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华路、岭南大道的历史与未来

季华路、岭南大道的历史与未来
季华路、岭南大道的历史与未来

季华路、岭南大道的历史与未来

季华路:

季华路在地理位置上,是城区与城南的分水线,也是禅城区域的中心,起着承上启下作用;在交通上,与汾江路、佛山大道、岭南大道、文华路、桂澜路等纵向主干道相连,联系着南海、顺德各区;在历史发展上,季华路沿线物业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开始发展,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区域已发展得较为成熟;在区域定位及规划上,季华路在发展之初就一直是商务功能的定位,不少政府部门的行政办公都有意识地迁至季华路。

近些年来,禅城老城区的变化有目共睹。从东方广场片区的倾力打造,再到东华里、普君南的旧城改造,乃至未来的祖庙郊区的改造,?三旧改造?在提升城市化形态的同时,也让现在的祖庙郊区日益与旧城区融为一体,成为祖庙乃至禅城的中心。一场以城市化为主题的?大戏?正在上演。

季华路是佛山市总体道路规划网中东西走向的城市主干道,也是佛山市公路网络规划?四纵、九横、两环?主骨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19.09公里。经过近几年的高速发展,季华路的城市化形态也愈加凸显,聚集了许多金融机构,大型购物中心以及高级写字楼;从政治区位来看,聚集了市、区和街道三级政府机关部门。季华路有着举足轻重的城市地位和区位价值。

在众多城市主干道、商业街中,季华路犹如芙蓉出水,一枝独秀。撇开季华路?双向8车道,横穿辖区汾江路、岭南大道等多条主干道、东西与佛山‘一环’相连接?这个得天独厚的交通网络优势不谈,仅是沿线汇聚的近10家大型的保险、金融机构,以及一批市内高档次商贸大厦、写字楼、购物广场、高档生活居住小区以及市行政服务中心,串连了岭南明珠、文华公园、亚洲艺术公园、季华公园等佛山标志性公园,季华路所囊括的商贸、旅游、文化、饮食等资源,就足以酝酿诞生一个重量级中心商务圈。

在禅城区整体战略部署里,该区将进一步改造提升季华路沿线产业发展环境,建设一批高档商务楼宇、城市综合体和都市型产业园。《佛山市禅城区现代产业体系规划》(2009-2020年)里明确提到,以季华路沿线旧村改造、旧物业改造项目为主要载体,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吸引境内外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进驻,形成富有特色、运行高效的金融服务集聚区,将季华路打造成为佛山最具影响力的?总部第一街?。

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的《佛山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明确了我市?十二五?时期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思路、重点领域以及空间布局。其中,东西连接禅城、南海等多个镇街的季华路将打造成一条?金色服务大道?。

有十年的基础,城市的发展也赋予了它足够的区位优势,黄金的位置,就要产生黄金的效益。季华路是城区目前基础最优秀的片区,政府应进一步明确季华路的规划,包括交通、设施的配套等应该进一步明确,这将直接影响到这一片区的业态形成。而季华路也不可能大而全、大而广,商家也应该明确主要服务人群,结合当前的业态,是佛山未来体现品质生活的一个综合商圈。

岭南大道:

岭南大道原名大福路,历史悠久,1932年由大桥头街、福庆里等拆建而成,取大桥头、福庆里的首字而成名。据老佛山梁世强介绍,在改革开放前,大福路只是很短的一条小路,大约从普君西路至吴勤烈士陵园处,位处佛山郊区,连接老城区,可通澜石及顺德。大福路周边还有很多鱼塘和田地。当时佛山的城市中心在汾江桥下来的升平路一带。改革开放后,佛山中心转移至祖庙路周边。

随着城市的发展,原处于郊区的大福路逐渐成为禅城区的南北主干道。城市中心也随大佛山的合并而逐渐东移。由于大福路、大福南路分别是佛山市政府、禅城区政府的所在路段,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大福路-大福南路是佛山的?行政大道?。2005年,随着佛山中心组团规划的出台,大福路-大福南路及其延长路段即被作为佛山的城市中轴线,被赋予了更多的城市功能。市政府、禅城区政府、岭南明珠体育馆、文华公园、东平河畔中心公园、世纪莲体育中心、新闻中心,均分布在大福路沿线周边。

伴随城市经济的发展,仅双向四车道的大福路难以担当城市发展中轴线交通主干道的重任。2006年,大福路进行扩建,由原来的双向4车道扩宽至双向8车道,并更名为岭南大道。岭南大道北为南北走向,北起大福路与普君北路交界处,向南至东平大桥。岭南大道南则北起东平大桥,进入乐从,向南至一环南路。岭南大道连接老城区和新城,并与同济路、季华路、绿景路、魁奇路等多条主干道相交。作为中心城区南北向交通动脉和重要景观路,道路的开通不仅缓解了禅城区的交通拥堵情况,方便了市民出行;而且沿线各个公共建筑,通过该路连成一片,被赋予更多的城市道路功能。根据相关规划,岭南大道沿线以公共设施用地为主导,体现岭南大道作为城市轴线的功能。

此前禅城区政府还透露,计划启动普君南路贯通岭南大道片区改造工程,这意味着市政府正门前、大福路东侧与岭南大道之间片区将在城市面貌上获得改观。该片区计划通过三旧改造,从现在的居民区变身为市民广场、会议中心、商务及办公建筑等,并将在地下设置商业体和大型停车场。

佛山?寻找中轴线?之梦终于从设想进入正式规划编制阶段。2012年8月29日佛山市规划局公布关于城市中轴线规划编制的招标文件,其中强调要?重点考虑普君南路至三乐路约8公里范围内地段,在功能、交通、空间形态等方面的关系?,而?中轴线辐射地带价值?、?岭南特色?和?公众参与式规划?成为规划局为未来中标者开出的三大关键词。名为?佛山市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规划编制项目(城市中轴线设计)?的公开招标文件显示:采购方为佛山市国土资源和城乡规划局,将以最高195万元寻找中意的规划编制方。此举意味着自今年2月以来,酝酿了已有半年之久的佛山中轴线,终于从此前的讨论进入实地规划编制阶段。

在招标文件中,规划部门开出?条件?:确定中轴线沿线重要地标建筑的空间布局以及界面要素控制,节点、划分中轴线的功能区段;结合历史人文、生态景观建立视廊、视点、视域等视线组织分布;处理好各类公共区域、开敞空间、建筑物等的环境关联,强调开放空间系统的整体性;结合佛山历史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融入空间形态设计与城市事件活动策划,综合?交通系统、地标建筑及岭南特色景观风貌塑造等方面进行研究。?具体来说,可以归纳为三个关键词。一是岭南特色,考虑活化水系绿地生态空间。响应绿色生态的潮流,充分展现佛山地域的生态环境特色,做一个具有?岭南特色景观风貌塑造及滨水区?的规划。其中要求中轴线地段景观风貌塑造应能展现岭南特色,结合历史街区、河涌水系及绿地的生态系统状况进行景观规划,地域特色营造应注重开发与保护并重,滨水空间景观环境品质的提升,注重公共性、开敞性及亲水性,以及滨水风光的整体意象。

二是中轴线辐射地带价值。文件多处强调?要考虑梳理城市发展的存量土地资源。在充分调研现状建设条件和土地权属的前提下,对中轴线的用地布局、规划结构和功能进行研究,提出合理的功能布局?。并?解决好城中村和现有企业的拆迁安置问题,顺利推进土地收储开发,实现中轴线地段的土地经济效益。?

三是公众参与式规划。提出?按照近期操作性、远期前瞻性的工作要求,结合市民公众参与式规划等全新规划,做好该规划。?此前规划部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欢迎市民对中

轴线建言献策,公众参与有助于规划和决策的科学化。规划部门还规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中标方还将向社会媒体或公众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其所提出的有关问题。?公开信息显示,未来的佛山城市中轴线,将以岭南大道为基础,由南向北串联起东平新城、亚艺公园、文华公园、禅城区政府、佛山市政府、岭南明珠体育馆等标志建筑。规划专家认为,岭南大道?要做也做得出来?,是佛山目前的干道中,最具备竞争力的。

根据该招标文件,中轴线规划的编制需要综合交通系统规划。未来将?优化项目基地与外围地区的交通联系,加强中轴线地区的交通联系,实现各类交通方式之间的便捷衔接?。这与省党代会时,刘悦伦提出以中轴线加强禅城和佛山新城的联系相呼应。

佛山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高级规划师程屹指出,现在佛山岭南大道两侧,有些地方地下有商业、有些地方还有工业、旁边还有很多村庄,看上去就有点城不像城、村不像村、厂不像厂。都混杂在一起,但是路还很宽很漂亮,最主要是两边的建筑跟城市规划不匹配。

?如果以此做轴线之后,政府建设时首先要把景观、绿化等搞好。这个路做好之后,它的地价、商业聚集能力就会强,旁边的土地升值就快。这个地方改进的潜力,就是土地价格提升之后在功能上的转化。原来低产出的东西,像厂房、住宅,变成一些高产出的商业、娱乐、文化等。这就是从功能上的提升。土地升值为功能提升提供了条件。最后形成一条比较好的、完整的功能带,也把目前相对分散的禅桂新串联在一起。?

?这样的东西看了之后,大家就容易对它产生一种认同感。北京有长安街,现在能代表广州的是珠江新城。去那里看,就觉得是到了这座城市。现在佛山没有这个东西。?

岭南文化的特点及经济影响

1 人们对进步文化的基本要求和期望,是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融合我国各民族、各地区文化的优长,吸收外来文化的积极部分,并使之适合时代的需要。在这个熔铸过程中,传统主义与反传统主义,固步自封与全盘西化,都是不足为训的。因之,科学的扬弃和时代精神的焕发是构筑进步文化须臾不可离的理论、方法论的基点。以此为出发点,本文对岭南文化的地位与特点、发展与演变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繁荣与发展岭南文化的路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张磊张苹 岭南文化在华夏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和作用,是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毫无疑问,它不愧为祖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枝具有独特色彩和香味的奇葩。 开放与商品经济是岭南文化两大特色 岭南文化之所以特色鲜明,是与岭南的环境分不开的。海洋的环围和五岭的隔绝,在古代的经济与社会条件下起着屏障的双重作用———利于防御;弊于阻抑。但是,由于秦朝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的逐步形成,又使岭南文化较早地接受了中原文化和周边文化的影响。在最初促进文化交融的人物中应当突出赵佗的作用,他在两千余年前率军进驻岭南的过程中带来了中原文化。此外,周边文化———如湖湘文化的影响也日益扩展。到中世纪的后期,尤其是迄于近代,岭南还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津梁,海洋文化对岭南文化的作用趋于明显。要之,远古时期的岭南文化是颇为初始的,与中原文化相较,当时的岭南文化的差距是明显的。中原文化跨越五岭,加上南来部属与越人结合,才有力地促进了岭南文化的演变,使之在南北融会中进入新阶段。例如,“百越无姓”的状态就此结束。到了封建社会中叶后,岭南文化的发展较快,明清以降特别是近代,则在不少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当然,这个过程是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步的。 在研究岭南文化的内涵和特色的时候,必须充分估计两个因素。一是开放: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五岭不再是难以逾越的;航船则使大海成为坦途,利于走向世界。因之,南疆成为开放的前沿。南越王墓的一些珍贵器物(如琉璃等),应当是由外地或异域输入。从汉代到唐宋之际,内外交流日趋繁密。明清以后,则是对外交流的主要渠道。二是商品经济:自唐宋尤其是明清以降,广东的商品经济颇为发达,珠江三角洲更是如此。佛山曾是古代中国的四大名镇之一。从封建末期的一些地方志中的附图里可以看到,圩镇的市场已经颇具规模,行业的划分布置井井有条,有出售粮食、副食品乃至棺木的专业街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的头生子———继昌隆机器缫丝厂,就于19世纪70年代初诞生在南海县。创办者陈启沅曾是侨商,他提供了资本和技术。无论在内容或形式方面,开放与商品经济对岭南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文化研究中,必须把握社会历史的“具体流程”,不能仅仅积囿于观念领域,局限在范畴之中。所以,在研究岭南文化时要密切结合社会历史的演变。广东的社会历史进程可以大致概述如下:较为绵长的原始公社时期,不发达的奴隶制,封建制的中后期发展较快,近代则成为剧变的焦点之一。至于岭南文化的发展,基本上与此相应、同步。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明、清时期出现了岭南文化的高峰,而近代中国向西方寻求真理的先进人物的代表又大都诞生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如以广州为圆心,半径都在百公里左右)。 融合与交流是岭南文化形成之基石 关于岭南文化基本内涵及其形成过程,论者意见颇为参差。取得的共识可以扼要表述如下:岭南文化有它自身的根本,源头上溯到马坝人、柳江人。氏族文化被较为完整地保存下来,如西樵山文化和石峡文化。岭南地区在远古时期存在着一种初级的、层次较低的“原型

试析岭南民俗文化的特征与发展趋势(一)

试析岭南民俗文化的特征与发展趋势(一) 论文关键词岭南;民俗文化;传统;现代 论文摘要岭南民俗文化是在南越土著文化的基础上,融汇了中原文化和西方文化,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时代色彩和地域特征的区域性文化。它没有承载厚重的文化积淀和历史迫力,尚实效,重功利,开放兼容、崇新善变,促使岭南社会在近代反封建和当代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曾两度领天下之先。这些特质在成就岭南的辉煌之后,在当下社会很大程度上桎梏了它的发展,我们应该本着批判扬弃的原则,促使其向宏观、理性、深度的方向转变,寻找岭南民俗文化现代化的最佳路径。一、岭南概况 岭南位于中国最南部,地处我国南疆边陲,北枕南岭,南临南海,西连云贵,东接福建,是以今天的大庾岭、骑田岭、越城岭、萌渚岭、都庞岭(一说揭阳岭)为界与内陆相隔。岭南是一个历史概念,各朝代的行政建制不同,岭南建制的划分和称谓也有很大变化。学术界对岭南的领域有不同见解,有的将其狭义为广东的代名词,有的将其广义为包括广东省、海南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广西省的大部分地区。 大约在距今4500年前后,岭南进入父系氏族社会,锄耕农业、家畜饲养业和手工业逐渐进步。秦以前岭南是南越族的聚居地,公元前206年,龙川令赵佗“自立为南越王,都番禺。”同年,汉高祖刘邦创立汉王朝,他面对汉初的严峻形势,“为中国劳苦,故释佗不诛。十一年,遣陆贾立佗为南粤王,与部符通使,使和辑百粤,毋为南边害,与长沙接境”,向岭南开放了边境贸易,征收南越国的贡品,而对南越国的体制未作任何改变,对其施政也不加限制。 岭南自建置之初即与中央政权的特殊关系,历代延续。虽然其内部的行政区划时有变更,但是中原政府对这个边陲之地的控制却一直因地制宜,使岭南保留了很大的政治、经济、管理自主权和一种自然而然地与中原隔绝的“独立”状态,为岭南创造了宽松的发展氛围。 二、岭南民俗文化的特征 (一)农业文化与商业文明并重 早在4500年前,古南越族人民就创造了以稻谷为主粮的农业锄耕文化。《中华全国风俗志》中的“粤俗之大较”、《羊城古钞》中的“广州时序”都记载了大量与农事有关的习俗: “迎春竞看土牛,或洒以菽稻,名曰消疹;啖生菜春饼,以迎生气。……十六夜,妇女走百病,撷取园中生菜,曰采青。十九日挂蒜于门,以辟恶。……二月祭社,分肉小儿食之使能言,入社后,田功毕作。” 同时,岭南民俗中的商业文化特质使之卓而不群。岭南拥有较长的海岸线,早在汉代,已有港口徐闻、合浦,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由于贸易日盛,人们“逐番舶之利,不务本业”,“农者以拙业力苦利微,辄弃而从之”。从事农业生产的民众也积极地发展经济作物,大力种植桑、甘蔗、菱角和各种水果,养殖鱼、蚕,这些经济作物的发展又带动了缫丝业、水果加工业、制造业、包装业、运输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工商业的繁荣。岭南百姓民俗生活中的商业文化特征越来越显著。 关羽本是三国名将,中原民众将其视为忠义、神勇的象征。在浓重的商业文化氛围中,岭南民众基于自己的文化观念对这个起源于农业背景的神进行了“文化重构”,注入岭南独特的“向财重商”的文化因素,使它的神格由忠义神转变为财神。在珠三角一带的商家店铺,几乎家家都供奉关公,这种财神信仰甚至改变了内地关公崇拜的风尚,使千百年来中国百姓生活中的忠勇神关羽成为现代社会的财星。在岭南民俗中还有大量具有求财象征意义的民俗事象和民俗行为。广州买发财大蚬的春节旧俗,广东重阳节的登高转运,梅县客家人的新年初三送穷鬼,阳江新春初一的行大运等等,都体现了在浓重的商业风习中,岭南民众突破“循规蹈矩”的农业意识,求财求运的功利愿望和投机心理。 可见,岭南商业文化的形成亦是自然自发,由广大民众尤其是中下层民众创造承载的。在浓

岭南文化

《岭南文化》作业1 一、填空题 1、岭南三大民系是指(广府民系)、(客家民系)和(福佬民系)。 2、最能代表岭南文化特征的是(广府)民系,它是岭南三大民系中最早形成的居民共同体,是由(古越)和南迁的中原移民融合而成的。 3、历史上中原人入越较大规模的有(四)次。 4、最能体现广府民系市井风情的是广州的(茶楼)和除夕花市。 5、最能反应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变异的是(客家)民系的风俗。 6、现在居住在广东的客家人,大多是(西晋)时期中原地带的“衣冠望族和朝廷命官”。 7、喝功夫茶是(福佬)民系的风情。 8、原广东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黎族,主要居住在现海南省(五指山区),即古百越族的一个支系——(骆越)族人聚居之所。 9、壮族是两广地区主要的土著民族,是由古代百越族中的(西瓯)、(骆越)发展而来的。 10、壮族较有特色的节日是(四月初八)的“牛王诞”。 二、选择题 1、年初一“行大运”是(B) A广州人的习俗 B阳江人的习俗 C客家人的习俗 D中山人的习俗 2、三月三是(A)人的节日 A黎族 B壮族 C瑶族 D苗族 3、广府民系是由古越人和(C)融合而成的。 A北方移民 B西方移民 C中原移民 D高原移民 4、汉语粤方言是一种以(A)为主,融会了中原古汉语成分的方言。 A古越族语 B古黎族语 C古壮族语 D古畲族语 5、客家人尊师重教,崇尚诗书,秉承了(B)的特质。 A黄土文化 B中原文化 C汉唐文化 D西域文化 6、壮族四月八的节日给(D)披红挂彩,反映了以农耕为主的社会习俗。 A小伙子 B大姑娘 C猪 D牛 7、畲族同胞自认是(A)后代。 A盘瓠 B盘石 C赵佗 D刘三妹 8、古代外国文化通过(D)传入岭南地区,促进了岭南文化与外国文化的交融。A朝廷官员流放 B中原人口迁移 C塞北丝绸之路 D海上丝绸之路 9、(B)的风俗,最能反映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变异。 A广府民系 B客家民系 C福佬民系 D广府民系和客家民系 10、瑶族的盘古王诞要举行隆重的(B)活动。 A耍花灯 B耍歌堂 C迎新娘 D满月酒

岭南文化

论岭南民俗文化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软件学院09级2班刘绍徒 200930636090 关键字:岭南,民俗文化,发展,传统 论文摘要:岭南民俗文化是在南越土著文化的基础上,融汇了中原文化和西方文化,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时代色彩和地域特征的区域性文化。它没有承载厚重的文化积淀和历史迫力,尚实效,重功利,开放兼容、崇新善变,促使岭南社会在近代反封建和当代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曾两度领天下之先。这些特质在成就岭南的辉煌之后,在当下社会很大程度上桎梏了它的发展,我们应该本着批判扬弃的原则,促使其向宏观、理性、深度的方向转变,寻找岭南民俗文化现代化的最佳路径。 一、岭南概况 岭南位于中国最南部,地处我国南疆边陲,北枕南岭,南临南海,西连云贵,东接福建,是以今天的大庾岭、骑田岭、越城岭、萌渚岭、都庞岭(一说揭阳岭)为界与内陆相隔。岭南是一个历史概念,各朝代的行政建制不同,岭南建制的划分和称谓也有很大变化。学术界对岭南的领域有不同见解,有的将其狭义为广东的代名词,有的将其广义为包括广东省、海南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广西省的大部分地区。 大约在距今4500年前后,岭南进入父系氏族社会,锄耕农业、家畜饲养业和手工业逐渐进步。秦以前岭南是南越族的聚居地,公元前206年,龙川令赵佗“自立为南越王,都番禺。”同年,汉高祖刘邦创立汉王朝,他面对汉初的严峻形势,“为中国劳苦,故释佗不诛。十一年,遣陆贾立佗为南粤王,与部符通使,使和辑百粤,毋为南边害,与长沙接境”,向岭南开放了边境贸易,征收南越国的贡品,而对南越国的体制未作任何改变,对其施政也不加限制。 岭南自建置之初即与中央政权的特殊关系,历代延续。虽然其内部的行政区划时有变更,但是中原政府对这个边陲之地的控制却一直因地制宜,使岭南保留了很大的政治、经济、管理自主权和一种自然而然地与中原隔绝的“独立”状态,为岭南创造了宽松的发展氛围。 二、岭南民俗文化的特征 从地域上上来说,岭南文化大体分为广东文化、桂系文化和海南文化三大块,主要以属于广东文化的广府文化、潮州文化和客家文化为主,这是岭南文化的主体。 (一)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开放风气 从古老的民间传说开始,就具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开放心态,至今南海神庙中还立有波罗国使者达奚司空的塑像,西来初地还有达摩祖师的遗迹。著名的岭南画派,就是在继承国画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借鉴了西洋画的技术而形成;饮誉世界的粤菜风味,不但吸取了国内八大菜系的技艺,也吸取了西菜烹饪之精要。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人更发挥了这方面的潜质,在全国率先敞开大门,在对外经济、文化的交往中扮演了引人注目的角色,这并不是偶然的。 (二)努力超越“传统导向”的进取精神

广东文化现状及发展之思

广东文化现状及发展之思 刘蒙复旦大学商学院 摘要:广东是经济大省,但是在文化上的发展却远远赶不上文化大省的标准。广东文化在发展上既存在先天不足,后天发展也处在弱势,在文化产业上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提升广东的文化软实力,可以参考这样一些途径:借助市民社会,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凝聚力;提高思想原创力,弘扬岭南文化,塑造“新广东人精神”:建设一批文化大品牌等。 关键词:广东;文化;现状;发展 一、关于“文化软实力” “软实力”的概念是由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前院长约瑟夫·奈教授提出的,1990年,他分别在《政治学季刊》和《外交政策》杂志上发表《变化中的世界力量的本质》和《软实力》等一系列论文,并在此基础上出版了《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一书,提出了“软实力”的概念。约瑟夫·奈指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其中,硬实力是在国家实力中有形的国际要素,一般是可以量化和测量的,包括人口、地理条件、自然资源、经济力量、军事力量和科技力量;软实力是指一国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国际影响力与感召力,归纳起来为四个方面的影响力,即制度安排上的影响力、意识形态影响力、文化影响力和外交事务中的影响力,这些影响力均要通过大众传媒体现出来。另外,相对于具体的国民生产总值、科研成果及转化率、国防力量等硬实力而言,哲学与社会科学也属于国家“软实力”范畴。软实力是一种软的力量,具有扩张性和传导性,可以超越时空,产生巨大的影响力。而且软实力产生的效力是缓慢的、长久的和内生的,而且更具有弥漫扩散性,更决定长远的未来。因为这些特性,软实力需要长期的艰苦建设,绝对不会像有些硬

岭南广府文化及传统民俗深度研究

岭南广府文化及传统民俗深度研究广府文化及传统民俗 广府人主要由早期移民与古越族杂处同化而成。广府民系文化特征以珠江三角洲最为突出,既有古南越遗传,更受中原汉文化哺育,又受西方文化及殖民地畸形经济因素影响,具有多元的层次和构成因素。广府民系分布的地域西江、北江流域及珠江三角洲在广东是封建文化最早开发的地区。两宋以后,珠江三角洲的开发已初具规模,到了明代,是当时岭南著名的粮食和多种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顺德、南海、中山、番禺等地基塘农业驰名于世。多层次的农业经济架构,又有广州这个世界贸易大港为依托,农副产品和手工业产品市场广阔,产销活跃。明代后期,珠江三角洲的农业生产商品化倾向日渐明显,成为岭南最活跃、最具商品意识,因而最富有反传统精神的地区。广东近代工业的新兴产业,主要从19世纪末叶从珠江三角洲一带兴起。经济发达推动了文化的兴盛,珠江三角洲地区从宋代以来,人文兴旺,一直居于全省人才优势的地位。广府文化的中心城市广州,自古以来是广东乃至岭南区域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建筑、艺术、宗教、戏剧、音乐、文学、绘画、工艺、饮食、园林、风俗等各个文化领域,处处表现出悠久的历史渊源和鲜明的个性,给人以多层次、立体的和丰富的感受,使广府文化在广东各民系文化中占有优越的地位。 由于至少从汉代开始与海外文化的接触交流不断,故广府民系的 人民,在三大民系中最具开放性,比较易于接受外来新事物,敢于吸收、摹仿和学习西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将传统文化与之相互融合。广府人还具有敢于探索和尝试的拼搏精神,视野较为宽广,思路较为开阔,商品意识和价值观念较强,精明能干,善于计算,创造了珠江三角洲多元化农业商品经济,以广府人为主干的“广帮商人”清中期就已驰名全国。同时,也带来了投机性、市侩性的负面作

岭南文化期末试题及答案

广东省广播电视大学新会分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 《岭南民间文化》期末试题 班别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最能体现广府民系市井风情的是广州的茶楼和除夕花市。 2、广东盗宝传说最着名的是《海珠石的传说》,这一传说与唐人传奇《崔炜》的故事有关。 3、广东民间的“牛王诞”、“出水龙”是与四月八的“浴佛节节”同一天进行。 4、客家名菜“东江酿豆腐”传说源于北方的饺子。我国着名的雷区是雷洲。 5、竹筒屋又称直头屋、竹竿厝。它的平面特点是正立面单开间,面宽较窄。 6、一般说“佛山秋色”,是指秋色工艺品。“秋色赛会”俗称“出秋色”,它是佛山民间工艺及其展览的一种特殊形式,后发展为一项综合性的民间群众游艺。 7、专门为显贵培育妾氏的行业叫捻妹花。历史上中原人入越较大规模的有四次。 8、天妃.,又称天后,福建、台湾一带称为妈祖,国外则称之为“中国的女海神”。 9、保存六祖遗迹最多的—是他的家乡新兴集成镇,二是他削发受戒广州光孝寺,三是他开坛说法的韶关曹溪南华寺。 10、粤菜包括广州菜、潮州菜、东江(客家)菜、海南菜等四大名菜,而以广州菜为代表。 11、每年的三月三是北帝诞,在佛山又称为“真武会”。 12、壮族是由古代百越族中的西瓯、骆越人发展而来。 13、黎族主要居住在海南岛五指山山区,他们的民族节目是“三月三”。 14、最能代表岭南文化特征的是民广府系,它是岭南三大民系中最早形成的居民共同体,是由古越人和南迁的中原移民融合而成的。 15、我国南宗教派的创始者,佛教禅宗的第六代继法人是惠能六祖。 16、民间对刘三妹称谓的变化为我们提供了她传歌的路线,她的行迹又给我们划出了一个风俗圈,即岭南民众峒溪文化圈。 17、建于地面的半地穴式窝棚建筑和高于水(地)面的干栏式建筑是岭南先民走出洞穴之后的主要居住形式。 18、飘色是流行于番愚沙湾和吴川梅箓一带的一种民间游艺。一般是每年农历的三月初三北帝诞时表演。北帝,原为古代神话中的北方之神,后岭南人把它称作水神。 19、历来被人们视为岭南婚姻风俗的两大奇事是指“自梳”和“串隆闺”。 20、十九世纪中叶,在广州的十三行街诞生了第一间现代化的茶楼,号称三元楼。 21、广州的骑楼建筑是商业城市的产物,是中外文化交融的结果。 22、五羊神话中的“五仙”、“五羊”都是谷精的化身。 23、唐天宝元年(724年),置潮洲郡,这是潮州文化繁荣的重要起点。

岭南文化作业答案

作业1 一、填空题 1、岭南三大民系是指(广府民系)、(客家民系)和(福佬民系)。 2、最能代表岭南文化特征的是(广府)民系,它是岭南三大民系中最早形成的居民共同体,是由(古越)和南迁的中原移民融合而成的。 3、历史上中原人入越较大规模的有(四)次。 4、最能体现广府民系市井风情的是广州的(茶楼)和除夕花市。 5、最能反应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变异的是(客家)民系的风俗。 6、现在居住在广东的客家人,大多是(西晋)时期中原地带的“衣冠望族和朝廷命官”。 7、喝功夫茶是(福佬)民系的风情。 8、原广东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黎族,主要居住在现海南省(五指山区)即古百越族的一个支系——,(骆越)族人聚居之所。 9、壮族是两广地区主要的土著民族,是由古代百越族中的(西瓯)、(骆越)发展而来的。10、壮族较有特色的节日是(四月初八)的“牛王诞”。 二、选择题 1、年初一“行大运”是(B)A广州人的习俗B阳江人的习俗C客家人的习俗D中山人的习俗 2、三月三是(A)人的节日A黎族B壮族C瑶族D苗族 3、广府民系是由古越人和(C)融合而成的。A北方移民B西方移民C中原移民D高原移民 4、汉语粤方言是一种以(A)为主,融会了中原古汉语成分的方言。A 古越族语B古黎族语C古壮族语D古畲族语 5、客家人尊师重教,崇尚诗书,秉承了(B)的特质。A黄土文化B中原文化C汉唐文化D西域文化 6、壮族四月八的节日给(D)披红挂彩,反映了以农耕为主的社会习俗。A小伙子B大姑娘C猪D牛 7、畲族同胞自认是(A)后代。A盘瓠B盘石C赵佗D刘三妹 8、古代外国文化通过(D)传入岭南地区,促进了岭南文化与外国文化的交融。A 朝廷官员流放B中原人口迁移C塞北丝绸之路D海上丝绸之路 9、(B)的风俗,最能反映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变异。A广府民系B客家民系C福佬民系D广府民系和客家民系10、瑶族的盘古王诞要举行隆重的(B)活动。A耍花灯B耍歌堂C迎新娘D满月酒 三、论述题

岭南文化

岭南文化基本特征地理环境岭南, 作为一个地域性概念, 指五岭以南地区, 在地域上包括今广东省、海南省和广西部分地区。由于岭南地区北依南岭, 南傍南海, 加上南岭万山叠嶂, 不仅使岭南地区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单元, 而且孕育于其中的岭南文化也形成了迥异于岭北的文化特质, 在中华大文化之林独树一帜。岭南文化鲜明特色的形成, 地理环境因素起了重要作用。 1 岭南文化的基本特征 111 岭南文化的重商性在封建社会小农经济条件下,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就存在有“重农抑商”、“贵义贱利”的价值观念, 中原正统汉文化下的社会经济一直以自给自足、单一化生产的农业经济为主。而岭南文化在这一点上与中原传统文化存在明显的差异。历史上, 岭南特别是珠江三角洲一带一直是一个商业贸易比较发达的地区, “崇利”的商品价值观念渗透到岭南社会各个角落。广东尤其是广州、潮州等地, 人们逐利之广, 上至官僚、地主, 下至士子农人, 经商活动十分普遍。清代仅潮州一地, “不务农业”的居民就发展到10 万户之多, 务商在平民中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与之相适应, 岭南社会的经济结构也向多元化、商品化方向发展。明代时, 珠江三角洲就成为商品性农业区, 土地经营方式已呈多样化特点, 经济作物生产成为最发达的农业部门, 以至于明朝中后期, 广东在历史上第一次变为缺粮省, 农业生产已带有较强的商品性目的。同样, 手工业生产也具有相当高的水平, 以品种繁多、工艺先进而远销海内外。岭南地区物质生产的多元化、商品化倾向, 促进了商业贸易的繁荣。 112 岭南文化的开放性岭南地处我国南疆边陲, 位于南海之滨, 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对外交流的窗口。历史上, 广州是外国人居住和出入最多的城市之一。同样, 岭南人也不断走出家门, 向海外开拓, 今海外华侨和华人有3000 多万, 而粤人就占了2000 多万。频繁的贸易交流和人口流动, 使岭南呈现出一种开放的文化态势。自汉朝以来, 岭南不仅从海外引进了众多的花果和农作物品种, 同时, 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及大量的西方科学知识也都由广东传入, 并辐射内地。鸦片战争后, 中西文化交流更为普遍, 郑观应、容闳、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人引进并介绍西方社会的政治学说, 从而使岭南成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的摇篮和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启蒙之地, 继而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和根据地。新中国成立后, 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广东又成为改革开放的试验基地, 其文化的开放性就更加明显。 113 岭南文化的兼容性具有开放性的文化必然具有兼容性。岭南文化正是在与海内外各种文化交流碰撞中, 兼容并蓄, 融汇升华而发展形成的。从岭南文化的内涵构成来看, 岭南文化是以当地南越文化为底本, 与中外各种文化长期交流整合而成。其中在与内陆其他地域文化交流中, 岭南文化接受并融汇了中原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的深刻影响; 而在与海外文化交流中, 又包含了基督教文化、阿拉伯文化、波斯文化、日本文化、西方文化的因素, 尤其是近代西方文化, 对岭南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岭南文化这种包容南北、兼纳中西的特点, 在民俗、饮食、艺术、建筑、宗教等文化内容上均有反映, 与其他地域文化相比, 岭南文化表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 从岭南文化的区域构成看, 其兼容性表现为各种地方文化的共存共生现象。从地域上划分, 岭南文化又可分为广府文化、客家文化、福佬文化、桂系文化、海南文化等地区文化, 在区域内部又表现出鲜明的区域差异。特别要指出的是, 岭南文化的兼容性还表现在对立异质文化的共生上。在岭南常可看到这样一些事实, 高度文明的科学技术与极端落后的封建迷信中许多家庭和市民身上同时并存, 相安无事。这是岭南文化兼容性的奇物反映。 114 岭南文化的远儒性也可称反传统性。岭南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 受到以中原汉文化为

岭南文化研究现状分析——基于《岭南文史》的内容分析研究

1882017年/第11期/4月(中)岭南文化研究现状分析 ——基于《岭南文史》的内容分析研究 何文婷 陈瑜林*(嘉应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广东?梅州514015)摘要作为广东省有特色有代表性的期刊《岭南文史》,其对岭南文化研究现状与趋势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内容分析方法,对《岭南文史》近三年内容开展研究,结果显示岭南文化研究已经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当前岭南文化研究者的关注重点主要在于岭南历史和岭南人物方面。 关键词岭南岭南文化岭南文史广东地方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https://www.360docs.net/doc/ff2544623.html,ki.kjdkz.2017.04.088The Analysis of South of Lingnan Culture Research Status ——Based on the Content Analysis of "Lingnan Literature and History" HE Wenting,CHEN Yulin (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s,Jiaying University,Meizhou.Guangdong 514015) Abstract The study analyzed ”Lingnan Literature and History ”with content analysis method.It showed that the research of Lingnan culture had achieved some good successes.The history and characters were the most hot topics. Key words Lingnan;Lingnan culture;Lingnan literature and history;Guangdong;local cultures 1问题的提出 岭南文化是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岭南 文化研究是广东建设文化大省的必然要求。《岭南文史》期刊 是专门研究岭南文化的重要期刊,是研究岭南文化的主要学 术阵地。对于岭南文化研究分析,研究者的研究角度众多,如 黄明同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岭南文化的三次大兼容和 三个发展高峰,[1]叶岱夫从人文地理角度分析了岭南文化的区 域系统,[2]唐孝祥分析了岭南文化的基本精神,[3]梁凤莲研究了 岭南文化的历史与现实视界,[4]刘益分析了岭南文化的特点及 其形成的地理因素。[5]而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岭南文化研究的分 析还很少,因此本研究拟采用内容分析,力图通过对《岭南文史》 的近几年载文的分析,以期从期刊学术载文的角度,了解岭南 文化研究的现状和趋势,为相关研究提出有益意见和参考。 2研究方法与过程 本文采用的是内容分析法,它是一种对于传播内容进行客 观,系统和定量的描述的研究方法。其实质是对传播内容所含 信息量及其变化的分析。[6]目前,研究者还很少把内容分析法 运用历史和文化研究中,仅有唐智松等学者运用内容分析法研 究了《重庆陶研文史》,从而得出了重庆陶瓷研究文献的基本状 况和特点。[7] 本研究运用内容分析,对《岭南文史》开展研究,以期获得 岭南文化研究的状况和特点,并以此为依据为岭南文化研究提 出有益意见和建议。研究以《岭南文史》期刊2014年第一期至 2016年第二期共十期刊载的文章作为研究样本,在抽样期间, 采取统计、对比、文本分析等方法对其现状进行研究。《岭南文 史》是季刊,一年有四期,本研究共选取了十期共173篇文章进 行分析,由于其中的图片新闻等的学术性较不高,在本次调查 中进行了适当的删减。3研究内容与分析3.1载文单位统计分析载文单位是期刊文章的出处,在本研究中,载文单位主要划分为高校、文博馆、出版社、企业、行政事业单位、作家协会、媒体及其他等几个方面。统计数据显示,《岭南文史》刊载的文章最中来自高校的最多,所占调查总比重的39.9%,包括广东省内的重点大学,如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还有包括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海南大学等为代表的省外高校。由此可见,高校学者是研究岭南文化的主力军。其次是文博馆,包括广东省博物馆、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中山市博物馆、鸦片战争博物馆、广东省文物鉴定站、广州鲁迅纪念馆等,占调查总数的28.7%,说明广东省内各文物馆、博物馆、纪念馆等单位的学者,也是岭南文化研究的重要学术群体。再次,来自行政事业单位的载文也不少,占调查总数的19.6%,如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省地方志办公室、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广州市政协、南京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广西社会科学院等,说明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也有很多岭南文化研究的学者,机关单位的岭南文化研究气氛也比较浓。来自作家协会、出版社以及媒体的较少,包括中国作家协会、广东科技出版社、羊城晚报、梅州日报社等,分别占调查总数的2.6%,2.6%,2%;值得一提的是来自企业的也占了调查总数的2%,包括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无线网络运营中心、广东省出版集团等;另外,占调查总数2.6%的其他单位。从统计结果可以说明《岭南文史》 刊载的文章来源主要是

张九龄及其诗歌创作对中国古代岭南文化的影响研究

张九龄及其诗歌创作对中国古代岭南文化的影响研究 张九龄是唐玄宗开元年间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也是岭南历史上的第一位宰相,有着“岭南千年第一人”的美誉。他的出现在岭南文化史上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标志着岭南文化荒芜局面的结束,在扭转中原人士对岭南地区的偏见和歧视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因此,研究探讨张九龄对我国古代岭南文化的影响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将分为以下三部分:探讨张九龄对岭南文化的影响,首先需要了解岭南文化的背景,因此本文第一部分先对岭南文化进行总体概述,界定古代岭南的地域范围,理顺岭南文化发展的大致历程。 了解张九龄出现之前岭南文化发展的概况,可与张九龄出现后的改变进行对比,更直观地体现他对岭南文化发展的影响,也便于接下来对这种影响进行更具体的研究论述。第二部分从张九龄生平经历和历史地位的角度,探讨他对岭南文化发展的推进作用。 张九龄的传奇经历,推动着本土人士重新认识岭南文化,并让外籍人士对岭南文化刮目相看。张九龄的行为风度,让岭南士子向往学习,最终形成了独特的岭南文人气格。 大庾岭新路的开凿是张九龄在世时为岭南人民办的影响最直接、最深远的一件大事,它打开了岭南的屏障,增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调动了珠三角地区海外贸易的繁盛,加速岭南地区经济文化的开发,促进了岭南本土文化与中原文化、海外文化的融合。第三部分为本文的重难点,结合文本作品探讨张九龄诗歌创作对后世岭南诗坛发展的影响。 诗歌作为文化的一大重要版块,往往具有代表性意义,是判断一个地区文化

发展是否繁盛的标准之一。岭南诗派的发展史基本等同于岭南诗歌的发展史,其源头便是张九龄。 因此,此部分首先从创作风格、思想内容、诗歌理论三方面大致概括其诗歌创作的特色,以便其后与后世岭南诗人的创作进行比较分析。然后按照岭南诗歌发展的时间顺序,对不同阶段的诗人群体进行概论,例举每个阶段最具代表性的诗人进行具体探析,从这些诗人的创作中可以推断出以其为代表、具有相似创作特色的整个诗人群体对张九龄诗歌风格的继承和学习。 总而言之,研究张九龄及其诗歌创作对岭南文化的影响,可以改变人们对岭南文化不兴的偏见,为当前岭南的经济文化发展提供历史依据和借鉴,加强当地人们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促进地域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

2017年地域文化—岭南民间文化形考任务(1-4)合集答案

地域文化—岭南民间文化任务一 一、单项选择 15 、追求精细化的生活方式是()的文化特点之一。 A、广府民系 B、潮汕民系 C、客家民系 参考答案:B 7 、文白异读是()的特色。 A、潮汕话 B、客家话 C、广府话 D、壮侗语系 参考答案:A 5 、把普通话的“冰淇淋”说成“雪糕”,这是()。 A、广府方言的说法 B、潮汕方言的说法 C、客家方言的说法 D、雷州话的说法 参考答案:A 9 、把普通话的“方便”说成“荒便”,把普通话的“飞机”说成“灰机”,这是()。 A、广府方言的说法 B、潮汕方言的说法 C、客家方言的说法 D、雷州话的说法 参考答案:B 3 、粤西的雷州话和中山的隆都话(或叫“村话”)是属于()。 A、粤方言 B、闽南方言 C、客家方言 D、ABC都不是 参考答案:B 17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赞美岭南诗句的作者是()。 A、苏东坡 B、韩愈 C、梁启超 D、黄遵宪 参考答案:A 8 、过去,称为“广州湾”的地方是()。 A、江门 B、阳江 C、湛江 D、雷州 参考答案:C 18 、从()开始,广州就是对外贸易的中心。

B、汉代 C、唐代 D、宋代 参考答案:C 10 、在广东地区,有“中国犹太人”之称的是()。 A、客家人 B、广府人 C、潮汕人 D、雷州人 参考答案:C 11 、广府民系使用的是()。 A、粤方言 B、闽南方言 C、广州方言 D、南越方言 参考答案:A 4 、在宋代移民潮中,()是移民入粤的重要中转站。 A、南雄珠玑巷 B、广州西来初地 C、肇庆封开县 D、广信县 参考答案:A 6 、“桑基鱼塘”是()独有的农业经济形式。 A、潮汕平原 B、珠江三角洲 C、客家山区 D、雷州半岛 参考答案:B 2 、()是广府人与其地方人相比非常明显的一个特征。 A、平民意识 B、经商意识 C、贵族意识 D、农民意识 参考答案:A 20 、闽人大量移居潮汕地区,始于()。 A、唐朝 B、北宋前期 C、北宋后期 D、元后期 参考答案:C 13 、“工夫茶”是()一件讲究的茶事活动。 A、广府人 B、潮汕人

试论岭南文化基本特征及作用

试论岭南文化基本特征及作用 提要:岭南的地理概念是指五岭以南地区,在地域上包括今广东省、海南省和广西部分地区。由于岭南地区北依南岭,南傍南海,加上南岭万山叠嶂,这就令岭南在地理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区域。在这独立的区域里面,岭南就有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征,并且这些特征在历史的进程上发挥着自己的作用。本文章就浅论岭南的文化特征以及其作用。 关键词:岭南文化基本特征作用 (1)岭南文化的基本特征 ①重商性。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重农轻商”一直是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这一思想在旧中国的中原地区一直占有主导地位,但是由于岭南地理位置的独特性,所以在岭南就产生了与中原不同的特征,那就是“重商性”。岭南特别是珠三角地区一直是中国对外开放的一个窗口,所以这里的商品贸易十分发达。“崇拜金钱”的观念渗入到了岭南文化中。在乾隆二十二年(1757)11月,清政府宣布封闭闽、浙、江三海关,仅保留粤海关对外通商。【1】从此,全国的进出口商品交易,都由广州一口经营。大量商人到广州做生意。这时候的广州商品贸易达到了鼎盛时期。 ②开放性。 岭南一直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很多的岭南人不断走出家门,大量的人口迁出和迁入,今海外华侨和华人有几千万。频繁的贸易和人口的流动,这就使岭南文化拥有开放性。除此大量的中原和海外的产品输入到岭南地区,同时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文化都输入到广东。鸦片战争后,广东成为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场所。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人都将西方的政治观念从广东输入从而带到了全中国,岭南就成为中国资本主义观念启蒙地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东又成为了对外开放的试验基地。 ③兼容性。 岭南文化的开放性这就意味着,岭南文化同时具有兼容性。岭南地区是一个文化的大舞台,是海内外各种文化碰撞的地方。由于岭南地理位置处于中国最南部,与海外相连通,这就使大量来自中原和海外的文化涌进岭南地区。岭南文化接受了这些地方的大量文化和影响,在民俗、饮食、艺术、建筑和宗教等方面都有体现,大量不同的宗教场所在岭南出现。这些新内容使岭南文化更加丰富。例如,上元节(元宵节)从唐代起有观灯风俗,故又称灯节。在宋代,上元节燃灯也成了广州市民的生活内容。【2】从地域上划分,岭南文化可以分为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三部分。在区域的内部,各自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但是岭南文化的兼容性就表现在这三大文化的共生上。 ④多元性。 多元性又是岭南地区的其中一个文化特征。岭南文化的开放性和兼容性,这就意味着岭南文化的多元性。这一特点在岭南许多方面都可以看出来。例如,广州的沙面就是一个好例子。由于19世纪末,外国列强的侵占,列强就在广州沙面地区建立一个属于外国人的夷馆区。所以至今这一带的建筑带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和西方特色。又例如,在十三行的贸易当中,商人们为了方便贸易往来,他们就发明了一种叫“广东英语”的语言,这种语言夹着广东话和英语发音。 ⑤享乐性。 岭南人由于重商、重利的原因,从而就产生了享乐的念头。十三行开始只有几家,后来都发展起来了,商人的钱也就多起来了。清初屈大均《广东新语》中有诗描述:“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二洋;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3】,岭南人多钱了,就产

广东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及问题研究

广东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随着世界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长年生活在高楼林立、拥挤喧嚣、空气污染、景观呆板的城市中,城市居民离幽美舒适的自然越来越远,加之生活节奏紧张,社会竞争激烈,使得城市生活缺乏生趣、充满压抑。许多人产生了返璞归真,到安静、优美、洁净、开阔的环境中去感悟大自然、放松身心、考察生态、增长阅历、提高生活质量的强烈愿望。现代乡村旅游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在农村区域的一种新型旅游模式,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迅速我国的乡村旅游一般以独具特色的乡村民俗文化为灵魂,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发展乡村旅游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 一、广东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 (一)总体发展情况。总体而言,广东的乡村旅游起步较 晚,目前尚处于从导入期向成长期过渡的阶段。近年 来,广东乡村旅游的发展速度较快,各种农业观光 园、农家乐、采摘节等乡村旅游形式在各地大量涌 现。乡村旅游在空间布局上主要分布于都市郊区、 远离客源的景区和老少边穷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 为各地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对于解决“三农”问 题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意义,同时也满足了城市居民 回归自然和体验传统生活方式的心理需求。2006广 东国际旅游文化节暨泛珠三角旅游推介大会的重头

戏——由广东省旅游主办,南方网等媒体承办的“寻 找广东最美的乡村”评选活动,全省216个参评的乡 村景区景点中,广州增城派潭镇、广州番禺沙湾文 化古镇等60个乡村景区景点分别获得“自然生态类 最美乡村旅游示范区/点”和“人文历史类最美乡村旅 游示范区/点”两大系列称号。国旅假期、广东中旅、 南湖国旅、广之旅、广东铁青等全省30家旅行社 获得乡村游优秀旅行社的称号。全省参评“人文历史” 乡村97个,参评“自然生态”乡村119个,共有216 个乡村争夺“广东最美的乡村”称号。活动历时半年, 通过网络评选、短信评选和专家评审,共评出“自然 生态”以及“人文历史”两大系列各30名游客心目中 最美的乡村。 (二)广东乡村旅游的表现形式。目前,游客参与率和回游率比较高的乡村旅游项目是以“住农家屋、吃农 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内容的民俗风情旅 游,而以收获各种农产品为主民间传统节庆活动为 内容的乡村节庆旅游等几个方面的形式较少。因此, 广东乡村旅游的表现形式与四川和江浙一带的乡村 旅游比较,形式仍比较单一,内容不够丰富多彩。 未来广东的乡村旅游开发要以农业观光和休闲农业 为主,并正向以观光、考察、学习、参与、康体、

岭南文化的基本特征

岭南文化的基本特征 ·岭南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岭南文化的外部显著的特点,是岭南文化质的规定性的外在显现。本质是深层的,特征则是比较表层的。但两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1.岭南文化的重商性 中国传统文化在经济领域历来具有重农抑商的倾向。但是,这种封建社会小农经济条件下萌生的价值观念,在岭南地区并无突出的反映。岭南文化上的商业精神不仅弥漫于市民的日常生活中,而且往往制约者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目标。 2.岭南文化的开放性 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形成的岭南文化,必然是“窗权之下,易感风霜”,免不了要发生与其他外域文化的碰撞和交汇,形成一种开放的文化心态,呈现出与较为封闭的内陆文化有明显的不同性质。 3。岭南文化的兼容性 开放性跟兼容性是相互联系的。岭南文化具兼容并蓄的性质,它处于与不同文化相互对流和沟通的状态,不存在严重冲突和对抗的局面。 4.岭南文化的多元性 岭南文化的兼容性在表现上,必然出现岭南文化的多元性。岭南文化的多元性是指多种性质,多种类型,多种层次文化的并存,使岭南文化显得多姿多彩,生动活泼、富有活力。 5.岭南文化的享乐性 岭南文化的享乐性不仅表现在舒适、快乐、美好、享受等美的生活追求,企求幸福生活,更重要的表现为通过劳动,获得成功,取得胜利,实现人生价值,达到目的以及对个人利益、事业成就的满足。其主导方面是积极的,它催人上进,奋发,开拓,攀登,建设美好的生活,追求幸福的人生。但也有一些消极因素,诸如过于追求刺激和物质享受,甚至奢侈。 6.岭南文化的直观性· 岭南文化的享乐功能与文化主体重感觉的直观性是密切联系的。岭南文化从内容到形式都带有善变的特征,这一特征使岭南文化难以形成文化深沉的积淀和思辨成果,但它能刺激文化的生命机体,使之不断推陈出新,以满足人们的需要。 7.岭南文化的务实性 岭南文化则具有浓厚的世俗性和实用性,比较重实际、重实利、重实惠。岭南文化这种较强的现实取向和唯实精神是由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决定的。 8.岭南文化的远儒性 正因为岭南文化具有这种远儒性,反传统性,它相对于我国其他地域文化来说,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和束缚较少,而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多。 岭南文化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的,它们是一个有机整体。只有把它们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科学地把握岭南文化的本质和特色,掌握其发展规律。 二、岭南民俗文化特征 (一)农业文化与商业文明并重 早在4500年前,古南越族人民就创造了以稻谷为主粮的农业锄耕文化。同时岭南民俗中的商业文化特质使之卓而不群。岭南拥有较长的海岸线。广州买发财大蚬的春节旧俗,重阳节的登高转运,梅县客家人的新年初三送穷鬼,阳江新春初一的行大运等等,都体现了在浓重的商业风习中,岭南民众突破“循规蹈矩”的农业意识,求财求运的功利愿望和投机心理。 可见,岭南商业文化的形成亦是自然自发,由广大民众尤其是中下层民众创造承载的。在浓厚的农业文明背景中凸显商业文化氛围是岭南民俗文化的第一个特征。 (二)传统民俗与现代时尚交织 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岭南大地也在尽情地上演着一幕幕现代时尚。除了过洋节,珠三角城乡近十年来,无论男女老少,过生日都要吃蛋糕、吹蜡烛、唱生日歌、许愿,而且在夜间举行仪式,统统都是西方的风俗,

岭南历史和文化

岭南历史和文化知识(广州历史、人文等) 一、选择题 1. 广州最早建城时的名字叫 A 楚庭B任嚣城 C 番禺 D 南海郡 2. 广州建城的年份是 A公元214年 B公元142年 C 公元前214年 D 公元前142年 3. 秦初广州的古称是 A 广州 B楚庭C 番禺 D 南海郡 4.“广州”从哪一个时期得名并沿袭至今 A 秦末汉初B三国 C五代十国 D清末明初 5. 广州是我国的古都之一,历史上共有三朝十主在此建都称帝,下列不属于这三个朝代的是 A 秦末汉初的南越 B 五代十国的南汉 C 清兵入关后的南明 D 三国时期的东吴 6. 广州第一个封建王国的国王是 A 赵佗 B赵昧 C 赵婴齐D赵兴 7.宋元时期,意大利旅行家鄂多立克说广州已经比当时哪一个世界著名商贸城市大三倍 A 伦敦 B 巴黎 C威尼斯 D 罗马 8. 在清代,广州哪个地方“一口通商”,垄断全国外贸 A 十三行 B 第十甫 C 沙面 D 东山 9. 下面哪一项不是广州的别称 A羊城 B 花城 C 鹏城 D 穗城 10. 周朝时,广州的别称是 A 楚庭 B任嚣城 C 番禺 D 南海郡 11.“五仙观”位于广州的什么地方 A 惠福西路 B 解放路 C 中山路 D 人民路 12. 广州人民在下列哪一个地方打响了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枪 A 三元宫 B 沙面 C 越秀山 D 三元里

13. 1839年3月,领导虎门销烟的清朝官员是 A 关天培 B 琦善 C 林则徐 D 李鸿章 14. 第一次鸦片战争在哪一年正式爆发 A 1837 B 1840 C 1845 D 1893 15. 维新运动的领导人康有为在广州创办并培养了一大批维新运动革命人才的学堂名叫 A 五味草堂 B 芝兰草堂 C 清风草堂 D 万木草堂 16.座落在越秀山的广州博物馆修建于1380年,其别称除“五层楼”外,又名 A 镇海楼 B 山海楼 C 黄鹤楼 D 凌霄阁 17. 作为广州城市标志的雕塑是 A 广州解放纪念雕碑 B“古城辉煌”主体雕塑 C 五羊塑像 D煤矿工人塑像 18. 与北京路齐名的广州著名商业步行街是 A 农林下路 B 天河路 C 一德路 D 上下九 19. 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创办的中国第一所新型军事政治学校的名称是 A第一军医大学 B 陆军军官学校 C 广东水陆师学堂 D黄埔水师学堂 20. 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源地之一的城市是 A 广州 B 深圳 C 珠海 D 汕头 21. 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史迹是 A 黄大仙观 B 三元宫 C 南海神庙 D 华林寺 22. 南海神庙建于何年 A 公元前841年 B 公元前203年 C 公元222年 D 公元594年 23. 广州历史最悠久,面积最大的禅寺是 A 华林寺 B 光孝寺 C 大佛寺 D 六榕寺 24. 光孝寺建寺的年代距今 A 500多年 B 800多年 C 1000多年 D 1600多年 25. 清政府在广州设立的管理对外贸易的行政管理机构是 A 粤海关 B船政衙门 C 总理衙门 D 仓场衙门 26. 1844年法国与清政府签定的什么条约是法国侵略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A 《望厦条约》 B 《黄埔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27. 陈家祠又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