8]Jean Paul G oda rd.U rban unde rground space and bene-

fits of go i ng underg round[A].W o rl d Tunnel2004and

30th I TA G ene ra lA ssemb l y.S i ng apore,2004,(5):22-

27.

[9]J.P.G odard,R.L.Ster li ng.G enera l consi derati ons i n

assessi ng the advantag es o f usi ng unde rground space

[J].T unne lli ng and U nderground Space T echno logy,

1995,10(3):287-297.

[10]刘春彦,宋希超.地下空间使用权性质及立法思考

[J].同济大学学报,2007,18(3):111-119.(L i u

Chunyan,Song X i chao.S t udy on underg round space

r i ghts concept and la w-mak i ng[J].Tong ji U n i versity

Journa,l2007,18(3):111-119.(i n Ch i nese)) [11]倪彬,刘新荣.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立法体系构想

[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1(1):19-24.(N i

B i n,L i u X i nrong.L eg islati on syste m of urban under-

g round space i n Ch i na[J].Ch i nese Journa l of U nder-

g round Space and Eng i neer i ng,2005,1(1):19-24.(i n

Chinese))

[12]陈祥健.建立我国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若干问

题的探讨[J].政法论坛,2003,21(1):61-72.

(Chen X iang jian.P rob i ng into severa l questi ons about

estab lishi ng t he i nstit ution o f the r i ght to the use o f t he

constructive site i n t he space o f Ch i na[J].T ribune o f

P oliti ca l Sc i ence and L a w,2003,21(1):61-72.(i n

Chinese))

[13]胡正方.论我国地下空间权建构的法律问题[J].政

治与法律,2006,(5):133-136.(H u Z heng fang.The

proble m of construction of underground space r i ghts[J].

P oliti cs and Law,2006,(5):133-136.(i n Chinese)) [14]刘春彦,沈燕红.日本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法律研

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3(4):587-591.

(L i u Chunyan,Shen Y anhong.Study on l aw s on explo-

rati on and utilization o f c it y underg round space i n Japan

[J].Ch i nese Journa l o f U nderground Space and Eng-i

neer i ng,2007,3(4):587-591.(i n Ch i nese))

[15]肖军.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法律制度研究[M].知识

产权出版社,2008.(X iao Jun.T he study o f urban un-

5

2011年第1期唐焱,等:城市地下空间估价研究综述

derg round space[M].In tell ectua l P roperty P ress.

2008,(i n Chinese))

[16]王卫国.中国土地权利的法制建设[M].北京:中国

政法文学出版社,2002.(W ang W eiguo.Ch i na s'lega l

syste m of land ri ghts[M].Be iji ng:Ch i na Po litics and

Law L itera t ure P ress,2002.(i n Ch i nese))

[17]L ega,l Econo m ic,and Energy Considerations i n the U se

o f U nderg round Space.

[18]M uh ittin O ra,l Y annis Sisko s,O ssama K ettain.A mu lt-i

p l e criter i a ana lysism ode l for rea l esta te eva l uati on[J].

Jou rnal of G loba lO pti m izati on,1998(12):197-214. [19]张协奎,陈伟清.中外房地产估价发展综述[J].河

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9(2):52-57.

(Zhang X i eku,i Chen W e i qing.A su mma ry of eva l ua-

ti on dev elopment of buil ding prope rty a t hom e and a-

broad[J].Journa l of H enan U rban Constructi on J unior

Co llege,2000,9(2):52-57.(i n Ch i nese))

[20]王岩松,赵慧洛.中外不动产估价原则对比研究

[J].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3):140-143.(W ang

Y ansong,Zhao H u il uo.A st udy o f pr i nciples of rea l es-

tate va l uati on[J].A cade m i c journa,l2007,(3):140-

143.(in Ch i nese))

[21]Joshua A izen m an,Y othi n Jinjaralc.Current account pa-t

terns and nati onal rea l estate m arkets[J].Journa l o f

U rban E conom i cs,2009,(66):75-89.

[22]Y u Sh iM i ng,H o K i m H i n.P lanned urban i ndustrial-i

zati on and its effec t on urban i ndustrial rea l estate va l ua-

ti on[J].H ab itat Interna tiona,l2006,(30):509-539.

[23]Z ahra Sader i on,Barton S m ith,Cha rles Sm ith.A n i n te-

g ra ted approach to t he eva l uati on of comm ercia l rea l es-

tate[J].T he Journal of R ea l Estate R esearch,1994:

151-167.

[24]M ah l on A pgar R d.,B alti m ore.Syste m and m ethod for

eva l uation rea l estate.U n ited States Pa tent,5680305.

1997-10-21.

[25]邹高禄.英国的房地产评估[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1996,19(6):116-120.(Zou G ao l u.

P roperty valua ti on i n B rita i n[J].Journa l of Sichuan

N o r m al U niversity(N atural Sc i ence),1996,19(6):

116-120.(in Chi nese))

[26]张秀智.美国不动产收益法评估中的回报率[J].中

国房地信息,2003,(2):46-50.(Zhang X iuz h.i T he

rate of rebound i n Am erica[J].Ch i na P re m i ses Com-

municati on.2003,(2):46-50.(i n Ch i nese))

[27]R a i ner M ull er-Joke.l德国城市发展进程中的土地评

估[J].国土资源情报,2003,(7):25-28.(R a i ner M u ller-Joke.l P roperty va l uation i n G er m any[J].T he

R epo rt of Land.2003,(7):25-28.(i n Ch i nese))[28]柴强.各国(地区)土地制度与政策[M].北京经济

学院出版社,1993.(Chai Q https://www.360docs.net/doc/ff2119065.html,nd syste m and

po licy i n countr i es[M].Be iji ng School of Econo m ics

P ress,1993.(i n Ch i nese))

[29]王天霞,郭松.中日两国不动产市场及价值评估业务

的比较[J].不动产评估,2008,(11):31-33.(A

Comparison on rea l estate be t w een China and Japan[J].

P roperty V a l uati on,2008,(11):31-33.(i n Ch i nese)) [30]李珊玲,曾展晖.国外与香港房地产估价标准的借鉴

意义[J].科技创业,2008,(7):67-68.(L i Shan-

li ng,Zeng Zhanhu.i A R e ference of P roperty V a l uati on

abroad and H ongK ong[J].T echno logy Sta rt,2008,

(7):67-68.(i n Chi nese))

[31]王万茂.土地资源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3.(W ang W an m ao.Study on M anag e m ent o f

L and R esource,2003.(in Ch i nese))

[32]肖艳.土地空间使用权的评估[J].中国资产评估,

2008(11):37-40.(X iao Y an,V a l uate on L and Space

[J].P roperty V a l uati on,2008(11):37-40.(i n Ch-i

nese))

[33]Joan Pasgua,l Pe re R i e ra.U nderground l and va l ues

[J].Land U se Po li cy.2005,(22):322-330)

[34]殷章甫.地价与地用之理论分析[M].五南图书出

版公司,2003.(Y i n Zhangfu.A na lyze on land pr i ce

and use[M].2003.(i n Ch i nese))

[35]叶敏.空间地价评估方法初探[J].城市开发,

1997,(5):21-22.(Y eM in.A d i scuss i on on va l uati on

of space[J].U rban Deve l op m ent,1997,(5):21-22.

(i n Ch i nese))

[36]朱立峰.城市地下空间利用规划管理研究[D].武

汉:华中农业大学,2002.(Zhu L ifeng.A study of un-

derground space utilization and plan m anage m ents[D].

W uhan:Land M anag e m ent H uazhong A g ricu lt ura l U n-i

versity,2002.(in Ch i nese))

[37]吴立新,姜云.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容量评估的基

础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20(4):44-

47.(W u L i x i n,Jiang Y un.F unda m enta l resea rch on

capac it y assess m ent of deve l op m ent and utili zati on o f ur-

ban underg round space[J].G eog raphy and G eo-Infor-

m ation Science,2004,20(4):44-47.(i n Ch i nese)) [38]陈满雄.不动产估价理论与实务[M].中华征信所

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印行,1984.(Chen M anx i ong.

Theory and practice of va l uati on on rea l esta te[M].

China Cred it Infor m ation Serv ice,L td.1984.(i n Ch-i

nese))

[39]张福友.浅论立体区位对地价的影响[J].中国土地

科学,1997,11(3):35-39.(Zhang F uyou.A discus-

si on of the i m pact o f t hree-di m ens i ona l loca ti on on l and

6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第7卷

pr i ce[J].Chi na L and Sc ience,1997,11(3):35-39.

(i n Ch i nese))

[40]梁慧星,陈华彬.物权法(第四版)[M].法律出版

社,2007.(L i ang Hu i x i ng,ChenH uab i n.P roperty l aw

[M].L a w P ress,2007.(in Ch i nese))

[41]王利明.民商法研究系列:物权法研究[M].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2002.(W ang L i m i ng.A research on

property l aw[M].Ch i na R e m i n U n i ve rsity P ress,

2002.(i n Chinese))

[42]梁慧星.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M].社会科学文

献出版社,2005.(L i ang H u i x i ng,P roposa l o f P roperty

Law[M].Soc i a l Sciences A cadem ic Press(Ch i na),

2005.(i n Chinese))

[43]陈祥建.建设我国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若干问

题的探讨[J].政法论坛,2003,(1):2.(Chen

X iang jian.P robe i nto severa l questi ons about estab li s-

h i ng the i nstituti on of the right to the use o f t he con-

structi ve site i n the space o f ch i na[J].Po litics and Law

Fo ru m,2003,(1):2.(i n Ch i nese))

[44]陈奕丽.论地下空间权)兼谈5物权法6(草案)的完

善[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6,26(3):79-81.

(Chen Y il.i A d i scussion on underg round space righ t

[J].Journa l of Chengde T eachers.Co lleg e fo r N a ti on-

aliti es,2006,26(3):79-81.(in Ch i nese))

[45]肖艳.土地空间利用与土地空间使用权评估[J].安

徽农业科学,2008,36(28):12369-12371.(X iao

Y an.T he use of land space and land space r i ghts ap-

pra i sa l[J].Journa l of A nhui A griculture Sc i ence.

2008,36(28):12369-12371.(i n Chi nese))

[46]金俭.房地产法研究[M].科学出版社,2004.(Ji n

Ji an.A research on real estate law[M].Science P ress,

2004.(i n Chinese))

[47]徐生钰.居民住宅小区车库产权的经济学分析[J].

经济学研究,2006,9(9):59-64.(X u Sheng jue.

R es i dential areas i n t he garag e of the econo m ic ana l y si s

o f property rights[J].Econo m ics R esearch,2006,9

(9):59-64.(i n Ch i nese))

[48]袁钰菲.浅谈住宅小区内车位、车库所有权的归属问

题)))兼评5物权法6第74条[J].科教文汇,2007,

(7):130.(Y uan J uefe.i A descr i pti on on garage i n

res i dence co mm un ity[J].T he Sc i ence Educati on A rti de

Co llects,2007,(7):130.(i n Ch i nese))

[49]梁东.5物权法6中小区车库权属问题研究[D].武

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L iang D ong.O n the o w n-

ersh i p o f housing d i str i c ts pa rk i ng a rea i n t he property

law[D].Centra l Chi na N or m a l U n i versity,2008.(i n

Chi nese))

[50]赵鹏林,顾新.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立法初探)))以深

圳市为例[J].城市规划,2002,9(9):21-24.(Zhao

P engx i n,G u X i n.T he fi rst exp l oration of unde rground

space la w[J].Town P l ann i ng,2002,9(9):21-24.(i n

Chinese))

[51]刘春彦,徐国忠.我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法律研究

[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4,24(5):634-637.

(L i u Chunyan,X u G uozhong.R esearch o f the l aw sys-

tem o f the exp l o ra ti on and utilizati on of the unde rground

space i n our country[J].Chi nese Journa l o f U nder-

g round Space and Eng i neering,2004,24(5):634-637.

(i n Ch i nese))

[52]王郑,张建新.城市地下空间使用权应用的研究

[J].四川环境,2005,24(4):97-98,102.(W ang

Zheng,Zhang Ji anx in.A resea rch on unde rground

space right[J].S i Chuan Env i ron m ent,2005,24(4):

97-98.(i n Ch i nese))

[53]李凤华.城市地下空间的产权与市场机制[J].地下

空间与工程学报,2000,20(3):206-208.(L i F eng-

hua.T he righ t o f urban underground space and ma rket m echanis m[J].Ch i nese Journa l o f U nderground Space

and Eng i neering,2000,20(3):206-208.(i n Ch-i

nese))

[54]赵奎涛.城市地下空间的属性与权属讨论[J].地下

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4(1):222-225,229.(Zhao

Ku itao.D iscussi on on the property and ri ghts of urban

underg round space[J].Chinese Journa l o fU nde rground

Space and Eng i nee ri ng,2008,4(1):222-225,229.(i n

Chinese))

[55]王漩,杨林德,束昱.城市地下空间使用权有偿出让

中的若干问题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1995,6(1):

105-109.(W ang Xuan,Y ang L i nde,Shu Yu.A re-

search on t he proble m s o f pa i d transfer of unde rground

space right[J].Journa l of T ong ji U n i versity,1995,6

(1):105-109.(i n Ch i nese))

[56]杨庆伟.城市地下空间有偿使用方式探讨[J].中国

新技术新产品,2009,(14):214.(Y ang Q i ngw e.i A

discussi on on use patterns o f underg round space[J].

N e w Science and N e w P roducti on.2009,(14):214.

(i n Ch i nese))

[57]崔永亮.建设用地使用权分层出让的相关问题[J].

土地市场,2008,(11):74-76.(CuiY ong li ang.P rob-

l ems of h i e rarchical transfer[J].L and M arke t,2008

(11):74-76.(i n Ch i nese))

[58]杜葵.城市土地的空间利用及空间地价评估初探

[J].基建优化,2002,23(2):34-35,49.(Du K u.i

The pre li m inary study about the use o f urban land and

the l and price eva l uati on[J].O pti m izati on o f C ap ital

Constructi on,2002,23(2):34-35,49.(i n Chinese))

7

2011年第1期唐焱,等:城市地下空间估价研究综述

[59]唐焱,王万茂.近十年中国城市土地估价研究综述

[J].中国土地科学,2003,17(4):52-57.(T ang

Y an,W ang W an m ao.R ev i ew o f urban land appra i sal i n

recent tern year Ch i na[J].China L and Science,2003,

17(4):52-57.(i n Ch i nese))

[60]何芳,吴泗宗.房地产三种评估方法结果异同之经济

分析[J].中国房地产,2001,(6):16-18.(H e

Fang,W u S izong.A A na l ysis on t he d iffe rences among

resu lts in3m ethods[J].Ch i na E sta te,2001,(6):16-

18.(i n Ch i nese))

[61]于庆波.房地产价格研究及估价方法的改进[D].

武汉:武汉大学,2004.(Yu Q i ngbo.T he st udy on re-

al estate price and i m prove of real esta te eva l uati on ap-

proach[D].W uhan:W uhan U n i versity,2004.(i n

Chi nese))

[62]陈红艳.现行房地产估价方法存在的问题及修正意

见[J].价格月刊,2008,(7):15-16.(Chen H ongy-

an.The proble m s and proposals o f current va l uati on

m ethods[J].P rice M onthly,2008,(7):15-16.(i n

Chi nese))

[63]赵松.立体地价与综合楼地价评估[J].中国土地,

2004,1(2):51-53.(Zhao Song.E valua tion o f tri d-i

m ensiona l land-value[J].Ch i na L and,2004,1(2):

51-53.(i n Chinese))

[64]蔡兵备.城市地下空间产权问题研究[J].中国土

地,2003,(5):14-16.(Ca i B i ngbe.i A research on

urban underg round space r i ghts[J].Ch i na L and,2003,

(5):14-16.(i n Ch i nese))

[65]冯为民.对于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及土地使用权

有偿出让问题的思考[J].建设论坛,2004,(3):19-

21.(F eng W e i m i n.A consi dera ti on o f the use o f un-

derg round space and pa i d transfer[J].Bu ildi ng F oru m,

2004,(3):19-21.(i n Ch i nese))

[66]周增华.地下空间开发市场化运作研究)))以地下

街为例[D].上海:同济大学,2006.(Zhou Zenghua.

T he m arket m e t hods f o r deve l op m ent of underground

space[D].Shangha:i T ong ji U n i versity,2006.(i n

Chi nese))

[67]王郑,程李李.城市地下空间使用权应用型估价方法

初探[J].太原大学学报,2006,4(7):79-81.

(W ang Zheng,Cheng L il.i P ri m ary exp l oration of prac-

ti ca l evalua ti on approach to urban underg round space

[J].Journa l o f T aiyuan U n i versity,2006,4(7):79-

81.(i n Ch i nese))

[68]苗冠峰,赵岚.北京市商业区地下空间评估[J].北

京工业大学学报,1995,21(2):88-92.(M iao G uan-

feng,Zhao L an.A study on the underg round space o f

downtown Be iji ng[J].Journa l o f Be iji ng Po lytechnic U-

n i ve rs i ty,1995,21(2):88-92.(in Ch i nese))

[69]吴玲玲,王学军,晏克非.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需求与

评估指标体系探讨[J].长沙大学学报,2007,21

(4):12-14.(W u L i ng li ng,W ang X uejun,Y an K efe.i

A d i scuss i on on i ndex syste m and de m ands of under-

g round space[J].Journa l o f Changsha U n i v ers it y,

2007,21(4):12-14.(i n Ch i nese))

[70]巩明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影响因素研究[D].天

津:天津大学,2007.(G ong M i ngqiang.S t udy on fac-

tors that a ffect underground space deve lop m ent[D].

T i anji n:T ian ji n U niversity,2007.(in Chi nese)) [71]赖东风.结合地铁建设进行地下商业空间开发[J].

都市快轨交通,2007,20(2):77-79.(L a i D ongfeng.

U nde rground Space D evelop m ent Coordi nated w it h Sub-

w ay Constructi on[J].U rban rap i d rail transit,2007,20

(2):77-79.(i n Chi nese))

[72]王利敏,李淑杰.浅析土地立体空间区位对小城镇基

准地价评估的影响[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

(2):43-44.(W ang L i m i n,L iShu jie.An ana l ys i s on,

the i m pact of l and stereo loca ti on on the standard l and

price evalua tion[J].Inner M ongo lia Sc i ence and Eco-

no m ics.2006,(2):43-44.(in Ch i nese))

[73]徐岚岚.浅谈商业房地产的价格评估[J].消费导

刊,2006,(11):9-10.(Xu L an l an.A analysis on

co mm erc i a l rea l estate eva l uation[J].Pr ice Issue,

2006,(11):9-10.(in Chi nese))

[74]蒋蓉,陈乃志.地铁地下空间的功能与可开发商业空

间研究[J].四川建筑,2006,26,(6):11-12,16.

(Jiang R ong,Chen N a i zh.i Study on approach in func-

ti on o f sub w ay space and exp l o itable econo m ic space

[J].S i chuan A rch itecture,2006,26(6):11-12,16.

(i n Ch i nese))

[75]陈丽丽.对房地产评估方法的研究[D].厦门:厦门

大学,2007.(Chen L il.i Study on approach in rea l es-

tate appra isal[D].X ia m en:X i a m en U n i ve rsity,2007.

(i n Ch i nese))

8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第7卷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城市规划 CONSTRUCTION 引言: 人类社会在不断地发展,人口呈现不断增强的趋势,而且增长速度越来越快,人们的生产生活所需要的空间与资源越来越多,而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空间资源越来越紧张。城市发展向地下延伸成为城市发展的新途径。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成为解决我国城市发展矛盾的一种新趋势。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对于城市化的发展、资源的充分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分析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现状,寻找良好的应对策略,是做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工作的重点。 一、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随着对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需求,我国各大城市已经开始了地下空间开发的进程。城市管理部门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事业已经逐渐重视起来。相应国家的号召,在国家整体策略方针的指导下,出台了符合本地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政策,鼓励各方面开展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工作。随着城市地下体系的建设,城市各类公共市政管线逐步下移。消除了城市街道空间的各种线路,节约了土地资源,美化了城市的环境。并且城市地下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的交通系统,休闲娱乐、购物、医疗等各方面的设施也逐渐建设起来,使人们的生活更为方便。 (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虽然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进程已经开始,但是在这个进程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比如对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规划作用不够。地下空间规划滞后,指导作用不够强劲,连续性不强,地下建设中不断出现各类问题,阻碍了城市地下基础设施建设的进程。另外,对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管理不到位,政府的公共管理成效与管理水平较为低下,在开发的过程中严重影响来市民的正常生活。除此之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缺乏有力的法律政策,民事权利难以保障,开发利用者难以取得相关产权,导致了一些人的权益受到侵犯,影响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健康发展。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缺乏完整的信息来源。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各相关部门都局限在自己的范围之内,信息难以流动与共享,导致了城市地下建设进度慢、效率低。 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相关策略(一)交通功能设施地下化 为了综合有效解决城市交通问题,进一步加速推进城市部分交通功能设施的地下化是促进城市地下空间大规模开发利用的第一需求。城市部分交通功能设施地下化的重点领域有:轨道交通设施、静态停车设施、结合地铁车站及城市(建筑)综合体规划建设的公共人行步道及道路交叉口的人行过街步道、城市交通瓶颈地区的道路地下化以及地下快速路系统。(二)地下空间开发深层化、复合化、规模化 轨道交通网络不断完善将持续引导城市地下空间资源进一步大规模、深层化、复合化、网络化的开发利用。远期随着线路的不断增加,地铁建设需要从现有建成网络的地下穿行,需要与现有的地铁车站衔接,必然会促进车站地区地下空间的深层化、复合化、规模化,必将进一步促进车站周边临近土地和房产的再开发、再建设,促进地铁车站与临近周边建筑地下空间的连接与互通,形成规模更大、体系更完整的地下公共步道系统、地下公共服务设施系统以及静态停车设施系统,进一步推进地铁车站地区的城区立体化、建筑综合(体)化、地下复杂化、规模化和深层化。(三)地下公共服务设施人性化 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结合交通设施和人防工程设施的规划建设大力发展地下公共服务设施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新趋势。国内外成功实践证明,城市地铁车站地区是引发周边土地和房产大规模开发的发动机, 这个区域最易发展成为城市(建筑)综合体,是地下空间最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区域。这个区域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具有显著特点,即在开发功能上,应重点考虑与临近建筑的联系,满足步行交通、商业服务、停车服务等需求,要充分突出公共服务设施的人性化规划与建设;在开发形态上,应重点考虑与车站的整合和临近建筑的连通,同时应考虑防空防灾的特殊需要,在兼顾设防和平战(灾)结合上进行统筹规划。(四)市政公用设施地下化、集约化 中心城区的市政公用设施地下化、集约化发展趋势将会进一步扩展。伴随着资源节约环境生态型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城市中心地区的主干电网、信息网、能源网的地下化和管廊化,垃圾收集转运、中小型污水处理场、雨水(中水)收集处理供给设施、区域性能源供给设施、变电站等市政公用设施的地下化发展需求越来越迫切。这一需求将会进一步推进中心城区道路地下深层空间,以及公共绿地及道路广场地下空间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进一步推进这些市政公用型功能设施与静态停车设施、文化体育娱乐、应急避难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整合建设、地上地下空间资源的复合开发利用。 (五)能源设施地下化和地下空间信息化 伴随着生态与低碳、数字与智慧城市的规划建设与发展,中心城区的能源设施地下化和地下空间信息化、智能化共享平台建设,必将成为新的发展趋势。能源设施的地下化主要包括:可再生能源的地下存储、浅层低温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与输送设施、区域集中能源供给设施等。地下空间信息化设施主要包括:地下空间资源与设施的信息化、信息化的传输设施、大型信息化处理设施等的地下化等。这些新型领域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是进一步科学经济、安全有效地促进城市实现“生态、低碳、数字、智慧”的重要保障。 (六)构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法制体系 从现有的法律来讲,还没有比较完善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相关的法律体系,然而,对于地下空间开发工作的法律可以借鉴地表城市建设的相关法律。而对于地下建设与地表建设中的不同之处,要进行具体的、单独的立法。让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有完善的法律依据。立法要涉及到土地资源、矿物资源、水资源等各项资源的归属,开发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与环境问题,开发建设资金流动等各方面都要涉及到,以明确到每一位参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人员及单位的权利与义务,让每个人都能够尽自己的责任,享有应有的权利。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市规模急剧扩大,大量人口涌向城市,出现了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等问题。城市用地日趋紧张,城市空间资源日益短缺。城市基础设施老化,以及人们对改善居住条件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使得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已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发达国家已将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作为解决城市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的重要措施,以及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王波.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问题的探索与实践[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 [2]郑怀德.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体制改革探讨[J].规划师,2012,03:69-73. [3]段勇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4]陈恒祥.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研究[D].山东大学,2012. [5]郑怀德,李秋霞.从“专业管理”走向“综合管理”——新时期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体制的思考[J].城市规划,2013,02:85-89.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刘 冲1 王 铮2 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河南省郑州市 450000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同时地下空间开发也存在着很多问题,通过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的思考,寻找一种良好的解决方案,推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进程。基于此,本文就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问题及对策展开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第4卷 第31期2014年11月 文章被我刊收录,以上为全文。 此文章编码:2014N 1121

地下空间规划

地下空间规划 1、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原则是什么?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在总体规划阶段重点需要解决哪 四个问题?(Y) 1、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原则。 2、地上与地下相协调原则。 3、远期与近期相呼应原则。 4、平时与战时相结合原则。 1、城市地下空间功能的确定; 2、城市地下空间的需求规模预测; 3、城市地下空间的布局形态确定; 4、城市地下空间的近期建设安排。 2. 按地下空间资源开发深度地下空间可以分为哪三类?每一类 地下空间的主要用途是 什么?(Y ) ①浅层空间:地表至-30m深度开发的空间,用于商业空间、文娱空间及部分业务空间;②中层空间:由-30m至-100m深度内开发利用的空间,用于地下交通、城市污水处理厂以及城市水、电、气、通信等公用设施。 ③深层空间:指-100m以下的地下空间,用作快速地下交通线路、危险品仓库、冷库、贮热库、油库等。 3、著名的法国建筑师欧仁.艾纳尔是倡导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先驱,试简要说明他在 城市地下空间布局上的设想?(Y)

环岛式交叉口系统、多层交通干道系统。 4、简要说明地铁车站规划的一般要求。(Y) 1. 2. 的远期换乘客流量的需要 3. 地下构筑物之间的关系 4. 5. 5、说明它们的特点 。 1)“中心联结;中心联结是指在城市中心区,建设整体贯通的地下城,并通过地铁放射到 城市各地区。下部空间的开发表现为上部空间的功能与结构全面地向地下扩展,因此,城市中心的下部空间体系几乎涵盖了市中心的所有功能,如商业、文化娱乐、服务及金融贸易等,形成了自成一体的地下城市中心。在这种模式中,地下交通系统由较疏的地铁主网与较大范围的步道副网组成,各地下功能聚集点相互扩展,形成整体发展,达到彼此带动的目的。 2) “整体网络;整体网络是一种较小范围内更高强度开发的城市模式,因此,更讲求集散 效率,以地铁网取代了大部分地下步道网,交通系统表现为较密的地铁网和较小的地下步道网,建筑物与地铁站之间距离更短、联系更密切。在这一方式中,地面建筑的高层化是上部空间的显著特征,地铁车站与高层建筑群体下部结合,最大限度地缩短了从地铁车站到工作地点的步行距离。

上海地下空间规划编制导则

中国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编制导则 (征求意见稿)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规范》 联合编研组 二零零七年五月

编制说明 近年来,随着以城市轨道交通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逐步加大,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成为我国城市现代化规划建设的新领域、新热点。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规模日益庞大、功能日趋复杂,并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和谐城市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城市规划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下空间规划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作为一项全新的规划领域,地下空间规划的编制缺乏统一的技术规范,不利于城市规划的衔接和统一管理。 《中国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编制导则》主要是针对我国大中城市的中心城区以及重点规划建设地区编制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需求,借鉴国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成功经验与最新科技,分析总结我国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与规划建设的成功积累与经验教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等法规,并充分考虑与我国现行城市规划体系的衔接,对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规划编制层次、内容、方法、深度、成果文件、以及编制与审批的程序等提出要求,进一步指导和规范我国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规划编制工作,并为正在研究制定的《中国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规范》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规范》 联合编研组 2007-05-18

中国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编制导则 联合编制研究单位: 一.主编单位与负责人 同济大学束昱 二.参编单位与负责人 1.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李迅 2.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石晓冬 3.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徐国强 4.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陈志龙 5.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彭瑶玲 6.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院顾新 7.清华大学童林旭、祝文君 2007-05-18

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情况调查研究报告

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情况调研报告 ——以西安市为例 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班级:城地111 学号:3111651015 姓名:李荣

前言:21世纪是属于地下空间的世纪,尤其是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化的中国,对所有城市这都无疑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西安,作为西部发展的区域核心的同时,更兼有历史文明古都的厚重身份。结合世界各地的发展实例,想要解决好“城市综合症”,想要解决好发展变革与历史保护的矛盾,必须做好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工作。 一、西安的发展现状与开发地下空间的必要性 1. 西安的双重身份 1.1既是区域发展引擎,又是历史文化中心 西安是中国六大国家区域中心城市之一,亚洲知识技术创新中心,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和黄河流域最大的中心城市,中国大飞机的制造基地。科技实力仅次于北京、上海,居全国第三位。中国政府正着力将打造西安为国际化大都市。 同时,西安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十三个朝代均建都于此。西安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早确定的“世界历史名城”和国务院最早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世界著名旅游胜地,被誉为“天然历史博物馆”。 1.2 保护古迹所带来的对中心城区发展的必然阻碍

目前来看,西安的区域中心位于明城墙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贯穿钟楼形成辐射带。这样的现实情况对地上建筑提出了两条限制措施: 限高:城墙内100 m 范围内建筑限高24 m , 城墙内200m范围内建筑限高448 m , 依次类推, 城内建筑最高不能超过100 m , 且钟楼周边建筑不能超过钟楼高度, 即古城中心商圈附近建筑不能超过25 m 城墙: 西安旧城区不仅在地面纵向空间上受限高影响, 在横向扩展上也毫无余地。西安城墙是在唐皇城的基础上建成的, 至今己有 6 0 多年历史, 是中世纪后期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筑之一, 不仅城墙需要完整保留, 而且城墙内侧20m到10m的区域和护城河外沿180m以内区域都为建设控制地带。 这样严格的控制措施的确很好的保护了历史古迹,但却也严重阻碍了商业氛围的形成和区域活力的提升。同时,西安快速发展为老城带来的巨大人流车流量导致古城内交通情况不断恶化,而在寸土寸金的本区域进行道路改造的成本巨大,极难实现。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调查实例报告

成都国际金融中心IFS调查及分析 1、FIS平面功能分布及出入口形式 (1)FIS 1楼有共有5个出入口,红星路、江南馆街和纱帽街各一个,大慈寺路两个。3层停车场,1700个停车位,设有1个出口,1个入口和1个出入口。 下沉式广场

(2)连廊的设置,每隔一段距离(约5米左右)设有连廊,连接两边的商铺,方便顾客来回购物。 (3)负1层有1个地铁出入口;负2层1个地铁出入口,并没有专门的落客区,乘客可直接乘车至此。 (4)采用“回”字型动线,围绕中间商铺形成单一动线,简单清晰,形成人流回路,可有效避免商业死角。 2、竖向分层 (1)主入口设置跨层式电梯,直接将 客流带上3F ,下沉式广场连通-1F ,左 侧大门可以直接进入1F 。从入口处便 将客流引入3F 和-1F ,一方面实现客 流的最大化集中,另一方面也满足了 消费者的喜好需求。 (2)内部设有6各中庭,每层至少有 5部扶梯、3部观光电梯,保障楼层间 的通达性;并设有跨层电梯,连接-2F 至1F 、1F 至3F 、3F 至5F ,让客户能够快速到达目的地。 负1层 负2层

(3)水平动线:采用回字型动线,人流动线较简单。 (4)垂直动线:商场内设置众多扶梯和观光电梯,保障商场垂直通达性。 3、人车流向 (1)IFS地面交通发达,四通八达,十分便捷,通过红星路、纱帽街可进入东大街和大慈寺路的快速通道。 (2)公交线路:周边有4个公交站台,19条公交线路途径本项目,能便捷通向成都各地区,出行便利。 (3)地铁:地铁上盖物业,与地铁2、3号线实现无缝对接,地铁线出入口春熙站位于IFS主入口南端,地铁人群也可通过地下通道直达IFS,为IFS带来大量人流。 观光电梯

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

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 1.3 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著名的《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热内卢宣言》,制订了21世纪议程,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一种必然选择,我国也已编制完成并公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向世界做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承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与此相随,我国的城市化进入了加速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从1990年的18.96%提高到2008年底的30.4%。预计到21世纪中叶将达到65%。经济与城市化水平的高速发展导致城市建设的急剧发展,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实现城市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1.3.1 节约城市土地资源 我国城市发展沿用“摊煎饼”式的粗放经营模式,表现在城市范围无限制地外延发展。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在国际上处于较低水平。据气象卫星遥感资料判断和测算,1986年至1996年10年间,全国31个特大城市城区实际占地规模扩大50.2%。据国家土地管理局的监测数据分析,大部分城市占地成倍增长,图1.1位北京市1987年与2001年热岛分布图。根据预测,到21世纪中叶我国设市城市将达到1060个左右,7亿-10亿人将在城市中居住生活。 据统计,1986年至1996年,全国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2963万亩。这比韩国耕地总和还多。平均每年占地相当于我国一个中等县的耕地,这是已经考虑了开发复垦耕地7 366万亩增减相抵后的结果,实际上开发复垦增的新耕地质量较低,3亩以上才能弥补原l亩耕地的损失这一现象到如今不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而且还有日益加剧的趋势.以2008年为例,全国实有耕地面积18.257 4亿亩,加上复耕补充的耕地,仍净减少29万亩。由于城市一般位于自然条件较好区域,所以耕地减少中优质耕地损失十分惊人。如1991年至1995年,全国水田减1004万亩。按照城市化发展的相关分析,以目前人均城市用地100m2的水平计算,到21世纪中叶,我国的城市发展将再占地1亿多亩,按人口平均,中国是耕地资源小国,人均仅有1.44亩,仅及世界人均值4.65亩的31%,图1.2为北京市1987年与2001年城市绿地比较。图1.3为北京市1993年与2001年用地比较。

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1.国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现代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通常是以1863年英国伦敦建成的第一条地下铁道为起点,进入20世纪后,一些大城市普遍陆续修建了地下铁道,城市的地下空间开始为改善城市交通服务,交通的发展又促进了商业的繁荣。自本世纪六十年代初至七十年代末,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建设进入一个高潮,在数量和规模上发展很快。日本东京、大阪的地下商业街,美国曼哈顿的高密度空间的出现,都是在这一时期,以1973年石油危机为转折点。从七十年代中期起,发展势头渐趋平缓。 国外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⑴经济方面:高密度市中心区地价的高涨使地下空间开发有利可图(投资上的赢利性);雄厚的物质基础,经济实力使地下空间的建设成为可行(投资上的可行性)。 ⑵地理因素:北欧、北美气候寒冷,广泛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形成一个四季温暖的地下世界,人口的无限制增长需要不断地拓展新的生活空间,同时在质量上寻求高密度环境下的秩序性和高效率的交通联系。 ⑶社会和城市方面:节能抗灾的考虑;保护历史性风貌和复苏城市中心活力之间折衷的产物;城市中心凝聚性和吸引力客观上产生建筑和人口的高密度和立体化交通的需要;同时,进入信息化社会,人和人之间的联系更为广泛和密切,需要更多功能化和集约高效的综合空间。此外,大型城市地下空间的建设对有效地使用土地,节省市政,公用设施的投资,提高城市的交通效率,减少城市经营管理费,保护和改善城市景观都具有综合效益。 国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 国外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成就较高的是日本、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 1.1.1日本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

国内外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f2119065.html, 国内外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 作者:杨子君 来源:《商场现代化》2008年第07期 [摘要] 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增长时期,城市如何发展,是摆在城市决策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城市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已被人们所认可。研究国内外城市可持续发展历史与理论,为我国城市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有助于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发展机制。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研究城市 “可持续发展”从字面上理解是指促进发展并保证其成为可持续性,目前一般指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世代长久持续利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出现和概念的形成,是人类几千年发展实践经验教训的总结,特别是对自工业革命以来所走过的道路进行反思的结果,也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它的提出将对人们早已习惯了的资源观、价值观、科学观和道德观等许多基本观念产生巨大的冲击,引起深刻的改变,因此它将引导人类文明步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一、国外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自从城市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提出后,不同的学者从各自的研究领域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沃尔特等学者认为,应把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资源以及循环利用资源、保护非再生资源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托曼(Toman)从经济学角度提出了保护资源的两种途径,一是建立最低安全标准要求当代人承担某种贵任;二是借助于费用——效益分析来权衡利弊得失。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应在资源最小利用的前提下,使城市经济朝更富效率、稳定和创新方向演进。学者们从经济学角度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研究集中在如下几方面:发展可持续的工业和环境保护产业:促使城市更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兰产业;提倡绿色消费;实施绿色商标产品工程;提高经济活动的环境效率;实施环境税收政策:实行可持续商业行为市场化。 图可持续的景观规划方案 综上所述,国外学者大多从城市社会、资源环境、经济等角度来分析可持续发展在城市发展中的应用,城市步入成熟期后,出现了贫富差跪拉大、环境污染、资源过度利用等外部性问题,从而影响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西方国家城市决策基本上是遵循“先发展、后整治”的道路发展。 二、国内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1.中国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北京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策略研究

23 2005(6)现代城市研究 1北京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背景 近十年来,北京城市规模持续增长,城镇人口从1990年代初期的520万人增长到2002年的830万人,用地从422km2扩展到2002年的630km2。中心城功能过度聚集,建筑布局集中,规划地面空间容量趋于饱和,为控制城市的过度蔓延,城市向地下发展成为必然。近些年北京全市的地下空间平均每年增加的建筑面积约300万m2,占总建筑面积的约10%。北京城市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可集约化开发建设城市,节省土地资源,缓解城市发展对土地的占用,而北京市中心地区的高度控制使建筑向空中发展受到制约,向地下发展成为一种趋势(图1)。 目前,北京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趋恶化,地面交通道路的发展滞后于交通量的增长。在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的策略下,利用北京市地下空间发展轨道交通,提高公共交通水平,并利用地下空间解决停车问题,成为解决北京交通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图2)。 北京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对城市生态环境、地面开敞空间的要求提高,部分城市功能转入地下,有利于改善地面环境品质;同时,北京是历史文化名 城,历史文化风貌的保护范围很大,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可满足城市容量扩大的需求,更好地维护地面环境,保护历史风貌。 2北京地下空间开发和利用的优势 与制约 2.1 北京经济发展达到地下空间大规模发展阶段 国际上人均GDP 1000美元至3000美元阶段,是城市地下空间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初始阶段,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这一发展阶段。 根据对日本的统计,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200~300美元之间,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此期间日本建设了首批地下街;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500~2000美元之间,城市地下公共空间大规模开发,在此期间日本建设了100多条地下街和地下公共车库等设施,现有地下公共空间的80%都是在这一时期建设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2000美元时,地下公共空间的建设量趋于缓和,城市浅层地下公共空间利用饱和,开始研究大深度地下公共空间的利用。 自1990年以来,北京的经济发展阶段基本处于工业化趋向成熟时期,到2002年人均GDP达3300美元,从经济发展阶段来

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情况调研报告精选文档

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情况 调研报告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情况调研报告 ——以西安市为例 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班级:城地111 学号:15 姓名:李荣 前言:21世纪是属于地下空间的世纪,尤其是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化的中国,对所有城市这都无疑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西安,作为西部发展的区域核心的同时,更兼有历史文明古都的厚重身份。结合世界各地的发展实例,想要解决好“城市综合症”,想要解决好发展变革与历史保护的矛盾,必须做好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工作。 一、西安的发展现状与开发地下空间的必要性 1. 西安的双重身份 1.1既是区域发展引擎,又是历史文化中心 西安是中国六大国家区域中心城市之一,亚洲知识技术创新中心,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和黄河流域最大的中心城市,中国大飞机的制造基地。科技实力仅次于北京、上海,居全国第三位。中国政府正着力将打造西安为国际化大都市。

同时,西安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十三个朝代均建都于此。西安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早确定的“世界历史名城”和国务院最早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世界着名旅游胜地,被誉为“天然历史博物馆”。 1.2保护古迹所带来的对中心城区发展的必然阻碍 目前来看,西安的区域中心位于明城墙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贯穿钟楼形成辐射带。这样的现实情况对地上建筑提出了两条限制措施: 限高:城墙内100 m 范围内建筑限高24 m , 城墙内200m范围内建筑限高448 m , 依次类推, 城内建筑最高不能超过100 m , 且钟楼周边建筑不能超过钟楼高度, 即古城中心商圈附近建筑不能超过25 m 城墙: 西安旧城区不仅在地面纵向空间上受限高影响, 在横向扩展上也毫无余地。西安城墙是在唐皇城的基础上建成的, 至今己有6 0 多年历史, 是中世纪后 期中国历史上最着名的城垣建筑之一, 不仅城墙需要完整保留, 而且城墙内侧20m 到10m的区域和护城河外沿180m以内区域都为建设控制地带。 这样严格的控制措施的确很好的保护了历史古迹,但却也严重阻碍了商业氛围的形成和区域活力的提升。同时,西安快速发展为老城带来的巨大人流车流量导致古城内交通情况不断恶化,而在寸土寸金的本区域进行道路改造的成本巨大,极难实现。 古城内低密度建设现状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相关研究综述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相关研究综述 院系: 指导老师: 姓名: 学号:

摘要 居住空间是城市物质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是居民决策居住地在空间形态分布上的反映。本文通过笔者阅读从2004年到2014年有关城市空间分异的论文30余篇,从中选择了较为典型的10篇,主要针对国内城市空间分异成因以及解决方法做出一定的综述,同时搜集了上海、合肥等城市的空间分异的相关文献,结合具体的情况做进一步的阅读、了解,简要分析了城市空间分异解决方法的局限性。 关键词: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成因,解决方法,局限性 正文 近年来,随着城市居住水平的改善,城市居住空间分布也发生了分化,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的分异日趋明显。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城市居住空间的分异也并非完全遵循客观空间经济规律,而是易于走入居住隔离的极端,从而破坏了城市的整体和谐性,影响了城市居民的总体福利,带来了很多的社会问题。 一、城市空间分异的成因 各阶层对居住空间的不同需求和选择从根本上引发了居住空间分异。居住空间变化的实质是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社会结构的变化在居住空间上的表现。不同地区和国家有着不同的居住分异成因,比如以种族文化隔离为主导的北美城市居住隔离、受福利制度影响的欧洲城市居住隔离等等,本文只是选取了中国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三个主要原因。 1.1住房政策和制度性因素 我国近三十年来的住房体制改革和相应政策变化是导致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直接因素。中国传统的城镇住房制度是以国家统包、无偿分配、低租金、无限期使用为特点的实物福利性住房制度,住房由国家统一建设,因此不存在一般意义上的居住空间分异。 1978年城市居民全价购房的试点开始了住房商品化政策的探索; 1988年我国颁布《关于在全国城镇分期分批推行住房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面向住房商品化的住房体制改革全面拉开; 1994年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提出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城镇住房制度,实行住房商品化、社会化,建立以中低收入家庭为对象、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经济适用房供应体系和以高收入家庭为对象的商品房供应体系。这种针对不同收入阶层的住房供应制度本身就体现了一种社会政策的分异,在具体的实施中由于种种原因,针对中低收入人群的“三房”建设又相对落后于普通商品房的开发建设,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相对突出,使得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加剧。 1.2 居住空间市场分化加剧 城市的贫富差距悬殊,在城市中集中反映在固定资产多寡及消费水平差异上。一方面,富裕阶层的高档住宅不断升级换代,另一方面贫困及低收入阶层面临着居住条件恶劣、住不起房、住不到房的困难。作为个人财富与社会地位的凝聚与物化,住宅是城市居民安居乐业之依据,实现空间权利之根本;而从城市物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课程设计

1 河南城建学院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课程设计 说明书 课程名称: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理论 题目:河南某地下停车场的规划设计 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开始时间: 2013 年 12 月23日 完成时间: 2014 年 01 月03 日 课程设计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目录(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17) 一、地下停车场总图设计 根据所分配的大致区域和具体方案参数情况特别是周围地面道路和建筑情况,设计地下停车场的总图设计,布置停车场的功能区划分。

1.1 总图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如下: 1)场地的建筑布置、形式、道路走向、行车密度及行车方向;2)是否有其它地下设施;3)周围环境状况;4)工程与水文地质情况; 5)要考虑地面出入口一侧有至少两辆车位置的候车长度;6)停车场应有明显的标志,并按规定设置标线;7)单建式停车场要考虑车库建成后面部分的规划。 1.2 功能区划分及面积说明 根据设计提供的原始条件,对于附建式停车场,附建式停车场受地面建筑的平面柱网的限制,利用的是它的地下部分,其平面布置受地面建筑的影响。 总图设计功能区包括:出入口、停车区、管理区、辅助区等; ⑴、出入口:进出车用的坡道、地面口部及口部防护等

此次设计准备采用直线双车坡道,根据《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表4.1.7中规定,小型车坡度选用15%左右,高长比值约为1:6.67,并且采用由线缓坡道,坡道所占面积大约是170m2左右。地面中部设置挡水段,同时搭建拱形雨篷。 ⑵、停车区:停车间、行车通道、步行道等 此次设计是在建筑物的地下一层设计停车场,因此辅助设施就占据很大的面积,停车区面积大约是1800m2。 ⑶、管理区:门卫、高度、办公、防灾中心、卫生间、楼梯间等 门卫、调度、办公、防灾中心在所提供的原始条件中找不到,可能设置在地面,卫生间所占的面积是30m2左右,楼梯二处。(见附图) ⑷、辅助区:风机房、送风机房、排风机房、低压配电室、防护用的设备间等 据原始数据可知,风机房:54 m2,送风机房:55m2,排风机房:47.5 m2,低压配电室:43 m2。 1.3 总的形状、建筑面积说明 此次设计的停车场的地面建筑的形状基本上是直角梯形,建筑方位台附图所示,停车场的建筑面积2841.1m2,坡道面积170m2,停车区面积1800m2左右,辅助区总面积800m2(包括行人通道) 1.4 防火等级划分、通道数量要求及说明(防火规范) 根据《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表3.0.1

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情况调查研究报告

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情况调研报告 ――以西安市为例 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班级:城地111 学号:3111651015 姓名:李荣

前言:21世纪是属于地下空间的世纪,尤其是在城市化进程不 断深化的中国,对所有城市这都无疑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西安,作为西部发展的区域核心的同时,更兼有历史文明古都的厚重身份。结合世界各地的发展实例,想要解决好“城市综合症”,想要解决好发展变革与历史保护的矛盾,必须做好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工作。 一、西安的发展现状与开发地下空间的必要性 1. 西安的双重身份 1.1既是区域发展引擎,又是历史文化中心 西安是中国六大国家区域中心城市之一,亚洲知识技术创新中心,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和黄河流域最大的中心城市,中国大飞机的制造基地。科技实力仅次于北京、上海,居全国第三位。中国政府正着力将打造西安为国际化大都市。 同时,西安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 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十三个朝代均建都于此。西安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早确定的“世界历史名城”和国务院最早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世界著名旅游胜地,被誉为“天然历史博物馆”。 1.2保护古迹所带来的对中心城区发展的必然阻碍 目前来看,西安的区域中心位于明城墙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贯穿钟楼形成辐

射带。这样的现实情况对地上建筑提出了两条限制措施: 限高:城墙内100 m范围内建筑限高24 m ,城墙内200m范围内建筑限高448 m ,依次类推,城内建筑最高不能超过100 m ,且钟楼周边建筑不能超过钟楼高度,即古城中心商圈附近建筑不能超过25 m 城墙:西安旧城区不仅在地面纵向空间上受限高影响,在横向扩展上也毫无余地。西安城墙是在唐皇城的基础上建成的,至今己有60多年历史,是中世纪后期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筑之一,不仅城墙需要完整保留,而且城墙内侧20m到10m的区域和护城河外沿180m以内区域都为建设控制地带。 这样严格的控制措施的确很好的保护了历史古迹,但却也严重阻碍了商业氛围的形成和区域活力的提升。同时,西安快速发展为老城带来的巨大人流车流量导致古城内交通情况不断恶化,而在寸土寸金的本区域进行道路改造的成本巨大,极难实现。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设置研究 (1)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设置研究-建筑论文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设置研究 王安明刘娉慧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郑州450011) 【摘要】本文论述了我校申报设置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必要性,从学校已具备的学科和专业基础条件、实验条件、师资队伍条件和专业办学条件等方面分析了可行性,最后从专业特色建设问题,专业社会认同问题培养方案和专业教材问题等方面提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设置;教学科研;培养方案;专业特色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是根据我国城市建设发展趋势和城市地下工程建设过程中人才匮乏的实际情况而设立的新专业,自从2002年,中南大学首先开设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目前已有30余所高校开设了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然而,由于高校办学特色和背景不一样,在准备申办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新专业时,首先要考虑在自己高校办学特色下能不能申办该专业,怎么办好该专业等关键问题,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作为水利水电为特色的高等院校,在申办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过程中,也结合自身的基本条件对其必要性和可行性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论证。 1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设置的必要性 1.1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膨胀,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城市建筑用地紧张,道路交通拥堵,基础设施落后,环境恶化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保证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须大量的利用地下空间,我国著

名防护工程和地下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钱七虎院士曾经说过21世纪对人类来说是“地下空间”的世纪。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模将会是越来越大,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建设项目将会越来越多,这必将吸引大量的资金投入和人力资源,开发地下空间是大势所趋。 1.2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建设急需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建设的不断推进,各地修建了一定规模的地下建筑设施,包括人防工程、地铁、地下停车场、地下管线、市政公用设施等,特别是近年来全国多个城市开始大量建设地铁,城市地下隧道和地下商场等,城市现代化建设急需大量受过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知识系统教育的高级技术人才,必须尽快培养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以满足工程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1.3 增设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是我校服务于中原经济区建设需要 我校作为一所以水利水电为特色的大学,是河南省重点建设的综合高等院校,担负着为水利水电行业和河南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培养人才的重任。申报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一方面为了进一步完善我校土木建设方面的专业群,另一方面将我校在土木工程、地质工程、水利工程等专业方面的科学研究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的优势,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乃至全国需要培养出更多具有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领域的高级专业人才。 2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设置的可行性 2.1 我校具有开展与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相关的学科和专业基础条件 我校目前建设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相应的与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比较接近有地质工程、土木

1699.基于效率与公平视角的城市公共空间研究综述

1699.基于效率与公平视角的城市公共空间研究综述 徐宁 摘要:城市公共空间研究是实现更具竞争力和更可持续城市的一大战略领域,公共空间格局公平和效率是现代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标志。本文以效率与公平为主线,回顾了国内外城市公共空间研究的理论进展,分析了不同研究视角的主要内容和理论观点,进而发展了一个比较细致的相关研究谱系,有助于较为深入地理解公共空间的价值和意义所在,丰富和拓展城市公共空间研究的理论框架。最后对当前研究的特点、问题和潜力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空间效率空间公平 城市公共空间是指城市建设用地内以人工要素为主导、空间属性具有公共性的开放空间体,公共空间研究是实现更具竞争力和更可持续城市的一大战略领域。作为公共空间使用的先决条件,合理的布局能够在有限的土地资源条件下,以较少的量达成空间上更好的分配,增加公共空间的可达性和吸引力,提高城市的生活品质。公共空间格局公平和效率不仅是一种生活理想,也是现代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标志,它不可能通过设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约束和直觉修养达成,而需要以理论与方法论的研究带动制度和技术突破。 空间公平是城市公共空间研究的根本议题。作为公共资源,公共空间分布直接影响公共福利分配,实现公共资源和服务分配的空间公平是规划从业人员首要目标之一 [1]。资源、服务和可达性的平等是一项基本人权,空间公平应成为未来城市政策的战略方针[2]。如果规划从业人员对公共资源空间分布的公正原则欠缺清醒的认识和有效的控制手段,城市物质性的地理空间布局很可能沦为强权政府与垄断企业追逐各自目标的结果,在社会经济格局调整中加剧空间分配的不公①。 空间效率很少在公共空间研究中被提及。既然作为公共产品的公共空间配置效率未必能够通过市场的自发调节达到最优,规划蓝图也未必就是效率的保障,公共空间格局的低效状态真实存在,且不可能通过其它问题的研究(如公平性或公共性)得以化解,我们就没有理由回避公共空间这种稀缺性资源的配置效率问题。况且,不以土地高效利用为基础的公平可能导致对有限公共资源的浪费,这种浪费不仅是对本可以使用这些资源的人群的不公,还影响到公平实现的实践动力和根基。公共空间需要在效率与公平的统一辨证视野中开展研究。对基于效率与公平视角的城市公共空间研究脉络的系统梳理,有助于较为深入地理解公共空间的价值和意义所在,丰富和拓展城市公共空间研究的理论框架。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复习大纲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设计 总复习知识点 1.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本章首先通过国内外城市发展过程所表现出来的城市空间发展规律,介绍了全世界城市经过四个阶段实现了城市化,丰富和发展着城市规划理论和城市功能。 城市的发展过程实质是一个城市化过程。全世界城市化的过程中按照发展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四个阶段。城市初期吸纳劳动力的聚集效应,使城市容量外延扩大,完成城市化的第一阶段。城市通过再开发市中心,内涵式扩展完成了城市化第二阶段。城市郊区化和再城市化发展了,外延式和内涵式并存过程完成了城市化第三阶段。目前的泛城市化现象,使世界进入城市化过程的第四阶段。 全世界城市发展过程都面临“城市化病”现象。但是不同的发展历史呈现不同的现状。发达国家的城市化面临逆城市化现象,表现为城市郊区化和泛城市化。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是滞后城市化和超前城市化。前者表现为城市人口负增长和出现城市群;后者表现为城市工业化程度与城市化水平不协调。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发展动力;聚集效应和规模效益是城市化的关键;现代化的技术、信息及环境要求带动其他城市的发展。 城市容量又称城市空间容量或城市环境容量,是指城市空间在一定时间内,对城市人口、静态物质(建筑物和各种城市设施)和各种城市活动的综合容纳能力。理论容量是一个城市在一定发展阶段,根据城市性质、自然条件和经济地位、发展远景等因素综合确定的。实际容量是一个城市某个阶段实际存在的城市空间容量。城市容量包括人口容量,一般以人口密度衡量;土地容量,表现为各种用地指标。城市容量的计算方法。 理论容量与实际容量间的关系:理论容量大于实际容量,城市发展不充分、有发展潜力或空间。理论容量等于实际容量,城市处于发挥其机能的最佳状态,具有良好的发展活力。理论容量小于实际容量,城市出现恶性膨胀,城市病出现。 城市规划要解决城市的四大功能布局和协调: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城市规划的期限:总体规划期限一般为20年,近期规划期限一般为5-10年。 城市人口规模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基数。城市人口规模的预测方法有产值推算法(劳动平衡法),职工带眷系数法,统计分析递推法,数理统计法,城市性质类比法。一般都要以一种方法为主,其他方法辅助校核,再根据城市环境、最佳经济效益规模决定。 城市空间结构是指城市各物质要素在某一时段的空间分布效应、外在形态和演化过程。城市空间结构层次上分为内部空间(城市各功能区)、外部空间(卫星城、郊区、飞地)、群体空间(城市间、城乡间)。城市空间结构内涵用密度、布局和形态评价。 城市密度表现城市内部不同地段土地利用的强度,反映城市不同地段经济活动聚集程

城市地下空间研究报告

城市地下空间研究报告 地下空间利用发展历程 纵观整个人类发展历史,地下空间利用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从公元前功能形式较为单一的地下窑洞、古罗马给排水系统及地下陵墓到近代十九世纪为生活生产服务的巴黎地下排水管道,采矿、铁路隧道的发展,人类对地下空间的利用从萌芽阶段进入初级阶段。 到了1863年,伦敦地铁的开通拉开了现代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序幕,地铁、地下步行道、地下商业、地下停车场等新地下空间利用形式的出现,大大改善了拥堵的城市交通,丰富了城市空间,满足了市民的多样生活需求。地下管线、地下变电站等城市基础设施在美化了城市景观的同时保障了城市生命线。可以说,地下空间在城市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已经成为当前城市建设的一种潮流。总体而言,这一时期地下空间利用的特点是形式多样,功能齐全,地下空间更多的融入城市的生产、生活,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可谓地下空间利用的“发展阶段”。展望未来,地下空间将更为成熟,朝综合化、网络化、深层化方向发展,未来必将会崛起地下城市。 地下空间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 我国现阶段城市的主要问题可以概括为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密度增加、道路交通拥堵、土地利用紧缺、人均绿地缺乏这几个方面。在严格控制城市用地的前提下,不可能通过无限制的扩大城区面积来解决上述问题,而且此种“摊大饼式”的发展也己被证明走不通,因此解决城市现有问题,促进城市和谐发展只能在提高城市内部空间利用率上下文章。提高城市内部空间利用率即要求在有限的城区建设用地上开发尽可能多的可供利用的空间。这是解决城市建设对空间需求不断增长与土地资源紧缺之间矛盾的关键所在。地下空间在集约城市用地方面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达成共识,并被广泛的加以利用:地铁的建设大大缓解了城市居民的出行问题,形成了快速、便捷、安全的交通环境;地铁与地面公交的整合,提高了站点周边客运交通的集散与运送能力,大大缓解了市内交通状况;地下道路的建设有助于加快城市内部重要节点之间以及城市到达郊外的移动速度提高城市的运营效率;地下步行道的建设实现了人车立体分流,整合了区域交通步行环境;地下停车场的建设有助于控制地面停车量,解决了机动车的停放问题;地下商业的建设丰富了区域商业内涵,拓展了城市商业空间,整治了城市商业环境;地下文化娱乐体育设施的建设有效地扩展了城市公共活动空间,丰富了市民生活;市政设施的地下化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而且提高了市政设施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地下空间发展对规划的需求 然而当前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遇到了一个困扰:大规模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由于没有经过良好的规划,存在着滥用、乱用地下空间的现象。尤其是地下竖向空间,由于规划缺失,没能形成合理的地下空间资源配置,不仅大大浪费了城市空间资源,而且造成了经济效益上的极大损失。如果希望地下设施可以提供更具价值的长期利益,那么就必须对地下资源进行有效的规划。不幸的是,对世界上许多老城的公共路权下面的浅表地层而言,这已经是太晚了。现在普遍看到的盘根错节的公用设施网络,可归咎于缺乏统一的协调以及在公用设施的提供和交通系统的发展上缺乏历史的眼光。地下空间有几个显著的特征:(1)一旦地下发掘开始进行,这个范围几乎就是不可更改的了。地下结构不可能像地面建筑一样轻易地拆除。 (2)出于稳定性的需要,一项地下发掘可以有效地保留下来一大片土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