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内古诗赏析

初中课内古诗赏析
初中课内古诗赏析

初中语文古诗词重点句赏析六上古诗

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表现了诗人旷达的胸襟和宏伟政治抱负---即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和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

2.(全诗思想感情)全诗借景抒情,作者以沧海自比,通过写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来表现诗人博大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形象写出了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景色,表现了作者的开阔的事业和豁达的胸襟。

2.“生”“入”运用拟人的手法,透出自然理趣,形象的写出了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宣告了春天的来临,透出勃勃生机和积极、乐观、向上的情感。揭示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

3.(全诗思想感情)这首诗既写出了作者客旅他乡的羁旅之情,又写出了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胸襟。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

1.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的写出了莺争上暖树上去唱歌,新燕衔泥筑巢情景,给人们生机勃勃的感觉,表现了诗人岁春天的喜爱之情。

2.描写花草,表现了诗人的主观感受,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的魅力和沉醉于美景的

春游的人们的感受。

3.(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的热

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

西江月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

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

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现。

1.这两句静中有动,而偏重于静景的描

绘,鹊惊、蝉鸣,则愈益显出环境的幽静

(以动衬静)

2.寓情于景,表达了作者一种喜悦闲适

之情。

3.(思想感情)描写了初夏的明媚风光,

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全篇赏析:运用了景物烘托写法,将抒

情主人公置于特定氛围中,使主观感情和

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作者寄情于

物表达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

?

(1)运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作者选用枯

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和西

下的夕阳等景物,将断肠人的情感寓于其

中,充分表达了诗人漂泊天涯的孤寂愁苦

之情。

(2)运用了静景与动景相映衬的手法,如

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

人家相映衬,安适、幽静的环境,使沦落

异乡的断肠人更添悲愁。

(3)词语运用:枯藤、老树、昏鸦、古道、

西风、瘦马全用名词排列组合,中间没有

一个动词连缀,名词意象的堆叠组成了一

幅苍凉的深秋晚景图,抒发了作者漂泊天

涯的孤寂愁苦之情。

七上古诗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这是近望所见。上句写泰山的秀

美,用的是虚笔。下句写泰山的高大,这

是实写。“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

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

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

的形象。

2. 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

小天下”。诗人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

愿。表现了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

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它不止是

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

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

3.思想感情: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作

品。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

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

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 这是写望中所见:国都在沦陷后已

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那

个样子;春天降临到长安城,然而眼前却

是乱草丛生。这一联虽是写景,却也痛切

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2. 这句以花、鸟为“感”“恨”的主

体,花鸟本是赏心悦目的,但诗人却见花

而落泪,闻鸟而惊心,是诗人移情于物的

结果。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感情。

3. “白头”是写实。“白头”而又稀

疏到“不胜簪”的地步,其苍老之态可以

想见。他苍老得这么快,完全是忧国、伤

时、思家所致。

4.思想感情:这首诗是诗人逃离长安

前一个月写的,它集中地表达了诗人忧国

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感人至深。

石壕吏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思想感情: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当时思想上的矛盾:他歌颂石壕老妇勇于承担苦难的精神,表明他支持唐王朝进行的这场平叛的战争,希望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但他又写出了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这又表明他为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而深感悲痛。

七下古诗

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从表面上看,这首诗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但是把这首诗和作者其他的诗结合起来看,作者的“愿”其实有它特殊的内涵──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即使做一个农夫也比在官场“为五斗米折腰”强。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①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②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①比喻,即景设喻,用以自比,诗人是一个肩负朝廷使命的大臣,却以无根基、四处漂泊的“蓬草”自况,暗写了自己内心飘零孤寂,抑郁激愤之情。

②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点,刻画了奇特壮丽的塞外风光。“直”“圆”不仅写出了大漠奇特风光,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深切感受,也把自己的孤寂情绪融入了广阔的大自然景象中。

③【全诗的思想感情】这首诗叙述了作者出使塞上的艰苦行程,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现了作者的抑郁和孤寂的思想感情。

}

流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①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连故乡水,万里送行舟。②①描写了舟过渡荆门时诗人所见景色,用

游动的视角描写景物的变化。船由蜀地过

荆门,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山

峦从作者的视野中一点点消失,江水冲下

山峦,向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

②尾联赋予水以情态,深情为诗人送别,

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山水的眷恋之情。

③【全诗的思想感情】通过作者出蜀地过

荆门沿途的景象描绘,展现了高山、大江、

原野、明月、彩云构成的雄奇壮丽画卷,

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表达

了作者对家乡无限爱怜的真挚情感。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①写出了山西村山水环绕,柳暗花明一派

花团锦簇的景象,说明困境中仍蕴涵希望。

②【全诗思想感情】这首诗写了丰收之年

农村的一片安静、欢悦的气氛,反映了农

家待客的热情,寄托了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对前途所抱希望和世间万物消长的哲理。

八上古诗

&

\

[

"

\

|

,

|

\

《酬乐天扬州处逢席上》

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写作者被贬谪地之荒凉,被弃置的时间之长。表达作者长期被贬的愤慨心情。

②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借“闻笛赋”、“烂柯人”两个典故,写出了作者回乡所见,人事全非,

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无比怀念之情和对世态变迁的惆怅心情。

③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了作者乐观向上豁达坦然的生活

④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全诗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表现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的精神。

《赤壁》

①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方便,取得胜利的可能是曹操,历史将会重写,暗含着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②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叹,以二乔的命运形象地代表东吴的命运,更能体现诗句的形象性;

感情表达更含蓄。

【全诗的思想感情】借用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过零丁洋》

①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在他21岁时因科举步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起兵擒王抗元已度过四年。

②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运用比喻的修辞,国家如风中柳絮,自己如风吹雨打的浮萍,这样写国势和身世,生动形象,表达了深挚沉痛的感情。

③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惶恐”和“零丁”有双层含义,一指地名,二写出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惶恐滩头说惶恐”追忆过去,表示自己对当时艰难时局的忧惧不安;“零丁洋里叹零丁”感慨眼

前,说自己不幸战败只身被俘,漂浮在伶仃

洋中,深感孤苦伶仃。

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直

抒胸臆,表明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他

的民族气节。

【全诗的思想感情】通过自己抗元的艰

辛历程,表现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

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水调歌头》①起舞弄清影。“弄”字表明舞

姿的不断变化,使人想象到舞姿的美妙。

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

古难全。这是词人对人世悲欢离合的解释,

表达了作者一种洒脱、旷达的襟怀。作者超

同月之阴晴圆缺这些自然现象相提并论,求

得安慰。情感由悲怨转为旷达。

③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两句是

说,惟愿(兄弟)彼此珍重,在远别的时光

中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表达了对弟弟苏辙

的怀念之情,以及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

【全诗的思想感情】抒发了诗人因亲人

不能团聚的惆怅之情。表达了诗人由心有所

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情怀。

《山坡羊·潼关怀古》

①峰峦如聚,波涛如怒。“聚”字,用拟人的

手法,化静为动,从视觉方面写出了潼关地

势的险要。“怒”字,用拟人手法,从听觉方

面写出了黄河水奔腾澎湃的情景。

②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表现了一

个历史的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

表现了作者忧虑国计民生的思想感情。这其

实是作者对以往历史所做的概括和评判。

《饮酒(其五)》

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然”

指无意看山。“见”不是“望”“看”,表明

景已入心。触景生情,进入与自然融为一体

的境界,体现了诗人物我交融的精神境界和

悠然自得的心情。

“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

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见”字更能显

示出诗人采菊时,未留心、不经意间与南山

美景猝然相遇的“悠然”情态,从而表现诗

人悠然、淡泊,超脱于尘世之外的情愫,自

然真切。

②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以飞鸟自

喻,用飞鸟倦而知返来比喻诗人弃官归隐田

园的惬意情怀。

③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指自然之

趣和人生真谛。这两句是全诗的总结,此情

此境中的田园生活含有人生的真正意义,想

辨别出来,却忘记了该用怎样的语言来表达

了。实际上,作者的真正意思是:这其中含

有生活的真义,又何必去辨别、去用语言表

达呢

【全诗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厌恶官

场的虚伪、黑暗,从自然中悟出人生的真意,

获得恬静的心境的思想感情。

《行路难(其一)》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他端

起酒杯,却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又把

筷子放下。因为精神苦闷,所以眼前摆着这

么多美味佳酿,也难以咽下。他离开坐席,

拔出宝剑,举目四顾,心中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惆怅迷惘,用比喻写出了仕途的艰难,寓含

无限的悲慨。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借用吕尚垂钓碧溪边,伊尹梦舟日边的典

故,表达自己希望能像古人一样,为统治者

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大的功业。表达自己

能重新得到任用的愿望。

④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用了四个三字短语,节奏短促,反复咏叹表

达了诗人对理想抱负不能实现的感叹或感

慨、迷茫等

⑤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卒章显志,写出了诗人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

态度,对远大理想的执著追求和实现愿望的

坚定信念。这句话着眼于未来,体现出诗人

困境中顽强进取的精神。

⑥透过全诗,看到了一个虽饱含苦闷,

愤懑迷茫之情,却又充满信心,执著地追求

理想,满身豪气的诗人形象。

【全诗思想感情】表现了作者怀才不遇

的悲凉处境,同时在悲愤中又不失豪迈气

概,在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感情。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

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

塘坳。“风怒号”从听觉上突出了秋风之狂,

“卷”从视觉上形象地写出了秋风之肆虐。

“飞”、“渡”、“洒”、“飘转”等词写出了秋

风对茅屋的破坏。这样的描绘为后文写屋漏

遇雨、自己的的境遇之惨蓄势。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一是实写自然环境,交代了事件发展的具体时间,并渲染了特定的氛围(气氛);二是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悲哀、悲凉、凄凉)的心境,为下文写诗人忧国忧民(关心人民疾苦)的伟大胸襟蓄势。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句诗诗人由自己的困难推及到了“天下寒士”,表现了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也体现出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诗句运用比喻,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喻“北风”使雪花飞舞,生动而贴切写出了雪的洁白鲜润,赞美了边塞特有的奇异风光,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化苦为乐,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怀。“忽如”二字写得甚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传出了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用对偶、夸张和寓情于景的写法,写出了天寒地冻、愁云满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担忧之情。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主人看不见客人了,只看见串串马蹄的印迹,他迟迟不返,一定是在为客人担心。以景抒情,因朋友离去而产生的依依不舍和惆怅之情,体现一种言已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境界。

【全诗思想感情】写出了西北风雪的奇寒,抒发雪中送客的深挚友情及因友返京而产生的怅惘之情。

《己亥杂诗》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以“落红”自比,自己虽然辞官,但仍然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表现出诗人的爱国情怀。现多指自我牺牲和献身精神;花落归根,化为春泥,正可以孕育新的春天,反映了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规律。

这首诗抒写了诗人辞官告别寓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时的复杂心情:既有解甲归田的惆怅,也有回归的喜悦,更有继续忠心报国服务乡民的信念。

【全诗思想感情】表达自己离开京城、离别好友的忧伤,也抒发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感,同时对脱离黑暗官场感到喜悦。

八下古词

望江南(梳洗罢)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一个“独”字不仅点明了她孤独的思妇身份,隐含着她与心上人的分离,表达了思妇的孤寂之感;而且也与下面象征分别的“白蘋洲”遥相呼应。

她看到许许多多的船驶过,但都不是思念的人的归船。用拟人的手法,体现了她从希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和因心上人未归的失望、怅惘之情。

在白描直叙中写一女子登楼远眺、盼望归

人的情景,表现了她失望和怅惘的情怀。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

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

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词的上片重在写景,以一个“异”字统领,

接下来从“衡阳雁去”“四面边声”“落日孤

城”三个方面写塞外景色与别处不同,以此

来突出“异”。

连绵起伏的群峰像千里屏障一样,烟雾迷

茫中,落日朦胧,暮霭沉沉,一座边城伫立

在崇山峻岭间的荒漠上,孤零零的,城门紧

紧地关闭着。

运用典故写出了征人们的矛盾心理,他们

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但却没有办法回去,

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

的。只能用一杯浊酒来排解对家乡亲人的思

念,来寄托他对成就功业的向往。

④运用互文的修辞方法写夜寒霜重,又传来

悠悠羌笛之声,更加重了征人的愁思。因戍

边辛苦,思念家乡,将军和征夫都难以入睡,

白了头发,流下了眼泪。含蓄的表达了作者

对于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

的愤懑不平。

【全诗思想感情】表达了戍边将士建功立业

的英雄气概和浓浓的思乡之情,侧面反映了

边塞生活的艰苦,还含蓄的表达了作者对于

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

懑不平。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

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

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

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

望,射天狼。

①“狂”字贯穿全篇,统摄全词,奠定了

全词纵情、豪迈的感情基调。狂在出猎时

英姿潇洒(装束气派),出猎的队伍浩大,

观看出猎的百姓众多,以孙郎自喻。

“卷”字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

高昂,精神抖擞。

运用典故,这里作者以魏尚自喻,希望朝

廷能像派遣冯唐那样重用免自己,实现自己

建功立业的愿望。

④将拉开的弓箭比作满月,运用“射天狼”

的典故,表达了作者欲驰骋沙场、杀敌报

国(或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全诗思想感情】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报效国

家,抵御外侵,建功立业的决心。

武陵春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

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

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作者运用夸张和比喻,化抽象为具体,使

得前面展现的愁有了重量和质感,体现了作

者内心沉重的哀愁,用语奇特而有新意。表

达了词人因国破、家亡、夫死后内心的浓重

哀愁。

【全诗思想感情】表达了词人因国破、家

亡、夫死后内心的浓重哀愁。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

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

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八百里”出自《世说新语》,用典贴

切,描绘了秋天沙场点兵场面的辽阔、宏

大与苍凉,烘托出一幅肃杀、庄严的战争

画面。

“沙场秋点兵”中一个秋字有两种效果。既点

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表现

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抑郁愤懑情怀。

④结句“可怜白发生”笔锋陡转,与之前的

梦境形成鲜明对比,情感由雄壮变得悲壮,

作者壮志未酬的抑郁和悲愤跃然纸上。

理想中(或梦境中):雄姿英发,驰骋沙场,

忠恿无比,气概豪迈的将军形象。现实中:

隐居乡间,忧虑国事,为报国无门而苦闷,

为壮志难酬而悲愤的诗人形象

【全诗思想感情】这是一首“赋壮词”:从

题材上看是写军营中的生活情境,听角声和

塞外曲,分八百里炙,沙场点兵,骑快马,

挽强弓,这种种情景都极勇猛、雄健;从思

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

从语言风格上看壮丽而不“纤巧”,所以叫

“赋壮词”。表达了词人渴望为国立功的雄

心壮志和壮志难酬的抑郁愤懑情怀。

?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