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与生理机能的关系

运动与生理机能的关系
运动与生理机能的关系

运动与生理机能的关系

一、运动对肌肉的影响

人体肌肉根据形态,可划分为心肌、平滑肌和骨骼肌三种。我们平常说的“肌肉男”“肌肉发达”,所指代的都是骨骼肌。

而人体在中年(一般为50岁)之后,骨骼肌会开始以每年4%的速度萎缩,这就是所谓的增龄骨骼肌萎缩。

经研究表明,运动,特别是力量训练/抗阻训练对肌肉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影响:

1. 运动对骨骼肌肌力的提高有明显促进作用

2.运动对增龄骨骼肌萎缩(即老年后肌肉萎缩)有明显的延缓作用。

3.运动可提高肌纤维蛋白的基因表达水平,增加肌纤维蛋白的合成能力。

北京体育大学和中国国家体育总局有研究者拿成年组(2月龄)和老年组(20月龄)的小白鼠做过实验。将2月龄成年小鼠分组,成年鼠对照组(18只),成年鼠运动组(17只)。将20月龄老龄鼠随机分为两组:老龄鼠对照组(15只),老龄鼠运动组( 2 1只)。运动组每天游泳1小时,每周6天。12周后发现,运动后增龄骨骼肌快肌纤维横截面积增加,老龄运动组快肌肌纤维横截面积大于老龄对照组,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1)。运动后成年鼠快肌肌纤维横截面积增加,成年对照组快肌肌纤维横截面积与成年运动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1)。最后的结论是:运动可提高肌纤维蛋白的基因表达水平,来增加肌纤维的蛋白合成能力,增大CAS,从而减轻机体增龄或衰老后肌肉的萎缩程度。(注1)Neil McCarteny曾经对1 4 2名60-80岁的老人2年力量健身训练的研究发现:上下肢肌力分别增加32%- 9 0%,膝关节伸肌横截面面积增加37土0.9%).每个阶段( 1年) 力量的增加都伴随肌肉肥大现象的发生,通过训练肌肉的耐力也显著增加。(注2)上面这样的实验全世界已经进行了成千上万次,韦德的健美训练体系也已经在世界流行半个世纪了,其理论基础就是抗阻力力量训练可以破坏肌纤维使肌肉超量恢复,促进肌肉生长。运动可以增强肌力是常识中的常识了。

二、运动对心肺功能的影响

所谓的心肺功能就是人体心脏泵血及肺部吸入氧气的能力,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的能力对心肺功能有较大影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呼吸系统疾病,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见慢性疾病,主要与有害气体及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致残率和病死率很高,全球40岁以上发病率已高达9%~10%,一般有慢性咳嗽、咳痰、气短、喘息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心肺运动能力下降,是得此病的最重要原因。因此心肺功能提高便可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所改善。

有医学研究者曾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组织过康复性锻炼。锻炼时间放在每日清晨,每周三次,维持时间为12周,锻炼内容包括15分钟热身操、15分钟快步走和35分钟慢跑,锻炼结束前进行15分钟的放松训练。每次锻炼时间约为1.5小时。12周后发现,患者的最大运动能力、最大摄氧量、最大摄氧量和6分钟步行试验的成绩都有显著提高。(注3)也就是说,即使是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也可以通过锻炼提高心肺功能,改善慢性阻塞性疾病。如果你是呼吸系统正常的普通人,进行运动更是可以增强自己的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

三、运动对骨骼的影响

1.发育期,中低强度的运动对骨骼生长有帮助,强度过大反而会起到反作用。

2.成年期,运动或者高负荷对保存骨量和少量增加骨量有帮助。

3.绝经前,女性开始进行跑步训练,对保存骨量有极大帮助,绝经后则帮助较小。

4.连续训练有助于提高骨量,不连续训练对提高骨量帮助较小。

结论:适量运动对骨量的增长和保存都呈现促进作用。

Kiiskinen等学者曾对小鼠进行过实验,在小鼠从14天龄开始训练,每天跑80分钟,每分钟跑18米。12周时股骨较对照组粗大,但当持续训练到21周,或者每天跑步延长到120分钟时,股骨反比对照组细(注4)。

在青少年的生长时期,如果你进行低强度和中等强度的适量运动,那么你的小梁骨和皮质骨都会增加。但如果强度过大,小梁骨和皮质骨反而会减少,力学性能也将下降。(注5)同样有学者研究指出,青春期前的体操运动员的承重部位的骨密度高于对照组的平均骨密度;随着训练持续时间的增加,她们的全身,脊柱、腿部骨密度的增加高于对照组,并在退役多年后仍保持较高骨量。表明可能运动增加骨密度的适宜时间是青春期前,青春期前的运动可减少绝经后骨折的危险。(注6)

有学者曾经对成年母猪、成年小鼠、成年火鸡,以及长跑者等多种生物进行测试。在上述横向实验中,运动负荷组有相对较高的骨量。但是众向实验中,骨量没有明显变化。因此可以认为,成年期,运动的主要作用是保存骨量,以及少量增加骨量。(注5)学者Lane还做过研究,女性如果在绝经前进行长跑训练,对保存骨量有极大帮助(注7),但是绝经后再开始训练就没有明显帮助。Jacobsen等人比较了同龄运动员与非运动员绝经后的腰椎和桡骨的矿物质含量,结果明显是前者大于后者,前者和年轻人群的骨量相当。Barengolts等人也通过运动实验证实运动负荷对疏松骨的有益作用(注5)

Dalsky等对17名55一70岁女性进行行走、慢跑和爬楼梯训练,每周3次。9个月后,腰椎骨矿物质含量增加5.2%,22个月后增加6.1%。而停止训练13个月后,骨矿物质含量只比原来多1.1%。说明不连续训练不利于维持骨量(注8)。

四、运动对慢性疾病的影响

研究表明

1.科学合理的运动对心血管疾病有显著预防和康复作用

2.运动对防范和治疗糖尿病有帮助

3.运动对防范和呼吸系统疾病有帮助(见第一部分)

4.运动可以降低高血压与高血脂的风险

结论:有氧运动对慢性疾病有很好的防范和治疗效果。

随着年龄的增长,脂类会不断地侵蚀动脉血管,所以动脉的弹性会变差,造成动脉硬化。血管越易硬化,血液流速越缓慢,甚至被堵而发生脑血管意外、心绞痛及心肌梗死等而危及生命。而体力活动过少是动脉硬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有氧运动本身可以提高机体的抗氧化水平从而防止动脉硬化。

而在医疗中,有氧运动也是对糖尿病的一种辅助疗法,它能促进糖的氧化利用,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还可避免肥胖和精神过度紧张。有资料表明,糖尿病患者在运动治疗后的血糖、果糖胺、体质量指数有明显下降(注9)。

美国学者曾选146名21-96岁的健康男女作为受试者,这些人员没有锻炼习惯,之后测试人员对这146名进行“动脉硬化指数”测定,然后指导受试者进行“单车锻炼”,研究表明长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以有效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降低体内脂质过氧化物和自由基水平,降低动脉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注10)。

雷启蓉等人曾以4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

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有氧运动训练,每日训练1.0~1.5小时,经过3 个月的有氧运动,实验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 小时血糖较对照组降低。(注11)

五、结束语

如果一个老人的骨骼肌比同龄人发达、心肺功能也优于同龄人、骨量也较一般人多,更没有慢性疾病,那么,他的生理年龄就比实际年龄要小,寿命和健康程度也要远优于其他人,因为他的机体衰老被延缓了。

这就是我想要表达的东西:生命,就是在于运动。

我想说,判断一条消息是否是虚假的很简单。如果这个消息是颠覆常识的,你可以先默认它为虚假的。然后你去看它的来源、作者和论证方式。如果来源是一些化妆品、房地产的账号,作者是完全不知名的民间人士,论证方式完全靠举例子、打比方,没有任何的文献引用,基本可以判定其为虚假。这个方法至少可以让你在网络上减少99%被骗的可能性。

运动可以促进身体健康这应当是常识,颠覆性的结论提出来后却没有任何严格的论证,为什么还要去相信它?说什么运动会损害健康的人,你别找借口了,你就是懒。

参考文献

[1]满君等.增龄骨骼肌萎缩及运动对其影响机理的实验研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1.3

[2]Nell McCartny,et A longitudinal trial of weight training in the elderly continued improvements in two years [J]. Journal of Gerontology,1996,51A( 6):B425-B438.

[3]谢淑丽等.康复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肺运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3.7

[4] Kiiskinen A,et al.Physical training and connective tissues in young mice,biochemistry of long bones [J]. Appl Physiol 1978,44:50

[5]阎景龙.运动负荷对骨骼的影响[J].医用生物力学,1994.2

[6]Bass S,Pearce G,et al.Exercise before puberty may confer residual benefits in bone density in adulthood:studies in active retired female gymnasts [J].Bone Miner Res,1998.13(3):500~7

[7]Lane NE,et al. Long-distance running ,bone density and osteoarthritis [J]. Am Med Assoc 1986;255:1147

[8]Lane NE,et al.Running .Osteoarthritis and bone deasity :initial 2-year iongiudinal study [J] . Am J Med 1990;88:452

[9] 刘涛波等.有氧运动对人体心血管功能及血液相关指标的影响[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4

[10]Sanchez-Muniz FJ,Oubina Rodenas S,et al .Platelet aggregation,thromboxane production and thrombogenic ratio in postmen opausal women consuming high oleic acid-sunflower oil or palmolein.Eur J Nutr 2003;42(6):299-306 [11] 雷启蓉,张泽芳,王惠兰.运动疗法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J] 中国临床康复,2005.9

高中体育:体育锻炼与学习的关系

摘要: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和调查研究法等方法阐述了现代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什么是心理健康,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表明了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对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体育活动可以促进智力的发展,提高自我知觉和自信心,增加社会交往,减轻应激反应,消除疲劳,治疗心理疾病。 关键词:体育活动;体育教学;心理健康 一、引言 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竞争性的增强,使得家长和社会对青少年的期望水平愈来愈高。中小学生除了日渐加重的学业和考试负担之外,来自社会、父母、友人以及生活环境等方面的精神压力也愈来愈大。长期的心理压力困扰会导致各种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现象的产生,如:厌学、弃学、离家出走、焦虑、抑郁、早恋、自卑,甚至犯罪、自杀等。过重的心理压力不仅影响他们的身体发育,还会严重影响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时有报道[2] 。据中国辽宁省教育研究院的专家在1994~1995年所做的调查表明,在北京、上海的独生子女中,心理变态率竟高达50%以上,有35%的中小学生和20.3%的大学生存在有心理异常现象。香港也有调查指出,58%以上的青年学生试图自己来对付日益加重的心理压力,然而,3.8%的人在过度压力的情况下想自杀。《新民晚报》1995年12月4日刊载张弘的文章“人才济济处,心病何趋多?”调查表明,大学生中30%

的人都有“心病”。这些现象正在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和高度重视。 在国内外有关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文献中,对于心理压力的诱因还缺乏较全面的分析,同时,关于如何指导和克服青少年的心理障碍,怎样促进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为了探讨解决当前青少年心理压力的有效途径并努力促进他们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很多人在不断研究体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现代社会所需的人材,不单要求有健壮的体魄,而且要求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我们的社会,各种竞争日趋激烈,「优胜劣败」的机制被广泛运用,讯息流动大大加快,整个社会的进行节奏急剧加快,与此同时,各种消极、腐朽的社会现象也在充分暴露。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如果不是身心全面发展的人,在当今社会上就难有所作为。 心理健康包括下列五个方面[1]: (1)智力正常。所谓智力,就是人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正常智力水平是人们从事各种活动最基本的心理条件。观察能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判断能力、操作能力是智力的主要组成因素。从智力测量角度来衡量,智商在60至90以下的都是智力低常,即心理不健康。 (2)情绪健康。情绪稳定是情绪健康的重要标志。情绪稳定表明一个人的中枢神经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意味着机体功能的协调。喜怒无常是情绪不健康的表现。心情愉快是情绪健康的另一个重要标

《运动和力》全章复习与巩固--运动和力的关系(基础)知识讲解

运动和力》全章复习与巩固—运动和力的关系(基础) 【学习目标】 1、认识力的作用效果,能用示意图描述力; 2、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重力的概念;理解重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即重心); 3、知道什么是弹力及弹力产生的条件;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会使用弹簧测力计; 4、知道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知道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5、理解物体的惯性、牛顿第一定律; 6、知道二力平衡,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知识网络】 【要点梳理】知识点一、力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要点诠释: 1、力的作用效果包括两方面: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物体的形状。 2、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因此把它们叫做力的三要素。 3、力的示意图 4、力的相互性:任何物体之间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也受力。因此,同一物体既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相对的。 知识点二、重力 1、重力的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符号:G 。要点诠释: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不论它是运动还是静止,不论它是固态、液态还是气态,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如在上升过程中的氢气球仍受重力。一切物体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都是地球。 2、重力的三要素 (1)重力的大小: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公式:G=mg 或g=G/m ,其中g=9.8N/ ㎏,粗略计算可以取g=10N/kg 。注意:利用公式G=mg 进行计算时,质量m 的单位必须是㎏,不能用g,否则计算得出的数据就会有错误。 (2)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据此制成了重垂线来检查墙壁是否竖直,也可改进后检查窗台、桌面等是否水平。 注意:竖直向下与垂直向下不同,所谓竖直向下是指向下且与水平面垂直,其方向是固定不变的。 (3)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有些力(如摩擦力)作用在物体上的作用点不好确定,我们在作力的示意图时,也常把这些力的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处。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如球的重心是它的球心。 知识点三、弹力 1、弹力的概念: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要点诠释: (1)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叫做弹性。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叫弹性形变;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物体的弹性形变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 (2)日常所称的拉力、压力、支持力等,其实质都是弹力。例如,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其实质就是桌面发生了微小的形变后对茶杯向上的弹力。 注意: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不能完全复原。

运动员等级标准

F o r p e s n a u s e o n y s u d y a n d r e s a c h n o f r c m me r c a u s e 膅男子: 莃等 级 标准薇项目 蒄国际级 薃运动健将 膁运动健将 蚇一级 袅运动员 芅二级 羀运动员 羁三级 芆运动员 螃100米 羃手计肀无蚇无蒅无螂11.5 膀12.4 袃电计蒁10.25 芀10.50 芅10.93 蚅11.74 芀12.64 莀200米蚆手计肃无芃无蒀无 23.625.5电计20.6221.3522.0223.8425.74 400米 手计无无无53.056.5 电计45.7447.6049.6053.1456.64 800米1:46.301:51.001:54.502:03.002:16.00 1500米3:38.203:48.003:54.904:15.004:40.00 3000米无无8:35.009:10.0010:05.00 5000米13:31.4514:10.0014:40.0016:10.0017:40.00 10000米28:19.0029:45.0030:50.0034:00.0037:00.00 110米栏手计---16.018.0电计13.7814.2014.7316.2418.24 200米栏手计---26.028.5电计--24.7426.2428.74 400米栏手计---1:00.01:08.0电计50.0051.5054.141:00.141:08.14 3000米障碍8:28.808:47.009:15.0010:10.0011:20.00马拉松2:13:002:20:002:34:003:10.004:00:00 10000米竞走(场地)--44:00.0049:00.0054:00.00 20公里竞走1:21:201:24:001:35:202:03:302:24:30 50公里竞走3:55:004:05:004:23:204:45:305:18:30跳高 2.27 2.20 2.00 1.83 1.60撑竿跳高 5.50 5.15 4.80 4.00 3.50 等级 标准 项目 国际级 运动健将 运动健将 一级 运动员 二级 运动员 三级 运动员 跳远8.007.807.30 6.50 5.60三级跳远16.8516.1015.3513.6012.10铅球(7.26千克)20.1017.7016. 2012.509.50

中考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附答案

一、初中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 1.两个质量相同的钩码,下端固定有纸带并穿过打点计时器,在拉力作用下两钩码分别同时从同一位置开始沿竖直向上方向运动,纸带上留下的点迹如图(a)所示,它们的s—t 图像如图(b)所示.则 A.甲的拉力大 B.甲的机械能小 C.乙的动能小 D.无法判断 【答案】C 【解析】 【详解】 A.在图a中的甲、乙两图中,打点计时器打出的各点之间的距离是相同的,由此确定钩码在这两种情况下都是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平衡状态,所受的力一定是平衡力,此时的钩码只受两个力的作用:弹簧秤竖直向上的拉力和重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这两个力相等,即甲、乙的拉力都等于各自钩码的重力,由于钩码的质量相等,则重力相等,所以甲的拉力等于乙的拉力.故A不符合题意; BCD.两个钩码的质量相同,由题意知,两个钩码上升的高度相同,由图(b)知,甲、乙上 升相同的高度,甲所用时间小于乙所用时间,根据v=s t 可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所 以,甲的动能大于乙的动能,甲的势能等于乙的势能,机械能为动能和势能之和,所以,甲的机械能大于乙的机械能.故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2.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甲、乙丙三块石头均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石头对乙石头的压力和乙石头对甲石头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丙石头对乙石头的支持力和甲石头对乙石头的压力的大小不相等 C.甲、乙、丙三块石头所受合力不为零

D.乙石头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甲石头对乙石头的压力和乙石头对甲石头的支持力,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B.乙石头处于平衡状态,丙石头对乙石头的支持力 =+ F G G 甲乙 支 甲石头对乙石头的压力 = F G 甲 压 所以丙石头对乙石头的支持力和甲石头对乙石头的压力的大小不相等,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甲、乙、丙三个石块处于静止状态,是平衡状态,所受合力为零,故C错误;C符合题意; D.乙石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丙石块对乙的支持力、甲石块对乙的压力三个力的作用,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水平面上叠放着A,B两个物体,在水平方向力F1和F2的作用下,以共同的速度v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已知F1=10N,F2=6N,那么物体A、B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对B的摩擦力为10N,向右 B.B对地面的摩擦力为4N,向左 C.A受到摩擦力为4N,向左 D.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6N,向左 【答案】A 【解析】 【详解】 A.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A受到B的摩擦力水平向左,大小是10N,则B上表面受到A的摩擦力水平向右,大小是10N,故A正确; C. A相对于B保持静止状态,水平方向上A受到拉力F1和摩擦力作用,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拉力F1是10N,A受到B的摩擦力是10N,故C错误; D.物体B进行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上受到A对B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地面对B水平向左的摩擦力、水平向左的拉力F2,这三个力是平衡力,所以,地面对B水平向左的摩擦

浅谈体育运动与健康的关系

浅谈体育运动与健康的关系 摘要目前,体育与健康已成为热点问题。体育运动是生命的一种表现形式, 对增进身体健康的积极作用已被普遍认识,是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塑造健美体态的重要手段。体育是通过身体运动的方式进行的,它要求人体直接参与活动,这是体育最本质的特别之一。这个特别就决定了体育有健康的功能.另一方面,运动能够调节情绪,锻炼意志,提高人们心理健康水平.坚持体育运动,能达到健身、健心、健美的效果. 所以体育与健康的关系可以定义为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即以体育为手段,以健康为目的。 关键词体育健身健美健心 体育运动是生命的一种表现形式, 对增进身体健康的积极作用已被普遍认识,是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塑造健美体态的重要手段.体育是通过身体运动的方式进行的,它要求人体直接参与活动,这是体育最本质的特点之一. 这个特点就决定了体育有使人健康的功能.另一方面,运动能够调节情绪,锻炼意志,提高人们心理健康水平.坚持体育运动,能达到健身.健心.健美的效果. 1 概念内涵的理解分析 1.1 体育含义的理解分析 体育一词,其英文本意是“physical education”,指的是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的教育,直译为身体教育,简称体育。“体育”一词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含义:用于狭义时,一般指体育教育;用于广义时,则与通常所说的“体育运动”相同,其含义是指以人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由于多种复杂的历史和社会的原因, 体育这个词, 至少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 在我国还会有着多重含义, 不同的社会群体和个体对体育均有自己不同的理解, 虽然都说的是体育而内涵却不相同。例如: 朱容基总理在2000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多处提到的体育, 就有其不同的内涵。部分学者将体育归纳理解为五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是指体育作为概括性的总概念; 第二是指教育领域同德育、智育、美育等并构的体育;第三是指竞技体育; 第四是指社会大众以增强体质为目的的身体运动和调节活动; 第五是指人们的各种

摩擦力 力与运动的关系

学大教育辅导讲义 年 级 九 辅导科目 物理 学科教师 姚老师 课次数 课 题 摩擦力 力与运动的关系 知识点及例题精讲 一、摩擦力 [中考考点]:(1)影响滑动摩擦的因素(2)摩擦力的有无(3)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中考题型]:填空题,选择题,作图题,计算题。 [知识网络]: 产生条件:接触、挤压、相对滑动 大小:F=μF 滑动摩擦力 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作用点:接触面上 产生条件:接触、挤压、有相对运动趋势 摩擦力 静摩擦力 大小:0<F ≤Fmax 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作用点:接触面上 滚动摩擦:做一般了解。 [知识要点]: 思考:质量为m 的木刷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刷受几个力?大小、 方向如何?画出木刷受力示意图 一、摩擦力 1.产生摩擦力的条件:相互接触的粗糙物体间存在压力且具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⑴ 两物体接触并挤压;两物体间存在压力是产生摩擦力的必要前提。 ⑵ 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 ⑶ 接触面不光滑。“光滑”是指不存在摩擦。 2.摩擦力的分类:摩擦力可分为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滚动摩擦力。 二、滑动摩擦力 1.滑动摩擦力:两个相互挤压的物体,当接触面存在相对运动时,接触面上产生障碍相对运动的力,叫滑动摩擦力。 2.产生条件:⑴两物体接触并挤压;⑵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⑶接触面不光滑。 3.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⑴ 总是跟接触面相切,与相应的弹力垂直。⑵ 总是障碍两物体间相对运动的进行,“相对”是指接触的物体,它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也可能相反 例:试判断下列两种情况下物体所受摩擦力方向: ⑴ 沿水平地面向右滑动的木箱 ⑵ 放在匀速运动的水平传送带上的物体。 4.滑动摩擦力大小 ⑴ 滑动摩擦力f 跟压力N 成正比,公式N f μ=。 ⑵ 动摩擦因数μ,μ的数值与相互接触面的材料、粗糙程度有关,μ没有单位。 ⑶ N 为两物体接触面正压力。 三、静摩擦力 1. 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接触面存在相对运动趋势但没有发生相对运动时,接 mg mg mg

体育运动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浅析体育运动与身心健康的关系 软件学院张金鹏54080507 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有一句家喻户晓的名言——生命在于运动,波兰著名女科学家居里夫人也认为,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可见体育运动和对于强健身心,保证健康优质的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在社会压力逐步提高的今天,体育运动的重要性更加显得突出、引人注目。当然这已经是我们大部分人所持有的共识了,但是我们很少有仔细的思考体育运动到底和身心健康有着什么样的具体的关系,借着此次机会,在下面谈谈我的鄙见。 总的来说,体育运动对身心健康有着广泛的促进作用,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 从身体健康和锻炼的角度,首先,体育运动可以有效地提高人体的脏器,尤其是心肺的功能。众所周知,经常运动的人新陈代谢旺盛,心壁增厚,心肌增强,心跳频率减少,肺活量增大,这一切都预示着心肺功能的显著增强。不仅如此,规律的适量的运动还有助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功能的改善。其次,体育运动能够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并且能够提高人的运动能力。科学研究表明,在青少年时期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在校学生,身体素质对比对照组占明显的优势。体育运动对青少年,包括在校大学生的骨骼、肌肉的发育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再次,体育运动能够改善人的中枢系统的功能。这一点尝尝被大家所忽视。体育运动对大脑中枢神经系统有着十分良好的促进作用,能够提高大脑的兴奋度,使其反应加快。对长期用脑的脑力工作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最后,体育运动对于身体的抗病能力有着显著的作用。我们也能很容易的看到,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生病的几率平均较少,而且即使生病了,平均的康复时间也比较短。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单单从身体健康的角度考虑,体育运动就已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当然人是身心合一的整体,体育运动不仅仅对身体健康有着显著地作用,对于心理健康仍然作用巨大。 首先,体育运动能够培养人的意志品质。我们知道,体育的特点就是激烈,艰苦,竞争等。而这一切都要求参与者能够有较强的毅力,耐力,同时我们说,体育运动的过程本身就是在提升参与者的意志品质,培养其沉着果断,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其次,体育运动能够使人际关系和谐。大部分体育运动都是团体项目,这就要求队员们能够相互配合,而在这个过程中,无形的就提升了参与者的团结的品质和集体荣誉感,并且由于相互的配合,总能够带来十分良好的人际关系,队友们的互帮互助可以延伸到体育场之外的生活的各方各面。再次,体育运动能够显著的调节人的情绪。经常进行体育运动的人能够用体育运动这一手段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在实际的生活中我们也能清楚地看到,郁闷了,打一场篮球,踢一场足球,过后一切的烦恼都烟消云散了。可以说体育运动是很好的宣泄手段,如果得到充分利用,这对快乐优质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体育运动与人的身体和心理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促进关系,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应该认识到这一点,主动参与体育运动,并且将其培养为一生的爱好,使其发展成终生体育,为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服务。还等什么?赶紧参与到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中来吧!!!

【物理】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及答案

一、初中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 1.如图所示,重力分别为G甲和G乙的甲乙两个物体叠放在一起,放在水平桌面上。甲物体对乙物体的压力为N1,乙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N2,水平桌面对乙物体的支持力为N3,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G甲与N1是一对平衡力 B.G乙与N2大小相等 C.N2与N3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N3大小等于N1与N2大小之和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甲物体受到重力G甲和它对乙物体的压力为N1,这两个力分别作用在甲和乙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不是平衡力,故该选项错误; B.乙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N2等于甲、乙两物体的重力之和,即 N2=G甲+G乙 故该选项错误; C.乙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N2,水平桌面对乙物体的支持力为N3,这两个力分别作用在乙和水平桌面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该选项正确; D.N3与N2是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即 N3=N2=G甲+G乙 甲物体对乙物体的压力为N1等于甲的重力即N1=G甲,故N3大小不等于N1与N2大小之和,故该选项错误。 故选C。 2.如图所示,将带钩的木块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桌面上,小明水平拉动木块,在木块加速 ..运动过程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B.木块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减小 C.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绳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答案】D 【解析】 【分析】 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是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物体做加速运动,拉力大于摩擦力;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绳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绳对木块的拉力作用在木块上,木块对绳的拉力作用在绳上,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详解】 AB.木块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桌面上,压力一定,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摩擦力大小不变,故AB错误; C.木块做加速运动,拉力大于摩擦力,故C错误; D.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绳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在不同的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正确。 故选D。 3.一辆卡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下列选项中的两个力属于平衡力的是() A.卡车所受的重力和地面对卡车的支持力 B.卡车所受的重力和卡车对地面的压力 C.卡车对地面的压力和路面对卡车的支持力 D.地面对卡车的摩擦力和卡车对地面的摩擦力 【答案】A 【解析】 【分析】 平衡力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详解】 A.卡车静止,卡车所受的重力和地面对卡车的支持力是平衡力关系,故A正确; B.卡车所受的重力和卡车对地面的压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平衡力,故B错误; C.卡车对地面的压力和路面对卡车的支持力,分别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 D.地面对卡车的摩擦力和卡车对地面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A。 4.如图l所示,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块,受水平拉力F作用,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从t=0开始,小兵每隔2s记录的物块位置和时刻如图3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体育锻炼与健康的关系

体育锻炼与健康的关系 1.体育对人体健康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生命在于运动”深刻地体现了体育在促进人体发展和增强体质方面的重要作用: (1)体育锻炼能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及其主导部分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增强,从而改善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灵活性,提高大脑皮层的分析综合能力,以保证机体对外界不断变化的环境有更强的适应能力; (2)体育活动促进有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运动系统的机能,还可以提高神经系统对肌肉的控制能力; (3)体育锻炼能促进内脏器官机能的提高,促使心肌发达,心脏功能增强; (4)体育锻炼能提高人体呼吸系统的机能,使肺活量增大,氧交换能力增强,呼吸效能提高; (5)体育锻炼还能增强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提高对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的免疫力。 2.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有积极的作用 (1)体育锻炼能预防和治疗病态心理 病态心理指诸如猜疑、嫉妒、以自我为中心、孤芳自赏等消极的心理现象。 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不仅能锻炼身体,而且能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和良好的竞争意识。有助于学生形成稳定、积极的心态。

现代体育运动要求参加者对运动过程的千变万化须迅速地做出准确的判断,并立即付诸行动,做出调整,所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使头脑灵活,反应敏捷,大大提高思维和应变能力。 在体育活动中,通过对技、战术分解与组合的学习,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分类、综合、比较和判断水平,能增强对病态思维的免疫力。 (2)体育锻炼可以调节人的情感,消除不良情绪,稳定心理平衡,减少疾病发生。 有关研究认为:紧张、恐惧、焦虑、忧伤、沮丧、悲观、嫉妒、暴怒等消极情绪对健康不利;通过体育锻炼所产生的快乐、愉悦、成就感等积极情绪,则是抗疲劳、抗衰老、抗疾病及抵抗不良情绪的“良方”。 3.体育锻炼有助于培养人们良好的个性心理特征 严格地讲,一个人在心理活动领域内完善无缺,几乎是不可能的。研究表明,各种压力和挫折,是引起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体育锻炼能提高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有利于应付各种精神压力,减少心理障碍的发病率。

合力与运动的关系

合力与运动的关系 合力与运动的关系可从下面两方面理解: 1.若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合力不为零,即物体受到非平衡力作用,这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必然要发生改变,反过来,若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了,则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必然不为零。 例1 一个原来静止的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若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则这个物体将() A.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一定继续静止。 C.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也可能继续静止。 D.一定由静止变为运动。 分析: 两个力和三要素完全相同,是指这两个力的方向、大小和作用点都相同。根据“二力合成”知识可知,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大小之和,即物体受到的合力不为零(非平衡力),这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必然发生改变,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 2.若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合力为零,即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这时物体将处于平衡状态,即保持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反过来,若一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物体必受到平衡力作用,即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必为零。 例2 一个载重气球在空中受到1000牛的浮力时匀速竖直上升.若在所载重物中再加入重100牛的物体,气球就能匀速竖直下降,设气球在上升和下降时受到的浮力和阻力大小均不变.则 A.气球上升时受到合力比下降时大. B.气球上升时受到的重力是900牛. C.气球上升和下降时受到的阻力均为50牛. D.气球下降时运动状态一直在改变. 分析气球上升或下降时,都是在竖直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即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合力都为零,所以选项A和D是错的.气球上升时,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F浮,竖直向下重力G和阻力f,由合力为零,有F浮-(G+f)=0 (1) 同理,气球下降时有G+100牛)-(F浮+f)=0 (2) 由(1)(2)式,考虑到F浮=1000牛,可得G=950牛,f=50牛.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

苏教版八年级物理力和运动的关系教案2

第三节力和运动的关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逻辑推理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和观察实验现象,明确什么是非平衡力,什么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车实验,在实验的基础之上进行科学推断,从分析归纳中领会物体的惯性和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从实验现象和对生活现象的观察,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学习科学家在实验的基础上丰富的想象力和不断进取的精神,经受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自己科学推理、科学探究的能力。 二、引入新课 要求学生仔细阅读对话框中的内容。 从刚才的对话框中,我们获得了这样的经验:物体不推不动,即物体受力时就会运动,不受力时就会静止,也就是说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人们从公元前300多年的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时代一直到伽利略诞生的16世纪,二千年来人们一直抱着这样的观点。这样的观点是否正确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来学习本学期的最后一节:力与运动的关系。 三、新课部分 1、活动10.5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过力的两大作用效果,是什么? 学生: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教师:如果物体不受力的作用,物体将会处于什么样的运动状态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回答这个重要的问题。 教师:要求阅读活动内容后回答相关问题。(2分钟) 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阅读。 教师:对活动提出如下问题。 ①请推测如果运动的汽车受到的阻力越小,汽车运动的路程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②实验中是通过怎样的方法来改变小车受到的阻力的? ③小车所受的阻力的方向指向哪里?和运动的方向间是什么关系? ④为什么要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 学生:对上述问题逐一回答。 ①汽车的运动路程会变长。 ②是通过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改变小车受到的阻力的。(毛巾、棉布、木板)

田径运动员等级标准

田径运动员等级标准

田径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总局公布版2013.11.28) 项目 国际级 运动健将 运动 健将 一级 运动员 二级 运动员 三级 运动员 100米手计———11.50 12.40 电计10.25 10.50 10.93 11.74 12.64 200米手计———23.60 25.50 电计20.62 21.35 22.02 23.84 25.74 400米手计———53.00 56.50 电计45.74 47.60 49.60 53.14 56.64 800米1:46.30 1:51.00 1:54.50 2:03.00 2:16.00 1500米3:38.20 3:48.00 3:54.90 4:15.00 4:40.00 3000米——8:35.00 9:10.00 10:05.00 5000米13:31.45 14:10.00 14:40.00 16:10.00 17:40.00 10000米28:19.00 29:45.00 30:50.00 34:00.00 37:00.00 110米栏手计———16.00 18.00 电计13.78 14.20 14.73 16.24 18.24 ●110米栏(青年组栏高0.990)手计——13.99 15.40 17.40 电计——14.23 15.64 16.64 ●110米栏(少年组栏高0.914)手计——13.49 14.80 16.80 电计——13.73 15.04 17.04 ●110米栏(少年乙栏高0.914.栏距 8.7)手计———14.30 16.30 电计———14.54 16.54 ●300米栏(少年乙栏高0.762)手计———41.99 47.99 电计———42.13 48.13 400米栏手计———1:00.00 1:08.00 电计50.00 51.50 54.14 1:00.14 1:08.14 ●400米栏(少手计——52.86 58.36 1:06.36

人体健康与体育锻炼的关系

人体健康与体育锻炼的关系 首先体育锻炼与身体生理健康的关系。 人体由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排泄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和感觉器官等组成。体育锻炼是由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配合所完成,同时,体育锻炼又对各器官系统产生良好影响。 一、体育锻炼与消化系统。消化系统是由消化管与消化腺组成。消化系统可把食物转化为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将它送入淋巴和血流,以供身体生长和维持生命用,并将代谢过程中的残渣排出体外。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对消化系统的机能有良好影响,可使胃肠的蠕动增强,消化液的分泌加多,因而使消化和吸收的能力提高;也能增加人体对食物的欲望和需要量,有利于增强体质。 二、体育锻炼与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是指挥整个机体活动的"司令部"。人体的一切活动,其本质都是神经系统的反射活动,都是经过感知、分析、判断、作出反应这个过程来完成的。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改善和提高神经系统的反应能力,使之思维敏捷,调控身体运动更准确协调;还能有效地消除脑细胞的疲劳,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三、体育锻炼与运动系统。运动系统又称骨骼肌肉系统,是由骨骼、关节和肌肉构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使骨密质增厚,骨变粗,骨面肌肉附着处突起明显,骨小梁的排列根据张力和压力更加整齐有规律,这是由于骨的新陈代谢加强,骨的血液循环得到改善,从而在形态结构上产生良好变化的结果。经常参加科学的体育锻炼,可使人体关节的机能得到提高。关节面骨密质增厚,提高对运动负荷的承受能力;关节面软骨增厚,既加大了关节的稳固性,又提高了关节的运动缓冲能力;关节囊增厚,加固关节;关节囊内层的滑膜层分泌滑液功能提高,减少软骨之间摩擦;关节滑膜囊与滑膜皱襞的形态、结构产生良好变化,避免关节面过大的撞击和摩擦;关节周围肌腱和韧带增粗,加强了关节的稳固性,提高了运动能力。经常参加锻炼可使肌肉体积明显增大,肌肉的工作能力大大提高,肌肉灵活协调、反应迅速、准确有力、耐久高效。还可以消除多余脂肪,防止肥胖症。 四、体育锻炼与心肺循环系统。在人体的各器官系统中,由呼吸系统与心血管系统组成的人体氧运输系统(即心肺系统),对人的健康及生命活动有十分重要作用。人体通过心肺循环系统将氧气和营养物质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人体的各个细胞,同时将其代谢最终产物向体外运输与排出,这是维持人体新陈代谢的基础。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体育锻炼对人体器官系统的影响有双向效应;一方面,我们要肯定科学体育锻炼对人体器官系统能产生良好影响;另一方面,如果体育锻炼违背了客观规律,也会有害健康。缺少科学性的盲目锻炼,对人体的健康促进作用很小,甚至还可能使锻炼者产生损伤、疲劳等症状,严重损伤身体机能。因此,我们必须在科学原理指导下进行有规律的运动。

体育运动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体育运动与身体健康的关 系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浅析体育运动与身心健康的关系 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有一句家喻户晓的名言——生命在于运动,波兰着名女科学家居里夫人也认为,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可见体育运动和对于强健身心,保证健康优质的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在社会压力逐步提高的今天,体育运动的重要性更加显得突出、引人注目。当然这已经是我们大部分人所持有的共识了,但是我们很少有仔细的思考体育运动到底和身心健康有着什么样的具体的关系,借着此次机会,在下面谈谈我的鄙见。 总的来说,体育运动对身心健康有着广泛的促进作用,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 从身体健康和锻炼的角度,首先,体育运动可以有效地提高人体的脏器,尤其是心肺的功能。众所周知,经常运动的人新陈代谢旺盛,心壁增厚,心肌增强,心跳频率减少,肺活量增大,这一切都预示着心肺功能的显着增强。不仅如此,规律的适量的运动还有助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功能的改善。其次,体育运动能够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并且能够提高人的运动能力。科学研究表明,在青少年时期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在校学生,身体素质对比对照组占明显的优势。体育运动对青少年,包括在校大学生的骨骼、肌肉的发育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再次,体育运动能够改善人的中枢系统的功能。这一点尝尝被大家所忽视。体育运动对大脑中枢神经系统有着十分良好的促进作用,能够提高大脑的兴奋度,使其反应加快。对长期用脑的脑力工作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最后,体育运动对于身体的抗病能力有着显着的作用。我们也能很容易的看到,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生病的几率平均较少,而且即使生病了,平均的康复时间也比较短。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单单从身体健康的角度考虑,体育运动就已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当然人是身心合一的整体,体育运动不仅仅对身体健康有着显着地作用,对于心理健康仍然作用巨大。 首先,体育运动能够培养人的意志品质。我们知道,体育的特点就是激烈,艰苦,竞争等。而这一切都要求参与者能够有较强的毅力,耐力,同时我们说,体育运动的过程本身就是在提升参与者的意志品质,培养其沉着果断,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其次,体育运动能够使人际关系和谐。大部分体育运动都是团体项目,这就要求队员们能够相互配合,而在这个过程中,无形的就提升了参与者的团结的品质和集体荣誉感,并且由于相互的配合,总能够带来十分良好的人际关系,队友们的互帮互助可以延伸到体育场之外的生活的各方各面。再次,体育运动能够显着的调节人的情绪。经常进行体育运动的人能够用体育运动这一手段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在实际的生活中我们也能清楚地看到,郁闷了,打一场篮球,踢一场足球,过后一切的烦恼都烟消云散了。可以说体育运动是很好的宣泄手段,如果得到充分利用,这对快乐优质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体育运动与人的身体和心理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促进关系,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应该认识到这一点,主动参与体育运动,并且将其培养为一生的爱好,使其发展成终生体育,为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服务。还等什么赶紧参与到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中来吧!!!

力与运动的关系教案设计

力与运动的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能联系生活实际来解释有关惯性现象;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经过分析、归纳和推理建立牛顿第一定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生活实践与观察思考,感悟到生活中力与运动关系的存在,激发学习与探究物理规律的欲望与动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牛顿第一定律 【难点】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 【教学准备】 斜面、木板、玻璃板棉布、小车、重物、纸条、水杯、水、鸡蛋、硬纸片、木块、棋子、木尺、空塑料瓶数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力的作用效果 物体间的力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我们怎样判断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呢?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分析讨论课本图 图a火箭发射时,在推力作用下由静止变为运动,而且越来越快; 图b列车进站时,在阻力作用下由快变慢,最后停下来; 图c足球在运动员的作用下改变了运动方向,这些变化都是在力的作用下发生的。 由此可见,当人们观察到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时,就可以判断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这里提到一个新概念“运动状态的改变”,请同学们看书“信息快递”。

在物理学中往往把“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称为力的作用效果。即力的作用效果是: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力的作用效果是: (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2)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大量的实验和研究表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二、力与运动的关系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定律所说的物体不受外力的情况是一种理想情况,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因为在现实在不存在不受力的物体。 (2)定律说明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力并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力可以使物体从快变慢,从慢变快,或者改变运动的方向。 2.当物体受两个力而平衡时,为什么运动状态改变呢?这是因为这两个力从相反的方向力图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它们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了。 例如,行驶中的汽车,如果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大小相等,它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如果物体受到的力不满足平衡条件,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会发生改变。例如,行驶中的汽车,如果受到的牵引力大于阻力,汽车就加速行驶;如果受到的牵引力小于阻力,汽车就减速行驶。 4.用多媒体展示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情况和在非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情况。 5.分析跳伞运动员从飞机上跳下时在各个阶段的受力情况。

体育运动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浅析体育运动与身心健康的关系 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有一句家喻户晓的名言——生命在于运动,波兰着名女科学家居里夫人也认为,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可见体育运动和对于强健身心,保证健康优质的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在社会压力逐步提高的今天,体育运动的重要性更加显得突出、引人注目。当然这已经是我们大部分人所持有的共识了,但是我们很少有仔细的思考体育运动到底和身心健康有着什么样的具体的关系,借着此次机会,在下面谈谈我的鄙见。 总的来说,体育运动对身心健康有着广泛的促进作用,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 从身体健康和锻炼的角度,首先,体育运动可以有效地提高人体的脏器,尤其是心肺的功能。众所周知,经常运动的人新陈代谢旺盛,心壁增厚,心肌增强,心跳频率减少,肺活量增大,这一切都预示着心肺功能的显着增强。不仅如此,规律的适量的运动还有助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功能的改善。其次,体育运动能够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并且能够提高人的运动能力。科学研究表明,在青少年时期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在校学生,身体素质对比对照组占明显的优势。体育运动对青少年,包括在校大学生的骨骼、肌肉的发育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再次,体育运动能够改善人的中枢系统的功能。这一点尝尝被大家所忽视。体育运动对大脑中枢神经系统有着十分良好的促进作用,能够提高大脑的兴奋度,使其反应加快。对长期用脑的脑力工作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最后,体育运动对于身体的抗病能力有着显着的作用。我们也能很容易的看到,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生病的几率平均较少,而且即使生病了,平均的康复时间也比较短。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单单从身体健康的角度考虑,体育运动就已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当然人是身心合一的整体,体育运动不仅仅对身体健康有着显着地作用,对于心理健康仍然作用巨大。 首先,体育运动能够培养人的意志品质。我们知道,体育的特点就是激烈,艰苦,竞争等。而这一切都要求参与者能够有较强的毅力,耐力,同时我们说,体育运动的过程本身就是在提升参与者的意志品质,培养其沉着果断,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其次,体育运动能够使人际关系和谐。大部分体育运动都是团体项目,这就要求队员们能够相互配合,而在这个过程中,无形的就提升了参与者的团结的品质和集体荣誉感,并且由于相互的配合,总能够带来十分良好的人际关系,队友们的互帮互助可以延伸到体育场之外的生活的各方各面。再次,体育运动能够显着的调节人的情绪。经常进行体育运动的人能够用体育运动这一手段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在实际的生活中我们也能清楚地看到,郁闷了,打一场篮球,踢一场足球,过后一切的烦恼都烟消云散了。可以说体育运动是很好的宣泄手段,如果得到充分利用,这对快乐优质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体育运动与人的身体和心理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促进关系,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应该认识到这一点,主动参与体育运动,并且将其培养为一生的爱好,使其发展成终生体育,为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服务。还等什么?赶紧参与到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中来吧!!!

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

1、田径二组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男子: 100米手计:11.5 电计:11.74 200米手计:23.6 电计:23.84 400米手计:53.0 电计:53.14 800米2:03.00 1500米4:15.00 3000米9:10.00 5000米16:10.00 10000米34:00.00 110米栏手计:16.0 电计:16.24 200米栏手计:26.0 电计:26.24 400米栏手计:1:00.0 电计:1:00.14 3000米障碍10:10.00 马拉松3:10:00 10000米竞走(场地) 49:00.00 20公里竞走2:04:30 50公里竞走4:49:30 跳高 1.83米 跳远 6.50米 三级跳远13.50米 铅球(7.26公斤)12.50米 铁饼(2公斤)38.00米 标枪(800克)51.00米 女子: 100米手计:12.8 电计:13.04 200米手计:27.0 电计:27.24 400米手计:1:03.0 电计:1:03.14 800米2:26.00 1500米5:05.00 3000米11:00.00 5000米20:20.00 10000米42:00.00 200米栏手计:32.0 电计:32.24 400米栏手计:1:08.0 电计:1:08.14 马拉松3:50:00 5000米竞走(场地) 27:30.00 10公里竞走(公路、地) 57:30 20公里竞走(公路、地) 2:14:30 跳高 1.56米

跳远 5.20米 三级跳远11.00米 铅球(4公斤)12.50米标枪(600克)38.00米铁饼(1公斤)39.00米

《力与运动的关系》复习教案

《力与运动的关系》复习课教案 一.复习目标 1.知道力和运动的关系。 2.知道物体的惯性,能表述牛顿第一定律。 3.知道什么是平衡状态。 4.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 二.复习重点 1. 二力平衡的条件 2.力和运动的关系 三.复习过程 (一)知识梳理惯性及牛顿第一定律: 1.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2.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 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 3.伽利略斜面实验: ⑴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的速度相同。 ⑵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越远。 ⑶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4.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说明: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不受力,可以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做 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 5.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 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而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 6.典例讲解 (二)知识梳理二力平衡:

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 相同点: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相互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相同性质的力。 (4)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布置《零距离》第8讲 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