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政府审计的独立性

浅谈中国政府审计的独立性
浅谈中国政府审计的独立性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国政府审计的独立性进行分析,从政府审计独立性原则的含义、类型、作用等方面指出了我国政府审计存在的几点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强化政府审计的独立性的措施,从而推动政府审计的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中国政府审计独立性改革措施

浅谈中国政府审计的独立性政府审计的独立性原则是指政府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我国宪法规定:“审计机关在国务院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1]随着审计领域国际交流的不断深入和审计人员自我意识的不断加强,对中国政府审计独立性的再思考使得中国政府的独立性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根据政府审计的独立性原则的定义,可以看到政府审计机关作为国家监督机关,要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与他能否独立地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而且审计工作在维护经济秩序方面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人们也期待着它在以后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独立性对于中国审计机关来说就显得更加重要。

现代政府审计的主要类型可分为立法型、司法型、独立型和行政型。其中行政模式的独立性是所有这些模式中最低的,而我国就属于此种。这种模式下的政府审计的先天不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在审计机构组织方面,由于审计机关设置在政府内部(类似内部审计),监督与被监督者同时隶属于政府部门,审计结果公开前一般要经政府同意,因此政府就极有可能是从自身利益出发而不是从社会公众利益出发来决定审计结果是否公开。

2.在经济方面,审计机关所需经费由本级财政预算解决,受本级财政预算约束,即经费来源于被监督部门,进一步影响了审计结果的公开工作。

3.在审计工作方面,由于组织和经济上的不独立,要实现工作的充分独立也成为不可能。[2]

需要注意的是《利马宣言》没有把审计的独立性绝对化。实事求是地指出,最高审计机关是“国家机构整体的一部分,因此,它不可能绝对地独立。”[3]但是为了提高政府审计的独立性。我认为可以从改革现有的政府审计组织体系这方面入手:

1.我们应对其机构设置进行改革,以提高其独立性。例如,改变政府审计机关的隶属关系,使最高审计机关独立于被审单位和政府之外。可以将政府审计机关(审计署)划归全国人大管辖,政府无权对再审计机关进行干涉,审计机关只对全国人大负责,向全国人大报告工作,地方各级审计机关直接归审计署领导。同时,在全国人大下设审计委员会,对审计署进行监督,审核审计署的审计报告,再提交全国人大讨论,使政府审计能更好地为人大立法等决策服务。

2.在人员任免上,审计长由审计委员会提名,交全国人大讨论通过。同时,应尽量延长审计长的任职期限,这样可以使审计长的工作不受政府任期的影响,从而保证了审计长地位的稳定及其独立性的发挥。

3.在经费使用问题上,政府审计机关的审计经费统一列入中央财政预算,实

行财政单列,每年由审计委员会核定审计经费总额,命财政部限期直接拨付审计署,从而确保审计机关在经济上的独立性。

由于审计机关不受政府的领导,它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有计划地集中力量对政府部门、国有企业等实施重点审计,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得到控制,充分发挥政府审计的监督和服务职能。

国家需要一个具有充分独立性的审计监督机构,但充分的独立性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为实现这个目标,我们既需要高度的热情,又需要全面的思考,既不能因循而畏进,又不能急就而无功。

参考文献:

[1] 黄新安.《对审计独立性的深层思考》.《理论探索》.2005.1

[2] 刘明辉,常丽.《政府审计结果公开机制评析审计研究》.2005.5

[3] 李学柔.《<利马宣言>与中国<审计法>》.《广东审计》.1995.12

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摘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要求不存在干扰内部审计活动的事项,使内部审计人员能够自由地开展工作并作出公正无偏的审计判断。本文通过介绍美国在保证内部审计独立性方面所制定和采取的措施,指出我国在内部审计独立性上存在的问题,然后借鉴国外内部审计独立性的经验和做法,采取加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的措施。 关键词内部审计独立性审计机构内审人员 就内部审计而言,早在1947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就将内部审计界定为一种“独立评价活动”,不管此后内部审计如何发展,独立性一直都是影响内部审计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 1 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内涵 关于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内涵,学术界至今都没有给出准确的定义。目前主要从两个角度入手:一个是着眼于内部审计人员的精神状态;另一个是着眼于内部审计的外在环境。 有人认为,审计独立性包括实务人员的独立

性和职业独立性两方面。实务人员的独立性实指审计人员在制定审计计划、实施检查业务和编制审计报告过程中保持适当态度的能力,它要求审计人员在形成和表达意见时能够保持诚实和公正无私;而职业独立性是人们对集体审计人员的印象,即审计职业作为一个整体在外观上是否独立。 也有人认为,独立性与确认或咨询服务所处的环境状态有关。他们将独立性定义为“不存在威胁客观性的重大利益冲突”,独立性是对个人或团队在提供确认服务时所处环境的期望特征,它要求个人或团队避免存在重大的可能威胁客观性的利益冲突,这种利益冲突既可能来源于个人或团队的个别环境,也可能来源于确认服务所处的一般环境。 上述两种定义,前者强调主观精神状态,后者强调客观环境因素,虽有所差异,但本质还是一致的。进一步说,审计人员主观态度上的公正无偏,是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根本要求,而客观环境则可以为主观上的独立提供保障。在此,所谓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指内部审计活动所处的环境中不存在可能对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判断产生重大

影响我国民间审计独立性因素及对策分析

影响我国民间审计独立性因素及对策分析 摘要:民间审计是我国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经济建设和国家发展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但其独立性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文章对目前民间审计现状、影响民间审计独立性因素以及完善民间审计独立性的措施进行了论述。民间审计是我国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独立性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鉴于此,本文拟对影响我国民间审计独立性因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 一、目前我国民间审计现状 1.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现状。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仍处于“小、散、乱”状态,绝大多数不具备独立承担大中型企业审计的能力。有资格审计证券期货相关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为数极少,面对的却是1000余家上市公司,国家要求这些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年报、季报必须经过法定审计才能向公众公布。目前我国民间审计总体的执业质量不高,业务面较窄,咨询和服务业务仍然停留在低水平和低层次上。解决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规模较小的问题较为急迫,民间审计迫切要求发展有一定规模的、规范的、高素质的会计师事务所。 2.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体制改革现状。为了规范民间审计的执业行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1999 年根据财政部《会计师(审计)事务所脱钩改制实施意见》,中国实行了会计师事务所体制改革,所有会计师事务所与所挂靠的政府机构完全脱钩,成为自主执业、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立信誉、自我发展的独立执业的经营组织,民间审计进入自由的市场竞争。同时对不合格、不规范的事务所进行清理整顿,民间审计逐步走向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随着中国加入WTO ,我国民间审计领域对外开放力度加大,同时外国民间审计组织可以通过独资的方式进入这一市场。这对尚处于稚嫩期的我国民间审计带来很大的威胁和冲击。 3.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机制现状。在国内许多市场份额纷纷被外国会计师事务所占据,为此,一股合并的风潮席卷我国的民间审计业。合并是一种短平快扩大规模和提高实力,提高执业技术水平,加强注册会计师后续培训的方法。国内会计师本论文出自无忧论文网事务所(本地域)较之境外的会计师事务所更具有竞争力,而且对本国的相关政策及法律事务更熟悉。 4.民间审计独立性日趋重要的现状。对民间审计的关注和治理,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无论是政府、企业、公众还是民间审计组织自身,都显现其重要性,只有对企业的违法行为予以严惩,并完善各项对上市公司和财会人员的监督管理机制,才能最终维护社会经济体制的正常运行,也才能真正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并使人们进一步加强对政府和市场的信心。政府应完善体制、加强监督,尽量杜绝会计造假的源头。会计师事务所之间,应达成行业默契和共识:对曾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反对意见、拒绝表示意见以及被会计师事务所拒绝接受委托的客户,其他会计师事务所应谨慎接受委托和发表审计意见。以客观的态度对待尚处稚嫩的我国民间审计业。 二、影响我国民间审计独立性环境要素分析 1.政府部门过度干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也在不断改善。但注册会计师在执业活动中面临的障碍依然很多,其中政府部门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干预显得格外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干预审计业务的委托。一些政府职能部门拥有对资本市场和产权市场的管理权,企业在改制或资产评估过程中能否取得成功,

关于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思考

关于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思考 内部审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要使内部审计真正发挥兴利、除弊、增值、风险预警、信息鉴证等功能,首先取决于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独立性是审计工作的灵魂,也是审计的立身之本。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必须独立于他们所审查的活动,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是通过内部审计部门的组织状况和内部审计人员的客观性来实现的。伴随着企业改革的日益深入,如何优化内部控制、改善企业风险管理、促进企业资源的有效利用、避免舞弊和浪费,这不仅给内部审计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同时要求我们既要充分认识和解决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问题,又要加强内部审计制度改革使其发挥其应有的最大功效。 一、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生命之水① 独立性是内部审计活动的必要条件,内部审计人员只有具备应有的独立性,才能正确地实施审计,才能作出公正的、不偏不倚的鉴定和评价。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生命之水,如果丧失了独立性,那么内部审计就名存实亡。独立性对于内部审计来说是指内部审计活动独立于他们所审查的活动之外。一个人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工作,而内部审计要对单位管理控制活动进行评价,因此内审人员必须置身于从设计、授权、执行到记录的全部管理职能之外。内部审计人员怎样才算独立于他们所审查的活动呢?对此进行判断的标准是,如果内部审计人员在规定的工作范围内,能够自由地、客观地工作,那就认为他是独立的。自由意味着内审人员可以不受

其他部门、个人或其他外来因素的制约。客观意指内审人员在工作中要保持一种公正的,不偏不倚的态度,对审计事项的判断不能服从与他人的意向,对审计的结果不能做重要的质量的妥协。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受到高级管理人员的认识和态度的制约,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其组织地位的影响。要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需要高级管理层和内部审计人员双方的共同努力。这对前者而言是给予重视和支持,对后者而言是保持客观公正。 二、制约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因素 内部审计所处的地位,决定了它保持自身的独立性较之外部审计有更大的难度。它的独立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有着天生的缺陷。与外部审计相比,我国内部审计由于发展的历史短,各种理论及实践不足使得我国的内审独立性受到严重的制约,纵观我国内部审计发展的21年(即从我国加入IIA算起)存在以下几个因素制约我国内审进一步发展。 (一)我国内部审计建制模式及管理方法 就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说,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主要有三种类型:由单位总会计师或主管财务的副总裁领导;受本单位总裁或总经理领导;受本单位董事会领导。从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来讲,领导层次越高越有权威性,其独立性越有保障。 我国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是在国家干预和推动下建立起来的,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很不规范,缺少完整的独立性。当前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的现象普遍存在,有些内部审计机构不是单独设置而是由其他部门领导或合署办公,例如:(1)附属于办公室;(2)附属于会计部门或与会计部

浅谈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浅谈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论文摘要: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部门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国际上成熟的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的成功经验,结合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在内部审计部门存在的问题以及我国面临的提高内部审计独立性的现实需要,对加强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论文关键词:内部审计;独立性;机构设置 1 国外关于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的研究成果 1.1 国外内部审计的发展阶段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内部审计的职能也从以查找错误为导向,单纯的监督、控制以及保护企业财产的“警察”角色,发展至今日以企业风险管理为导向。 1.1.1 以“控制”为导向的内审阶段 20世纪40至60年代,在内审制度产生的初期,企业只在总公司一级设立内审机构,实行自上而下的巡回式审计,一般由会计部门领导,实质上履行的是会计监督职能。 1.1.2 以“流程”为导向的内审阶段 内审职能到了20世纪70至80年代,变成以业务流程为关注点,对组织内关键业务流程的设计、效果和效益进行评价。 1.1.3 以“风险基础”为导向的内审阶段 演进至20世纪80到90年代,随着国际金融一体化进程加快,以“风险基础”为导向的内审应时而出,主要关注对企业关键业务流程以及关键控制的风险的辨识,从而采取措施,降低组织面临的风险。 1.1.4 以“企业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内审阶段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后期,企业对风险的认识产生了较大的转变——认为企业所面临的

是包含了财务管理、业务经营、流程管理以及战略管理等多方面的风险,是企业的整体风险,而不是局限于某一部分、某一功能或某一区域。 1.2 国外内部审计独立性的研究现状 早在1947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就将内部审计界定为一种“独立评价活动”,此后,内部审计的定义虽几经变迁,但“独立”作为内部审计的显着特征一直被包含在有关定义中。根据IIA2001年提出的内部审计最新定义,认为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保证与咨询活动,目的是为组织增加价值并提高机构的运作效率,从而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IIA(2003)也指出,恰当的报告关系对实现独立性、客观性及在组织中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它们是内部审计有效履行其义务的必要因素。IIA进而提出“双报告模型”。IIA建议:CAE在职能上应向审计委员会、董事会或其他适当的治理机构报告并负责;CAE的行政性报告应当面向CEO或另一位具有充分权利的高级管理人员,以使日常审计工作得到适当的支持。 2 我国关于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的研究成果 2.1 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83年-1994年)为我国内部审计初步建立的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成立后,就一直依靠行政力量推动企事业单位建立内部审计制度。1983年国务院批转了审计署《关于开展审计工作几个问题的请示》,首次提到了内部审计监督问题;1985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1989年审计署发布了《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内部审计的部门规章。这一阶段通过行政法规确立了内部审计的基本制度,促使我国内部审计走上了依法审计的轨道。 第二阶段(1994年-2002年)为我国内部审计立法进一步完善的阶段。1994年8月颁布了《审计法》;1995年7月审计署发布了《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1998年经审计署批准,中国内部审计学会更名为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使其成为对企业、事业行政机关和其他事业组织的内审机构进行行业自律管理的全国性社会团体组织。2001年中国内部审计协

浅谈内部审计独立性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f6219947.html, 浅谈内部审计独立性 作者:张璐璐 来源:《中国经贸》2015年第12期 【摘要】独立性是审计的核心要素,内部审计独立性直接决定着内部审计的质量,影响 着内部审计在改善单位管理和提高单位效益方面功能的发挥。本文在界定内部审计独立性概念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内部审计制度基础薄弱、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内部审计人员欠缺客观公正等方面,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内部审计;独立性;制约因素;对策;措施 单位通过内部审计可以查找出经济业务、管理活动中的风险点,分析责任岗位,从而建立风险防控措施,制定或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保证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合法性,提高单位运作的效益性,保护单位的宝贵人才。而影响内部审计质量最重要的因素是内部审计独立性,内部审计独立性越高,内部审计质量也越高,即越能为单位提供高质量的信息,为提高单位的管理水平出谋献策。 一、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概念界定 独立性是审计的本质特征,也是审计区别于其他管理活动的独特之处。独立性包括两个方面,形式上的独立和实质上的独立。形式上的独立是指审计部门和人员呈现出一种客观、公正不受影响的独立身份,即周围的人认同他们是客观、公正的。实质上的独立是指审计人员时刻保持客观、公正的内心状态。独立性对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要求是一致的,但内部审计部门、人员与单位的关系决定了内部审计独立性比外部审计独立性更难实现。内部审计独立性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可以不受限制地查询各种记录、获取审计证据、询问相关人员,并且不受被审计对象及其相关管理部门、领导的干扰与控制。 二、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制约因素 相比于其他类型的审计,内部审计对被审计对象有一定的了解,能更有针对性的查找出问题,提高审计的效率。但这也往往是影响内部审计独立性的重要因素,因为审计人员可能会对被审计对象存在偏见,无法客观、公正的做出应有的职业判断。此外,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内部审计部门的设置、隶属的领导层,内部审计人员的调配、晋升等管理,经费由单位拨付,都对内部审计形式上、实质上的独立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具体而言,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内部审计制度基础薄弱

关于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思考(一)

关于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思考(一) 内部审计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要使内部审计真正发挥评价、监督、服务职能,首先取决于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独立性是审计工作的灵魂,也是审计的立身之本。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要求是内部审计人员必须独立于他们所审查的活动,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是通过内部审计部门的组织状况和内部审计人员的客观性来实现的。我国加入WTO后,给内审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这既要求我们要运用审计理论和实务充分认识和解决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问题,又要加强内部审计改革。 一、制约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因素 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实践证明,引起独立性缺失的原因有很多,如经济利益、自我评价、关联关系和外界压力等都制约内部审计独立性。(一)内部审计建制及模式。 我国内部审计是在国家审计的推动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建制带有明显的外部压力,并且长期以来,作为国家审计的附属品而存在,服务于国家审计。主要职能是通过事后审计实施监督。而事实上,目前内部审计机构作为监督者一般无处理权,并且权威性也较弱,很难像国家审计一样对企事业单位实施真正的监督,尤其对本单位管理当局本身的决策错误及违纪、违规的监督更显得软弱无力。而且,由于独立性不足,监督经常被曲解为挑毛病,所以很多企业领导和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的领导对内部审计持不合作、抵触的态度,使内部审计的作用不能很好地发挥。

(二)内部审计人员管理体制。 根据《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和当前的实际情况,内部审计在本单位主要领导人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服务于本组织的管理者,对本单位领导负责并报告工作。由于内部审计人员切身利益直接受所在单位控制,内审人员的人事调派权、工资管理权、奖惩权等均由所在单位掌握。同时,被审部门是内审人员所在单位的组成部分,客观上让内部审计对本单位产生依附,单位领导直接影响内审人员执纪执法的程度,内部审计审什么、怎么审、审计结果如何处理、审计建议能否落实,却直接受单位领导的制约。 (三)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设置状况。 当前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缺乏独立性的现象普遍存在,有些内审机构不是由其他部门领导,就是合署办公。这就导致了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受各方利益牵制,难以开展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严重制约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有些单位单独设置了内审机构,但也形同虚设,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还有一些单位在机构改革中不切实际地撤并内部审计机构,精简内审人员,给审计工作带来困难,人为地削弱审计力量。(四)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和内部审计工作质量。 1985年12月5日,审计署颁布了《关于内部审计的若干规定》,内部审计才开始在全国各行政机关、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全面展开,内部审计在我国起步较晚,内审机构成立时间较短,许多工作尚处于摸索和起步阶段,这在客观上就导致了部分内审人员来自财会队伍,专业

浅谈我国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与客观性.

浅谈我国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与客观性 2006-9-25 13:36内蒙古科技与经济【大中小】【打印】【我要纠错】 1内部审计的定义及人员的基本质量特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和经营规模的扩大,内部稽查的需要增多,世界各个国家或地区的内部审计多式多样的发展起来,与民间审计和政府审计鼎足而立,成为社会经济中审计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 1内部审计的定义 中国审计署1995年发布的《关于内部审计的规定》中表述了内部审计的定义性质,其中包括“内部审计机构在本单位领导领导下”和“独立行使内部审计监督权,对本单位领导人负责并报告工作”。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在其颁布的《关于内部审计责任的声明》中指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的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是增加组织价值和改善组织经营。”除此之外,英国内部审计师协会、法国审计师协会等关于内部审计的定义都大相径庭。 1 2内部审计人员的基本质量特征 由世界各个权威机构对内部审计的定义,不难看出,内部审计的功能主要是咨询、协助和建议,是否接受建议关键是要看管理人员,它只是一种中介责任而不是最终责任。为了有效地达到审计目的,内部审计人员应具有的基本质量特征为:①精神上完全的独立性。②保持审计结果的客观性。 2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与客观性的涵义及联系 2 1两者的涵义 《国际内部审计标准》规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即内部审计人员需独立于他们所需要审计的活动,以便不受约束、客观地开展工作。”明确说明了独立性的涵义。它是一种组织上地位的独立性,内审人员应得到经理和董事会的支持和配合,以充分保证审计职责的履行。它包括相对于被审计的人和事的独立。 客观性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对有关事件的判断、调查应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为主观思想、单位领导所左右。 2 2两者的联系 独立性的保证是客观性得以贯彻的前提条件。独立性是一种组织上地位的独立,内审人员应得到经理和董事会的支持和配合,以充分保证审计职责的履行。有了这样的组织地位的保障,内审人员才可以客观地、自由地开展工作,才可能做出真实公正的判断。 客观公正做出的审计判断和评价建议,若帮助企业管理者提高了管理绩效,那么企业领导将更重视内审的重要性,从而更重视本企业内审人员的独立性地位,为内审人员今后开展工作做好铺垫。

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摘要 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咨询活动,它以增强价值、促进单位经营为基本指导思想,并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提高单位风险、管理控制和管理过程的效果,帮助完成其目标(1999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界定的内部审计最新定义)。内部审计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要使内部审计真正发挥评价、监督、服务职能,首先取决于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独立性是审计工作的灵魂,也是审计的立身之本。独立性是内部审计最本质的要求,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其发挥作用的根本保证。现阶段我国企业存在一些制约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因素。加强内部审计独立性,必须加强内部审计的法制建设;建立独立、健全的内审机构;保证审计人员的独立性;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关键词:内部审计,独立性,制约因素,措施

Concerning the internal audit independence ABSTRACT Internal auditing is an independent and objective consulting activity, it is in order to enhance value, promote unit management as the basic guiding ideology, and through the systematic and standardized methods to evaluate and improve unit risk, control and the management process effect and help accomplish the goal (1999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internal auditors definition of internal audit latest definition). Internal audit is the product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make the internal audit really play evaluation and supervision, service function, first depends on internal audit independence. Independence is the soul of audit work, but also the foundation of the audit. Independence is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s of internal audit, internal audit independence is the fundamental guarantee of its function. At present our country enterprise exists some restraining factors of internal audit independence. To strengthen internal audit independence, must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legal system of internal audit; Establishing an independent and perfect internal audit institutions; Ensure the independence of audit personnel; Improve internal audit personnel's service quality. KEY WORDS: Internal audit,independence,constraints,measures

浅析民间审计独立性

浅析民间审计独立性 一、民间审计独立性概述 民间审计又称独立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是指由注册会计师、审计师等所组成的会计师事务所,在接受当事人委托的情况下,对有关经济组织的经济事项所进行的审计查证业务,是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审计的独立性影响着审计的质量和可信性。审计独立性要求注册会计师和审计机构与利害关系者保持中立的一种状态,不受威肋、和牵制,以利于审计工作的正常和顺利进行,使得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具权威性,最终保证审计结果的客观公正。 二、我国民间审计独立性现状 (一)会计师事务所规模状态不规范。会计师事务所当前相当一部分仍处于不、乱、散、极不规范的状态中,较多的会计师事务所没有能力独立承担大型和中小型企业的审计项目。中国长久的经济复苏,促进会计事务所的发展有30年了,政府多次推动事务所的规模不断扩大,但比国际上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仍相差甚远,这使得会计事务所对客户的依赖性增加。 (二)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及其控制现状。而对外敌入侵的私营审计机构,在2008年,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旨在促进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相关建议。其主要内容是,以促进公司合并的规模化经营,以提高当地民间审计机构的国际竞争力,在做大做强的意见指导下,掀起了国内事务所合并浪潮。然而,合并会计师事务所,

往往只是合并增加了人员和资源,实质的核心内容并未改观,所以得到的效果是不明显的。 (三)会计师事务所收费方式存在漏洞。会计师事务所服务收费应当遵循公开、公正、公平、自愿有偿、诚实信用和委托人付费的原则。我国现行的独立审计付款形式采用谁委托,谁付款的方式。就目前的付款方式来看,企业按国家规定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年度报表审计,由企业即被审计者独立负担审计费用,存在漏洞。 三、影响我国民问审计独立性的因素 (一)经济利益。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应该考虑经济利益对审计独立性的重大影响和损害,近年来,由于经济利益因素直接影响到审计独立性的案件已经是数不胜数,2014年市场上肯德基、麦当劳所选用的上海喜福问题肉事件曝光令人咋舌,会计报表粉饰严重,对内对外存在阴阳报表,会计师事务所的违规行为纷纷浮出水面,给我国审计行业造成了很深刻的影响,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他们的最本质原因还是经济利益。可能损害审计独立性的情形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会计师事务所与审计客户存在专业服务收费以外的直接经济利益或者间接经济利益的关系;会计师事务所收费主要来源于某一特定的审计客户,这样势必会对某一重大客户产生依赖,久而久之,终究会影响审计独立性;过分担心现在或将来会失去某项业务或某个客户;与审计客户存在着密切的经营关系;对审计业务采取或有收费的方式,可能与审计客户发生雇佣关系。这些因素都有可能会影响到审计独立性。

为什么说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灵魂

关于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思考 2006-8-11 10:0于英丽李玉秋于辉【大中小】【打印】【我要纠错】 内部审计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要使内部审计真正发挥评价、监督、服务职能,首先取决于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独立性是审计工作的灵魂,也是审计的立身之本。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要求是内部审计人员必须独立于他们所审查的活动,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是通过内部审计部门的组织状况和内部审计人员的客观性来实现的。我国加入WTO后,给内审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这既要求我们要运用审计理论和实务充分认识和解决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问题,又要加强内部审计改革。 一、制约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因素 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实践证明,引起独立性缺失的原因有很多,如经济利益、自我评价、关联关系和外界压力等都制约内部审计独立性。 (一)内部审计建制及模式。 我国内部审计是在国家审计的推动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建制带有明显的外部压力,并且长期以来,作为国家审计的附属品而存在,服务于国家审计。主要职能是通过事后审计实施监督。而事实上,目前内部审计机构作为监督者一般无处理权,并且权威性也较弱,很难像国家审计一样对企事业单位实施真正的监督,尤其对本单位管理当局本身的决策错误及违纪、违规的监督更显得软弱无力。而且,由于独立性不足,监督经常被曲解为挑毛病,所以很多企业领导和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的领导对内部审计持不合作、抵触的态度,使内部审计的作用不能很好地发挥。 (二)内部审计人员管理体制。 根据《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和当前的实际情况,内部审计在本单位主要领导人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服务于本组织的管理者,对本单位领导负责并报告工作。由于内部审计人员切身利益直接受所在单位控制,内审人员的人事调派权、工资管理权、奖惩权等均由所在单位掌握。同时,被审部门是内审人员所在单位的组成部分,客观上让内部审计对本单位产生依附,单位领导直接影响内审人员执纪执法的程度,内部审计审什么、怎么审、审计结果如何处理、审计建议能否落实,却直接受单位领导的制约。 (三)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设置状况。 当前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缺乏独立性的现象普遍存在,有些内审机构不是由其他部门领导,就是合署办公。这就导致了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受各方利益牵制,难以开展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严重制约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有些单位单独设置了内审机构,但也形同虚设,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还有一些单位在机构改革中不切实际地撤并内部审计机构,精简内审人员,给审计工作带来困难,人为地削弱审计力量。 (四)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和内部审计工作质量。 1985年12月5日,审计署颁布了《关于内部审计的若干规定》,内部审计才开始在全国各行政机关、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全面展开,内部审计在我国起步较晚,内审机构成立时间较短,许多工作尚处于摸索和起步阶段,这在客观上就导致了部分内审人员来自财会队伍,专业比较单一,知识结构不合理;审

浅议内部审计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

浅议内部审计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 2013年7月31日 一、目前的现状 《内部审计基本准则》中对内部审计的定义是“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自1999年在PPT 中从新定义内部审计以来,内部审计在世界范围内得到空前重视,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国际趋同化的发展思路指引下,在中国内部审计协会 (CIIA)的推动下,中国内部审计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然而,由于IIA、CIIA 等组织并未对内部审计的愿望和使命做出规划或构建,使得目前内部审计在实务届的发展缺乏方向感;同时,内部审计人员也缺乏自发提高自身职业胜任能力的动力。 二、积极的作用内部审计目的是揭露和反映企业资产、负债和盈亏的真实情 况,查处企业 财务收支中各种违法违规问题,维护国家所有者权益,促进廉政建设,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为政府加强宏观调控服务,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审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经济的快速全面发展,内部审计工作在组织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在完善 公司治理、加强内部控制、改善经营管理的同时,其在促进组织加强资金的管理、避免和减少损失浪费、保证不同利益相关方的信息对称性、提高使用效益,健全内部控制、保障组织资产的安全完整进而有效降低企业运营风险、确保资产保值与增值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和重要性已被广泛认同。企业管理者要正确认识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注重加强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建设和完善,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使企业不断完善间接控制,不断加强宏观调控,不断实现价值增值,最终使企业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不断变大变强。 三、存在的不足 (一)内审工作重视不足和国外重视内部审计的成功经验相比,我国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 够,得不到应有的支持,许多单位虽设立了内审机构,但却做的是财务的辅助工作;有的单位甚至连自己的章程都没有;或是有的单位虽有自己的章程,但大都引用一些财务会计的工作标准,他们认为内部审计就是监督会计,而忽视了内审的管理控制职能。 (二)审计姿态不够端正内部审计工作严谨很重要,但是负责企业内审工作的人员往往工作姿态不 够端正,一些审计人员缺乏相应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感、使命感,认为审计工作是“得罪人”的差事,不能正确地看待个人所得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关系,从而产生畏难情绪,工作欠主动,导致违法乱纪现象的发生。 (三)内审人员能力有限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内部审计标准说明》规定,从事审计的工作人员应具 备财务、会计、企业管理、统计、计算机、概率、线性规划、审计、工程、法律等专业知识,还应有足够的经验和良好的审计职业道德。但目前,我国大多企业的内审部门因受现有人员知识结构、行动惯性的制约,还不能完全适应企业的战略目标与市场需求,不能够及时提供具有前瞻性、创新性、高附加值 的审计成果信息。

关于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思考

关于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思考 内部审计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要使内部审计真正发挥评价、监督、服务职能,首先取决于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独立性是审计工作的灵魂,也是审计的立身之本。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要求是内部审计人员必须独立于他们所审查的活动,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是通过内部审计部门的组织状况和内部审计人员的客观性来实现的。我国加入WTO后,给内审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这既要求我们要运用审计理论和实务充分认识和解决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问题,又要加强内部审计改革。 一、制约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因素 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实践证明,引起独立性缺失的原因有很多,如经济利益、自我评价、关联关系和外界压力等都制约内部审计独立性。 (一)内部审计建制及模式。 我国内部审计是在国家审计的推动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建制带有明显的外部压力,并且长期以来,作为国家审计的附属品而存在,服务于国家审计。主要职能是通过事后审计实施监督。而事实上,目前内部审计机构作为监督者一般无处理权,并且权威性也较弱,很难像国家审计一样对企事业单位实施真正的监督,尤其对本单位管理当局本身的决策错误及违纪、违规的监督更显得软弱无力。而且,由于独立性不足,监督经常被曲解为挑毛病,所以很多企业领导和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的领导对内部审计持不合作、抵触的态度,使内部审计

的作用不能很好地发挥。 (二)内部审计人员管理体制。 根据《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和当前的实际情况,内部审计在本单位主要领导人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服务于本组织的管理者,对本单位领导负责并报告工作。由于内部审计人员切身利益直接受所在单位控制,内审人员的人事调派权、工资管理权、奖惩权等均由所在单位掌握。同时,被审部门是内审人员所在单位的组成部分,客观上让内部审计对本单位产生依附,单位领导直接影响内审人员执纪执法的程度,内部审计审什么、怎么审、审计结果如何处理、审计建议能否落实,却直接受单位领导的制约。 (三)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设置状况。 当前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缺乏独立性的现象普遍存在,有些内审机构不是由其他部门领导,就是合署办公。这就导致了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受各方利益牵制,难以开展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严重制约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有些单位单独设置了内审机构,但也形同虚设,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还有一些单位在机构改革中不切实际地撤并内部审计机构,精简内审人员,给审计工作带来困难,人为地削弱审计力量。 (四)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和内部审计工作质量。 1985年12月5日,审计署颁布了《关于内部审计的若干规定》,内部审计才开始在全国各行政机关、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全面展开,内部审计在我国起步较晚,内审机构成立时间较短,许多工作尚处于

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 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作者: 学校:河南广播电视大学 专业:会计学 年级:2015春 学号: 指导教师: 答辩日期: 成绩:

摘要 要使内部审计真正发挥评价、监督、服务职能,首先取决于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独立性是审计工作的灵魂,也是审计的立身之本。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要求是内部审计人员必须独立于他们所审查的活动,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是通过内部审计部门的组织状况和内部审计人员的客观性来实现的。 通过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含义,说明内部审计独立性的重要性。通过分析影响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因素,以及目前我国内部审计独立性的状况,从而去思考总结怎么样才可以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让审计独立健康有效的进行。 关键词:内部审计独立性内部审计人员独立性审计独立健康

目录 引言 (1) 一、审计独立性含义的界定 (1) (一)机构的独立性 (1) (二)内部审计师的客观独立性 (1) 二、影响审计独立性的因素 (2) (一)审计市场不够完善,现行市场对审计服务的淡漠 (2) (二)审计关系失衡,委托人、被审计人、审计人三者关系不明确 (2) (三)非审计业务对独立性的影响 (3) 三、我国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的现状 (3) (一)社会环境决定了内审工作的局限性 (3) (二)复杂的人际关系,影响了内部审计工作的深入开展 (4) (三)企业经营管理者对内部审计的认识不足 (4) (四)内部审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4) 四、如何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4) (一)加强对单位领导班子的民主监督,完善内部审计的制度建设 (4) (二)合理设置内部审计机构 (5) (三)加强内部审计的法律建设 (5) (四)实现内部审计职业化 (5) (五)加强内审人员的业务学习,切实提高内审人员的待遇 (5) (六)对内部审计人员工作的委派与内容的保密 (6) 参考文献 (7)

民间审计独立性的可行性研究

民间审计独立性的可行性研究 独立性是民间审计的精髓,也是审计工作权威性的所在,民间审计独立性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促使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我国相关部门和民间机构应加强合作,切实维护民间设计工作的独立性。 标签:民间审计;独立性;可行性 在现代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与会计律师事务所之间存在着某种复杂关系,加之政府相关部门监管的漏洞,导致了一些财务信息存在虚假情况,这种现状就要求加大审计工作的力度。在实际操作用,多种因素会影响审计结论的真实性和科学性,为了保证审计工作不受其他因素的干扰,维护民间审计工作神圣性,就必须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1 民间审计独立性的概念 1.1 国际上关于民间审计独立性的定义 国际上,对民间审计独立性的定义有多种表达方式,其中最为典型的是美国学者T.G.Higgins和L.E.DeAngelo 提出的结论。T.G.Higgins认为审计师必须拥有的独立性,实际上有两种,实质上的独立性和形式上的独立性;而L.E.DeAngelo 则认为,审计质量乃指审计人员发现财务报告所存在的问题并愿意披露这种问题的联合概率,故而,审计独立性乃审计人员在发现被审单位的财务报告所存在的问题后顶住风险和压力报告这些问题的概率。 1.2 我国关于民间审计独立性的表述 我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借鉴了国际上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众多审计工作人员的实践经验,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制订了《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导意见》,这个指导意见中给审计独立性所下的定义为:审计独立性,是指实质上的独立和形式上的独立。实质上的独立,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发表审计意见时其专业判断不受影响,公正执业,保持客观和专业怀疑;形式上的独立,是指会计师事务所或鉴证小组避免出现这样重大的情形,使得拥有充分相关信息的理性第三方推断其公正性、客观性或专业性受到损害。 2 影响民间审计独立性的因素 2.1 审计关系模式的变异直接影响审计独立性 在审计关系中,委托人(股东)、代理人(企业经营者)以及注册会计师(审计实施者)形成稳定的三方审计关系模式,这三方审计关系人具有独立的的法律地位,审计的独立性就可以得到保证。然后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股份所有权的过分集中导致了委托代理关系异化,注册会计师的聘任和解聘等权力实质上落到

浅谈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浅谈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摘要:独立性是内部审计机构的灵魂,是内部审计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本文根据IIA强制指南中的内部审计独立性,结合通信企业对我国目前企业内部审计中存在问题及原 因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内部审计独立性制约因素对策建议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企业已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主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内部监督越来越重要。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监督与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手段。内部审计“独立性”更是开展审计工作的前提条件,是内审工作的灵魂。独立性得不到保障,内部审计的职能也就无从谈起,在通信企业中,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的内部审计在独立性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一、通信公司内部审计独立性问题 内部审计人员管理体制:因为被审部门和内审人员同在一个通信企业,内部审计服务于本企业的利益,因此,单位领导的意志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或者影响了内部审计人员执法的程度,在领导力量的制约下,通信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自然会受到影响。 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设置方面:在目前的通信企业中,独立性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很大程度的原因就是通信企业没有单独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工作是由一些部门的领导来完成的,或者是内部审计机构和其他的一些部门一块办公;有些通信企业是由一些会计或者物资管理人员来兼职内部审计工作;这样内部审计人员和机构在工作的时候,就很容易受到多方利益的制约,不能独立的开展经济监督活动,自然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以及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方面:我国相对于西方先进国家来说,内部审计起步较晚,内部审计机构只是成立了很短的一段时间,这样工作的各个方面都很不成熟,有些还处于起步的阶段,并且审计工作在监督和评价一些相关经济部门的时候,难免会得罪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内部审计相对于一些技术性比较强或者是经营管理方面的待遇也比较的低,如果一个人拥有了较高的业务素质,并且有着较强的工作能力,自然不愿意从事这项吃力不讨好的工作,那么,目前通信企业从事内部审计工作的人员往往都没有较高的专业水平、没有足够的敬业精神,在工作的时候容易将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难免会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产生很大程度的影响;这样,仅仅依靠简单的查查帐,打打擦边球,自然不能将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能给有效的发挥出来。 二、对通信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问题的对策

关于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问题的探讨

关于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问题的探讨 摘要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审计理论和实务必须认识和解决的问题。但我国当前的管理体制、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状况、法律环境、人员素质和工作质量等制约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当前我国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受到这样的牵制下, 难以开展独立的经济活动, 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针对我国内部审计独立性的这些状况,提出了强化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的几点措施和建议。 内部审计的作用是通过客观公正的检查和评价来实现的。强化内审独立性必须加强内部审计的法律法规建设,提高内审机构的地位,保证内审人员的独立性,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加大国家审计机关对内部审计的指导和监督力度。本文从内部审计独立性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制约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因素,提出了提高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措施和建议,以期为研究内部审计独立性提供参与。结合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提出解决我国企业内部审计问题的对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内部审计;独立性;制约因素;对策建议

On internal auditor independence question discussion Abstract Internal audit independence is audi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must understand and solve the problem. But China's current management system, institutional setup and personnel allocation situation, legal environment, personnel quality and quality restricted the internal audit independence. The current I inland auditing institutions and auditors, by such dragged to conducting independent economic activities, so in large part Shanghai film rang internal audit independence. According to our country's internal audit independence, and puts forward the condition of strengthening internal auditor independence some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Internal audit function is through the objective examination and evaluation to fulfill. Strengthening internal audit independence must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nal audit laws and regulations, improving the internal audit institutions, guarantee the status of the independence of the internal audit personnel, improve the auditing personnel's service quality and professional ethics, increase state audit organs of internal audit guidance and supervision. This article from the internal audit independence problems, analyses the factors restricting internal audit independence, and puts forward the measures to improve internal audit independence for the study and Suggestions, internal audit independence provide participation. Combined with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nterprise internal audit and puts forward the solution to problems of enterprise internal audit the countermeasure, to have the very vit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internal audit; Independence; Restricting factors; countermeasure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