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录播系统设计方案

高清录播系统设计方案
高清录播系统设计方案

高清录播系统方案

.

.

.

.

.

.

.

.

.

.

.

.

.

.

.

.

.

.

.

.

全自动录播系统介绍

全高清课程自动录播系统 北京爱士杰教学设备有限公司

目录 第一章项目背景 (4) 一项目概述 (4) 二需求分析 (5) 第二章致睿高清网络录播系统简介 (6) 一系统简介 (6) 二系统特点 (7) 第三章系统方案设计 (10) 一系统方案概述 (10) 1系统总体架构 (10) 2自动录播系统构成 (10) 3系统方案概述 (11) 二系统方案详细说明 (12) 1高清摄录子系统 (12) 2高清智能导播控制子系统 (20) 3音频子系统 (23) 4智能集中控制子系统 (26) 5灯光照明子系统 (29) 6辅助工具软件 (30) 7网络课程直播、点播平台 (32) 三主要功能 (36) 2.1自动跟踪摄像 (36) 2.2学生发言及自动场景切换 (37) 2.3板书自动切换及高清拍摄 (37) 2.4自动完成老师课件与板书的录制 (38)

2.5高清网络直播 (39) 2.6网路点播 (40) 2.7索引添加 (41) 2.8后期编辑 (41) 2.9播放器播放 (42) 3.0后台管理系统 (42) 3.1 集中管理控制 (43) 3.2 U盘和移动硬盘自动导出 (44) 四装修建议 (45) 环境建设方案建议 (45) 4.1 环境要求 (45) 4.2 建声环境建议 (45) 4.3灯光照明 (47) 4.4供电系统 (47) 4.5教室选址 (48) 4.6教室装修色调 (48) 第四章案例 (49)

第一章项目背景 一项目概述 为了满足精品课程录制、制作需要,同时加强优质课程资源的网络直播点播,结合学校实际发展需要启动建设全自动录播教室。全自动录播教室是一套采用自动跟踪、自动切换、智能发言定位、集中控制、网络实时直播、录制与编辑等多项技术的直录播系统。根据学校实际应用需要,要求整套全自动录播系统采用高清拍摄、编码和传输技术,在整个切换调度上体现专业化的效果,支持多种切换特技,让整个系统在录制和直播时体现更加柔和的场景。建成后的全自动录播教室能够在教师上课时自动跟踪、拍摄正在上课老师,学生回答问题时系统自动对回答问题的学生进行特写定位拍摄,同时借助于板书子系统可以非常清晰的对老师板书过程进行全面拍摄。系统中的直录播子系统完成对老师上课场景的网络直播和录制,使得校园内以及公众网上任何经过授权的用户可以轻松的点播和实时收看网络教学场景,并借助于资源管理平台完成教学观摩、培训、在线学习、对外交流等。 在整个工程建设中,本教室采用全高清拍摄系统,同时透过高清编码和直播主机对整个课堂进行高清信号直播,为了达到完美的拍摄效果,因此还要对整个教室进行光照设计和声学设计,保证整个录播教室音质清晰明亮,光线充足,布光均匀。

全高清自动录播系统方案修改

全高清自动录播系统方 案修改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AVA全高清录播系统方案 建设目标 本方案旨在满足学院精品课程录制、教学同步直播、其它教学视频录制及远程网络教育不断发展的要求,建设一套专业级全自动高清课程录播系统。该系统在技术性能和装备的先进性方面全面达到或超过教育部关于数字化学习资源视频公开课制作的技术标准,能进行国家级精品课程录制、网络教学直播、生成高质量多模式的网络课程教学资源。 高清全自动录播系统整体要求: 采用先进的图像识别定位跟踪技术和导播系统实行教师教学活动和师生互动的自动拍摄,采用先进的自动录播系统进行国家级精品课程录制、教学直播、教学点播、课件点评、生成高质量多模式的网络课程、及课程资源所需的各种课件及视频文件。 高清全自动录播系统详细的技术要求: 1.★高清录播服务器要求是一体式高集成度系统,信号采集、录制、直播和存储等功能集成在一台录播服务器上,系统稳定可靠,便于使用、管理和维护;高清录播服务器不能采用普通电脑+视频采集卡+软件的实现方式。 2.录播系统录制的文件必须有单流和多流两种模式供用户根据需求自由选择,必须具有手动、自动和半自动三种录制模式。 3.手动录播模式必须具有导播、监视和控制摄像头跟踪等功能。支持鼠标点击跟踪,鼠标滚轮放大缩小。 4.每个摄像机位配置多个预置位,使导播更加方便和快捷。

5..★图像识别跟踪要求采用全景、特写的跟踪方式:老师移动时全景拍摄,当老师站定后切换到特写拍摄;学生起立时全景拍摄后切换到特写拍摄,不能采用实时紧跟的模式,以保证跟踪效果平稳。跟踪系统必须是由录播厂家为自有录播产品量身定制自主开发的系统,以避免使用第三方跟踪设备导致的与录播系统衔接不佳的现象、提供生厂厂家跟踪系统软件认定证书。 6.系统具备远程开启录播系统功能,管理人员在中心控制室远程开启录播系统。 7.外部信号接入高标清兼容,多种接口信号任意搭配,能灵活满足用户的接入需求。

会议室音响系统设计方案

会议室音响系统方案1 项目简介 2 系统设计依据 3 系统方案设计 3.1 各子系统设计 3.1.1 会议发言系统 为会议控制主机功能:

3.1.2 音响扩声系统 本项目各个会议室的音响扩声系统在功能上以满足会议/报告为主。 3.1.2.1 达到的主要指标 音响系统的设计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广电部GYJ25-86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中对语言和音乐兼用扩声系统的一级(最高级)指标: ●0.125-4kHz范围内平均声压级≥98dB ●传输频率特性:630~8kHz,以125~4kHz的平均声压级为0dB, 允许+4 ~-12Db,且在125~4kHz内允许≤﹢﹣4dB ●传声增益:125~4KHZ的平均值≥-8dB ●声场不均匀度:1K、4kHz≤-8dB ●总噪声级:≤NR30 3.1.2.2设备选型 ①扬声器具有平滑的频率响应; ②扬声器具有良好的瞬态响应; ③扬声器音色甜美; 突破传统,高频驱动单元采用方波引导扬声器单元,一般的矩形扬声器呈钻石形辐射声音。使用此类扬声器时,会出现

干扰,频率改变以及相位抵消。为避免这类情况的发生,本系统采用的扬声器呈环行辐射,可以在水平,垂直和倾斜三个方向的45度角范围内控制方向。这样,扬声器就可以在更小的间隔内辐射声波,防止干扰和相位抵消。扬声器可以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平滑的分配声压,增强了声音的清晰度。 特别适合大会议厅这样的场所,同样系统中超低音、返送音箱、功率放大器的选配: 根据上文的设计,通过功率放大器将音频信号进行放大,然后输出给音响,是音响获得适合自身功率的音频信号。已知功放的额定功率为音箱额定功率的1.2-2.0倍,以此来配置功放。 CROWNXLS402专业功放调音台选定 调音台是一个音响系统的心脏部分,它不单只是最脆弱的一个环节,而且是整个系统的枢纽位置。一个音响系统,从话筒至音箱,整个信号路程,设备都有某种程度上的备份,但调音台仅仅只有一台,其可靠性足以影响整个系统的大局。 YAMAHA 124C 周边设备的配置 1.图示均衡器

校园教室录播系统设计方案

全自动课程录播系统解决的问题就是把一些非常优质的教育资 源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得到共享。全自动课程录播系统:针对 现今高教、职教、普教等信息化教学的重点需求,利用纯硬件的VGA采集压缩编码技术实现老师的讲稿、多媒体课件、现场多路的 音视频信号实时采集压缩,以标准的流媒体方式实现在网络中的传 输、管理、控制,支持网络的点播、广播、直播、存贮、后期编辑 等多种利用。 全自动课程录播系统 设计依据及标准 江苏省小学信息技术装备标准 自动录播教室 名称参考要求配备数量序 号 教室环境 1 顶面矿棉板吸音吊顶 2 墙面吸音板铺垫吸音棉 3 地面 4.5mm厚运动静音胶垫 4 窗户双层铝合金窗体,遮光窗帘 5 照明三基色灯,教室亮度450~500LX 若干 6 空调立柜式 1 7 多功能讲台 1 8 学生课桌椅同普通教室

9 供电系统三路,分别控制教学、照明、空 调 10 观摩区单向贴膜玻璃窗 图像系统 1 网络直录播服务器附系统软件 1 2 教师摄像机自动跟踪定位 1 3 学生摄像机云台式,自动跟踪定位 1 4 板书摄像机附镜头 1 智能导播控制子系统 1 智能导播控制主机附软件 1 2 激光演示器多功能无线 1 3 录播控制键盘 1 4 板书定位触发模块 2 智能集中控制子系统 1 智能集中控制主机 1 2 时序电源 1 声音系统 1 数字音频矩阵 1 2 教师无线话筒 1 3 学生话筒专业枪式均匀吊顶8 4 功放 1 5 音箱 2

多媒体教学子系统 投影机、大屏幕显 同多媒体教室 1 示设备等 辅助工具软件 1 播放器 1 2 编辑器 1 3 光盘刻录器 1 4 录播精灵 1 其它 1 机柜 1 2 交换机 1 3 切换器 1 4 显示器 1 本次设计按照《江苏省小学信息技术装备标准》一类标准设计。系统设计 全自动课程录播系统采用固定式课程录播工作站,扩展探测或图像识别技术、跟踪、定位、智能策略等模块实现。教学过程中,自动跟踪主机根据获取的各种探测信号、语音激励信号、中控切换信号、键盘鼠标动作等,采用科学策略进行综合智能分析,灵活准确的调度现场的摄像机、调音台等采集设备,保证拍摄主体,自动调节景别景深,实现课堂无干扰、无意识控制、无人值守的全自动智能录播。

全自动录播系统方案(完整版).

全自动录播系 统 解 决 方 案

目录 一.客户需求分析 (3) 二.全自动录播系统的应用领域 (3) 三.方案详细介绍 (4) 3.1录播中控系统 (6) 3.2图像定位系统 (6) 3.2.1教师跟踪系统 (6) 3.2.2 学生定位系统 (9) 3.3 智能导播系统 (11) 3.3.1主要功能特点 (12) 3.4 智能音频系统 (13) 3.4.1主要设备参数 (14) 3.4.2声音采集方案 (15) 3.4.3灯光系统方案 (15) 3.5 课件实时录制系统 (15) 3.5.1系统功能 (15) 3.5.2课件样式 (17) 3.5.3课件特点 (19) 3.5.4特色功能 (19) 3.6 课堂直播系统 (20) 3.6.1结构说明 (20) 3.6.2功能特点 (20) 四.非线性课件编辑系统 (21) 4.1系统概述 (21) 4.2主要功能特点 (21) 4.3系统组成 (21) 4.4高清触摸显示白板 (24) 五.成功案例 (26) 六. 公司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设备清单和报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客户需求分析 授课过程录制成优质课程是教育系统工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教育资源建设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供广大师生、教研员课后点播观摩评价,建立共享资源库,完成知识传承或进行校际课程交流。那么如何实现高效率的制作高质量的课件呢?按照传统思路,授课老师亲自制作课件,但是一般要求授课老师掌握一些计算机、摄像和课件编辑等专业技术,例如:HTML、JavaScript、非线性编辑系统等等,还需要掌握与课件相关的专业知识。但是目前大多数学校师资力量比较紧张,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如果按照传统的思路去制作课件势必会给教师授课带来很多的负担。那么如何用最简单的步骤,最快的时间制作出高质量的课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全自动录播系统的应用领域 全自动录播系统集最先进的图像分析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流媒体技术、人工智能和自动控制技术于一体,将老师授课,师生互动场景,授课电脑VGA 信号以及课堂板书等进行智能化的跟踪切换录制,自动生成课程资源。它将教学设备、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相结合,实现课堂教学活动全面完整的再现,形成常态化、自动化、智能化的课程资源建设和应用平台, 本套系统主要应用在以下各方面: 1、授课过程的全自动录制与实时直播;

东信同邦高清全自动录播系统

目录 第一部分用户需求 (2) 1.1.需求分析 (2) 1.2.应用参考 (3) 第二部分系统特色 (6) 2.1.四大特色 (6) 2.2.多种建设模式 (9) 2.3.平台融合 (10) 2.4.直播引擎 (10) 2.4.1.会议直播 (11) 2.5.存储引擎 (11) 2.6.点播引擎 (12) 2.7.实时交互引擎 (13) 2.8.开放接口 (13) 第三部分技术方案 (15) 3.1.基本组成 (15) 3.1.1.高15 3.1.2.23 3.1.3.全 (28) 3.1.4.智能导播系统 (29) 3.1.5.高清晰音频套件 (31) 3.1.6.灯光 (33) 3.2.拓展应用 (34) 3.2.1.交互式教学及会议 (34) 3.2.2.教学监察及评价系统 (37) 3.2.3.数字语音微格系统 (38) 3.2.4.统一中控网络管理系统 (41) 第四部分技术对比表 (42) 第五部分公司简介 (46)

第一部分用户需求 1.1. 需求分析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信息化也逐渐被世界各国政府所重视。在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中,特别把IT在教育中的应用作为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美国的这一举动引起了世界各国的积极反应,许多国家的政府相继制定了推进本国IT在教育中应用的计划。通过10多年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我国已经建成并启用的有中国教育与科研网(CERNET)、中国卫星宽带远程教育网络,正在实施的有中小学“校校通”工程、高校“数字校园”建设工程、中小学远程教育建设工程,以及应用于学校教学的普通电教室、多媒体综合电教室、计算机室、微型电教室、CAI教室、网络教室、语言实验室、电子阅览室、闭路电视系统等。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既为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奠定了基础,也为信息化教育的实施创造了条件。通过这些基础设施,可以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学习可以不受时间、不受地点限制,极大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习成本。如何快速制作适合网络学习的课程内容(课件)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 针对这些应用,东信同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推出了录播系统整体解决方案。该方案包含教室视频、VGA监控,课件的远程录制和集中管理,课堂内容实时直播、精品课程后期编辑,课件点播,资源管理等功能。实现方式可以灵活选择,可以采用一体机(EMA8300)为核心,也可以采用专用服务器组建大规模应用,还可以根据需要增减外围设备,如全自动教师/学生跟踪、导播、教学及教研远程交互等等。

全高清自动录播系统方案设计修改..

AVA全高清录播系统方案 第 1 章. 建设目标 本方案旨在满足学院精品课程录制、教学同步直播、其它教学视频录制及远程网络教育不断发 展的要求,建设一套专业级全自动高清课程录播系统。该系统在技术性能和装备的先进性方面全面 达到或超过教育部关于数字化学习资源视频公开课制作的技术标准,能进行国家级精品课程录制、 网络教学直播、生成高质量多模式的网络课程教学资源。 第 2 章. 高清全自动录播系统整体要求: 采用先进的图像识别定位跟踪技术和导播系统实行教师教学活动和师生互动的自动拍摄,采用先进的自动录播系统进行国家级精品课程录制、教学直播、教学点播、课件点评、生成高质量多模 式的网络课程、及课程资源所需的各种课件及视频文件。 2.1高清全自动录播系统详细的技术要求: 1.★高清录播服务器要求是一体式高集成度系统,信号采集、录制、直播和存储等功能集成在一 台录播服务器上,系统稳定可靠,便于使用、管理和维护;高清录播服务器不能采用普通电脑+视频采集卡+软件的实现方式。 2.录播系统录制的文件必须有单流和多流两种模式供用户根据需求自由选择,必须具有手动、自 动和半自动三种录制模式。 3.手动录播模式必须具有导播、监视和控制摄像头跟踪等功能。支持鼠标点击跟踪,鼠标滚轮放 大缩小。 4.每个摄像机位配置多个预置位,使导播更加方便和快捷。 5..★图像识别跟踪要求采用全景、特写的跟踪方式:老师移动时全景拍摄,当老师站定后切换到 特写拍摄;学生起立时全景拍摄后切换到特写拍摄,不能采用实时紧跟的模式,以保证跟踪效果平 稳。跟踪系统必须是由录播厂家为自有录播产品量身定制自主开发的系统,以避免使用第三方跟踪 设备导致的与录播系统衔接不佳的现象、提供生厂厂家跟踪系统软件认定证书。

圆桌会议室会议系统设计方案

圆桌会议室会议系统设 计方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项目智能会议系统 设 计 方 案 2011年11月

目录

一、概述 根据*******会议系统的使用性质,会议系统的设计与设备配置应符合当前智能化趋势,技术适当超前,确保大楼竣工后数年内仍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使本建筑成为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会议系统工程。本会议系统的功能需求应按照可靠、实用、先进、专业、开放、安全、经济和易集成的原则进行系统设计。 针对上述场所的使用方式和使用特性,系统设计遵循以下原则: 1.1.可靠性:高可靠性和高稳定性是系统设备配置的首要目标,在系统设备配置中要充分考虑会议室应用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在设备选型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选取高可靠性和高稳定性的设备。 1.2.实用性:重要会议室在设备配置时兼顾报告、音乐、娱乐等多种使用功能,务必讲究简洁实用,满足各种使用要求。 1.3.先进性:在设备选型和配置中要按照高起点、高质量、高可靠性的原则设计,采用当前国际上先进并成熟的技术设备及施工工艺,保证系统的技术水平和长期生命力。 1.4.扩充性:各系统应具有数据共享功能,可以与其它系统相连,以便于获取相关数据。多媒体会议系统应具有网络接口,便于网络化控制与管理。 1.5.友善性:选用设备使用的界面应尽可能友善,操作尽可能简单,便于用户的使用。 1.6.智能性:采用智能中央控制系统汇集所有控制及操作功能,通过一块屏幕掌握各种电子设备的控制。 二、设计依据 1、业主提供的相关图纸和相关要求 2、相关的国际和国家标准:

录播系统方案

录播系统方案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全自动录播系统 解决方案 一.客户需求分析 授课过程录制成优质课程是教育系统工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教育资源建设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供广大师生、教研员课后点播观摩评价,建立共享资源库,完成知识传承或进行校际课程交流。那么如何实现高效率的制作高质量的课件呢?按照传统思路,授课老师亲自制作课件,但是一般要求授课老师掌握一些计算机、摄像和课件编辑等专业技术,例如:HTML、JavaScript、非线性编辑系统等等,还需要掌握与课件相关的专业知识。但是目前大多数学校师资力量比较紧张,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如果按照传统的思路去制作课件势必会给教师授课带来很多的负担。那么如何用最简单的步骤,最快的时间制作出高质量的课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全自动录播系统的应用领域 全自动录播系统集最先进的图像分析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流媒体技术、人工智能和自动控制技术于一体,将老师授课,师生互动场景,授课电脑VGA信号以及课堂板书等进行智能化的跟踪切换录制,自动生成课程资源。它将教学设备、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相结合,实现课堂教学活动全面完整的再现,形成常态化、自动化、智能化的课程资源建设和应用平台, 本套系统主要应用在以下各方面:

1、授课过程的全自动录制与实时直播; 2、完成国家级精品课程和省级精品课程录制,建立学校优秀/骨干教师课程库; 3、教学管理人员进行教学评估、评比,通过网络管理监控更方便、准确、客观; 4、搭建相互观摩、借鉴的网络平台,达到教学资源共享平衡; 5、增加学校网络信息平台可用资源的数量; 6、建立在线学习平台,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充分享受优质资源最佳的主动学习环境。 其它应用的领域: ※网络课件制作; ※微格教室建设; ※网络远程教育、培训; ※报告、会议实时直播、录播; ※多方教学研讨; ※优秀教师的教学成果建设; ※教学管理、评估; ※网络自主学习管理; ※优质动态教育资源的建设和共享; ※网络电视台建设 三.方案详细介绍 全自动录播系统主要完成教师、学生的视频自动跟踪采集,音频智能采集,教师电脑屏幕截取,教师/学生视频/计算机画面智能导播,以上信号源自动传送至课件实时录制系统

奥威亚高清录播方案书

1方案概述 1.1需求分析 学校信息化的一个重要领域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尽管课堂教学存在着一些与生俱来的不足与缺陷。但就目前而言,课堂教学仍然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学生通过学校的正规课程学习获得必要的知识和能力是学生发展的主渠道。同时学校还面临如何落实“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政策要求,发挥名师课程优势,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教师整体教学技能,并建设优质校本视频资源。 学校通过智能录播系统的建设,能完善课程建设过程性评估与教学质量监督管理、校本优质资源建设实现“常规化与便捷化”,能轻松实现与其他学校的互动教学,能形成同步化校本教学资源延展学生的学习。 1.2系统概述 针对以上需求,奥威亚(AVA)提出常态录播系统应用方案。该方案基于标准课室建设能实现常态化录课的系统,并借助互联网技术,将录播系统的音视频服务,统一由部署在学校的视频应用云平台进行对外服务。具体将实现如下功能: 建设常态化录播教室。通过该教室的搭建,能智能实现课堂实况自动拍摄的功能,真实完整还原教师讲解、学生听课、提问等各个环节的授课情况。常态化教室构建简单,能将日常的教师授课高效优质录制。 搭建基于视频应用的云平台,为全校师生提供公开课直播、视频点播,微课学习等服务。 建设观摩室。有别于传统观摩室仅实现课堂的观摩功能,本观摩室将平台管理职能、实时导播职能于一体,是本方案产品的集中管理中心。 2预期效果 全平台打通,构建学校内资源均衡共享模式 通过对Windows、Android、IOS三大平台,PC、手机、平板三大终端的 打通,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学校资源共建共享模式,进一步为资源均衡起 到促进作用。

小型会议室系统设计方案

小型会议室系统设计方案 一.会议功能设计 根据工程的需求,要使会议室能达到良好的扩声效果,达到扩声面广、声清晰明亮,不易产生自激。听众席有合适的响度。良好的声音自然度,即声像一致,声音信号真实重放。使与会人员能感受到声源的真实存在,达到高保真重放的扩声要求。且达到多媒体会议室音响以自然声为主,要求扩散性良好,声场分布均匀,响度合适,自然度好等要求。 二、会议系统设备组成功能 一个完整的会议系统主要由声源设备(如话筒等),调控设备(如调音台等),放大设备(如功率放大器),重放设备(如音箱)和周边设备(如均衡器,分讯器等)组成。 1.设配配单: 序号设备名称型号数量单位品牌 A.音箱 1 主扩声音箱600 2 只君奥 2 补声音箱206 6 只君奥 B.功放 3 主扩功放750 1 台君奥

4 补声功放230 3 台君奥 C.音源 5 鹅颈会议话筒49Q 6 只选配 7 手持无线话筒315 1 套君奥 8 机 1 台选配 D.控制设备 9 12路调音台 1 台选配 E.周边设备 10 双31段均衡器3231 1 台君奥 11 数字处理器 1 台选配 会议系统扩声环境的搭建主要由声源设备→调控设备→放大设备→重放设备组成。 2.设备连接图:206 330 330 600 750

该多功能会议室设计功能目的:通过对会议室的布局环境分析,对音响设备进行合理的布置与连接,并安装以上的音响设备,可以使声源和音响系统末端——音箱同处于一个声场区域内,使观众能感受到声源的真实存在,达到高保真重放的扩声要求。且达到多功能会议室音响以自然声为主,要求扩散性良好,声场分布均匀,响度合适,自然度好等要求。在此多功能会议系统中可以利用扩声系统提高声源在听众席的声压级和清晰度的扩声,通过电声设计去控制和改善多功能会议室的音质,达到了会议扩音系统的目的:提高响度和声场分布的均匀度,改善会议室的音质和提高音响效果。通过对多功能会议室环境的分析,选出的音箱设备,并对音响设备布的布局作了精心的设计,因此这套会议系统除了满足会议扩声系统可以达到提高响度,声场分布的均匀度,改善会议室的音质和提高音响效果目的外,还满足了整个音响系统声学指标设计的基本要求: 1.保证均匀合理的声压级 2.保证清晰度 3.保证系统能稳定工作 4.应具有良好的传输频率特性和较低的失真度。

高清全自动录播系统方案及清单

全高清录播系统方案 第一部分:建设目标 本方案旨在满足学校优质课程录制、教学同步直播、教学资源管理及共享要求,建设一套专业级全自动高清课程录播系统。该系统在技术性能和装备的先进性方面全面达到或超过教育部关于学校数字化学习资源视频公开课制作的技术标准,能进行省级、国家级精品优质课程录制、网络教学直播、后期资源点播、生成高质量多模式的网络课程教学资源。 第二部份:高清全自动录播系统技术要求 采用4机位拍摄方式,分别为老师全景、老师特写、学生全景、学生特写、板书特写,系 统支持摄像机的增加,且无需额外增加其它软硬件设备,另配有专业的视频资源服务平台,可支 持后期全区新增录播教室的无缝对接,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资源,减少重复建设。只需增加相应的摄像机数量就可。采用先进的学生单镜头图像识别定位跟踪技术和导播系统实行教师教学活动和师生互动的自动拍摄,自动生成专业的高清本地视频和网络视频文件。 1、设备集中控制 1)一键控制整个系统的开关,控制录播的开始、暂停和停止。 2、自动跟踪定位系统 1)采用“图像识别”技术实现对教师的自动跟踪和对学生的自动定位,跟踪主机支持3路跟踪定位拍摄,分别对应教师区、学生区、板书区。 2)对教师跟踪准确,跟踪过程中画面平滑,可自定义教师活动区域设,能够识别教师在讲台区域还是走向学生区域,配合录播主机实现不同场景的切换,确保教学活动的拍摄。 3)对教师进行多种景别的拍摄,根据教师不同的教学活动情况,摄像机自动变焦,实施近景、中景、全景拍摄。 4)能识别老师板书活动,并切换成板书摄像机拍摄,采取逻辑子区域设置方式,把黑板细分为多个子区域方式拍摄,清晰地拍摄5cm X 5cm的字体,字体像素点阵在20X 20以上。 5)学生定位准确、平滑,当学生活动时(站立回答问题),能及时定位活动的学生,并自动给活动学生特写镜头,若有多名学生同时活动,应调整为所有活动学生的全景,当学生活 动结束(坐下)时,系统自动切换回教师镜头。 6)具有防抖功能,避免学生小幅度活动时引起的摄像机画面抖动现象。

大会议室音频系统设计方案

第一章系统综述 1.1编制依据: 新世界武汉培训部多媒体教学及会议系统的技术水平和性能参数,应能够达到“国际水平”,具备国内一流水平。主要设备配置方案,充分考虑工程的特点,做到:功能齐全、配置合理、技术先进、操作方便,设计人须负责音箱吊架的设计制造及安装。 语言会议模式:要求有很高的系统可靠性稳定性和语言清晰度。 1.2设计依据 本设计方案按照业主要求和国家相关视音频标准作为设计依据: ?JGJ/T16-92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GB/T15381-94 《会议系统的电及其音频性能要求》 ?IEC914 《Electrical and audio requirements of the conference system》 ?GB 14948-94 《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电缆分配系统》 ?《PHILIPS LTD. Digital Congress Network Installation and Operating manual》 ?GB/T 50314-2000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WH01-93 《会议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与测量方法》 ?GYJ25-86 《厅堂会议系统声学特性指标》 ?GBJ118-88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GBJ232-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T14197-93 《声系统设备互联优选配接值》 ?GB/T14197-94 《声系统设备互联用连接器应用》 ?GB/T14197-95 《视听系统设备互联用连接器应用》

?GB/T15859-1995 《视听、视频和电视系统中设备互联互连的优选配接值》?GB4959-95 《厅堂扩音特性测量方法》 ?WH01-93 《歌舞厅扩音系统声学特性指标与测量方法》 ?GB12060-89 《声系统设备一般数语解释和计算方法》 ?GBJ42-81 《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 ?GBJ79-85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 1.3设计描述 会议系统主要功能是召开大中型会议、演出、新闻发布等媒体活动。要求会议系统配备丰富的接口以及稳定的配接,具备良好的频率响应特性,主观听感自然清晰。声场覆盖均匀,动态大,确保语言和音乐类节目都呈现出优秀的收听品质。为了提高多功能厅的利用率,会议系统应当能够满足背景音乐播放,发言致词,多媒体文件播放和文艺演出的需求。 根据多功能厅的定位,会议系统要达到多用途类会议系统声学特性指标一级GB/50371-2006。 具体指标如下: 最大声压级:额定通带范围内平均声压级≥103dB; 传输频率特性:125Hz~4kHz的平均声压级为0dB,允许+4~ -4 dB。 传声增益:125Hz~4000Hz的平均值≥-8dB。 声场不均匀度:1000 Hz≤6dB、4000 Hz≤8dB。 早后期声能比:500Hz~2000Hz内1/1倍频带分析的平均值大于等于3 dB。系统总噪声级NR-20。 1.4设备的选型原则 先进性:选用设备均为国际、国内知名厂家的产品,是这些厂家近年来的专利产

高清全自动录播教室系统设计方案

1.1系统阐述 多媒体录播教室是利用视音频记录技术完整记录课堂的教学活动,实现实时播放和课后回放。课堂教学活动包括老师、学生的图像与声音,教师的计算机课件、板书等信息。 录播系统在多媒体教室基础上增加和强化了系统的数字化、控制的自动化、传输的网络化。使用者也从专业的电教教师转向普通教师;系统集成了电影、双流、远程三种记录方式、自动发布平台、点 播直播二种播出方式;支持普通、标清、高清标准的摄像机。 系统分手动与自动两部分。自动部分实现无人值守,自动记录课堂教学过程,确保操作简单和常态,实现高效和量产的视频案例;手动部分沿袭了微格教室模式,用后台手工方式记录课堂的亮点和特色,实现有个性化的视频案例和精品课程。使用者以普通教师为主,兼顾专业教师。 系统采用专业的标准设计,结构化控制技术,提供丰富的特技效果和强大的记录、编辑、点播、直播、远程教学、发布等软件,实现高清晰的画面和音视频同步输出的收视效果。 录播系统的灵活性及有效性,有助于教师自我反思、教师专业技术成长,便于教学评估、教学研究、校本资源建设、同时又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校综合实力。 系统是完成教育信息化的手自一体化建设的先进、实用的解决方案,营造常态化的教与学环境,保证优良录制效果,构建全方位的校本资源平台,将与课堂有关的如:教师、学生形象、教师课件、教 师板书、各种音视频信号,以及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缓解等信息进行整合并录制。整个过程无需技 术人员操作便可自动跟踪拍摄,并提供强大的课件及视频后期编辑功能,增强录播平台制作的灵活性 及有效性。通过校园网,录播系统提供网上直播和资源共享,具有高清晰的画面和音视频同步输出的 收看效果。借助手自一体化录播系统,有助于简化教学评估工作、促进教学研究、加强校本资源建设,同时又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校综合实力和声誉。 系统适合于基础教育资源建设,高校、职成教精品课程建设,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各种培训。 尤其适合师范类院校的使用,学生可利用该精品录播系统在教室内模拟教师上课情形,将自己上课情 况完整地记录下来,学生可根据录像回放完善自己上课时的不足及小动作等毛病,使得学生受益非浅。 1.2系统总体功能描述 总体功能分为五个模块,实现自动跟踪、录制、直播、资源管理、校园文化展示.实现多媒体教室或录播教室的上课功能;能同步、清晰、不失真的记录教师、学生以及课件(非VGA转视频)等所 有视、音频信号;录制可以单画面形式录制(即电影模式),也可以多画面形式录制(即分屏模式),两 者能同时录制。画面之间切换具有120种以上特技功能。系统操作简单,能进行手动(镜头的推拉 摇移及放大缩小)干预。真实再现授课情景,可以实时生成流媒体格式的文件,并可以进行后期编辑; 通过校园网络实现远程直播、点播,能达到播放流畅、控制方便;系统生成的课程教学录像符合教育 部精品课程网上技术标准。 具体功能描述: 1.系统支持多个场景的摄像录制,分别用于教学现场教师场景摄录,学生场景摄录,教师板书摄录, 学生板书摄录,学生板书摄录,。录播系统在录制教师的授课画面和讲课内容的同时,根据需要自动切换输出信号。

会议室音视频系统技术方案

会议室音视频系统技术 方案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目录

一、总体概述 金华行政执法局音视频视频会议系统改造项目 二、选型原则 根据招标清单技术参数情况及目前专业的发展状况进行设计,总体上始终把握了以下原则: 1、系统的先进性 本系统在技术上适度超前,整个系统符合今后的发展趋势,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可保持其技术的领先地位。 2、成熟性与实用性 各子系统应采用先进的、已使用过、成熟可靠的产品,同时具有实用性,充分发挥每一种设备的功能和作用。 3、灵活性和开放性 可以与未来扩展的设备具有互联性与互操作性。 4、集成性和可扩展性 系统设计应确保会议系统结构的先进性、合理性、可扩展性和兼容性,使用不同的厂商,不同类型的先进产品,使整个系统可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不断得到充实和提高。 5、服务性和便利性 为适应各种会议功能需求,所采用的系统应能充分体现对管理者和使用者各个方面的安全、先进、可靠、方便和高效等。 6、经济合理节约 系统在确保满足用户需求的基础上,应充分注意节约,作到先进性、功能性与经济性有机结合。 为了达到上述要求,可参照国家有关体育场馆声学设计要求进行考虑。 三、选型依据 《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BT50371-2006) 《客观评价厅堂语言可懂度的RASTI法》(GB/T14476-93) 《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GYJ25-86)

《厅堂混响时间测量规范》(GBJ76-84) 《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GB/T4959-1995)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37)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T75-94) 《电器装置安装工程电器照明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9-92)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 业主要求及其相关文件要求 四、选型标准说明 本方案建议本工程会议中心扩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规范GBT50371-2006《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中多用途类和会议类扩声系统类一级标准进行设计。 会议类扩声系统一级特性指标要求: 最大声压级:大于等于98dB; 传输频率特性:以125~4000Hz的平均声压级为0dB,在此范围内允许- 5dB~+4dB; 传声增益:大于等于-10dB,125Hz~4000Hz; 声场不均匀度:小于等于8dB,1000Hz; 小于等于8 dB,4000Hz; 总噪声级:小于等于20dB(A)。 五、实现的功能 1、扩声系统:在扩声方面侧重了语言扩声的清晰度、传声增益、声压级、声场的均匀 度、音乐重放音质等方面,可以通过数字音频处理来实现。 在主席台前俩测壁挂2只15寸主频音箱(主音箱功率大,主席台领导听自己声音不会很 响,这样可以放置啸叫);在中间壁挂2只12寸做辅助补声用,使会议室声压级均衡;主席台放置2只返听音箱,在开会的时候,领导能够清晰的听到自己的声音,使领导开会不会很累 2、会议发言系统:由于采用主席台会议形式,因此选用鹅颈会议话筒和无线手持·,会议 话筒接入调音台,通过调音台进行控制,操作简单便捷。 3、视频显示系统:采用120寸主投影幕,亮度6500流明工程投影仪;采用100寸辅投影 幕,亮度6500流明工程投影仪;2台55寸可移动电视机。 4、音视频切换系统:信号切换系统是显示控制系统的核心,它主要起各种信号切换的枢 纽作用,是起到在信号源与终端设备之间的桥梁。本系统可将来自内任意摄像头视频信号、视频会议终端信号、信息点的计算机信号、以及引接的外部各种类型的信号按需切换到对应的显示终端上,保障会议有序进行。选用配置灵活的矩阵信号切换器。采用高性能的硬件设计切换过程无黑屏、无裂缝,完美支持各类高清晰数字/模拟信号切换处理,结合布线工程在会议室预埋各种线缆,系统中的矩阵配高清线缆实现对信号的无损传输,从而保证信号的传输质量;提升了传输距离;对系统中种类繁多的视频信号源实施无缝衔接、转换、切换、传输,对会议室内所有信息接入点等信号源配合控制系统进行集中化统一管理。

全自动录播系统解决方案

云精品全自动录播系统技术解决方案

第一部分系统概述 第一章设计思想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的战略部署,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进行工作部署。 为落实国家教育部提出的个性化资源共享要求,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应该将优质教育资源全面共享并输送到网络资源平台。 为了建成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与国家数字教育资源中心,形成数字教育资源市场化的汇聚和共享机制,应该实现海量校本资源的普遍共享,以实现网络学习互动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入应用。 第二章设计背景 现有的全自动录播系统存在价格高、方案复杂、维护困难、效果低、小范围、无法满足常态化教学的需求等问题。首先,早期的全自动录播方案在图像处理和图像跟踪技术上较为落后,需要通过采购更为高端的云台摄像机和更复杂的方案设计来弥补,极大的提高了购买价格和维护难度。其次,每个教室几十万、上百万的产品报价,让传统的全自动录播教室无法大规模安装实施,仅能配合国家“精品课程”的开展而小范围配备,无法满足学校内容的教育信息化需求。最后,传统的全自动录播教室需要有专门人员进行管理和控制,无法实现真正的常态化教学。 同样,第一、二代云录播系统也存在价格高、安装与施工复杂、维护困难等难题。首先,第一、二代云录播系统采用教室录制,并将摄像机和拾音器采集的庞大的数据流通过复杂的布线发送到控制中心,导致安装施工都需要专业施工队伍,并且容易出现故障带来维护上的难题;其次复杂的设备使系统设置和调试变得复杂,整体报价阻碍了教育资源的快速信息化。 全自动录播和云录播以及其他方式存储下来的大量教学资源,因为缺乏一套有效的资源管理平台,而只能堆积在学校硬盘或者老师的个人电脑上,无法实现资源共享,也不能

会议室设计方案

会议室设计说明 一、场地介绍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技术的普遍应用,所以从大到世界各行业特定政府机关、大型酒店的会议中心,小到各工厂企业会议、技术报告及讲座的进行,对现代视讯展示、数码电声处理、自动化电器处理等组成的多媒体声光像系统的渴望越来越强烈,而传统的模拟电子技术很难满足人们在这方面的要求。近几年迅速崛起多媒体声光像系统技术正在逐步成为适应这一需求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根据该场地的实际应用和需求,采用最新的多媒体视讯产品和先进设计手段,提出本系统方案供用户选择和参考。 某会议室共有1个房间,其房间类型如下 二、设计思想 我们此次的设计是根据业主方所提出来的有关在会议室的声光像系统具体应用需求,需要实现各个场地的智能化控制,还需要实现各个场地之间的音视频的交流和共享,以及多功能会议室的分割组合使用。结合我们以往同类项目的工作经验,依据现有的国家标准、规范,并参照国际上通用规范进行的。在系统设计过程中,我们按以下的思路进行设计: ?突出先进性、实用性、可靠性系统特点 ?数字化的高集成度可控制能力 ?多功能的应用性 ?极易伸张的扩展性 ?完善的售后服务保证体系 三、设计标准 引用的技术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电部GYJ25-86---《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GBJ76-84---《厅堂混响时间测量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GB/T14476-93---《客观评价厅堂语言可懂度“RATSI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GB/TS0314-2000---《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T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GB50198-94----《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GB50258-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1kV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 及验收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GB/T15381-94---《会议系统电及音频性能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GBJ118-88---《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GBJ16-3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JGJ/T16-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GA/T75-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及国家其他有关现行规范及标准。 根据上述标准和甲方技术文件要求,我方进行了设备的合理化配置、计算机辅助声学设计、计算机辅助制图,将本工程项目进行了最合理的优化。 四、项目设计目标 此次设计方案包括大会议室的会议发言、扩音系统等。我们设计的指导思想是系统可靠、技术先进、功能完备,同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基础上尽量保证经济性。 在各系统整体规划和系统结构设计时,需要根据具体要求对系统进行详细、专业的总体规划和设计。根据系统功能的要求,选定先进、成熟、实用、性能稳定可靠、便于维护和升级的设备。要考虑信号流的安排,作好信号流的切换、优先权安排等,并配齐有关设备等。根据设备组成情况,选择安装设备的机架及控制台,设计或选择有关的安装附件。确定控制中心室的位置、估算各种设备所需电源的容量,对机房的电源容量、位置以及信号接地和安全接地作出设计建议,并作出控制室设备的位置布局图。根据所选定的设备及工程实施中所需材料列出设备、材料清单和工程预算表。为使之符合使用要求,满足各种活动的需要,我们在设计时主要考虑了以下几点: ?完整的功能设计。 ?系统合理灵活; ?全部设备有用先进产品; ?尽量选用高性价比产品;

录播教室实施方案

三、录播系统方案设计 1、设计原则 1)标准化、规范性 采用标准网络通信协议,选择符合工业标准的网络设备、通信介质。工程实施遵照国家相关实施标准进行。录播输出的音频图像格式符合网络视频标准,录播系统设备操作使用规范; 2)先进性、成熟性和实用性 系统设计既要采用先进技术和系统工程方法,又要注意技术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使系统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保持一定的先进性。实用性放在首位,先进性与成熟性并重,并符合未来的发展方向。项目中所用的设备及软件平台,应该选择与网络技术发展潮流相吻合的、先进的、有技术保证的产品。 3)开放性与标准化原则 应用平台应是一个开放的且符合业界主流技术标准的系统平台,对网络的硬件环境,通信环境,软件环境,操作平台之间的依赖小。 4)可靠性、稳定性和容错性 在考虑技术先进性和开放性的同时,还应从系统结构,技术措施,系统管理等方面着手,确保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达到最大的平均无故障时间。 5)可扩展性及易升级性 为适应应用不断拓展的需要,系统软硬件须有良好的平滑可扩充性。数据交换平台具备与国内、外的相关应用系统或信息平台相互兼容和交流的条件和能力。 6)安全性和保密性 既要充分考虑信息资源的共享,更要注意信息资源的保护和隔离,应分别针对不同的应用和不同的网络通信环境,采取不同的措施,包括用户安全性、数据安全性、运行安全性等。要求对数据库提供灵活的备份和恢复机制,确保系统发生故障时,及时恢复,不会受到影响。 7)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 为了便于系统的日常运行维护和管理,要求所选产品具有良好的可管理性和可维

护性。另外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还包括对平台的自身。 8)实用性:一切以用户的应用需求为出发点,科学地、合理地、实事求是地组建一个实用系统。 9)性价比:在满足系统性能、功能以及考虑到在可预见期间内仍不失其先进性的前提下,尽量使得整个系统所需投资合理。 2、执行标准 JGJ46 - 81 《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 GB50198 - 94 《彩色电视图象质量主观评价方法》 GYJ25 - 86 《厅堂扩声系统特性指标》 GB4959 - 95 《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 GB/T4197 - 93 《声系统设备互连用连接器的应用》 GB/T4197 - 94 《声系统设备互连用联机器的优选配置》 GB/15644 - 95 《视听系统设备互连用连接器的应用》 GB/15859 - 1995 《视听、视频和电视系统中设备互连优选配接值》 GB12060 - 89 《声系统设备一般术语解释和计算方法》 JGJ/T16 - 92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GB50222 - 95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ITU-T H.320 基于链路交换网连接 ITU-T H.323 基于 TCP/IP 的分组交换网(以太网、局域网) ITU-T H.120 音频和视频的兼容性 ITU-T G.722 、 G.711 、 G.728 音频信号传输标准 ITU-T H.263 、 H.264 视频编码推荐的标准 3、全自动录播系统设计 3.1 全自动录播课室系统组成 录播教室由多个子系统组成,包括常规多媒体教室子系统(如讲台、中控、展台、笔记本、投影机等);外部环境(灯光系统、吸音处理)子系统;录播子系统等; 其中录播系统通常由教室场景图像采集、声音采集、VGA采集、图像自动跟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